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球气温趋势和近期中国气候灾害的成因分析和展望

全球气温趋势和近期中国气候灾害的成因分析和展望

全球气温趋势和近期中国气候灾害的成因分析和展望
全球气温趋势和近期中国气候灾害的成因分析和展望

第30卷 第5期气象科学Vo.l30,No.5 2010年10月SCI ENT I A M ETEOROLOG ICA SI N I CA O c.t,2010 徐群.全球气温趋势和近期中国气候灾害的成因分析和展望.气象科学,2010,30(5):582 590. X u Q un.Causal analysis and prospects on c l m ate trend of g loba l te m pera t ure and recent cli m ate disasters i n Ch i na.Scien tia M eteoro l og ica S i nica,2010,30(5): 582 590.

全球气温趋势和近期中国气候灾害

的成因分析和展望

徐 群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南京210008)

摘 要 全球气温演变趋势和近期中国气候灾害有一定的联系;分析表明:1998年以来全球气温基本稳定仅有小幅波动,并未呈现如IPCC(2007)所预言的那样快速升温,而2005年以来太阳活动的异常状况可能标志它今后的长期减弱趋势;因此本文首先归纳太阳活动影响气候研究的最新进展,发现其对气候的影响绝非限于大气顶上太阳总幅照(TS I)的微小变化,而会通过平流层臭氧对更大变幅的紫外辐射的的吸收,加热作用触发平流层 对流层的大气环流变化,结合热带 副热带海洋混合层对太阳输入能量的积累,TS I0 1%的变化会在地球气候系统中产生放大效应,这突出表现在东太平洋热带 副热带海域海 气作用的响应,E NSO位相相应变化及北极/北大西洋涛动指数的响应,大量的观测研究结果支持上述论点;近年来太阳活动低值期北半球冬季中高纬和中国均遭受异常冷害侵袭即是明证,初步揭示出以夏季东太平洋副高强度指数首先反映的地球气候系统对太阳活动响应的一系列气候过程;对今后10a全球气温趋势也作了初步展望。

关键词 气温 气候灾害 日地关系机理 太阳活动异常减弱 成因分析与展望 分类号 P457 3 文献标识码 A

Causal analysis and pros pects on cl m ate tre nd of global

te mperature and recent clim ate disasters i n Chi na

Xu Qun

(J iang su M eteorolog ical Instit ute,N anjing210008,China)

Abstract The trend of g l o ba l surface te m perature change has so m e connection w it h occurrences o f recent cli m ate disasters i n Ch i n a.Through ana lyzing,the g l o ba l te m peratures w ere basicall y steady w ith changes ofm i n or a m plitudes on ly si n ce1998,the ir rap i d risi n g has no t been appeared as I PCC(2007) predicted;ho w ever the ano m alous conditi o n o f so lar activ ity since2005m ay m ar k a long ter m w eakening trend hereafter.So present paper at first summ arizes the ne w advances of researches i n solar cli m a te re la ti o nship.Itw as found that the so lar effect i s no t confi n ed to its m i n o r change of the Total So lar Irradiance (TSI)on the top of at m osphere;its UV fracti o n w ith sign ifi c antly lar ger a m plit u de can be absorbed by the stratospheric ozone and heated,such heati n g then m od ifies stratospheric/tropospheric circulation;as soc iated w ith the accu m u lati o n o f the chang ing solar flux in the m i x ed layer of trop ica l/subtropical ocean,

the m i n or change(0 1%)o f TSI ou t o f a t m osphere can be thus a m plifi e d i n E arth s c li m ate syste m, w hich w ere predo m inan tl y revea led i n the response of a ir sea i n teracti o ns i n trop ica l/subtropical reg ions of the E ast Pac ific,the phase changes of ENSO and the i n dex responses of the A rcti c/North A tlantic Os

收稿日期:2010 07 06;修改稿日期:2010 07 24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090627)

第一作者简介:徐群(1933 ),男,江苏武进,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中东部夏季旱涝(梅雨)趋势季度预报及多尺度气候成因分析研究

cillations .A lot of observati o na l researches support above m enti o ned v ie w s ,it w as also w itnessed by the occurrences ofm any abnor m al co ld even ts i n China and other extratrop ical zones of the N orther n H e m i sphere duri n g recent w inters w ith i n the period o f present l o w so lar activ ity .A series of cli m ate processes respond i n g to so lar activ ity first appearing i n t h e i n tensity i n dex of eastern Pacific subtrop ica lh i g h i n sum m er w as d isc l o sed tentatively .Preli m inary outlook for the trend of g l o ba l te m perature in the forthco m ing 10a w as also m ade .

K ey w ords Te m perature C li m ate d isasters M echan is m o f the re lati o nship bet w een sun &earth Abnor m alw eakness of solar acti v ity C ausa l analysis and outlook

引 言

据联合国气候专家组(I PCC )2007年发布的第4次气候报告,今后20a 全球平均地面气温将以每10a 0 2 的速率上升,但在报告发布后,紧接着连续两年(2008,2009年)北半球中高纬均先后遭受严寒侵袭;全球气温今后会以何种趋势演变呢?2008年以来中国为何频繁遭遇气候灾害,其成因何在呢?鉴于太阳活动近期异常减弱,本文拟从气候变化主成因分析角度归纳太阳活动影响气候机理的最新进展,并从太阳活动今后减弱趋势结合其它因子展望今后气温趋势和有关中国气候灾害问题。

图1 全球年平均气温距平(相对于1961 1990年平均值)的逐年(1850 2009年)演变,取自英国气象局网站[1];

该资料(H adCRUT3)是由分布于全球陆地的气温和海面水温资料按格点综合而成

F i g .1 Annual vari ation of globalm ean t e m perat u re anoma l y (H adCR UT3)for 1850 2009,quot ed fro m [1]

1 全球气温演变趋势的分析

英国气象局的H ad ley 气候研究和预报中心是国际公认的发布全球气温数椐的权威单位,现采用该单位所绘制的1850年以来全球逐年地面平均气

温演变图[1]

(图1)作分析,从该图中的最佳估算值来看,全球年平均气温在1862及1910年附近最低,均偏低0 5 左右,自1920s 开始到1960s 中为一明显升温阶段,此后到1960s 中甚至1970s 中均为

波动性下降阶段;最显著的全球气温上升发生于1976 1998年间,但这23a 内的气温上升速率也仅

为0 178 /10a ,而随后1998至2009全球气温逐年有所波动,但并无明显上升趋势,且在2002 2009年间有弱的下降趋势(-0 135 /10a)。这和联合国气候专家组(I PCC )在2007年发布的第4次气候报告所述截然不同,该报告说:据气候模式计算,在所有发展前景下,今后20a 内全球气温会以

0 2 /10a 速率上升[2]

。从图1可见,近160a 内全球气温最大上升阶段(1976 1998年)的上升速率也未达到此种程度,在此后气温无明显上升趋势情况下,怎能判定全球气温今后会加速上升呢?I PCC 主要依据是与年俱增以CO 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的增温作用,然而气候学术界早巳公认对全球气候演变起主导作用的至少有三大因子:太阳活动,火山活动和人类活动影响;自1991年P i n at u bo 火山大爆发(该火山爆发后冲上平流层的尘云对随后二

年全球气温有一定幅度的降温作用[3]

)后,还没有显著影响全球气候的大火山爆发;这样,除去逐年增长的温室气体作用外,我们应注意太阳活动的动向了。

583

5期 徐群:全球气温趋势和近期中国气候灾害的成因分析和展望

2 不应低估太阳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绝大多数气候学家在研究气候变化时都会充分重视太阳活动的影响;可是I PCC 却对太阳活动这一因子略而不顾,其主要理由认为;卫星探测发现,

从太阳活动准11a 周期的极小期到极大期,大气顶上的太阳总幅照(TSI ,Total So l a r Irradiance)增长幅度不超过0 1%,要比人类工业化以来因大气中CO 2含量增长导致的辐射增温作用(1 6W /m 2

)小一个量级[4]

;可是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的作用仅限于大气顶上TSI 的小量变化吗?严酷的气候历史表明,当太阳活动于1645 1715年异常减弱,当时的有限观测常见不到日面上有黑子活动(图2),出现蒙德极小期(M aunder M ini m um )时,西欧在16 19世纪气温偏低期(即!小冰期?)的低谷也正出现于17世纪下半叶,当时冰川在西欧许多地区扩伸,冬季多严寒,农作物常欠收,多次发生大饥荒,英格兰中部实测年平均气温要比目前偏低0 6

[5]

。我

国五千年来气候最严寒期也发生于1650 1700年间,太湖、汉水和淮河均结冰4次,洞庭湖也结冰3次,竺可桢(1973年)从物候估计当时冬季平均气温约比如今偏低近2

[6]

,陈星等

[7]

应用全球气候模

式也模拟出我国小冰期极盛期正出现于1670 1715年,年平均气溫比现代偏低1 5 ,是受到太阳活动异常减弱和频繁火山爆发的綜合影响

图2 1610 2008年的太阳年黑子数及各11a 准周期的演变,取自文献[4]

Fi g .2 Yearl y s un s pot num ber w it h each quas i 11a cycl e duri ng 1610 2008,quoted fro m [4]

我们应充份正视如下事实:太阳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的99 9%,地球质量仅为太阳的33万分之一,日地间距离小于太阳与最外行星间距的3%;TSI 不仅随太阳活动强弱只有0 1%的变化,还应考虑到太阳爆发性活动(如高能耀斑,日冕质量抛射,爆发性日珥)会严重影响太阳风强度,太阳风能量

会转移到近地面环境中并由带电粒子流直接冲入大气中;高能耀斑爆发会使紫外辐射急剧增长,进入地球平流层被吸收后会使平流层出现区域性增温引发平流层 对流层大气环流变化

[8]

。Egorova 等

[9]

给出

了太阳强爆发对南极东方站地面及其上空的影响,在1981 1991年资料图上显示高能太阳耀斑出现后会伴随着该站地面气温剧升(达20 ,而10km 高处气压则明显下降。

3 日 地关系中影响机理研究的新进展

近年来有关太阳活动能量的变化如何能影响到地球气候的机理,有二种最著名的学说。

3 1 太阳活动 宇宙线 云量变化

这种学说认为随着太阳活动增强(减弱),太阳和太阳系内行星际磁场即偏强(偏弱),磁性太阳风就(不)能抵档银河宇宙线的入侵(地球);反之,宇宙线大量入侵地球时,其所含粒子流会起到凝结核的作用,使地球上云量增长反射更多阳光。因此太阳活动强(弱)对应着较少(多)宇宙线入侵,地球云量较少(多),反射较少(多)阳光,地球气候即偏暖(冷)

[10]

。对此理论尚有一些争议,目前正就宇宙线

与地球上云量的关系在日内瓦附近的CERN 粒子物

理实验室进行实验鉴定[11]

3 2 紫外辐射变化 平流层臭氧加热 环流

变化,影响对流层环流及相应的气候变

目前进展较大的是这一学说。卫星在大气外测定的TSI 变幅虽只有0 1%,但紫外辐射波段的变幅至少要增大一个量级。这些变幅较大的紫外辐射进入平流层后被臭氧吸收加热,其加热程度大小可影

响平流层 对流层环流和地面气候。H aigh [12]

首先

584气 象 科 学 30卷

发展了一种大气环流模式模拟太阳辐射与平流层臭氧的相互作用后的环流变化,发现太阳活动极大时,因臭氧吸收,增暖的平流层会增强东风,且渗入到赤道对流层上层,促使副热带西风急流极向移动,热带H adley环流圈增大,地面风暴路径也极向移动。最近,Austin等用8个化学气候耦合模式模拟出年平均臭氧含量对太阳准11a周期紫外辐射增长的响应,在极大年(相对极小年),热带平流层低层 对流顶处臭氧增长可达2%~3%,且伴随着该处气温的升高[13];此种大气温度结构的变化影响着那里的风场,天气尺度波的传播和纬向风动能的下输,对流层环流即会产生响应,表现为西风急流增强且极向移动,北半球因此盛行纬向环流,副热带高压增强北进,副热带和中纬度地区增暖[8]。此一学说最近进一步与!海洋对太阳能量变化的响应?工作结合起来。

3 3 上(平流层臭氧),下(海洋混合层)吸

收TSI变化,放大的共同作用

Shinde ll等[14]应用的美宇航局大气环流模式,内含海洋混合层对太阳辐射强迫作用小变化的积累响应以及平流层的详细设计,其中有臭氧对TSI,温度,上层环流变化响应的参数化,根据工业化前状况设计的二维化学摸式因没有人工化学污染及较干的平流层,在此层上部臭氧温度的敏感性要比现在大一倍以上,因此蒙德极小期时TSI小量减少伴随紫外辐射大一个量级的减少会通过臭氧光化学反馈作用,使工业化前TSI减少的负强迫作用加大,再结合海洋混合层对此种辐射加热减少的积累,因模式中地球表面极区和赤道间加热差距缩小导致地面西风减弱,这在冬季对陆地气温影响很大,即冬季出现北极/北大西洋涛动的低指数位相,从中纬度海洋输向大陆的暖空气大为减少;因此尽管算出该时期全球气温平均仅降低0 3~0 4 ,但欧洲和北美东部冬季气温却可比目前偏低1~2 ,形成了那里的!小冰期?。R i n d等[15]将平流层臭氧响应紫外辐射变化引起的各层环流变化与海洋因吸收太阳辐射变化引起的海 气作用均放在多种气候摸式中,进行了1600个摸拟年的计算,发现如同时考虑了上方臭氧吸收紫外辐射加热变化及下面海洋储存太阳热量的异常,则太阳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显得更清晰,其中海洋吸收太阳辐射微小的增长也会通过一系列海 气作用使北半球气候增暖、多雨;从其文图1所示的19502005年紫外辐射(波段:200~295nm)和可见光辐射(波段:400~800nm)的逐年演变曲线上可知,紫外辐射年际最大振幅为2 15%,而可见光的振幅仅0 167%,前者为后者的12 8倍,但即使后者年际最大振幅不及千分之二,其储存在海洋中通过一系列海 气作用所产生的气候影响仍不容低估。

最近M eehl进一步将上下两种作用充份结合进其气候模式中[16],计算结果显示和太阳活动极大年实测的全球气候距平分布最为逼丘,其形成杌理不仅有自上而下的臭氧加热引发的热力 动力作用和自下而上的海详增暖时的海气相互作用,还有副热带海域云的重要反馈作用,即当前两种作用共同促使赤道东太平洋海面信风增强,水温降低,热带太平洋上的W alker H adley环流圈随增强的垂直运动加强时,在东太平洋副热带海域还出现增强的下沉运动,减少该处云量,允许更多太阳辐射进入该海域储存;这样太阳活动极大年TSI的微小变化会产生三种作用,共同使其在气候系统内有放大效应。在同年发表的另一篇论文中,M eeh l还算出[17]:太阳活动峰年因W alker H ad ley环流增强而出现的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水温负距平会因响应太阳活动峰值期增多的太阳辐射(尤其在东太平洋少云的副热带海域)输入,在5#N及5#S附近海 气耦合动力作用下于二年后转为E lN i n o型正距平。在此两文中,M eeh l 都强调太阳增多能量并非均匀撒向各地,而是在特定区域(东太平洋副热带海域)增强的下沉运动使此处成为吸收太阳能量变化的关键放大区。

4 日地关系的有关观测研究

上述太阳活动对气候影响机理的新进展和本文作者在1980s1990s一些资料统计分析结果相一致,现分述如下。

4 1 太阳活动与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强度的

联系

徐群等[18]通过相关分析发现太阳活动对夏季副热带高压存在超越偶然率的高统计联系,以相对黑子数(W)表示的太阳对流层扰动强度准11a振动和同季后延1~3a的北半球各副高强度存在高正相关联系,该文从100hPa高度场的相关分析发现,当太阳活动增强,中太平洋低纬对流顶升高,该处H adley环流上升分支增强,伴随着下降分支所在的西太平洋副高也增强。随后,通过对28a (19541981年)逐月W值与北半球500Pa各海详副高面积(强度)指数的相关及功率谱计算指出:不仅太阳活动和北半球各海洋副高存在同期到后延

585

5期 徐群:全球气温趋势和近期中国气候灾害的成因分析和展望

2~3a左右信度达0 001的高正相关,各副高面积指数、西太平洋副高强度指数、西脊点经度、脊线纬度和588dagp m北界位置都存在显著的11a振动[19]。此后,作者利用更严格的!独立样本个数相关检验法?对38a(19541991年)北半球各海洋副高指数与月W值及月10 7c m射电通量的相关进行核查,发现前述的高正相关依然存在;又利用!非整数波周期法?算出东太平详副高,西太平洋副高,北大西洋副高及北半球副高的各个强度及面积指数的最显著第一周期均和太阳活动的主周期(10 9a)一致[19]。以上3文均指出:在各海洋副高指数对太阳活动的响应中,以东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响应最灵敏且稳定;文献[20]且指出东太平洋副热带海域的晴空少云特征最有利于积累盈余的太阳能量,因此该处副热带高压对太阳活动的变化响应最灵敏且稳定;此结果和M eeh l二篇论文中都强调的东太平洋副热带海域对储存太阳能量异常的重要性十分一致;文献[20]还给出各副高指数响应W的最高相关值出现时间,东太平洋副高最迅速,仅后延16~17个月,北大西洋副高较迟,约需时27~29个月。

4 2 太阳活动对全球和中国气温的影响

普查了1874年以来全球年平均气温(取自: H adCRUT3)[1]分别与前1~3各年W的相关值,发现近百余年全球气温始终与前期W保持显著正相关,最高正相关在18741994年时段,此时期全球气温(T)与前1~2a W的相关值均达到+0 39,显著超越99 9%置信水平,最近134a(18742007年)全球T与前1~3a太阳黑子数相关值(0 28~ 0 29)仍达到99 9%置信水平。

计算了1951年以来我国冬季(122月)160站的平均气温距平值,并分别计算它们与前1~3a W及上年大气中CO2含量的相关值,发现1951 1983年中国冬季气温与前3a的W的正相关(0 35)达到95%置信水平;到了1990年以后,中国冬季气温与上年CO2含量的正相关值即逐步超越其与前W 的相关值,可是进入21世纪开始,此种CO2含量与中国冬季气温的高相关即开始下降,因为这和全球平均气温的最新趋势一致:在19982002年中国冬季平均气温升至峰值,该5a冬季中国160站气温平均比近60a平均值偏高1 13 ;此后开始逐渐有所下降,1998前冬2010年前冬,中国气温存在弱的下降趋势(-0 26 /10a)。

统计表明中国寒冬的出现和太阳活动有密切联系。现确定122月全国160站气温平均距平?1 者为寒冬,近60a达到此寒冬标准者计有: 1955,1957,1964,1967,1968,1969,1977年和1984年共8a,其中5个发生于太阳黑子准11a周期的低值年及其随后3a内(m~m+3),在此4年内我国发生寒冬的机率是发生于其它年的2 7倍。张先恭等[21]通过近900余年祁连山园柏年轮分析指出:我国历史上三次寒冷期的出现基本上都对应着太阳黑子11a周期峰值低于80的弱活动期。可是我们仍应面对一个不容否定的事实,即大气中CO2含量及其温室效应已与年俱增,1990s以来大气中C O2含量无论与全球气温或中国冬季气温的相关均已显著超越太阳活动的影响了,那幺我们是否还应重视太阳活动的变化呢?

5 太阳活动近期剧变及其对气候的

影响

5 1 太阳活动正发生重大变化

自太阳黑子数(W)于2000年达到第23周峰值后,历时8a才于2008年抵达该周低谷。2005 2009连续5a W低于30,这是1915年以来从未有过的弱太阳活动现象;10 7c m射电通量在2008年611月达到1950s初有实测记录以来的最低值,对太阳风风压的空间观测也显示巳减弱到1960s观测以来的最低值,导致大量宇宙射线入侵地球, NASA的卫星观测表明从上次太阳活动极小年(1996年)以来,极紫外辐射(EUV,紫外辐射光谱中波长最短的:30~120nm)己下降6%,虽然这尚不能逆转全球增暖过程,但由于减少了大气上层接受的太阳加热,仍然可能对大气环流产生某种影响[22]。从图3可见,大气外所测TSI在2005年己降至1365 4W/m2附近,和前两个周期太阳低值年(1986,1996年)的均值相当,但此后20062007年TS I值又继续下降0 2~0 3W/m2左右。从图3可见,2006年开始TSI值己比其前峰年(2000年)至少下降1 2W/m2,这就和温室效应(1 6W/m2)同一量级,但却是相反的辐射负强迫作用;Lockwood[23]也指出如今太阳活动极小期输出的能量己达到有实测资料以来的最低值,太阳活动已回到1924年以前的情况;据他的研究,在孟德极小期时,太阳TSI只有(1364%0 40)W/m2,这比最近的极小期偏少0 64W/m2,比最近两个太阳活动周(第22~23周: 19872008年)的平均TSI偏少1 24W/m2,他通过对长期地磁活动和同位素资料分析后得出结论,预

586气 象 科 学 30卷

图3 空间探测站先后采用多种辐射仪实测的大气外太阳总辐照(TSI)随时间变化图,取自文献[22]。纵座标为TS I(单位:W /m 2)。图上

缩写字:H F ,ACRI M 1&等分别是不同时期在不同空间探测器上装载不同辐射仪的简称,其箭头横向所指反映了它们各自工作的时间,其下同颜色的振荡显示所测TS I 因多种原因发生的变化;有专门论文分析这些不同辐射仪所测TSI 的误差及相互间的可比性[23];总的来说,它们在观测时间和精度上都逐步提高;前三种辐射仪主要针对TSI 及紫外辐射的观测,而装载在SO HO 上的VI RGO 实验不仅测TSI ,且着重监测可见光和红外波段光谱的时间变化,SOHO 是1995年12月开始由美宇航局(NASA )和欧洲空间局(ESA )联合组成的在外空间不断监测太阳和整个日光层各种参数(从太阳内核到外层日冕和太阳风变化)的空间飞行观象台。Fi g .3 T e m poral c hanges ofTotal Sol ar Irrad i ance (TS I)through us i ngm eas ure m ents of d iff erent rad i o meters w it h i ncreasi ng preci sion ,quote d f ro m [22]

期太阳活动将在2010 2027年间撤出1924年以来的大活跃期,并认为近80a 的太阳活跃期已是异常偏长了,有8%的可能在今后40a 内太阳会很快跌入类似蒙德极小期(1645 1710年)那样的弱活动期;自然更大可能是太阳活动有小幅度减弱趋势,维持数十年后再进入为期100~200a 的弱活动期[24]

此外,根据著名太阳物理学家Lean

[25]

的估算,小冰

期盛期(1645 1710年)时,太阳TS I 要比1980s

1990s 偏少3 4W /m 2

(图4);从图4a c 还可发现:1970s 的全球急剧升温不仅起因于与年俱增的CO 2含量及其温室效应,且和TS I 自1970s 中以后的显

著上升有关,这也证实了作者[26]

的论点:1980s 全球气候的急剧增暖起因于温室效应和太阳活动加强两者的叠加作用,且和(4 2)所述1874 1994年的全球平均气温与前1 2a 的W 有十分显著正相关相配合

5 2 近期太阳活动异常沉寂及随后的气候

异常过程

(1)据美宇航局公布的日面观测资料,2004年至2010年5月,巳有803d 为无黑子日

(2)2006年开始TSI 值比其前太阳活动峰年(2000年)至少下降1 2W /m 2

。(图3)

(3)2006年1 5月W 降至16 7并继续下降时,因东太平洋副高强度会灵敏响应16~17个月前W 的变化[20]

,2007 2009年连续3a 夏季东太平洋副高强度跌至1951年有记录以来的最低值,显示北半球大气环流对低太阳活动的实在响应。

(4)2007年8 10月出现La N ina 冷事件,一

图4 1600年以来气温,人工释放CO 2和太阳总辐照(TS I)的时间演变,取自文献[25].(a)地面平均气温距平;(b )大气中年平均CO 2体积分数;(c)Lean 估算出的TSI 演变。F i g .4 Te m poral change of te mp erature ,vol um efracti on of CO 2

and sol ar i rrad iance si n ce 1600,quot ed fro m [25]

直维持到2008年6月,持续11个月

[27]

(5)2008年1月大雪袭击中亚大范围地区,以咸海为中心大范围气温比常年偏低8 持续不断寒流经新疆南下与暖湿气流汇合 形成我国江南地区出现罕见冰雪低温,1月11日 2月14日全国平均气温为-7 6 ,比常年同期偏低2 5 ,是历史同

期次低值

[27]

(6)2009 2010年冬北半球中高纬相当寒冷,北极/北大西详涛动均出现显著负指数,这正是前述的Sh i n del 气候模式中所算出的大气环流对TSI 降

低的典型响应[14]

;凛洌的寒风在欧洲,北美,亚洲部分地区强力推进,气温之低,雪量之大创下多个近年

587

5期 徐群:全球气温趋势和近期中国气候灾害的成因分析和展望

之最[28]

。2009年11月我国中东部大范围地区气温比前30a 偏低3~4 ,全国大多数地区异常提早入冬;入冬后,华北等地共25站日最低气温超历史极值[28]

,渤海湾和山东沿海出现近30a 来罕见的封冻现象,2010年4月全国160站气温比近60a 偏低1 7 ,是近60a 最冷的4月。

(7)1998年全球气温达到有资料以来的峰值,从此到2009年全球气温变化趋势为零;然而从1998年前冬到2010年前冬,我国中东部则出现大范围降温趋势,在东北 内蒙 华北许多地区的降温趋势达到-1 /10a 。如考虑太阳活动从高到低位相的变化,再计算2002年前冬到2010年前冬的变化,可见降温趋势更为显著(图5 1),东北 内蒙许多站的降温趋势达到-2~-3 /10a ,沈阳一带降温达到-3 5 /10a ,降温趋势甚至南下抵达广东沿海;对照1951 1983年我国冬温与前2a W 的高相关地理分布(图5 2),可见我国近期冬季气温

突然下降的现象估计和太阳活动异常减弱有关。

图5 (a)2001 2002年冬季至2009 2010冬季气温演变趋势分布;(b )冬季气温(1951 1983年)与其前二年太阳年黑子数的相关分布

Fi g .5 (a)Te m perat u re trend distri bu ti on in Ch i na fro m w i n ter 2001 2002to w i n t er 2009 2010;(b)d i s tri buti on of correlati on fiel d

bet w een w i n ter te mperature(1951 1983)of Ch i na w it h t he annu al s un s pot num bers i n advance of 2a

6 对今后十年全球气温趋势的展望

通过对太阳活动影响机理及其减弱趋势的了解,我们对今后全球气温演变趋势就会有新的认识,可作如下分析

1998年全球气温升至1850年以来的最高峰

后,即接连发生两次La N i n a 事件[29]

,从1998到2000年全球气温下降0 277 ,2000年是太阳活动第23周峰年,随后从2002年4 6月到2007年2

月接连发生3次E lN ino 事件[29]

,但2007年全球气温和3次暖事件发生前1a (2001)却保持同一水平,没有升温;这留给我们一个很大的思索空间:在与年俱增的人类活动每年抛向大气层的CO 2达266

亿t 的背景下,太阳活动于2000年达到23周峰值后,从2002年4 6月开始接连发生3次E l N ino 事件,其间又无大火山爆发减少太阳辐射,那幺为何全球气温无显著变化呢?另外,全球海详上层(0~700m )热含量从2003年以来稍有下降[30]

,本文作者从美国海洋资料中心(NODC )获得的资料表明,2004 2009年全球海洋上层(0~700m )热含量确有弱的下降趋势(-0 151?1022

J/a)。总之,在未能深入洞察全球气候近期变化内因情况下,没有任何理由赞同I PCC (2007)所述今后全球气温会以0 2 /10a 的速率快速上升,也不宜贸然支持即将迎来!小冰期?的论点。1998 2009年全球气温看来己达到气候系统内的一种热力平衡,需要相当的外强迫作用才能使之发生变化;要考虑到能使其发生突变的三种因子:(1)大气中CO 2浓度继续增长到特定程度,可是Kno rr

[31]

指出:地球吞吐CO 2量准

周期的自然变率是人工释放CO 2量的6~7倍,即大气中人工CO 2含量增长并非全球增暖的主因;(2)大火山成群爆发 平流层中火山尘显著减弱太阳辐射;(3)太阳活动出现长期增长或减弱趋势。如今这三种因素中唯一可能性较大的是太阳活动面临长期减弱趋势,这势必导致今后10a 全球平均气温有所下降,我国在冬半年时有冷害发生,但不至于出现!小冰期!那样的低温,因为目前全球气候系统仍处于1850年以来最热时期,除非今后数年有频繁发生的大火山活动相配合;第二种可能是全球气温仍围绕前12a 的均值作小幅波动。

前已述及,因大气顶上TSI 小量变化的放大,在太阳准11a 周期峰年后会因此形成E lN i n o 事件,对全球气候起升温作用

[16]

;那幺在太阳活动低谷年附

近,是否会因TSI 的小量减少导致形成反相的

588

气 象 科 学 30卷

La N i n a事件呢?据E l N i n o和La N i n a事件出现表[29]分析,发现1952年以来至今(2010年6月)共出现过12次持续半年以上的La N i n a事件,其中有8次发生于5个太阳活动准周期低谷年(m:1954, 1964,1986,1996,2008年)的前后5a内(m-2~ m+2),这也说明TSI的小量减少可通过E NSO位相的调整影响全球气候;那幺在太阳活动长期减弱期,可预期有更多的La N ina事件出现伴随我国较多冷害的发生。可注意的是最近美气候中心多个季度数值预报模式几乎一致预报在今年夏季又将形成新的La N i n a事件,且至少维持到2011年24月[29];这样可预期全球气温即将有所下降;此外在太阳活动低值期附近,今后2a冬季我国仍应警惕冷害的出现。

7 结论和讨论

本文综合日地关系研究的最新进展,结合今后太阳活动的减弱趋势,对近期全球气温演变趋势和近几年冬季我国冷害的出现作出如下分析,展望和讨论

(1)通过对全球平均气温资料的分析,发现1998年以来全球气温升至1850年以来最高峰后,近12a(19982009年)全球气温只是在其均线处作小幅波动,无明显上升趋势,因此无法赞同I PCC(2007)的论点(今后全球平均气温会以每10a0 2 的速率快速上升)。

(2)不应低估太阳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17世纪下半叶太阳活动异常减弱期出现!蒙德极小期?时,欧洲出现!小冰期?气候,我国当时也频现严冬,太阳活动异常减弱导致TSI显著减少无疑是该时期北半球许多地区寒冷气候形成主成因之一,有关气候数值模式也证实了此点。[14]

(3)近廿年日地关系杌理研究获得很大进展,虽然大气外测出的TSI在太阳活动准11a周期的振幅只有0 1%左右,但较大变幅的紫外辐射被平流层臭氧吸收,加热后,会引起平流层以及对流层大气环流发生相应的变化[8,12 15],其次热带副热带海洋混合层在特定副热带少云区(如东太平详副热带)云的反馈作用下有效积累太阳辐射的变化,产生一系列海 气作用;这种从上向下和自下而上对TSI变化各自积极响应的耦合作用,会使大气顶上TSI的小量变化最终在地球气候系统内产生放大效应[16 17]。

(4)上述研究获得不少实测资料统计的支持;近百余年全球平均气温和前1~3a W有显著高正相关,近60a中国的大多数寒冬均出现于W极小年和其后3a内;38a(19541991年)的统计分析还发现北半球各个海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和同季以至前2 ~3a的有十分显著高正相关,尤其是东太平洋副高强度能灵敏响应16~17个月前升降的变化,这和新揭示的东太平洋副热带少云区云对TSI变化的积累起关键作用十分配合。

(5)M eeh l(2009)的研究表明峰年后会倾向于出现E l N ino暖事件[17],即E NSO的位相变化能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其对太阳活动TS I变化的响应,从而影响全球气候。对ENSO位相资料的分析也表明,La N i n a冷事件倾向发生于的低谷年前后5年内。

(6)2005年以来太阳活动出现异常减弱趋势, 2006年开始TSI比上2周低谷年的TSI值还要偏低,达到近三十余年有实测资料以来最低值,随后北半球大气环流和中高纬气候即出现显著响应,表现为2007年开始连续3a夏季东太平详副热带500hPa高度场出现1951年以来最低值,继2007年秋2008年中出现La N ina事件后,2010年夏开始又将出现新La N ina事件;2008和2010年前冬北半球中高纬许多地区出现异常冷害,20022010年前冬我国北方降温趋势分布和19511983年我国冬季气温与其前W值的高正相关分布基本一致。

(7)鉴于国际天文学家预测太阳活动面临长期减弱趋势,作者也预期今后10a全球气温会有弱的下降趋势,其次仍可能围绕前12a的均值作小幅波动。我国冬季则应警惕出现较多冷害。

(8)年代际及更长时期的气候预测是十分困难的,主要是我们对此种尺度气候变化的成因尚远未了解,甚至对今后全球气温的趋势,目前国际学术界也存在很大争议。如在未来5~10a内,国际学术界能澄清19761998年间全球气温剧升的主要原因:是主要起因于人工CO2增长的温室效应还是太阳活动增强的作用?或者双方起着不同权重的共轭影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有依据地预测未来气候。

(9)针对长期气候预测的较大难度,我们应该每年每季充份监视全球气候的动向并关注太阳活动,火山活动,海详 冰雪圈状况,尤其是ENSO位相演变,每隔数年可作订正预报并应大力加强中长期预报科研,尽力减少气候灾害损失。自然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坚持!节能减排,走绿色发展之路?,是我

589

5期 徐群:全球气温趋势和近期中国气候灾害的成因分析和展望

们唯一的选择;此点拟另文专述。

致谢:在本文写作过程中,承蒙本所杨秋明高级工程师在图的制作和摘录方面给予帮助,作者谨在此深表谢意。

参 考 文 献

[1] M et office.G lobal average te m perat ure1850 2009[EB/OL].

(2ao 07 25[2010 03 01].http:(www.m https://www.doczj.com/doc/fa3856122.html,/cli

m atech ange/sci en ce/m on it ori ng/hadcrut3.ht m l)

[2] C li m ati c Change2007.The fourt h ass ess m en t report(AR4)of t he

Un i ted Nati ons i ntergovernm ental panel on cli m ate ch ange

(IPCC).

[3] 徐群.本世纪最大的一次平流层气溶胶亊件.气象科学,1993,

13(3):327 336.

[4] Philli ps T.Ne w sol ar cycle p red icti on(Science N e w s.NASA

Sci en ce,29M ay,2009.

[5] M ichael E.Littl e ice age(Encycl op ed i a of global environm ental

change.John W il ey&Sons,Ltd.,Ch iches t er,2002:504 509.

[6]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国科学,

1973,(2):168 189.

[7] 陈星,刘健,王苏民.东亚地区小冰期气候的模拟.气象科

学,2005,25(1):1 7.

[8] H aigh J D.M echan i s m s f or sol ar i nfl uence on t h e Eart h s cli m ate,

cli m ate and w eat her of t he Sun Eart h syste m(CA W SES)(Se

lected papers fro m t he2007K yoto Sy m posi um.T errapub,Tokyo,

2009:231 256.

[9] Egorova L Y et a.l.Infl uence of vari ati ons of cos m ic rays on at

m os pheric p ress ure and te m perat ure i n the Southern Pol e regi on.

J.A t mos.S ol ar Terr.Phy.,2000,62:955 966.

[10]Svens mark H.Infl uence of cos m ic rays on Eart h s cli m ate.Phys.

Rev.Lett.,1998,81:5027 5030.

[11]C arsla w K.C os m ic rays,cl ouds and cli m ate.Nat u re,2009,460:

332 333.

[12]H ai gh J D.The i m pact of s olar variab ilit y on cli m ate.Science,

1996,272:981 984.

[13]Au sti n J.C oup l ed che m i s try cli m atem odel s i m ulati ons of t he solar

cycl e i n oz one and te m perature.J.G eophys.Res.,2008,113:

D11306.

[14]Sh i ndell D T.Sol ar forci ng of reg i onal cli m ate change duri ng t he

M aunderM ini m um.S ci ence,2001,5549:2149 2152.[15]R i nd D,Lean J,Lerner J,et a.l.Exploring t h e stratospheric/

tropos ph eric res pon se t o solar forci ng.J.Geophys.Res.,2008,

113,D24103.

[16]M eehlG A,A rblast er J M,et a.l.Amp lifyi ng t he Pacifi c cli m ate

s yste m res pon s e to a s ma ll11 year sol ar cycle forci ng.S ci en ce,

2009,325:1114 1118.

[17]M eehl G A,Arbaster J M.A l agged w ar m even t like response to

peaks in solar acti vity i n the Paci fi c region.J.C li m ate,2009,

22:3647 3660.

[18]徐群,曹鸿兴,李瑞云.太阳活动对夏季副热带高压强度的显

著影响.气象科学,1984,4(1):1 11.

[19]徐群,金龙.太阳活动与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强度的耦合振荡.

大气科学,1986,10(2):204 211.

[20]徐群,杨秋明.Respon s e of the i ntens it y of subtrop i cal h i gh to so

l ar acti vity.Advances i n A t m os pheri c S ci ences,1993,10(3):

325 334.

[21]张先恭,赵溱,徐瑞珍.祁连山园柏年轮与我国气候变化趋势

(全国气候变化学术讨论会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26 35.

[22]Ph illi p s T.D eep sol ar m i n i m um(S ci en ce New s.NASA S ci en ce,

1Apri,l2009.

[23]Lockw ood M.Sol ar ch ange and cli m ate:an update i n the li gh t of

t h e cu rrent excep tional s olar m i n i m um.Proc.Roy.S oc.A.,

2010,466:303 329.

[24]Froehli ch C,Ank lin M et a.l.Sol ar irrad i an ce vari ations during

s olar cycle22fro m ACRI M11,SOVA and V I RGO rad i o m etry(

Internati onalAstrono m i ca lUn i on,Sy m posi um no.185:N e w eyes

t o see i ns i de t h e Sun and Stars.Kyoto,1997:89 102.

[25]Lean J.The Sun s variab l e rad iati on and its relevance f or Eart h.

Annu.R ev.A stron.A strophys.,1997,35:33 67.

[26]徐群.八十年代气候增暖及未来趋势展望的评述.自然杂志,

1991,11(12):908 913.

[27]上海市气象信息传媒中心.入冬以来我国平均气温创20年来

最低.中国气象报,2008 02 21(1版).

[28]陈峪,王永光,任国玉,等.寒流频袭北半球,相左全球气候变

暖.中国气象报,2010 01 15(3版)

[29]ENSO C ycle:recen t evol u ti on,cu rren t stat u s and p red i cti ons.

CPC,NCEP,NOAA,28J une,2010.

[30]Loeh l e C.Cooli ng of the gl obal ocean si n ce2003.Energy&E nvi

ronm ent,2009,20(1 2):101 104.

[31]Knorr W.Is t h e airborne fracti on of anthropogen i c CO2e m i ss i ons

i n creas i ng?Geophys.R es.Lett.,2009,36(21):L21710,DO I:

10.1029.

590气 象 科 学 30卷

2020年9月份气候预测

2014年9月份气候预测 三十三团2020年9月份气候预测 三十三团气象 站 签发:蒋友 文 预报员:陈莉李书李 玲(2020) 09 一、8月份天气气候概况: 温度:8月平均气温26.9℃,与历年同期值相比偏高 0.7℃;其中最高气温39.1℃,出现在8月16日;最低气温14.1℃,出现在8月15日。 降水:月总降水量0.0mm比历年略偏少。 日照时数: 主要天气过程:本月主要出现4次天气过程,8月1日、10日分别出现了阵雨气候,降水量均为0.0mm;17日出现了扬 沙气候,瞬间最大风速11.1米/秒;18日相继出现了浮尘、 扬沙天气,最小能见度不足100米,瞬间最大风速11.8米/秒;2

7、28日出现了扬沙和弱降水气候,瞬间最大风速8.8米 /秒,累计降水量0.0mm。 二、9月份长期天气趋势预报: 历年9月平均气温20.1℃;预计今年9月份气温与积年 相称,平均气温在20℃-21℃之间;最高气温:上旬约33℃左右,中旬约30℃左右,下旬约28℃左右;最低气温:上旬约13℃左右,中旬约11℃左右,下旬约8℃左右;历年9月降水量为2.2mm,预计今年9月降水量靠近常年,初霜期略偏晚。 三、主要天气过程: 1日,有弱降水天气,风力3-4级。 5日左右,有微到小雨,风力4-5级,阵风6级,伴有扬 沙或浮尘。 8-9日,有微到小雨,风力3-4级,阵风4-5级。 17-19日,有微到小雨,风力4-5级,阵风6级,伴有扬 沙或浮尘。 22-24日,有沙尘天气,风力4-5级,并伴有扬沙或浮尘。 30日前后,有微到小量雨,风力3-4级,阵风5级。

四、对策与建议 1、进入9月份,棉花处于吐絮和采摘期,应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需求积极做好田间管理和抢收霜前花。 2、积极做好林果业的采摘工作。 33团气象站 2020年8月20日

中国的地形天气和气候

中国的地形、天气和气候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地形对我国影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由于地势西高东低,因此我国西部主要地形是高原,东部主要地形是平原 B.地形多种多样,造成我国耕地数量很少 C.因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所以我国东西之间交通非常不便 D.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附近的大河河段落差大,水流湍急,蕴藏着巨大的水能 答案 D (2009·大连测试)读图,回答2~5题。 2.山脉①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 A.东侧为华北平原,西侧为黄土高原 B.东侧为东北平原,西侧为内蒙古高原 C.东侧为内蒙古高原,西侧为东北平原 D.东侧为黄土高原,西侧为华北平原 3.山脉②两侧地形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A.东侧为水稻,西侧为谷子 B.东侧为水稻,西侧为冬小麦 C.东侧为春小麦,西侧为水稻 D.东侧为冬小麦,西侧为谷子 4.山脉④两侧分别属于 () A.东侧属长江水系,西侧属闽江水系 B.东侧属海河水系,西侧属黄河水系 C.东侧属珠江水系,西侧属长江水系 D.东侧属闽江水系,西侧属长江水系 5.关于四条山脉共同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条山脉都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 B.四条山脉都位于两省交界处

C.四条山脉的东南侧降水比较丰富 D.四条山脉两侧的农业类型都不同答案 2.B 3.D 4.D 5.C (2009·珠海模拟)下图为“沿106.5°E的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6~8题。 6.图中①地形区为 ()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渭河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 B 7.关于②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答案 B 8.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 A.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B.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C.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D.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答案 B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地形区中。请根据下列所提供的甲、乙两地的相关资料,回答9~10题。

世界各大洲气候类型分析

世界各大洲气候类型分析 一.亚洲: 热带雨林气候: A.成因:位于赤道附近,全年气温高,终年受赤 道低压控制,多对流雨。 B.分布:马来半岛南部,马来群岛,马六甲海峡, 菲律宾群岛南部(如马来西亚吉隆坡,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菲律宾棉兰老岛) C.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D.景观及(标志):热带雨林景观,板状根,砖红壤。 E.代表性经济作物:橡胶、金鸡纳、可可、胡椒、油 棕等(粮食作物:水稻) 热带沙漠气候: A.成因:位于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地区,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高温少雨。 B.分布:阿拉伯半岛,印度河平原(塔尔沙漠) C.景观:热带沙漠景观, D.农业特点:发展灌溉农业,绿洲农业中代表植物:枣椰树 3.热带季风气候: A.特点:夏半年盛行西南季风,高温多雨。冬季盛行东北风,温和少雨。故全年高温,但干湿季分明。 但季风条件下,多洪涝和干旱。 B.成因:(1)西南季风成因: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向右的地砖偏向力影响,偏转成西南风。由于经过印度洋空气湿润,带来大量降水。 (2)东北季风的成因:冬季陆地降温快,空气收缩下沉形成冷高压。海洋上气温相对较高,气压相对较低,风由高压吹向低压。故该地冬季盛行东北风,来自亚欧大陆较干燥,形成干季。 C.分布: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斯里兰卡岛大部分,菲律宾群岛北部,我国海南岛,西双版纳。 D.代表性景观及标志:热带季雨林(景观和热带雨林相似,但不及热带雨林茂盛) 4. 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陆东岸) A.特点:夏季盛行东南风,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冬季盛行西北风,低温少雨。多洪涝和干旱。 B.成因: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巨大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陆地降温快,空气收缩下沉形成冷高压。 海洋上气温相对较高,气压相对较低,风由高压吹向低压。 C.分布:我国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包括巴颜喀拉山和冈底斯山以南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台湾岛。朝鲜半岛南部和日本群岛南部。(如上海,重庆,武汉,东京等) D.景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如马尾松) 注意:我国季风气候和日本季风气候比较大陆性较强,日本海洋性较强。 (海洋性表现:温差较小小,降水较为均匀) 5. 温带季风气候:(大陆东岸)

世界气候变化问题分析报告

世界气候变化问题分析报告 [摘要]: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不可再 生能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剧增。全球气候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世人瞩目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本文综合分析了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和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减缓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现状,原因,影响,对策 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人口剧烈增长,矿质燃料和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开发,土地不合理利用,森林被大面积砍伐……导致大气中CO2、CH4、O3、氟氯烃化合物等温室气体剧增,全球气候发生变化。气候变化正直接或间接地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到各种自然和生物系统,如冰川退缩、永久冻土层融化、海平面上升、飓风、洪水、暴风雪、土地干旱、森林火灾、物种变异和濒临灭绝、饥荒和疾病以及中高纬度地区生长季延长,影响到物种分布区域,生物种群结构与多样性,生态系统脆弱性等,气候变化超越了国界,危及所有的生灵,包括人类自身。 一、全球气候变化现状 1、气温变化 观测记录和研究结果表明,自l861年以来全球陆地和海洋表面的平均温度呈上升趋势,20世纪升高了大约0.6℃左右。就全球而言,20世纪90年代是自1861年以来最暖的10年,1998年则是自l861年以来最暖的1年。近百年的全球温度仪器测量记录还表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变化,20世纪最主要的增暖发生在1910-1945年和1976-2000年期间。观测资料显示,1951-1989年全国年平均气温以每10年0.04℃的速率上升,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自1987年以来出现了持续14年的异常偏暖,最暖的1998年偏暖1.4℃。这一变暖趋势与全球变暖的趋势一致。美国宇航局公布了两测绘地图(如图1、2),显示了的全球气温变化,并指出未来地球温度将继续升高。自2000年至2011年,全球经历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如图2)。就中国而言,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西部增温最显著,而且冬季比其他季节增温明显,晚上增温比白天明显。

短期气候预测

短期气候预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气候系统及其预测的基本概念(第1章);分析:第一章(孙)主要是名词解释和简答(简答为主)。 短期气候变化及其预测基础理论(第2—5章);分析:重点考察部分,名词解 释、简答和论述题均会涉及,着重掌握论述题。第二章(孙) (大气环流)是论述题考查的重点;第三章(李)重点考察名词解释;第四章(李)考察重点在ENSO等相关内容;第五章(邓)名词解释或简答,无论述题。短期气候预测的基本方法(第6—9章);第六章(邓)考察可能性不大,名词解释或简答,无论述题;第七章只考察名词解释和简答,分值不多;第八章重在论述,掌握影响夏季降水的因子(东西南北中);第九章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考,那就认为不考吧,考到认栽。 短期气候变化的年代际背景(第10章)。第十章没东西可考。 本课程的目标:掌握短期气候变化及其预测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预测的基本方法,具有制作业务短期气候预测和进行研究工作的能力。 一、名词解释 1?现代气候:指气候系统在较长时间内的平均状态及其变化和变率, 一般可用气候系统的平均值和高阶矩统计量(例如:方差,协方差等)来表示。 2短期气候预测:目前,我国和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把月、季和年 的气候变化和预测称为短期气候变化和预测。 3?大气环流:指大范围(水平尺度几千公里以上)长时间(几天以上)的大气运动的基本状况。(考察可能性较小) 4?平流层爆发性增温:大约每隔1年,北半球平流层具有西风的极地冷涡出现中断,仅仅几天时间,冷涡就出现变形而崩溃,与此同时,极地平流层大尺度增暖很

快地使得经向温度梯度转换成相反方向,并 建立一支绕极的东风急流。在500hPa上有时候几天之内增温能达到40k。这种现象就称为平流层爆发性增温。 5?南亚高压:中心位置冬季位于我国南海上空,夏季北移至青藏高原及伊朗高原上空,并发展成为一个西起大西洋,横跨亚非大陆,东至太平洋的巨大高压系统。 6.大气低频变化:大气中10天以上时间尺度的变化称为大气低频变化。 7.SI0(MJ0): MJO是热带ISO (大气中的季节内振荡):是指大气中时间尺度为30-60天的准周期变化,因此也称为大气中的30~60天振荡;MJO:热带大气中的季节内振荡,指热带大气中时间尺度为30-60 天的准周期变化,也称大气中的30~60天振荡。 8.QBO(TBO):对流层中大气环流及地面气象要素的变化中几乎普遍存在着准两年振荡(QBO)现象。人们通常把季风环流、降水和海温等具有2~3年周期的年际变化称之为对流层准两年振荡(TBO)。 9.大气遥相关:指相隔一定时间和空间的气象变量或天气气候过程之间稳定相关的地理分布型。 10?厄尔尼诺(拉尼娜):赤道中东太平洋每隔几年(3-7年)发生一次、持续时间长达半年以上的大范围的海表温度异常增暖(变冷)现象。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其实是自然界中同一物理现象在两个方面的表现,体现在海洋中即为厄尔尼诺现象,反映在大气中即为南方涛动现象。ENSO是二者(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的综合。11?南方涛动指数(SOI):塔希提与达尔文港标准海平面气压差。当南方涛动指数为正时,东太平洋气压高于印度洋气压;当南方涛动指数为负时,东太平洋气压低于印度洋气压。

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及特点

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 及特点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及特点 一、热带雨林气候 1、位置: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纬度位置:大致在南北纬10度之间 海陆位置: 1、非洲的刚果盆地;2、南美的亚马孙平原;3、亚洲的马来群岛等。 2、气候成因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3、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 4、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雨林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雨林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猩猩、河马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 5、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 随时播种随时收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天然橡胶、椰子、咖啡、胡椒、剑麻、油棕) 二、热带草原气候 1、位置: 纬度位置:南北纬10度至南北纬之间 海陆位置:1、非洲中部大部分地;2、澳大利亚的北部和东部;3、南美的巴西高原 2、气候特点(特征):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湿季多雨。 3、气候形成原因: 受赤道低气压带(湿季)和信风带(干季)交替控制 4、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草原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草原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长颈鹿,羚羊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燥红土 5、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 畜牧业发达,耕作业以小麦为主,湿季播种,干季收获 三、热带季风气候 1、位置: 纬度位置:北纬10度至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 海陆位置: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只分布在亚洲) 2、气候特点(特征):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3、气候形成原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 (其中夏季风是由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而形成西南风。) 4、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季雨林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季雨林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象,孔雀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

气候分析方法

气候分析方法 本文基于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中提出的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通过对1901-2012年的亚洲地区的距平温度进行EOF经验正交函数分析,通过空间图和时间图结合分析得出在研究的112年期间,亚洲整体温度呈现变暖的趋势结论,并且在1980-1999年温度增长趋势最为明显,速率较研究期间其他时间段上升较快,且冷季增温趋势总体上较暖季更强。在2000-2012年温度增长趋势渐缓,趋于停滞。冷暖季增温趋势不明显,基本保持不变。 变暖最显著的区域在中高纬度的俄罗斯地区,其次在中亚地区,中低纬度的东亚地区对亚洲区域变暖的贡献并不显著。 引言 基于器测时代对全球尺度温度和其他变量的观测始于19世纪中叶,1950年以来的观测数据更为全面和丰富。 1850年以前及工业革命以前主要以自然变率为主的气候波动变化,结合工业革命以后 在自然波动基础上因人为影响而导致的气候趋势变化,对揭示年代—百年尺度的地球系统动力学机制至关重要。 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依据Mann等重建过去1000 年北半球温度序列(常称“曲棍球杆曲线”),得到了“1998 年是过去千年来北半球温度最高的一年,20 世纪90 年代是温度最高的10 年,20 世纪气候增暖在过去千年中是空前的”结论。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20 世纪(特别是最后几十年)的温暖程度可能已超过过去1300 年的任何时期;特别是20 世纪 增暖之前的百年际温度变幅也并不像“曲棍球杆曲线”估计的那么小。第五次评估报告又通指出:对北半球平均而言,1983-2012 年很可能为过去800 年最暖30 年的结论具有高信度;而可能为过去1400 年最暖30 年的结论只有中等信度。过去三十年地表已经连续偏暖1850年以来的任何一个十年。在北半球,1983年-2012年可能是过去1400年中最暖的40年。这些结论为IPCC深入明晰20 世纪增暖的原因及人类活动和自然变率在全球气候系统变化中 的作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气候系统的变暖是毋庸置疑的。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观测到的许多变化在几十年乃至上千年时间里都是前所未有的。大气和海洋已经变暖,积雪和冰量已减少,海平面已上升,温室气体浓度已增加。 根据中国学者的研究,北半球各大洲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温,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对全球年平均增温的贡献率为44.46%。中纬度地区寒季平均增温为1.53℃,相比起全球的数据为1.13℃要显著得多。在过去的20年内增温幅度从高到低依次是亚洲,欧洲,北美洲。增温分别为,分析原因为认为隐私,耕地面积等。其中人为因素方面主要因为亚洲工业革命开始得较晚,

全球气候变化概论

全球气候变化概论 全球气候变化含义: 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1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 全球气候变化趋势: 在地质历史上,地球的气候发生过显著的变化。一万年前,最后一次冰河期结束,地球的气候相对稳定在当前人类习以为常的状态。地球的温度是由太阳辐射照到地球表面的速率和吸热后的地球将红外辐射线散发到空间的速率决定的。从长期来看,地球从太阳吸收的能量必须同地球及大气层向外散发的辐射能相平衡。大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如甲烷、臭氧、氟利昂等,可以使太阳的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地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球的长波辐射。因此,这类气体有类似温室的效应,被称为“温室气体”。温室气体吸收长波辐射并再反射回地球,从而减少向外层空间的能量净排放,大气层和地球表面将变得热起来,这就是"温室效应"。大气中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已经发现近30种,其中二氧化碳起重要的作用,甲烷、氟利昂和氧化亚氮也起相当重要的作用。从长期气候数据比较来看,在气温和二氧化碳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目前国际社会所讨论的气候变化问题,主要是指温室气体增加产生的气候变暖问题。 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 自然界本身排放着各种温室气体,也在吸收或分解它们。在地球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变化是很缓慢的,处于一种循环过程。碳循环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化学元素的自然循环过程,大气和陆生植被,大气和海洋表层植物及浮游生物每年都发生大量的碳交换。从天然森林来看,二氧化碳的吸收和排放基本是平衡的。人类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土地利用形态,特别是工业革命后,大量森林植被迅速砍伐一空,化石燃料使用量也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人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应不断增加。 从全球来看,从1975年到1995年,能源生产就增长了50%,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应有了巨大增长。迄今为止,发达国家消耗了全世界所生产的大部分化石燃料,其二氧化碳累积排放量达到了惊人的水平,如到90年代初,美国累积排放量达到近1700亿吨,欧盟达到近1200亿吨,前苏联达到近1100亿吨。目前,发达国家仍然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国,美国是世界上头号排放大国,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排放总量也在迅速增长,前苏联解体后,中国的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成为发达国家关注的一个国家。但从人均排放量和累计排放量而言,发展中国家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人为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未来趋势,主要取决于人口增长、经济增长、技术进步、能效提高、节能、各种能源相对价格等众多因素的变化趋势。几个国际著名能源机构--国际能源局、美国能源部和世界能源理事会,根据经济增长和能源需求的不同情景,提出了人为二氧化碳排放的各种可能趋势。到下一世纪中叶,发达国家仍将是大气中累积排放的二氧化碳的主要责任者。当然,如果世界各国采取更加适合环境要求的经济和能源发展战略,二氧化碳排放

短期气候预测

短期气候预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气候系统及其预测的基本概念(第1章);分析:第一章(孙)主要是名词解释和简答(简答为主)。 短期气候变化及其预测基础理论(第2—5章);分析:重点考察部分,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题均会涉及,着重掌握论述题。第二章(孙)(大气环流)是论述题考查的重点;第三章(李)重点考察名词解释;第四章(李)考察重点在ENSO等相关内容;第五章(邓)名词解释或简答,无论述题。 短期气候预测的基本方法(第6—9章);第六章(邓)考察可能性不大,名词解释或简答,无论述题;第七章只考察名词解释和简答,分值不多;第八章重在论述,掌握影响夏季降水的因子(东西南北中);第九章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考,那就认为不考吧,考到认栽。 短期气候变化的年代际背景(第10章)。第十章没东西可考。 本课程的目标:掌握短期气候变化及其预测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预测的基本方法,具有制作业务短期气候预测和进行研究工作的能力。 一、名词解释 1.现代气候:指气候系统在较长时间内的平均状态及其变化和变率,一般可用气候系统的平均值和高阶矩统计量(例如:方差,协方差等)来表示。 2.短期气候预测:目前,我国和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把月、季和年

的气候变化和预测称为短期气候变化和预测。 3.大气环流:指大范围(水平尺度几千公里以上)长时间(几天以上)的大气运动的基本状况。(考察可能性较小) 4.平流层爆发性增温:大约每隔1年,北半球平流层具有西风的极地冷涡出现中断,仅仅几天时间,冷涡就出现变形而崩溃,与此同时,极地平流层大尺度增暖很快地使得经向温度梯度转换成相反方向,并建立一支绕极的东风急流。在500hPa上有时候几天之内增温能达到40k。这种现象就称为平流层爆发性增温。 5.南亚高压:中心位置冬季位于我国南海上空,夏季北移至青藏高原及伊朗高原上空,并发展成为一个西起大西洋,横跨亚非大陆,东至太平洋的巨大高压系统。 6.大气低频变化:大气中10天以上时间尺度的变化称为大气低频变化。 7.SIO(MJO):MJO是热带ISO(大气中的季节内振荡):是指大气中时间尺度为30-60天的准周期变化,因此也称为大气中的30~60天振荡;MJO:热带大气中的季节内振荡,指热带大气中时间尺度为30-60天的准周期变化,也称大气中的30~60天振荡。 8.QBO(TBO):对流层中大气环流及地面气象要素的变化中几乎普遍存在着准两年振荡(QBO)现象。人们通常把季风环流、降水和海温等具有2~3年周期的年际变化称之为对流层准两年振荡(TBO)。 9.大气遥相关:指相隔一定时间和空间的气象变量或天气气候过程之间稳定相关的地理分布型。

中国的地形地势和气候

中国的地形地势和气候 一、单选题 1. 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6个温度带,其纬度最低的是() A .寒温带 B .中温带 C .暖温带 D .热带 2. 下图为“我国36°N附近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请回答以下下列各题: (1)该图反映出我国地势特点是() A .东高西低 B .西高东低 C .中部高四周低 D .中部低四周高 (2)夏季我国普遍高温,青藏高原气温最低,成因是() A .纬度位置的影响有关 B .海陆位置的影响有关 C .经度位置的影响有关 D .与地形的影响有关,青藏高原海拔高 3. 关于我国气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宜生长的地方,主要原因是气候复杂多样 B .我国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C .夏季普遍高温,全国最热的地方在海南岛 D .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的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 4.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往往成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地区地表支离破碎 B .②地区是东北平原 C .③省区的简称是鄂 D .④地区有我国最大的河流 5.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的降水集中在冬春季节,雨热不同期 B .我国的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C .800mm年降水量线大致沿大兴安岭一张家口一兰州一拉萨一线分布 D .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主要根据各地降水和下渗的对比关系来确定 6. 下列关于我国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天中,陆地上的最高气温在中午12点,最低气温在日出前后 B .一年中,陆地的最高月平均气温在7月,最低月平均气温在2月 C .冬季,我国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很大 D .夏季,除黑龙江以外,我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很大 7. 从地形区而言,南京位于() A .华北平原 B .东北平原 C .宁夏平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8. 读“我国7月等温线分布图”,完成小题。 (1)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A .南北气温都较高 B .南北气温差异大 C .气温最低区域在北方 D .东高西低,气温差异大 (2)据图可知。拉萨的气温在()

中国的地形和气候习题

高二地理中国地形、气候练习题 编制张艳华审核张要超 下图是地图上的一段纬线,这段纬线穿过我国某地形区。据图回答1—4题。 1.这段纬线主要穿过我国的地形区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B.四川盆地C.柴达木盆地D.青藏高原2.如果在该地形区修筑铁路,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有() A.沙漠和戈壁问题B.沼泽和河湖多的问题 C.冻土和缺氧问题D.占用耕地问题 3.该地形区粮食作物能够获得高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土壤肥沃,灌溉便利B.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C.垦殖历史悠久,精耕细作D.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4.这段纬线东端的自然带分布主要呈现()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分布 下图是“沿106.5°E经线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据图回答5—8题。5.图中山地②年降水量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 位于() A.山顶2900米处 B.南坡海拔2200米处 C.南坡海拔2500米处 D.北坡海拔2100米处 6.图中①地的气温年较差为() A.10℃B.20℃ C.30℃D.40℃ 7.1月,④地气温高于①地的原因除纬度因 素外,主要是因为④地() A.海拔较高B.受夏季风影 响较大 C.森林覆盖率高D.受冬季风影 响较小 8.图中④地所属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 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 读“我国东部某地的等高线示意图”和该地区 的气候资料表,图中等高线所示高度分别为100米、 200米、300米、400米。据此完成9—11题。 9.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从图中的H地看不到G地 B.图中海拔高度G处为100米,H处为400米 C.该地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 D.该河段最主要的补给类型为雨水 10.图中城镇与H地相对高度的最大值为h,则h 为() A.199<h<200 B.289<h<290 C.299<h<300 D.300<h<301 11.关于该区农业资源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季风活动使其水、热配合较好,l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 的主要产区 B.水热资源丰富,适宜种植亚热带水果、茶树等经济林木 C.水热资源丰富,适宜开垦梯田大面积种植水稻 D.该地典型土壤肥沃,富含矿物质,为高产土壤之一

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状态及2016年气候趋势预测

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状态及2016年气候 趋势预测 摘要: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目前的极强厄尔尼诺事件已进入第20个月,暖水区主要位于赤道太平洋东部海区,中心强度超过4.0℃。受其影响,秋季以来,我省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7成,超过30%县市降水量破历史同期最多记录。 预计,此次极强厄尔尼诺事件将持续到2016年春季。受其影响,今年冬季我省气温将较正常略偏高,降水偏多,且有阶段性低温雨雪天气。预计2016年春季有强对流和阶段性低温连阴雨天气;梅汛期降水略偏少;夏季降水量全省大部接近常年略偏多;盛夏高温干旱较明显;影响和登陆浙江的热带气旋略偏多。 一、2015/2016厄尔尼诺事件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监测指标,ENSO事件期间各月海温距平之和记为其强度指数,厄尔尼诺强度可分为5个等级,如表1所示,厄尔尼诺持续时间越长,温度越高,其强度越大,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越显著。 表1 厄尔尼诺事件强度等级的划分 此次厄尔尼诺事件为极强标准。截至11月底,此次厄尔尼诺事件成为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第二强,仅次于历史上最强的1997/1998年。该极强厄尔尼诺事件持续时间较长,从2014年5月开始至今已持续20个月,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12月第2周(12月7-13日),厄尔尼诺指数(Ni?o Z)为2.4℃(图1)。美国监测指数(Ni?o3.4)为2.8℃。目前暖水区主要

位于赤道太平洋东部海区,中心强度超过4.0℃。 图1 2015年3月以来厄尔尼诺指数逐周演变图 二、厄尔尼诺事件会造成全球气候异常 厄尔尼诺事件是当前科学预测气候的主要因子,一般2至7年发生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能够通过热带海洋-大气相互作用影响到全球气候,如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非洲东南部等地易出现干旱,而太平洋中东部和南美沿岸国家多暴雨洪涝灾害。 强厄尔尼诺事件易导致我国秋、冬季南方降水偏多,而长江以北地区降水偏少,次年夏季长江流域、江南降水偏多。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当年,冷空气活动易偏弱,严寒、大雪和冰冻天气易减少。此外来自南方强大的暖湿气流易与北方弱冷空气结合且维持较长时间,造成江南地区冬季降水量偏多。 厄尔尼诺事件之后次年夏季,主要雨带位置偏南的可能性较大,我国南部地区夏季降水容易偏多,而北方地区常常会出现大范围高温干旱。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厄尔尼诺事件共发生14次,发生当年,浙江冬季降水以偏多为主(图2),气温偏暖或暖冬的几率达10/14=71%。 厄尔尼诺事件之后次年,我省夏季降水量偏多、偏少年份相当,如1998年夏季为超强厄尔尼诺次年,我省降水量接近常年,

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与湖泊练习进步题

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与湖泊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读某区域等年降水量线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A、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B、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 C、由西向东逐渐减少 D、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2、下面四图中,能正确反映图中河流②处月平均流量分配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沿图中甲乙线,从甲至乙地理事物的变化正确的是() A、高寒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地势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 C、干旱、水土流失、台风 D、青稞、小麦、水稻 4.根据甲图风向玫瑰图,判断乙图中工业区和居民区的布局合理的是() 下图是我国某河干流一个水文站测得的全年各月流量统计图,据此回答5--6题: 5.该河位于我国() A.西北地区B.华北地区C.东北地区D.南方地区6.该河流域适合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A.小麦B.甜菜C.棉花D.小米 右图为我国某引水工程示意图。据此回答7---9题:

7.以本地区优势资源跨区域调配为重要内容的国家 重点建设项目是() A. 西气东输工程 B. 西电东送工程 C. 水土保持工程 D. 南水北调工程 8.A地地表土层为陆相沉积物,其历史成因中的外力 作用形式与该物质输送方向分别为( ) A. 风力作用、向东南方向输送 B. 流水作用、向西南方向输送 C. 冰川作用、向低纬地区输送 D. 海浪作用、向沿海地区输送 9.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A.露天开采B.矿区道路的铺设 C.开矿井巷道的建设D.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读“西宁至拉萨一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10---12题。 10.剖面线所在地区的地形特点大致是() A.山高谷深,地形崎岖B.地面坦荡,沃野千里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及其分布地区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及其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气候主要特征主要分布地区 1、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潮湿 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孙流域、刚果盆 地、亚洲印尼、马来群岛等地。*南美洲面积最 大。 2、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季和 湿季之分 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非洲的 面积最大。 3、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如亚洲 东南部南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等) *亚洲 面积最大 4、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旱 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大陆内部及大 陆西岸地区。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澳大 利亚西部*非洲北部面积最大 5、亚热带季风气候 和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 雨 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部、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 南、美国东南部、巴西东南部、以及阿根廷、 澳大利亚等东部沿海地区。 6、地中海气候(属于亚热 带)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欧 洲地中海沿岸最典型。 7、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比较凉爽,冬天不冷, 全年降水较多较潮湿 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带的大陆西岸。*欧洲西部 最大、最典型。 8、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 燥,雨热同期 主要分布在中国华北、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 日本及朝鲜半岛*亚洲面积最大。 9、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日夜温差大, 全年降水少,雨热同期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5°~50°的亚欧大陆、 北美大陆的内部。世界上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 亚洲面积最大。 10、寒带气候全年都很寒冷,积雪不会融 化 两极地区、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 11、高山、高原气候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热带亚热带的高大山地(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乞 力马扎罗山、中国的天山、亚洲的青藏高原帕 米尔高原,东非高原,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南 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等。

世界气温的变化规律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说课稿 一、说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是七年纪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部分中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的第二课时,着重介绍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本课是在第一课时学习了“气温的变化”后的自然延伸和发展,本节与第三节《降水和降水分布》是并列关系,本节课通过阅读分析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理解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为下一节学习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为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提供必备了的知识,所以本节内容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地理课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基本宗旨,因此教材内容安排简明、扼要,弹性大,给教师上课留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更重要的是内容处理的基本模式是利用地图分析、归纳内在规律,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是非常有益的,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教材的这一优势。 二、说教学对象 通过近两个月的地理知识的学习,学生对地理已经有了一定的兴趣。七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而好奇、好动、好表现是这一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在前阶段学习过纬度、海陆分布等知识,上一节刚学过的气温变化知识,是学习本节气温分布知识的基础,但由于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加上他们的抽象能力还不强,因此,在教学中,要扬长避短,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让学生想观察,敢思考,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气温分布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分析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理解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应用气温分布规律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养成关注生活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总结气温分布的规律。 五、说教学方法: 鉴于本节知识的重要性,为了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等基本理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启发式读图法。 六、说学法

世界各地区气候成因 (已排版)

世界各地区气候分析 1.亚洲气候特点和原因? 2.非洲气候特点和原因? 3.欧洲气候特点和原因? 4.北美洲气候特点和原因? 5.南美洲气候特点和原因? 6.澳大利亚气候特点和原因? 7.南极洲气候特点和原因? 8.为什么亚洲季风气候最显著?表现? 9.为什么亚洲有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其他洲没有? 10.世界各地的季风气候风向如何变化? 11.塔尔沙漠的成因? 12.撒哈拉沙漠横贯非洲东西,一直延伸到海边的原因? 13.撒哈拉沙漠的成因? 14.纳米布沙漠的成因? 15.阿塔卡马沙漠的成因和向北延伸到赤道的原因? 16.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成因? 17.纳米布沙漠没有延伸到东海岸的原因? 18.红海两岸成为热带沙漠气候的原因? 19.加利福尼亚沙漠的成因? 20.澳大利亚中西部成为沙漠气候的原因? 21.刚果盆地雨林气候的成因和没有延伸到东海岸的原因? 22.亚马逊平原形成世界最大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成因? 23.马达加斯加东西两岸气候差异的成因? 24.澳大利亚东北部雨林气候的成因? 25.巴西高原东南部雨林气候的成因? 26.与同纬度的印度半岛相比,为什么阿拉伯半岛多沙漠,而印度半岛是热带季风气候? 27.东部非洲赤道地区不是热带雨林气候而是热带草原气候的原因? 28.非洲几内亚湾北部成为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29.地中海气候在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广,而在其他洲分布面积狭小的原因?30.日本气温南北差异大,降水西北—东南差异大的原因? 31.朝鲜半岛南北气候差异大的原因? 32.爪哇岛冬夏季风向的差异和原因? 33.温带大陆性气候在欧亚大陆分布最广的原因? 34.蒙古和哈萨克形成典型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原因?表现? 35.北美洲温带大陆性气候延伸到东海岸的原因? 36.伊朗沿海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原因? 37.伊比利亚半岛内部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原因? 38.沿北纬60度从北欧——东西伯利亚气温变化的原因? 39.中国南方成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的原因? 40.奥伊米亚康—维尔霍扬斯克地区成为北半球寒极的原因? 41.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分布最广的原因? 42.南、北美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狭长的原因? 43.南、北美洲气候受地形影响大的原因? 44.摩尔曼斯克港冬季成为不冻港的原因? 45.英国东西部气候差异的原因和对农业的影响? 46.德国气候的南北差异和原因? 47.法国西北—东南气候差异和原因? 48.欧洲气候总是温和湿润的原因? 49.冰岛气候南北差异的原因? 50.温带海洋性气候向北延伸到挪威北极圈内的原因? 51.澳大利亚北部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 52.澳大利亚东部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 53.澳大利亚南部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 54.澳大利亚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55.澳大利亚南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 56.澳大利亚西南部地中海气候的成因? 57.澳大利亚南回归线东西两岸气候差异的原因? 58.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分布纬度西高东低的原因?59.古巴形成热带草原的原因?

中国气候分布 六大气候带

中国气候分布六大气候带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国家之一,不仅疆域辽阔,人口众多,自然地理环境亦极其复杂而丰富多彩。50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在漫长的岁月里,又不断地开发、利用和改造着周围的环境。今天,中国人民正面临着新的考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进一步认识这片土地。这套丛书,系统介绍中国的自然地理基本知识,广及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资源、环境等各个方面,内容丰富,资料新颖,文字流畅。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同志,将会从中学到多种知识,加深对祖国的了解,更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以极大的爱国热忱,投入祖国的建设中去。 出版者的话 1980~1986年间,我们曾组织出版了一批地理知识读物,着重介绍中国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这些书出版以后,引起了国内外广大读者的注意和好评。但因时隔多年,不少读者要求重印,有的建议进行修订,增补更新的资料。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同时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我们约请了原作者对原书进行修订,增补了新的科研成果并更新资料,修改了原书中一些不必要的或不够准确的内容和提法,文字表述上也进行了修饰。书中的插图作了部分调整,还新增了彩色照片,以增加读者的感性认识。为了突出主题,我们将《中国的地形》、《中国的气候及其极值》、《中国的河流》、《中国的湖泊》、《中国的沼泽》、《中国的土壤》、《中国的森林》、《中国的草原》、

《中国的沙漠》、《中国的海洋》和《中国的自然保护区》这11种书汇总起来,组成一套“中国自然地理知识丛书”出版,在开本设计上与原书相比亦有一些变化。我们还将继续组织编写一些有关的专题,纳入这套丛书之中。这套丛书适合于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自学阅读,又可作为中小学教师和高年级学生的教学参考资料,是一份进行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的好材料。我们希望这套丛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1992年5月 UID1 帖子33677 精华39 积分37077 阅读权限255 性别女来自扬州在线时间183 小时注册时间2008-7-13 最后登录2010-1-30 查看详细资料 返回主题 TOP admin 开心豆豆 管理员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详细)分析

世界气候 一、气候形成因子 (一)、气温影响因素 1、纬度:纬度影响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2、下垫面:包括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地形、洋流等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同纬度地区,夏季气温,陆地高于海洋,冬季气温海洋高于陆地。 (2)地形:海拔越高,气温越低。阴坡气温偏低,阳坡气温偏高。 (3)洋流:暖流经过的海区,气温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气温偏低。 (二)降水影响因素 1、纬度——大气环流:低压带为多雨带,高压带为少雨带;大陆的迎风一侧降水多,背风一侧降水少;夏季风降水多,冬季风降水少。 2、距海的远近:绝大部分水汽都来自海洋,所以距海越远,降水越少,越近降水越多。 3、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洋流:暖流经过的沿海地区降水偏多,寒流经过的降水偏少。 (三)、气候形成主要因素 1、纬度 2、海陆分布 3、地形 4、洋流 (1)太阳辐射:地区气候差异和气候季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影响气候的最根本因素,它决定了全球气候从低纬向高纬由热带向亚热带、温带、寒带过渡的总体分布特征; (2)大气环流:是影响气候的最重要因素,一方面大气环流在海陆间、高低纬间进行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交换,对全球降水分布产生最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大气环流本身也是重要的气候现象,大气环流使同一气候带内由于降水差异而形成不同的气候(如亚热带的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温带的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和季风气候); (3)下垫面(地面状况):使各地气候进一步复杂化.因为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不同的下垫面直接影响大气的水热状况.如:海洋与陆地: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温度变化小、变化慢.地形:山地比附近平原温度低,温度变化小。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4)人类活动: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CO2等增多,温度升高)改变地表物理特性和生物特性(兴修水库、植树造林影响气候) 形成气候的四个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影响着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与降水,气温与降水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了世界纷繁复杂的气候类型. 二、完成表“气候特点、成因、分布”

全球气候变化

2.4全球气候变化 【学习目标】 1.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 2.举例说明全球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了解人类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 【.知识梳理】 1、全球变暖的原因和影响 2.全球变暖的具体对策 1.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 2.温室气体是指大气中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成分,不仅仅指二氧化碳,另外还有水汽、臭氧、甲烷、氟氯烃化合物等。其共同特点是能够吸收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其中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是二氧化碳。 3.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但冰川融化不会使淡水资源更加充沛。事实上,冰川融化的水基本上都流入海洋或被蒸发,很难转化为人类所需的淡水资源;再加上全球变暖使世界各地的蒸发量普遍增加,从而使得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更加缺乏。

【直击高考】: (2013高考题四川卷)26分)图6和图7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2年12月1日~2013年4月15日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6 图7 (1)选择图6和图7中的一幅图,描述气温或降水与常年同期比较的差异情况。(6分) (2)据图6和图7,指出春季气温回升后图示区域涝灾最严重的地区,并说明理由。(10分) (3)结合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分析图示气温、降水状况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10分) (2011年高考江苏卷)图1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 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1~2题。 1.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A.地壳活动加剧B.日地距离缩短 C.黄赤交角变大D.全球气候变暖 2.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 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 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