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教案《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教案《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教案《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教案《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

《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

(活动课)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风趣、活泼的叙事歌曲。歌曲以葡萄树刚发芽时,蜗牛与黄鹂鸟简短的对话,塑造了勤恳踏实的蜗牛与高傲自大的黄鹂鸟的形象,与音乐童话《龟兔赛跑》有异曲同工之妙。歌曲为五声宫调式,上下句重复,扩充尾声的单乐段结构。曲调非常集中,第三、四乐句是第一、二乐句的重复,让人迅速对曲调留下印象。歌曲节奏跳跃,“”与“”的交替与歌词结合,生动地刻画了蜗牛与黄鹂鸟的形象与心态。

二、教学目标

1. 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2. 感受歌曲节奏的特点,准确而熟练地演唱《蜗牛与黄鹂鸟》。

三、教学重、难点

1. 学唱歌曲,以歌声表现欢快、风趣的情绪。

2. 正确掌握附点八分节奏、切分节奏、前八后十六节奏。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活动1

教师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用音乐给你们讲个故事,请你认真听,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呢?

学生初听歌曲,自由回答。

(二)新歌教学

活动2.1 ——回顾叙事歌曲

教师导语:这个故事名叫《蜗牛与黄鹂鸟》,你还记得这种用音乐讲述故事的形式叫什么吗?我们还学过类似的歌曲吗?

学生活动:回忆“叙事歌曲”。刚刚学过的《歌唱二小放牛郎》等。

活动2.2 ——聆听歌曲

1. 复听歌曲《蜗牛与黄鹂鸟》,提问情绪。

学生活动: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2. 教师引导:同学们从歌曲的什么地方感受到欢快活泼的情绪?

提示:音乐要素方面

学生思考回答:歌曲的速度较快、节奏跳跃……

3. 出示曲谱,再听歌曲,观察那哪些节奏比较有特点。

活动2.3 ——掌握节奏

1. 掌握歌曲节奏。

节奏练习:

(1)出示歌曲节奏。

教师引导:这两条节奏贯穿于歌曲,用“哒”来读出节奏,注意切分节奏。

(2)学生和老师一起读或拍击节奏,感受节奏跳跃。

2. 教师出示歌词节奏谱,学生找出刚刚读过的乐句,加歌词读。

提示:注意声音要轻巧。

活动2.4 ——学唱歌曲

1. 跟随歌曲学唱flash,学生随示范小声跟唱。

2. 随歌曲《蜗牛与黄鹂鸟》伴奏,学生进行完整演唱。(声音轻巧,欢快跳跃)

(三)理解和表现歌曲

1. 教师导语:歌曲中表现出了蜗牛不怕吃苦、勤恳的形象和黄鹂鸟高傲自大的形象,同学们演唱歌曲时,应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呢?

学生活动:讨论。

2. 教师提示:歌曲第一乐句用声断气连的方法演唱,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第二乐句表现蜗牛爬树的状态,应用连贯的声音演唱,表现蜗牛很吃力地爬树。第三、四乐句要表现出黄鹂鸟得意的神情。歌曲最后一乐句表现出了蜗牛坚定的信心,演唱时要唱得很坚定。

学生活动:尝试跟伴奏加入感情演唱歌曲。

3. 完整演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

通过《蜗牛与黄鹂鸟》这首歌,希望同学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坚定的信心,这样才能获得成功。就让我们在动听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吧。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 启用时间: 教者: 苏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六个单元 ①“中国娃”、②“绿色的祖国”、③“京腔京韵”、④“碧野金山”、⑤“欢腾的边寨”、⑥“荡漾的深情”。演唱歌曲有17首(中国歌曲16首,外国歌曲1首); 听赏内容有29首(器乐作品16首中国12首, 外国4首;声乐作品13首均为中国作品)。教学目标: 1、巩固所学的识谱知识。 2、认识学习升记号#、降记号、还原记号,三连音。 3、认识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指挥图式。 4、认识学习装饰音(波音、下滑音、前倚音)。 5、巩固运用力度记号,结合学习内容进行练习。 6、结合歌(乐)曲,进行已学过的音乐知识的活动设计与

练习。 7、为24、34拍划分小节线,并进行节奏与短句的创编与练习。 8、学会课本上的八个主题十六首歌曲,通过歌曲的演唱,使学生更加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爱科学、爱大自然、爱生活。 9、认真完成课后的综合训练,通过练习逐渐提高学生的听辨、视唱、填写、创作旋律的能力,并学习为歌曲创编多种形式的伴奏。 10、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学生。在上好欣赏课的同时,认真介绍几种西洋乐器,了解它们的音色特点。 教学重点: 1、学会课本上的八个主题十六首歌曲,通过歌曲的演唱,使学生更加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爱科学、爱大自然、爱生活。 2、学会如下读谱知识:重音记号、38拍号、演唱形式(独唱、合唱与二重唱)、波音与上滑音、降记号。 教学难点: 学会如下读谱知识:重音记号、38拍号、演唱形式(独唱、合唱与二重唱)、波音与上滑音、降记号。 教学措施:

初中音乐教案《小草》

初中音乐新课程标准教材 音乐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音乐教案 / 初中音乐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初中音乐教案《小草》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音乐可以提高气质与生活品位,社会上对学音乐的人最常见的评价是有气质有品位,学习音乐可以提高想象力,音乐是声音的表现艺术,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音乐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 发表日期:2003年12月6日出处:邗江实验学校作者:左兴荣已经有1399位读者读过此文 邗江实验学校:左兴荣 课题:小草 年级:初三年级 教具准备:磁带,电源板,电子琴,录音机,小黑板 教学内容:1、欣赏歌剧作品《洪湖赤卫队》、《托斯卡》 2、教唱歌曲《小草》 3、音乐知识:歌剧 教学目的:1、通过歌曲的教唱,引导学生用绵延的气息,优美抒情的歌声抒发情感。

2、了解大型音乐作品:歌剧,并能够理解歌剧,学习欣赏方法。 教材简析:歌曲为二段体体裁,以悠长的气息,委婉的旋律抒发了对小草的热爱与歌颂,歌曲为G调。前一段较抒情,后一段是歌颂。 教学重点:1、用优美、抒情的歌声演唱歌曲。 2、体会歌剧的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理解歌剧 课时:三课时 第1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欣赏音乐歌曲《小草》 目的:引出课题 1、师:课前我们先请大家来欣赏一段音乐,同时要同学们思考以下一个问题: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它勾起了你怎样的情绪? 2、(播放录音)听中学初中第五册《小草》

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全新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六册)全册教案 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时:欣赏《嘀哩嘀哩》、歌曲《春天的小河》 教学目标:1、欣赏《嘀哩嘀哩》,能体会歌曲的欢快的情绪,并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和动作表达歌曲。2、通过学唱《春天的小河》,了解强弱的处理在歌曲中表现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童声齐唱《春天悄悄地走来》 师:刚才我们在歌中听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春天里还有些什么景象,你可以用一句歌,或一个动作来告诉大家,看看谁表现得最清楚。 二、欣赏:《嘀哩嘀哩》 师:春天有那么多景象,那么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跟着歌中的小朋友去找一找吧! 1、初听全曲一遍。 要求学生简单地说一说歌中的内容,说一说歌中唱到的春天在哪里? 提问: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2、复听:你能用动作来把歌曲表达的情绪表达一下吗? 要求可能自由结合为一小组,分配角色。 三、新授歌曲:《春天的小河》 师:让我们到日本去看看春天的小河又是怎样的? 1、教师范唱 2、学生轻轻跟琴唱,注意两字对一个音的地方。 3、讨论用怎样的歌声来表现歌曲?

学生讨论后回答,特别是最后一句(要求处理得渐弱) 4、用有感情的声音完整地表现歌曲。 5、试着边做手势边唱歌曲的前8小节歌谱。 6、用线条连一连水泡里的音符,唱一唱。 7、一半学生唱主旋律歌词,一半学生唱沙啦、沙啦。 四、欣赏歌曲《樱花》,初步了解一些日本的音乐和文化。 五、小结 春天是美丽的,描写春天的歌是动听的,去找一找,唱一唱还有哪些是描写春天的歌曲。 第二课时欣赏《渴望春天》学唱《小春笋》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渴望春天》并让学生有感情地哼唱,启发学生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2.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小春笋》来赞美幸福的生活,抒发远大的理想。 教学难点:感受体验歌曲愉快的情绪是重点,唱好歌中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号是重点。 教学内容: 一.欣赏导入部分。1.乐诗朗诵。《春天》音乐可选用《渴望春天》的旋律。2.复习演唱《嘀哩嘀哩》 二.欣赏《渴望春天》 师:春节刚过,想一想,当我们脱去厚厚的棉衣,一身轻松来到田野,看燕子归来,看满目绿色鲜花盛开,听小鸟歌唱,春风拂晓细雨连绵,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与活力。春天是多么没好,大家希望春天快点来到我们的身旁吗?下面请同学门听一首歌曲《渴望春天》1.初听全曲一遍。

初三音乐课教案

初三音乐课教案 【篇一:九年级音乐教案】 让世界充满爱 一、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2、欣赏《我们同属一个世界》 3、补充欣赏歌曲:翁倩玉《爱的奉献》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的学唱及同主题音乐作品的欣赏让学生深入感受 “让世界充满爱”的真挚情感。 2、能够以柔和、统一、真挚的情感及满怀深情的声音学唱《让世界充满爱》。并 通过分析、实践,处理歌曲;加深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和体验。 3、了解《让世界充满爱》《我们同属一个世界》两部作品的曲作者及作品的创作 背景。 三、教学重点 用真挚的情感及满怀深情的声音学唱《让世界充满爱》 四、教学思路 本课以“爱”为线索,通过歌曲的演唱和同主题音乐作品的欣赏,使学生感 受音乐与心灵的沟通;在学唱歌曲的过程通过分析,讨论,体验,使学生意识到 各音乐要素在表现歌曲内在感情上的作用,在以后地歌唱中,对音乐要素能自己 进行分析,合理地处理歌曲。 五、教材简析 1、《让世界充满爱》是一部由著名音乐人郭峰作曲的,献给1986年“国际和平 年”的组歌,由四部分组成,教材中选用了第二部分,其音乐为典型的aba三部 曲,a部温馨抒情,b部在调性,音乐情绪上皆与a 形成鲜明对比,最后四个乐

句完全再现a部。 2、“组歌”多乐章的声乐套曲。包括齐唱、对唱、重唱、合唱以及朗 诵等形式, 常用乐队伴奏。注重充分发挥各乐章的特点,因此各段更具有独立 的意义。 3、《同属一个世界》(we are the world)1984年为非洲难民而作的 作品,由杰 克逊和里奇共同创作。歌曲主要由三部分构成,a部分为叙述式的 温情,曲调 柔缓;b部曲调是呐喊式的,慷慨,激昂;c部分有一个明显的从大调转关系小 调的过程——无奈、忧伤转到坚定、积极。整首歌曲曲调流畅,是 典型的摇滚乐 的演唱风格,是摇滚歌曲中的不朽经典。 4、迈克.杰克逊是20世纪这100年间极具代表意义的摇滚歌手。1958年8月29 日,杰克逊出生于美国印地安那州。在第十一届“美国音乐大奖” 囊 括了从创 作、演唱到表演的所有8项大奖,同年又摘取了格莱美最佳专辑等 8项大奖,写 下了这个与奥斯卡奖齐名的音乐大奖的历史上最灿烂的一页。1985 年3月,由 众多名星参与的慈善义演(we are the world)及其影带在全球推出。成为音乐 界最为轰动的事件。他因而成为世界级的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号召力 的“文化大 使”。 5、翁倩玉《爱的奉献》:是正大综艺的主题曲,一经推出,在国内 广受欢迎,歌 曲以清新流畅,婉转动听的曲调,用不同语言唱出人类共同的主题——爱。 六、教学过程 一:感受爱 1、提问导入:近几年来世界上发生的哪次天灾让你痛彻心扉? 2、学生:(印度洋海啸,美国的飓风,巴基斯坦地震)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全册 教案 第一单元《小手拉小手》 一、教学内容: 1、唱:《我们一起来唱歌》、《玩具进行曲》、《传、传、传》 2、听:《玩具兵进行曲》 3、动:《请你跟我这样做》、走各种图形、音乐游戏《传、传、传》 4、拓展:文明礼貌习惯、感受常见的进行曲 二、教学目标: 1、体验踏上人生第一起跑线的新鲜感和幸福感,喜欢音乐老师,喜欢音乐课,体验音乐课带来的快乐,并能以愉悦的情绪学习音乐。 2、乐于参加歌表演、音乐游戏、律动等生动活泼的音乐学习活动,并能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充分展示自己积极进取和团结友爱的美好情感的对音乐的爱好。并能用“手拉手”的身体语言更好的表现音乐的情绪。 3、用自然的声音歌唱,能整齐的演唱并背唱《我们一起来唱歌》、《玩具进行曲》能随着老师的琴声整齐的开始结束,随着歌曲和乐曲走一走,感受和表现音乐的情绪 4、能认识课本中的几种学习音乐的标志。 三、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唱《我们一起来唱歌》 2、听歌曲、乐曲片段 3、动《请你跟我这样做》 二、教学目标: 1、能用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流,乐于参加《请你跟我这样做》的律动。体验音乐课所带来的快乐。 2、学生基本能随着老师的琴声自然的唱歌,能够和大家整齐的演唱《我们来唱歌》,较整齐的开始和结束。 3、在即兴填唱歌词活动中,学生能大胆自信的作自我介绍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小朋友们,我们已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谁来说说一年级的小朋友和幼儿园的小朋友有什么不同?

2、一年级的小学生要结识许多新朋友,学许多本领。今天老师带你们去见一位新朋友——音乐娃娃 (在十个手指头上画上脸谱配上音乐) 3、音乐娃娃: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音乐娃娃,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参观我们美丽的音乐世界 4、先带大家去看一看钢琴、打击乐、播放各种熟悉的音乐片段让学生欣赏 1、和老师正常交流 2、跟音乐娃娃一起认识一下新教室 3、随意的让乐器发出声音来,并欣赏各种音乐片段 二、学习歌曲: 1、随着音乐的节奏拍拍手,初步感受歌曲《我们一起来唱歌》的旋律 2、请你们大声说出自己的名字,模仿老师的节奏 XX X ︱XX X ︱XX X ︱XX X ‖ (好朋友的名字)我们一起来唱歌 3、接龙的方法来朗诵歌词 4、用听唱法教唱歌曲 5、在空白处填上自己的名字来做自我介绍 6、再次朗诵歌词,并填上好朋友的名字 7、请完整演唱歌曲 1、随音乐拍手 2、模拟老师按节奏喊出名字 3、接龙朗诵 4、学唱歌曲 三、音乐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 1、跟着音乐走一走,播放一段音乐,每人创编一个动作在教师里走一走,音乐一停就站住不动,然后音乐再响起就换动作继续走 2、按要求动作不能夸张,要符合音乐的节奏 3、请走的比较出色的同学上来走给大家看一看 1、跟音乐走一走 2、自己创编各种动作随音乐走一走 3、把自己的表演展示给同学看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听:玩具兵进行曲

九年级音乐教案

《爱我中华》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爱我中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各兄弟民族的情感,激发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与愿望。 2、在学唱歌曲的同时,初步掌握运用歌唱的基本技能,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有气息支持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能用充满激情、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爱我中华》,歌声和谐、均衡。 教学年级:大学、高中。 教学课时:一至二课时。 教具准备:VCD机,投影屏幕,钢琴等。 教材分析: 《爱我中华》是一首优秀的创作歌曲,是90年代初乔羽和徐沛东为在广西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而创作的主题曲。歌中唱道:“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歌曲在把五十六个民族比做“鲜花”的基础上,又把五十六个民族比做“兄弟姐妹”,并且唤发出了五十六个民族的共同心声“爱我中华!”。朴实的语言,简洁的音调,深刻地反映出我国各民族的亲密团结和爱国爱家的深厚情感,极大地激发了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爱国热情,所以很快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盛传。 作曲家在创作时考虑到民运会是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的一次盛会,既然是在广西举办,最好要有广西风格,但也不能全是广西风格。所以在音调上尽可能像广西的而又不全是广西的,曲调上推陈出新。比如,“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的旋律以及后面的衬词“咳罗咳罗咳罗咳”则具有一种明显的云南风格,整首歌曲发展显得很大气。 歌曲为二段体结构,采用广西壮族民间音调并进行了发展。前12个小节为第一乐段,后11个小节为第二乐段。第一乐段节奏明快、旋律清新流畅;第二段具有强烈的号召性和使命感,情绪激昂,充满活力,表现了中华儿女爱中华的深厚感情。 《爱我中华》这首歌先后由韦唯和宋祖英演唱,传遍大江南北。它的深刻寓 意,已经超越了会歌,成为一首歌颂民族团结、少数民族聚会的必唱曲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反复播放歌唱家宋祖英演唱《爱我中华》MTV。 二、教授新课: 同学们,课前我们欣赏了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演唱《爱我中华》,它是一首优秀的创作歌曲,是90年代初著名词作家乔羽和著名作曲家徐沛东,为在广西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而创作的主题曲。 1、作品简介: 《爱我中华》为二段体结构,B大调,4/4拍子。歌曲情绪快乐,活泼,充满了自豪感,表现了中华儿女爱祖国的深厚感情,这首歌可以是独唱,也非常适合领唱加合唱或齐唱。 2、词作者简介: 【乔羽】我国著名的老一代词作家、剧作家、音乐文学理论家,山东济宁人。乔羽在电 影、电视、歌剧、歌曲等领域都有突出的成就。代表作有:歌剧剧本《花开满山头》、《果园

初中九年级音乐教案

初中九年级音乐教案 【篇一:人音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音乐教学设计 17(人音版) 第一单元《祖国情》(三课时) 第二单元《西北放歌》(二课时) 第三单元《曲苑寻珍》(二课时) 第四单元《经典交响》(二课时) 第五单元《月光》(二课时) 第一单元《祖国情》(三课时) 第一课时《爱我中华》 教学内容:歌曲《爱我中华》 教具准备:钢琴、电视机、电脑、投影、vcd和打击乐器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爱我中华》的学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及民族自豪感。了解此歌在增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方面所作的贡献。 2、通过学生欣赏以歌唱祖国为主题的歌曲以及为歌曲创编舞蹈动作等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歌曲的演唱处理及创编活动 教具准备:钢琴、电视机、电脑、投影、vcd和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创设情景导入:课件出示我国的体育健儿在国际奥运会上为祖国赢 得荣誉,在领奖台上赢得金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激动人心的画面。教师导入:每当我们的奥运健儿为祖国赢得荣誉,每当五星红 旗随着庄严的国歌一遍又一遍地升起,我们的奥运健儿,我们全国 人民的共同心愿,那就是——爱我中华! 二、学习歌曲《爱我中华》 1、提问学生:我国有多少个民族?答:有56个。师总结:56个民 族亲如一家,精诚团结,共同建设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祖国。 2、师播放《爱我中华》歌曲的mtv (同学们从画面上可以看到我国各族人民身着绚丽多姿的少数民族 服装,舞姿婆娑,在鲜花盛开的辽阔大地上高歌一曲《爱我中华》。

这首歌赞颂了民族的大团结,赞颂了祖国的繁荣富强。此歌歌词简 洁生动,旋律欢快明朗,唱出了我国56个民族亿万人民的共同心声。并且易唱易记,深受全国各族人民的喜爱,曾被定为第四届全国少 数民族运动会会歌。) 3、学唱歌曲: a、引导学生自主地学唱歌谱(单旋律慢速轻唱歌谱) b、找出歌曲的典型节奏。 c、把歌谱填词轻声哼唱。 d、配合歌曲的演唱,应该把连音和跳音结和起来。 4、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a、学生讨论应该怎样唱好此歌?讨论包括这首歌歌颂了什么?表达 了怎样的感情?应带着 怎样的情绪情感来演唱?可分为几个乐段?(师总结:这首歌歌颂 了民族的大团结,表达了56个民族的爱国热情,要带着自豪地、积 极奋发地情感来演唱。可分为三个乐段:第一乐段要唱得稍微平和。第二乐段要用跳音来表现人们欢愉畅快的情绪。第三乐段“爱我中华”的反复咏唱,使歌曲达到了高潮,要唱得情绪激昂。) b、用欢快热情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 三、创造与实践 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舞蹈性的节奏特点,我们如何把它充分 地表现出来呢? 音乐活动(1) 师展示几个舞蹈动作,学生简单模仿。分组学生创编舞蹈动作,随 音乐自由歌舞。 音乐活动(2) 师出示简单打击乐器,分组创编节奏,为第一乐段配节奏。 创作组合:全体学生在歌唱`舞蹈`节奏`音乐画面中共同展示出“爱我 中华”的风采。 四、拓展 1、你还听过哪些歌颂祖国的歌曲?(学生讨论回答) 2、应学生要求欣赏《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和《中国人》等 五、师生小结:“爱我中华”不能只是一句口号,我们应该以怎样的 实际行动来爱我中华? 第二课时《祖国颂》 教学内容:欣赏《我爱你,中国》和《啊!中国的土地》

苏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春天的歌》 第一课时:欣赏《嘀哩嘀哩》、歌曲《春天的小河》 教学目标:1、欣赏《嘀哩嘀哩》,能体会歌曲的欢快的情绪,并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与动作表达歌曲。2、通过学唱《春天的小河》,了解强弱的处理在歌曲中表现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童声齐唱《春天悄悄地走来》 师:刚才我们在歌中听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春天里还有些什么景象,您可以用一句歌,或一个动作来告诉大家,瞧瞧谁表现得最清楚。 二、欣赏:《嘀哩嘀哩》 师:春天有那么多景象,那么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跟着歌中的小朋友去找一找吧! 1、初听全曲一遍。 要求学生简单地说一说歌中的内容,说一说歌中唱到的春天在哪里? 提问:歌曲的演唱形式就是什么? 2、复听:您能用动作来把歌曲表达的情绪表达一下不? 要求可能自由结合为一小组,分配角色。 三、新授歌曲:《春天的小河》 师:让我们到日本去瞧瞧春天的小河又就是怎样的? 1、教师范唱 2、学生轻轻跟琴唱,注意两字对一个音的地方。 3、讨论用怎样的歌声来表现歌曲? 学生讨论后回答,特别就是最后一句(要求处理得渐弱) 4、用有感情的声音完整地表现歌曲。 5、试着边做手势边唱歌曲的前8小节歌谱。 6、用线条连一连水泡里的音符,唱一唱。 7、一半学生唱主旋律歌词,一半学生唱沙啦、沙啦。 四、欣赏歌曲《樱花》,初步了解一些日本的音乐与文化。 五、小结 春天就是美丽的,描写春天的歌就是动听的,去找一找,唱一唱还有哪些就是描写春天的歌曲。 第二课时欣赏《渴望春天》学唱《小春笋》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渴望春天》并让学生有感情地哼唱,启发学生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2. 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小春笋》来赞美幸福的生活,抒发远大的理想。 教学难点:感受体验歌曲愉快的情绪就是重点,唱好歌中的附点音符与休止符号就是重点。 教学内容: 一. 欣赏导入部分。1. 乐诗朗诵。《春天》音乐可选用《渴望春天》的旋律。2. 复习演唱《嘀哩嘀哩》 二.欣赏《渴望春天》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5143

第一单元百卉含英第1课时一、教学内容.唱歌《茉莉花》12.拓展欣赏《茉莉花》(东北民歌、河北民歌)二、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唱、欣赏不同地区的民歌《茉莉花》,感受中国民族1音乐的魅力。.通过学习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2(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演唱、对比、聆听等方式,分辨各地民歌的不同特点。(三)知识与技能.学唱江苏民歌《茉莉花》,能够用流畅圆润、有呼吸支持的1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音乐形象。.对比、探究江苏、东北、河北三地不同版本《茉莉花》的异2 同,能够辨识这三种音乐风格。三、教学重难点歌曲的演唱及感受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 1.聆听《茉莉花》2.师生交流(二)学唱江苏民歌《茉莉花》1.教师范唱歌曲,学生挥拍聆听。.复听歌曲2.再次聆听3.轻声跟唱4.学习歌词56.随琴演唱(三)拓展学习1.东北民歌《茉莉花》2.河北民歌《茉莉花》五、课堂小结回顾上过的内容。六、作业布置巩固所学习的内容,加深熟练程度。七、板书设计见教学过程 八、安全提示语请同学们注意安全九、课后反思同学们对所学知识掌握很好 2课时第一、教学内容 (一)欣赏《玫瑰三愿》

(二)听竖笛演奏《送我一枝玫瑰花》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继续学习优秀的中国艺术歌曲,感受其魅力。 2.通过听竖笛合奏《送我一支玫瑰花》,体验合作演奏所带来的愉悦感受。 (二)过程与方法 教师从歌曲结构、演唱方法、歌词、旋律发展、伴奏等方面带领学生进行梳理,进一步了解艺术歌曲的特点。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三)知识与技能 1.通过欣赏艺术歌曲《玫瑰三愿》,能够了解、分辨音乐创作常用方法“模进”,体会其在音乐创作中的作用。 2.了解艺术歌曲价值及其发展,探究我国艺术歌曲发展趋势,并用“模进”创作手法完成旋律编创。 三、教学重难点 有关竖琴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生交流 .教师总结2. (二)欣赏《玫瑰三愿》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单元《春来了》 单元总要求: 1、通过演唱,听赏本单元的歌曲,乐曲,使学生了解与春天有关的音乐作品,从不同的角度体验春天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继续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培养开朗,大方的性格和勇于实践的精神。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在生动活泼的音乐中,体验声音世界的丰富多彩,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产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二、初步感受三拍子歌曲的韵律,学会用优美,柔和的声音表现歌曲内容。 三、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再见吧冬天》并能自己创编歌词进行演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强弱两种不同的力度 1、游戏《鼓上的小米粒》 2、请学生拍一拍强弱两种不同的力度以及24拍和34拍的强弱规律。 3、感受三拍子的韵律,选择合适的方法给歌曲伴奏(《再见吧,冬天》的旋律),同时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 二、复习几首有关冬天的歌曲 1、唱歌曲《堆雪人》 提示学生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2、欣赏《雪花飞舞》 这一首歌曲的情绪又是怎样的。 三、歌曲《再见吧,冬天》

1、冬天,我们可以做很多有趣的游戏:堆雪人,滚雪球,打雪仗……现在冬天已经渐渐离开我们了,老师要对冬天说一句话:“再见吧,雪花”;你能对冬天说一句话吗? 2、指名请学生回答 3、听教师范唱歌曲《再见吧,雪花》 4、学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独奏《小松树》 2、唱《小小雨点》 3、节奏创编《小雨点》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木琴独奏《小松树》,了解木琴的音色,感受到乐曲的情绪,在聆听过程中获得愉悦的体验 二、通过演唱《小小雨点》,感受二拍子歌曲的节拍感能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三、能利用打击乐器自编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再见吧,冬天》 1、集体齐唱歌曲。 2、创编歌曲《快来吧,春天》(请学生说一句欢迎春天的话,然后把它用《再见吧,冬天》的旋律唱出来。 3、请2~3位学生进行表演。 二、初步熟悉音乐,请学生听音乐说一说春天我们能看到一些什么? 1、桃花开了我们就知道春天来了;小草绿了我们就知道春天来了……闭上眼睛听一听,仿佛看到了春天的…… 2、教师用不同的速度,在不同的音区弹奏《小小雨点》的旋律,并分别请学生讲一讲

初三音乐教案人教版

初三音乐教案人教版 【篇一: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014】 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九年级音乐上册 第一单元光辉的历程 第一课《游击队歌》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结合《游击队歌》了解相关 的音乐文化和历史背景。 2、感受体验《游击队歌》的音乐内容、音乐情趣,能够用轻快有 力的声音歌唱,并生动形象地表现歌曲内容。 3、积极参与歌唱、聆听、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在参与音乐实践活 动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创作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 1、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自如地表达歌曲的意境。 2、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演唱。教学方法 感受、体验式欣赏法,启发、引导式教学法,自主、创新式学习法。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黑板,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学生迈着自信豪迈的步伐进入教室。 二、导入 师:正如歌曲《歌唱祖国》中所唱的那样,我们中华民族历经了种 种苦难才得到解放。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部电影(播放电影歌曲 《地道战》的精彩片段),你能说说歌曲反映的是我国哪个时期的 历史背景吗? 生:抗日战争时期。 师:在这期间,在中国大地上涌现出了许多的抗日队伍,有八路军、新四军、还有一股武装力量,他们活跃在敌人的后方,给敌人出其 不意的打击,他们是哪支队伍?——游击队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反映游击队员战斗生活的歌曲——《游击队歌》三新课: 1、简介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

(一)初次欣赏,整体感受 师:歌曲描绘了游击战士怎样的音乐形象? ——机智、勇敢、灵活、顽强的英雄形象。 读文章的时候首先要做到读懂文章,歌唱也是这样,我们在唱歌之 前首先要理解歌曲。 (二)二次欣赏,分析歌曲 师:让我们从音乐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首歌曲的创作特点? 音乐要素: 旋律:流畅、轻快——表现:战士的机智、灵活。∣∣ 速度:轻快——表现:热情、积极。 节奏: 4 4 音乐特点:弱起小结、节奏密集、富于变化,表现作战深入敌人后方、神出鬼没。 (三)再次欣赏,划分结构 a段(第1~8小节)采用了弱起节奏形式及小军鼓号角式的明亮音调。它巧妙地、恰到好处地塑造了游击战士勇敢顽强、机智灵活、乐观 豪迈的英雄形象。 B段(9-16小节)分两大乐句.第一乐句的节奏发生了明显的 变化,显得沉着、坚定。其旋律线先抑后扬,并在句尾出现离调。 这一切与前段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展现了游击战士坚定、勇敢、 豪迈、乐观的精神面貌。 第二乐句再现了a段的第二乐句,从而与第一乐段形成统一。在这里,无比清晰地表达了游击战士抗战到底的决心。 歌曲的音域、演唱力度有没有变化,在哪里发生了变化? 55︱11 22 3 234︱?? 分析:① 4 4 ︱?? ② 4 4 音域:①由低音区经四度跳进到中音区,旋律线曲折 ②中音区旋律线条平稳 力度:①中弱、轻巧地、有弹性地 ②中强、饱满、洪亮、声音坚定 师:划分结构,你认为可分为几段? ——两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全册-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春来了 第一课时:杜鹃圆舞曲 教学内容 1、唱《请你唱个歌吧》 2、听《杜鹃圆舞曲》 3、动律动《春天来了》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用欢快的情绪、轻松而富于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请你唱个歌吧》。 2、通过欣赏乐曲《杜鹃圆舞曲》让学生感受3/4拍的节奏以及三拍子舞曲的特点,引导学生听辨出《杜鹃圆舞曲》各部分不同的情绪和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并能用不同的动作加以表现。 3、通过律动《春天来了》,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春天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正确演唱歌曲《请你唱个歌吧》 2、感受乐曲《杜鹃圆舞曲》三拍子的特点,引导学生听辨乐曲、感受乐曲、表现乐曲。 难点:1、认识并掌握顿音记号的作用与唱法。 2、感受乐曲《杜鹃圆舞曲》不同的情绪以及舞曲轻快活泼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趣味律动 1、猜谜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要请小朋友来猜个谜语:“三人同日见,百花齐争艳——打一字”(春),春天来了,小草悄悄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到处都是,小朋友,你们看到了哪些变化呀?(学生回答……) 2、律动《春天来了》(教师带学生跟音乐作律动) 二、欣赏《杜鹃圆舞曲》 师:小朋友都知道春天是个非常美丽的季节,你们听,连小杜鹃也跳起了舞来庆祝春天了,小杜鹃还想请大家听听它跳的舞曲是几拍子的呢!请你根据舞曲的情绪,让我们来分一分它有几部分? (一)初听全曲 1、生交流讨论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乐曲是三拍子的,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2、师总结 师:对!根据乐曲不同的情绪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三个部分,下面让我们分段来欣赏。 (二)分段欣赏乐曲 1、听赏第一部分并提问:这段乐曲的情绪怎样?请你们随着音乐用相应的表情和动作来感受这一部分的情绪。 2、生讨论后得出结论:第一部分的情绪是活泼欢快的。 3、听赏第二部分并提问:情绪有什么变化?请你随着音乐用相应的动作来表现这一部分的情绪。 4、生讨论后得出结论:第二部分情绪是优美抒情的。 5、听赏第三部分并提问:第三部分和哪一部分相似?情绪怎样?请用动作来表现。 6、生讨论后得出结论:第三部分和第一部分相似,它的情绪也是活泼欢快的。

初三下册音乐教案大全(1-5单元)

初三下册音乐教案大全(1-5单元)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准备了初三下册音乐教案大全(1-5单元),供大家参考。 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2.音乐欣赏《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等。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了解歌曲的节奏特点和音乐形象,并有感情地演唱。 2.欣赏歌曲《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了解歌曲所表达的人民对*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1.唱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1)简介这首歌曲的作者以及创作的时代背景。 (2)听录音或观看录像,请学生谈谈这首歌曲的节奏特点和旋律实行特点以及歌曲塑造的形象。 (3)教师教唱。学生可跟随录音或钢琴演唱乐谱,直到唱熟。

(4)填上歌词演唱,注意唱出歌曲的力度和感情。 2.欣赏《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1)聆听录音,请学生谈谈这首歌曲的情绪。 (2)教师提问:有没有同学知道*的生平事迹?他为什么受到战士们的尊重与爱戴?请学生结合历史说一说,教师补充。 (3)再次聆听音乐,请学生谈谈歌曲的旋律特点、节奏特点以及歌词中衬词的作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十送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游击队歌》。 2.音乐活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等。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十送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游击队歌》,使学生初步掌握“组歌”的概念和“弱起节奏”的特点,让学生感受革命战争时期,战士们不畏艰难险阻,与敌人顽强抵抗的英雄形象以及军民鱼水一家亲的动人情感。 2.通过以歌曲《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为背景音乐朗诵歌词的音乐活动,让学生体会七言律诗与歌曲旋律的巧妙结合,感受*作为一个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的胸怀和气魄。 教学过程 1.欣赏《十送红军》

新苏教版二年级音乐教案

新苏教版二年级音乐教案 篇一:2015版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好朋友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三册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 能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体验友情带来的快乐,表达对童年生活的热爱。 2. 能用自然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两只小象》和《打掌掌》,体验、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的不同韵律;能够利用打击乐器或自编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能清晰、准确地模唱《打掌掌》旋律,初步建立、、3个音的音高感。 3. 专注地聆听《口哨与小狗》和《大白象》,能通过声势律动、打击乐器随音乐伴奏等实践活动,对乐曲的段落变化做出较为准确的反应。 4. 在念、唱、奏、动的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四分、八分节奏,表现出稳定的节拍感。认识铝板琴,了解C大调、、3个音组成的短小旋律。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感受童声齐唱,乐曲情绪。 2. 准确的模唱歌曲的旋律。

3. 扩大音乐视野。 教学难点: 建立三个音的音高。 教师:钢琴、教学光盘 学生:保持整洁的桌面、音乐书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听:大白象唱:两只小象 教学目标: 1.能用的抒情、自然的发声,演唱歌曲《两只小象》。 2.能专注的聆听音乐,感受歌曲的人文主题和三拍子的韵律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作品的感受。 重点:感受童声齐唱 难点:感受童声齐唱;歌曲的节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听赏《大白象》 1.简介歌曲的主题 2.听赏《大白象》 △完整聆听音乐,体会音乐的情绪。 △复听音乐。提问:歌曲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再次完整聆听音乐,随着音乐模仿大象的动作,并用嗓音模仿大象的叫声。 四、唱《两只小象》 1.导入:小朋友们,刚刚我们认识了大象,那么大家认识它的孩子吗?老师带大家一起去看看。 2.听录音范唱,了解歌曲中的情节,并讲一讲 3.轻声哼唱,找出难唱的地方 4.模唱歌词(节奏复杂处重点练习) 5.齐唱 五、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唱:《打掌掌》 音乐游戏:《打花巴掌》 认:铝板琴 教学目标: 1.能清晰、准确的模唱《打掌掌》旋律,初步建立三个音的音高感。 2.认识铝板琴;能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体验友情带来的快乐。 重点:准确的模唱歌曲的旋律 难点:建立三个音的音高 教学过程:

新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游击队歌》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游击队歌》,感受歌曲所描绘的历史背景和塑造的机制、勇敢、紧张、愉快的游击战士形象。 2、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形象地歌唱,生动表现歌曲内容。 3、借助歌曲展开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引发对革命历史题材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 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演唱。 教学准备: 多媒体、小卡片 教学方法: 欣赏,模仿,视唱法。 教学过程: 一、欣赏引入 (一)、播放影片片段(借助影片熟悉战争年代的特定环境,引发学生学习热情。) 师:同学们知道这是发生在什么时期的影片吗? (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我中华大地上疯狂掠夺,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深入敌后,广泛地开展游击战争,终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游击队歌》。) 二、新课教学 (一)、认识节奏型 师:在学习歌曲之前,我们先来认识几个节奏型 X X X X X 16分音符8分音符4分音符 请同学们分别用小朋友,大人和老人走路的速度来表现这三个节奏的速度。并模仿出来。 师小结:时值越高,速度越快,16分音符的速度比8分音符快一倍,8分音符的速度比4分音符的速度快一倍。 (二)、节奏练习

4/4 O X X | X X X X X X X X | X X X X X X X . X X | | 三、学唱歌曲 1、认识调式、调性(F调和4/4拍的意思) 4/4拍:以4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4拍。 2、作者简介 贺绿汀(1903—1999)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湖南邵阳人。18岁中学毕业后任小学音乐美术教员,后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1937年参加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队,进行抗日宣传。1941年到苏北新四军抗日根据地,1943年到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从事教学和创作。1985年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曾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作有钢琴曲:《牧童短笛》、歌曲《游击队歌》和管弦乐曲《森吉德玛》等。 3、初听歌曲——《游击队歌》。 4、学唱歌谱 5、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6、老师范唱,学生跟唱 7、跟音乐完整演唱(注意歌曲演唱情绪) 8、歌曲背景简介 四、课堂延伸 欣赏《游击队歌》不同版本的表演形式,加深和巩固《游击队歌》在学生心中的印象,感受歌曲的艺术。 五、课堂小结 正是中国人们智慧的结晶,高潮的作战策略,将日本鬼子赶出了中国的领土,歌曲刻画了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 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再次重温难忘的历史岁月。 全体演唱《游击队歌》,结束本节课。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百卉含英 第1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唱歌《茉莉花》 2.拓展欣赏《茉莉花》(东北民歌、河北民歌)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唱、欣赏不同地区的民歌《茉莉花》,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 2.通过学习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唱、对比、聆听等方式,分辨各地民歌的不同特点。 (三)知识与技能 1.学唱江苏民歌《茉莉花》,能够用流畅圆润、有呼吸支持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音乐形象。 2.对比、探究江苏、东北、河北三地不同版本《茉莉花》的异同,能够辨识这三种音乐风格。 三、教学重难点 歌曲的演唱及感受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聆听《茉莉花》 2.师生交流 (二)学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1.教师范唱歌曲,学生挥拍聆听。 2.复听歌曲 3.再次聆听 4.轻声跟唱 5.学习歌词 6.随琴演唱 (三)拓展学习 1.东北民歌《茉莉花》 2.河北民歌《茉莉花》 五、课堂小结 回顾上过的内容。 六、作业布置 巩固所学习的内容,加深熟练程度。 七、板书设计 见教学过程 八、安全提示语 请同学们注意安全

九、课后反思 同学们对所学知识掌握很好 第2课时 一、教学内容 (一)欣赏《玫瑰三愿》 (二)听竖笛演奏《送我一枝玫瑰花》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继续学习优秀的中国艺术歌曲,感受其魅力。 2.通过听竖笛合奏《送我一支玫瑰花》,体验合作演奏所带来的愉悦感受。 (二)过程与方法 教师从歌曲结构、演唱方法、歌词、旋律发展、伴奏等方面带领学生进行梳理,进一步了解艺术歌曲的特点。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三)知识与技能 1.通过欣赏艺术歌曲《玫瑰三愿》,能够了解、分辨音乐创作常用方法“模进”,体会其在音乐创作中的作用。 2.了解艺术歌曲价值及其发展,探究我国艺术歌曲发展趋势,并用“模进”创作手法完成旋律编创。 三、教学重难点 有关竖琴的相关知识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教学内容 1.听:木琴独奏《小松树》 2.唱:《再见吧,冬天》、《小小雨点》、《小松树》 3.动:我的创编《大雨和小雨》集体舞《小松树》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木琴独奏《小松树》,了解木琴的音色,感受到乐曲的情绪,在聆听过程中获得愉悦的体验。2.能熟练地演唱《再见吧,冬天》、《小小雨点》、《小松树》;能体验到三拍子和二拍子歌曲不同的 节拍感;学会用轻柔的声音演唱优美、抒情的歌曲,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活泼、欢快的歌曲;认识并 会书写简单的节奏谱。 3.能利用打击乐器或自编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并在尝试、实践的过程中,初步领悟到音色、音高、力度、速度等要素在塑造不同音乐形象时所起的重要作用。 4.能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创造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愿望得到增强,与伙伴团 结协作、共同探究的意识更为明确。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欣赏歌曲,感受到乐曲的情绪,在聆听过程中获得愉悦的体验。 2.能体验到三拍子和二拍子歌曲不同的节拍感,用不同的声音演唱不同的情绪的歌曲。 3.能领悟到音色、音高、力度、速度等要素在塑造不同音乐形象时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再见吧,冬天》 教学目标: 1、在生动活泼的音乐中,体验声音世界的丰富多彩,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产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2、初步感受三拍子歌曲的韵律,学会用优美,柔和的声音表现歌曲内容。 3、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再见吧,冬天》并能自己创编歌词进行演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强弱两种不同的力度 1、游戏《鼓上的小米粒》 2、请学生拍一拍强弱两种不同的力度以及2/4拍和3/4拍的强弱规律。 3、感受三拍子的韵律,选择合适的方法给歌曲伴奏(《再见吧,冬天》的旋律),同时让学生熟悉歌曲 旋律 二、复习几首有关冬天的歌曲 1、唱歌曲《堆雪人》 提示学生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2、欣赏《雪花飞舞》 这一首歌曲的情绪又是怎样的。 三、歌曲《再见吧,冬天》 1、冬天,我们可以做很多有趣的游戏:堆雪人,滚雪球,打雪仗……现在冬天已经渐渐离开我们了,老 师要对冬天说一句话:“再见吧,雪花”;你能对冬天说一句话吗?

初三音乐上册教案

初三音乐上册教案 【篇一:人音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音乐教学设计 17(人音版) 第一单元《祖国情》(三课时) 第二单元《西北放歌》(二课时) 第三单元《曲苑寻珍》(二课时) 第四单元《经典交响》(二课时) 第五单元《月光》(二课时) 第一单元《祖国情》(三课时) 第一课时《爱我中华》 教学内容:歌曲《爱我中华》 教具准备:钢琴、电视机、电脑、投影、vcd和打击乐器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爱我中华》的学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及民族自豪感。了解此歌在增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方面所作的贡献。 2、通过学生欣赏以歌唱祖国为主题的歌曲以及为歌曲创编舞蹈动作等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歌曲的演唱处理及创编活动 教具准备:钢琴、电视机、电脑、投影、vcd和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创设情景导入:课件出示我国的体育健儿在国际奥运会上为祖国赢 得荣誉,在领奖台上赢得金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激动人心的画面。教师导入:每当我们的奥运健儿为祖国赢得荣誉,每当五星红 旗随着庄严的国歌一遍又一遍地升起,我们的奥运健儿,我们全国 人民的共同心愿,那就是——爱我中华! 二、学习歌曲《爱我中华》 1、提问学生:我国有多少个民族?答:有56个。师总结:56个民 族亲如一家,精诚团结,共同建设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祖国。 2、师播放《爱我中华》歌曲的mtv (同学们从画面上可以看到我国各族人民身着绚丽多姿的少数民族 服装,舞姿婆娑,在鲜花盛开的辽阔大地上高歌一曲《爱我中华》。

这首歌赞颂了民族的大团结,赞颂了祖国的繁荣富强。此歌歌词简 洁生动,旋律欢快明朗,唱出了我国56个民族亿万人民的共同心声。并且易唱易记,深受全国各族人民的喜爱,曾被定为第四届全国少 数民族运动会会歌。) 3、学唱歌曲: a、引导学生自主地学唱歌谱(单旋律慢速轻唱歌谱) b、找出歌曲的典型节奏。 c、把歌谱填词轻声哼唱。 d、配合歌曲的演唱,应该把连音和跳音结和起来。 4、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a、学生讨论应该怎样唱好此歌?讨论包括这首歌歌颂了什么?表达 了怎样的感情?应带着 怎样的情绪情感来演唱?可分为几个乐段?(师总结:这首歌歌颂 了民族的大团结,表达了56个民族的爱国热情,要带着自豪地、积 极奋发地情感来演唱。可分为三个乐段:第一乐段要唱得稍微平和。第二乐段要用跳音来表现人们欢愉畅快的情绪。第三乐段“爱我中华”的反复咏唱,使歌曲达到了高潮,要唱得情绪激昂。) b、用欢快热情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 三、创造与实践 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舞蹈性的节奏特点,我们如何把它充分 地表现出来呢? 音乐活动(1) 师展示几个舞蹈动作,学生简单模仿。分组学生创编舞蹈动作,随 音乐自由歌舞。 音乐活动(2) 师出示简单打击乐器,分组创编节奏,为第一乐段配节奏。 创作组合:全体学生在歌唱`舞蹈`节奏`音乐画面中共同展示出“爱我 中华”的风采。 四、拓展 1、你还听过哪些歌颂祖国的歌曲?(学生讨论回答) 2、应学生要求欣赏《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和《中国人》等 五、师生小结:“爱我中华”不能只是一句口号,我们应该以怎样的 实际行动来爱我中华? 第二课时《祖国颂》 教学内容:欣赏《我爱你,中国》和《啊!中国的土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