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总结管理会计第四章

总结管理会计第四章

总结管理会计第四章
总结管理会计第四章

第四章组织职能

组织职能概述

一、名词解释

1、组织职能

组织职能是指为有效实现组织目标,建立组织结构,配备人员,使组织协调运行的一系列活动。

二、填空

1、管理者的组织职能主要包括(组织设计)、(组织运行)与(组织变革)三大部分内容

三、简答

1、简述组织职能的基本内容

设计并建立组织结构;

设计并建立职权关系体系、组织制度规范体系与信息沟通模式,以完善并保证组织的有效运行;

人员配备与人力资源开发;

组织协调与变革。

四、论述

1、试述组织职能的基本原则

(1)有效实现目标原则。即组织结构的设计,必须从组织要实现的目标、任务出发,并为有效实现目标、任务服务。

(2)专业分工与协作的原则。要按照专业化的原则设计部门和确定归属,同时要有利于组织单元之间的协作。

(3)指挥统一原则。即在设计职权关系中,必须保证指挥的统一性,防止令出多门。

(4)有效管理幅度原则。每个管理者管理幅度大小的设计,必须确保能实现有效控制。

(5)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要将高层管理者的适度权力集中与放权于基

层有机结合起来。

(6)责权利相结合原则。要使每一个组织单元或职位所拥有的责任、权力和利益相匹配。

(7)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原则。既要保证组织的相对稳定性,又要在目标或环境变化情况下能够适应或及时调整。

(8)决策执行和监督机构分设的原则。为了保证公正和制衡,决策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必须分别设置。

(9)精简高效原则。机构既要有效率精简,又要精简有效率。

2、试述组织职能的基本程序

第一阶段:组织设计过程,包括:

(1)要根据组织的宗旨、目标和主客观环境,确定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思路与原则。

(2)根据企业目标设置各项经营、管理职能,明确关键职能,并把公司总的管理职能分解为具体管理业务和工作等。

(1)选择总体结构模式,设计与建立组织结构的基本框架。

(1)设计纵向与横向组织结构之间的联系与协调方式、信息沟通模式和控制手段,并建立完善的制度规范体系。

第二阶段:组织运行过程,包括:

⑸为组织运行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并进行培训。

⑹对组织成员进行考核,并设计与实施奖酬体系。

⑺反馈与修正。在组织运行过程中,加强跟踪控制,适时进行修正,使其不断完善。

第三阶段:组织变革过程,包括:

⑻发动变革,打破原有组织定势,为建立新组织模式扫清道路。

⑼实施变革。

单元一组织设计能力

一、名词解释

1、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组织内的全体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在管理工作中进行分工协作,通过职务、职责、职权及相互关系构成的结构体系。组织结构的本质是成

员间的分工协作关系。组织结构的内涵是人们的职、责、权关系,因此,组织结构又可称权责结构。

2、部门划分

部门划分是指把工作和人员组织成若干管理的单元,并组建相应的机构或

单位。不同的管理或业务部门,是使整个管理系统有机地运转起来的细胞与基础。

3、管理幅度

管理幅度亦称管理跨度,是指一名管理者直接管理的下级人员的数量。管

理幅度的大小,实际上反映着上级管理者直接控制和协调的业务活动量的多少

4、管理层次

管理层次亦称组织层次,是指社会组织内部从最高一级管理组织到最低一

级管理组织共有多少的各个组织等级。管理层次实质上反映的是组织内部纵向分工关系,各个层次将担负不同的管理职能

5、事业部制

事业部制也叫联邦分权化,它是一种分权制的组织形式。是指在公司总部

下增设一层独立经营的“事业部”,实行公司统一政策,事业部独立经营的一种体制。

6、制度规范

制度规范是指组织为有效实现目标,对组织的活动及其成员的行为进行规

范、制约与协调,而制定的具有稳定性与强制力的规定、规程、方法与标准体系。

二、填空

1、组织结构设计包括(横向设计)与(纵向设计)。组织(横向设计)主要解决管理与业务部门的划分问题,反映了组织中的(分工合作)关系;组织

(纵向结构设计)主要解决管理层次的划分与职权分配问题,反映了组织中的(领导隶属)关系。

2、按人数划分部门的方法主要适用于(某些技术含量低)的组织

3、按时间划分部门的方法通常用于(生产经营一线的基层)组织

4、按职能划分部门的优点是有利于(强化各项职能);可以带来(专业化

分工)的种种好处;有利于工作人员的(培训与技能提高)。

5、按职能划分部门的方法较多地应用于(管理或服务部门)的划分

6、按产品划分部门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制造、销售和服务)等业务部门

7、按区域划分部门的方法主要适应于(空间分布很广)的企业的生产经营

业务部门

8、按工艺过程(设备)划分部门的方法主要用于(生产制造业企业)、(连续生产型企业)、(交通运输企业)等

9、按服务对象划分部门的方法主要用于(服务对象差异较大,对产品与服

务有特殊要求)的企业

2、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互相制约,之间存在着(反比例)的数量关系。

当组织规模既定的前提下,(较大)的管理幅度,就会形成较少的管理层次。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管理幅度),即管理层次的多少取决于(管理幅度)的大小。

11、管理幅度的设计必须坚持既要(有效控制),又要(提高效率)的原则进行

11、管理层次设计的制约因素主要有(有效管理幅度)、(纵向职能分工),以及(组织效率)等

12、在组织设计中,可能产生两种典型的组织结构。一是(高层结构)形

式,即管理幅度较小,管理层次较多;二是(扁平结构)形式,即管理幅度较大,而管理层次较少。

14、集权与分权是指职权在(不同管理层)之间的分配与授予

14、组织结构形式是组织结构框架设置的模式,本质上反映一种(特定的

职权关系)。

16、最早的和最简单的组织形式是(直线制)

17、直线制组织机构只适用于(小规模)企业

16、直线职能制组织形式以(直线指挥系统)为主体,同时发挥(职能部

门)的参谋作用。(职能部门)对下级部门无权直接指挥,只起业务指导作用,

但在直线人员授权下可行使职能权。

19、事业部制也叫联邦分权化,它是一种(分权制)的组织形式

20、(事业部制)组织结构主要适用于规模大、有不同市场面的多产品的现

代大企业

19、(矩阵制)组织结构主要适用于变动性大的组织或临时性工作项目

19、制度规范的基本功能包括(规范功能)、(制约功能)和(协调功能)

23、组织的制度规范主要包括四大类,即:(组织的基根本制度)、(组织

的管理制度)、(组织的技术与业务规范)和(组织成员的个人行为规范)24、制定组织的制度规范应遵循(法制性原则)、(目标性原则)、(科学性

原则)和(系统性原则)等四项原则。

25、不同组织的管理制度各不相同。就企业而言,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专

项管理制度)和(部门(岗位)责任制度)

26、企业的技术与业务规范主要有(生产技术标准)、(生产技术规程)和(生产定额)等

三、简答

1、简述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

组织目标与任务

组织环境

组织的战略及其所处发展阶段

生产条件与技术状况

组织规模

人员结构与素质

2、简述部门划分的原则

有效实现组织目标原则。即部门划分必须以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专业化原则。即按专业化分工,将相似职能、产品、业务汇到一个部门中。

满足社会心理需要原则。划分部门也不宜过度专业化,而应按照现代工作

设计的原理,使员工的工作实现扩大化、丰富化,尽可能使其满意于自己的工作。

3、划分部门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按人数划分部门

按时间划分部门

按职能划分部门

按产品划分部门

按区域划分部门

按工艺过程(设备)划分部门

按服务对象划分部门

4、简述按职能划分部门的优缺点

按职能划分部门的优点是:(1)有利于强化各项职能;(2)可以带来专业化分工的种种好处;(3)有利于工作人员的培训与技能提高。

这种结构形态的弊端是:长期在一个专业部门工作,容易形成思维定势,产生偏见;可能导致整个组织对于外界环境变化的反应较慢。

5、简述按产品划分部门的优缺点

优点是:(1)能使企业将多元化经营和专业化经营结合起来;(2)有利于企

业加强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以市场为主导,及时调整生产方向;(3)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内部竞争。

其缺点是:必须有较多的全面管理能力的人员;由于职能部门重叠设置而导致管理费用的增加;各产品部门的负责人可能过分强调本部门的利益,而影

响企业的统一指挥。

6、简述按区域划分部门的优缺点

其优点是:(1)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市场需求情况自主组织生产和经营活动,更好地适应市场;(2)在当地组织生产可以减少运费和运送时间,降低成本;(3)

分权给各地区管理者,可以调动其参与决策的积极性,有利于改善地区内各种活动的协调。

缺点是:需要很多具有全面管理能力的人员,使管理费用增加,增加总部的控制难度。

7、简述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

管理工作性质

管理者自身的能力与素质状况

下级人员素质与职能性质

计划与控制的难度与有效性

信息沟通的难易与效率

组织的空间分布状况

组织的外部环境

8、简述高层结构的优缺点

其优点是:

最主要的优点是主管人员的管理幅度较小,能够对下属进行有效控制。

有利于明确领导关系,建立严格的责任制;

因层次多,各级主管职位多,能为下属提供晋升机会,促使其积极努力工作。

其缺点是:

由于层次较多,协调工作增加,造成管理费用大;

信息的上传下达速度慢,并容易发生失真和误解;

计划和控制工作较为复杂;

最高领导层与基层人员相隔多个层次,不容易了解基层现状并及时处理问

9、简述扁平结构的优缺点

其优点是:

最主要的优点是有利于授权,激发下属积极性,并培养下属管理能力

信息传递速度快、失真少;

能灵活的适应市场;

管理费用低;

便于高层领导了解基层情况

其缺点是:

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大、负荷重,难以对下级进行深入具体的指导和监督;

对领导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

10、简述直线制组织机构的优缺点

优点是:(1)机构简单,沟通迅速;(2)权力集中,指挥统一;(3)垂直联系,责任明确。

其缺点是没有职能机构,管理者负担过重,而且难以满足多种能力要求。

11、简述矩阵制组织结构的优缺点

优点是:

(1)使企业组织结构形成一种纵横结合的联系,加强了各职能部门之间的配合,有利于发挥专业人员的综合优势。

(2)具有较强的组织灵活性,既可以根据需要快速组建,完成任务后又可以撤销

缺点是:

(1)由于组织成员必须接受双重领导,破坏了统一指挥原则,下属会感到无所适从。

(2)工作出现差错时,不易分清领导责任

12、组织制度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加强宣传教育

明确责任,狠抓落实,严格执行

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加强考核与监督

加大奖惩力度

做好信息反馈,在适当时机进行调整与进一步完善

四、论述

1、试述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优缺点

主要优点:

(1)对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实行统一管理、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有利于发挥各事业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并能更好地适应市场。

(2)有利于最高层管理者摆脱日常事务,集中精力去考虑宏观战略;

(3)有利于锻炼和培养综合管理人员

缺点:

(1)事业部制存在着分权所带来的一些不足,如本位主义;指挥不灵,企业整体性差;职能机构重复设置,管理人员增多等。

(2)事业部制要求管理者必须具备很高的管理素质,否则会造成事业部管理的困难。

单元二选聘与培训能力

一、名词解释

1、人力资源管理

在狭义上,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为实现组织目标,对组织人力资源的取得、

配置、利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行为。在广义上,人力资源管理包括狭义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

2、人员分工

人员分工是指人与事的配合,即指派哪个或哪些人去完成哪项或哪些工作。科学合理的分工,可以优化劳动组织,提高劳动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员工

对工作的满足感,进而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3、人员组合

人员组合是指人与人的配合,即组织内按管理或作业需要所进行的人员配

置与合作。人员组合的目的是实现人与人的相容与互补,取长补短,形成一种

默契的合作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组织内各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实现

管理的目标

二、填空

1、管理者选聘有两大途径,即(外部招聘)和(内部提升)

1、确定从内部还是从外部选聘管理者时,要考虑的因素有(职务的性质)、(企业经营状况)和(内部人员的素质)

2、人员组合包括(技术结构)和(社会结构)两个方面的组合

3、人员组合最基本的原理是(同素异构原理)

4、人员组合的原理包括(同素异构原理)、(技术匹配原理)和(社会心理相容与互补原理)

5、实现最佳组合的途径包括实现(最佳知识、技能组合)、(最佳年龄组合)和(最佳气质、性格组合)

6、人员培训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觉悟与职业道德)培训、(技术与业务

理论知识)培训和(技术与业务能力)培训

三、简答

1、如何理解人力资源的含义?

在现代管理中,把人看成是组织最重要、最有活力、最能为组织带来效益

的资源。

⑴人是组织最宝贵的资源,它将决定其他资源作用的发挥;

⑵组织的全体成员都属于人力资源,而不仅限于“人才”。

⑶人力资源本身是可以被不断开发的。

⑷人力资源在狭义上是特指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并做出贡献的全体成员能

力的总和。

2、简述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⑴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与规划

⑵人员选聘与组合

⑶人员使用与激励

⑷人力资源开发

3、简述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

优化原则。即通过科学选聘、合理组合,实现人员配备的最优化

竞争原则。人员的选聘、组合、使用与发展不能在封闭和僵化的环境下进行。必须引入竞争机制,公开、公正、平等竞争

激励原则。即通过人员配备,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开发原则。即在人员配备和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智力开发,不断提高人员的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

4、简述外部招聘方式的优缺点

优点是:(1)被聘人员具有“外来优势”,如果他确有能力,便可迅速打开局面。(2)有利于平息和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3)能够给组织带来新的管理方法和经验。

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外聘者不熟悉组织内部情况,同时也缺乏一定的人事基础,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才能有效地工作。(2)可能产生聘用失误的问题。(3)外聘会挫伤组织内部成员的积极性(会堵死他们的升迁之路)。

5、简述内部提升的优缺点

优点是:(1)利于鼓舞内部成员的士气(给每个人带来发展机会)。(2)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外部人才愿意到有发展机会的企业)。(3)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性,避免误选。(4)有利于被聘者迅速开展工作。

弊端主要有:(1)容易引发同事间的争执与不满。(2)可能造成“近亲繁殖”的现象,不利于组织的管理创新。

6、简述人员分工的要领

明确工作任务与目标

熟悉下级的专长、不足与个性

实现人与事的最佳匹配

明确地向任务承担者交代所要完成的任务与条件

寻求组织整体协调与绩效最大化

7、管理者具体培训方式的方式有哪些?

轮换工作

设立“助理”职位

临时性晋升

参加委员会工作

在岗辅导

外部培训

8、一般员工培训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上岗培训

岗位练兵

集中培训

脱产进修

技术考核与晋级

四、论述

1、试述促进员工全面发展的途径

⑴尊重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尊重员工的政治权利,充分发挥其议政和参与管理的积极作用。

⑵鼓励员工的首创精神,支持他们在工作中的改革与创新,满足其成就事业、自我实现的需要。

⑶建立终身学习的体系,提供员工学习理论与技术的必要条件,鼓励他们技术与业务上的进步,促进其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

⑷尊重员工的个性,鼓励员工健康的个性发展和人格的自我完善。

⑸满足员工的各种社会心理需要,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在组织中建立健

康、向上、团结、融洽的团体氛围。

⑹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关心并促进员工的身心健康。

⑺要利用本组织的各种有利条件,使本组织的成员有高质量的、愉悦的社会生活,使他们不但是“工作的人”,而且还成为“幸福的人”。

⑻树立组织成员的社会责任意识,使他们成为自觉维护社会公德、承担社会义务的高素质的社会成员。

单元三考核与奖酬能力

一、名词解释

1、人员考核

人员考核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衡量与评定人员完成岗位职责任务的能力与效果的管理方法。

二、填空

1、对员工进行考核,主要涉及(德)、(能)、(勤)、(绩)和(个性)五个方面

1、人员考核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

1、奖酬最重要的目标有三个,最首要的目标就是(能有力吸引社会上的优

秀人才来本企业工作),最直接的目标就是(对组织成员产生尽可能大的激励作用)第三是(促进员工能力的不断开发)

4、(工资差别)是指不同人员或岗位工资之间的差别,是体现工资激励性最关键的要素

5、确定劳动差别的依据是劳动的(数量和质量)

三、简答

1、简述人员考核的作用

考核有利于评价、监督和促进员工的工作,有明显的激励作用

为确定员工的劳动报酬与其他待遇提供科学依据

个人认识自我、组织进行考核,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有利于管理者了解下属,以便进行合理的岗位调整及职务晋升

2、简述人员考核的要求

考核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

要建立由正确的考核标准、科学的考核方法和公正的考核主体所组成的考核体系

要实行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制度化的考核

要注意考核结果的正确运用

3、简述人员考核的程序

制定考核计划

制定考核标准,设计考核方法,培训考核人员

衡量工作,收集信息

分析考核信息,做出综合评价

考核结果的运用

4、简述激励性奖酬体系的设计要求

加大薪酬的浮动比例

必须与绩效紧密挂钩

突出技能工资的作用

科学地确定岗位薪酬差别

注重奖酬激励的长期性

四、论述

1、试述人员考核的方法

实测法。即通过各种形式的实际测量进行考核的方法。

成绩记录法。即将取得的各项成绩记录下来,以最后累计的结果进行评价

的方法。这是一种日常的、连续的、客观记录事实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适应于能实行日常连续纪录的生产经营活动或其他职能工作

书面考试法。即通过各种书面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适应于对员工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测定

直观评估法。即根据被考核者的一些表现,由考核者直接做出评估的方法。

这主要是依据对被考核者平日的接触与观察,由考核者凭主观判断进行评价的方法

情景模拟法。即设计特定情景,考察被考核者现场随机处置的能力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对管理者的考核中

民主测评法。即由组织的成员集体打分评估的考核方法。一般采用问卷法

进行。即由考核者事先设计问卷,按考核的项目设计问题;再由相关知情者以书面或口头的方式回答;最后由考核者进行统计整理的一种方法

因素评分法。即通过对有关项目分别考核,再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考核方法。其思路为:将考核的有关项目具体分成评定要素,分类排列,并规定每一个项目的分数;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对照标准,分别给个项目打分;最后,将个项目的分数累加起来,以累分的形式综合表示出对被考核者的评价

管理会计第四章_本量利分析习题和答案解析_东北财经大学第二版

4.利润一业务量式本量利关系图 二、分析思考 1?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定是什么? 2?贡献边际及其相关指标的计算公式? 3?单一品种保本点的确定方法有哪些? 1 .经营安全程度的评价指标的内容及其计算? 2 .单一品种下有关因素变动对保本点和保利点,对安全边际以及对营业利润的影响是什么? 1?本量利关系图的含义及其类型有哪些? 2?因素变动对保本点等指标有哪些影响? 三、单项选择题 1 .称为本量利分析的基础,也是本量利分析出发点的是( B ?相关范围及线性假设 C ?产销平衡假设 必须假定产品成本的计算基础是( 1. 已知某企业本年目标利润为 2 000万元,产品单价为 600元,变动成本率为 30% 固定成本总额为600 一、关键概念 1 .本量利分析 2. 贡献边际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 3 .保本点 1 .安全边际 1 .本量利关系图 3 .保本点 .保本作业率 2?传统式本量利关系图 4 .保利点 3 ?贡献式本量利关系图 A.成本性态分析假设 2 .在本量利分析中, D ?品种结构不变假设 A .完全成本法 B .变动成本法 C .吸收成本法 D.制造成本法 3 .进行本量利分析, A .税金成本 必须把企业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和 B.材料成本 () C .人工成本 D .变动成本 4?按照本量利分析的假设,收入函数和成本函数的自变量均为同一个 A .销售单价 B.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 。 D.产销量 5 ?计算贡献边际率,可以用单位贡献边际去除以 A .单位售价 B.总成本 ()。 C.销售收入 D.变动成本 1 ?下列指标中,可据以判定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是 A .保本量 ()。 ?贡献边际 C ?保本作业率 保本额 2 ?当单价单独变动时,安全边际 ()。 A. 不会随之变动 B ?不一定随 之变动 C ?将随之发生同方向变动 D ?将随之发生反方向变动 3.已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 元,为使安全边际率达到 60% A . 2000 件 B . 1333件 单位变动成本为每件 45元,固定成本总额 该企业当期至少应销售的产品为 () .1280件 60, 000元,产品单价为120 C . 800件 D 4?已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 5元,单位变动成本 3元,固定成本总额 600元,则保本销售量为 ()。 A. 200件 B . 300件 C . 120件 D. 400 件 5 ?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是 36元,固定成本总额 4 000元,产品单位销售价格 56元, 要使安全边际率达到 50 %,该企业的销售量应达到( A . 400 件 B . 222 件 C . 143 件 D 500 6 ?根据本量利分析原理,只提高安全边际而不会降低保本点的措施是( A .提高单价 B ?增加产量 C ?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 ?降低固定成本 7 ?某公司生产的产品,其保本量为 20万件,单价2元,贡献边际率为 40%,其固定成本为( )。 A . 50万元 B . 100万元 C . 8万元 D 16 万元

管理会计计算公式

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销售价格X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X销售量-固定成本=(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X销售量-固定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p-b) 边际贡献(TCM)=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单位边际贡献X销售量 营业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X100%=单位边际贡献/销售收入X100% 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X100%=单位变动成本/销售价格X100% 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 边际贡献率=1-变动成本率 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固定成本/(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 盈亏平衡点销售额=销售价格X盈亏平衡点销售量 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 某种产品的销售比例=这种产品的销售收入/全部产品销售收入合计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各种产品边际贡献合计/各种产品销售收入合计=∑(各种产品边际贡献率X各种产品销售比例) 综合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固定成本/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某种产品盈亏平衡点销售额=综合盈亏平衡点销售额X该种产品销售比例 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X边际贡献率 安全边际=预算(或实际)销售量-盈亏平衡点销售量 安全边际=预算(或实际)销售额-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额)/预算(或实际)销售量(额) 营业利润=安全边际(数量)X单位边际贡献 营业利润=安全边际(金额)X边际贡献率

实现目标利润销售量=(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位边际贡献 实现目标利润销售额=(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位边际贡献率 实现目标利润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目标利润)/销售量实现目标利润的固定成本=(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x销售量-目标利润目标利润=预计资产平均占用额X投资报酬率 经营杠杆系数=利润变动百分比/销售变动百分比 经营杠杆系数=预计边际贡献/预计利润总额 计划期利润百分比=销售变动百分比X经营杠杆系数 成本无差别业务量=两方案固定成本之差/两方案变动成成本之差 以P表示本金,F表示本金和利息之和,i表示利息,n表示存款年数 按单利计算F=P*(1+i*n) 按复利计算F=P*(1+i)n次方 现值pv=终值FV*现值系数 终值FV=现值PV*终值系数 年金终值FVA=年金A*年金终值系数 年金现值PVA=年金A*年金现值系数 年金A=年金终值FVA/年金终值系数 年金A=年金现值PVA/年现值系数 净现金流量=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 各年营业净现金流量=该年营业收入-该年付现成本-该年所得税 各年营业净现金流量=该年税后净利润+该年折旧+该年摊销额

管理会计考点

管理会计考点 1、管理会计的职能:规划职能组织职能控制职能评价职能 2、管理会计的任务: 确定各项经济目标合理使用经济资源调节控制经济活动 评价与考核经济业绩 3、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1)服务对象: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2)工作重点:面向未来算活账 3)约束依据:成本与效益的关系;4)行为影响:最关心计量结果和内部报告将怎 样影响未来管理人员的日常行为; 5)时间跨度:有很大的伸缩性;6)核算主体:企业内部各个责任中心; 7)核算程序:核算程序不固定8)核算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专门方法和技术; 9)精确程度:不要求精确10)信息特征:选择部分特定的管理信息 4、成本形态的含义是指成本总额对业务量总量之间的依存关系,这种关系是客观存在的, 是成本固有的性质。 5、产品成本按成本习性分类: 1)变动成本:a 凡是成本总额与业务量总数呈正比例增减变动关系; B 但就单位产品中的变动成本而言,则是不变的 2)固定成本:a 凡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 影响而固定不变变动,保持固定不变的; B 但就单位产品中的固定成本而言,则与业务量变动增减曾反比例变 动 6:、固定成本分类:1)酌量性固定成本:广告费职工培训费新产品研究开发费2)约束性固定成本:折旧费保险费租金(设备) 7、混合成本分解方法:高低点法 8、贡献毛益计算:1、Tcm 2、cm 3、Br 4、cmR 5、bR+cmR=1 9:经营杠杆的作用:预测风险 预测利润:根据基期利润求解计划期利润 10、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时,将一定时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 造费用计入成本。将固定制造费用作为“期间成本”看待。 11、全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时,将一定时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 造费用与固定制造费用全部计入成本。P(课件1 例题)

管理会计公式汇总

第二章 成本形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一、成本基本公式 Y = a + b · x b 单位变动成本 总成本 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 x 业务量 (总额) (总额) 二、混合成本的分解:高低点法 计算顺序:先算b ,再求y a =高bx -高或y a =低bx -低 三、★变动成本法 1.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边际贡献总额 2.边际贡献总额-固定成本总额=营业利润净利 四、完全成本法 1.销售收入总额—销售生产成本(期初存货+本期产量-期末存货)=销售毛利 2.销售毛利—全部销售与管理费用(含固定、变动销售与管理费用)=营业利润 第三章 本量利分析 一、边际贡献 1.★单位边际贡献(CM )=销售价格—单位边际成本=P-b 边际贡献(TCM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单位边际贡献x 销售量 =px-bx=(p-b )x=CM · X 营业利润(P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TCM —a 边际贡献率= %100x p CM %100x px TCM )销售价格() 单位边际贡献()销售收入()边际贡献(= 变动成本率%100x p b %100x px bx ) 销售收入() 单位边际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2. ★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 边际贡献率=1—变动成本率 二、盈亏平衡点销售量与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1.★— 单位变动成本销售价格固定成本 盈亏平衡点销售量-= 单位边际贡献 固定成本 盈亏平衡点销售量= 2.★盈亏平衡点销售额=销售价格x 盈亏平衡点销售量 边际贡献率 固定成本 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3.多种产品保本销售额的计算 全部产品销售收入合计 各种产品边际贡献合计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 ∑= 各种产品销售比例)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 x (

管理会计第五章答案

第五章答案 1.解: 假设C产品停产,贡献毛益分析如下表所示。 可见,由于停产了C产品,结果使整个企业由盈利34 000元变成亏损56 000元,因为产品C虽然亏损,但仍有正的贡献毛益额可以弥补部分固定成本。 2.解: 自制零部件下的成本=18000*(30+20+8)=1044000(元) 外购零部件下的成本=18000*60=1080000(元) 自制零部件的差量收益=1080000-1044000=36000(元) 因此,应选择自制零部件方案。 3.解: 自制零部件的预期成本y1=40000+58x 外购零部件的预期成本y2=60x 当y1=y2时,x=20000(个) 因此,当x=20000时,y1=y2,两个方案不分优劣。 当x<20000时,y1>y2,外购方案较优。 当x>20000时,y1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知识点整合.doc

第一章:管理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职业道德的特征与作用 1)特征:实践性、职业性、规范性、多样性和稳定性 2)作用:促进职业活动的进行,提高职业活动的效果 提升本人的职业形象,乃至所服务机构及行业的形象 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与特征 概念:在管理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提现管理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管理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特征:1.具有职业性和实践性 2.具有公众利益的符合性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 对管理会计师个体的作用 1、指导作用 2、对管理会计师职业道德遵守的促进和评价作用 对单位的作用 1、是单位实现管理会计目标的重要保障 2、是单位总体道德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职业规范体系的作用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关系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之间的协同关系 1、两者目的相同 2、管理会计职业道德以会计法律制度为基础 3、管理会计职业道德是相关法律法规的重要补充 4、法律法规将成为管理会计职业道德和工作的方向指引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相关法律制度的区别 1、两者性质不同:会计法律制度具有强制性、代表国家的意志。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没有国家行政司法体系作为保障,是管理会计师自律性要求,代表的是管理会计职业群体以及社会公众的要求或期待,其执行要求和监督来自于社会监督或自律性组织的监督 2、两者作用范围不同 3、两者表现形式不同:会计法律由国家立法部门或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和颁布,有明确的法律条款、实施细则。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可以形成文字,也可以不形成文字,是一种思想深处的自律

第二章:管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职业认知和价值观、能力、达成业绩的努力程度) 职业认知和价值观 1、热爱管理会计职业(1.正确认识管理会计职业,认识管理会计职业特点。2.热爱管理会计职业,通过做好管理会计工作创造价值) 2、诚信从业(1.不弄虚作假,不为利益或其他目的而造假。2.实事求是,无隐瞒,不为谋取私利或其他目的人为选择信息或有选择性的工作) 3、客观公正(1.从主观上,客观公正推进工作。2.从客观上顶住各种不正当压力。3.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包括财税方面的法律法规、准则等>,推动单位向政策和法律法规所鼓励和引导的方向发展) 4、保密(1.保守工作中的秘密,2.不利用工作中所获得的相关信息为自己或者相关人员谋利) 5、廉洁自律(1.不行贿、2.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或受贿、3.不持他人行贿受贿或谋取私利,并推动单位的监控体系进行防范、4.推动积极正面的价值观) 能力准备与自我提高 1、充足的专业技能准备(熟悉法律法规,财税法规及规则、具备

管理会计公式大全

企财务分析中重要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 一、变现能力比率 1、流动比率=流动资産合计 / 流动负债合计 标准值:2.0。 意义: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流动资産越多,短期债务越少,则流动比率越大,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分析提示:低于正常值,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较大。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流动资産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 2、速动比率=(流动资産合计-存货)/ 流动负债合计 保守速动比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 流动负债 标准值:1/0.8 意义:比流动比率更能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因爲流动资産中,尚包括变现速度较慢且可能已贬值的存货,因此将流动资産扣除存货再与流动负债对比,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分析提示:低于1 的速动比率通常被认爲是短期偿债能力偏低。影响速动比率的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账面上的应收账款不一定都能变现,也不一定非常可靠。 二、资産管理比率 1、存货周转率=産品销售成本 / [(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标准值:3。 意义:存货的周转率是存货周转速度的主要指标。提高存货周转率,缩短营业周期,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分析提示:存货周转速度反映存货管理水平,存货周转率越高,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爲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它不仅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2、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360*(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産品销售成本 标准值:120。

意义: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産到销售出去所需要的天数。提高存货周转率,缩短营业周期,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分析提示:存货周转速度反映存货管理水平,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爲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它不仅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3、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标准值:3。 意义: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其收回越快。反之,说明营运资金过多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资金周转及偿债能力。 分析提示:应收账款周转率,要与企业的经营方式结合考虑。以下几种情况使用该指标不能反映实际情况:第一,季节性经营的企业;第二,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第三,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销售;第四,年末大量销售或年末销售大幅度下降。 4、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 / 应收账款周转率 =(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 産品销售收入 标准值:100。 意义: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其收回越快。反之,说明营运资金过多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资金周转及偿债能力。 分析提示: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要与企业的经营方式结合考虑。以下几种情况使用该指标不能反映实际情况:第一,季节性经营的企业;第二,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第三,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销售;第四,年末大量销售或年末销售大幅度下降。 5、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360}/産品销售成本+{[(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360}/産品销售收入 标准值:200。 意义:营业周期是从取得存货开始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爲止的时间。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短,说明资金周转速度快;营业周期长,说明资金周转速度慢。 分析提示:营业周期,一般应结合存货周转情况和应收账款周转情况一并分析。营业周期的长短,不仅体现企业的资産管理水平,还会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 6、流动资産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流动资産+期末流动资産)/2]

总结管理会计第五章上

第五章领导职能(上) 领导职能概述 一、名词解释 1、执行力 执行力是相对于决策而言的,是一种管理者实现组织战略、目标、任务的能力。从管理职能的角度看,它大致类似于除计划与决策能力之外的组织、领导与控制能力。 二、填空 1、领导实质上是一种(对他人的影响力) 2、领导工作有效性的核心内容就是(领导者影响力的大小及其有效程度) 3、领导作为一种影响力,其施加作用的方式或手段主要有(指挥)、(激励)和(沟通) 4、指挥具有(强制性)、(直接性)、(时效性)等特点。 5、管理者最经常使用的领导手段是(指挥)。 6、激励具有(自觉自愿性)、(间接性)和(作用持久性)等特点 7、(激励)是管理者调动下属积极性,增强群体凝聚力的基本途径 8、(沟通)是管理者保证管理系统有效运行,提高整体效应的经常性职能。 三、简答 1、如何理解领导的含义 领导是指管理者指挥、带领和激励下属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这个定义包含以下内容: ⑴领导的主体是组织的管理者,领导的客体是管理者的部下,有部下并对其施加影响才可称之为领导。

⑵领导的作用方式是带领与影响,包括指挥、激励、沟通等多种手段。 ⑶领导的目的是有效实现组织的目标。 ⑷领导是管理者一种有目的行为,是管理者的一个重要职能。 单元一领导方式与权力运用能力 一、名词解释 1、管理方格理论 管理方格理论是由布莱克和穆顿在1964年提出的。他们认为,领导者在对生产(工作)关心与对人关心之间存在着多种复杂的领导方式。因此,用两维坐标图来加以表示。以横坐标代表领导者对生产的关心;以纵坐标代表领导者对人的关心。各划分九个格,反映关心的程度。这样形成81种组合,代表各种各样的领导方式。 2、权变理论 权变理论是在特性理论与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发展的,反映了当代管理理论发展的重要趋势。权变理论认为,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唯一正确的领导方式,只有结合具体情景,因时、因地、因事、因人制宜的领导方式,才是有效的领导方式。其基本观点可用下式表示:有效领导(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 3、“途径—目标”理论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罗伯特.豪斯把期望理论与领导行为四分图结合起来,建立了“途径—目标”理论。这一理论致力于研究领导者如何影响追随者对其工作目标的理解和他们所遵循的实现目标的途径。这一理论的基本模式是:分析并依据情景要素选择适宜的领导行为方式,以满足追随者的需要并提高管理的绩效。 4、授权 授权是指由管理者将自已所拥有的一部分权力下授给下级,以期更有效地完成任务并有利于激励下级的一种管理方式。

自考管理会计重点知识讲解考点归类

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述 第一节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现代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二.管理会计及其演进 1.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的另一分支,服务于企业内部的管理职能的实施,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服务并参与管理活动. 2.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分类、加工整理、分析报告和信息传递等。(多选) 第二节管理会计的内容和基本特点 一.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 1.为企业的内部管理服务。 2.主要内容:可以表述为决策与规划会计和执行与控制会计。(背诵) 3.决策分析可区分为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分析。 ◆短期决策分析: (1)成本与产量问题; (2)成本与收入问题; (3)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分配问题。 ◆长期投资决策是建立在货币时间价值的基础上的。 二.管理会计的特点(重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 (背诵)管理会计的基本特点: (1)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 (2)方法灵活多样性; (3)面向未来的时间特征; (4)会计信息不受会计准则约束; (5)重视人的行为问题。 第三节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和信息质量 二.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

(1)为决策提供客观可靠信息; (2)制定计划编制预算; (3)实施经营计划,评价业绩实施控制; (4)成本确定和成本计算。 三.管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准确性; (2)相关性; (3)可理解性; (4)及时性; (5)成本和效益原则。 习题: 1.[201104单选]4.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可以表达为执行与控制会计和() A.决策与规划会计 B.成本与产量会计 C.成本与收入会计 D.企业内部资源合理分配会计 [答案]A 2.[201604单选]10.从工作侧重点的角度而言,管理会计被称之为() A.算账的经营型会计 B.外部会计 C.算账的报账型会计 D.内部会计 [答案]D 3.[201207多选]20.管理会计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信息的() A.收集 B.分类 C.加工整理 D.分析报告 E.传递 [答案]ABCDE 4.[201304单选]8.主要内容可以表述为决策与规划会计和执行与控制会计的是() A.决策会计 B.成本会计 C.责任会计 D.管理会计 [答案]D 5.201307简答]21.简述管理会计的概念及其职能作用。 答: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的另一分支,服务于企业内部的管理职能的实施,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服务并参与管理活动。 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 (1)为决策提供客观可靠信息;(2)制定计划编制预算;(3)实施经营计划,评价业绩实施控制;(4)成本确定和成本计算。 6.[201404单选]1.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主要是() A.投资者 B.债权人 C.企业内部管理者 D.政府部门 [答案]C 7.[201510单选]1.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主要是() A.历史信息 B.现时信息 C.现时和未来的信息 D.未来信息 [答案]C 8. [201610单选]1.下列不属于管理会计特征的是() A.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 B.方法灵活多样 C.面向未来的时间特征 D.会计信息受会计准则约束 [答案]D 9.[201007简答]22.简述管理会计的基本特点。

中央财经大学孟焰-第四章习题答案_管理会计学

第四章变动成本法 【习题一】 项目变动成本法(单位:元)完全成本法(单位:元) 单位产品生产 成本单位直接材料+单位直接人工+单位变动 性制造费用=20+10+14=44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单位全部制造费 用=20+10+14+8000/1500=49.33 期间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变动及固定管理和销售 费用=8000+8×1200+2000=19600 管理和销售费用8*1200+2000=11600 销售成本(变动成本)单位产品生产成本*销售量 =44*1200=52800 单位产品生产成本*销售量 =49.33*1200=59196 税前净利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期间 成本)=1200*80—44*1200—8*1200— 8000—2000=23600 销售收入—销售成本—期间成本 =1200*80-49.33*1200-11600=25204 【习题二】 1.变动成本法:单位直接材料+单位直接人工+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 =(40000+30000+40000)/10000=11 全部成本法: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单位全部制造费用 =(40000+30000+40000+40000)/10000=15 2.职能式利润表(全部成本法): 变动成本率=单位变动成本÷销售单价×100% 项目 2007年 销售收入 8000*20=160000(20=11/55%)(销售单价*销售量)销售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本期生产成本0 15*10000=150000(单位生产成本*生产量) 可供销售产品的成本减:期末存货成本150000 2000*15=30000(未销售量*单位生产成本) 销售成本合计 120000=150000-30000 销售毛利 减:销售及管理费用40000(收入—成本) 20000(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 税前净利 20000 贡献式利润表(变动成本法) 摘要金额 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单价*销售量=8000*20 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 160000 88000

管理会计学习心得体会

管理会计学习心得体会 心得一:管理会计学习心得体会通过张老师的授课,我收获良多,感受颇深。 首先张老师对管理会计内涵的讲解专业系统,通俗易懂,让我作为会计专业学生对财务管理有了整体性认识;通过会计树,我明晰了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之间的联系和不同,对管理过程的具体问题有了定位和分析能力;通过财务指标模型化的讲解,我深刻理解了股东权益报酬率的内在构成和影响因素,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运行有了本质上的认识; 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学生,学好管理会计这门学科是必须的,以下我想谈谈我个人学习管理会计的一些心得。 第一,上课时一定要注意听讲,记好笔记,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并且记笔记也要有选择性的记,该记的记,没必要的就不用记,听听即可。如遇到听不懂的地方课后一定要及时请教老师。 第二,在温习过的基础上,开始做老师布置的作业,作业一定要自己亲自动手做,千万不可抄同学的作业,自己做过才知道是否真正搞明白了。在借鉴别人的答案时,不要只顾一昧地去抄,一定要仔细琢磨别人怎么思考的,为什么要这么做,完了以后自己还要独立地做几遍,易于理解和加深印象。 第三,为了更好的学习好管理会计这门课,我觉得课后去查阅一些相关书籍,遇到好的解题思路就记在笔记本上,以便日后复习时用。 其实这门课的解题公式看似那么一大堆,其实真正的公式没几个,只要知道公式的根本,就可以引申出需要用到的好多公式。简而言之,要想学好这门课,关键是理解,只要理解透了,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心得二:《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学习体会经过对《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管理会计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同时对于这么课程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具体而言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课程开设的看法和建议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会计人才的素质和专业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跳出传统会计思维框架的定位,将自己看成是一位“cfo”,一位管理者,站在战略性的高度考虑问题,而具备高级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是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必要条件,因此管理会计这门新兴学科应运而生。大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经济和社会在发展,大学对人才的培养也应该与时俱进。因此,《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这么课程便尤为重要,应针对经管类特别是会计类专业的学生开设高级管理会计的课程,从而加强会计专业学生的理论素养,增强对专业的理性认识二、关于课程内容的看法和建议管理会计是会计学和管理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因此《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涵盖了会计学与管理学方面的知识,介绍了目前较为前沿与经典的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如:适时制、作业成本法等,是传统管理会计的深化和发展。在我看来,管理会计更加侧重于管理,会计学则是实现管理目标的理论基础。课程内容不足的地方在由于学时和时间的限制,课程内容的丰富度不够,课堂上所能学习到的管理会计的知识有限,虽然学生可以自己在课后学习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但是如果老师能够在内容上的指引更多,学生自学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更深入地理解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 三、关于课程讲授的看法《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授课方式最大的亮点之一便是案例式教学,教学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理论知识教学,而是将理论与案例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高级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增强了对高级管理会计的感性认识。其次,老师在正式讲授高级管理会计的知识之前,会介绍自己在世界各国游历的经历,并且配以大量风景优美的照片,这便是寓教于乐的最好体现,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增长了学生的见识,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彰显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精神。 四、关于考核方式的看法和建议在考核方式上,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各占50%,优点

管理会计学重点

管理会计学重点

管理会计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1.职能不同:管理会计侧重于未来和现在,属于经营管理性会计 财务会计侧重于过去,属于报账型会计 2.服务对象不同:管理会计是对内报告会计 财务会计是对外报告会计 3.约束条件不同:管理会计不受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制约 财务会计受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制约 4.报告期间不同:管理会计报告的编制不受固定会计期间的限制 财务会计按规定的会计期间编制报告 5.会计主体不同:管理会计既要反映企业整体又要反映企业内部 财务会计以企业为会计主体,不反应企业内部 6.计算方法不同:管理会计大量应用现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 财务会计多采用一般的数学方法,加减乘除 7.信息精确程度不同:管理会计不能绝对精确,只能相对精确 财务会计力求精确,数字必须平衡 8.计量尺度不同:管理会计主要使用货币量度也使用非货币量度 财务会计几乎全部是用货币量度 二. 完全成本法: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全部制造费用: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变动成本法: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性制造费用 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优点:1.增强了成本信息的有用性,有利于短期决策 2.更符合配比原则中的期间配比 3.便于各部门业绩评价 4.促使企业重视销售,防止盲目生产 5.简化成本计算,避免固定性制造费用分摊中的主观性 缺点:1.目前不合乎税法要求 2.划分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本身的局限性 3.做长期决策时,其作用随决策期的延长而降低 计算题 贡献毛益=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税前利润=贡献毛益-固定成本 销售成本=可供销售产品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税前利润=毛利-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 三. 盈亏临界点销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固定成本/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

管理会计第四章-本量利分析习题及答案-东北财经大学第二版.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 一、关键概念 1.本量利分析 2.贡献边际3.保本点 1.安全边际2.保本作业率3.保本点4.保利点 1.本量利关系图2.传统式本量利关系图3.贡献式本量利关系图 4.利润—业务量式本量利关系图 二、分析思考 1.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定是什么? 2.贡献边际及其相关指标的计算公式? 3.单一品种保本点的确定方法有哪些? 1.经营安全程度的评价指标的内容及其计算? 2.单一品种下有关因素变动对保本点和保利点,对安全边际以及对营业利润的影响是什么? 1.本量利关系图的含义及其类型有哪些? 2.因素变动对保本点等指标有哪些影响? 三、单项选择题 1.称为本量利分析的基础,也是本量利分析出发点的是()。 A.成本性态分析假设 B.相关范围及线性假设 C.产销平衡假设 D.品种结构不变假设2.在本量利分析中,必须假定产品成本的计算基础是()。 A.完全成本法B.变动成本法 C.吸收成本法D.制造成本法 3.进行本量利分析,必须把企业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和( )。 A.税金成本B.材料成本 C.人工成本 D.变动成本 4.按照本量利分析的假设,收入函数和成本函数的自变量均为同一个( )。 A.销售单价B.单位变动成本 C.固定成本D.产销量 5.计算贡献边际率,可以用单位贡献边际去除以( )。 A.单位售价B.总成本C.销售收入D.变动成本 1.下列指标中,可据以判定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是( )。 A.保本量 B.贡献边际 C.保本作业率 D.保本额 2.当单价单独变动时,安全边际( )。 A.不会随之变动 B.不一定随之变动 C.将随之发生同方向变动 D.将随之发生反方向变动3.已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每件45元,固定成本总额60,000元,产品单价为120元,为使安全边际率达到60%,该企业当期至少应销售的产品为( )。 A.2000件B.1333件 C.800件 D.1280件 4.已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5元,单位变动成本3元,固定成本总额600元,则保本销售量为( )。 A.200件 B.300件 C.120件D.400件 5.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是36元,固定成本总额4 000元,产品单位销售价格56元,要使安全边际率达到50%,该企业的销售量应达到()。 A .400件 B. 222件C. 143件 D. 500件 6.根据本量利分析原理,只提高安全边际而不会降低保本点的措施是()。 A.提高单价 B.增加产量 C.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D.降低固定成本7.某公司生产的产品,其保本量为20万件,单价2元,贡献边际率为40%,其固定成本为()。 A .50万元 B. 100万元 C. 8万元 D. 16万元 1.已知某企业本年目标利润为2 000万元,产品单价为600元,变动成本率为30%,固定成本总额为600

管理会计公式汇总53542

《管理会计》公式 第三章 成本概念及其分类 一、成本基本公式 y = a + b ?x b 单位变动成本 总成本 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 x 业务量 (总额) (总额) 二、半变动成本 1、高低点法 低 高低高高低点产量之差高低点半变动成本之差x x y y x y b --==??= 计算顺序:先算b ,再求a = y 高-bx 高 或 a = y 低-bx 低 2、回归直线法 ∑∑∑∑∑-?-=22)(x x n y x xy n b n x b y a ∑∑?-= ∑∑∑∑∑∑∑-?-?-=])([])([2222y y n x x n y x xy n r (11≤≤-r ) 计算顺序:一般先求b ,再求a ,有时先求r 。 第四章 两种成本计算法的净收益计算公式 一、变动成本法 1、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贡献毛益总额 x cm x b x p ?=?-? 2、贡献毛益总额-固定成本总额=税前净利 m a cmx =-全部 二、完全成本法 1、销售收入总额px -销售生产成本(期初存货+本期产量-期末存货)=销售毛利 2、销售毛利-全部销售与管理费用(含固定、变动销售与管理费用)=税前净利m 其中:存产制期末存货x x a b ????? ??+= (P69) 三、两种成本计算法下净收益的变换:M 变-期初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末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 M全 M全+期初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末存货的固定性制造

费用 M 变 第五章 量本利分析的有关公式 一、贡献毛益(P73) 1、贡献毛益总额()x b p bx px cmx -=-= 2、单位贡献毛益x x cm x bx px b p cm ?=-=-=或 二、贡献毛益率与变动成本率(P74) 1、px bx px px cmx cmR -== 可导出:cmR px cmx ?= cmR p cm ?= p b p p cm cmR -== cmR cmx px = cmR cm p = 2、1=+bR cmR cmR bR -=1 可导出:()cmR px bR px bx -=?=1 bR cmR -=1 p b px bx bR == cmR bx bR bx px -==1 cmR b bR b p -==1 三、保本销售量x 0与保本销售额px 0 1、cm a b p a x =-=0 2、cmR a bR a px bx a x p =-=-=?110 (P76) 3、多种产品保本销售额的计算(P77) (1)算销售比重 ()∑∑=?=px px px x p w i i i i (2)算综合加权贡献毛益率 ()∑∑?=i i i w cmR cmR w (3)算综合保本销售额 ∑∑=?cmR w a x p i 0 (4)算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 ()∑?= ?i i w px x p 00

最新总结会计第五章上

总结管理会计第五章 上

第五章领导职能(上) 领导职能概述 一、名词解释 1、执行力 执行力是相对于决策而言的,是一种管理者实现组织战略、目标、任务的能力。从管理职能的角度看,它大致类似于除计划与决策能力之外的组织、领导与控制能力。 二、填空 1、领导实质上是一种(对他人的影响力) 2、领导工作有效性的核心内容就是(领导者影响力的大小及其有效程度) 3、领导作为一种影响力,其施加作用的方式或手段主要有(指挥)、(激励)和(沟通) 4、指挥具有(强制性)、(直接性)、(时效性)等特点。 5、管理者最经常使用的领导手段是(指挥)。 6、激励具有(自觉自愿性)、(间接性)和(作用持久性)等特点 7、(激励)是管理者调动下属积极性,增强群体凝聚力的基本途径 8、(沟通)是管理者保证管理系统有效运行,提高整体效应的经常性职能。 三、简答 1、如何理解领导的含义 领导是指管理者指挥、带领和激励下属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这个定义包含以下内容:

⑴领导的主体是组织的管理者,领导的客体是管理者的部下,有部下并对 其施加影响才可称之为领导。 ⑵领导的作用方式是带领与影响,包括指挥、激励、沟通等多种手段。 ⑶领导的目的是有效实现组织的目标。 ⑷领导是管理者一种有目的行为,是管理者的一个重要职能。 单元一领导方式与权力运用能力 一、名词解释 1、管理方格理论 管理方格理论是由布莱克和穆顿在1964年提出的。他们认为,领导者在对生产(工作)关心与对人关心之间存在着多种复杂的领导方式。因此,用两维 坐标图来加以表示。以横坐标代表领导者对生产的关心;以纵坐标代表领导者 对人的关心。各划分九个格,反映关心的程度。这样形成81种组合,代表各种各样的领导方式。 2、权变理论 权变理论是在特性理论与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发展的,反映了当代管理理论 发展的重要趋势。权变理论认为,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唯一正确的领导方 式,只有结合具体情景,因时、因地、因事、因人制宜的领导方式,才是有效 的领导方式。其基本观点可用下式表示:有效领导=F(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 3、“途径—目标”理论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罗伯特.豪斯把期望理论与领导行为四分图结合起来,建立了“途径—目标”理论。这一理论致力于研究领导者如何影响追随者对 其工作目标的理解和他们所遵循的实现目标的途径。这一理论的基本模式是: 分析并依据情景要素选择适宜的领导行为方式,以满足追随者的需要并提高管 理的绩效。 4、授权

管理会计学第四章习题

管理会计学第三、四章习题(2013.9) 1、假定新裕公司在计划年度产销甲产品20 000件,若该产品的变动成本率为60%,安全边际率为20%,单位贡献毛益为8元。 要求: (1)预测新裕公司甲产品的损益分界销售额。 (2)若该公司计划年度产销甲产品20 000件,预计可获多少税前利润? 2、华通公司在计划年度准备生产并销售甲、乙、丙、丁四种产品其固定成本总额为24 000元。四种产品的相关资料如下: 要求: (1)预测华通公司在计划年度内的综合损益分界点销售额及其四种产品的损益分界点销售额。 (2)根据华通公司计划期内四种产品的计划销售收入计算,将实现多少息税前利润? 3、兴华公司今年产销甲产品10 000件,销售单价为26元,其变动成本率为70%,固定成本总额为18 000元。若该公司在计划期的甲产品的售价和成本水平均无变动,但根据市场调查,兴华公司决定在计划期将甲产品的销售量增长18%。 要求: 通过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预测兴华公司在计划期将实现多少税前利润? 4、假定通达公司和祥云公司今年的销售收入均为100万元,销售成本均为80万元,因而两公司的税前利润相同为20万元。但是这两个公司的成本结构不同,通达公司的变动成本率为20%,祥云公司的变动成本率为60%,若明年这两个公司的销售收入均增长10%。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两公司明年的利润增长额,并填入下列计算分析表内: 5、虹光公司今年上半年各月的实际销售收入如下:

该公司6月份的实际销售金额的原预测数为27 900元。要求:分别采用以下方法预测7月份的销售额。 (1)加权平均法 6 1 =i i i n n = ∑权数 (2)指数平滑法(平滑系数采用0·6) 6、长江公司2002年度的生产能力只利用了65%,实际销售收入总额为850 000元,获得税后净利润42 500 元,并以17 000元发放了股利。该公司2002年末的简略资产负债表 若长江公司计划年度(2003)预计销售收入总额将增加至1 000 000元并仍按2002年度股利发放率支付股利。另外2003年零星资金(与销售量无关)需要量为25 000元。 要求:采用销售百分比法为长江公司预测计划年度需要追加多少资金?

管理会计公式大全

管理会计公式 第二章变动成本法 一、成本基本公式 b 单位变动成本 y = a + b·x 总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x 业务量 (总额) (总额) 二、混合成本的分解:高低点法计算顺序:先算b,再求a=y高—bx高或a =y低—bx低 三、★变动成本1、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边际贡献总额 2、边际贡献总额—固定成本总额= 营业利润净利 四、完全成本法1、销售收入总额—销售生产成本(期初存货+本期产量—期末存货)= 销售毛利 2、销售毛利—全部销售与管理费用(含固定、变动销售与管理费用)=营业利润 第三章本量利分析 一、边际贡献 1、★单位边际贡献(CM)=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 p —b 边际贡献(TCM)=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 = px —bx = (p —b) x =CM·x 营业利润(P)=边际贡献—固定成本=TCM—a 边际贡献率= 边际贡献(TCM) 销售收入(px) ×100% = 单位边际贡献(CM) 销售价格(p) ×100% 变动成本率= 变动成本(bx) 销售收入(px) ×100% = 单位变动成本(b) 销售收入(p) ×100% 2、★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 1 边际贡献率= 1—变动成本率 二、盈亏临界点销售量与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1、★盈亏平衡点销售量= 固定成本 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 盈亏平衡点销售量= 固定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 2、★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销售价格×盈亏平衡点销售量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 3、多种产品保本销售额的计算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各种产品边际贡献合计全部产品销售收入合计 = ∑(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各种产品销售比例) 综合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固定成本 加权单位边际贡献率 某种产品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综合盈亏平衡点销售额×该产品销售比重 三、安全边际 1、★安全边际= 预算(或实际)销售量—盈亏平衡点销售量 或安全边际=预算(或实际)销售额—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2、★安全边际率= 安全边际量(额) 预算(或实际)销售量(额) ×100% 3、安全边际与营业利润的关系:营业利润= 安全边际(数量)×单位边际贡献 营业利润= 安全边际(金额)×边际贡献率★销售利润率= 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四、保利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