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教育拉丁美洲化”的现状成因与对策

我国“教育拉丁美洲化”的现状成因与对策

我国“教育拉丁美洲化”的现状成因与对策

我们需要分析一下造成“教育拉丁美洲化”现象的主要成因。一方面,全球化的影响

使得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密切,拉丁美洲国家的教育模式和理念也获得了更多的

流传和接受。中国国内的一些教育问题,比如应试教育导致学生缺乏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让人们开始寻求其他国家的教育经验来弥补不足。中国与拉丁美洲国家在经济、政治、文

化方面的合作也促进了教育模式的交流和影响。

现在,我们来看看“教育拉丁美洲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和特点。教育资源的倾斜。一

些地方和学校倾向于模仿拉丁美洲国家的教育模式,导致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高质量的

教育资源无法充分利用。教学内容的单一。一些学校在教学内容上过于追求西方或拉丁美

洲国家的教育理念,而忽略了中国的国情和文化传统,导致学生对国家历史和文化了解不足。教学方法的僵化。拉丁美洲教育模式注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过于死板,影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针对“教育拉丁美洲化”现象,我们需要采取一些相应的对策来解决问题。我们需要

加强本土化教育理念的宣传和推广。学校和教师应该更多地注重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在接受西方教育理念的也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我们需要改革

教育评价机制,引导学校和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只有在这种新的评价机

制下,学校才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但也应该在积极吸收外来教育理念的坚守本土文化和特色教育。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

政策,引导学校和教师避免过分模仿拉丁美洲的教育模式,确保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全球高校食品学科教育国际化现状及趋势分析

全球高校食品学科教育国际化现状及趋势分析 摘要:我国食品工业领域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随全球化进程不断增加。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重心所在。该文选取并调研了全球范围内拥有知名食品学科的大学在教 育国际化方面的发展状况,从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吸引海外留学生和交换生以及鼓励学生出国交流等几个方面进行 对比分析以发现自身不足。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各高校在食品学科学生国际化培养方面所做的工作相对较为薄弱,需要引起重视并加大培养力度。 关键词:食品学科国际化师资海外交流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 (2015)01(a)-0023-02 随着全球化进程和食品工业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食品工业领域对高层次人才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迫切需要相关专业的国际化创新型复合人才,对食品学科专业性人才的国际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重心所在。大学教育作为一种精英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而大学教育的国际化更是当今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必经之路[1],其主要包括师资国际化、学生国际化、教学内容国际化、实

习场所国际化、学位制度国际化和教育观念国际化等多方面的内容[2]。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大学都在致力于推进大学教育国际化的工作。与国内高校相比,大多数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模式已趋成熟,在培养计划中十分重视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国际化水平的提升。能否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尽快提升我国教育质量以及人才培养国际化,对于我国在全球化竞争中的快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我们选取并调研了全球一些拥有知名食品学科的大学在教育国际化方面的发展状况,从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吸引海外留学生和交换生以及鼓励学生出国交流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以发现我们自身的不足并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1 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 国外许多著名大学的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和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力度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其各方面的优势,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较大,从世界范围内招募到大量优秀人才。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 Davis)的食品科学与技术系拥有23名专职教师,其中有6人分别来自英国、意大利、德国、日本、以色列、加拿大等国家,在教师总人数中所占比例超过1/4。美

中国与拉丁美洲国家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发展中拉友好合作关系 创造21世纪美好未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宋晓平 (200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以来,中国同拉丁美洲国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逐步加快发展的过程。我国对拉美地区的外交取得了巨大成就,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加强。截至1998年底,19个拉美国家,包括所有的大、中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目前,双方携手,共同努力,正在把中拉关系推向具有美好前景的21世纪。 一 中国和拉丁美洲的贸易和友好关系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在16世纪中叶,中国和拉丁美洲就有了贸易往来。当时,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菲律宾马尼拉港转口,同墨西哥和秘鲁太平洋沿海口岸分别建立了海上贸易通道,形成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往来其间的大帆船被拉美人称为“中国之船”。中国把丝绸、瓷器、陶器、棉布、香料、火药等产品输入新大陆,从那里带回白银、玉米、烟草等产品。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后流入拉美的大批华工,为当地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和民族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后来成为中拉经济关系和民间友好往来的重要纽带。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对外联系的发展,我与越

来越多的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但是,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以及美国反华政策的影响,大多数拉美国家继续与台湾当局保持着“外交关系”。但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同拉美国家的很多有识之士一直在为发展双方的友谊和经济往来做出不懈的努力。这里需要指出的是,1960年9月28日,古巴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成为第一个与我国建交的拉美国家。 70年代,在过去20多年民间往来的基础上,中拉关系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1971年,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智利、秘鲁、厄瓜多尔、圭亚那、墨西哥、古巴、特立尼达和多巴哥7个拉美国家投票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另外一些国家,如阿根廷、巴巴多斯、哥伦比亚、牙买加、巴拿马等国也改变了以往的态度,投了弃权票。自此,很多拉美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中拉关系揭开了新的一页。1970年12月15日,智利阿连德政府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70年代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拉美国家还有:秘鲁(1971年11月2日)、墨西哥(1972年2月14日)、阿根廷(1972年2月19日)、圭亚那(1972年6月27日)、牙买加(1972年11月21日)、特立尼达和多巴哥(1974年6月20日)、委内瑞拉(1974年6月28日)、巴西(1974年8月15日)、苏里南(1976年5月28日)、巴巴多斯(1977年5月30日)等国。如果说,在70年代之前,中拉关系是以民间往来和“人民外交”为主,那么70年代以后,则呈现出一个官民并举、多渠道、多层次、全面发展的新局面。 二 中国在70年代末以来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对对外政策逐步进行调

拉丁美洲研究 格式

拉丁美洲研究格式 1.引言 1.1 概述 拉丁美洲是世界上一个独特而又多元的地区,涵盖了南美洲、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这个地区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多样化的自然景观和复杂的历史背景而闻名于世。拉丁美洲地域广阔,包括了许多国家和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风俗、语言和特色。研究拉丁美洲是一项引人入胜的任务,它涉及到许多领域,如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等。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拉丁美洲的历史背景和经济发展,以及研究拉丁美洲的意义和展望拉丁美洲的未来发展。通过深入了解这个地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拉丁美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并为该地区的发展做出贡献。 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整体架构和组织方式。为了更好地展示拉丁美洲研究的内容,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 1. 引言 1.1 概述 1.2 文章结构 1.3 目的 2. 正文 2.1 拉丁美洲的历史背景 2.2 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 3. 结论 3.1 对拉丁美洲研究的意义

3.2 展望拉丁美洲的未来发展 在引言部分,首先会进行概述,介绍拉丁美洲研究的背景和重要性。然后,文章将以本章节的标题"文章结构"为主题,详细介绍本文的整体框架和组织方式。最后,明确文章的目的,即阐明为什么对拉丁美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正文部分,将首先介绍拉丁美洲的历史背景,包括重要的历史事件、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内容,以便读者对拉丁美洲的整体背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接下来,将重点关注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包括经济体制、产业结构以及经济表现等方面的内容,以展示拉丁美洲在经济领域的变化和发展。 在结论部分,将对拉丁美洲研究的意义进行总结和阐述,包括对学术研究、国际关系和政策制定的影响等方面的讨论。同时,展望拉丁美洲的未来发展,结合当前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情况,对拉丁美洲未来的前景进行推测和展望,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思考。 通过以上的文章结构,旨在系统地阐述拉丁美洲研究的重要性和现状,以及对未来的展望,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拉丁美洲的视角,促进对该地区的深入研究和了解。 1.3 目的 本文旨在对拉丁美洲的研究进行深入探讨,从拉丁美洲的历史背景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析其现状和未来趋势,并探讨对于拉丁美洲研究的意义。通过本文的撰写,旨在让读者对拉丁美洲的全貌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并从中探索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发展机遇。 首先,拉丁美洲作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潜力的地区,其历史背景和文化

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合作与一体化

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合作与一体化 第一部分拉丁美洲国家经济合作现状 (2) 第二部分拉丁美洲一体化进程 (5) 第三部分影响拉丁美洲经济合作的因素 (8) 第四部分拉丁美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10) 第五部分拉丁美洲经济合作与一体化的挑战 (13) 第六部分拉丁美洲经济合作与一体化的前景 (16) 第七部分我国在拉丁美洲经济合作与一体化中的作用 (18) 第八部分拉丁美洲经济合作与一体化对我国的影响 (21)

第一部分拉丁美洲国家经济合作现状 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合作与一体化:现状分析 摘要 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合作与一体化进程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文旨在分析拉丁美洲国家经济合作与一体化的现状,重点关注区域内的经济组织、贸易关系、投资合作和区域一体化进程。文章将首先介绍拉丁美洲国家经济合作与一体化的背景,接着分析拉丁美洲国家经济合作与一体化的现状,最后探讨未来拉丁美洲国家经济合作与一体化的趋势。 一、背景 拉丁美洲国家经济合作与一体化源于 20 世纪 50 年代,旨在促进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发展和共同繁荣。在这一背景下,拉丁美洲国家经济合作组织(CELAC)和拉丁美洲一体化联盟(ALBA)应运而生。CELAC 是一个由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组成的区域性经济组织,ALBA 则是由拉丁美洲国家组成的区域性政治、经济和文化组织。 二、现状分析

1.经济组织 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合作与一体化主要通过经济组织来实现。CELAC 和 ALBA 是两个重要的经济组织,分别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此外,拉丁美洲国家还参与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其他国际经济组织,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2.贸易关系 拉丁美洲国家的贸易关系发展迅速,主要集中在商品贸易和services(服务贸易)。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拉丁美洲国家的对外贸易额逐年增长,特别是与美国的贸易额。此外,拉丁美洲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也在加强,例如,南美国家之间的贸易额不断增加。 3.投资合作 拉丁美洲国家的投资合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根据拉丁美洲投资发展委员会(ILA)的数据,拉丁美洲国家的外国投资逐年增长,投资领域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能源、金融等。此外,拉丁美洲国家之间的投资合作也在加强,如南美国家的电力一体化项目。 4.区域一体化

拉丁美洲经济的发展与挑战

拉丁美洲经济的发展与挑战 拉丁美洲是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文化多样的地区,全球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企业家和政治家关注拉美经济的发展情况。本文将从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角度来探讨拉丁美洲经济的发展与挑战。 历史 拉丁美洲是殖民时代的产物,西班牙和葡萄牙等欧洲国家的探险家在15世纪 初开始向这个地区扩张并建立了殖民体系,他们对当地人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奴役,最终使得当地经济在长时间的殖民统治之下陷入了停滞和落后。直到19世纪初, 拉丁美洲经历了一系列独立运动,各国相继独立建国,开始了自己的独立之路。在不断的斗争中,拉美国家逐渐摆脱了殖民时代的影响,并开始寻求自己的发展道路。 现状 近年来,拉丁美洲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元化、波动性大的特点。虽然这个地区经 济总体上表现不俗,但却存在较多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贫富分化问题。拉美地区是世界上贫富分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高收入 人口占比近30%,而低收入人口占比高达60%。另外,这些贫困人口大多数生活 在城市的贫民窟里,工作收入微薄,生活条件恶劣。贫富分化的加剧使得不平等问题成为影响这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是资源利用不当问题。很多拉美国家依靠自然资源出口获得经济发展,但 这种模式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和利用所带来的后果包括环境破坏、社会不稳定和生态失衡等问题,不仅会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存条件和健康,也会给整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 最后是政治问题。由于地缘政治的原因,拉美地区存在大量政治上的矛盾和争端,这些问题经常导致政治不稳定、社会动荡,阻碍了经济发展。例如,委内瑞拉、

巴西、智利等国近年来都经历了政治危机,导致当地民众的生活和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 未来 回顾拉丁美洲经济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这个地区所面临的问题需要通过发展现代化经济模式和推进政治改革来解决。具体而言,拉美国家应该更加关注科技创新和教育投入,增强本地经济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政府还应该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和企业进入这个地区进行经济合作。 另外,拉丁美洲各国还需要关注社会公平和环境可持续性的问题。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让更多人分享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收益,消除贫富差距,增强社会稳定和凝聚力。同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也需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提高经济的可持续性。 总之,拉丁美洲经济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曲折和挑战。但正是这些挑战和困难让拉美各国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发展方向,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之路。随着世界格局的不断变化和全球化的加速,拉美国家也将继续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我们期待他们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开放合作实现更加繁荣富强的未来。

我国“教育拉丁美洲化”的现状成因与对策

我国“教育拉丁美洲化”的现状成因与对策 1. 引言 1.1 我国教育拉丁美洲化的背景 我国教育拉丁美洲化的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与拉丁美洲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教育领域也受到了深刻影响。拉丁美洲国家的教育模式和理念逐渐传入中国,对我国教育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与影响。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教育拉丁美洲化势在必行。这种背景下的教育拉丁美洲化,不仅可以帮助我国教育体系更好地适应国际化的需求,促进教育的创新和发展,还可以促进我国与拉丁美洲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了解并适应我国教育拉丁美洲化的背景,对于推动我国教育的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2 教育拉丁美洲化的定义和特点 教育拉丁美洲化是指在教育体系中受到拉丁美洲地区教育特点和模式的影响,逐渐向拉丁美洲教育体制靠拢的现象。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拉丁美洲化强调注重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互动。教师被视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亲密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情感投入度。

教育拉丁美洲化强调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 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 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备综合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教育拉丁美洲化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倡导学 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 合作精神,使其成为有担当和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教育拉丁美洲化是一个注重教育公平、发展学生综合素养、强调 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模式,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 的人才。我国在教育拉丁美洲化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其经验,结合本土 实际,不断完善教育体制,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 2. 正文 2.1 教育拉丁美洲化的现状分析 教育拉丁美洲化是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的一个显著特征。在教育 内容方面,我国开始大力引进拉丁美洲国家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强化 了对形式化知识的重视,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 造性。在教育体制方面,我国开始模仿拉丁美洲国家的教育管理制度,大力推行标准化教育,过分强调考试成绩和学术竞争,导致学生在智 力发展和综合能力培养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我 国教育拉丁美洲化现象表现为城乡教育资源差距加大、贫困地区的教 育条件恶化等问题愈发突出。教育拉丁美洲化的现状呈现出教育内容

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及教训Word版

成绩 论文题目: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及教训 课程名称:中国近代史纲要 授课教师:王建敏 院系:英语学院 年级:12级12班 学号:128111209 姓名:张璇

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及教训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中国悠长的历史进程中,有过辉煌,譬如:大唐盛世、康乾盛世等以及改革开放的今天,但也有过屈辱,譬如:从鸦片战争到建国的百余年时间,中国处于被侵略、被压迫的地位。 中国的近代史是指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历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是一部落后挨打的屈辱史,也是一部救国图强的奋斗史,发人深省。在这段时间里,虽然有众多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但却无力挽住近代中国落后的狂澜,有人将原因归结为清朝政府,有人将原因归结为传统文化,有人将原因归结为政治制度,有人将原因归结为中国人种。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后,举起科学与民主的大旗,打倒孔子及传统文化,将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全部归罪于孔子及传统文化,直到今天,人们对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众说纷纭,争论不休。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我们的祖国,昔日风光无限的中国会惨遭落后的呢? 让我们来分析探讨一下吧。 一、近代中国及世界的状况 1. 近代中国发展状况:鸦片战争前,中国是清王朝统治下的一个独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轻济,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着主要地位。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趋于尖锐,社会更加动荡不安。自18世纪下半叶开始,清王朝已经走上衰败的道路。吏治日益腐败,大小官吏贪风炽盛,营私舞弊,贿赂公行。军队也很腐化,武备废弛。腐化的政治.衰败的国力似乎已经按时着近代中国的落后。鸦片战争是中国发展历史上重要转折点。也可以说近代中国的落后是从鸦片战争开始,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灾难重重的近代。诸多不平等条约的签定使中国不断的落后。因此,可以说中国近代的落后是从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不平等条约开始的。19世纪后半期,中国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军事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开始向近代化起步,但仍表现出明显的不足与差距.经济的落后,社会的动荡,战争不断,人民生活困难,长达几十年的历史就是在这样的境况中发展的。

拉丁美洲城市化浅析

拉丁美洲城市化浅析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拉丁美洲国家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归纳,并结合 我国的城市化过程,如何借鉴世界各国的经验教训,避免不合理城市化带来的不 利影响。 关键词:拉丁美洲;城市化;虚假城市化 在19世纪初,拉丁美洲各国就开始探索民族独立和自强的道路。在现代化 进程中,拉丁美洲的虚假城市化因其引发的一系列严重的城市问题而引世界关注。拉丁美洲国家国情与我国相似,在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如何借鉴拉美国家城市化的 经验和教训,避免虚假城市化及其恶果,引导我国的城市化健康发展就显得尤其 重要。 一、拉丁美洲城市化特点 19世纪初,拉美国家纷纷走上了民族独立的道路,直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拉美大量初级农产品的出口,外国投资增多,大量欧洲移民移居拉美城市, 城市化才真正开始起步。阿根廷、巴西、智利、委内瑞拉等国接近40%。据联合 国全球数据库统计,2018年拉美的城市化率达到74.9%,但这并不意味着拉丁美 洲国家的城市化取得了与发达国家一样的进步和成熟。 (一)城市化速度过快超过经济的发展 发达国家城市化从40%上升到64%,人均GDP从835美元上升到2920美元,增加了三倍多,拉丁美洲国家仅从465美元上升到775美元,只增加了一倍多, 表明其经济发展水平并没有与城市化同步发展。 (二)工业化落后于城市化速度 发达国家是工业化先于城市起步,城市化是源于工业化,以工业化为动力, 二者相辅相成。而拉美国家在二战后,工业就业人口只维持在10~15%之间,而 城镇人口比重增至30~50%,远超工业就业人口比重。城市工业无力承担如此众 多的城市人口就业,导致严重的失业,贫困,交通拥堵,环境恶化,形成典型的 虚假城市化。 (三)城市规模畸形发展 拉美国家人口过度集中于首都和少数几个城市,导致城市首位度畸高。阿根 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人口占全国的1/3和城市人口的58%,秘鲁首都利马人口 占城市总人口50.9%,除首都外几乎没有什么二三线城市。大城市过大,导致中 小城市规模小,数量少,发展滞后,导致城市结构体系不平衡。 (四)住房、失业、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城市病突出 人口过度膨胀,经济增长缓慢的拉美国家无力提供必需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导致住房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社会治安恶化等问题。圣保罗,里约热内卢 等大城市里普遍存在着贫民窟、窝棚区。贫民窟环境脏乱差,基础设施治安条件 十分糟糕,是抢劫、凶杀、绑架、贩毒吸毒等有组织犯罪最严重的地区。 二、拉丁美洲国家虚假城市化的原因 (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 拉丁美洲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医疗卫生技术进步和粮食产量的增加,拉美国 家尤其是城市的婴儿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出生率一直较高。再加上大量农村人口 涌向城市,导致城市人口较高的增长率。1960-1982年,拉美城市人口增长率高

国内外标准化教育的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分析

国内外标准化教育的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分析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开展,标准在经济和社会开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由于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消费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条件,对于促进科技商业化、促进商业和贸易、推动创新等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各行各业对高质量的标准化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标准化教育作为贯彻标准化理念的有效手段,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世界上许多标准化机构和国家也开展了相关的标准化教育活动,如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标准化教育组、欧盟、韩国、日本等。标准化教育不仅仅进步了群众的标准化意识,有助于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标准化理念和知识,更有助于通过一支高程度标准化人才队伍的建立,进步产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更好地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1国外标准化教育开展概况 1.1国际及地区组织标准化教育开展概况 由于推进标准化教育能带来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越来越多的标准机构和教育机构逐渐意:识到这一特点,因此标准化教育日益受到重视。 二国际标准化组织认识到教育机构在提:高标准化意识和认识标准化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开展了大量标准化教育培训工作。2022年,专门针对高等院校设立了高等教育奖,对开展标准化活动的先锋教育机构进展奖励。该奖项:从2022年开场每两年颁发一次,要求参评院校应有两年以上开发标准化课程或培训工程的成功经历。另外,ISO还组织参与了各类国际标准化教:育会议和学术研讨活动,包括国际标准化教育合作组织年会和世界标准合作学术周/学术日会议,

制定?2022-2022年战略规划?。该规划确定了标准化教育的战略地位,为ISO 开展标准化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该战略规划中第6个目的明确指出,要将标准化内包容入教育课程,并提出了要加强信息交流、制定教材、召开会议、开展培训、设立奖励机制等详细措施,以到达良好的教育效果,实现 ISO 的战略目的。同年,ISO 与瑞士日内瓦大学合作开设了为期两年的标准化、社会标准和可持续性开展2022 年 ISO 搭建了标准化教育信息平台,开发了教材资料库,鼓励各成员国将本国的标准化教育信息包括教学材料、科研论文、政策报告等在平台上进展分享。目前该数据库已搜集了包括德国、西班牙、印尼、韩国、中国等 9 个国家的133 本书籍和 45 份相关资料。这些材料可分为中小学标准化教材和大学标准化教材两大类,有助于优化资源利用,促进现存教学材料的使用率。同时老师可以使用这一材料库来获取相关资料协助他们设计和讲授关于标准方面的课程。 1.1.2 国际标准化教育组织 ICES 是以个人名义参加的非官方学术论坛,旨在推动标准化教育、提升教育质量和吸引各利益相关方参与标准化教育活动,在标准化教育领域中受到广泛关注。ICES 每年组织一次成员会议,并同时举办 ICES 研讨会。ICES 年会由 ICES 成员所在的组织轮流承办。ICES 及其年会正在成为全球范围内交换标准化教育相关资讯、开展标准化教育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2022 年,ICES 在东京召开首次年会,参会的总共有 17 名代表,分别来自中国、新加坡、美国、日本、韩国、荷兰等6 个国家,会议的目的是确定标准化教育是否在全球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并确定了每年召开一次年会,分享知识、经历等。ICES 2022 年年会于2022 年 2 月在荷兰 Delft 召开,参会的总共有 38名代表,分别来自中国、德国、日本、希腊、荷兰、韩国、法国、美国、瑞士、比利时、斯里兰卡等 11 个国家,会议提出了 ICES 战略,旨在支持标准化教育的开展,进一步在世界范围内推动标准化教育的参与、交流与合作。ICES 2022 年年会在美国的 NIST 召开,参会的有 78 名代表,分别来自希腊、日本、中国、德国、美国、加拿大、法国、韩国等 19 个国家,会议的主题为标准化教育的全球愿景与战略,目的是通过 ICES的战略,分享来自亚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等地区的关于标准化教育的全球观点,期望形成一个跨学科的网络,促进标准化教育政策在各地建立、推广和施行,并就合作编写教材、开展教育活动等问题进展讨论,使如今和将来的标准使用者和参与者深化认识到更深化认识到标准化。ICES 2022 年年会和 WSC 学术日于 2022 年 6 月 12日至 14 日在法国召

拉丁美洲革命的历史脉络与影响

拉丁美洲革命的历史脉络与影响 拉丁美洲革命是20世纪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事件之一。自18世纪以来,由 于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的残暴和剥削,拉丁美洲各国的民众长期处于贫困和苦难之中。这种状况促使了一系列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爆发,这些运动推翻了欧洲殖民统治,并开启了新的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道路。本文将从历史脉络和影响两个方面对拉丁美洲革命进行探讨。 一、历史脉络 1.1殖民统治时期 在欧洲殖民统治时期,拉丁美洲的天主教会是对当地人民的统治和教育机构, 也是保守势力的代表。欧洲殖民者通过鞭打和其他残暴的方式迫使当地人民劳作,以便收集更多的金银和其他资源。这种殖民统治造成了对当地人民长达数个世纪的深远影响,他们被迫在贫穷、疾病和死亡的阴影下生活。 1.2独立运动时期 19世纪初,一系列反对殖民统治和争取独立的革命爆发在拉丁美洲各地。西班牙和葡萄牙政府在此时已衰落,这为拉丁美洲人民爆发反抗和争取独立创造了机会。在19世纪初的墨西哥,新西班牙总督伊达尔戈领导了一场反殖民起义,推翻了西 班牙的殖民统治。在19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西班牙的统治者在智利、秘鲁、 阿根廷和哥伦比亚也相继被推翻。这些颠覆传统结构的运动带来了重大的社会和政治变革,不仅减少了政治权力的集中,还触动了思想和文化的多样性。 1.3反帝运动和社会革命 在20世纪初,拉丁美洲的新独立国家和地区刚刚建立,很快就陷入了贫困和 政治不稳定的状态,导致了另一波反抗和社会革命。由José Martí领导的古巴独立 战争在1898年成功结束,使得古巴成为一个新的自由主义共和国。然而,对美国

商业和政治影响的不断增加使得古巴人民想起了他们的民族主义传统。20世纪初 的墨西哥革命由一系列不同的领导人和组织展开,他们旨在帮助农民和工人争取更公正的政府和社会权益。除此之外,像伊利奥·卡瓦娅斯和蒂维达·武雷斯这样的原 住民领袖也在推动反帝斗争。这些革命反对欧洲帝国主义和美国的干涉,并呼吁建立真正的民主制度和社会权力。 二、影响 拉丁美洲革命对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对世界各地 的民主和人权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2.1政治影响 革命给拉丁美洲带来了新的国家和政治体制。在独立运动后,很多国家都采用 了共和制度,这也为拉丁美洲的政治未来开创了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这些国家的选举、宪法和公民权利逐渐健全,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民主制度。 2.2经济影响 革命给拉丁美洲带来了本地化的经济模式。在当时,欧洲和北美的工业资本主 义模式已经形成,但拉丁美洲的经济还主要以种植业为主,难以适应全球化的趋势。革命激发了人民的经济意识,促使他们采取本土化的发展策略。比如,墨西哥劳动法的制定、古巴的国有化和阿根廷起草的社会主义方案等,都是当时劳动和经济权利的首次正规化尝试。革命推动了本土性的经济发展,促进了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三角贸易,也带来了一些前沿技术和管理经验。 2.3文化影响 革命对拉丁美洲的文化影响也是显著的。当时的拉丁美洲还是殖民统治时代留 下的精神殖民体系,这个体系不仅是政治、法律、经济等方面的根深蒂固的体制,而且还影响着人们的审美和思想。由于人们长期被官方教育和天主教教育所束缚,新的拉丁美洲文化面临着自我定义的机会,同时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思考。革命

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教学设计--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教材《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第2课。本课共三个子目:“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第一子目主要讲述了独立战争后美国文化和拉丁美洲文化的发展;第二子目主要讲述拿破仑战争后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从而对欧洲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三子目主要讲述了欧洲殖民侵略和文化扩张以及殖民地对西方文化冲击的反应。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本单元的要求是:通过了解历史上的著名战争,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造成的文化断裂;认识战争在客观上又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课标重点强调战争对人类文化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战争对文化的破坏作用极其强大,另一方面,战争也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极端方式,在破坏的基础上又为文化的交流提供可能。从教材编写来看,本课突出强调了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扩张,与课标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依托教材、利用好教材,另一方面又要依据课标,补充新材料,完成课标中“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造成的文化断裂;认识战争在客观上又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这一要求。 二、学情分析 高二年级学生已经完整学习过《中外历史纲要》,对本课涉及的几次战争已经很熟悉,这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知识基础。经过课前学情调查发现,学生很容易理解战争对文化的破坏性作用,但是对于战争促进文化交流很难理解到位,同时学生对近代战争和古代战争的区别也有很大的困惑。因此,教师应把教学重心放在帮助学生理解战争对于文化交流的影响方面,使他们学会辩证地、具体地分析问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史料研读、合作探究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战争与文化的关系。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流动 课时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流动1.1611年,西班牙殖民者要求居住在菲律宾的非基督教华人,每人每年 必须缴付8比索的贡税。1615年,西班牙殖民者共征收贡税53832比索,1635年共征收116916比索。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20年间居住在菲律宾的华人人数已增加了一倍多,仅1635年就有14614名华人缴纳贡税,这些还没有包括贫穷的免税者和偷漏税者。这一状况() A.源于海外贸易的兴旺发达B.折射东西方文化的冲突 C.导致明政府厉行海禁政策D.解决了中国的人地矛盾 2.16世纪,西班牙征服墨西哥后极力推广天主教,排斥当地宗教信仰, 遭到当地人的强烈反对。17世纪中期后,以天主教圣母形象为原型、糅合墨西哥本土文化元素的瓜达卢佩圣母像却逐渐流行开来,成为墨西哥的象征之一。据此推知,西班牙的殖民() A.改变了区域人口结构B.摧毁了美洲本土文化 C.影响了欧洲宗教改革D.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3.1886年,杜库雷在《文明简史》中宣称:“在我们这个时代,欧洲人正 在使非洲和亚洲得到再生。始于东方的文明又回到了东方,完成了一个奇妙的循环。光来自东方,但正是西方把它带回给东方,使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灿烂。”这一观点意在() A.强调西方对东方文明促进作用B.阐释世界各地区联系的加 强 C.掩盖欧洲殖民扩张的掠夺本质D.说明东西方文明的多元一 体 4.阅读下表内容,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1842年《南京条约》“永存平和,所属华英人民彼此友睦,各住他国者必受该国保佑身家全安” 1860年《北京条约》“以凡有华民情甘出口,……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

1862年《续订招工章程条约》“华工出洋打工年限为五年;华工出国要与雇主订立契约,契约期满回国的船资由雇主支付” 1893年清政府规定“概准由使臣领事馆给予护照,任其回国治生置业,并听随时经商出洋” A.近代中国放弃闭关自守政策,主动融入世界 B.列强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强行促成华工出国 C.清政府腐败无能,完全不顾华工的基本权益 D.晚清时期中国外交呈现出一定的近代化特征 5.在南美,天主教会直接控制着殖民地的宗教事务,教会的建立和教士的移居都必须得到国王的同意。在北美,殖民地的宗教事务基本不受干涉,由教徒们自由组织教会,形成了宗教上的多元化局面。这种局面()A.源于宗主国国情的差异B.加剧了南北美洲的宗教对立 C.促使北美宗教信仰淡化D.推动了南美民族国家的形成 6.海外华侨华人往往称自己是“唐人”,他们聚居的地方便称为“唐人街唐人街最早叫“大唐街1875年,张德彝在《欧美环游记》中称唐人街为“唐人城”,其通英语,英语称唐人街为Chinatown。“唐人街”曾居住着很多华工,这些华工() ①最初因列强招募出国成为苦力②提升了中国的国际政治地位 ③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④保留和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7.下图所示为1789年海地独立前夕的人口结构示意图。该图可用来说明()

2022-2023学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湘教版第28讲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城镇化

第28讲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城镇化 [课标内容要求]1.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2.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知识体系导学 化的进程、特点及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积累必备知识——基础落实赢得良好开端 一、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1.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关系:地域文化对城乡建设具有深刻影响,而城乡建设反过来又影响并了地域文化。 2.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在民居特色上的体现 在城市格局上的体现在建筑风格上的体现 【特别提醒】自然环境对乡村景观的影响 自然环境中的气候、地形、河流对乡村景观影响更为明显,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乡村景观各不相同。如我国南方水田和北方旱地景观,另外我国南北方的民居也各具特色。 二、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1.城镇化 (1)表现: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持续上升,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逐渐转移,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乡村景观逐渐转化为城市景观。 (2)动力: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镇化水平就越,反之就越低。 2.城镇化的地域差异 (1)城镇化进程

(2)发达国家的城镇化⎩⎪⎨⎪ ⎧①城镇化水平高②由于过度扩张,出现了郊区化和现象 【特别提醒】逆城市化产生的原因 大城市人口过于密集,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私人小汽车的普及和交通、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时间距离;新商业区和基础设施完善,为居住在中小城镇和乡村的人们提供了便利的服务。 (3)发展中国 家的城镇化⎩⎪ ⎨⎪⎧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但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上升迅速城镇化水平 问题表现: (4)我国的城镇化 ①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显著拉动了城镇化进程。 ②表现:城镇人口增长,城镇不断增加,城镇化持续提高。 ③意义:我国城镇化的推进,拓展了高效率的成长空间,拉动了生产与,创造了大量的机会,提高了区域对外开放程度,提升了经济社会发展质量。 3.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镇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和各种经济活动,城镇规模逐步扩大,城镇功能日益增强,成为人们生产、、休闲娱乐的中心。 (2)不利影响 ①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工业生产和城市建设对造成较大破坏,导致人居环境质量普遍下降。 ②大城市的过度扩张,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入,给城市和配套服务造成很大压力,引发了诸多问题。 ③措施:人们提出建设、田园城市、的目标,走健康、持续、、高效的城镇化道路。 提升关键能力——能力突破掌握解题技法 关键能力一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典题精研】 [典例1][天津卷]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以上四幅图片所示景观反映了不同类型的天津地域文化。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导学案)——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学习目标导航] 课 标解读1.通过梳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史实,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过程及原因。 2.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的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成就,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第三世界面临的问题。 时 空 坐 标 知识点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区域事件表现结果 亚洲印巴分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人民在国大 党领袖甘地、尼赫鲁和穆斯林联盟领 袖真纳等人的领导下,迫使英国承认 印度独立;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 坦分别成为独立的自治领;20世纪 帝国主义在亚洲 的殖民体系瓦解

5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成为共和国 亚洲其他印度尼西亚、老挝、菲律宾、缅甸、锡兰、柬埔寨、马来亚、新加坡等也纷纷独立 非洲埃及独立1952年,埃及中下层军官发动武装 起义,废黜国王;1953年成立埃及 共和国;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 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英军撤离 运河区 到20世纪60年 代末,非洲的独 立国家已达41 个,英、法、比、 葡等在非洲的殖 民帝国彻底崩溃 非洲阿尔及利 亚独立 1954年,阿尔及利亚成立民族解放 阵线,通过武装斗争,迫使法国戴高 乐政府不得不调整殖民政策;1962 年,阿尔及利亚独立 非洲其他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 拉丁美洲古巴独立 1959年,以卡斯特罗为首的古巴革 命力量进行武装斗争,推翻了美国扶 植的傀儡政权;1961年,卡斯特罗 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 -巴拿马 1999年,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中收 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 签署《印度独立方案》

初一历史的教案精选6篇

初一历史的教案精选6篇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欧洲殖民者对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海地独立;“多洛雷斯呼声”; 西属拉美独立运动,玻利瓦尔、圣马丁领导的南美独立战争;拉丁美洲新 兴国家。 思想认识: 1、通过课文的学习,要求学生认识到殖民者的压迫、掠夺。造成了 拉丁美洲的贫穷落后,激起拉美人民的英勇抗争,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2、在独立运动中,拉美人民联合起来,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取得 反殖斗争的重大胜利,基本上奠定了拉丁美洲的政治局面。通过分析,让 学主认识到联合起来,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 3、伊达尔哥、玻利瓦尔,圣马丁是拉美人民反抗殖民统治、争取独 立解放的民族英雄。 能力培养: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分析:西葡殖民者对拉美人民的压迫、剥削,是引起拉美独立运动的根本原因。要求学生自己学会找出并归纳拉 美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彻底粉碎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建立了一 系列新兴国家。是世界上最早的大规模的民族解放运动。推动了整个拉丁 美洲的进步。基本上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国家的格局。 重点分析: 玻利瓦尔和圣马丁领导的南美独立战争。在整个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南美逐渐成为斗争的中心。两支起义军分别从南北两个方向对西班牙殖民 者发动进攻。实现了配合作战。先后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阿根廷、智利、秘鲁等国。奠定了拉丁美洲信心国家的基本格局。因 此南美独立战争在整个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难点分析: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胜利的原因在教材中并没有完整的描述,学生分析 理解都有一定的困难,还有因为独立战争的胜利不是其中一个因素的作用。是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初三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 欠缺,所以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胜利的原因是难点。 重点突破方案: 玻利瓦尔和圣马丁领导的南美独立战争。 内容较多,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师在讲师过程中,运用相关 地图(有条件的运用课件对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的进军路线做详细描述,并 在进军过程中显示两支部队解放的地区)这样可以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空间感。培养他们史地结合的意识。可以适当分析南美的地形特点,体现起义 军在进军过程中的艰巨性,为分析战争胜利原因打下基础。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教案)——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独立战争后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的主要内容,理解其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2.知道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重构的主要表现,理解拿破仑战争与欧洲文化重构的关系。 3.了解欧洲殖民者文化侵略的主要表现,理解欧洲殖民者文化侵略的特点和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美洲独立战争,对美洲文化多元特征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的影响;拿破仑战争对整个欧洲大陆政治文化产生的影响;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对被侵略地区传统文化产生的影响。 难点: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美洲独立战争,对美洲文化多元特征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的影响;拿破仑战争对整个欧洲大陆政治文化产生的影响;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对被侵略地区传统文化产生的影响。 课前准备 查找本课相关史料,准备好本课相关知识链接。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自由女神像 【师】:同学们知道这座雕塑的名称吗?它象征着什么精神?

【生】:名称自由女神像;精神——民主自由 【师】:提起美国,人们自然而然会联想到矗立在纽约自由岛上的自由女神像。她是美国的标志,更是美国文化的标志。自由女神像,也称作“自由照耀世界”。1876年为庆祝美利坚合众国独立100周年,法国政府将自由女神像作为礼物赠送给美国。自由女神身着古希腊风格的服装,头戴光芒四射的冠冕,其上有象征世界七大洲及四大洋的七道尖芒。女神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捧着《独立宣言》,脚下是打碎的手铐、脚镣和锁链。花岗岩构筑的神像基座上,刻有美国诗人埃玛·娜莎罗的诗作。自由女神像反映了美国文化中人们所追求的最高境界,那就是民主自由的社会。无数的美国人都把它看作心中的圣物,激励着自己去实现民主、追求自由等崇高的理想。可以说自由女神像象征着美国文化中追求民主、追求自由的精神。 自由女神像是独立战争后美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可以从一个侧面印证独立战争对美国文化的影响 【新课讲授】 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 (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 1.英属北美殖民地文化 五月花号英国在北美建立十三块殖民地【师】:五百年前这片广袤陆地是印第安人世代生活的家园,到18世纪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陆续建立13个殖民地。 出示材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