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城市建设史

中国城市建设史

中国城市建设史
中国城市建设史

第一章上篇古代部分

第一章我国原始居民点地形成

一、原始社会发展状况

(1)旧石器时代初期,依附自然采集经济生活,为抵御野兽侵袭,采取成群体穴居和巢居形式。

(2)旧石器时代中期,逐渐创造较多劳动工具,开始集体狩猎活动,形成较稳定劳动集群,仍以穴居及巢居为主。

(3)旧石器时代晚期,创造更多劳动工具,以采集和渔猎为生产方式,形成母系原始氏族部落。

(4)中石器时代,产生第一次劳动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及狩猎业分离,形成以农业为主地固定地居民点,即原始村落。

(5)新石器时代,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大量出现原始村落,晚期向奴隶社会过渡。

二、原始社会居住形式: (1)穴居(2)巢居(3)半穴居(4)地面建筑

三、原始居民点形式

(1)农业生产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

(2)居民点位于地势高爽又靠近河、湖水域的向阳地段,以利于生活和生产。

(3)建筑布局呈一定规律:a、居住区、墓葬区、窑场分区明确。b、居住区中心为供氏族成员集会的大房子,周围环绕小屋,其门均朝向中心大屋。c、小屋为对偶住房。d、外围建壕沟用以防御。

四、城市的产生

(1)生产工具的进步及生产力的提高,导致剩余产品以及私有制的出现,然后就有了交易的场所,并且奴隶主开始筑城郭沟池以保护私有财产。

(2)手工业及商业从农业及畜牧业中分离出来,即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产生以商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城市和以农业为主的乡村。

(3)城与廓,“筑城以卫军,造廓以守民”。城与廓军均为防御性设施。

(4)市与井,“日中为市,召天下之民,聚会天下货物,各易而退,各得其所”。市即交易的场所。

(5)“城”是防御性设施,“市”是交易场所,城与市结合在一起就是具有商业交换职能的有防御设施的居民点。

第二章殷周时代的城市

第一节殷商时期的城市

二、城市遗址

(1)早商城址:亳(河南偃师尸乡沟商城遗址)

分外城、内城、宫城。宫城位于内城南北轴线上,布局规整。宫城内发掘出宫殿遗址,均为庭院式布局,其主殿长达90米,是迄今为止所知最宏大的早商单体建筑遗址。

(2)中期城址:郑州商城

规模较大,夯土城垣周长近7公里,城内东北部有夯土的大面积宫殿基址,夯层匀称,夯土技术已达成熟阶段。城外分散布置陶窑、骨器、冶铜、酿酒等作坊,还有供奴隶藏身的半窝棚痕迹。

(3)后期城址:河南安阳小屯殷墟

晚期商朝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紧靠洹水,遗址范围约30公里。中部为宫殿区。西面、南面有制骨、冶铜作坊区,北面、东面有墓葬区。西南两面有壕沟防御。宫殿区分北、中、南三区。北侧为王室居住区,中部是商王朝庭、宗庙区,南部为王室祭祀场所。遗址中未发现瓦,可见建筑仍为“茅茨土阶”阶段。遗址中有“铜锧”出土,为柱下带纹饰支垫物,显示木构建筑技术的进步。

第二节周代的都城

二、都城遗址

(1)丰京、镐京:西周初年政治中心,京是大的意思。城址在今西安西南丰河两岸,尚在探索中。

(2)洛邑:东周时(公元前8至7世纪),曾是都城。现发现遗址多为东周及春秋时代的。遗址为不十分规则的方形,面积约为2890×3320米,如折合周代尺度,与“方九里”记载大致相近。中心部分的建筑遗址,可能是王宫,在城的中部偏南,与“王城居中”记载相符。

(3)成周:在王城以东约30里处。据记载周公建成周是为了囚禁“殷顽民”,传说城内有闾里,是一种封闭式的居住单位。并派8师驻守,监视“顽民”。

三、殷周时代的邑都、市、城、廓、国

(1)邑与都:邑指土地和人民,实指生产对象和劳动力。邑不仅指城市,还泛指所有的居民点。奴隶主所居的是大邑,四野农夫所居的是小邑,小邑住十家称“十室之邑”。如每十室有一乘战车,“百乘之家”即“千室之邑”。

(2)邑与市:中等的邑有时设市,称“有邑之市”。但并不是所有的邑都有市。市与井常合在一起称市井。

(3)城与国:周代,国字即或字,或字象形以戈守土,国与土义同,国象形,土象意,故国与城意义也同。

(4)城与廓:“三里之城,七里之廓”,“内为之城,外为之廓”,“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由此可见,廓比城大,或城在廓内,城廓均是防御性的。阶级分化时,奴隶主贵族居城内,一般人民居城外廓内。

(5)城与市及城市:市指交易场所,城指防御城垣,有城的不一定是市,市也不一定全有城墙。城市带有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指私有制及阶级产生后,需要用城垣来保护私有财产,也指商业和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后,需要专门的固定的交易场所。

四、《周礼·考工记》

(1)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但反映了周代王城建城制度。其关于城市建设的制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记载。

(2)“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意即,匠师营建城市,城墙每边长约九里,每边城墙开三个城门,城中有通向城门的三条南北向街道,三条东西向街道,每条街道由三条并列的道路组成(或指城内有九条南北向街道,九条东西向街道),每条街的宽度可容纳九辆车并行,左面为祖庙,右面为社稷坛,宫殿在前面,市场在后面,市与朝各方百步。

(3)“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说明道路的宽度有等级之分,主要道路最宽,环城道路较窄,郊外的道路最窄。“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说明当时诸侯受封的城市等级不同,道路的宽度也不同。诸侯的都城中最宽的主要道路也只有王城的环城道路宽度。

第三节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二、重要的都城:

(1)燕下都:

①战国中晚期燕国都城遗址,在今河北易县东南,易水岸边,是战国都城中面积最大的一座。城址分东西两部分,东城又分南北二部分。西城可能是战国晚期增建的附廓城。东城面积约8×4公里,分外城与内城。

②城墙用板筑,底厚6~7米,高达4~10米。

③内城有大型夯土台30多处。如张公台、武阳台、老姆台等,武阳台位于内城北墙正中,纵横130~140米,高10米,为城市中心建筑物,老姆台位于城最北,长95米,高10米。展现当时风行高台建筑的盛况。

④内城西侧有治铁、治铜、铸钱等手工业作坊遗址,西北角有墓葬群。

⑤南部居住遗址很多,可能为居住区。

⑥外城东北角有窑址。

⑦有些大土台上发现有木柱痕迹、铜块、筒瓦、砖、陶质下水管和铺土方砖等。

(2)赵邯郸:

①战国中晚期赵国都城遗址,在今邯郸市区西南。城址分宫城、廓城,但宫、廓不相连。廓城为长方形,但西北隅曲折不整。宫城由三个小城组成,习称“赵王城”,即东城、西城、北城,总平面似品字形。

②城址有夯土平台15处,中心有一龙台,是战国最大有夯土台。有几处形成一条轴线,可能是宫殿建筑群。

(3)齐临淄:

①战国的齐国都城,在今山东临淄城北。由大小两城构成,大城面积为4.5×4公里。总面积约60平方华里,是目前所知春秋战国时期各古城中规模最宏伟的古城。

②小城自成体系,嵌在大城西南角,周围约7公里。城内有“桓公台”等大片建筑群,桓公台为当时齐国庙寝所在地。

③大城是贵族与平民所居,《管子·大匡》载:“凡仕者近宫,不任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

④临淄时为战国时代最大最繁华的城市,达7万户,总人口在30万以上。苏秦《战国策·齐策》载:“临淄之中七万户……甚富而实。……临淄之途,车罄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有商业性街道出现。反映了春秋战国之际经济生活在城市中的作用。

(4)淹城:

①在今江苏省常州市南,是西周时代淹国的都城。有三重城墙,分王城、内城、外城。王城呈方形,周长约0、5公里,内城是不规则圆形,周长约1、5公里,外城也是不规则圆形,周长约3公里。

②城墙均用土筑,三道城墙均只有一个城门,且三个城门均不对齐。三道城墙外都有护城河。

③遗址内土墩很多,皆为不同时期的古墓葬群。

④遗址内发现有陶制物品、铜器等。

春秋战国城市变革:

由于具有突出的经济社会变革推动,因此,反映在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结构发展上都出现了突飞猛进的跃变:(1)首先是城市的经济作用空前加强,城市的性质由此前的奴隶主政治堡垒实现了向兼具广泛的经济职能的古典城市的质变。

(2)其次是人口开始向大量集中,开始产生了较在规模的城市,如齐国临淄城内居民达七万户,韩国宜阳城周长八公里等,城市繁盛局面有“千丈之城,万室之邑相望”之说。

反映在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上,有以下几个特征:

(1)稳定和明确了城廓的功能和形制,“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城为贵族王宫,廓为一般市民住宅。城为政治中心,廓为经济中心,城的用地比例相对下降,廓的用地比例明显提高,具体反映出城市军事防护和统治守民职能并重的基本特征。

(2)城、廓形制多不规整,配置形态也不稳定。根据马世之的研究,可分为洛阳型(单城型)夏县型(嵌套型)新郑型(并城型)和侯马型(群组型)四类。其中又以新郑型较为常见,为两个城垣东西并置,或大

小相连,一城(小城)为王城,另一为廓,如郑韩故城、燕下都、齐临淄等。

(3)王城多由高大夯土台组成,居廓城之中或独占一隅,既强化了局部守御机能,又作娱乐之用。

(4)附王城而建的廓城内,出现了大型的集中市场和手工作坊,商贾手工业者和农耕者的居住密度已有较大提高,并出现了具有初步的“仕者近宫,不任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的居住地域分化的城廓空间结构形式。

第三章秦汉时代的城市

二、重要的都城:

(1)咸阳:

①秦都咸阳规模较大,跨渭水两岸。渭北以咸阳旧宫为主,是正寝和后宫。以后向东发展。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记》载:“秦每破诸侯,写仿其宫室,作之咸阳北坂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形成了“六国宫殿区”。

②渭南有兴乐宫、信宫、阿房宫等,信宫是举行大朝的圣地。诸庙、章台和上林苑、甘泉宫也位于渭南。

③有集中的工商业区——市,有按商品分类的“肆”,管理机构“市亭”以及专门的市官。

④城北宫殿区附近,有铸铁冶铜陶窑等为宫廷服务的官府手工业作坊。

⑤居民区位于城南,实行闾里制,设“里监门”,严格管理。

(2)汉长安:

①城址在秦咸阳废址东南方的龙首原上,北靠渭河,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汉袭秦制,长安城的建设也是为巩固中央集权制服务。

②长乐宫由秦代离宫长安宫扩建而成。又在其旁建造未央宫和北宫,由军匠杨城廷主持。未央宫利用龙首山地形修建,而非构筑夯士台。未央宫与长乐宫之间建有武器库、粮仓、织室、暴室。汉武帝时,在城西修建章宫,在城内修桂宫、明光宫。

③为配合地形,城市平面呈不规则矩形,西北角连屈三折,南墙也不方正,“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史称“斗城”。

④长安城每面有三个城门,为王城旁三门的形式。每门有三个门洞,每洞可容四轨。通城门的大道由三条并列的道路组成,与门道宽度大致相同,中间为帝王专用驰道。张衡《西京赋》载:“旁开三门,方轨十二。”班固《西都赋》载:“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

⑤城内的街道有“八街”、“九陌”之说。据探有八条主干道,最长的安门大街,长5500米。大街分成三道,中间为御道。街两旁种有槐、榆、松、柏等树。

⑥汉长安设九市,分布在南北主要道路的两侧,“六市在道东,三市在道西”,市中按专门行业集中成肆。

⑦居住地称闾里,据载共有160个闾里。闾里四周有墙,每面有门,闾即为里之门。里内设“弹室”,专管弹压百姓,每街设亭长。

⑧长安城南郊有汉平帝和新莽时建造的明堂、辟雍九庙等庞大的礼制建筑组群。

(3)东汉洛阳:

①东汉光武帝刘秀将首都改在洛阳,位置在原来成周的位置。南面为洛水,北面为芒山,地形北高南低。

②城的规模,“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成长方形”,采用九和六的数字,以示尊贵。城门共有12座。

③城内有东西南北四宫,南北二宫均居京城的南北城垣,两宫相距7公里。

④南北二宫之间为方整的闾里,街道成方格形,共有街道24条,闾里140多个。

⑤城内有皇家苑囿。

⑥祭祀的建筑如太庙在城南。

第四章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

第一节三国至南北朝时期的城市

二、重要的都城:

(1)曹魏邺城:

①城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附近,漳河沿岸。邺城规模“东西七里,南北五里”,约3087×2205米。

②城市布局,一条东西向的干道将城市分成两半部。北半部为统治阶级专用地区,中,央在南北轴线上建宫城。宫城东为宫殿官署,其北半部为曹操的宫室,南半部为官署。官署以东为“戚里”,为王室贵族的居住区。宫城西为王室专用园林铜雀苑,有著名的三台,即冰井台、铜雀台、金虎台,供平时游赏、检阅演习和战时城防之用。东西轴线南半部为一般的居住区,划为若干正方的坊里。

③城市道路系统,东西向干道直通东西城门。南北向三条干道,中轴线干道与宫城中轴线一致,西干道通向铜雀大门,东干道通向官署大门。

④宫城布局严整,宫殿官署区为“前朝后寝”布局。

⑤邺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轮廓方正规整、功能分区明确、具有南北轴线的都城。城市有明确的分区,统治阶级与一般居民严格分开,一方面是继承了古代城市与廓的区分,也直接继承了汉代宫城与外城的区分。但不象汉长安与洛阳宫城与坊里相参,或为坊里所包围,这反映阶段的对立统一及等级的森严,统治阶级对人民的防范。三台,有明显的防御性,整个城市将道路正对城门,干道丁字相交于宫门前,把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手法从一般的建筑群,扩大应用于整个城市。这些都体现出规整布局与讲求实效的统一,标志着中国城市规划找到了规范的模式,对此后中国都城规划有深远的影响。

(2)南朝建康:

①城市由宫城、东府城、西州城三部分组成。

②由于建康城地形复杂,且是各朝逐步扩建的,因此整个城市平面呈不规则形,但宫城部分则按照一定的规划制度,比较方正规则,坊市地区比较凌乱,有明显自发性。

③除城内三城外,还有石头城、越城为重要的军事堡垒。

④建康附近设九个“侨郡”,安置北方大量移民。

第二节隋唐时期的城市

二、重要的都城

(1)隋唐长安城—大兴城:

a、隋朝定都关中原因:长期混战使邺城洛阳已受严重破坏;江南初定,政治统治还不稳定;关中平原地势有利;隋朝势力

原本就在这一带。

b、放弃汉长安,另觅新城原因:汉长安“旧经丧乱”,“凋残日久”,“水皆咸卤,不甚宜人”,且“风水”不利;汉长安建筑杂乱,分区不明;变新地,体现新王朝新气象;

c、新城选在“山川秀丽,卉物滋阜,卜食相土”的龙首原高地,位于汉长安东南。于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命太子左庶子宇文恺于公元创制。定名为大兴城(因隋文帝后周时被封过大兴公)。

②地形与规模:

《长安志》载:“外廓东西十八里一百一十五步,南北十五里一百七十五步,周围六十七里”。据考查为9721×8651米,周围约36公里,城墙范围约8300公顷,含大明宫则为8700公顷,算上城外禁苑合25000公顷。总人口在百万以上,人口毛密度为120人/公顷。

③总体布局:

a、平地建城,严整布局的典型。

b、分宫城、皇城、廓城。宫城、皇城前后毗连,位于廓城中轴北部。宫城由三区宫殿组成:中为皇帝听政和居住的太极宫,西为宫人居住的掖庭宫,东为太子居住的东宫。主要宫殿座北朝南,以示“南面为王”,也便于控制全城。皇城东西宽与宫城相同,南北长1843米,有文武官府、宗庙、社稷坛等。设东西向街道七条,南北向街道五条,太庙太社分设于中轴线左右,为“左祖右社”之制。皇城与宫城之间开辟一条宽220米的横街,形成长方形的宫前广场。

c、城东北龙首原上建有大明宫,称“北内”。主要宫殿有含元殿、麟德殿,中间还有太掖池。皇城东南有兴庆宫,称“南内”。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形成三鼎足之势。

d、城内道路划分明确,中轴线为皇城正门——朱雀门经朱雀大街至外城南面正门——明德门,宫城前和皇城前分别有两条通向城门的横向大街,为两条横轴。都城东、南、西三面各辟三门,南北和东西各门互相对正。通向南面三门的三条街道和沟通东西面三门的三条街道,合成“六街”,是全城的主干道。干道将街道划分成网状平面,形成严整对称的布局。

e、宫城与皇城和一般人民的居住区严格划分开。

④道路系统:

a、严整的方格网系统,东西大街11条,南北大街14条,相互垂直相交。

b、通向城门的主要干道,宽度大于其它道路。宫城横街宽300步,丹凤大街宽120步(176米),朱雀大街宽100步(147米),东西向街道由北至南宽度逐渐减少。

c、坊里内有十字街或一字街,约15米,供人行。其间有小径——坊曲,通至每户。

d、干道两侧有水沟——御沟,杨沟或羊沟,宽约3米,深1、7~2、1米,用于排水,植树。

e、东西市里面街道16~18米,用石子铺成,沿店铺有1米人行道。为商业性街道。

f、东城与城墙平行,筑有夹层,通往城东南曲江池,芙蓉园。

⑤坊里:

a、共有109个坊里。坊里有大小,约26、7~76、1公顷。

b、坊里四周有夯土的坊墙,似独立的小城,严格管理。

c、除贵族或寺庙外,一般居民不得对大街开门。

⑥市肆:

a、东西两市,约900×900米,内有东西和南北向街道各二条,成“井字形”结构。井字中央是市署、平准局。

b、市内有肆与行。同样性质的店铺集中在一起称行,

c、唐以后,坊亦开始布商业。

⑦水系和绿化:

a、吸取长安的教训,地势低,利于引入活水。

b、全城引水分东西二区。

c、作为饮用水同时,有利于园林绿化、植物生长。西市水系运输供应作用。

d、城东南曲江池,芙蓉园为皇家园池。此外还有城北御苑。

e、大宅第和寺庙里绿化也很好。

f、街道两旁植树,多为槐树。宫城内多为梧桐。

⑧隋唐长安城市的规划思想:

a、继承中国传统都城规划制度,体现《周礼·考工记》王城城制度。

b、皇权的地位,“宫殿与居民”不“相参”,严格里坊制,道路突出宫殿。

c、大一统的威力,城市规模、道路宽度、坊里面积都远远超过实际需要。

d、奇数的采用,可以有中心和对称。

e、风水,“八卦”的观念的引入。

(2)东都洛阳城——西京

①经济文化中心南移至江一带,建都有利于经济与军事的需要。宇文恺负责,与长安城多方面相似。

②规划布局:中轴线的规划意图明显,但由于汉河南县城旧有基础,不便改造,故向轴线以东发展城市。全城面积约5300公顷。东西平均长在7000米,南北7300米,基本是正方形。

③皇城和宫城:位于全城西北角,宫城位于皇城北半部。皇城南面临洛河,以西是禁苑区。宫城近正方形,南北稍短,东西稍

宽。宫城之北有曜仪城和圆壁城。皇城之东是东城,东城之北有含嘉城。皇城和东城内,分布着各衙署。

④坊里:洛河北部宫城以东有29个坊,洛河南部有78个坊,共有107个坊。其划分和形状都不得很方正规则。坊内有十字道路,坊有坊墙。

⑤道路:正对宫城的南北大街是全城主干道。以对着各城门的道路为干道形成骨架,全城形成方格状路网。道路宽度有等级。吸取长安经验,没有过多浪费,使城市布局更为紧凑。

⑥市肆:共有三个集中的市,南市最大,在洛河南岸,北市在洛河北岸,西市在城市西南隅。城内水运发达,物资的集散,沿运河与洛河两岸诸坊,都有商店、邸店。

第五章宋元时代的城市

二、重要的都城:

(1)北宋东京(开封):亦称汴梁、汴京

①历史沿革:地处黄河与大运河的交汇点,为水陆交通的要冲。隋唐时即成为繁华的商业都会与军事重镇。五代时,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均建都于此。后周世宗显德二年,进行改建,加筑外城,拓宽道路,疏通运河等。

②城市布局:由宫城(子城)、内城(里城)、外城(罗城)三城相套。宫城也称皇城,宋称大内,是宫室所在地,原是唐朝节度使治所。内城是原是唐汴州城。最外层是罗城,后周世宗显德二年(995年),因“屋宇交连,街衢狭隘”,遂加筑外城,拓宽道路,疏通运河,并明令有污染有墓葬、窑灶、草市等须安置有离城七里以外,于是便形成了三城相套的格局。东京城的三重城墙均有护城河环绕。外城辟旱门、水门共20座,各门均有瓮城,上建城楼、敌楼。城墙每百步设“马面”,强化防御功能。内城每面有三门。宫城每面辟一门,四角有角楼。

④道路:宫城南面正门宣德门有御道直通外城正门南薰门,这条道路为全城的纵轴线。御道宽度最宽。道路有专门的人行道、水沟、绿化带。城内有汴河、蔡河、金水河、五丈河贯通,号称“四水贯都”,水运交通十分方便。

⑤市肆:城市的市肆由封闭的里坊制走向开放的街巷制。准许到处开设店铺,准许开放夜市。出现了繁华的商业街市。北宋张择端所画《清明上河图》长卷,描写的即是宋东京城沿河的近郊风貌和城内的街市情景。这些画面形象地反映出北宋晚期东京城繁华的商业街的生动景象。

⑥居民、人口:城市的总人口在百万以上,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百万人口的在都市,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东京人口比唐长安多,但面积只有长安的一半强,因此城市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大大增加。城市建立了完整的防火、防疫、交通等制度。

⑦园林:城内的园林以宋徽宗在大内东北建的艮岳最为有名,是仿浙江余杭凤凰山建成,城外还有金明池、琼林苑等。

⑧开封城体现了商业性都市的特点,与一般军事或政治都城有别。平面不十分方正,道路划分也有一定自发性。同时反映了封建社会城市经济的进步和市民阶层的抬头。城市规划方面,三套城墙、宫城居中、井字形道路等都对以后金、元、明、清的都城规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南宋临安(杭州):

①历史沿革:古称钱塘,杭州之名始于隋初在这里设州治。五代时杭州是吴越国的都城。绍兴八年(1138)年,南宋正式定都于此。因南宋偏安于河以南地域,都城取名临安,有“临时安都,不忘复国”之意。

②地形、地势:临安城东临钱塘江,西接西湖,北通大运河,南部有吴山、凤凰山,地形复杂,河运、海运十分便利。隋初开始在凤凰山麓建州城,周长36里。吴越建都后,以原州城为内城,扩建原州治所为子城,并加筑罗城,周长达70里。北宋时,内城拆除,即以吴越罗城为州城。南宋定都20年后,除将吴越子城扩为皇城外,其他无大变化。可以说临安城南北长、东西窄的腰鼓式格局是由吴越都城奠定的。

③布局:临安城的整体格局呈“坐南朝北”的形式。皇城偏处南端,以丽正门为南面正门,和宁门为北面正门,但实际上和宁门为真正的正门。以它为起点,向北延伸出一条长13500尺的御街。这条御街与城内主要河道平行,由南而北,贯穿全城,成为全市的主干道。御街分南、中、北三段:南段西侧设三省、六部等中央官署,东侧集聚着官府经营专卖商品的机构和宫市;中段是商业中心;北段了是密集的街市。与御街垂直相交的,有4条通向城门的东西向干道,它们与御街一起构成了全城的干道网。城内的4条河道――茅山河、盐桥河、市河、清湖河有大小桥梁122座,这些沿河近桥地段也成了热闹的街市,再加上坊巷附近的街市和城门口内外的街市,构成了临安城“大小铺席,连门俱是”的景象。这种把官府商业安置在宫前御街,把商业中心安置在御街中心地段,以及全城遍布铺户的景象,大大突出了城市的商业性、经济性功能,完全不同于传统都城强化政治性、礼仪性功能的旧格局。

④居民、人口:居民住宅实行开放的坊巷制。临安城的人口,“城内外不下数十万户,百十万口”,与宋东京城一样,列为当时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城市也建立了完整的防火药味措施。

⑤园林:城内外散布着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和自然风景点。临安得天独厚的湖山胜境,使它如同一座大型的城市山水园。

⑥南宋临安城突出地显示南方型都城在经济结构、空间结构、生态结构上的一系列特色,这使它在中国古代城市史上占据着一页重要的地位。

(3)宋平江府城:

①历史沿革:平江是南宋苏州城的名称。春秋时,苏州是吴国的都城,相传为吴王阖闾的大将伍子胥所筑。隋唐以来,苏州已是江南一座繁华的商业、手工业城市。南宋初年遭战乱破坏。绍定二年(1229年),郡守李寿朋把重整坊市后的平江城平面

图刻于石碑上,通称“平江府城图碑”。它是现存最古的苏州城图,也是流传下来的最完整、最详密的宋代城市图。

②布局:平江城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南临太湖,大运河绕城西南而过,城内外河湖串通,以河网纵横著称。平江城有外城、子城两重城墙。外城呈长方形,面积约14平方公里。城墙内外均有护城河环绕。有城门五座,各门都是水门、陆门并列。子城大外城中部偏东南,是平江府衙所在地。内分布有府院、厅司、兵营、宅舍、库房、园林,南门轴线上,前部建府衙厅堂,后部有王字形平面的宅堂。

③道路:平江城利用水网地区条件,采取水路、陆路两套相互结合的交通系统。主要街道都取横平竖直的南北向或东西向,以丁字或十字相交。街巷多与河道并行,主要街道多是“两路夹河”格局,巷道则是“一河一路”并列。河道总长达82公里,共有大小桥梁357座。

④平江图正确地反映的当时中国城市的面貌,并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重要依据,更是研究古城市建设和建筑历史方面的珍贵资料。《平江图》的绘制,运用了我国传统的古代地图的画法,即在平面位置上,画出所表达对象的简洁的形象,这样就把构筑物和建筑物的外型轮廓、规模、立面造型等都有了生动的描绘,使我们能清晰地了解当时的城市风貌及一些细部内容。

⑤平江图反映了历史上城市的格局。它不同于古代北方城市平面那样的规则方正,这与水网地区河道纵横的自然地形有关;而且平江没有严格的坊里制,而是不规则的街巷。这也说明在宋以前,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城市,是并存的,各有着不同的特点。(4)元大都:

①北京历史沿革:元大都所在的位置,即现在的北京小平原。北京的北枕燕山,东临渤海,西倚太行,南俯华北大平原,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战国时,是七雄之一的燕国的都城“蓟”。从秦汉至隋唐,蓟城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贸易中心,也是军事重镇。晚唐以后,也称幽州,为北方边防中心。五代时,辽太宗会同元年,立为陪都,称南京。女贞族金败辽后,于金贞元年(1153年)建都于此,称金中都。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蒙古族败金后,统治者忽必烈决定在金中都东北郊创建新城,即元大都。明太祖朱元璋灭元后,定都金陵(南京),改元大都为北平府,封其子朱棣为燕王镇守于此。永乐元年朱棣夺位,定都北平,改北平为北京,“北京”这个名字由此开始。

②元大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也是明清北京城的前身,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元大都建城有直接影响的城市有辽南京、元上都、金中都。元大都始建于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历时近30年建成,由主持规划过元上都的太保刘秉忠主持。元大都规划的特点有:

③保留金中都旧城,在其东北另建新城,新旧二城并存,既能充分发挥旧城作用,又能无障碍地创建理想的新城。在中国按规划平地新建的古都,这是最后一座。

④形成大城(外城)、皇城、宫城三重相套的格局。大城为长方形,共有十一座城门,北面二个,其余三面均各有三门,门外设瓮城。城垣四角建角楼,城周环绕护城河。皇城位于全城南部中央,内含宫城(大内)、兴圣宫、隆福宫、太子宫、太液池、御苑等。宫城在皇城内偏东部位,处于大城中轴线上。

⑤街巷布局规整。南北向街道贯穿全城。东西向街道在若干丁字街。全城构成棋盘式的街道网。划分成50坊。坊无坊墙、坊门,不同于封闭的里坊制,而是在南北向大街之间平行分布胡同。大都新城是中国古都中惟一的、全面按街巷制创建的都城。

⑥城市开发了两个系统的的河湖水系,有完善的引水工程和排水工程。

第七章明清时代的城市

二、重要的都城:

(1)明清时代的南京城:

①历史沿革:南京历史上曾是三国吴国、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和五代南唐的都城,明初又定都于此。

②明南京的规划突破隋唐以来方整对称的都城形制,结合地形和城防需要,保留旧城,增辟新区,形成不规则的格局。全城分为三区:即中部市区、西北部军营区和东部宫城区。三区的交界的中央高地上建有鼓楼。明南京城墙就是这三区外缘的围合,把历史上的建康城、石头城、江宁城旧址和富贵山、覆舟山、鸡笼山、狮子山、清凉山等都包在城内。全城周长33.68公里。城墙极其坚固,以条石作基础,砖砌内外壁,内夯砖块、砾石、黄土,有的区段全部用城砖实砌。共设城门13座,重要城门设瓮城1~3重,每重瓮城均有闸门,以强化防卫。砖石城墙的外围还有一道土筑的外郭城,长50余公里。

③宫城区是明初南京建设的重点,选址于旧城东侧的钟山之阳,以钟山的“龙头”富贵山作为大内镇山,通过填湖取得了皇城、宫城和中央官署的用地。宫城位于皇城中部偏东,宫城午门前方,左右分列着太庙、社稷坛;皇城承天门前方御路,由千步廊围成T字形的宫廷广场。御路两侧,左边分布宗人府、吏、户、礼、兵、工各部和翰林院等;右边分布五军都督府和通政司、锦衣卫、钦天监等。宫城布局贯穿了朱元璋强化礼制的意图,大内按传统规制分前朝、后寝两大部分。前朝设奉天、华盖、谨身三殿,后寝设乾清、坤宁二宫和东西六宫,并以洪武门、承天门、端门、午门、奉天门表征“天子五门”。明南京宫殿的这种布局规制以及宫后的镇山等形式,后来都成了北京宫殿布局的蓝本。

④明南京城内有规则方整的宫城区及反映商业及手工业自发成长的市肆区。南京城在中国古代城市中为典型的不规则形的都城。

(2)明清时代的北京城:

①历史演变:明清北京城经历过三次演变:第一次是明初定都南京,大都改称北平。洪武元年(1368年),明军攻下大都后,为便于防守,就收缩北城,向南退入约5里,另筑一道新的北城墙。并为消灭元朝“王气”,将元旧宫全部拆毁。洪武三年,明太祖封其第四子朱棣为燕王,以北平为燕王驻地,在元隆福宫、兴圣宫、遗址上建燕王府。永乐元年,朱棣登极,以北平为“行在”,改称北京,北京城名由此肇始。第二次是永乐十四年(1416年)决定迁都。新建宫城“规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

其位置仍坐落在元大都宫城轴线上,但稍向前移。由于宫城、皇城的南移,都城南城墙也向南移,永乐十七年由原来在今长安

街一线南移到今前三门一线。第三次是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为强化固京师防卫,计划在京城四周扩筑一重外城。限于财力,后仅将内城前三门外的地区,包括天坛、山川坛和居民稠密的市肆围筑于城之内,由此奠定了北京城凸字形的格局。清代沿用明代北京建置,城郭格局没有大的变动。

②城池:凸字形的北京城,外城在南,内城在北。内城东西6672米,南北5350米;共辟9门,南面3门,东、西、北各2门。外城东西7950米,南北3100米,南面3门,东、西各1门,北面除城前三门,另辟2个通向城外的东西便门。北京的城墙,元大都时尚是土筑,洪武元年新筑北城墙时,新旧城墙的外侧都用砖包砌。明英宗正统元年至十年(1436~1445年),城墙内侧也全部用砖包砌,并建造九门城楼、瓮城和四隅角楼。北京内外城均有护城河环绕,河宽约30米,深约5米,距城墙约50米。城墙、瓮城、城门、城楼、箭楼、闸楼和护城河一起,构成北京城坚固的城防体系。

③皇城、宫城:皇城居内城中心偏南,东西2500米,南北2750米,呈不规则的方形。四向开门,正门明称承天门,清称天安门。皇城内除宫城外,还包括宫城北面的万岁山(景山),宫城南面的太庙、社稷坛,宫城西侧的西欧国家苑三海,以及分布于皇城内的各种监、局、库、房、作坊等内府机构。皇城中的宫城坐落在内城中轴线的核心位置,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有高大的城门,四角建有华美的角楼。宫城内以传统的“前朝后寝”制度,布置着皇帝听政、皇族居住的宫室和御花园。皇城正门前由千步廊围合的丁字形宫廷广场,规制上也列入皇城范围。宫廷广场两侧集中分布着五府六部等中央官署。明代时,东侧为宗人府和吏、户、礼、兵、工五部及其它院监,西侧为五军都督府和太常寺、锦衣卫等。到清代,东侧仍沿袭明代建置;而西侧由于清代兵制不同,不设军都督府,其前排用地改为居民胡同,后排改为太常寺、都察院、刑部、太理寺等司法机构。

④街市、胡同:明清北京内城沿袭元大都棋盘式的道路网,街道走向多为正南北、正东西。由于皇城居中,东西向交通颇受阻挠,内城分别以通知向崇文门和宣武门的南北向大道为东、西的主干道。外城街道除个别地段有整齐规划外,大部分沿用旧路或利用废弃的沟渠,除延伸内城前三门的3条南北干道外,主要以连通广渠门与广安门的横街作为东西干线。明清北京的商业,以内城的东、西四牌楼和外城的正阳门外大栅栏一带最为繁荣。同行业者相对集中,铺户达132行。另有庙会形式有集市,清代定期的庙会有花市集、土地庙、护国寺、隆福寺等,号称五大庙会。明清北京的居住区,名义上分为若干“坊”,实际上不具备里坊制的性质,而是以胡同划分为长条形的住宅地段。胡同以东西走向为主,胡同南北两侧分列四合院住宅,形成颇为宁静的居住环境。

⑤园林:明代主要的宫苑是位于宫城西侧的西苑,它是利用金、元时期的太液池、琼华岛扩建而成,明初南移南城墙时,添增了南海水面。清代继续扩建北海、中海、南海,并在西北部兴建大批宫苑,其中包括号称“三山五园”的万寿山――清漪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和圆明园、畅春园。明清两代内城也建有不少私家园林,著名的明代宅园有50多处,著名的清代宅园有100多处。分布在城内外的皇家坛庙,特别是天坛、社稷坛等,也有大片绿地。这些构成了北京城环境优美的风景地带。

⑥城市轴线:北京城布局,形成了一条突出的长达7公里多的中轴线。轴线第一段从南端永定门起,向北到正阳门,以“路”的形态出现,路两侧有天坛和先农坛两个组群陪衬;轴线第二段从正阳门,经大清门到天安门,以“广场”的形态出现,T字形的宫廷广场以狭长千步廊夹峙的纵深空间,衬托出天安门前的分外开阔、壮丽;轴线第三段进天安门,经端门、午门,到达宫城。它以大型建筑群的形态出现,宫城轴线与城市轴线重合,构成城市轴线的主体、重心,把城市轴线推向高潮;轴线第四段来到宫城北面的景山,以“山”的形态把轴线引到城市的制高点;轴线第五段从地安门到达北端的鼓楼、钟楼,沿线三座门楼式建筑对轴线作了有力的结束。这条超长度的、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严谨端庄、气势磅礴的轴线,在世界城市史上是罕见的。

⑦明清北京城是中国古代最后一座都城,它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之大成,不仅在城市布局、建筑艺术方面,而且在城市引水、排水等工程建设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梁思成先生赞美它是“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英国城市学家培根也盛赞说:“也许在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单项作品就是北京了。”

古代城市总结:

中国古代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历史进程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时空跨度很大,历史延续不替,是世界城市发展史中罕见的一个连续变化的完整系统。可将中国古代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即商以前的雏形城市、四周至战国的古典城市、秦汉至隋唐的中期传统城市和宋元明清的后期传统城市。各时期的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主要特征见下表:

此表具体分析如下:

一、雏形城市发展时期

中国雏形城市的发展,指由仰韶文化时代的原始聚落、龙山文化时代的原始城邑向商代早期城市漫长的演变过程。早在六、七千年以前,中国广大地区都已进入氏族社会,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和营建技术的提高,在原始社会晚期的仰韶文化时代,已出现了聚族而居的农业聚落,如西安半坡、陕西临潼姜寨、浙江余姚河姆渡等。其空间结构上可划分为若干组房屋及穴居的组合,每组都以一栋大房子为中心作环状布置,住址群外再环绕一条有早期防御作用的濠沟。

公元前2500年左右,在仰韶文化之后的龙山文化时代(原始社会末期),逐渐产生了我中第一批古城邑――由夯土墙或石墙围绕起来的大型聚落。

公元前1500左右,随着奴隶社会的较大发展,尤其是中国历史上奴隶制王朝商的强盛,第一批较为完整意义上的早期城市开始出现。这批商城包括郑州商城、河南偃师商城、湖北盘龙商城、和稍晚于它们的安阳殷墟。与龙山时代古城邑相比,商代城市的发展出现了以下几个特点:(1)建设规模较大。(2)城址范围已有较大的扩展。(3)城市功能要素的内容出现进一步扩充。至此可以认为,中国较为完整意义上的城市已基本形成。

这一时期的城市空间发展特征,虽然城址已初现规模,城市物质要素开始时发育,但基本上仍处于雏形发展时期,主要表现是:城市空间结构尚很松散,城市范围内仍有相当的“空白地带”;城垣围护的面积也主要是以王宫、宗庙为核心的宫城性质的地区,一般的住宅、作坊和墓葬等大都在城垣外呈散片状分布;绝大多数城市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以商品交换为主的商业市场尚未有大的分化。

二、古典城市的发展

中国古典城市的发展,从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至前2世纪末的战国,历时1000余年。其间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逐渐加速,并经过西周初期的疆域扩大、城邦分封和战国初期的城市经济勃兴、规模扩大等两次古典城市发展高潮,逐渐形成城廓分野相倚的中国古典城市形态的格局。

公元前11世纪,新兴的奴隶王朝周逐渐强盛,灭商后统治地域空前扩大,尝试采用“裂土分封,以为藩邦“的统治政策,分封诸侯,辟地建城,在此背景下发生了一个”大规模的筑城运动”,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在城市形态的发展上,出于维护奴隶王朝的政治统治,西周城市已出现了初步的营建范围,在规模上具有严格的尊卑之别,即“建国立城邑,有定所,高下大小,存乎王制”,强调“大都不过三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标志着营建思想开始影响到城市形态结构的发展上。在此推动下,这一时期城市内部各种政治经济要素在空间结构上发生了进一步分化:城廓逐渐分野,宫城主体结构(王城、祖、社、朝、市等)开始清晰,路网布置初步有序,但城的规模尚小。

公元前8世纪左右,周王朝日渐衰弱,中国进入了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时代。在经济发展上,由于铁器和耕牛的使用,贵族私田大量出现,奴隶社会井田制日益崩溃,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封建生产关系的变革条件下,城市手工业和商业得到了较大发展,并直接引发了中国古典城市发展中的又一次变革和高潮。春秋战国城市的这一变革,由于具有突出的经济社会变革推动,因此,反映在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结构发展上都出现了突飞猛进的跃变:首先是城市的经济作用空前加强,城市的性质由此前的奴隶主政治堡垒实现了向兼具广泛的经济职能的古典城市的质变。其次是人口开始向大量集中,开始产生了较在规模的城市,如齐国临淄城内居民达七万户,韩国宜阳城周长八公里等,城市繁盛局面有“千丈之城,万室之邑相望”之说。反映在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上,有以下几个特征:

(1)形成了稳定和明确的城廓功能和形制之分。即“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城为政治中心,廓为经济中心,城的用地比例相对下降,廓的用地比例明显提高,具体反映出城市军事防护和统治守民职能并重的基本特征。

(2)城、廓形制多不规整,配置形态也不稳定。根据马世之的研究,可分为洛阳型(单城型)夏县型(嵌套型)新郑型(并城型)和侯马型(群组型)四类。其中又以新郑型较为常见,为两个城垣东西并置,或大小相连,一城(小城)为王城,另一为廓,如郑韩故城、燕下都、齐临淄等。

(3)王城多由高大夯土台组成,居廓城之中或独占一隅,既强化了局部守御机能,又作娱乐之用,已成为中国古典城市建设的固定格式。

(4)附王城而建的廓城内,出现了大型的集中市场和手工作坊,商贾、手工业者和农耕者的居住密度已有较大提高,并

出现了具有初步的“仕者近宫,不任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的居住地域分化的城廓空间结构形式。

总之,中国古典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格局,和前一时期雏形城市相比,总体形态上已形成了稳定的大小城廓制,城与廓职能分区明显,王城的主体结构上已形成了一定礼制形制,廓区的居住密度也有较大提高,并呈现出初步的居住地域分化,显示出古典城市空间结构形式的逐步成熟。

这一时期也是早期城市建设思想大繁荣的时期,如这一时期出现的《周礼》、《管子》等都有大量关于城市建设的论述,尤其是《周礼·考工记》,提出了较详细的城市建设技术规章,所谓“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被认为是中国古典城市建设中存在的基本规范。《考工记》提出了中国早期城市营建中最完整的思想体系,并且对汉以后中国传统城市礼制风格的发展,尤其是对元大都及以后都城的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有人称之为中国传统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红线”。

三、中期传统城市发展时期

自公元前2世纪末的秦汉到公元10世纪初的唐代,进入了中国传统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新的转变时期――中期传统城市发展时期。在城市形态结构上出现了两个重要特征,其一是与大一统的封建政治体制相适应,前一时期古典城市中在城廓间散布的各种城市要素已逐渐集中于一个城垣内,组合成一个紧密的整体;其二是受封建社会思想向“尊儒崇礼”转变的深刻影响,城市内部各种功能要素的布局上逐渐显现出尊卑严别的礼制秩序。这一时期,计经过秦汉城市、魏晋南北朝城市和隋唐城市等三个时期近一千两百年的不断发展,逐渐奠定了中国传统城市空间结构发展中十分突出的礼制风格。

秦汉城市是另地方城市(设治城市和边防城市)发展的一个高潮,也是城市空间结构上日臻紧密的重要时期。公元前221年,秦一统天下,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建立起完整的郡县行政体系。汉代秦而立后,随着封建政治、经济实力的空前强盛,益以征边拓疆,同时基于军事和政治统治考虑,极为重视边城和治城的建设,在全国县邑普建城池,并涌现出一批重要的经济都会。从封建政治思想对这一时期的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来看,与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重天子之威”思想相适应,秦和汉初都极为重视都城中的宫室建制与布局。如秦咸阳,一反前一时期的古典城廓制,特别是在渭河两岸大建离宫,俨然是一座宫殿城市;汉长安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完整的封建都城,也是先修宫室,再建城垣,宫室占城市面积三分之二。但至公元前一纪前后,汉王朝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以礼制为核心的一统天下的儒家思想的影响下,西汉末年在长安城南以及其后的洛阳城南部兴建了一组包括祭坛、明堂、辟雍在内的规模宏大的礼制建筑群,大大改变了原来国都在礼制建设上的不足。总起来看,有汉两代(西汉、东汉),中国传统城市空间结构上已日臻紧凑,宫殿、官衙与市坊、闾里开始融于一个整体之中。如汉长安城就由五宫九府、八街九陌、三庙十二门、东西九市和一百六十闾里组成,这对古典城市空间结构上城廓明显分野无疑是一个突破。但应当指出的是,秦汉时期整个城市内部各要素间尚缺乏一种统一的空间组织秩序,宫殿、官衙和里坊,往往各据一隅,且又相互混杂,充分反映出汉代城市结构尚处于一个不成熟的演变时期。

公元3世纪至6世纪末的三国、两晋和南北朝城市,处于我国传统城市空间结构在紧凑中追求统一,礼制风格逐渐形成的重要转承时期。这时期的整个时代特征主要是:社会经济很不稳定,战争频繁,国家基本上处于分裂状态;在北方地区,连续不断的战乱使社会经济一度遭到严重破坏,人口锐减,城市普遍衰落;而南方地区由于中原人口大量涌入,社会经济发展上形成了一个局部高潮。这一时期,城市空间结构式、的发展受长期割据战争和经济凋敝的影响,突出地表现在城市的军事和政治功能再一次得到显著加强:一方面在一般地方城市中已较多地采用内外套城结构以加强城市的防御机能;另一方面,南北多个割据政权在新建和改建的都城中,从解决汉代城市宫城和坊里“不复相参”出发,开始逐步形成了尊卑有别的礼制风格。而在这一时期形成的诸多礼制城市中,尤以曹魏邺城、南朝建康和北魏洛阳最具代表性,被称为是中国传统城市礼制风格发展中具有里和碑意义的三个中期城市。

隋唐城市是中国传统城市发展的鼎盛时期。公元6世纪末和7世纪初,隋唐的建立结束了东汉末以来近400年的分裂局面,衰落的社会经济逐渐得到恢复。伴随着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的空前强盛,及至唐中叶,城市结构形态上出现了礼制风格更加谨严、宏敞和从都城向地方城市全面传播的鼎盛发展的两大特征。在这一时期诸多的谨严、宏敞礼制城市中,尤以隋唐京城长安最为典型。隋唐另一京城洛阳也是礼制布局风格较为规整的隋唐名城,但与长安相比,已经开始重视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四、后期城市发展时期

中国后期传统城市的发展,从公元10世纪的北宋至19世纪中叶的晚清,历时900余年,是我国传统城市空间结构形式最终确立的发展后期。这一时期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隋唐相比,又有显著提高,特别是商品性农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城市手工业方面也出现了进一步的分化,并促进了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诞生。反映在这一时期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上,出现了传统城市礼制空间结构走向中期鼎盛后的新的转变:一方面,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中期传统城市主体结构上的礼制风格;另一方面,也开始出现了对其严整的里坊结构和封闭的城垣形制的重大变革,逐渐形成了更为适应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要求、布局形式上相对唐代城市更为自由的中国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的新形式。

公元10世纪初到13世纪下半叶的宋代城市,是中国传统城市后期变革的酝酿和深化时期。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而言,两宋在政治上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继魏晋南北朝后又一个较为分裂的时期,这防御北部游牧民族人的袭扰,宋代虽在北边修筑了许多城堡,但政府重文轻武,对内地城池开不注重修建,但在城市经济上却具有突破性的发展。公元907年唐灭亡后,中国出现了短暂的南北多个割中草药政权(五代十国),连年战乱破坏了城市经济的发展的条件下,商品经济得到了空前活跃,从而推动了城市发展上的一系列重大变革,具体反映在城市空间结构上,则呈现了以下三方面的重要变化:

(1)隋唐城市中严整的坊制逐步瓦解,形成了较为自由的开放的街巷制。由于商业发达,宋代城市工业中侵街现象已较为严重,并开始以分散的商业性街道取代隋唐城市中的集中坊市,随之而来的是对城市居民生活的严格管理方式也逐渐松动,高墙耸立的居住坊里逐步瓦解,开始时形成了以密集的院落式住宅为基础的新型城市街巷制。

(2)隋唐城市封闭的城垣形态获得了较大的突破,出现了城垣内外城厢统一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的总体格局。宋代城市

规模的迅速扩大,使城垣内的范围已不敷使用,出现了以工商业为主的自由布局的城外关厢地区,并逐渐纳入了城市统一的管理体制,从而形成了城、厢统一发展的新的结构形态。

(3)隋唐城市较为统一的方正谨严的空间结构随着大批具有经济意义的中小市镇的兴起,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宋代始兴的这些工商业性质的市镇,受经济因素的明显支配,城市形状和道路系统已不甚规整,大多具有自发生长的空间结构特征,并逐渐改变了隋唐时期城市方正结构一统天下的局面。

13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中叶的元明清城市已进入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晚期。总的看来,这一时期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虽仍处于不断上升之中,但已日工资趋平缓。元作为蒙胧古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的朝代,一度曾禁止妨碍其军事统治的城的营筑或修补;及至明朝政府采用“高筑墙、广积粮的统治政策,除重点加强北方边城和东南沿海边城的建设外,还出现了继汉、唐后的第三次大规模的中国地方城市的营筑高潮。由于明清以后城墙营筑已广泛采用砖石修筑或土垣包砖,其防御能力和经受风雨侵蚀能力比此前的夯土版筑城垣大大提高;因此,中国绝大多数现存的城,都是明代修筑、清代拓补的遗存。换言之,明清城市实际上已成为中国传统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最终确立时期。

明清城市在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上,主要是进一步完善了宋以来对中期传统礼制城市空间结构的变革。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坊巷制有了较大的完善。其次随着城市关厢地区的进一步发育和大批经济性城市的成长,传统城市空间结构多元化发展的局面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再次,城市主体结构上的礼制规划手法仍有进一步的发展。元大都及在其基础上发展的明清北京城,是我国后期传统城市发展中礼制风格和城市经济变革要求得到全面结合的典型代表。

中国古代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作为世界发展史中罕见的一个连续不替而又独具特色的完整系统,其空间结构的形成发展上,必然具有较为复杂的机理。一方面,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技术、历史传统、地理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都从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上反映到城市空间结构形态上;另一方面,这些要素也绝非独立的作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契合,共同促成了中国城市空间结构基本形式的产生、延续和发展。

一、早期耕作制度

我国早期城市空间结构形式,深受以井田为代表的早期农耕制度的影响。一般认为,我国商周时代已形成了由阡陌和沟洫划分的方块田的耕作制度――“井田”制。井田制形成以后,其空间结构上的方格网状特征,也很快为早期城市所采用。“把城市视为一大块井田,利用井田阡陌的经纬涂,构成道路网;按照井田制,将它划分成若干等面积的方块地盘,充作城市营建用地;同时规定,以井田单位――‘夫’作为城市用垢单位,”由此形成了中国早期城市方格网状的城市空间布局的基本形式。

二、传统营建技法

首先表现在通过单体建筑的布局规划和筑城材料及施工技术等对方形城廓和方格网形成上的主导影响。其次是形成了一套以轴线对称为特征的木结构建筑群体的布局手法,并广泛影响到城市内部空间的基本布局。

三、特有文化观念

1、天圆地方说和天人感应思想

天圆地方说是中国早期特有的对宇宙万物空间形态的基本感知。“方属地”的认识,成为人类居偏住空间的理想模式。反映在城市形制上,奠定了中国的方形城市的思想基础。

天人感应思想源于早期宗教神学观念,是将整个宇宙看作是由天象决定的有情化的整体,认为天的意志通过天象来加以表现,从而感应到人事。具体到中国传统城市空间结构而言,借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许多形与数的表达方式,将天人相副引申到天地之间的契合,形成我国传统城市空间布局中源远流长的象征主义意义,强调天空中的星宿和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之间存在的严格的对应关系,如“天星地形,上下相因”、“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2、五行、阴阳思想和易学说

五行、阴阳思想和易学说对中国古代城市空间结构布局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首先,以观物取象的思辨过程,将天人感应思想反映到现实的物质形态上,形成了中国传统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中极有特色的象天法地的基本思想。其次,将卦数之律应用天城市空间结构,无论是内部的结构,还是外部的形制,都深受象数之学的影响。再次,从阴阳变化和阴阳联系的角度,形成了中国传统城市建筑群体整体谋划的哲学基础。“万物皆有其耦”,“物极必反”,其具体表现在城市主体建筑物布局上,多强调“择中”、“守中”,并讲究“寻耦”、“对称”等。

3、相土、形胜和风水说

作为一种立地思想,相土和形胜观对中国城市传统的选址、筑城,进而包括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布局方式,都具有深刻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它通过对城市自然环境、地势、土质、水害、防御、形胜等多方面的相察,形成了中国传统城市空间布局中尊重自然环境的一个基本思想。其次,相土和形胜思想,还通过对山川大势的论述和阐发,形成了中国古代城市空间布局中追求崇高境界的重要特色。具体反映在城市布局上,城市多北据山、南面水,四周山环水绕。

风水学对中国传统城市的规划布局有两个方面的影响。首先,它主张城市建筑布局方位要与命理相结合,并通过推测不同方位的“吉凶”,对确定城市先址及至城市空间总体布局都有深刻影响。其次,是在城市工业内部建筑的设置上,在依存自然“风水”的同时,还强调通过布置一定的建筑设施,以弥补地方“风水”的不足。

四、封建政治制度

城市形制受以礼制为核心的封建政治制度影响程度深刻。礼的基本思想是“天意”不可违,以及君臣、长幼等尊卑有序。反映

在城市规划布局上,强调“辩方正位”,并借助传统文化观念中一套独特的对形、数、方位等的尊卑高下内涵,以明确无疑的

礼制等级位序,充分体现天子之威和政治中心的突出位置。同时还进一步追求礼与乐的谐和和对城市整体布局的精心安排。“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序,故群物皆别;和,故百物皆化。”因此,城市的轴线既有较为严格的尊卑分别的功能,同时也是一种谐和各类建筑布局的组织手段,至如城市中心的十字街口,在很多城市往往布置着作为城市统一秩序象征的钟鼓楼或市楼,这些正体现了礼乐相因的重要原则。

五、社会经济形态

中国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从古典城市的附城建廓,到中期传统城市的套城制和严整的里坊体系,并进一步到后期传统城市的城厢制和较为自由的街巷体系的演进历程,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对城市空间结构基本形式贯彻始终的根本影响。对具体的城市结构发展而言,还反映在两个方面:首先在城市的总体空间形态上,城市发展往往突破理想化的方城模式,普遍出现了自发形成的规模不等的城外关厢新区,而略呈放射形格局。其次,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式上,形成了明显的城市功能分区,逐渐改变了早期城市沿中轴线对称布置的理想模式。

第二章下篇近代部分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城市都是封建社会型的。鸦片战争以后,封建社会经济开始逐渐解体,逐渐形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城市是社会经济的主物,这种变化必然使原有城市发生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发展。

一、近代时期的城市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型:

(1)一类城市是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外国资本的输入,或由于本国资本的发展,而产生较大变化或新兴起的城市。

①帝国主义控制下,有特殊租界的城市,如上海、天津、汉口等;

②帝国主义独占的城市,如青岛、大连、哈尔滨等;

③由中国官僚资本或民族资本开办的新的工矿企业而兴起的新城市,如河北唐山、河南焦作、湖南锡矿山等;

④由现代化的交通,特别是铁路的影响有较大发展的城市,在铁路枢纽或铁路与主要河道交叉处的城市得到较大发展,如郑州、徐州、石家庄等。

(2)另一类是原来的封建城市,由于受到帝国主义的侵入及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发生了局部变化。

①封建都城北京,和一些长期作为地区封建统治中心的城市,如西安、成都等;

②由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的城市,如江苏南通、无锡,四川内江、自贡等;

③一些沿江沿海的城市,辟有商埠或设有租界,形成畸形繁荣的商业区,与旧城格局及面貌完全不同,如南京、济南、沈阳等;

④原为传统的手工业商业中心或位于原交通要道的城市,被新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或位于新交通线上的城市所取代,其地位相对衰落,如大运河沿线的山东临清,江苏的淮阴、淮安、扬州等。

二、近代城市的发展变化,按发展特点,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1)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叶:鸦片战争后,签定“南京条约”,租借香港,开放广州、上海、宁波、厦门、福州五口通商。“虎门条约”开放“外人居留地”,开始出现“租界”,以上海、天津最为突出。

(2)由19世纪末叶及20世纪20年代“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规定外国人可以在中国设工厂,天津、上海租界面积扩大。“八国联军”侵略后,产生了帝国主义独占的城市,如青岛、大连、旅顺、哈尔滨等。沿江、沿海城市开辟商埠,设租界。

(3)20世纪20年代前后: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有较大发展,江浙地区城市发展很快,如无锡、苏州、杭州、南通等地。

(4)19世纪20年代末叶至抗日战争以前: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政治中心南京和经济中心上海呈畸形发展。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建设伪“满洲国”政治中心长春,工业中心沈阳、哈尔滨,掠夺东北港口城市大连,军事基地牡丹江、旅顺,扩建钢煤中心鞍山及抚顺,使这些城市都变为典型的殖民地城市。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在江西一带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5)抗日战争期间至全国解放前夕: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大中城市,不少城市受到严重破坏。军事工业及资源的开采,使一些城市扩建或新建。由于军事的需要,修建了西北、西南两地的公路,使沿线的一些偏僻小城镇繁荣发展。重庆由于工业内迁,有很大发展。革命根据地中心以延安为代表。

第一章帝国主义控制下由“租界”发展的大城市

第一节上海的畸形发展

一、上海的发展过程

上海是中国近代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半殖民地型商埠城市。1843年作为首批通商口岸开埠后,由于地处长涨入海口,又有黄埔江深水航道为内港,经济腹地辽阔,城市发展极为迅速,到20世纪中叶,城市市人口已达600万而成为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中心和远东最大商埠城市。

上海近代城市的发展,首先突出表现在租界区的快速膨胀。鸦片战争后,根据“南京条约”1843年开辟为商埠。1845年,老城北侧首建租界――英国“地皮章程”划定租地界线。1848年,美帝国主义“望厦条约”,占据虹口一带为美租界。1863年,英美租界合并。法帝国主义通过“天津条约”,在上海强占租界。日本则盘踞虹口一带,形成势力范围。1937年抗日战争后,上海租界以外地区为日本帝国主义侵占,租界形成孤岛。1941年太平洋战争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整个上海。

二、上海工业的发展与工业区的分布

上海迅速发展的原因是工业迅速增加与高度集中,其中外国资本开办的工业增长得更快。

1895年“马关条约”规定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境内设厂,外资工业大量兴起,其中日商投资最多。据1930年调查,

上海所有工业,包括外商、本国官僚资本家及民族资本家的工厂在内,共有1781个,其主要分布在沪南区、曹家渡区、杨树浦区三处。

上海工业的分布状况:工厂与住宅混杂;工业分布的盲目性造成市内交通运输的严重不合理;工业的分布与市际交通也不相配合,大量货物需要转运,增加了运输费用。

三、上海的对外交通

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处,是中国最大的港口,且有黄埔江深水航道,地理位置十分优良,因此被帝国主义选为他们的侵略基地。

上海港受多国帝国主义的控制。1862年美国建立“旗昌轮船公司”,以后英国建“太古”、“怡和”,日本建“大东”、“大陆”。1872年,清政治府设“轮船招商局”,1909年中国资本家又设宁绍、大达轮船公司,均受帝国主义的排挤。

码头分布集中,外滩及杨树浦一带过分拥挤。浦东、浦西仓库码头分布不合理。

港口与铁路之间缺乏直接联系,货物转运不方便。

黄埔江航道因年久失修,淤塞严重。

上海港的分布虽有一定的分工,但由于港口码头为各帝国主义的许多洋行及本国资本家私有,并受把头的割据,因而分工不很明确,码头设备也极简陋,大部分用人工搬运。

上海最早的一条铁路是1874年外国人建造的淞沪铁路。1905年修建沪宁铁路,随后又修筑沪杭路。铁路与城市道路全部平交,使城市道路交通受到限制,并常常发生交通事故。

抗日战争前,上海建设了江湾、虹桥等军用机场。日本占领上海后,大规模扩建了江湾机场,兴建了大场机场。民用航空机场只有龙华机场,但班机少,设备简陋,在上海对外交通中未占重要地位。

四、上海的城市道路与市内交通

老城区道路由很小的方格形道路网组成,道路宽度只有2~3米。

最先发展的英租界和法租界,道路为简单的方格网。英租界道路宽度在10米左右,沿街全部为商店店面。英法租界道路均设有有轨电车。道路无明显分工,交叉口多,交通不流畅。

道路与租界的扩展方向一致,主要由东向西,以“越界筑路”的方式发展,形成很多东西向平行的直通道路,而南北向几乎没有什么干道。

不少道路形成许多瓶颈,降低了通行能力,以河南路最为突出。

由于租界及其它市区均系逐年扩展,许多地区受土地私有制的限制,道路布置混乱,划分的街坊也很破碎。

公共交通最初为租界内的有轨电车。公共租界内的有轨电车建于1980年,无轨电车通车于1914年,公共汽车通车于1924年。法租界有轨电车建于1908年,无轨电车通车于1927年。南市及闸北的公共汽车通车于1928年。由于各租界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规划和管理。

五、上海的居住建筑及居住区

旧城区居住建筑,多为中国传统的木结构立帖院落式低层建筑。租界骨内沿街建洋行、办公楼、商店,街后修建居住建筑。租界内的居住形式有如下几种:

(1)里弄建筑的演变

19世纪末,由于太平天国革命,大量难民流入租界区。为解决住房问题,在空地建造各种木结构临时房屋。1870年后,临时住房被取缔,开始兴建了砖木结构的老式石库门住宅,是由三合院演变而来的三间两厢二层联立式住宅,以兴仁里为代表。1914年前后产生了新式石库门住宅,为单间或双间一厢的联立式,以东西斯文里为代表。以后又发展一种没有天井的“广式房子”。1930年前后,里弄住宅发展成外国联立式新式里弄,多为中小资产阶级居住。以后又发展成为花园里弄和里弄公寓等形式。

(2)花园洋房

其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①初期(1843~1919)——租界建立初期,外国人在租界区内建的居住建筑,是四坡顶的简单洋房。一战前,花园洋房增多,为法国文艺复兴式。②中期(1919~1937)是大量修建花园洋房的时期,特别是1927~1937年间,外国人及中国上层统治阶层均在上海建造别墅,大多为外国的建筑风格,如仿古典式、英国式、西班牙式等。

③后期(1937~1949)抗日战争爆发后,租界内人国又大量增加,土地投机商又转向里弄建筑及临时性房屋。1945年抗战胜利后,只有少数达官贵人建造花园洋房。

(3)高层公寓建筑

1930年前后,由于世界经济的影响,上海地产商转向投资稳定的高层公寓住宅。主要集中在法租界,为一些来上海这个“冒险家的乐园”淘金,而尚无大量固定资金建造花园洋房的外国人服务。

在与其它类型居住建筑发展的同时,还伴随着大量的棚户区。棚户区房屋破烂,没有上下水道,没有象样的道路,地势低洼易积水,容易发生火灾。

上海的居住区中,外国人和中国上层统治阶层居住条件较普通市民的居住条件好。这反映出明显的阶级对比。同时还反映了外国人与中国人之间的对立和差别。这种对立和差别在建筑质量、建筑密度、服务设施、公用事业、城市交通、城市绿化等各个方面都明显地反映出来。

上海居住区的发展,还反映了由于人口的剧烈增长及高度集中与土地私有及土地投机之间的严重矛盾。人口的增加与用地的扩展是不成比例的。

六、上海的市政工程与公用事业

上海最早的排水沟管由英商于1916年所建。在原公共租界内用不严格的分流制,部分地区用合流制,法租界和中国租

界内全部用合流制,大部分不经处理即排入附近河道。

污水处理厂共有三座,北区污水处理厂、沪东污水处理厂和北新泾西区污水处理厂。

上海的自来水,最早为1882年英商在杨树浦建的“上海自来水公司”,专为外国人服务供水仅限于公共租界。1869年法租界公董局在董家渡办水厂。中国地界内的水厂有三家,即1902年建于半淞园的“内地自来水厂”、1909年建于潭子湾的“闸北水电公司”、1937年建于浦东的水厂。

19世纪60年代后,在租界内开办了电灯、电话、电报业。

上海的煤气,最早为1866年英商开办的泥城桥畔的煤气公司,服务于两个租界。1938年日本为配合其钢铁生产,设立瓦斯厂。

上海的市政工程及公用事业充分反映了各国帝国主义占据下的半殖民地城市的特征。各个租界及中国地界内各种管线均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计划,管网系统紊乱,布局极不合理。也反映了殖民地城市的民族矛盾和强烈的阶级对比。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的营利性质。

七、上海的城市绿化

由于城市人中高度集中,土地十分昂贵,因而上海的公用绿地极为缺乏。租界内只有少量的很小的公园。中国地界内几乎没有什么公园。

八、上海的城市规划

上海由于帝国主义的分割统治,没有统一的城市规划。

1927年国民党政府确定上海为特别市,开始进行城市规划。1929年提出了“大上海都市计划”方案。这个方案只进行了一部分,后由于政治和经济上的原因被搁浅。

日本占领上海后,也开始进行上海规划。1938年提出了继承、发展国民党政府时期的新都市规划及筑港计划的建议,并组织12个都市规划技术小组负责上海规划。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接手上海,重新考虑上海的城市规划。1946年设立了技术顾问委员会,着手研究上海的城市规划。同年8月制定了都市计划图(一稿)。

1947年5月又完成了“大上海都市计划总图”报告书(二稿)。

至1949年春上海解放前夕完成了三稿。

三次方案,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脱离了整个社会经济条件,没有找到城市发展矛盾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原因,只是在技术问题上进行了一些研究,没有有效的实际效果。但积累了不少的实际资料,对近代新的规划理论的传播起了一定作用。

第二节天津的发展

一、租界的开辟与扩张

和上海一样,它的发展也是较多地由帝国主义的租界而促成。天津城初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由于其具有拱卫京都和漕运中转之功能,城市发展迅速,至鸦片战争前的清道光年间,城关人口已达20余万,成为“当河海之中”、商贾云集的“畿辅首邑”和封建都城北京及整个华北地区的重要门户。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辟为通商口岸,自此开始了其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城市的发展历程。1862年起英、美、法相继在旧城东南的海河下游一带划占租界,到1894年甲午战争后,德、日也在天津开辟建租界,及至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后,又有俄、奥、意、比四国租界出现,同时英法日德租界借机扩充,一时海河两岸有了九国租界(后美国租界并入英租界)。作为殖民势力在北方的主要集中地,天津的租界地区发展迅速,20世纪初以后面积达2、2万亩,相当于旧城面积的9、3倍,繁荣程度也很快超过旧城。但由于各国租界自成一局,盲目扩展,整个城市道路系统标准不一,衔接紊乱,遗患甚多。

二、旧城区的变化

在租界区迅速扩张的同时,在民族资本和官僚资本兴起的条件下,天津旧城周围也发展起大片华界市区。其早期尤以旧城南侧紧邻租界的南市最为突出,大都由军阀购占,置地办厂经商。1900年袁世凯就任直隶总督后,推行“新政”,在旧城北侧效仿租界的市政建设,开辟了统一规划的新市区,更开近代华界市区大规模市政建设的先声。到1928年,天津成立特别市时,城区已达36平方公里,人口超过百万,跃升为全国第二大工商都市和华北地区近代经济的中心。

1937年,日本占领天津,出于经济掠夺的需要,大力开辟沿海新港口,建设塘沽新市区,促进了城市进一步向海河下游发展。至1945年天津解放时,城市人口已达179万,面积61平方公里,并明显划分为三大地块:旧城区(包括城厢)位于西北侧,在开埠前既已形成,占整个城市面积的10%左右;租界区位于东南侧海河下游,由八国各自控制,占整个城市面积的25%;其余是在旧城市和租界周围,由民族资本和官僚资本促动自发形成的近代工业、居住混合地区(也包括有一定规划的新市区),占整个城市面积的65%左右,反映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城市空间结构的典型的“多元拼贴”特征。

三、天津的市政工程与公用事业

1905年开始创办电车,为白牌电车,以后加设了贯通租界至火车站的线路。1910年又建成了可以联系各租界和旧城区有线路,完成了黄、蓝、红、绿、牌电车线路。

电报开办于1900年前,原为丹麦人承办,1904年收归自办。电灯开办于1903年,由中外合资的电灯公司经营;各租界内则各自先后开办,各自经营。自来水开始于1903年。

道路也是各个租界各成系统,互不联系。桥梁也由各个租界各自建造。

在沿海河一带建有不少港岸码头、仓库以及数十根系船柱。

天津的公用事业充分反映了几个帝国主义共同占据而又割据的城市特点,系统紊乱,各自为政,不合理状况很多。

第二章帝国主义独占的新建城市

第一节青岛的建设与发展变化

一、青岛的开辟与扩张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南部胶州湾东口,原为一荒僻的渔村。明代中叶为防止倭寇侵袭,在其东设浮山防御千户所。清代在此设粮仓及税卡。鸦片战争后,于1891年设总镇衙门,派兵四营驻守。1897年德帝国主义借口“曹州教案”派兵强占青岛,并于次年强迫清政府订“中德租界条约”,租青岛99年。1900年德帝国主义编制城市规划图,进行有计划的建设青岛。1905年胶济铁路通车及大港码头建成后,城市商贸大量发展。城市人口增长迅速,1902年至1911年,人口增加3倍。1910年德国以编制“城乡扩张规划”,规划范围较以前的规划增加4倍。

1914年,日本帝国主义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机会派兵占领青岛。在青岛设立银行,开办工厂。由于工业发展,城市人口又大幅增加。1919年“巴黎和约”,帝国主义无理要求中国重价赎回青岛。至1922年才由北洋军阀政府接收,而日本仍享有种种特权。1937年后,日本帝国主义第二次占领青岛,将其建设计划列入“北支产业开发计划”之中,并拟定“青岛特别市地方计划”及“母市计划”,企图扩大城市,成为华北的战略基地及掠夺物资的港口。1945年日本投降,国民党政府在美国海军护送下接管青岛,使之成为美国海军的基地。

二、青岛的城市规划

德帝国主义占据时期,按其侵略的总方针,城市建设上,以军事据点及贸易港口为重点,城市规划中突出了这两方面的要求。1900年的规划中,将德国我与中国区严格分开,德国区在市南沿海环境最优美的地段,中国区在北部,居住、工业、商业混杂。道路系统与地形结合得较好,道路网是不规则的方格形。道路的绿化状况较好。居住区建筑集中在“提督公署”以东一带,系独立式花园洋房。

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时期着重于经济侵略方面,具体执行其“工业日本、农业中国”的侵华总方针,偏重于工业及交通方面的建设。在四方、沧口一带建工业区,这里运输条件好,而工人住宅区却设在靠近铁路两旁的低洼地带,居住条件恶劣。日本人的住宅为日式小住宅,以热河路的独立式建筑群最具有代表性。

青岛城市面貌上充分反映出殖民地城市的色彩。建筑完全是按占据者本国的建筑形式设计建造的。在建筑布局上采用了一些欧洲古典城市的手法,注意立体轮廓及对景。建筑以黄墙红瓦为主,与绿树、蓝天、碧海相衬,有丰富的艺术感染力。

第二节大连的建设与发展变化

大连位于辽东半岛南端,是我国近代北方重要的殖民地型沿海港口城市。大连清时为金州辖地,称作“青泥洼”,仅是一个几十户居民的渔村。1880年后,配合其附近的旅顺北洋海军基地建设,清政府也在此进行了少量防务建设,但总体上看,在19世纪末以前仍基本是一片滨海荒地。

一、帝俄占领时期

大连近代城市的发展始于1898年中俄签定的《旅大租地条约》。1898年,帝俄借“干涉还辽有功”,以25年之期,强租大连。出于将大连建成为远东国际性商港和东清铁路出海口的目的,1899年帝俄着手对大连进行了港口、铁路和城市的一体化建设:铁路在城市北侧通过,港口占据城市东侧沿海岸线,加上铁路南侧和港口西侧新辟的市区,三者形成一个功能密切而风格统一的商贸港口型城市。在城市的总体结构上,和近代哈尔滨一样,采用了古典形式主义布局手法,并划分为“欧州街区”、“中国街区”和“行政街区”三部分。其中“欧州街区”为全市的主体,进一步可划分为商业区、邸宅区和市民区等,并预留了通入市中心的火车站址;城市中心辟有尼古拉广场,周围放射十条大道,通向港口、车站、“行政区”和“中国区”等,广场周围计划配置市议会、警署、银行、邮局、剧院、交易所等大型公共建筑。到1903年日俄战争前的短暂五年,大连城市人口已迅速发展到4、4万人,城市主体结构也基本稳定。

二、日本占领时期

1904年日俄战争后,日本接管大连,开始了其长达40余年的殖民统治。出于永久占领大连和建设在殖民经济基地的目的,这一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大连的经营不遗余力,使大连港口和工业的规模都迅速扩大,成为远东第二大商贸港和重要的重工业城市。大连城市的发展也极为迅猛,向南、西、北不断扩展,城市布局也调整为“军用地”、“日本人居住区”和“中国人居住区”三部分,并大量从日本移民,兴办各业。其中以日本人的住宅区发展最快,多为独立式小住宅,有着明显的日式风格。到1945年苏联红军解放大连时,大连人口已达70多万,其中日本人区占三分之一,城市中四分之三的住房也为日本人所占有,整座城市可分为大连湾港口区、工业区、东市区、西市区、南部海岸游憩区和棚屋区等几部分,反映了殖民地港口城市的典型特征。

第三节哈尔滨的发展

哈尔滨是近代先后作为帝俄和日本殖民主义势力深入东北的据点而发展起来的殖民地内陆中心城市。据记载,早在11世纪,女真族就在此建立了村落,清中叶后,随着京旗移垦及以后的开禁放垦,至19世纪末,在今市区范围内,出现了以手工业、商业为主的村落,形成秦家岗、田家烧锅、付家甸等多处村镇聚落点。

哈尔滨近代城市发展历程是随着1898逐步形成东清铁路的修建而开始的。1896年帝俄胁迫清政府签定了《中俄密约》,攫取了在我国东北修筑铁路的特权,哈尔滨作为帝俄东北铁路的管理中心和侵入、控制东北的战略基地,得到了迅速发展,为适应东清铁路建设需要,帝俄一方面在道里圈占了“铁路附属地”,兴建了铁路工厂、专用线、仓库和码头等生产设施,另一方面,在南岗营建了具有典型殖民地城市特征的哈尔滨新城。新城的总体结构布局采用了当时西方盛行的古典主义布局手法,由环形广场、放射形道路轴线和方格网街道组成。其中,以正对火车站的南北干道为纵轴。东西大街为横轴,两侧修建了铁路机关、商店和一批庭园式住宅,并在其交汇处设立城市环形中心广场,修建了尼古拉教堂,成为城市的视线焦点。除了城市总体布局上的统一考虑外,

城市商业区和居住宅区街坊建设上也颇具殖民地城市的基本特点:商业区考虑经营利益要求,划分为许多小方格路网;居住街

坊内修建了大量的独立式花园洋房,建筑考究,绿化标准很高,密度只有10%左右,显示出浓郁的欧式内格,有“东方莫斯科”之称。

20世纪一十年代起,随着中东铁路的全线通车和日俄战争后哈尔滨被辟为商埠,哈尔滨的商业和进出口贸易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东北北部的经济中心和国际性贸易城市。首先,由于俄、日等帝国主义列强以哈尔滨为中心,争夺原料地、销售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兑相开银行、建工厂、设领事馆、经营进出口贸易,哈尔滨逐渐成为东北内陆的经济中心和国际性贸易城市,20年代末城市人中已达到33万,其中外国侨民竟占有10万以上,并分别属25个国家。其次,随着1920年以后中国北京政府逐步收回了哈尔滨行政权和中东铁路管理权,并由辽、吉、黑军阀分而治之,民族工商业和地方军阀的影响也逐步加深。反映在这一时期的城市发展上,南岗区以外的道里、道外和马家沟等区也陆续建设起来。其中,道里仍以俄国人居住为主,沿江修建了大量码头、仓库、商店;道外则完全是中国劳动者居住的地段,街道狭窄弯曲,建筑简陋而密集,显现强烈的城市内部反差。到1930年,市区用地面积已发展到45平方公里,并形成了旧哈尔滨、新城,道里和道外等四个差异地块,初步奠定了哈尔滨近代城市的格局。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哈尔滨沦为日本帝国主义殖民地,由伪满洲国管辖,经济上以出口商品集散地为特点的对外贸易仍很发达,并加强了哈尔滨作为北满殖民统治中心和交通枢纽的地位。在城市发展上,1938年日本侵略者编制了《哈尔滨都邑计划纲要》,进一步扩展了市区,到1945年解放前夕,市区用地已增至92平方公里,但整个城市的功能分区和用地结构格局已定,并无太多变化。

第四节帝国主义独占城市的共同点及分析

一、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体现了明确的侵略意图

城市的规划都服务于这些国家当时侵略中国及殖民扩张政策的总目的,或偏重于军事建设,或偏重于商业贸易或两者皆有。城市的规划随着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侵略的不同时期胶不同阶段,城市的建设方针和意图也随着改变。

二、城市中的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

在规划中,外国人的居住地与中国区严格分开,两地的建筑质量、人口密度、建筑密度、绿地标准、公用设施水平方面都有明显差异。

三、殖民地的建筑风格

建筑形式完全是占据者本国的建筑风格,有浓郁的殖民地色彩。

四、表现出明显的资本主义城市的特征

城市反映出明显的资本主义色彩。有明显的商业性。有中国的里弄住宅,也有资本主义的贫民窟。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买办及民族资产阶级与劳动人民的对立,上层统治阶层的花园洋房与劳动有民的简陋棚户形成鲜明对比。市政工程和公用事业也同样反映了资本主义以营利为目的的性质。

五、规划图的分析

城市规划方案图,都是西方古典的形式主义及早期资本主义规划特征的模仿,与中国传统的规划手法完全不同,早期多为形式主义的构图,后期多注意功能及交通问题。城市规划图有其实际的指导作用,某些地方也有可取之处。但是,仍带资本主义的色彩,即有一定的盲目性及短见,城市的实际发展也不断突破规划的限制。

第三章旧城市的新变化

鸦片战争后,一些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城市发展较快,变化较大,一些间接受影响的封建城市发展较慢,变化较小,如北京、济南等。影响旧城市变化的因素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1)帝国主义通过不平等条约,在许多大中城市中设立“商埠区“、”铁路附属地”等特殊地区。这些特殊地区在格局上与旧城市的传统格局迥然不同,与旧城市的风格形成强烈对比,体现了城市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点。

(2)鸦片战争后,西方宗教大规模传入,各式教会建筑及其附属建筑的慈善事机构、学校等大量兴建,使旧城市的面貌起了不少变化。

(3)清末在“新政”、“维新”等口号下,一些城市中大势兴建工厂、学校钱庄、会馆、旅店等建筑,使旧城发生了变化。近代交通工具的出现,对城市的布局也有很大影响。

(4)辛亥革命后,在军阀势力范围内的城市如山西太原、东北沈阳等,城市内兴建了军火工厂、造币厂、商业街、洋式住宅、督军府等。

旧城市有不同的变化类型。有产生局部变化的封建统治中心,如北京。有因开设“商埠”、“铁路附属地”而引起变化的城市,以济南为代表。还有一些传统的手工业及商业中心,由于经不起资本主义的入侵竞争,或因商路改变及新的交通线的开辟,其重要性为其它城市所取代,因而相对衰落,以江苏淮阴、上海嘉定为代表。

第一节封建统治中心北京的变化

北京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自辽至清历800余年的封建统治中心,及至民国初期,其又成为封建社会北洋军阀政权重心所在,封建势力影响深厚。因此,在北京近代的发展历程中,虽然受到近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不断冲击,城市空间结构也产生了局部的变化,但由于封建势力根深蒂固的影响,外来殖民主义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始终没有大规模发展起来,整个城市基本上仍呈现着较多的封建城市特征。

一、北京的发展历程

(1)北京近代城市的发展,早在鸦片战争前后,就出现了较多的教会建筑,如在西什库建成了占地甚大的北京教区,包括天主教堂、修道院、修女院、图书馆、医院和女中等,在宣武门、王府井、西直门分别建设了天主教的南堂、东堂和西堂,在东直门和

东交民巷分别建设了东正教的北馆、南馆,形成了遍及全城的教堂群,对城市社会文化活动已产生了一定和影响。

(2)1858年后,根据《天津条约》,西方各国开始在北京设馆驻使;1900年在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后,在1901年签定的《辛丑条约》则将东交民巷一带划为使馆区,集中了美、英、法、德、日、意等各国使馆、兵营、银行、俱乐部、医院等,周围筑高墙,设炮垒,成为城中之城。但由于这些殖民主义影响主要局限在政治、文化方面,缺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直接输入,对城市封建性质的改变并无太大作用。

(3)20世纪初起,在殖民主义政治和文化的先期影响之后,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工业、交通业终于发展到北京外围地区:从1900至1906年,先后有京奉、京汉、京张铁路相继通车,并建立了长辛店机车厂、南口铁路厂、长辛店电器修缮厂等一系列郊区工厂,在北京城墙周围还敷设了环城铁路,这些都对北京城市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

(4)辛亥革命后,城市上的变革进一步深入到内城区:首先拆除了大清门的千步廊和两侧宫墙,打通了天安门大街、景山前街、地安门大街等三条城市东西向道路,皇宫辟作博物馆,北海、天坛、颐和园等禁苑也陆续开放。其次,兴建了大量新的办公建筑、商业建筑和娱乐建筑,如民国国会会场、陆军部、前门邮局、劝业场、东安市场、开明戏院、新世界等,并形成了王府井和前门大街两个新型的商业中心。

(5)供水、供电、公共交通等市政公用设施逐步发展起来。1927年后,由于首都移至南京,北京的政治中心地位有所下降,城市变革逐渐减慢,日本占领期间虽也曾计划在西郊建设新市区,并按日本本土建设风格进行了规划,但最终没有建成。至1949年,北京基本上没有什么现代工业,是一座具有200万人口的历史古城。

二、北京城新格局

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古老的北京城中近代风貌的新区实际包括有:

(1)东交民巷使馆区。该区除集中了英、法、俄、美、德、荷、比、西、意、日、奥11国使馆和官邸外,还建有八国兵营、两所大医院、五座银行、一座大饭店、两所俱乐部、两座教堂和几处大洋行,以及英人经办的中国海关总署和邮政总局,形成一个城中之城。

(2)崇文门――王府井商业街区。使馆区形成以后,其东侧的崇文门大街和北侧的王府井大街陆续建造了大批的洋行、银行、高档饭店、餐馆、珠宝店、商场和娱乐场所,加之原东华门附近各类商摊集中到王府井东侧原练兵场一带,形成了东安市场,一时由崇文门内、东单、王府井到东华门大街,成为城市商业经济的重心所在。

(3)前门外西侧商业区。在城中建筑密度都最高的这一地区,包括有北京大部分旧式戏院、一批著名的“老字号”商楼,又新建有新式银行、剧场、商场等,还出现了大量旅社、洒楼、饭馆、食摊以及集中在俗称“八大胡同”的几十座“新式”妓院,典型代表了传统城市商业等区“洋化”的特有风貌。

(4)初步建设的外城“新市区”。1914年,京都市政公所成立后,准备对城市建设实行现代规划管理,首行在较空旷的外城先农坛北坛墙外虎坊桥与香厂之间规划建设了一个示范性的“新市区”。十字相交的主街为万明路和香厂路,交叉处开辟圆形广场,兴建了新世界等一批建筑,并向北延伸到新华街南段,但1916年由于军阀连年混乱,终至搁浅。

(5)教会建筑小区。包括有天主教的西什库教区、南堂教区、东堂教区,东正教的北馆教区,耶稣教的美以美会教区和公理会教区等,尤以西什库教区影响最大,其共同特点是:以教堂为中心,附近建造各种宗教、教育、医疗建筑,自成一局。

纵观近代北京城市的发展,虽然殖民势力和民族资本主义都有直接介入,但在强大的封建势力排斥和限制下,只产生了一些局部影响,如添建若干新型公共建筑,发展若干近代市政设施等,而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却没有实质性发展,整个城市的封建色彩仍有较大程度的保留,这一现象在我国很多内地城市封建统治的中心城市也具体而微地大量出现。

第二节济南的发展与变化

济南位于鲁中南地区,从公元4世纪起,作为晋元郡治,就一直是山东地区封建统治的中心。及至明清,济南兼成为南北两京之间的最大都会和全国重要的工商业城市。

19世纪中期后,济南和中国内地广大城市一样,开始出现西方殖民主义文化侵略的征兆――在城内将军庙一带形成了以西式教堂、医院、书局、慈善堂为主的建筑群;同时,清末洋务运动兴起,陆续建立了新城机械局等近代军火工业和高等学堂、师范、法政学校、图书馆等近代文化设施。但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结构式尚无较大变化,整个城市总体上还保持着较为完整的封建城市面貌。

1904年胶济铁路通车后,德国殖民势力由青岛西进,压迫清政府辟济南为商埠,自此济南城市近代化历程逐步加速。首先,在旧城西侧和胶济铁路南侧划定了一块面积接近旧城的商埠区,并把道路网布置为经纬垂直路网,以利于建筑有序布置和多得临街店面。由于依临铁路,加之就近旧城,济南商埠区发展较快。同时旧城区受商埠区外来资本主义影响,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大封建军阀和民族资本和强力推进下,新兴工商业也在旧城外迅速建立起来。至清末年,整个城市人口已达20多万,总体上形成了旧城和商埠区发展较为均衡的局面。

1912年津浦铁路通车后,日本帝国主义代替了德国在山东的统治,我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开始受到日本资本输入的严重压制,但仍有一些进展,如济南电灯公司、鲁丰纱厂都在此时开办,济南城市经济的资本主义程度进一步加深,但城市地域上呈现旧城区和商埠区并重发展的格局仍稳定地保持下来。

第四章由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及交通运输业的影响而发展的城市

鸦片战争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因素有了较快的增长,影响到一些城市的发展,如清末“洋务”、“新政”时期,开办的“官办”或“官督商办”的工矿企业,有些因原料关系,设在原来的村镇使这些村镇迅速的发展成为新的城市,如河北唐山。有些企业设在原来已有一定基础的旧城市中,对城市的影响也较大,如江苏南通。

一战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暂时无暇顾及,中国民族资本的工商业有较快的发展,比较典型的有江苏无锡。

铁路的发展,使城市中的铁路路线、站场、附属工厂等相继建起来,同时也带动了城市商业、运输业、工矿企业的发展,从而使城市也发展起来,如安徽蚌埠、河北石家庄、河南郑州等。

这些城市与帝国主义直接占领或由“租界”发展起来的城市不同,大多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这些城市建设的自发性很明显,一般都不按计划或规划建设。

第一节新兴的工矿城市唐山

唐山是近百年来由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工矿交通等企业的建立而发展起来的城市。它是一般资本主义城市自发、畸形发展的典型。

唐山古时为荒场,1417年开始编屯置村,人口逐渐增多,居民除务农外,还从事土法采煤和陶业生产。19世纪中叶以后,在清末“洋务运动”中,官僚资本开始在唐山采矿办厂,由此开始了唐山近代发展的历程。1877年,李鸿章以“官督商办”的形式开办了开平煤矿,同时修筑唐胥铁路,1881年建成通车,并于1896年和1898年先后延通至山海关和天津。

1900年后,帝国主义借镇压义和团起义之机,开始侵入唐山,英商购买了开平煤矿全部产权,扩大煤矿规模,并新建了一批工厂。与此同时,以启新洋灰公司为代表的一大批民族工业更是蓬勃发展,并进一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城市扩展。

唐山近代城市空间结构和其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相适应,最初是围绕矿场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城市首先在煤矿区附近形成广东街,建设有技工和高级员工住宅,沿街则为商业及服务性建筑,形成城市最早的中心所在。1880年又建成煤矿管理兼作民事衙门的“东局子”,并在大矿场西南部形成了矿工居住区。此外,随着部分外国资本家和技术职员的迁入,城市还在矿场西北部地势较高、风景较好的西山一带形成外国人(英、比为主)居住区和洋人医院、小学、跑马场等。

19世纪末,铁路发展以后,城市也自广东街向东,沿原唐胥铁路车站发展,1910年,车站南移后,城市又沿原矿工居住区跨过铁路发展。其后在20世纪初,大量新建的工厂开始沿从老站附近引出的铁路支线向北延伸,从而出现了矿场和车站居中、铁路穿越和分割市区的自然发展格局,城市内部道路曲折,建筑面貌混乱。

近代唐山城市的总体格局,充分反映了近代资本主义工矿城市自发扩展的基本特点:近代矿场和铁路车站居中,城市生活居住区和工厂区围绕其混杂发展,铁路穿越和分割市区、城市内部道路曲折,功能布局混乱,城市环境恶劣等等。

第二节南通的发展

南通是近代随着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城市中的工业商业是由与封建统治有密切关系的资本家张謇独立经营的。以张謇为首的民族资本家力图贯彻其“地方自治”下的包括工、农、商、文化、教育、市政、社会福利等全方位的“社会改革”试验,因而城市发展上也表现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城市发展中较为罕见和可贵的总体计划性。

南通历史上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五代北周时建城,主要是作为州、县级行政驻所。城市的形状为凸字形,内部规划整齐。南通位于盛产棉花的苏北平原的出口要道,与我国近代的工业中心上海只有一江之隔,因南昌较早受到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1895年,以张謇作为“新政”的支持者,在提倡“实业救国”的口号下在城市西7公里的通扬运河右岸唐闸首先开办大生纱厂。在唐闸南面长江岸边新建了港口――天生港,与唐闸河道相连。不久又在支河两侧建起榨油、冶铁、面粉等工厂,形成一个完整而独立的工业区。工厂外围临河一段,建成以二层商店为主的商业街。支河与工厂之间空地建有仓库堆栈。工人住宅区则建于工厂附近,多为砖木结构平房。

唐闸、天生港与南通旧城形成鼎足之势,而在功能上又是一个整体。唐闸为工业区,南通旧城仍为政治中心。旧城中新发展地区为城西及西南的濠河两岸,以桃花坞路最为集中。1902年,张謇开始办南通师范学校、女子师范学校、南通医专、南通农科专校、南通甲种商业学校、南通纺织专门学校、图书馆、博物苑等,这些单位大多集中在南濠河沿岸的东段。濠河中段利用了宽阔的水面逐步修建为游憩中心,有东、南、西、北、中五个公园。桃花坞路直通市区,两旁为新建的商业建筑及私人住宅和里弄住宅。城市中心地段为几个大型建筑,如总商会、剧场、交易所、百货商店等。新式的建筑形式与南通旧城的低矮房屋,形成强烈对比。

城市道路也进行了规划和修建,将全县道路分成干线与支线,成立专门的机构――路工处,测绘全县地形,修筑公路与沿路的桥梁。开办了全国较早的民营的公共汽车。

南通城市的外轮廓,自明清以来都是以城墙高塔组成的古城旧貌。自1900年南通创办工业及其它事业后,整个城市的结构起了根本的改变。但是新发展的地区集中在老城外面,老城的格局并没有打破。南通的发展期为1895~1925年左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帝国主义又加强了经济侵略,外货大量倾销,南通的这些本国资本主义的工业、企业经不起竞争、排挤,逐渐走上衰落的道路。

第三节民族资本集中的城市无锡

无锡是近代发展的工业城市中民族资本最集中的城市之一。由于地处富庶的太湖三角洲的水运中心,依托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交通,又有历史悠久的商业及手工业基础,再加上接近大工业中心上海,有优越的技术条件,但不象上海那样受帝国主义的控制及排挤,也不象苏州等地受封建保守势力的约束,因此,无锡明清时即成为江南稻米和丝、布的主要集散地,曾有“四大米市”之一的称号。无锡最先开办的现代工业是1894年业勤纱厂厂址设在城郊运河沿岸。以后新建的厂也大多沿河河岸布置。各厂的仓库码头也都沿河岸建造,几乎占满了全部河岸。

1906年,沪宁铁路通车,铁路线与运河平行,沿车站一带有新的发展。

一战后,无锡的工业发展最为迅速。至20年代末期,已经出现了12个工业系统和208家工厂,资本总额达到117

7万余元,并形成了荣氏、杨氏、唐蔡等六大民族资本集团。1929年后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无锡近代工业发展一度举步维艰,许多企业不得不开始近代化革新,到30年代中期又重新进入繁荣时期,并完全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城市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无锡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城市发展混乱,环境污染严重等种种矛盾,为适应近代工商业发展的需要,无锡先后作过两次通盘筹划市政建设的尝试。一次是在清末民初的“意在对抗租界、抵制洋人”的自“辟商埠”运动中,于1922年设立了无锡商埠局,设想援照南通等地先例,自辟商建计划。另一次是在1929年无锡立市筹备期间,由市政当局出面组织了市政规划,运用了当时国外流行的功能分区主法和田园城市理论,把城市分为六个区:(1)行政区:以无锡旧城厢为中心,集中各党政、经济机构;(2)工业区:在已有工厂地区,沿运河及铁路线,交通便利;(3)商业区:东北以运河为界,西南经钱桥、惠山镇,城南公园之西门,在街道两旁集中银行、商场及各种商业贸易机构;(4)住宅区:为工人住宅区,西南两区靠近惠山及太湖风景区;(5)田园区:市区周围为田园区,再外为农业区;(6)风景区:沿湖滨一带。并进行了城市道路和干河规划。

无锡的两次规划由于未能唤起实力派的民族资本集团的热情,脱离了自由竞争时期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而先后不疾而终;与此相对照,城市实际形态的发展仍很迅猛,并在河道系统和城区北侧铁路站的牵动下继续以老城为中心,迅速向周边地区自发扩展,反映出近代民族资本自发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上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因修建铁路而发展的蚌埠、郑州和石家庄

蚌埠:

蚌埠位于安徽北部津浦铁路线与淮河的交汇点,是由于近代铁路修筑而发展起来的一类工商城市。蚌埠明代称“蚌步集”,为凤阳县西北一个小城镇,曾作为私盐集散地一度兴盛,清中叶后毁于兵灾。其后市集转向北岸小蚌埠发展,形成一个千人左右的小商业集镇,并成为淮河上的重要渡口和水旱码头。

蚌埠城市的近代兴起导源于津浦铁路的兴建。在20世纪初,在津浦铁路选线时,由于此处位于蚌山脚下,土质坚硬,故规划在此处建桥设站。1908年津浦铁路通车,由于蚌埠位于铁路与淮河交汇点上,便迅速繁荣起来。1913年,北洋军阀倪嗣冲移驻蚌埠,设立“安微督军公署”,除建造了官署、军营外,还将滁县及正阳关淮盐口岸归并蚌埠,邻近省、县商人纷纷迁此设点,人口激增,蚌埠一跃成为皖北、豫东一带农副产品、淮盐和工业品的主要商业集散和转口贸易中心。至1926年北伐战争前,蚌埠人口已近20万人。

蚌埠的发展完全反映了铁路的主导作用。市区首先在河岸车站以西发展;以后又在铁路站线以西发展,并且成为市中心地区。铁路将城市分成二部分。市内所有主要道路建有跨线桥;其它道路都与铁路平交,正常通行受到很大的妨碍。淮河两岸的码头在城南较集中,沿河两岸均为仓库堆栈。总体上看,蚌埠城市的近代发展,一方面反映了近代交通方式(铁路)的出现对城市格局演变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割据军阀对地方城市管理上的一定积极意义,其两者在中国近代城市发展中都颇具典型性。

郑州:

郑州位于河南省中部,北部为黄河,西为豫西山地,东南均为大平原。郑州也是由于铁路的修建而扩展起来的旧城市。早在商代就在此建过都城。旧城区与一般封建的县城相同,长方形,东西长而南北短,中间为十字路通至各城门,县衙在城北部。交通不便,工商业不发达,人口只有二万余,是一个很普通的小城市。

1905年京汉铁路通车,站场在城西。1909年陇海铁路的前身洛汴铁路又经过郑州,在城西交轨。因此,郑州便成为中国南北与东西两主要铁路干线的枢纽,成为中原地区农产品集散转运及工业品转运的中心,人口有很大的增加。新城区在车站与旧城西门外之间。新区为方格形路网,建有商店、洋行、银行等新式建筑。新市区面积达5、23平方公里。而旧城区则基本保持原来的面貌。

郑州也曾开辟为商埠,日本曾在此设三井洋行,收购大量棉花。美国也在此开设美孚煤油公司。

郑州由于在交通及商业上的重要位置,军事地位也更见重要。民国军阀混乱时,郑州成为争夺的中心,扰乱了城市的正常发展,抗日战争期间,市区主要街道均受到严重破坏。

石家庄:

石家庄也是由铁路的修建而发展起来的。1900年京汉铁路修筑至此,设一小站。1903年正太窄轨铁路(正太路)建成,石家庄便成了京汉、正太两路的交汇点,并设有两个车站,运输业大量发展起来。随之,工厂、手工业、商业日渐发达,至1911年时面积达1、5平方公里,人口约1万。1920年建大兴纱厂,1925年建焦厂,1928年设省辖市,1937年时人口增至6万人。1937年10月日本侵占后,进行过都市规划,企图将其建设为华北侵略基地。将石太铁路改为宽轨,又修石德铁路以便于运煤至青岛,还修建大量兵营仓库,在市外修筑了长达50余里的围市濠,人口增加到11万人。

第五章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的城市

从1929年“四·一二事变”后,到1949年全国解放的这一段时期,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的城市建设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1)从1927年至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国民党政府曾进行过一些城市规划工作,规模较大有的其政治中心南京的“首都计划“,经济中心上海的“大上海都市计划”,并在这两个城市有一些建设.

(2)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抗战初期,由于沿海工业的内迁,以及在西南、西北地区开辟军事公路,也曾使这些偏僻地区的小城镇一度有所发展。抗战期间,国民党政权的政治中心重庆,有较大发展。

(3)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曾在一些大城市进行过建设规划,如南京的“首都建设计划大纲“、“上海都市计划总图草案”、“陪都十年建设计划”等。

现以南京为例说明前后两个时期的典型情况,以重庆为例说明抗日战争时期内地城市的变化。

第一节国民党政府统治中心南京

南京是我国近代发展起来的政治因素较为突出的城市之一。南京是历史悠久的古城,地处长江下游,东南靠近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北面是广大的江淮平原。东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后,南京地位更为重要。南京地势雄伟,襟山带河,便于防御,因而自东吴、东晋、南唐及明初一直为封建都城。城垣坚固,城周达61里,为我国古化最大城市之一。自明初大规模的筑城,修造宫殿,开辟道路后,城市轮廓基本形成。明成祖迁都北京后,这里仍设部分中央机构。清代南京为两江总督驻地。

南京城市近代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后,开辟五口通商,帝国主义势力侵入,以后津浦路及沪宁两铁路通车,使南京成为南北陆上交通与长江水运的交汇点。这一时期主要在城北下关沿江一带,形成新的市区,集中各种洋行、银行、轮船公司、码头、仓库、火车站等;也在一些空地上密集地发展了棚户区。

(2)第二个阶段,自1927年,国民党定都南京后,曾进行过“首都建设计划”,并开辟几条新的道路,在城内分散地建造行政办公机关,在山西路一带开辟为官僚等上层阶层服务的住宅区,在城东中山陵及灵谷寺一带建造道路、绿化、运动场及纪念性的建筑。

(3)第三阶段,自1937年,抗战后不久南京为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曾是汪伪政权的“首都”,但没有什么建设。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回到南京,除了建造美军军官的招待所、“国民大会堂”外,还继续进行了“首都建设计划大纲”,但城市没有新的建设和变化。

一、1929年制定的“首都计划”

这次规划将第一批建设工程一律以“中山”命名,如中山码头、中山路、中山陵等,计划一再标榜“发扬光大固有的民族文化”。

(1)城市分区

计划将城市分为中央政治区、市行政区、工业区、商业区、文教区及住宅区。其中以中央政治区为重点,计划设在中山门外,紫金山南麓。市行政区拟设在市内鼓楼附近傅厚岗一带,取其地势较高,建筑可显雄伟。商业区设在明故宫旧址,位于中央政治区与住宅区之间,交通方便。工业区设在江北及燕子矶一带。住宅区设在旧城各处,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第二、第三住宅及旧住宅区。

(2)道路系统

模仿当时美国一些城市的方格网加对角线的形式;在商业区内尤为明显,以增加沿街店面,取得高额租金。计划将古城墙改为“环城大道”,行驶汽车,而且成为“风景路”。规划秦淮河沿岸为林荫道,作为城内的风景地带。

“首都计划”虽然是我国最早的一次城市规划工作,但在内容与形式上,基本搬用当时欧美城市规划的理论及方法。且由于该计划的主要目的在于政治宣传,因此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也没有按计划的方案进行建设。

二、南京的城市建设工作

(1)开辟道路

计划中唯一实现的较大工程,是由下关经挹江门、鼓楼、新街口至中山陵的道路,另一条由鼓楼通至和平门的中央路的道路。道路绿化较好。新街口建成圆形广场,成为全市的交通中心,而且在周围迅速的发展成为商业中心。商业中心与交通中心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反映了资本主义城市的特征。

(2)住宅建设

自国民党建都南京后,由于军政机关云集,人口大增,城市人口达百万以上,住宅问题日益严重。实际上建造了的质量好的住宅只有山西路、颐和路一带的官僚等上层阶层住宅区,这些住宅全是西班牙式、英国式、荷兰式等的花园洋房。另外还将城市内所有的贫民迁出城外,在偏僻、低洼的地区另建棚户区,南京棚户住宅不但没有减少,反到有所增加。大多棚户区建在下关及汉西门一带。

(3)官府及商业建筑

官府建筑在中山门内故明宫一带中建了监察院及国民党党史陈列馆等,大部官府建筑,仍建在城市各处,较多的集中中山北路一带。

新街口开辟后,迅速成为商业中心,集中了银行、影剧院、百货公司和商场、中西餐馆、酒楼等。

(4)建筑形式

早期的建筑形式,有照搬西方古典建筑的折衷主义的形式,和古典巴洛克式的变种“圆明园式“。在国民党政权建立后,20世纪30年代又形成了复古主义的宫殿式与中西合璧的混合式的建筑思潮,一种为纯粹的仿古形式,另一种为混合式,即在新建筑形式中套用一些中国装饰及花纹,或在洋式平面上套用中国大屋顶。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建筑形式更加洋化,出现了美国式的方盒子建筑形式。在所有的建筑中,最重要的是1929年由中国青年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南京中山陵,在建筑群体上吸取了中国传统的手法而又加以变化,造成庄严的气氛。

(5)对外交通

在下关沿江地区,一边为铁路轮渡,另一边为军用仓库,中间全部为仓库码头所占满,使南京这一沿江城市的市区与江面完全分隔。铁路在玄武湖旁边通过,将市区与城北工业分开,宁芜铁路完全从市区穿过,对市内道路交通、安全及居住环境等均极不利。民用机场设在城内的明故宫,四周全为居住区,对居民干扰很大。

第二节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城市

抗日战争开始后,由于一些工业、机关、学校的内迁,军事公路的修筑,人口增加等因素,促使中国一些城镇发生变化。有如下几种类型:

(1)国民党政府暂时的统治中心,由于军事机关的集中,人口增加,城市有很大的发展,如当时的“陪都”重庆,国民党地区区小事的军政中心西安等。

(2)内迁工业的集中的一些城镇,如抗战初期的湘西芷江、邵阳,陕西宝鸡等。

(3)由于交通的发展而引起变化的城镇,如陕西宝鸡等。

(4)内迁学校及文化机构集中的一些城镇,也引起了城市的变化。如陕西固原、四川宜宾等。

(5)由于军事工业及军事资源的开采而发展的城镇,如四川泸州等。

(6)由于物资的停止,使一些手工业城镇有所发展,如四川内江等。

一、内迁工业对城镇的影响

内迁工业集中在四川、陕西、湘西、广西等基地,以重庆最多。内迁工厂系暂时性建筑,房屋均很简陋,工厂的分布也极为分散。由于工厂、机关、学校的迁入,城市人口激增,居住为最严重的问题,但是只搭建了一些临时棚房,居住条件恶劣。

这些旧的城镇,由于内迁工厂等因素的影响,引起了城镇性质、规模、规划结构的许多变化。但随着抗日战争的结束,工厂的再次转移,城镇中早先出现的现象也随着消失。

二、重庆的发展

(1)重庆的概况

重庆位于四川省东南,是嘉陵江与长江汇合处的山城,系鹿头山与娄山的余脉,三面环水一如半岛,形似一片秋叶。重庆于周武五灭纣时,封姬姓于“巴”,为巴子国。隋开皇初改称“渝”。南宋孝宗十五年,升为府,名为重庆。公元1876年,按“中英芝罘条约”准许英国派商员。1890年“中英北京追加条约”,开辟为商埠。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同意日本开商埠,1901年又设日租界。1911年~1923年废府为县。1929年改市政府。

重庆迅速开始发展的时期是国民党政府迁入后。1929年商务督办时仅有20万人,1937年不过28万人,内迁后,人口达到47万人,成为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到抗战胜利时,人口已达100万人以上。

国民党政府内迁后,集中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的各种机构,这些机构改革多利用原有的建筑改建而成,或修建一些临时的房屋,新盖的建筑不多。同时,原在沿海城市的一些工厂迁来重庆。工有苦难言数量与抗日战争前相比增加16倍,多分布在市郊沿长江及嘉陵江两岸。随着人口及工业的增长,市区的范围也相应扩大。1928年时为8平方公里,1933年为93、5平方公里,至1940年时扩大到300平方公里。

人口的增加,市区的扩大,带来的居住问题的严重。大量人口集中在半岛部分,特别是尖端朝天门一带。劳动人民居住条件恶劣,多为吊脚楼式。但国民党上层人物所住的为别墅、洋房,多集中在通远门近郊的上清寺及曾家岩一带,或是在郊区风景优美的地方。市内建筑质量较高的房屋集中地朝天门陕西街一带,有“重庆华尔街”之称。

(2)“陪都十年建设计划”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国民党政府迁回南京。为安定人心,仍将重庆定为“永久陪都”,编制的“陪都十年建设计划道路系统规划考虑重庆山城起伏的地形,在中心地带布置了几条穿山的遂道,在江边设计了高架桥,主要道路交叉采用环岛形,道路网格局成自由式布局。

在土地划分中,将住宅区分为高等住宅区、普能住宅区、贫民住宅区三种。

计划中生硬地搬套卫星城镇压规划理论。设了12个卫星市和18个预备卫星市镇。

计划中还搬用当时资本主义国家中流行的邻里单位的规划理论,并企图与国民党统治区的保甲制度结合起来,以加强统治。

三、宝鸡的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受交通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城市可以宝鸡为代表。

宝鸡原为陕西西部的一个小县城,在其北面有凤翔府,南面有凤州。由于宝鸡位于陕西欧国家平原西端,其西即为渭水峡谷,是古代入陕南、四川的驿道及入甘肃的要道,所以商业具有一定的规模。城市为长方形小城,周围2里7分,有东、西、南三门,城北之城为风匣城,城市有人口六、七千人。

抗日战争开始前,川陕公路以此为起点通车。且建有汽车修配工业。后陇海铁路通此,成为川陕重要物资的转运中心。抗日战争开始后,陇海铁路、川陕公路成为当时的主要交通干线,不久川陕公路上的双石铺又修筑通往甘肃的公路,宝鸡也因此得到发展。通过陇海铁路从河南和武汉内迁的工厂多在宝鸡设厂,工厂放在东面五公里的十里铺,形成一个工业区。因此,十时铺内增加了不少人口,建有工厂管理机构及资本家住的质量较好的住宅,工人则住在附近黄土上开挖的窑洞内。

抗日战争后,宝鸡人口增加很快,解放前达到11万人。新发展的地区在东关一带,建有大批旅馆、饭馆、商店、很行等,房屋多很简陋,往往在旧式街铺前面建设假面墙。在渭河第一台地的河滩上建了大片破烂的临时房屋,集中了数万由河南等省来的难民。旧城内则仍保持平房、土屋的本来面貌。

第八章中国近代城市建设中的若干问题

第一节近代城市中的工业布局

中国城市建设史重点 (1)

古代城市的形成 【原始居民点的形成】 人类居住的形式由流动的原始群落发展到固定的居民点,其间经历了数十万年的岁月。 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广大地区进入氏族社会。农业从狩猎、牧业中分离出来,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有了一定物质基础,组成氏族公社的先民开始聚族而居,形成固定的居民点——村落。 【原始居民点的特点】 1、位置:一般都选在背山面水的高爽地段。 2、规模:一般范围较大,分布和居住较密集。 3、由成群成片的房屋建筑组合而成:房屋建造方式多种多样,具有代表性的有 两种:木骨泥墙房屋和干栏式桩上建筑。 4、开始形成一定的功能分区。 【中国城市产生的时期】 起源:我国最早城市是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也即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从考古文化上说,大体相当于“龙山文化”时期(公元前3000—前2000年);从我国历史上说,相当于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经尧、舜、禹直到夏朝前期。其间经历数百年之久。 作为刚开始时产生的城市,其规模一般都还不够大,内部设施也很不完善,远不能与今天意义的城市相提并论,还不可能成为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严格说来是些城堡。这一萌芽时期产生的城市称为“雏形城市”。

我国早期城市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产生以后,但还不能认为其就此已经形成。经过夏朝中前期300年左右的发展,大体至夏朝后期已基本形成。 美国着名城市规划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一书中谈到国外最早城市产生的时期时这样写道:“城市,作为一种明确的新事物,开始出现在旧——新石器文化的社区中。”又说“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城市遗址,大部分都起始于公元前3000年,前推后移不多的几个世纪。” 【我国城市产生的条件】 (生产力+私有制和阶级分化+精神文化+战争+夯筑技术) 1、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得以产生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发展并与 农业相分离,发生了社会第二次大分工。 2、其次是私有制的出现和社会成员的阶级分化。这是城市产生的直接原因。两 次社会大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人们的劳动产品除了维持自身的生存以外,开始有了剩余,产品的交换也就日益频繁和扩大,于是产生了私有制,社会成员贫富分化的现象也就出现了。一些公社的首领们为了保护自已人身及财产安全,就在他们居住地的周围建筑专门的防卫设施—城郭沟池,于是产生了城市。 3、精神文化相应地繁荣发展起来,特别是成组文字和新颖的宗教,以及反映社 会等级制度核心的礼仪制度的出现对城市的产生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它使城市成为社会文化的中心。 4、第四,频繁的战争也是促使这一时期城市产生的原因之一。 此外,夯筑技术的发展对这一时期城池建设也有很大的影响。 【城市形成评判标准】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题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题 (课程代码252365) 一、选择 1.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标志着( A )。 A.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 B.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C.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D.商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2.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大分工标志着城市出现,分工主要是指( D )。 A.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 B.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C.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D.商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3.我国可以确定位置的最早都城址是( A )。 A.殷墟遗址 B.郑州商城 C.西亳 D.陕西半坡村 4.中国最早的宫城遗址是( C )。 A.阿房宫 B.长乐宫 C.二里头 D.明光宫 5.世界上最早的城市是( B )。 A.卡洪城 B.孟菲斯 C.阿玛纳城 D.乌尔城 6.我国最早的建制镇出现在( B )时期。 A.秦汉 B.北魏 C.隋唐 D.宋元 7.秦都的外围规划遵循( D )思想。 A.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B.《周礼》的礼制建城思想 C.《管子》的生态建城思想 D.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 8.西汉长安的建城过程依次为( C )。 A.长乐宫 - 建章宫 - 未央宫、北宫 - 桂宫和明光宫 B.未央宫、北宫 - 长乐宫 - 建章宫 - 桂宫和明光宫 C.长乐宫 - 未央宫、北宫 - 建章宫 - 桂宫和明光宫 D.桂宫、明光宫 - 长乐宫 - 建章宫 - 未央宫、北宫 9.隋唐时期的“扬一益二”是指( A )。 A.扬州和成都 B.扬州和杭州 C.扬州和苏州 D.扬州和淮安 10.隋唐时期的四大航运城市是指( B )。 A.泉州、广州、杭州、扬州 B.杭州、扬州、淮安、苏州 C.泉州、广州、淮安、苏州 D.泉州、扬州、淮安、苏州 11.中国最早使用三合土夯筑而成的城市是( C ),城墙呈白色,有马面,城防牢固。 A.高昌城 B.交河城 C.统万城 D.渤海上京龙泉府 12.皇城朝向为正南北向,并与城市道路朝向形成一定夹角的明代城市是( B )。

中国城市建设史思考题

中国城市建设史思考题 1、我国新时期时期原始社会居民点布局形态与社会文化发展阶段有何关系? 初期城市生产的条件是什么? 2、现已发掘的商代主要城市有哪些组成物质要素?其布局特征如何?当时城 市建设技术发展水平有哪些表现? 3、为什么说我国周代发生过两次筑城高潮?西周时期有哪些主要城市?各有 何不同性质? 4、简述《周礼·考工记》中关于营国制度的内容并加于解释。周代王城制度 对我国城市发展规划的历史发展过程有何重大影响? 5、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重要的诸侯国都城?其规划和平面形状有何特点?对 照周代营国制度的规定,为什么他们大都未予遵守?试加于分析。 5.1春秋战国时代有哪些重要的城市规划师及理论? 6、为什么秦统一全国后城市能得到空前的发展?发展概况如何? 7、简述汉代城市发展的特点? 8、秦明都城咸阳建设有何成就?如何评价? 9、汉长安修建过程及其平面布局有何特点?略述汉长安平面布局的形成要素。 10、汉长安城门、道路、市集和居住区规划有何特点?汉代皇家园林最大者是哪一个?其规模如何? 11、汉代东都洛阳是如何形成的?其布局有何特点? 12、西汉“五都”有哪些? 13、三国至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社会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相应的城市的发展受到哪些重大因素? 14、曹魏邺城规划的主要内容及其划时代意义是什么? 15、北魏时期洛阳改建后的布局有哪些主要内容? 16、古代南京城是怎样形成的?南朝建康有何发展?其规划布局有何特点? 17、隋唐时代我国经济社会有哪些重大发展?城市发展概况如何? 18、隋大兴城选址重建的原因是什么?其建设经过、选址布局如何?绘平面示意图。 19、隋唐长安城规划有哪些特点、成就和问题?对其他都城规划有何影响? 20、隋唐东都洛阳建设的经济社会背景是什么?其规划选址布局有何特点和问题? 21、试比较隋唐长安洛阳两京城规划的异同点和后者的改进与问题? 22、我国古代名城扬州的城市地理条件自春秋时期以来发生过哪些变迁?战国、秦汉至隋唐时期坡址、规划如何变化?扬州为何能在隋唐时期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 23、山西新绛在唐代的城市轮廓是如何通过文献记载分析和遗址考察与现代比较后判断的?新绛在唐代繁荣的地理条件是什么? 24、南北朝至隋唐时代少数名族地区城市建设有哪些类型? 25、宋元时代我国城市有何重大发展? 26、试从隋唐东都的建设和五代以后在开封建都说明我国中原及东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对政治中心东迁的影响? 27、唐代和宋代开封的布局有何特色?《清明上河图》告诉我们哪些都城的情况?28后周世宗柴荣关于改建扩建开封的诏书中包括哪些措施?有何意义和价值?29开封在宋代的城市道路系统、市政街道、手工业区、文化娱乐设施布局有何

中国城市建设史重点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提纲 ※(有下划线的都城要求掌握简单示意图) 第一章 1 画图并说明原始居民点的布局特点 原始的居住形式:穴居 中国建筑土木混合结构的主要渊源。 、巢居(中国建筑穿斗结构的主要起源 )、处于这样的地理条件下,主要凭惜树木构筑窝棚,这就是所谓“巢居”。这种居住方式既可避免猛兽的侵害,也可以脱离潮湿的地面,实质上它是远古猿人“住在树上”的直系发展。 半穴居、地面建筑,其 中穴居和巢居持续的时间最长,是另两种形式的原型。 2.中国城市产生的条件 第二章 1. 默写《考工记匠人营国》中关于城市规模、布局、城门、道路、城市等级等方面内容,总结营国制度的基本内容、观念及影响。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道路等级——明确了全国城市网络规模的等级、大小和道路的宽度。 建筑布局——规定了士大夫贵族的宅第为“前堂后寝”,与北京故宫的“前朝后寝”、“外朝内庭”一致。 色彩——天子柱瓦用丹色,诸侯用黑色 建造形制——“王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门阿之制,以为都城之制,宫隅之制,以为诸侯之城制。” 井田方格网规划方法—— 2.邑、都、市、城、廓、国的概念 .邑都市城廓国的概念和关系 邑与都——邑为居民点,奴隶主驻地;凡邑有宗庙、先君主曰都,无曰邑,邑曰筑,都曰城 邑与市——并非所有邑都有市 城与国——同义 城与廓——古文献“三里之城,七里之廓”;“内为之城,外为之廓”;“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 3.商、周的都城及代表城市名称 第三章 1.燕下都、赵邯郸、齐临淄、楚郢都、鲁城、郑韩故城、淹城的布局特征。 燕下都 特征: ?着眼城防,将平时建设与战时防御要求紧密结合; ?改变通行的以外廓充作经济活动综合区的规划方式,按照军事需求,以整个外廓为城防区。 ?利用河道加固城防,利用河道作为分区规划的分界标志,为城市提供水源和航运之便。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 古代史篇(1—8章) 第一章 1、原始的居住形式有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建筑等。(P2) 2、中国城市产生的时间:原始社会解体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产生的。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而产生的。(P7) 第二章 1、名词解释: 邑与都:邑并不仅是城市,而是泛指所有的居名点,都市奴隶主的驻地。 邑与市:并不是所有的邑都有市。 “市”与“井”:常常联系在一起,常称“市井”,因为市一定是在居名点中,即在邑中,而居名点中必然有井。 城与国:国与城的意义相同,城市防御性的构筑物。 城与廓(kuo):廓比城大,或城在廓,城廓均是防御性的。奴隶主贵族居城,一般人民城外廓。 城与市及城市:市指交易场所,城指防御城垣,有城的不一定全是市,市也不一定全有城墙,城与市的概念不同。即私有制及阶级产生后,需要用城垣保护私有财产,需要专门的固定的交易场所,从而从一般的居名点(邑)中分化出来。(P14) 2、翻译“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建筑师丈量土地及建筑城市。每边长九里,每边开三门,城有九条直街、九条横街,每条宽度为车轨的9倍,可以并排走三辆车。王宫的左边是祖庙,右边是社稷坛,宫殿前面是群臣朝拜的地方,后面是市场。市场和朝拜处各方百步(边长一百步的正方形)。 3、周代建筑已广泛采用油漆,色彩也有等级规定,天子柱瓦用丹色,诸侯用黑色。(P15) 第五章三国至唐朝时期的城市 1、曹魏邺城的规划 (1)曹魏邺城复原想象图 P38 复原图特点: (2)总结:宫城有多个宫城变成单一宫城,且位于城北正中,中轴线纵贯全城呈对称布置,方格网状的道路系统和宫城与坊里“不复相参”的规整的坊里,这都说明儒家的礼制思想,从邺城开始在城市建设中的强化和运用。 2、隋唐长安的城市规划思想 P55 优点:(1)隋唐长安的规划,仍是继承了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传统,由于完全是新建,这种传统的布局方式表现得更为突出,而且有所发展。 (2)长安城平面方正,每面开三门,宫城居中,宫前左右有祖庙和社稷等,都是《周礼?考工记》上所列的王城制度。 缺点:城市规模、道路宽度、坊里面积都大得惊人,远超实际需要

西建03-13年真题中国城市建设史考题

03年中国城市建设史考题 一、填空题。(55/1’) 1.城最初的定义是进行防御的实体,在中国古代“城”有不同的称谓,如《左传》记载: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无曰( )。 2.我国的城郭之制起源于()代关于“城”的记载()。早期的“城”与“郭”关系比较随意,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城在郭内,如江苏武进淹城、()2)城附之于郭之一角(城郭并置),如:燕下都、()、();3)城郭分设,如:( ). 3.乌尔城建于公元前2000-2100年,城中建有起着天体崇拜作用的(),其同时是城市的公共中心,体现了人性与神性的结合。 4.被誉为“城市规划之父”的()在希波战争后将棋盘式道路网的规划结构加以理论阐述,并在最先在()城的重建工作中加以应用。 5.公元前1世纪由奥尔梅克人建设的()城的中心由一组举行宗教仪式的纪念性建筑物构成,分布在一条2km长的大道两侧,主要的建筑物在()、月神庙。()等。 6.印度中世纪的莫沃尔王朝在首都阿格拉建造了杰出的建筑物(),被称作“印度的珍珠”。 7.日本战国时期,为了战争的需要,封建领主们建造了大量的供瞭望及防御的建筑()。 8.北魏洛阳城的规划建设有()主持:隋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城的规划建设由()主持;元大都的规划建设由刘秉忠主持。 9.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特别重视中轴线的建设,城市布局多以中轴线绝对布局,明清北京城以一条长达7.5km的中轴线构筑了帝都风貌,这条中轴线由南至北的重要节点有:永定门、()、大明门、()、()、午门、太和门、()、()、()、乾清门、()、()、()、坤宁门、()、()、景山、地安门、()、()。 10.被誉为欧洲的客厅的是() 11.明清时期的票号业中心城市有()和(),手工业中心城市(),其城市布局特征与其城市性质是相适应的。

清华大学建筑学基础考研参考书

2016年清华大学建筑学基础考研参考书 《中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董鉴泓,主编 《外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沈玉麟,编 《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刘敦祯 《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潘谷西 《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陈志华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罗小未 2015年考研复习方案和规划 前几遍专业参考书的复习,一定要耐心仔细梳理参考书的知识点并全面进行把握1、基础复习阶段 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为下一个阶段做好准备。 2、强化提高阶段 本阶段,考生要对指定参考书进行更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做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 3、冲刺阶段 总结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温习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做专业课模拟试题。调整心态,保持状态,积极应考。注意事项 1、学习任务中所说的“一遍”不一定是指仅看一次书,某些难点多的章节可能要反复看几遍才能彻底理解通过。 2、每本书每章节看完后最好自己能闭上书后列一个提纲,以此回忆内容梗概,也方便以后看着提纲进行提醒式记忆。 3、看进度,卡时间。一定要防止看书太慢,遇到弄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专业咨询师或本校老师。 三、学习方法解读 (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了解课本基本内容,对知识体系有初步了解,认真做课后习题,考研题型基本离不开课后题的原型,将课后题做清楚明白,专业课基本就不会成为你的问题。 2、对课本知识进行总结,材料综合相对于其它只考一门专业课的专业来说,知识点比较多,前后章节联系不强,因此需要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对课本题型进行分类。 3、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记录下来,并用红笔标记,着重去理解那些易考而对自己来说比较难懂的知识,尽可能把所有的有问题知识要点都能够及时记录并在之后反复进行理解。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

中国城市建设史(快速记忆版)

一、原始时代 城市形成:1城市需具有一定的规模 2、有永久性大型建筑3、有手工生产场所和交换贸易场所4、一定城市基础设施5、密集的居民居址 中国城市产生的时期起源: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 二、周代 城与廓:廓比城大,或城在廓内 城、市:市指交易场所,城指防御城垣 《周礼.考工记》 背景:《考工记》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有关工艺技术的著作,春秋时代营国制度的总结 内容:“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大意:建筑师营建都城,呈方形,每边长九里,各开三门,城中有九条直街,九条横街,也可能是有三条南北向、三条东西向的主要干道,每条干道由三条并列道路组成; 道路宽度为车轨的九倍,城中间为王宫,左为祖庙,右为社稷坛,后面为商业市场,市与朝各占地一百亩。 背景:1、社会伦理2、是儒家学说的基石3、礼乐关系的建立为政治制度而服务。 影响: 1、等级思想贯穿其中2、城市规划的独特艺术观:礼乐思想观念的建立。3、祭祀观念影响城市规划,促进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意义:体现的营国制度是较早成形的制度,体现了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教礼法关系,体现以儒家为代表的维护礼制、皇权至上的理念。 西周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特点小结(1)城市数量多分布广规模偏小(2)形成三级城邑网。 (3主要功能是政治中心和军事据点(4)城市建设有了一定规制。 三、春秋 《管子》; 制度:选择城址强调了城市的给排水、防洪,要求因地制宜。 影响和意义:是一本革命性的也是极为重要的著作,打破单一的布局模式,从城市功能出发,确立理性思维和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准则。 城市规划思想:(1)城市分布密度问题 2)提出城池选址的原则 3)提倡因地制宜4)创立较全面的功能分区5)土地开垦和城市建设的协调6)城郭之制 春秋战国城市建设特点:(1)城市形制多不规整。(2)城市规模庞大(3)城廓分功明确4)城市分区有显著变化。 四、西汉长安 建设阶段:(1)汉武帝时,离宫兴乐宫改建为长乐宫,在长乐宫西面建未央宫,又在两宫之间建武库。2)汉惠帝时筑长安城墙,建东西二市。(3)汉武帝时,在长乐宫的北面建明光宫,在未央宫的北面建桂宫、北宫,在西面城外建建章宫。 规划特点:1)总体采用前朝后市2)城内有官署、市场、居民区3)闾里制 意义:1、城内有官署、市场、居民区2、从总的形制和布局与“面朝后市”相符3、在规划建设上,宫殿占地面积大4、闾里制5、人口规模增大6、为加强集权,管理贵族富豪,形成了城市带。 五、东汉洛阳 总体规划特点①以宫为中心的分区规划结构奠定了礼制基调。②南北轴线的出现③沿袭营国制度④旧城改建类型。 六、曹魏邺城 影响:1)功能分区明确,中轴线对称应用于城市。2)以宫为中心,遵循礼制呈上启下3)功能区分布灵活创新

2018年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考研(0853)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复习指导---新祥旭考研

2018年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考研(0853)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复习指导一、招生信息 招生院系:建筑学院 招生专业:085300城市规划 授予学位:专业硕士; 二、研究方向 01(全日制)城市规划硕士 三、考试科目 1、初试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 202俄语或 203日语 ③356城市规划基础 ④512城市规划设计(6小时) 2、复试考试科目: 复试时综合考试内容:城乡规划学综合专业知识。 四、参考书目 《中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董鉴泓,主编 《外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沈玉麟,编 《城市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李德华 五、复习指导 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第一遍学习教材的时候,做笔记主要是归纳主要内容,最好可以整理出知识框架记到笔记本上,同时记下重要知识点,如假设条件,公式,结论,缺陷等。记笔记的过程可以强迫自己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效地加深印象。第一遍学习记笔记的工作量较大可能影响复习进度,但是切记第一遍学习要夯实基础,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第一遍要以稳、细为主,而记笔记能够帮助考生有效地达到以上两个要求。并且在后期逐步脱离教材以后,笔记是一个很方便携带的知识宝典,可以方便随时查阅相关的知识点。 (2)第一遍的学习笔记和书本知识比较相近,且以基本知识点为主。第二遍学习的时候可以结合第一遍的笔记查漏补缺,记下自己生疏的或者是任何觉得重要的知识点。再到后期做题的时候注意记下典型题目和错题。 (3)做笔记要注意分类和编排,便于查询。可以在不同的阶段使用大小合适的不同的笔记本。也可以使用统一的笔记本但是要注意各项内容不要混杂在以前,不利于以后的查阅。同时注意编好页码等序号。另外注意每隔一定时间对于在此期间自己所做的笔记进行相应的复印备份,以防原件丢失。统一的参考书书店可以买到,但是笔记是独一无二的,笔记是整个复习过程的心血所得,一定要好好保管。

建筑学专业考研复习资料

建筑学专业考研复习资料 研究方向01建筑历史与理论 02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03城市规划与设计 04景观建筑学 05建筑技术科学 初试科目01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 ③602(建筑/城市/景观)历史 ④514中国传统风格建筑与文物保护设计(6小时) 02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 ③602(建筑/城市/景观)历史 ④511建筑设计(6小时) 03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 ③602(建筑/城市/景观)历史 ④512城市规划设计(6小时) 04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 ③602(建筑/城市/景观)历史 ④511建筑设计(6小时)或512城市规划设计(6小时)或513景观规划设计(6小时)05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 ③301数学一或602(建筑/城市/景观)历史 ④511建筑设计(6小时)或802建筑物理 参考书目602 (建筑/城市、景观)历史 《中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董鉴泓,主编 《外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沈玉麟,编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王向荣 《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同济大学出版社[英]杰弗瑞?杰里柯//苏珊杰?里柯译者:刘滨谊 《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周维权 《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刘敦祯 《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潘谷西 《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陈志华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罗小未 802 建筑物理

中国城市建设史题库及答案

3:为什么说我国周代发生过两次筑城高潮?西周时期有哪些主要城市?各有何不同性质?①第一次西周初年,政治中心在丰镐对于黄河下游,特别是原来商代的中心地区,不便统治,故周武王时,曾命周公在洛阳附近新建王城及成周两个城市,目的是将殷商顽民管制于成周。第二次,解放后,在洛阳西部发现东周时代夯土城墙址可能即为周王城,其部分以为涧水冲毁,部分在涧水西岸,文化遗址多为东周及春秋时代,与该城建于西周不符,故可推断进行了第二次筑城高潮。②主要城市:丰京,镐京,洛邑,成周。③丰京?镐京:是西周的都城,洛邑监视殷顽民,在东周时曾是都城,成周用于集中管制顽民。 4:简述《周里?考工记》中关于营国制度的内容并加以解释。周代王城制度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历史发展过程有何重大影响?①“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匠人营建都城,方九里应为每边长九里,旁三门指每边开三个门,国中九经九纬指城内有九条竖直街九条横街,经途九轨指路宽为车轨的9倍,可并排走三辆车,左边为祖庙,右边为社稷坛,前面是行政办公,后面是市场,市与朝各方百步。②影响:1“旁三门,宫城居中。左祖右社”等都按这个制度,而且越往后,都城的建设越严格按照此制度,如唐长安,宋汴梁,元大都,明清北京,这也与儒家思想受推崇有关.2农业之国的周朝,规划与井田制有关,城市形制完整。3前堂后寝,与后来北京外朝内廷一致。 6:为什么秦统一全国后城市能得到空前的发展?发展概况如何?秦统结束了长期的战乱纷争局面,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根本愿望。实行有益于全国统一,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措施。如: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及郡县制度;拆除各国城墙,将大量人口集中于首都,促进其发展。建立了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在政策上重农工商业的发展,各国都成虽被拆除,但这些城市依旧是地区的商业中心,如淄博,邯郸,寿春等,还出现了一些新的都会如云阳,琅琊,冶铁中心临邛,海上贸易中心南海,会稽,琅琊,芝罘等。 9:汉长安修建过程及其平面部局有何特点?略述汉长安平面布局的形成因素①建国之初,利用秦代长安宫的离宫扩建为长乐宫,在其旁建造未央宫和北宫,并以此为基础建造长安城,汉武帝在城西修建章宫,城内桂宫,明光宫,王莽时在城南修建辟雍等礼制建筑,东汉时改为陪都,称西京,光武十年修长安高庙,修西京宫室,东汉末年被董卓烧毁,南北朝修复,隋文帝时废弃。②布局:为了配合地形及现状,城市平面呈不规则矩形,有城门12个,同城的大道由3条并列的道路组成,中为驰道,帝王专用;城中大部分为宫殿所占,城东北系手工业作坊,城南至曲江终南山为上林苑,城内九市,集中设市,商业发达;闾里多,城周围皇帝陵墓处设陵城未央宫,利用龙首山的地形,因地制宜先建前殿,城内直至曲江池,终南山全部为上林苑范围,为帝王专用园林。③以秦长安城为基础修建,西南龙首山要求修建配合地形,修建过程中有战争破坏,人口增多,城市扩大,汉代为加强中央集权,管理各地富豪,修筑陵城。11:汉代东都洛阳是如何形成的?其布局有何特点?①当时,长安在战争中受到严重破坏,宫室荡然,人口稀少,短期难恢复,匈奴也日益南下,对关中有威胁,洛阳虽在战争中有破坏,但南宫尚好,由于地理交通水运便捷,成为中原地区最大的商业都市。②东都洛阳城是一座不规则的长方形,东西窄而南北宽,其中仍以宫殿为主,南北两宫几乎占据了城内一半土地,南北宫之间均为方整的闾里,街道呈方格形,城内有东西南北方向大街各五条,相互交叉形成24段,约有140多个闾里,祭祀建筑在城南洛水南,魏文帝曹丕亦建都洛阳,当时南宫已残破不堪,遂拆除改为闾里,而将主要宫殿建在北宫,另在东北角建金镛城。 12:西汉“五都”有哪些?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都南阳,吴都建康,魏都邺城 14:曹魏邺城规划的主要内容及其划时代意义是什么?①城市中间有一条通向东西主要城门的干道,将城市分为两部分。北半部全为统治阶级专用区域,正中为宫城,其中不止一组举行封建典礼的宫殿建筑和广场。东西轴线南部为房衙和一般居住区,划分为正方的房里。南北向有三条干道,东西干道与中轴线干道丁字相交于宫门前,并建有三座正车门,形成一个关闭型广场。 ②邺城的规划布局在古代城市的规划中有重要影响,城市有明确的分区,统治阶级与一般居民严格分开某一方面继承了古代城与廓的区分,也直接继承了汉代宫城与外城的区分,不同点是区分更明确,不像汉长安与洛阳宫城与坊里相参,或为坊里所包围,这也反映了阶级的对立级当时的等级森严。整个城市的布局,将道路正对城门,干道丁字相交于宫门前,这样把中轴线对称的手法从一般的建筑群,扩大应用于整个城市。这种规划手法对以后的都城布局有很大的影响,如唐长安城。 16:古代南京城是怎样形成的?南朝建康有何发展?其规划布局有何特点?①春秋末年——战国筑金陵邑城——三国建都城建邺——晋改名为建康②在东晋王朝初年国力很弱,只是利用孙吴时代的都城,局部改建宫殿,称建康宫,后又改建。在东晋中期,新建军政中心东城府。建西周城,安置诸王。这样就形成了宫城,东府城,西周城鼎足之势。三城之间是居住坊里和商市,城共9门,每道三门,上有重楼,秦淮河为商市码头,佛事园林新建。③建康城因位于长江岸边的丘陵起伏地区,山,河,湖地形复杂,而且由于各朝逐步扩建而成,整个城市呈不规则形,但其中宫城部分则按一定的规划制度,比较方正,坊市地区比较凌乱,有明显自发发展的情况,建康城实际上是一组城市形成。 17:隋唐时代我国经济社会有哪些重大发展?城市发展概况如何? ①南北朝后,中国的经济中心逐渐转向江淮流域,但军事政治中心仍在关中,出现了政治中心和军事中心分离的情况。大运河开挖,沟通了南北交通,运河沿线发展了一些城市,国内经济统一,经济发达后加强对外交流,丝绸之路及海上贸易得到发展。②运河沿线四大都市:淮安,扬州,苏州,杭州.重要的通商港口城市:广州,扬州,泉州.重要的商业城市:宋州,淮阳,泗洲,汴州.三大商业都市:广州,扬州,汴州③唐代在隋朝大兴城和洛阳城的基础上,发展建成了东,西都长安与洛阳,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其规划布局,严整的坊里,市肆制度,对后代和日本城市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25:宋元时代我国城市有何重大发展?10万户城市增加到40个;出现繁华的商业街;南方城市成为巨大经济中心;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大规模营建都城并继承汉族城市规划传统;集镇大大增加;有的发展为城市;城市防御工事加强,城市发展迅速,形成关厢;坊里的封闭模式被打破。 7:简述汉代城市发展的特点.城市分布更远更广;商业都会出现;城市专业化加强;西域与边防城市出现。19:隋唐长安城规划有哪些特点、成就和问题?对其他都城规划有何影 响?①由于城市是完全新建的,所以传统的布局方式表现的更加明显,城 市布局上,不使“宫殿与居民相参”的意图十分明显,采用严格的坊里制 度,道路突出宫殿,一切从皇帝意图出发。城市规模:道路宽,坊里大得 惊人,远远超过了实际需要,处处以大来反映当时大一统的强大威力。城 市对称布局突出中轴线,又通过中轴线突出宫殿,这种将城市作为一个构 图整体,使道路,坊里,建筑布局成为一个统一的规划手法,是中国城市 建设的优良传统,隋唐长安在布局上的整体性,超过了以往任何城市. ② 长安城的规划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有很大的影响。后建的东都洛阳,汴梁, 金中都,元大都也都受其影响,也是当时外国城市规划学习的榜样,如日 本平安京。 22:我国古代名城扬州的城市地理条件自春秋时期以来发生过哪些变迁? 战国,秦汉至隋唐时期城址,规模如何变化?扬州为何能在隋唐时期成为 全国最大的城市?①春秋时长江江面很宽,达50里,唐代扬州有子城和罗 城,子城在蜀岗,为春秋时的邗城②战国时建沟城,楚怀王十年的广陵城, 秦统一扬州成为重要的交通中心,城市有发展,汉初为盐铁等工业中心, 城址扩大,隋时有子城和罗城③a位于富庶的长江下游,又是长江与大运 河的交汇处b江,淮,盐的集散地c海外交通,海上丝绸之路。 26:试从隋唐东都的建设和五代以后在开封建都说明我国中原及东南地区 经济的发展对政治中心东迁的影响。隋唐东都的建设使政治中心和经济中 心产生分离,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加强两中心的联系,洛阳的供应条件较长 安好,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经济上的优势,开封与殷商时代就出现不少 城市,古代文化发展较快,经济发展迅速,处于大运河与黄河交汇处,工 商业交通重镇,五代建都政中心,商业都会,经济发展会对政治中心东迁 起引导作用,起到积极影响。 29:开封在宋代的城市道路系统,市肆街道,手工业区,文化娱乐设施布 局有何特点?宋开封居住区对汉唐时代严格封闭的坊里制的废除有何意 义?绘平面简图。①道路系统:城市道路一官城为中心,正对各城门,形 成井字形的方格网,其他一般道路多成方格形,也有丁字形相交的;开封 的市肆街道分布在全城,与居民区相混杂,沿街,沿河道开设各种商铺, 形成商业街,城市手工业大多建立在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基础上,文化娱乐 设施多出现在城门附近或闹市区。②开封城内有通宵营业的地方,形成了 夜市和晓市,这反映了城市经济和市民阶级发展的需要。③严格的里坊制, 限制了人们的自由,限制了人们经济活动,更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宋开封 居住的街巷增加了人们经济活动的自由度,使经济较快发展。 33:宋代平江府(苏州)有何悠久历史?平面规划布局有何特色?①春 秋时代为吴国都城,自吴国始,秦汉,晋唐以来,苏州都是东南沿海人口 众多,规模较大的重要城市之一,这里由于大运河的开通,一直是江南政 治经济文化的中心。②城市平面南北较长,东西较短,呈长方形,城市道 路成方格形,主要是井字形或丁字形相交的,河道东西三条,南北四条, 人称三横四直,城中很多坊,但无坊墙及坊门,仅作为一种管理制度,商 业在市一定地段设有市及坊;宋代佛道两教并崇,因而这类建筑很多,苏 州的城市园林,在南北朝时已有相当规模,以后更加发展,成为独具风格 的古典园林艺术。 34:宋刻《平江图》有何价值?从中反映出古代江南城市骨架的相对稳定 性和空间的走向开放,如何解释?①这是我国最早。最详细准确的城市平 面图,在世界上也是较早作品。宋代城市现状实录正确反映了当时中国城 市的面貌,并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重要证据,更是 研究古代城市建设和建筑历史方面的珍贵资料,展现了当时测绘水平的高 超。②古代江南城市的骨架是河道,河道是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主要命 脉,因此不会随便迁址,这就是相对稳定性。古代江南城市的格局不同于 北方城市那样平面规则方正,这也与水网地区河道纵横的自然地形有关, 没有严格的里坊制,是不规则的街巷,这就是空间轴向的开放。 36:泉州城市布局有何特点?元末以后泉州走向衰落的因素有哪些?①泉 州城市平面式不规则的,一方面是河道导致地形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是由 于逐渐的扩建形成,最先建造的子城的平面和一般古代城市一样,由方城 及正对四个城门的十字形街道形成骨架,城市发展时,沿城门外的出城干 道延伸,城市扩建时,沿新发展的地区外围修筑城墙,泉州的道路系统虽 然不像其他城市那样方正规则,但仍以原来子城内的十字街及其延长线为 骨架形成不太规整的方格网系统。②海盗侵扰,海禁,帝国主义东侵,港 口淤塞。③元朝统治者对于工商业多度剥削,导致城市萧条明清闭关锁国, 商业受遏制,过度开垦土地导致水土流失,更要注重加强海防以及保护生 态。抵制、排斥海洋文明和商业文明,这是泉州港衰败的根本原因。 38:元大都规划建设有何特点和成就?绘制平面简图。是唐长安后,平地 起家新建的最大都城,继承,总结和发展了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优秀传统, 至今保留下来。继承和发展了唐宋以来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优秀传统手法 —a三套方城,(外城,皇城,宫城)宫城居中,中轴对称的布局,这反映 了封建社会儒家的居中不偏,不正不威,的传统观点把至高无上的皇权加 以烘托,达到其为政治服务的目的;b规则的宫殿与不规则的苑囿相结合; c完善的上下水道;元大都的规划与建设,都是由刘秉忠负责元大都:统 一规划,统一建设,多方参与,机制保证。 41:明南京城市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盛况,试通过对其布局的说明加以简 要描述。南京城市是我国典型的不规则型都城,城内有规则方正的宫殿区 及反应商业及手工业的自发成长的市肆区,市肆区集中于鼓楼从南秦淮河 这一带为繁华的商业中心,主要为自发形成的区域,布局不规则,明太祖 时因商旅繁盛,曾大量新建廊坊,塌房,供商旅居住并作为货栈,明代手 工业非常发达,清代以后更加发达,专门设有江宁织造府,明代的南京城 也是全国文化中心之一,并且当时的宗教建筑也很多。 43:明代中都建设失败的教训是什么?中都规划布局手法对后来的北京规 划有何影响?①脱离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条件和国家财力物力,劳民 伤财,计划过大,朱元璋的英明决断,及早“下马”,避免隋炀帝的历史覆 辙。②明北京城布局恢复传统的宗法礼制思想,继承历代程度规划传统。 城市分京城,皇城,宫城三重。整个都城以皇宫为中心。皇城左祖右社, 前朝后市。充分运用中轴对称的布置手法。44:明代北京城规划是如何利 用和更改旧元大都的?绘示意图说明①李永乐元大都的街道作为基础② 京城范围和元大都相比,北部向南收缩了5里,南部延长宫门前御道长度。 ③居住单元与元大都相仿,用胡同划分为长条形的居住地段④市肆与元大 都不同,在正阳门外的大街,东西河沿岸形成一条繁杂的商业区,由于是 自发形成,道路布局极不规则。⑤园林较元大都有较大发展,在中轴线上 有了景山公园⑥城市水系基本沿用元大都。①明北京城的布局集成了历代 都城规划的传统,整个城都以宫城为中心,完全符合左祖右社②在城市布 局艺术方面,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强调了中轴线,造成宏伟壮丽的景象 ③北京城内的街道,基本为元大都的基础,④商业市肆与元大都不同,改 在城南⑤居住区在皇城四周,划分为三个坊⑥城市水系沿用元大都 46:成都有何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在历史上的经济政治地位如何?明清 时代形成的城市平面有何特征,为什么?1成都所在的成都平原为四川盆 地西部丘陵环绕的一小块冲积平原,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称天府之国;2 成都自秦汉以来成为长江上游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工商业也十分繁 华,西汉时成为五大商业都会之一,唐代商业繁荣仅次扬州,有扬一益二 之称。汉末为益州治所,明清时皆为成都府,为四川省会城市;3由于筑成 时顺随河道,城市基本上呈正方形,但不规则,城池和街道非正南而是东 北,西南向,皇城位于商城中心,方正规则,正南北,因而与整个城市平 面及道路呈一角度。 48:明代边防体系在陆上和海边是怎样的?试述不同边防城市经济发展不 同境况与其它地理区位和形势演变的关系?①为了加强对长城的防守,在 长城沿线内侧修筑了大量的军士卫所和边防城堡并划分防区,形成长城沿 线的九边重镇,在东南沿海也建立了大量的卫所城市,防御千户所。②a 九边重镇的城市多数为边境地区的中心,军事防御职能,较强的政治,经 济职能b千户卫所城市一般以驻屯为主,经济职能相对较弱,有不少非军 籍居民c防堡,寨为纯粹的军事设施,居民基本以驻为主,基本没有经济 职能。 49:我国明代陆上和海上城寨防御手段从城寨平面上得到哪些反映?举例 说明。陆上城寨以杀虎堡为例,由于新旧两堡之间东西筑墙连成一体,杀 虎堡仅留南门,门有瓮城,城内沿北墙正中建有玄武庙,平集堡有玄武门, 南门较大有瓮城,中间的夹城开东西二门, 海上城寨以水城为例,水城由水闸引海水入城。城内东西之间的街道为主 要街道,西北东南向,偏西跨街建有鼓楼,与鼓楼对峙的还有钟楼,南北 们之间也有街道但稍微错开,并不对正。 52:明代平遥城、太谷城繁荣的因素是什么?给城市建设带来什么成果? ①平遥和太古城为全国性的票号中心城市,主要是由于晋商的崛起②在城 市建设方面,平遥太古城内票号,商铺众多,票号建筑在前,中间为管理 部分,后有客房,沿街建筑十分考究,内部装饰华丽,但由于这种经济发 展仍属于封建经济的范畴,并没有引起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变化, 因而也没有突破封建城市的布局。 54:从南翔镇平面布局看我国江南小城镇在利用河道进行规划建设方面的 经验和特色。城镇在四条水道交汇处的十字港形成中心,并沿四条睡到向 后延伸形成十字形主要街道,也沿河道形成十字形,与大街贯通的小巷多 达40余条,街巷较狭窄,弯曲,呈典型的自发性城镇的路网格局。 58:我国近代城市发展可分为那几个阶段?从这些阶段的社会经济历史背 景说明其与城市发展的密切关系①19世纪中叶至末叶,鸦片战争结束后, 清王朝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土地上出现了“租界“,这一时期洋 务派采用资本主义技术开办工厂,对城市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大量新兴 城市出现;②19世纪末叶至20世纪20年代,《马关条约》签订,辛亥革命没 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连年战争,谈不上什么城市建设,租 界畸形繁荣;③20世纪20年代前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上海江浙地区发展较 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较大发展;④20世纪20年代末叶至抗战以前,政治 中心在南京,经济中心在上海,这一时期有较大发展,并制定过程规划; ⑤抗战期间至解放前夕,军事工业及资源的开发,使一些城市得到新建和 扩建,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地区基本没什么建设,解放区着手改变一些 就城市的不合理状况。共产党提出了为“工业生产,为劳动人民服务”的 城市建设方针,开始城市建设工作。 61:略述上海近代史上三次城市规划的大意及其历史评价。第一次城市规 划:1927年开始着手规划,1929年提出“上海新区及中心区的规划”。意义: 由于经济政治上的原因,该规划没有实现,由美国的市政专家作为顾问, 受到欧美规划理论的影响,一些中国建筑师在建造“中国固有形式”的建 筑方面起了献策所用,在中心区规划中试图采用中国传统手法。第二次城 市规划:1938年日本占领上海后,开始着手上海城市规划,意义:在规划 图上可以很明显看出军用机场,军事机关,码头有仓库,铁道等占有突出 位置,规划图虽然画的很细致,但形式主义色彩很浓厚。第三次城市规划: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接手上海后再次开始上海的规划,这次规划分 为一二三稿。意义:这次规划由于脱离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无法实施,尽 管如此与中国近代其他城市的规划相比较,在工作方法和科学性上精细很 多,在规划过程中积累了不少调查资料,在近代新的规划理论的传播上也 起了一些作用62: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的上海市规划三稿有哪些在二稿基 础上的改进?应用了哪些当时较先进的规划理论?在中国近代城建史上有 何价值?改进:①疏散市区人口,降低人口密度,提高绿地比重,研究工 业区的分布②工业区附近建立独立住宅区③拟定南北快速干道及环路系统 ④引入式港口,铁路尽量与港口及工业区直接联系,发现了实际问题如“编 组站”的设置问题,“卫星城镇”“邻里单位”“有机疏散”“快速干道”. 价值:与近代中国其他城市规划相比较,在工作方法和科学性上精细很多, 在规划过程中积累了不少调查资料,在近代新的规划理论的传播上也起了 一些作用。 65:青岛有何优越自然地理条件?1910年德国人所作的青岛规划是如何利 用这些条件的? ①青岛市地处胶东半岛东南部,有着天然的海陆优势,而成为五大外贸口 岸之一②众多地区进出口物资主要集散地。③也是太平洋国家与欧亚大陆 国家联系的纽带,④同时也是以港口为主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港口设于 胶州湾内,可以避免海浪直接冲击,道路系统与地形结合非常好,道路与 绿化结合很好 66:日本占领青岛时期的规划有那两个层次?略述其大意并加以评述。① 将其建设计划列入“北支产业开发计划”并拟定“青岛特别市地方计划” 及“母开计划”②企图扩大城市范围,成为华北战略基地及掠夺物资的港 口③青岛市将胶州,即墨两县划入,还拟扩充大港,新建运煤港,(客运通 过住宅到新市中)将客运与货运分开④将“母市”向北拓展,并拟将其扩 为一带形城市。青岛是帝国主义独占城市,有长期的建设目的,因而有一 定的规划,建设不像其他半殖民城市一样混乱。在城市规划的一些共体技 术及方法上, 69:旧中国在帝国主义独占下的城市规划有何共同点?如何评价?①城市 规划与建设体现了明确的目的,有的偏重军事,有的工商,有的宫城,交 通也有综合的②城市建设中的隔离和差异:中国人和外国人居住分离③引 进外国的建筑形式,早期多古典或仿古形式,占领时期则现代主义色彩主 义色彩浓重④表现资本主义城市的特征,在多个方面都能体现出资本主义 有过统一规划的城市,①城市内各项物质要素安排比较合理②城市风格统 一,③建筑物及道路配合地形④建筑形式与色彩与地区的天然地形环境良 好结合,道路对景的变化及城市轮廓线的处理,绿化的细部处理⑤市政工 程的技术问题可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