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度建设引领成长

制度建设引领成长

制度建设引领成长
制度建设引领成长

加强学习和制度建设引领学校档案工作科学发展

学校档案工作是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积累历史财富、为现实提供服务的重任。随着各机关政务公开、电子政务的推进,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学校作为比较独特的单位,档案管理有其特殊性,我们应加强档案制度的常规建设,同时注重学习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学校档案管理新局面。

一、加强学习。充分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学校工作大局,充分认识到档案工作对学校管理的重要性。新时期学校档案工作对学校工作发展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谋,为学校工作留下重要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档案管理的内容越来越多,任务越来越重,档案与经济社会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们对档案信息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社会生活变化越来越快,发生的大事要事越来越多,需要我们整理留存的档案工作量越来越大;社会对信息价值认识的不断提高,使档案部门面临更多的来自社会、个人方面的服务要求。

档案工作的有效开展,使档案资源建设触角由历史向现实延伸,由管理机关向社会基层组织延伸,由单一的纸质机关文书向多种类型多种载体文件材料延伸。学校档案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加强学习,充分认识学校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合理地整合和配置资源引领学校档案管理。

二、解放思想。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档案工作

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改革,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历史形成的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与信息时代发展的趋势相比,确实还存在很多不相协调、不适应的地方。

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发展观,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科学发展观。在全国上下积极学习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除了抓好自身学习和落实之外,还要充分开发利用档案资源为学校管理和科学发展提供文献依据的相关服务。这就要求档案工作人员要切实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肩负起“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神圣使命,认真负责地做好档案工作,把档案工作为社会全面发展服务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制度建设。加强对档案常规的管理

服务是学校档案工作的根本任务,而发展是档案工作的第一要务,在增强服务意识、履行好服务职能的同时,要围绕中心,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对档案管理各项常规规章制度的建设,努力推动和促进档案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篇二:校长如何用制度建设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校长如何用制度建设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渠道很多,学校制度的引领作用最为明显,因为这些制度的建立都涉及教师的切身利益,而校长在制度引领上的作用至关重要。制度引领成功与否,关键是制度是否科学、民主和落到实处,这就需要校长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和教师发展目标,特别是教师的最近发展区来确定制度的导向,在学校内部广泛征求意见,通过具体的落实达到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一、建立科学的制度

制度建设的科学性包括:一切制度都必须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建立;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一定要科学合理;学校制度建设一定要具有前瞻性;学校制度建设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1.制度必须合法

学校的各项制度建设都必须在国家的法律和各行政部门的法规范围之内。作为校长,千

万不能想当然地制定一些制度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如有很多学校通过制度无休止地延长教师的工作时间,机械地规定教师完成一些额外的任务,人为地拔高对教师的要求,这些都在有意或无意之间违反了《劳动法》、《教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而这些制度的建立也为学校埋下了隐患,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纠纷,甚至还会承担一些法律后果,校长必须高度重视。

2.学校、教师的发展目标必须科学、合理“每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时期都应该有不同的发展目标。校长首先要明确学校的发展目标。这个目标的确立必须考虑学校和教师的实际,包括教师水平、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支持力度、学校硬件、生源素质、周边环境、学校管理等诸多因素,目标的明确是为了让师生有信心、有热情、有干劲。其次是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这个目标是建立在对全校教师的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找对教师群体在专业发展中的不足,找到这些制约因素的“瓶颈”,

找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只有这样的制度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第三是要遵循教师个体和整体的发展规律。一般来说,校长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事业心都很强,所以很多校长都容易犯“严于律人”的毛病,总喜欢按照“律己”的要求来规划教师的发展。实际上就是拔苗助长,其成效可想而知。

3.学校的制度建设一定要具有前瞻性

要发挥制度的引领作用,那么准备建立的制度就应该走到学校发展或教师发展的前面,要起到真正的“领跑”作用。校长要根据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目标,高瞻远瞩地确定建立哪些制度。如校风、教风、学风的“三风”建设中,首先抓什么?教师的专业思想和专业技能孰重孰轻?课堂教学改革应该如何走向?教育科研如何发展?后勤服务如何社会化?监督体系如何完善?教师评价、考核如何进行?学校资源如何整合?教师福利如何提升?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要求校长要深思熟虑,运筹帷幄。

4.学校制度建设必须循序渐进

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一样,不能一蹴而就,一定要循序渐进。在制度建设上不要贪多、求全,要遵循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学会科学地规划,有步骤地实施。实际上,教师专业发展最有效的途径是教师的自主发展,所以提高教师在发展过程中的成就感,促使他们自我反思与提高是制度建设的最终目标。如何通过制度建设一步一步地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呢?

首先应该进行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规范的建设。这是一个学校成功的基本保证,要让所有教师清楚,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哪些对他们发展有利,哪些对他们的发展不利。如把教师行为规范进一步细化,建立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师工作手册》、《教学工作制度》、《教育工作制度》、《教职工请销假制度》等等。

其次是通过制度建设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技能。这些制度要求校长立足于本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对不同层次的教师提出不同的发展要求。如建立《教学设计的要求》、《校本教研的要求》、《课堂教学改革的规定》、《教育科研的制度》、《合格课、研究课、示范课、赛课等相关要求》等等。

第三是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的升华。这是很多校长都不太注意的问题,他们都认为那是教师自我的总结。实际上,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理论的升华,最大的好处在于通过“同伴的引领”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校长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奖励制度的建立来达到目的,如建立《教育科研奖励制度》、《首席学科教师制度》等,整理、集结出版学校教师的专业论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举办教师“百家讲坛”等不同形式。作为校长,还必须努力挖掘学校优秀的教育教学典型或模式,在学校大力地进行推广,以达到通过教师群体中的优秀代表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第四是教师成就感的培养。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成功才是成功之母”。这就要求各种制度的建设都要以培养教师的成就感,提升他们的发展动力为目的,从制度上引领教师走向

成功。校长要特别注意让各个层面的教师都能有成功的机会,如制定《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评选办法》、《学校骨干教师评选办法》、《学校名师评选办法》、《学校先进教师、先进职工评选办法》、《学校优秀班主任评选办法》、《学校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评选办法》、《先进教研组评选办法》等等。同时也应该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通过建立《岗位考评方案》、《各级先进评选方案》等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提升教师工作的成就感,促进他们专业的发展。

二、建立民主的制度

要发挥制度的引领作用,重要的一点是制度一定要建立在广泛的民主基础之上,这样可以避免制度制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其次要重视个别教师的意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第三是要做好制度建设的“扫尾”工作,要时刻关注制度的滞后性;第四是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申述体系。

1.教师应广泛参与到制度建设中来

2.要重视个别教师的意见

因为一个制度最终涉及的是教师个体,而每个教师个体情况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对制度的理解和认识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这就要求校长要通盘考虑,换位思考,充分关注这些教师的“思想”,可以在制度上作适度的修改,也可以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一般来讲,有两类教师对制度建设比较恐惧,一是在专业成长方面动力不足或基础不太好的教师,二是在学校有较高威信但不太愿意进取的教师,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怕自己被改革所淘汰,所以抵触情绪比较大。对于前者,校长一定要多关心、多鼓劲,与他们一道分析他们的优点和不足,指明他们发展的方向;对于后者,一定要肯定他们的成绩,给他们讲明道理、分析利弊,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其中,多献言献策。通过这些细致、深入的工作,促进他们专业的发展。

3.要注意制度实施中的“扫尾”工作,关注制度的滞后性

扫尾工作的第一项就是让这些制定的制度“妇孺皆知”。第二项就是校长要勇于承担责任。因为任何一个制度的建设,总是逐渐趋于成熟和完善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肯定有一些问题和矛盾的出现。这个时候,校长就要勇于承担责任,做好“扫尾”工作。如广泛收集大家的意见,组织人员进行调研,实事求是地进行修改,努力排除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障碍。第三项就是要时刻关注制度的滞后性。因为制度的改变总是没有现实变

化快,有些制度在学校和教师的不断发展中就应该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这就需要校长审时度势地修改、废除、制定相应的制度。

4.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申诉系统

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不同教师的执行力是不一样的,如果教师对制度约束有不满的地方,都到校长那里去申诉是不太现实的,所以建立如学术委员会、仲裁委员会、校务委员会等机构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也可以让这些制度得到公开、公平、公正的执行,提升了制度的作用。

三、注重制度的落实

制度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最关键的问题当然是落实,不然很容易就造成制度的“流产”。要避免一个制度的“流产”,首先要考虑制度的可操作性,其次是明确责任,提高执行力,第三是公开、公平、公正地执行制度。

1.制度的可操作性

制度建设最容易犯理想主义错误,经常出现大家一致说这个制度好,但就是难操作,这样的制度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所以,在制度建设中就要充分考虑制度的可操作性,对于难于操作的、烦琐的制度最好让它“死”在校长的腹中,千万不要“死”在实施的过程中。

2.要明确实施的责任部门,提高执行力

任何制度,在制定之初就必须明确实施的责任部门,如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常规方面的制度就属于教务处执行,教育科研方面的制度就属于教科处执行,教师聘任、晋级方面的制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