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对角度的认识

中国古代对角度的认识

中国古代对角度的认识
中国古代对角度的认识

中國古代對角度的認識

李國偉

一、角的定義

除了點、線、面、體之外,角度應該是人類幾何直覺不難掌握的一個概念。但是在中國古典的天文、曆學與數學中,角度的認識似乎有欠圓滿。錢寶琮曾說︰「中國古代不知利用角度,然有《周髀》測望術,日、月、星辰在天空中地位,亦大概可知矣。」〔註1〕他還說︰「在後世數學書中,一般角的概念沒有得到

應有的重視。」〔註2〕關增建則說︰「中國古代 365 分度方法對於確定天體空間方位是有效的,惟其有效,才阻滯了其他分度方法的產生,導致了角度概念的不發達。」〔註3〕黃一農認為:「中國古代的天文家在明末西學傳入之前,一直未發展出近似西方幾何學嚴整的角度概念。當量度星體的角大小或兩點間的角距離時,文獻中所用古度值的意義常因人而異,有時近於現代的角度值,有時卻直接以渾儀環上的刻劃差來表示,故當以窺管測極星距極度或日、月的體徑時,其值往往較今幾何學中的角度值大一倍左右。」〔註4〕劉君燦更進一步斷言:「中國除了直角之外沒有一般的角度觀念。」〔註5〕

其實角度比點、線等基本幾何概念的內涵更為豐富,因此可以從邏輯上等價,但著眼點迥異的方向來認識它。若要講究起來,現代數學甚至可由向量空間、旋轉群等出發,再逐步引入角度的概念。〔註6〕西方古典幾何學的代表作是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根據 Thomas L. Heath 的翻譯,定義八描述了平面角度的意義:

A plane angle is the inclination to one another of two lines in a plane which meet one another and do not lie in a straight line.〔註7〕

這個定義在利瑪竇與徐光啟的《幾何原本》中譯為:「平角者,兩直線于平面縱橫相遇交接處。」〔註8〕並沒有點出「inclination」的意味。Heath 認為 inclination 是歐幾里得的創意,因為在他之前一般人是把角看作折曲或折斷的線。Heath 還綜述了西方古代對角度的種種不同看法,甚至角度應屬「質」、「量」還是「關係」哪一種範疇,也引起不少的議論。最後他引用十九世紀末Schotten 的說法,把角度的定義方式劃分為三類:

(一)角是兩條直線方向間的差別。

(二)角是從一邊旋轉到達另一邊的量。

(三)角是兩條直線相夾的那部分平面。

既然西方幾何學中對角的認識也有幾套體系,我們似乎應該更致力釐清中國對角度理解的遞嬗與特色,而不必執著在古代是否有現代角度觀念的問題上。

二、技藝裡的角度

角是一個非常簡單而易見的幾何觀念,古代人民通過農具、兵器、車輛、樂器的製造不可能不發現角的存在。但是「角」這個字的原意,按《說文解字》是指「獸角」,最初並不用它來稱呼幾何量。《考工記》裡是以「倨勾」表示角度,倨表鈍,勾表銳,正如用「多少」表示量,「長短」表示長。《考工記》的《冶氏》有「已倨則不入,已勾則不決,……倨勾外博。……倨勾中矩。」《韗人》有「倨勾磬折」,《磬氏》有「為磬,倨勾一矩有半。」《車人》有「倨勾磬折,謂之中地。」可見「倨勾」是泛指直線的曲折程度,這有點類似歐幾里得以前希臘人對角的定義。《車人》中也記載了一些特殊的角,所謂「半矩謂之宣,一宣有半謂之欘,一欘有半謂之柯,一柯有半謂之磬折。」很多論述都由此推算出宣是45°,欘是67°30',柯是101°15',磬折是151°52'30"。不過脫離開技藝的場所,這些角度並沒有繼續發展下去。本來有機會作為一般角統稱的「倨勾」,後來也不見了蹤跡。這一脈最有可能與西方角度觀念合流的思路,在中國很令人惋惜的未能發揚起來。

《考工記》還有另一條可以發展出角度的脈絡。《築氏》有「合六而成規」,《弓人》有「為天子之弓,合九而成規。為諸侯之弓,合七而成規。大夫之弓,合五而成規。士之弓,合三而成規。」錢寶琮說:「這是用圓心角的大小來規定弓背的曲率。」〔註2〕似乎斷言過強了。我們只能說用圓弧的長度規定了弓背的彎曲程度,而圓弧有可能引出角度的觀念。即使沒有把圓心角明確的指出來,圓弧的度量也可以看作是一種與角度在邏輯上等價的系統。這種觀念在描述天球上星體的位置與運動方面,更有它不可磨滅的價值。

三、天文裡的「度」

中國古代天體運動的度量是以太陽的運動為定標準的依據。「天之動也,一晝一夜而運過周,星從天而西,日違天而東。日之所行與運周,在天成度,在曆成日。」〔註9〕這裡所成的度又如何確定呢?「曆數之生也,乃立儀、表,以校日景。景長則日遠,天度之端也。日發其端,周而為歲,然其景不復,四周千四百六十一日,而景復初,是則日行之終。以周除日,得三百六十五四分度之一,

為歲之日數。日日行一度,亦為天度。」〔註10〕因此周天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度著眼點不在圓心角的度量,而是天體間距離的標定。「度」這個字的本意便是指長度。「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長短也。」〔註11〕「故體有長短,檢以度;」〔註12〕關增建在他的論文中相當清楚說明了這種以長度量天的體系。

《周髀算經》卷下明確的記載了分圓的方法:「術曰:倍正南方,以正勾定之。即平地徑二十一步,周六十三步。令其平矩以水正,則位徑一百二十一尺七寸五分。因而三之,為三百六十五尺、四分尺之一,以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審定分之無令有纖微。分度以定則正督經緯。而四分之一合各九十一度、十六分度之五,於是圓定而正。」〔註13〕在這種運作下,圓弧對應的圓心角幾乎已經呼之欲出,但是古人的眼光並沒有這麼看。他們「立表正南北之中央,以繩繫顛,……立周度者,各以其所先至游儀度上。車輻引繩,就中央之正以為轂,則正矣。」〔註14〕用對應比例的思想,以地面的尺寸量起天體的度數。但是因為眾星繞極旋轉,而所畫圓心並不在極下,所以測出的地面弧長並不完全正比於周天的弧長。即使《周髀》體系內的蓋天家知道這種偏差,他們也不可能跑到極下去作測量。蓋天說的這種弱點在渾天說中可以得到相當的校正,因為在渾天的模式裡,只要把渾儀擺到「地中」,則子午環上的分度就正比於天球上的分度。因此我們可以說,在適當的天體模式下,以弧長作為度量的體系,是邏輯等價於角度,特別是用 radian 作單位的角度體系。只不過這種等價關係有一方,是中國古代不曾自覺認識清楚的。

四、幾何裡的「隅」與「角」

《周髀算經》雖然在地面畫圓分度,但是這種分度方法並沒有應用到中國古代的幾何體系,去度量不同角的大小。數學中最重要的一個角度概念就是直角,以「矩」作為度量它的工具。所謂「矩者,所以矩方器械,令不失其形也。」〔註15〕但是「矩」在很多場合也指矩形,所以要指矩形的頂角時只好使用另外一個說法「隅」了。「隅」本指房子的角落,例如《論語.述而》有名的說法:「舉一隅不以三隅反」。「隅」逐漸普遍用來指各種建築物的角落,進而在幾何上稱謂等於直角的角。例如《考工記》有「宮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詩.邶風.靜女》有「俟我乎城隅」。《周髀算經》有「勾廣三,股脩四,徑隅五。」〔註16〕《九章算術.勾股》有「東門南至隅步數,以乘南門東至隅步數為實。」〔註17〕

值得注意的是《周髀算經》與《九章算術》的正文,除了以上引用「隅」的例子外,並沒有用「角」的文句。或者可推斷在這兩本書成書的時間,數學家的注意力基本上還在指謂直角的「隅」。由尖銳獸角引申來,有可能指謂非直角的

「角」,還未贏得它應有的地位。《漢書.律曆志》說:「角,觸也,物觸地而出,戴芒角也。」〔註18〕「角」的解釋雖然脫離開獸角,但仍然是描寫尖銳的形狀。因為現代中國人已極少使用「隅」字,這種數學術語由「隅」為主,演化到以「角」為主的歷史,似乎也反映了由直角走向一般角的認識過程。

三國時期的趙爽在注《周髀算經》時已說過:「隅,角也。」〔註19〕可見到三世紀時「角」的用法至少與「隅」已相當接近了。趙爽用「角」的例子在注文中有「伸圓之周而為勾,展方之匝而為股,共結一角,邪適弦五。」〔註20〕在他著名的「勾股圓方圖」那段論說中有「開矩勾之角,……,開矩股之角。」〔註21〕但與趙爽同時代的劉徽在《九章算術》注中,似乎比較愛「隅」字,例如:

「三面,三廉,一隅皆已有冪,」

「陽馬之形,方錐一隅也。今謂四柱屋隅為陽馬。」

「依隅之周半於依垣,」

「兩隅相去一丈為弦,」

「滿此方則兩端之矩重於隅中,」

「令黃冪連於下隅,」〔註22〕

劉徽用「角」的一個為人熟知的例子,是《勾股》章開始解釋勾股形時說:「短面曰勾,長面曰股,相與結角曰弦。」〔註23〕此處「相與結角」的說法與前引趙爽注「共結一角」類似,但因劉徽基本上是以「隅」稱呼直角,所以這句話的另一種合理解釋是:「直角三角形的短邊叫勾,長邊叫股,與短邊(或長邊)結角的邊叫弦」。此處用「角」而不用「隅」,應該是強調所結的角不會是直角。劉徽另一個用「角」的地方是在討論開方時說:「欲除朱冪之角黃乙之冪,其意如初之所得也。」〔註24〕這個「角」字用得相當特殊,因為隨後討論開立方時,又恢復使用「隅」。「隅」字在開方術裡的用法為後代的數學書籍承襲下去,衍申到唐初《緝古算經》時,甚至以實、方、廉、隅來說明方程的各項係數。

劉徽以後,在開方術之外,「隅」、「角」出現的場合可舉其大要如下。

五世紀的《孫子算經》有「今有田,桑生中央,從角至桑一百四十七步,問田幾何?……術曰:置角至桑一百四十七步,……」〔註25〕但是此題目中的「角」字,到六世紀甄鸞的《五曹算經》裡卻又改為「隅」字。

唐朝李淳風注《周髀算經》用過「角隅正方,自然之數」〔註26〕的說法。注《九章算術》用過「自然從角至角,其徑二尺可知。……角徑亦皆一尺。更從觚角外畔圍繞為規,……」〔註27〕此處「從角至角」度量的始終是角的頂點,但是不應把「角」字解釋作或等同於「點」字,因為沒有角的烘托,點的位置就失去了著落。並且由此可見「角」字使用的意味已漸隱含較廣義的角了。

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裡討論隙積術時曾說過:「芻童求見實方之積,隙積求見合角不盡,益出羨積也。」其中所合之角是一個方錐的頂角(如圖一),〔註28〕所以「角」字也可以指立體角了。

圖一

南宋楊輝在《詳解九章算法》討論垛積時,用了「三角垛」、「四隅垛」的名稱,還沒有把「四隅」稱為「四角」。但到元朝朱世傑《四元玉鑑》裡已稱「四角垛」。〔註29〕對於城牆的四隅也改用四角:「令侵城四角週迴撅圜池」。〔註30〕類似《孫子算經》的「桑生田中」題目,變成直田中生出竹,已知「四角至竹各十三」。〔註31〕當「角」連「隅」也取代之後,「角」字真的成為一種統稱的名詞。

《四元玉鑑》裡談到八角形,〔註32〕到明朝程大位《算法統宗》〔註33〕更是普遍的使用「圓容六角」、「六角容圓」、「圓容三角」、「三角容圓」、「三角田」、「六角形」、「八角形」等,「角」在稱呼多邊形的用法上已與現代沒有什麼出入了。

在幾何學的劇場內,「隅」由稱呼直角的正統地位,逐漸抽象化成開方法的用辭,而被「角」擠出了舞台。這種由「隅」到「角」的演化過程,相當程度也反映了中國古典幾何學,從對直角三角形的關注中,逐漸把視線轉移到更一般的平面圖形。例如南宋秦九韶《數書九章》卷五田域類的「尖田求積」、「三斜求積」、「斜蕩求積」、「計地容民」,就討論了在此之前未曾有過的題型。雖然秦九韶的公式仍可由勾股形逐步導來,〔註34〕但在題目的表現上已經脫離勾股形的簡單堆疊。

五、「角」的遞嬗

「角」字為什麼會由「獸角」逐步提升到對一般角的統稱,並不容易從文獻中確認它的原委與軌跡。本文嘗試提出一條看來合理的路徑。

獸角衍申的直覺意義自然會包含尖銳感,因此前面引過《漢書.律曆志》便曾說:「角,觸也,物觸地而出,戴芒角也。」按《說文》「芒」是指草端,在尖銳的意義上,「芒」與「角」便結合在一起了,也因此對光芒的形容就可以用「角」字。以《史記.天官書》為例,用「角」描述星光的語句可列舉如下:〔註35〕

「天一、槍、棓、矛、盾,動搖、角、大,兵起。」

「庫有五車。車星角,若益眾,及不具,無處車馬。」

「狼角、變色、多盜賊。」

「軍星動、角、益希,及五星犯北落,入軍,軍起。」

「其角動,乍小乍大,若色數變,人主有憂。」

「若角動,繞環之,及乍前乍後,左右,殃益大。」

「赤角,犯我城。黃角,地之爭。白角,哭泣之聲。青角,有兵、憂。黑角,則水。」

「小以角動,兵起。……角,敢戰。……順角所指,吉。」

「赤角有戰。白角有喪。黑圜角憂,有水事。青圜小角憂,有木事。黃圜和角,有土事,有年。」

「青角,兵憂。黑角,水。」

「赤角,犯我城。黃角,地之爭。白角,號泣之聲。」

「昭明星大而白,無角,乍上乍下。」

這些觀察到的芒角,可能是因窺管測象而產生。黃一農以銅管仿製窺管,從實驗中證實了這種觀察的可能性。〔註36〕其它用「芒」與「角」的例子還有,北周庾季才的《靈台秘苑》中稱:「動者光體搖動;芒者光耀生芒刺;角者頭角長大芒;喜者光色潤澤;恕(怒)者光芒威大潤澤。」可能是明朝劉基所輯,但託之唐朝李淳風所撰的《觀象玩占》裡,芒角已有更量化的定義:「光曜外出生鋒曰芒,五寸以下謂之芒:芒而長四出曰角,一曰七寸以上謂之角。」〔註37〕

芒角的產生應該是對稱的,也就是把芒角的端連起來會形成正多邊形。對於正多邊形古代也有一個特殊的字「觚」來描述。《漢書.律曆志》說:「其算法用竹,徑一分,長六寸,二百七十一枚而成六觚,為一握。」〔註38〕劉徽在注解《九章算術》求圓田的方法時,涉及六邊、十二邊、二十四邊、四十八邊、九十六邊、一百九十二邊、一千五百三十六邊、三千七十二邊的正方形。雖然南宋鮑澣之刻本及明《永樂大典》本均用若干「弧」,但清朝戴震校為若干「觚」。「觚」字本意為有八稜的酒器,上古原是以獸角盛酒飲酒,因此用來命名酒器的字多從角。這種字源的親近性以及通過對星光描述的媒介,終致「觚」「角」不分。「角」從尖銳的芒角,過渡到寬厚的觚角,再統合了隅角,而日漸成為一般角的統稱。

五、「角」的遞嬗

「角」字為什麼會由「獸角」逐步提升到對一般角的統稱,並不容易從文獻中確認它的原委與軌跡。本文嘗試提出一條看來合理的路徑。

獸角衍申的直覺意義自然會包含尖銳感,因此前面引過《漢書.律曆志》便曾說:「角,觸也,物觸地而出,戴芒角也。」按《說文》「芒」是指草端,在尖銳的意義上,「芒」與「角」便結合在一起了,也因此對光芒的形容就可以用「角」字。以《史記.天官書》為例,用「角」描述星光的語句可列舉如下:〔註35〕

「天一、槍、棓、矛、盾,動搖、角、大,兵起。」

「庫有五車。車星角,若益眾,及不具,無處車馬。」

「狼角、變色、多盜賊。」

「軍星動、角、益希,及五星犯北落,入軍,軍起。」

「其角動,乍小乍大,若色數變,人主有憂。」

「若角動,繞環之,及乍前乍後,左右,殃益大。」

「赤角,犯我城。黃角,地之爭。白角,哭泣之聲。青角,有兵、憂。黑角,則水。」

「小以角動,兵起。……角,敢戰。……順角所指,吉。」

「赤角有戰。白角有喪。黑圜角憂,有水事。青圜小角憂,有木事。黃圜和角,有土事,有年。」

「青角,兵憂。黑角,水。」

「赤角,犯我城。黃角,地之爭。白角,號泣之聲。」

「昭明星大而白,無角,乍上乍下。」

這些觀察到的芒角,可能是因窺管測象而產生。黃一農以銅管仿製窺管,從實驗中證實了這種觀察的可能性。〔註36〕其它用「芒」與「角」的例子還有,北周庾季才的《靈台秘苑》中稱:「動者光體搖動;芒者光耀生芒刺;角者頭角長大芒;喜者光色潤澤;恕(怒)者光芒威大潤澤。」可能是明朝劉基所輯,但託之唐朝李淳風所撰的《觀象玩占》裡,芒角已有更量化的定義:「光曜外出生鋒曰芒,五寸以下謂之芒:芒而長四出曰角,一曰七寸以上謂之角。」〔註37〕

芒角的產生應該是對稱的,也就是把芒角的端連起來會形成正多邊形。對於正多邊形古代也有一個特殊的字「觚」來描述。《漢書.律曆志》說:「其算法用竹,徑一分,長六寸,二百七十一枚而成六觚,為一握。」〔註38〕劉徽在注解《九章算術》求圓田的方法時,涉及六邊、十二邊、二十四邊、四十八邊、九十六邊、一百九十二邊、一千五百三十六邊、三千七十二邊的正方形。雖然南宋鮑澣之刻本及明《永樂大典》本均用若干「弧」,但清朝戴震校為若干「觚」。「觚」字本意為有八稜的酒器,上古原是以獸角盛酒飲酒,因此用來命名酒器的字多從角。這種字源的親近性以及通過對星光描述的媒介,終致「觚」「角」不分。「角」從尖銳的芒角,過渡到寬厚的觚角,再統合了隅角,而日漸成為一般角的統稱。

谈谈对电的认识及怎样防止触电

谈谈对电的认识及怎样防止触电 一、对电的认识: 就我们所知,电是一种非自然现象。电是像电子和质子这样的亚原子粒子之间的产生排斥和吸引力的一种属性。它是自生物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之一。电或电荷有两种:我们把一种叫做交流电、另一种叫直流电。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带电物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电是能的一种形式,包括负电和正电两类,它们分别由电子和原子核中的质子组成,或由电子和正电子组成,通常以静电单位(如静电库仑)或电磁单位(如库仑)度量,从摩擦生电物体的吸引和排斥上可以观察到它的存在,在一定自然现象中(如闪电或北极光)也能观察到它,通常以电流的形式得到利用。 在中国,古人认为电的现象是阴气与阳气相激而生成的,《说文解字》有“电,阴阳激耀也,从雨从申”。《字汇》有“雷从回,电从申。阴阳以回薄而成雷,以申泄而为电”。在古籍论衡,约公元一世纪,即东汉时期)一书中曾有关于静电的记载,当琥珀或玳瑁经摩擦后,便能吸引轻小物体,也记述了以丝绸摩擦起电的现象,但古代中国对于电并没有太多了解。 西元前600年左右,希腊的哲学家泰利斯(Thales,640-546B.C.)就知道琥珀的摩擦会吸引绒毛或木屑,这种现象称为静电。而英文中的电在古希腊文的意思就是“琥珀”。 美国的科学家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认为电是一种没有重量的流体,存在于所有物体中。他做了多次实验,并首次提出了电流的概念,富兰克林的这一说法,在当时确实能够比较圆满地解释一些电的现象,但对于电的本质的认识与我们现在的“两个物体互相磨擦时,容易移动的恰恰是带负电的电子”的看法却是相反。 1752年,他在一个风筝实验中,将系上钥匙的风筝用金属线放到云层中,被雨淋湿的金属线将空中的闪电引到手指与钥匙之间,证明了空中的闪电与地面上的电是同一回事。 1799年,意大利科学家伏特以含食盐水的湿抹布,夹在银和锌的圆形板中间,堆积成圆柱状,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电池-伏特电池。 1821年英国人…法拉第?完成了一项重大的电发明。在这两年之前,奥斯特已发现如果电路中有电流通过,它附近的普通罗盘的磁针就会发生偏移。法拉第从中得到启发,认为假如磁铁固定,线圈就可能会运动。根据这种设想,他成功地发明了一种简单的装置。在装置内,只要有电流通过线路,线路就会绕着一块磁铁不停地转动。事实上法拉第发明的是第一台电动机,是第一台使用电流将物体运动的装置。虽然装置简陋,但它却是今天世界上使用的所有电动机的祖先。 1831年,法拉第制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第一台发电机。他发现第一块磁铁穿过一个闭合线路时,线路内就会有电流产生,这个效应叫电磁感应。一般认为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是他的一项最伟大的贡献。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Siemens)制成世界上第一台工业用发电机。 电的发现和应用极大的节省了人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使人类的力

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我国古代建筑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第1课时)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的地位和影响。 2.让学生学会从外观、结构、布局等几个方面赏析建筑。 3.欣赏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4.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5.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从外观、结构、布局等几个方面赏析建筑。 教学准备: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PowerPoint 演示文稿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大家对《还珠格格》还有印象吗? 你是不是对《还珠格格》中漂亮的的建筑感兴趣? 你记得片中哪些建筑?能描述一下吗?其实我们中国有很多这样的建筑,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师:你都知道哪些古代的建筑?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有关古代建筑的资料吗? 生说,xx倾听。鼓励学生。 师:你能把下面图中的建筑按外形分成两类吗?

出示幻灯片2 1-6号中国、日本、韩国、欧洲的古典式建筑图片学生交流,汇报。 师:为什么这样分类?说说你的理由? 师:1-4号我们把它们归为一类建筑,大家知道它们都属于哪个国家地区吗? 生回答。师:5、6号建筑是欧式建筑。1-4号建筑分属于三个国家。一号是我国的故宫太和殿。二三号是日本的建筑,二号是东京的清水寺;三号是彦根城的唐门。看过韩剧《大长今》吗?(点击出现“大长今”图)四号是韩国的大长今拍摄地。 师:想不想知道日本、韩国的建筑为什么这么象中国建筑吗? 师简单介绍中国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出示幻灯片3中国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古建筑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涌现出许多建筑大师和建筑杰作,营造了许许多多传世的宫殿、陵墓、庙宇、园林、民宅……。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而且早已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我国古代建筑形成了世界古代建筑中一个独特的体系,这一体系从简单的个体建筑到城市布局,都有自己完整的做法和制度。是世界古代建筑中延续最久的一个体系。这一体系除了在我国各民族广为流传,历史上还影响到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就因为这样,所以日本、韩国的建筑才这么象中国建筑。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好不好?!(板书课题: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xx读课题。 师:要研究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我们要找能代表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最高水平的建筑作品,今天我们就以故宫为重点对象研究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 师:去过故宫吗?去过的说说感受。 师:我们现在就去看看故宫。(播放《故宫》片头) 师:看了这段《故宫》你有什么感受?

中国古代建筑特点和分类

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古建筑课程作业》 题目:《中国古代建筑特点和分类》 年级: 2010级 专业: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姓名:刘朝 学号: 1137 时间: 2012年6月10日

中国古代建筑特点和分类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的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中国古代建筑文明。中国古代建筑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体系最完整的建筑体系。从单体建筑到院落组合、城市规划、园林布置等在世界建筑史中都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古代建筑完美的体现了的“天人合一”的建筑思想。 世界建筑因其文化背景的不同,由六大独立体系即古代中国建筑、古代埃及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古代印度建筑、古代爱琴海建筑和古代美洲建筑共同构成。其中有些建筑类型或早已中断,或流传不广,成就和影响也就相对有限,其中只有古代中国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和古代印度建筑作为世界三大古代建筑体系延续至今,其中中国建筑延续时代最长,影响范围最广,成就最为辉煌。 中国古代建筑十分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性格的追求,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七大特点: 1、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 在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过程中,木材始终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由此创造出独特的木结构形式,以此为骨架,既达到实际功能要求,又创造出优美的建筑形体以及相应建筑风格。 2、保持构架制原则 以立柱和纵横梁枋组合成各种形式的梁架,使建筑物上部荷载经由梁架、立柱传递至基础。墙壁只起围护、分隔的作用、不承受荷载,即“墙倒屋不塌”。在构筑梁架的过程中,部件之间通过卯榫结构相互连接,不使用钉子等辅助用具。 3、创造斗拱结构形式 创造斗栱结构形式。用纵横相叠的短木和斗形方木相叠而成的向外挑悬的斗栱,这是中国古代木结构构造的巧妙形式。 4、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 中国古代的宫殿、寺庙、住宅等,往往是由若干单体建筑结合配置成组群。无论单体建筑规模大小,其外观轮廓均由阶基、屋身、屋顶3部分组成:下面是由砖石砌筑的阶基,承托着整座房屋;立在阶基上的是屋身,由木制柱额作骨架,其间安装门窗隔扇;上面是用木

中国古代的电磁学成就

中国古代的电磁学成就 中国古人对电和磁的知识的积累及其技术成就,在世界物理学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古代人在雷电、静电、静磁学方面的知识以及在罗盘的制造方面远远地走在欧洲人前面。除了用的传统方式解释磁体极性、磁偏角之外,在其他方面的科学发现和技术成就也是令人惊叹的。对尖端放电现象的观察和研究,使古人发明了避雷器,用于高大建筑的顶端,防止雷击。特别是磁的研究与应用对中国古代的生产、军事、航海测量等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 一、摩擦起电 我国古代人在电学知识方面很早就有了“琥珀拾芥”的记载,对静电和雷电现象也有许多值得称道的见解。琥珀是一种透明的树脂化石,在古籍中也写作“虎魄”、“虎珀”。玳瑁是一种类似龟的海生爬行动物,其甲壳也叫玳瑁;汉代王充等人称它为“顿牟”。静电现象的最早记载见之于西汉成书的《春秋考异邮》:“玳瑁吸喏”。“喏”即草屑一类轻小绝缘体。王充在《论衡·乱龙篇》中写道:“顿牟掇芥,磁石引针,皆以其真是、不假他类。” 东晋郭璞在《山海经图赞》中写道:“磁石吸铁,玳瑁取芥,气有潜通,数亦宜会,物之相投,出乎意外”。明代李时珍说:“玳瑁拾芥,如草芥,即禾草也。”类似记载,举不胜举。需要指出的是,芥子比草芥稍重,只要静电力足够大,干燥的芥子也能被琥珀吸引。从以上种种记载可见:人们根据吸引现象将电和磁并列为同一类,这是后来电磁学的思想先导。在西方古代,电和磁是被分别认识的。 除了琥珀、玳瑁之外,古代人还发现了毛皮、丝绸和其他多种物质的静电现象。它们之所以被发现,是由于静电火花和放电声音引起人们的注意。西晋张华在其著《博物志》中最早记述了静电闪光和放电声。他写道:“今人梳头、脱著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这里描述了两个静电实验:一是用梳子梳头发;二是猛然解脱毛皮或丝绸质料衣服。在这两个实验中都能发现静电闪光和听到放电声。《晋书·五行志》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晋永康元年(300),晋惠帝司马衷纳羊氏为后。羊氏入宫就寝,侍人为其解脱衣服;“衣中忽有火,众咸怪之”。这就被当成一件怪事从后宫传出。方以智认为,所有布料都能摩擦起电。他写道:“青布衣,大红西洋布及人身之衣,气盛者皆能出火。”方以智的论断是完全正确的;他所谓“气盛”是他那时代对摩擦起电的一种流行解释而已。梳理头发和解脱衣服所发生的静电放电现象。 二、对雷电的认识 在殷商甲骨文中就有了“雷”和“电”的文字符号。从古代人分别造“雷”与“电”二字起,他们在一个较长时期里在大多数情况下将雷电看作是两种自然现象。《淮南子》说:“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它以阴阳二气摩擦与碰撞的激烈程度来区分雷电。早在战国时期,《慎子》说:“阴与阳夹持,则磨轧有光而为电”。《慎子》一书已具有从声音与光二者区分雷电的思想。宋代陆佃在《烟雅·释天》中指出:阴阳相激,“其光为电,其声为雷”。只到此时,雷声电光作为同一现象的不同表现才被人们所认同。 汉代王充对雷电有精辟见解,曾论证雷的本质是火。他在《论衡·雷虚篇》中写道:“雷者,火也。以人中雷而死,即询其身,中头则髦发烧焦,……临其尸上闻火气,一验也。道术之家以为雷烧石色赤,投于井中,石焦井寒,激声大鸣,若雷之状,二验也。人伤于寒,寒气入腹,腹中素温,温寒分争,激气雷鸣,三验也。当雷之时,电光时见,大若火之耀,四验也。当雷之击时,或燔人室屋及地草木,五验也。言雷为天怒,无一效验。然则雷为天

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及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及特点 从类型上看,中国古代建筑大体有宫殿、陵墓、寺庙和民居四类。宫殿建筑以皇宫为代表,以高、大、深、严为特点。高以突出之势显现帝王地位崇高,大以空间显示疆土和国威,深是纵深,严是排列严整,以显示帝王的尊严。陵墓在显示已逝帝王威严的同时多了一份肃穆气氛。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表现了秦灭六国的国威和一代暴君不可一世的气势;唐高宗和武后合葬的乾陵,则通过长约四公里的神道更多地表现了庄严和肃穆。寺庙建筑由于特定的宗教信仰背景,主要体现了和谐、澄静、神秘的特点。寺庙或建于都市,或筑于名山,正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营造出美妙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使人在和谐的氛围中亲近佛教。民居反映了家族和睦、亲情融洽的居家文化,显得古朴而温馨。 从总体上看,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从一个侧面透视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一是群体组合。四合院是四面合一的,如有数进院落,也是连成一体的。皇宫宫殿的大和深,也是由建筑组群来体现的。这是传统文化注重家庭团聚、国家一统的反映。二是布局平整。从周代开始,就已经有王室居中,左宗庙、右社稷、前朝、后市和居民四布的都市规划制度。后世都城和寺庙往往以中轴为线,对称排列,均衡分布。无论是皇宫还是民居内部,都按尊卑长幼的次序各有其所,不得混淆。这是传统文化重礼、尊君、崇孝的反映。三是封闭自守。古代建筑虽有御敌、防盗的考虑,但其封闭形态也不能说没有自守自足的心理因素。大到万里长城,中到护城河和城墙,小到四合院和客家圆形土楼,都反映了传统文化封闭自足、不待外求的一面。 信息来源:云南省教育厅高教处组编.中西文化概述.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2版第168-169页

八年级物理上-人教版-中国古代对光的认识

光学 光学是一门有悠久历史的学科,它的发展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 光学的发展简史 人类对光的研究,最初主要是试图回答“人怎么能看见周围的物体?”之类问题。约在公元前400多年(先秦的代),中国的《墨经》中记录了世界上最早的光学知识。它有八条关于光学的记载,叙述影的定义和生成,光的直线传播性和针孔成像,并且以严谨的文字讨论了在平面镜、凹球面镜和凸球面镜中物和像的关系。 自《墨经)开始,公元11世纪阿拉伯人伊本·海赛木发明透镜;公元1590年到17世纪初,詹森和李普希同时独立地发明显微镜;一直到17世纪上半叶,才由斯涅耳和笛卡儿将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观察结果,归结为今天大家所惯用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1665年,牛顿进行太阳光的实验,它把太阳光分解成简单的组成部分,这些成分形成一个颜色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光分布──光谱。它使人们第一次接触到光的客观的和定量的特征,各单色光在空间上的分离是由光的本性决定的。 牛顿还发现了把曲率半径很大的凸透镜放在光学平玻璃板上,当用白光照射时,则见透镜与玻璃平板接触处出现一组彩色的同心环状条纹;当用某一单色光照射时,则出现一组明暗相间的同心环条纹,后人把这种现象称牛顿环。借助这种现象可以用第一暗环的空气隙的厚度来定量地表征相应的单色光。

牛顿在发现这些重要现象的同时,根据光的直线传播性,认为光是一种微粒流。微粒从光源飞出来,在均匀媒质内遵从力学定律作等速直线运动。牛顿用这种观点对折射和反射现象作了解释。 惠更斯是光的微粒说的反对者,他创立了光的波动说。提出“光同声一样,是以球形波面传播的”。并且指出光振动所达到的每一点,都可视为次波的振动中心、次波的包络面为传播波的波阵面(波前)。在整个18世纪中,光的微粒流理论和光的波动理论都被粗略地提了出来,但都不很完整。 19世纪初,波动光学初步形成,其中托马斯·杨圆满地解释了“薄膜颜色”和双狭缝干涉现象。菲涅耳于1818年以杨氏干涉原理补充了惠更斯原理,由此形成了今天为人们所熟知的惠更斯-菲涅耳原理,用它可圆满地解释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也能解释光的直线传播。 在进一步的研究中,观察到了光的偏振和偏振光的干涉。为了解释这些现象,菲涅耳假定光是一种在连续媒质(以太)中传播的横波。为说明光在各不同媒质中的不同速度,又必须假定以太的特性在不同的物质中是不同的;在各向异性媒质中还需要有更复杂的假设。此外,还必须给以太以更特殊的性质才能解释光不是纵波。如此性质的以太是难以想象的。 1846年,法拉第发现了光的振动面在磁场中发生旋转;1856年,韦伯发现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等于电流强度的电磁单位与静电单位的比值。他们的发现表明光学现象与磁学、电学现象间有一定的内在关系。 1860年前后,麦克斯韦的指出,电场和磁场的改变,不能局限于空间的某一部分,而是以等于电流的电磁单位与静电单位的比值的速度传播着,光就是这样一种电磁现象。这个结论在1888年为赫兹的实验证实。

中国古代建筑建筑文化的认识 论文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认识 中国的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和文化对现在中国建筑的影响也是不可怀疑的。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有很多的特点。由于农耕生活的认知方式决定了建筑方式的选择。而且,当时的中国建筑都是以木质为主的。中国的古代人民在与自然和周遭环境的斗争中渐渐的产生了古代的建筑 特色和文化。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历史的不断变化中,中国的古代建筑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风格。由于在中国的古代有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应用到建筑体上,中国古代建筑无论是在行态上材料上都极力从宇宙自然中寻找创造的来源。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树木是自然万物中的有机生命,不同的季节以不同的生命形态与人发生密切的关系。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由于把木材作为主要建材,木材良好的物性特质以及易于安装拼接的物理属性,为中国古代建筑构架体系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 首先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的古代建筑文化是其一大特色。木构架有很多的优点。木构架建筑便于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可以因地制宜。另外,它的承重结构与维护结构分开,因为木材的特有性质与构造节点有伸缩余地即使墙会倒而且屋也不会塌,有利于减少地震的损害。最后,便于就地取材和加工制作。中国古代建筑惯用木构架作房屋的承重结构。木构梁柱系统约在西元前的春秋时期已初步完备并广泛采用,到了汉代发展得更为成熟。木构结构大体上可分为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三种。以抬梁式采用最为普遍。抬梁式结构是沿房屋进深在柱础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重叠数层瓜柱和梁,再于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组成一组屋架。平行的两组构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结于柱的上端,在各层梁头与脊瓜柱上安置檩,以联系构架与承载屋面。檩间架椽子,构成屋顶的骨架。这样,由两组构架可以构成一间,一座房子可以是一间,也可以是多间。 斗拱是中国木构架建筑中最特殊的构件。斗是斗形垫木块,栱是弓形短木,它们逐层纵横交错叠加成一组上大下小的托架,安置在柱头上用以承托梁架的荷载和向外挑出的屋檐。到了唐、宋,斗栱发展到高峰,从简单的垫托和挑檐构件发展成为联系梁枋置于柱网之上的一圈「井」字格形复合梁。它除了向外挑檐,向内承托天花板以外,主要功能是保持木构架的整体性,成为大型建筑不可缺的部份。宋以后木构架开间加大,柱身加高,木构架结点上所用的斗栱逐渐减少。到了元、明、清,柱头间使用了额枋和随梁枋等,构架整体性加强,斗栱的形体变小,不再起结构作用了,排列也较唐宋更为丛密,装饰性作用越发加强了,形成为显示等级差别的饰物。 然后就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独特单体造型。基本上可以分为屋基、屋身、屋顶三个部份。所有的重要的建筑物几乎都是建在基座台基之上。单体建筑的平面形式多为长方形、正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这些不同的平面形式,对构成建筑物单体的立面形象起着重要作用。由于采用木构架结构,屋身的处理得以十分灵活,门窗柱墙往往依据用材与部位的不同而加以处置与装饰,极大地丰富了屋身的形象。 其次我国古代建筑的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与布局多以众多的单体建筑组合而成为一组建筑群体,大到宫殿,小到宅院,莫不如此。它的布局形式有严格的方向性,常为南北向,只有少数建筑群因受地形地势限制采取变通形式,也有由于宗教信仰或风水思想的影响而变异方向的。方正严整的布局思想,主要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斗拱 相对于西方古建筑的砖石结构体系来说,中国古建筑是独立的机构体系,其最大的特点有四: 以木结构体系为主。木结构体系的优点很多:如维护结构与支撑结构相分离,抗震性能较高;取材方便,施工速度快等等。同时木结构也有很多缺点:易遭受火灾,白蚁侵蚀,雨水腐蚀,相比砖石建筑维持时间不长;成材的木料由于施工量的增加而紧缺;梁架体系较难实现复杂的建筑空间等。不过,中国古代建筑中也有少量砖石建筑和金属建筑,如《史记索隐》中称:“石室金匮,皆为国家藏书之处。”;如《水经注》中有多处记载,《渭水篇》:“磻溪旁有一石室,盖太公所居也”。砖石结构多用于塔式建筑。金属建筑以铜为主,著名的铜建筑实例有北京颐和园宝云阁、湖北武当山金殿和昆明太和宫金殿。 中国木结构体系历来采用构架制的结构原理:以四根立柱,上加横梁、竖枋而构成“间”,一般建筑由奇数间构成,如三、五、七、九间。开间越多,等级越高,紫禁城太和殿为十一开间,是现存最高等级的木构古建筑。立面上划分三个部分:台基、屋身、屋顶。其中官式建筑屋顶体型硕大、出挑深远是建筑造型中最重要的部分。屋顶的形式按照等级分为:单坡、平顶、硬山、悬山、庑殿、歇山、卷棚、攒尖、重檐、盔顶等多种制式,又以重檐庑殿为最高等级。 斗栱是中国木架建结构中的关键部件,其作用是在柱子上伸出悬臂梁

承托出檐部分的重量。 特异的外部轮廓:多层台基,色彩鲜艳的曲线坡面屋顶,院落式的建筑群,展现广阔空。两千多年前汉墓砖画上已经有院落建筑的表现,及至明清最宏大的建筑群——紫禁城,也采用的复杂的围合形式。 在建筑思想上,中国古建筑体现了明确的礼制思想,注重等级体现:形制、色彩、规模、结构、部件等都有严格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建筑形态,但是也同时限制了建筑的发展。同时,天人合一思想同样体现在中国古建筑的发展过程中,促进了建筑与自然的互相协调与融合。注重建筑,城市选址;建造时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园林体现尤其明显,强调风水。 古代建筑,雕梁画栋,墻壁亦往往作图画。战国时期画事颇盛;汉时宫室,亦多有画人物故事,善恶毕背,以昭鉴戒;后世所画则多山水。中国有很多著名的建筑著作,其中城市著作有《考工记》,建筑条例著作有宋代李诫《营造法式》、清代《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园林著作有《园冶》。著名的匠人有隋朝的宇文恺、宋朝李诫、明朝蒯祥、清朝样式雷。 单体造型 中国古代建筑的单体,大致可以分为屋基、屋身、屋顶三个部份。凡是重要建筑物都建在基座台基之上,一般台基为一层,大的殿堂如北京明清故宫太和殿,建在高大的三重台基之上。单体建筑的平面形式多为长方形、正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这些不同的平面形式,

古人对雷电的认识

2009-07-17 |古人对雷电的认识 标签: 雷电古人认识 雷电自远古呱呱诞生已有数十亿年了。雷电的本质是什么?它阵阵的骚动、悠闪藏耀展现在原始先民的面前时,既蕴含着对生命的诱惑,深藏着对生存的恐惧。 当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祖先便开始用理性的眼光来审视雷电,以揭释其中之谜。先秦时代,先哲就用“阴阳”学说来解释雷电。《尚书洪范》中认为: “有云然后有雷……故云雷相托,阴阳之合。《淮南子·天文训》中也说:“阴阳相薄,感而为电,激而为雷。”宋代的理学家程颢也指出: “电者阴阳相轧,雷者阴阳相击.”阴阳学说成了古人解释雷电产生的机理的理论依据。 雷电也构成了人类文化的一道壮观长廊。在古代的诗歌词赋中,有不少关于雷的吟咏佳作。晋代傅元《惊雷歌》中的: “惊雷奋兮震万里,威凌宇宙兮动四海”,其气魄是何等的雄奇!宋代愈琰《雷》诗中的: “幽窗降鉴频三四,照尽人间正与邪”,却把雷电与人类伦理等联系起来……可见雷电对古人文化生活的巨大影响。 当然,雷电给人类生活带来不少的悲剧。如人被雷击、树木折断、房屋着火等,古人则错误地认为这是上天对人不良行为的惩罚。汉代王充针对这种情况,曾分析说这是由于“阴阳较轸”(冲突)而产生“激射”的结果,他批评“雷为天怒”,是虚妄之言。在我国古代的一些建筑中,巧妙地应用了避雷方法.山西应县县城西北佛宫寺内有一座木塔,它建于辽代清宁上年(1056年),塔高 1/ 2

67.31米,其周围的房屋不过高10米.当周围的屋舍屡遭电击时,这座高耸的木塔却安然无恙。明代永乐年间建在武当山绝顶处的铜铸镏金大殿,每逢雷雨季节,当雷电骤起之时,金殿周围频频掠过巨大的火球,形成了“雷电炼殿”的奇观,而金殿却完好无损.科学研究表明,金殿建在峰顶,其表面鎏金,本身就如同一个伸入天空的大型钝头避雷针。 我国古代的雷电产生于阴阳之说和避雷的方法,在科学发展史上的确是一项奇迹。 2/ 2

浅谈对中国古代建筑的认识

浅谈对中国古代建筑的认识 刘杨 05102253 资源学院水文10-1班摘要:农耕生活特有的认知方式决定了建筑方式的选择。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亲和融洽的关系上,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方向。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和优越之处,同它很早就认同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关键词:古代建筑亲和木构架布局 农耕生活的认知方式决定了建筑方式的选择。古代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寒来暑往,一枯一荣的自然现象;播种、收获,收获、播种的互动过程;与自然和周遭环境紧密相连的命运联系,构成了当时人们生存状态的全景图画。正因为处在为生存而忙碌的自然环境下,天时变化,节气交替,仰仗春夏秋冬耕种的古代先民,在得到自然的恩惠时,俯仰天地之间体察到宇宙万物循环往复、彼此联系的生命秩序,从而也认识到宇宙自然的不可抗拒,也确认了人与自然亲和融洽的相互关系。“在世界古代各文化系统中,没有任何系统的文化,人与自然曾发生过像中国古代样亲和关系。”①所以,亲和之道在早先的境况下一方面是环境的驱使,另一方面又是文化价值上的取向。从此,中国古代建筑始终依恋在自然的怀抱里。 由于有了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中国古代建筑无论从形态上还是材料上都极力从宇宙自然中寻找创造的来源。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树木是自然万物中的有机生命,不同的季节以不同的生命形态与人发生密切的关系。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由于把木材作为主要建材,木材良好的物性特质以及易于安装拼接的物理属性,为中国古代建筑构架体系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中国古代建筑这种构架体系,柱、梁之间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相互联结、互相共存的结构关系,以相对稳定的构架秩序来应对多变的建筑需求。同样的柱、梁构架可以在往复延伸上构成宽大开敞的空间场所,可以在纵深的推进里形成重重庭院。显然,柱、梁相互共存的结构关系与农耕社会特有的认知方式一脉相承,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无疑建立在统一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上,植根在有无相生的变化里,融汇在循环往复的发展认识上。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的构筑方式从一开始就从天人合一的理念出发,并始终认为人不能从宇宙自然中抽离出来,建筑不应该游离于自然之外。所以,中国古代建筑不刻意追逐房屋的高度,任何脱离地球引力的尝试,均归依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一)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 中国古代建筑惯用木构架作房屋的承重结构。木构梁柱系统约在西元前的春秋时期已初步完备并广泛采用,到了汉代发展得更为成熟。木构结构大体可分为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以抬梁式采用最为普遍。抬梁式结构是沿房屋进深在柱础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重叠数层瓜柱和梁,再于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组成一组屋架。平行的两组构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结于柱的上端,在各层梁头与脊瓜柱上安置檩,以联系构架与承载屋面。檩间架椽子,构成屋顶的骨架。这样,由两组构架可以构成一间,一座房子可以是一间,也可以是多间。 斗栱是中国木构架建筑中最特殊的构件。斗是斗形垫木块,栱是弓形短木,它们逐层纵横交错叠加成一组上大下小的托架,安置在柱头上用以承托梁架的荷载和向外挑出的屋檐。到了唐、宋,斗栱发展到高峰,从简单的垫托和挑檐构件发展成为联系梁枋置于柱网之上的一圈「井」字格形复合梁。它除了向外挑檐,向内承托天花板以外,主要功能是保持木构架的整体性,成为大型建筑不可缺的部份。宋以后木构架开间加大,柱身加高,木构架结点上所用的斗栱逐渐减少。到了元、明、清,柱头间使用了额枋和随梁枋等,构架整体性加强,斗栱的形体变小,不再起结构作用了,排列也较唐宋更为丛密,装饰性作用越发加强了,形成为显示等级差别的饰物。 木构架的优点是:第一、承重结构与维护结构分开,建筑物的重量全由木构架承托,墙壁只起维护和分隔空间的作用。第二、便于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可以因地区寒暖之不同,随宜处理房屋的高度、墙壁的厚薄、选取何种材料,以及确定门窗的位置和大小。第三、由于木材的特有性质与构造节点有伸缩余地,即使墙倒而屋不塌,有利于减少地震损害。第四、便于就地取材和加工制做。古代黄河中游森林茂密,木材较之砖石便于加工制做。 (二)独特的单体造型 中国古代建筑的单体,大致可以分为屋基、屋身、屋顶三个部份。凡是重要建筑物都建在基座台基之上,一般台基为一层,大的殿堂如北京明清故宫太和殿,建在高大的三重台基之上。单体建筑的平面形式多为长方形、正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这些不同的平面形式,对构成建筑物单体的立面形象起着重要作用。由于采用木构架结构,屋身的处理得以十分灵活,门窗柱墙往往依据用材与部位的不同而加以处置与装饰,极大地丰富了屋身的形象。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丰富多彩。早在汉代已有庑殿、歇山、悬山、囤顶、攒尖几种基本形式,并有了重檐顶。以后又出现了勾连搭、单坡顶、十字坡顶、盂顶、拱券顶、穹窿顶等许多形式。为了保护木构架,屋顶往往采用较大的出檐。但出檐有碍采光,以及屋顶雨水下泄易冲毁台基,因此后来采用反曲屋面或屋面举拆、屋角起翘,于是屋顶和屋角显得更为轻盈活泼。 (三)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与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多以众多的单体建筑组合而成为一组建筑群体,大到宫殿,小到宅院,莫不如此。它的布局形式有严格的方向性,常为南北向,只有少数建筑群因受地形地势限制采取变通形式,也有由于宗教信仰或风水思想的影响而变异方向的。方正严整的布局思想,主要是源于中国古代黄河中游的地理位置与儒学中正思想的影响。 中国古代建筑群的布置总要以一条主要的纵轴线为主,将主要建筑物布置在主轴线上,次要建筑物则布置在主要建筑物前的两侧,东西对峙,组成为一个方形或长方形院落。这种院落布局既满足了安全与向阳防风寒的生活需要,也符合中国古代社会宗法和礼教的制度。当一组庭院不能满足需要时,可在主要建筑前后延伸布置多进院落,在主轴线两侧布置跨院

中国古代对电现象的认识

中国古代对电现象的认识 我国古代对电的认识,是从雷电及摩擦起电现象开始的。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就有 了“雷”及“电”的形声字。西周初期,在青铜器上就已经出现加雨字偏旁的“電”字。 王充在《论衡·雷虚篇》中写道:“云雨至则雷电击”,明确地提出云与雷电之间的关系。在其后的古代典籍中,关于雷电及其灾害的记述十分丰富,其中尤以明代张居正(1525~1582)关于球形闪电的记载最为精彩,他在细致入微的观察的基础上,详细地记述了闪电火球大小、形状、颜色、出现的时间等,留下了可靠而宝贵的文字资料。 在细致观察的同时,人们也在探讨雷电的成因。《淮南子·坠形训》认为,“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即雷电是阴阳两气对立的产物。王充也持类似看法。明代刘基(1311~1375)说得更为明确:“雷者,天气之郁而激而发也。阳气困于阴,必迫,迫极而迸,迸而声为雷,光为电”。可见,当时己有人认识到雷电是同一自然现象的不同表现。 尖端放电也是一种常见的电现象。古代兵器多为长矛、剑、戟,而矛、戟锋刃尖利,常常可导致尖端放电发生,因这一现象多有记述。如《汉书·西域记》中就有“元始中(公元3年)……矛端生火”,晋代《搜神记》中也有相同记述:“戟锋皆有火光,遥望如悬烛”。避雷针是尖端放电的具体应用,我国古代地采用各种措施防雷。古塔的尖顶多涂金属膜或鎏金,高大建筑物的瓦饰制成动物形状且冲天装设,都起到了避雷作用。如武当山主峰峰顶矗立着一座金殿,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虽高耸于峰巅却从没有受过雷击。金殿是一座全铜建筑,顶部设计十分精巧。除脊饰之外,曲率均不太大,这样的脊饰就起到了避雷针作用。每当雷雨时节,云层与金殿之间存在巨大电势差,通过脊饰放电产生电弧,电弧使空气急剧膨胀,电弧变形如硕大火球。其时雷声惊天动地,闪电激绕如金蛇狂舞,硕大火球在金殿顶部激跃翻滚,蔚为壮观。雷雨过后,金殿经过水与火的洗炼,变得更为金光灿灿。如此巧妙的避雷措施,令人叹为观止。 我国古人还通过仔细观察,准确地记述了雷电对不同物质的作用。《南齐书》中有对雷击的详细记述:“雷震会稽山阴恒山保林寺,刹上四破,电火烧塔下佛面,而窗户不异也”。

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特点 梁思成先生认为,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征包括:一个高起的台基,作为木构梁柱为骨架的建筑物的基座,再支承一个外檐伸出的坡形屋顶。这种骨架式的构造使人们可以完全不受约束地筑墙和开窗。正是这种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得它能够适应中华文明的任何延伸地。中国建筑除了本身的精致性,还极注重建筑物的调配和组合。 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已经初步形成,它经历了原始社会、商周、秦汉、三国联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七个时期。直到20世纪,始终保持着独特的结构和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结构特点为: 1.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 以木结构为骨架,达到了实际功能要求,又创造出优美的建筑形体以及相应的建筑风格。木结构体系的优点很多:如维护结构与支撑结构相分离,抗震性能较高;取材方便,施工速度快等等。同时木结构也有很多缺点:易遭受火灾,白蚁侵蚀,雨水腐蚀,相比砖石建筑维持时间不长;成材的木料由于施工量的增加而紧缺;梁架体系较难实现复杂的建筑空间等。不过,中国古代建筑中也有少量砖石建筑,如《史记索隐》中称:“石室金匮,皆为国家藏书之处。”;如《水经注》中有多处记载,《渭水篇》:“磻溪旁有一石室,盖太公所居也”。砖石结构多用于塔式建筑。 2. 保持构架制原则。 中国木结构体系历来采用构架制的结构原理:以四根立柱,上加横梁、竖枋而构成“间”,一般建筑由奇数间构成,如3,5,7,9间。开间越多,等级越高,紫禁城太和殿为11开间,是现存最高等级的木构古建筑。立面上划分三个部分:台基、屋身、屋顶。其中官式建筑屋顶体型硕大、出挑深远是建筑造型中最重要的部分。以立柱和纵横梁枋组合成各种形式的梁架,使建筑物上部载荷经由梁架、立柱传递至基础,墙壁只起围护和分隔的作用,不承受载荷。 屋顶的形式按照等级分为:单坡、平顶、硬山、悬山、庑殿、歇山、卷棚、攒尖、重檐、盔顶等多种制式,又以重檐庑殿为最高等级。

中国古建筑之特征.doc

中国古建筑之特征 第一节中国建筑之特征 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受制于自然物理,非着意创制形式,更无所谓派别。其结构之系统,及形式之派别,乃其材料环境所形成。古代原始建筑,如埃及、巴比伦、伊琴、美洲、及中国诸系,莫不各自在其环境中产生,先而胚胎,粗具规模,继而长成,转增繁缛。其活动乃赓续的依其时其地之气候,物产材料之供给;随其国其俗,思想制度,政治经济之趋向;更同其时代之艺文,技巧,知识发明之进退,而不自觉。建筑之规模,形体,工程、艺术之嬗递演变,乃其民族特殊文化兴衰潮汐之映影;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今日之治古史者,常赖其建筑之遗迹或记载以测其文化,其故因此。盖建筑活动与民族文化之动向实相牵连,互为因果者也。 中国建筑乃一独立之结构系统,历史悠长,散布区域辽阔。在军事,政治及思想方面,中国虽常与他族接触,但建筑之基本结构及部署之原则,仅有和缓之变迁,顺序之进展,直至最近半世纪,未受其它建筑之影响。数千年来无遽变之迹,渗杂之象,一贯以其独特纯粹之木构系统,随我民族足迹所至,树立文化表志,都会边疆,无论其为一郡之雄,或一村之僻,其大小建置,或为我国人民居处之所托,或为我政治、宗教、国防、经济之所系,上自文化精神之重,下至服饰、车马、工艺、器用之细,无不与之息息相关。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即我艺术及思想特殊之一部,非但在其结构本身之材质方法而已。 建筑显著特征之所以形成,有两因素:有属于实物结构技术上之取法及发展者,有缘于环境思想之趋向者。对此种种特征,治建筑史者必先事把握,加以理解,始不至淆乱一系建筑自身优劣之准绳,不惑于他时他族建筑与我之异同。治中国建筑史者对此着意,对中国建筑物始能有正确之观点,不作偏激之毁誉。 今略举中国建筑之主要特征:

我对广东历史与文化的了解

我对广东历史与文化的了解 经过差不多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广东历史有了更深更多的认识。对于外省人以前说广东是“南蛮”地区,我给予坚决的否定。因为广东历史渊源久远,文化显著。相传古为百越(粤)之地,故简称粤。秦始皇一统中国,于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设置南海郡,治所在番禺(今广州)。汉属交州。三国属孙吴。唐代在今广东、广西建置岭南道。宋淳化四年(993年)更名广南道。元代设广东道。明代设广东道宣慰使司,后改为广东布政使司。清代设广东省,相沿至今。历经五千多年的历史的洗礼,我们广东也有着自己深厚的历史文化,是一个富含文化底蕴的文化大省,并非“南蛮”啊! 广东地处偏远的南方,地形多为山地,易守难攻。中原势力是难以控制,致使广东形成“山高皇帝远,自立为王”的形势。赵佗于公元前206年建南越国,自命为南越武王,成为广东的第一个皇帝。而仅接其后的人数不胜数,其中包括唐朝末年的清海、靖海两军节度使刘岩,明朝大学士苏观生拥立唐王朱聿钅粤,明朝桂王朱由榔等,可见广东可是一片宝地。正是因为这种复杂的地理优势,才造就了广东的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广府文化”、“福佬文化(包含潮汕文化)”、“客家文化”……而这些文化一直影响着我们广东人,从而造就了今天的多元化的广东。 从文化方面看,珠江三角洲和西江流域是广东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广府文化带。广东有一个有意思的文化现象,就是每条江都代表一个文化体系,像西江代表广府文化,东江代表客家文化,北江代表广府文化与客家文化的混合文化,南江代表的则是广东文化的祖宗百越文化。 “广府文化”事实上我们对“广府文化”的了解还不是那么的详细,这不是因为我们对“广府文化”的研究不够深入,而是“广府文化”与“广东文化”的分界线

我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中国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古建筑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涌现出许多建筑大师和建筑杰作,营造了许许多多传世的宫殿、陵墓、庙宇、园林、民宅等。下面是自己在翻阅了诸多资料之后对于传统建筑的理解。 首先从中国传统建筑的群体和谐性来了解,正如老师所讲,追求与周围环境的统一、和谐,既是建筑美必须遵循的空间结构的原则,也是建筑美得以显现自身的员重要的途径。孤独的人,他的力量是有限的,孤独的美也是有限的。中国传统建筑在于讲究建筑个体和群体组合的风水地理环境的和谐统一,热衷于建筑群体的全面铺排,象征严肃而有序的人间伦 理,也让我理解老师在第一次讲美学的根本是哲学。 中国传统建筑的平面布局大多体现出严谨纵直的“中轴”理念,在井然有序中层层扩大,左右延展,呈现和谐对称的态势,崇尚中轴的理念和依恋大地的情 结,使建筑布局折射出井井有条的秩序感和对称均齐的和谐性。正如中国古人秉承“天人合一”的理念,即“天时,地利,人和”的协调统一。这是基于与自然高度协同的文化精神--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建筑

镶嵌在自然中,仿佛是自然组成的一个有机部分。和谐于自然的环境意识,更自觉深刻的体现在园林建筑中,在园林里面,建筑不必拘泥于一正两厢,伦理象征或多或少的被冲淡甚至完全消失,建筑布局获得最大的自由度。建筑与山水花木等有机的组织成为一系列风景画,使得园林在总体上达到一个更高层次的的建筑美与自然美相互融揉的境界。典型的苏州园林,可称中国园林的代表作,苏州造园家运用独特的手法,在城市住宅旁有限的空间里,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加之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和各式摆件等反映出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从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写意山水园林,独具匠心的营造出“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趣,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的清雅环境。自然与建筑的完美和谐统一,是苏州园林建筑美中不可或缺的一点。另外从我生活的角度去理解,我来自北方,对于北方四合院再熟悉不过,四合院也体现和谐的特点,在建筑上对称圈闭,与外部隔开,平实,方正体现着一种中国传统伦理中正直刚正之气。使居住之地区别于街坊闹市,但它的和谐性我觉得更多体现在人文上,想想古代,四合院可是一个家族整体居住的,一大家子人生活居住在一起,彼此日常生活都

人类对电的认识(一)--电的定义

人类对电的认识(一) 虽然现在人们处处用电,但是电是怎么回事?它倒底蕴含着什么秘密?那波澜壮阔的电闪雷鸣。既让我们胆怯,又让我们好奇,在那乌云茏罩下的天空究景发生了什么?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踏上寻找电 的历史脚步吧。 电闪雷鸣 人们认识电就是从上面认识闪电开始的。 我们先来看一下字典中是怎么解释的。在1978年版《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四种解释: 电的定义 1.有电荷存在和电荷变化的现象。电是一种很重要的能源,广泛用在生产和生活各方面,如发光,发热,产生动力等。

2.触电:电门可能有毛病了,我一开灯,电了我一下。 3.电报:急电;通电致贺。 4.报电报:电贺;即电上级请示。 我们现在一般说的电,是第一种解释,也就是说电是一种能源。 现在再让我们看一下国家标准中是怎样规定“电”的定义的。 在国标GB/T2900.1-1992年版中是这样定义的:3.1.1 电electricity 与静电荷或动电荷相联系的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在这里国标中也确实说的是电是一种能量,一种能量的表现形式。但是在 GB/T2900.1-2008年版中是这样规定的:3.3.1 电electricity 与电荷和电流有关的现象的集合。[151-11-01]注1:使用此概念的例子:静电、电的生物效应。注2:在英语中,术语“electricity”也用于表示“electric energy"。 从上面国标中对电的定义的变化,说明人类对电的认识也是由浅入深的。而且说明“电”不但是一种能量。它还是电荷和电流有关现象的集合。这和字典中对“电”的定义也统一起来了。 这也说明人类认识自然也是有一个过程的,是有浅入深的。 祖先对电的认识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注意到了大自然中的雷电现象。例如在甲骨文中的“雷”字就出现了。如下: 稍晚的西周,在青铜器上也出现过“电”字。在西汉时的《淮南子·坠

中国古代建筑建筑文化的认识论文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认识中国的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和文化对现在中国建筑的影响也是不可怀疑的。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有很多的特点。由于农耕生活的认知方式决定了建筑方式的选择。而且,当时的中国建筑都是以木质为主的。中国的古代人民在与自然和周遭环境的斗争中渐渐的产生了古代的建筑 特色和文化。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历史的不断变化中,中国的古代建筑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风格。由于在中国的古代有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应用到建筑体上,中国古代建筑无论是在行态上材料上都极力从宇宙自然中寻找创造的来源。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树木是自然万物中的有机生命,不同的季节以不同的生命形态与人发生密切的关系。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由于把木材作为主要建材,木材良好的物性特质以及易于安装拼接的物理属性,为中国古代建筑构架体系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 首先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的古代建筑文化是其一大特色。木构架有很多的优点。木构架建筑便于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可以因地制宜。另外,它的承重结构与维护结构分开,因为木材的特有性质与构造节点有伸缩余地即使墙会倒而且屋也不会塌,有利于减少地震的损害。最后,便于就地取材和加工制作。中国古代建筑惯用木构架作房屋的承重结构。木构梁柱系统约在西元前的春秋时期已初步完备并广泛采用,到了汉代发展得更为成熟。木构结构大体上可分为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三种。以抬梁式采用最为普遍。抬梁式结构是沿房屋进深在柱础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重叠数层瓜柱和梁,再于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组成一组屋架。平行的两组构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结于柱的上端,在各层梁头与脊瓜柱

上安置檩,以联系构架与承载屋面。檩间架椽子,构成屋顶的骨架。这样,由两组构架可以构成一间,一座房子可以是一间,也可以是多间。 斗拱是中国木构架建筑中最特殊的构件。斗是斗形垫木块,栱是弓形短木,它们逐层纵横交错叠加成一组上大下小的托架,安置在柱头上用以承托梁架的荷载和向外挑出的屋檐。到了唐、宋,斗栱发展到高峰,从简单的垫托和挑檐构件发展成为联系梁枋置于柱网之上的一圈「井」字格形复合梁。它除了向外挑檐,向内承托天花板以外,主要功能是保持木构架的整体性,成为大型建筑不可缺的部份。宋以后木构架开间加大,柱身加高,木构架结点上所用的斗栱逐渐减少。到了元、明、清,柱头间使用了额枋和随梁枋等,构架整体性加强,斗栱的形体变小,不再起结构作用了,排列也较唐宋更为丛密,装饰性作用越发加强了,形成为显示等级差别的饰物。 然后就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独特单体造型。基本上可以分为屋基、屋身、屋顶三个部份。所有的重要的建筑物几乎都是建在基座台基之上。单体建筑的平面形式多为长方形、正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这些不同的平面形式,对构成建筑物单体的立面形象起着重要作用。由于采用木构架结构,屋身的处理得以十分灵活,门窗柱墙往往依据用材与部位的不同而加以处置与装饰,极大地丰富了屋身的形象。 其次我国古代建筑的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与布局多以众多的单体建筑组合而成为一组建筑群体,大到宫殿,小到宅院,莫不如此。它的布局形式有严格的方向性,常为南北向,只有少数建筑群因受地形地势限制采取变通形式,也有由于宗教信仰或风水思想的影响而变异方向的。方正严整的布局思想,主要是源于中国古代黄河中游的地理位置与儒学中正思想的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