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动物生理学05消化与吸收

大学动物生理学05消化与吸收

大学动物生理学05消化与吸收
大学动物生理学05消化与吸收

1、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最重要物质是( C )。

A.脂肪酸B.胆色素

C.胆盐D.消化酶

2.食物在消化道中前进主要是依靠(B )。

A.吞咽B.蠕动C.摆动D.分节运动

3. 刺激胃迷走神经可(A )胃运动。

A 促进

B 抑制

C 无影响

4.使胰蛋白酶原活化的最主要的物质是( B )

A.盐酸B.肠致活酶C.胰蛋白酶本身

D.组织液E.糜蛋白酶

5.对脂肪蛋白质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是( D )。

A.唾液B.胃液C.胆汁D.胰液E.小肠液

6. 体内哪一种液体的pH值最低?( D )

A. 血浆;

B. 肠液;

C. 胰液;

D. 胃液;

E. 肝胆汁7.下列关于胃液分泌的描述,错误的是( A )

A.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

B.壁细胞分泌盐酸和内因子

C.粘液细胞分泌糖蛋白

D.幽门腺分泌黏液

E.黏液颈细胞、贲门腺分泌黏液和碳酸氢盐

8.氨基酸和葡萄糖在小肠的吸收机制是( B )。

A、渗透与滤过

B、主动运输

C、入肠作用

D、单纯扩散

E、易化扩散

9.对胃液中盐酸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E )

A.激活胃蛋白酶原B.提供胃蛋白酶所需的最适宜的pH环境C.使蛋白质变性,易于水解D.杀死进入胃内的细菌

E.进入小肠后抑制胰液的分泌

10. 有关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兴奋性低,收缩缓慢

B、经常保持一定的紧张性

C、富有伸展性

D、具有快而规则的自动节律性

E、对化学及牵拉刺激较敏感

11. 与维生素B12吸收有关的物质是(D )。

A. 胃蛋白酶

B. Na+

C. HCl

D. 内因子

12. 与脂肪消化、吸收有关的胆汁成分是( A )。

A. 胆盐

B. 胆固醇

C. 胆色素

D. 卵磷脂

13. 刺激交感神经可引起( B )。

A、胃肠运动增强,分泌抑制

B、胃肠运动及分泌均抑制

C、胃肠运动及分泌均增强

D、胃肠运动抑制,分泌增强

E、主要引起胃肠运动增强

14. 肠上皮细胞由腔肠吸收葡萄糖,是属于(C)

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运输D入胞作用E吞噬

15. 消化器官不具备哪一功能(D)

A 消化食物B. 内分泌C. 免疫 D. 维持酸碱平衡E. 吸收营养

16. 有关胃蛋白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由主细胞分泌时呈酶原状态

B、是由胃蛋白酶原被盐酸激活后形成的

C、能水解蛋白质为胨

D、最适pH为2左右

E、pH升高到6以上时发生可逆变性

17. 有关小肠对无机盐的吸收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A、钠的吸收是被动过程

B、亚铁易被吸收

C、酸性环境有利钙的吸收

D、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

E、负离子的吸收与钠泵活动有关

18. 三类食物在胃内排空速度由快到慢的排列顺序是( B )。

A、糖、脂肪、蛋白质

B、糖、蛋白质、脂肪、

C、蛋白质、糖、脂肪

D、脂肪、糖、蛋白质

E、蛋白质、脂肪、糖

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胰液分泌的体液调节因素( D )。

A、促胰液素

B、胆囊收缩素

C、胃泌素

D、胆盐

E、血管活性肠肽

20.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胆汁的成分?( E )。

A、胆色素

B、胆固醇

C、碳酸氢钠

D、胆盐

E、脂肪酶

21. 下列哪一项不是小肠分节运动的作用( D )。

A、使小肠保持一定形状

B、促进化学性消化

C、促进吸收

D、推进食糜

E、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

22、下列肝功能中,最重要的是( A )。

A、代谢

B、消化

C、解毒

D、免疫

E、排泄

川农动物生理学习题:第五章 消化

第五章消化 一、填空题(将你认为最恰当的词句填在空格上,使句意完整通顺) 1.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使胃肠运动_____________、胆囊_____________、括约肌舒张,消化腺分泌_____________。 2.胃运动的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饥饿收缩。 3.胃排空是一个__________过程,是___________地进行的。 4.内因子是胃腺_____________细胞分泌的,其化学本质是糖蛋白,它能保护和促进维生素_____________的吸收。 5.胰液中含有的蛋白质分解酶包括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等。 6.成年反刍动物的皱胃胃液与单胃动物胃液比较,盐酸浓度______、凝乳酶的含量__ _____。 7.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大肠内某些细菌能利用一些简单物质合成维生素_______和________。 8.猪大肠内细菌能分解饲料中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还能合成_____________维生素和高分子脂肪酸。 9.影响吸收的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0.动物小肠吸收葡萄糖和水的机制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1.抑制胃液分泌的主要胃肠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 12.在肠道和脑中均分布的肽类激素,称为脑肠肽,如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 二、判断改错(正确的打“√”,错的打“×”) 1.胆汁不仅能促进维生素A、D、E、K的吸收,而且能乳化脂肪,激活胰蛋白酶原。() 2.促进胆汁分泌的神经纤维是肾上腺素能纤维。() 3.消化腺的分泌过程是腺细胞收集血浆滤过物的被动过程。() 4.唾液分泌的调节是通过神经反射性调节和体液性调节来实现的。() 5.胃肠反射是由十二指肠内的传入冲动所引起,它对幽门活动有兴奋效应。() 6.胰液中的有机物主要是胰脂肪酶和胰淀粉酶。() 7.唾液分泌的调节只是通过神经反射性调节实现的。() 8.胃“粘液—碳酸氢盐屏障”可防止胃酸、蛋白酶对粘膜的侵蚀。()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条件反射的消退:条件反射建立后,如果连续使用单独的条件刺激而不采用非条件刺激进行强化,那么条件刺激会逐渐减弱,直至完全不出现的现象叫条件反射的消退 体液调节:是指血液和组织液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对心血管活动所产生的调节作用。 血管紧张素的主要作用——升高血压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研究健康人及动物的各种机能及其活动规律的学科。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称为反射 体液调节:机体的某些细胞能产生某些特异性化学物质,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对某些特定的组织起作用以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生殖等机能活动,这种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局部组织或细胞不依赖外来神经或体液调节,自身对刺激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液态镶嵌模型:膜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支架,其中镶嵌不同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 单纯扩散:指一些小的脂溶性物质依靠分子运动从浓度高的一侧通过细胞膜的脂质双分子层向浓度低的一侧扩散的方式。 易化扩散:某些物质能够依靠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的帮助,顺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的转运方式。 主动转运:在细胞膜上载体的帮助下,通过消耗ATP,将某种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转运的过程。 受体:指细胞拥有的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的蛋白质大分子。 细胞凋亡:是一个主动的由基因决定的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常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PCD) 细胞保护:细胞对于各种有害因素的适应能力,称为细胞保护。 阈刺激:产生动作电位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 阈上刺激:大于阈刺激的刺激强度。 阈下刺激:小于阈刺激的刺激强度。 阈下刺激不能引起动作电位或组织、细胞的兴奋,但并非对组织细胞不产生任何影响。 生物电现象:一个活的细胞无论是它处于安静状态还是活动状态都是存在电活动,这种电活动称为生物电现象。其中包括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霍奇金学派的离子学说:生物电的产生依赖于细胞膜对化学离子的严格选择性的通透性及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极化:—膜两侧存在的内负外正的电位状态。 去极化:—膜电位绝对值逐渐减小的过程。 复极化:—膜电位去极化后逐步恢复极化状态的过程。 超极化:—膜电位绝对值高于静息电位的状态。 超射:膜由原来的-70mv去极化到0 mv,进而变化到20~40mv,去极化超过0电位的部分称为超射。 终板电位:冲动传导到突触前终末时,在极短时间内,差不多同时有200-300个囊泡同时破裂,其中的Ach被释放,经过突触间隙扩散至终膜,结果导致终膜出现远较微终板电位大得多的去极化,这种去极化电位称为终板电位。 强直收缩:肌肉受到连续有效刺激时出现的强而持久的收缩。 兴奋—收缩耦联:把从骨骼肌接受神经冲动、肌膜发生兴奋,与肌原纤维中的肌丝活动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叫兴奋-收缩耦联 基本电节律:有节律地反复进行的去极化和复极化活动叫基本电节律。

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全

(注:其中加粗的知识点考大题的概率为99.9%、还有编辑时可能有误差请大见谅、祝大家考个好成绩!!!) 绪论 1. 动物生理学:是研究动物机体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动物生理学研究内容:①阐明机体各部分机能活动特点,以及各部分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②阐明机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时,各器官、系统活动的变化规律。 动物生理学研究水平:①整体和环境水平;②器官和系统水平;③细胞和分子水平。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1.急性实验(①离体实验;②在体试验)2.慢性实验 2. 内环境:细胞外液是机体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内环境稳态:组成内环境的各种理化因素的变化都保持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称为内环境稳态。 内环境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 3. 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神经调节:机体受到刺激时,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通过反射活动对其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称为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类型:1.非条件反射;2.条件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特点:迅速、准确、时间短、作用部位局限 体液调节:内分泌腺和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组织细胞产生的特殊化学物质,通过体液到达较远或邻近的特定器官、组织或细胞,对其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体液调节作用方式: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神经分泌 特点:范围广、缓慢、持续时间长 4. 动物生理功能的控制系统:非自动控制系统(开环系统)、反馈控制系统(闭环系统)、前馈控制系统。 反馈调节:即受控部分发出反馈信号返回控制部分,使控制部分能够根据反馈信号来改变自己的活动,从而对受控部分的活动进行调节。 反馈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 正反馈:从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正反馈。如:排便、分娩、血液凝固 负反馈:反馈信号能够降低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负反馈。如:血压、体温、肺牵张、血钙、第一章、细胞的功能 1.细胞膜物质转运方式:被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 单纯扩散:指一些小分子的脂溶性物质顺浓度梯度(电化学梯度)从膜的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的方式。如:二氧化碳、氧气 易化扩散:某些物质需要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的“帮助”,顺浓度梯度(电化学梯度)从膜的高浓度一侧扩散到低浓度的一侧。如:Na+通道 易化扩散分类:载体介导的异化扩散、离子通道介导的异化扩散。 主动转运:在细胞膜上载体的帮助下,通过消耗ATP,将某种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转运的过程。 主动转运特点:(1)逆浓度梯度转运(2)消耗能量(3)需要载体介导 (1)原发性主动转运如:钠钾泵、钙泵、碘泵(2)继发性主动转运如:主动转运分类: 葡萄糖和氨基酸的转运 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分类:(1)由离子通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2)由G蛋白耦联受体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总结

各章知识总结 第一章绪论 1.生理学4个水平上的研究: (1)细胞和分子水平 (2)组织和器官水平 (3)系统水平 (4)整体水平 2.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及特点: (1)神经调节 ①机制:由神经系统的活动从而调节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其调节基本方式是反射,即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实现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②特点:迅速而精确,作用部位较局限,持续时间较短. (2)体液调节: ①机制:机体的某些细胞能产生某些特异性的化学物质,经血液循环运输调节全身各处的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其调节方式是激素. ②特点:效应出现缓慢,作用部位较广泛,持续时间较长. (3)自身调节: ①机制:体内、外环境变化时,局部的细胞、组织、器官本身自动发生的适应性反应。 ②特点:作用精确,作用部位较局部,有利于维持机体细胞自稳态. 第二章细胞膜动力学和跨膜信号通讯 1.细胞跨膜物质转运方式: (1)单纯扩散(简单扩散):如O2、CO2、NH3等脂溶性物质的跨膜转运 (2)膜蛋白介导的跨膜转运: ①主动运输: A.原发性主动转运:如K+、Na+、Ca2+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 B.继发性主动转运:如小肠粘膜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和重吸收葡萄 糖时跨管腔膜的主动转运 ②被动运输 A.经载体易化扩散:如葡萄糖由血液进入红细胞 B.经通道易化扩散:如K+、Na+、Ca2+顺浓度梯度跨膜转运 (3)胞吞和胞吐:如白细胞吞噬细菌、异物的过程为入胞作用;腺细胞的分泌,神经递质的释放则为出胞作用。 2.细胞间通讯和信号传导的类型: (1)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①cAMP-PKA途径 ②磷脂酰肌醇代谢途径 (2)酶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试题三及答案

人体及动物生理模拟试题三 、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阈强度:固定刺激的作用时间和强度一时间变化率于某一适当值, 的最小刺激强度。 期前收缩:心室肌被一次额外刺激所引起的一次提前的兴奋和收缩, 是在下一次窦房结的兴奋到达之前,故又称早搏或期前收缩。 肺活量:指尽力吸气后,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通常男性为 ml 左右,是反映呼吸功能贮备的重要指标之一。 胃排空:胃内容物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中枢延搁:兴奋通过突触所发生的时间延搁。 反射中枢通过的突触数目越多, 则中枢延 搁时间越长。 、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转动方式是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 2. 正常状态下细胞内 Q 浓度 _________ 细胞外,细胞外Na *浓度 _________ 细胞内。 3?心肌快反应细胞动作电位 0期是由 ________ 内流所致,2期是由 ________ 负载内向离子 流和 _______ 携带外向离子流所形成。 4. 正常成人安静时的收缩压值为 ________ ,舒张压为 ________ ,脉压为 _______ 。 5. 外界空气由呼吸道出入肺的过程,称为 __________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 6. 氧解离曲线为 ______ 形曲线,它表示 Hb 中Q 的饱和度与 ________ 的关系。 7. 消化道平滑肌与骨骼肌相比较,兴奋性 _______ ,收缩 _____ 。 8. 内因子是胃腺 ____ 细胞分泌的,其化学本质是 _______ ,它能保护和促进 ____ 的吸收。 9. 在体温的常测部位中,以 ____ 温最高, ______ 温最低。 10?肾小管和集合管有分泌 ______ , ___ 和 ____ 的作用。 11. 醛固酮由 ____ 分泌,能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 _______ 的重吸收和对 _____ 的排出。 12. 幼年时期缺乏甲状腺激素导致 _______ ,缺乏生长素将导致 ____ 。 13.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分别是 _________ 和 ____ 。 14. 脑干网状结构内存在着调节肌紧张的 _______ 区和 ____ 区。 15. 视细胞是感光细胞,分 _____ 和 _____ 两种。 三、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15分。) 1. 用电刺激可兴奋组织时, 一般所用的刺激越强, 则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时间越短, 因 此当刺激强度无限增大,无论刺激时间多么短,这种刺激都是有效的。 () 2. 单一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幅度,在一定范围内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 3. 左心室肌肉肥厚,收缩力强,所以每搏输出量比右心室多。 () 4. 当外周阻力增加时,动脉血压升高,脉压减小。 () 5. 关于胸内压,吸气时比呼气时低。 () 引起组织或细胞兴奋 因该次兴奋和收缩 3500 ml ,女性为 2500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人体动物及生理学期末复习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名词解释。 稳态:内环境得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得状态,泛指凡就是通过机体自身得调节机制使某个生理过程保持相对恒定得状态。 负反馈:如果信息(终产物或结果)得作用与控制信息得作用相反,使输出变量(效应器)向与原来相反得方向变化,降低这一过程得进展速度,返回预定得值(正常值),则称之~。 2、生命活动得调节特点。 (1)神经调节:由神经系统得活动调节生理功能得调节方式。 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调节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组成:感受器→(传入N纤维)中枢→(传入N纤维)效应器 调节特点:迅速而精确,作用部位较局限,持续时间较短。 (2)体液调节:某些特殊得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调节机体得生理功能得调节方式。 调节方式:激素(有得就是神经调节得一个延长部分). ①远分泌:内分泌腺→激素→血液运输→受体→生理效应。 ②旁分泌:激素不经血液运输而经组织液扩散达到得局部性体液调节。 ③神经分泌:神经细胞分泌得激素释放入血达到得体液调节。 调节特点:效应出现缓慢,作用部位较广泛,持续时间较长。 (3)自身调节:当体内、外环境变化时,细胞、组织、器官本身不依赖神经与体液调节而产生 得适应性反应。调节特点:调节幅度小、灵敏度低 第二章细胞膜动力学与跨膜信号通讯 细胞得跨膜物质转运形式主要可归纳为单纯扩散、膜蛋白介导得跨膜转运以及胞吞与胞吐三种类型。其中重点掌握膜蛋白介导得跨膜转运. 1、易化扩散:一些非脂溶性或脂溶解度甚小得物质,需在特殊膜蛋白质得“帮助”下, 由膜得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得过程。(名解) (1)分类:①经载体得易化扩散;②经通道得易化扩散. (2)转运得物质:葡萄糖、氨基酸、K+、Na+、Ca2+等。 (3)特点:①不需另外消耗能量;②需依靠特殊膜蛋白质得“帮助”;③饱与性; ④转运速率更高;⑤立体构象特异性;⑥竞争性抑制. 2、主动转运(重点:继发性主动转运) (1)概念:指通过细胞本身得耗能,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得转运过程。(名解) (2)特点:①需要消耗能量,能量由分解ATP来提供;②依靠特殊膜蛋白质(泵)得“帮助”; ③就是逆电—化学梯度进行得。 (3)转运得物质:葡萄糖、氨基酸、K+、Na+、Ca2+等。 (4)分类: ①原发性主动转运(简称:泵转运):如: Na+-K+泵、Ca2+-Mg2+泵、H+-K+泵等. 细胞直接利用代谢产生得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与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得过程。 ②继发性主动转运(简称:联合转运):如肠上皮细胞转运葡萄糖。(p16) 名解:指不靠直接耗能,而就是靠消耗另一物质得浓度势能而实现得主动转运. 转运得物质:葡萄糖、氨基酸、Na+,、K+、Cl-、HCO3—等。 注:为什么叫继发性主动转运?(答:因为细胞膜基底面上Na+-K+泵得活动。)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试题一及答案

人体及动物生理模拟试题 、名词解释(3分X 5) 二、问答题(35 分) 1.简述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5分) 2.根据影响尿生成因素实验观察,试说明静脉注射10%的硫酸钠溶液4ml的实验结果及其主要机制。(5分) 3.家兔呼吸运动调节中增加无效腔,动物呼吸运动出现何种现象,为什么(5分) 4.何谓去大脑僵直其产生的机制如何(5分) 5.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哪些其影响如何(7分) 6.简述甲状腺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过程。(8分) 三、填空题(1分X 15)(按顺序写出答案,不能回答的空,用横线表示) 期前收缩肺活量化学性消化基础代谢适宜刺激 1.4.等容收缩期时,房室瓣_____________ ,半月瓣处于 9第一心音发生在__________,音调__________ ,持续时间_ 2. 1 3.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外向离子流是由 的,内向离子流主要是由__________ 携带的。 3. 8 .平静吸气时,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 径、____________ 径和____________ 径增大,肺容积 大气压,空气入肺。 4.36 .外周化学感受器位于__________________ 枢化学感受器位于______________ 。 5.7.促胰液素主要作用于胰腺的_______________ 中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的大量分泌。 6.24.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后,抑制胃排空的机制包括引起 射和释放_____________ 素。 7.2.机体所需的能量均来源于体内___________ 分解氧化,一般情况下,机体所需能量70%由其余由、提供。状态。携带 收缩,使胸廓,肺内压 细胞,促进胰液 和 _________ 的 _分解提供,

植物生理学考研真题汇编

全国名校植物生理学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益星学习网提供全套资料 目录 1.中国科学院大学植物生理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2016年中国科学院大学植物生理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4年中国科学院大学植物生理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3年中国科学院大学植物生理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2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生理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2016年华中农业大学805植物生理学考研真题 2015年华中农业大学805植物生理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华中农业大学805植物生理学考研真题 3.南京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考研真题 2015年南京农业大学802植物生理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4年南京农业大学802植物生理学考研真题 2013年南京农业大学802植物生理学考研真题 4.沈阳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考研真题 2016年沈阳农业大学829植物生理学考研真题 2015年沈阳农业大学829植物生理学考研真题 2014年沈阳农业大学829植物生理学考研真题 5.江西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2015年江西农业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植物生理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江西农业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植物生理学)考研真题 2013年江西农业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植物生理学)考研真题 6.扬州大学植物生理学考研真题 2016年扬州大学857植物生理学考研真题(A卷) 2015年扬州大学857植物生理学考研真题(A卷) 2014年扬州大学857植物生理学考研真题(A卷) 7.浙江农林大学植物生理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2016年浙江农林大学植物生理学考研真题 2014年浙江农林大学植物生理学考研真题 2012年浙江农林大学植物生理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8.其他名校植物生理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2016年江苏大学812植物生理学考研真题 2016年湖南农业大学827 植物生理学考研真题 2015年北京林业大学851植物生理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5年甘肃农业大学824植物生理学考研真题 2014年南京大学植物生理学考研真题 2013年南开大学838植物生理学考研真题 2013年南京林业大学811植物生理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2年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考研真题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 题库 练习题

动物生理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每分通气量2.氧饱和度3.氧解离曲线 4.通气血流比值5.余气量6.肺牵张反射 7.原尿8.终尿9.肾小球滤过率 10.有效滤过压11.排泄12.肾糖阈 13.能量代谢14.基础代谢15.氧热价 16.等热范围17.蒸发18.辐射 19.物理消化20.胃的排空21.反刍 22.容受性舒张23.化学消化24.微生物消化 25.肾单位26.致密斑 27.继发转运 28.肾小球滤过率29.肾糖阈 30.高渗尿 31.肌小节32.横桥 33.等张收缩 34.等长收缩35.强直收缩 36.终板电位 37.量子释放38.三联体 39.横管 40.化学性突触41.神经递质 42.突触延搁 43.受体44.特异投射系统45.脑干网状结构 46.去大脑僵直47.锥体系 48.条件反射 49.牵张反射50.脊髓休克 51.内分泌 52.神经内分泌53.旁分泌 54.激素 55.垂体门脉系统56.长反馈调节 57.应急反应 58.性成熟59.体成熟 60.发情周期 61.精子获能62.顶体反应 63..着床 64.生殖65.排卵 66.分娩 67.妊娠维持68.初乳 69.常乳 70.心动周期71.每搏输出量 72.心力储备 73.期前收缩74.代偿间隙 75.窦性节律 76.异位节律77.每分输出量 78.脉搏压 79.动作电位80.静息电位 81.主动运输 82.易化扩散83.内吞 84.胞吐作用 85.时值86.阈值 87.内环境 88.血压89.吸收 90.基本电节律 91.肺活量92.血型 93.稳态 94.血清95.血浆96.红细胞比容 97.红细胞脆性98.血液的粘滞性99.血沉 100.血液凝固101. 去极化102. 中枢延搁 103. 突触104. 兴奋-收缩 耦联105.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106.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107. 突触前抑制108. 突触后抑制 109. 潮气量110. 非特异性投 射系统111. 单收缩 112. 凝血因子113. 等渗溶液114.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 115. 血浆胶体渗透压116. 血浆胶体渗 透压117. 解剖无效腔 118. 氧容量119. 氧含量120. 消化 121. 细胞内消化122. 细胞外消化123. 呼吸商 124. 能量代谢125. 靶细胞126. 第二信使 127. 妊娠128. 单纯扩散129. 阈电位 130. 止血131. 生理无效腔 132. 恒温动物 133. 变温动物134. 近球小体 135. 逆流倍增 136. 不完全强直收缩137. 超极化 138. 感受器 139. 反射140. 渗透性利尿 141. 激素的允许作用 142. 兴奋性143. 自身调节 144. 减压反射 145补吸气量146补呼气量147 脑肠肽 148肠胃反射149胆盐的肠肝 循环150食管沟反射 151 后放152 尿素 再循环153下丘脑 —腺垂体—甲状腺轴 二、填空 1.胸内压=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2.气体分子扩散的速度与__________成正比,与 ______________成反比。 3.功能余气量=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4.以化学结合形式运输的CO2有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两种。 5.血液运输氧主要是与___________结合,以 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于___________ 中。 6.气体分子扩散的动力是________________。 7.使氧解离曲线右移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8.肺表面活性物质由____________________分 泌。 9.原尿是不含__________________的血浆。 10.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分泌与排泄都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版扬州大学农艺与种业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一年就这样过去了,内心思绪万千。 一年很短,备考的经历历历在目,一年很长,长到由此改变了一个人的轨迹,并且成就一个梦想。回忆着一年的历程,总想把它记录下来,希望可以给 还在考研道路上奋斗的小伙伴们一点帮助。 考研是一个非常需要坚持的过程,需要你不断坚持和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所以你必须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考研,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确认好坚 定的动机,才能让你在最后冲刺阶段时能够坚持下来。 如果你只是看到自己周围的人都在考研而决定的考研,自己只是随波逐流 没有坚定的信心,那么非常容易在中途就放弃掉了,而且现在考研非常火热, 这就意味着竞争也会非常激烈,而且调剂的机会都会非常难得,所以备考时的 压力也会比较大,所以大家一定要调整好心态,既不能压力太大,也不能懈怠。 既然选择了,就勇敢的走下去吧。 考研整个过程确实很煎熬,像是小火慢炖,但是坚持下来,你就会发现, 原来世界真的是美好的。 文章整体字数较多,大家可视自己情况阅读,在文章末尾我也分享了自己 备考过程中的资料和真题,大家可自行下载。 扬州大学农艺与种业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873)作物栽培学与作物育种学 参考书目为:

1、《植物生理学》张继澍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2、《植物学》梁建萍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年; 3、《土壤学》(第三版)黄昌勇,徐建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年 先谈谈英语吧 其实英语每什么诀窍,就是把真题读透彻,具体方法我总结如下: 第一,扫描提干,划关键项。 第二,通读全文,抓住中心。 1. 通读全文,抓两个重点: ①首段(中心句、核心概念常在第一段,常在首段出题); ②其他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其他部分略读,有重点的读) 2. 抓住中心,用一分半时间思考3个问题: ①文章叙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文章中有无提到核心概念? ③作者的大致态度是什么? 第三,仔细审题,返回原文。(仔细看题干,把每道题和原文的某处建立联系,挂起钩)定位原则: ①通常是由题干出发,使用寻找关键词定位原则。(关键词:大写字母、地名、时间、数字等)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

绪论 一.填空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 2.生理学是研究的科学。 3.细胞外液是机体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称为稳态。 4.机体活动的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其中最主要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 5.反馈调节控制有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两种类型。 6.生理学主要从细胞和分子水平、组织和器官水平、系统水平和整体水平四个不同水平进行研究。 二选择题 1.机体的内环境是( A) A细胞外液 B脑脊液 C血液 D淋巴液 2.正常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经常处于() A相对稳定 B固定不变 C随机多变 D绝对不变 3.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 A负反馈调节 B体液调节 C正反馈调节 D神经调节 4.下列生理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分娩 B排尿反射 C排便反射 D减压反射 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填空 1动作电位的产生是兴奋性的标志。 2局部兴奋的特点是、和。 3细胞内的第二信使物质有、、、和等。 4可兴奋性组织包括、和。它们安静时在膜两侧存在电位,受刺激时产生电位。 5细胞膜上的通道主要可分为门控通道、门控通道和门控通道。 6在神经-骨骼肌接头处传递兴奋的化学物质是,该物质发挥作用后可被水解而失火。 7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部位是,在细胞内的信息传递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8以最适合强度的连续脉冲刺激骨骼肌时,随着刺激,肌肉将从分离的单收缩逐渐变为完全强直收缩。 9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的形式可以分为、、、和等五种。 10影响骨骼肌收缩活动的主要因素有、和。 二选择 1动作电位的大小接近于() A Na+的平衡电位与K+的平衡电位之和 B K+的平衡电位 C Na+的平衡电位与K+的平衡电位之差 D Na+的平衡电位 2正常细胞膜内的K+浓度约为膜外K+浓度的() A50倍 B 30倍 C 12倍 D 70倍 3神经纤维兴奋的产生和传导的标志是() A 极化状态 B 局部去极化电位 C 峰电位 D 阈电位水平下移 4下列不是载体运输的易化扩散特点的有() A 结构特异性B能逆电化学梯度进行C竞争性抑制D饱和现象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复习题解读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新陈代谢适应性正反馈负反馈 二、问答题: 1.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的研究从那几个水平进行的,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2.生命现象的基本生理特征有哪些? 3.人体及动物的生理机能的调节方式如何?其各自的特点如何? 4.简述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生理学研究的实验方法。 第二章神经肌肉生理 一、名词解释: 时值、超射、阈值、阈电位、动作电位、静息电位、兴奋性、兴奋和抑制、局部反应、易化扩散、终板电位、刺激和反应、强直收缩 二、问答题 1.简述刺激的特征? 2.阈电位的实质是什么? 3.电刺激神经时,为什么兴奋首先发生在阴极下? 4.电刺激神经干时,引发动作电位前,神经纤维膜先要产生局部反应,这种局部反应有何生理意义?其特点有哪些? 5.神经纤维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是怎样的? 6.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及其离子基础是什么? 7.简述易化扩散及其特点。 8.在神经纤维膜产生动作电位时,怎样理解Na+呈现再生式内流? 9.动作电位的组成,各组分持续时间及产生原理是什么? 10.怎样理解动作产生和传导的“全或无”性质? 11.神经冲动传导的局部电流学说是什么? 12.跳跃式传导是怎样发生的?

13.怎样利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来将神经纤维进行分类?这种方法一般将神经纤维分为几类?14.神经干双动作电位是如何纪录到的?为什么一般情况下纪录到的动作电位波形是不对称的?15.如何区别局部电位和动作电位? 16.神经肌肉接点的结构如何?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上是怎样传递的? 17.怎样理解兴奋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过程中,乙酰胆碱是量子性释放的? 18.在神经肌肉接点中,胆碱酯酶的生理作用是什么?去极阻滞是如何引起的? 29.三联体的结构和机能是什么? 20.简述兴奋—收缩耦联过程? 21.肌丝的组成和滑行学说是怎样的? 22.何谓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试举例说明。 23.比较神经冲动的传导与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 第三章中枢神经系统 一、名词解释: 整合、突触、突触前抑制、中枢递质、反射、最后公路原则、运动单位、γ一环路活动、姿势反射、感觉柱、条件反射、发生器电位、第一信号、第二信号、学习、记忆 二、问答题: 1.简述突触的结构和类型。 2.简述中枢兴奋性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原理 3.简述中枢抑制性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原理 4.目前比较肯定的中枢递质有哪些?并说明它们的主要存在部位及作用特点。 5.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之间有哪些联系方式? 6.简述反射活动的基本特征 7.突触前抑制和突触后抑制有何区别? 8.反射活动的协调有哪些方式? 9.简述胆碱能受体和肾上腺素能受体,各受何种药物阻断? 10.中枢突触传递、内脏神经效应器传递与运动神经骨骼肌传递各有何特点? 11.骨骼肌的双重交互神经支配与内脏的双重神经支配主要有什么区别? 12.躯体反射的抑制与内脏反射的抑制有什么重要区别?

动物生理学 (部分章节)

第9章 内 分 泌 9-1 经典内分泌腺体及其分泌的主要激素和化学性质 表9–1 经典内分泌腺体及其分泌的主要激素和化学性质 内分泌腺分泌的主要激素主要靶细胞化学性质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糖蛋白 促卵泡激素(FSH)性腺糖蛋白 黄体生成素/间质细胞刺激素(LH/ICSH)性腺糖蛋白 促性腺激素(鱼,GtH)鱼类性腺糖蛋白 生长激素(GH)骨、软骨组织191肽 催乳素(PRL)乳腺199肽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肾上腺皮质39肽 促黑(素细胞)激素(MSH)黑素细胞18肽 促脂解素(LPH)脂肪组织18肽 β–内啡肽 神经垂体抗利尿激素/血管升压素(ADH/VP)肾、血管9肽 催产素(OXT,缩宫素 OT)输卵管、子宫、乳腺等9肽 松果体褪黑素(MLT)多种组织胺类 8–精缩宫素 甲状腺甲状腺素(T4)全身组织胺类 三碘甲腺原氨酸(T3)全身组织胺类 甲状腺C细胞 鳃后体(鱼、禽)降钙素(CT) 降钙素(CT) 骨、肾、肠32肽 甲状旁腺甲状旁腺激素(PTH)骨、肾、肠32肽胰岛B细胞胰岛素多种组织蛋白质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肝、脂肪组织29肽胰岛D细胞生长抑素(SS)消化器官等14肽胰岛F细胞胰多肽消化器官等36肽肾上腺髓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种组织胺类肾上腺素(E)多种组织胺类肾上腺皮质糖皮质激素(如皮质醇)多种组织类固醇盐皮质激素(如醛固酮)肾等排泄器官类固醇胸腺胸腺素T淋巴细胞肽类

内分泌腺分泌的主要激素主要靶细胞化学性质 睾丸、卵巢睾酮(T)睾丸及全身组织类固醇 抑制素腺垂体糖蛋白 雌二醇(E2)卵巢及全身组织类固醇 激活素 松弛素 卵巢孕酮(P)子宫类固醇 9-2 内分泌腺和激素的发现 内分泌的概念最初由法国生理学家Claud Bernard 提出,1855年Claud Bernard从实验中发现,肝细胞可不通过任何导管将糖分泌到血液中,他认为这是一种不同于消化腺和汗腺需要通过固定的管道来释放自己的分泌物的新的分泌方式,并与机体内环境成分恒定有密切关系。他的观点给后人研究内分泌的思路以很大的启发。1902年英国的生理学家Bayliss和他的学生Starling发现,用盐酸溶液刺激失去神经支配而保持血液循环的小肠襻黏膜时,能引起去神经的胰腺分泌胰液,而将盐酸直接注射入血液却没有此效应。进一步实验证明,该小肠黏膜分泌的物质[后来证明是促胰液素(secretin)] 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胰腺的,从而刺激胰腺的分泌(见第5章)。因此他们认为,机体内除了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外,可能还存在一个通过无管腺分泌特异的化学信使到血液中,经血液循环运送,调节远距离靶器官活动的新的调节方式,即体液性化学调节(chemical regulation)。1905年,Hardy 创用了用“hormone”一词(希腊文,意为刺激、使兴奋)来概括这类化学信使。几年后,Penole引入了“内分泌学”(endocrinology)这一术语。 9-3 功能器官生成的主要激素及其化学性质 表9–2 功能器官生成的主要激素及其化学性质 主要来源激素名称主要靶细胞化学性质 下丘脑促甲状腺素释放素(TRH)腺垂体3肽 促性腺素释放素(GnRH)腺垂体10肽 促性腺素释放抑制因子(鱼,GnRIF)腺垂体(鱼)多巴胺 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素(CRH)腺垂体41肽 生长素释放抑制素/生长抑素(GHRIH/ SS)腺垂体14肽 生长素释放激素(GHRH)腺垂体44肽 催乳素释放因子(PRF)腺垂体肽 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PIF)腺垂体多巴胺 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因子(MRF)腺垂体5肽 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抑制因子(MIF)腺垂体3肽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试题一及答案

人体及动物生理模拟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3分×5) 期前收缩肺活量化学性消化基础代适宜刺激 二、问答题(35分) 1.简述声波传入耳的途径。(5分) 2.根据影响尿生成因素实验观察,试说明静脉注射10%的硫酸钠溶液4ml的实验结果及其主要机制。(5分) 3.家兔呼吸运动调节中增加无效腔,动物呼吸运动出现何种现象,为什么?(5分) 4.何谓去大脑僵直?其产生的机制如何?(5分) 5、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哪些?其影响如何?(7分) 6、简述甲状腺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过程。(8分) 三、填空题(1分×15)(按顺序写出答案,不能回答的空,用横线表示) 1.4.等容收缩期时,房室瓣,半月瓣处于状态。9第一心音发生在,音调,持续时间。 2.13.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外向离子流是由携带的,向离子流主要是由携带的。 3.8.平静吸气时,和收缩,使胸廓径、径和径增大,肺容积,肺压大气压,空气入肺。 4.36.外周化学感受器位于和;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 5.7.促胰液素主要作用于胰腺的细胞,促进胰液中和的大量分泌。 6.24.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后,抑制胃排空的机制包括引起反射和释放素。 7.2.机体所需的能量均来源于体、和的分解氧化,一般情况下,机体所需能量70%由分解提供,其余由、提供。

8.20.机体的主要散热部位是,该部位的散热方式有、、和。 9.5.抗利尿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使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引起尿量。 10.20.H+离子在肾小管的分泌有利于的分泌和的重吸收。 11.13.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功能是产生,并激发;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功能是大脑皮层兴奋性、使机体保持状态。 12.33.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心率,支气管平滑肌,瞳孔。 13.6.正常眼看近物时,物像聚焦在视网膜,眼的调节是引起睫状体环行肌,悬韧带,晶状体变,折光力。 14.10.幼年时生长素缺乏将导致症,而甲状腺激素缺乏则导致症。 15.肾上腺皮质分泌、和三类激素。 四、单选题(1分×15) 1.20.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其原因是( )。 A.心肌是功能上的合胞体B.心肌有自动节律性 C.心肌收缩时Ca2+来自细胞外D.心肌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E.心肌呈“全或无”收缩 2.27.主动脉在维持舒压中起重要作用要是由于主动脉()。 A.口径大B.管壁的扩性和弹性C.管壁厚 D.血流速度快E.对血流的摩擦阻力小 3.38.关于减压反射,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也称为压力感受性反射 B.对搏动性的血压改变更加敏感 C.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D.在平时安静状态下不起作用 E.当动脉血压突然升高时,通过该反射可使血压回降4.7.有关平静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B.吸气时膈肌收缩

1330009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GDOU-B-11-213 《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动物生理学是研究动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分别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以及整体和环境水平对动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进行了阐述和研究。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包括:动物体内的物质转运功能、细胞信号传导功能;心脏、血管及血液循环生理;呼吸生理;消化生理;新陈代谢;泌尿生理;神经传导生理;肌肉与运动生理;内分泌生理;生殖生理等。课程还配合生理学各主要理论教学内容设置了相应实验,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生理学实验和研究能力。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动物生理学是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动科、动医、动检、动养等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课程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包括细胞、血液循环、呼吸、消化、泌尿、新陈代谢、神经、内分泌、生殖等基本生命活动的规律,并具有一定的生理学实验技能。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熟悉和掌握动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熟练和掌握所学的生理学实验方法,既可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打好基础,还能运用所学过的相关生理学知识分析、解决和指导动物生产与疾病防治中的实际问题。 三、面向专业: 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动物食品卫生检验、动物营养、生物技术等。 四、先修课程: 动物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物化学。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学生应在修完上述课程后进入本门课程的学习。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一)各章节课时总安排: 第一章绪言 1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7* 第三章血液 4 第四章血液循环 6 第五章呼吸 4 第六章消化 6 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 2 第八章泌尿 6 第九章神经系统 6 第十章内分泌 4 第十一章生殖、泌乳 2 合计48 (* 注:本章第五节“肌肉收缩”部分的内容,在教材内独立成章节的:则本章学时由7减少为5,另立的“肌肉”章作2学时安排。) (二)具体内容: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动物生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方法(A) 急性实验(A):在体实验(A)、离体实验(A);慢性实验(A)。 第二节生理功能的调节和调控(A) 神经调节(A)、体液调节(A)、自身调节(C)。 神经调节的特点(A);体液调节的特点(A)。 反馈(A):正反馈(A)、负反馈(A)、前馈(C)。 作业:1、动物生理学(家畜生理学,下同)与所学过的专业基础课有什么异同? 2、动物生理学可从哪些层面进行研究? 3、动物生理学的实验方法有哪些? 4、机体机能如何调节? 5、稳态、内环境、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反馈、正反馈、 负反馈、适应性控制、急性实验、慢性实验(离体器官实验、活体 解剖实验)。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7) * 第一节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A) 被动扩散: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A); 主动转运(A);原发性主动转运(A);继发性主动转运(A)。 出胞与入胞(A)。 第二节细胞的跨膜信号传导(A): 由离子通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B) 电压门控通道(A);机械门控通道(C);化学门控通道(B)。

《动物生理学》 名词解释

1.每分通气量:每分钟呼出或吸入的气量。 2.氧饱和度:氧含量与氧容量的百分比。 3.氧解离曲线:以氧分压作横坐标,氧饱和度为纵坐标,绘制出的氧分压对血红蛋白结合氧量的函数曲线。 7.原尿:入球小动脉的血液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的滤过液。 8.终尿:原尿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及分泌作用,最终形成的尿液。 11.排泄:动物有机体将代谢终产物和其它不需要的物质经过血液循环由体内排出的过程。12.肾糖阈: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浓度限度。 13.能量代谢:体内伴随物质代谢所发生的能量释放、转化和利用的过程。 14.基础代谢:动物在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条件下的能量代谢水平。 17.蒸发:机体的热量靠体表呼吸道水份 18.辐射:体热以红外线形式向温度较低的外界散发。 19.物理消化:经过咀嚼和胃肠运动,使饲料磨碎并与消化液混合成食糜,向消化道后段推送的过程。 20.胃的排空:随着胃的运动,食糜分批地由胃移送入 23.化学消化:利用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的各种酶对饲料进行消化。 24.微生物消化:利用畜禽消化道内栖居的大量微生物对饲料进行消化。 25.肾单位: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27.继发转运:指通过耦联转运系统由离子梯度驱动的转运 35.强直收缩:对肌肉刺激频率不断加大,肌肉不断进行收缩总和,直至处于持续的缩短状态称强直收缩 40.化学性突触:依靠突触前神经元末稍释放特殊的化学物质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对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影响的突触。 41.神经递质: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膜神经元或效应器上的受体,引起信息从突触前传递到突触后的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42.突触延搁:信息经突触传递时存在一定的时间延误称突触延搁。 43.受体:指细胞膜或细胞内的某些大分子蛋白质,它能识别特定的化学物质并与之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物学效应。 46.去大脑僵直:将中脑前后丘切断后,动物出现四肢僵直,头后仰,尾巴翘起,躯体呈角弓反张状态,这一现象称去大脑僵直。 47.锥体系统:指由大脑皮质发出并经延髓锥体而后行至脊髓的传导束。 48.条件反射:指动物机体在出生后为适应个体所处的环境而逐渐建立的反射。 49.牵张反射:骨胳肌被牵拉时,肌肉内肌梭受到刺激,产生的感觉冲动传入脊髓,引起被牵拉肌肉发生反射性收缩,称牵张反射。 51.内分泌: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把胞浆中生物活性物质排到周围血浆或组织液的过程。 53.旁分泌:激素不经血液运输,仅由组织液扩散而作用于邻近细胞,称旁分泌 54.激素: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能传递信息的活性物质 57.应激反应:有害刺激引起的机体一系列非特异性反应称应激反应 58.性成熟:动物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生殖器官基本发育完全并具备繁殖能力,叫性成熟精子获能:精子进入雌性生殖道后经历一系列变化而获得使卵子受精的能力,称为精子获能62.顶体反应:精子与卵子接触时,精子顶体中的酶系释放出来以溶解卵子外围的的放射冠及透明带,这一过程称为顶体反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