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文明建设试卷三手打

生态文明建设试卷三手打

生态文明建设试卷三手打
生态文明建设试卷三手打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三)

单选题

1 ()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一个法治、公平、正义、诚信、有序的社会,可以把环境保护的理念和要求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带动环境保护水平全面提升。

A 科技创新

B 法制建设

C 社会进步

D 经济发展模式

2 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在维护环境公平正义时必须坚持几个基本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B建立和完善污染损害赔偿机制

C强化刑事处罚途径 D强化司法救济途径

3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体现了()。

A人性化 B规范化 C制度化 D社会公平

4 今后一个时期污染防治的主要任务不包括()

A 加快江河湖海水环境治理

B 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C 实施城市和区域大气污染防治

D 加强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防治

5 我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大部分达到()标准以上。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6 国水和大气环境污染还十分突出,全国大江大河仍有近四分之一的监测面超过()水体水质。

A III类

B IV类

C V类 D劣V类

7 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加快增加,导致大中型城市空气中的()和挥发性有机物浓度增高,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和大气灰霾频繁发生。

A 二氧化硫

B 二氧化碳

C 氢氧化物

D 氮氧化物

8 要加大节能工作力度,首先要强化()考核,完善节能法规和标准,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和对企业的激励与约束。

A重点用能单位节能 B能源消耗总量控制

C高耗能行业 D节能目标责任

9 实现2020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任务。

A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B 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

C 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监测制度

D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

10 为了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国家制定了全国湖库生态安全评估机制,提出综合治理方案,实施九大重点湖泊水库()污染防治方案。

A 全面截污

B 一湖一策

C 禁止渔业养殖

D 禁止违规占用水域

11 为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要加大机动车污染控制力度,推行在用车的环保合格标志,强化车辆的环保检测,加快淘汰()。

A高排放车辆 B黄标车 C老旧车 D高污染柴油车

12 下列()不是固体废物和化学污染防治的原则。

A减量化 B资源化 C无害化 D规范化

13 到202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4亿左右,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预计平均为()。

A 45%

B 35%

C 25%

D 15%

14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B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C树立尊重和爱护自然的观念 D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发展

15 开展环境领域国际合作应遵循()提出的“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的战略方针。

A十五大 B十六大 C十七大 D十八大

16 制定环境保护措施时,要避免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牺牲好环境换区经济增长”的环保老路,探索走出一条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的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A可持续 B高科技 C低碳 D绿色

17 在环境保护措施制定时,要实行最严厉的环境保护制度,凡是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

A限批 B要先补偿环境损失 C不许兴建 D先治理后建设

18 ()的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中必须首先处理好的基本关系。

A人与自然 B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

C环境保护与科技发展 D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

19 要加强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实施“三同时”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制度,下列不适

用“三同时”管理制度的是()。

A新建项目 B改建项目 C扩建项目 D原有项目

20 要以()为依据,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促进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科学制定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A资源环境承载力 B当地环境 C当地自然环境 D区域比较优势

21 我国把发展()经济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A循环 B低碳 C节能 D绿色×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自()起正式实施。

A 2008/1/1

B 2008/12/1

C 2009/1/1

D 2009/12/1

23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任务。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

A发展生产力B改善生存环境

C保护人民切身利益 D保护可持续发展

24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近年来平均以每年()的速度在增长。

A 30% ×

B 40% ×

C 50%

D 60%

25 ()已成为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威胁最大的问题。

A气候变化问题 B 酸雨 C 土地沙漠化 D 水污染

26 下列能源中,不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风能 B化石能源 C太阳能 D生物质能

27 在人类的文明历程中,人与自热矛盾最为尖锐的是()。A生态文明建设 B原始文明建设

C工业文明建设D农业文明建设

28 以下对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现状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排放总量居世界首位

B每年排放量的增殖是师姐总增值的70%左右

C很多发展中国家都要求中国承担减排责任

D人均排放量民低于世界人均值

29 在实践途径上,生态文明视为()的生产生活方式。

A为所欲为 B不受约束 C自觉自律 D自强不息

30 所谓环境保护的()作用,就是通过推进污染的减排,腾出和扩大容量。

A 扩容

B 优化

C 助推

D 增殖

31 党的()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A 十五大

B 十六大

C 十七大

D 十八大×

32 ()是我国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必要选择。

A保护环境 B生态文明建设 C发展循环经济 D强化环境法治

33 我国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直接挑战和压力不包括()。

A资源能源短缺B生态环境破坏 C环境科学落后 D污染严重

34 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较重,2009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等七大水系水质总体为()

A轻微污染B轻度污染C中度污染×D中度重污染

35 截至2009年底,全国共建立种类自然保护区2541个,85%的野生动物种群在自然保护区中得到保护,下列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哺乳动物的是()

……D蜂猴

36 在积极推进生态建设示范工作时,在生态省(市、县)、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建设过程中,要以()为核心。

A改善环境质量B生态经济

C普及生态文化D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7 开展生态保护与建设要增强科技支撑,优先安排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与()科研课题。

A 关键技术

B 城市水体生态修复

C 土壤污染防治

D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38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在防治环境污染方面,经历了()

A 从末端治理到源头与过程控制和强调预防的转变

B 从强调保护自然环境向以保护人体健康为首要目标转变

C 从主要关注国内环境问题向跨界环境问题和全球环境问题转变

D 从对立到共赢的转变

39 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的资源与环境保护带来了现实利益,通过进口材料和能源,可以()。

A缓解了我国资源短缺和能源供求失衡的矛盾

B减少了直接进口的资源数量

C提高了国内资源利用效率

D提高了环境治理水平

40 我国将发展“绿色经济”作为推动后金融危机经济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我国的“绿色经济”不包括()

A传统产业 B循环经济× C低碳经济× D战略性新产业

多选题

41 在体制机制上,要建立资金投入机制、()。

A激励约束机制 B干部考核机制 C公众参与机制 D齐抓共管机制

42 下列哪些法律的颁布,保障了公众在环境保护中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A《环境保护法》 B《刑法》 C《民法》 D《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与暂行办法》43 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水能 B风能 C生物质能 D煤炭

44 为了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推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

B大力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C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和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制度

D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

45 为了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大力推进()等区域大气联防联控机制。A津京冀B长三角 C珠三角 D雄安新区

46 我国污染防治所采取的主要对策和措施包括四大方面,下列正确的是()。

A 加强节能减排监管,强化目标责任制

B 确保环境安全,强化执法监督和应急管理

C 严格环保准入,构建工业污染治理新体系(预防体系)

D 完善相关政策,建立污染防治的长效机制

47 开展生态保护与建设要增强科技支撑,优先安排()

A关键技术科研课题B城市水体生态修复

C土壤污染防治D重大生态环境问题

48 下列选项中,属于生态工业学理念的是()。

A生命周期管理 B产业共生 C城市矿山 D机器大生产

49 循环经济的“3R”原则有

A再循环 B资源化 C减量化 D低利用

50 以()为标志,可持续发展从理念走向战略和实践。

A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B 2000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C 1996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D 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51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要实施()和()的重大战略。

A科教兴国 B以人为本 C可持续发展 D和谐发展

52 建设生态文明实质就是要建设()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A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前提 B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

C以自然规律为准则 D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53 现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要求坚持()。

A和谐原则 B循环原则 C协调原则 D发展原则

54 总结三十多年来的探索实践,要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主动避免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环保老路,探索走出一条()的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

A代价小 B效益好 C排放低 D可持续

55 下列关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者关系是环境与发展关系中的基本问题

B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C离开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势必是“缘木求鱼”

D经济发展决定社会发展的水平,环境保护决定社会发展的条件

56 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对()等问题突出的地区,都要实行“区域限批”。

A 没有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

B 环境违法严重

C 超过总量控制指标

D 重点治污项目建设滞后

57 环境保护是民生问题,要将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等问题作为环保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A饮用水安全B空气质量不达标C重金属污染 D农村脏乱差

58 我国污染防治工作自20世纪70年代起步以来逐步深入,污染防治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主要体现在()。

A加强水和大气污染防治,环境质量彻底改善

B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治理持续推进,江河湖泊休息养生息战略全面实施

C城市环境管理不断深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普遍实施

D工业污染防治工作不断加强,落后产能淘汰力度不断加大,治理达标企业不断增加

59 下列属于污染排放量较大的行业是()

A钢铁B水泥C电力 D交通运输

60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污染防治工作的总体思路是()

A 以全面改善环境质量为污染防治的根本任务

B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C 全面推进,重点突破,以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为途径

D 以加强重金属污染治理等危害群众健康、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

判断题

61 温室效应是一种生态灾害(√)

62 要像保护耕地一样,执行环境保护制度,凡是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许兴建

(√)

63 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中,环保旧账尚未还清,又欠新账(√)

64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照搬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办法,及时将污染转移出去(×)

65 太阳能产业属于七大战略新兴产业(√)

66 对重污染企业要依法强制公开环境信息,加强社会监督(√)

67 日本出现的自然资源保护运动标志着发达国家环境保护的萌芽(×)

68 从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历史看,决策者的政治意愿是“自下而上”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因素(×)

69 美国等发达国家都将环境方面的投资作为经济刺激议案中的重要内容,其意图就是通过发展“绿色经济”,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70 联合国大会每年的6月6日为“世界环境日”(×)。ps 6月5日

71 2000-2009年间,我国单位GDP能耗约是美国的5倍(×)

72 2004年环境污染损失占同期GDP的3.05%(√)

73 生物技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确定性(×)

74 体制机制建设是环保工作的硬抓手(×) ps 节能减排

75 我国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的4倍(×)

76我国的生态系统非常脆弱,生态服务能力持续下降(√)

77 要使环境保护观念深入人心,首先要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进行环境保护培训,并使之制度化,提高党对领导干部学习环境保护重要理念的意识(√)

78 我国水和大气环境污染还十分突出,全国大江大河有近四分之一的监测面对超过劣V类水体水质(√)

79 我国污染防治所采取的主要对策和措施之一,就是严格环保准入,构建工业污染治理体系(√)

80 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诞生于1980年(×) ps 1983年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心得体会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心得体会 美丽中国的关键是“美”,是让人民看到自然之美、社会之美、人心之美。建设美丽中国,我们既要“金山、银山、幸福山”,又要“山美、水美、人更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重要论述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规划了蓝图,也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谈到环境保护问题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 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生动形象表达了我们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要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

代。 提高公民生态意识,树立生态红线观念。生态意识是生态理论体 系的重要内容,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如果缺乏生态意识的支撑,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淡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止。可以说,公民生态意识的缺乏是现代生态悲剧的一个深层次的根源。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培育公民的生态意识。一方面要通过公益广告或者组织志愿者进行宣传科学生态知识,另一方面要营造科普氛围。鼓励公民要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在日常生活中要有环保意识,提高个人修养。 正确处理经济与环保关系,推进绿色发展。经济产业良好发展是 国家兴旺发达的原动力。在当前背景下,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节能减排。一方面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要发展循环经济,做好垃圾处理和再利用。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把“资源—产品—废物排放”的单向模式转化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减少废物的排放,又实现了循环利用,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融会贯通。 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加大生态监督力度。环境保护监管工作 涉及到多个部门众多领域,需要相关部门之间通力合作,形成综合执法合力,才能确保该项工作顺利进行。加大监管力度,对于不遵守法律、破坏生态文明的行为,要增加处罚力度。同时还应鼓励公众及社会媒体对环保工作进行监督。要借助新闻网络平台,创新监管形式,

生态文明建设》测试题

《生态文明建设》测试题——单选题 1、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 B)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 A、全面 B、可持续 C、又快又好 D、协调 2、建立和完善环保立法和独立执法监察体制体系建设。加快环境保护立法、执法、监督的动态机制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环保独立执法监察体制体系建设,把人和自然关系纳入制度化、( C)轨道。 A、民主化 B、规范化 C、法制化 D、有序化 3、循环经济的特征是( C )。 A、能量梯次使用 B、物质闭路循环 C、以上都是 D、以上都不是 4、( B)的核心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A、低碳发展 B、绿色发展 C、循环发展 D、生态发展 5、(A )作为当代乃至我们长期追求的目标,受到全世界不同制度国家的普遍关注,成为时代潮流。 A、生态文明 B、生态文化 C、生态和谐 D、生态精神 6、“生态文明是自然、人、社会价值的生态定位和选择”是以下面哪个视角在对生态文明进行界定?(B) A、世界演化图景的视角 B、价值论视角 C、社会文明的研究视角 D、文化形态的视角 7、在党在十八届( D )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A、二 B、三 C、四 D、五 8、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环境问题的特征?(B) A、艰巨性 B、人文性 C、长期性 D、复杂性 9、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在哪个方面彻底转型?(B) A、两者都不是 B、两者都是 C、经济结构 D、能源结构

10、生态修复的基本形式是(D) A、生物修复 B、植物修复 C、物理与化学修复 D、以上都是 11、(A)是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强烈的精神信仰,是一种理性的、具有生态智慧的信念。 A、生态精神 B、生态文明 C、生态和谐 D、生态文化 12、“生态文明要求转变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提倡清洁生产”属于下面哪个层次?(A) A、生产方式层次 B、物质层次 C、生活方式层次 D、以上都不是 13、通过认识和实践,形成(D)和生态相结合的生态化理论。 A、自然哲学 B、社会学 C、伦理学 D、经济学 14、佛教认为,生命中的行是( B ) A、一种思维活动 B、生物行为 C、生活的感觉 D、地、水、风、火 15、“生态文明提倡适度消费,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属于下面哪个层次?(C) A、物质层面 B、生产方式层面 C、生活方式层面 D、以上都不是 16、将( D)纳入政府的工作目标与政绩考核指标,各级政府和环保主管部门的环境决策行为、经济环境行为和环境管理部门的监管工作,听取群众意见。 A、治理环境 B、节约资源 C、保护生态 D、保护环境 17、生态旅游业的根本性质是( A ) A、经济型 B、生态型 C、文化性 D、以上都不对 18、( D )仍然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 A、人口结构问题 B、人口分布问题 C、人口素质问题 D、人口数量问题 19、系统的( C )动态均衡发展是宇宙发展演化的根本规律。 A、规范化 B、辩证化 C、机制化 D、开放化 20、( A)报告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现状与挑战

中国生态问题的现状 1.生态环境日益严峻 第一,全国主要污染排放物总量有的在逐年降低,有的在逐年增加,总量水平仍远远高于生态环境的承载力,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生活垃圾清运量逐年增加;大气污染排放总量有逐年降低的趋势,但是污染仍很严重。第二,从环境质量来看,一些大城市环境质量总体上有所好转,但是许多城市与地区环境污染仍十分严重。尤其是大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交通堵塞成为城市建设的重大问题。第三,从水环境来看,全国地表水污染比较严重,七大江河水系中劣质水质占41%,其中珠江、长江水质良好,松花江、淮河为轻度污染,黄河、辽河为中度污染,海河为重度污染。(来自2010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普查公报》) 2.资源消耗过大,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仍是以追求GDP 为核心的“高投入、 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传统工业模式。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仅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6;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 2.4 倍,是德国的 4.97 倍、日本的 4.43 倍、美国的 2.1 倍、印度的 1.65 倍……我国综合能效率仅为33%。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是世界上单位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资源的利用效率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必然会导致废弃物的高排放和生态环境的高污染。 3.自然灾害日益频繁,生态环境承载力低 三分之二以上的国土面积受到洪涝灾害威胁;东部、南部沿海地区以及部分内陆省份经常遭受热带气旋侵袭;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旱灾频发,西南、华南等地的严重干旱时有发生。 4.生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部分河流、湖泊污染不断加重,水资源利用受到严重影响;虽然我国食品安全状况有了显著的改善,但是我国在确保食品安全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当前最重要的是从哪些方面做起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当前最重要的是从哪些方面做起?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系统工程。保护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环保工作者更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积极参加生态文明建设,做好宣传工作,认真履行职责,承担生态治理的责任,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实现生态文明。 一、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将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我们彻底消除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摈弃旧的观念,改变一些政府官员惟GDP增长论英雄的观念。在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更需要我们转变发展模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生活观念、消费观念,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经济社会建设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抛弃高消耗、重污染、低效益的传统发展模式,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需要我们环保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并用好这一制度,从源头保护生态环境,使国家保护环境的意志在经济发展中真正得到体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建设生态文明,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社会理论的内涵。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必将有力地促进包括政治文明在内的其他文明的进步,将对中国

未来的发展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二、积极宣传生态文明知识,提高全社会生态意识 生态文明意识的普及与提高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生态文明的提出是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在当前经济发展中,我们仍然存在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的“三高一低”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沙漠化、植被减少、水旱灾害等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尤其是在一些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生态环境破坏尤为严重。在人类社会进入到物质文明丰富的今天,需要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又好又快发展,这才是更高层次的发展。要在全社会确立这一思想和观念。 我们要在全社会积极倡导和宣传生态文明,要通过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多样的宣传方式告诉广大民众,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们健康成长的物质条件和可靠保证,有益于人类的身心健康,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品格,净化人的心灵,规约人们的行为,推动人的现代化和人类文明向更高层次进化。 我们环保工作者尤其是基层环保工作者,常年奋战在环保工作第一线,为贯彻执行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全社会宣传环保,促进环保工作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我们环保工作者更是责无旁贷。不仅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变成我们自己的自觉行动,更要在全社会积极倡导生态文明,宣传生态文明,提高生态意识,继续发挥我们在宣传环保、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方针政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试卷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中国经济转型_作业A198 (武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2015.4.6 1.单选题(本题总分50.0分,本大题包括25小题,每题2分,总计50.0分) 1.(本题分值:2) 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于()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 A.2015 B.2016 C.2017 D.2018 标准答案:B | 用户答案: A 本题得分:0 2.(本题分值:2) 2011年,我国石油生产量为 2.03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达()。 A.45.00% B.56.50% C.65.00% D.75.00% 标准答案:B | 用户答案: C 本题得分:0 3.(本题分值:2) 2013年1月份我国从东北、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出现大范围、长时间严重雾霾,影响面积130多万平方公里,受影响人口达()亿。 A.3 B.4 C.5 D.6 标准答案:D | 用户答案: A 本题得分:0 4.(本题分值:2) 目前我国黄河、淮河用水已超过()。 A.40% B.50% C.60% D.70% 标准答案:A | 用户答案: A 本题得分:2 5.(本题分值:2) 2011年,我国()产量达1025.3亿立方米,进口量达313.9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为21.56%。 A.石油 B.煤炭 C.天然气 D.汽油 标准答案:C | 用户答案: C 本题得分:2 6.(本题分值:2) 目前我国有()亿农村人口喝不上安全的饮用水。 A.0.5 B.1 C.1.8 D.2.98 标准答案:D | 用户答案: C 本题得分:0 7.(本题分值:2)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湖泊总面积减少近2万平方公里,减少了()。 A.五分之一 B.四分之一 C.三分之一 D.二分之一 标准答案:A | 用户答案: A 本题得分:2 8.(本题分值:2) ()年国家发布了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A.2011 B.2012 C.2013 D.2014 标准答案:B | 用户答案: D 本题得分:0 9.(本题分值:2) 目前我国有()万城镇人口的饮用水源地水质不合格。 A.2000 B.3000 C.4000 D.5966 标准答案:D | 用户答案: D 本题得分:2 10.(本题分值:2) 我国山区面积占()。 A.三分之二 B.二分之一 C.四分之一 D.四分之三 标准答案:A | 用户答案: C 本题得分:0 11.(本题分值:2) 在24种垃圾处理技术的效率排名中,焚烧技术列第()位。 A.1 B.19 C.10 D.20 标准答案:B | 用户答案: B 本题得分:2 12.(本题分值:2) 1985年,()取消兴建垃圾焚烧炉137座计划。 A.美国 B.中国 C.新加坡 D.日本

生态文明建设试题答卷四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四) 单选题 1.()等部门规章的颁布,保障了公众在环境保护中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A《环境保护法》B《刑法》C《民法》D《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2.建立和完善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机制,要认真执行()中关于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环境污染纠纷处理和污染损害赔偿的污物工,使污染受害者得到合理的赔偿,使污染者付出 应有代价。 A 5. 6.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城市生活垃圾平均以每年8%-10%的速度在增长× B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有高毒、持久、生物积累性和亲水性的特点 C我国也存在核与辐射安全隐患问题 D我国面临的区域(双边)环境问题繁多,跨界影响关系复杂 9.生态环境问题造成的影响重大而深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04年环境污染损失占同期GDP的3.05%? B与环境污染相关疾病的死亡率或患病率持续上升

C环境投诉将成为社会投诉的热点之一× D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标准和产品的环境属性问题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会日益减少 10.新技术在解决环境问题提供有力工具的同时,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环境问题,带来新的环境挑 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技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确定性 B一些转基因农作物对生物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存在风险 C有些新化学物质可能成为自然系统中新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D大量的“现代垃圾”和电磁污染,可能造成新的危害 11. 12. 13.的是 14. 环境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A劳动密集型B低技术含量型×C低附加值型×D污染密集型 15.据世界银行统计,美国在人均GDP达到()美元的时候;韩国等新兴国家,在人均GDP达到 5000-7000美元的阶段,环境质量开始好转。 A10000B11000C12000D13000 16.环境保护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综合作用,利用金融危机和危机后的“倒逼机制”,促 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体现环境保护的()作用。 A先导B优化C助推D增殖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关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 摘要: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发展和城市正在兴起一场生态变革。在城市建设中强化生态理念,在城市发展中重塑城市生态文明,是我国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保持城市长期繁荣发展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城市生态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目标是:生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科学有序,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达到高度和谐。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就是要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为目的,使生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科学有序,经济}土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达到高度和谐。因此,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从可持续发展高度把握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避免因认识错位导致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走入误区。 一、城市农村协调发展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既包括城市规划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也包括市域内农村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在我们的现实工作中,往往更多注重城市区域,轻视农村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在城市,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城市,社会保障面覆盖城市。而在城市的农村区域,道路基本还没有实现硬化,环卫、垃圾处置、污水处理、给水排水、消防等设施缺乏,相当一部分农村和农民,长期未享受公共财政的投入,农村社会保障还仅限于试点或起步阶段。中心城区产业退二进三,一些城市也大多倾向于将城区部分污染的企业迁到农村区域。 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在 眼下,在我们的城市中,还时常听到满口流言和看到乱倒垃圾、乱泼脏水、随地吐痰等行为。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者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内在关系。因此,要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衔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公德,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漾月街道是2013年12月师宗县行政区域划分调整后新成立的街道,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绿色漾月、和谐漾月、法治漾月”这个主题,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落实环境保护工作条例,始终坚持整治、防控与循环发展并重,从基础工作做起,严格执法检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打造绿色漾月,促进资源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保护生态环境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由于过期长期以来忽视了空气、森林、水源对我们的重要性,使我们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各类疾病频繁出现在我们所熟知的每个人身边。近年来,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提高生活水平的迫切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漾月街道刚成立,就定下了以“绿色漾月、和谐漾月、法治漾月”为主题的发展目标,及时把环境保护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积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从思想上牢固树立起了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

二、强化措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有序开展 (一)增强生态文明意识。一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民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加大巡查管护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厉打击各类违反《森林法》各项法律法规的违法行为。三是制止毁林开荒工作实行辖区责任制、属地管理。各村委会(社区)负责人作为制止毁林开荒的第一责任人,对此项工作落实措施不到位发生严重毁林开荒案件的,追究主要领导及相关人员的责任。四是依靠群众,建立群众举报制度,壮大队伍建设。 (二)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围绕“绿色漾月”建设,加大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力度,重点加强县城周边重点区域的植被恢复和生态保护。今年共种植50万株川滇桤木及柳杉,造林面积达2000余亩,。 (三)打造城郊绿色键身场。西华寺片区至清水沟片区是广大市民的天然运动场,为了进一步保护和改善片区环境,一是完成西华寺片区环山路行道树的移栽,采用胸径不小于10厘米的红花木莲、滇朴、雪松等观赏型树种,共移栽600余株。二是发动清水沟片区群众退耕还林,种植以鲜果和干果为主的经济林木,目前已完成 800余亩。通过两个片区的绿化建设,逐步建成县城的森林公园,形成师宗县天然氧吧。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 .欢迎下载支持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中国经济转型答案试卷名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中国经济转型 考试人员: 考试用时:13分钟43秒提交日期:2015-01-19 考试得分:未评分试题:100.0 0答对试题数正确率20 100% 单选题多选题题,正1题,正1 判断题题,正问答题题,正 经济发展有助于提高环境的)分:4.0得:4.0) 1 自我循环率 效率与公平 经济最大化 最佳利用率 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的政策突破主要是()。(分值:4.0/得分:4.0) 2 内部成本外部化 内外成本核算化 外部成本内部化 基本成本市场化 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分值:4.0/得分:4.0) 3 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 世界平均水平 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欢迎下载支持版本可编辑..word资源环境约束和经济转型的关系是()。(分值:4.0/得分:4.0) 4 统一 关联不大 对立统 对立 北京市在循环经济的体制选择中()。(分值:4.0/得分:4.0) 5 管制性为主 公益性为主 法制性为主 经济性为主 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追求为()。(分值:4.0/得分:4.0) 6

生态中国 和谐中国 美丽中国 乡村中国 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在目标上具有()。(分值:4.0/得分:4.0) 7 无关联 对抗性 一致性 共通性 :4.0) 得分:4.0/分值(国家最新空气质量监测标准将于哪一年全面实施?8 . 欢迎下载支持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文档来源为2015年 2016年 2018年 2014年 我国最新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在哪一年?(分值:4.0/得分:4.0) 9 2010年 2009年 2012年 2013年 当前在中国实现经济增长、社会福利增加和环保多赢局面中()。(分值:4.0/得分:4.0) 10 正处在帕累托最优 尚未实现帕累托最优 已经完成了帕累托最优调整 永远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 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念主要有()。(分值:6.0/得分:6.0) 11 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 尊重自然 恢复自然 重视自然 . 欢迎下载支持版本可编辑: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文档来源为我国空气环境质量监测当前覆盖为()。(分值:6.0/得分:6.0) 12 省会城市 直辖市 京津 长三角

生态文明建设试卷四

生态文明建设试卷四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四) 单选题 1.()等部门规章的颁布,保障了公众在环境保护中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A《环境保护法》 B《刑法》 C《民法》 D《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2.建立和完善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机制,要认真执行()中关于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环境污染纠纷处理和污染损害赔偿的污物工,使污染受害者得到合理的赔偿,使污染者付出应有代价。 A《环境保护法》× B《侵权责任法》 C《环境影响评价法》 D《清洁生产促进法》 3.下列不属于工业“三废”的是() A 废水 B 废气 C 废渣 D 废土 4.我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大部分达到()标准以上。 A 一级 B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5.国水和大气环境污染还十分突出,全国大江大河仍有四分之一的监测断面超过()。 A III类 B IV类 C V类 D劣V类 6.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加,导致大中型城市空气中的()和挥发性有机物浓度增高,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和大气灰霾频繁发生。 A 二氧化硫 B 二氧化碳× C 氢氧化物 D 氮氧化物

7.我国污染防治所采取的主要对策和措施包括四大方面,下列错误的是() A 加强节能减排监管,强化目标责任制 B 确保环境安全,强化执法监督和应急管理 C 严格环保准入,构建工业污染治理新体系(预防体系) D 完善相关政策,建立污染防治的长效机制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城市生活垃圾平均以每年8%-10%的速度在增长× B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有高毒、持久、生物积累性和亲水性的特点 C 我国也存在核与辐射安全隐患问题 D 我国面临的区域(双边)环境问题繁多,跨界影响关系复杂 9.生态环境问题造成的影响重大而深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04年环境污染损失占同期GDP的3.05% B 与环境污染相关疾病的死亡率或患病率持续上升 C 环境投诉将成为社会投诉的热点之一× D 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标准和产品的环境属性问题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会日益减少 10.新技术在解决环境问题提供有力工具的同时,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环境问题,带来新的环境挑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生物技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确定性 B 一些转基因农作物对生物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存在风险 C 有些新化学物质可能成为自然系统中新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措施

精心整理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措施 人存在于自然,也可以说人是自然的一分子。因此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我们的存在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是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的生存不能发展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自然生态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的基础条件和基本要素,自然生态的破坏,失衡,不仅会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发展,而且还可能会彻底毁灭人类。因此,爱护自然,只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生态平衡,才能更好的保障人类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密切联系、相互制约、融为一体的基本观点和思想,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和指导思想。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核心命题是如何科学理解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重在建设、重在实践,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对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视及全人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的认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把保护自然生态提到文明建设的高度,是对我国现代文明建设基本经验的深层次认识和理性升华,是检验执政能力的一项新标准,是生产方式的一项重要变革和拓展。它能够进一步引起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完善执政理念,增强生态意识,树立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从而促进现代文明建设全面、健康、协调、有序发展。在生态文明时代,人类活动将逐步由以经济活动为主转到以文化活动为主,科学、艺术、教育、信仰、道德、审美、健康、娱乐等方面的活动日益成为社会活动的主导内容,而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将从着力追求物质利益、过度消费日渐转为主要追求丰富多彩、简朴、清净的“绿色生活”。生态文明将使人类突破民族、国家、阶级的藩篱,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与集团利益,而强调整个人类对地球的共同责任和义务,促使人与人之间在更广泛领域实现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环境,但我们不能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能忽视自然规律去改变自然环境,更不能牺牲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它对人类活动的承载力更是有一定限度的。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才能得以长久地生存与发展。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充分体现了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对于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由此可见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 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第一,加强节能减排。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进一步形成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 精心整理

生态文明建设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生态文明建设》测试题 120单选题(每题2分) 1、资源与环境就是经济社会( B)发展得物质基础与保障,经济得发展离不开资源与环境得支撑。 A、全面 B、可持续 C、又快又好 D、协调 2、建立与完善环保立法与独立执法监察体制体系建设。加快环境保护立法、执法、监督得动态机制体系建设,建立与完善环保独立执法监察体制体系建设,把人与自然关系纳入制度化、( C )轨道。 A、民主化 B、规范化 C、法制化 D、有序化 3、循环经济得特征就是( B )。 A、能量梯次使用 B、以上都就是 C、物质闭路循环 D、以上都不就是 4、( B)得核心就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得关系。 A、低碳发展 B、绿色发展 C、循环发展 D、生态发展 5、( A )作为当代乃至我们长期追求得目标,受到全世界不同制度国家得普遍关注,成为时代潮流。 A、生态文明 B、生态文化 C、生态与谐 D、生态精神 6、“生态文明就是自然、人、社会价值得生态定位与选择”就是以下面哪个视角在对生态文明进行界定?( B ) A、世界演化图景得视角 B、价值论视角 C、社会文明得研究视角 D、文化形态得视角 7、2008年1月29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 C )次集体学习时间明确强调“贯彻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得新要求,必须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A、四 B、二 C、三 D、五

8、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环境问题得特征?( B ) A、艰巨性 B、人文性 C、长期性 D、复杂性 9、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在哪个方面彻底转型?( B ) A、两者都不就是 B、两者都就是 C、经济结构 D、能源结构 10、生态修复得基本形式就是( A )A就是错得 A、生物修复 B、植物修复 C、物理与化学修复 D、以上都就是 11、( A )就是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得强烈得精神信仰,就是一种理性得、具有生态智慧得信念。 A、生态精神 B、生态文明 C、生态与谐 D、生态文化 12、“生态文明要求转变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提倡清洁生产”属于下面哪个层次? (A) A、生产方式层次 B、物质层次 C、生活方式层次 D、以上都不就是 13、通过认识与实践,形成( D)与生态相结合得生态化理论。 A、自然哲学 B、社会学 C、伦理学 D、经济学 14、佛教认为,生命中得行就是( B ) A、一种思维活动 B、生物行为 C、生活得感觉 D、地、水、风、火 15、“生态文明提倡适度消费,追求基本生活需要得满足,崇尚精神与文化得享受”属于下面哪个层次?( C ) A、物质层面 B、生产方式层面 C、生活方式层面 D、以上都不就是 16、将( D)纳入政府得工作目标与政绩考核指标,各级政府与环保主管部门得环境决策行为、经济环境行为与环境管理部门得监管工作,听取群众意见。

生态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内容摘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各项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跃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如人口居住问题、养老保障问题、农村耕地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等都成为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不可逾越的障碍。生态环境与人类一切息息相关,所以生态问题成为这些问题中最为关键性的问题,于是国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它也是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之后的第五个文明,也是对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相应和贯彻。 关键词: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 导言 还记得1998年的那场洪水吗还记得2008年汶川地震吗还记得2010年甘肃舟曲泥石流吗……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生态环境现在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人类在破坏环境的同时也受到了自然的无情报复,所以社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也是人类社会的一部分,它与经济是唇亡齿寒、一损俱损的关系,所以必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使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相互发展,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与发展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 1.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 其实环境保护并不是从现代才开始的,人类开始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已经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商周时期了。中国历朝历代也都有生态保护的相关律令,如《逸周书》上说:“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说明早在周朝就开始规定春天不能不能乱砍树木,以利于植物的生长。又如“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把灰尘废物抛弃在街上就要斩手,虽然残酷,但说明当时国家对环境相当重视。“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1】这也说明了当时人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问题,使经济与环境良性发展,使资源能够得到循环利用。 生态环境保护思想在儒家思想中也占了一个重要地位,他们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儒家认为,天是包括四时运行、万物生长在内的自然界,天即自然界的功能,自然界是有生命的自然界,它本身就是生命整体。儒家倡导“畏天命”,要求人们敬畏自然,对自然界不能随心所欲,对自身的行为要保持警觉。自然界有其自身的规律,人类应按这些规律办事,如果违反这些规律,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摘要生态文明作为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日益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党的十八大中提出了“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将“生态文明建设”这一议题提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日程,要求党和各族人民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作为发展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我国的挑战是巨大的。因此,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了解加强生态文明的意义,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本文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结合实际,从三个方面阐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明循环利用勤俭节约保护环境发展意义行动 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作为一种全新的文明,生态文明是解决城市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在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中提出了“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目的是“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强调“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并提出了“优、节、保、建”四大战略任务。 在我看来,这一决策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它不仅与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学习、生活以及国家未来的发展密切相关,并且关系到人类生存和繁衍,以及未来的幸福。作为一名当代中国的大学生,我们接受着国家的高等教育,理应为国家未来的发展尽到自己的一份力量,担起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想要做到这两点,我们就应该了解以及深入地研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以下,就是我结合自己的个人经历,体会到的几点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1、物质利用最大化 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中,提倡循环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从生活中最简单的小事做起,一点一滴地将可循环物质循环利用起来。 在生活中,我和我的舍友们一直都在用实际行动来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宿舍经常会买饮料和矿泉水,喝完之后,我们把塑料瓶用袋子存起来,卖给收废品的阿姨,虽然卖不了多少钱,但是瓶子可以被最大化地利用,这就是有意义;平时用来打草稿的稿纸,写满之后,我也会把它存着,存到一定的数量,我也会把它拿去卖了,而不是把它扔了;平时上课,有时候会用卫生纸,用完之后,我会用一张草稿纸折成一个小盒子,把垃圾扔到小盒子里,下课的时候再把它扔到垃圾桶,这样既环保,又能将纸循环利用;在教科书的使用方面,我最近采取了一个新的用书方式——租书。在保证不涂画书本的前提下,把书借走,在使用完毕之后,再将书还给书店,只需要交几块钱的使用费就可以了,这样就省掉了很多比如印刷的费用,并且也可以将书循环利用。 2、反对铺张浪费,提倡勤俭节约 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中,提倡绿色发展。在当代社会,大学生是主流消费群体之一,但现在我们大部分人都还没有能够靠自己劳动力去挣钱,花的还是父母的钱,所以我们要牢记勤俭节约,让每一分钱都花得有意义,在省钱的同时,也节约了国家资源。 省钱在很多时候体现在细节方面。比如,在东门买一包纸巾,需要一块钱,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完整版

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摘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是人类在与自然相处过程中思考的问题,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文明才会继续,社会才会发展,这一问题,也是党中央一直贯彻的问题,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可见,生态问题不仅是问题还是难题,本文就是从生态建设的意义、目标、措施等方面的阐述。 关键词:生态文明 随着社会否认进步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保护与建设、隐患大、矛盾突出,生态环境建设任重道远。只有全社会牢固树产生态文明观念,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国际合作,才可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的必然性和意义 我们党创造性回答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问题,所取得的最新的理论成果,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 南澳县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陆地面积平方公里,90%以上是山地,海岛岛屿沿岸水深10m以下的海域达平方公里,是优良鱼类、贝类、藻类的栖息地和繁殖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素有粤海明珠和东方夏威夷之称。然而记者乘船在海上航行40分钟到达南澳岛时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13根浸泡在大海中的水泥桥墩从码头一直排向大陆;岩石泥土裸露,水土流失严重。离开码头沿海岸向北,只见一处填海工地上大车在不断向海中填倒土石,挖土机正在把一棵棵树木连同泥土一块铲起,这座小山头已被挖掉一半填进了海里。据介绍这个工程需要挖山600亩,填海300亩。沿着环岛公路,记者看到了几处这样的填海工程,有的已停工,有的已填好并建设了油库、水泥厂等项目,但都是半截子工程,并没有开工使用。在岛上的后宅镇,几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向记者反映,县里在1997年征用了6亩多耕地给海关大楼建了附属设施,又在今年征用了1000多亩土地(其中有40余亩耕地),出让给一家公司建北门坑游乐园,使他们几户无地可耕了。 生态文明的发展是符合广大人民的期待和利益的。

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试卷

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试卷得分100 1.单选题【本题型共13道题】 1.生态城市的出现正是对应了()的要求 A.可持续发展 B.唯经济发展 C.经济发展 D.综合发展 2.()既要反映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又要反映经济发展潜力。 A.经济指标 B.生态环境指标 C.生态网络指标 D.管理指标 3.()是人类利用资源获取价值实现的一种经济活动,其目的为了增加产出和经济收入,增加社会财富,以满足和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 A.工业生产 B.农业生产 C.创办企业 D.承包农田 4.食物链主要涉及有食物链关系的初级生产者、次级生产者和()之间的搭配。 A.分解者 B.三级生产者

C.多级生产者 D.都不对 5.倡导(),意味着确立一个新的价值尺度或价值核心 A.生态文明 B.节能环保 C.绿色出行 D.社会文明 6.()则着力于处理当代人与当代人、当代人与后代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A.政治建设 B.经济建设 C.文化建设 D.生态文明建设 7.()生态学家O.Yanitsy(1984)首次正式提出生态城市概念 A.前苏联 B.德国 C.美国 D.瑞典 8.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从“治本”入手。“本”就是深藏于人们心灵的以()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意识或观念 A.生态道德意识 B.经济手段

C.宣传手段 D.个人意识苏醒 9.()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同时也包括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或有毒物质废弃物 A.有害垃圾 B.无用垃圾 C.危险垃圾 D.废弃垃圾 10.()直接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 A.政治建设 B.经济建设 C.文化建设 D.社会建设 11.自()年地球高峰会议正式提出“永续发展”主题,绿色消费被视为是达成全球永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工作。 A.1990 B.1991 C.1992 D.1993 12.()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 A.生态产业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环境在群众心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以前是盼温饱,现在是盼环保,过去是求生存,如今是求生态,期盼享有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人人都希望享受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河流干净空气清新,抬头有蓝天出门有公园,散步有绿道,能在城市中感受到四季光阴的变化,能在乡村中体验到山水田园的风光,这理应成为幸福生活的组成部分 小康全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生态文明思想契合了经济转型升级的规律,顺应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在绿水青山中,寻宝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抓手。绿色经济释放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红利,生态建设昭示美好未来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浙江余村曾因石灰石开采,烟尘漫天,事故频发,痛定思痛后,创新发展思路,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如今余村竹林摇曳,绿水潺潺,百姓安居。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坚定不移的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坚定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保护好生态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把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15年来,无数个余村探索绿色发展模式,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绿水青山的中国正在实现高质量发展。 贾道尔吉从20多岁年富力强的小伙子到两鬓斑霜的花甲老人,一辈子只干了造林、护林两件事,让树木染绿了座座荒山。草根治沙人谢海荣,凭借惊人的毅力和不屈不饶的精神,让27万亩沙漠披上绿装,种植枣树等经济林以生态产业养生态工程,铺就了金色的致富路。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对中国自身负责,也是对世界负责,更是对未来负责。 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让美丽多姿的绿水青山,为我们带来富饶丰盛的金山银山 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发展、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迈上新征程,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老路,自觉谋划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结合自身: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人人都是受益者,人人也都是参与者。要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倡导简约适度,增强绿色低碳意识,将环保融入日常生活,从爱惜每一滴水,节约每一粒粮食做起,从随手关灯,绿色出行等点滴小事做起,从我们出发从我做起,拒绝奢华和浪费,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要倡导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让生态环保思想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流文化,要倡导自然尊重爱护环境的绿色价值观念,天蓝地,绿水清深入人心,形成深刻的人文情怀。通过十四五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努力,让越来越多的河湖能够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成为美丽中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