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避雷器故障排除案例课件资料

避雷器故障排除案例课件资料

35kV高压输电线中的B相导线
雷击时变电所内高压跌落式熔断器有严重的电弧产生。低压配电室内也有电弧现象并

变电所,输电线路呈三角形排列,全线架设了避雷线;35kV变电所的入口处,装
保护间隙被雷击坏后,一直没有修复;在变电所的周围还装设了两
24m高的避雷针,防雷措施比较全面,但还是遭受到雷害。
4Ω,符合规程要求。检查有
发现35kV变电所内的B相避雷器,其试验数据当时由于生产紧张等

)雷电是落在高压线路上,线路上没有保护间隙,当雷击出现过电压时,没有能够通

)当雷电波随着线路入侵到变电所时,由于B相避雷器质量不良,冲击雷电流不能够
产生较高的残压,当超过高压跌落式熔断器的耐压值时,使跌落式熔断器

)当避雷器上有较高的残压时,由于避雷器的接地系统和变压器低压侧的中性点接地
造成变压器低压侧出现较高的电压。低压配电柜的绝缘水平比较低,在低压侧出


)恢复线路的保护间隙,使雷击高压线路时,保护间隙首先能够被击穿而把雷电流泄

)当带电测试发现避雷器质量不良时,要及时拆下进行检测,包括:①测量绝缘电阻;
③测量工频放电电压。只有当这些

)在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后,经修复绝缘水平满足要求后才可再投入使用。

10kV配电线路上。当时,离配电变压器仅60m的电管所内,三人围在一张办
10kV侧避雷器有两
15cm处原来焊接处烧断,据反映该处烧断已近一年
6cm长的断口,而是用一根8#铁丝缠绕在接地引下线断口的上下

尽管避雷器能可靠动作,但强大的雷电流无法入地,极高的雷电冲击电
击穿空气引起了三个人同时被雷击的事故。在现场发现,照明
30cm高;灯头内的绝缘胶木已严重碳化成粉末状,确认这是一起因避雷器及



)各供电所每年在雷雨季节前后,集中力量对所辖供电区的变压器及高低压线路进行
做到所有配变的避雷器和低压侧的中性点都可靠接地,其接地电阻必须满

2)进一步加强对农电工的培训和管理工作。定期培训,提高技术水平。

1#主变压器突然发生停电。到1#主变压器附近查看,发现35kV L2相避雷器
Ll相避雷
L2相避雷器的
L型)制成,直角的一边用电焊焊接在避雷器帽盖中
10mm的孔,用一螺栓将引线线夹紧固在上面。寒冬季
L型扁铁焊接薄弱的地方发

改进措施
对避雷器接线固定方法进行改进。第一种是将避雷器高压引线线夹
第二种是将避雷器帽盖卸下,在帽盖中心位置钻一个孔,然
无论天寒地冻,避雷器的高压引线拉力都不可能将接线端子从避雷器

此外,在新装或检修时,适当加长引线的长度以减轻寒冷天气引线收缩

而造成的端子的


某变电所l0kV 侧母线电压不平衡,电压波动严重。
随后听到警铃响声,C相电压指零,另两相电压升高,断开电压互感器高压电源,进行
C相线圈烧毁,检修人员随即找了一只新互感器投运。不到半个小时,
10kV 电压三相指零又迅速回升正常。经观察系10KV C相母线避
C相避雷器上部被炸成两截,上半截吊在原高压引线上,高压引线有
下半截在原地未动。进一步检查发现,瓷套外表面烧焦,内壁有明显拉弧的
断口内残存的阀片溶化破损,有二片云母垫发黑。检查雷电计数器记录,先后三相共
6次,A、B、C相分别为1、2、3次。变电所内其他避雷器均未动作。
事故后仍用避雷器进行试验,但C相避雷器因其部分元件炸散,无法重新组装,于是
A 相避雷器瓷套内,并利用其并联电阻和火花间隙进行测试,两相解体检

正常的并联电阻,每片约在5~8.5MΩ之间,两片串联时约为22MΩ。
A、B两相避雷器中拆出的各片电阻值正常,但C相有二片阻值为零:其中一
2/3,取同长度的完好电阻测量,阻值均在3~5MΩ之间;另有一
长度为完好电阻长度的3/5,阻值为0./5MΩ,取同长度完好电阻测量,阻值约4~6MΩ。
C相并联电阻严重损坏,引起避雷器爆炸。
10kV系统中性点不接地,10kV线路B相断线时,形成单相弧光接地,
A、C两相电压升高。因未及时切断故障线路,使
以致互感器一次电流增大,磁通趋于饱和,过
同时,避雷器也长时间地流过数倍于正常的泄漏电流。由于并联电阻的热容量较
又破坏了避雷器的正常性


不但对中性点接地的电压互感器有害,而且也会

因此,运行人员除应严格按照运行规程中“35KV及以下无消弧线圈补偿系统的带接地
2h”的规定执行以外,还应尽可能地缩短这种运行时间,以免再发生类

(五)变压器中性点避雷器雷击爆炸事故
某110kV 变电站铁塔遭受雷击,雷电流80kA 左右,由铁塔对导线反击,造成C相闪
引起单相接地,运行中的变压器中性点上的避雷器爆炸,3#发电机母线发出单相接地信
110kV
C相导线对铁塔有闪络痕迹,如图1所示。
当雷电击中铁塔时,变压器中性点出现位移电压,大于避雷器

此110kV 系统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但为限制单相短路电流,不大于三相短路电流,
同时又为满足继电保护配合的需要,而将变压器中
当雷击使110kV 系统发生C相闪络,造成单相接地时,根据对称分量法分析,
U
。因零序电流I0仅能通过中性点接地的变压器,而对中性点不接
在中性点上就产生了位移电压,其值等于故障
U

而避雷器的最大允许电压为41kV 。在单相接地时,变压器中性点上位移电压超

过避雷

1 电气主接线图


最大允许电压必须大于变压器中性点可能出现的位

(六)雷击送电线路事故
35kV线路遭受雷击。电网结构呈树枝分布,共连接35kV变电所5座,量总计59750kVA ,
2中箭头处为落雷点及击穿起弧点所示。35kV 系统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线路基本杆
1.5km 内设架空避雷线。线路经过的路径多为半丘

35kV 线路受雷击。变电所35kV集坚线路主变压器断路器及上一级福山
35kV 断路器同时速断跳闸,自动重合动作,重合不成功。城镇变电所中央信号反映
相接地,A、C相电压升高为线电压。此时又进行了一次强送电,强送不成功,再次
35kV线路出口处,藕合电容器上端与线路阻波器之间引线处发生一大弧光,

查巡发现,集坚线路52# 杯杆塔B相导线靠近线夹处被电弧烧断落地。从断线点查看,
51#杆及52#杆B相绝缘整串被击穿;同
B相耦合电容器上端引线因对杆塔放电而烧断;在同一系统的距
C相避雷器也被击穿,其计数器也被烧坏。
2 电网示意图

35kV供电线路按线路设计规程要求,在距变电所两侧1~2km架设避雷线,线路中间地
6.5km,正处在无架空避雷线地段。由于雷电幅值极
因此在落雷点处造成整串绝缘子击穿接地。另外在变电所终端杆的线路高频阻波器与耦
400mm ) ,也在过电压时,成为击穿放电的薄弱
即起弧点,使引线被电弧烧断。B相落雷的直接原因是,线路主要杆型为上字形排列,
相为顶端相,在运行中起了“避雷线”作用。该相导线被直击雷击中的概率大大高于处在
A、C两相。
线路51#、52#杆绝缘子被击穿放电,导线被烧断落地,相当于B相金属性接地。由于B
A、C两相对地电压升高。在集坚线52#杆落雷后,城镇站和福
35kV变电所,致使A、
相电压高出相电压数倍,从而使各站A、C两相上所接的电气设备和部分绝缘子也如上所
例如,集坚线54#杆A 相绝缘子整串也被击穿。由于雷击过电压造成
城镇变电所与福山变电所速断保护无选择性,造成越级跳闸,造成城镇、
3座35kV变电所同时停电的局面。

对于某些多雷电活动的地区,虽然全年平均总雷电日不超过标准(30天),但应根
负荷重要、雷电活动频繁的地区(例如线路经
,对此类线路应

一般来说,对于杆塔类型不变的线路,只增加一条避雷线,对于整个线路投资增加不
却可避免由于雷电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一般送电线路建成后要运行二三十年以上,其

(2)对于上字形排列导线,应按过电压规程在顶端相每基增加一放电间隙,使过电压


雷击时变电所值班室墙上的室外照明灯控制开关窜出一个大火球。随即发现变电所内所
10kV配出线尚正常,

控制室

直流屏二只整流管击穿,整流变压器一次熔丝两相熔断;直流系统中,
无线电话的整流电源被击坏。在雷电防护

3 布置设备现状接线图
雷电波的能量并不大,不是直击雷造成的。故
照明灯控制开关处出现电弧的现象,即可肯定,雷电冲击波是经过此断路器进入
交流系统造成;影响所用变压器二次的400V交流系统。又因无线电话的整流电源也
而整流变压器的电源由一条电缆从高压室所用变压器的
400V交流系统上。
室外照明灯具按惯例装设在避雷针上,从控制开关到灯具之间的电源线是通过聚乙烯塑
12m处。分析表明,这就

雷电冲击波通过此通道串入室内,造成故障的全过程(如图3所示)。

(当然还有雷电流大小的因素),过电压导入室内寻找绝缘薄弱的地方,将其击
400V交流系统,也
400V交流系统后,还要通过所用变

中性线中的雷电流通过断路器断口,放电后就直接进人中性点入地,不会造成什么危
400V交流系统
400V交流系统上的设备的绝缘水平都比较高,因此未造成

通过上述分析,找到这次雷击事故的根源,进行妥善处理。除将雷击造成故障排除外,
这样处理后,

某隧道内安装有电视摄像机及其附属控制电路板共20套,另外还有各种检测装置等多
30%以上。最严重的一次是雷电击坏摄像机4台、控制板5块。
高压电源是从几公里之外用电缆经地沟送来,不存在线路受雷击的问题。供给负
且变压器离负荷最近点也有200m,亦不会直接受雷击。

取单台灯做试验,发现钠灯对电压的变化反应很大,其电流波形呈非正弦波,从启动
2000 多盏灯组成了一个复杂的、致使电压波形发生畸变的网络,

改进措施
将原来上、下行两条隧道负荷分别由两台变压器供电的方式,改为由一台变压器供

(2)在变压器低压侧加装避雷器,以便让过电压进入隧道前得到最大的衰减。
在弱电设备电源端接压敏电阻。


4组安装在6kV不接地系统的4条直配线上,1组备用。使用不到20
就有3条直配线上的5只避雷器在没有受到雷击的情况下炸裂,其中一条线路保护动作

为了查明原因,从线路上取下其余7 只避雷器进行测量,发现绝缘电阻均明显下降。
发现避雷器上端螺栓根部密封不严,因此,有可能是避雷器内部进入潮湿的空

为了证实这一结论,将备用的1组避雷器安装在直配线上,将其中两只重新密封并检查
20天,取下并做试验,发现密封良好的避雷器绝缘合格,另一只绝缘电阻则明


使线路单相接地。这时流过避雷器的接地电流足以使避雷器炸
如果避雷器三相绝缘电阻同时降低,就有可能发生三相

或两相接地短路故障,使线路保

避雷器内部的间隙,都需在干燥情况下才能保持其工作性能良好,所以要求制造或解体


35kV线路B相接地故障。不多时
35kV线路出现过流掉闸。事故发生后分别对两条35kV线路及相应变电所进行了巡
经查35kV接地故障是35kV变电所避雷器爆炸而引起,35kV过流事故是因电缆(A

(1) 经现场检查分析35kV避雷器爆炸是因为铁座裂痕进入潮气导致避雷器绝缘下降。
35kV接

(2) 检修人员在检查、解剖故障电缆时发现。该电缆接线端至接地线间(内部)有一
根据电缆烧痕及现状分析,电缆在做电缆头时因热缩电缆头收缩不均,而遗留
经长期雨淋进入雨水或浸入潮气,使绝缘电阻下降,电缆头承受耐压下降。在正
电缆头还能维持运行,当不同相接地时,其对地电压升为
这时电缆头因承受不住线电压而对地放电,形成放电电流。也就是线路出现过流掉


加强输变电设备的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定期对防雷设施进行预防性试验。
线路电缆也要定期进行试验,发现绝缘电阻及泄漏电流与原始数据有明显变化者,

严格电缆头制作工艺,防止留有事故隐患,同时要按规程要求作好全项试验,并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