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场舞兴起的社会心理分析

广场舞兴起的社会心理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14120810.html,

广场舞兴起的社会心理分析

作者:仰和芝朱玉雯张余慧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7年第20期

摘要作为一种公共文化现象,广场舞兴起具有其必然性,承载着特定的社会心理。论文从强身健体与休闲娱乐、舒缓情绪与释放情感、扩大社会交往、获得身份归属、实现自我价值等方面分析广场舞兴起的社会心理,旨在更好地把握广场舞兴起的实质和发展方向,为引导广场舞活动健康、文明、规范、有序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广场舞兴起社会心理

基金项目:2014年度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广场舞兴起的社会心理及其引导机制研究”(编号:YG2014154)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仰和芝,井冈山大学政法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工作、人口社会学;朱玉雯、张余慧,井冈山大学。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https://www.doczj.com/doc/f14120810.html,ki.1009-0592.2017.07.222

作为一项由群众自发组织并以歌舞形式在公共场所呈现的集体性文化体育活动,广场舞是人们心理、生理需求得以实现的文化载体,是广场舞群体自我组织、自我展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文化活动,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公共文化产品,其具有显著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无论是在繁华热闹的都市广场,还是在偏远沉静的乡村空地,广场舞已然成为一道独特的公共文化风景。随着广场舞在我国城乡各地的兴起,广场舞的参与者群体日益壮大,广场舞的声势日益浩大,广场的影响日益广泛,广场舞的社会功能也日益多元。为此,文化部、国家体育总局、民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5年8月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广场舞活动健康开展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将广场舞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任何一种公共文化现象的兴起都具有其必然性,都会承载特定的社会心理,公共文化服务要实现以人为中心的服务导向,必须要准确了解公共文化现象承载的社会心理,并对其实现积极、充分、针对、有效的引导,这样才能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而做到真正的文化惠民。可见,从社会心理角度探讨广场舞的兴起,有助于从本质上更好把握广场舞的兴起实质和发展方向,有助于更好引导城乡基层广场舞健康、文明、规范、有序开展,并最终保障广场舞的社会功能有效和合理实现。

一、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的社会心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健康的注重,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们都在寻找适合自身的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的方式。我国城乡公共体育文化场所和设施在逐渐增多和逐步完善,各种营利性的强身健体、休闲娱乐场所也在大力发展。每种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的方式都有场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