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理)大气污染复习题与答案

(整理)大气污染复习题与答案

(整理)大气污染复习题与答案
(整理)大气污染复习题与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综合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120分)

1、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按其存在状态可概括为两大类:气溶胶状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

2、按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不同,大气人为污染源主要有三方面:燃料燃烧、

工业生产过程、交通运输。

3、环境空气质量分为三级;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一类区执行

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

4、煤的元素分析常用的基准主要有水分、灰分、挥发分

和固定碳四种。

5、理论空气量是指单位燃料按燃烧反应方程式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它由氮气、氧气的组成决定。

一般把超过理论空气量多供给的空气量称为空气过剩量,过剩空气系数是指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

6、燃料完全燃烧所必需的条件有适量的空气、足够的温度、

、必要的燃烧时间、燃料与空气的充分混合。通常把温度、时间

和湍流度称为燃烧过程的“三T”

7、空燃比定义为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的空气质量,它可以由燃烧方程式直接求得。

8、

9、燃烧烟气分为干烟气、湿烟气;燃烧烟气中的水蒸气主要来自三方面:燃料中氢燃烧后的水

蒸气、燃料中水、理论空气量带入。

10、实际烟气体积等于理论烟气体积、过剩烟气体积之和。

11、用显微镜法观测颗粒时,得到投影径、几何当量径、物理当量径三种粒径。

13、粉尘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粉尘密度,安息角与滑动角、比表面积、含水量、湿润性、荷电性和导电性、粘附性及自然性和爆炸性等几种(任意说出四种)。

14

15、驰豫时间为颗粒-气体系统的一个基本特征参数,它的物理意义为:由于流体阻力

使颗粒的速度减小到它的初速度1/e的时所需的时间。

16、目前常用的除尘器主要有机械除尘器、静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

湿式除尘器等四大类。惯性除尘器在除尘过程中除借助惯性力的作用外,还利

用了重力和离心力的作用。

17、机械式除尘器通常指利用质量力(重力、惯性力和离心力等)的作用使颗粒物与气流分

离的装置,包括重力沉降室、惯性除尘器和旋风除尘器等。

18、在旋风除尘器内,气流的运动非常复杂,为研究方便,通常将气体在除尘器内的运动分解为三个速度分量,即切向速度、径向速度、轴向速度。切向速度是决定气流速度大

小的主要速度分量。外涡旋的切向速度反比于旋转半径,内涡旋的切向速度正比于

旋转半径,在内外旋流交接的圆柱面上处气流切向速度最大。

19、在旋风除尘器内,粒子的沉降主要取决于离心力Fc和向心运动气流作用于尘粒上的阻力F D。在内、外涡旋界面上:如果F C>F D,粒子在离心力推动下移向外壁而被捕集;如果F C

粒子在向心气流的带动下进入内涡旋,最后由排出管排出;如果F C=F D,粒子在交界面上不

停地旋转。

20、旋风除尘器的结构型式按进气方式可分为切流反转进入式和轴流进入式两类,

切流反转进入式又分为直入式和蜗壳式。

22、燃烧过程中形成的NOx分为两类,一类是由燃料中固定氮生成的NOx,称为燃料型NOx,另一类是由大气中氮生成,称为热力型NOx。在NOx形成过程中,低温有利于

NO的生成,高温有利于NOx的生成。因此,控制燃烧过程中NO的形成主要发展

了传统的低NOx燃烧技术、先进的低NOx燃烧技术两项技术。

23、催化还原法除NOx分为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选择性催化还原法两类。前者所用还原剂为H和CO,后者用NH3作还原剂,选择性地将NOx还原为N2。

24.按集尘电极的型式不同,电除尘器可以分为圆管除尘器和平板除尘器。

25、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涉及三个方面:气体电离、粉尘荷电、粉尘沉积、清灰三个基本过程。

26、湿式除尘器在通常的工作条件下主要是液滴和尘粒之间的碰撞及拦截作用。因此,与

尘粒的粒径密切相关。

27

28、文丘里洗涤器,常用在高温烟气降温和除尘上,由收缩管、喉管和扩散管

组成。

29、过滤式除尘器的滤袋表面形成的粉尘层称为粉尘初层,它是袋式除尘器的主要过滤层。一般用m表示滤布表面粉层的厚度。气布比是指烟气实际体积流量与滤布面积之比。

30、在电除尘器中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粒子荷电机理,一种是电场荷电,另一种是扩散荷电。对前一种荷电过程主要依赖于离子的静电力,后一种荷电过程则依赖于离子的扩散。粒子的

荷电过程取决于粒径大小,对于粒径大于0.5μm的微粒,以电场荷电为主,粒径小于0.15

μm的微粒,则以扩散荷电为主,粒径介于0.15~0.5μm的微粒,需同时考虑这两种过程。31、影响旋风除尘器效率的因素有:工作条件、流体性质、分离器的气密性和

二次效应。

32、湿式除尘器是使含尘气体与液体(一般为水)密切接触,利用水滴和颗粒的

惯性碰撞及其他作用,捕集颗粒或使粒径增大的装置。在工程上使用的湿式除尘器型式很

多,总体上可分为高能耗和低能耗两类。

33、过滤式除尘器是使含尘气流通过过滤材料将粉尘分离捕集的装置,采用滤纸或玻璃纤

维等填充层作滤料的过滤器,称为空气过滤器,主要用于通风和空气调节方面的气体净化;

采用廉价的砂、砾、焦炭等颗粒物作为滤料的过滤器称为颗粒层除尘器,在高温烟气除尘方面引人注目;采用纤维织物作滤料的过滤器称为袋式除尘器,在工业尾气的除尘方面应用较广。

二、简答题(100分)

1、电除尘器最适宜的粉尘比电阻为多少?比电阻过高或过低,对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有哪些影响?(5分)

答:电除尘器最适宜的粉尘比电阻为1010Ω·cm以下(2分)。当低于1010Ω·cm时,比电阻几乎对除尘器操作和性能没有影响;当比电阻介于1010-1011Ω·cm之间时,火花率

增加,操作电压降低;当高于1011Ω·cm时,集尘板粉尘层内会出现电火花,即会产生明显反电晕。反电晕的产生导致电晕电流密度大大降低,进而严重干扰粒子荷电和捕集。(3分)

2、石灰/石灰石吸收法烟气脱硫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5分)

答:石灰/石灰石吸收法烟气脱硫存在的问题主要为结垢和堵塞,另外固废产生量大。(2分)解决的方法主要有:①加入己二酸,提高了石灰石利用率,减少固废产生量;②添加硫酸镁,可以消除洗涤塔内的结垢;③双碱流程也可以克服结垢的弱点,提高二氧化硫的去除率(3分)

3、选择除尘器时应注意哪几个方面的问题?(5分)

答:(1)选用的除尘器必须满足排放标准规定的排放浓度。

(2)粉尘的物理性质对除尘器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

(3)气体的含尘浓度较高时,在静电除尘器或袋式除尘器前应设置低阻力的初净化设备,去除粗大尘粒

(4)气体温度和其它性质也是选择除尘设备时必须考虑的因素。选择除尘器时,必须同时考虑捕集粉尘的处理问题。

4、湿式除尘器有何优缺点?(10分)

主要优点:

1) 除尘效果好;2) 能同时清除废气中的可溶性气态污染物;

3) 可直接处理高温、高湿和含粘性粉尘的废气;4) 操作灵活性较大;

5) 安全性好;6)结构简单、造价低、占地面积小,操作及维修方便。

主要缺点:

1) 产生泥浆或废液,处理比较麻烦,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2) 可能存在严重的腐蚀,对有些设备容易发生堵塞。

3) 不利于副产品的回收。

4) 寒冷和缺水地区不宜采用。必须考虑在冬天设备可能冻结的问题。

5、 燃烧气体燃料造成的大气污染比燃烧固体燃料造成的大气污染程度轻的原因是什么?(5分)

答:燃料完全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为:空气条件、温度条件、时间条件、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条件。气体燃料在燃烧时比固体燃料燃烧更容易较好的满足上述四个条件,尤其是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条件,气体燃料更容易和空气混合均匀,实现完全燃烧,因此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少,对大气污染的程度就轻。

6、 催化剂用于气体污染物的治理过程与吸收、吸附法相比有何优点?何为催化剂的主活性物、载体、助催化剂,各自的作用是什么?(10分)

答:催化剂用于气体污染物的治理过程与吸收、吸附法的根本不同是无需使污染物与主气流分离而把它直接转化为无害物,避免了其它方法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

主活性物质:能单独对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因而可作为催化剂单独使用。

助催化剂:本身无催化性能,但它的少量加入能明显提高主活性物质的催化性能。

载体:用以承载主活性物质和助催化剂,它的基本作用在于提供大的比表面积以节约主活性物质,并改善催化剂的传热、抗热冲击和机械冲击等物理性能。

7、 工业用吸附剂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5分)

答:工业吸附剂必须具备的条件:

①要具有巨大的内表面;②对不同气体具有选择性的吸附作用;

③吸附容量大;④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

⑤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以适应对吸附剂的日益增长的需要。

8、 著名的希洛夫方程式为0ττ-=KL ,请说明公式中各个符号代表的意思以及常数K 代表的物理意义。(5分)

答:τ—保护作用时间;

K—吸附层保护作用系数;其物理意义为:当浓度分布曲线进入平移阶段后,浓度分布曲线在吸附层中移动单位长度所需要的时间。

L—吸附床层长度;

τ0――保护作用时间损失。

9、燃烧设备的热损失主要有哪些?(5分)

答:燃烧设备的热损失主要包括:排烟热损失、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包括化学不完全燃烧和机械不完全燃烧)、散热损失。

10、如何控制燃烧过程引起的氮氧化物的污染?(5分)

可以通过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来控制,主要包括:低空气过剩系数运行技术;降低助燃空气预热温度;烟气循环燃烧;两段燃烧技术。

11、选择性催化还原与选择性非催化还原净化氮氧化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5分)

答: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净化氮氧化物是以氨作还原剂,还原反应的最佳温度是290-400℃,在含有催化剂的反应器内进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是以尿素和氨基化合物作为还原剂进行的,还原反应的最佳温度是930-1090℃,不需要催化剂。

12、什么是理论空气量?燃料完全燃烧必需具备的条件是什么?(5分)

答:理论空气量是指单位燃料按燃烧反应方程式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

燃料完全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为:

①空气条件。燃料燃烧必须保证供应于燃料燃烧相适应的空气量;

②温度条件。燃料必须达到着火温度;

③时间条件。燃料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应超过燃料燃烧所需要的时间;

④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条件。燃料和空气中的氧要充分混合。

13、影响燃煤烟气中飞灰排放特征的因素有哪些?(5分)

答:煤质、燃烧方式、烟气流速、炉排和炉膛的热负荷、锅炉运行负荷等多种因素有关。

14、静电除尘器有何优缺点?(10分)

答:优点:(1)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高(对细粉尘有很高的捕集效率),可高于99%;

(2)处理烟气量大,可达105~106m3/h;

(3)能耗低,约0.2~0.4kwh/1000m3;

(4)压力损失小,一般为200~500Pa;

(5)可净化温度较高的或强腐蚀性含尘烟气。

缺点(任意说出5个):

(1)一次投资费用高,钢材消耗量较大。据估算,平均每平方米收尘面积所需钢材大约为3.5-4t;

(2)除尘效率受粉尘物理性质影响很大,特别是粉尘比电阻的影响更为突出。

(3)电除尘器不适宜直接净化高浓度含尘气体;

(4)电除尘器对制造和安装质量要求较高;

(5)需要高压变电及整流控制设备;

(6)占地面积较大。

15、名词解释(15分)

(1)斯托克斯直径:在同一流体中与颗粒的密度相同和沉降速度相等的球的直径。

(2)空气动力学直径:在空气中与颗粒的沉降速度相等的单位密度(ρp=1g/cm3)的球的直径。

(3)驰豫时间的物理意义: 驰豫时间为颗粒-气体系统的一个基本特征参数,

它的物理意义为:由于流体阻力使颗粒的速度减小到它的初速度的1/e时所

需的时间。

(4)颗粒的停止距离:使粒子由初速度u0达到静止所需的时间是无限长的,但颗粒在静

止之前所迁移的距离却是有限的,这个距离称为颗粒的停止距离。

(5)惯性碰撞参数:颗粒的停止距离xs 与液滴直径Dc 的比值为惯性碰撞参数NI 。

三、计算题(90分)

1. 试确定一个球形颗粒在静止干空气中运动时的阻力。(20分)

①粒径d p =1000μm ,沉降速度u=10m/s ,T=373K ,P=1atm,

μ=2.18×10-5Pa ·s ,ρ=0.947kg/m 3;

②粒径d p =0.5μm ,沉降速度u=0.1m/s ,T=293K,P=1atm,

μ=1.81×105Pa ·s ,ρ=1.205kg/m 3。 解:①由4.4341018.2947.010101000Re 56=????==--μρ

du p 知:颗粒处于过渡紊流区 (3分)

所以 4835.0Re 5.186.0==p

C D (3分) )(1080.12

10947.041522N d C F p D D -?=???=π (4分) ②解:因为11033.310

81.1205.11.0105.0Re 356

T=293K ,P=1atm 所以

33.1165.01=+=p

d C

)(1041.633.1/1.0105.01081.114.3331265N du F D ---?=??????==πμ

2. 某电厂电除尘器的进口和出口的烟尘粒径分布数据如下,若电除尘器总除尘效率为

99%,试确定其分级效率。(请写出计算公式及计算示例,并将计算结果列于表下面) (10分)

解:计算实例:总效率为99%,所以通过率为1%。

i i i g g P

12100-=η

所以:η1=100-1×7.0/2.0=96.5 其它同,计算结果如下表:

3.普通煤的元素分析如下:C:65.7% S:1.7% H:3.2% O:2.3%

灰分:18.1% 水分:9.0% (含N量不计) (20分)

①计算燃煤1kg所需要的理论空气量、产生的理论烟气量和SO2在烟气中的含量(以体积百分比表示);

②假定烟尘的排放因子为80%,计算烟气中灰分的浓度(以mg/m3表示);

③假定用流化床燃烧技术加石灰石脱硫。石灰石中含Ca34%。当Ca/S比为1.7(摩尔比)时,计算燃烧1吨煤需加石灰石的量。

解:①质量(kg)摩尔数(mol)需氧量(mol)

C 647 53.92 53.92

S 17 0.531 0.531

H 32 32 8

O23 1.44 -0.72

H2O 90 5 0

所以:理论需氧量为53.92+0.531+8-0.72=61.73mol/kg

理论空气量为61.73×4.76×22.4/1000=6.58Nm3/kg

烟气组成为:CO2:53.92mol SO2:0.531mol H2O:16+5=21mol

N2:61.73×3.76=232.1mol

V=53.92+0.531+21+232.1=307.55mol/kg=6.89Nm3/kg

理论烟气量为0

f

.g

SO2在烟气中的浓度:0.531/307.55×100%=0.17%

②烟气中灰分的浓度:191×80%×1000/6.89=2.218×104mg/m3

③Ca/S=1.7 石灰中钙的含量为35%

所以Ca/S=x×34%/40.1/(1.7%×1000/32)=1.7

x=0.106t

4. 用硝酸吸收净化含NH35%(体积)的尾气,为了使吸收过程以较快的速度进行,必须

使吸收过程不受硝酸在液相扩散速率所限制,试计算吸收时硝酸浓度最低不得低于多少?已知k G =0.11kmol/(m 2·h ·atm),k L =0.82m/h ,D HNO3和D NH3在液相中相同。(10分) 解:A L

G B A KP P k k D D b C ?= 令P A =1atm NH 3+HNO 3→NH 4NO 3 b=1 所以3/007.0%572

.01.011m kmol P k k D D b C A L G B A KP =???=?= 浓度不得低于0.007kmol/m 3。

5. 已知某一装置排放烟气量为55000Nm 3/h ,含尘浓度为3.0g/Nm 3。地区的环境管理部门限定该装置每日排尘量不得大于60kg ,试问应选用多大除尘效率的除尘器才能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10分)

解:该装置每日排放的烟尘量为:55000×3.0×10-3×24=3960kg/d

所以应选用的除尘器效率为η=(1-60/3960)×100%=98.5%

6、已知重油元素分析结果如下:C :85.5% S :1.0% H :11.05% O :0.2% ;水分:2.25% (含N 量不计),试计算: (20分)

① 燃油1kg 所需要的理论空气量和产生的理论烟气量;

② 干烟气中SO 2的浓度;

②当空气过剩10%时,所需的空气量和产生的烟气量。

解:① 质量(kg ) 摩尔数(mol ) 需氧量(mol )

C 855 71.25 71.25

S 10 0.3125 0.3125

H 110.5 55.25 27.625

O 2 0.125 -0.06

H 2O 22.5 1.25 0 (5分)

所以:理论需氧量为 71.25+0.3125+27.625-0.06=99.1275mol/kg

理论空气量为99.1275×4.78×22.4/1000=10.61Nm3/kg(4分)

烟气组成为:CO2:71.25mol SO2:0.1325mol H2O:55.25+1.25=56.50mol

N2:99.1275×3.78=374.70mol

V=71.25+56.50+0.3125+374.93=502.99mol/kg=11.27Nm3/kg (4分)理论烟气量为0

f

.g

②干烟气量为:502.99-56.5=446.49 mol/kg

SO2在烟气中的浓度(百分比)为:0.3125/446.49×100%=15.96% (3分)

③过剩空气为10%时,所需空气量为

1.1×10.61=11.67 Nm3/kg

产生烟气量为:11.27+0.1×10.61=12.33 Nm3/kg (4分)

大气污染课后答案-4章

四章 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 4.1 污染源的东侧为峭壁,其高度比污染源高得多。设有效源高为H ,污染源到峭壁的距离为L ,峭壁对烟流扩散起全反射作用。试推导吹南风时高架连续点源的扩散模式。当吹北风时,这一模式又变成何种形式? 解: 吹南风时以风向为x 轴,y 轴指向峭壁,原点为点源在地面上的投影。若不存在峭壁,则有 ]}2)(exp[]2)(){exp[2exp(2),,,(2 2 2222' z z y z y H z H z y u Q H z y x σσσσσπρ+-+---= 现存在峭壁,可考虑ρ为实源与虚源在所关心点贡献之和。 实源]}2)(exp[]2)(){exp[2exp(22 2 22221z z y z y H z H z y u Q σσσσσπρ+-+---= 虚源]}2)(exp[]2)(]{exp[2)2(exp[222 222 22z z y z y H z H z y L u Q σσσσσπρ+-+----= 因此]}2)(exp[]2)(){exp[2exp(22 2 2222z z y z y H z H z y u Q σσσσσπρ+-+---=+ ]}2)(exp[]2)(]{exp[2)2(exp[22 2 2222z z y z y H z H z y L u Q σσσσσπ+-+---- =]}2)(exp[]2)(]}{exp[2)2(exp[)2{exp(22 2 222222z z y y z y H z H z y L y u Q σσσσσσπ+-+----+- 刮北风时,坐标系建立不变,则结果仍为上式。 4.2 某发电厂烟囱高度120m ,内径5m ,排放速度13.5m/s ,烟气温度为418K 。大气温度288K ,大气为中性层结,源高处的平均风速为4m/s 。试用霍兰德、布里格斯(x<=10H s )、国家标准GB/T13201-91中的公式计算烟气抬升高度。 解: 霍兰德公式 m D T T T u D v H s a s s 16.96)5418 288 4187.25.1(455.13)7 .25.1(=?-?+?=-+= ?。 布里格斯公式 kW kW D v T T T Q s s a s H 210002952155.1341828841810 6.9 7.2106.97.22 3 23>=??-??=-??= --且x<=10Hs 。此时 3/23/213/11 3 /23/180.2429521362.0362.0x x u x Q H H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参考答案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4 个选项中,只有1 项符合答案要求,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 1. 以下对地球大气层结构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 对流层的厚度随地球纬度的增加而降低。 B. 暖层空气处于高度的电离状态,故存在着大量的离子和电子。 C. 平流层的气温几乎不随高度变化。 D. 中间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该层空气不会产生强烈的对流运动。 2. 目前,我国排放大气污染物最多的是()。 A. 工业生产。 B. 化石燃料的燃烧。 C. 交通运输。 D. 生态环境破坏。 3. 烟囱上部大气是不稳定的大气、而下部是稳定的大气时,烟羽的形状呈()。 A. 平展型。 B. 波浪型(翻卷型)。 C. 漫烟型(熏蒸型)。 D. 爬升型(屋脊型)。 4. 尘粒的自由沉降速度与()的成反比。 A. 尘粒的密度。 B. 气体的密度。 C. 尘粒的粒径。 D. 气体的粘度。 5. 处理一定流量的气体,采用()净化时,耗用的能量为最小。 A. 重力除尘装置。 B. 惯性除尘装置。 C. 离心力除尘装置。 D. 洗涤式除尘装置。

6. 电除尘装置发生电晕闭塞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烟尘的电阻率小于104 1 ? cm。 11 B. 烟尘的电阻率大于10 ? cm。 C. 烟气温度太高或者太低。 D. 烟气含尘浓度太高。 7. 在以下关于德易希方程式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 德易希方程式概括了分级除尘效率与集尘板面积、气体流量和粉尘驱进速度之间的 关系。 B. 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也相同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 算式。 C. 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不超过气流速度的10?20%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 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算式。 D. 德易希方程式说明100 %的分级除尘效率是不可能的。 8. 直接应用斯托克斯公式计算含尘气流阻力的前提是()。 A. 颗粒雷诺数Rq三1,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B. 1 v Re p< 500,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C. 500< Re p< 2X 105,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D. 颗粒雷诺数Re p W 1,颗粒直径小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9. 在以下有关填料塔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 产生“塔壁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塔径与填料尺寸的比值太小。 B. 填料塔是一种具有固定相界面的吸收设备。 C. 当烟气中含有悬浮颗粒物时,填料塔中的填料容易堵塞。 D. 填料塔运行时的空塔气速一定要小于液泛气速。 10. 在以下有关气体吸附穿透曲线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 穿透曲线表示吸附床处理气体量与出口气体中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B. 穿透曲线的形状取决于固定吸附床的操作条件。 C. 穿透曲线表示吸附床床层厚度与出口气体中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D. 穿透曲线斜率的大小可以反映吸附过程速率的快慢。 11. 在以下石灰或石灰石湿式洗涤法烟气脱硫的化学反应式中,( D )是对吸

新版《大气污染防治法》试题

新版《大气污染防治法》试题 1、《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考核办法,对本行政区域内地方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实施考核。考核结果( )向社会公开。(A)第四条 A: 应当B: 不应C:酌情D: 不允许 2、《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主管部门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B)第五条 A: 城市管理B: 环境保护C:规划D: 建设 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她有关部门在( )范围内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B)第五条 A: 全城B: 各自职责C:农村D: 公共建筑 4、国家鼓励与支持大气污染防治科学技术研究,开展对大气污染来源及其( )的分析,推广先进适用的大气污染防治技术与装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挥科学技术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支撑作用。 (C)第六条 A: 去向B: 危害性C:变化趋势D: 处理方法 5、《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与其她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减少大气污染,对所造成的损害( )。(D)

第七条 A: 承担部分责任B: 进行修复C:进行赔偿D: 依法承担责任 6、《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公民应当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采取( )、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大气环境保护义务。(A)第七条 A: 低碳B: 环保C:绿色D: 健康 7、《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可能发生区域重污染天气的,应当及时向(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通报。(C)第九十三条 A: 污染地区B: 企业所在地C:重点区域内D: 无污染 8、《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 )主管机构等有关部门建立本行政区域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机制。(C)第九十三条 A: 新闻B: 企业C:气象D: 监测 9、《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 )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重污染天气应对纳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A)第九十四条A: 县级B: 省级C:市级D: 直辖市 10、《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

大气污染课后答案 10章

第十章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 10.1 查阅有关资料,绘制CO 2蒸汽压随温度变化曲线,接合CO 2物理变化特征对曲线进行分析说明。 解: 见《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379 图10-1。 10.2 估算在40。C 时,苯和甲苯的混合液体在密闭容器中同空气达到平衡时,顶空气体中苯和甲苯的摩尔分数。已知混合液中苯和甲苯的摩尔分数分别为30%和70%。 解: 由Antoine 方程C t B A P +- =lg 可分别计算得到40。C 时 苯的蒸汽压P 1=0.241atm ;甲苯的蒸汽压P 2=0.078atm 。 因此0723.01 241.03.01=? ==P P x y 苯苯,0546.02==P P x y 甲苯 甲苯。 10.3 计算20。C 时,置于一金属平板上1mm 厚的润滑油蒸发完毕所需要的时间。已知润滑油的密度为1g/cm 3,分子量为400g/mol ,蒸汽压约为 1.333×10-4Pa ,蒸发速率为 P p s m mol ) 5 .0(2 ?。 解: 列式M lA t P p A ρ= ?5 .0,故 Y s p P M l t 12010 333.11001.110 40010 0.1100.122 4 53 3 3 =??? ????? =? =---ρ 10.4 利用溶剂吸收法处理甲苯废气。已知甲苯浓度为10000mg/m 3,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流 量为20000m 3/h ,处理后甲苯浓度为150mg/m 3 ,试选择合适的吸收剂,计算吸收剂的用量、吸收塔的高度和塔径。 解: 取温度为100o F=310.8K 进口甲苯浓度:1m 3气体中含1000mg ,则体积为 3 3 3 10 772.2273 8.3100224.092 10 10000m --?=? ??,即浓度为2772ppm 。 同理可计算出口甲苯浓度为41.6ppm 。 《Ai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P366 Example10.14选择C 14H 30作吸收剂,但本题出口甲苯浓度过低,分压41.6×10-6atm ,小于C 14H 30 100o F 时分压47×10-6ppm ,因此不能选 择C 14H 30,而应该选择蒸汽压更低的吸收剂,此处选择C 16H 34,在100 o F 下蒸汽压约 10×10-6atm ,分子量M=226。

新大气污染防治法有什么不同

新大气污染防治法有什么不同新大气污染防治法和之前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有什么不同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篇"新大气污染防治法有什么不同",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气污染防治法》新法将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共设八章129条,分别对大气污染防治标准和限期达标规划、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大气污染防治措施、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等内容作了规定,那么,经过此次修订后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究竟有哪些不同? 8月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大气污染防治法》),新法将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据了解,《大气污染防治法》自1987年制定以来,分别于1995年、2019年进行过两次修订,而此次则为第三次修订。修订后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共设八章129条,除总则、法律责任和附则外,分别对大气污染防治标准和限期达标规划、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大气污染防治措施、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等内容作了规定,相较于修订前的七章66条,修订内容几乎扩充了近一倍之多。那么,经过此次修订后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究竟有哪些不同? 理顺大气污染防治思路 在8月29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副主任童卫东指出,《大气污染防治

法》是新环保法通过以后修改的第一部单项法,主要体现了四个方面的进步。 第一是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强化了地方政府的责任,加强了对地方政府的监督。 《大气污染防治法》明确,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对省级政府进行考核,省级政府可以制定办法对地方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实施考核。同时,未达标的城市要制定限期达标规划,向同级人大报告,加强了对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改善大气质量方面的责任。 第二是坚持源头治理,从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的角度完善相关的制度。 第三是抓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童卫东指出,现在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源于燃煤、工业、机动车,而该法对这些方面都作了有针对性的具体规定,尤其是对重点区域联防联治、重污染天气的应对措施也做了明确要求。 第四是加大了处罚的力度。据童卫东介绍,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条文有129条,其中单法律责任条款就有30条,制定了大量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并配以相应的处罚。而具体的处罚行为和种类接近90种,提高了这部法的操作性和针对性。 据悉,该法取消了现行法律中对造成大气污染事故企业事业单位罚款"最高不超过50万元"的封顶限额,增加了"按日计罚"的规定。 同时,该法还明确,造成大气污染事故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考试名词解释

1.大气污染: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 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生态环境。 2.环境空气:是指人类、植物、动物、建筑物暴露于其中的室外空气。 3.按照大气污染围分为:局部地区污染、地区性污染、广域污染、全球性污染。 4.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可以使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无 衰减地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表的长波辐射,由此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5.酸雨: 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如雾、露、霜)称为酸 雨。 6.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按其存在状态可概括为两类:气溶胶状态污染物, 气体状态污染物。 7.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包括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三大问题。 8.气溶胶状态污染物 粉尘:指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小固体颗粒,受重力作用能发生沉降,但在一段时间能保持悬浮状态。 烟:烟一般指由冶金过程形成的固体颗粒的气溶胶。 飞灰:指随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排出的分散的较细的灰分。 黑烟:由燃烧产生的能见气溶胶。 霾(灰霾):大气中悬浮的大量微小尘粒使空气浑浊,能见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天气现象。 雾:气体中液滴悬浮体的总称。 9.气溶胶:系指沉降速度可以忽略的小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 中的悬浮体系。 10.总悬浮颗粒物(T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的颗 粒物 11.可吸入颗粒物(P M10):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的颗粒 物 12.气体状态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有机化合物、硫酸烟雾、 光化学烟雾 13.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 14.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 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 15.硫酸烟雾:硫酸烟雾系大气中的SO2等硫氧化物,在有水雾、含有重金属的悬 浮颗粒或氮氧化物存在时,发生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硫酸雾或硫酸盐气溶胶。硫酸烟雾引起的刺激作用和生理反应等危害,要比SO2气体大得多。 16.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是在照射下,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氧 化剂之间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蓝色烟雾。其主要成分有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酮类和醛类等。光化学烟雾的刺激性和危害要比一次污染物强烈得多。

大气污染防治法试题

一、单选题 1、《大气污染防治法》自( B )起施行 A、2015年8月29日 B、2016年1月1日 C、2015年1月1日 D、2014年4月24日 2、( C )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市级以上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3、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公民应当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 C )。 A、大气环境保护权利 B、大气环境保护职责 C、大气环境保护义务 D、大气环境保护责任 4、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C )措施,防止、减少大气污染,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A、充分 B、适当 C、有效 D、必要 5、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防治大气污染,应当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坚持源头治理,( B )先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能源结构。 A、建设 B、规划 C、治理 D、政策 6、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建设对大气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 A )。 A、环境影响评价 B、环保验收 C、治污 D、申报 7、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在集中供热管网覆盖地区,禁止( A )扩建、分散燃煤供热锅炉; 、改建 B、新建A. C、拆除 D、乱建 8、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恶臭气体的,应当科学( D ),设置合理的防护距离,并安装净化装置或者采取其他措施,防止排放恶臭气体。 A、建设 B、管理 C、运行 D、选址 9、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对超过国家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国家下达的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地区,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 C )该地区新增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A、严格审批 B、禁止审批 C、暂停审批 D、允许审批 10、国家对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实行(B)控制。 A、浓度 B、总量 C、区域 D、种类

2017新版《大气污染防治法》试题

2016年新版《大气污染防治法》试题1 1、《大气污染防治法》自( B )起施行。 A、2015年8月29日 B、2016年1月1日 C、2015年1月1日 D、2014年4月24日 2、( C )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市级以上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3、公民应当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 C )。 A、大气环境保护权利 B、大气环境保护职责 C、大气环境保护义务 D、大气环境保护责任 4、( B )对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 A、县级政府 B、国家 C、市级政府 D、省级政府 5、防治大气污染,应当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坚持源头治理,( B )先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能源结构。 A、建设 B、规划 C、治理 D、政策 6、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建设对大气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 A )。 A、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B、环保验收

C、治污 D、申报 7、在集中供热管网覆盖地区,禁止( A )分散燃煤供热锅炉; A、新建 B、改建 C、扩建 D、乱建 8、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恶臭气体的,应当科学( D ),设置合理的防护距离,并安装净化装置或者采取其他措施,防止排放恶臭气体。 A、建设 B、管理 C、运行 D、选址 9、对超过国家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国家下达的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地区,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约谈该地区人民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并( C )该地区新增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A、严格审批 B、禁止审批 C、暂停审批 D、允许审批 10.依照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省级人民政府制定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机动车船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的,必须经( D ) A、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B、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C、国务院备案 D、国务院批准 11、《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规定,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 C )以上。 A、15% B、25%

大气污染控制考试知识点

第一章,概论 1、根据气温在垂直方向的变化,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五层。 (1. )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一般情况下,平均每升高100m下降℃. (2.)平流层:同温层气温几乎不随高度而变化;臭氧层在同温层上部,气温则随高度的增加而迅速增高。 (3.)中间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迅速下降,层顶温度可降至-83℃~ -113℃。(4.)暖层:气体温度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 (5.)散逸层:空气更加稀薄,距离地面越远,气温越高,气体电离度越大。 2、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而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质,累计到超过大气自净化过程(稀释、转化、洗净、沉降等作用)所能降低的程度,在一定的持续时间内有害于生物及非生物。 3、大气污染物按其存在形态分为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 气溶胶——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和液体粒子。 气态污染物以分子状态存在,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一次污染物——从污染源直接排放的原始物质。 二次污染物——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原有成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颗粒较小,但毒性更大。如光化学烟雾等。 4、大气污染的分类: ?按影响范围分:局域性污染、地区性污染、广域性污染和全球性污染; ?按污染物特征分:煤烟型污染、石油型污染、混合型污染和特殊性污染; ?按放射性特性分:放射性污染和物理化学污染。 大气污染源分类: ?按源的形态分:固定源(工厂烟囱)、移动源(飞机、轮船、火车等); ?按源的几何形状分:点源(烟囱)、线源(公路,一排烟囱)和面源(居民区、车间无组织排放); ?按源排放时间分:连续源(连续排放)和间断源)(间断排放)等。 5、总悬浮颗粒物——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d ≤100um 的颗粒物。 颗粒物粒径大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粒径越小,越不易在大气中沉积,长期漂浮在空气中容易被吸入人体内;

大气污染课后答案章

第八章 硫氧化物的污染控制 88 8.1 某新建电厂的设计用煤为:硫含量3%,热值26535kJ/kg 。为达到目前中国火电厂的排放标准,采用的SO 2排放控制措施至少要达到多少的脱硫效率? 解: 火电厂排放标准700mg/m 3。 3%硫含量的煤烟气中SO 2体积分数取0.3%。 则每立方米烟气中含SO 2 mg 857110644 .2233=??; 因此脱硫效率为%8.91%10085717008571=?- 8.2 某电厂采用石灰石湿法进行烟气脱硫,脱硫效率为90%。电厂燃煤含硫为3.6%,含灰为7.7%。试计算: 1)如果按化学剂量比反应,脱除每kgSO 2需要多少kg 的CaCO 3; 2)如果实际应用时CaCO 3过量30%,每燃烧一吨煤需要消耗多少CaCO 3; 3)脱硫污泥中含有60%的水分和40%CaSO 4.2H 2O ,如果灰渣与脱硫污泥一起排放,每吨燃煤会排放多少污泥? 解: 1)↑+?→++22322322CO O H CaSO O H SO CaCO kg m 164100= m=1.5625kg 2)每燃烧1t 煤产生SO 2约 kg t 722100 6.3=?,约去除72×0.9=64.8kg 。 因此消耗CaCO 3 kg m 13264 8.641003.1=??=。 3)CaSO 4.2H 2O 生成量 kg 174172648.64=?;则燃烧1t 煤脱硫污泥排放量为t 4354.0174=,同时排放灰渣77kg 。 8.3 一冶炼厂尾气采用二级催化转化制酸工艺回收SO 2。尾气中含SO 2为7.8%、O 2为10.8%、N 2为81.4%(体积)。如果第一级的SO 2回收效率为98%,总的回收效率为99.7%。计算: 1)第二级工艺的回收效率为多少? 2)如果第二级催化床操作温度为420。C ,催化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K=300,反应平衡时SO 2的转化率为多少?其中,5.0)(223O SO SO y y y K ?= 。 解: 1)由)1)(1(121ηηη---=T ,)1%)(981(1%7.992η---=,解得%852=η。 2)设总体积为100,则SO 27.8体积,O 210.8体积,N 281.4体积。经第一级催化转化后余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

填空 1、气溶胶态污染物:粉尘、烟、飞灰、黑烟、雾P4 2、气态污染物总体上可分为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碳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素化合物五大类。P5 3、大气污染源按来源可以分为自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两种。 其中人为污染源按污染源的空间分布可分为点源、面源,按照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不同,分为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和交通运输污染源三类。 4、煤的工业分析包括测定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估测硫含量和热值。P30 5、逆温有辐射逆温、下沉逆温、平流逆温、湍流逆温、锋面逆温五种。(P74) 6、吸附再生方法有加热解吸再生、降压或真空解吸再生、溶剂萃取再生、置换再生、化学转化再生。(267页) 7、常用的除尘器可分为机械除尘器、电除尘器、带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P161 8、煤中含有黄铁矿硫(FeS2)、硫酸盐硫(MeSO4)、有机硫(CxHySz)和元素硫四种形态的硫。P31 9、地方性风场有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环流三种 10、烟囱有效高度为烟囱几何高度H S与烟气抬升高度△H 之和。 11、大气稳定度分类:不稳定、稳定、中性三种(书上) 在我国分为极不稳定、较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较稳定、稳定六种(老师课堂讲的)P73 12、净化装置技术指标主要有处理气体流量、净化效率和压力损失等。P141 13、粉尘物理性指标:粉尘的密度、安息角与滑动角、比表面积、含水率、润湿性、荷电性与导电性、粘附性及自然性和爆炸性。(P132) 14、影响旋风除尘器效率的因素有二次效应、比例尺寸、烟尘的物理性质、操作变量。P171 15、在除尘电晕电场中存在电场荷电(碰撞荷电)、扩散荷电两种粒子荷电机理。 三、简答 1、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P20) ①实施清洁生产②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③建立综合性工业基地 2、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的种类和作用(P22)只要回答种类和作用即可 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管理、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以及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大气污染排放标准的依据。②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和进行净化装置设计的而依据。③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是为保证达到污染物排放标准而从某一方面做出具体技术规定,目的是使生产、设计和管理人员容易掌握和执行。④大气污染警报标准:警报标准的规定,主要建立在对人体健康的影影响和生物城市限度的综合研究基础之上。 3、影响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 ①空气条件②温度条件③时间条件④燃料与空气混合条件 4、高斯扩散模式四点假设(P37) ①污染物在Y,Z轴上的分布符合高斯分布;②在全部空间中风速是均匀的,稳定的;③源强是连续均匀的;④在扩散过程中污染物的质量是守恒的。 5、烟囱高度计算方法(P109)自己看书,精简地回答 6、简述亨利定律(P242) 答: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与气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成正比。 7、物理吸附的特征(P262) 答:①吸附质与吸附剂间不发生化学反应;②吸附过程极快,参与吸附的各相间常常瞬间即达平衡;③吸附为放热反应;④吸附剂与吸附质间的吸附不强,当气体中吸附质分压降低或温度升高时,被吸附的气体易于从固体表面逸出,而不改变气体原来的性质。 8、化学吸附的特征(P262) ①吸附有很强的选择性;②吸附速率较慢,达到吸附平衡需相当长的时间; ③升高温度可提高吸附速率。 9、吸附再生的方法:(P267)(1)加热解析再生(2)降压或真空解吸再生 (3)置换再生(4)溶剂萃取再生(5)化学转化再生 四、问答 1、论述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P19)

大气污染课后答案-4章

四章 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 4.1 污染源的东侧为峭壁,其高度比污染源高得多。设有效源高为H ,污染源到峭壁的距离为L ,峭壁对烟流扩散起全反射作用。试推导吹南风时高架连续点源的扩散模式。当吹北风时,这一模式又变成何种形式? 解: 吹南风时以风向为x 轴,y 轴指向峭壁,原点为点源在地面上的投 影。若不存在峭壁,则有 ]}2)(exp[]2)(){exp[2exp(2),,,(2 2 2222' z z y z y H z H z y u Q H z y x σσσσσπρ+-+---= 现存在峭壁,可考虑ρ为实源与虚源在所关心点贡献之和。 实源]}2)(exp[]2)(){exp[2exp(22 2 22221z z y z y H z H z y u Q σσσσσπρ+-+---= 虚源]}2)(exp[]2)(]{exp[2)2(exp[22 2 22222z z y z y H z H z y L u Q σσσσσπρ+-+----= 因此]}2)(exp[]2)(){exp[2exp(22 2 2222z z y z y H z H z y u Q σσσσσπρ+-+---=+ ]}2)(exp[]2)(]{exp[2)2(exp[22 2 2222z z y z y H z H z y L u Q σσσσσπ+-+---- =]}2)(exp[]2)(]}{exp[2)2(exp[)2{exp(222 222 222z z y y z y H z H z y L y u Q σσσσσσπ+-+----+- 刮北风时,坐标系建立不变,则结果仍为上式。

大气污染防治法试题和答案解析

.WORD.格式.
?
1、(单选题)城市人民政府可以划定并公布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并根据大气环境质量改善要求,逐 步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高污染燃料的目录由( )确定。
? ? ? ?
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D.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正确答案:D
?
用户选择:
2、(单选题)国家建立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 )重点区域内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 ? ? ?
A.综合治理 B.统筹协调 C.统一排放标准 D.联防联控
正确答案:B
?
用户选择:
3、(单选题)关于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 ? ?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须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B.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以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为依据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制定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D.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组织专家进行审查和论证,并征求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 事业单位和公众等方面的意见
正确答案:A
?
用户选择:
.资料分享.

.WORD.格式.
4、(单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暂时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建设单 位应当对裸露地面进行覆盖;超过( )个月的,应当进行绿化、铺装或者遮盖。
? ? ? ?
A.三 B.五 C.二 D.四
正确答案:A
?
用户选择:
5、(单选题)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从( )开始实施。
? ? ? ?
A.2015 年 12 月 1 日 B.2016 年 3 月 1 日 C.2016 年 6 月 1 日 D.2016 年 1 月 1 日
正确答案:D
?
用户选择:
6、(单选题)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以临时更换机动车污染控制装置等弄 虚作假的方式通过机动车排放检验或者破坏机动车车载排放诊断系统的,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 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机动车所有人处( )的罚款。
? ? ? ?
A.3000 元 B.10000 元 C.1000 元 D.5000 元
正确答案:D
?
用户选择:
7、(单选题)国家倡导环保驾驶,鼓励燃油机动车驾驶人在不影响道路通行且需停车( )以上的情 况下熄灭发动机,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资料分享.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5份)

名词解释 1.TSP:总悬浮颗粒物。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的颗粒物。 2.大气稳定度:指在垂直方向上大气稳定的程度,即是否易于发生对流。 3.烟气脱硝:除通过改进燃烧技术控制氮氧化物排放外,有些情况还要对冷却后的烟气进行处理,以降低氮氧化物排放量。 4.空气过剩系数: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 5.气体吸附:指用多孔固体吸附剂将气体混合物中一种或数组分被浓集于固体表面,而与其他组分分离的过程。 简答 1.除尘器可以分为哪几类?就其中两种简述其作用机理。 2.太原市的主要污染源有哪些?针对其污染有什么解决方案? 3.烟囱的高度设计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4.气态污染物的控制技术有哪些,并说明其发展方向。 5.根据如今的汽车燃油问题,发挥想象,畅想未来新工具。 答案 (一)根据除尘器的作用机理,可将其分为四种,分别为机械除尘器,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与湿式除尘器。(1)机械除尘器通常指利用质量力的作用使颗粒物与气流分离的装置,包括重力沉降室,惯性除尘

器和旋风除尘器。含尘气体进入重力沉降室后,由于扩大了流动截面积而使气体流速大大降低,使较重的颗粒在重力作用下缓慢向灰斗沉降;在沉降室内设置各种挡板,使含尘气体流冲击在挡板上,气流方向发生急剧变化,借助颗粒本身的惯性力,使其与气流分离;旋风除尘器是利用旋转气流产生的离心力使颗粒从气流中分离。(2)电除尘器是含尘气体在通过高压电场进行电离的过程中,使尘粒荷电,并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使尘粒沉积在集尘极上,将尘粒从含尘极上分离出来。 (三) (1)工矿企业点源排放筒高度不得低于它所从属建筑物高度的两倍。 (2)排放大气污染物的排气筒,其高度不得低于15米 (3)排气筒高度应比主厂房最高点高出3米以上 (4)分散的烟囱不利于产生较高的抬升高度,当需要设计几个烟囱时,尽量采用多管集合烟囱 (二)气态污染物的控制技术有吸收法,吸附法,催化法。 填空 1.燃烧过程的“三T”条件为:温度、时间和湍流度。 2/煤的成分表示方法中常用的基准有:收到基、空气干燥基、干燥基

大气污染课后答案 1章

第十二章 大气污染和全球气候 减少煤炭燃烧所排放的CO 2的一种办法是采用第八章所介绍的吸收法净化尾气,但必须使用碱性足够强的溶液,以便于在去除SO 2的同时去除CO 2。 (a )大量地净化这种尾气应该选用什么反应剂 (b )电力工业估算了这一方法的成本,发现成本非常高,由此建议通过植树造林、发展农业或其他农作物来吸收大气中CO 2,该方法去除单位CO 2的成本要比用化学试剂吸收CO 2的成本低。请您分析这一建议的优缺点。 解: a.吸收法净化尾气应选择石灰浆液、Ca(OH)2等,或利用双碱法Na 2SO 3溶液吸收。 b.通过植树造林,吸收单位CO 2成本降低;但绿化工作完成需一定时间积累和人力物力投入。 能被我们眼睛感觉到的可见光,是波长在~m μ之间的电磁辐射,它刚好对应于太阳辐射强度的最大值,请您大致解释这一现象。 . 解: 由于温室气体能够吸收红外长波辐射,而臭氧层能够有效防止紫外线辐射。相比之下,大气层中几乎没有吸收可见光的成分,因此可见光对应于太阳辐射最大值。 地球上海洋的平均深度为3.8km ,大部分深海的平均温度为4。 C ,海水的热膨胀系数为0。但是,海洋表层1km 范围内平均温度为4。C 左右,这层海水的热膨胀系数为。C 。请估算,当表层1km 范围内的海水温度升高1。C 时海平面将上升多少 解: 设温度升高前海平面高度h 1,升高后海平面高度为h 2,则)1(12t h h ?+=α m t h h h h 12.0100012.01000112=??=?=-=?α 某热电厂拟通过购买大片雨林去除空气中CO 2,经计算若购买48000hm 2的雨林,可在40

2020年新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要点解读.doc

2020年新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要点解读防治大气污染对我们人类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我为大家搜集的一篇"2019年新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要点解读",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 会议于2019年8月29日修订通过,并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从修订前的七章66条,扩展到现在的八章9条,法律条文增加了近一倍。该法修改按照中央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修改完善: 一、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强化地方政府责任,加强考核和监督。规定了地方政府对辖区大气环境质量负责、环境保护部对省级政府实行考核、未达标城市政府应当编制限期达标规划、上级环保部门对未完成任务的下级政府负责人实行约谈和区域限批等一系列制度措施。 二、坚持源头治理,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能源结构,提高相关产品质量标准。一是明确坚持源头治理,规划先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能源结构。二是明确制定燃煤、石焦油、生物质燃料、涂料等函挥发性有机物的产品、烟花爆竹及过滤等产品的质量标准,应当明确大气环境保护要求。三是规定了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调整能源结构,推广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 三、从实际出发,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大气污

染防治标准,完善相关制度。新增"大气污染防治标准和限期达标规划"章节并前置,规范大气污染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行为,以及标准运用和落实。 四、坚持问题导向,抓住主要矛盾,着力解决燃煤、机动车船等大气污染问题。实现了从单一污染物控制向多污染协同控制,从末端治理项全过程控制、精细化管理的转变。在第四章"大气污染物防治措施"中,对加强燃煤、工业、机动车船、扬尘、农业等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作出具体规定。例如在加强燃煤污染防治方面,一是明确要求优化煤炭使用方式,推广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逐步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二是明确国家推行煤炭洗选加工,降低煤炭的硫分和灰分,限制高硫量、高灰分煤炭的开采。三是明确国家禁止进口。销售和燃用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煤炭,鼓励燃用优质燃煤。四是加强民用散煤的管理。五是加强对燃煤供热锅炉的管理。六是对工业锅炉进行规范。七是对燃煤电厂和其他燃煤单位提出排放控制要求。 五、加强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完善重污染天气应对措施。一是推行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要求对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氨等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实施协同控制。二是增设专章规定了重污染天气应对。明确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并发布重污染天气预报等。 六、加大对大气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一是除倡导性的规定外,有违法行为就有处罚。新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条文有9条,其中法律责任条款就有30条,规定了大量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并有相应的

大气污染控制考试试卷A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考试试卷A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专业:环境工程 闭卷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选项的代码填入题后的( )中(本大题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 1、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规定了( )种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A 、6 B 、8 C 、9 D 、11 2、从地面连续点源扩散公式可以发现,地面连续点源造成的污染物浓度恰是无界空间连续点源所造成的浓度的( )倍。 A 、2 B 、3 C 、3.5 D 、4 3、下列气体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 A 、N 2O B 、CO 2 C 、CH 4 D 、SO 2 4、关于袋式除尘器叙述正确的是:( ) A 、除尘效率低于旋风除尘器; B 、随着烟流速度的增加,除尘效率显着提高; C 、属于湿式除尘器; D 、颗粒层增厚,使得滤料两侧压力差增加。 5、采用电除尘器除尘,烟气中粉尘的比电阻最佳范围是( )。 A 、小于104Ω·cm B 、104~1010Ω·cm C 、104~1012Ω·cm D 、大于1012Ω·cm 6、若已知理论空气量为10.47m N 3/kg 重油,理论烟气量为11.01m N 3/kg 重油,空气过剩系数为1.2,实际烟气量为( ) m N 3/kg 重油。 A 、13.21 B 、13.52 C 、13.10 D 、12.56 7、若除尘器进口和出口气体流量分别为6500 m N 3/h 和5500 m N 3/h,该除尘器的设计处理气体流量为( )m N 3/h 。 A 、1000 B 、2000 C 、12000 D 、6000 8、旋风除尘器是利用旋转气流产生的( )把尘粒甩向筒壁,使得尘粒和气流分离的装置。 A 、重力 B 、离心力 C 、惯性力 D 、电场力 9、除尘过程中,分离力直接作用在尘粒上而非作用在整个气流上的除尘装置是( )。 A 、旋风除尘器 B 、惯性除尘器 C 、电除尘器 D 、袋式除尘器 10、下列哪个条件会造成烟气抬升高度的增加( ) A 、风速增加,排气速率增加,烟气温度降低; B 、风速增加,排气速率降低,烟气温度增加; C 、风速降低,排气速率增加,烟气温度降低; D 、风速降低,排气速率增加,烟气温度增加; 11、根据公式计算出某城市五项空气分指数分别为 50.2、40.0、80.1、70.9、50.3,则该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为( );污染等级为( )。 A 、80,II 级; B 、80,III 级; C 、81,II 级; D 、81,III 级 院系: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新版《大气污染防治法》试题

2016年新版《大气污染防治法》试题1 1、《大气污染防治法》自( B )起施行。 A、2015年8月29日 B、2016年1月1日 C、2015年1月1日D、2014年4月24日 2、( C )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市级以上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3、公民应当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得生活方式,自觉履行( C)。 A、大气环境保护权利B、大气环境保护职责 C、大气环境保护义务 D、大气环境保护责任 4、( B)对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 A、县级政府B、国家 C、市级政府D、省级政府 5、防治大气污染,应当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坚持源头治理,( B)先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能源结构。 A、建设B、规划 C、治理 D、政策 6、企业事业单位与其她生产经营者建设对大气环境有影响得项目,应当依法进行( A )。 A、进行环境影响评价B、环保验收 C、治污D、申报 7、在集中供热管网覆盖地区,禁止( A)分散燃煤供热锅炉;

A、新建B、改建 C、扩建D、乱建 8、企业事业单位与其她生产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恶臭气体得,应当科学( D ),设置合理得防护距离,并安装净化装置或者采取其她措施,防止排放恶臭气体、 A、建设 B、管理 C、运行 D、选址 9、对超过国家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国家下达得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得地区,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约谈该地区人民政府得主要负责人,并( C )该地区新增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A、严格审批 B、禁止审批 C、暂停审批 D、允许审批 10、依照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省级人民政府制定严于国家排放标准得机动车船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得,必须经( D) A、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B、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C、国务院备案 D、国务院批准 11、《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规定,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 C )以上、 A、15% B、25% C、10% D、2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