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药方 一个传统中医成长历程摘录

中医药方 一个传统中医成长历程摘录

中医药方 一个传统中医成长历程摘录
中医药方 一个传统中医成长历程摘录

中医疗法中药方一个传统中医成长历程摘录

1、金缨子煎水喝,治尿床。

2、柿子蒂一把煎水喝治打嗝

3、清明节后抓到的活蜈蚣,加上雄黄,用烧酒泡一周后配制的雄黄酒。平时呈淡黄色,用时摇摇,立即变成红黄色。治疗毒蚊叮,蜜蜂蛰。

晒干的蜈蚣也有效,但起效慢些。蜈蚣要大的,越大越好。一斤烧酒5条蜈蚣。雄黄细粉一小包。加点薄荷叶,效果会更好。

4、桑叶又称神仙叶,可以清肝火、肺火,用蜂蜜炒后食用可止咳,肥胖的人长期煎水渴可以使人变瘦;桑叶泡水渴能治疗红眼病哦。桑椹补血补肾;桑枝治疗臂膀疼痛;桑树根皮止咳。霜桑叶药劲足。

5、带刺的柏树枝,煎水薰洗,治疗老寒腿。

6、乌梢蛇泡药酒,平时喝点,治疗和预防风湿。

7、五谷茶是用稻谷、小麦炒焦,加上鸡内金、艾叶、茶叶煮水渴。用于小孩子停食的治疗。效果好,但不好喝。

8、一小把炒过的牵牛子,研成粉,拌上红糖吃。治疗小孩子积食。食后即拉肚子,但是效果好。

9、鱼腥草阴干后,每天泡水渴。治疗痰多。

10、小茴香籽研成粉,用塑料袋装好。遇上岔气的病人,配上烟丝,吸几口就好了。

11、小茴香苗切碎后炒鸡蛋,治疗受凉小肚肚痛。小茴香主要温暖小肚子,凡是小肚子发胀、发凉、疼痛都可以用。

此类病人,B超检查有少量积液,是因有气郁在小腹。30克小茴香煎水渴下。连续放上几个响屁,病情当天就缓解。

12、白果仁能止咳,能止白带,治疗妇科病,还能补肾。白果有小毒,一般大人一天服用不要超过30粒。如果中毒了,就用白果壳煎水渴就可以解毒。为什么?是阴阳对立统一。

13、秋天采的野菊花做枕头,可以治疗上火。

14、一把威灵仙,半瓶醋,半碗水,煮10来分钟,过滤晾温后,慢慢服下,治疗鱼刺卡喉。鱼刺卡喉一碗醋,灵仙一把立能疏。

15、疥疮治疗:一包硫黄。另苦参一两,黄柏一两,蛇床子一两,三剂。煎水外洗。将每付药煎成半盆水,放入硫黄粉洗澡。换下的衣服须用开水烫过后曝晒。平时床单、被子及衣服要曝晒,以免再传染疥虫子。

16、解酒良方:拐枣籽又名枳椇子、葛花各一把,煮水渴。

17、崴脚疗法:通常是因崴脚把小血管拉断了,先得止血,用凉东西外敷就可以。等血止住了,病情就不会加重。一对时以后,再用热毛巾外敷,或者用热酒揉,这样才好得快。崴脚后,马上用热酒揉,只会加重病情。肿得厉害时,先得扎针,拔火罐,拔出很多黑色的瘀血。然后用栀子粉加鸡蛋清调匀后外敷,并且包上白布。同时,交待病人,第二天不用拆开,直接在布上面洒上醋,将药浸透,差不多第三天就好了。

栀子能促进血肿吸收,鸡蛋清有收敛作用。

18、小儿闹夜病治疗:小儿指纹为红紫色,舌头望诊,舌尖为红红的。小儿指纹“青为寒,紫为热”。舌尖红红为心火过重。疗法:几根灯芯草,开水泡后加点白糖,放在奶瓶里喂小孩子喝。一般当晚就不闹了。

19、小儿不吃东西,还很烦燥。口疮病诊断:小儿指纹为红紫色,再看舌苔,下嘴唇内有几

个白点。即嘴唇内皮破了。疗法:吴茱萸细粉,用醋和成两个小饼子,贴在小孩子前脚掌心处,然后用布包裹起来。第二天再取下来。

病理分析:上嘴唇属阳,下嘴唇属阴;上嘴唇属胃,下嘴唇属脾。此孩子属脾火。吴茱萸贴涌泉穴,乃是引火下行。大蒜也行,只是孩子皮肤娇嫩,易起水泡。

桔梗、蔓荆子可以引药上行;牛膝、旋覆花、赫石可以引药下行;葛根可以引药到达颈部;藁本可以引药到达头顶;桂枝可以引药到达左膀子,桑枝可以引药到达右膀子;防风、姜黄可以引药到达背部;杜仲可以引药到达腰部;小茴香可以引药到达少腹部;鸡血藤可以引药到达膝盖。

20、小儿黄水疮治疗:小儿开始头上长一个小疮,抓破后,流黄水。流到哪哪里长疮,很快就长了一头。看起来像个“癞痢头”。口疮是虚火上炎,黄水疮为湿热过重。治疗法:吴茱萸粉加猪油调成膏状,外抹,几天就好。

P61

中风病人治疗

家属不要搬运病人,在病人的十个指尖、两个耳垂及舌尖各扎一针,分别挤出些血来;然后,肜吴茱萸粉醋调后贴在病人涌泉穴,半小时。一般病人睁眼说话。然后,开些引气下行的药,让病人内服。

如果还有些腿脚不利索,可用补养肝肾、益气活血的药,调理一个月。

便秘的老人

玄参30克,麦冬25克,生地黄20克,火麻仁20克,木香15克。

木香推动大便运行,火麻仁润滑肠壁,配上养阴的药就是增加肠道水分。

长期拉肚子的病人,

肠道功能很差,无法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常常水谷夹杂而泻,通过利不便就可以减少肠道的水分,使食物在肠道停留时间变长,营养成分充分吸收,大便就会变干。

上火头痛只眉棱骨痛

一病人一个多月经常头痛,疼得也奇怪,就眉棱骨疼痛,其它地方不痛。切诊为风热症脉象。上火了,火积在那儿造成。

黄芩20克,羌活15克,防风15克,甘草8克。

夜盲症

一个小孩每天天黑后眼睛就看不见东西。

蝙蝠粪便称为夜明砂,加猪胆汁配成药丸。可治此病。

治病一定要顺其性,养其真。

顺其性就是顺应各脏腑的特性,当升则升,当降则降,当藏则藏,余则泻之,虚则补之;将脏腑调理到最佳功能状态。

肝病用柴胡、薄荷,是顺应肝气升发调达的特性;纵然肝阳亢成盛,镇肝泻肝的同时也要反佐少量疏肝之药。

肺病用麻黄和苦杏仁,也是顺应肺脏的宣发和严肃降功能……。………

养其真,就是培养脏腑不足的真气,让脏腑能量充足。同时得以修复。

肝病用当归,补肝之藏血;肾病用菟丝子,补肾之藏精;心病用酸枣仁,养心安神…………。

治病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疾病,慢性病没有绝对的寒热虚实,治病要寒热平调、攻补兼施,各不为过。

如胃病,有三分热七分寒,也有六分热七分寒,衡量各自比例,用药方能见效;

如肾病,有八分虚二分实,一味进补,反倒上火不通,郁塞经络…………。

自行揣度思量,不因他人忘记阴阳。

浅析中医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浅析中医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中医药是我国的国粹,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是我们的国粹在近代受尽了摧残,在当前世界回归自然的大趋势下,天然药物风靡全球的时代,中医药的发展有了一个极好的机遇,国家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资助中医药的发展,但由于中医药是在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医学,与现代西医学的思维方式、理论等有很大的区别,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所以,保护、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不得不成为所有中医学子在当今时代的重要课题,如何有效地保护、继承中医药文化和发展创新是当前摆在所有中医药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1.加大保护中医药传统文化,将其列入重点保护范畴 当今社会人们对于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是少之又少,特别是在群众圈里面。这也许与他被重视的程度多少有些关系,认为应该是时候将其列入保护范畴。将其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有利于促进中医药传统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 2.建立中医研究机构与学术机构,积极开展中医药学术交流 积极建立于继承中医药文化有关的学术组织,建立中医中药联合会,组织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 首先,中医药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不仅有其自身的医学因素,更重要的是需要有适合的文化氛围。另外,传统的中医药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有别于西医的一整套医学理念。要善于吸纳、学习与交流,才能在不断的丰富、充实与完善中实现新的突破,并保持永恒的生命力与魄力。 3.加强相关学科联合攻击

中医药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意义重要和深远,是一项巨大浩繁的工程。因为它不是一门单一的学科,是含有许多人文科学内容的自然科学。它不仅包括了中医药各科知识,而且还涉及哲学、史学、人类学、心理学、民族学等各门学科。联合不同学科对中医药进行研究。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突出重点和主攻方向,有计划的开展所涉及的内容与相关学科联合攻击是继承与发展中医药文化的有效措施。 4.普及中医药传统文化,使其得到良好的继承与发展 我们中医的教育应该具有长远的眼光和魄力,要让中医药文化从孩子时期就得到充分的重视,培养兴趣。喜欢是关键,我们可以将中医的发展史、历史上对中医药发展有过重大贡献的人物、中医的治病理念、等理念写成通俗易懂、活泼生动的小文章放进中小学生的课本里,甚至可以选一些医古文里的优秀篇章作为学古文的教材。经过这些潜移默化的教育,我相信祖先创造出的中医药灿烂文化,是可以得到尊重、爱惜、并且发扬光大。 5.中医药发展要走自己的路 中医是复杂性科学,中医的科学性是复杂系统的范畴。它的理论体系经历了几千年的验证。 自古以来医药就不分家,悬壶济世就指此而言。因为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的,离开中医理论指导,那就不是中药了。例如,我们每天吃的各种动植物也被收进了《本草纲目》。如名方“当归生姜羊肉汤”、“甘麦大枣汤”虽然是我们吃的食品,但它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来治疗某一症候,那就是中药了。现行政策强迫中医中药“离婚”,研究医的不重视药,研究药的不重视医;中医中药分家管理就脱离了中医药的理论和经验。例如,安宫牛黄丸中有朱砂,而朱

中医外科常用方剂方歌

《中医外科学》常用38首方剂歌决 1.清肝解郁汤: 清肝解郁四物襄,二陈香贝草茯神;青皮苏叶栀远志,桔梗木通气滞行。 2.仙方活命饮: 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穿山甲;贝母花粉兼乳没,草芍皂刺酒煎佳。 4.黄连解毒汤: 黄连解毒汤四味,黄芩黄柏栀子备;躁狂大热呕不眠,吐衄发斑均可为。 5.四妙勇安汤: 四妙勇安真受宠,脱疽疼痛红烂肿;甘草玄参全当归,其中银花力最猛。 6.五神汤: 五神汤用紫地丁,车前子在路边生;牛膝银花云茯苓,湿热为病红肿疼。 7.牛蒡解肌汤: 牛蒡解肌丹栀翘,荆薄玄斛夏枯草;疏风清热又散肿,牙痛颈毒俱可消。 8.阳与汤: 阳与汤法解寒凝,色白漫肿阴证情;熟地鹿胶姜碳桂,麻黄白芥草相承。 9.冲与汤: 冲与汤治半阴阳,四君归芪补而散;陈皮皂刺与白芷,乳没银花川芎赞。 10.透脓散《外科正宗》: 透脓散治毒成脓,芪归山甲皂刺芎;程氏又加银蒡芷,更能速奏溃破功。透脓散中山甲炒,川芎归芪针皂角;气虚痈疡不外溃,此方可将脓头咬。 11.托里消毒散: 托里消毒补气血,八珍汤中减熟地;银花白芷好黄芪,桔梗皂刺将刀替。

12.消风散: 消风散中用荆防,胡麻蝉蜕苦参苍;蒡通膏知归草地,风疹湿疹服之康。 13.当归饮子: 当归饮子治血燥,病因皆就是血虚耗;四物荆防与芪草,首乌蒺藜最重要。 14.海藻玉壶汤: 海藻玉壶带昆布,青陈半夏草贝母;川芎独活当归翘,化痰散结瘿瘤除。15四海舒郁丸: 四海舒郁郁平复,蛤粉藻带与昆布;木香陈皮乌贼骨,喉间气结随喜怒。 16.四妙散: 四妙散异四妙丸,神效托里排脓畅,黄芪当归补气血,银花甘草解毒疡。 17.全虫方: 全虫方中两皂刺,蒺藜苦参白藓皮,黄柏槐花枳壳炒,再加灵仙湿毒去。 18、枇杷清肺饮 枇杷清肺枇杷叶,人参甘草连桑皮,黄柏同煎食远服,肺风粉刺尽皆宜。 19.治疣方: 治疣方用板蓝根,青叶紫草齿苋跟,薏米红花香附甲,解毒消疣此方珍。 20.开郁散: 开郁散中郁金开,乳癖乳痨并乳癌,白芥开葵全蝎待,香附逍遥薄荷裁。 21.柴胡清肝汤: 柴胡清肝芎芍归,黄芩栀子生地随;防风牛子天花粉,甘草连翘功独魁。 22.萆薢渗湿汤: 萆薢渗湿湿作怪,赤苓苡米水气败,丹皮滑石川黄柏,泽泻通草渗透快。

中医儿科常用方歌100首

儿科常用方歌100首 1.二陈汤(太平惠民与剂局方) 11、王氏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 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 王氏清暑益气汤,暑热气津已两伤, 理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洋参麦斛粳米草,翠衣荷连知竹尝。 2.八珍汤(正体类要) 12、五皮饮(中藏经) 四君四物加枣姜,八珍双补气血方, 五皮饮用五种皮,苓腹陈姜桑白齐, 再加黄芪与肉桂,十全大补效增强, 利水消肿理健脾,脾虚湿滞皮水医。更加橘味志去芎,养荣补心安神良。 13、五苓散(伤寒论) 3.人参乌梅汤(温病条辨) 五苓散治太阳腑,白术泽泻猪苓茯, 人参乌梅加瓜草,莲子山药益脾气, 桂枝化气兼解表,小便通利水饮逐。固涩敛阴升清阳,气阴两伤止泻强。 14、五虎汤(证治汇补) 4.人参五味子汤(幼幼集成) 麻杏石甘汤加细茶 人参白术五味子茯苓麦冬 15、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 炙甘草生姜大枣五味消毒疗疖肿,银花野菊蒲公英, 5.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 紫花地丁天葵子,煎加酒服效非轻。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 16、不换金正气散(太平惠民与剂局方)大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平胃散用朴陈皮,苍朮甘草四味齐, 6、大补阴丸(丹溪心法) 燥湿宽胸消胀满,调胃与中此方宜。大补阴丸知柏黄,龟板脊髓蜜丸方, 再加藿香与半夏,不换金来治时疫。咳嗽咯血骨蒸热,阴虚火旺制亢阳。17、牛黄清心丸(痘疹世医心法) 7、大定风珠(温病条辨) 牛黄清心朱芩连,山栀郁金蜜与圆, 大定风珠鸡子黄,麦地胶芍草麻桑, 清热解毒又开窍,中风惊厥急救先。三甲并同五味子,滋阴熄风就是妙方。 18、匀气散(医宗金鉴) 8、大青龙汤(伤寒论) 顺风匀气术乌沉,白芷天麻苏叶参, 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 木瓜甘草青皮合,歪僻偏枯口舌喑。太阳无汗兼烦燥,风寒两解此为良。 19、乌药散(小儿药证直诀) 9、小青龙汤(伤寒论) 天台乌药木茴香,巴豆制楝青槟姜, 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 行气疏肝止疼痛,寒疝腹痛就是良方。 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20、六君子汤(世医得效方)四君加陈半10、己椒厉黄丸(金匮要略) 四君子汤中与义,人参苓术甘草比, 己椒苈黄水饮攻,前后分消二便通。益气健脾基础剂,脾胃气虚治相宜。 21、玉屏风散玉屏组合少而精,芪术防风鼎足形, 表虚汗多易感冒,固卫敛汗效特灵。 22、左归丸左归丸内山药地,萸肉枸杞与牛膝, 菟丝龟鹿二胶合,壮水之主方第一。 23、右归丸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菟丝归, 杜仲鹿胶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 24、甘麦大枣汤甘草小麦大枣汤,妇人脏躁性反常, 精神恍惚悲欲哭,与肝滋脾自然康。 25、四神丸四神故纸与吴萸,肉蔻五味四般齐, 大枣生姜共煎合,五更肾泻最相宜。 26、血府逐瘀汤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枳壳草赤芍,

中医内科学方歌_完整版

. . .. . . .. .专业 . . 1.感冒 1、 荆防败毒散 葱豉汤<葱白,豆豉> 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的枳枯共, 薄荷少许三片,去参加入荆防风。 羌活胜湿汤 羌活胜湿独防风,蔓荆藁本草川芎, 祛风胜湿止痛良,善治周身风湿痛。 防风通圣散 防风通圣大黄硝,荆芥麻黄栀芍翘, 甘桔芎归膏滑石,薄荷芩术力偏饶。 麻杏甘石汤 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 邪熟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2、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 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桑杏汤 桑杏汤中浙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 干咳鼻涸又身热,清宣凉润温燥医。 3、香薷散 香薷散中扁豆朴,祛暑解表化湿阻, 易豆为花加银翘,新加香薷治阴暑。 4、参饮 参饮用皮,枳壳前胡半夏卉, 干术香甘枯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芪参术,炙草升柴归助, 清阳下陷能升举,气虚发热甘温除。 再造散 再造散用参附芪,羌防芎辛桂枝齐, 阳虚卫弱感风寒,助阳发汗解表宜。 玉屏风散 玉屏组合少而精,芪术防风鼎足形, 表虚汗多易感冒,固卫敛汗效特灵。 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细辛附于汤,助旧解表代表方, 阳虚外感风寒证,寒重热轻脉沉良。 5、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桔梗随, 草枣薄荷八味共.滋阴发汗功可慰。 葱白七味饮 葱白七味外台方,新豉根与生; 麦冬生地千扬水,血虚外感最相当。 2.咳嗽 1、三拗汤 三拗汤用麻杏草,宣肺平喘效不低。 止嗽散 止嗽散用百郁菀,白前枯草荆研, 宣肺疏风止咳痰,汤调服不必煎。 麻杏甘石汤 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 邪熟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小青龙汤 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辛夏草从, 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饮最有功。 2、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 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3、桑杏汤 桑杏汤中浙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 干咳鼻涸又身热,清宣凉润温燥医。 杏散 杏散夏前,枳桔苓草枣研, 轻宣温润治凉燥,咳止痰化病自痊。 4、二汤 二汤用半夏,苓草梅一并存, 理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 三子养亲汤 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莱菔共煎汤, 大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 5、清金化痰汤 清金化痰统旨方,芩栀桔麦二母桑, 瓜蒌橘红草茯苓,清热泻肺痰火宁。 6、黄芩泻白散<黄芩+泻白散> 泻自桑皮地骨皮,粳米甘草扶肺气, 清泻肺热平和剂,热伏肺中喘咳医。 黛蛤散<青黛、蛤蚧> 7、沙参麦冬汤 沙参麦冬扁豆桑,玉竹花粉甘草襄, 肺胃阴虚燥象见,胃嘈干咳最堪当。 3.哮 1、射干麻黄汤 射干麻黄亦治水,辛半夏枣五味, 紫菀款冬降肺气,痰喘咳逆俱能退。 小青龙汤 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辛夏草从, 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饮最有功。 子降气汤 子降气祛痰方,厚朴前甘枣, 肉桂纳气归调血,上实下虚痰喘康。 2、定喘汤 定喘白果与麻黄,款冬半夏白皮桑, 子黄芩甘草杏,宣肺平喘效力彰。 麦门冬汤 麦门冬汤用人参,枣草粳米半夏存, 肺萎咳逆因虚火,清养肺胃此方珍。 3、二汤 二汤用半夏,苓草梅一并存, 理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 三子养亲汤 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莱菔共煎汤, 大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 葶苈大枣泻肺汤<葶苈子、大枣> 涤痰汤 涤痰汤有夏橘草,参朮竹茹枳枣; 胆星菖蒲齐配入,主治风痰迷心窍。 4、华盖散 华盖麻杏紫子,茯苓草桑白皮; 风寒束肺痰不爽,急宜煎服莫迟疑。 四逆散 阳郁厥逆四逆散,等分柴芍枳实甘, 透邪解郁理肝牌,肝郁脾滞力能堪。 补肝汤 补肝汤中熟地黄,当归川芎芍药襄。 麦冬木瓜草枣配,滋阴养肝此方尝。 5、玉屏风散 玉屏组合少而精,芪术防风鼎足形, 表虚汗多易感冒,固卫敛汗效特灵。 生脉散 生脉麦味与人参,保肺清心治暑淫, 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前斟, 6、六君子汤 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朮茯苓甘草比。 益以夏名六君,健脾化痰又理气 理中丸 理中干参术甘,温中健脾治虚寒, 中阳不足痛呕利,丸汤两用腹中暖。 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芪参术,炙草升柴归助, 清阳下陷能升举,气虚发热甘温除。

中医妇科常用方歌 方解

血府逐瘀汤 【方剂歌诀】: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甘草壳赤芍,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方解】: 方中桃仁、红花、川芎活血祛瘀为主药;当归、赤芍养血活血,牛膝祛瘀通脉并引血下行,3药助主药以活血祛瘀为辅药;生地黄配当归养血和血,使祛瘀而不伤阴血,柴胡、枳壳、桔梗宽胸中之气滞,治疗气滞兼证,并使气行血亦行,共为方中佐药;甘草协调诸药为使。合而用之,使血行瘀化诸症之 愈。 【配方组成】: 当归9克、生地黄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6克、赤芍6克、川芎5克、柴胡3克、桔梗 5克、牛膝9克、甘草3克。 【使用方法】: 水煎服。 【功效和作用】: 胸中血瘀、血行不畅所致的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心悸失眠、入暮渐热。舌质暗红、有瘀斑或瘀点,脉涩或弦紧。 【临床应用】: 1.以胸痛、舌暗红、脉涩或弦紧为辩证要点。? 2.血瘀经闭、痛经,可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茺蔚子、泽兰等;胁下痞块属血瘀者,本方加郁 金、丹参等;兼有气虚见症加党参。 四物汤 【方剂歌诀】: 四物归地芍与芎,营血虚滞此方宗;妇女经病凭加减,临证之时可变通。 【方解】: 方中以熟地黄滋肾补血,以养胞宫,用为主药;肝肾同源,肾虚则肝血亦虚,故辅以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再以白芍养血和阴、川芎活血行气,畅通之血,使补而不滞,营血调和,均为佐使药。四药合用,具有补血调血的作用,故用于血虚血滞之证,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尤为多用。 【配方组成】: 熟地黄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6克。 【使用方法】: 为粗未,每服三钱,水煎,空腹热服。功效:补血调血。 【功效和作用】: 血虚血滞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以及一切血虚证而见舌淡、脉细者。 【临床应用】: 1.本方证兼见气虚者,可加党参、黄芪以补血生气,可加桃仁、红花、白芍易赤芍、以活血祛瘀;血虚有寒,加肉桂,炮姜以湿养血脉;血虚有热加黄苓、丹皮、熟地易生地,以清热凉血;欲其行血,则以白芍易赤芍;欲其止血,则去川芎加入阿胶、棕榈炭等。? 2.血虚血滞痛经,而见月经血淡,经行不畅,少腹作痛,可加香附,延胡索以行气解郁调经止

浅议中医药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浅议中医药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 中医药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产物,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必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认识和思维的更新,有人认为中医药已不符合当今社会对产品的要求,甚至于不愿意使用。原因何在?中医药的前景如何?笔者就此谈一些看法。 1 现状分析 1.1 人们习惯性认识带来的影响 1.1.1中药疗效过慢:许多人认为,中医药治病以汤药口服为主,需经过胃肠道等脏器的吸收、代谢,往往达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加上中药给药途径狭窄,和西医相比显得较为落后。 1.1.2中药服用不便:传统医学治病,多用汤剂,然汤剂则是多种中药汇杂并以水为载体,煎熬,分而服之。这样一来,一是患者服用时需要二次加温,费时费事;二是不便携带。这与当代高效率生活方式相悖。 1.1.3中药口味苦怪:中药是多种植物、矿物、动物及其脏器和

分泌物的集合,入药是又经过添加多种辅料进行炮制,其味道可想而知,怪异非常,许多患者不愿接受,据调查,50名中小学学生中,无一人愿服中药,仅有少数人愿意服用山楂冲剂等口感较好的制剂。 1.2 中医自身带来的影响 1.2.1诊治手段比较单一:中医诊治疾病,坚持的是“望闻问切”四大原则,医生的主观判断成分居多,缺乏必要的现代科技手段。 1.2.2 惯性思维阻碍发展:目前,在各级各类医院中,能够在患者中造成一定影响力的中医大夫,大多数都是经过了多年磨练,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中医治病办法,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讲,由于受传统医学的熏陶,习惯于惯性思维,缺乏对新生事物和现代高科技敏锐感和认知力,无形中束缚了的手脚,减缓了中医药前进的步伐。 1.2.3 就业艰难后继乏人:人们经常把中医大夫称之为“老中医”,顾名思义是中医大夫越老越有经验,诊疗水平越高,在临床上就越吃香。受此传统习惯的影响,一些刚刚从大专院校毕业的年轻中医大夫们,往往门前冷落,在医院卫生工作体制转化的今天,大多数医院把个人收入与日常工作相挂钩,这样一来,迫使许多年轻的中医大夫改行另辟蹊径,致使中医界后继乏人。 1.3 中药材带来的影响 1.3.1 种植方面:当今,中药材已从原始的自然野生发展为实施大面积种植,一些中药主产区以此为突破口,抓经济效益,这是一件好事。但是,一些经济效益较低的个别野生品种被忽视,加上资源的人为破坏,容易形成产品的过剩和品种的短缺,影响了中医药产业的

中医外科学歌诀

第一单元疮疡(6个病) 一、疖(五仙清五神) 1、毒蕴结证;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 2、暑热浸淫;清暑化湿解毒。清暑汤 3、阴虚毒恋,阴虚内热;养阴清热解毒。仙方活命饮合增液汤 4、体虚毒恋,脾胃虚弱;健脾和胃,清化湿热,五神汤合参苓白术散 二、痈(托五味仙) 1、火毒凝结:清热解毒,行瘀活血.仙方活命饮 2、热胜肉腐;和营清热,透脓托毒,仙方活命饮合五味消毒饮 3、气血两虚;益气养血,托毒生肌.托里消毒散 三、有头疽(黄连仙,八珍竹) 1、火毒凝结;清热泻火,和营托毒。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 2、湿热壅滞;清热化湿,和营托毒.仙方活命饮 3、阴虚火炽:滋阴生津,清热托毒.竹叶黄芪汤 4、气虚毒滞;扶正托毒,八珍汤合仙方活命饮 四、丹毒(柴犀萆普)柴稀必铺 1.风热毒蕴;疏风清热结毒,普济消毒饮 2、肝脾湿火;清肝泻火利湿。柴胡清肝汤、龙胆泻肝汤或化斑解毒汤 3、湿热毒蕴;利湿清热解毒。萆薢渗湿汤合五神汤 4、胎火蕴毒:凉血清热解毒,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

五、瘰疬(六郁香贝) 1、气滞痰凝;疏肝理气,化痰散结。开郁散 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六味地黄丸合清骨散 3、气血两虚;益气养血。香贝养营汤 六、褥疮(萆生血托)必生血托 1、气滞血瘀;理气活血,血府逐瘀汤 2、蕴毒腐溃;益气养阴、理湿托毒。生脉散、透脓散合萆薢渗湿汤 3、气血两虚;气血双补、托毒生肌。托里消毒散 第二单元乳房疾病:(5个病) 一、乳痈(瓜透托)刮透托 1)初期;气滞热壅证:疏肝清胃.通乳消肿。瓜蒌牛旁汤 2)成脓:热毒炽盛;清热解毒,托里透脓。透脓散 3)溃后:正虚毒恋证;益气和营托毒。托里消毒散 二、乳癖(逍遥二仙) 1)肝郁痰凝证;疏肝解郁.化痰散结─逍遥蒌贝散 2)冲任失调证;调摄冲任。二仙汤合四物汤 三、乳核(逍遥桃红) 1、肝气郁结:疏肝解郁,化痰散结。逍遥散 2、血瘀痰凝:疏肝活血,化痰散结。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 四、乳衄(丹栀归脾) 1)肝火偏旺:疏肝解郁.清热凉血,丹栀逍遥散 2)脾虚失统:健脾养血。归脾汤

中医妇科常用方歌

一贯煎记忆口诀::当地(一贯)杀狗卖金铃(当归、生地、沙参、枸杞、麦冬、川楝子)。二至丸:旱莲草女贞子二陈汤:半夏陈皮茯苓生姜甘草乌梅 二仙汤:二仙汤将瘾疹医,仙茅巴戟仙灵脾,方中知柏当归合,调补冲任贵合机。 失笑散:失笑灵脂共蒲黄 八正散:八正木通与车前,扁蓄大黄栀滑研,草梢瞿麦灯心草,湿热诸淋宜服煎 八珍汤:地芍归芎参苓术草(四物与四君);再加芪桂即十全 人生养荣汤:十全去川芎,加五味陈皮远志加姜枣四乌贼骨一芦茹丸 大黄牡丹皮汤:大黄牡丹皮桃仁瓜子芒硝桃红四物汤:四物汤+桃仁、红花 大补元煎:大补元煎元气伤,萸肉杜仲入肾阳熟地参草怀山药,当归枸杞生化藏 小蓟饮子:小蓟生地藕蒲黄,滑竹通栀归草香,凉血止血利通淋,焦瘀热血淋康。 小营煎:当归熟地芍药山药枸杞炙甘草 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上下相滋汤:熟地山茱萸葳蕤人参元参沙参当归麦冬北五味牛膝车前子 止带方:止带泽泻猪茯苓,茵陈赤芍丹皮寻,车前黄柏牛膝栀,清热利湿止带灵 五味消毒饮:五味消毒疗诸疔,银花野菊蒲公英;紫花地丁天癸子,煎加酒服效非轻 乌药汤:乌药香附木香当归甘草(乌药二香当归草)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丹栀逍遥丸(丹皮+栀子+逍遥) 四君子汤: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气阳虚饵。 开郁种玉汤:开郁种玉傅氏方,归芍茯苓丹皮藏,白术香附天花粉,舒肝解郁功效彰 养精种玉汤:养精种玉女科方,归萸芍药熟地黄,血虚不孕经不调,滋肾养血冲任康 王氏清暑益气汤,暑热气津已两伤,洋参麦斛粳米草,翠衣荷连知竹尝。 李东垣清暑益气汤:清暑益气参草芪,当归麦味青陈皮,曲柏葛根苍白术,升麻泽泻姜枣随白虎加人参汤:白虎膏知粳米甘,益气生津人参添 归肾丸:归肾杜仲菟丝杞,苓萸山药归熟地 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甘麦大枣汤:炙甘草大麦甘草 生化汤:生化汤是产后方,归芎桃草酒炮姜,消瘀活血功偏擅,止痛温经效亦彰 归脾汤: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平胃散:平胃散内君苍术,厚朴陈草姜枣煮,燥湿运脾又和胃,湿滞脾胃胀满除。 艾附暖宫丸:艾附暖宫四物配,吴萸续断芪肉桂,温经养血暖子宫,止带调经腹痛退 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栀黄柴,生地车前泽泻偕,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能排。 仙方活命饮: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草芍加,贝母花粉兼乳没,穿山角刺酒煎佳 圣愈汤:生地黄熟地黄川芎人参当归身黄芪 左归丸:左归丸内山药地,萸肉枸杞与牛膝;菟丝龟鹿二胶合,壮水之主方第一 右归丸: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菟丝归;杜仲鹿胶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 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 甘露消毒丹: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菖;芩翘贝母射干薄,湿热流连正治方。 三仁汤: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白通滑竹伦,水用甘澜扬百遍,湿温初起法堪遵。 趣味记忆法:三仁(人)朴(扑)通滑竹夏(下) 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白术天麻汤,苓草橘红枣生姜,眩晕头痛风痰盛,痰化风熄复正常当归补血汤:五分黄芪一当归当归生姜羊肉汤:瘦羊肉当归生姜 当归建中汤:当归建中补血虚,小建中加当归齐,不论男女腹中痛,适证应用效神奇。 当归芍药散:当归芍药散川芎,茯苓白术泽泻同,主治妊娠腹痛证,疏理肝脾有奇功。

浅谈中医药传统文化

想当年风流年少 ——浅谈中医药传统文化 【摘要】以古代文献为依据,研究中医的形成发展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间的密切联系。认为易文化孕育了中医,并与之相伴相通。儒家的中庸思想丰富了中医治疗和药方制剂原理。道家是中医养生理论主要的思想来源,佛家的慈悲平等的观点对医德的构建起到补充作用。中医在古代文学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传统文化与传奇中医之间相互碰撞、交融,最终发展成独具特色的中医传统文化。 【关键词】传统中医古代文化哲学养生诗词 【正文】 中医是诞生于华夏大地的,一门古老而又神秘的科学。纵观其的发展的漫漫历程,就像一位风流的少年郎,一举手一投足,莫不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暗香。所以,想学好中医就必须对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常识有所了解。 易文化与中医 易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它中提出了气的观点和阴阳的概念。古代哲学家认为气是宇宙的本原,是构成一切事物的物质基础。万物均是阴阳两分,又可以划分为金木水火土五中属性。阴阳五行学说是祖国中医的理论核心,可以说不懂阴阳,勿论中医,不晓五行,莫谈中医。 《周易》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中有着难以替代的引领作用。可谓是百学之源,诸子之宗。而易医更是紧密相关,易为中医之本。 中医与周易的这种关联,历来被医学家所重视,从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医学《易》学之间水乳交融的紧密关系。药王孙思邈也在他的《备急千金药方》中写到 “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熟《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 到明代张介宾写成《医易义》一书,便形成了独特的医易学。易经中本身就有一些零散的中医知识和养生保健的医学思想,而《周易》所阐述的阴阳学说,更是全部贯穿于中医学之中。如张介宾所说“医道虽繁,可以一言以蔽之,曰阴阳而已”。 2.儒释道与中医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种悠久的文化传统,使得中医在自身发展中,不断地

中医外科常用方剂方歌

《中医外科学》常用38首方剂歌决 1.清肝解郁汤: 清肝解郁四物襄,二陈香贝草茯神;青皮苏叶栀远志,桔梗木通气滞行。2.仙方活命饮: 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穿山甲;贝母花粉兼乳没,草芍皂刺酒煎佳。4.黄连解毒汤: 黄连解毒汤四味,黄芩黄柏栀子备;躁狂大热呕不眠,吐衄发斑均可为。5.四妙勇安汤: 四妙勇安真受宠,脱疽疼痛红烂肿;甘草玄参全当归,其中银花力最猛。6.五神汤: 五神汤用紫地丁,车前子在路边生;牛膝银花云茯苓,湿热为病红肿疼。7.牛蒡解肌汤: 牛蒡解肌丹栀翘,荆薄玄斛夏枯草;疏风清热又散肿,牙痛颈毒俱可消。8.阳和汤: 阳和汤法解寒凝,色白漫肿阴证情;熟地鹿胶姜碳桂,麻黄白芥草相承。9.冲和汤: 冲和汤治半阴阳,四君归芪补而散;陈皮皂刺与白芷,乳没银花川芎赞。10.透脓散《外科正宗》: 透脓散治毒成脓,芪归山甲皂刺芎;程氏又加银蒡芷,更能速奏溃破功。透脓散中山甲炒,川芎归芪针皂角;气虚痈疡不外溃,此方可将脓头咬。 11.托里消毒散: 托里消毒补气血,八珍汤中减熟地;银花白芷好黄芪,桔梗皂刺将刀替。

12.消风散: 消风散中用荆防,胡麻蝉蜕苦参苍;蒡通膏知归草地,风疹湿疹服之康。13.当归饮子: 当归饮子治血燥,病因皆是血虚耗;四物荆防与芪草,首乌蒺藜最重要。14.海藻玉壶汤: 海藻玉壶带昆布,青陈半夏草贝母;川芎独活当归翘,化痰散结瘿瘤除。15四海舒郁丸: 四海舒郁郁平复,蛤粉藻带和昆布;木香陈皮乌贼骨,喉间气结随喜怒。16.四妙散: 四妙散异四妙丸,神效托里排脓畅,黄芪当归补气血,银花甘草解毒疡。17.全虫方: 全虫方中两皂刺,蒺藜苦参白藓皮,黄柏槐花枳壳炒,再加灵仙湿毒去。 18. 枇杷清肺饮 枇杷清肺枇杷叶,人参甘草连桑皮,黄柏同煎食远服,肺风粉刺尽皆宜。19.治疣方: 治疣方用板蓝根,青叶紫草齿苋跟,薏米红花香附甲,解毒消疣此方珍。20.开郁散: 开郁散中郁金开,乳癖乳痨并乳癌,白芥开葵全蝎待,香附逍遥薄荷裁。21.柴胡清肝汤: 柴胡清肝芎芍归,黄芩栀子生地随;防风牛子天花粉,甘草连翘功独魁。22.萆薢渗湿汤: 萆薢渗湿湿作怪,赤苓苡米水气败,丹皮滑石川黄柏,泽泻通草渗透快。

中医儿科常用方歌100首

儿科常用方歌100首 1.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1.王氏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王氏清暑益气汤,暑热气津已两伤, 理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洋参麦斛粳米草,翠衣荷连知竹尝。 2.八珍汤(正体类要)12.五皮饮(中藏经) 四君四物加枣姜,八珍双补气血方,五皮饮用五种皮,苓腹陈姜桑白齐, 再加黄芪与肉桂,十全大补效增强,利水消肿理健脾,脾虚湿滞皮水医。 更加橘味志去芎,养荣补心安神良。13. 五苓散(伤寒论) 3.人参乌梅汤(温病条辨)五苓散治太阳腑,白术泽泻猪苓 茯, 人参乌梅加瓜草,莲子山药益脾气,桂枝化气兼解表,小便通利水饮逐。 固涩敛阴升清阳,气阴两伤止泻强。14.五虎汤(证治汇补) 4.人参五味子汤(幼幼集成)麻杏石甘汤加细茶 人参白术五味子茯苓麦冬15.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 炙甘草生姜大枣五味消毒疗疖肿,银花野菊蒲公英, 5.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紫花地丁天葵子,煎加酒服效非 轻。 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16.不换金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大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平胃散用朴陈皮,苍朮甘草四味齐,6.大补阴丸(丹溪心法)燥湿宽胸消胀满,调胃和中此方宜。

大补阴丸知柏黄,龟板脊髓蜜丸方,再加藿香与半夏,不换金来治时疫。 咳嗽咯血骨蒸热,阴虚火旺制亢阳。17.牛黄清心丸(痘疹世医心法)7.大定风珠(温病条辨)牛黄清心朱芩连,山栀郁金蜜和圆,大定风珠鸡子黄,麦地胶芍草麻桑,清热解毒又开窍,中风惊厥急救先。 三甲并同五味子,滋阴熄风是妙方。18.匀气散(医宗金鉴) 8.大青龙汤(伤寒论)顺风匀气术乌沉,白芷天麻苏叶 参, 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木瓜甘草青皮合,歪僻偏枯口舌 喑。 太阳无汗兼烦燥,风寒两解此为良。19.乌药散(小儿药证直诀) 9.小青龙汤(伤寒论)天台乌药木茴香,巴豆制楝青槟姜, 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行气疏肝止疼痛,寒疝腹痛是良方。 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20.六君子汤(世医得效方)四君加陈半10.己椒厉黄丸(金匮要略)四君子汤中和义,人参苓术甘草比, 己椒苈黄水饮攻,前后分消二便通。益气健脾基础剂,脾胃气虚治相宜。 21、玉屏风散玉屏组合少而精,芪术防风鼎足形, 表虚汗多易感冒,固卫敛汗效特灵。 22、左归丸左归丸内山药地,萸肉枸杞与牛膝, 菟丝龟鹿二胶合,壮水之主方第一。 23、右归丸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菟丝归, 杜仲鹿胶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

智慧树知到《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见面课答案

见面课:中医药,科学还是巫术? 1、学术界一般认定中国2000多年前就实现了“医”和“巫”分离,其标志是()提出的“六不治”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孙思邈 正确答案:扁鹊 2、中医认为人体脏属阴,腑属阳,某些脏腑呈阴阳表里对应关系,下面说法错误的有?() A.肝与胆相表里 B.心与小肠相表里 C.肺与膀胱相表里 D.肾与大肠相表里 正确答案:肺与膀胱相表里; 肾与大肠相表里 3、“科学”通常具有如下特征( ) A.理性客观 B.普遍必然性 C.可证伪 D.存在适用范围 正确答案:理性客观; 普遍必然性; 可证伪 ;

存在适用范围 4、以下被认为是伪科学的有() A.人类遗传学 B.无产阶级遗传学 C.星占学 D.经济学 正确答案:无产阶级遗传学; 星占学 5、现代科学体系包括()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形式科学 D.伪科学 正确答案:自然科学 ; 社会科学 ; 形式科学 见面课:怎样才能学好《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 1、被尊称为中医医祖的是哪位名医?() A.伏羲 B.黄帝 C.扁鹊 D.神农

正确答案:扁鹊 2、被称为医祖的主要理由是() A.正史记载其为提倡“医学”与“巫术”分离的第一人 B.正史记载其为发明针灸疗法第一人 C.正史记载其为切脉诊断第一人 D.正史记载其为提倡“医学”与“哲学”分开的第一人 正确答案:正史记载其为提倡“医学”与“巫术”分离的第一人 3、下列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的说法,正确的有() A.肯定是神农本人所撰写的 B.假托神农所著 C.承认药物毒性的存在 D.否认中药有毒 正确答案:假托神农所著 ; 承认药物毒性的存在 4、以下哪些医疗活动不属于中医学范畴( ) A.刮痧 B.测量体温 C.观察舌象 D.检查血象 正确答案:测量体温 ; 检查血象 5、利用五行生克制化原理,可以适度调节人体情志过度,以下哪些说法符合该原理()

2019智慧树知到《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章节答案【完整】

2019智慧树知到《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章 节答案【完整】 智慧树知到app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答案,中医药与中华传 统文化单元测试答案 第一单元 1 【单选题】(1分) 以下关于“中华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C ) A. 专指生活在全球各地的汉人 B. 生活在中国境内所有中国国籍持有者 C. 生活在中华大地上所有民族及海外华人的统称 D. 生活在中国以外的中国人 2 【单选题】(1分) 最早将司南、印刷术和火药列为中国对世界具有影响的“三大发 明”的西方人是(B ) A.德国人马克思 B.意大利人杰罗姆?卡丹 C.英国人李约瑟 D.英国人艾约瑟 3

【单选题】(1分)

以下不属于本课程教学目标的是(C ) A.了解中医药特色思想 B.理解中医药文化 C.执业中医师培训 D.学做和谐、幸福的人 4 【多选题】(1分) 以下对中医药学认识,不正确的是(AC ) A.中医等于巫医 B.中医理论不同于现代医学理论 C.中药等同于生药 D.中医疗法包括针灸 5 【多选题】(1分) 以下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有(AD ) A.春节 B.马克思主义 C.西装 D.孔子思想 6 【多选题】(1分) 现代医药面临的问题有(ABC)

A.医源性疾病 B.药物副作用 C.过度医疗 D.缺乏标准 7 【判断题】(1分) 南极冰川是自然形成的风景名胜区,不属于文化范畴(A ) A. 对 B. 错 8 【判断题】(1分) 传统文化有地域性特色,如四川自古流行煲汤、凉茶,广东则喜爱麻辣火锅(B ) A. 对 B. 错 9 【判断题】(1分) 比较公认的看法是,“中华”一词,是公元300年魏晋时期钟信 “天人合一”观念的哲人从“中国”和“华夏”两个名称中各取一字复合而成的(A )

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

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打造低碳医疗 中医--最天然的医疗保健模式中医从亘古的历史长河中走来,历经千百年来的风雨,已成为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为璀璨一部分,她以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医学理论,采用天然药物疗法、独特的针灸技术、原生态的导引按跷疗法,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繁衍生息,提供了最天然、最低碳的医疗保障。现在她正以崭新的面貌走向世界,被世界各国人民所认可,服务于世界人民。 治病求本,道法自然,低碳医疗—中医是你健康的明智之举。 鹿邑县中华医院是我县唯一一所以中

医为特色,及中医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公益性二级综合医院,我院秉承“厚德精业,仁术济世”光荣传统,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诚信、为民”的服务理念,为全县人民提供简、便、效、廉,低碳、天然的医疗保健服务。 目前我院在党的中医政策指引下,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关怀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先后引进了高性能螺旋CT、彩超,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等一大批高精设备,改造升级了中药房及煎药设备,充分发掘、发挥中医药优势在中风偏瘫、骨伤骨病、肛肠病、精神病、外科、妇科等方面疾病的预防保健、治疗康复,创造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怎么样预防感冒疾病中医经络按摩有奇招

推肺经:用双手分别由中府、云门穴起,沿腋前,经上肢内侧推至拇指上的少商穴。感觉胸前发热即可。捏喉部:用一手的拇指和食指的指腹由喉结至天突穴做轻柔的拿捏。每次拿捏5遍,每天1~2次。拍上背:用右手虚掌拍打左侧上背部,用左手虚掌拍打右侧上背部;各10次。此法有疏风散寒、行气活血的功效。擦大椎:用一手的食、中、无名指的指腹在大椎穴做左右往返的横向擦动。以局部透热为度,每天1~2次。揉风池:用两手拇指的指腹按于两侧风池穴上,做向内向上方向的按揉。每次按揉30次,每天1~2次。拿肩井:用拇指与其余四指指腹相对用力拿揉肩井。每次拿揉10次,每天1~2次 这套感冒预防操是根据中医学的经络按摩理论,结合古供养生术所创,在感冒多发的季节坚持做,可有效预防感冒疾病。 中医妙法解疲劳 一直以来,中医针对疲劳都有着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包括推拿、拔罐、药膳、药浴等等。希望以下介绍的几种简易疗法对您解除疲劳有帮助。 推拿疗法是:首先坐或站好后将手掌搓热,贴于太阳穴稍稍用力,顺时针转揉10—20次,逆时针再转揉10—20次。也可将手掌贴在头上,以拇指指肚分别按在双侧太阳穴上,力度以稍用力使人微感疼痛为宜,手法及次数同上。每日不拘时治疗,自我感觉轻松即可。该法可给大脑以良性刺激,能解除疲劳、振奋阳气、止痛醒脑,还可以促使注意力的集中。 药膳疗法是:取活甲鱼1只(大小适中),大红枣15枚(干品为佳),料酒、葱、姜、蒜等调味品适量。先将宰杀并处理干净的甲鱼肉剁成4大块,再与已用水泡开的红枣共入大汤碗中,加水适量,并放入各种调味品少许。上笼后隔水蒸1—2个小时即成,可佐餐常食。该药膳方可增强体力,消除疲劳,对四肢乏力、食欲不振,或疲劳所致免疫力下降者,具有滋阴养血,益气健脾,温阳补肾之效。 拔罐疗法是:用市售的“真空拔罐器”(该拔罐器为塑料制成,操作十分简单,且一般都附有常用穴位图),在肩背部的肩井、大椎、大杼、天宗、风门等穴吸附。每次留罐10—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3—5日为1疗程。也可以到中医院针灸科就诊治,根据自身情况辩证施治。该法可改善肌肉、经脉的气血运行,对因过分劳累,气滞血瘀所致的肩部、背部、颈部肌肉酸痛、不堪重负、肢体乏力者。具有活血化瘀,解痉止痛之功效。 药浴疗法是:陈皮(鲜品)、薄荷(鲜品)各适量(用量可视水量而定)。放进浴缸中,先加入热水少许浸泡2味药,几分钟后再将水温调至适宜并浸泡、洗浴,每晚临睡前1次。该法可驱除疲劳,释放压力,对因劳累过度所致的入睡多梦、头昏脑胀、肢体困倦等不适症状有帮助。

中医外科常用方歌

《中医外科学》常用方剂歌决1.清肝解郁汤: 清肝解郁四物襄,二陈香贝草茯神;青皮苏叶栀远志,桔梗木通气滞行。2.仙方活命饮: 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穿山甲;贝母花粉兼乳没,草芍皂刺酒煎佳。3.五味消毒饮: 五味消毒治诸疔,银花野菊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煎加酒服效非轻。4.黄连解毒汤: 黄连解毒汤四味,黄芩黄柏栀子备;躁狂大热呕不眠,吐衄发斑均可为。5.四妙勇安汤: 四妙勇安真受宠,脱疽疼痛红烂肿;甘草玄参全当归,其中银花力最猛。6.五神汤: 五神汤用紫地丁,车前子在路边生;牛膝银花云茯苓,湿热为病红肿疼。7.牛蒡解肌汤: 牛蒡解肌丹栀翘,荆薄玄斛夏枯草;疏风清热又散肿,牙痛颈毒俱可消。8.阳和汤: 阳和汤法解寒凝,色白漫肿阴证情;熟地鹿胶姜碳桂,麻黄白芥草相承。9.冲和汤: 冲和汤治半阴阳,四君归芪补而散;陈皮皂刺与白芷,乳没银花川芎赞。10.透脓散《外科正宗》: 透脓散治毒成脓,芪归山甲皂刺芎;程氏又加银蒡芷,更能速奏溃破功。透脓散中山甲炒,川芎归芪针皂角;气虚痈疡不外溃,此方可将脓头咬。11.托里消毒散: 托里消毒补气血,八珍汤中减熟地;银花白芷好黄芪,桔梗皂刺将刀替。12.消风散: 消风散中用荆防,胡麻蝉蜕苦参苍;蒡通膏知归草地,风疹湿疹服之康。13.当归饮子: 当归饮子治血燥,病因皆是血虚耗;四物荆防与芪草,首乌蒺藜最重要。14.海藻玉壶汤: 海藻玉壶带昆布,青陈半夏草贝母;

川芎独活当归翘,化痰散结瘿瘤除。15四海舒郁丸: 四海舒郁郁平复,蛤粉藻带和昆布;木香陈皮乌贼骨,喉间气结随喜怒。16.四妙散: 四妙散异四妙丸,神效托里排脓畅,黄芪当归补气血,银花甘草解毒疡。17.全虫方: 全虫方中两皂刺,蒺藜苦参白藓皮,黄柏槐花枳壳炒,再加灵仙湿毒去。18.枇杷清肺饮: 枇杷清肺枇杷叶,人参甘草连桑皮,黄柏同煎食远服,肺风粉刺尽皆宜。19.治疣方: 治疣方用板蓝根,青叶紫草齿苋跟,薏米红花香附甲,解毒消疣此方珍。20.开郁散: 开郁散中郁金开,乳癖乳痨并乳癌,白芥开葵全蝎待,香附逍遥薄荷裁。21.柴胡清肝汤: 柴胡清肝芎芍归,黄芩栀子生地随;防风牛子天花粉,甘草连翘功独魁。22.萆薢渗湿汤: 萆薢渗湿湿作怪,赤苓苡米水气败,丹皮滑石川黄柏,泽泻通草渗透快。23.二至丸: 二至女贞与旱莲,桑椹熬膏和成圆;肝肾阴虚得培补,消除眩晕与失眠24.八正散: 八正木通与车前,扁蓄大黄栀滑研;草梢瞿麦灯心草,湿热诸淋宜服煎。25.平胃散 平胃散用朴陈皮,苍术甘草四味齐;燥湿宽胸消胀满,调胃和中此方宜。26.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木通甘草当归同,肝经湿热力能排。 27.导赤散 导赤生地与木通,草梢竹叶四味同;口糜淋痛小肠火,引热渗入小便中。 28.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扁豆陈,莲草山药砂苡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29.活血散瘀汤

中医常用方歌

中医常用方歌 解表剂 1.1辛温解表 1.麻黄汤 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2.桂枝汤 桂枝芍药等量伍,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3.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 4.香散 香散草皮,疏散风寒又理气, 外感风寒兼气滞,寒热无汗胸脘痞。 5.小青龙汤 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饮最有功。 6.止嗽散 止嗽散用百部宛,白前桔草荆研,宣肺疏风止咳痰,汤调服不必煎。 7.正柴胡饮 正柴胡饮平散方,芍药防风草煎,轻疏风邪解热痛,表寒轻症服之康。 1.2 辛凉解表 1.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鼓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轻疏风热煮无过。 2.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3麻杏甘石汤 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雍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4.柴解肌汤 氏柴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 芩芍桔草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5.升麻根汤 阎氏升麻根汤,芍药干草合成方,麻疹初起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1.3扶正解表1.败毒散 人参败毒草苓芎,柴前独羌芷桔共,薄荷少许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 2.参散 参散用皮,枳壳前胡半夏齐, 干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3.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助阳解表代表方,阳虚外感风寒症,寒重热轻脉沉良。 4.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桔梗随,草枣薄荷八味共,滋阴发汗功可慰。 2.泻下剂 2.1 寒下剂 1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症疗。去硝名为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 2.大黄牡丹汤 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芒硝瓜子襄,泻热破淤散结肿,肠雍初起腹痛康,肠雍初起腹按痛,尚未成脓服之消。 3.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为末共成方,专治水热结胸症,泻热逐水效非常。 2.2温下 1.大黄附子汤 金匮大黄附子汤,细辛散寒止痛良,温下治法代表方,寒积里实服之康。 2.温脾汤 温脾附子大黄硝,当归干人参草,攻下寒积温脾阳,阳虚寒积腹痛疗。 2.3.润下 1.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脾约治,杏芍大黄枳朴蜜,润肠泻热又行气,胃热肠躁便秘施。 2.济川煎 济川苁蓉归牛膝,枳壳升麻泽泻使,温肾益精润通便,肾虚精亏便秘宜。 2.4 逐水 十枣汤 十枣非君非汤剂,芫花甘遂和大戟,攻逐水饮力峻猛,悬饮水肿实证宜。

中医药与中国传统文化1

中医药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西医之别 西醫是科學;中醫既是哲學,又是科學。 西醫是形而下;中醫是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合一。 西醫只見“人”,不見“天”,中醫是“天人合一”。 西醫把人看成一台機器;中醫把人看成一個有機整體。 西醫認為人只有生理病,中醫認為好多生理病源於心理病。 西醫僅僅是治療;中醫是預防為主,治療為輔。 西醫治療是“圍堵、抗擊”,中醫治療是調理、和諧。 ……中医药学有系统整体的哲学思想,……,既是中医药长期发展的宝贵历史积累,也是未来系统医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繁衍生息,中医药的作用功不可没……(原科技部长徐冠华) ……目前对生命科学的研究仍然局限在局部细节上,尚没有从整个生命系统角度去研究,未来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应当上升到一个整体的、系统的高度,因为生命是一个整体。”……未来对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应当是西方科学方法与中国古代科学方法的结合,中国古代科学方法重视从宏观、整体、系统角度研究问题,其代表是中医的研究方法……(坎贝尔博士谈世界科技发展) 1980年,德国著名汉学家满晰驳为庆祝英国李约瑟博士八十高寿而发表的论文告诫我们: “中国的学者应该觉醒,要认识到不应不加批判地接受和使用西方殖民主义传教士塞给他们的方法学。” “传统中医学是超越西医学范围的、内容丰富而最有条理、最有成效的一套医学科学,但迄今只有很少一部分治疗潜力被发掘。 ●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 ●传播21世纪“健康”理念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继承、发展、传播中医药文化 ●内容 ●中医药基本理论 ●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基本理论 ●辩证论治 ●整体观念 ●阴阳五行

●和谐平衡 ●预防为主 ●天人合一 ●辩证论治 ●阴阳、八纲、虚实、寒热 ●头痛医脚 ●个性化治疗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脏:肝、心、脾、肺、肾 ?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五官:目、舌、口、鼻、耳 ?形体:筋、脉、肉、皮毛、骨 ?情志:怒、喜、思、悲、恐 ?五味:酸、苦、甘、辛、咸 ?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季:春、夏、长夏、秋、冬 ?五化:生、长、化、收、藏 ?五岳:泰、衡、嵩、华、恒 ?五方:东、南、中、西、北 ?五宫:青龙、朱雀、拱极、白虎、玄武?道、天、地、将、法(智/信/仁/勇/严) ?五音:宫、商、角、徵、羽 ?福娃:贝贝、妮妮、晶晶、欢欢、迎迎 ●和谐平衡 ●秩序创造和谐 ●热力学?进化论 ●耗散结构理论 ●吐故纳新 ●预防为主 ●上医上品攻心 ●中医中品外交 ●下医下品攻城 ●天人合一 ●人定胜天? ●尊重、认识自然、和谐相处 ●构建和谐社会 ●人是细菌和病毒的寄主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