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VT160×148L-MC立式车削加工中心电气说明书

VT160×148L-MC立式车削加工中心电气说明书

VT160×148L-MC立式车削加工中心电气说明书
VT160×148L-MC立式车削加工中心电气说明书

卧式加工中心说明书模板

欢迎阅读 目录 机床的主要用途和技术参数------------------------------------------------------------ 4 1 机床安全须知-------------------------------------------------------------------------- 5-10 1.1 机床启动安全注意事项------------------------------------------------------------------------- 5 1.2 安全操作指南-------------------------------------------------------------------------------------7 2 搬运及安装---------------------------------------------------------------------------- 10-14 2.1 搬运已包机床------------------------------------------------------------------------------------ 10 2.2 开箱------------------------------------------------------------------------------------------------ 10 2.3 搬运未包机床------------------------------------------------------------------------------------ 10 2.4 安装------------------------------------------------------------------------------------------------ 11 2.5 电源连接------------------------------------------------------------------------------------------14 2.6 试运行--------------------------------------------------------------------------------------------- 14 3 机床的调整与保养------------------------------------------------------------------ 15-17 3.1 预运行--------------------------------------------------------------------------------------------- 15 3.2 床身水平调整------------------------------------------------------------------------------------ 15 3.3机床液压系统的调整--------------------------------------------------------------------------- 15 3.4 定期保养------------------------------------------------------------------------------------------ 15 4 机床外观图----------------------------------------------------------------------------17-21 5 机床传动系统------------------------------------------------------------------------ 22-25 5.1机床传动系统图--------------------------------------------------------------------------------- 22 5.2 蜗杆、蜗轮、皮带轮、滚珠丝杠明细表------------------------------------------------------ 24 5.3机床滚动轴承明细表--------------------------------------------------------------------------- 25 6 机床的主要结构及性能----------------------------------------------------------- 25-29 6.1 底座------------------------------------------------------------------------------------------------ 26 6.2 立柱------------------------------------------------------------------------------------------------ 26 6.3 滑鞍和分度转台--------------------------------------------------------------------------------- 26 6.4 主轴箱及自动夹刀装置------------------------------------------------------------------------ 27 6.5 刀库结构------------------------------------------------------------------------------------------ 29 7 液压系统-------------------------------------------------------------------------------- 30-35 7.1 液压系统原理图--------------------------------------------------------------------------------- 30 7.2 液压站--------------------------------------------------------------------------------------------- 32 7.3 液压执行装置------------------------------------------------------------------------------------ 32 7.4 液压控制装置------------------------------------------------------------------------------------ 33 7.5 辅助装置------------------------------------------------------------------------------------------ 34 7.6 本机床所用液压元件明细表------------------------------------------------------------------ 35 7.7 液压系统的保护--------------------------------------------------------------------------------- 35

立式加工中心说明书

目录 1 概述 (3) 1.1 零件技术要求 (3) 1.2 总体方案设计 (3) 2 设计计算 (3) 2.1主切削力及其切削分力计算 (3) 2.2 导轨摩擦力计算 (4) 2.3 计算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轴向负载力 (4) 2.4 滚珠丝杠的动载荷计算与直径估算 (4) 3 工作台部件的装配图设计 (9) 4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承载能力校验 (9) 4.1 滚珠丝杠螺母副临界转速压缩载荷的校验 (9) 4.2 滚珠丝杠螺母副临界转速 n的校验 (10) c 4.3滚珠丝杠螺母副额定寿命的校验 (10) 5 计算机械传动系统的刚度 (10) 5.1 机械传动系统的刚度计算 (10) 5.2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扭转刚度计算 (12) 6 驱动电动机的选型与计算 (12) 6.1 计算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负载惯量 (12) 6.2 计算折算到电动机上的负载力矩 (13) 6.3 计算坐标轴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各种所需的力矩 (13) 6.4选择驱动电动机的型号 (14) 7 机械传动系统的动态分析 (15) 7.1 计算丝杠-工作台纵向振动系统的最低固有频率 (15) 7.2 计算扭转振动系统的最低固有频率 (15) 8 机械传动系统的误差计算与分析 (16) 8.1 计算机械传动系统的反向死区 (16)

8.2 计算机械传动系统由综合拉压刚度变化引起的定位误差 (16) 8.3 计算滚珠丝杠因扭转变形产生的误差 (16) 9 确定滚珠丝杠螺母副的精度等级和规格型号 (16) 9.1 确定滚珠丝杠螺母副的精度等级 (17) 9.2 确定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规格型号 (17) 课程设计总结 (18) 参考文献 (19)

立式加工中心主轴部件设计说明

引言 装备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水平和现代化程度,数控技术及装备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尖端工业(如: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生物技术及其产业,航空、航天等国防工业产业)的使能技术和最基本的装备。制造技术和装备是人类生产活动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而数控技术则是当今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最核心的技术。当今世界各国制造业广泛采用数控技术,以提高制造能力和水平,提高对动态多变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此外世界上各工业发达国家还将数控技术及数控装备列为国家的战略物资,不仅采取重大措施来发展自己的数控技术及其产业,而且在“高精尖”数控关键技术和装备方面对我国实行封锁和限制政策。 数控机床技术的发展自1953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三坐标方式升降台数控铣床 算起,至今已有很多年历史了。20世纪90年开始,计算机技术及相关的微电子基础工业的高速发展,给数控机床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使数控机床产业得到了高速的发展。我国数控技术研究从1958年起步,国产的第一台数控机床是第一机床厂生产的三坐标数控铣床。虽然从时间上看只比国外晚了几年,但由于种种原因,数控机床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却一直落后于国际水平,到1980年我国的数控机床产量还不到700台。到90年代,我国的数控机床技术发展才得到了一个较大的提速。目前,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总之,大力发展以数控技术为核心的先进制造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发达国家加速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地位的重要途径。

1 绪论 1.1 加工中心的发展状况 1.1.1 加工中心的国外发展 对于高速加工中心,国外机床在进给驱动上,滚珠丝杠驱动的加工中心快速进给大多在40m/min以上,最高已达到90m/min。采用直线电机驱动的加工中心已实用化,进给速度可提高到80~100m/min,其应用围不断扩大。国外高速加工中心主轴转速一般都在12000~25000r/min,由于某些机床采用磁浮轴承和空气静压轴承,预计转速上限可提高到100000r/min。国外先进的加工中心的刀具交换时间,目前普遍已在1s左右,高的已达0.5s,甚至更快。在结构上,国外的加工中心都采用了适应于高速加工要求的独特箱中箱结构或龙门式结构。在加工精度上,国外卧式加工中心都装有机床精度温度补偿系统,加工精度比较稳定。国外加工中心定位精度基本上按德国标准验收,行程1000mm以下,定位精度可控制在0.006~0.01mm之。此外,为适应未来加工精度提高的要求,国外不少公司还都开发了坐标镗精度级的加工中心。 相对而言,国生产的高速加工中心快速进给大多在30m/min左右,个别达到 60m/min。而直线电机驱动的加工中心仅试制出样品,还未进入产量化,应用围不广。国高速加工中心主轴转速一般在6000~18000r/min,定位精度控制在0.008~0.015mm之,重复定位精度控制在0.005~0.01mm之。在换刀速度方面,国机床多在4~5s,无法与国际水平相比。 虽然国产数控机床在近几年中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仍存在着不少差距,造成国产数控机床的市场占有率逐年下降。 国产数控机床与国外产品相比,差距主要在机床的高速、高效和精密上。除此之外,在机床可靠性上也存在着明显差距,国外机床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都在5000小时以上,而国产机床大大低于这个数字,国产机床故障率较高是用户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 1.1.2 立式加工中心的研究进展

加工中心操作规程

CNC 加工中心安全操作及要求 积极主动,胆大心细,有疑必问 一、基本要求: 操作者必须熟悉机床的结构,性能及传动系统,润滑部位,电气等基本知识和使用维护方法,操作者必须经过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操作。 二、工作前要求: 1、必须束紧服装、防护眼镜,严禁戴围巾、手套、穿凉鞋等上岗操 作。工作时严禁戴手套。 2、检查机身、导轨以及各主要滑动面,如有障碍物、工具、铁屑等, 必须清理、擦拭干净。 3、检查工作台,导轨及主要滑动面有无新的拉、研、碰伤,如有应 作好记录。 4、上班后先检查油、水、电、气、是否一切正常,如有问题及时解决,如不能正常工作及时通知带班,告知机修,一切正常后还需要热机(有夜班可以不用)。 5、点检:按点检表点检,防止加工中报警发生;时常清洁主轴锥孔 和刀把锥柄。 6、领任务:图纸,工艺,技术要求,跟踪卡,必须齐全,区分材质、 数量、尺寸及余量,勿用错材料;检查外观有无缺陷,检查跟踪卡,上道工序是否检验完成.

7、审图:根据工艺文件、图纸,理解图纸要求、清楚加工部位、工 艺要求、装夹方式、尺寸要求。 8、装夹:根据工件类型使用锉刀、刮刀、油石等将工件毛刺和碰伤 去除干净、平整,根据编程工艺进行装夹,一般装夹方式采用压板,虎钳夹持,自制工装夹持,真空吸盘吸附,气动夹具等。装夹时注意避开压板、螺丝等干涉,注意装夹力度和保护产品,不要夹伤或压伤工件。虎钳装夹注意程序铣削深度,防止铣伤钳口。 根据工件类型及要求,装夹时要装平、装正工件,使用打表校正。 注意装夹方向。 9、工件零位设定:根据编程员列出的使用程序清单,确认程序 XYZ 零 位定在什么位置,实际工件也要考虑各向是否有余量。将“XYZ” 零位坐标输入相应坐标系中。 10、备刀、装刀、对刀(刀长测定):根据编程员列出的使用刀具清 单,进行备刀,清楚刀具规格,区分粗中精加工刀具,确认刀具有效长度,无干涉的情况下尽量使用短刀加工,刀具长度、直径、圆角、锥角等均采用对刀仪校准测量。对应程序单装刀。 三、工作中要求: 1、坚守岗位,精心操作,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2、按工艺规定进行加工。不准任意加大切削速度。不准超规范、超 负荷、超重使用设备。 3、刀具、工件应装夹正确、紧固牢靠。装卸时不得碰伤产品及设备。

三菱加工中心说明书

第六章三菱系统铣、加工中心机床面板操作 三菱系统铣床及加工中心操作面板 三菱系统面板 6.1 面板简介 三菱系统铣床、加工中心操作面板介绍

三菱系统铣床、加工中心系统面板介绍 6.2 机床准备 6.2.1 激活机床 检查急停按钮是否松开至状态,若未松开,点击急停按钮,将其松开。点击启动电源。 6.2.2 机床回参考点 1、进入回参考点模式 系统启动之后,机床将自动处于“回参考点”模式。若在其他模式下,须切换到“回参考点”模式。

2、回参考点操作步骤 X轴回参考点 点击按钮,选择X轴,点击将X轴回参考点,回到参考点之后,X轴的回零灯变为; Y轴回参考点 点击按钮,选择X轴,点击将X轴回参考点,回到参考点之后,X轴的回零灯变为; Z轴回参考点 点击按钮,选择Z轴,点击将Z轴回参考点,回到参考点之后,Z轴的回零灯变为;回参考点前的界面如图6-2-2-1所示: 回参考点后的界面如图6-2-2-2所示: 图6-2-2-1回参考点前图图6-2-2-2 机床回参考点后图 6.3选择刀具 依次点击菜单栏中的“机床/选择刀具”或者在工具栏中点击图标“”,系统将弹出“铣刀选择”对话框。 按条件列出工具清单 筛选的条件是直径和类型 (1) 在“所需刀具直径”输入框内输入直径,如果不把直径作为筛选条件,请输入数字“0”。 (2) 在“所需刀具类型”选择列表中选择刀具类型。可供选择的刀具类型有平底刀、平底带R刀、球头刀、钻头等。 (3) 按下“确定”,符合条件的刀具在“可选刀具”列表中显示。 指定序号:(如图6-3-1-1)。这个序号就是刀库中的刀位号。卧式加工中心允许同时选择20把刀具,立式加工中心同时允许24把刀具; 图6-3-1-1 选择需要的刀具:先用鼠标点击“已经选择刀具”列表中的刀位号,再用鼠标点击“可选刀具”列表中所需的刀具,选中的刀具对应显示在“已经选择刀具”列表中选中的刀位号所在行; 输入刀柄参数:操作者可以按需要输入刀柄参数。参数有直径和长度。总长度是刀柄长度与刀具长

加工中心操作说明书

第一篇:编程 5 1.综述 5 1.1可编程功能 5 1.2准备功能 5 1.3辅助功能7 2.插补功能7 2.1快速定位(G00)7 2.2直线插补(G01)8 2.3圆弧插补(G02/G03)9 3.进给功能10 3.1进给速度10 3.2自动加减速控制10 3.3切削方式(G64)10 3.4精确停止(G09)及精确停止方式(G61) 11 3.5暂停(G04) 11 4.参考点和坐标系11 4.1机床坐标系11 4.2关于参考点的指令(G27、G28、G29及G30) 11 4.2.1 自动返回参考点(G28)11 4.2.2 从参考点自动返回(G29)12 4.2.3 参考点返回检查(G27)12 4.2.4 返回第二参考点(G30)12 4.3工件坐标系13 4.3.1 选用机床坐标系(G53)13 4.3.2 使用预置的工件坐标系(G54~G59)13 4.3.3 可编程工件坐标系(G92)14 4.3.4 局部坐标系(G52) 14 4.4平面选择15 5.坐标值和尺寸单位15 5.1绝对值和增量值编程(G90和G91)15 6.辅助功能15 6.1M代码15 6.1.1 程序控制用M代码16 6.1.2 其它M代码16 6.2 T代码 16 6.3主轴转速指令(S代码) 16 6.4刚性攻丝指令(M29)17 7.程序结构17 7.1程序结构17 7.1.1 纸带程序起始符(Tape Start) 17 7.1.2 前导(Leader Section) 17 7.1.3 程序起始符(Program Start) 17 7.1.4 程序正文(Program Section) 17 7.1.5 注释(Comment Section) 17 7.1.6 程序结束符(Program End) 17

数控铣床操作说明书

. . XK712小型数控立式铣床 操 作 说 明 书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轮机系机械教研室※ 2006年5月制

一 铣床操作流程 1 开机前必须认真阅读“机床的使用说明书”、“数控系统编程与操作”使用说明书和“变频器使用”。掌握机床的各个操作键的功能和熟悉机床的机械传动原理及润滑系统。 2 机床上电与关机顺序 机床上电先把机床左电器柜侧面的断路开关向上合闸,然后按下小幅面板(见下图)的“电源ON ”按钮,系统进入操作界面显示55#急停报警,将“急停按钮”顺时针旋开解除急停状态; 机床关机先按下“急停按钮” 按钮,再按“电源OFF ”断开系统电源,最后打下断路开关断开机床电源。 3 机床润滑 对集中式润滑泵进行加油(30#机械润滑油),然后扳动油泵手柄3-6次以保证各传动及运动副得到充足的润滑。并在每班开机前对机床提供一次润滑。检查动力电源电压是否与机床电气的电压相符接地是否正确可靠。X 、Y 、Z 方向的定位行程撞块是否松动和缺损。检查无误后,启动机床操作各控制按钮检查机床运转是否正常。 急停按钮 电源OFF 循环停止 手摇轮 警报指示灯 循环启动 电源ON

检查X、Y、Z轴的三个运动方向是否正确无误。 4 主轴旋转方向是否正确主轴的转速范围是根据机床使用说明书的主要参数对交流变频器内部参数在机床出厂前已设定好。用户不得随意擅自改变主轴的转速范围,因为主轴的转速范围是由主轴自身结构所决定。 5主轴本体上端的外六角是用来配合装卸刀具用的。装卸完刀具后必须将杯罩盖上才能启动主轴,以防止主轴转动带动其它物件伤及到人体。 …流程图如下… 注:每次开机之后都必须回机床原点

菱加工中心面板操作与指令说明书

菱加工中心面板操作与 指令说明书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第六章三菱系统铣、加工中心机床面板操作 三菱系统铣床及加工中心操作面板 三菱系统面板 面板简介

光标移动键 复位键按下此键,取消当前程序的运行;监视功能信息被 清楚(除了报警信号,电源开关、启动和报警确认);通 道转向复位状态。 机床准备 6.2.1激活机床 检查急停按钮是否松开至状态,若未松开,点击急停按钮,将其松开。点击启动电源。 6.2.2机床回参考点 1、进入回参考点模式 系统启动之后,机床将自动处于“回参考点”模式。若在其他模式下,须切换到“回参考点”模式。 2、回参考点操作步骤 X轴回参考点 点击按钮,选择X轴,点击将X轴回参考点,回到参考点之后,X轴的回零灯变为; Y轴回参考点 点击按钮,选择X轴,点击将X轴回参考点,回到参考点之后,X轴的回零灯变为; Z轴回参考点 点击按钮,选择Z轴,点击将Z轴回参考点,回到参考点之后,Z轴的回零灯变为;回参考点前的界面如图6-2-2-1所示: 回参考点后的界面如图6-2-2-2所示: 图6-2-2-1回参考点前图图6-2-2-2机床回参考点后图 选择刀具 依次点击菜单栏中的“机床/选择刀具”或者在工具栏中点击图标“”,系统将弹出“铣刀选择”对话框。 按条件列出工具清单 筛选的条件是直径和类型 (1)在“所需刀具直径”输入框内输入直径,如果不把直径作为筛选条件,请输入数字“0”。

(2)在“所需刀具类型”选择列表中选择刀具类型。可供选择的刀具类型有平底刀、平底带R刀、球头刀、钻头等。 (3)按下“确定”,符合条件的刀具在“可选刀具”列表中显示。 指定序号:(如图6-3-1-1)。这个序号就是刀库中的刀位号。卧式加工中心允许同时选择20把刀具,立式加工中心同时允许24把刀具; 图6-3-1-1 选择需要的刀具:先用鼠标点击“已经选择刀具”列表中的刀位号,再用鼠标点击“可选刀具”列表中所需的刀具,选中的刀具对应显示在“已经选择刀具”列表中选中的刀位号所在行; 输入刀柄参数:操作者可以按需要输入刀柄参数。参数有直径和长度。总长度是刀柄长度与刀具长度之和。刀柄直径的范围为0至70mm;刀柄长度的范围为0至100mm。 删除当前刀具:在“已选择的刀具”列表中选择要删除的刀具,按“删除当前刀具”键删除选中刀具。 确认选刀:按“确认”键完成选刀,刀具按所选刀位号放置在刀架上;如放弃本次选择,按“取消”键退出选刀操作。 对刀 数控程序一般按工件坐标系编程,对刀的过程就是建立工件坐标系与机床坐标系之间的关系的过程。常见的是将工件上表面中心点(铣床及加工中心),工件端面中心点(车床)设为工件坐标系原点。 本使用手册就采用将工件上表面中心点(铣床及加工中心),工件端面中心点(车床)设为工件坐标原点的方法介绍。 将工件上其它点设为工件坐标系原点的对刀方法类似。 下面分别具体说明铣床、卧式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的对刀方法。 注:本系统提供了多种观察机床的视图。可点击菜单“视图”进行选择,也可点击主菜单工具栏上的小图标进行选择。 6.4.1X,Y轴对刀 铣床及加工中心在X,Y方向对刀时一般使用的是基准工具。基准工具包括“刚性靠棒”和“寻边器”两种。 注:本使用手册铣床和加工中心对刀时采用的是将零件放置在基准工具的左侧(正面视图)的方法。 点击菜单栏中的“机床/基准工具…”,弹出的基准工具对话框中,左边的是刚性靠棒,右边的是寻边器。如图6-4-1-1。 图6-3-1-1加工中心指定刀位号图6-4-1-1 1、刚性靠棒 刚性靠棒采用检查塞尺松紧的方式对刀,具体过程如下(我们采用将零件放置在基准工具的左侧(正面视图)的方式)。 X轴方向对刀 点击操作面板中按钮,切换到手动模式; 借助“视图”菜单中的动态旋转、动态放缩、动态平移等工具,通过点击选择X、Y、Z

牧野加工中心说明书-牧野加工中心操作规程

牧野加工中心说明书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 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牧野加工中心安全操作规程 一、机床通电开启后,注意事项如下: 1、机床通电后,检查各开关、按钮是否正常、灵活,机床有无异常现象; 2、检查电压、油压、气压是否正常,有手动润滑的部位先要进行手动润滑; 3、机床开启后,各坐标轴手动回参考点(机床原点)。若某轴在回参考点位置前已处在零点位置,必须先将该轴移动到距离原点100mm以外的位置,再进行手动回参考点或在此位置控制机床往行程负向移动,使其回参考点; 4、在进行工作台回转交换时,台面上、护罩上、导轨上不得有异物; 5、NC程序输入完毕后,应认真校对、确保无误。其中包括代码、指令、地址、数值、正负号、小数点及语法的查对; 6、按工艺规程安装找正好夹具; 7、正确测量和计算工件坐标系,并对所得结果进行验证和验算; 8、将工件坐标系输入到偏置页面,并对坐标、坐标值、正负号及小数点进行认真核对; 9、刀具补偿值(长度、半径)输入偏置页面后,要对刀具补偿号、补偿值、正负号、小数点进行认真核对; 二、工件加工过程中,注意事项如下:

1、在进行高精密工件成型加工时,应用千分表对主轴上之刀具进行检测,使其静态跳动控制在3μm以内,必要时需重新装夹或更换刀夹系统; 2、无论是首次加工的零件,还是周期性重复加工的零件,加工前都必须按照图样工艺、程序和刀具调整卡,进行逐把刀、逐段程序的检查核对. 3、单段试切时,快速倍率开关必须置于较低档; 4、每把刀首次使用时,必须先验证它的实际长度与所给补偿值是否相符; 5、在程序运行中,要重点观察数控系统上的几种显示 坐标显示:可了解目前刀具运动点在机床坐标系及工件坐标系中的位置了解这一程序段的运动量,还有多少剩余运动量等 寄存器和缓冲寄存器显示:可看出正在执行程序段各状态指令和下一程序段的内容 主程序和子程序显示:可了解正在执行程序段的具体内容; 对话显示屏(Custom):可了解机床当前主轴转速、当前切削进给速度、主轴每转切削进给、主轴当前切削载荷及各行程轴载荷, 并可由主轴每转切削进给计算出相应刀具每刃切削量。 6、试切进刀时,在刀具运行至工件表面30~50mm处,必须在低速进给保持下,验证坐标轴剩余坐标值和X、Y轴坐标值与图样是否一致; 7、对一些有试刀要求的刀具,采用“渐进”的方法。例如,镗孔,可先试镗一小段长度,检测合格后,再镗到整个长度。使用刀具半径补偿功能的刀具数据,可由大到小,边试切边修改; 8、试切和加工中,更换刀具、辅具后,一定要重新测量刀具长度并修改好刀具补偿值和刀具补偿号; 9、程序检索时应注意光标所指位置是否合理、准确,并观察刀具与机床运动方向坐标是

卧式加工中心说明书

目录 机床的主要用途和技术参数------------------------------------------------------------ 4 1 机床安全须知-------------------------------------------------------------------------- 5-10 1.1 机床启动安全注意事项------------------------------------------------------------------------- 5 1.2 安全操作指南-------------------------------------------------------------------------------------7 2 搬运及安装---------------------------------------------------------------------------- 10-14 2.1 搬运已包机床------------------------------------------------------------------------------------ 10 2.2 开箱------------------------------------------------------------------------------------------------ 10 2.3 搬运未包机床------------------------------------------------------------------------------------ 10 2.4 安装------------------------------------------------------------------------------------------------ 11 2.5 电源连接------------------------------------------------------------------------------------------14 2.6 试运行--------------------------------------------------------------------------------------------- 14 3 机床的调整与保养------------------------------------------------------------------ 15-17 3.1 预运行--------------------------------------------------------------------------------------------- 15 3.2 床身水平调整------------------------------------------------------------------------------------ 15 3.3机床液压系统的调整--------------------------------------------------------------------------- 15 3.4 定期保养------------------------------------------------------------------------------------------ 15 4 机床外观图----------------------------------------------------------------------------17-21 5 机床传动系统------------------------------------------------------------------------ 22-25 5.1机床传动系统图--------------------------------------------------------------------------------- 22 5.2 蜗杆、蜗轮、皮带轮、滚珠丝杠明细表------------------------------------------------------ 24 5.3机床滚动轴承明细表--------------------------------------------------------------------------- 25 6 机床的主要结构及性能----------------------------------------------------------- 25-29 6.1 底座------------------------------------------------------------------------------------------------ 26 6.2 立柱------------------------------------------------------------------------------------------------ 26 6.3 滑鞍和分度转台--------------------------------------------------------------------------------- 26 6.4 主轴箱及自动夹刀装置------------------------------------------------------------------------ 27 6.5 刀库结构------------------------------------------------------------------------------------------ 29 7 液压系统-------------------------------------------------------------------------------- 30-35 7.1 液压系统原理图--------------------------------------------------------------------------------- 30 7.2 液压站--------------------------------------------------------------------------------------------- 32 7.3 液压执行装置------------------------------------------------------------------------------------ 32 7.4 液压控制装置------------------------------------------------------------------------------------ 33

机械手电气设计说明书

(一)、基本情况介绍 机械手结构、动作与控制要求 机械手在专用机床及自动生产线上应用十分广泛,主要用于搬动或装卸零件的重复动作,以实现生产自动化。本设计中的机械手采用关节式结构。各动作由液压驱动,并右电磁阀控制。动作顺序及各动作时间的间隔采用按时间原则控制的电气控制系统。 机械手的结构如图8-13所示,主要由手指1、手腕2、小臂3、和大臂5等几部分组成。料架6为旋转式,由料盘和棘轮机构组成。每转动一定角度(由工件数决定)以保证待加工零件4对准机械手。 机械手各动作与相应电磁阀动作关系如表8-4所示。 以镗孔专用机床加工零件的上料、下料为例,机械手的动作顺序是:由原始位置将以加工好的工件卸下,放回料架,等料架转过一定角后,再将未加工零件拿起,送到加工位置,等待镗孔加工结束,再将加工完毕工件放回料架,如此重复循环。 图8-13 机械手的外形及其与料架的配置 1-手部 2-手腕 3-小臂 4-工件 5-大臂 6料架 (二)、拖动情况介绍 具体动作顺序是: 原始位置(装好工件等待加工位置,其状态是大手臂竖立,小手臂伸出并处于水平位置,手腕很横移向右,手指松开)——手指夹紧(抓住卡盘上的工件)——松卡盘——手腕左移(从卡盘上卸下已加工好的工件)——小手臂上摆——大手臂下摆——手指松开(工件放回料架)——小手臂收缩——料架转位——小手臂伸出——手指夹紧(抓住未加工零件)——大手臂上摆(取送零件)——小手臂下摆——手腕右移(将工件装到机床的主轴卡盘中)——卡盘收紧——手指松开,等待加工。

(三)、设计要求 1)加工中上料、下料各动作采用自动循环。 2)各动作之间应有一定的延(由时间继电器调定)。 3)机械手各部分应能单独动作,以便于调整及维修。 4)油泵电机(采用)及各电磁阀运行状态应有指示。 5)应有必要的电气保护与联锁环节。 二、设计过程 (一)、总体方案选择说明 机械手的分类 工业机械手的种类很多,关于分类的问题,目前在国内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在此暂按使用范围、驱动方式和控制系统等进行分类。 1按用途分 机械手可分为专用机械手和通用机械手两种: 专用机械手 它是附属于主机的、具有固定程序而无独立控制系统的机械装置。专用机械手具有动作少、工作对象单一、结构简单、使用可靠和造价低等特点,适用于大附属,如自动机床、自动线的上、下料机械手和‘加工中心”批量的自动化生产的自动换刀机械手。 通用机械手 它是一种具有独立控制系统的、程序可变的、动作灵活多样的机械手。通过调整可在不同场合使用,驱动系统和格性能范围内,其动作程序是可变的,控制系统是独立的。通用机械手的工作范围大、定位精度高、通用性强,适用于不断变换生产品种的中小批量自动化的生产。 通用机械手按其控制定位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简易型和伺服型两种:简易型以“开一关”式控制定位,只能是点位控制:伺服型具有伺服系统定位控制系统,可以点位控制,也可以实现连续轨迹控制,一般的伺服型通用机械手属于数控类型。 2按驱动方式分 液压传动机械手 是以液压的压力来驱动执行机构运动的机械手。其主要特点是:抓重可达几百公斤以上、传动平稳、结构紧凑、动作灵敏。但对密封装置要求严格,不然油的泄漏对机械手的工作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且不宜在高温、低温下工作。若机械手采用电液伺服驱动系统,可实现连续轨迹控制,使机械手的通用性扩大,但是电液伺服阀的制造精度高,油液过滤要求严格,成本高。 气压传动机械手是以压缩空气的压力来驱动执行机构运动的机械手。其主要特点是:介质来源极为方便,输出力小,气动动作迅速,结构简单,成本低。但是,由于空气具有可压缩的特性,工作速度的稳定性较差,冲击大,而且气源压力较低,抓重一般在30公斤以下,在同样抓重条件下它比液压机械手的结构大,所以适用于高速、轻载、高温和粉尘大的环境中进行工作。

立式加工中心技术规格

立式加工中心技术规格 设备名称:立式加工中心 数量:1台 一、设备用途 1、设备用途 1.1加工对象、用途: ?加工几何形状复杂,尺寸繁多,精度要求高的零件; ?加工型腔、曲面、球面等; ?加工各种公、英制内外螺纹; ?能铣削外形、铣槽及倒角,也可以进行钻、扩、铰、滚压及镗、铣削、攻丝加工; ?适用于中、小批量及单件生产,也可用于复杂零件的大批量生产。 1.2基本要求:机床应是3轴3联动、半闭环数控加工中心。床身采用密烘技术 铸铁床身,高刚性线性导轨,带自动排屑功能。具有刚性攻丝功能,可以容纳 20把刀的电子伞式刀库,FANUC 18i以上系统或同等级别的控制系统。主轴转速 8100转以上,快进速度不低于25m/min,切削速度不低于16m/min 二、设备主要技术规格和要求 序号技术要求 1 机床基本功能与要求 1.1机床采用稳固的三角形结构铸件,全封闭防护,机电一体化结构; *1.2机床采用CNC控制,控制系统具有操作简单的功能,控制轴数不低于3轴 1.3机床具有完善、可靠的机械、电气保护措施;必须符合机电设备的安全、环保要求,产品通过CE安全认证 *1.4机床应具有进口自动气压刀具交换装置。 1.5机床主轴轴承采用如德国SKF,主轴电机采用美国Lincoln(林肯) 名牌产品1.6 当使用冷却液时,主轴具有水冷却功能 *1.6X轴、Y轴、Z轴、均采为高精度等级的国际著名品牌的高刚性线性导轨(机床导轨采用:如日本THK或NSK,德国博士力士乐。) 1.7机床的主轴、进给系统应有完善、可靠的减小热变形措施1.8机床应配置标准的自动润滑系统、冷却系统。 1.9机床所有零、部件、计量单位应全部采用国际单位制(SI) 1.10机床配套的液压、气动、电气元件等均应为著名品牌(如美国的PARKER,日本的SMC 和NEC,美国的MOTOROLA)) *1.11滚珠丝杠应采用著名品牌:如日本THK,或德国STAR. *1.12 机床应具有刚性攻丝功能 1.13指示信号灯

机械手电气设计说明书

设计的任务 (一)、基本情况介绍 机械手结构、动作与控制要求 机械手在专用机床及自动生产线上应用十分广泛,主要用于搬动或装卸零件的重复动作,以实现生产自动化。本设计中的机械手采用关节式结构。各动作由液压驱动,并右电磁阀控制。动作顺序及各动作时间的间隔采用按时间原则控制的电气控制系统。 机械手的结构如图8-13所示,主要由手指1、手腕2、小臂3、和大臂5等几部分组成。料架6为旋转式,由料盘和棘轮机构组成。每转动一定角度(由工件数决定)以保证待加工零件4对准机械手。 机械手各动作与相应电磁阀动作关系如表8-4所示。 以镗孔专用机床加工零件的上料、下料为例,机械手的动作顺序是:由原始位置将以加工好的工件卸下,放回料架,等料架转过一定角后,再将未加工零件拿起,送到加工位置,等待镗孔加工结束,再将加工完毕工件放回料架,如此重复循环。 图8-13 机械手的外形及其与料架的配置 1-手部2-手腕3-小臂4-工件5-大臂6料架 (二)、拖动情况介绍 具体动作顺序是: 原始位置(装好工件等待加工位置,其状态是大手臂竖立,小手臂伸出并处于水平位置,手腕很横移向右,手指松开)——手指夹紧(抓住卡盘上的工件)——松卡盘——手腕左移(从卡盘上卸下已加工好的工件)——小手臂上摆——大手臂下摆——手指松开(工件放回料架)——小手臂收缩——料架转位——小手臂伸出——手指夹紧(抓住未加工零件)——大手臂上摆(取送零件)——小手臂下摆——手腕右移(将工件装到机床的主轴卡盘中)——卡盘收紧——手指松开,等待加工。

表8-4 电磁阀状态表 (三)、设计要求 1)加工中上料、下料各动作采用自动循环。 2)各动作之间应有一定的延(由时间继电器调定)。 3)机械手各部分应能单独动作,以便于调整及维修。 4)油泵电机(采用)及各电磁阀运行状态应有指示。 5)应有必要的电气保护与联锁环节。 二、设计过程 (一)、总体方案选择说明 机械手的分类 工业机械手的种类很多,关于分类的问题,目前在国内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在此暂按使用范围、驱动方式和控制系统等进行分类。 1按用途分 机械手可分为专用机械手和通用机械手两种: 专用机械手 它是附属于主机的、具有固定程序而无独立控制系统的机械装置。专用机械手具有动作少、工作对象单一、结构简单、使用可靠和造价低等特点,适用于大附属,如自动机床、自动线的上、下料机械手和‘加工中心”批量的自动化生产的自动换刀机械手。 通用机械手 它是一种具有独立控制系统的、程序可变的、动作灵活多样的机械手。通过调整可在不同场合使用,驱动系统和格性能范围内,其动作程序是可变的,控制系统是独立的。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