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高考作文素材积累:关于师德师风的时评

2020高考作文素材积累:关于师德师风的时评

辱骂学生近半年,爱之深就能责之切?

来自人民日报作者胥纯潇

人们常用“爱之深,责之切”形容师长对孩子的教育。但爱护与责罚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是否存在以爱为名、责罚不当的可能?受党报评论君的邀请,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不久前,陕西商洛某中学的一名班主任,因为学生成绩不理想,多次恶语相加,家长曾就此事跟学校沟通,但辱骂行为并未终止。无奈之下,学生录音取证,在20天里录了总时长超过20小时的上百条语音。“死人”“不要脸”等恶劣言辞不时出现,甚至诱导全班同学对其进行人格侮辱。此事经媒体曝光后,校方与教师向当事学生道歉,有关教育部门给予涉事教师记过处分并撤销教师资格。

值得反思的是,面对问询,涉事老师自称是个有素质的人,只是在言辞上有不妥;该校行政人员表示涉事老师教育方式不当,但“出发点是好的”。但出发点好是否可以不计方法、不择手段?爱学生是否可以作为辱骂学生的免责说明?有人说:教师辱骂学生也是一种校园欺凌。的确,中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建立的重要时期。出口成“脏”,肆意辱骂,既不能言传身教、给学生树立言行的示范,更无法起到让学生“知耻而后勇”的激励效果,反而会严重打击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帮助学生转班转校、处罚涉事教师,属于事后的补救;但持续近半年的“言语暴力”对孩子造成的心理创伤,恐怕难以迅速补偿。

“爱之深,责之切”,不仅意味着责罚,更意味着责任。既然爱学生,就要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使命。的确,不少人羡慕孔子与弟子“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教学模式,那种和风细雨的交流、不着痕迹的传习,似乎是最理想的课堂。但教育是与各不相同的灵魂对话,因材施教是教师的应尽之责。有的孩子善于自学,事事优秀;有的难免犯错,但响鼓不用重锤;有的则属于“熊孩子”,需要时时严要求、处处敲警钟。无论如何,教师以辱骂代替说理、以苛责代替引导,都是推卸教育责任的表现,反过来更损害了“爱学生”的成色。

一段时间以来,“把教育惩戒权还给老师”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息。根据教育法、教师法的有关规定,教师具有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现象的义务。不少家长表示,把孩子交给认真负责、甚至严厉一些的老师,会更加放心。正如孟子所说: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老师不敢管、不愿管,无异于放任自流,起不到让孩子明对错、知底线的效果。但反过来,如果像事件中的老师那样,随意责罚、任意辱骂,则又陷入另一个极端。所以,与其争论教师是否有惩戒的权利,不如讨论惩戒的尺度何在、如何避免不受约束的“戒尺”?

事件中,学生通过录音取证维护自身权益的方法值得肯定,但生活中,“敢怒不敢言”的孩子不在少数。避免教师滥用惩戒权,关键要有更明晰的规定和更完善的监督机制。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要求明确教师惩戒权;教育部表示将从教育惩戒的基本原则、具体实施细则等角度落实《意见》相关要求。惩戒的目的是教育,责罚的初衷是关爱。老师获得

更明确的“操作指南”,“教鞭”挥舞的边界更明晰,孩子的成长天地才会更广阔。

这正是:为人师表责任重,管教必先正言语。呵护祖国好花朵,辱骂体罚不可取。

为师者必须以德为先

来自人民日报评论作者张烁

教师是教育之本,师德是教师之本。抓好师德师风,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

前不久,教育部公开曝光4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这样的举措,映照着维护师德师风的坚定决心。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长期以来,广大教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勤勉奉献,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了重大贡献,受到学生的衷心爱戴和全社会的广泛尊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学生眼里,老师的一言一行都给人以极大影响。特别是对年龄幼小、心智尚未成熟的少年儿童而言,常常因为喜欢某一位老师而喜欢某一门课,进而在某方面有一技之长;常常因为老师的一句鼓励,相信自己“一定行”,从而主动学习甚至改变人生轨迹。反之,老师的一句伤害、一次打击,或者老师在某方面的不检点,则可能给孩子带来深重而长远的负面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为师者必须以德为先。对于教师而言,即便学术水平再高、教学能力再强,如果师德师风不好,就不能算合格老师。因此,面对公开曝光的典型案例,广大教师应引以为鉴,明确行为规范,坚守行为底线,加强自我修养,自觉追求高尚,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同时这也启示有关部门,在教师资格准入、招聘考核、职称评聘、推优评先、表彰奖励等一切环节,都要突出师德把关,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

“师者,人之模范也。”若要育人,先要律己。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合格的老师必须首先在道德上率先垂范。作为教师,如果身在课堂却心在商场或官场,在金钱、物欲、名利同人格的较量中把握不住自己,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等方面出现偏差,如何能担负起立德树人的重任呢?去年底,教育部印发三个“十项准则”,立足新时代,分别对高校教师、中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行为作出明确规定,明晰了“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现实中,一些地方和学校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起到了良好的警示作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支持。

遇到好老师,是人一生的幸运。师德师风,事关孩子的成长,事关社会风气,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从战略高度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从严从实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把严格制度规定同健全日常教育督导相结合,就能促进广大教师以身作则、立德垂范、为人师表,让良好师德师风浸润人心、传之久远。

令师德沦丧者寸步难行

来自新华时评作者刘敏

近日,一名长江学者被举报严重违反师德之事持续发酵。此人现任职的南京大学与上海师范大学相继发声,果断终止对他的聘用。他此前任职的北京大学8日也表示,将推进反性骚扰的制度建设。这让我们看到几所院校在师德师风问题上的鲜明态度。

师德师风是大学的精神命脉,深刻影响学生命运前途,不允许有偏差。透过此事所涉几所高校的声明,我们看到,这几所高校在选人用人的道德把关上确实存在漏洞,值得深刻反思。

人才流动中师德品行因无硬性指标,往往容易被忽视。随着高校自身发展和高考扩招,一些高校因师资短缺放低门槛进人,对于“能带来重点实验室、引来国家基金、提升学科排名”的学科尖子更是趋之若鹜,个别师德缺失者乘虚而入。个别教师利用一手掌握学生的论文发表、毕业期限、出国推荐等权力盘剥学生,更有甚者拿准学生软肋实施不法勾当。而由于师德丑闻轻则影响学校名誉重则引发法律纠纷,学校一般不倾向于主动披露,师德缺失者因而更加有恃无恐。

防患于未然,人才流动应建好用好“师德师风档案”。在十九世纪欧洲一些国家,家庭教师离职时,雇主通常会写鉴定信作为下一任雇主

聘用与否的重要参考,其中师德品行是关键。此举令有德者就业无忧,无德者寸步难行。2014年10月,我国教育部发布《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健全高校教师违反师德行为的惩处机制,划出对高校教师具有警示教育意义的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并建立问责机制。

要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需要把“师德师风档案”作为一种终身制度,详细记录教师任职前后有无违法违规违纪行为,师德年度考核情况,走到哪里带到哪里。对师德沦丧者要一票否决,清除出教师队伍,不能抱有白璧微瑕、瑕不掩瑜的态度,令学生受害学校蒙羞。

个别道德沦丧者不能抹杀“人类灵魂工程师”整体的光辉,剔除蛀虫、深刻反思是为了这个光荣的称号更加闪亮。师者德为先。为人师者更应慎微慎独,加强自我提升与自我约束,严谨笃学、立德树人、行为世范、学为人师。

“个体”师德承载着“全体”责任

来自中国教育报作者廖德凯

教师必须有“德”,但学校、教育部门、社会也应当让教师有“得”——应有的待遇、相互的理解、社会的尊重,才是让教师安于育人、师德提升的基础,也可以让“失德”的“个体”责任更少波及到“全体”。

“一幼师被指罚孩子‘吃拖鞋’”“学生被罚给老师刷鞋洗袜子”……近日几起校园事件的曝光,再次将师德师风问题推到公众面前。对于这一教育界的焦点话题,各界争论颇为激烈。有人认为,师德师风的整体下滑是不争事实,但也有更多人反对,认为个别教师的问题,并不能说明教师队伍的整体师德问题。

笔者认为,近年来暴露出的一些教育工作者师德问题,毫无疑问是其个体行为,之所以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是多起个例在互联网上的聚集效应。但是,这些极端个例的产生和发展,与整体的教育体系和师德师风建设有着紧密联系,师德至上的教育工作者选拔体系并未真正形成,重“教书”轻“育人”的教育思路,依然在学校教育中占据上风。在这个处于改革深水期、转型期的今天,教师的师德师风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思潮的冲击。要搭建个体坚固的“师德大厦”,离不开学校、教育部门和社会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学校与教育部门,应真正承担起师德建设的主体责任。

师德师风绝不仅仅是教师群体本身的问题。首先在理论上,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论对师德师风的侵袭就不容忽视。比如一些人信奉的教育契约论,认为学校与家长只是合同双方,孩子是原材料与最终产品,以“合约”作为教育的基础和目的,只承认付出与收获的对等性,不承认责任担当,否定师生情感。这种理论实质上否定了教育的真正目的和意义所在,再加以“市场经济”色彩的包装,颇有迷惑性。

由于受各种考核、升学率等因素影响,学校重教授知识而轻培育健全人格的情况较为常见,学校“育人”功能下降,反过来也必然影响到

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所谓“正人先正己”,现在不“正人”了,自然就少了“正己”的动力。而另一个更大的问题在于,在师德建设上缺乏清晰思路和有效手段。提到师德教育,文件多于实践、口号多于措施,师德教育甚至沦为“师德知识学习”,师德如何主要从卷面上看“师德知识”的掌握程度。

师德如何绝不是教师个体的事,个例无论是多么小的概率,对于当事人来说就是天大的问题,绝不能以“个例”来推卸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主体责任。在师德建设上,教师是主体,但学校和教育部门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教育理念、政策导向、行政风气、考核指标等因素,都可能对师德师风产生重大影响。学校及教育部门应当切实承担责任,在师德师风建设上拿出真正有效的手段,理清师德培养教育的思路和办法。

在教育理念上,学校应真正将“育人”思想放在首位,所谓“教书育人”,“教书”的目的首在“育人”;以德为先,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当是学校“主业”。通过教书来育人,并不是依靠几堂思想品德课就能完成,而是要体现在每一个老师身上和学校的每一个细节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这样一个“人人育人”的环境,对于教师来说,也就是“我育人人,人人育我”的过程,教师的“自我教育”也无疑会得到实现,师德师风的提高和完善也就有了基础。

在师德教育的方法上,要改变“知识学习”的方式,而应当把重点放在师德训练上。师德教育从本质来说是一种爱的教育,而爱是通过培养得来的,也是可以通过训练得来的。如同法科学生的法律思维训练、经济学科学生的经济思维训练,教师的“爱心训练”——培养对孩子

的爱,应当是一门必修课。让教师的思维训练成关心爱护学生是自己的天然责任,教师的师德教育才算是真正成功。

对于学校和教育部门来说,由于掌握着相应的资源,还可以有许多改善师德师风的措施,但把好入口、强化教育、违规惩戒依然是必须的。与此同时,有一个问题不能不提:教师必须有“德”,但学校、教育部门、社会也应当让教师有“得”——应有的待遇、相互的理解、社会的尊重,才是让教师安于育人、师德提升的基础,也可以让“失德”的“个体”责任更少波及到“全体”。

厘清师德范畴,给“问题教师”出路

作者:张立

近日,上海一中学教师在高级教师资格评审公示期间受到质疑,该教师曾于2015年在医院与医生发生肢体冲突,网友对其师德提出非议。不少网民再次发出当时事件现场照片,谴责教师动手打人的过激行为,“师德应该作为评职称的基础标准,应不予考虑。”也有网民认为,不能永远关上大门,只要悔改应当给予当事人机会。

因殴打医生导致评职称时受到非议,上海闵行区缪姓教师,又被放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评职称与师德到底有何关系,道德出现问题的

教师评职称、晋升等有没有限制约束,争议之时,这些问题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以此解决“问题教师”的出路问题。

这位缪教师与医生的纠纷,既有法律责任也有道德问题。法律上的责任,可能经过法院处理,责任会很快落实。但道德问题,却有些说不清理还乱的纠结。道德具有溯源性和稳定性,教师殴打医生,从教师为人师表的角度来考虑,这种讨论确有必要。

当讨论师德的时候,根据教育部及相关方面的规定可以看出,教育部等关于师德的规定仍然只限于职业性的规定,而忽略了教学之外自己应有的道德基础。因为教师不可能脱离自己的社会属性而存在,职业道德本身也包涵着社会道德的内容。教师在社会上的不道德行为,也可能在教学当中体现出来,影响学生正确道德认知。因此,适当考虑教师殴打医生的道德问题,作为其评定高级职称的一个因素,并不过分。

在将道德引入师德基础的过程中,也需要考虑不道德行为责任追究的时限问题。有的不道德行为和不道德思想状态在事后会得到纠正,当考虑评防职称时,需要确定一个时间期限问题。既不能让仍未认清问题症结的“不道德”教师继续获得晋升,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已改过自新的教师。把好这个关口,才能确定教师队伍稳定健康发展。

近一段时间以来,师德问题倍受关注。因拦火车、性骚扰、偷衣物,教师的师德问题被具化成一个个具体现象。拦火车的教师抱怨“为什么停职,我教学又没有错”;偷衣物的教师“还想继续教学生”……这从不同方面反映出,很多教室,对师德与教师任职的关系,仍然有着不同

理解,不厘清这些问题,相关的纠纷就难以彻底解决,也难以平息公众的质疑。

就像问题官员的复出可以给出时限一样,问题教师获评职称、晋升或任职等等,应可以给出相应的时间期限:对于已经改过自新的,应给予教师继续上升的机会和空间;对于仍然执迷不悟的,则需要坚决堵塞其晋升空间。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居于首位的认知,古往今来,都得到认同和遵守。更好地把握好传道的度,不让道德在教学中无限扩大,同时要夯实教师的道德根基,就需要从制度上加以厘清,并真正落实到各地的教学实践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