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8秋山西电大素质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业四_0036标准答案

18秋山西电大素质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业四_0036标准答案

18秋山西电大素质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业四_0036标准答案
18秋山西电大素质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业四_0036标准答案

素质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业四_0036

山西电大省开课课程代码:1405584

、单项选择题(共11 道试题,共22 分。本题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

1. 法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

A. 责任公民

B. 绅士、淑女

C. 高尚品格的公民

D. 公民道德观

参考答案:A

2. ()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核心领导力量。

A. 人民

B. 中国政府

C. 中国共产党

D. 科学家

参考答案:C

3. ()是先天素质与后天素质的“合金”。

A. 身体素质

B. 心理素质

C. 养成素质

D. 科学素质

参考答案:B

4. ()主要是规范公民与社会的道德关系。

A. 敬业

B. 奉献

C. 团结

D. 诚信

参考答案:B

5. 实事求是的“求”是指()。

A. 客观存在着的事物

B. 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

C. 研究

D. 真相

参考答案:C

6. 心理素质是其他素质的()

A. 基础

B. 中介或核心

C. 前提

D. 调节者

参考答案:B

7. 素质拓展认证的主要途径中()

A. 参加的社会活动

B. 纸质证书

C. 网络认证

电大 区域经济学paixu

()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有活力、城市化率最高的城市群。B. 珠三角 ()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A. 长三角 ()反映的是区域产业结构中专业化部门及其专业化程度的问题。B. 产业专门化率指标D. 区位商指标 ()反映的是区域产业结构中专业化部门及其专业化程度的问题。B. 产业专门化率指标D. 区位商指标 ()将是未来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D. 知识经济 ()是城市群生成和发育的前提和保证。A. 区域协调 ()是城市群生成和发育的知识依赖。B. 技术进步 ()是传统工业区改造复兴的典范。A. 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 ()是多样化经济活动和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地域。B. 城乡边缘区 ()是核心,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A. 城市 ()是衡量区域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最终标准。B. 结构性效益 ()是决定地域分工的动力。A. 经济利益 ()是破除二重结构的社会经济条件。A. 发展商品经济B. 实现工农业的现代化 ()是区域的增长极。D. 城市 ()是影响区域物流发展模式选择的最基础要素。A. 地理区位B. 政府作用C. 自然资源 ()形成了落后国家的后发优势。A. 飞旋镖效应 ()影响和决定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A. 城市布局 ()主要是从国际贸易、国际分工角度论证了产业机构高级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A. 动态比较费用说 1962年,环境科普著作()描绘了一幅由农药污染所引起的可怕景象。C. <寂静的春天> 20世纪70年代,()开辟了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区域经济学。B. 涅克拉索夫 B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内容几乎涉及了北美在贸易是需要进行改善的所有方面,包括商品贸易,市场准入,原产地原则,还包括()A. 纺织品和服装B. 汽车产品C. 能源和基本化工产品D. 农业 不管是什么样的区域,在结构变化导向的选择和结构调整上,都应特别注意两点,一是综合平衡,另一个是()B. 内外兼顾 C 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一个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的长过程,这种变化表现出()。B. 有序的阶段性 城市()的选择将决定整个区域的产业发展方向。B. 支柱产业 城市()决定城市竞争力。A. 空间结构 城市化过程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过程。A. 经济城市化B. 空间城市化C. 人口城市化 城市是一个区域的中心,通过()集中了大量的产业和人口。B. 极化效应 创意产业是促进传统资源依赖型区域产业()的重要途径。A. 转型升级 从经济学角度上分析,城市群具有以下的经济性质与功能:()。A. 城市群的高聚集性B. 城市群的高能级性C. 城市群的开放性D. 城市群的自组织性 从区域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城市群形成与演化的内在动力来源于对()效益的追求。C. 聚集经济 从全球普遍认可的概念中,可持续发展的丰富内涵包括()。A. 共同发展 B. 协调发展C. 公平发展D. 高效发展D 大农业主要包括种()。A. 种植业B. 畜牧业 C. 林业D. 渔业 德国区域经济开发政策的成功之处在于区域开发政策促进了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B. 人均国民收入增加C. 就业机会增多D. 使落后地区经济得到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 地区产业结构静态比较可从以下()方面进行。A. 非农产业发展水平的区域比较C. 制造业构成技术水平的区域比较 地域分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B. 比较优势理论 地域分工理论的主体是()。C. 比较优势原理 地域分工理论主要包括()。B. 绝对优势理论C. 比较优势理论D. 要素禀赋理论 对()的追求是城市群生成和发育的根本动力。B. 规模经济 对地区产业结构的比较通常可以采用()来计算。 A. 区位商 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最有影响力的是()。D. 综合发展战略理论

(完整版)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1、区域2、经济区域3、区位4、经济区位5、集聚经济 1、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是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4、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它强调由地理坐标(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5、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相对集中所产生的相对节约) 二、简答题 1.区域的特征 2.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区域经济学的酝酿、兴起与发展过程 5.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哪些因素? 1.地域性、开放性、独立性。 2.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极化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3.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酝酿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国家干预使一些学者比较系统地提供了区域开发的理论方法。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区域经济学研究通过参加区域开发与规划实践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世纪80年代以后,区域经济学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新理论的创建与实践、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运用最新科技手段上。 5.包括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 三、对错题(判断对错,并改错)1.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2.区域经济学是“区域”与“经济”的简单叠加。()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 答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区域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1、区域2、经济区域3、区位4、经济区位5、集聚经济 1、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是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4、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它强调由地理坐标(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5、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相对集中所产生的相对节约) 二、简答题 1.区域的特征 2.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区域经济学的酝酿、兴起与发展过程 5.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哪些因素 1.地域性、开放性、独立性。 2.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极化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3.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酝酿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国家干预使一些学者比较系统地提供了区域开发的理论方法。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区域经济学研究通过参加区域开发与规划实践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世纪80年代以

后,区域经济学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新理论的创建与实践、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运用最新科技手段上。 5.包括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 三、对错题(判断对错,并改错)1.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2.区域经济学是“区域”与“经济”的简单叠加。() 3.从布局层次上看,区位论属于宏观范围,区域经济学则属于微观范围。()4.强调经济活动区位以及空间组织是区域经济研究对象之一。() 5.自然禀赋的差异和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是区域差异的基础。() 1.ד缩小”改为“扩大” 2.ד是”改为“不是” 3.ד宏观”改为“微观”,“微观”改为“宏观” 4.√ 5.√ 四、论述题(要点) 1.目前国内外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哪些 2.有关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观点主要有哪几种 3.论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 1.(1)研究区域经济演变规律,尤其是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发展变化规律。(2)研究在国家范围内建立多层经济区域体系,在发挥各地区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整体经济效益最佳的途径。(3)研究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换升级、区域政策和效应规律。(4)研究区际经济关系发展变动规律,主要包括区际间的均衡与国民经济总效率的关系,区域分工与经济技术协作、区域差异与区际关系的调整等。(5)研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相关学科成果,完成区域经济研究方法和开拓区域经济研究领域。(6)引进国外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加强国内外学术研究的交流。

电大2011秋《区域经济学》作业二-0004

2011秋《区域经济学》作业二_0004 试卷总分:100 测试总分:80 一、单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 选均不得分) 1. 新产业区是一个由()企业组成的地域系统。 A. 大型 B. 中型 C. 中小 D. 小 2. 比较利益学说的理论基础是()的比较成本学说。 A. 杜能 B. 韦伯 C. 大卫·李嘉图 D. 亚当·斯密 3. 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认为一个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要实现由幼小产业发展成为世界性生产基地的目标必须经过()阶段。 A. 两个 B. 三个 C. 四个 D. 五个 4. 区域产业布局的最新研究进展是()区理论的出现。

B. 新经济 C. 新工业 D. 新农业 5. 规模经济是指产出水平的增长幅度()要素投入增长幅度的经济现象。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 约等于 6. 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中()是创新的主体。 A. 国家 B. 团体 C. 企业 D. 个人 7. 区域理论主要研究产业的区位()问题。 A. 地理 B. 选择 C. 合理 D. 定位 8. 区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A. 经济增长

C. 经济危机 D. 经济滞涨 9. 创新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 A. 熊彼特 B. 内尔森 C. 赖宾斯坦 D. 赫希曼 10. 熊彼特认为()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A. 科技 B. 创新 C. 知识 D. 能力 二、多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每题有2--4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少 选均不得分) 1. 区位理论对于区位选择提出了三个标准即()。 A. 成本最低 B. 市场份额最大 C. 利润最大 D. 效益最大 E. 聚集效益 2.

区域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24 分) 1. 从()研究经济现象,正是区域经济学区别于其它经济学学科的根本所在。 A.时间角度 B.空间角度 C.结构角度 D.环境角度 2. 区域规划的主体是()。 A.政府 B.企业 C.个人 D.政府与企业 3. 区位选择的标准包括()。 A.成本最低 B.地区形象最佳 C.市场份额最大 D.聚集效应 4. 影响交易成本的区域性原因包括()。 A.经济发达程度 B.区域垄断及其竞争 C.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 D.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5. 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双方提供生产要素水平的不同,区域经济合作可以划分为()。 A.水平合作 B.国际经济合作 C.垂直合作 D.—国范围内不同地区间的区际经济合作 6. 下列关于人力资源的理解准确有()。 A.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B.人力资源又被称为劳动力资源”或者劳动资源” C人力资源包括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四个部分 D.人力资源具有非再生性 7. 区域间的直接投资合作的形式包括()。 A. 信贷 B.独资 C.证券 D.合资 8. 下列选项中,被称为二次能源的有()。 A.固体能源 B.液体能源 C.气体能源 D.电力 9.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选择支柱产业应当遵循的条件包括()。 A.应当有很低的区位商 B.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占很大的比重 C.要有比较大的产业关联度 D.要有较高的产业规模经济 10. 制定区域规划的原则包括()。 A.统一原则 B.发挥优势原则 C.兼顾全局原则 D.效益原则 11. 区域基础设施包括()。 A.区域交通系统 B.公用事业系统 C.文化教育系统 D.医疗卫生系统 12. 区域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A.市场经济在区域发展与运行方面存在功能失灵 B.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均等 性C.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不均等性 D.不平等的区域竞争使区域差异扩大不可 避免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 分) 1. 区域: 2.配第-克拉克定律: 3.垂直区域经济合作: 4.投资: 三、判定分析题(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每小题 5 分,共15分) 1. 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能力或企业个数,相互采取聚集联合化与专业化方式,形成 分工协作,达到效益最优,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的生产聚集被称为非功能聚集。() 理由: 2. 网络型城镇体系又被称为金字塔型分布的城镇体系。() 理由: 3. 前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产生之后,其产品成为许多产业的原料、燃料或生产设备,或直接进入消费部门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测试试题()开卷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开卷

————————————————————————————————作者:————————————————————————————————日期: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1)开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创立的区位理论,并借出了经济地理学的一些概念。 2.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者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3._欧洲联盟___、_____北美自由贸易区___和APEC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的代表。 4.总部经济实际上指的是作为经济区域中心的城市,是企业在空间上实现分离的经济产物。 5.在结构变化导向的选择和结构调整上,应特别注意综合平衡_和__内外兼顾___ 。 6.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各地域的______实际状况_____,并要以___从地球系统___的观点去制定具体方案。 7.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必须采取“___超特区__”模式,给予比当年的__经济特区___更具优惠的政策。 8.制度创新是一个严谨的过程,包括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制度创新是通过复杂规则、标准和实施的边际调整来实现的。 9.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为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等,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创新、发展、成熟、衰老。 10.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各地域的______实际状况_____,并要以___从地球系统___的观点去制定具体方案。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区域结构:区域结构由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广大乡村以及各种网络所组成,正因为这种核心、节点、网络的有机组成,区域内经济活动能够把其影响波及区域的任何部分,并产生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经济活动的进一步高涨。 2.类型经济区:为了认识各区域的经济分布现状和经济结构特征,研究经济现象分布区域分异规律,根据区内的同一性和区际差异性的基本原则,确定不同的区域划分指标3.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一个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的漫长过程,这种变化表现出有序的阶段性。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就是向增长速度、效益更高一级的产业结构推进。在改造二重结构,促进产为结构的高级化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理论。(新书159页)4.成本决定论:区位论中的古典区位论也叫成本决定论。它研究的是各种区位因素对产业配置的吸引作用。区位因素指的是在特定区域或在某几个同类地点进行一种经济活动比在其他区域进行同类活动获得更大利益的因素。 5.总部经济:总部经济是指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集群布局,生产加工基地则安排在营运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核心内容:企业总部的集群分布和合理的价值链分工。 三、判断正误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区域经济的研究范围不再是一个国家内的区域经济,其重点是城市区域经济。(×)2.诺斯的区域经济观点强调经济活动的内容以及空间组织。(√)

区域经济学考试题

区域经济学课堂练习 一、不定项选择题 1,杨小凯在其《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一书中指出,经济组织概念包括:[ ABCD ] A,每个人的专业化水平 B,整个社会的分工水平 C,生产迂回程度 D,企业内部组织 E,俱乐部 2,罗默认为知识的作用是:[ACD] A,知识产生外部经济效应 B,专业知识产生水平效应 C,专业知识产生垂直效应 D,知识积累是经济主要来源 E,知识具有排他性与竞争性 3,区域经济学研究经济系统的假设有:[ ABC ] A,同质性假设 B,偏好相同 C,短期内生产技术(投入产出)不变 D,生产要素使用相同 E,自然条件相同和相似 3,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包括:[BC] A,市场拥挤效应B,本地市场放大效应C,价格指数效D,涓滴效应E,回波效应 6,关于聚集力与分散力的关系是:[ BC ] A,在临界值之前聚集力大于分散力 B,在临界值之前聚集力小于分散力 C,在临界值之后聚集力大于分散力 D,在临界值之后聚集力小于分散力 E,聚集力与分散力随着市场开放度的提高而增加 7,区位主体受到影响的作用力有:[ ACD ] A,市场引力B,市场推力C,竞争斥力 D,降价引力E,合力 8,哈罗德—多马模型的联系是:[ ABDE ] A,假设资本产出比固定不变B,经济增长有内在不稳定性 C,试图找到需求增长率与生产能力增长率相同的各种条件 D,从需求方面解释经济增长率 E,强调资本积累的作用 9,新增长理论的主要代表有:[ABCD] A,保罗·罗默B,格罗斯曼C,卢卡斯D,曼昆E,舒尔茨 10,新增长理论与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主要区别是:[ABCD] A,后者将技术进步外生化 B,前者将技术内生化 C,后者认为资本劳动边际生产力递减 D,前者认为知识与人力资本报酬递增 E,资本包括物质资本,还包括人力与知识资本 11,实施出口替代战略的各个国家或地区有三种类型:[ A BC] A,日、韩为代表的政府干预型 B,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为代表的自由贸易型 C,以中国台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与泰国为代表的混合型 D,二战后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为代表的政府干预 E,19世纪中叶德国制造业保护型 12,斯密说过:“不是市场上有了许多酒店,我们社会才有饮酒的风尚,而是社会上由其他原因产生了饮酒的风尚,才使市场上有许多酒店。”可以理解为:[ ABCE] A,需求对生产有导向作用 B,需求层次随人均收入提高而提高 C,资本总是在某种程度上按一定顺序投入 D,产业结构演进的深层动因是供给导向 E,产业结构演进的深层次因素是需求导向 4,工业结构高度化规律表现在:[ BCDE ]

区域经济学试题答案

?《区域经济学》试题一、判定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区域经济学》试题 一、判定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区域经济开发的主体包括政府和企业。() 2.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3.感应度系数是指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 4.任何地区都应放弃自身优势去发展那些在全国分工体系中具有优势地位的产业。() 5.后向联系产业是为专门化产业提供产后服务或进一步加工的产业。()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2.√ 3.× 4.× 5.×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包括(AB)。 A.经济地理学 B.区位理论 C.均衡增长理论 D.非均衡增长理论 2.埃德加?胡佛构筑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是指(ABC)。 A.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B.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 C.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D. 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可分性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包括(ABCD)。 A.纯自然资源型 B.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 C.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 D.资源缺乏型 4.影响交易成本的区域性原因包括(BCD)。 A. 区域自然环境 B.区域垄断及其竞争

C.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 D.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5.非均衡增长理论提出的“连锁效应”包括(ABD)。 A.前向关联效应 B.后向关联效应 C. 集聚效应 D.旁侧关联效应 6.区域开发的特点包括(ABCD)。 A.开发对象位置的明确性 B.开发范围的明确性 C.开发的时效性 D.开发行动的综合性 7.区域经济发展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要害性阶段是(B)。 A.工业化初期阶段 B.工业化中期阶段 C.工业化后期阶段 D.后工业化社会 8.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是(C)。 A.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B.海内生产总值增加 C.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 D.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 9.影响产业区位选择的社会经济因素包括( AB)。 A.人口和劳动力 B.市场 C.自然环境 D.自然资源 10.根据区域经济合作主体的不同,区域经济合作可分为(BCD)。 A.国际经济合作 B.民间合作 C.官方合作 D.官民合作 11.区域间的间接投资合作的形式包括(BD)。 A.股份合资 B.信贷 C.契约合资 D.证券投资 12.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经济条件包括(ABCD)。 A.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B.产业结构的递次演进

电大《区域经济学》必过小抄

区域经济学第一章导论 (一)基本概念 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区域经济学是以一定的地理空间为研究对象,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必须要熟悉地理学。实际上,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和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2.区域开发: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取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是指一定的开发主体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各种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在保持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同意的前提下,求得最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重点问题 1. 区域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同点。 (1)区域开发有明确的开发主体; (2)区域开发是对未被利用的、或未被充分有效利用的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3)区域开发具有时效性。 2.区域开发与区域规划不同点。 (1)区域规划是人类对特定区域未来时期发展的预测和设想,可能实现,也可能半途而废;区域开发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经济行为,它起步于规划,但不限于规划,它是由规划到实施的全过程。 (2)主体不同,区域规划的主体只能是政府,而区域开发的主体包括政府和企业两大类。 3.区域经济学的两个理论来源:经济地理学和区位理论。 4.古典区位理论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运输区位论。现代区位论包括:市场区位论、中心地理论、区位经济学等。其中区位论对市场因素的研究,标志着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的转化。 5.现代区域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三大流派:新经济地理学、新制度学派和区域管理学派。(1)新经济地理学派将区域经济学带进主流经济学的殿堂。(2)新制度学派将制度要素引入到区域分析当中,研究政府及其体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制定相应的区域政策,协调区域发展。(3)区域管理学派在区域管理中引用管理学的内容,区域管理分为:区域经济发展管理、人口管理和环境管理。 6.中国区域经济学界研究的主要问题:(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2)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和制度 创新;(3)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关系;(4)区域经济 政策;(5)区域开发。 第二章区域资源环境 (一)基本概念 1.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 的劳动能力的总和。又被称为“劳动力资源”或者“劳 动资源”。 2.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在人力资源的基础上派生 出来的,具体是指以人力资源为核心,主要以人的能 力的利用、开发为表现的,包括教育、工作经验以及 人口的健康营养状况等因素在内的资本形式。 3.产权:是人们拥有的对资源的用途、收入和可让 渡性的权利。 二)重点问题 1.区域资源环境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制度环 境。 2.自然资源利用的特点。(1)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与 可持续发展;(2)自然资源利用的数量减少,以来 程度降低的趋势;(3)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环 境的相互协调越来越重要。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 (1)纯自然资源型资源禀赋条件非常好,以自然资 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为区域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一般 有高消耗高效益型(如高消耗高效益型美国)、高消耗 低效益型(如中国苏联)、高输出高收益型(如中东各 石油输出国)及高输出低收益型(如非洲我国中西部 省份)等四种基本类型。 (2)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有极好的自然资 源,社会资源也丰富,发展以资源为基础的产业和高 附加值的第三产业。属于这种发展模式的国家最典型 的便是美国。 (3)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自然资源贫乏,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社会资源丰富。属于这类发展类 型的区域和国家有日本、瑞士、上海、北京、江苏等 较发达的省(直辖市)。 (4)资源缺乏型自然资源贫乏,经济发展水平低, 社会资源稀缺,容易陷入纳克斯所说的“贫困恶性循 环”之中。属于这类发展方式的国家有非洲中南美洲 的一些小国。 4.人力资源的特点:生物性、能动性、时效性、智力 性、再生性和社会性。 5.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构成:产权和组织。 6.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特点:产权安排的区域合理 化;交易成本的区域最小化。 7.影响交易成本的区域性原因包括:区域垄断及其竞 争,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 竞争。 8.中国人口、资源和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 中国的人口、资源基本观念;(2)中国人口与资源的 矛盾:A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量少,地域分布不均, 可更新资源趋向负荷极限;B资源需求与消费的矛 盾不断加深;C传统的发展模式和资源利用模式尚 未根本改变;D区域资源的管理和决策机制也未根 本改变。 9.实现资源环境合理利用的政策措施:建立完善的资 源开发规划;建立完善的资源价格体系;建立完善 的资源政策体系;建立完善的资源法律体系。 第三章区域经济增长 (一)基本概念 1.区域经济增长: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 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 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来表示,就是各种产 品生产总量的增加。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则还包括对 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 品需求量的增加等。 2.前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产生之前,有许 多产业为其提供原料、燃料和生产设备等而产生部门 关联效应。 3.后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产生之后,其 产品成为许多产业的原料、燃料或生产设备,或直接 进入消费部门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4.旁侧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产生过程当 中,有许多产业为其提供相关的服务而产生的部门关 联效应。 (二)重点问题 1. 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包括:要素投入的驱动机 制;中间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机制;产业部门增长的拉 动机制;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 2. 均衡增长的基本命题是:由于不发达地区存在 着生产与消费的低水平的均衡状态,这些地区的经济 要增长,就必须打破这种均衡状态,使整个区域的经 济同时得到增长。这个理论命题试用于落后地区经济 增长的描述和开发。包括: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 命题理论;内尔森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纳克斯的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1)开卷汇编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1)开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创立的区位理论,并借出了经济地理学的一些概念。 2.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者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3._欧洲联盟___、_____北美自由贸易区___和APEC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的代表。 4.总部经济实际上指的是作为经济区域中心的城市,是企业在空间上实现分离的经济产物。 5.在结构变化导向的选择和结构调整上,应特别注意综合平衡_和__内外兼顾___ 。 6.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各地域的______实际状况_____,并要以___从地球系统___的观点去制定具体方案。 7.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必须采取“___超特区__”模式,给予比当年的__经济特区___更具优惠的政策。 8.制度创新是一个严谨的过程,包括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制度创新是通过复杂规则、标准和实施的边际调整来实现的。 9.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为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等,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创新、发展、成熟、衰老。 10.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各地域的______实际状况_____,并要以___从地球系统___的观点去制定具体方案。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区域结构:区域结构由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广大乡村以及各种网络所组成,正因为这种核心、节点、网络的有机组成,区域内经济活动能够把其影响波及区域的任何部分,并产生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经济活动的进一步高涨。 2.类型经济区:为了认识各区域的经济分布现状和经济结构特征,研究经济现象分布区域分异规律,根据区内的同一性和区际差异性的基本原则,确定不同的区域划分指标3.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一个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的漫长过程,这种变化表现出有序的阶段性。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就是向增长速度、效益更高一级的产业结构推进。在改造二重结构,促进产为结构的高级化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理论。(新书159页)4.成本决定论:区位论中的古典区位论也叫成本决定论。它研究的是各种区位因素对产业配置的吸引作用。区位因素指的是在特定区域或在某几个同类地点进行一种经济活动比在其他区域进行同类活动获得更大利益的因素。 5.总部经济:总部经济是指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集群布局,生产加工基地则安排在营运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核心内容:企业总部的集群分布和合理的价值链分工。 三、判断正误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区域经济的研究范围不再是一个国家内的区域经济,其重点是城市区域经济。(×)2.诺斯的区域经济观点强调经济活动的内容以及空间组织。(√)

区域经济学四次作业答案电大

《区域经济学》单元作业题( 1) 1-4 一、判断题( 每题2分, 共20分) 1.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 它是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 2.区域发展是一个主观的过程, 是人们作用于区域经济开发过程的主观行为。( ×) 3.区域经济开发有明确的开发主体, 该主体自始至终控制着开发进程。 ( √ ) 4.区域规划的主体包括政府和企业两大类, 其中政府是第一主体, 企业是第二主体。( × ) 5.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6.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 × ) 7.区域内部产业部门的更替, 就是把区域经济要素从衰退部门转到兴旺部门来, 使相同的投入能够有更多的产出。( √ )

8.一个地区的支柱产业就是该地区的主导产业。( ×) 9.在区域经济学中, 一般见区位商来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构成地区专业化部门。( √ ) 10.感应度系数是指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 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 ( × ) 二、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 共10分) 1.区域经济学形成于( B ) 。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2.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发展的转折点是( C ) 。 A.农业区位论 B.工业区位论 C.市场区位论 D.运输区位论 3.三次产业的划分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 B ) 首先提出来的。 A.库茨涅兹 B.科林·克拉克 C.配第 D.熊彼特

4.容易陷入纳克斯所说的”贫困恶性循环”之中的是( D ) 区域。 A纯自然资源型 B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 C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 D资源缺乏型 5.下列哪种产业拥有的影响力系数最大? ( A ) A建筑业B农业 C采掘业D 商业 三、多项选择题( 每题2分, 共10分) 1.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主要包括( A C D ) A一国范围内特定的区域 B单纯从事某项活动的小区 C全国国土 D跨国界的特定区域 2.古典区位理论包括( B C D) 。

《区域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word版本

《区域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域经济增长 2、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3、核心区 4、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5、投资环境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第三产业3、商品交换4、创新5、S形6、关联性7、能源生产弹性系数8、区域性原则、效益原则9、资本流量和流向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2、市场因素是对--------影响最大的因素。 3、区域贸易是指一个地区与其他地区进行的--------活动的总称。 4、熊彼特认为:------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应该作为一种崭新的生产要素被引入生产函数。 5、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表现为----------。 6、城镇体系域城镇群的最大差别体现在---------。 7、一般来说,----------是用来反映能源生产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相互适应状况的指标。 8、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一方面要体现-----------的原则,另一方面要体现 ----------的原则。 9、投资三要素是指投资主体、资本流向和流量、获利程度,其中,-----------是核心要素。 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ABCD 2、BC 3、A 4、A 5、D 6、ABCD 1、中国区域经济跨世纪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A 规范政府职能 B 培育大型企业集团 C 加强宏观调控力度 D 实现经济协调增长 2、产业区位选择机制中的主体是------ A目标驱动机制B 利益驱动机制C 市场调控机制D 宏观调控机制 3、在下列经济合作中属于水平性经济合作的是----- A棉花生产企业与纺织厂的合作B 为汽车总装厂生产零部件的加工企业 C 南南合作 D 东西合作 4、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是--------- A科技进步B 人力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C 第三产业的高速增长 D 政策的改善与优化 5、在城镇体系建设中,城市的基础是-------- A最大的城市B 大城市C 中等城市D 小城市 6、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条件是--------------

2017年电大区域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第一次 一:名词解释 1、区域经济: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外部的国际影响、政府行炎、区际互动三方面和区域内部影响经济发展的诸要素。 2、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新区域经济观:知识经济的显现,给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许多新概念、新特点和新观念。同时,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也催生了许多不同特点、不同规模和不同地区性质的区域经济组织。因此,21世纪的区域经济学应有新的区域经济观。 4、国际区域经济:当代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国际一体化。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作为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形式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欧洲联盟:最早是由法国联办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于1957年3月签订《罗马条约》,并于1958年元旦成立的,最早称为欧洲共同体。 6、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上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相互间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域的过程. 7、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立于1989年,成立之初是由12个亚太国家和地区组成的一个非正式论坛组织,后来发展为一支推动全球自由贸易的重要力量。 二、问答 1、从五个层次上阐述新区域经济观?: 答:(1)突破了传统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观念;(2)新的区域经济学不仅扩大了它的研究范围和层次,而且丰富和修正了区域经济学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3)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是人类进入21世纪所选择的最佳区域经济模式,它为人类科学技术的发明、发 (4)现和创造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提供了极好的区域经济环境,所以人们把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的创立视作人类20世纪末的伟大创举。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经济特区的设立。(5)把特区经济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将它作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系统地介绍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全面研究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条件以及经济特区的类型、模式及其运作机制。 2、经济区域与区域经济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经济区域要与区域经济相区别. 经济区域是指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区域经济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它不仅包括量的方面,也包括质的方面,即经济社会结构,经济生活质量,经济社会效益等.具体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居民生活环境,经济社会结构,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与提高. 二者的联系体现在:经济区域是人们经济活动的产物,经济区域内部及区域之间的经济活动,构成了区域经济的内容. 3、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及其特点是什么? 答: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特点有: (1).具有较大影响力,在世界经济中占有相当份额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不多. (2).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覆盖面趋于重叠,规模较大的组织与规模较小的组织齐头并进,而且是大组织中包括小组织的越来越多. (3).发达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数目虽不多,但建立的时间往往比较早,发展得比较成熟 4、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商品贸易规则有哪些? 1国民待遇2市场准人3取消关税4对进口和出口的限制5退税6海关手续费 5、阐述APEC制度创新的动力? 答:APEC即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制度创新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1).APEC原则框架创新.(2).APEC协商机制创新.(3).APEC推进方式创新.(4).APEC运作机制创新.(5).APEC活动内容创新. (6).APEC自由化体系创新 第二次 一:名词解释 1、经济特区: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法令划出一定范围,在对外贸易经济活动中采取较其他地区更开放、更灵活、享有更优惠政策的地区。

电大作业 区域经济学

单项选择题场条件。 A )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市(现1. 在实经济生活中, A. 不完全竞争 B. 垄断竞争 C. 完全竞争完全垄断 D. 分满分:1 税)B (的央归划中税是 2. 的种。 税源集中,收入规模较大A. 中集税源规入B. 收,不模大 C. 税源分散,收入规模较大 D. 税源集中,收入规模较小1 满分:分不供物3. 公共品的提过程,可避免)(A 。的的会出现现一种象是 搭便车现象A. 逆向选择问题B. C. 委托代理问题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 D. 满分:1 分性的险保社4. 会特(括包 A )。 A. 强制性 B. 盈利性 C. 自愿性 D. 支出额度取决于投保人交纳保费大小满分: 1 分归划(是的税地方的) 5. D 种税。 A. 税源集中,收入规模相对较大源税 B. 集规入收,中对相模不大1 / 16 C. 税源分散,收入规模相对较大 D. 税源分散,收入规模相对较小1 分满分:。D )不私人投资根本性的区别包括( 6. 公共投资与 A. 投资主体和投资能力不同不标评益投 B. 资效的价准同 C. 投资范围不同 D. 投资的监管方式不同1 分满分:7. 的。多提学家( A )出,然后经过众学者发展而形成济由择公共选理论是著名经 ?布坎南A. 詹姆斯缪勒B. 丹尼斯? 罗森C. 哈维? 纳特D. 沃伦? 满分:1 分)。 D 特性征的是(部为8. 下列行具有生产的外经济 A. 注射传染病疫苗 B. 自家阳台上养花 C. 读书活动 D. 兴修水利分满分:1 经政府济9. (是体的主 A )。 政府A. B. 企业个人 C.

D. 行业协会满分: 1 分是主为行家治政中度制民制议在10. 代主,的要(求追A )。 2 / 16 A. 追求选票数量的最大化大的预 B. 追求算最化 C. 追求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D. 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满分:1 分假提的定科11. 斯理前性设A 是()。 交易成本为零或很低A. 易交本成很高B. 交易价格很低C. D. 交易价格很高满分:1 分 性的收税特D (括包不)12. 。 A. 强制性无偿性 B. C. 固定性动态性 D. 分1 满分:括不区资投商资投财13. 政融与业融的别包(。 C ) 目的的公共性A. B. 使用的政策性 C. 结果的非盈利性投资范围严格限定 D. 1 满分:分 14. (括不点特的购采府包B 政)。 资金来源的公共性A. 采购目的的盈利性B. 采购管理的公开性C. 采购范围的广泛性D. 满分: 1 分3 / 16 。)属于直接税的是( D 列15. 下税种 A. 增值税 B. 消费税 C. 关税 D. 所得税1 分满分:16. 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这主要是指公共物品具有)A (。 A. 消费的非竞争性 B. 消费的非排他性消费的强制性 C. 消费的不可分割性D. 满分: 1 分。)外消费的部不经济性的是( C 有列17. 下行为具 发明创造A. 安装路灯B. C. 公共场所吸烟 D. 环保行动1 分满分:。B )应研部学政18. 府经济中,外效应的究对象该是( 政府行为A. B. 市场行为第三部门行为 C.

山西电大秋区域经济学作业二答案

山西电大秋区域经济学作业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 创新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 A. 熊彼特 B. 内尔森 C. 赖宾斯坦 D. 赫希曼 满分:2 分 2. 人力资本是劳动力的智力资本与()资本的结合。 A. 能力 B. 体力 C. 健康 D. 生产 满分:2 分 3. 比较利益学说的理论基础是()的比较成本学说。 A. 杜能 B. 韦伯 C. 大卫·李嘉图 D. 亚当·斯密 满分:2 分 4. 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中()是创新的主体。

B. 团体 C. 企业 D. 个人 满分:2 分 5. 区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A. 经济增长 B. 经济倒退 C. 经济危机 D. 经济滞涨 满分:2 分 6. 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认为一个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要实现由幼小产业发展成为世界性生产基地的目标必须经过()阶段。 A. 两个 B. 三个 C. 四个 D. 五个 满分:2 分 7. 1826年()在《孤立国》一书中首次对区位问题进行了研究。 A. 韦伯

C. 杜能 D. 廖什 满分:2 分 8. 生产要素禀赋是指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程度。 A. 丰富 B. 丰裕 C. 贫乏 D. 贫瘠 满分:2 分 9. 区域理论主要研究产业的区位()问题。 A. 地理 B. 选择 C. 合理 D. 定位 满分:2 分 10. 地区差异是引起贸易的基本原因之一,其理论基础是亚当·斯密的()学说。 A.绝对成本 B. 绝对贸易

C. 比较利益 D. 比较成本 满分:2 分 二、多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每题有2--4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少选均不得分) 1. OECD提出的国家创新系统包括( )要素。 A. 企业 B. 大学研究机构 C. 知识的流动 D. 中介机构 E. 政府 满分:4 分 2. 地域的环境容量主要取决于三点即()。 A. 资源要素 B. 技术要素 C. 基础设施要素 D. 管理要素 E. 市场要素 满分:4 分 3. 根据区域经济合作范围的不同能够划分为()。 A. 国际经济合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