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力单元练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力单元练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力单元练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力单元练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七章力

一、选择题

1.重约600N的物体可能是下列中的哪一个()

A. —只鸡

B. 一头耕

牛 C. —头大

象 D. —个成年人

2.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会对桌面产生压力,此压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是( )

A. 地球桌面

B. 书本桌

面 C. 桌面书

本 D. 地球书本

3.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A. 8N

B. 4N

C. 2N

D. 0N

4.如图所示实验,表示力的作用效果与()

A. 力的大小有关

B. 力的方向有关

C. 力的作用点有

关 D.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

5.以下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选项不同的是( )

A. 用力捏瘪气球

B. 用力投出篮

球 C. 用力投掷实心

球 D. 用力踢足球

6.下列因素不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是()

A. 力的大小

B. 力的方

向 C. 力的作用

点 D. 力的单位

7.如图所示的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A. 人推箱子的力

B. 绳对灯的拉力

C. 地球对苹果的引力

D. 果蔬对秤的压力

8.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放在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并没有使桌面发生形变

B. 某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伸长量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C.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方向的力之前,都必须先在竖直方向进行调零

D. 特殊情况下,两个物体可以不接触也能产生相互作用的弹力

9.打篮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下列与打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用手接住飞来的球,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B. 只要手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力的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C. 抛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D. 抛球时手对球施加了力,球对手没有力的作用

10.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

B. 只要有物体,就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

C.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D. 孤立的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11.用绳系着水桶把井水吊上来提拉绳子时手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作用,这个拉力的施力物体()

A. 地

球 B. 水

C. 水

桶 D. 绳子12.如图所示的图像中,不能正确反映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13.踢足球时将足球踢出去,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同时脚也感到痛,这一现象表明________。

14.如图所示,甲图表示熊猫用力拉竹子,竹子弯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乙图是坐在船中的人用手推另一只船时,自己坐的船同时后退,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

15.如果用g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则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的重力G=________,它受到的重力方向总是________,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叫做________。

16.踢足球时会感觉到脚很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下图中用同样大小的力作用在A、B、C三点,产生的效果不同,这说明了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________有关.

17.气球轻轻一压就扁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气球向下喷气时会向上运动,这一现象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 的。

18.我国北方每逢春季都会经历一个月左右的春季季风,风中的小树被吹弯了腰,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春风还将枯叶吹得漫天飞舞,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19.在“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故事里,兔子撞上树木而死,它受到的撞击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这个故事包含的物理道理是________。

20.取一根钢尺,一端用手指按定在桌面上,另一只手的手指将露出桌面的一端下压至如图所示a、b两位置,手指感觉用力较大的是把钢尺弯至________(选填“a”或“b”)位置。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物体的________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同时又可以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有关。

21.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如图所示,在判断重力方向的实验中,缓慢倾斜铁架台,观察到悬线的方向是__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的;把悬线剪断,会看到小球沿悬线方向落下,说明重力的方向是________的。

22.用两个大小相同的力,分别作用在两只完全相同的弹簧上,弹簧的形变情况如图甲、乙所示,由此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有关。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________越长。

三、作图题

23.有一个物体重30N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匀速下滑,请画出物体的重力示意图。

24.如图中的小球受到了重力、绳子的拉力和墙壁的支持力作用,请在图中画出这三个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

25.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和钩码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1)测量物体重力前,除了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外,还应将弹簧测力计在________方向调零。(2)测量物体重力时,应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让它处于________状态时读数,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拉力大小)就等于物体的重力。

(3)小明测量出了多组数据,其中一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其示数为________N。在图中画出钩码所受重力的示意图________。

(4)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他得出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________。

26.翠微班小瑾同学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得到下表实验数据。

被测物体物体质量m(kg)重力G(N)比值G/m(N/kg)①

物体1 0.1 0.99 9.9 ②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1 9.7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弹簧测力计,还需要________。

(2)完成上表空白处①________;②________。

(3)实验时,为得到重力与质量关系,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通过该实验,我们还能进一步估测出g的取值,此时多次测量的目的又应该是________。

(4)小煦同学通过学习,知道物体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g=9.8N/kg。于是,她在分析了小瑾的测量数据后,认为小瑾的测量数据有问题,接着便直接修改了数据,如质量0.1kg,重力0.99N改成0.98N;质量0.3kg,重力2.91N改成2.94N你认为小煦的做法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 B

3. B

4. B

5. A

6. D

7. C

8. B

9. A 10. C 11. D 12. B

二、填空题

13. 运动状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4. 形状;互相的 15. mg;竖直向下;重心

16. 相互;作用点 17. 形状;相互 18. 形状;运动状态

19. 树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0. b;弹性形变;力的大小

21. 地球;不变;竖直向下 22. 方向;伸长

三、作图题

23. 解:如图所示:

24. 解: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

25. (1)竖直(2)静止

(3)1.8;

(4)正比

26. (1)弹簧测力计;天平

(2)G/m的平均值;9.8

(3)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减小误差

(4)不合理;应尊重实验事实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图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4分) 1、力是一个 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因此力不能脱离 而存在。 由此可见,一个力肯定同时涉及两个物体,其中一个叫 物体,另一个叫 受力 物体。 2、一个苹果或两个较小的鸡蛋放在手中静止时,对手的压力约为 ,一名普通的中学生站在地面 上,对地面的重力约为 。 3、力的做用效果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改变物体的 ② 改变物体的 扩展: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 下来,也可以使静止的 物体 起来,还可以使物体的运动速度 、 发生变化等。 4、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大小、方向和 。 5、重垂线是根据 的原理制成的,建筑工人常用它来检查___________,木工常用它来检查工作台_____________. 6、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 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受力物体是 .同时这本书对桌面产生 ,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 7、人拉弹簧,拉力使弹簧变形了, 即发生了 ,守门员把飞向球门的球踢回去,设球来去的速度大小不变,踢球的力改变了足球运动的 ,即改变足球的 。 8、 如图所示,图(ABC)表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图(D)表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9、在物体所受重力跟质量的关系式 中,G 代表 、m 代表 、g = ,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 10、弹簧测力计的基本原理是:弹簧所受的拉力与弹簧的_ ___成正比;弹簧测力计__(能/不能)在月球上测出拉力的大小.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 1.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小孩推墙时他也受到墙的推力 B 、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 、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 、只有在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2.如图1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N 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0N B.2N C.4N D.8N 3.关于重力的说法中错( ) A.地面上的所有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 B.水往低处流是由于水受到重力的作用 C.重力的作用不需要地球与物体直接接触 D.“重垂线”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向下的原理制成的 4.小华归纳了一些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错误的是( ) A.所测的力的大小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刻度的最大值 B.避免弹簧测力计指针、挂钩与外壳摩擦 人对跳板的压力 手对弓的拉力 手对弹簧的拉力 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 A B C D

八年级物理力单元测试试卷测试卷及答案

力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在图5所指出的四个力中,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 2.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 A .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B .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 .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D .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3.下列情况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 A .汽车起动 B .汽车拐弯 C .汽车减速上坡 D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 4.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可以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 B .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 .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D .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 5.一个物体沿圆形轨道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则物体的运动状态( ) A .不断改变 B .始终不变 C .有时改变,有时不改变 D .无法确定 6.一只成熟的苹果,由于受地球的吸引而从树上落到地面,在此过程中苹果 ( ) A .一定吸引地球 B .不一定吸引地球 C .一定不吸引地球 D .无法确定是否吸引地球 7.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B 、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C 、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D 、动摩擦因数不变,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8.农民在清除黄豆与砂粒时,常把黄豆放在倾斜的桌面上,黄豆就顺着斜面滚下下桌面,而砂粒都留在桌面上,这主要是由于( ) A 、砂粒比黄豆的密度大 B 、砂粒受的滑动摩擦力比黄豆所受滚动摩擦力大 C 、砂粒比黄豆体积小,不易滚落 D 、砂粒比黄平对桌面的压强大 图5 人对跳板的压力 手对弓的拉力 手对弹簧的拉力 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 A B C D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力》优质教案

《力》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网上浏览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从力的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会画力的示意图。 教学难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方法:问题引领探究启发合作探究 教学评价:自评互评师评 教具准备:小车、磁铁、钢球、铁钉、弹簧、钢尺、橡皮泥、气球、鸡蛋、橡皮筋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导入 游戏引入:在讲课之前同学们做一个掰腕的游戏,看看谁的力气大。我们为胜利的同学鼓掌。失败的同学也不要气馁,学了今天的知识后,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够反败为胜。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力学世界。学生同桌一组,进行游戏。 (二)探究新知 一、力的作用效果 1.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a、由静止变为运; b、由运动变为静止; c、运动的方向和快慢发生改变。

1.请同学们打开网站,阅读学习目标。哪位同学给大家读一下。 2.请同学们浏览网站上《助学园地》栏目,并对你喜欢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其反应的物理现象。 3.想想做做:请学生实验桌上提供的器材:小车、磁铁、钢球大头针、弹簧、橡皮泥、气球、乒乓球、钢尺等,对某个物体施力,看力作用在物体上可产生哪些效果? 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学生自由回答 归纳总结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实验: 1}用力拉弹簧,弯钢尺,压气球。观察现象。 2}用力推小车,磁铁靠近大头针或小钢球,观察运动情况。根据实验,让学生体验并试述力的作用效果培养学生根据物理现象总结物理规律的能力。并拉弹簧、压皮球等实践活动做一做,使学生亲身体会力的存在。并由此引出 二、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用符号F表示。 2.力的单位:牛顿——N引导学生分析 问题: 1}在力的作用过程中,有几个物体。 2}如果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你认为哪个是受力物体, 通过学生直观实验,进行理性分析,解决抽象问题。 为了纪念著名名的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我们把力的单位叫做牛顿,简称“牛”,用字母“N”来表示。理解1N的含义. 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1.过渡语:我们知道了力的作用效果,那么又有哪些因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呢?请同学们猜想一下。 2.老师有选择的板书总结: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到第十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 第七章力 第1节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第2节弹力 1、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做弹性。 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塑性。 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完全复原。 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原理:弹簧受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 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弹簧测力计结构:弹簧、挂构、指针、刻度牌、外壳。 弹簧测力计使用:使用前:①观察它的量程(测量范围),加在它上面的力不 能超过它的量程。②观察分度值,即认清它的每一小格表 示多少牛。③检查它的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测量前应 该把指针调节到指“0”的位置上。 测量时:注意防止弹簧指针卡住,沿轴线方向用力。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 注意: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第3节重力 1、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由于地球的 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球上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大小通常叫做重量。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G=mg。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G——重力——牛顿(N) M——质量——千克(kg)

新人教版_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七章 《力》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力是一个 对另一个 的作用,因此力不能脱离 而存在。 由此可见,一个力肯定同时涉及两个物体,其中一个叫 物体,另一个叫 物体。 2、一个苹果或两个较小的鸡蛋放在手中静止时,对手的压力约为 ,一名普通的中学生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约为 。 3、力的做用效果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改变物体的 ② 改变物体的 。 扩展: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 下来,也可以使静止的物体 起来,还可以使物体的运动速度 、 发生变化等。 4、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大小、方向和 。 5、重垂线是根据________ ______的原理制成的,建筑工人常用它来检查墙壁______________,木工常用它来检查工作台______________. 6、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 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同时这本书对桌面产生 ,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___ ___。 7、人拉弹簧,拉力使弹簧变形了, 即发生了 __,守门员把飞向球门的球踢回去,设球来去的 速度大小不变,踢球的力改变了足球运动的___ ___,即改变足球的_____ ________. 8 如图所示,图(ABC)表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图(D)表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9、在物体所受重力跟质量的关系式 中,G 代表 、m 代表 、 g = ,读作 ,它表示 10、一座限重为5×104 N 的桥,一辆自身质量为1.1t 的卡车要能安全过桥,所能装载的货物不能超过___________ kg .(g=10N/kg ) 二、单项选择题 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 A .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B .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 .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D .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2、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200牛.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 A 、100牛 B 、200牛 C 、0牛 D 、400牛 3、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 .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上 C .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 .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4、若不考虑空气的阻力,扔出手的铅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 ). A .重力 B .重力和手对铅球的推力 C .手对铅球的推力 D .不受任何力 5、关于弹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 B .弹力仅仅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 C .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 D .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 6、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 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 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 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 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踢球时,摩擦阻力使地上滚动的球越来越慢 B.投球时,手的推力使篮球在空中继续飞行 C.顶球时,头顶球的力改变了球的运动方向 D.接球时,手对球的力使球由运动变为静止 8.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可以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 B .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 .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D .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 9.一个物体沿圆形轨道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则物体的运动状态( ) A .不断改变 B .始终不变 C .有时改变,有时不改变 D .无法确定 10.一只成熟的苹果,由于受地球的吸引而从树上落到地面,在此过程中苹果 ( ) 人对跳板的压力 手对弓的拉力 手对弹簧的拉力 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 A B C D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45分) 1. 如图所示为一种常用核桃夹,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B 点比A 点更易夹碎核桃,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 )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 D.受力面积有关 2.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 ) A.发动汽车使它从静止变为运动 B.汽车向右转弯 C.石块在空中越落越快 D.降落伞从空中匀速直线下降 3.下列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物体必定受到力的作用 B.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时,物体也可能受到力的作用 C.力的作用效果不仅取决于力的大小和方向,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力作用在物体上,必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 4.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只有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B. 力只要三要素相同,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C. 产生力的作用时,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的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的物体 D. 用弹簧测力计或托盘天平均可直接测量出物体所受的重力 5.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关于物体和地面受力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B.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受到了重力作用 C.物体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D.物体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 6 关 于 弹 簧 测 力 计 使 用 说 法 中 错 误 的 是 ( ) A.测力计的量程不允许超过被测力的大小 B.弹簧测力计不仅能测竖直方向的力,也能测其他方向上的力 C.被测力应作用在挂钩上 D.测量时指针不要与外壳接触 7.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B.重力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 C.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8. 如 果 没 有 重 力 , 下 列 哪 些 现 象 不 会 出 现 ( ) A.灰尘扬起后不会落回地面 B.汤水能倒进嘴里 C.人轻轻一跳就会跳得非常高 D.河水就不会流动了 9. 如 下 图 所 示 的 重 力 示 意 图 中 , 正 确 的 是 ( ) B (第1题图)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4分) 1、力是一个对另一个的作用,因此力不能脱离而存在。 由此可见,一个力肯定同时涉及两个物体,其中一个叫物体,另一个叫物体。 2、一个苹果或两个较小的鸡蛋放在手中静止时,对手的压力约为,一名普通的中学生站在地面上,对地 面的压力约为。 3、力的做用效果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改变物体的②改变物体的。 扩展: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下来,也可以使静止的物体 起来,还可以使物体的运动速度、发生变化等。 4、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大小、方向和。 5、重垂线是根据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建筑工人常用它来检查墙壁______________,木工常用它来检查工作台______________. 6、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同时这本书对桌面产生,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___ ___。 7、人拉弹簧,拉力使弹簧变形了, 即发生了 __,守门员把飞向球门的球踢回去,设球来去的速度大小不变,踢球的力改变了足球运动的______,即改变足球的_____________. 8、如图所示,图(ABC)表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图(D)表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9、在物体所受重力跟质量的关系式中,G代表、m代表、 g=,读作,它表示 10、一座限重为5×104N的桥,一辆自身质量为1.1t的卡车要能安全过桥,所能装载的货物不能超过___________ kg.(g=10N/kg)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 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A.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B.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D.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2、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200牛.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 人对跳板的压力手对弓的拉力 手对弹簧的拉力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 A B C D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一章《力》的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知识归纳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②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必有实力物体和受力物体)③物体间的力的作用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时,可以判断受到了力的作用。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二、弹力 (一)、弹性和塑性 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施力物体:地球。 产生条件:①物体间有直接接触。②接触处有相互挤压或拉伸。 弹性限度: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大小:与物体发生的形变量(形变大小)有关。(还跟物体的材料有关) 方向: 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 作用点:如果一个物体发生形变,对另一个物体产生弹力的作用,那么作用点就在另一个物体上(受力物体上)。 (三)、弹簧测力计 1、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伸长得就越长. 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1)明确量程和分度值,使用前必须校零,检查指针和弹簧是否与外壳有摩擦。 (2)在实际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 (3)读数时,眼睛观察指针的视线应与弹簧测力计的刻线齐平。 (4)记录结果包括数字和单位。

初二下册物理第七章全章知识点

初二下册物理第七章全章知识点 【篇一:初二下册物理第七章全章知识点】 理解: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又是受力物体。力是不可能离开物体 而独立存在的。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运动状态变化指: 物体运动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变化. 4.力的示意图:作力的示意图时,要对物体先进行受力分析,受力分析遵循一定的顺序:重力、弹力、摩擦力。 二、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 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 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三、重力 1.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 力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 g=mg 其中 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 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 9.8n。未说明时 g=10n/kg 3.重力的方向: 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 水平。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篇二:初二下册物理第七章全章知识点】 文章 来源 课件 w w w.5y k j.co m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知识点复习(人教版) 第七章力第一节力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它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要产生 力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它们之间不一定接触,其中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力一般用大写字母 f 来表示,在国际单

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其符号是 n 。托起两个鸡蛋 所用的力大约是1牛。 2、力可以产生两种作用效果: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 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或 由运动变为静止、物体运动的快慢或方向发生改变,这几种情况都 叫做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3、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 的作用效果。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方法 叫力的示意图。 练习:画出放在桌面上的重力为20n的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物体施力时,另一 个物体也同时对它施加力的作用。相互作用的力总是: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分别作用在 两个物体上。这两个物体互为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它们每个物 体都既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第二节弹力 1、直尺、弹簧等物体,在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 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如橡皮泥、面团等物体,在 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 的这种性质叫做塑性。 2、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常见的拉力、提力、压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方向 相反,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与物体的材料 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同一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3、测量力的工具是测力计,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测力计。弹簧测 力计的工作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 伸长量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 正比) 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认清分度值和量程,所测力不 能超过它的最大测量值,否则会损坏弹簧测力计;(2)要检查指针是 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 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 摩擦;(4)测量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 产生过大的摩擦;(5)读数时,视线必须与指针对应的刻度线垂直。 在静止或匀速直线拉到中示数稳定后读数。 练习:读出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力(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力(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 物理单元检测(一) 姓名班级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没有物体,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B.磁铁吸引小铁钉时,只有铁钉受 到磁铁的吸引力作用 图C.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也可以产生 力的作用 D.不接触的物体,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2.如图1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块秒表的 重力时,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 力是( ) A.秒表的重力 B.秒表和测 力计的总重力 C.秒表对弹簧的拉力 D.弹簧对秒 表的拉力 3. 用手指往下压塑料尺,可以观察到尺发生弯 曲.对于此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八年级物理单元检测题(一)第2页(共4页)

八年级物理单元检测题(一)第3页(共4页) A .手指对尺产生的弹力作用在尺上 B .尺为了恢复原状而产生弹力,其方向向下 C .手指对尺产生的弹力是由于手指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 .手指对尺的弹力与尺对手指的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4.下列事例中,如图2属于运用了重力方向的是( ) 5.人在游泳时,使人前进的力是( ) A.四肢向前运动产生的力 B.人対水的作用力 C. 水 对 人 的 作 用 力 D.上面各力的共同作用 6.如图3所示,其中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 B.用力A.检查相框 C.往墙上 D.往前图

3 7.下列哪个物体的重力可能是30N() A.一个中学生 B.一辆汽车 C. 一支铅笔 D.一个装满书本的书包 8.如图4所示,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鱼线对鱼杆的拉力使钓鱼杆发生形变 图 A.运动 员对 弓 弦的 拉力 B.汽车 对地 面 的压力 C.斧头 对 木 柴的 力 D.下落 小 球 受 到的 重 力 A B 图 4 八年级物理单元检测题(一)第4页(共4页)

初二物理力单元测试题

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在图5所指出的四个力中,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 2.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 A .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B .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 .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D .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3.下列情况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 A .汽车起动 B .汽车拐弯 C .汽车减速上坡 D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 4.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可以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 B .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 .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D .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 5.一个物体沿圆形轨道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则物体的运动状态( ) A .不断改变 B .始终不变 C .有时改变,有时不改变 D .无法确定 6.一只成熟的苹果,由于受地球的吸引而从树上落到地面,在此过程中苹果 ( ) A .一定吸引地球 B .不一定吸引地球 C .一定不吸引地球 D .无法确定是否吸引地球 7.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B 、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C 、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D 、动摩擦因数不变,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8.农民在清除黄豆与砂粒时,常把黄豆放在倾斜的桌面上,黄豆就顺着斜面滚下下桌面,而砂粒都留在桌面上,这主要是由于( ) A 、砂粒比黄豆的密度大 B 、砂粒受的滑动摩擦力比黄豆所受滚动摩擦力大 C 、砂粒比黄豆体积小,不易滚落 D 、砂粒比黄平对桌面的压强大 9.在奥运会上,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要在手上抹些镁粉,而在单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杠又不能太紧,他这样做到的目的是( ) A 、前者是增大摩擦,后者是减小摩擦 B 、前者是减小摩擦,后者是增大摩擦 C 、两者都是增大摩擦 D 、两者都是减小摩擦 10.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只有弹簧,橡皮筋等这类物体才能产生弹力 B 、只要发生形变就有弹力 C 、任何物体弹性都有一定程度,弹力不能无限大 D 、弹力大小只与形变有关 二、填空题 7.用手拍桌子,桌子受到手施加给它的力,同时手也感到痛,这是因为手受到了____________的作用力.大量的事实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 8.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 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同时这本书对桌面产生 ,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________. 9.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 的改变或运动 的改变或它们同时改变,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对物体 . 10.人拉弹簧,拉力使弹簧发生了 ,守门员把飞向球门的球踢回去,假设球来去的速度大小不变,踢球的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 . 11.力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共同决定了力的作用效果.我们用________来表示。 12.物体由________变为________,由________变为________,或者________,都是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图5 人对跳板的压力 手对弓的拉力 手对弹簧的拉力 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 A B C D

八年级下册物理《力》教案

八年级下册物理《力》教案第七章 力 第1节 力 整体设计 生活中力的现象非常普遍,学生在学习本章之前已经有大量关于力的“概念”的认识,学生似乎对力是很熟悉的,但力是一个基本的物理概念,它有特定的物理内涵,有丰富的物理内容。因此教学中要使学生初步建立起力的概念,最好是从学生熟悉的大量的生活、生产实例为基础,让学生从感觉力的作用效果人手,通过探究活动得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一概念。 本节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力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学要求不宜过高,力的概念在今后的教学中还会逐步深化。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举例、分析、讨论,概括出以下三个有关力的实质性的内容: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 科学归纳就是要对各种不同的事物进行认真观察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和共性。力的概念的形成就是科

学归纳的一个好案例。本节的重点是对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 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生活中实例的分析,发现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发生改变时,都要受到力的作用,从而得出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和形状改变的原因。本节的难点是对力的概念的理解。教学中引导学生归纳时,可以对归纳的方法进行一些点拨和提示,也可以在形成力的概念之前先做一些铺垫。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力的作用效果;2.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3.知道力的三要素,会作力的示意图;4.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图片或生活、生产中的力现象,以及观察实验现象,感受力的主要特征,从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2.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3.通过探究活动感悟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和活动,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等科学实践活动;2.在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知识点总结知识讲解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 第七章力 7.1力(F)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3、力的单位:牛顿(N)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7.2、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如压力,支持力,拉力) (3)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二、弹簧测力计 (4)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 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即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 越长。 (5)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A、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 (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B、使用前指针要校零;如果不能调节归零,应该在读数后减 去起始末测量力时的示数,才得到被测力的大小。 C、测量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针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 D、被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轴线的方向一致,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 E、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七章力

第七章 力 知识网络构建 N ??????????????????????? ?? ? ??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概念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使物体发生形变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大小力力的三要素方向作用点单位:力的表示方法:力的示意图、力的图示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 作用点:接触面 弹力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应用:弹簧测力计 弹簧的伸长量越长使用方法(9.8N/kg)G mg g ???????????????????????????????????????????????=????????????????? 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测量: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大小取重力竖直向下方向应用:铅垂线作用点:重心 知能解读:(一)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前者是受力物体,后者是施力物体。如马拉车时,马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

触无关 无力的作用(如磁铁吸引小钢球),所以接触与否不能成为判断有无力的作用的依据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一也一定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即甲对一乙有力的作用的同时,乙对甲也有力的作用,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参与力的作用的物体总是“一身兼二职”。一对相互作用力,总是同时产 生,同时消失,没有先后之分。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 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如图所示。 知能解读:(三)力的作用效果 () () ?? ?? ? ? ? ?? ? ? ? ? ? ?? ? 形状发生改变 物体形状改变如图所示 体积发生改变 力的作 速度大小发生改变 用效果 物体运动状态改如图所示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发生改变 知能解读:(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是表示力的作用效果的重要特征,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知能解读:(五)力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SI)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拿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背起一个普通中学生所用的力大约是500N。 知能解读:(六)力的示意图 力的示意图指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如图所示) 画力的示意图的步骤: (1)确定受力物体; (2)在受力物体上画出力的作用点; (3)确定力的方向后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 (4)在线段的末端标箭头,在箭头旁标出所画力的符号,若已知力的大小,还要标明力的大小。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 1分共34分) 1、力是一个对另一个的作用,因此力不能脱离而存在。 由此可见,一个力肯定同时涉及两个物体,其中一个叫物体,另一个叫物体。 2、一个苹果或两个较小的鸡蛋放在手中静止时,对手的压力约为,一名普通的中学生站在地面上,对地 面的压力约为。 3、力的做用效果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改变物体的② 改变物体的。 扩展: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下来,也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起来,还可以使物体的运动速度、发生变化等。4、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大小、方向和。5、重垂线是根据 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建筑工人常用它来检查墙壁 ______________,木工常用 它来检查工作台______________. 6、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同时这本书对桌面产生,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___ ___。 7、人拉弹簧,拉力使弹簧变形了, 即发生了 __,守门员把飞向球门的球踢回去,设球来去的速度大 小不变,踢球的力改变了足球运动的 ______,即改变足球的_____________. 8、如图所示,图(ABC)表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图 (D)表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9、在物体所受重力跟质量的关系式中,G 代表、m 代表、 g =,读作,它表示10、一座限重为 5×104 N 的桥,一辆自身质量为 1.1t 的卡车要能安全过桥,所能装载的货物不能超过 ___________ kg .(g=10N/kg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3分共33分) 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A .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B .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 .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D .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2、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200牛.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 ) 人对跳板的压力 手对弓的拉力 手对弹簧的拉力 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 A B C D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力》练习(含答案)

力练习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1.下列情境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 正在弯道上速滑的运动员 B. 水平桌面上静止的物理书 C. 空中减速下落的降落伞 D. 沿滑梯加速下滑的小孩 2.小红和小明站在冰面上静止。小明在后面推了小红一下,使小红向前滑去,同时,小明后 退,这个现象不能说明() A.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C.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踢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下列与踢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B. 只要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C. 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D. 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4.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几种现象: 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 ②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 ③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了 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④ 5.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 的作用效果() A. 与力的大小有关 B. 与力的方向有关 C. 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 与受力面积有关 6.当一个人提起一个物体后,人对物体施加了一个拉力,物体也对人施加了一个拉力,则这 两个拉力的() A. 大小相同 B. 作用点相同 C. 三要素都相同 D. 大小和作用点相同

第2页,共14页7.游泳运动员用手和脚向后推水,于是人就前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员是施力物体,不是受力物体 B. 水只是受力物体,不是施力物体 C. 手和脚对水有一个推力,方向向后,则水对脚和手就有一个方向向前的推力 D. 手脚对水的推力一定和水对手和脚的力相互抵消 8.以下为小明的物理笔记摘录,正确的是() A. 游泳时,产生了使人前进的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人 B. 跑步时,脚应向后蹬地,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足球被踢出后在空中飞行,此时足球受到重力和脚的踢力 D. 鸡蛋碰石头,鸡蛋破了,说明石头对鸡蛋的力比鸡蛋对石头的力大 9.甲班和乙班进行拔河比赛,甲班获得了胜利,下列说明中正确的是() A. 在比赛中,甲班拉力大于乙班拉力 B. 在比赛中,甲班拉力小于乙班拉力 C. 在比赛中,甲班拉力等于乙班拉力 D. 比赛时两班拉力的大小无法比较 10.如图所示,小丽同学把一根钢尺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它发生a 、b 、 c 、d 各图所示的形变.若??1=??3=??4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力学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力学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2、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小丽和她的同学一起在公园人工湖上举行龙舟比赛,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A.船浆B.湖水C.同学D.龙舟 3、下列各种力的作用效果中,改变物体形状的是 第4题图 4、关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第6题图 5、如上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为 A.0N B.2N C.4N D.8N 6、下列措施中,能增大摩擦力的是 A.自行车车轴处装有滚珠轴承 B.足球鞋底装有鞋钉 C.在汽油机的连杆和曲轴连接处加注机油 D.溜冰鞋底装有滚轮 7、如图所示,在水平课桌上放一本书.下列哪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A.书对地球的吸引力和书的重力 B.书所受的支持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C.书所受的支持力和书的重力 D.书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8、日常生活中,摩擦有利也有弊。以下属于有害摩擦并需要减小的

被拉伸的弹簧 A 被压弯的跳板 B 被拉弯的弓 C 被磁体吸引的弹 子运动方向变化 D f A.叉提蛋糕时,叉与蛋糕间的摩擦B.手拿起杯子时,手与杯子间的摩擦 C.人爬杆时,人与杆的摩擦D.轴转动时,钢珠与轴承之间的摩擦 9、如图所示,小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所受摩擦 力大小.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A受到的是静摩擦力 B.木块A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C.拉动速度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D.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10、如下图所示,在下图所指的四个力中,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的是 11、下述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 ..的是 A.物体的重力就是质量B.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C.物体重力大小与形状有关D.物体上抛时重力变小 12、体育课上,小明匀速爬杆,小刚匀速爬绳。有关他们受到的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压力大,所以小明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B、因为绳子粗糙,所以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C、小明和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相等 D、若小明的体重大,则他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13、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种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下列各种生物的特征有利于减小摩擦的是 A、泥鳅体表的黏液 B、壁虎脚上的刷状肉垫 C、人手指上的螺纹 D、蛇体表的粗糙鳞片 14、如下图质量为2㎏的小球悬挂在细绳下来回摆动,请用力的图示法表示小球受到的重力。 15、一个小球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如下图所示,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小球的所受到的所有力. 第26题图第27题图第28题图第29题图 216、在图中画出斜面上“不倒翁”受重力的示意图。(如小黑点为“不倒翁”的重心)17、如图物体A沿斜面匀速滑下,试作出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和物体A对斜面的压力F 的示意图。 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