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近代英国霸权崛起的几个要素-精选文档

论近代英国霸权崛起的几个要素-精选文档

论近代英国霸权崛起的几个要素-精选文档
论近代英国霸权崛起的几个要素-精选文档

论近代英国霸权崛起的几个要素

霸权的兴衰更替,犹如一幕幕戏剧,不断在世界历史舞台上

出演。自从地理大发现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先后崛起,并一度成为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的霸权国家。不过,如果稍加留意我们就会发现,在近代以来崛起的霸权国家中,英国是唯一建立过单一世界霸权的国家,其他国家要么是地区性强国、大国,要么曾和其他国家共同分享世界霸权。英国从19 世纪中叶起确立起全球范围内的霸权优势,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因衰落而失去霸权,英国的地位整整维持了一个世纪左右。作为欧洲西北角的一个小小岛国,英国为什么能在列强纷争的年代里脱颖而出、迅速崛起并确立全球霸权呢?换言之,英国霸权崛起的因素何在呢?对于这个问题,受传统史学中经济决定的影响,以往史学家们偏重于从经济方面去寻根溯源,本文则另辟蹊径,力图从光荣革命后英国的政治制度、殖民扩张、社会结构与价值观念的变化等方面着手,探究英国霸权崛起的若干要素,以深化学术界对英国兴衰问题的认识。

一、新型政治制度的创建光荣革命后,英国的君主专制被推翻,1689 年《权利法案》体现了对“君主权力的限制”,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起来,这是一种“政治制度的创新”,它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开放的环境,为英国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奠定了基础。正如保尔?芒图所

说:“大不列颠的确是各国中最适合于商业的国家,这是由于它的岛国的位置,同样也是由于它的政体的自由和优越性所致。” 君主立宪制确立后,君主权力逐步被削弱,议会权力不断上升,产生于议会的责任制政府也逐步确立起来,这一过程中虽不乏尖锐的斗争,但更多的是折中和妥协,从而促使英国通过改革方式完成了制度的转变。光荣革命所开创的妥协先例,为此后不断的变革打开了通道。君主权力不断遭到削弱是新型政治制度不断完善的表现。1689 年《权利法案》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本框架。1689 年《叛乱法》,规定国王平时只有经议会同意才能征召军队,这就“使得国王失去了在和平时期保持常备军的权力”。1694 年的《三年法案》,使得议会能够成为一个限制王权的常设性立法机构。英国历史上的“无议会时期”“长期议会”“短期议会”等现象一去不复返。这就意味着,国王不顾议会的意愿而独断专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议会已成为政治生活中的决定性力量。

国王丢失否决权,是君权丢失的一个重要步骤。光荣革命后,

国王行使否决权的次数渐渐减少,1689—1696年间,威廉三世曾 5 次行使否决权,此后的安妮女王则仅在1708 年行使过一次否决权,即否决1708 年苏格兰民兵法案,她也因此成为英国历史上“最后一位行使否决权的君主”。再以后,“国王的否决权变成一项有名无实的虚权,议会通过的法案提交国王签署只是成为一种例行手续罢了”。当时,整个欧洲都在加强君主的权力,而英国人却已限制了国王权力,迈向了君主立宪制。

君主权力受到限制的同时,议会开始成为权力的中心,这体

现为责任政府制度即内阁制的形成及发展上。光荣革命后,国王拥有完整和独立的行政权,依靠枢密院的辅佐来处理国务,在最有权势的枢密官中逐渐形成一个小集团,这就是今天内阁的雏形。早期的内阁会议,出席人员相对稳定,大约只有十人左右,国王往往从同一党派中遴选出内阁成员,因此内阁意见比较一致,政府的运作也较为顺利。

到安妮女王时期,情况有了进一步变化。首先,安妮女王开创了内阁与议会多数党一致的先例,从而奠定了以后政府与议会多数党一致的基础;其次,议会与政府大臣之间建立了有机联系,内阁处于议会的绝对控制之下;最后是集体责任制的出台,即内阁大臣们形成了一个习惯,即遇事先在他们内部进行磋商,内阁达成一致意见以后再呈报给女王,这样又形成了一个先例,即内阁意见必须统一,由此就逐步发展成为内阁的集体责任制。这样一来,内阁对议会而非对国王负责的惯例保留下来,并逐渐成为一条根本原则,这是英国走向责任内阁制的又一个里程碑。

1714年7 月,来自德国汉诺威的选帝侯乔治入主英国,汉诺威王朝由此拉开帷幕。该王朝的前两位君主,由于不懂英语,又不熟悉政风民情,因此只是乐于做“虚君”,很少去料理国务。慢慢地,内阁在议会多数的支持下执掌政务、国王不再参加内阁会议的做法牢固地确立起来,行政权由此从国王向内阁转移,这逐渐形成一种惯例。

在国王不出席议会的情况下,内阁会议讨论时常陷入混乱,

“为了在讨论时取得一致意见并把意见集中起来通知国王,渐渐在内阁大臣中出现了一个主持讨论的人。国王本人也感到有了这样一个人可以使意见容易集中,避免分歧,既有利于他对内阁意见的掌握,也有利于使内阁的意见在议会获得通过”。这样,原先地位平等的内阁成员中,就逐渐涌现出一个地位较高的主持人与领导人,此人就是后来的“首相”。一般认为,来自辉格党的罗伯特?沃尔波尔是事实上的“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位首相”。内阁与首相的出现,表明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基本确立。纵观当时的世界各国,大多数国家依然推行君主专制,尽管有些国家也存在名义上的“政府”,但只不过是国王推行自己政策的工具而已。而具有首创精神的英国人,在世界上第一个打破了专制王权,并在架空国王的情况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责任制政府,英国由此而成为现代政府制度的创立者,英国人树立的这种表率作用,对于世界其他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之,光荣革命后,随着议会主权原则的确立,国家政权日益转移到议会手中,议会主权原则的确立,对于此后英国向民主政治的过渡极为重要。放眼当时的世界各国,有的国家根本没有议会或者类似的机构,有的国家即便有议会或类似机构,但也仅仅是一种摆设而已。英国人在君主立宪的政体之下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这可以说是政治制度方面的重大创新,后来西方各国在步入民主政治的行列之时,都自觉或者不自觉地以英国为榜样。英国所创建的这种新型政治制度,终究营造出一种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使英国能

够有充足的精力投身于经济发展和海外扩张,为走向强盛创造了条件。

二、重商主义的殖民帝国

光荣革命后近一个世纪中,英国积极参与了与欧洲各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到1763 年英法七年战争结束时,英国已经建立了以北美殖民地为中心的庞大的第一帝国。第一帝国为以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提供了广阔的外部市场。

第一帝国的指导思想是重商主义,对外扩张体现了一种“商业帝国主义”。托马斯?孟对于商业的重要性十分重视,它把殖民地看做是对外贸易的基本环节。他说:“对外贸易是增加我们的财富和现金的通常手段,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时刻谨守这一原则;在价值上,每年卖给外国人的货物,必须比我们消费他们的为多。”托马斯?孟强调要同殖民地国家之间的贸易,认为这会使英国发财致富。第一帝国就是在这种理论基础上建立的,英国是生产国,殖民地提供原料、接受产品,通过这样双向的对外贸易,英国大发其财。

1688—1815年间,英国积极投入了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多场殖民争霸战争,在历史上又称“第二次百年战争”。英国参与的第一场殖民争霸战争是1689—1697 年的奥格斯堡同盟战争,又称“威廉王战争”。这场实际上由英国所领导的反法战争断断续续持续了八年,虽然双方签订了《里斯威克条约》,但英法之间的对立仍然持续,并逐渐演变成旷日持久的世纪争霸。1702—1711年英法为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又展开争夺,这是英国称霸欧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英国最终成为“战争的最大受益者”。战后,英国维持了一支欧洲最为强大的海军;随着海军实力的增强以及殖民地的扩大,英国的商业触角也随之伸向全世界,英国的影响力,也逐渐迈出欧洲而走向世界了。

《乌特勒支条约》签订后,欧洲出现“长达近20 年的英法缓和”,但不久,英国又卷入1740 年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英国参战的主要目标不仅在于遏制法国在欧洲的权势,而且争夺法国的海外殖民地,从而树立在全球范围内的霸权,但这场战争无果而终。英法双方通过战场上的较量来一次“总的解决”已不可避免,这就导致了1756 年七年战争的爆发。七年战争是英国走出欧洲、与法国争夺世界霸权的一场决定性战争,战争的结果对于英法双方来说都极为重要,谁能获得胜利,谁就能建立世界上最庞大的殖民帝国,谁就能垄断对殖民地的贸易,进而发展成为世界强国。1763年战争结束,英国以胜利者的姿态坐到谈判桌前,与法国签订《巴黎和约》。这场战争决定性地确立了英国的海上霸权以及在海外殖民地方面的优势地位。

在将近一个世纪时间里,英国人开疆拓土,用战争构筑起第

一帝国,这是一个以晚期重商主义武装起来的殖民帝国,它以商业与贸易为目标,政府在其中起重要作用。兰德斯曾一针见血地

指出:“没有一个国家更能响应商人阶级的要求,没有一个国家更能警觉战争的商业涵义。”实际上,在这一时期,庞大的帝国得以联系的纽带,很大程度上并不在于对宗主国的政治控制,也

不在于赤裸裸的军事征服,而恰恰在于英国与殖民地之间建立的贸易圈。其中“作为宗主国的英国提供工业品或制成品生产,美洲殖民地提供烟草、鱼类及海防仓库,西印度群岛殖民地提供蔗糖及其他热带农副产品,印度则提供香料”。这恐怕算得上全球最早的建立在劳动分工基础上的商业贸易圈。

但在北美殖民地独立以前,工业革命还没有真正开始,外部

市场的重要性还没有充分显示出来。但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人已经认识到商业贸易的重要性,认识到外部市场对国家的重要性。工业化之前,英国就已经拓展了外部市场,由此而造成广阔的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刺激了生产,造成突破传统生产方式的瓶颈的动力。当传统的农业、手工业生产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时,生产领域就出现一场重大的变革,这就是工业革命。从这个角度来看,工业革命对于英国而言,是市场需求的扩大刺激了生产的增长,而非后来工业化国家那样,是生产的增长推动人们去寻找市场。由此看来,先有了广阔的外部市场这个条件,对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意义多么重大。

北美独立战争的爆发,极大地冲击了以第一帝国为中心的重商主义经济体系,恰在此时,工业化在英国开始起步,英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工业优势很快确立。在这种情况下,英国迅速改弦易辙,放弃重商主义,而向自由主义经济方向发展,帝国也从重商帝国向自由帝国变化。正是在自由主义的旗帜下,一个前所未有的“日不落帝国”开始走上世界舞台,并成为奠定英国霸权的重要根基。

三、分化与整合中的社会结构

奇波拉指出:“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

于该国……社会和政治结构、人民精神面貌以及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工业革命在漫不经心的观察者看来仅仅是经济和技术问题,实际上它是可怕的非常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大变动问题。”

光荣革命后近一个世纪里,英国社会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层:以大土地所有者为核心的社会上层,以小地主、农场主、专业人员、商人为主的中间阶层,以小农、农业工人、城市贫民、城市劳工等为主的社会下层。在这个转型时期,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地主―农民”式的两层社会结构被打破,新的社会群体开始涌现,并促使早先那种封闭的、刚性的社会结构,逐渐被具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的、流动性的弹性社会结构所取代,这为英国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18 世纪的大地主有了一定程度的巩固和发展”,其经济力量有所上升。有材料显示,1690 年,地主贵族占有土地的比例为15—20%, —个世纪以后则上升到20?25 %。贵族的收益主要来自于土地,他们一方面通过“农业革命”提高土地收益,

但同时也投身于各种有利可图的工商业活动,这使得贵族资本从传统的农业领域向新兴的工商业领域的转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工业革命所需要的资本原始积累。贵族在经济活动方面的这种变异,在欧洲乃至世界各国中是绝无仅有的,这使得英国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时,贵族不会起到一种顽固不化的阻碍作用,而是

起到积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中等阶级的崛起”是英国出现的一种新社会现象,中等阶级主要是指农村的中小土地所有者、城市的商人和作坊主等。商人是一股新的社会力量,它一经出现,即在英国获得很高社会地位,这与欧洲其他国家有所不同。商人在英国社会中的较高地位,造成“商业经济精神在英国社会流行,甚至乡绅也纷纷投入到经

济活动之中”,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工业化社会的生成。

至于社会下层,其涵盖面则十分广泛,在城市中既包括一些劳工、仆役,又包括流民、乞丐等;在农村中,随着圈地运动造成小农的逐渐消亡,农业工人则成为社会下层的主体。对于英国而言,在工业化社会来临之前,几个世纪以来圈地运动的进行,早就为工业革命带来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从而保证了工业化浪

潮在英国的顺利推进。

在社会的分化与新型社会结构的生成方面,英国走在了其他国家的前列,“在这种变化的形势中,哪一个国家最先完成社会结构的转轨,它就走在历史潮流的前面”。社会结构的分化与整合,主要是通过社会流动的方式来实现的。从光荣革命到

业化来临前近一个世纪中,“人的流动性越来越强了,无论从地理范围上看,还是从社会地位上看,都是如此”。社会流动不仅会牵涉到个人社会地位的变化,而且还会引起各社会阶层力量对比的变化,从而使得社会分层从量的变化过渡到质的变化。通过不断地分化与重组,一个新的社会由此形成。

作为社会上层的贵族,其流动是单向度开放,即主要是允许贵族家庭成员向下流动,社会中间阶层与社会下层几乎不可能成为社会上层的一员,因此这种流动仅仅具有象征性意义。正如一位历史学家所言:“在英国出现的向上的流动的程度惊人地小,并不具有多大的社会影响力。”英国,贵族财产实行严格的长子继承制,按照惯例,贵族长子可以心安理得地独占前辈的财产,由此造成一些贵族后代破落,由此沦为社会中下层行列。贵族的分化,尤其是大量贵族子弟向中间阶层的流动,充实了社会中层

的力量。至于中间阶层与社会下层通过君主圭寸赐的方式进入贵族阶层的流动,理论上是可行的,不过这样的几率实在是太小了。这是因为:“英国贵族封赐范围较窄,受封对象限于王室成员、宫廷宠幸、政府要员、高级军官和政党骨干,一般政府官员和平民无望进入’蓝血阶级’。”

中间阶层的流动是全方位的:一方面,一些失去土地与爵位的贵族子弟往往流入中间阶层,另一方面,社会下层通过把握机遇、努力奋斗而进人中间阶层的例子比较多见,工业化早期,一些工业家的发家奋斗经历表明他们怎样从卑微的出身开始向上爬:他们或出身店主、农村手艺人,或出身于农民家庭,通过自身的努力,最终他们成为工业社会的弄潮儿。

社会结构不断分化与整合所造成的总体趋向是:多数人向中间阶层聚集,中间阶层的力量逐渐发展壮大,并慢慢地取得社会的主导地位。从本质上看,工业社会要求一个以中等阶级为主导的社会

结构。在工业化开展以前,英国已经在社会结构方面做好了准备。英国这种独特的情况,是世界其他国家所没有的。由此可见,在创造适宜于工业化的社会结构方面,英国又走在了其他国家的前列。从这个角度出发,就不难发现,工业化之前一个世纪中,英国社会结构的重新整合为英国走向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在考察了英国霸权崛起的几个要素后,可以看出,英国从一

个欧洲强国崛起为一个世界强国并建立起世界霸权,最为关键的是,英国始终走在了时代潮流的前列,成为新时代的领头羊。而英国之所以能够引领时代潮流,就在于英国在不断地进行“制度性的创新”。从新型政治制度的创建、重商主义的殖民帝国、分化与整合中的社会结构、追求财富的新价值观中,不难发现英国在改造旧制度、创造新制度方面所做的努力。制度创新是一个国家崛起的重要推进剂,这在英国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当19 世纪末期英国由于安于守成而丧失制度创新能力时,霸权的衰落也就在所难免。

大国崛起英国观后感500

大国崛起英国观后感500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国崛起英国观后感500,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可以借鉴的哈。 英国,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自称为“日不落帝国”。我认为,英国的崛起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环境发展成熟的必然结果。 它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推崇“重商主义”政策;在新航路的开辟后,英国利用其地理优势,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并且注重发展海军,夺得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到了19世纪末,其殖民地几乎已遍布所有大陆板块,统治着当时世界上三亿多的人口。 (可惜,后来殖民地纷纷独立,以致于英国受到了一些打击,失去了昔日荣光。) 丘吉尔曾说过:“大英帝国即时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意失去一个莎士比亚。”由此看出,英国对科学的尊重以及对培养人才的重视,使得英国成为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在工业革命上取得许多优秀成果,以此为英国崛起打好了基础。 而美国于1876年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以此来庆祝其独立100周年。当时,清政府派出了展览团,他们展出的是小脚绣花鞋及纯银打制的器具,而西欧国家展出的却是符合时代潮流的,科技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如:

英国展出的是蒸汽机车,美国展出了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的是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这就是当时的中国与西欧国家的差距啊! 尽管现在的中国向西方学习了许多的高新科技,并因此取得了经济上的快速发展。但是,现在的中国只是在复制,模仿,而非创造!这样的中国,注定是会落后于那些积极创新科技的国家。 我觉得,我国只有重视教育,善于借鉴别国经验,提高国民素质与生活水平,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强国之梦。当“中国制造”成功转化为“中国创造”时,就是赶超它们的有利条件。我相信,中国会靠自己变得更强大! 英国,一直都是我最喜欢的国家。 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经济发达,很适合旅游,最重要的它有很悠久的历史文化,那种骨子里的贵族气息深深吸引了我。 让我对这个神秘的的国家更加向往。 今天,老师组织我们看了《大国崛起》英国这个篇章。 看了之后真的对我的感触很大,我对这个国家越来越感兴趣了。 身为一个大西洋上小小的岛国,他是有怎么样的勇气对抗当时海上霸国西班牙。真的很佩服伊丽莎白一世的威严。 她作为一个弱智纤纤的女流之辈,她为了她的国家为了

浅谈英国崛起与工业革命

浅谈英国崛起与工业革命 英国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简称,位于欧洲西部,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以及爱尔兰岛北部及附近许多小岛组成,国土面积24.41万平方公里。英国由于受季风天气的影响,所以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全年气候温和。主要的矿产资源有煤、铁、石油和天然气,并不算很丰富。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岛国,是第一个全球金融资本的中心,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超级大国。“日不落帝国”和“世界工厂”这两个称谓可以概括为英国最伟大的成就。那是什么将英国从一个岛国变成欧洲强国,最终成为世界霸主的呢?答案只有一个——工业革命。 那么,这一次工业革命是如何产生的呢? 首先,政治上,17 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联盟为基础的君主立宪制度,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国家。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权加速推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工业革命各种前提条件的迅速形成;思想上,亚当斯密在《国富论》提出的最著名的观点就是:看不见的手,也就是今天经济学家常常讲的市场供求规律。他认为在市场经济中,个体间的自然交易会创造出高效的资源分配模式,并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收入。根据这个理论,亚当?斯密提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对外贸易战略。所以,经济上,随着君主立宪制的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英国加速了圈地运动,殖民地掠夺与奴隶贸易,给英国带来了巨额的货币资本,从而为工业革命累积了财力上的准备。从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英国继续了近三个世纪的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批廉价的劳动力。同时海外贸易和殖民地的开发,使大量财富集中到英国资产阶级手中。自然科学上,经典力学、热力学等学科的理论创新也为工业革命带来了契机。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己最著名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用数学方法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这四大定律被认为是“人类智慧史上最伟大的一个成就”。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它宣告了科学时代的来临,使得人类真正告别愚昧,迎来了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新时代 其次,它与英国如火如荼的农业革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早在工业革命之前,英国的土地制度为中世纪的时候形成的一种敞田制,就是地的肥瘦、远近、干湿都不同,为了公平分配,给你一小块肥的、一小块瘦的、一小块远的、一小块近的,人们为了更好地种植作物,互相协商或买卖使自己的土地更加集中,从此时起圈地运动就时有发生,但是规模较小。一直到17世纪的农业革命开始,大规模的圈地运动如火如荼的开始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动导致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离开土地,离开乡村,向城市迁移,为工业革命提供大量的劳动力支持,保证了工场的正常运作和工业产品的大量生产。另一方面,圈地运动的土地兼并为资本主义型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此时的农业生产因为土地面积的指数增加和农村劳动力的剥离而采用节省劳动力的耕作技术和早期的农业机械, 加上较好的组织和合理的劳动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对农业耕种形式的变革。农业革命除了为工业革命提供

大国崛起(英国篇)

专题九:大国崛起 三、英国发展史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方式主要有三种途径: ①通过,推翻封建制度而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如 、 ②通过,推翻殖民统治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如 ③通过,逐步废除旧制度而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如、 一、英国重大历史的发展线索: ↑↑↑↑↑↑↑1640年 16世纪60年代 18世纪 1914— 1939—二战目前—1688年—1860年后半期 1918年 1945 后 二、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640—1688年) 1.根本原因: 2.经过:①导火线:②开始标志: ③领导阶级及代表人物: ④高潮:⑤结束: 3.结果: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目的、意义) 4.特点: 5.影响:①国内: ②国际: 三、英国的殖民活动 1.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走上了殖民扩张道路,成为“”的主要经营者。它先后打败、、。18世纪后半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号称“” 2.英国通过公司对印度等亚洲国家进行殖民侵略。1840年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使中国沦为社会。 3.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头目是。当今印、巴纷争激烈,根源是: 祸根。 四、英国的经济 1.18世纪60—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2.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经济发展缓慢,被美、德赶上并超过。19世纪20世纪初进入到阶段。

3.二战后,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经济迅速恢复并发展。 五、英国崛起的原因 1.政治因素: 2.经济因素: 3. 殖民扩张,拥有广泛的殖民地。 六、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 1.一战前:英德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与、形成。2.一战中:参加协约国一方,主要在西线作战。 3.二战前:参加阴谋,外交上推行 ①表现:纵容德国侵略;纵容德国侵略。使得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4.二战初,宣而不战,1942年参加华盛顿会议,组成,1944年参加,开辟欧洲第二战场,1945年2月,参加 ,加速了反法西斯的胜利进程。 七、国际关系 1.一战后,1919年参加,瓜分德国殖民地;1921年—1922年,参加华盛顿会议,签署《》,操纵国联。 2.二战后,接受美国的经济援助,加入;并加入 。 八、科学和思想成就: (1)文学家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其作品集中体现了__________精神,代表作有、 (2)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主要贡献是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其中,力学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3)科学家达尔文于1859 年出版了《__________》,提出了“_______”思想,认为自然界是在“物竞天择、__________、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的。 九、英国崛起又衰落给我们的启示: ①必须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全面发展,提高综合实力。 ②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加强教育,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 ③要重视制度上创新。 ④不要搞霸权、不要搞扩张。否则,霸极必衰。 过关检测 一、选择题 1.陈华同学正在查找“查理一世、《权利法案》、新贵族”等资料,由此可判断他探究的相关史实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十月革命 2.马克思说:“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化的大工业,从而把资

大国崛起英国观后感1200字五篇

大国崛起英国观后感1200字五篇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大国崛起英国观后感1200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大国崛起英国观后感1200字 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中国的富强,将创造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一过程深刻影响着世界格局。近代以来160多年的追赶,使我们更需要去探索自己的强国之路。 在这集中,介绍了英国成为工业强国的历程。 随着英国殖民扩张和海外市场的成熟,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手工工场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为了鼓励发明创造,英国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专利法》。这一切,使得英国出现了全民热衷于发明、生产和贸易的景象。 当牛顿发现了宇宙运行的规律后,科学的精神渗透到英国社会中;当瓦特最终以万能蒸汽机解决了最核心的动力问题后,英国工业化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全面展开;当亚当·斯密以《国富论》指出了自由竞争的市场规律后,英国人开始在本国强大工业能力的支持下,推行自由贸易,拓展全球市场。 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英国的兴盛历程给予我们很多的启示,英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有着其深厚的社会原因,英国人民乃至贵族、皇室对于科学的尊重,对新技术、新发明的全民性崇拜为英国的迅猛发展提供了一个适宜的平台。牛顿用他智慧的头脑为英国带来了一场科学的革命,指引人们从对自然界的迷信和恐惧状态走向科学时代,他告诉人们自然界存在规律,而且规律可以被认知。牛顿去世时,英国以隆重的国葬仪式将他安葬在威斯敏斯大教堂,抬棺椁的是两位公爵,三位伯爵和一位大法官,成千上万的市民去送行,这是一个国家对于这位科学巨人的尊重,整个社会都在向一个科学家表达无限的敬意。当亚当斯密走进会场,所有的绅士们停止交谈,起立向这位学者表达敬意,斯密很不好意思的说:“大家请坐。”首相说:“您不坐我们是不会坐下的,哪有学生不给老师让座的呢?”看到这里我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正是这种对科学的尊重,促使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的国家。 反观我国的历史和现状,我们国家不是一个重视科技的国家。且不谈在封建

英国崛起给我们的启迪

英国崛起给我们的启迪 -------《大国崛起》英国篇 摘要 《大国崛起》英国篇讲述的是英国崛起的历程,.新航路开辟后,海运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处于大西洋航线的中心线上,海运便利。英国由于手工业的迅速发展,盛行圈地运动,为当时英国手工业提供物质基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正处于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实行较开明的经济政策,新贵族与资产阶级利益受到保障,女王当时也参与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股份。由于英国海运业迅速发展,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直接攫取了海上运输贸易霸权。由此给人一些启示…… 关键词英国崛起启迪 正文 这次宏观课老师又一次推荐了记录片《大国崛起》,于是,我再次回味这部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著作。 记录片《大国崛起》,这是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解读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片所说的“世界性大国”,不是人口和面积意义上的大国,而是在历史“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之后出现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国家。 今天的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拥有众多人口和悠久历史的中国如何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中国的几代领导人反复强调:我们的发展,要吸收和借鉴全人类的文明成果。那么,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应该以什么样的胸怀和态度来看待曾经在近现代历史上引领世界潮流的国家?中国的和平发展,可以从中借鉴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 我们该如何认识中国?我们该如何看待世界?一部十二集的电视也许不可能给出答案,至少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迪。 一.思想的解放是先导 思想的解放是先导。这是电视对我的启迪之一,英国工业革命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新教在英国确立了统治地位,它解放了人们被禁锢的僵化思想。诞生了一批伟大的科学家,瓦特、牛顿是他们的杰出代表。英国可以为出身低微的牛顿举行国葬,皇室成员、亲王亲自为他抬棺。这在其它当时等级森严的欧洲国家是不可想象的,更不用说中国。 当时经济的飞速发展的迫切需要新技术,为什么唯独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正是英国相对而言比较开放、自由的宗教环境,为优秀科学家的诞生提供了宽松的空间。这些标新立异的科学工作者才没有被当成异教徒烧死。如果瓦特研究万能蒸气机的实验被当狂热的宗教界成挑战上帝的举动;如果珈利略的悲剧降落在瓦特身上,英国还有工业革命吗? 联系到我国的实际,思想解放对我国的影响也是十分显著的,如文革以后,掀起的思想解放运动。确实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事实证明思想解放是一个国家崛起的先决条件。

大国崛起 英国发展史

专题复习大国崛起——英国 一、英国重大历史的发展线索 参加二战 多极化中的 1640—1688年18世纪60年代 ——1840年 18世纪后半期 1914—— 1918年 1939—— 1945年 目前 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日不落帝国参加一战 二、考点梳理: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1、原因: 2、开始标志: 3、结果:1689年颁布,确立了 资产阶级统治。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政治上,推翻了,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经济上,为发展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二)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840年前后) 1、政治前提: 2、开始标志:哈格里斯夫发明(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机器)。 3、主要标志:改进的蒸汽机,将人类带入了“时代”。 4、英国工程师发明了了火车机车(1825年“旅行者号”机四试制成功) 5、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 工业革命使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率先完成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先进、落后的局面。 6、启示: (三)“日不落帝国”(18世纪后半期) 美洲:17世纪初,英国开始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13个殖民地,对北美人民采取高压政策,激起人民的反抗,掀起了独立战争。 1、领导人 2、重要文件:年月日,发表的。 3、内容:宣言痛斥了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人们有生存、自由的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宣言同时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4、作用或意义:它标志着的独立,国家的诞生,反映了广大人民要求,是世界上第个资产阶级人权宣言。 非洲:成为罪恶的的主要经营者。进行血腥的资本积累。 亚洲:1、印度:殖民活动开始于17世纪工业革命后英国加紧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激起人民反抗。(1)(封建王公出身的)领导了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是杰出的民族英雄。(2)领导印度独立运动,于年赢得独立。 2、中国:1840年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先后发动两次鸦片战争。 (1)虎门销烟:时间;地点;领导人。(2)中英《南京条约》:A1842年8月;B主要内容:割给英国;B赔款万元;C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D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社会性质变化及分期) (3)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英法联军火烧。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四)参加一战(1914——1918) (1)一战爆发的原因:看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同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重新分割世界,从而形成了两大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2)导火索: (3)著名战役: (4)性质: (5)结果:三国同盟失败,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立了新的世界政治格局:。这一体系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各方矛盾,所以不能维持长久的和平。 (五)参加二战 慕尼黑阴谋: (1)时间:;(2)内容:规定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德等地割让给德国。(3)实质:大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牺牲弱小国家利益。 (4)影响:A 推向顶峰。B刺激法西斯国家侵略野心。C削弱反法西斯力量。 (5)启示: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1)时间:年1月1日。 (2)主要国家:美国、英、苏、中等26国家。 (3)标志:签署《》 (4)的建立是打败法西斯的重要保证。(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最重要的保证) 诺曼底登陆 (1)时间:年6月6日 (2)作战双方:美、英等反法西斯盟军——德国 (3)标志:开辟了欧洲,加快了德国灭亡的进程。 雅尔塔会议 (1)时间:年2月 (2)参加国首脑:罗斯福、、斯大林 (3)地点:苏联的雅尔塔 (4)内容:会议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还决定成立;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三个月后,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六)加入欧盟 1、时间: 2、使用单一货币: 3、作用:欧盟成员国间,有利于经济发展。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七)目前英国成为影响多极化的重要力量,还有哪些国家。

(完整版)《大国崛起》解说词(第四集)英国

《大国崛起》解说词(第四集) 作者:CCTV出处:CCTV 发布时间:2006-11-21 5:01:08 文字〖大中小〗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工业的先声为什么会出现在英国? 第四集解说词:工业先声(英国下) 三百年前,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中国的康熙皇帝正在用他的文治武功,开辟一个新王朝的辉煌,并开始对遥远的西方产生了兴趣。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带动了对商品的需求;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了英国人普遍的认识水准。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并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那么,工业的先声为什么会出现在英国?对于这个岛国来说,高速的工业化发展进程又意味着什么呢? 第四集工业先声 这里是英国西北部的一座滨海小城,它的名字叫格里诺克,1736年,工业革命之父、万能蒸汽机的发明者――詹姆斯·瓦特先生就出生在这里。今天,这座城市美丽而安宁,港湾中停泊着许多漂亮的游艇,街道上汽车稀少,人们生活闲适平静。 不过,大约三百年前,这里完全是另外一幅景象。由于靠近欧洲烟草中心的格拉斯哥市,格里诺克的出海口位置显得非常重要。港口中大型帆船你来我往,城市里载货马车喧嚣奔腾,酒馆里商人们吞云吐雾、高谈阔论。瓦特的祖父和父亲就是这些商人中比较成功的两位,他们从事的是格里诺克最红火的烟草贸易。 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有很多像瓦特家族这样的家庭,在新教思想影响下,开始努力创造财富,追求利润,他们想以现实的成就与上帝沟通,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弄钱是人生的主要之事。” 如果进一步扩大眼界看,就会发现瓦特的父辈们在格里诺克与美国的弗吉尼亚之间进行的贸易,仅仅是英国全球贸易中一个小小的部分。1686年时的一个统计表明,当时有近一半的英国船只都在从事美洲或印度贸易。这是当时让所有国家都会眼红的生意。 英国伦敦大学王家学院教授安德鲁?波特

大国崛起英国解说词 [大国崛起英国的解说词]

大国崛起英国解说词[大国崛起英国的解说词] 从北京往西大约8000公里,就是欧亚大陆的西部终端。从这里跨过一道海峡,有一个岛国,国名叫“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我们通常称作“英国”。这个国家的面积仅有24万平方公里,在今天也只有6000万人口,但是在世界近代历史上,它却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 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时候,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自豪的英国人曾经以“日不落帝国”来形容自己的国家,因为在19世纪末的时候,它的殖民地遍及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所有大陆板块,总面积达930万平方公里,统治着世界上三亿多的人口。 1588年7月7日,大西洋的海流与此前任何一个夏季一样,波涛汹涌。 这一天,130艘战船、8000名水手和两万名士兵从西班牙起航,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拥有一个显赫的名号——无敌舰队。强大的西班牙帝国在它的护卫下,已经称霸了半个多世纪。 无敌舰队此行的目的是控制英吉利海峡,教训大西洋上的岛国英格兰。 英西战争源于宗教改革。16世纪30年代,英国已经变成了新教国家。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希望英国恢复信仰天主教,接受(信奉天主教的王室成员)亨利八世女儿玛丽的管制。 除了宗教信仰,让西班牙国王挥戈动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英格兰人正在试图抢占和扩大海上优势,西班牙帝国的利益遭到了前所未有的侵犯。 一个一直以来并不被欧洲大陆重视的小小岛国,为什么会对当时世界的第一大帝国西班牙发起挑战?英国人究竟凭借什么,敢于对抗已经在海洋上驰骋了近百年的西班牙? 油画上这位用巨型裙箍、僵硬皱领、宽大衣袖、绣金披纱来装饰的女性,就是当时英国的统治者――伊丽莎白一世。在重叠繁复的服装下,妇女的形体不见了,人们记住的是一个庄严高傲的王权偶像。一位著名的英国传记作家这样描述这位25岁登基、终身未婚的女王:“这只凶狠的老母鸡一动不动地坐着,孵育着英吉利民族。这民族初生的力量,在她的羽翼下,快速地变成熟,变统一了。她一动不动地坐着,但每根羽毛都竖了起来。” 1558年伊丽莎白一世继承王位的时候,从英吉利海峡的那一边,不断地传来西班牙和葡萄牙航海探险家成功发财的消息。这些消息,是一个即将全面来临的时代,对懵懂的人们发出的清晰信号。它意味着:在一个刚刚被重新发现的世界面前,谁能抢到先机,接受新的思想,谁更快地打破旧有的价值观念,谁就会更快地变得富有和强大。在新世界的游戏规则里,赢得海洋比赢得陆地更为重要。 历史给每个民族腾飞的机遇都是有限的。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伊丽莎白一世没有错过时机。英格兰的任何一个地方距离海洋都不超过120公里,女王认为可以利用这个天然的优势,发展海洋贸易。但是这样做,无异于从西班牙人那里虎口夺食。伊丽莎白一世十分清楚对手的实力,她不希望在公开对抗中输给西班牙。 从1588年战胜西班牙的大海战,到1688年的光荣革命,在整整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英国一方面调整内部制度,一方面积极对外扩张。百年时间的积蓄之后,英国人开始释放自己的能量。光荣革命前后的英国,人口大量增长,商业和手工工业迅猛发展,对外贸易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国计民生。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经有过这样的评价:“使英格兰变得强大的是下述事实:从伊丽莎白时代开始,各方面已经就重商的必要性达成一致。把国王送上断头台的同一个国会,同时在忙于分配海外贸易的职位,仿佛任何事情也没有发生。查理一世的鲜血还在流淌着,这个

英国的崛起和衰落原因

英国的崛起和衰落原因-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英国的崛起和衰落原因 一战前无论经济还是军事,英国都是世界的顶尖,但是却在一战后,英国却不断的衰落了。英国的崛起和衰落原因有哪些的呢本文是整理英国的崛起和衰落原因的资料,仅供参考。 英国的崛起和衰落原因日不落帝国,这是英国在殖民时代顶盛时代时的自称口号,因为英国当时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亚洲(印度、中国部分区域)、大洋洲、非洲、拉美等区域均有英国殖民地,只要是在白天的区域,都能看到英国的国旗,因而号称日不落。至于崛起与衰落的原因,这问题太大了,简略回一下吧,无外乎政治、经济、军事、国际环境等各方面原因。 崛起:政治方面,最早确立资本制度;经济方面,工业革命,圈地运动等;军事方面,灭西班牙主力舰队,取得海上霸权;国际环境方面,其他国家均为殖民地区或是封建国家。 衰落:经济方面,工业开始落后于美、德等国家;国际环境,美、德等国崛起,挑战英国的海外利益,各地的民族民主反帝运动。 一战后英国衰落的原因经济上:虽然英国赢得了战争,并从战争中获得了新的殖民地,战争的巨大开销使得英国无法继续承担维系一个帝国所需要的庞大财政支出。英国有数百万人死亡,无数资产被毁,其结果是债台高筑、资本市场的混乱以及在海外殖民地英国籍官员人数的缺乏。与此同时,民族主义情绪在新老殖民地都在

高涨,而帝国的参战以及非白人士兵在战争中所感受到的强烈的种族歧视都更加助长了这种民族主义情绪。具体来说,战前的债权国变为战后的债务国,战后经济长期低靡、不景气,国际金融中心也由英国伦敦转移到了美国纽约。一战中,英国的商船队遭到巨大损失,使其航运业遭遇重创,也导致英国贸易量的下降。 到1919年,英国欠美国的债务达85000万英镑。因此,英国成为美国的主要债务国。可是在战前,美国是英国的主要债务国。战时英国被迫卖掉了海外资产的四分之一。由于战争,英国的内债增加了九倍,即从64500万英镑增加到66亿英镑。(数字摘自《英国现代史》作者是弗.格.特鲁汉诺夫斯基) 在战争年代,整个英国工业显着地扩大了生产机构,但是,这并不能使它在世界市场上更有力量跟它的对手进行竞争。陈旧不堪的企业需要国家的补贴来维持,这就不能不室战后时期英国工业的情况更加复杂。 战时英国工业的发展极不平衡。由于劳动力被抽到军队和军火企业中去,以及原料不足和机器设备的日益破旧,旧有的最重要的工业部门减产了。煤产量从1913年的28740万吨减少为1918年的22770万吨。1913生铁产量为1026万吨,而1918年为908万6千吨。造船业产量也急剧下降,1913年英国造船厂建成的船只总吨位为120万吨,而在1918年减为77万2千吨。战时生产的增长,主要是依靠扩大所谓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汽车工业、航空工业、制造军火的工业以及供应兵工厂金属的炼钢工业。

历史节目大国崛起英国优秀观后感范文5篇

历史节目大国崛起英国优秀观后感范文5篇大家有没有观看过历史节目大国崛起英国,有没有写过关于大国崛起英国的观后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观后感范文5篇,希望能够分享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一个国家的外部崛起是它内部强大实力的外延。 英国,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自称为“日不落帝国”。我认为,英国的崛起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环境发展成熟的必然结果。 它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推崇“重商主义”政策;在新航路的开辟后,英国利用其地理优势,进取发展对外贸易并且注重发展海军,夺得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到了19世纪末,其殖民地几乎已遍布所有大陆板块,统治着当时世界上三亿多的人口。(可惜,之后殖民地纷纷独立,以致于英国受到了一些打击,失去了昔日荣光。) 丘吉尔曾说过:“大英帝国即时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意失去一个莎士比亚。”由此看出,英国对科学的尊重以及对培养人才的重视,使得英国成为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在工业革命上取得许多优秀成果,以此为英国崛起打好了基础。 而美国于1876年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以此来庆祝其独立100周年。当时,清政府派出了展览团,他们展出的是小脚绣花鞋及纯银打制的器具,而西欧国家展出的却是贴合时代潮流的,科技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如:英国展出的是蒸汽机车,美国展出了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的是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这就是当时的中国与西欧国家的差距啊! 尽管此刻的中国向西方学习了许多的高新科技,并所以取得了经济上的快速发展。可是,此刻的中国只是在复制,模仿,而非创造!这样的中国,注定是会落后于那些进取创新科技的国家。我觉得,我国仅有重视教育,善于借鉴别国经验,提高国民素质与生活水平,调动人们的进取性,促进经济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强国之梦。当“中国制造”成功转化为“中国创造”时,就是赶超它们的有利条件。我相信,中国会靠自我变得更强大! 今日,我们观看了《大国崛起》英国篇,看过之后,我越发的对这个"日不落帝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身为一个大西洋彼岸的小小岛国,他却有勇气对抗当时的海上帝国西班牙。她作为一个弱智纤纤的女流之辈,她为了她的国家为了她的子民终身未嫁。把自我的一身都献给了这个国家。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用自我的一生去捍卫这个国家,而她的子民也没有让她失望,一个新兴的海上强国----英国,崛起!

大国崛起英国部分观后感

大国崛起英国部分观后感 1 大国崛起英国部分观后感 今天我们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课上观看了一部纪录片,名为《大国崛起》,由于时间原因我们只观看了英国部分。在躁动的夏日,这样的一部纪录片更使我们异常兴奋,激动之余亦使我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一国何以崛起, 在18世纪和19世纪,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自豪的英国人曾以“日不落帝国”来形容自己的国家,因为在19世纪末,它的殖民地遍及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所有大陆板块,总面积达930万平方公里,统治着世界上三亿多的人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原本在海洋中安详飘荡的小岛,孕育了超凡的能量,改变了自己,也影响了世界呢,这不禁让我想到一句在中学课本里经常出现的一句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是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近代科学的角度看,正是牛顿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之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牛顿通过自己的伟大著作宣告了科学时代的来临,他告诉世人:自然界存在着规律,而且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殖民扩张和海外市场的成熟,使各种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以手工工场为支撑的生产能力变得捉襟见肘。当瓦特最终以万能蒸汽机解决了最核心的动力问题后,英国工业化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全面展开(工业革命)。为保障科技发展,英国准备好了将聪明才智纳入实用轨道的各种机制。这些机制,如同一张巨大而细密的网,将世

界上最优秀的人才和技术都搜罗到了英国。其中,专利保护就是重要的一种措施。为了鼓励发明创造,英国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专利法》。变革并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一种能大大提高效率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出现了。从18世纪末开始,英国的各个行业相继实行了工厂化,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古老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在发生变化。 相对宽容的社会环境,为英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做好了准备;同时,也让这个岛国一步步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位置。整个英国仿佛形成了一个被源源不断的力量推动着高速运转的链条。力量来源于一份文稿,这份文稿可以看作是一台特殊的发动机,一台思想的发动机,它将为人类财富的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正是它使得工业化不再停留于发明机器和制造产品的阶段,而真正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意义。文稿出版于1776年,叫做《国富论》,作者是亚当?斯密。亚当?斯密认为:每个人在经济生 2 活中,通常并不会考虑他对社会利益起了多少促进作用,他盘算的是他自己的好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的努力,会被一只看不见的手牵着,去实现一种他原本无意要实现的目的,最终会促进社会利益。如果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那么,亚当?斯密则是挥动一只看不见的手,为工业革命的推进缔造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亚当?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后来被瓦特和博尔顿所代表的新兴阶层推崇到了神圣的地位,他们是从亚当?斯密的理论中获得最大利益的人。当他们在西方各国的议会中占有多数席位时,亚当?斯密的理论开始对这些国家的政策产生深刻的影响,由此形成了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斯密的理论是在资本主义发展以前发表的,它起了一个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使英国成为第一个世界强国、世界霸权国家,也使全世界的

纪录片大国崛起英国观后感范文800字5篇

纪录片大国崛起英国观后感范文800字5篇 在不同的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这是大国崛起这部纪录片告诉我们的道理,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观看纪录片大国崛起英国观后感800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观看纪录片大国崛起英国观后感800字 在大洋彼岸,存在着一个"日不落帝国"----英国!英国,它的经济发达,适合旅游,更值得一提的是,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那种骨子里散发的贵族气息,吸引着许多外国游客前往这个神秘的国度。 今天,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大国崛起》英国篇,看过之后,我越发的对这个"日不落帝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身为一个大西洋彼岸的小小岛国,他却有勇气对抗当时的海上帝国西班牙。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用自己的一生去捍卫这个国家,而她的子民也没有让她失望,一个新兴的海上强国----英国,崛起! "日不落帝国"和"世界工厂"这两个称谓其实可以概括为英国最伟大的成就。首先来说第一个:英国在打败西班牙之后,逐渐开始垄断海上贸易。特别是在伊丽莎白一世的统领下,发展本国经济,进行资本累积成为振兴英国的头等大事。这个使命即使在女王死后,查理一世即位也没有荒废。所以在英国发展初期,对殖民地的扩张和侵略从来没有断过,乃至殖民地遍布全球,对于本国国民来说这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以至于有了"日不落帝国"。 英国的工业革命对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还处于闭关锁国状态时,英国已经翻开了历史的新篇章,机器开始代替手工,这在当时的清朝时无法想象的。珍妮纺纱机的出现,瓦特蒸汽机的发明都在一步步的引领着世界走向新时代。从此,世界人民开始走向工业革命化道路。 英国除了在经济上引领潮流,在政治上也同样带来了新的改革。《大宪章》的颁布给英国又一次洗礼,乃至对整个欧洲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宪章中首次提到君主的权力不是至高无上的,人民的权力才是至高无上的。这点,在当时世界也是史无前例的。查理一世的死证明他想统治人民,控制议会,控制,控制人民在英国这个国家是行不通的,践踏了人民的权力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而查理一世的死对那些君主专制的国家,以及那些想实行君主专制的国家一致命打击。

大国崛起之英国观后感1000字5篇

大国崛起之英国观后感1000字5篇 英国,一直都是我最喜欢的国家。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经济发达,很适合旅游,最重要的它有很悠久的历史文化,那种骨子里的贵族气息深深吸引了我。让我对这个神秘的的国家更加向往。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大国崛起之英国观后感 我对周五的这次关于大国崛起的纪录片观看感触很多;那么英国为什么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变得如此强大呢?我认为主要是思想的解放是先导,英国工业革命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新教在英国确立了统治地位,它解放了人们被禁锢的僵化思想。诞生了一批伟大的科学家,瓦特、牛顿是他们的杰出代表。英国可以为出身地微的牛顿举行国葬,皇室成员、亲王亲自为他抬棺。这在其它当时等级森严的欧洲国家是不可想象的,更不用说中国。当时经济的飞速发展的迫切需要新技术,为什么唯独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正是英国相对而言比较开放、自由的宗教环境,为优秀科学家的诞生提供了宽松的空间。如果瓦特研究万能蒸气机的实验被当狂热的宗教界成挑战上帝的举动;如果珈里略的悲剧降落在瓦特身上,那我们还看得到英国的工业革命吗? 一个国家的崛起,往往也是以经济发展为先导的,比如1840年代英国的工业革命,蒸汽机特别是蒸汽火车的出现,美国西进运动和工业化、特别是爱迪生、等发明家和企业家的发达,带动了社会经济,使得崛起具备了基本的物质条件。

但是,有了物质条件,就真的能崛起为真正的大国吗?历史上,从古代蒙古到西班牙,这些依靠外部掠夺为主的国家,崛起和衰落同样迅速。不是说,英国没有对外掠夺,而是人家的主力和优势建立在国内。于是,我们看到当英国的海外贸易和资本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大约在1830年左右,资产阶级宪政出现了,而后来,随着社会矛盾的发展,在1863年左右,工人阶级开始得到选举权。 也就是说,大国的发展和真正崛起,在全球竞争的现代,不仅是经济发展,也是政治的民主化。 这中间的道理很简单: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规则下的平等,而要让规则活起来,不成为橡皮图章,就必须让参与竞争的主体制定和维护规则。比如说,英国早期,贵族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不被国王剥夺,就搞了大宪章,用议会高于王权来保护自己,而资产阶级为了保护自己不被贵族剥夺,而要求选举权;后来,出于同样的原因,工人阶级也有同样的要求。 宪政民主的经典演化路径就是这样。 可以说,人们追求更好生活推动了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时,人们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必然选择参与到政治中去,大国崛起之英国观后感坐落于欧洲大陆西北部海岸的英国,一个小小的岛国,是什么让她拥有今天如此崇高的世界地位?是名族精神的凝聚,还是是名族力量的苏醒,同样也离不开统治者的管理。在英国经济不稳的年代,伊丽莎白一世看到了海洋的潜力,明智的向海上扩充势力,以充盈国库。而面对当时的海上霸主西班牙的声讨时,

英国的崛起与中国的发展

英国的崛起与中国的发展 一、引言 一个国家的崛起,必然有它与众不同的兴起之路,当然,这条道路也必然十分地艰辛与困苦。我相信,每个国家的兴起都有它的血泪史,然而也正是这些血泪史构成了那些大国的宝贵财富。当今社会是一个和平与发展的社会,各国之间的比拼也绝非仅仅停留在军事层次,要想成为一个大国,首先经济、政治、文化方面要高度的发达,同时在崛起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可持续发展。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国家,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它会成为世界舞台的主角,并且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它特有的脚印。因此,研究大国的崛起,有利于中国的成长,对于正在走一条伟大复兴道路的我们,它具有深刻的影响。而《大国崛起》这部纪录片,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它用优美的笔法、理性的态度、开阔的视野,较为客观地解读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9国先后崛起的历史。其中,“英国——工业先声”部分对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本文也是针对该部分内容就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展开讨论并谈论一些自己的看法。影片中有这么一句话:如果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给明的大门,那么亚当斯密则是挥着无形的手,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种新的经济体制。我想就这么一句话,已经把英国的工业革命初步概括出来了。 二、经济方面的崛起 一个国家的崛起,往往是以经济发展为先导的,英国就是如此。首先,工业革命出现时英国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资产阶级通过大规模地对外掠夺以及在国内实行的国债制度和消费税政策,积累了巨额财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所必须的货币资金;同时,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广阔的国内市场。工业革命的标志是瓦特发明了蒸汽机,自此,英国有了自己创造的动力,它打破了原来只有风车、水排作为动力源的模式,人们的生产不在局限于依赖自然的力量,从而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随着工业生产中,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了手工生产,英国出现了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化生产。自此,英国的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在工业革命期间,亚当·斯密发表了《国富论》,这对工业革命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书中,他称市场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着市场上无数个寻求“自利”的经济个体的行为,并因此推动整个社会财富的增加。这个看不见的手其实也就是市场供求规律。当时,英国已经采用了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并且把自由贸易政策作为基本国策,通过取消对其他国家的贸易限制,换得本国在其他国家的贸易自由,从而获取更多的财富积累,使其一直到20世纪初都占据着世界大国的地位。 从英国工业革命在经济方面的所作所为,我们不难看出:开放是一种很好的资源。一个国家在本土的发展总是有限的,开放不但能获得更多的资源,而且可以使原有的资源得到最优的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当今的中国是一个资源稀缺的国家,自然资源尤其是水资源和油气资源的储产量严重不足,中国今天正在崛起,而目前可控资源又远远不足以保证这种崛起。我们既然不能通过武力解决问题,就需要更加开放的对外政策来缓解矛盾,不得不说邓小平推行的改革开放确实是英明之举,也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如果中国能通过正当的对外贸易政策,达到19世纪的英国,“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是我们的林区,澳大利亚有我们的牧羊场,秘鲁送来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我们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种植园遍部东印度群岛,我们的棉花长期以来,栽培在美国南部,现在已经扩展到地球每个温暖地区”,那

《大国崛起》英国纪录片观后感最新范文5篇

《大国崛起》英国纪录片观后感最新范文5篇《大国崛起》英国纪录片,看过之后,我对这个"日不落帝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身为一个大西洋彼岸的小小岛国,他却有勇气对抗当时的海上帝国西班牙。以下是我整理的观后感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大国崛起英国观后感范文一 在大洋彼岸,存在着一个"日不落帝国"----英国!英国,它的经济发达,适合旅游,更值得一提的是,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那种骨子里散发的贵族气息,吸引着许多外国游客前往这个神秘的国度。 今日,教师组织我们观看了《大国崛起》英国篇,看过之后,我越发的对这个"日不落帝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身为一个大西洋彼岸的小小岛国,他却有勇气对抗当时的海上帝国西班牙。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用自我的一生去捍卫这个国家,而她的子民也没有让她失望,一个新兴的海上强国----英国,崛起! "日不落帝国"和"世界工厂"这两个称谓其实能够概括为英国最伟大的成就。首先来说第一个:英国在打败西班牙之后,逐渐开始垄断海上贸易。异常是在伊丽莎白一世的统领下,发展本国经济,进行资本累积成为振兴英国的头等大事。这个使命即使在女王死后,查理一世即位也没有荒废。所以在英国发展初期,对殖民地的扩张和侵略从来没有断过,乃至殖民地遍布全球,对于本国国民来说这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以至于有了"日不落帝国"。 英国的工业革命对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还处于闭关锁国状态时,英国已经翻开了历史的新篇章,机器开始代替手工,这在当时的清朝时无法想象的。珍妮纺纱机的出现,瓦特蒸汽机的发明都在一步步的引领着世界走向新

时代。从此,世界人民开始走向工业革命化道路。 英国除了在经济上引领潮流,在政治上也同样带来了新的改革。《大宪章》的颁布给英国又一次洗礼,乃至对整个欧洲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宪章中首次提到君主的权力不是至高无上的,人民的权力才是至高无上的。这点,在当时世界也是史无前例的。查理一世的死证明他想统治人民,控制议会,控制法院,控制人民在英国这个国家是行不通的,践踏了人民的权力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而查理一世的死对那些君主专制的国家,以及那些想实行君主专制的国家一致命打击。 同时,英国的文化,戏剧也深深的影响着世界,他的古典文化值得我们考究。 总之,《大国崛起》英国篇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震撼,也是我更加了解了这个"日不落帝国"! 大国崛起英国观后感范文二 一个国家的外部崛起是它内部强大实力的外延。 英国,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自称为“日不落帝国”。我认为,英国的崛起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环境发展成熟的必然结果。 它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推崇“重商主义”政策;在新航路的开辟后,英国利用其地理优势,进取发展对外贸易并且注重发展海军,夺得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到了19世纪末,其殖民地几乎已遍布所有大陆板块,统治着当时世界上三亿多的人口。(可惜,之后殖民地纷纷独立,以致于英国受到了一些打击,失去了昔日荣光。) 丘吉尔曾说过:“大英帝国即时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意失去一个莎士比亚。”由此看出,英国对科学的尊重以及对培养人才的重视,使得英国成为第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