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子宫平滑肌瘤(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临床路径【2020版】

子宫平滑肌瘤(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临床路径【2020版】

子宫平滑肌瘤(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临床路径【2020版】
子宫平滑肌瘤(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临床路径【2020版】

子宫平滑肌瘤(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

临床路径

一、子宫平滑肌瘤(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ICD10:D25.900/D25.9)

行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ICD9CM-3:68.31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症状: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

2.体征:子宫增大;

3.辅助检查:盆腔超声检查(必要时需要行盆腔核磁和/或CT检查)。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子宫肌瘤诊断明确,有子宫次全切除的手术指征

2.无手术和麻醉禁忌证;

3.术前检查齐全;

4.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11天。

(五)进入单病种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25.9子宫平滑肌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并进入单病种。

(六)术前准备1-3 天,必须的检查项目。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生化全套、血型、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宫颈细胞学筛查

(5)肝胆胰脾双肾输尿管膀胱彩超、妇科彩超、心电图、胸部X片。

2.根据病情需要而定:血清肿瘤标记物,盆腔CT或MRI 检查,肠道、心脏彩超、双下肢静脉彩超、肺功能、宫颈HPV 检测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4天。

1.麻醉方式: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或联合麻醉或全身麻醉;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止血药物和其他必需用药。

3.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4.病理:术后石蜡切片,必要时术中冰冻切片。

(九)术后住院恢复≤7天。

1.必须复查的项目:血常规、尿常规;

2.术后用药;根据情况予镇痛、止吐、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

3.预防性抗菌药物: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静脉性抗菌药物。

(十)出院标准

1.病人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完成复查项目。

2.伤口愈合好。

2020年护士职业资格考试《专业实务》考前练习试题A卷 附答案

省(市区)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考试须知:123 A1型题(本题共50题,每小题3分,共150分) 1、某患儿,出生1天,诊断为“新生儿窒息”入暖箱治疗。该新生儿室的湿度波动范围应为( )。 A.20~30% B.30~40% C.40~50% D.50~60% E.60~70% 2、贯穿于护理活动全过程的是( )。 A.护理活动和护理诊断 B.护理诊断和护理汁划 C.护理计划和护理评价 D.护理诊断和护理评价 E.护理评估和护理评价 3、杵状指出现在( )。 A.法洛四联症 B.室间隔缺损 C.房间隔缺损 D.动脉导管未闭 E.肺动脉狭窄 4、属于临时医嘱的是( )。 A .病危 B .转科 C .一级护理 D .流质饮食 E .氧气吸人 5、小儿发育成熟最晚的系统是( )。 A.神经系统 B.淋巴系统 C.消化系统 D.呼吸系统 E.生殖系统 6、下列关于护患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护患关系是一种帮助与被帮助的关系 B 、护患关系是一种治疗关系 C 、护患关系以护士为中心的关系 D 、护患关系是多方面、多层面的专业性互动关系 E 、护患关系是在护理活动中形成的 7、老年人血管变化的特点是( )。 A.脉压降低 B.收缩压升高 C.主动脉壁变薄 D.周围动脉壁变薄 E.血管软化程度增加 8、检测红细胞沉降率应使用的容器是( )。 A 、干燥试管 B 、抗凝试管 C 、血培养瓶 D 、乳酸钠试管 E 、液状石蜡试管 9、小儿误食老鼠药磷化锌中毒后用什么溶液洗胃( )。 A.高锰酸钾 B.硫酸铜 C.盐水 D.醋酸 E.过氧化氢 10、一位年轻的未婚妇女因子宫出血过多住院。患者主诉子宫出血与她的月经有关,去年就发生过几次。医生按照其主诉施行相应的治疗。一位正在妇科实习的护士和患者很谈得来,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在一次聊天中谈及病情时,患者说自己是因为服用了流产药物而造成的出血不止,并要求这位护士为她保密。根据上述描述,实习护士应该( )。 A .遵守保密原则,不将患者真情告诉医生 B .因为不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所以应该保密 C .拒绝为她保密的要求 D .为了患者的治疗,应该说服患者将真实情况告诉医生,但一定要为患者保密 E .了解病因、病史是医生的事,与护士无关,所以,应尊重患者的决定 11、潘女士,根据需要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前备皮范围应为( )。 A. 上至脐部,两侧至腋中线,下达大腿上1/3处

妇科子宫肌瘤临床路径管理

妇科子宫肌瘤临床路径管理

————————————————————————————————作者:————————————————————————————————日期:

子宫肌瘤临床路径管理 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管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ICD10:D25) 经腹行子宫全/次全切除术(ICD9CM-3:68.39/68.49)(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 1.病史:月经紊乱、尿频、排便困难等; 2.体征:子宫增大、质硬; 3.辅助检查:B超检查(必要时CT或盆腔核磁检查)。(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 1.子宫肌瘤诊断明确,有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 2.无手术和麻醉禁忌症。 3.术前化验齐全。 4.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时间:≦1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25子宫平滑肌瘤疾病 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 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 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天,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ABO+RH) 2.尿常规 3.便常规 4.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血脂)

5.凝血功能 6.感染性疾病筛查(包括甲肝、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 7.心电图 8.胸部X光片 9.盆腔超声检查,必要时腹部超声检查 10.TCT 11.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阴道清洁度检查) 12.其他:据需要选择,如肿瘤系列(CA125、HCG 等) (七)抗生素用药选择:第一、第二代头孢及甲硝唑或替硝唑预防性用药时间5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4天。 1.麻醉方式:请麻醉科医师会诊,腰硬联合麻醉或连 续硬膜外麻醉,必要时全麻。 2.术中用药:止血药和其他必需用药。 3.输血:必要时。 4.病理:石蜡切片、术中冰冻(必要时)。 (九)术后住院恢复≦7天。 1.必须复查的项目:血常规、尿常规。 2.术后用药:抗生素(见前);维生素C、B6(3天); 黄芪等补气扶正注射液(3天);健脾理气中药(2~6 天);对症治疗用药(必要时)。 (十)出院标准: 1.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并发症。 2.体温正常,伤口愈合良好。 3.相关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 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2016年最新子宫平滑肌瘤诊断与治疗标准流程图

子宫平滑肌瘤(2016版) 一、子宫平滑肌瘤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ICD10:D25.900) 行经腹/经阴道/经腹腔镜下子宫全/次全切除术(ICD9CM-3:68.39/68.4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症状: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 2.体征:子宫增大; 3.辅助检查:盆腔超声检查(必要时需要行盆腔核磁和/或CT检查)。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子宫肌瘤诊断明确,有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

2.无手术和麻醉禁忌证; 3.术前检查齐全; 4.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25.900子宫平滑肌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3天,必须的检查项目。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宫颈细胞学筛查

(5)盆腔超声、心电图、胸部X片。 2.根据病情需要而定:血清肿瘤标记物,腹部超声,盆腔CT或MRI检查,肠道、泌尿系造影,心、肺功能测定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4天。 1.麻醉方式: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或联合麻醉或全身麻醉;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止血药物和其他必需用药。 3.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4.病理:术后石蜡切片,必要时术中冰冻切片。 (九)术后住院恢复≤8天。 1.必须复查的项目:血常规、尿常规; 2.术后用药;根据情况予镇痛、止吐、补液、维持水电

恶性潜能未定及生长活跃的子宫平滑肌瘤

恶性潜能未定及生长活跃的子宫平滑肌瘤 【关键词】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肿瘤,部分可以发生不同病理类型的变性,我院2001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子宫肌瘤共458例,其中恶性潜能未定及生长活跃的平滑肌瘤30例,占6.55%。下面就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年龄、婚育患者,年龄33~50岁,平均43.8岁,均为已婚生育年龄妇女,孕次2~4次,平均 2.58次,产次1~2次,平均1.2次。放置宫内节育器19例,绝育1例,无避孕措施10例。均无内科合并症。 1.2 临床表现主要临床症状见表1。有症状28例,无症状2例,有症状者以月经异常最常见,出现月经异常的时间1个月~3年,平均8.3个月。贫血9例,其中为中、重度贫血者5例。触及腹部包块就诊2例。腰腹坠、痛经2例,均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

尿频4例,大便不畅1例,其子宫增大均未超过3个月妊娠大小。无症状2例因发现子宫肌瘤3年,每年复查子宫增大,入院手术。为治疗月经异常,1例曾服避孕药,3例曾口服安宫黄体酮治疗。 表1 30例可见核分裂像的平滑肌瘤的临床表现(略) 1.3 子宫肌瘤数目及分类、大小子宫肌瘤单发者7例,占23.33%,多发23例,占76.67%。肌瘤生长位于肌壁间7例,占23.33%;肌壁间合并浆膜下或粘膜下(混合型)21例,占70%;粘膜下1例,占3.33%;阔韧带1例,占3.33%。子宫肌瘤大小0.5cm~13cm,其中肌瘤最大直径≤4cm14例,占46.46%;4cm~6cm6例,占20%;>6cm10例,占33.33%。子宫大小:最小如妊娠40天大小,为单发粘膜下肌瘤脱至宫颈口外。如妊娠50天1例,因不规则出血就诊,超声检查子宫肌瘤直径1.5cm,3个月后复查肌瘤达3.2cm。如妊娠2~3个月大小23例,如妊娠4~6个月大小者5例。 1.4 病理结果 30例子宫肌瘤呈多细胞,核分裂1~8/10HPF,个别局部生长活跃,其肌核大小2cm~11cm,平均5.725cm。子宫内膜表现:子宫内膜囊性增殖4例,增生期宫内膜8例,分泌期宫内膜18例。 1.5 手术方式按一般子宫肌瘤手术指征:全子宫切除20 例,全

子宫平滑肌瘤(经宫腔镜黏膜下肌瘤

子宫平滑肌瘤(经宫腔镜黏膜下肌瘤 切除术)临床路径 一、子宫平滑肌瘤(经宫腔镜黏膜下肌瘤切除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ICD-10:D25) 行经宫腔镜黏膜下肌瘤切除术(ICD-9-CM-3:68.29018)(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月经紊乱,阴道不规则出血,贫血等; 2.体征:子宫增大、质硬; 3.辅助检查:超声检查(必要时需要行盆腔核磁和/或CT 检查)。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粘膜下子宫肌瘤诊断明确,有宫腔镜下粘膜下子宫肌瘤切除的手术指征: (1)子宫腔内肿物,考虑子宫粘膜下肌瘤可能; (2)月经过多、继发中、重度贫血; (3)肌瘤生长较快; (4)单个肌瘤最大直径≥3cm;

(5)保守治疗失败; (6)可疑恶变可能; 2.无手术和麻醉禁忌证; 3.术前检查齐全; 4.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6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25子宫平滑肌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2天,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 2.尿常规、粪常规; 3.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 4.凝血功能; 5.感染性疾病筛查(如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 6.心电图; 7.肺部CT; 8. 三维超声检查或MRI检查;双下肢B超;心脏、颈动脉B超(年龄为40周岁以上必须查,40周岁以下酌情); 9.宫颈涂片(TCT或CCT)和宫颈HPV病毒学; 10.阴道清洁度检查;

症瘕病-症瘕病(卵巢巧克力样囊肿、子宫肌瘤)中医临床路径[优质材料]

癥瘕病(卵巢巧克力样囊肿、子宫肌瘤)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卵巢巧克力样囊肿、子宫肌瘤的住院患者。 一、癥瘕病(卵巢巧克力样囊肿、子宫肌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癥瘕病(TCD编码:BFZ0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卵巢巧克力样囊肿、子宫肌瘤(ICD编码:N80.1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考2001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血瘀证诊断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中医妇科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及规划教材) (2)西医诊断:参照2007年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主编,第一版),全国高等医学院校8年制及7年制教材《妇产科学》(丰有吉,沈铿主编,2010年第二版)2、症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癥瘕病(卵巢巧克力样囊肿、子宫肌瘤)中医诊疗方案》。 癥瘕病(卵巢巧克力样囊肿、子宫肌瘤)临床常见证候:气滞血瘀证、寒凝血瘀证、湿热郁结证、痰瘀互结证、肾虚血瘀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癥瘕病(卵巢巧克力样囊肿、子宫肌瘤)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癥瘕病(卵巢巧克力样囊肿、子宫肌瘤)。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3个月经周期。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中医癥瘕病和西医卵巢巧克力样囊肿、子宫肌瘤。 2、患者年龄:25岁-45岁。 3、超声诊断:卵巢巧克力样囊肿直径、子宫肌瘤≤5cm。 4、肿瘤标志物:CA125≤200U/ml。 5、卵巢巧克力样囊肿直径、子宫肌瘤术后复发。 6、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使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检查项目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妇科检查。

子宫肌瘤临床路径

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 一、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ICD10:D25) 行经腹子宫全/次全切除术(ICD9CM-3:68.39/68.4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 病史:月经紊乱等; 2. 体征:子宫增大、质硬; 3. 辅助检查:超声检查(必要时需要行盆腔核磁和/或CT检查)。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 子宫肌瘤诊断明确,经中医保守治疗失败,患者及家属拒绝保守治疗要求手术,有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子宫增大,肌瘤≥妊娠10周子宫;月经过多、继发贫血;有压迫症状;可疑恶变。 2. 无手术和麻醉禁忌证; 3. 术前检查齐全; 4. 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25子宫平滑肌瘤疾病编码;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 天,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 2.尿常规; 3.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

4.凝血功能; 5.感染性疾病筛查(如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 6.心电图; 7.胸部X光片; 8.超声检查; 9.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清CA125、hCG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手术超时3小时加用一次抗菌药物;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 2-4天。 麻醉方式:请麻醉科医师会诊,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或联合麻醉,必要时全麻;术中用药:止血药物和其他必需用药;输血:必要时;病理:石蜡切片(必要时行冰冻检查)。 (九)术后住院恢复≤7天。 1.必须复查的项目:血常规; 2.术后用药; 3.预防性用药: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静脉性抗菌药物。 (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 1.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恢复正常饮食,腹部无阳性体征; 2.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基本正常,体温正常; 3.切口愈合良好。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因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需要复查,导致术前住院时间延长。 2.其他意外情况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导致术前住院时间延长。 3.术后出现发热及出血等并发症需要治疗和住院观察,导致住院。

妇科临床路径工作总结1Word 文档

妇科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我科开展临床路径实践工作以来,收治子宫肌瘤临床路径通过3个月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总结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1.妇科建立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健全工作制度。根据卫生部颁布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通知精神,科室专门召开办公会,研究、部署我科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开展,确定了子宫肌瘤临床路径,成立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小组,白志玲主任担任组长,其他成员任临床路径工作指导评价小组成员。科室制定了《妇科良性肿瘤临床路径工作实施管理办法》,明确了我科子宫肌瘤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步骤、工作内容、责任人、时间节点,建立了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制度。 2.确定临床路径病种,实践临床路径。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结合医院及科室实际,在征求全科医护人员意见基础上,确定妇科子宫肌瘤临床路径,并制定了相应的临床路径文本。近3个月来,收治子宫肌瘤病例中,除两例因严重合并症和诊断不明确未进入路径,其余病例均进入子宫肌瘤临床路径,共33例。进入路径管理病例中1例因家中出现意外情况中途退出路径,其余32例皆正常完成路径程序。

3.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妇科对实施临床路径的病例相关指标进行收集、整理,对中途退出路径的病例,科室组织病例讨论,分析退出路径原因及存在问题。对成功实施的病例,科室通过分析治疗过程、患者转归情况、总体费用对比情况、患者满意度及认可度等指标实施效果评价。妇科每月将分析和评价情况形成书面报告上报医务科和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并于每月组织妇科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对前期临床路径实践工作进行小结、评价,详细分析临床路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问题和经验,并对下一步临床路径工作提出了质量改进建议。 通过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开展,我们科室进一步优化了医疗流程,规范了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提高了整体医疗质量,减少了不合理的检查、治疗、用药,降低了总体治疗费用,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试点病种同比总费用比以前减低了5.6个百分点,住院天数同比减少了0.8天,提高了科室工作效率。进一步增强了医患沟通,医务人员医患沟通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密切了医患关系,减少了医疗投诉和纠纷,试点病例未发生一起医疗事故及纠纷。 二、经验及体会 1.常见病、多发病更适宜推广应用临床路径。一是治疗方案

妇产科子宫肌瘤临床路径

一、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ICD10:D25) 行经腹子宫全/次全切除术或经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ICD9CM-3:68.39/68.4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月经紊乱等; 2.体征:子宫增大、质硬; 3.辅助检查:超声检查(必要时需要行盆腔核磁和/或CT检查)。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 子宫肌瘤诊断明确,有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 (1)子宫增大,肌瘤≥妊娠10周子宫; (2)月经过多、继发贫血; (3)有压迫症状; (4)可疑恶变。 2.无手术和麻醉禁忌证; 3.术前检查齐全; 4.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25子宫平滑肌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 天,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 2.尿常规; 3.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

4.凝血功能; 5.感染性疾病筛查(如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 6.心电图; 7.胸部X光片; 8.超声检查; 9.宫颈刮片(有条件可选择TCT或CCT); 10.阴道清洁度检查; 11.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清CA125、hCG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 3.手术超时3小时加用一次抗菌药物; 4.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 2-4天。 1.麻醉方式:请麻醉科医师会诊,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或联合麻醉,必要时全麻; 2.术中用药:止血药物和其他必需用药; 3.输血:必要时; 4.病理:石蜡切片(必要时行冰冻检查)。 (九)术后住院恢复≤7天。 1.必须复查的项目:血常规、尿常规; 2.术后用药; 3.预防性用药: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静脉性抗菌药物。 (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 1.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恢复正常饮食,腹部无阳性体征; 2.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基本正常,体温正常; 3.切口愈合良好。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子宫肌瘤临床路径

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ICD10:D25)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1.病史:月经紊乱; 2.体征:子宫增大、质硬; 3.辅助检查:B超检查协助诊断。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1.子宫肌瘤诊断明确,有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 1)子宫增大,≥10周妊娠子宫 2)月经过多 3)继发贫血 2.无手术和麻醉禁忌证; 3.术前化验齐全,化验结果正常; 4.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0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25子宫平滑肌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 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 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 2.尿常规; 3.生化C6; 4.血APTT+PT; 5.血HIV; 6.血HCV; 7.血RPR; 8.血乙肝五项; 9.心电图; 10.胸片; 11.B超; 12.TCT或CCT; 13.其它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为第一、二代头孢类;

3.手术超时3小时加用一次; 4.术后72小时内停止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4天 1.麻醉方式:腰、硬外、联合麻醉; 2.手术内置物:无; 3.术中用药:止血药物和其它必需用药; 4.输血:必要时; 5.病理:冰冻加石蜡切片。 九、术后住院恢复6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 2.术后用药: 3.预防性抗菌药物:第一、二代头孢,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 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 1. 术后恢复良好,无术后并发症; 2. 体温正常,伤口拆线愈合良好; 3. 能独立完成生活起居活动。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因化验检查异常需要复查,导致术前住院时间延长; 2.住院后突发意外情况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导致术前住院时间延长; 3.术后出现发热及出血等并发症需要治疗和住院观察,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产科产褥感染护理临床路径

产科产褥感染护理临床路径

相关知识点: 1.产褥感染:产褥感染(puerperal infection)是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部和全身的感染。发病率为1%~7.2%,是产 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 2.产褥病率:产褥病率(puerperal morbidity)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用口表每日测量4次,间隔时间4小时,体温有2次达到或超过38 ℃。可见产褥感染与产褥病率的含义不同。虽造成产褥病率的原因以产褥感染为主,但也包括产后生殖道以外的其他感染与发热,如泌尿系感染、乳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 3.恶露观察:产妇分娩后随子宫蜕膜特别是胎盘附着物处蜕膜的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称为恶露。 (1)红色恶露:量多,色鲜红,故名。含有大量血液(又名血性恶露),还有小血块及坏死的蜕膜组织。镜下尖多量红细胞、坏死蜕膜及少量胎膜。 血性恶露持续3-4天,出血逐渐减少,浆液增加,转变为浆液恶露。 (2)浆性恶露:色淡红含多量浆液。镜下少量红细胞及白细胞,较多的坏死蜕膜组织,宫颈黏液,宫腔渗出液,且有细菌。浆液恶露持续10天左右,浆液逐渐减少,白细胞增多,恶露变为白色恶露。 (3)白色恶露:粘稠,色泽较白。含大量白细胞,坏死组织蜕膜,表皮细胞及细菌等。白色恶露持续3周干净。 正常恶露有血腥味,持续4-6周,总量约250ml-500ml。若子宫复旧不全或宫腔内残留胎盘、多量胎膜或合并感染时,恶露增多,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延长并有臭味。 4.产褥感染途径:(1)外源性感染:指外界病原体进入产道所致的感染。可通过医务人员消毒不严或被污染的衣物、用具、各种手术器械及产妇临 产前性生活等途径侵入机体。(2)内源性感染:正常孕妇生殖道或其他部位寄生的病原体,当出现感染诱因时可致病,近年来研究表明,内源性感染更重要,因为不仅可导致产褥感染,而且还能通过胎盘、胎膜、羊水间接感染胎儿,导致流产、早产、胎儿生长受限、胎膜早破、死胎等。 5.产褥感染确定病原体的方法:通过宫腔分泌物、脓肿穿刺物、后穹窿穿刺物作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必要时需作血培养和厌氧菌培养。病原 体抗原和特异抗体检测可以作为快速确定病原体的方法。 6. 产褥感染临床表现:发热、疼痛、异常恶露为产褥感染三大主要症状。产褥早期发热的最常见原因是脱水,但在2~3日低热后突然出现高热, 应考虑感染可能。由于感染部位、程度、扩散范围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同。依感染发生部位分为会阴、阴道、宫颈、腹部伤口、子宫切口局部感染急性子宫内膜炎,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腹膜炎,血栓静脉炎,脓毒血症及败血症等。 (1)急性外阴、阴道、宫颈炎:分娩时由于会阴部损伤或手术产而招致感染,表现为局部灼热、疼痛、下坠,脓性分泌物刺激激尿道口出现尿痛、尿频。伤口处感染,缝线陷入肿胀组织内,针孔流脓。阴道与宫颈感染表现为黏膜充血、溃疡、脓性分泌物增多,日后导致阴道黏连甚至闭锁。若向深部蔓延,可播散达子宫旁组织,引起盆腔结缔组织炎。

子宫壁内平滑肌瘤(腹腔镜子宫病损切除术)临床路径【2020版】

子宫壁内平滑肌瘤(腹腔镜子宫病损切除术) 临床路径 一、子宫壁内平滑肌瘤(腹腔镜子宫病损切除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子宫壁内平滑肌瘤(ICD-10:D25.100、D25.1)行腹腔镜子宫病损切除术(ICD-9-CM-3:68.291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症状: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 2.体征:子宫增大; 3.辅助检查:盆腔超声检查(必要时需要行盆腔核磁和/或CT检查)。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子宫肌瘤诊断明确,有子宫肌瘤切除的手术指征 2.无手术和麻醉禁忌证; 3.术前检查齐全; 4.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四)单病种标准住院日为≤11天。 (五)进入单病种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25.1子宫壁内平滑肌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并进入单病种。 (六)术前准备1-3 天,必须的检查项目。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生化全套、血型、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宫颈细胞学筛查 (5)肝胆胰脾双肾输尿管膀胱彩超、妇科彩超、心电图、胸部X片。 2.根据病情需要而定:血清肿瘤标记物,盆腔CT或MRI 检查,肠道、心脏彩超、双下肢静脉彩超、肺功能、宫颈HPV 检测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4天。 1.麻醉方式: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或联合麻醉或全身麻醉;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止血药物和其他必需用药。 3.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专业实务常考题1048

最新专业实务常考题 单选题 1、患者,女,21岁。在校大学生。因急性腹痛就诊,诊断为异位妊娠破裂出血,拟急诊手术。患者要求医护人员不要将真实情况告知同学,体现了患者的 A人格受到尊重的权利 B参与治疗的权利 C选择诊疗方式的权利 D知情同意权 E享有平等的医疗服务的权利 单选题 2、属于甲类传染病的疾病是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艾滋病 C脊髓灰质炎 D狂犬病 E黑热病 单选题 3、患儿,男,8岁。双眼睑浮肿、尿少3天,以肾病综合征收入院。查体:双下肢水肿明显。实验室检查血浆白蛋白27g/L,尿蛋白定性(+++)。最主要的护理措施是 A无需卧床休息 B长期无盐饮食 C应尽量避免肌内注射 D高蛋白饮食 E应用免疫抑制剂时应注意测量尿量和血压 单选题 诊断为异位妊娠破裂出血,因急性腹痛就诊,在校大学生,岁,21女,患者,、

4. 拟急诊手术。术前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病情及预后,体现了护理人员的 A保证患者权益的义务 B及时救治患者的义务 C维护患者治疗安全的义务 D保护患者隐私的义务 E认真执行医嘱的义务 单选题 5、患者女,68岁,2个月前因脑血栓形成致左侧肢体偏瘫入院治疗。现社区护士定期进行家庭访视:血压维持在145/95mmHg左右,左侧肢体偏瘫,右侧肢体肌力好,皮肤完整性好,语言表达部分障碍,目前基本卧病在床。最适合该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形式是 A使用利血平降血压 B必要时行气管切开,保持气道通畅 C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脉滴注,每6~8小时1次 D立即卧床休息 E持续心电监测,密切观察意识状态的变化 单选题 6、患者,男,68岁。与家人争吵时突然倒地,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急诊以“急性脑出血”收入院。护士在监测患者病情时,应该注意观察以下哪种并发症的先兆表现 A高血压 B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C脑动脉硬化 D先天性脑动脉瘤 ETIA 单选题 7、患者,女性,25岁,5天前不慎被生锈的铁钉刺伤足底,自行包扎处理。12护士向患小时前患者出现头痛、烦躁、张口困难、颈项强直。诊断为破伤风。.者介绍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TAT)的目的是 A解除痉挛 B预防并发症 C中和已经结合的毒素 D中和游离毒素 E镇静、止痛

子宫肉瘤诊断标准

4)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常与肥胖( 40%)、糖尿病( 15%)、不育( 25%)等伴发。 五.子宫肉瘤诊疗指南 子宫肉瘤是生殖道肉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发病率低,占子宫恶性肿瘤的 岁。子宫肉瘤虽少见,但组织成分繁杂,主要有子宫平滑肌肉瘤、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和子宫恶性苗 勒管混 合瘤。子宫肉瘤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术前诊断较为困难,常需术中冷冻切片以及术后石蜡病理检查才 能明确诊断。子宫肉瘤恶性度高,由于早期诊断困难,易远处转移,术后复发率高,放疗和化疗不甚敏感, 预后较差 , 5 年存活率为 30% -50%。 5-1.分类 子宫肉瘤常见类型有三种,最常见的是子宫平滑肌肉瘤( leiomyosarcoma of uterus , LMS ),其来源于子 宫肌层或子宫血管的平滑肌细泡, 可单独存在或与平滑肌瘤并存。 其次是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 , ESS ,来源于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较少见的是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亦称恶性苗勒管混 合瘤(malignant mullerian mixed tumor ,MMMT )或癌肉瘤(carcinosarcoma ),它来源于苗勒管衍生物 中分化最差的子宫内膜间质组织,同时含有恶性的上皮成分和恶性的间质成分,即癌和肉瘤成分。 5-2.诊断 5-2-1.临床表现 5-2-1-1.发病年龄 子宫平滑肌肉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一般为 43岁-56 岁。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 瘤发病年龄较年轻,平均发病年龄为岁,而高度恶性者平均年龄为岁。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多发生于绝 经后妇女,平均发病年龄 57 岁。 症状 子宫肉瘤一般无特殊症状,可表现为类似子宫肌瘤或子宫内膜息肉的症状。 3)压迫症状 肿物较大时则压迫膀胱或直肠,出现尿急、尿频、尿潴留、便秘等症状。如压迫盆腔则影 响下肢静脉和淋巴回流,出现下肢水肿等症状 (22%)。 2% -6%。子宫肉瘤多发生在 40-60 5-2-1-2. 1) 阴道不规则流血 为最常见的症状 (67%)。 2) 下腹疼痛、下坠等不适感 (25%)。

(完整word版)临床路径总结,推荐文档

霸州市第三医院 2013年临床路径小结 我院于2012年5月1日来对临床路径进行试运行,通过对部分病种的具体统计,对临床路径进行了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总结汇报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1.建立管理组织,健全工作制度。根据卫生部颁布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和市卫生局《关于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院成立了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制定了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明确了实施方案,定期与医院个案管理员沟通、协调工作。 2.确定病种,实践临床路径。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和卫生局相关通知,及医院指导意见,结合实际,确定病种:腹股沟疝、急性阑尾炎、下肢静脉曲张、慢性硬膜下血肿、急性左心衰竭、结核性胸膜炎、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胆总管结石、卵巢囊肿、子宫肌瘤、腰椎间盘突出、股骨干骨折开始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下面就近3月来我院路径情况进行分析: 3.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我院对实施临床路径的试点病种相关指标进行收集、整理,对中途退出路径的病例,科室临床路径管理小组织对相关病例进行讨论,分析退出路径原因及存在问题。对成功实施的病例,通过分析治疗过程、患者转归情况、总体费用对比情况、患者满意度及认可度等指标实施效果评价。通过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开展,我们进一步优化了医疗流程,规范了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提高了整体医疗质量,减少了不合理的检查、治疗、用药,降低了总体治疗费用,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病种同比总费用、住院天

数均较未进入路径者减少,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增强了医患沟通,科室医务人员医患沟通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密切了医患关系,减少了医疗投诉和纠纷,上述病例未发生一起医疗事故及纠纷。 2 2012年第一季度,全院共入径病例130例,其中腹股沟疝24例、急性阑尾炎52例、下肢静脉曲张4例、卵巢囊肿2例、股骨干骨折6例、子宫平滑肌瘤2例、腰椎间盘突出1例,变异8例。通过临床路径管理使我院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病历内涵质量,医护人员行为更加规范化、标准化,有效避免乱开药、滥检查等过度治疗现象,同时增进医患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控制非必要医疗支出。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双丰收。 二、经验及体会 1.常见病、多发病更适宜推广应用临床路径。一是治疗方案及治疗技术相对成熟,同时有卫生部公布的规范文本及治疗程序为参考,可控性强。二是诊断及病情变化预见更为准确,进入路径后实施成功率较高。三是能在较短时间里更快的积累数据和经验,完善临床路径流程及文本,更好的进行效果分析及评价。 2.加强医疗质控是成功推行临床路径的基础。临床路径的实施本身就是以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流程为目的,在实施过程中一是要严把路径准入关,接诊医师要及时和专科经治医师沟通,详细询问病史,准确分析病情,判断是否符合进入临床路径的要求。二是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发现、处置、干预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组织病例讨论,不能只是生搬硬套路径文本的治疗规程和医嘱内容。三是要搞好数据收集、

临床路径总结归纳

精心整理 霸州市第三医院 2013年临床路径小结 我院于2012年5月1日来对临床路径进行试运行,通过对部分病种的具体统计,对临床路径进行了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总结汇报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 3. 作的开展,我们进一步优化了医疗流程,规范了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提高了整体医疗质量,减少了不合理的检查、治疗、用药,降低了总体治疗费用,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病种同比总费用、住院天数均较未进入路径者减少,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增强了医患沟通,科室医务人员医患沟通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密切了医患关系,减少了医疗投诉和纠纷,上述病例未发生一起医疗事故及纠纷。

22012年第一季度,全院共入径病例130例,其中腹股沟疝24例、急性阑尾炎52例、下肢静脉曲张4例、卵巢囊肿2例、股骨干骨折6例、子宫平滑肌瘤2例、腰椎间盘突出1例,变异8例。通过临床路径管理使我院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病历内涵质量,医护人员行为更加规范化、标准化,有效避免乱开药、滥检查等过度治疗现象,同时增进医患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合理使用医疗资源, 1.常 是否符合准入标准时,常常忽视合并症的治疗和疾病的转归变化。 32.医患沟通有待加强。临床路径的实施,也是加强医患沟通的过程,我们部分医护人员对于这一点缺乏深刻认识,不重视同患者交流,不能很好向患者解释介绍临床路径的基本知识和实施目的,患者对诊疗基本方案和每日治疗流程不清楚,严重影响了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价和改进工作。3.能成功实施临床路径的病例较少,分析

原因主要是临床上纯粹的单病种患者较少,多数病人都合并有其他疾病或有并发症,无法按照路径要求实施诊治。下一步工作:1.深入宣传和推广临床路径工作。医院要继续加强临床路径工作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医务人员掌握更多的临床路径管理知识,使更多患者知道、了解临床路径工作,及时搞好分析、总结,为今后深入执行临床路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2.继续加强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开展临床路

淋病临床路径

淋病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淋病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淋病(ICD-10:A54)。 释义淋病(gonorrhea)是指由淋病奈瑟菌(Neisseria gonorrhoeae,简称淋球菌)引起的主要表现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的一种经典的常见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淋球菌的原发性感染部位主要为男性尿道或女性宫颈管内膜,感染可从男性尿道播散至附睾、睾丸及前列腺,或从女性宫颈播散至输卵管、卵巢、盆腔。咽部、直肠和眼结膜亦可作为原发性感染部位受累。淋球菌经血液传播可导致播散性淋球菌感染。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性传播疾病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皮肤病学分会,2014年).淋病诊断标准(国家卫计委卫生行业标准2015年)。

1.患者有不安全性行为,或有性伴感染史,或有与淋病病人密切接触史。儿童患者可有性虐待史,新生儿患者母亲有淋病史。 2.无合并症患者男性表现为尿痛、尿道口红肿、尿道脓性分泌物,部分病人临床表现可不典型;女性主要为淋菌性宫颈炎表现为脓性白带、宫颈红肿、宫颈口粘液脓性分泌物,亦可无明显临床表现。 3.淋球菌可感染其他部位,引起淋菌性结膜炎、淋菌性肛门直肠炎和淋菌性咽炎。 4.淋病因治疗不当等因素,可引起并发症出现,男性可有前列腺炎、精囊炎或附睾炎,女性可有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 5.严重者可出现全身播散性淋病,由淋菌性菌血症引起,可有皮肤瘀点、脓疱皮损、关节痛、腱鞘炎或化脓性关节炎,还可合并肝周围炎,较少有心内膜炎和脑膜炎。 6.尿道口、宫颈分泌物或其他患病部位分泌物做淋球菌涂片和培养或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 释义:淋病诊断原则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做出诊断。诊断分类:1疑似病例同时符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者。2确诊病例符合疑似病例的要求,同时实验室检查阳性即涂片革兰染色:男性无合并症患者取尿

子宫肌瘤手术治疗临床路径

子宫肌瘤手术治疗临床 路径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子宫平滑肌瘤手术治疗临床路径 一、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子宫肌瘤(ICD10:D25) 行经腹子宫全/次全切除术或经腹剔除术(ICD9CM-3:) (二)诊断依据 根据《妇产科学》(高等医学院校统编教材,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月经改变; 2.妇检:子宫增大、表面不平、质硬; 3.辅助检查:B超。 (三)纳入标准 1.子宫肌瘤诊断明确,有手术指征; 2.无基础疾病,无手术禁忌症,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 3.各项辅助检查基本正常(贫血除外)。 (四)排除标准

1.不符合纳入标准者; 2.有严重的其他科合并症需要特殊治疗者。 (五)标准住院日为≤11天 (六)治疗常规 1.硬膜外或腰硬联合麻醉下经腹行子宫全/次全切术或剔除术; 2.药物:抗菌素预防感染,止血(必要时,根据术中情况),对症; 3.术前准备2--3天; 4.抗菌素使用不超过72小时。 (七)出院标准 1.病人一般情况良好; 2.切口Ⅱ/甲愈合; 3.体温正常; 4.血象基本正常。 (八)有无变异及变异原因 1.术中发现其他部位病变或术中出现并发症者;

2.术后病理诊断为非子宫肌瘤者; 3.术中改变麻醉方式者; 4.术后出现并发症者(如血管栓塞、下肢静脉栓塞等); 5.因宫颈细胞学异常需进一步检查导致住院天数延长者。

二、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ICD10:D25) 行经腹子宫全/次全切除术(ICD9CM-3:)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房:床号: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预期住院天数:≤11 天/实际住院天数:天

妇科子宫肌瘤临床路径管理

子宫肌瘤临床路径管理 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管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ICD10:D25) 经腹行子宫全/次全切除术(ICD9CM-3:68.39/68.49)(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2007年1月第一版) 1.病史:月经紊乱、尿频、排便困难等; 2.体征:子宫增大、质硬; 3.辅助检查:B超检查(必要时CT或盆腔核磁检查)。(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 1.子宫肌瘤诊断明确,有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 2.无手术和麻醉禁忌症。 3.术前化验齐全。 4.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时间:≦1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25子宫平滑肌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 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天,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ABO+RH) 2.尿常规 3.便常规 4.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血脂)

5.凝血功能 6.感染性疾病筛查(包括甲肝、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 7.心电图 8.胸部X光片 9.盆腔超声检查,必要时腹部超声检查 10.TCT 11.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阴道清洁度检查) 12.其他:据需要选择,如肿瘤系列(CA125、HCG等)(七)抗生素用药选择:第一、第二代头孢及甲硝唑或替硝唑预防性用药时间5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4天。 1.麻醉方式:请麻醉科医师会诊,腰硬联合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必要时全麻。 2.术中用药:止血药和其他必需用药。 3.输血:必要时。 4.病理:石蜡切片、术中冰冻(必要时)。 (九)术后住院恢复≦7天。 1.必须复查的项目:血常规、尿常规。 2.术后用药:抗生素(见前);维生素C、B6(3天); 黄芪等补气扶正注射液(3天);健脾理气中药(2~6 天);对症治疗用药(必要时)。 (十)出院标准: 1.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并发症。 2.体温正常,伤口愈合良好。 3.相关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 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因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需要复查,导致术前住院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