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护理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护理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护理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护理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护理

小儿肾病综合征大多水肿较重,年龄又小,依从性差,护理较困难。我科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小儿患者相对较集中,现将护理中的一些经验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6年7月~2007年7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28人,其中男性19人,女性9人;年龄1~9岁,平均年龄4.5岁。

1.2临床表现①单纯性肾病:是最常见的类型,资料中有20人属于此类。主要表现为全身高度水肿,呈凹陷性,颜面、下肢及阴囊尤为突出,可伴胸水、腹水,水肿较重时尿量明显减少。②肾炎性肾病:资料中8人除单纯性肾病的特征外,常伴持续性或发作性高血压、血尿、氮质血症及补体低下。

1.3治疗原则①对症治疗:利尿、预防感染。②应用糖皮质激素,最常用泼尼松。③部分加用免疫抑制剂,常用氮芥或者环磷酰胺等。④酌情给予抗凝药,如:潘生丁、肝素等。⑤中药治疗。

2护理

2.1生活护理临床中我们对于重度水肿患儿嘱其卧床休息,保持床铺平整,并及时更换。协助每2 h翻身按摩一次,根据病情随时调整间隔时间,避免发生褥疮。阴囊水肿的患儿,我们用“丁字带”将阴囊托起,用红外线灯照射,并涂抹碘伏,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促进收敛吸收。护士帮助修剪磨平指甲,避免抓伤皮肤。给予宽松的病衣,嘱其家长经常到院库房更换。水肿严重者,避免肌内注射,与有感染患儿分室居住,嘱不可互串病房,减少探视。紫外线消毒1次/d,1 h/次。一般患儿可在室内作轻微活动。

2.2 饮食指导我们在做健康教育时,告知患儿家长给予优质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蛋白摄入应控制在2 g/(kg·h)左右。水肿严重者应短时间限制钠的摄入。应用激素者,应补充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以防骨质疏松。

2.3特殊治疗的护理

2.3.1使用利尿剂的护理由于年龄原因,小儿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加强巡视,勤观察、勤询问,观察运用利尿剂后的反应,如有无脱水倾向,询问有无无力、抽搐等不适,利尿剂过量可有低钾、脱水等现象。指导患儿家长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定时称体重,报告医生,以便及时调整用药剂量。

2.3.2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护理嘱其家长不可漏服、骤减。防止感染,观察大便颜色及性状,有无消化道出血及自发性骨折、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肾病综合征患儿 的护理体会

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0-11-03T17:05:30.76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27期供稿作者:李宇[导读] 感染是肾病综合征的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高度水肿,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加之长期应用大剂量激素使免疫功能进一步降低李宇(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科四川成都 610072)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7-0260-02 【关键词】肾病综合症护理 肾病综合征(NS)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导致大量蛋白尿的临床征候群,其临床特征为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量>3.5g/d)、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高脂血症和不同程度的水肿[1]。肾病综合征是一种比较顽固的慢性疾病该病具有病程迁延,易于复发,临床中的治疗难度很大,肾病综合症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实践证明,肾病综合症的健康教育是药物治疗以外的重要的防治干预措施。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对肾病综合症的患儿尤为重要,现将笔者在临床上遇到的66例NS患儿治疗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总结在我院儿科住院的66例患儿, 年龄最小2岁,最大14岁,平均±7岁,其中,男29例,女37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病35例,继发性肾小球肾病31例,其中狼疮性肾炎8例,紫癜性肾炎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5例。66例患者均根据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肾小球疾病的分类来诊断。 2 护理体会 2.1一般护理 2.1.1合理安排休息 肾病综合征患儿须卧床休息,卧床时间视病情而定,一般不少于2—3周,病室宜温暖,空气清新,减少探视和陪护,避免不良因素刺激。特别是水肿、合并感染的患儿,应严格限制其活动,待水肿消退、感染控制后才逐渐增加活动量,但应避免过度劳累。 2.1.2预防感染 感染是肾病综合征的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高度水肿,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加之长期应用大剂量激素使免疫功能进一步降低[2],因此极易发生各种感染。所以除有针对性地控制感染外,应将患儿予以保护性隔离,与其他病种的患儿分房安置,病室每日予以空气消毒。护士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并加强患儿口腔护理、皮肤护理以及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适时为患儿加减衣服,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2.2心理护理 肾病综合征患儿多数为学龄期儿童,正处在活泼好动的年龄,由于生病住院表现出急躁不安、胆怯、悲观、郁郁寡欢,失去了以往的活力,患儿这种不良情绪会影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3]。因此,医护人员要像母亲一样去关心、鼓励、安慰他们,并了解造成患儿恐惧、悲观等心理因素,实施科学的、有效的预防措施及相应的护理对策,以减轻患儿对医疗和疾病的恐惧。 2.3用药护理 2.3.1使用白蛋白的护理 肾病综合征患儿由于血浆蛋白低,特别是狼疮性肾炎患儿,常常以大剂量,每日或隔日1次静滴白蛋白。滴注时,速度宜缓慢,严密观察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2.3.2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护理 肾病综合症的治疗需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激素的使用可导致满月脸、肥胖等现象以及一些其他副作用。在治疗前需向家属及较大龄的患儿讲清楚,做好解释和安慰工作,取得配合。在激素治疗的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血压、体温有无异常;有无呕血、黑便等消化系统出血症状。另外,还需观察有无细菌或真菌的继发感染。 2.3.3合理选用细胞毒药物 环磷酞胺在临床中最常用,抗肿瘤药物对骨髓均有抑制作用,表现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因此影响机体免疫机能,易发生继发感染,必须加强预防感染的措施,严格各项无菌操作。应定期复查白细胞,如发现血尿,立即告知医师采取有效措施。 2.4健康指导 出院后要求家属督促患儿继续保持良好的休息,劳逸结合,坚持合理饮食,防止受凉、感冒等加重病情恶化。讲解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切勿自行减量或停用激素,避免副作用发生。定期门诊复查,监测血象、肝肾功能变化。 参考文献 [1]王晋玲.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护理体会[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0,10(4):40—41. [2]朱胤,王玲.肾病综合症患儿的健康教育[J].当代护士,2004,10:77—78. [3]杨海侠,王小英.肾病综合征患者的饮食治疗及护理[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6,1(28):45—46.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及其护理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及其护理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简称肾病,是多种病因所致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从而大量血浆蛋白由尿中丢失而导致的一种综合征、临床具有四大特点:①大量蛋白尿;②低蛋白血症;③高胆固醇血症;④不同程度的水肿。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三大类。原发性肾病病因不明,按其临床表现又分为单纯性和肾炎性肾病二型,其中以单纯性肾病多见。继发性肾病是指在诊断明确的原发病基础上出现肾病表现。先天性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多于新生儿或生后3个月内起病,病情严重,多致死亡。小儿时期绝大多数为原发性肾病,故本节重点介绍原发性肾病。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单纯性肾病的发病可能与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有关、肾炎性肾病患者的肾病变中常可发现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成分沉积,提示与免疫病理损伤有关。先天性肾病与遗传有关。 二、病理生理: 由于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改变,蛋白质游过增加,形成大量蛋白尿。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改变,除与病理改变有关外,尚与肾小球上皮细胞膜表面电荷变化有关。正常膜表面有涎酸蛋白,带负电荷,而白蛋白分子在PH7.4对带负电荷,因同性相斥,使白蛋白不易滤过,单纯性肾病时涎酸蛋白减少。从而使蛋白质滤过增加。

大量蛋白尿导致低蛋白血症,特别是白蛋白下降,使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水和电解质由血管内外渗到组织间隙,加上继发性醛固酮分泌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利钠因子减少等因素作用下,进一步加重水肿。 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主要的原因是由于肝代偿性合成增加,其次是脂蛋白分解代谢减少。 本病有多种病理类型,其中以微小病变型最为多见(约占80%);单纯性肾病主要属此型,其次为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及膜性增生性肾炎。少数呈系膜增生型或膜性肾病等,此类病变多表现为肾炎性肾病。 三、临床表现: 1.单纯性肾病发病年龄多为2~7岁。男女之比为2:1。 (1)全身有可凹性水肿,以颜面、下肢、阴囊为明显,常有腹水,一般全身状况尚好,无高血压。 (2)尿少,尿蛋白多为+++~++++,定量> 0.1g/(kg·d)。尿镜检偶有少量红细胞。 (3)血浆总蛋白低于正常,白蛋白降低更为明显(<30g/L),血清蛋白电泳示白蛋白比例减少,à及?球蛋白比例增高,r球蛋白降低。血胆固醇明显增高(>5. 7mmol/L),血清补体正常。 (4)肾功能一般正常,浮肿期明显少尿时,可有暂时性轻度氮质血症。 2.肾炎性肾病发病年龄多在学龄期,临床特点如下: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ephritic Syndrome,缩写为NS,ICD-10:N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胡亚美,江载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第七版)。 1.眼睑、颜面及四肢全身水肿,水肿为可凹陷性。 2.尿常规沉渣及尿蛋白定量:尿蛋白≥3+,尿蛋白定量>50mg/kg/d或晨尿尿蛋白/尿肌酐比值>2。 3.血液生化检查:血清白蛋白<30g/L伴或不伴血清胆固醇>5.72mmol/L。 4.排除继发性疾病。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激素敏感、复发/依赖肾病综合征诊治循证指南(试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2009年)。 1.对症支持治疗:积极控制感染、水肿的治疗等。 2.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 3.对于频复发/激素依赖(激素耐药)的难治性NS,可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包括环磷酰胺(CTX),环孢霉素A,霉酚酸酯(MMF),他克莫司(FK506)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04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和大便隐血; (2)24小时尿蛋白定量或晨尿尿蛋白/尿肌酐比值; (3)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血脂、血浆蛋白; (4)免疫球蛋白、补体;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护理分析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6-09-22T15:26:04.500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11期作者:王桂芹 [导读] 护理1周后,观察组患者的缓解率为90%,对照组患者的缓解率为72.5% ,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王桂芹 绥芬河市人民医院黑龙江绥芬河 157399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护理方法,总结其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两组患儿均护理1周后,对比两组患儿的病情缓解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护理1周后,观察组患者的缓解率为90%,对照组患者的缓解率为72.5% ,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关键词】小儿;肾病综合征;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1-028-01 前言:小儿肾病综合征在临床上分为单纯性肾病、肾炎性肾病和先天性肾病三种类型。护理干预是在一定护理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和在临床护理诊断的指导下,医护人员根据护理诊断的特点、研究成果等确定护理干预措施并按事先预订的护理干预方法从事的一系列护理行为。针对此病给予药物及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并且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护理干预后的满意度。本文针对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好,现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观察组40例患者男27例,女13例,最低年龄2岁,最高年龄13岁,平均年龄(5.0±0.4)岁; 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1个月,平均病程(6.20±1.21)个月。对照组40例患者男25例,女15例,最低年龄3岁,最高年龄15岁,平均年龄( 5.2±0.5)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2个月,平均病程(6.31±1.12)个月。所有患者均符合小儿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24h尿蛋白定量为3.1~12.2g,血浆白蛋白1.9~3.1g/L,平均血浆白蛋白2.5g/L,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和高血脂症。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和治疗方法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基础护理:首先,为了能够降低能量代谢,减少代谢物生成进而减轻患儿的肾脏负担,当患儿处于急性发作期时,应保证患儿卧床静养,如果患儿合并有感染或明显的水肿卧床静养的时间必须保证在2一3周,并严格限制其活动,当病情有所稳定后可适当的进行轻微的活动;其次,严格保证病房的清洁和状况;再者,由于患儿长时间的卧床很容易会出现压伤和感染的情况,因此护理人员应当每天按时使用清水清洗擦洗患儿的皮肤,并按时更换患儿的衣物。饮食护理:当患儿处于急性期并出现尿量明显较少和水肿时,应该严格控制患儿每天的钠盐摄人,以免发生水钠储留的情况加重肾损伤,待患儿的病情有所控制后,可根据其基本情况适当的调整为正常饮食;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治疗期间,患儿的饮食应以瓜果蔬菜等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为主。心理护理:由于患儿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心理护理较之其他年龄阶段的患者有一定的差异;从临床实践来看,大多数患儿对于医院及医护人员有一种天生的恐惧感,对于打针吃药也有很明显的抵触,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再加上患儿不具备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因此,在日常护理中,护理人员首先要掌握患儿的心理特点,掌握患儿的日常爱好,多与其进行聊天和互动,以增强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其次,很多家长对于小儿肾病综合征也缺乏正确的认识,在患儿治疗过程中由于担心治疗效果和患儿的安全,很容易会出现焦虑和恐慌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传染给患儿,因此,在日常护理中护理人员还应就小儿肾病综合征的基本病理知识和治疗进程详细告知患儿家属,以消除其负面情绪,保证在治疗过程中患儿家长能有一个相对较为平稳的心态辅助治疗。用药指导及护理:结合已有的文献资料来看,’肾上腺皮质激素是临床上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主要药物川,但是对于剂量和服用方法有比较大的要求,为避免长期服用出现不良反应,在临床护理中可适当的降低胃肠钙吸收和增加尿钙排出,而护理人员还必须做好患儿家属的沟通,告知其在同患儿接触时动作应尽可能的轻柔,以免造成骨折。出院指导:肾病综合征的病程非常长,随按在急性期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后,患儿可以出院,但是依旧需要进行维持治疗,因此对患儿家属进行必要的出院指导,也是护理小儿肾病综合征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详细告知患儿家属,本病大多是由继发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因此,在维持治疗过程中,应该避免患儿频繁出人人多的公共场合,并注重患儿的个人卫生,防止其出现受凉的情况,出院后应遵照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避免食用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平时多食用绿叶蔬菜和新鲜水果。如果患儿出现了疲乏无力、心悸、抽搐、恶心呕吐、水肿加重,以及尿量、尿色明显变化的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1.3统计学方法 对所得数据资料全部采用SPSS18.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及组内比较用t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观察组40例患者完全缓解17例,部分缓解19例,未缓解4例,缓解率为90%;对照组40例患者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18例,未缓解10例,总有效率为75%。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胧、尿道及相关的血管、神经组成,其主要功能是生成尿液和排泄废物。肾脏是人体主要的排泄器官,通过生成和排出尿液,调节机体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肾脏也拥有内分泌功能,能分泌多种重要的内分泌激素参与机体的代谢。当出现肾疾病、缺血、缺氧,将会使肾小球滤过膜上带负电荷的唾液蛋白减少;滤过膜的基膜损伤、破裂等,使滤过膜的机械屏障与电学屏障破坏,导致通透性增大。使原来难以滤过和不能滤过的血细胞与蛋白质也透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出现血尿和蛋白尿。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出现症状时,护理人员应嘱其患者卧床休息,睡眠时应枕稍高些的枕头,应叮嘱患者及家属协助帮助患儿经常改换体位;嘱其患者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低盐饮食,肾病患者尿素氮等代谢产物在体内容易储留,口腔戮膜往往出现溃疡,在此医护人员应协助患者进行口腔护理。 综上所述,以心理护理等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比常规护理方法更有利于患儿的临床疗效的优化,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肾病综合征药方大全

肾病综合征中医药方 一、肾病综合征证属脾肾虚损。症见小便短少,全身水肿,头晕乏力,腰部酸痛,畏寒倦怠,纳差腹胀,舌质淡,舌苔薄,脉沉迟濡弱。治当健脾益肾,化湿利水。 1、加减真武汤 【组成】附子10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黄芪20克,白芍10克,白参10克,地肤子、白茅根30克,益母草15克,生姜10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功效】温阳利水。 【主治】肾病综合征。 【宜忌】初宜薏苡仁粥,后进大豆鳅鱼汤(低盐)。 【加减】四肢厥冷者,附子用至]5克;呕吐较剧者,加法半夏10克;尿量极少者,加牵牛子10克;尿中白细胞(++)以上者,加败酱草30克。 【方解】方中附子辛热助阳,温肾暖土;茯苓、白术健脾利湿,生姜既助附子温阳散寒,又伍茯苓渗湿利水;白芍养血滋阴;黄芪、白参益气固摄;地肤子、白茅根泻浊解毒;益母草活血化瘀;使血行而水泻。诸药同用,虚实并调,标本兼顾,水瘀同逐,使之正固邪祛。 【来源】《湖南中医药导报》1997-4-22 2、加味六味地黄汤 【组成】山萸肉15克,熟地黄15克,黄精30克,黄芪30克,桑寄生15克,淫羊藿10克,杜仲15克,枸杞子20克,丹参25克,红花5克,车前子(布包)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I补肾益气,利水消肿。 【主治】肾病综合征。 【方解】方中重用枸杞子、熟地黄、山萸肉填补肾精;黄芪、黄精补益脾肾之气;重用桑寄生、车前子健脾利水。方中重用丹参,少暈配伍红花活血化瘀。肾病综合征为虚实夹杂证,故治则必扶正兼祛邪,即补益脾肾之气兼利水化瘀。又因肾为阴阳之宅,易偏阳虚或偏阴虚,但过于助阳易生热,故补阳不以肉桂、附片为主药,而用杜仲,淫羊獠温阳而不燥;重用黄精滋阴而不腻,且能益气;重用黄芪补气又能利水消肿。此方配伍温而不燥,滋润而不腻,补而不留邪,攻邪不伤正,故对脾肾两虚,水瘀互结之水肿、虚劳之证疗效显著。 【来源】《湖南中医药导报》

肾病综合征护理查房

肾病综合征护理查房 2014年2月泰兴市人民医院二区秦岩 时间:2014年2月13日 主持人:蒋星美护士长 参加人员:吕顺丽、邵丽、秦岩、马益慧、叶章美、何斌、张蓉荟、王群、卞佳月、李娜 护理体检病史介绍:吕顺丽 病史介绍:床号:40 姓名:戴睿年龄:6岁性别:男住院号:540511 主诉:因“颜面部浮肿一周,加重一天”而入院 入院时间2014年2月09日 既往史;一个月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无尿路感染史 现病史:患儿一周前出现左眼及颜面部浮肿,无发热,无咳嗽,无尿濒、尿急、尿痛,无肉眼血尿,未治疗,昨日患儿出现腹痛,当地查B超提示双肾结石,予碎石处理及输液治疗两天,今患儿浮肿加重,来我院就诊。 入院查体:T:36.5°C P:100次/分 R:26次/分BP:96/63Hommg 患儿神志清楚,精神萎靡,眼睑浮肿,呼吸平稳,皮肤黏膜无黄染,无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咽部充血,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心音响,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肿大,移动性浊音(+),双侧肾区无叩击痛,各输尿管点无压痛,会阴部及双下肢水肿。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隐血(+)尿蛋白(3+),白细胞13个/ul,血常规WBC9.5×109/l,N60.0﹪ 入院诊断:肾病综合征(?) 治疗:一般治疗,卧床休息,优质蛋白饮食,低分子右旋糖苷10ml/kg,快速滴入后静注呋塞米1mg/kg.利尿。泼尼松2mg/kg口服,激素治疗。哌拉西林舒巴坦抗感染治疗。 现病史:现患儿神志清楚,精神萎靡,眼睑及会阴部双下肢水肿。尿量少每日200ml左右。食欲差,夜眠佳。家长比较焦虑。实验室检查:尿常规隐血(+)尿蛋白(3+),白细胞13个/ul,血常规WBC9.5×109/l,N60.0﹪。 蒋星美护士长: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肾病综合征? 李佳丽:肾病综合征(NS)简称肾病,是一组多种原因所致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导致大量血浆蛋白自尿丢失引起的临床症候群。临床具有4大特点:⑴大量蛋白尿;⑵低蛋白血症;⑶高胆固醇血症;⑷不同程度的水肿。其中蛋白尿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病理生理改变,是导致肾病综合症其他三大临床特点的基本原因。而低蛋白血症是病理生理改变中的关键环节。 蒋星美护士长:那肾病综合征除了有典型的四大特点外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呢? 秦岩:小儿肾病综合征一般都是单纯性肾病,发病年龄2~7岁,男孩多于女孩,水肿最常见,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人的护理措施【最新】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人的护理措施【最新】 肾病综合征是以大量蛋白尿(>3.5g/d)、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水肿、高脂血症为基本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一) 病因和发病机制 肾病综合征由多种肾小球病变引起。尿液中丢失大量蛋白;加上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加,导致低蛋白血症;低蛋白血症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出现水肿;高脂血症以肝脏脂蛋白合成增加、外周利用和分解减少为主要原因。 (二) 临床表现 水肿为最常见的症状,且较重。感染是主要并发症,常发生呼吸道、泌尿道、皮肤感染;由于高凝状态,可诱发肾静脉栓塞;高脂血症加重肾小球硬化和冠状动脉硬化,致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和心绞痛;最终可引起肾功能衰竭。 (三) 辅助检查 ①尿液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克,尿蛋白定性

+++~++++,尿沉渣中见各种管形。 ②血液检查,血清白蛋白<30g/L,血脂升高,血沉加快,肾衰时血尿素氮、血肌酐升高。 ③肾组织活检能明确病理类型。 (四) 治疗要点 主要治疗包括: ①糖皮质激素,起始剂量要足、疗程要长、撤药要慢,常用泼尼松。 ②细胞毒性药物,最常用环磷酰胺。 ③难治者可试用环孢素A。其他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 (五) 护理措施 ①一般护理,包括适当的休息和运动,积极地预防感染。

②饮食护理,给优质蛋白每日1.0~1.5g/kg,高糖、低盐、低脂、高维生素饮食。 ③加强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形成。 ④密切观察激素和细胞毒药物、利尿药物的副作用。 (六) 健康教育 ①指导病人按医嘱服药,合理饮食,避免诱发因素。 ②注意休息和适当运动,以避免肢体血栓栓塞。 ③注意监测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及肾功能的变化。 ④指导病人保持良好情绪状态。 ⑤学会每日自测尿蛋白,作为判断疾病活动的可靠指标。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大量蛋白尿(>3.5g/24h)、低蛋白血症(<25g/L)、水肿、高脂血症,而又能排除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可作出诊断。Ⅰ型和Ⅱ型鉴别诊断要点:Ⅰ型:无持续性高血压、离心尿红细胞<10个/HP、无贫血、无持续性肾功能异常、蛋白尿常为高度选择性、尿FDP及C3测定值在正常范围。Ⅱ型:常伴有高血压、离心尿红细胞>10个/HP、及肾功能异常,肾病综合征的表现可以不典型。尿FDP及C3测定值往往超过正常,蛋白尿为非选择性。选择性蛋白尿的检查方法,一般是选择一分子量较大(如IgG或IgM)及分子量较小(如转铁蛋白)测定其肾清除率,然后计算其比值,此比值即为选择性指数,如IgG清除率/转铁蛋白清除率<0.1为高度选择性。0.1-0.2为中度,>0.2为低度选择性,中度和低度选择性均为非选择性。因测定选择性指数较麻烦,目前多以测定尿C3而代之。在诊断时必须与下列疾病作鉴别:一、紫癜性肾炎紫癜性肾炎往往具有肾病综合症的表现形式,与原发性肾病综合症易混淆。紫癜性肾炎一般有过敏性紫癜的病史及过敏性紫斑或皮疹,镜检镜下血尿明显,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经过不一,重者迅速发展成肾功能衰竭,轻者自愈。肾活检可发现小血管炎,这一点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激素治疗效果不佳。二、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肾病临床表现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非常相似,但糖尿病肾病者多见于成年。有糖尿病病史及血糖、尿糖、糖耐量异常,同时眼底多有微血管瘤。激素治疗效果差而且糖尿加重。多伴有持续性不同程度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尿红细胞多不增加。三、红斑狼疮性肾炎某些红斑狼疮主要表现是肾病综合症,而体温、皮肤及关节炎特点不一定存在,尤其是年青女性必须鉴别。狼疮性肾炎病人狼疮细胞及抗DNA抗核因子阳性,血清补体,尤其C3水平降低,易伴有心脏改变及胸膜反应,对难鉴别者作肾活检查组织有助于判别。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护理个案

1例肾病综合征引起全身高度水肿患儿的护理 PICU,摆静华 【摘要】本文总结了1例由肾病综合征引起高度水肿患儿的护理。在水肿患儿的护理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防止压疮的发生。本文通过对皮肤、管道及营养状况等方面进行护理,从而有效地避免压疮的发生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水肿;蛋白尿;护理 【Key words】Nephrotic syndrome; Edema; Proteinuria ;Nursing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简称肾病,患者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水肿患者由于水肿部位血液供应差,皮肤营养不良,易受损,从而容易引起疮成为护理的首要难题。肾病综合征引起压疮不仅造成患者痛苦,延长住院时间,也增加了住院费用,而且也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1]。本例通过对患儿实施皮肤、管道以及营养饮食的护理,避免了患儿皮肤压疮的发生,使病情得到有效改善。 1、临床资料 病情摘要:患者黑博文,男,三岁,以“肾病复发10天”为代主诉于2014年9月6号入院。入院后查体面部呈“满月脸”状,双眼睑水肿,双下肢水肿,阴囊水肿,辅助检查:尿蛋白+3,血生化,白蛋白:25.4g/L,TP:48.4g/L。发病以来,患儿神志清,精神差,进食差,患儿入院后,积极完善尿常规,血常规等检查,持续心电监护及有创压监测应用。 2、肾病综合征引起皮肤水肿的护理: 2.1皮肤护理 患儿因全身水肿,需卧床休息,会影响患儿自主活动度,其压疮发生风险为“高危”,故需给予患儿长时间受压部位如枕后、肩胛骨、骶尾等部位贴敷泡沫型防压床疮敷料,也可在骶尾、足踝等部位涂抹赛肤润,赛肤润主要适用于压疮的Ⅰ期红斑期及Ⅱ期未破损的水泡期皮肤,皮肤干燥症状及风险区域皮肤表面,可以缓解由于压力、浸渍、摩擦力等引起的症状。赛肤润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脂质保护膜,覆盖、隔离保护受伤皮肤[2]。限制表皮水分的流失,防止皮肤干燥等。

肾病综合征护理常规

肾病综合症护理常规 一、概念 肾病综合征是指肾脏疾病时表现出的一组临床症状,包括大量的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 二、临床特点 三高一低,即大量蛋白尿(≥3.5g/l)、水肿、高血脂症,血浆蛋白低(≤30g/l) 三、护理评估 1.了解患者有无引起肾病综合症的病因,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2.评估肾病综合征的典型表现和程度,如大量蛋白尿(> 3.5g/d)、低蛋白血症(30g/d)、高度水肿及高脂血症。 3.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和心理状态。 四、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卧床休息,保持适当的床上或床旁活动,疾病缓解后可增加活动。 2.给予优质蛋白饮食,如鸡蛋、牛奶、瘦肉等,少进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动物油脂),多吃富含多聚不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如植物油、鱼油。水肿时给予低盐饮食。

3.鼓励说出对患病的担忧,分析原因,帮助病人减轻思想负担。(二)特殊护理 1.水肿的护理: (1)全身重度水肿应卧床休息至水肿消退,注意保暖和个人卫生,做好皮肤护理。 (2)严格记录出人量,限制液体人量,进液量等于前一天尿量加上500ml. (3)每日监测体重并记录。 2.预防感染的护理 (1)加强皮肤、口腔护理。 (2)病房定时进行空气消毒,减少探视人数。 (3)做各种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4)病情好转后或激素用量减少时,适当锻炼以增强抵抗力。 3.预防血栓的护理: (1)急性期卧床休息,给予双下肢按摩,恢复期活动与休息交替进行。 (2)遵医嘱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 (3)观察有无肾静脉血栓,如腰疼,肾脏肿大,肾功能恶化等。

(4)观察有无肺栓塞,如咯血、喘憋及心肌梗死、脑梗死等。(三)病情观察 1.观察血压、水肿、尿量变化。 2.注意有无精神萎靡、无力、腹胀、肠呜音减弱等。 五、健康指导 1.保持良好的休息,劳逸结合,合理饮食。 2.按时、按量服药,不得随意减量或停药,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3.指导病人预防各种感染的发生。 4.定期门诊复查,监测血象、肝肾功能变化。若出现少尿、水肿、尿液浑浊、感冒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肾病综合征教案

大理学院临床医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内科学医学专业(本)授课时间:授课对象:级班 一、讲授题目:肾病综合征 二、讲授时数:2学时 三、讲授人:何敏华职称:教授 四、本课目的,要求: 1.掌握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 2.熟悉引起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疾病 3.了解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分类、治疗的药物 五、本章节重点、难点: 1.重点:要求掌握的内容 2.难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断 六、教学方法: 大课讲授 七、使用用具: 多媒体 八、思考题: 如何诊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九、要求参考书目: 1. 《内科学》第六版 2. 叶任高主编《临床肾脏病学》 3. 王海燕主编《肾脏病学》 4. 中华肾脏病杂志 十、讲课内容及时数安排: 1.5学时讲授要求掌握的内容,0.5学生讲授其余内容,留5分钟提问

病例:男,26岁,因全身浮肿伴心悸、气促、尿少一月入院。患者一月前无诱因出现双下肢及浮肿,尿量较前减少,尿中有泡沫,余无异常。在当地医院治疗,病情无好转。近一周浮肿加重,尿量400mml/d左右,伴心悸、气喘、不能平卧。查体:T36℃,P100次/分,R30次/分,BP160/100mmHg,颜面及全身高度浮肿,双侧胸腔积液征(+),双肺呼吸音低,未闻罗音;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低顿,未闻杂音;腹部膨隆,腹水征(+),肝脾触诊不满意,双下肢重度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尿蛋白++++,余(-),24小时尿蛋白定量:14g/24h,血生化:ALB18g/L,血脂高,肾功能正常。胸片:双侧胸腔积液,心影增大。腹部B超:大量腹水,余(-)。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 肾病综合征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肾小球疾病中的一组临床征候群。其诊断标准为:①大量蛋白尿,超过3.5g/d,②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③水肿;④血脂升高。其中①②两项为必要条件。 一、病因和分类 分类原发性 继发性过敏性紫癜肾炎 系统性狼疮肾炎 糖尿病肾病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舒适护理探讨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舒适护理探讨 发表时间:2015-03-17T16:56:09.57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2期供稿作者:沈静 [导读]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沈静 (淮阳县人民医院儿科河南淮阳 466700) 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医护过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8月到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70例,应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每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生活质量、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医护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舒适护理,可提高患儿舒适度、增强遵医依从,保障远期生存质量。 关键词:舒适护理模式;小儿原发性肾病;生存质量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分单纯性肾病和肾炎性肾病。临床有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全身性高度水肿和高脂血症为特征。肾炎性-肾病常伴有持续性或发作性高血压、血尿、氮质血症及补体下降[1]。选取2012年8月到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70例,进行护理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8月到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70例,应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每组各35例,其中观察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5个月至14岁,平均(5.8±1.6)岁,平均病程( 2.3±0.8)年,对照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6个月至13岁,平均(5.9±1.8)岁,平均病程(2.4±0.9)年,均与全国小儿肾病协作组在2000年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符合。两组在年龄、性别及病情上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1.3统计学处理采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19.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并进行卡方检验,P<0.05显著差异具有统计意义。2护理方法 2.1与感染病儿分室居住,天气变化时要随时增减衣服,注意口腔清洁,预防呼吸道感染。 2.2加强皮肤护理,注意床单位清洁整齐,经常翻身,床褥应松软,勤换内衣裤,阴囊水肿时,可用丁字带托起阴囊,腹股沟皮肤用消毒纱布衬垫,以防皮肤磨损。表皮破损处应盖上消毒敷料,或遵医嘱用33%硫酸镁湿热敷,鹅颈灯照射阴囊,每天3次,每次15~20min,以促进血液循环,尽量采取平卧位。 2.3静脉穿刺要选好静脉,要求一次成功或使用留置针,减少皮肤感染机会。 2.4水肿严重者,尽量少用肌肉注射,以免引起注射部位感染或引起深部脓肿。如需肌肉注射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在注射部位多加按压[2]。 2.5做好患儿及家长的思想工作,说明疾病的病因、预防和治疗,以取得配合。较大病儿加强精神护理,多给予安慰、关心和照顾,使患儿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6健康教育①讲解激素治疗对本病的重要性,使患儿及家长主动配合与坚持按计划用药;②本病患儿住院时间长,应有计划地安排作息时间,病情缓解后,适当安排一定的学习;注意安全,避免奔跑、患儿之间打闹,以防摔伤、骨折;④使患儿及家长知道感染是本病最常见的合并症及复发的诱因,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感染至关重要;⑤教会家长或较大儿童学会用试纸监测尿蛋白的变化。 3结果 观察组患儿生活质量、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医护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量表评分 4讨论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简称肾病,是多种病因所致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从而大量血浆蛋白由尿中丢失而导致的一种综合征、临床具有四大特点[3]:①大量蛋白尿;②低蛋白血症;③高胆固醇血症;④不同程度的水肿。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三大类。原发性肾病病因不明,按其临床表现又分为单纯性和肾炎性肾病二型,其中以单纯性肾病多见。继发性肾病是指在诊断明确的原发病基础上出现肾病表现[4]。先天性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多于新生儿或生后3个月内起病,病情严重,多致死亡[5]。由于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改变,蛋白质游过增加,形成大量蛋白尿。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改变,除与病理改变有关外,尚与肾小球上皮细胞膜表面电荷变化有关。正常膜表面有涎酸蛋白,带负电荷,而自蛋白分子在PH7.4对带负电荷,因同性相斥,使白蛋白不易滤过,单纯性肾病时涎酸蛋白减少[6]。从而使蛋白质滤过增加[7]。大量蛋白尿导致低蛋白血症,特别是白蛋白下降,使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水和电解质由血管内外渗到组织间隙,加上继发性醛固酮分泌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8]。利钠因子减少等因素作用下,进一步加重水肿。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主要的原因是由于肝代偿性合成增加,其次是脂蛋白分解代谢减少。本组资料显示,加强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舒适护理,可提高患儿舒适度、增强遵医依从,保障远期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吕彩兰,戴恩来,吴建军,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01:87-93+98. [2]李海莹,秦瑞娟,赵燕.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4,07:118-119. [3]张建伟,黄惠莲. 黄葵胶囊对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免疫功能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J]. 儿科药学杂志,2014,12:5-7.

泌尿生殖系统-第三节 肾病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1.患者男性,不明原因水肿,伴有大量蛋白尿,请问肾性水肿早期常发生于 A.眼睑与颜面 B.背部 C.髋部 D.尾骶部 E.下肢 【答案】:A 【解析】:考察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晨起眼睑、头枕部及腰骶部水肿较显著,起床后则逐渐以下肢为主,呈可凹性,严重时出现腹腔积液及双侧腹腔积液。伴有尿量减少。 2.患者男性,肾病综合征病史1年,请问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 A.水肿 B.高血压 C.乏力、头晕 D.低蛋白血症 E.晕厥 【答案】:A 【解析】:考察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水肿为最常见症状,且较重。晨起眼睑、头枕部及腰骶部水肿较显著,起床后则逐渐以下肢为主,呈可凹性,严重时出现腹腔积液及双侧腹腔积液。伴有尿量减少。 3.患者男性,50岁,3月来出现大量蛋白尿++++,伴有全身水肿,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入院治疗。请问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A.糖皮质激素 B.环磷酰胺 C.环孢素A D.霉酚酸酯 E.苯丁酸氮芥 【答案】:A 【解析】:考察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原则。首选糖皮质激素。

4.某糖尿病晚期患者,并发肾病综合征,请问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健康教育指导不妥的是 A.合理休息避免感冒 B.适度活动,防止血栓形成 C.保持治疗疾病的信心 D.自我检测尿蛋白,自行增减药物 E.有水肿时注意限盐 【答案】:D 【解析】:考察肾病综合征的健康教育。学会每天用浓缩晨尿自测尿蛋白,此为疾病活动的可靠指标。遵医嘱用药,勿行减量或停用激素,了解激素及细胞毒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 5.患者女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请问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是指每天尿蛋白定量大于 A.3.0g B.3.5g C.4.0g D.4.5g E.5.0g 【答案】:B 【解析】:考察肾病综合征的辅助检查。尿常规检查示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测定>3.5g,尿沉渣常见颗粒管型及红细胞。 6.肾病综合征的预后不取决于 A.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 B.水肿出现的时间 C.药物治疗的个体敏感性 D.有无复发及感染 E.治疗方案的合理性 【答案】:B

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专家共识

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专家共识 2010年03月30日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作者:郭志强 关键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专家共识;肾脏病;INS 2009年3月,在中国著名肾脏病学家、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分会会长、北京协和医院李学旺教授的发起下,中国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NS)治疗专家共识协作组成立。全国共14家大型三甲医院的肾内科专家参与了共识的编写。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赵明辉教授、上海华山医院肾内科顾勇教授、李学旺教授分别担任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膜性肾病和微小病变性肾病综合征三个小组的组长,历经1年时间,5次大型讨论会和审稿会,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最新文献,汇集了广泛的专家意见,终于完成了《中国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专家共识》。这是我国首部系统介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为我国的肾内科医生临床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指导意见。 本共识全文将在今年4月正式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现将共识的精编摘要先行刊登,以飨读者。 肾病综合征概述 肾病综合征是各种肾小球疾病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定义为:大量蛋白尿≥3.5 g/d;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 g/L;常伴程度不等的水肿和高脂血症,大量蛋白尿和低白蛋白血症为诊断必需条件。 成人原发肾病综合征中主要的病理类型依次为膜性肾病(MN)、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和微小病变性肾病综合征(MCD),具体病因尚不明。在仔细排除继发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后,才能诊断原发肾病综合征。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专家共识 微小病变性肾病综合征 MCD典型临床表现是肾病综合征,仅15%左右伴镜下血尿,一般无持续性高血压和肾

肾病综合症的护理

肾病综合症的护理 肾病综合征是用以概括肾小球疾病中的一组证候群,尤其在儿童肾小球疾病中占70%~90%,在成人中也占20%~30%。凡临床上具有大量蛋白尿(>3.5g/d)、低血浆蛋白(白蛋白<30g/L)、明显水肿、高脂血症(血清胆固醇>6.5mmol/L)等特征者,即可诊为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症在临床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本文主要叙述原发性肾病综合症。 肾病综合症归属中医学的“水肿”、“虚劳”等病证范畴。 【临床表现】 一、症状及体征 1.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g,为本病的主要诊断依据。 2.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主要原因是自尿中丢失白蛋白。 3.水肿:病人表现为轻重程度不同的水肿,严重时可出现胸、腹腔积液、心包积液、颈以下水肿及纵隔积液,以致呼吸困难。 4.高脂血症:血浆胆固醇、甘油三脂和磷脂均明显增高,低密度及极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正常或稍下降。 二、常见并发症 1.感染:常见为呼吸道、泌尿道感染,原发性腹膜炎。 2.血栓、栓塞性并发症:常见为肾静脉血栓、肺静脉或动脉血栓、肺梗死、周围静脉的血栓等。 3.循环衰竭或急性肾功能损害。 4.营养不良。 【评估】 1.水肿的部位、程度、消长规律,皮肤状态,有无胸水、腹水,有无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2.全身营养状况,活动耐受力。 3.有无潜在感染的危险。 4.有无循环衰竭或肾功能衰竭的表现。 5.有无并发静脉血栓形成。 6.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状况。 7.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对治疗的依从性。 【护理】 一、病情观察 1.血压、尿量变化,准确测量血压,观察小便颜色性状,记录24小时尿量,若血压突然下降,尿量减少时,应警惕循环衰竭或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可能。 2.水肿的部位、程度、皮肤完整性。 3.观察用药后反应:使用免疫抑制剂时,应注意观察有无恶心、呕吐等;服用激素时注意有无过度兴奋,多言乱语等精神异常症状,有无胃痛、腹痛等,观察大便颜色,注意有无消化道出血。 4.胸水者,观察有无胸痛、气喘、咳嗽、咯痰等症状;腹水者注意观察腹水消长情况,每天测量腹围1次。 5.注意观察有无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各种症状,如肤温异常、肢体疼痛、肿胀、瘀黑、动脉搏动消失或减弱等。 二、一般护理 1.按泌尿系统疾病常规护理。

小儿肾病综合征护理常规

小儿肾病综合征护理常规 按儿科及泌尿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病史,了解有无引起肾病综合征的诱因。 2、评估水肿部位及蛋白尿、高血压的程度,了解尿量及体重变化。 3、了解实验室检查结果如尿常规、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免疫学检查。、 4、评估患儿及家属的心理、社会支持状况。 【护理措施】 1、水肿明显、大量蛋白尿或严重高血压者均应卧床休息。病情缓解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但不可过累。 2、严格按医嘱执行无盐或低盐、低蛋白或高蛋白饮食,设法增进患儿食欲。 3、观察病情,注意生命全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特别是血压、尿量、水肿程度的变化。详细记录出入水量和体重,根据病情每日测体重或每周测血压2次。 4、加强皮肤护理,避免皮肤损伤,水肿严重部位如阴囊、臀部、足踝等处应加以保护,预防压疮;预防呼吸道感染,寻找慢性病灶;保持会阴部清洁。

5、准确收集尿标本:常规尿标本应在清晨收集新鲜尿液;中段尿培养应争取于治疗前送检,并注意无菌操作;留24小时尿,收集标本的容器必须清洁并加防腐剂,注意不要混有大便。 6、由于此病需服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药物,如泼尼松、环磷酰胺等,这些药物可产生肥胖,脱发、痤疮等一系列毒副作用,用药后应注意观药物的治疗效果和毒副作用。 7、做好心理护理,鼓励患儿及家长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8、肾衰竭者行结肠透析、腹膜透析或人工肾,按相关护理常规。 【健康指导】 1、关爱患儿,与家长交谈,指导家长认识疾病的性质,本病病程长,易复发,要求家长树立信心,坚持系统而正规的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并与家长保持联系,对患儿进行追综。 2、讲解激素治疗对本病的重要性,坚持按时按量服药,一旦发生感染及早有效治疗;预防接种要待症状缓解、停药6个月~1年后进行。 3、感染和劳累是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诱发因素,应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年幼儿要加强生活管理,避免劳累,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注意休息和营养,重视体格锻炼,保持情绪稳定、精神愉快,坚持治疗。 4、定期到门诊复查尿常规和血浆蛋白。一旦发现皮肤、上呼吸道感染,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