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镜头和景别

镜头和景别

镜头和景别
镜头和景别

一、景别镜头

景别

为了让人们在银幕上看到想要看的表现对象不同的距离、不同角度的形态,就产生了镜头的不同景别。景别主要是指摄影机同被摄对象间的距离的远近,而造成画面上形象的大小。景别的大小也同摄影镜头的焦距有关。焦距变动,视距相应发生远近的变化,取景范围也就发生大小的变化。景别的运用是影视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手段。为了塑好鲜明的影视形象,要求创作者根据人物的主次、剧情的需要、观众的心理,处理好景别的大小远近。景别的划分没有严格的界限,一般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为了使景别的划分有个较统一的尺度,通常以画面中人物的大小作为划分景别的参照物。如画面中无人物,就按景物与人的比例来参照划分。

1.远景

摄影机远距离拍摄事物的镜头。镜头离拍摄对象比较远,画面就开阔,景深悠远。此种景别,能充分展示人物活动的环境空间,可以用来抒发感情,渲染气氛,创造某种意境。《黄土地》中的远景,人物都处理得很小,表现了人对自然的一种受制与无奈。远景中视距最远的景别,称为大远景。它的取景范围最大,适宜表现辽阔广袤的自然景色,能创造深邃的意境。

2.全景

出现人物全身形象或场景全貌的镜头。此种景别的视野相对小些,既能看清人物又可看清环境,故可以表现人物的整体动作以及人物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展示一定空间中人物的活动过程。它常常用来拍摄人物在会场、。课堂、集市、商场等一定区域范围中的动作,是塑环境中的人或物的主要手段。《牧马人》中用远景展示主人公许灵均选定的生活环境后,用全景描叙了他下放劳动发行的过程。在绿色的摹草原上,牧群在蠕动,一个40岁左右的牧马人仰天躺在草地上听着富有苍凉的敕勒川之歌,使这个已生活了20年的主人公更富有造型性,表现力。

3.中景

显示人物膝盖以上部分形象的镜头。此种景别的人物占有空间的比例增大,观众能看清人物的形体动作,并比较清楚地观察到人物的神态表情,从而反映出人物的内心情绪。在影视作品中是使用较多的基本景别。中景在主要表现人物的同时,也提供人一定的活动范围,如房间的一隅,院落的一角等。一部影视镜头的成功一与否,主要看中景的运用处理。《红樱桃》中许多场景的奥地利精心审慎设计,其中女主人公楚楚坦诚直白自己身世一场最突出。整场戏大多用了中景、大中景来拍摄。开始时楚楚用俄语讲述编造的故事后来,女教师要求她讲实情时,经历坎坷的楚楚再也编不下去,久积心头的悲痛、仇恨、哀怨齐涌心头,她转用母语动情地叙述起身世来。此时创作者用了一个近乎静止的中长镜头把人物难以觉察的细微表情准确鲜明地记录下来。观众也在不知不觉中和镜头视点合一,在情感上认同,进入,成为身临其境的体验者。

4.近景

表现人物的腰部或胸部以上形象的镜头。此种景别人像占据大部画面,环境变得零碎而模糊。观众已难于看全人物的动作,注意中心往往在人物的肖像和面部表情上。所以常用来表现人物的感情、心理活动,它的作用相当于文学作品吕的肖像描写,适宜于对人物音容笑貌、仪表神态、衣着服饰的刻画,突出人物的神情和重要的动作,也可用来突出相当的景物,是影视作品中大量运用的景别。《老井》有一组旺泉婚后与喜凤的感情戏,都用近景加以精雕细刻。尤其是夫妻俩为自己儿子取名的场景,通过一个长达215英尺的镜头,把个具有生活本色的画面作了尽兴的渲染。

5.特写

表现人物肩部以上部位或有关物体、景致的细微特征的镜头。它是视距最近的一种景别,能把表现的对象从周围环境中强调、突出出来,近使观众去注意某某关键性细节,诸如惊愕的眼睛、欲滴的泪水、颤抖的睫毛、抽搐的肌肉等等,造成强烈而清晰的视觉形象。当视距特近时,就称为大特写。特写镜头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可以介绍人物,突出影片的主体形象;可以突出贯穿的物体,如《魂断蓝桥》的吉祥物;可突出人物细致的表情或动作;可以反映特写环境,使某个物件含义深邃,如《芙蓉镇》中扫帚的三次特写:分立墙角的扫帚、渐渐靠拢的扫帚、并排合一的扫帚,写了两个扫街人相爱的独特经历;可作转换时空的手段;还可与其它景别镜头反复,使速度节奏加快,造成紧张激烈的气氛。特写镜头不宜毫不无节制的滥用,一般应和全景结合起来使用。

二、运动镜头

主要是指镜头自身的运动,就是用运动摄影的方法拍摄的镜头。在影视作品中,处于静止状态的画面镜头是不多见的。大量的是运动的镜头。

1.推镜头:被摄对象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摄影机向前缓缓移动或急速推进的镜头。用推镜头,使银幕的取景范围由大到小,画面里的次要部分逐渐被推移画面之外,主体部分或局部细节逐渐放大,占满银幕。在景别上也由远景变为全、中、近景甚或特写。此种镜头的主要作用是突出主体,使观众的视觉注意力相对集中,视觉感受得到加强,造成一种审视的状态。它符合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由远而近、从整体到局部、由全貌到细节的观察事物的视觉心理。如《公民凯恩》有个镜头,一直把镜头推到一架刚被扔进火炉的雪撬上的几个字:“玫瑰花蕾”。影片突出这个细节,引起观众的高度注意,探索主人公与“玫瑰花蕾”的关系。

2.拉镜头:与推镜头的运动方向相反,摄影由近而远向后移动离开被摄对象;取景范围由小变大,被摄对象由大变小,与观众距离也逐步加大。画面的形象由少变多,由局部变化为整体。在景别上,由特写或近、中景拉成全景、远景。拉镜头的主要作用是交代人物所处的环境。

3.摇镜头:摄影机不作移动,借助于活动底盘使摄影镜头上下、左右、甚至周围的旋转拍摄,有如人的目光顺着一定的方向对被摄对象巡视。摇镜头能代表人物的眼睛,看待周围的一切。它在描述空间、介绍环境方面有独到的功用。左右摇常用来介绍大场面,上下直摇又常用来展示高大物体的雄伟、险峻。摇镜头在逐一展示、逐渐扩展景物时,还使观众产生

身临其境的感觉。

4.移镜头:摄影机沿着水平方向作左右横移拍摄的镜头。移镜头是机器自行移动,不必跟随被摄对象。它类似生活中的人们边看走的状态。移镜头同摇镜头一样能扩大银幕二维空间映像能力,但因机器不是固定不变,所以比摇镜头有更大的自由,它能打破画面的局限,扩大空间视野,表现广阔的生活场景。

5.跟镜头:摄影机跟随被摄对象保持等距离运动的移动镜头。跟镜头始终跟随运动着的主体,有特别强的穿越空间的感觉,适宜于连续表现人物的动作、表情或细部的变化。如《罗生门》重场戏都在山林,占据了全征镜头的四分之三。特别是灌木丛中强盗多襄丸奔跑的场面,创作和高速跟拍的镜头,邮剧中人在山坡疾驰、迅捷的跳跃式的动作,淋漓尽致刻画了自恃武艺高强、狡狯残忍的山贼本性,成为全剧最精彩的部分。

三、其他镜头

1.空镜头:画面上没有人物而只有景或物的镜头。空镜头也叫景物镜头。空镜头的内容不“空”,它是影视介绍环境、叙述事件、刻划人物、传情达意的重要手段。空镜头的在展示故事发生的环境时,往往出现在影片的开头。

2.长镜头:指长时间拍摄的、不切割空间、保持时空完整性的一个镜头。此镜头在同一银幕画面内保持了空间、时间的连续性,统一性,能给人一种亲切感、真实感;在节奏上比较缓慢,故抒情气氛较浓。有人把长镜头称作“镜头内部蒙太奇”。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是“长镜头理论”的倡导者,并总结了长镜头在电影中的运用实践:

1、长镜头和景深镜头的运用可以避免严格限定观众的知觉过程,它是一种潜在的表意形式,注重通过事物的常态和完整的运动揭示动机,保持“透明”和多义的真实;

2、长镜头(镜头-段落)保证事件的时间进程受到尊重,景深镜头能够让观众看到现实空间的全貌和事物的实际联系;

3、连续性拍摄的镜头-段落体现了现代电影的叙事原则,摈弃戏剧的严格符合因果逻辑的省略手法,再现现实事物的自然流程,因而更有真实感。后人称巴赞的理论为“长镜头派”。长镜头作为一种电影风格和表现手段在展现完整现实景象方面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3.仰俯镜头:大多数的镜头是平视拍摄的。在电影画面中,拍摄角度不同,被摄对象在观众视觉范围内的方位、形象就会变化,从而引起观众对被摄对象的注意,改变观众的心理反应。仰摄就是摄影机由下往上、从低向高的角度拍摄,仰镜头代表了观众向上仰望的视线,在感情色彩上往往有舒展、开阔、崇高、敬仰的感觉。俯摄就是摄影机从高往低、由上往下的角度拍摄,俯摄代表了观众向下俯视的视线。俯镜头在感情色彩上,使人有阴郁、渺小、压抑的感觉拍摄角度适宜表现人的悲剧命运或是反而人物的可憎卑劣。在许多影视片中,时常用俯镜头拍摄敌人的酒宴、赌场的嘈杂、匪徒的密谋等等。

4.快慢镜头:按正常情况拍摄的速度,每秒钟24格画面。如果摄影机拍摄的速度减低或加

快,而不改变按每秒24格的放映速度,地么银幕上就会出现特殊的视觉效果。低于摄影机正常速度24格/秒拍下的镜头叫快镜头,放映时在银幕上出现比实际的运动快的效果。快动作的镜头运用得当,会产生一种夸张的喜剧性效果。但因在观众视觉上停留时间,运用得不多。高于摄影机正常速度24格/秒拍下的镜头叫慢镜头,放映时在银幕上出现慢动作。慢镜头在影视的造型中有特殊的意义。它能人为“延缓”动作节奏,“延长”动作时间,使观众看清在正常情况下看不清的一些动作过程,因此普多夫金称慢镜头是“时间的特写”是一种有意识引导观众注意的方法。

5.主观镜头:从镜头给观众的印象而言,又有客观镜头和主观镜头两种。从导演(也是观众)的视角出发来叙述的镜头叫客观镜头。从剧中人物的视点出发来叙述的镜头叫主观镜头。主观镜头把摄影机的镜头当作剧中人的眼睛,直接“目击”生活其他人、事、物的情景。它因代表了剧中人物对人或物的主观印象,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可难事我观众产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效果,进而使观众和人物进行情绪交流,获得共同的感受。

影视摄影艺术教案 镜头画面分类 镜头景距 景别

《影视摄影艺术》教案 【教学课题】第四章画面特性第一节镜头画面的分类——镜头景距的变化【课程类型】理论课 【课时】1学时(45min) 【教学目的】1.掌握镜头画面中以景距变化形成的分类及区别。 2.理解景别的特点及作用。 【教学重点】五种景别的分类及特点。 【教学难点】将五种景别的相关理论知识转化为在能够实际拍摄当中应用的实践性知识。 【教学方法】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 【教学过程】 一、课前回顾 提问:画面的构成部分(1.主体;2.陪体;3.前景;4.后景;5.留白) 二、新课导入 情境设置(拍摄同学聚会时的照片)——讨论(不同照片所传递的不同信息)——设置悬念(镜头画面有哪些分类) 三、讲授新课 (一)镜头景距的变化——景别 1.含义:根据镜头景距变化对镜头画面的分类即景别,是指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体的距离不同,而造成被摄体在摄影机寻像器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 外形上:画框包容景物的大小与范围,或者说画面主体(主要对象)占据画面空间的大小。 创作角度:是一种表现手段。 拍摄者角度:是拍摄者主观决定受众的接受内容、接受方式以及对画面内容接受程度的一种有效造型手段。 表达效果:①观看景物的视距的变化; ②代表人眼视线分散和集中的反映; ③景别是创作人员对观众视觉心理的限定;

④景别的变化可以使作品形成不同的节奏; ⑤参与和解说功能。 2.景别的划分的方法: (1)根据主要被摄对象(画面主体)在画面中的大小比例来划分; (2)是以人物在画面中占据比例的大小来划分。 我国影视画面景别多分为五种: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二)、景别的划分 1、远景——是指表现广阔空间或者开阔场面的景别,是所有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可以分为大远景和远景两类。 (1)远景的特点 ①对场景整体、宏观的表现; ②人物视觉形象弱化。 (2)远景的作用 ①表现环境和气氛; ②将人物与环境结合产生特殊情绪效果; ③获得被摄主体的活动范围和运动轨迹,联系周围环境得出新的信息; ④远景的景别特征会在受众的心理上表现出一种过渡感和退出感。 (3)拍摄远景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注意画面的整体结构和气势; ②对被摄主体的表现目的性要强,从大处着手; ③大远景和远景的画面构图一般不用前景,而注重通过深远的景物和开阔的视野将观众的视线引向远方; ④重点处理好画面的主要线条、色调和影调; ⑤在操作时必须考虑画面视觉变化及产生的运动节奏。 2、全景——是指表现人物全身或者某一具体场景全貌的画面。 (1)全景的特点 ①被拍摄主体与环境在视觉关系上是相当的; ②全景可以表现被拍摄主体或物体在实际空间中的方位或多个被拍摄景物相互间的关系。

各种景别镜头的定义

一、景别镜头 景别 为了让人们在银幕上看到想要看的表现对象不同的距离、不同角度的形态,就产生了镜头的不同景别。景别主要是指摄影机同被摄对象间的距离的远近,而造成画面上形象的大小。景别的大小也同摄影镜头的焦距有关。焦距变动,视距相应发生远近的变化,取景范围也就发生大小的变化。景别的运用是影视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手段。为了塑好鲜明的影视形象,要求创作者根据人物的主次、剧情的需要、观众的心理,处理好景别的大小远近。景别的划分没有严格的界限,一般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为了使景别的划分有个较统一的尺度,通常以画面中人物的大小作为划分景别的参照物。如画面中无人物,就按景物与人的比例来参照划分。 1.远景 摄影机远距离拍摄事物的镜头。镜头离拍摄对象比较远,画面就开阔,景深悠远。此种景别,能充分展示人物活动的环境空间,可以用来抒发感情,渲染气氛,创造某种意境。《黄土地》中的远景,人物都处理得很小,表现了人对自然的一种受制与无奈。远景中视距最远的景别,称为大远景。它的取景范围最大,适宜表现辽阔广袤的自然景色,能创造深邃的意境。 2.全景 出现人物全身形象或场景全貌的镜头。此种景别的视野相对小些,既能看清人物又可看清环境,故可以表现人物的整体动作以及人物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展示一定空间中人物的活动过程。它常常用来拍摄人物在会场、。课堂、集市、商场等一定区域范围中的动作,是塑环境中的人或物的主要手段。《牧马人》中用远景展示主人公许灵均选定的生活环境后,用全景描叙了他下放劳动发行的过程。在绿色的摹草原上,牧群在蠕动,一个40岁左右的牧马人仰天躺在草地上听着富有苍凉的敕勒川之歌,使这个已生活了20年的主人公更富有造型性,表现力。 3.中景 显示人物膝盖以上部分形象的镜头。此种景别的人物占有空间的比例增大,观众能看清人物的形体动作,并比较清楚地观察到人物的神态表情,从而反映出人物的内心情绪。在影视作品中是使用较多的基本景别。中景在主要表现人物的同时,也提供人一定的活动范围,如房间的一隅,院落的一角等。一部影视镜头的成功一与否,主要看中景的运用处理。《红樱桃》中许多场景的奥地利精心审慎设计,其中女主人公楚楚坦诚直白自己身世一场最突出。整场戏大多用了中景、大中景来拍摄。开始时楚楚用俄语讲述编造的故事后来,女教师要求她讲实情时,经历坎坷的楚楚再也编不下去,久积心头的悲痛、仇恨、哀怨齐涌心头,她转用母语动情地叙述起身世来。此时创作者用了一个近乎静止的中长镜头把人物难以觉察的细微表情准确鲜明地记录下来。观众也在不知不觉中和镜头视点合一,在情感上认同,进入,成为身临其境的体验者。

景别的分类和作用

景别的分类和作用 由于电影、电视表现的主要对象是人,因此,划分景别的一般标准是以成年人身体为标准尺度,以画面表现出人体部位多大范围来划分景别。在没有人物的画面中,仍以成年人与被摄物体的大致比例作为划分景别的依据。△例如:一辆完整的汽车被认为是全景画面,而一只完整的手表画面则被认为是特写镜头。 1、远景 远景是电视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一般表现比较开阔的场景和场面。 作用: ①远景可以提供较多的视觉信息; ②远景呈现出极其开阔的空间和壮

观的场面; ③远景以景物为主,借景抒情; ④远景也是写人的景别; ⑤远景常用于开篇或结尾; 远景画面注重对景物和事件的宏观表现,力求在一个画面内尽可能多地提供景物和事件的空间、规模、气势、场面等方面的整体视觉信息。提供广阔的视觉空间和表现景物的宏观形象是远景画面的重要任务,讲究“远取其势”。 在电视片中常以远景镜头作为开篇或结尾画面,或作为过渡镜头。

2.全景 摄取人物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电影画面。全景具有较为广阔的空间,可以充分展示人物的整个动作和人物的相互关系。在全景中,人物与环境常常融为一体,能创造出有人有景的生动画面。 全景和特写相比,视距差别悬殊。如果两者直接组接,会造成视觉上和情绪上大幅度的跳跃,常能收到特有的艺术效果。 全景——表现人物全身形象或某一具体场景全貌的画面。 的作用: ①表现一个事物或场景的全貌; ②完整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 全景画面与远景相比,有明显的内容

中心和结构主体,重视特定范围内某一具体对象的视觉轮廓形状和视觉中心地位。 ③通过形体动作揭示人物内心; △《》以人物全身动作表现内心活动例。 同时,全景画面能够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可以通过对人物形体动作的表现来反映人物内心情感和心理状态;可以通过特定环境和特定场景表现特定人物。人是电视艺术表现的中心,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即人物性格、情绪和心理活动的外化形式是全景画面的功用之一。 ④表现特定环境下的特定人物;

影视摄影艺术教案镜头画面分类镜头景距景别

【教学课题】第四章画面特性第一节镜头画面的分类——镜头景距的变化【课程类型】理论课 【课时】1学时(45min) 【教学目的】1.掌握镜头画面中以景距变化形成的分类及区别。 2.理解景别的特点及作用。 【教学重点】五种景别的分类及特点。 【教学难点】将五种景别的相关理论知识转化为在能够实际拍摄当中应用的实践性知识。 【教学方法】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 【教学过程】 一、课前回顾 提问:画面的构成部分(1.主体;2.陪体;3.前景;4.后景;5.留白) 二、新课导入 情境设置(拍摄同学聚会时的照片)——讨论(不同照片所传递的不同信息)——设置悬念(镜头画面有哪些分类) 三、讲授新课 (一)镜头景距的变化——景别 1.含义:根据镜头景距变化对镜头画面的分类即景别,是指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体的距离不同,而造成被摄体在摄影机寻像器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 外形上:画框包容景物的大小与范围,或者说画面主体(主要对象)占据画面空间的大小。 创作角度:是一种表现手段。 拍摄者角度:是拍摄者主观决定受众的接受内容、接受方式以及对画面内容接受程度的一种有效造型手段。 表达效果:①观看景物的视距的变化; ②代表人眼视线分散和集中的反映; ③景别是创作人员对观众视觉心理的限定; ④景别的变化可以使作品形成不同的节奏;

⑤参与和解说功能。 2.景别的划分的方法: (1)根据主要被摄对象(画面主体)在画面中的大小比例来划分; (2)是以人物在画面中占据比例的大小来划分。 我国影视画面景别多分为五种: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二)、景别的划分 1、远景——是指表现广阔空间或者开阔场面的景别,是所有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可以分为大远景和远景两类。 (1)远景的特点 ①对场景整体、宏观的表现; ②人物视觉形象弱化。 (2)远景的作用 ①表现环境和气氛; ②将人物与环境结合产生特殊情绪效果; ③获得被摄主体的活动范围和运动轨迹,联系周围环境得出新的信息; ④远景的景别特征会在受众的心理上表现出一种过渡感和退出感。 (3)拍摄远景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注意画面的整体结构和气势; ②对被摄主体的表现目的性要强,从大处着手; ③大远景和远景的画面构图一般不用前景,而注重通过深远的景物和开阔的视野将观众的视线引向远方; ④重点处理好画面的主要线条、色调和影调; ⑤在操作时必须考虑画面视觉变化及产生的运动节奏。 2、全景——是指表现人物全身或者某一具体场景全貌的画面。 (1)全景的特点 ①被拍摄主体与环境在视觉关系上是相当的; ②全景可以表现被拍摄主体或物体在实际空间中的方位或多个被拍摄景物相互间的关系。 (2)全景的作用

经典动画运动镜头分析

经典动画运动镜头分析 客观性角度和主观性角度: 客观性角度是指依据常人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习惯而进行的旁观式拍摄,是电视节目运用最为频繁、最为普遍的拍摄角度和拍摄方式。客观性角度拍摄的画面就仿佛观众在现场参与事件进程、观察人物活动、欣赏风光景物一般,画面平易亲切,贴近生活。 主观性角度是一种模拟画面主体(可以是人、动物、植物和一切运动物体)的视点和视觉印象来进行拍摄的角度。 主观性角度由于其拟人化的视点运动方式,往往更容易调动观众的参与感和注意力,容易引起观众的强烈的心理感应。 运动摄像,就是在一个镜头中通过移动摄像机机位,或者改变镜头光轴,或者变化镜头焦距所进行的拍摄。通过这种拍摄方式所拍到的画面,称为运动画面。如:由推、拉、摇、移、跟、升降摄像和综合运动摄像形成的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移镜头、跟镜头、升降镜头和综合运动镜头等。 一、拉 拉摄是摄像机逐渐远离被摄主体,或变动镜头焦距使画面框架由近至远与主体拉开距离的拍摄方法。用这种方法拍摄的电视画面叫拉镜头。 1 、拉摄镜头的画面特点 第一、拉镜头形成视觉后移效果第二、拉镜头使被摄主体由大变小,周围环境由小变大 2 、拉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 第一、拉镜头有利于表现主体和主体与所处环境的关系第二、拉镜头画面的取景范围和表现空间是从小到大不断扩展的,使得画面构图形成多结构变化。第三、拉镜头是一种纵向空间变化的画面形式,它可以通过纵向空间和纵向方位上的画面形象形成对比、反衬或比喻等效果。第四、一些拉镜头以不易推测出整体形象的局部为起幅,有利于调动观众对整体形象逐渐出现直至呈现完整形象的想象和猜测。第五、拉镜头在一个镜头中景别连续变化,保持了画面表现空间的完整和连贯。第六、拉镜头内部节奏由紧到松、与推镜头相比,较能发挥感情上的余韵,产生许多微妙的感情色彩。第七、拉镜头常被用作结束性和结论性的镜头。第八、利用拉镜头来作为转场镜头。 3 、拉镜头的拍摄及其要求 拉镜头的拍摄镜头运动的方向与推镜头正相反,但它们有着基本一致的创作规律和一般要求。不同的是,推镜头要以落幅为重点,拉镜头应以起幅为核心。 二、移 移摄是将摄像机架在活动物体上随之运动而进行的拍摄。用移动摄像的方法拍摄的电视画面称为移动镜头,简称移镜头。 1 、移动镜头的画面特征 第一、摄像机的运动使得画面框架始终处于运动之中,画面内的物体不论是处于运动状态还是静止状态,都会呈现出位置不断移动的态势。 第二、摄像机的运动,直接调动了观众生活中运动的视觉感受,唤起了人们在各种交通工具上及行走时的视觉体验,使观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第三、移动镜头表现的画面空间是完整而连贯的,摄像机不停地运动,每时每刻都在改变观众的视点,在一个镜头中构成一种多景别多构图的造型效果,这就起着一种与蒙太奇相似的作用,最后使镜头有了它自身的节奏。 2 、移动镜头的作用和表现力 第一、移动镜头通过摄像机的移动开拓了画面的造型空间,创造出独特的视觉艺术效果。

第六章_景别与镜头(摄像机机位选择与取景)

6.2.1 拍摄距离与构图景别 为了让人们在银幕上看到想要看的表现对象不同的距离、不同角度的形态,就产生了镜头的不同景别。景别主要是指摄影机同被摄对象间的距离的远近,而造成画面上形象的大小。景别的大小也同摄影镜头的焦距有关。焦距变动,视距相应发生远近的变化,取景范围也就发生大小的变化。景别的运用是影视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手段。为了塑好鲜明的影视形象,要求创作者根据人物的主次、剧情的需要、观众的心理,处理好景别的大小远近。景别的划分没有严格的界限,一般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为了使景别的划分有个较统一的尺度,通常以画面中人物的大小作为划分景别的参照物。如画面中无人物,就按景物与人的比例来参照划分。 拍摄距离是指拍摄时,摄像机于被摄物体之间的距离。面对一个目标,机位的方向和高度固定,镜头焦距不动,只要前后移动摄像机的位置,画面组合就会发生变化,摄像机寻像器中看到的景物范围和画面结构就不同,行家称为景别(见图6-1) 常见的景别有以下几种: 1.远景(大全景) 摄影机远距离拍摄事物的镜头。镜头离拍摄对象比较远,画面就开阔,景深悠远。此种景别,能充分展示人物活动的环境空间,可以用来抒发感情,渲染气氛,创造某种意境。《黄土地》中的远景,人物都处理得很小,表现了人对自然的一种受制与无奈。远景中视距最远的景别,称为大远景。它的取景范围最大,适宜表现辽阔广袤的自然景色,能创造深邃的意境。 远景能大范围地囊括远近的景物,反映景物的全貌,并且表现周围的环境气派。中国画有"远取其势"的画论,就是说远景是从大处着眼,以气势取胜的(见图6-2)。 但在远景中,景物的具体活动往往不很清楚,如一辆疾驶的汽车在公路的远景中,就像一只蠕动的硬壳虫;一片长满各种果树的山林,远看只见一片斑驳的色彩,甚至光线较差时,只是一片中国画似的墨黑。传统的拍法会选择一些近景的景物点缀画面,以显示画面的层次和纵深。 2. 全景 出现人物全身形象或场景全貌的镜头。此种景别的视野相对小些,既能看清人物又可看清环境,故可以表现人物的整体动作以及人物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展示一定空间中人物的活动过程。它常常用来拍摄人物在会场、。课堂、集市、商场等一定区域范围中的动作,是塑环境中的人或物的主要手段。《牧马人》中用远景展示主人公许灵均选定的生活环境后,用全景描叙了他下放劳动发行的过程。

常用运动镜头及其功用

常用运动镜头及其功用 1、推镜头 摄影机向被摄主体的方向推进,或者变动镜头焦距,使画面框架由远而近向被摄主体不断接近的拍摄方法。推镜头类似于我们日常生活中人由远而近的观看过程或渐渐靠近的效果。由远观其势到近取其态、由群体到个体、由整体到局部,具有明显的突出和强调作用。 推镜头的作用及其应用: (1)突出和强调戏剧元素。 在推镜头中,画面从一个较大的画面范围和视域空间,逐渐推向被摄主体或某个细节形象。在这一过程中,镜头运动的方向规范了观众的视线,最后的落幅是被放大的主体形象,达到突出和强调的作用。在电影中,推镜头的落幅画面常常是影片的重要因素或影响情节的关键,不论是环境中的某一物体,还是人群中的某一个体,都是影片要突出和强调的对象。 (2)交待画面的整体与局部、客观环境与主体人物之间的关系。 在推镜头的起幅画面中,往往是远景或全景画面,首先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形象是人、物所处的环境。随着镜头向前推进,环境空间逐步出画,主体形象越来越大。在一个镜头运动过程中,交待了环境和人物、整体和局部之间的关系,具有强调特定环境中的特定物体,从而达到“某景有某物”的作用。 (3)推镜头在一个镜头中景别不断发生变化,有前进式蒙太奇句子的作用。 推镜头画面由全景系列逐渐向近景、特写过渡,它的这一特点和前进式蒙太奇组接方式相似。但同时它还具有蒙太奇组接不具备的优势,即推镜头画面景别变化不是跳跃的,也不是间隔的,而是连续过渡的。这种连续过渡保证了时空的完整性,增加了主体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真实性。 (4)表现、揭示人物的内心状态。 推镜头有一种逐渐向人物内心世界渗透的效果,配合推进速度的快慢,节奏的变化,常常用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感受,从而影响观众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例如,在影片《赤壁》曹操向汉皇帝请示出战一场戏中,汉皇帝不愿出战而又威于曹操的势力,在表现紧张的气氛和汉皇帝害怕的心理时,画面用了一组曹操和汉皇帝急推镜头的组合,很好的诠释了现场的氛围和人物内心的感受。 (5)加强或减弱运动主体的动感。 运动是相对的,如果被摄主体的运动方向和镜头的运动方向相反,感观上被摄主体的运动速度就会提高,动感加强。反之,如果被摄主体的运动方向和镜头的运动方向相同,就会减缓被摄主体的运动速度,动感减弱。利用镜头的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创作出想要的意境画面,比如,风驰电掣或是难舍难离。 (6)用做转场或者是段落的结束。 推镜头可以作为转场的技巧使用,也可以表示一场戏或一个段落的结束。在影片《美国往事》大烟馆和枪战完现场的转场中,镜头从面条抽大烟的画面推到灯具的特写,接到枪战完现场灯具的特写,这样的转场显得非常自然、流畅。 2、拉镜头 摄影机逐渐远离被摄主体,或变动镜头焦距(从长焦调至广角)使画面框架由近至远与主体拉开距离的拍摄方法。不论是移动机位向后退的拉摄,还是调整变焦距镜头从长焦拉成广角的拉摄,其镜头运动方向都与推摄正好相反,拉镜头使被摄主体由大变小,周围环境由小变大,形成视觉后移效果。 拉镜头的作用及其应用: (1)表现被摄主体与其所处环境的关系,不断形成新的画面结构和趣味点。 随着镜头的拉开,画面不但表现了主体,主体所处的环境也不断呈现,且主体和环境之

阳光灿烂的日子角度和景别分析

一、景别:全景拍摄角度:正面 这一组镜头采用全景,能够迅速让观众获知人物在空间中的位置,即观众一眼就可获知马小军在米兰家附近的巷子里(马小军强奸米兰未遂,仓惶逃窜;而正面的拍摄角度能够让观众看清人物的全貌,且镜头以一种匀速的速度进行,给观众制造一种平和稳定的观看视角,从而能给观众制造一种无障碍沟通的感觉,仿佛所发生的一切都那么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二、景别:近景拍摄角度:正面 以近景的景别方式,能够让观众看清人物的面部表情,展现此时马小军五味杂陈的心理状态,懊悔、恼怒、忧虑……正面的拍摄角度让观众看清马小军的面部全貌,透过面部表情展现此时马小军的复杂心理。此时的景别和拍摄角度相辅相成,帮助观众恰当解读此时人物心理。

三、景别:特写拍摄角度:正侧面 这一组镜头运用特写的景别对马小军的腿、脚部进行特写,有强烈的暗示性,按时此时的马小军的步伐不是坚定的而是迟疑的,因为拍摄角度采取的是正侧面,能够让观众更深切地体会到物体运动的轮廓和速度,如果此时拍摄角度选择仰拍的话,表现的则是马小军坚定的脚步,但这与剧情不符。

中景的景别,是表现人物交流的最佳景别,此时镜头中只有马小军,可见这个镜头是剧中人物与观众进行交流的最佳景别。仰角的拍摄角度,可以表现出马小军在楼梯的实际位置。 五、景别:全景拍摄角度:主观镜头 这一镜头以楼梯间的衔接口空隙为拍摄角度,通过它来展现游泳池的部分景象;同时展示马小军的眼光所见。

全景展现了马小军所处的位置和整个空间的关系,俯角的拍摄角度在第一个层面上表现的是马小军在楼梯的底部,在第二层含义上,似乎对马小军的行为有贬低之意。 七、景别:小全景拍摄角度:仰角 小全景展现了人物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即马小军在楼梯的中间位置;而仰角的拍摄角度也表现了马小军此时的位置。此时的马小军爬着爬着,就像在登一座一眼望不到边的高山,但此时他的步伐给人的感觉又是那么地坚定。

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分析

1试比较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在艺术表现力上的优劣势,并以影片实例举例说明。 答:固定镜头让摄影机处于静观的位置,不参与到场景中,具有不做任何引导和评价的客观性。同时,固定镜头常常用来描述或强调细节,以及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建立镜头节奏感。但固定镜头缺乏真实立体感,没有主观能动性,同时镜头语言没有运动镜头丰富多彩。 都说一部影片的第一个镜头很重要,而影片《铁皮鼓》中的第一个镜头就是一个远景的固定镜头。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是在一大片一大片的土豆地里,主人翁Oscar的外婆蹲着的一个背影,旁边放着两大筐土豆,外婆前面就是一堆炊烟。在着这个远景的固定镜头中,我们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天和土豆地分界线上有一个人在跑动,后面有两个影子在追。这也为后面外祖父怎么钻到外祖母的裙底下,以及妈妈的出生先交代了大的环境的缘由,为下文做了铺垫。都说影片中每个镜头都不是多余的,都有他自己的作用,而导演施隆多夫对这个开头的固定镜头的布置和设计以及对隐喻的深刻运用,大气而又尖锐,深刻而又鲜明,完全体现了一个优秀导演的厚道功底。 而运动镜头因为有多变的景别和角度,多变的空间和层次,以及多变的画面构图和审美效果,所以画面丰富多变,动感十足,也使得电影脱离了戏剧的美学特征,动作发生的空间和时间得到完整的和连续的表现,同样也使得银屏艺术拥有了立体的空间感,成为更加逼近生活、逼近真实的艺术。而运动镜头具有强制性,不够客观真实。 就拿《刺客联盟》来说吧,韦斯利在得知自己被斯隆利用并杀死自己的亲生父亲时,便展开了一场复仇计划。当韦斯利把一车的老鼠炸药倒出来,老鼠在地上快速的涌动,一个个特写镜头镜头呈现在我们眼前,镜头紧紧跟着老鼠,模拟逼真和身临其境的视线效果。在老鼠进入房间后,人们发现满地的老鼠并且还绑着炸弹,那多镜头多景别的切换运用营造出紧张、激烈的快节奏感。同时,对一个飞在空中的老鼠炸弹进行特写追拍,后期还对时间进行了延伸和冻结的处理,紧接着就是炸弹爆炸的场面。整个镜头语言丰富、动感,给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而后面还有一组镜头,在韦斯利和斯隆对抗一挑六的时候,对FOX微笑的特写,然后FOX一甩手枪,紧跟着子弹飞舞的镜头,被子弹袭击太阳穴的人和血滴,子弹绕了一圈,杀死了所有人,最后子弹回到FOX身边,她淡定的站在微笑,等待子弹击中自己的脑袋,这里导演对子弹飞舞过程中的慢镜头、移镜头处理,对FOX从近景推镜头到特写,子弹从右边入画,直中FOX的太阳穴,她慢慢的倒下了…是我认为最有个性,最唯美的自杀。不得不说运动镜头的魅力,当然这也表现了导演的能力。 2观摩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以你认为拍摄最为精彩的一段为例,分析其镜头语言。 答:在马小军无意中开启米兰家锁时,他发现望远镜。这时候导演对望远镜进

运动镜头和场面调度

运动镜头和场面调度 运动无处不在。无论是我们看到的影视作品,或自己拍摄的东西,都会有摄像机的运动或被摄对象的运动或者二者兼有的运动。影视作品中,人物的出场及运动路线,摄像机的位置角度及运动路线都事先有过周密的部署。这一部署主要通过控制两个基本因素得以实现:一为摄像机镜头的运动包括焦距变化或机位、镜头光轴的变化,二为画面的内部运动即被摄对象的运动。在相当多的情况下,镜头和镜头内的被摄对象都将是运动的,这种控制更复杂但仍在前面两者因素作用范围之内。这种在拍摄中对表现对象运动和镜头运动的部署或控制即可粗略称为场面调度。而完全意义上的场面调度一方面指的是对“一场戏艺术处理的空间表现,即表现对象的空间位置的目的性,逻辑性与心理状态使然的行动路线、方向范围、对象空间位置,空间关系变化、环境氛围及表现方式;另一方面则是“运用摄影手段对其进行合乎表情达意,合乎美的规律要求的协调处理”。简言之,场面调度包括了对镜头的调度和对表现对象的调度。 (一)镜头的调度 1.固定画面及运动镜头 了解镜头的调度,除了了解上一篇中的景别等知识之外,还需要了解镜头的静止及运动方式和特点。即固定画面及运动镜头。 固定画面:固定画面即机位不变,焦距不变,镜头光轴(上下左右)不变时拍出来的画面。除非特殊效果,不然没有那个影视作品少得了它。而且据统计,影视画面中70%是固定画面。其重要性

可见一般。许多学习影视摄像的人先从静态摄影和拍固定画面学起,是很有道理而且十分必要的。

五种主要的镜头运动方式:推,拉,摇,移,跟。 推是焦距由大到小接近被摄体,画面由大景别向小景别变化的过程。相当于人的眼神对某一点的集中。拉是与推相反的过程。拉镜头常常表现人或物与环境的关系,有的时候由于镜头最终拉出内容的未知性,它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摇是机位不变,借助三角架或人本身,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或二者兼有地变动摄像机镜头光学轴线的拍摄方式。摇有丰富的内容捕捉,上下左右摇,半圆摇或360度旋转都是可以的。它意味注意力的转移。移摄在正规的影视作品拍摄中通常是借助移动轨的,而对更多的人来说就得借助自己稳健的步伐了。移摄是摄像机本身发生位移而不是光轴的变化,如同一个人边走边看的效果。跟就是摄像机跟着被摄主体运动而同步运动进行的拍摄。它营造的是一种强烈的真实感。纪录片拍摄曾流传跟随跟随再跟随的说法,现在的许多纪实类作品都常常出现跟镜头。 拍摄运动镜头需要注意的是:避免无意义的推拉,因为推拉摇移跟不仅仅是一种随意的运动方式,更是一种有意义的内容的表达方式;其次,学习拍摄之初要努力以拍好固定画面为主要目标,走稳了再跑不迟。除非追求某种特定效果,不然晃动不安的画面不消多久就会扼杀观众继续看下去的想法。对于许多非专业的朋友来说,跟拍是常常有的事,这种情况下的话一定要注意脚步与主体的相同步,否则即便是自动聚集也会时虚时实的。

景别与镜头

景别: 景别的划分,一般可分为五种,由近至远分别为特写(人体肩部以上)、近景(人体胸部以上)、中景(人体膝部以上)、全景(人体的全部和周围背景)、远景(被摄体所处环境)。 一、远景 远景一般表现广阔空间或开阔场面的画面。如果以成年人为尺度,由于人在画面中所占面积很小,基本上呈现为一个点状体。 远景视野深远、宽阔,主要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和开阔的场景和场面。远景画面还可分为大远景和远景两类。大远景主要用来表现辽阔、深远的背景和渺茫宏大的自然景观,像莽莽的群山、浩瀚的海洋、无垠的草原等。 远景的画面构图一般不用前景,而注重通过深远的景物和开阔的视野将观众的视线引向远方,要注意调动多种手段来表现空间深度和立体效果。所以,远景拍摄尽量不用顺光,而选择侧光或侧逆光以形成画面层次,显示空气透视效果,并注意画面远处的景物线条透视和影调明暗,避免画面的平板一块,单调乏味。 二、全景 全景一般表现人物全身形象或某一具体场景全貌的画面。全景画面能够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可以通过对人物形体动作的表现来反映人物内心情感和心理状态,可以通过特定环境和特定场景表现特定人物,环境对人物有说明、解释、烘托、陪衬的作用。 全景画面还具有某种“定位”作用,即确定被摄对象在实际空间中方位的作用。例如拍摄一个小花园,加进一个所有景物均在画面中的全景镜头,可以使所有景色收于镜头之中,使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具体方位一目了然。 在拍摄全景时要注意各元素之间的调配关系,以防喧宾夺主。拍摄全景时,不仅要注意空间深度的表达和主体轮廓线条、形状的特征化反映,还应着重于环境的渲染和烘托。 三、中景 中景是主体大部分出现的画面,从人物来讲,中景是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能使观众看清人物半身的形体动作和情绪交流。 中景的分切破坏了该物体完整形态和力的分布,而其内部结构线则相对清晰起来成为画面结构的主要线条。 在拍摄中景时场面调度要富于变化,构图要新颖优美。拍摄时,必须要注意抓取具有本质特征的现象、表情和动作,使人物和镜头都富于变化。特别是拍摄物体时,更需要摄像人员把握住物体内部最富表现力的结构线,用画面表现出一个最能反映物体总体特征的局部。 四、近景

景别分析

景别分析: 镜头一:近景 描写人物的面部表情及手部动作,表现人物的感情。 镜头二:全景 画面描写了一扇红色的大门,一个小孩背对镜头,很费力的去拉开那个相对他而言很大的门,表现了大门给他的压迫感,以及他不屈服努力的去打开他的一种心理状态。

镜头三:特写 这是一个特写镜头,主要描写小孩的面部表情,还有一副几乎遮盖整个脸的眼镜,清晰的表现出人物的心理状态和内心活动。 镜头四:中景 表现人物整体的状态。主人公的迷茫和思考状态。

镜头五:远景 描写了这一大一小,在平静的街道上走着,却是都是特殊的人,一个鬼魂和一个能看到鬼魂的小孩并肩走着,他们互相需要帮助,也在互相帮助。他们之间有着特殊的联系。也表现了鬼魂与人的平等和融合。 角度分析: 镜头一:俯拍

俯视拍摄,决定了人物的主次关系,也表现整个空间的环境。杂乱,表现人物心情和情绪很不好。 镜头二:仰拍 一般仰拍的作用都是突显画面主体的高大,不可侵犯。这个教堂也是,代表着神圣,用仰拍更能表现出来他的神圣不可侵犯。 镜头三:俯拍 这种拍摄手法看不清人物的面部表情,以另外一个视角拍摄,

描写了一个潜在的人物的一个行为,展现人物内心活动。 镜头四:侧视俯拍 该画面描写在教堂内,一个小孩俯视这个大人,大人同样仰视着他,小孩明白他是一个鬼魂,表现了一种人物关系,也是人与鬼魂的一种关系。 镜头五:仰拍 这是一个楼梯的回旋延伸,有一种纵深感,从下往上拍更有

一种遐想的感觉,让人们随着这个气球飘升,而深思。喻意着灵魂的升华与回归。 构图法: 镜头一:黄金分割法 人物在画面的三分之二处,使画面显得生动,不死板。 镜头二:九宫格构图法 人物占据画面的四个重要的点,占满画面,面部表情清楚明

镜头景别

首先,我们开始从场景谈起。我们知道,一部影片的构成是由一个一个的镜头连接而成的,其剧情的发展过程中常常包含数个或更多的段落,这些段落也常常在一个特定的地方展开,之后再依据合理的镜头运动,一个镜次一个镜次的组合而成。这个特定地方或是室内景或是室外景,我们称它就为场,由这个场所切换出来的个别镜头就是景了。由几个或更多的场景,再组合成一部完整的故事架构。 我们做为原动画员,只有了解整部影片的故事架构和故事的发展过程,才能够掌握个别镜头的连景问题,包括情绪的连贯,动作的连景还有服装,道具等。 景别 为了让人们在银幕上看到想要看的表现对象不同的距离、不同角度的形态,就产生了镜头的不同景别。景别主要是指摄影机同被摄对象间的距离的远近,而造成画面上形象的大小。景别的大小也同摄影镜头的焦距有关。焦距变动,视距相应发生远近的变化,取景范围也就发生大小的变化。景别的运用是影视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手段。为了塑好鲜明的影视形象,要求创作者根据人物的主次、剧情的需要、观众的心理,处理好景别的大小远近。景别的划分没有严格的界限,根据镜头的拍摄范围,一般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为了使景别的划分有个较统一的尺度,通常以画面中人物的大小作为划分景别的参照物。如画面中无人物,就按景物与人的比例来参照划分。 1.远景 摄影机远距离拍摄事物的镜头。远景是摄像机摄取远距离景物和人物的一种画面。镜头离拍摄对象比较远,画面就开阔,景深悠远。此种景别,能充分展示人物活动的环境空间,可以用来抒发感情,渲染气氛,创造某种意境。远景中,或者没有人物,或者人物都处理得很小。远景中视距最远的景别,称为大远景。它的取景范围最大,适宜表现辽阔广袤的自然景色,能创造深邃的意境。这类镜头或者没有人物,或者人物只占很小的位置,犹如中国的山水画,着重于描绘环境的全貌,给人整体的感觉。 2.全景 全景是摄影机摄取人像全身的一种画面。这种画面可以使观众看到人物的全身动作及其周围部分环境。也就是说出现人物全身形象或场景全貌的镜头。此种景别的视野相对于远景要小些,但也具有较广阔的空间,既能看清人物又可看清比较完整的环境,可以使人物的整个动作和人物的相互关系得到充分的展现。故可以表现人物的整体动作以及人物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展示一定空间中人物的活动过程,使人物和环境常常融为一体,能创造出有人有景的生动画面。它常常用来拍摄人物在会场、课堂、集市、商场等一定区域范围中的动作,是塑造环境中的人或物的主要手段。 3.中景 显示人物膝盖以上部分形象的镜头。此种景别的人物占有空间的比例增大,观众能看清人物的形体动作,并比较清楚地观察到人物的神态表情,从而反映出人物的内心情绪。在影视作品中是使用较多的基本景别。中景在主要表现人物的同时,也提供人一定的活动范围,如房间的一隅,院落的一角等。中景的视距比近景远些,能为角色提供较大的活动空间,既能使观众看清楚人物表情,又有利于显示人物的形体动作,由于取景范围比近景宽广,能在同一画面中拍摄几个人物及其活动,因此它在展现人物关系上尤为便利。演员也不至于因空间窄小而与周围的气氛、环境脱节。一部影视镜头的成功一与否,主要看中景的运用处理。《红樱桃》中许多奥地利的场景精心审慎设计,其中女主人公楚楚坦诚直白自己身世一场最突出。整场戏大多用了中景、大中景来拍摄。开始时楚楚用俄语讲述编造的故事,后来,女教师要求她讲实情时,经历坎坷的楚楚再也编不下去,久积心头的悲痛、仇恨、哀怨齐涌心头,她转用母语动情地叙述起身世来。此时创作者用了一个近乎静止的中长镜头把人物难以觉察的细微表情准确鲜明地记录下来。观众也在不知不觉中和镜头视点合一,在情感上认同,进入,成为身临其境的体验者。 4.近景 表现人物的腰部或胸部以上形象的镜头。此种景别人像占据大部画面,环境变得零碎而模糊。观众已难于看全人物的动作,注意中心往往在人物的肖像和面部表情上。所以常用来表现人物的感情、心理活动,它的作用相当于文学作品吕的肖像描写,适宜于对人物音容笑貌、仪表神态、衣着服饰的刻画,突出人物的神情和重要的动作,近景有时候也摄取景物的某一部分,可用来突出相当的景物。近景也是影视作品中大

构图景别镜头语言

第二次课内容 画面的内容 大自然中存在: 人、景、物、光、色 人景物——自然属性,戏剧方式(人为制造) 表现手段:光,色,画面(镜头构成) 第一部分构图 一、构图是什么? 指画面的结构、布局,即画面中各形象元素的组合结构。 构图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是全体摄制组人员共同创作的,是电影画面的最终结果。是由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创作的最终结果。 观众最先和最多注意的是画面的形式、构图,然后才是画面内容。 ★★★截取几段影片做说明,选什么片子?《雁南飞》长镜头;《阳光灿烂的日子》;《大河恋》; 电影画面比例: 1:1.375普通式,播放《雁南飞》 ★★★数学上有一种比例叫做“黄金分割”,即1∶0.618,对于长方形长与宽的比,采用这种比例,视觉效果好,令人感到特别舒服。早期电影的画面就是按黄金分割比例确定的尺寸,画幅的宽和高之比是4∶3(约1∶0.6)。后来把它的高宽比确定为1:1.375,近乎正方形,分格线为一个齿孔距。 1:1.85遮幅式,播放《阳光灿烂的日子》 ★★★遮幅式宽银幕影片是一种过渡产品,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电影经常采用。遮幅式影片的高宽比为1:1.66,分格线为两个齿距,分格线加宽了一倍,画面高度变小。在宽银幕上播放遮幅电影,比普通银幕4:3降低高度,宽度增加。就可以将镜头画面放大一些,观众看到更大的银幕画面。也是一种省钱增强观看效果的方法。 1:2.35宽银幕,播放《大河恋》 ★★★上世纪50年代兴起。人类总是在追求新奇的东西,新技术,新视觉---看惯了普通银幕,电影人又发明了宽银幕电影,这是采用横向压缩画面的变形镜头来拍摄和放映的宽银幕影片。宽银幕电影把放映画面放大了,使观众扩大了视野,增加现场真实感,增强艺术表现力,尤其适合表现大自然景色、群众场面和战争镜头。后来绝大多数电影采用宽银幕格式拍摄和播放。 ★★★(找出三部不同规格影片,每段一分钟,用QQ影音连接,并播放说明电影播放格式) 二、构图涵盖六大要素: 光线、色彩、景别、角度、运动、环境(空间)关系。 1、光线:画面构图的基础和灵魂。可表示时间,展示环境,烘托气氛,增强画面立体感等。光影出景深。

摇镜头和跟镜头

三、摇镜头的作用 (一)扩大视野,展示更多的视觉信息 电视画面框架是固定的,不能像摄影作品那样任意裁切,观众也不可能把电视机倾斜着看,一些宏伟的场面和景物就无法在画面中完整表现。 摇摄时虽然摄像机的机位不动,但围绕轴心的运动将观众的视线在摇摄的方向上展开,可以突破画面框架的空间局限,扩展画面的表现空间,使画面更加开阔,周围景物尽收眼底。对于横向分布的物体,如群山、大坝、大桥、长城等横线条景物用水平摇;纵向分布的物体用垂直摇,能够完整而连续地展示其全貌,形成高大、威武、壮观、雄伟的气势。所以,摇镜头可以包容更多的视觉信息。 (二)建立场景中几个物体的内在联系 生活中许多物体都会有某种特定的关系,如果同处于一个大画面中并不容易引起人们对它的注意,但如果把这两者安排在摇摄的起幅画面和落幅画面中,实际上强调了两者的内在联系,观众很容易从中了解创作者的表现意图。 摇镜头除了通过镜头摇动使两个物体建立某种联系外,还通过摇出后面的物体对前面的物体进一步说明来规范观众的思路。例如,《英与白》中,从熊猫“英”摇到饲养员“白”的镜头就告诉我们,这只熊猫不是大自然的野生熊猫,而是一个孤独的熊猫,它和落幅中出现的饲养员生活在一起。 在表现三个或三个以上主体或主体之间的联系时,镜头在摇的中途停顿,以构成一种间歇摇,常常用来表现一组画面主体由于某种原因所构成的内在联系。这种摇镜头通过镜头的运动轨迹,把几个主体串联起来,有特殊的艺术效果和作用。 (三)表示某种暗喻、对比、并列和因果关系 摇镜头可以通过镜头摇动使起幅和落幅两个物体建立联系,也可以表现两者间的某种暗喻、对比、并列、因果关系。 例如,儿童节的电视新闻,有从一片花朵摇到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的镜头,除了用鲜花表达儿童节孩子们的快乐心情外,实际上在花朵和孩子间形成某种暗喻关系。它比对列蒙太奇那种将两个场景中拍摄的画面组接在一起的表现方法更少认为加工的痕迹和节目制作者的主管表现性,因而在纪实性节目中具有不可置疑的论证力量。 摇镜头使两个事物形成对比与拉镜头有一定的类似,所不同的是拉镜头侧重于纵向空间上两个事物形象的比较,并在落幅中两者共存;摇镜头则适合于平面空间汇总两个主体的对比,落幅之中只会保留一个主体。 (四)表现特定情绪 摇摄的速度和角度都可以影响观众的心理和情绪。 摇镜头的作用是将所要表现的场景对观众逐一进行展示。缓慢的摇镜头技巧也能造成拉长时间、空间效果和给人一种印象的感觉。 而非水平的倾斜摇则破坏了观众在正常欣赏画面时的心理平衡,造成不安全感和不稳定感,摇摄的运动形式加强了非正常情绪的表现,使观众得到视觉上的冲击和吸引。但在mtv等体裁中,倾斜摇也可以表现活跃、欢快的画面效果。 四、摇镜头的拍摄要求 (一)控制摇摄的速度

第一章笔记、画面造型语言(景别景深焦距镜头)

第一章画面造型语言 第一节视听语言概述。 1、视听语言最小单位——镜头 2、镜头的三个概念: A、物理——光学透镜 B、拍摄——开关机之间拍摄的画面 C、剪辑——两个剪辑点之间的画面 3、电影之父——卢米埃尔兄弟 1895年12月28日为电影诞生日 代表作品:《工厂大门》《火车进站》《水浇园丁》 禁锢的摄影机:由一个固定视点的单镜头拍摄而成。 4、影视声音包括:音乐、音响、人声(对白、独白、旁白) 5、影视声音发展:无声电影——现场乐队伴奏——胶片同步 记录——后期配乐——有声电影 6、视听语言:它是影视特有的一种语言,同时依托视觉、听 觉两种感觉器官,以画面和声音的综合形态进行表达,并 形成思想、感情的交流与传播。

第二节景别 1、景别概念: 画面所展示的主体形象,如人物或景物称为“景”,摄影机与被摄主体的空间距离为景别。 2、景别大小变化方法: A、由摄影机与拍摄对象间的距离决定 B、通过光学镜头的变焦来改变取景框范围,改变景别。 3、景别的划分标准: A、以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占的面积大小为标准,凡拍摄主 体全貌均为全景,凡拍摄其局部则为中景和近景; B、以成年人在画面中所占位置大小为标准,将景别划分 为:大远景、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 4、景别分类: A、【大远景】 以空间景物为拍摄对象,表现其范围和广度,是用来交待空间关系的功能性景别。常用于片头或片尾。 表现功能:适于展示大的空间、环境、交待背景,展示事件的规模和气氛,表现多层次的景物,给观众留下自由的 想象空间。 B、【远景】 被摄主体只占画面很小面积,画幅大面积为景物,主要被摄人或物处于画面远处或深处。能看清基本形状,但看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