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十年代小说的成就

八十年代小说的成就

八十年代小说的成就
八十年代小说的成就

八十年代小说的成就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拘捕,十年文革终于结束。文革结束后的中国被称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文学界把文革后的文学称为“新时期文学”。

新时期文学主要包括: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小说、改革文学、风俗文化小说、寻根文学、先锋小说。

伤痕文学无情地揭露了文革造成的社会问题,极力伸张人道精神,努力恢复人在文学创作中的主体地位。其代表作家作品:刘心武《班主任》、卢新华《伤痕》。

反思文学略晚于伤痕文学出现的一种文学思潮,深刻揭示建国以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其代表作家作品:高晓声《李顺大造屋》、路遥《人生》、张贤亮《绿化树》、谌容《人到中年》、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

知青文学是指描写知青生活的小说作品,或描写知青生活的苦难,揭露文革非常历史岁月的真实面目。具有悲壮的英雄主义与顽强的理想主义色彩。其代表人物:梁晓声、史铁生、张承志、王安忆、韩少功、铁凝。

改革文学是以社会政治经济的改革为题材的作品。因为长期存在的弊端和不能忍受的落后状况,使人们在反思的同时迫切要求实行改革。所以改革文学是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其代表人物作品: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小说、张洁《沉重的翅膀》。

风俗文化小说,八十年代初,一些50年代便开始创作的作家,创作了带有地域色彩、关注风俗本身、体现独特文化精神追求的小说。小说中乡土、风俗不是作为环境描写存在,而是作为一种审美精神存在,体现了小说观念的重要变化。如汪曾祺《受戒》、文学观邓友梅《那五》、冯骥才《三寸金莲》、陆文夫《美食家》。

寻根文学,作家尝试以现代意识去关照民族文化传统以及民族心理深层的文化积淀,从文学与文化的关系中去寻求民族文化的根。主要代表作家作品:莫言《红高粱》、韩少功《爸爸爸》、王安忆《小鲍庄》。

先锋小说是指吸纳了西方现代主义(包括后现代主义)的观念和技巧,通过新的价值取向与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发生决裂。代表人物有马原,格非,残雪,苏童。

在诸多的作品中,我偏爱路遥的《人生》,首先得了解路遥本人。路遥,中国当代作家,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因家贫7岁过继给伯父。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其间做过许多临时性工作,并在农村一小学教书一年。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编辑。1980年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获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8年完成巨著《平凡的世界》,于

1991年获茅盾文学奖。人们都说英才早逝,路遥没能逃过病魔的魔爪,于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因病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

路遥能在短暂的生命中,收获那么多作品,值得我们学习。再谈《人生》这本小说。《人生》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描写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

在路遥《人生》这部作品中,很明显偏爱巧珍,我也很欣赏她,欣赏她对爱情认真付出的态度。路遥是仁慈的,在高加林民办教师被撤最失意的时候,安排巧珍来到了他灰暗的人生,就像一米阳光照进了潮湿的心灵小屋,使他的生活还不至于彻底绝望。当他离开土地来到城市,他选择了和自己精神相通的黄亚萍相爱,命运造人,他通过走后门进入城里的事被揭发后,一切回到原点,加林重新回到农村老家,成为农民,只是他身边已不再有大小姐黄亚萍那“高雅”的爱,更可悲的是,他把自己最珍贵的宝贝给弄丢了——痴情淳朴的巧珍已嫁做他人妇。

这部小说是个悲剧,大多数人会被朴实、美丽的巧珍感动,会为她的善良以及为爱甘愿奉献一切的纯真而赞叹不已,但很少有人会像她一样只求付出不问回报了。高加林其实也

是我们的一个缩影,他和我们一样,有信念、敢追求,但也有普遍的弱点。很多人不都和他一样,为了达到目标,有时甚至出卖原则。这些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大悲哀。

倘若人生有后悔药,加林会如何选择,倘若我们是加林,我们又会怎么选择。人生总是充满各种选择,各种困难。现在的年轻人总抱怨现实的生活不如意,如果再给我一次人生的选择我会怎样怎样,《重返十七岁》这部电影便实现了这样的一个愿望,可是再给一次人生,他的选择还是一样的。所以说生活就像调味剂,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当成长的道路布满荆棘,我们必须过五关斩六将,一路厮杀。

大学生面临考研和就业的选择,新婚夫妇面临事业和家庭的选择,工作的人面临低薪有兴趣的和高薪但无聊的选择我们的人生就是这样,当我们面临选择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我们必须考虑到结果。每个人都应为自己的选择付出相应的努力,也要承担起不好的结果。正如世界上没有后悔药,我们不是加林一样,我们只需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活在当下。

80年代文学概述

一过程:80年代前期 1976年底“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文学并未在较大的范围里实现从“文革文学”的转变。写作者的文学观念、取材和艺术方法,仍是“文革文学”的沿袭。出现对于“文革”模式的明显脱离,是从1979年开始。因此,不少批评家在谈到“新时期”文学的开端时,并不以“文革”结束作为界限。(注:如朱寨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指出,他们把“当代文学思潮史”的下限划在1979年,而不是划在“粉碎‘四人帮’的1976年”,原因是1979年以前,“文艺思想并没有从根本上解除禁锢”;“文艺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文艺创作有了新的突破”,是在1978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开始。而“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四次全国文代会,成为文艺史上转折的里程碑”。《中国当代文学思想史》第8-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当然,在此之前,已有一些作品预示了这种“转变”的发生。如发表于1977年11月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刘心武)和发表于1978年8月的短篇《伤痕》(卢新华)(注:分别刊载于1977年第11期《人民文学》和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上海)。)。这些艺术上显得粗糙的作品,提示了文学“解冻”的一些重要特征:对个人的命运、情感创伤的关注,和作家对于“主体意识”的寻找的自觉。 以1985年前后为界,80年代文学可以区分为两个阶段。80年代前期,文学界和思想文化界存在着相当集中的关注点。刚刚过去的“文革”,在当时被广泛看作是“封建专制主义”的“肆虐”。因此,挣脱“文化专制”的枷锁,更新全民族观念的“文化启蒙”(“新启蒙”),是思想文化的“主潮”。与此相关,文学是对于“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呼唤。在这几年间,文学主题可以说都与“文革”的“历史记忆”有关,是亲历者对“历史灾难”所提供的“证言”,以及对于“历史责任”(“谁之罪”)所作的思考和探究。在小说创作上,出现了“伤痕小说”和“反思小说”的潮流;诗歌创作的主要构成,则是“复出诗人”的“归来的歌”,和青年诗人的“朦胧诗”创作;戏剧,特别是话剧也大多是与“文革”有关的“社会问题剧”。已经在酝酿着艺术观念和方法上的更为深入的变革,但还未成为显在的、受到普遍关注的现象。从总体而言,这几年文学的取材和主题,是指向社会一政治层面的,也大多具有社会—政治的“干预”性质。涉及的问题,表达的情绪,与社会各阶层的思考与情绪同步。文学创作与社会政治、与公众的生活和情感的密切关系,是后来不再重视、并为一些人怀恋的“昔日的光荣”。 由于“文革”被看作是中国现代文艺史的“最黑暗的一页”,文艺的“园地”受到严重摧残而“百花凋零”,因此,“新时期文学”被看作是“文学复兴”,“复兴”的提出,又通常与“五四”文学相联系,看成是对“五四”的“复归”。在80年代初,人们最为向往

80年代小说的思想特征

80年代小说的思想特征 20110211 25 何柳青整个80年代,是20世纪末期中国小说家热情最为高涨、探索最为积极、所取得的实绩极为可观的10年。小说以其广阔的艺术视野、恢弘的艺术创新和绚丽的艺术风格展现出千姿百态的世相人心,满足着不同层次的审美需求,丰富了当代文学的小说画廊。 (一)伤痕文学 80年代小说的发展承接着70年代末期的伤痕小说。1977年11月,《人民文学》发表了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引起了巨大轰动,成为伤痕文学的发端之作。小说揭示的是文化大革命给孩子留下的内伤,通过他们的畸形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畸形本质,发出了“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代呼声。1978年8月,卢新华的《伤痕》发表,该小说写文化大革命给中国人所造成的悲剧,揭露了文化大革命中残酷的“阶级斗争”和反动的“血统论”给人们心灵造成的重大伤痕,于是逐渐形成了伤痕文学的创作热潮。 主要作品有:郑义的《枫》、张洁的《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古华的《芙蓉镇》、莫应丰的《将军吟》、王蒙的《最宝贵的》、王亚平的《神圣的使命》、肖平的《墓场与鲜花》、韩少功的《月兰》等。 伤痕文学主要从三个方面表现文革十年动乱给人民带来的伤痕:一是精神意识的荒芜与畸形;二是心灵情感的压抑与残缺;三是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美丽关系的严重破坏。这阶段的文学主要集中于对社会和人生伤痕的表层描写上,带有文革泄愤的倾向,缺少深刻的悲剧性思索。但在文学上具有开拓意义,是文学冲破极左思潮全面复苏的信号,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现实社会问题,在美学风格上张扬和确立了丰富的悲剧意识,是社会主义当代文学第一批悲剧文学,具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文学的性质。是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强化。 伤痕文学的问世标志着新时期文学的开端。它是觉醒了的一代人对刚刚逝去的噩梦般的反常的苦难年代的强烈控诉,具有重要意义。一、从社会意义上来说,伤痕文学是对文革的整体否定。二、人们发现了久违的悲剧精神。三、开始注重对普通人的刻划,从而摆脱了文学只能反映“工、农、兵”甚至只能以“英雄人物”为创作重心的教条规定。四、在表现对象上出现了空前的广泛性。但伤痕小

80年代文学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1976年1月,周恩来总理逝世,“天安门诗歌”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新时期文学” 体制的修复和重建 政治机构 书籍出版机构 文学规范制度的调整对合乎规范的作家作品加以褒奖(p191) 80年代的作家构成(P193)50年代的“复出作家” 艾青、汪曾祺、蔡其矫、牛汉、绿原、王蒙、张贤亮、高晓声、刘宾雁、邓友梅...... “知青”韩少功、张承志、史铁生、贾平凹、王安忆、郑义、梁晓生、阿城...... 文学著译的出版(p197) “新时期”文学开端《班主任》(刘心武) 《伤痕》(卢新华) 80年代前期:寻求反叛“文革”模式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思想、文学话语资源。小说 “伤痕小说” “反思小说” 诗“复出诗人”的“归来的歌” 青年一代的“朦胧诗” 戏剧(话剧)与文革有关的“社会问题剧” 80年代中期:旨在离开“十七年”的话题范围和写作模式的“革新”能量“寻根文学”:着眼于民族文化的探寻 “现代派文学”:倾向于从西方现代文学获取灵感 “第三代”(“新生代”):受“朦胧诗”滋养的“朦胧诗”反叛者 80年代中后期:“回到文学自身”、“文学自觉”小说 “先锋小说” "新写实小说" 诗歌:“诗到语言为止” 理论批评:着眼研究“内部规律” 人道主义思潮(p203)起源:“伤痕文学” 发展 1979年,朱光潜《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话题》 1983年,周扬《关于马克思主义制度的“异化”问题》 80年代文学

当代文学史八十年代笔记

第七讲80年代文学思潮 1976年10月以后的中国文学通常称为新时期文学,以1989年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根据1976-1989年文学思潮流变的大致状况,我们分三个阶段来介绍: 1976年--1980年--1985年--1989年 一、新时期文学的复苏 (一)政治和文艺的拨乱反正 1.天安门诗歌运动 1976年4月5日(清明前后),天安门广场掀起一场以悼念周恩来总理逝世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诗歌创作运动。主要利用旧体诗词的形式,表达人民对?四人帮?祸国殃民的愤怒与声讨,对光明和理性的呼唤,歌颂和怀念周总理,具有极强的现实功利性和战斗性。四五诗歌运动宣告了?假大空?的文革文学的末日,成为?伤痕文学?的发端。 2、政治的拨乱反正 1976年底,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央对文革作出了定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引发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批评两个?凡是?,要求?解放思想?;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提出党的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文艺界拨乱反正和艺术自由的提倡

1977年至1979年,政治的拨乱反正也贯彻到文艺领域。集中清算了?四人帮?的极左文艺观念。文艺组织恢复工作。文学刊物相继复刊。一批被打倒的作家?归来?,重新获得了创作的权利和自由。 1979年10月,第四次全国文代会,提出艺术民主,文艺界全面解冻。 1984年12月作协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提出创作自由的口号。 (二)文艺论争 1、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论争 对?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必须为政治服务?提出了臵疑。 对文艺自身发展规律的重视和重新认识,为1980年?二为?方针(?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提出作好了理论和舆论准备。 2、关于现实主义的论争 对现实主义中真实性的重新认识。对生活事实与生活真实,生活本质与生活真实,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真实性与倾向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廓清了一直以来对现实主义一系列似是而非的观念,对以真实性为核心的现实主义达成了共识,确立了新时期文艺复苏的方向。 二、80年代前期文艺思潮

第8章:20世纪80年代小说

第八章 20世纪80年代小说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20世纪80年代小说发展脉络和主要作家作品。 【教学重点、难点】: 小说创作潮流与具体作家创作之间的互动关系。 【课时】:6学时 【教学内容】: 一.20世纪80年代小说创作潮流 (一)伤痕文学: 1.概念及代表作品: 伤痕文学是新时期第一个文学思潮,主要是控诉“文革”给人民留下的精神和身体创伤。 1979年11月期《人民文学》发表了刘心武的《班主任》,标志着新时期小说创作的新突破。刘心武《班主任》揭露了文革对宋宝琦、谢惠敏等青少年灵魂的扭曲和精神的伤害,通过他们的畸形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畸形本质,发出了“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代呼声。接着卢新华《伤痕》(《文汇报》)1978年8月11日)写“文革”时期的“革命小将”王晓华和“叛徒”母亲的故事。小说从母女感情,即中国人最为注重的伦理感情人手,揭露了“文化大革命”给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和心灵带来的无法弥合的创伤。其他还有孔捷生《在小河那边》、张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陈国凯《我应该怎么办》、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莫应丰《将军吟》等。 2.特征: 现实主义的重新回归-真实性;个人性、情绪性、政治性;情感上的宣泄色彩,政治上的批判色彩;人道主义的回归。 (二)反思文学: 1.概念及代表作品: 反思文学是对建国后社会历史生活,特别是对重大政治事件用艺术形式重新审视文学潮流。对农民悲剧命运的反思:高晓声《李顺大造屋》、《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古华《芙蓉镇》;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鲁彦周《天云山传奇》、冯骥才《啊》、张贤亮《绿化树》、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干群关系:王蒙《蝴蝶》、刘真《黑旗》、王蒙《布礼》、张弦《记忆》、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 2.特征: 具有更多的理性色彩、历史纵深感和较大思想容量,以深邃的历史意识、批判精神和使命感来对历史进行反思与评价,致力写出人物在特定历史时期与环境中的命运与情感。 (三)改革文学 1.改革文学的兴起与特色: 改革文学侧重反映的是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社会矛盾,记录了改革的艰难及其导致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观念的变化。在创作方法上以现实主义为主,注重人物形象特别是改革者形象的塑造。

八十年代的小说

八十年代的小说(二) 第一节:寻根文学 一、文学的寻根: 1、时间:1983年~1984年间,韩少功、李陀、郑义、阿城、李杭育、李庆西、郑万隆 2、论文:韩少功:《文学的“根”》——被看着这一运动的宣言。 郑万隆:《我的根》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 阿城:《文化制约着人类》 共同点:中国文学应该建立在广泛而深厚的“文化开掘”之中,开掘这块古老土地的文化岩层,才能与世界文学对话。 作家作品:汪曾祺的《受戒》、《大淖记事》,贾平凹的“商州系列”,李杭育的“葛川江小说”系列,阿城的《棋王》,郑义的《远村》、《老井》 4、目的:寻找民族文化精神,以获得民族精神自救的能力。 5、出现的原因: ⑴对文革的反思由单纯的政治层面转向探索历史失误与民族文化心理沉淀之间的关系。 ⑵对于传统文化的守成立场的生长。 ⑶文学本身的动机:简单模仿西方不能使中国文学得到世界的认同。 二、“寻根”小说的艺术形态: 1、对风俗、地域文化的兴趣。特定地域的民情风俗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是艺术美感滋生的丰厚土壤,并有可能使个体命运与对社会、对历史的深刻表现融为一体。 2、作家对生活方式的现代变迁的重视。 作家细致考察某一地域的居住、饮食、衣着、语言、交际方式、婚丧节庆礼仪、宗教等,成为拓展创作视野的凭借。陆文夫的《美食家》邓友梅写北京生活的小说,冯骥才的津门系列。 3、在思想倾向和价值估断上:对传统文化的复杂态度。分为“规范”和“不规范”。 4、在小说的艺术形式上:作家把对生活场景、细节的真实描写和象征、寓言的因素结合起来。(叙述方式、小说语言) 三、代表作品分析:《棋王》: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自觉认同 1、作家简介: 2、人物:王一生:一个在历史的漩涡中具有独立生活方式和生命力的人物形象,他的整个人格中投射着久远的,富有无限生机的文化精神。 表现:对棋道的痴迷,吃饭。车轮大战。 目的:小说在塑造王一生这个人物形象时,写出他的无为的人生态度和有为的创造力时,力图表现古代道家文化思想生命力。贯穿在小说里的是有为与无为、阴柔与阳刚的相互转化。生命归于自然,得宇宙之大而获得无限自由的所谓道理,并进而把这种传统文化精神与当代人生联系起来,赋予其进取的现代意义。 四、乡土小说 一、主要作家:高晓声、汪曾祺、刘绍裳,古华,张一弓、路遥、陈忠实、贾平凹、张炜等作家。 二、代表作:《人生》人生道路的选择和思考。(陈思和教程P238) 1、故事: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在一个爱情故事的框架内,聚集着丰富的人生内容和社会变动的诸多信息。 2、人物:高加林——是一个颇具新意和深度的人物形象 3、方式: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故事中多层次的展现了高加林的悲剧性格的形成过程。 4、作家的态度:作家并没有回避高加林选择的合理性的因素

80年代小说

废墟上的雨后春笋——八十年代小说创作评述 2014021424 朱金娅 中国当代文学经历了建国初十七年文学的曲折发展,又遭受了十年文革文学的巨大创伤,虽然在粉碎“四人帮”后得到了短暂的喘息和过渡,但从文学创作的总体上看,基本尚未挣脱左的政治思想和文学思潮。从80年代开始,文学才获得了真正的解放,尤其是小说创作,在这片废墟上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出日趋繁荣的新局面。 整个80年代,是二十世纪末期中国小说家热情最为高涨、探索最为积极、所取得的实绩极为可观的十年。这个时代文学现象波涛汹涌,五彩缤纷,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知青小说、寻根小说、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翻开了80年代小说发展的新篇章。相对于一个废墟时代的文学,这几个流派表达了对文学新的理解和阐释,展示了丰富而多样的文学内容和形式。 80年代小说的发展承接着七十年代末期的伤痕小说。伤痕小说是文革后清算文革的思想解放运动的最直接反映,当时政治上、思想上拨乱反正在文学中的反映,其主要展现了文革十年灾难、揭露文革十年的黑暗现实给党和国家造成危害、给人们心灵造成创痛。这类文学小说起始于刘心武于1977年11月在《人民文学》发表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并引起了巨大轰动,成为伤痕文学的发端之作。小说通过塑造两个表面上好坏分明,实质上被极左思想扭曲而畸形的中学生形象,揭示文化大革命给孩子留下的内伤,勇敢地发出了“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代呼声,意在唤醒人们必须从思想的桎梏中解放出来。1978年8月,卢新华的《伤痕》发表,该小说写文化大革命给中国人所造成的悲剧,揭露了文化大革命中残酷的“阶级斗争”和反动的“血统论”给人们心灵造成的重大伤痕,于是逐渐形成了伤痕小说的创作热潮。此后,孔捷生的《在小河那边》、王亚平的《神圣的使命》、陈世凯的《我该怎么办》、陈世旭的《小镇上的将军》、郑义的《枫》、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等一大批带有伤痕印记的文学作品不断涌现。伤痕小说的问世标志着新时期文学的开端,它是觉醒了的一代人对刚刚逝去的噩梦般苦难年代的强烈控诉,在文学上具有开拓意义:是文学冲破极左思潮全面复苏的信号,对文革的整体否定,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现实社会问题,在美学上树立了丰富的现实主义和悲剧意识。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对文革的否定不够深刻,只是从政治、社会、人际关系的角度考察浩劫产生的原因,而缺少对传统文化心理、封建意识的分析;在艺术表现上显得十分幼稚,许多小说中的语言明显带有文革左倾的印痕;作品的情感表露也趋于肤浅;作品中虽然重新出现了悲剧意识,但其悲剧精神却具有表层性的弱点;伤痕文学模式化的喜剧结尾淡化了悲剧效果,影响了作品的深刻性。 伤痕文学浪潮出现不久,出现了反思文学浪潮,反思小说是伤痕小说的延续和发展。往往在经历了巨大的挫折和创伤后,痛定思痛,随后而来的往往是冷静、严肃和深沉的思考。80年代一系列的政治政策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文学创作的进步,人们不再满足于暴露和批判,而是由表及里地追溯左的思想在历史进程中的脉络,并究其原因。这一时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家和作品,如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刘真的《黑旗》、李国文

80年代文学

论80年代文学 ——当代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 12汉本2班鲁国霞 120302099 【内容摘要】文革结束后,主流意识形态发生很大变化,在文革中“损毁”的文学体制的修复、重建。成为构建“新时期文学”的首要任务,在80年代复杂的政治环境,以及政治与文学的复杂关系中,涌现出各具特征的文学流派、作家作品、文学思潮等,成为20世纪末中国小说家热情最高涨、态度最积极的、成绩较为突出的十年。 【关键字】黄金时代 80年代文学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流派 1977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肯定了“实践实践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命题,确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路线,提出中共“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针,与社会政治关联密切的文学界,随后也把“文革”后的文学成为“新时期文学”。“新时期文学”的发生,被看作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另一次重大“转折”。 让我们从当时的政治氛围、文学流派、作家作品等方面看80年代文学这一当代文学史的“黄金时代。 政治氛围 1980年代,当代文学在“文革”后迎来了“复苏”,大批有影响的文学作品不断涌现,“文学”一度占据着社会话语的中心,并有效地策应着中国的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重写文学史”口号的提出,许多文学史研究者从纯粹“文学性”的角度描述20世纪中国文学史,这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路径。但由于20世纪中国人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政治化倾向,使得置身其中的文学必然无法回避“政治”这样的事实存在,因此有许多文学史研究者仍然关注着文学的生存环境,包括政治环境,这当然也无可厚非。 80年代中后期,这时以追求创新为总体特征。经过难得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在改革开放的现实环境里,也在海外文艺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成果的影响下,人们对现代文学史的认识,有了很大发展,并产生了一批新的认识成果。这时现代文学教学、科研队伍也比“17年”有了很大发展,老中青三代汇聚成一股思想活跃又看重严谨学风的学术力量。于是出现

八十年代以来的诗歌和散文

八十年代以来的诗歌 一教学目的:了解新时期诗歌创作的概况。 二教学重点:掌握归来派诗歌、朦胧诗、第三代诗歌的创作特征。 三教学难点:理解归来派诗歌、朦胧诗、第三代诗歌对新时期诗歌创作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讲授 五教学步骤: 第一节归来者的诗(1课时) 一教学目的:了解归来派诗人的创作情况及其代表诗人艾青的诗歌创作。 二教学重点:理解归来派诗人的概念内涵,了解他们的创作概况。 三教学难点:理解归来派诗人对八十年代诗歌的贡献。 四教学方法:讲授 五教学步骤: (一)课程导入:诗歌在八十年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出于探索的先锋位置。文革之后主要的诗人群体有两类:1是复出诗人的诗歌创作,又称为归来者的诗;2是以写朦胧诗为主的青年诗群。这一节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归来派诗人的诗歌创作。 (二)归来诗人概念

1 背景:1980年,艾青发表了一本诗集,名为《归来的歌》,同时,流沙河、梁南也写了诗歌《归来》和《归来的时刻》,由此,“归来”不仅成为这一期间老诗人复出的现象,而且成了普遍性的诗歌主题。这批复出作家也被成为归来诗人。 2 归来诗人的群体构成:(1)50年代反右运动中的右派诗人,如艾青、公木、昌耀、公刘等;(2)1955年“胡风集团“事件中的罹难者,如牛汉、绿原、曾卓等;(3)因政治原因而在50年代相继退出诗坛的诗人,如辛笛、陈敬容、郑敏等。 (三)归来诗人的诗歌创作 1 艾青:1978年到1982年艾青创作进入了新的高峰期。这期间他出版了《归来的歌》、《彩色的诗》、《雪莲》等3部诗集和1部诗论集《艾青谈诗》,从而显示了他的创作活力。 (1)诗歌主题:从时代特征、民族命运和对人类未来关怀的角度观察生活、处理题材是艾青艺术个性的基本出发点,倾吐忧郁与追求光明是他的作品并行互补的两大基本主题。如《光的赞歌》从宇宙——历史——社会人生的广阔宏大视野来赞颂光,光既是自然现象,给世界带来色彩、声音和生命,又是精神现象象征人类的智慧、理想和勇毅,并把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政治命题放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曲折道路和所从事的伟大斗争的背景上来展开,在宏大的理性化的结构中表现了作者的人生观、宇宙观和美学观。但同时也由于强大的哲理挤压了情感的渗入使诗出现了理念化的倾

当代 80年代小说阅读篇目

80年代小说阅读篇目 *刘心武《班主任》 *庐新华《伤痕》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丛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 古华《芙蓉镇》《爬满青藤的木屋》 张贤亮*《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王蒙《布礼》*《蝴蝶》《活动变人形》 李国文*《月食》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 高晓声《“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陈奂生战术》《种田大户》《陈奂生出国》 路遥《人生》*《平凡的世界》 贾平凹《小月前本》*《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远山野情》《商州》《浮躁》《废都》张炜*《古船》 叶辛《蹉跎岁月》 竹林《生活的路》 礼平《晚霞消失的时侯》 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 张承志《黑骏马》 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 朱晓平《桑树坪纪事》 张抗抗《隐形伴侣》 陆天明《桑那高地的太阳》 老鬼《血色黄昏》 李锐《合坟》 汪曾祺*《受戒》《大淖纪事》 邓友梅《那五》 韩少功*《爸爸爸》《女女女》《归去来》 阿城*《棋王》《树王》《孩子王》 王安忆《小鲍庄》 张承志《黑骏马》《北方的河》 陆文夫《美食家》 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沙灶遗风》 冯骥才《神鞭》 莫言*《红高梁》*《透明的红萝卜》*《天堂蒜薹之歌》《白狗秋千架》《酒国》《拇指铐》《师傅越来越幽默》《檀香刑》《生死疲劳》《蛙》《丰乳肥臀》 郑万隆《老棒子酒馆》 扎西达娃《系在皮绳扣上的魂》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 马原《拉萨河女神》《冈底斯的诱惑》*《虚构》 格非*《迷舟》《唿哨》《敌人》《人面桃花》《边缘》《欲望的旗帜》 孙甘露《访问梦境》 余华*《活着》《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兄弟》《十八岁出门远行》《死亡叙述》《爱情故事》《现实一种》《世事如烟》 池莉:*《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白云苍狗谣》《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 方方:*《风景》《纸婚年》《黑洞》 刘震云:《塔铺》《新兵连》*《一地鸡毛》《单位》《官人》 刘恒:*《狗日的粮食》《力气》《四条汉子》《陡坡》 苏童:*《妻妾成群》《红粉》《1934年逃亡》《罂栗之家》《离婚指南》《平静如水》,长篇小说《我的帝王生涯》《米》《后宫》《刺青时代》

第7章:20世纪80年代文学思潮

第七章 20世纪80年代文学思潮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新时期文艺思潮的发展概况、文学潮流、文艺论争。 【教学重点、难点】: 新时期文艺思潮的发展;文学潮流。 【课时】:1学时 【教学内容】: 一.新时期文学的复苏 (一)政治和文艺的拨乱反正 1.天安门诗歌运动 1976年4月5日(清明前后),天安门广场掀起一场以悼念周恩来总理逝世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诗歌创作运动。主要利用旧体诗词的形式,表达人民对“四人帮”祸国殃民的愤怒与声讨,对光明和理性的呼唤,歌颂和怀念周总理,具有极强的现实功利性和战斗性。四五诗歌运动宣告了“假大空”的文革文学的末日,成为“伤痕文学”的发端。 2.政治的拨乱反正 1976年底,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央对文革作出了定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引发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批评两个“凡是”,要求“解放思想”;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提出党的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文艺界拨乱反正和艺术自由的提倡 1977年至1979年,政治的拨乱反正也贯彻到文艺领域。集中清算了“四人帮”的极左文艺观念。文艺组织恢复工作。文学刊物相继复刊。一批被打倒的作家“归来”,重新获得了创作的权利和自由。 1979年10月,第四次全国文代会,提出艺术民主,文艺界全面解冻。 1984年12月作协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提出创作自由的口号。 (二)文艺论争: 1.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论争 对“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必须为政治服务”提出了置疑。对文艺自身发展规律的重视和重新认识,为1980年“二为”方针(“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提出作好了理论和舆论准备。 2.关于现实主义的论争 对现实主义中真实性的重新认识。对生活事实与生活真实,生活本质与生活真实,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真实性与倾向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廓清了一直以来对现实主义一系列似是而非的观念,对以真实性为核心的现实主义达成了共识,确立了新时期文艺复苏的方向。 二.20世纪80年代前期文学思潮: (一)文学潮流 1.伤痕文学:直接起因于揭露文革的灾难,描述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的官员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伤痕文学走出了文革的假大空颂歌模式,直面血泪人生。

八十年代文学佳作

1978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获奖作品 《班主任》刘心武《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神圣的使命》王亚平《人民文学》1978年第9期 《窗口》莫伸《人民文学》1978年第1期 《我们的军长》邓友梅《上海文艺》1978年第7期 《湘江一夜》周立波《人民文学》1978年第7期 《足迹》王愿坚《人民文学》1977年第7期 《顶凌下种》成一《汾水》1978年第1期 《愿你听到这支歌》李陀《人民文学》1978年第12期《弦上的梦》宗璞《人民文学》1978年第12期《伤痕》卢新华《文汇报》1978年8月11期《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张洁《北京文艺》1978年第7期 《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张承志《人民文学》1978年第10期《辣椒》张有德《人民文学》1978年第4期 《取经》贾大山《河北文艺》1977年第4期 《满月儿》贾平凹《上海文艺》1978年第3期 《最宝贵的》王蒙《作品》1978年第7期 《献身》陆文夫《人民文学》1978年第4期 《墓场与鲜花》萧平《上海文艺》1978年第11期《眼镜》刘富道《人民文学》1978年第2期 《姻缘》孔捷生《作品》1978年第8期 《抱玉岩》祝兴义《安徽文艺》1978年第7期 《“不称心”的姐夫》关庚寅《鸭绿江》1978年第7期 《看守日记》齐平《解放军文艺》1978年第12期《芙瑞达》于土《广东文艺》1978年第1期 《珊瑚岛上的死光》童恩正《人民文学》1978年第8期 1979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获奖作品 《乔厂长上任记》蒋子龙《人民文学》1979年第7期《小镇上的将军》陈世旭《十月》1979年第3期 《剪辑错了的故事》茹志鹃《人民文学》1979年第2期 《内奸》方之《北京文艺》1979年第3期 《李顺大造屋》高晓声《雨花》1979年第7期 《彩云归》李栋、王云高《人民文学》1979年第5期 《我们家的炊事员》母国政《北京文艺》1979年第6期 《阿扎与哈利》樊天胜《人民文学》1979年第4期 《记忆》张弦《人民文学》1979年第3期 《悠悠寸草心》王蒙《上海文学》1979年第9期

八十年代文学构思和学术问题

八十年代文学构思和学术问题 1979年通常被认为是一个颇富历史意味的转折年代。刚刚结束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宣布:“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揭批林彪、‘四人帮’的群众运动已经基本上胜利完成,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应该从1979年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毋庸置疑,伴随此一历史转变应该出现的是各行各业“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大好局面,然而,对于文艺界而言,“文革”后一度产生的文坛共识却开始消散甚至瓦解。 之前潜藏和累积的各种异见犹如冰山一角逐渐暴露并且日益激化,主要的争议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评价“十七年”、“文革”,二是如何看待“近三年”的文艺创作和理论批评。更进一步说,这其实涉及到如何理解“十七年”和“文革”以及“近三年”整个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和历史经验,而这恰恰又是当时社会各个层面都在探讨和思考的焦点。对于这些问题的认识和处理无疑又为“文革”后正在兴起和展开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编写工作提供了相应的思想框架和认识装置。一文坛共识的破裂分歧较为明显的公开是在3月召开的“文学理论批评工作座谈会”上。据时任《文艺报》编辑部副主任的刘锡诚回忆:“文学理论批评工作座谈会”是《文艺报》主持召开的。会议的议题之一,是总结三十年来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作为组织者,冯牧和孔罗荪两位主编,在会议的后期,

邀请“文革”前担任文艺界领导工作、“文革”中受到严重迫害、“文革”后仍在文艺界担任着重要领导职务的陈荒煤、林默涵、周扬三位老领导到会讲话。他们每人讲了半天。21日是陈荒煤讲,22日是林默涵讲,23日是周扬讲。他们讲话之后,代表们进行座谈会讨论。陈荒煤和周扬的讲话,都没有引起什么大的争论。在23日上午的讨论中,代表们对林默涵同志的讲话,主要是对十七年文艺工作的成绩和问题,发表了一些不同意见。我认为,也可以理解为是对林默涵同志观点的批评与商讨。……默涵的讲话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关于总结三十年的经验问题。有争议的就是这一部分。他的讲话说:“(在十七年的文艺工作中)我们肯定有‘左’的错误,但是这里面也有复杂的情况。我们一方面犯‘左’的错误,一方面又感到有‘左’的问题,多次提出克服‘左’的错误。”“认为‘四人帮’的极左路线就是从十七年的‘左倾’文艺路线发展起来的,这个问题值得商榷。我感到现在还很难论定,因为这和政治路线是分不开的。”①林默涵对历史的把握之所以遭到质疑必须还原到当时的语境中去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代表的路线已经“明确抛弃‘左’倾主义及其变种”,②由于“重新解释党的历史和学说是导向三中全会的一个中心论题”,③因而,“十七年”和“文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其实已经基本被定位为一个“左”的问题,相应地,文艺领域亦呈现出同样的状况。林默涵模糊的表态给代表们造成的印象却是“十七

80年代文学流派介绍

新时期文学是我国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指1976年以后的我国文学家创作活动,是指人们对“文革”后正在展开的文学的命名。 在介绍新时期文学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个中国近代文学发展的一些概况。 根据中国的社会历史概况,我国的文学活动以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为分水岭,被划分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 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根据其发展的各个不同历史阶段,我们又通常将中国当代文学划成三个部分: 一、建国十七年文学:1949—1966年,即建国到文革前的十七年时间,我们称之为建国十七年文学,建国十七年文学在文艺思想路线上继承了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的传统,在题材上多选用历史和革命的题材,创作上形成了一套公私二元对立的模式,文学创作模式的单一直接导致文学创作的僵化,到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这种僵化的创作格局被推到了巅峰。 二、文革十年文学:1966年—1976年10年间的文学活动文革十年文学继续延续建国十七年的单一、僵化的创作,并将其推向了极点,十年官方文学活动仅限于八部样板戏的改造,使文学发展的内容和形式都陷入了僵化的沼泽,和主流创作模式背离的作家被迫将自己的创作转向地下,部分作家也因对延安文艺座谈会的传统提出质疑而被迫中断创作,到劳改农场、边疆地区进行思想改造。一方面,造成这一时期的文学活动形成了一个断层,另一方面,又为新时期文学的突破奠定了生活基础,为新时期文学的发展积蓄了力量。 三、新时期之学(1976——)是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部分,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一方面是适应文学自身发展内在规律,要求有新的文学作品来突破传统僵化的表达模式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同我国政治体制变革的大事件相适应的思想变革的需要决定的。因而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带有许多显著不同于前面时期的特点。 新时期文学开始表现出一些与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的传统明显不同的特点: 1、随思想上的进一步实破和政治体制的改革,文学打破以往与政治紧密的联系,而变为与经济生活息息相关。 2、创作模式由传统单一和一元比(二元对之模式)转向多元化格局,出现各式各样的文学创作式样、思潮、流派。创作题材上也由过去反映革命战争和历史的宏大题材转向个人化的叙事立场。 了解了新时期文学的这样一些特点后,我们就从诗歌、小说、散文三个方面来看一看新时期的创作。 第一讲新时期诗歌

论八十年代以来文学世俗化思潮的演化

论八十年代以来文学世俗化思潮的演化 樊 星 内容提要 本文从时代文化的角度回顾了二十年来世纪末文学的世俗化思潮在各种 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下发生演变的进程,勾勒出80年代初和80年代末至90年代世俗化文学的不同景观,认为从明朗到阴暗、从温馨到鄙俗的主题演变,是当代世俗化进程逐渐“鄙俗化”的一个缩影。 世俗化:一个“长时段”的时代主题 在研究20世纪末的文学思潮时,我们很容易想到那些不断更迭的概念———“伤痕文 学”、“反思文学”、“改革家文学”、“寻根文学”、“新潮文学”、“新写实文学”……这些概念的层出不穷是当代文学充满活力的重要标志。不过,如果将那些思潮的更迭仅仅看作是一个不断除旧布新的进程,也许就会忽略在新潮迭起、风云变幻的深处相对恒定的时代精神。依照法国“新史学”的理论,历史研究可以分为巨变的“短时段”、“周期间的中等时段”和“缓慢变动的长时段”,而对于心态史的研究则显然是“长时段”研究的优势,因为群体心态的变化常常是“传统的惰性的领 地”①。以这样的观点来看“文革”结束后二十多年来的世纪末文学思潮,我们也可以透过那些此起彼伏的“新潮”发现一些始终贯穿着世纪末文学进程的相对稳定的时代主题,并由此探索时代精神在巨变中又有所不变、作家心态在浮躁中又有所执着的文化奥妙。“文革”结束以后,中国走上了现代化建 设之路。历史已经证明:现代化之路就是世俗化之路。在西方,“世俗化”是与“宗教化”相对立的一个词。西方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以来的一部现代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人性不断挣脱宗教束缚的历史。而在中国,“世俗化”则是与“政治化”相对立的一个词。至少从明清之际的人性复苏到五四时期的个性解放再到“文革”结束后的新时期个性解放、90年代的商业大潮,“世俗化”的声音一直都是与反对封建主义“理学”、批判僵化的“礼教”、远离“斗私批修”的政治梦想这些文化目标联系在一起的。主张思想解放的人们看够了“以礼杀人”的悲剧,才从老百姓的世俗欲望与活法中发现了人性、人欲存在的合理性。他们呼唤个性解放、民族富强,有时是设想以 刚健不挠的精神去“改造国民性” (例如鲁迅),有时则干脆面对现实,提倡“发财主义”(例如孙中山②)。应该说,这两种思路都共同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如果说,“改造国民性”的主张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情怀,那么,以“发财主义”为代表的民本 ? 42?

八十年代文学特征概述

“重返八十年代”与当代文学史论述 王尧 如果把“重返八十年代” 视为近几年来的一个文化事件也许不会有什么争议。在知识界少有较大规模“集体行为”的情形下,2006年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甘阳主编的新版《八十年代文化意识》出版,给原本进行中的“重返八十年代”工作推波助澜,一时呼声鹊起、应者云集,蔚为思潮。但在短促爆发后又很快趋于平静,此情形和九十年代以后的一些讨论、思潮和事件一样。这个时代已经长久没有那种相对耐心持久、饱满结实的思想收获期。在“重返八十年代”的浪潮逐渐回落时,我们在学理和问题的层面上讨论“八十年代”以及重返“八十年代”也许更有意义。 在有了“思想解放运动”、“新启蒙”,“文化热”、“方法论热”和“小说革命”以后,“八十年代”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历史时期之一。因此,无论是八十年代行进中的及时评论,抑或八十年代之后的不断阐释(种种阐释不能都视为“重返”),关于八十年代的论述始终是当代文学界一个持续的话题。在八十年代,文学、哲学、美学以及史学发挥了“先锋”的作用,这也是当年的一大特色。九十年代以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已经迅速发展,但有明确“重返八十年代”意识的还是以人文学者居多,其中,文学研究界的重返已有不少系统的成果问世。我们还注意到,在九十年代末期,不少八十年代文学创作的中坚力量开始“重返八十年代”。 1999年岁末,韩少功的一篇谈话录《反思八十年代》触及到的一些话题也是近两年来文学研究界“重返八十年代”讨论到的关键问题,不少作家都不同程度对八十年代的文学创作有所反思。相对于许多学科在“重返”中的缺席,文学界的写作者和研究者表现得更为活跃,“重返八十年代文学”事实上是重返八十年代这个事件中的主要部分。“重返八十年代”这一巨大的任务显然不是文学界能够独立完成的,但文学的敏锐,恰恰又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 “八十年代”之所以成为我们思想生活和学术研究中的一个问题,并不只是在当代文学史论述中它已经成为一个“断代”,不只是在“八十年代”发生过程中我们对“八十年代”的解释便已存在分歧,甚至也不只是因为新的知识谱系为我们阐释“八十年代”提供了新的可能,重要的是“八十年代”所包涵的问题是与之前的历史和和之后的现实相关联,这些问题生在八十年代,却有“前世”和“今生”。在来龙去脉中“重返八十年代”,既是一个研究方法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世界观”的确立。如果“重返八十年代”只是“反思”和“再解读”八十年代文学本身,那么这样的重返不仅局促而且也缺少洞察历史变革的宏阔视野和支点。因此,我以为需要尝试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的论述中“重返八十年代”。 和“八十年代”相关联的一个概念是“新时期”。有争议的“新时期”曾被分割成“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两部分,也有以“后新时期”终结“新时期”的命名。我想,我们可以暂时搁置这些概念的争议,就表述的内容来说,“八十年代”作为“新时期”的一部分应当是没有疑问的。与“新时期”紧密关联的则是“文革”,当我们讨论八十年代文学时,势必牵涉到“新时期文学”与“文革文学”的关系问题,也无疑会连带到“十七年文学”。这一关联性的研究,也正是当代文学史论述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叙述和揭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讨论八十年代文学的一个前提,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关注“八十年代文学”是如何发生的。九十年代以后文学写作的变化以及文学批评的分歧,其实仍然没有能够避开“新时期”与“文革”相关联的若干重要问题,新世纪关于“纯文学”的争论,既是重返八十年代文学,也是回到“文革”结束后文学的基本问题上。

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学

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学 第七章八十年代文学概述 第一节八十年代的文学环境 (一):政治环境——思想上自由解放,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发生变化。 (二):经济环境:市场经济的确立-文学价值的重新确立。 (三):外来影响——西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四):作家因素——作家的构成和创作意识。 1:八十年代作家构成。 (1):复出作家(归来派作家) (2):知青作家(和知青文学区分)。 (3):中年作家。 (4):从性别角度看,可以分出一个特定的群体“女性作家”。 (5):新派作家。有莫言、刘索拉、徐星、马原、余华、苏童、叶兆言、方方等。 2:八十年代作家意识。 (1):时代、历史的忧患意识。 (2):创新意识(现代意识) 第二节80年代文学意识和文学创作 (一):八十年代文学意识 80年代文学环境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民族民主国家。这样的文学环境造就了新的文学意识——现代性文学意识,即在现代化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思想意识,符合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现代性意识很复杂,包括:启蒙意识(五四文学),民族国家意识(左翼、解放区文学),现代主义意识(海派)等。在中国现代,由于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现代意识表现为两种,17年和文革可以看作是民族国家意识的极端发展。八十年代现代性意识表现在两个方面: 1:启蒙意识 2:现代意识 (二):80年代文学创作 80年代文学创作明显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以85年为界,之前文学界和思想文化界存在着相当集中的关注点;之后,文学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1:小说创作,85年之前在创作手法上主要表现为现实主义,主题与文革的历史记忆有关。先后有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它们有相同的思想基点——对民族、国家命运的深切思考,前者破,后者立。

80年代小说综述

80年代小说综述 新时期文学(1977—1989)是经历了一场浩劫——“文化大革命”之后重新崛起的文学,也是处于改革开放中不断变革的文学,期间,中国作家被压抑的创作生命力迅速喷发,使得80年代小说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单一走向了多元。 整个80年代是20世纪末期中国小说家热情最为高涨、探索最为积极、所取得的实绩极为可观的10年。并且,80年代小说显示出潮流的特征,先后或同时涌现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 一、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是新时期出现的第一个全新的文学思潮。社会主义新时期是以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为历史起点的,而伤痕文学是文革后清算文革的思想解放运动的最直接反映,当时政治上、思想上拨乱反正在文学中的影射。那一场历经十年的浩劫对灵魂的摧残尤其容易造成惨痛的心灵创伤,但这只有在挣脱了精神枷锁、真正思想解放之后,人们才能意识到这“伤痕”有多重、多深。这是伤痕文学喷发的历史根源。 伤痕小说作为1977—1980年间的一个重要文学现象,以四川作家刘心武的《班主任》为发端。小说一经在《人民文学》发表,立即引起轰动。当时评论界认为这一短篇的主要价值是揭露了“文革”对“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的灵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的内伤”,有的认为该篇发出的“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代呼声,与当年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发出的救救被封建礼教毒害的孩子的呼声遥相呼应,使小说产生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感,充满了一种强烈的启蒙精神。 然而“伤痕文学”的名称,则源自卢新华刊登于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的短篇小说《伤痕》。小说揭示了文革悲剧,展示文革给人们造成的生活苦难和精神创伤,控诉“四人帮”极左毒害的小说创作潮流。它在“反映人们思想内伤的严重性”和“呼吁疗治创伤”的意义上,得到当时推动文学新变的人们的首肯。随后,揭露“文革”历史创伤的小说纷纷涌现。在当时,产生较大社会反响的伤痕文学代表作,还有张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王蒙《最宝贵的》、王亚平《神圣的使命》、陈国凯《我该怎么办?》、孔捷生《在小河那边》、韩少功《月兰》、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和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作为刚刚摆脱的文革僵死的创作模式的文学先声,“伤痕文学”的局限又是十分明显的。首先,“伤痕文学”对文革的否定不够深刻。它只是从政治、社会、人际关系的角度考察浩劫产生的原因,而缺少对传统文化心理、封建意识的分析;其次,“伤痕文学”显得十分幼稚,许多小说中的语言明显带有文革左倾的印痕,并且作者对作品的情感表露趋于肤浅;第三,“伤痕文学”作品中虽然出现了悲剧意识,但其悲剧精神却具有表层性的弱点,只是停留在悲剧的第一个层次上,作品一味注重悲惨故事的叙述而忽视了对人格的刻划;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伤痕文学”模式化的喜剧结尾。由于当时的政治形式和思想环境尚未明朗,文艺界仍然存在着“写暴露”、“写悲剧”的禁忌。同时大多数作者仍然难以摆脱以往“左”的创作观念的惯性影响,因而往往在结尾加入一个“前途光明”的机械性预言或大团圆式的喜剧性结局,以至淡化了悲剧效果,影响了作品的深刻性。——《蹉跎岁月》(叶辛) 但伤痕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仍然具有不可或缺的开拓性意义,是文学冲破极左思潮全面复苏的信号,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现实社会问题,在美学风格上张扬和确立了丰富的悲剧意识,是社会主义当代文学第一批悲剧文学,具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文学的性质。是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强化。 二、反思文学 还在伤痕文学兴盛之时,一批敢于思考、富有人生阅历的作家,尤其是一批因为我们党和国家在革命进程中的失误而历经坎坷的作家,就率先提出现实主义深化的主张,对历史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