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策略研究》高年级合唱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与实践上半年课题研究总结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策略研究》高年级合唱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与实践上半年课题研究总结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策略研究》高年级合唱

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与实践上半年课题研究总结

2014年9月,经自治区教育厅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审委员会审定批准立项,我校音乐教师开始实施课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策略研究》。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分析,课题组成员对高年级的合唱教学进行了研究,完成了阶段性的总结。

一、根据课题确定研究对象、目标

我们通过在小学高年级进行合唱教学的渗透性策略研究,学生对

合唱有了初步的感觉基础上,再继续从节奏、音准、和声感、声音优

美度姿态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训练。让学生在掌握一定唱歌技巧的同

时,更好的完成合唱作品。

达到的目标:

1、继续对的孩子合唱训练让学生了解合唱的基础上唱好合唱。能够

应用合唱技巧完整的变现合唱,会欣赏合唱曲,会进行较为复杂的二

声部三声部合唱曲。

2、以兴趣为主导,感受与表现音准、节奏、视唱等有一定难度的合

唱基本技能的能力。

3、好从低段到中高段合唱教学的良性过渡。让老师不怕教合唱,学

生喜欢唱合唱。

二、研究策略和方法

一、从聆听训练入手,感受合唱魅力

高年级的学生任然要从听觉入手,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培养学生倾听的好习惯,音乐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把引导学生参与听觉体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之中,就是要培养学生灵敏的音乐耳朵。学生敏锐的和声听觉是唱好合唱的关键,教师要引导学生听什么以及掌握聆听的方法,树立良好的听觉意识和聆听习惯,为合唱教学打好基础。

1、聆听优秀作品。培养合唱兴趣

音乐老师要抓住一切机会让学生聆听优秀的、旋律动听的、有特色的合唱作品,让学生扩大音乐视野,在欣赏中尽情感受合唱歌曲带来的丰富表现力,使学生深刻体会合唱的作用和情韵。如每节歌唱课开始或结束时,我都会安排几分钟时间欣赏优秀合唱作品:维也纳童声等著名合唱团的演唱;高水平合唱比赛现场视频;选择学生喜欢的《让世界充满爱》、《祝你平安》等合唱歌曲;经典的合唱作品,如《大海啊,故乡》《美丽的梦神》《铃兰》等,让优美动听的歌声激发学生学习合唱的欲望。在欣赏聆听的同时进行适时地指导,让学生去发现、比较、分析和归纳,感受不同的和声、音色、力度等表现出的各种不同的情绪和意境;感受国内外合唱团队的音色特点、演唱风格;感受合唱的丰富表现力,引发对合唱的兴趣。

2、聆听声部层次。建立“立体”听觉

合唱中很重要的是各声部间和谐音响关系及音准问题,教师必须通过有效的方法训练提高学生听辨和弦与复调的能力,逐渐建立良好的立体听觉。如:在欣赏合唱勃拉姆斯《摇篮曲》时,我让学生注意

聆听主旋律以外的其他声部的音乐,有意识地将声部按层次剥离开来,让学生能哼唱主旋律以外的其他声部的乐句旋律。即使能听到一句也给予极大的鼓励,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信心。经常用这样的练习发展和巩固学生的内心听觉,建立纵向的和声感,学生不仅会听主旋律、单声部的作品,更能欣赏多声部的音乐作品。

3、干扰性聆听。增强和声体验

干扰性聆听是指学生边唱一个声部边听另外一个声部,使其既保持自己声部的独立和稳定,又在听觉上感受各声部音量音色上的均衡和音高音准上的和谐,继而形成协调的和声概念。如在学生唱熟了高声部旋律后,教师弹奏低声部的旋律进行伴奏,让学生在唱高声部的同时聆听与之和谐进行的低声部旋律,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声部和声的协调,帮助学生建立抗干扰的听觉。也可以先练习低声部,方法同上。抗干扰听觉的练习要循序渐进,从简到难,从二声部到多声部,反复练习,反复体验,最后达到驾轻就熟地歌唱多声部歌曲。唱一个声部听另外声部时,学生会被丰富的多声部音色所吸引,可同时起到增强练习兴趣的作用。

4、对比性聆听。体会合唱感染力

对比性聆听是指将合唱作品与独唱、齐唱等形式进行比较聆听。在对比聆听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充分比较合唱与其他演唱形式在音色、音量、和声等方面的不同,引导学生感受合唱丰满立体的和声和更丰富的表现力。如蒙古族长调民歌《牧歌》,先欣赏独唱版本,感受蒙古民歌的风格特点,再聆听无伴奏合唱版本。通过对比,学生能

马上发现合唱与独唱在音色、力度、音响上的不同,以及合唱带来的更加空旷、宽广的意境。显然,对比聆听比单独聆听一首合唱作品更有说服力。在聆听感受、分析比较中,学生深刻体会到合唱歌曲独特的感染力,进一步引发学生学习合唱的兴趣和热情。

聆听训练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大脑活跃起来,主动参与到合唱学习中,并渐渐养成聆听的习惯,掌握聆听的方法,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中,在聆听中感知、辨别、调整,理解合唱的内涵,感受合唱的魅力。

二、以兴趣为主导

1.轻松愉快的基础训练

可把合唱队里的一些常规训练放入课堂,老师尽量不要用专业术语,打一些学生容易理解的比方。如:闻花香,训练学生的气息;端水用力的地方让学生找到唱歌的支点;学习小狗“汪汪”叫,锻炼横隔膜,使腹部有弹性。;用“咬苹果”、半打哈欠的方法来启发学生打开喉咙,放松下巴等等。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概念。在轻声歌唱时,告诉学生声音别往外扯,要唱给自己。要求注意音色、节奏、声部的和谐,学会有控制地发自内心的歌唱。另外,让学生将白声和有气息控制的高位置的声音进行比较、分析、鉴别,以提高学生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概念。在轻声歌唱时,要求注意音色、节奏、声部的和谐,学会有控制地发自内心的歌唱。另外,经常给学生作多声部的节奏训练,让学生玩乐中对节奏逐渐掌握;还有把一首简单的儿歌如《小星星》在不同的调上

让学生分组同时演唱,先从两组唱五度音开始,在慢慢过渡到三组,每组都是三度音演唱,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调性造成的声部立体感等。还可以在把上课前的问好歌改为两个声部,让学生不断的学习,允许的一次不准,几次可后,学生唱准了,感受到了合唱的魅力,会更有兴趣的在课堂上学习合唱歌曲。另外,在学唱歌曲时还要注意加强节奏感的培养。只有这样,在音准和节奏上,才能做到高低两声部的和谐统一。

2.多样化练唱方式

刚接触二声部歌曲的学生还难以体会到和声产生的美感,加之二声部练唱花的时间相对较长,如果学唱方式过于单一,学生兴趣难以持久,教学可能事倍功半。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特点,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练习。除了分部齐唱外,还可采取小组对唱、二人重唱、师生合唱等多种形式展开课堂合唱有效教学。

(1)“并驾齐驱”

对于一首陌生的两声部歌曲。我们在平时教学时可以把两个声部分别作为一首歌曲来学习,让学生平行地学唱两个声部,然后让学生分声部合起来,以形成合唱。可以先将齐唱部分的第一乐段与合唱部分的第一声部合起来教唱,好象就是一首歌曲,唱熟后,再练习接唱第二声部,也像是一首歌曲那样学习,重点练习由齐唱进入合唱时第二声部的旋律衔接。等“这两首歌曲”都学会,并练熟后,这时让学生合唱起来就比较容易了。这种教法能较容易收效的重要原因是首先让学生绕开了“合唱难唱”“第二声部难唱”等思想障碍,当进入合

唱时,他们发现一切都已掌握了,合起来很顺利,一听到自己的新鲜音响效果,信心与兴趣俱增。

(2)“先入为主”

学生对曲调的印象,常有先入为主的情形。学生最难接受的就是第二声部的旋律,也最怕唱第二声部,因为第一声部本身给他们以较深的印象。首先要打破学生对二声部的“恐惧感”,在备课的过程中设计“先入为主”的教学方案,在教学之初就暂把第一声部放在一旁,直接教第二声部,也或者可以把二声部先拿出来让学生模唱或做发声练习,待学生对第二声部有了一定的把握后,再教第一声部。这是以“先难后易”为原则,以促使学生更好地唱好合唱。

(3)听唱结合

在合唱练习中,学会各声部旋律后,就不宜再过多的进行分声部练习,要尽可能让学生在声部的丰富音响中进行听、唱的练习。在学生重点练习某一声部时,让另一声部亦用轻声演唱自己的声部,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感受合唱的效果,并获得较为全面的合唱技巧。为了锻炼学生的抗干扰能力,在学生练习合唱时,老师亦可以运用学生唱一个声部时,用琴伴奏另一声部;或老师范唱一个声部,用琴伴奏另一个声部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听、唱能力。让学生既各所“依”又能相互倾听,在听、唱中不断提高演唱水平。

(4)发挥重唱优势

两声部歌曲在每一声部由一个人演唱,称为“二重唱”。二重唱的形式与二部合唱近乎相似,但较后者有一定难度。教师要给学生个人练习

机会,让部分演唱水平较高的学生逐步练习二重唱,以示范和带动唱的方式,提高整体的二声部合唱水平和能力。

2、注重合作,加入多声部的模拟乐器伴奏声

合唱不能只管自己声部,还要学会听另外声部组成的和声效果,也就是说要培养学生有良好合作精神。打击乐器的合奏练习与合唱练习有很多相通之处。因此,高年级合唱的学习中加入适量的为歌曲作多声部伴奏练习。如学会歌曲《他雪寻梅》时,加入模拟打击乐伴奏,来丰富形式又能体现歌曲热闹的情境。

4/4 055 55 ︱05 55︱50 0︱055 55︱60 50 ︱01 1 11︱01 11︱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10 0︱011 11︱20 10︱

叮叮叮叮叮叮叮叮

固定节奏型的铃铛声形成连个声部在这过程中,他们需要演奏者之间的合作,要求音色统一、节奏正确、配合默契;需要与歌唱者之间的合作,要求倾听速度、音量并进行不断调整;需要与指挥的合作,要求对指挥的提示作出敏捷的反映。在敲敲打打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3、合理选材,唤起学生的合唱欲望

这里的“合理选材”是指从儿童生活天地中取材,充分考虑儿童的可接受性,选用形象鲜明,多声部和声清晰,简洁的、短小的、趣味的、易学易唱的教学内容,能足够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学习合唱的欲望。

①由生活中提炼。合唱深深地根植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只是它存

在之深,存在之微妙,使我们往往意识不到它的显在,所谓“云深不知处,只缘身在此山中”。如菜场里的吆喝声,叫卖声;马路上的汽车喇叭声;还有锅碗瓢盆声,等等,它们都是高高低低,长短不一,不信请学生上来敲敲两个酒瓶声,一个“11”,一个“55”,让大家一起来模仿唱唱。

2/4 0 0 | 5 5 | 0 0 | 5 5 | 5 5 | 5 —

|

叮叮叮叮叮叮叮

1 1 | 0 0 | 1 1 | 0 0 | 1 1 | 1 —| 叮叮叮叮叮叮叮在这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看到了他生活中的瓶瓶罐罐,感到很新鲜,好奇,迫不及待的要去敲敲打打,引起了学习的愿望。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能随着陆音乐一起伴奏,随着音乐一起模唱,原本是很枯燥的五度(1 5)音程练习,变得如此的有趣味,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生活方式合唱的学习。

②从教材中改编。在现行的教材中,许多歌曲情绪欢快、旋律优美,学生容易接受也喜欢唱。把这些歌曲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改编。如《一根竹竿容易弯》,一首欢快的歌曲。为更好的表现歌曲“快快来,让大家一起来参与”的意境,于是把这改变成二声部的轮唱。运用轮唱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在一波波的轮唱中,学生表现形式更加

丰富。同时又轻松愉快的学会了轮唱,增加了学习合唱的兴趣。

③从爱好中引进。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学生可以聆听到各种风格、不同形式的歌曲。因此,可以把学生喜爱的动画音乐、影视音乐、流行音乐引进课堂,进行一次合作。如:电影的插曲《哆来咪》,加上音阶伴唱,在与音响合作或师生合作中,把单声部旋律改编成二声部合唱曲。

2/4

1 ·

2 |

3 · 1 | 3 1 | 3 — | 2 · 3 |

4 4 3 2 | 4 — | 4 — |

1 — | 1 — | 1 — | 1 — |

2 — | 2 — | 2 — | 2 — |

这样的练习有利于学生聆听习惯的养成。在这教学过程中,既让学生充分享受到合作成功的喜悦,又让学生在齐唱到合唱的变化中真切地体验到合唱声音的和谐、丰满,领略合唱的魅力。另外,还可以当作课前的发声练习,使原本枯燥、单调的练习变得生动有趣。

二、教学方法——丰富形式,让学生唱并发展着。

1、在游戏互动中学习与训练

游戏互动体现了“玩中学”的愉快教育思想,它使学生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轻松愉快地进行合虽学习。

①在游戏中内化音乐素养。

音乐素养是指人对音高、节奏、调式、和弦、旋律等的感受、体验或是反应的灵敏程度,是学习合唱的基础。发挥游戏应有的作用,深切感受和体会音乐,在游戏的快乐中走进合唱之门。

a、节奏游戏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用游戏的方式进行节奏教学,可以做到寓教于乐,培养丰富的节奏感,高年级的生节奏稍微增加难度,如切分节奏加附点音符节奏等。

如:农游戏:老师按照“xx xx︱x -‖”的节奏做简单动作,如:拍手、拍腿、拍头拍肩等,每4拍换一个动作,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即在老师第二个动作开始时,学生模仿老师的第一个动作,同时注意老师的第二个动作。在老师做第三个动作时模仿第二个动作,以此类推。节奏卡农以三个节奏型作为基本素材进行节奏卡农:以三个节奏型作为基本素材进行节奏卡农:

2/4 x x. x︱x x︱x -‖

2/4x xx︱x x︱x -‖

2/4 x x x︱x x ︱x -‖

老师在身体右侧拍击小鼓奏出其中一个节奏型,之后换至左侧拍击另一节奏型,与此同时学生模仿教师拍击的第一个节奏型,同时,通过听声音、看动作分辨下一组节奏型。

如:“发电报”游戏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它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孩子们乐于参与音乐活动。于是我将孩子们要掌握的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设计成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在欢乐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与技能。如在节奏训练中我设计了“发电报”的游戏孩子们在接收“电报”、发送“电报”的过程中掌握了节奏、传递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