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曲线正矢布设方法

曲线正矢布设方法

曲线正矢布设方法
曲线正矢布设方法

曲线分中法计划正矢计算及布设方法

此文已由洛阳工务段在《郑铁工务通讯》发表

铁路曲线的缓和曲线一般为10m 的整倍数,但圆曲线一般不是10m 的整倍数,为了提高养护曲线的精度,便于计算以及方便现场对曲线拉绳测量,曲线正矢点按照曲线全长向上规整为10米的整倍数对曲线的正矢点进行分中布设,对于缓和曲线不等长的曲线,应先对圆曲线正矢点进行分中布设,确保曲中位置正确。例如:曲线理论全长为531.135米,长度规整为540米。

本方法适用于单曲线,需要根据曲线半径、偏角、缓长等曲线要素对曲线全长重新进行检算以确保数据的精确,利用微软的Excel 电子表格函数功能可以提高计算效率,具体的曲线分中法正矢计算及布设方法如下:

一、通过测量正矢确定曲中及头尾位置

1.在测量现场曲线正矢前,应先将曲线前后直线拨直,把一切不正常弯曲(鹅头)拨入曲线范围以内。

2.在曲线外轨每隔10米用钢尺排好测点,测点应伸入曲线两端直线范围内,将各测点顺序编号。

3.在风力较小的条件下,用20米弦绳,在钢轨顶面作用边下16mm 处,拉绳测每个测点正矢,拉弦要用力均匀,读数要眼、线、尺三者成垂线,读弦线靠钢轨一边的读数。

4.曲中点:用测点分段数来表示的曲线中央位置为现场正矢倒累计合计除以现场正矢合计(缓和曲线不等长应抛去缓和曲线检算)。

即:曲中点=现场正矢倒累计合计÷现场正矢合计

(曲中点位置应按拉正矢始点方向算起,小数点后单位为米)

5.曲中分中布设正矢方法:

如果规整后的曲线全长减去两端缓长的长度为整10米倍数的偶数,用对桩分中法(由曲中点向两边每10米布点)。

如果规整后的曲线全长减去两端缓长的长度为整10米倍数的奇数,用10米分中法(先由曲中点分别向两边量取5米布点,然后再向两边每10米布点),如下图:

二、正矢计算公式:

1.圆曲线正矢:

f 圆=R

50000 2.正矢递减率:

f 递=/10

f 缓长圆 3.曲线全长:

L=l 180

πR α 式中α为度°,曲线偏角一般为六十进制的度°分′秒″,计算时应转化为十进制的度,l 为缓和曲线长度,如曲线两头缓和曲线不等长,应取两缓和曲线长度的平均长度。

4.根据曲线全长算出a、b 值,即:

a=(取整长度-曲线全长)÷2÷10

b=1-a

5.直缓点前后测点正矢: 1F=6

b 3×f 递 2F=(b+6

a 3)×f 递 6.缓圆点前后测点正矢:

f 缓终= f 圆 -(a+6

b 3)×f 递 f 圆始= f 圆 -6

a 3×f 递 7.直圆点前后测点正矢:

f 1=2

b 2×f 圆 f 2=(1-2

a 2)×f 圆 三、分中法计划正矢的算例

1.无缓和曲线的单圆曲线的直、圆桩前后两点的算例:设圆曲线全长32米,R=4000米,如下图:

a、b 为一个表示L 分为两段后,每段所占原长的比例系数,且a+b=1。 (1)1F、5F=2b 2×f 圆=2

6.02×400050000=2.25≈2mm (2)2F、4F=(1-2a 2)×f 圆=(1-2

4.02)×400050000=11.5≈12mm 2.有缓和曲线各点正矢的算例:例:某曲线R=600米,缓长50米,如下图:

a 在外,

b 在内。f 递=5

83=16.6 ⑴直缓点前后两点正矢 1F=6b 3×f 递=6

0.216×583≈1mm 2F=(b +6a 3)×f 递=(0.6+60.064)×5

83≈10mm ⑵缓圆点前后测点的正矢

6F=f 缓终= f 圆 -(a +6b 3)×f 递=83-(0.4+60.216)×5

83≈76mm 7F=f 圆始= f 圆 -6a 3×f 递=83-17×6

0.064≈83mm ⑶缓和曲线各点正矢为前一点正矢加f 递。

3.当圆曲线的曲中点位置确定后,可利用下列公式的计算通过丈量曲线上股可较精确求得缓圆点(圆缓)、直缓点(缓直)位置(式中α、β单位为度): 圆曲线上股长度=

180-αR π两端缓和曲线偏角)半个轨头宽)(半个标准轨距(++ 缓和曲线偏角β=πR

90l 缓和曲线上股长度=πβ(R+半个轨头宽)/90

HY 距曲中距离=

360-αR π两端缓和曲线偏角)半个轨头宽)(半个标准轨距(++ ZH 距曲中距离=360

-αR π两端缓和曲线偏角)半个轨头宽)(半个标准轨距(+++πβ(R+半个轨头宽)/90 上股缓圆点(圆缓)、直缓点(缓直)位置标定后,方至下股,缓圆点(圆缓)、直缓点(缓直)的准确标定,提高机械化捣固曲线的同步点精度,从而提高机械化曲线地段的捣固质量。

四、超高计算

超高每5米一点,缓和曲线各点超高,h2点与f1点重合。

h 1=(b×10-5)×计划超高÷缓长

h2~h缓圆前点超高:h n=(b×10+5×(n-2))×计划超高÷缓长

h缓圆=计划超高-a×10×计划超高÷缓长

无缓和曲线时,直线各点超高,h0点与f1点重合,向直线方向顺坡。

直圆点超高:

h0=计划超高

h1=h0-5×超高顺坡率

h2~h n点超高:h n=前点超高-5×超高顺坡率

五、利用Excel电子表格函数计算功能计算要点

1.曲线偏角的转化

工务技术资料中,曲线偏角单位为度分秒,个别曲线偏角的秒保留2位小数。Excel的RADIANS()函数能将角度转化为弧度,但首先要把六十进制的分秒转化为度。可以利用下式转换:

RADIANS((VALUE(RIGHT(TEXT(H5,"0.000000"),4))/6000+VALUE(LEFT(RIGHT(TEXT(H5,"0.000000"),6), 2)))/60+INT(VALUE(H5)))

式中“H5”为曲线偏角单元格,单位为度分秒, VALUE(RIGHT(TEXT(H5,"0.000000"),4))/6000算式是将曲线偏角的小数位增加到6位后,取最右边的4位,即取含有两位小数的秒位,除以6000后化为分。VALUE(LEFT(RIGHT(TEXT(H5,"0.000000"),6),2))算式是取分,与秒位化成分后相加除以60化成度,算式INT(VALUE(H5))利用取整函数取度,与分除以60转化成的度相加,通过RADIANS()函数将曲线偏角转化成弧度。

2.曲线全长的计算(式中α单位为弧度)

根据曲线公式R*α+(l1+l2)/2,利用Excel单元格间的公式计算,很方便地计算出曲线全长

3.长度向上规整

利用CEILING()函数将小数位向上舍人的功能实现。先将长度除以10,然后再乘以10。,要注意的是曲线的半径通过大维修测量,给出的是线路中心的曲线半径,曲线正矢是利用钢尺在上股钢轨上测量布设,因此要计算曲线上股钢轨的长度,计算是要考虑轨距和半个轨头的影响量,如果正线曲线没有加宽,如为P60kg 钢轨,需要在原有的半径基础上加上0.754m。确保直缓点在1F和2F之间。

CEILING(曲线长/10,1)*10

4.曲中正矢点为正点和副点的判断(正点为对桩、副点为分中)

利用取整后减去缓和曲线除以10后再除以2,余数大于0,为“分中”。可以利用mod()计算两数相除的余数,利用条件函数判断“分中”或“对桩”

IF(MOD((O5-J5-K5)/10,2)>0,"分中","对桩")

六、测设曲线标

根据里程标用钢尺测量并记录曲线起终里程,分别在曲线钢轨上(下)股对应新的直缓、缓圆、曲中、圆缓、缓直点的路肩上埋设、固定曲线标。

参考资料

[1]《铁路曲线测设用表》(中国铁道出版社,1989年)

[2] 高等学校教材《铁路轨道》(中国铁道出版社,童大埙主编,1988年)

[3]《铁路曲线及其养护》(中国铁道出版社,吴耀庭著,2008年)

曲线正矢计算公式的理论局限

第二章 曲线正矢计算公式的理论局限 由图中可知:AD =f ,即曲线正矢;BD =L/2,即弦长的一半。 正矢计算公式为:f =(L/2)2/(2R -f )=L2/4(2R -f )。 在(2R -f )中,由于f 与2R 相比甚小,可忽略不计, 则公式可近似写成为:f =L 2/8R 弦长L 现场一般取为20m ,当L =20m 时,有f =50000/R 而精确的的正矢数值应当为:f =R (1-cos(α/2)) 假定有一曲线,半径R =500米,用近似公式求得的正矢为: f =50000/R =50000/500=100mm 精确的正矢值为: f =R (1-cos(α/2))=500×(1-cos(10/500))=99.99666mm 二者相差不到0.1mm ,所以利用简便公式不影响计算结果,该公式完全可以在日常生产中使用。 但以简便公式为基础推导出的公式是否也适用便值得商榷了,以一个近似的 A f 2 L B C D R α 图一 O

公式推导出的公式可能会使误差扩大,以致于影响到计算结果的正确,下面就我们常用的两个推导公式进行试算,以观察其结果的差异。 第一个推导公式是计算道岔导曲线支距的公式 以50kg/m 型9号道岔为例: 自导曲线起点至终点全长15.793米,K =2115mm ,尖轨长6.25米,导曲线半径R =180717.5mm 。 如图二示,由尖轨跟端(导曲线起点)处作两条辅助线,一线与基本轨平行,一线为尖轨的延长线。显然,各点支距都被截为三段,y0、A 、B。用化简法将各点的y0、A 、B计算相加,即是其各点的支距。 计算公式为:Y i=y0+ A i+ B i A i=u×2000÷l尖×i B i=(2×支距点横距)2/(8R)=(2×2000×i)2/(8R)=20002/(2R 外)×i2 导曲线起点y0=u 导曲线终点y终=S -Ksin α≈S -K/ N S ———轨距 N ———道岔号数 K 2m 2m Y 终 Y 0 Y 0 A 1 A 2 B 1 B 2 Y 0 B i A i R R 起点 1 2 L 尖 i 终点 α S 图二:导曲线支距计算示意图

线管敷设方法

1、本工程按图纸施工,安装预埋人员按预留预埋图进行施工,不得随意破坏建筑物钢筋及防水工程。若有矛盾会同土建技术人员与业主、监理协调处理。在楼地坪内错、漏、堵塞或设计增加埋管,必须在未作面层前补埋,墙体预留设备孔洞,由设计和业主现场而定。 2、电气配管工程,线管下料切断后,管口处应用锉刀进行修整,使其平整光滑、无毛刺,断面与管的轴线垂直。 3、线管在混凝土暗配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 3-1 管子弯曲半径 4、线管弯曲加工时,弯头处不得有起皱、开裂现象,弯扁度不大于10℅。 5、线管的暗配连接:

1)JDG套接紧定式薄壁热镀锌电线管,是冷轧钢带制成,双面镀锌。JDG 电线管规格分为:外径

Φ16、Φ20、Φ25、Φ32、Φ40、Φ50mm,每根长度为4米。JDG热镀锌电线管除了Φ16管壁厚为1.2mm以外,其余全部为1.6mm(允许壁厚偏差+0.15)。 JDG管施工方法为:套接或插接(定位后,拧断紧定螺丝头)。 ①、管路连接时,两管待连接端分别插入直管接头中间,紧贴凹型槽处两侧,用紧定螺钉定位后,施力旋紧螺钉直至螺帽脱落。 ②、管子固定时需接头处两边绑上扎丝固定,防止管子因砼浇捣时接头断开使管子报废。 ③、管子打弯,使用专用弯管器作业。 错误: 螺丝未拧断 正确:螺丝已拧断

2)镀锌钢管施工技术要点: ①、规范强制性要求:金属导管严禁对口熔焊连接;镀锌和壁厚小于等于2mm的钢导管不得套管熔焊连接。 ②、当镀锌钢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除的两端用专用接地卡固定跨接接地线。 ③、本工程为施工方便经甲方同意镀锌钢管采用6孔紧定连接,紧定则取消跨接接地线。紧固也达到要求。 镀锌接头增加四个孔可以让管子连接更加紧固 3)线管连接好后,均用胶布把套管的两端绑扎好,防止混凝土进入线管里面而堵塞线管。并用扎丝绑紧接头部分,使管子在砼浇捣时不易被破坏。

铁路轨道曲线正矢计算(修正)

第一讲:曲线正矢计算 一、曲线的分类: 目前我段主要曲线类型有: 1、由两端缓和曲线和圆曲线组成的曲线,如正线曲线。容许行车速度高。 2、由圆曲线构成的曲线。如道岔导曲线、附带曲线。 二、圆曲线正矢的计算 1、曲线头尾正好位于起终点桩上 F C=L2/8R L=20M时,F C=50000/R F ZY=F YZ= F C/2 2、曲线头尾不在起终点桩上 ZY前点:Fμ=(FC/2)*(δ/10)2 ZY后点:Fη=FC-{(FC/2)*(τ/10)2} FC:圆曲线正矢δ:ZY点到后点的距离τ:ZY点到前点的距离 三、缓和曲线上整点正矢的计算(起始点正好是测点) (1)缓和曲线头尾的计算: F0=F1/6(缓和曲线起点)F终= F C-F0(缓和曲线终点)(2)缓和曲线中间点正矢的计算: F1=F S= F C/N (N=L0/B:缓和曲线分段数) F2=2 F1 F3=3F1 F I=IF1(I为中间任意点) 四、半点(5米桩)正矢的计算: a)ZH点后半点正矢的计算: F后=25/48*F1 因为ZH点正矢f0=f1/6,很小一般为1~2MM,其前半点很小(小于1MM)因此不作计算。 b)HY(YH)点前半点计划正矢的计算 F前=1/2{[L03+(L0-15)3]/6R L0+[5L0+25]/2R}-(L0-5)3/6R L0 c)HY(YH)点后半点计划正矢的计算 F后=1/2{[ (L0-5)3 -L03]/6R L0+[5L0+175]/2R} d)中间点(5米桩)正矢的计算

F中=(F前+F后)/2 五、测点不在曲线始终点时缓和曲线计划正矢的计算 a)缓和曲线始点(ZH点)处相邻测点的计划正矢 Fμ=αυF S(直缓点外点) αυ=1/6(δ/B)3 Fη=αηF S(直缓点内点) αη=1/6[(1+δ/B)3-(δ/B)3] (2) 缓圆点处相邻测点的计划正矢 Fφ=F C-αυF S (缓圆点外点,缓和曲线之外) Fθ= F C-αηF S (缓圆点内点,缓和曲线之内) (αυ、αη查纵距率表《曲线设备与曲线整正》附表二) (3)缓和曲线中间点各点计划正矢的计算 F I=(F C/L0)L I(I为中间任意点) 说明:B:半弦长δ:缓和曲线内点到ZH、HY(YH)距离 L0:缓和曲线长F C:圆曲线正矢 第二讲:曲线拨道 一、绳正法基本原理 1、基本假定: (1)假定拨道前后两端切线方向不变,或起始点位置不变,即曲线终点拨量为零。 (2)假定曲线上某点拨动时,其相邻点不随之发生移动,拨后钢轨总长不变。 2、由以上假定得出以下基本原理: (1)用等长的弦测量圆曲线正矢,正矢必相等; (2)拨动曲线时,某点的正矢增(减)X,其前后两点的正矢各减少(增加)X/2。 (3)只要铺设时曲线圆顺,养护维修中无论拨成任何不规则曲线,其正矢总和不变,即拨道前后量得的正矢总和相等。

附带曲线整正方法

岔后附带曲线正矢整正指导书 根据《铁路线路修理规则》规定,当岔后的两股道是平行的、并且线间距不大 于5.2米时,这样的连接曲线称为道岔附带曲线。由于我段在更换P60轨道岔后没 有进行过岔后附带曲线的重新定桩和正矢的重新计算,各站同一型号道岔岔后的附 带曲线正矢较为混乱,甚至存在有的工区简易的将现场测量的正矢直接标注为计划 正矢的现象,使目前我段岔后附带曲线普遍存在正矢超限、鹅头等病害。为消除病 害,确保行车安全,我段技术科根据现场调研,结合有关资料,编制了一套简明易 懂、操作性较强的岔后附带曲线整正方法。现将此套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确定连接曲线半径和起终点 1.1 首先将岔后连接曲线(以下称连接曲线)两端鹅头消除拨直,再将连接曲线目 测拨顺,然后在连接曲线内用10m 弦量出不少于5个点的正矢值,计算出平均正矢 f 均作为计算本条曲线半径的依据。f 均=(f 1 +f 2+…+f n )/n 1.2 计算连接曲线半径 R=12500/f 均 1.3 确定起点(ZY )。 如图1所示,道岔中心至附带曲线交点的距离为L ,附带曲线切线长为T ,道 岔后长为b ,辙叉角为a ,岔 尾至附带曲线起点(ZY )的距离为I ,线间距为D 。 YZ 2、R 不小于道岔导曲线半径且不大于 1.5倍道岔导曲线半径 2、附带曲线分段与分桩 2.1 分段和确定桩点数量。 通常在测量道岔附带曲线时使用的弦长 L 弦为10m 桩点间距t 为5m, 则曲线分段数量n 为: n 为L 圆/t ,为便于测量曲线头尾两个桩号,需在曲线头尾向外各增 n+3个,分别为 f 0、f 1、f 2、 、 f n+1、f 0。 ②当L 圆不是5的整倍数时:门为(L 圆/t ) +1取整,则其桩点数量为 n+3个,分别为f 。、「、 f 2、 .. 、 f n+1、f 0。 2.2 分桩。岔后附带曲线分桩与正线上相同,只是桩点间距为 5m,分桩从曲线中点开始,依次 ①当L 圆为5的整倍数时: 设1个0号桩,故桩点数量为

轨道曲线拨道计算(修正版)

绳正法曲线拨道计算 一、基本原则 1. 为了保证曲线两端的直线在拨道后方向不变,既使曲线的转角不变,在整个曲线上的实量正矢之和应该与计划正矢总和相等。既: ① 实量正矢和=计划正矢和。 ② 实量正矢-计划正矢=正矢差,正矢差的总和应该等于0,由此得到的拨道最后的一点正矢差累计也应该等于0。 2. 保证曲线两端的直线位置不变,即:使曲线或拨道控制点的头尾半拨量和拨量通过修正等于0。使正矢实量总和与计划正矢总和相等是调整以及安排计划正矢的唯一依据;使曲线的首尾拨道量等于0是计算拨道量时的基本要求。 二、整正曲线时的两个基本要求 1. 拨量要小 在整正计算的过程中,要考虑现场以及劳力的实际情况尽量减少拨道量和拨道点数量,一般情况下两者成反比,既调整点数越少拨量越大,调整点数越多拨量越小。在桥梁护轨、路堤、路堑、缺碴地段、信号墩台处所应事先调查好可以的拨道量和点号作为调整和计算的依据。在困难条件下一般不得大于40毫米,电气化铁路不得大于30毫米,超过该标准的应根据《安规》要求设置防护和慢行计划。 2. 拨后的曲线要圆顺 拨后的正矢应该符合《维规》中对缓和曲线正矢差、圆曲线连续差和最大最小差的要求,即拨后缓和曲线正矢要尽量的递增递减一致,圆曲线正矢尽量均匀一致。 三、曲线整正计算 ⑴曲线中央点位置(QZ ): ? ? ?? ? ? ? ? ?= +==∑∑∑∑=-i n i i i i f f i f f f QZ 1 1)(现场正矢合计现场正矢到累计合计,i 为测点号,n 为总测点数

⑵圆曲线平均正矢(p f ): 已知曲线半径,R f p 50000= (20米弦)或R f p 12500 =(10米弦) 不知曲线半径,n f f i p ∑= = 测量正矢的测点数 现场正矢合计 式中,n 为相对应的正矢测点数。 ⑶圆曲线分段数M : p i f f M ∑= =圆曲线平均正矢 现场正矢合计 ⑷圆曲线长度(y L ):m M L y 10?= ⑸圆曲线头尾位置(ZY ,YZ ): 2M QZ ZY - = 2M QZ YZ += ⑹缓和曲线的分段数(m ): 10 10h L m == 缓和曲线长度 如不知缓和曲线的长度,可根据公式max 9Hv L h =先求缓和曲线长度。 式中 h L -------缓和曲线长度 H -------曲线超高值 m ax v ------线路容许速度 ⑺缓和曲线始终点位置(ZH ,HY ,YH ,HZ ) 2m ZY ZH - =,2m ZY HY += 2m YZ YH -=,2m YZ HZ += 说明:在圆曲线上设缓和曲线,是将缓和曲线长度的一半放在圆曲线上,另一半放在直线上。所以,圆曲线的直圆点和圆直点分别是两个缓和曲线的中央点。 ⑻无缓和曲线时,整桩上圆曲线始终点正矢:

线管敷设方式 全套

一、线管的种类 SC:焊接钢管 TC:电线管 PC:硬质塑料管 CT:电缆桥架 CP:金属软管 SR:钢线槽 RC:水煤气管 二、导线敷设部位及方式: SR:沿钢索敷设 CLE:沿柱或跨柱敷设 WE:沿墙面敷设 CE:沿天棚面或顶棚面敷设 ACE:在能进入的吊顶在敷设 BC:暗敷设在梁内 CLC:暗敷设在柱子内 WC:暗敷设在墙内 FC:预埋在地面内 CC:暗敷设在顶板 线路敷设方式标注: 穿焊接钢管敷设:SC 穿电线管敷设:MT 穿硬塑料管敷设:PC 穿阻燃半硬聚氯乙烯管敷设:FPC 电缆桥架敷设:CT 金属线槽敷设:MR 塑料线槽敷设:PR 用钢索敷设:M 穿聚氯乙烯塑料波纹电线管敷设:KPC 穿金属软管敷设:CP

直接埋设:DB 电缆沟敷设:TC 混凝土排管敷设:CE 导线敷设部位的标注 沿或跨梁(屋架)敷设:AB 暗敷在梁内:BC 沿或跨柱敷设:AC 暗敷设在柱内:CLC 沿墙面敷设:WS 暗敷设在墙内:WC 沿天棚或顶板面敷设:CE 暗敷设在屋面或顶板内:CC 吊顶内敷设:SCE 地板或地面下敷设:F 另外,JDG--紧定式电线管,KBG--扣压式电线管 一,导线穿管表示 MT-电线管 PC-PVC塑料硬管 FPC-阻燃塑料硬管 CT-桥架 MR-金属线槽 M-钢索 CP-金属软管 PR-塑料线槽 RC-镀锌钢管 二,导线敷设方式的表示 DB-直埋 TC-电缆沟 BC-暗敷在梁内 CLC-暗敷在柱内

CE-沿天棚顶敷设 CC-暗敷在天棚顶内 SCE-吊顶内敷设 F-地板及地坪下 SR-沿钢索 BE-沿屋架,梁 WE-沿墙明敷 三,灯具安装方式的表示 CS-链吊 DS-管吊 W-墙壁安装 C-吸顶 R-嵌入 S-支架 CL-柱上 穿焊接钢管敷设:SC 穿电线管敷设:MT 穿硬塑料管敷设:PC 穿阻燃半硬聚氯乙烯管敷设:FPC 电缆桥架敷设:CT 金属线槽敷设:MR 塑料线槽敷设:PR 用钢索敷设:M 穿聚氯乙烯塑料波纹电线管敷设:KPC 穿金属软管敷设:CP 直接埋设:DB 电缆沟敷设:TC 导线敷设部位的标注 沿或跨梁(屋架)敷设:AB

铁路轨道曲线正矢计算修正

第一讲:曲线正矢计算 一、曲线的分类: 目前我段主要曲线类型有: 1、由两端缓和曲线和圆曲线组成的曲线,如正线曲线.容许行车速度高。 2、由圆曲线构成的曲线。如道岔导曲线、附带曲线. 二、圆曲线正矢的计算 1、曲线头尾正好位于起终点桩上 F C=L2/8R L=20M时,F C=50000/R FZY=FYZ= F C/2 2、曲线头尾不在起终点桩上 ZY前点:Fμ=(FC/2) *(δ/10)2 ZY后点:Fη=FC—{(FC/2)*(τ/10)2} FC:圆曲线正矢δ:ZY点到后点的距离τ:ZY点到前点的距离 三、缓和曲线上整点正矢的计算(起始点正好是测点) (1)缓和曲线头尾的计算: F0=F1/6(缓和曲线起点) F终= FC—F0(缓和曲线终点)(2)缓和曲线中间点正矢的计算: F1=F S=FC/N (N=L0/B:缓和曲线分段数) F2=2 F1 F3=3F1FI=IF1(I为中间任意点) 四、半点(5米桩)正矢的计算: a)ZH点后半点正矢的计算: F后=25/48*F1 因为ZH点正矢f0=f1/6,很小一般为1~2MM,其前半点很小(小于1MM)因此不作计算。 b)HY(YH)点前半点计划正矢的计算 F前=1/2{[L03+(L0-15)3]/6R L0+[5L0+25]/2R}-(L0-5)3/6R L0 c)HY(YH)点后半点计划正矢的计算 F后=1/2{[ (L0-5)3 -L03]/6R L0+[5L0+175]/2R}

d)中间点(5米桩)正矢的计算 F中=(F前+F后)/2 五、测点不在曲线始终点时缓和曲线计划正矢的计算 a)缓和曲线始点(ZH点)处相邻测点的计划正矢 Fμ=αυF S (直缓点外点)αυ=1/6(δ/B)3 Fη=αηF S (直缓点内点)αη=1/6[(1+δ/B)3—(δ/B)3](2)缓圆点处相邻测点的计划正矢 Fφ=F C—αυF S (缓圆点外点,缓和曲线之外) Fθ= F C-αηF S (缓圆点内点,缓和曲线之内) (αυ、αη查纵距率表《曲线设备与曲线整正》附表二) (3)缓和曲线中间点各点计划正矢的计算 FI=(FC/L0)L I(I为中间任意点) 说明:B:半弦长δ:缓和曲线内点到ZH、HY(YH)距离 L0:缓和曲线长FC:圆曲线正矢 第二讲:曲线拨道 一、绳正法基本原理 1、基本假定: (1)假定拨道前后两端切线方向不变,或起始点位置不变,即曲线终点拨量为零。 (2)假定曲线上某点拨动时,其相邻点不随之发生移动,拨后钢轨总长不变。 2、由以上假定得出以下基本原理: (1)用等长的弦测量圆曲线正矢,正矢必相等; (2)拨动曲线时,某点的正矢增(减)X,其前后两点的正矢各减少(增加)X/2。 (3)只要铺设时曲线圆顺,养护维修中无论拨成任何不规则曲线,其正矢总

铁路轨道曲线正矢计算.doc

一、曲线的分类: 目前我段主要曲线类型有: 1、由两端缓和曲线和圆曲线组成的曲线,如正线曲线。容许行车速度高。 2、由圆曲线构成的曲线。如道岔导曲线、附带曲线。 二、圆曲线正矢的计算 1、曲线头尾正好位于起终点桩上 F C =L 2/8R L=20M 时, F C =50000/R F ZY =F YZ = F C /2 2、曲线头尾不在起终点桩上 ZY 前点: F μ=(FC/2) * (δ /10 )2 ZY 后点: F η=FC-{(FC/2) * (τ /10 )2} FC :圆曲线正矢 δ: ZY 点到后点的距离 τ: ZY 点到前点的距离三、 缓和曲线上整点正矢的计算(起始点正好是测点) (1)缓和曲线头尾的计算: F =F /6 (缓和曲线起点) F 终 =F-F (缓和曲线终点) 01 C (2)缓和曲线中间点正矢的计算: F=F= F /N (N=L/B :缓和曲线分段数) 1SC F 2=2 F 1 F 3=3F 1F I =IF 1(I 为中间任意点) 四、 半点( 5 米桩)正矢的计算: a) ZH 点后半点正矢的计算: F 后=25/48*F 1 因为 ZH 点正矢 f 0=f 1/6, 很小一般为 1~2MM ,其前半点很小(小于 1MM )因 此不作计算。 b) HY (YH )点前半点计划正矢的计算 F =1/2{[L 3 +(L -15 3 +25]/2R}- 3 /6R L 前 0 ) ]/6R L +[5L (L-5) 0 0 c) HY (YH )点后半点计划正矢的计算 F 后=1/2{[ (L 0-5 )3 -L 03]/6R L 0+[5L 0+175]/2R} d) 中间点( 5 米桩)正矢的计算 F 中=(F 前+F 后)/2 五、 测点不在曲线始终点时缓和曲线计划正矢的计算 a) 缓和曲线始点 (ZH 点) 处相邻测点的计划正矢

附带曲线的整正

道岔附带曲线的整正 一、前言 (一)《铁路线路维修规则》规定:验收道岔时,同时检测两线间距小于5.2m 的附带曲线转向,用10m 弦量正矢,其连线正矢差:到发线不超过3mm ,其他站线不超过4mm ,附带曲线半径一般要求为50m 的整倍数,而曲线长往往不是5m 的整倍数。目前附带曲线整正的方法有直股支距法和10m 弦绳正法、一弦法(长弦法),主要采用直股支距法和10m 弦绳正法两种,当曲线头尾不明或曲线状态不良时,可用支距法,当曲线状态良好,标志齐全时可用绳正法。 (二)本人在维修工队从事维修工作四年,其中维修道岔107组,后又调入新线工区(上联线茶亭工区)整治了5组新铺道岔。在现场实际运用中采用了直股支距法和绳正法整正道岔附带曲线,均取得了不错成绩,优良率达100%。 二、确定附带曲线始、终点位置 (一)确定曲线三要素 附带曲线的整正要做好现场调查工作,首先在现场量得道岔号数N ,平均线间距D 及附带曲线半径R 。1、道岔号数N :道岔号数一般为已知或用步量法测定。2、线间距D :先拨直直股方向,然后用钢尺在附带曲线后两平行地段分别量取不少于三处,取平均值。3、曲线半径R :在附带曲线内,用10m 弦,量正矢三处,取平均数f 平,反求该曲线的半径:R=12500 f 平 。 (二)确定附带曲线头、尾位置 1图中 N ――道岔号码 D ――线间距(m ) T ――附带曲线切线长 b ――道岔后长 a ――辙叉角 R ――附带曲线半径 S ――标准轨距(1.435m ) ZY ――曲线头 YZ ――曲线尾 R 为外轨曲线半径 R 外=R +s 2 =R+0.7175m 1)曲线头和曲线尾的横距X T =R.tan a 2 X=T(1+cosa) 2)直内股辙叉距轴线中心至曲线头的横距f f= D tana +T-X-b=DN+T-X-b 〔根据曲线头、尾在直股上的投影点,用方尺或支距尺在所标记的投影点影出方向(注意垂直于直股),在直内股定出一条直线,方到附带曲线侧外股定出ZY 、XZ 点〕 根据f 确定ZY 点 根据X 确定YZ 点

线管敷设代号及方式

线管的代号及敷设方式 一、线管的代号 SC:焊接钢管,TC:电线管,PC:硬质塑料管, CT:电缆桥架,CP:金属软管,SR 钢线槽RC:水煤气管 二、导线敷设部位: SR:沿钢索敷设,CLE:沿柱或跨柱敷设,WE:沿墙面敷设,CE:沿天棚面或顶棚面敷设 ACE:在能进入的吊顶在敷设,BC:暗敷设在梁内,CLC:暗敷设在柱子内,WC:暗敷设在墙内 FC:预埋在地面内,CC:暗敷设在顶板内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出版的00DX001 《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常用图形和文字符号》规定: 线路敷设方式标注: 穿焊接钢管敷设:SC 穿电线管敷设:MT 穿硬塑料管敷设:PC 穿阻燃半硬聚氯乙烯管敷设:FPC 电缆桥架敷设:CT 金属线槽敷设:MR 塑料线槽敷设:PR 用钢索敷设:M 穿聚氯乙烯塑料波纹电线管敷设:KPC 穿金属软管敷设:CP 直接埋设:DB 电缆沟敷设:TC 混凝土排管敷设:CE 导线敷设部位的标注 沿或跨梁(屋架)敷设:AB 暗敷在梁内:BC 沿或跨柱敷设:AC 暗敷设在柱内:CLC 沿墙面敷设:WS 暗敷设在墙内:WC 沿天棚或顶板面敷设:CE 暗敷设在屋面或顶板内:CC 吊顶内敷设:SCE

地板或地面下敷设:F JDG--紧定式电线管,KBG--扣压式电线管一,导线穿管表示 MT-电线管 PC-PVC塑料硬管 FPC-阻燃塑料硬管 CT-桥架 MR-金属线槽 M-钢索 CP-金属软管 PR-塑料线槽 RC-镀锌钢管 二,导线敷设方式的表示 DB-直埋 TC-电缆沟 BC-暗敷在梁内 CLC-暗敷在柱内 WC-暗敷在墙内 CE-沿天棚顶敷设 CC-暗敷在天棚顶内 SCE-吊顶内敷设 F-地板及地坪下 SR-沿钢索 BE-沿屋架,梁 WE-沿墙明敷

曲线正矢计算

曲线正矢计算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曲线半径、弦长、正矢之间的关系: 当 时, (mm ) 当 时, (mm ) 式中 —圆曲线正矢(mm ) —圆曲线半径(m ) 现场正线曲线取弦长为20 m 计算正矢值。 现场站线曲线取弦长为10 m 计算正矢值。 (一)圆曲线上各测点计划正矢 圆曲线计划正矢 (mm ) 圆曲线始终点的计划正矢 (mm ) (二)缓和曲线正矢是从直线往圆曲线方向逐渐由小变大的,由直缓点向缓圆点方向变化的大小,叫缓和曲线的正矢递增率。 1.缓和曲线始终点计划正矢 2.缓和曲线中间各测点计划正矢 R L f 82 = m L 20=R f 50000 =m L 10=R f 12500=f R R f c 50000 =2 c )(f f =终始()()() N f f c N 一端缓和曲线分段数圆曲线计划正矢缓和曲线的正矢递增率=()6 N f )(f 缓和曲线正矢递增率 缓和曲线始点正矢始= () 始终 缓和曲线始点正矢缓和曲线终点正矢f f )(f c -=

式中 —缓和曲线中间各测点的计划正矢( ); —测点距缓和曲线始点的段数 —缓和曲线的正矢递增率 【例题】 已知曲线半径R=300m ,缓和曲线长为70 m (如图3所示)求缓和曲线上各测点计划正矢值。 【解】 mm mm mm mm ZH 0123 45 678 HY QZ YH HZ 缓和曲线中间各测点的计划正矢为 图2缓和曲线 mm N i i f N f =i f 1,21-=N i ,i N N f 167300 50000 50000≈== R f c ()()247 167 ≈== N f f c N 一端缓和曲线分段数圆曲线计划正矢()4 6 246===N f )(f ZH 始正矢直缓点()163 4167=-=-=始终 正矢缓圆点f f )(f HY c 24 24111=?==N f N f

线管敷设方式代码

SR:沿钢线槽敷设 BE:沿屋架或跨屋架敷设 CLE:沿柱或跨柱敷设 WE:沿墙面敷设 CE:沿天棚面或顶棚面敷设ACE:在能进入人的吊顶内敷设BC:暗敷设在梁内 CLC:暗敷设在柱内 WC:暗敷设在墙内 CC:暗敷设在顶棚内 ACC:暗敷设在不能进入的顶棚内FC:暗敷设在地面内 SCE:吊顶内敷设,要穿金属管 三,导线穿管表示 SC:焊接钢管 MT:电线管 PC-PVC:塑料硬管 CT:桥架 MR:金属线槽 M:钢索 CP:金属软管 PR:塑料线槽 RC:镀锌钢管 四,导线敷设方式表示

DB:直埋 TC:电缆沟 BC:暗敷在梁内 CLC:暗敷在柱内 WC:暗敷在墙内 CE:沿天棚顶敷设 CC:暗敷在天棚顶内 SCE:吊顶内敷设 F:地板及地坪下 SR:沿钢索 BE:沿屋架或梁 WE:沿墙明敷 五,灯具安装方式的表示 CS:链吊 DS:管吊 W:墙壁安装 C :吸顶 R:嵌入 S:支架 CL:柱上 SR:沿钢线槽 BE:沿屋架或跨屋架 CLE:沿柱或跨柱 SC:穿焊接钢管敷设 MT:穿电线管敷设 PC:穿硬塑料管敷设 FPC:穿阻燃半硬聚氯乙烯管敷设CT:电缆桥架敷设 MR:金属线槽敷设 PR:塑料线槽敷设 M:用钢索敷设 KPC:穿聚氯乙烯塑料波纹电线管敷设CP:穿金属软管敷设 DB:直接埋设 TC:电缆沟敷设 导线敷设部位的标注: AB:沿梁或跨梁(屋架)敷设 BC:暗敷在梁内 AC:沿柱或跨柱敷设 CLC:暗敷设在柱内

WS:沿墙面敷设 WC:暗敷设在墙内 CE:沿天棚或顶板面敷设 CC:暗敷设在屋面或顶板内 SCE:吊顶内敷设 PC:地板或地面下敷设 SC--表示镀锌钢管敷设。TC--表示镀锌电线管敷设。PC--表示阻燃PVC管敷设。 1)硬质聚氯乙烯管:系由聚氯乙烯树脂加入稳定剂、润滑剂等助剂经捏合、滚压、塑化、切粒、挤出成型加工而成,耐酸碱,加热煨弯、冷却定型才可用。主要用于电线、电缆的保护套管等。管材长度一般4m/根,颜色一般为灰色。管材连接一般为加热承插式连接和塑料热风焊,弯曲必须加热进行。 (2)刚性阻燃管:为刚性PVC管,也叫PVC冷弯电线管,分轻型、中型、重型。管材长度4m/根,颜色有白、纯白,弯曲时需要专用弯曲弹簧。管子的连接方式采用专用接头插入法连接,连接处结合面涂专用胶合剂,接口密封。(PC管) (3)半硬质阻燃管:也叫PVC阻燃塑料管,由聚氯乙烯树脂加入增塑剂、稳定剂及阻燃剂等经挤出成型而得,用于电线保护,一般颜色为黄、红、白色等。管子连接采用专用接头抹塑料胶后粘接,管道弯曲自如无须加热,成捆供应,每捆100米。

曲线正矢计算

曲线正矢计算 曲线半径、弦长、正矢之间的关系: 2L f, 8R 50000 f, 当时, (mm) L,20m R 12500 当时, (mm) f,L,10m R f式中—圆曲线正矢(mm) —圆曲线半径(m) R 现场正线曲线取弦长为20 m计算正矢值。现场站线曲线取弦长为10 m计算正矢值。 (一)圆曲线上各测点计划正矢 50000f圆曲线计划正矢 (mm) ,cR fcf,圆曲线始终点的计划正矢 (mm) 始,终,2 (二)缓和曲线正矢是从直线往圆曲线方向逐渐由小变 大的,由直缓点向缓圆点方向变化的大小,叫缓和曲线的正 矢递增率。 圆曲线计划正矢f,,c缓和曲线的正矢递增率f, ,,N,,一端缓和曲线分段数N1.缓和曲线始终点计划正矢 ,,缓和曲线正矢递增率fN,f,,缓和曲线始点正矢始6 ,,缓和曲线终点正矢,f,,f,缓和曲线始点正矢fc 终始

2.缓和曲线中间各测点计划正矢 f,Nf iiN fi,1,2?,N,1式中—缓和曲线中间各测点的计划正矢i ( ); fN —测点距缓和曲线始点的段数 Ni —缓和曲线的正矢递增率 【例题】已知曲线半径R=300m,缓和曲线长为70 m(如 图3所示)求缓和曲线上各测点计划正矢值。 【解】 5000050000mm f,,,167cR300 圆曲线计划正矢f167,,cmm f,,,24N,,一端缓和曲线分段数N7 f24Nmm ,,直缓点ZH正矢,f,,,,4始87654663QZHYYH210ZHHZ mm ,,缓圆点HY正矢,f,,f,f,167,4,163c终始 缓和曲线中间各测点的计划正矢为 图2缓和曲线 f,Nf,1,24,24mm 11N mm f,Nf,2,24,4822N mm f,Nf,3,24,7233N mm f,Nf,4,24,9644N mm f,Nf,5,24,12055N

线管敷设方法

1、本工程按图纸施工, 安装预埋人员按预留预埋图进行施工,不得随意破坏建筑物钢筋及防水工程。若有矛盾会同土建技术人员与业主、监理协调处理。在楼地坪内错、漏、堵塞或设计增加埋管,必须在未作面层前补埋,墙体预留设备孔洞,由设计和业主现场而定。 2、电气配管工程,线管下料切断后,管口处应用锉刀进行修整,使其平整光滑、无毛刺,断面与管的轴线垂直。 3、线管在混凝土暗配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 倍 3-1 管子弯曲半径 4、线管弯曲加工时,弯头处不得有起皱、开裂现象,弯扁度不大于 10℅。

5、线管的暗配连接: 1)JDG套接紧定式薄壁热镀锌电线管,是冷轧钢带制成,双面镀锌。JDG电线管规格分为:外径Φ16、Φ20、Φ25、Φ32、Φ40、Φ50mm,每根长度为4 米。JDG热镀锌电线管除了Φ16 管壁厚为以外,其余全部为(允许壁厚偏差+)。 JDG管施工方法为:套接或插接(定位后,拧断紧定螺丝头)。 ①、管路连接时,两管待连接端分别插入直管接头中间,紧贴凹型槽处两侧,用紧定螺钉定位后,施力旋紧螺钉直至螺帽脱落。 ②、管子固定时需接头处两边绑上扎丝固定,防止管子因砼浇捣时接头断开使管子报废。 ③、管子打弯,使用专用弯管器作业。 错误: 螺丝未拧断 正确:螺丝已拧断

2)镀锌钢管施工技术要点: ①、规范强制性要求:金属导管严禁对口熔焊连接; 镀锌和壁厚小于等于 2mm的钢导管不得套管熔焊连接。 ②、当镀锌钢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除的两端用专用接地卡固定跨接接地线。 ③、本工程为施工方便经甲方同意镀锌钢管采用6 孔紧定连接,紧定则取消跨接接地线。紧固也达到要求。 镀锌接头增加四个孔可以让管子连接更加紧固 3)线管连接好后,均用胶布把套管的两端绑扎好,防止混凝土进入线管里面而堵塞线管。并用扎丝绑紧接头部分,使管子在砼浇捣时不易被破坏。

最新版曲线整正软件及说明

最新版曲线整正软件及说明 一、说明书 1. 软件简介 本程序是一款专用于铁路工务、工程部门的行业软件,设有《绳正法》、《坐标法》、《道岔附带曲线整正支距法》三项内容。绳正法整正依据的是中央点法;坐标法整正依据的是整体优化算法;支距法整正依据的平面几何关系。当前Ver5.0版在前期基础上做了较大调整,主要特点如下: 1、改进优化计算数学模式,一是提高了计算速度,二是通过正反验证,证明各计算方法完全正确,特别是复心曲线和坐标法计算所采用的数学模型。 2、绳正法的修正计算实现真正的智能化,会自动在最恰当的位置设置出合理的修正数组,优化程度高,接近最优化解。 3、延续前期版本严格计算条件设计,算前须通过实测正矢校验,算后拨后正矢须满足5项要求。 4、曲率图显示增加查询功能,通过拖动图内标尺,可以查看任一点位置曲率。 5、输出在原有Word文档基础上,增加EXCEL文件导出功能,方便使用。 6、程序界面清晰大方、简捷,误操作提示明了,数据录入更加方便,可直接在窗口内输入,也可以从外部Excel文件中导进,现努力打造的是专业的品质和 细腻的技术。 7、本程序经过大量数据检验、补充完善及多年铁路工务同仁使用,已非常成熟,完全可以信赖。 运行要求: 操作系统:Windows 7、Windows Vista、Windows XP均支持本软件,系统装有Office 2003及以上版本的Word、Excel、Access。 系统界面如图1

1.JPG

2. 外业测量 1、应用绳正法整正、按“曲线分中布置法”布设测点、当用20米弦测量时,以曲中QZ点为中心向两侧均分布置测点,即QZ点向两端各量5m,为起点,每 10米为一测点,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计划正矢在缓和曲线两端都是一样的,便于检查。 图2.JPG 如图2,能够准确布置好的关键在于找到曲中点QZ。曲中点可从铺设线路时在线路中心留下的桩位找到,如果找不到可按现在的测点布置情况计算出QZ,或以附近固定建筑物桥涵中心里程为准,按台帐数据为准,找到QZ布点,没有原始资料时,可从一端直线起任意布置,测出现场正矢,计算出QZ。若从0点 起编号,最后一点必为奇数。 2、按“一头整桩一头零桩”布置测点时,往往是在圆缓桩附近设一“套点”,就是俗话说的“倒一弦”,形成均是整桩情形,这样做的好处时,现场检查及口算方 便、实用。 如图3:HZ桩在第28~29测点之间,Hz桩距29点是4米,即HZ=28,60,由于是零桩,第28点和29点的正矢计算很麻烦,在现场的做法是:既然28点和29点的正矢不好算,我就不量你!从第29点退回4米,找到HZ点(命名为29’ 下同),从HZ点向直线方向量10米,找到第30’点,之后再从HZ点向曲中方向每10米做出标记,直到YH点+1结束。如测量图中的29’点正矢,就变成整桩的情形,计划正矢应该是六分之一的递增量,可以很快算出,以此类推,第28’点的正矢就是1个递增量,27’的正矢就是2个递增量……,因为缓和曲线都是10米的整倍数,到YH桩的时候也是整桩,而且这点的正矢是圆曲 线正矢再减去曲线头的正矢,这样,曲线两头全部是整桩!

附带曲线整正作业程序

附带曲线整正作业程序 一、 调查道岔号(N)、线间距(D)、附带曲线平均正矢(F 平): 1、确认现场标记是否正确并重新计算。 2、 确认道岔号(N)、转向角( α)、道岔后长(b)、曲线全长(L 曲)、半径(R)、正矢(f)、超高(h)、ZY 、QZ 、YZ 点。 3、线间距:量取线间距(最少3处)取平均值。 4、附带曲线平均正矢:在附带曲线内用10m 弦连续量取最少3处正矢,计算平均值。 二、计算: 1、附带曲线半径、确定曲线始终点位置的有关数据: ①、半径R = 12500平均正矢 ②、切线长T =半径×( 道岔号2 +1-道岔号) 或tan α 2 ╳R ③、斜边长L =线间距× 道岔号2 +1 或D sin α ④、夹直线长L 夹=斜边长-道岔后长-切线长 或D/sin α-T(切线长)-b (道岔后长) ⑤、曲线长L 曲=半径× 道岔转向角(度) 180 × π 或R απ 180 三、确定ZY 、QZ 、YZ 点位置并按照支距拨正控制点的位置: 1、从岔后接头轨缝中心起,沿曲线上股量取夹直线长度④,即直圆点(ZY )位置,从直圆点量量曲线长的1/2定点,即曲线中央点(QZ )位置,在量曲线长的1/2定点,即圆直点(YZ )位置。 2、3个控制点的支距,

①、始点支距=线间距- 曲线长 2 2×半径 ②、中央点支距=线间距-曲线长 2 8×半径 ③、终点支距=线间距 四、 直股支距法: 已知60kg/12#道岔,R=400、转向角=4°45′49〞道岔后长=21.208米。 1. 线间距=(3.476+3.480+3.465)/ 3=3.474m 3.474+1435+(73*2)=5.055m 2. 斜边长= D/sin α=5.055/sin 4°45′49〞=5.055/0.083=60.9m 3. 切线长T= ╳R=tan 4°45′49〞 2 ╳400 =16.6377m 4. 夹直线长L= D/sin α?T ?b =60.9-16.6377-21.208=23.0543m

线管敷设方式代码

二,个人收集电气设计施工图中常用线路敷设方式:SR:沿钢线槽敷设 BE:沿屋架或跨屋架敷设 CLE:沿柱或跨柱敷设 WE:沿墙面敷设 CE:沿天棚面或顶棚面敷设 ACE:在能进入人的吊顶内敷设 BC:暗敷设在梁内 CLC:暗敷设在柱内 WC:暗敷设在墙内 CC:暗敷设在顶棚内 ACC:暗敷设在不能进入的顶棚内 FC:暗敷设在地面内 SCE:吊顶内敷设,要穿金属管 三,导线穿管表示 SC:焊接钢管 MT:电线管 PC-PVC:塑料硬管 CT:桥架 MR:金属线槽 M:钢索 CP:金属软管 PR:塑料线槽 RC:镀锌钢管 四,导线敷设方式表示

DB:直埋 TC:电缆沟 BC:暗敷在梁内 CLC:暗敷在柱内 WC:暗敷在墙内 CE:沿天棚顶敷设 CC:暗敷在天棚顶内 SCE:吊顶内敷设 F:地板及地坪下 SR:沿钢索 BE:沿屋架或梁 WE:沿墙明敷 五,灯具安装方式的表示 CS:链吊 DS:管吊 W:墙壁安装 C :吸顶 R:嵌入 S:支架 CL:柱上 SR:沿钢线槽 BE:沿屋架或跨屋架 CLE:沿柱或跨柱 SC:穿焊接钢管敷设 MT:穿电线管敷设 PC:穿硬塑料管敷设 FPC:穿阻燃半硬聚氯乙烯管敷设CT:电缆桥架敷设 MR:金属线槽敷设 PR:塑料线槽敷设 M:用钢索敷设 KPC:穿聚氯乙烯塑料波纹电线管敷设CP:穿金属软管敷设 DB:直接埋设 TC:电缆沟敷设 导线敷设部位的标注: AB:沿梁或跨梁(屋架)敷设 BC:暗敷在梁内 AC:沿柱或跨柱敷设 CLC:暗敷设在柱内

WS:沿墙面敷设 WC:暗敷设在墙内 CE:沿天棚或顶板面敷设 CC:暗敷设在屋面或顶板内 SCE:吊顶内敷设 PC:地板或地面下敷设 SC--表示镀锌钢管敷设。TC--表示镀锌电线管敷设。PC--表示阻燃PVC管敷设。 1)硬质聚氯乙烯管:系由聚氯乙烯树脂加入稳定剂、润滑剂等助剂经捏合、滚压、塑化、切粒、挤出成型加工而成,耐酸碱,加热煨弯、冷却定型才可用。主要用于电线、电缆的保护套管等。管材长度一般4m/根,颜色一般为灰色。管材连接一般为加热承插式连接和塑料热风焊,弯曲必须加热进行。 (2)刚性阻燃管:为刚性PVC管,也叫PVC冷弯电线管,分轻型、中型、重型。管材长度4m/根,颜色有白、纯白,弯曲时需要专用弯曲弹簧。管子的连接方式采用专用接头插入法连接,连接处结合面涂专用胶合剂,接口密封。(PC管) (3)半硬质阻燃管:也叫PVC阻燃塑料管,由聚氯乙烯树脂加入增塑剂、稳定剂及阻燃剂等经挤出成型而得,用于电线保护,一般颜色为黄、红、白色等。管子连接采用专用接头抹塑料胶后粘接,管道弯曲自如无须加热,成捆供应,每捆100米。

电缆配管及敷设方式

电缆配管电气安装知识 电力电缆配管 注:适用于三芯、三芯+N及四芯等截面电力电缆。 电力电缆的敷设方式有几种?如简很据敷设方式选用电缆? 电力电缆的敷设方式有以下几种:

(1)直接埋在地下。 (2)安装在架空钢索上。 (3)安装在地下隧道内。 (4)安装在电缆沟内。 (5)安装在建筑物墙上或天棚上。 (6)安装在桥梁构架上。 (7)敷设在水下。 以上各种敷设方式各有优缺点,采取何种敷设方式,应由具体情况决定,一般要考虑到城市发展规划、现有建筑物的密度、电缆线路的长度、敷设电缆的根数及其周围环境的影响。 将电缆直接埋在地下,是最经济而又最广泛采用的敷设方式,它适用于郊区和车辆通行不太频繁的地方。 电力电缆的敷设方式不同时,应选用不同的电缆。直埋敷设应使用具有铠装和防腐层的电缆;在室内、沟内和隧道内敷设的电缆,应采用阻燃(难燃)或非阻燃交联聚乙烯铠装电缆;确保无机械外力时,可选用无铠装电缆;易发生振动的区域必须使用铠装电缆。承受压力的敷设条件下,应选用钢带铠装电缆;承受拉力的敷设条件下,应选用钢丝铠装电缆。 PR 塑料线槽敷设 PC 硬制塑料管敷设FPC 半硬制塑料管敷设SC 薄电线管敷设RC 水煤气管敷设 MR 封闭式金属线槽敷设CT 电线桥架或托盘敷设K 瓷瓶或拄式绝缘子敷设

PCL 塑料夹敷设 CP 蛇皮管/金属软管敷设QR 铝合金线槽敷设 PL阻燃半硬聚乙烯管敷设AL 铝皮线卡敷设 SR 沿钢索敷设 BE 沿屋架或跨屋架敷设CLE 沿柱或跨柱敷设 WE 沿墙面敷设 ACE 能进入的吊顶内敷设CE 沿顶棚面或顶板面敷设 BC 暗敷设在梁内 CLC 暗敷设在柱内 WC 暗敷设在墙内 FC 暗敷在地面 CC 暗敷在顶板内 ACC 暗敷在不能进人的吊顶内要穿金属管 SCE 在吊顶内敷设要穿金属管CEC或CC都表示暗敷设在顶板内 CEC表示:暗敷设在顶板内--现浇板.空芯预制板,线就穿预制板孔 CEC是一种不常用的敷设方式,CE在这里是天棚的意思,而后面的C为暗敷设,即天棚内暗敷设,实际就是在吊顶内沿楼板下敷设。 电力电缆的敷设方式 电力电缆的敷设方式有直埋敷设、穿管敷设、浅槽敷设、电缆沟敷设、电缆隧道敷设、空敷设等几种方式。从技术上比较,电缆隧道方式和电缆沟敷设方式是最佳的敷设方式,因为这两种方式便于电缆的施工、维护和检修。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中,城市规划建设时,已考虑公用隧道。 实践证明公用隧道运行效果良好,大大减少了重复投资,避免了反复开挖路面,但初期投资巨大。在国内,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这种敷设方式是较少的。相比而言,直埋敷设和浅槽敷设则是属于经济型的敷设方式,但不利于电缆的维护和检修,一旦遇到电缆故障,即使使用测试仪测出故障点,也要重新挖开电缆沟,极不方便。因此电缆敷设方式的选择,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工程条件、

电气配管敷设方式全解

sc:焊接钢管 tc:电线管薄钢管 pc:硬质塑料管 ct:电缆桥架 cp:金属软管 SR:钢线槽 RC:水煤气管 sc管是钢导管的英文单词steel conduit 的开头字母缩写. SC新的标准标注,同于原来的G,应该是电线管,(也就是通常说的厚壁电线管) 新标注为RC,通于原来标注的GG,是通常说的水水煤气管。 新标注的TC,指的是薄壁电线管。 以上通称焊接钢管。 新标注, PC聚氯乙烯硬管 FPC半硬管 KPC 波纹管 CT,为桥架敷设 KBG,JBG是薄壁电线管的一个变种,属于行业标准标注,不是国标,和SC等不是一回事 SC是规范上的焊管,而且是厚壁的,壁厚通常不小于3mm KBG---扣压式电气导管,用专用的压钳将套接管与导管压接紧固;JBG---紧固式电气导管,套管与导管 使用用螺丝紧固. JDG、KBG管成为扣压式镀锌钢管,不用防腐、不用跨接。是黄色的。壁厚为1.2mm。。。。2.5左右。广泛应用,节省钢材。安装简便,功效高。但要用正规厂家的,否则弯曲时,易扁、开裂。要用配 套的弯曲工具和弹簧。

JDG导管及系列产品是我公司在吸收国内外同类先进技术的改进型,与日本JIS工业标准相一致,并与GB50303、GB50300相吻合,即改变了传统熔焊和套丝复杂的施工工艺,也弥补了国内市场同类产 品易滑扣等不良现象。 选材精当 JDG导管及系列产品均采用优质钢材,经精密加工而成,双面镀锌,既美观,又有良好的防腐性能。 施工方便 无需电焊机和套丝设备,也不需做跨接地线,无须刷漆,省去了传统熔焊和套丝等复杂的施工工序。 只需将直管接头连接管与管,螺纹管接头连接管与接线盒,定位后用专用工具拧紧(拧断)螺钉即可,与接线盒连接处用锁母紧定即可。管路转弯处用弯管器可现场弯曲相应的弧度。 适用范围广 JDG导管有超轻型管和轻管两种,超轻型管可用于明敷,轻型管既可明敷亦可暗敷。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市政管线中电线电缆的穿线保护,尤其适用于日趋推崇的智能写字楼的综合布线系统。 性能优越 JDG导管相对国产镀锌管、SC管等市场同类产品,在综合性能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 工程验收 JDG导管已形成行业(CECS)规范,施工验收遵照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所制定的CECS120:2000《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电线管路施工及验收规程》。进行工程验收。 价格便宜 价格相对低廉是JDG的一个突出优点。以100米为评估单元与其它同类产品比较,JDG具有附件少, 材料及施工成本低等优点。 KBG为套接扣压式镀锌薄壁电线管,其连接是用扣压钳子,将管道和管件压出小坑,紧密连接。 JDG为紧定式镀锌薄壁电线管,其连接靠管件顶丝顶紧管道,达到紧密连接。 其以上两种产品,全国各省市均有不同厂家,不同品牌在生产。 扣压紧定与套接紧定 KGB管壁厚与JDG有很大区别,JDG除了16的管壁厚为1.2以外,其余全部为1.6。KGB管壁厚和管大小有关。大于16的也有1.2的,更有的1.0的也有 一、管子的成型工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