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与日本企业质量管理特色差异

美国与日本企业质量管理特色差异

美国与日本企业质量管理特色差异
美国与日本企业质量管理特色差异

美国与日本企业质量管理特色差异

一、美国:强调程序化、规范化

随着现代工业的起步、振兴与发展,“师傅带徒弟”时代的终结,诞生了现代生产与质量管理体系。以美国为例,美国企业一直重视质量管理,其质量管理起源于泰勒,大体经历了质量检验、统计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马克姆波·里奇奖4个阶段,这里重点阐述马克姆波·里奇奖的定点超越。

20世纪80年代,日本产品因物美价廉大举进军美国及大量占据了美国产品市场,这对美国企业触动很大,决心学习日本企业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政府决定设立一个国家质量大奖。1987年,美国颁发马克姆·波里奇国家质量奖,该奖主要适用于3类企业:一是制造业,二是服务业(依据销售额判定),三是小型企业(雇员小于500人)。评奖标准很严,每类企业每年最多有2个获奖者。

马克姆·波里奇奖的核心是定点超越,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分析本企业与历史同期相比取得了多少进步,它能够激励本企业继续前进。第二步,企业要想获得巨大的进步,就要不断地把本企业的业绩与同行业最好企业的业绩比较,找出差距,然后迎头赶上,这就是定点超越。

自颁发马克姆·波里奇奖后,美国企业纷纷比照马克姆·波里奇奖获得者找差距,然后定点超越,结果产品质量大大提高。20世纪90年代,美国企业重新树立了对日本企业的竞争优势,马克姆·波里奇奖的定点超越是美国企业质量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日本:强调自主、主动

20世纪初,日本企业的产品质量并不好,在人们心目中简直就是假冒伪劣产品的代名词,当时日本人崇尚中国的“上海货”。但是,到了80年代,人们争相购买日本企业的产品,日本货成了优质产品的象征。日本企业,从劣质产品到优质产品,前后间隔仅几十年,产品质量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人们在探讨:日本企业质量管理成功的奥秘究竟是什么?

日本企业质量管理的成功,得益于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爱德华·戴明。1951年,日本设立戴明国家质量奖。该奖主要面向日本国内的制造企业,评奖标准非常严格,获奖企业每年最多1~2名;日本国内称戴明奖为“企业诺贝尔奖”。

戴明的质量管理思想集中体现在PDCA(P-- 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处理)循环上:

1、计划阶段;看哪些问题需要改进,逐项列出,找出最需要改进的问题。

2、执行阶段,实施改进,并收集相应的数据。

3、检查阶段,对改进的效果进行评价,用数据说话,看实际结果与原定目标是否吻合。

4、处理阶段,如果改进效果好,则加以推广;如果改进效果不好,则进行下一个循环。

PDCA循环的特点是:大环套小环,企业总部、车间、班组、员工都可进行PDCA循环,找出问题以寻求改进;阶梯式上升,第一循环结束后,则进入下一个更高级的循环;循环往复,永不停止。戴明强调连续改进质量,把产品和过程的改进看作一个永不停止的、不断获得小进步的过程。

戴明的质量管理思想对日本企业影响很大,日本企业纷纷使用PDCA循环自己找问题,然后改进产品质量。日本独创和发展了QCC(品管圈)活动,QCC(品管圈)活动在日本获得了巨大成功,日本能从二战后的废墟上迅速崛起,屡创经济奇迹,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独创的品管圈(QCC)活动。QCC的有效推动,使全体员工都参与管理、改善之中,一方面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创造了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也为企业培养了大量人才,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竞争力。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到8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达到最辉煌的时期,其产品如汽车、家电等充斥世界各国市场。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对日本经济奇迹的评价是:“日本的经济振兴是一次成功的质量革命”。

三、美日质量管理特色比较

戴明循环强调自主、主动管理,即立足于企业内部;详细分析本企业目前存在什么主要问题,然后改进,特点是自我超越。

马克姆·波里奇奖强调程序化管理、重视量化指标,即立足于企业外部,把本企业的业绩与同行最优秀企业的业绩进行对比,找出差距以寻求改进,特点是定点超越。

事实上,日、美企业都在找差距,只是找差距的方式不同;日本企业通过戴明循环,与自己比较,找出存在的问题,然后自我超越;美国企业则通过与优秀企业比较以发现差距,然后定点超越。最后,日、美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都取得了成功。

为何日、美企业质量管理的方式天壤之别、却得到了同样的结果?这源于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日本企业根植于东方文化,深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自觉”、“修为”,敢于“舍生取义”,故他们自己和自己比较,就能发现差距,然后进行改进;美国企业属于西方文化范畴,强调制度的作用,自己的问题自己很难发现,只有通过别人监督才能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故要和优秀企业比较才能找出差距,然后定点超越。

四、美日质量管理启示

20世纪50年代后,市场行情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卖方市场逐步转向买方市场。在这种形势下,质量管理专家们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内容如下:第一,全面的质量,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成本质量;第二,全过程的质量,指质量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

用工作质量来保证产品质量;第三,全员参与的质量,对员工进行质量教育,强调全员把关,组成质量管理小组;第四,全企业的质量,目的是建立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可见,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动态质量,始终不断地寻求改进,但是它没有规范化、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能否成功,关键是要深刻领悟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计划。

戴明循环强调自主管理、主动管理,而美国人恰恰缺乏主动性,因此戴明的质量管理思想开始在美国企业实施时遭到了冷遇。但是,日本人深受东方文化的影响,富有主动性,自己与自己比较,就能发现问题,因此戴明的质量管理思想非常适合日本企业,日本企业

运用PDCA循环取得了产品质量的飞跃进步。

美国企业认为,自己的问题自己很难发现,如何发现自己的问题?通过别人监督。马克姆·波里奇奖的定点超越适合美国企业特点,一个企业要想取得进步,就要不断地把本企业的业绩与同行业最优秀企业的业绩进行对比,以发现差距,然后实施改进。

应该说,日、美企业都重视学习,只是学习的方法不同。日本企业通过自我批评实现自我,而戴明循环是自我批评的重要手段。美国企业认为,学习的内在动力产生于强大的外部竞争压力,如何感受这种强大的外部竞争压力?通过他人批评,而马克姆·波里奇奖的定点超越则是倾听他人批评的重要途径。总之,日本企业,通过戴明循环实现了“自我批评”;美国企业,通过马克姆·波里奇的定点超越实现宁“他人批评”。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美、日企业都赢得了很高的质量信誉。

推荐:企业管理:日本企业管理原则

企业管理:日本企业管理原则 同为受儒家学说影响的文化,虽然中日之间在核心文化价值观上存在差异,中国文化以仁为本,日本文化以和为本,但都属于群体本位的文化模式。日本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形成了很多不同于西方企业管理原则要求的做法,这些做法值得我们仔细分析、思考与借鉴。 在日本企业管理内部,有质量圈活动、工作小组、全面质量管理、集体奖励制度等;在市场上,有大企业与小企业、企业与银行之间结盟与共好。以上现象都是与日本的群体主义文化价值观相一致的管理活动与组织形态,形成以群体为形式的竞争主体。在最为知名的日本丰田生产模式中,无论是领导自上而下的强力推行,还是培养员工自下而上追求精益生产的自觉主动精神,没有凝聚在强势企业文化之中的群体本位价值观支撑,难以实现持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这也是丰田生产模式在我国企业学习借鉴过程中效果不佳的原因只学流程,没有文化支撑。 这种以群体、集群为单位的市场竞争主体及其相应的企业生产管理模式,要比单个企业的竞争实力大得多。后来出现的供应链管理理论,其实质是为了解决丰田生产方式在企业内部推行所受到的外部制约,以拉式生产、订单生产、柔性生产为核心,将准时生产、订单生产思想扩张到整个供应链条,以纵向企业联盟形式参与市场竞争,体现出很强的东方文化色彩。在我国成功的经验是浙江温州地区民营企业形成的产业集群,既与温州

商业文化中重视、相信地缘合作有密切关系,也推动了温州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结语:借用拿破仑的一句名言: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人,对学习很难做到学而不厌,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坚持。希望大家坚持到底,现在需要沉淀下来,相信将来会有更多更大的发展前景。

企业质量管理制度

企业质量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制度 □总则 第一条: 目的 为保证本公司质量管理制度的推行, 并能提前发现异常、迅速处理改进, 借以确保及提高产品质量符合管理及市场需要, 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范围 本细则包括: (一)组织机能与工作职责; (二)各项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 (三)仪器管理; (四)质量检验的执行; (五)质量异常反应及处理; (六)客诉处理; (七)样品确认; (八)质量检查与改进。 第三条: 组织机能与工作职责 本公司质量管理组织机能与工作职责。 □各项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的设订 第四条: 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的范围规范包括: (一)原物料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 (二)在制品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

(三)成品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的设订; 第五条: 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的设订 (一)各项质量标准 总经理室生产管理组会同质量管理部、制造部、营业部、研发部及有关人员依据”操作规范”, 并参考①国家标准②同业水准③国外水准④客户需求⑤本身制造能力⑥原物料供应商水准, 分原物料、在制品、成品填制”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设(修)订表”一式二份, 呈总经理批准后质量管理部一份, 并交有关单位凭此执行。 (二)质量检验规范 总经理室生产管理组召集质量管理部、制造部、营业部、研发部及有关人员分原物料、在制品、成品将①检查项目②料号(规格)③质量标准④检验频率(取样规定)⑤检验方法及使用仪器设备⑥允收规定等填注于”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设(修)订表”内, 交有关部门主管核签且经总经理核准后分发有关部门凭此执行。 第六条: 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的修订 (一)各项质量标准、检验规范若因①机械设备更新②技术改进③制程改进④市场需要⑤加工条件变更等因素变化, 能够予以修订。 (二)总经理室生产管理组每年年底前至少重新校正一次, 并参照以往质量实绩会同有关单位检查各料号(规格)各项标准及规范的合理性, 酌予修订。 (三)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修订时, 总经理室生产管理组应填立”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设(修)订表”, 说明修订原因, 并交有关部门会签意见, 呈现总经理批示后, 始可凭此执行。

最新质量管理先进事迹简介精选

先进事迹简介 我进公司以来一直承担着质保部最具挑战性的工作——质管员,主要工作包括质量目标的分解和控制工作、合格供应商的管理工作、不合格品的处理和评审工作、异常质量情况的调查处理工作、质量数据分析处理工作、质量改进控制工作、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控制工作、外部客户认证验收准备工作,这些工作直接关系到我公司产品质量水平的稳定和提升。值得欣慰的是,2010年这些任务都圆满地完成了,没有辜负领导重托和广大职工的期望,我对此深感自豪。除此之外,我还承担了质保部的通讯员、内审员、新员工培训工作。2010年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良好,产品的质量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员工质量意识有了明显增强,质量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总结经验,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不忘根本、端正思想、自立目标 作为一名质管员必须承受来自于不同方面的压力,私下常发牢骚,始终只有“过”而没有“功”,还得经常做些吃力不讨好的事,一担出现产品质量问题,首先被批评的总是我。但我深深地认识到,不忘根本,懂得感恩是做人的底线,我一刻也没有忘记是新和成培养了我,没有忘记质量保障部门是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水平代表了企业的整体质量水平。质保部承担着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两大职能,我为自己定下一个目标,一定要圆满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为新和成能做大做强,在加强质量监督,实现质量赶超标杆,促进公司销售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钻研业务、增进才干、保持先进 随着国际市场参与度的提高,公司质量管理部门将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这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深深地认识到,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就必须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既然我的角色已经成为质量管理者,我责无旁贷地选择了接受挑战。为适应公司质量管理水平不断发展的新形式,我刻苦钻研新知识、掌握新技能,2010年我参加了全国质量工程师考试并以优秀的成绩通过,学以致用,自身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在质量月活动中,为与国内外先进企业接轨质保部牵头开展了QC小组活动,由于是第一次真正接触QC活动,QC小组活动流程应该是怎么样的,选题怎么去选,现状调查用那些方法好,如何推动广大干部员工参与的积极性等一系列问题都不知道怎么去解决,虽然学过QC活动的7大手法但是不知道如何用到实际工作中,怎么办?只有从头学起,向书本学习,向质保部领导和总公司质管员请教,与QC小组成员互取其长处,就这样,我逐步摸清了QC小组活动的程序,掌握并运用到具体工作中,来加强管理,规范车间QC小组行为,制定《QC活动管理办法》,就这样摸着石头过河,在学习中运用,在运用中学习,始终使自己占领本专业制高点,在工作和学习中起到了带头人的作用。 三、勤勤肯肯、不畏劳苦、开拓创新 我从事的工作,技术性较强,并且随着一些新职能的不断拓展,有些工作先前从未接触过,得花费很大精力,由于时间太紧迫,根本

区别于欧系企业之日系企业管理特点

区别于欧系企业之日系企业管理特点 与欧系企业相比日系企业管理有以下特点:日本企业的管理非常严谨规范,有非常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流程体系,日本企业的执行力度非常强,他们有非常强的执行意识,尊重规则、遵守规则,从会长到基层员工都会严格执行公司制度,按照流程做事。 日本制造——品质优良的代名词,工艺精致、价格适中、外观精美、品质上乘、环保节能等是日本产品的特色,2010年世界五百强中日本企业就有68名,仅次于美国排名第二,在国内我们熟悉的知名品牌公司就有松下、东芝、丰田、索尼、本田、日立、日产、佳能等等。另外日本企业寿命也名利前茅,存活超过百年的企业数不胜数。那么日本企业为何能保持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及竞争能力呢? 一、重视细节与追求完美 日本企业的管理非常严谨规范,有非常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流程体系,日本企业的执行力度非常强,他们有非常强的执行意识,尊重规则、遵守规则,从会长到基层员工都会严格执行公司制度,按照流程做事。并且日本企业的工作计划性非常强,每一项工作的前期准备、计划方案、贯彻执行、数据统计、分析总结都有条不紊的按照计划有序进行。我在日资企业任职PMC经理时企业有近60条生产线,但我们的生产计划都能精确到后续6周的每一天,回复给客户并对交

期负责,这在绝大多数企业看来都是不可想象的。另外在细节管理方面,我们与日本企业的差距非常明显,企业的之中的废品垃圾严格按照分类摆放,甚至连文件夹的摆放顺序都用胶纸贴上明确标识,日本人的专着执着精神被我们很多人用“愚蠢”这个词来形容,比如再热的天,日本人都会西装革履的会见客户,一张桌子让他擦十遍绝对不会少,正是这一丝不苟的专着执着成就了今天高品质、精工艺的日本产品。 二、职业化仿佛与生俱来 日本人的敬业精神举世闻名,工作绝对排在第一位,甚至有时还需要有献身精神,他们认为工作才是人生的本质和真正含义,他们崇尚忠诚与奉献。所以他们把公司当成家,勤勤恳恳、不知疲倦地工作一生,被人称作“工蜂”。在日资企业经常看到日本人加班到很晚,但第二天照样精神抖擞的上班工作。与我们绝大多数国人不同,我们只把工作当成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他们把工作当成是神圣的使命,真正当成自己的事业在做,企业员工与老板一条心。这是中国企业与日本企业的真正差距所在。 三、完善、人性的福利保障 日本人讲究忠诚与奉献,视公司为家等等,其实是因为企业有系统、完善的福利保障,能保证他们的职业生涯无忧,所以他们才会愿意把一生都奉献给企业。日本企业的福利措施不但完善而且富有人性,

质量管理先进汇报材料(完整版)

质量管理先进汇报材料 质量管理先进汇报材料 质量管理会议汇报材料 --------吴立峰 焊接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管理 传统的焊接质量管理是应用统计质量管理,即通过各种检测手段对焊缝进行检查,以检验结果判定和确认焊缝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焊接质量管理的着重点在焊缝质量的最终检查上。 现代焊接质量管理已发展成为全面质量管理和建立以预防为主的质量保证体系,实行全员全过程(从原材料开始,到焊接,至焊后热处理)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第 一、重要方面是焊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心,这里所说的焊接人员不光是焊工,还包括技术人员、生产调度、班组长和其他相关人员,因为质量是要靠所有人来重视,光靠哪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做好的,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有可能产生质量事故。对于焊工来说其责任意识很大程度上就是质量意识的表现,一个质量意识不强、没有责任心的焊工,在作业过程中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视质量为儿戏,或者认为质量的好坏与自己无关,其技能水平再好,也不可能保证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缺陷。一个有责任心的技术人员、生产调度、班组长、焊工,在工作中就会对质量负责,在工作中就会重视起来,这是有很强质量意识的表现。

质量意识和责任心的提高要靠不断的宣贯和教育,开展一些活动和采取一些措施。要使焊工质量意识提高起来,班组长角色很重要,除了每天站班会进行灌输,还可以经常和焊工进行交流,可以在焊接作业过程中对焊工进行指导,让焊工感受到质量的存在,大家都重视。 开展一些质量比武和质量考试等活动,带动大家的积极性,让自己亲身参与其中。其次采取一些措施,比如要有奖优罚劣办法和措施,做的好的就要嘉奖,做的不好的就要提出批评,就要处罚,目前“焊接质量技术明星”的评比开展就是奖励好的,但目前看来这大多数是对ⅰ类焊工和烧焊口焊工的奖励,也应该把这种奖励延伸到ⅱ、ⅲ类烧普通铁件和钢结构的焊工评比上去,只要是质量做的好的,都应该有一定的奖励办法。但如果是质量上做的不好的,引起质量事故的就应该处罚,目前大多数工程处都倾向于奖励而对处罚上执行的不够严格。 另外一个很有效的措施,就是要求焊接作业人员在焊口施焊完毕后必须做到100%自检,而且在自检合格后标记焊工代号,这样在管理人员巡查过程中能很好的进行检查,出现问题可以追溯到责任人,更重要的是能引起焊工对每一个焊口的重视,端正工作态度,按规范施工,从马二厂的经验来看还是很值得继续执行下去的,尤其是对汽机中低压管道。 还有就是及时开展质量分析会,很有必要,不是出现了质量事故才来进行分析,受热面焊口合格率突然下降了或者影响到质量方面的不良事件或者未遂事故,应该及时召集相关人员分析分析,提出问题和解决办法,总结经验等。

日本企业管理的特点

日本企业管理的特点 第一,树立员工是最重要经营资源思想。 日本企业认为,人的能力具有很大的发展性和可塑性。公司给予职工的待遇等于是对职工能力提高和发展的投资。每个员工都应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开发能力、追求自己以及公司的最大发展,所以必须争取让员工立足于长期为企业作贡献。 第二,管理者以自主责任作为领导原则。 日本大公司流行事业部制。所谓的事业部制即按各自的市场及产品来组成几个自负盈亏的责任核算单位制度。事业部制有利于各专业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操作,按产品的专业门类进行生产和经营,加强了各种产品的竞争能力,公司则通过目标管理体制来评介事业部长的经营业绩。 其三,组织灵活,富有弹性,尊重人和追求效率相辅相成。 在日本企业的组织设计中,每个员工的工作区域划分得不细,这样可以扩大个人责任范围,使得各管理环节容易协调,另外通过定期变动工作,使员工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力求成为多面手和行行通。 第四,善于模仿和学习先进经验。 在战后经济复兴那阵子,日本人满世界范围内寻求各种专利和技术,十分关注国外科学技术的运用,最大限度地从中汲取精华。企业家们还不时造访外国同行,学习人家是如何经营管理企业的。 例如索尼公司当初就是从美国西物电气公司买下了制造半导体收音机的专营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它自己的微电子工业帝国。公司创始人之一的森田秋雄在自传《日本制造》中承认,索尼吸取了很多西方人做生意的经验。 第五,企业决策注重发挥集体的作用。 日本企业领导人在做重要决策时,一般都必须设法将所有成员的意见都尽量统一起来。日本人把这叫做“Nemawashi”(绑根,指园丁在移植树木时小心翼翼地将所有跟须都包缠起来)。这个操作过程是既乏味又漫长,但最终获利的是企业,因为人的思想一旦统一,实行起来反而很快捷。 第六,注意劳资关系的相对稳定。 传统的日本企业很少解雇职员,企业通过尽量满足员工生活安定感达到激发他们工作热情的目的,同时让员工明白个人待遇的获得是通过集团总体赢利的提升来达到的。因此公司并不追求即时偿付和经常性的分红增长,更倾向于长期激励。有这样的经营思想作支撑,企业的繁荣可以是五年、十年,甚至更久。 日本通过自身顽强的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功,我们必须承认这一点。在积极引进外来管理文化的基础上,日本人对自己的传统进行了创造性的转化,进而获得了巨大实效。对于东邻扶桑的突然发迹,我们不要怀以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其中的有益经验应该珍视才对。 日本企业的经营管理特点,一是组织灵活,富有弹性,适应性强,二是尊重人和追求效率相辅相成。每个员工的工作划分不细,扩大了个人责任范围,使得各管理环节容易协调,通过定期变动工作使员工成为多面手。三是要求人的技能和知识水平较高,力求行行通,具有广泛的知识,综合能力强并有牢固的理想和信念。

全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优秀企业申报材料之企业质量管理自我评价

企业质量管理自我评价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年月日 公司

目录 一、概述 (3) 二、质量战略 (3) 三、质量文化 (4) 四、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4) 五、质量安全与风险管理 (4) 六、质量培训与教育 (5) 七、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应用 (5) 八、对标管理 (6) 九、标准化建设 (6) 十、质量品牌建设 (7) 十一、质量诚信体系建设 (7) 十二、质量改进及管理创新 (8) 十三、工程创优情况 (8) 十四、开展QC 小组活动情况 (9) 十五、结束语 (10)

企业质量管理自我评价 —公司 一、概述 在质量管理方面,公司秉承“创名牌企业、建精品工程”的质量理念,贯彻“用户至上,信守合同;质量为本,持续改进;创建一流电建公司”的质量方针;坚持“按合同办事、按程序办事”的质量原则,向客户移交满意的精品工程,为国家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在工程质量方面,公司取得了优良的工程业绩,深受用户好评。 公司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本着全方位市场的开拓战略,向着管理型公司的目标迈进,以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为宗旨,争创精品工程,满足顾客的要求。 二、质量战略 在质量战略方面,公司坚持以合同标准为依据,以设计优化和设备成套优化为前提,以进度计划为主线,以资源配置为保障,以安全、质量、成本控制为重点,超前策划、严谨计划,组织明确、权责清晰,目标管理,控制到位。打造精品创品牌,实现一旦服务、终身客户。 1、升级管控体系,适应转型升级。转型升级战略的推进,业务结构的深入调整,优先 国际、开拓总包、积极发展非电举措的实施,对电建企业的项目管控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注重国际、总包、非电等新业务履约能力的培养。电建企业总部组织机构应更加适合工程公司管理要求,项目管控管理体系要能够覆盖EPC 整个业务链条,项目执行团队要满足EPC项目管理要求。风险控制能力、属地化资源整合能力、设计管理能力、设备成套、物流能力、商务谈判等短板需要逐步补足。 2、超前方案策划,夯实履约基础。坚持项目投标阶段超前策划项目条件、项目管理目 标、项目管理形式、项目管理组织。坚持以合同条件为依据,把握履约标准;以进度为主线,科学排定计划;以效益为中心,合理分解成本;精心优化履约配套方案。 明确进度、质量、费用、技术、安全、职业健康、环境保护等项目目标;确定项目的管理模式、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并制定管理程序和控制指标;制定人、财、物、技术和信息等资源的配置计划;制定项目沟通的程序和规定;制定项目风险管理计划。 3、整合内外资源,保障履约目标。培育自有设计管理队伍,加强内部设计企业的协同 协作,适时整合外部非电设计咨询企业,提升工程项目前期策划和过程设计管理能力。收集、了解、熟悉主要设备性能与价格,建立并强化与国内外主机设备厂的战略合作关系,提高设备管理能力、成套能力、议价能力、物流能力。调查研究属地化人力、机械、材料的供给和价格,培育属地化分包商、供应商,大力开发属地化资源。锻炼培养集成能力,成功将设计院单位、设备厂商、分包商、供应商集成在一起,为项目服务,实现共赢。 4、强化过程管控,打造履约品牌。健全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完善工程项目的管 控机制,提升工程项目的综合管理能力。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管控,做好项目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费用管理、风险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采购管理和综合管理,确保项目生产计划和经营成本处于受控状态,实现安全无停工、

日本的企业管理

日本的企业管理 日本在亚洲占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达到100家,这还是因为受泡沫经济的影响之后的保守数据。并且像松下、丰田、本田、三菱、佳能、日立等日本企业都是在世界上家喻户晓的。松下幸之助、大久保睿、小平浪平、盛田昭夫等人都是各种管理典籍和人们口头常说的大企业家。那么,对于日本企业界而言,什么是制胜的法宝呢?日本人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带有浓厚文化气息的管理方式”。 1.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是近几年来流行于世界各国管理界的一个崭新理论。日本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可用共同体组织的概念来说明,共同体如同一个家庭或教会,其成员在互助友爱基础上联合在一起的,聚会是一种欢乐的源泉,人的互爱、帮助、信任和相互了解,共享欢乐,和衷共济。前面说过,日本民族重视“家”与“家族”的意义。所以日本组织有点类似于共同体组织,因为日本公司重视职工的福利,并按照服务年限给以较平等的待遇,这样一来,职工也就乐意献身于组织。在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中有几点重要的措施。如,终身雇佣制、双梯晋升制和年功序列工资制等。终身雇佣制在前面讲日本传统文化特点的团体主义色彩时已经说过,在此就不在赘述。这里主要说明一下后两者。 (1)双梯晋升制

日本企业一般实行双梯晋升制,一种是职务等级制度,另一种是资格等级制度。业务工作者按正规的职务。评定方法等级,类似于美国的制度,如果职务不动,职务等级就不晋升。此外,根据服务余限和工作成绩,雇员的工资可以功规定的资格等级晋升。在同一资格中有一个最高余限,当超过最高余限时,雇员才自然被晋升到上一个资格等级,晋升纶不是自动发生的,它反映着能力和努力,要经过经常性的,广泛的评价。在评价标准中,对利润的短期贡献不如技能,同事的合作及工作质量重要,双梯值增加了晋升机会,日立公司的晋升政策是,“任何人最迟在53随时都可以晋升到八级正规资格等级制度中的第一个等级。”这使每个人都有晋升到中层等级的希望,从而增加对组织的中层等级的希望,从而增加对组织的忠诚意识和献身精神。 2。年功序列工资制. 这种制度有两个特点。一是高工资与低工资的差别最多五六倍.二是个人工资收入随工龄而漫漫增长。职工的工资收入在退休前达到最高峰。 日本企业界认为,团体内部工资收入差别过大,不利于团结,不利于团体成员友好合作,会影响士气,降低生产效略.在日本人的观众中,团结就是力量。人们普遍坚信内部的亲密无间,定会制造出奇迹.因此,极力排斥团体内部的利益竞争,把为个人利益而竞争称作"独"."独"是不让人们喜欢的品行.

企业质量管理制度76966

企业质量管理制度(1)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保证本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推行,并能提前发现异常、迅速处理改善,借以确保及提高产品质量符合管理及市场需要,特制定本制度。 企业质量管理制度(2)年度质量目标的制定 第二章年度质量目标的制定 第二条 企业每年的质量目标作为年度质量工作的依据,适用于与质量相关之各项作业,各有关部门应负责分管的质量目标项目的制定和统计工作,遵循年度质量目标,分解落实到各自的工作中。 第三条(制定与发放) 技术工程部根据当年质量目标实施情况,于年底制定下年度质量目标,报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审核后可提交管理评审会议审议或直接呈总经理批准。经批准的“年度质量目标”应发放到各有关部门做为当年质量工作的依据和努力方向。定量目标应规定数据收集和汇总统计部门。 第四条(统计、核查与修订) 定量目标的统计部门对分管项目定时进行汇总统计,并按季度将计算依据和结果报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视情况组织人员进行核查,内部质量审核时亦做为检查内容之一。年度质量目标的修订,需经管理评审会议审议或报总经理批准。 企业质量管理制度(3)质量策划控制 第三章质量策划控制 第五条 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产品转型、新技术应用等时机,有系统、有计划地进行质量策划,

以确保产品满足顾客的需求。质量策划根据企业质量体系文件进行,适用于企业内所有产品的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过程。 第六条 质量计划是在质量体系框架内,针对特定的产品、服务、合同或项目,规定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的文件。企业分管品质工作的领导主导产品的质量策划,组织编制质量计划。研发产品部负责新产品的立项、设计文件的输出、部品承认书的编制。技术工程部负责制订及完善产品的检验规范、工艺文件,并参与产品的质量验证。相关部门配合执行质量计划。 第七条 质量计划制定具体为: 1.研发产品部在新产品开发、产品转型、新技术应用时机,应由专人立项并编制“项目企划书”,企划书应对产品的性能指标、市场价位、目标成本、研发费用等作出规则,确保研发阶段产品品质。企业分管领导组织项目可行性评审。 2.项目立项后,须确定项目经理、制订“项目控制计划书”。项目执行期间,企业分管领导定期检查项目进度。样机交付评审时,应按规范要求输出齐套的设计文件,并通过样机鉴定验证,必须达到EMC、安规等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 3.样机设计完成后,企业分管领导会同项目组、技术工程部、计划部、采购部、品管部及营销、销售等相关人员,必要时邀请顾客代表参加,根据企划书对样机设计进行评审。评审的内容包括样机软硬件配置的合理性、结构的可靠性、产品技术水平的适切性、投产的工艺性以及整机成本测算的盈利性等。根据评审结果,必要时作出相应修改。 4.样机通过评审后,应制订试生产计划,选择合格供应商,准备试生产相关的临时性技术文件、规范等。使新部品进货检验和试生产顺利衔接。 5.计划部依据试生产计划,安排部品的采购、齐套。 6.技术工程部依据试生产计划和有关设计文件资料编制各类检验规范、工艺文件,并主导产品试生产验证以及工艺流程的完善和补充。 7.研发产品部项目组跟踪试生产的进度,协同技术工程部解决试生产中出现的技术

质量管理先进集体材料 企业质量管理先进单位申报材料

质量管理先进集体材料企业质量管理先进单位申报材料X公司现有员工XX0人,总资产近XXXX万元,经营面积XXXX多平方米,主要经营化工轻工产品、火工物资、橡胶制品、机电产品、建筑材料、金属材料、成品油和农用车辆等。连年来,销售过亿元,创利税XXX余万元,人均贡献名列当地流通系统第一名,经济效益稳居XXX省县级同行业榜首。先后荣获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质量信誉放心示范单位”、“讲诚信重质量守规则企业”,省级“文明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消费者满意单位”、“商业名牌”、“商业服务名牌”、“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示范店”,XXX市“青年文明号”、“百强民营企业”、“重点流通企业”,XXX市“十强民营企业”、“质量管理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目前,“XXXX”已成为在XXX地区有着重要影响的流通企业品牌。 一、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实施名牌战略 近年来,公司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改革和发展的全局出发,正视产品质量的现状,充分认识加强质量工作、实施名牌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努力增强做好质量工作、提高产品质量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努力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公司始终坚持正确的市场观、经营观和效益观,把满足顾客需要、维护消费者利益和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的经营宗旨,制定

了迎接挑战,参与竞争,抓好商品质量和名牌战略两项工程,不断培植企业服务名牌,提升了核心竞争力,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努力开创了XXXX的经营特色,促进了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稳步上升。 二、积极推动质量管理和名牌战略的实施 质量是经营战略的核心,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是企业管理的纲。如何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如何拓展市场领域,如何以优质的产品来吸引客户是我们打造XXX品牌,促进公司全面发展的课题。 1、加强质量法制观教育,强化名牌意识、诚信意识和竞争意识 公司把“质量是企业的商誉和生命”作为企业的经营理念,把“知诚信、守诚信、用诚信”作为员工的行为准则,充分利用XXX网站、工作简报、黑板报、宣传栏和各种会议等载体,大力宣传《产品质量法》、《价格法》、《消费者权利保护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征订了《中国质量报》、《中国消费者报》、《物价公报》等有关学习材料,聘请专家授课,以案释法,不断提高诚信经营的自觉性,有力地促进了全员业务素质的提高,更好地凝聚了人心,

企业战略-日本优秀企业的六大特征

★★★文档资源★★★近年来,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日本依然有很多“优秀企业”保持着令人瞩目的良好业绩。这些“优秀企业”到底拥有哪些特征?它们与那些经营状况不好的企业有何区别?为了使改革融入企业核心,它们采取了哪些做法? 日本有关专家新原浩朗从筛选优秀企业入手,收集了日本全国范围内企业以企业收益性(净资本经常收益率)、安全性(自有资本比率)、成长性(经常利润额的变化)为主的过去15年的数据,然后加以分析。初步分析结束之后,又对分析结果中名列前茅的企业进行了更详细的分析,并对三四十家企业的最高层经营者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了采访调查。根据上述调研,新原浩朗发表了《日本的优秀企业研究》等一系列研究论文。在其发表于《文艺春秋》2003年第9期的近作中,新原浩朗对该研究作了结论性分析,将优秀企业定义为“执着、认真、适度、熟虑、热情的企业”,尽管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个没有任何悬念、非常正统的结论,但作为一种经营理念,却透着近年来罕见的风格与新鲜感。这里我们就对新原浩朗的研究作一简单介绍,来看看经济不景气中的日本优秀企业的经营秘诀。 从新原浩朗的研究中可看出,优秀日本企业大致具有六个共性特点。这六点当中并不含有“引进‘美国式’的经营方式”。因为采用了美国式经营方式、经营指标的企业并不一定具备优势——这其中即有经营状况良好的,也有不尽人意的,而一些没有引进任何经营方式的企业却依然保持着良好的业绩。因此,新原通过对三四十家优秀企业的研究所提炼出来的“寓意”远远比那些所谓美国式或日本式的“艰涩”的经营理论富于教育意义。 特征一:业务范围的集中

优秀企业的第一个特点,“企业最高层经营者明确了解企业应从事业务的范围”。尤为重要的是,他们清楚本公司不应介入的业务,对于不了解的业务决不插手。 在新原的采访调查中,当问到优秀企业最高层经营者“您所在企业的理念是什么”时,他们的答复都干脆利落。在他们的脑中,企业是集中在同一理念之下的。该理念同时也起到了凝缩公司应从事的业务范围的作用——这是非常关键的。它与只为起到装饰“公司介绍”序言作用的华丽辞藻有着本质的差别。假如有人向最高层经营者介绍新业务领域,询问“公司是否要参与?”,如果这些业务不属于公司理念范畴,就会当即遭到拒绝:“那不是我们公司该做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优秀企业最高层经营者所驰骋的战场是很狭小的。 在企业业务集中方面做到极致的例子之一是马渊马达公司。该公司的理念是“将所有的努力都倾注在同一类商品上,即‘DC、有铁芯、有刷、200瓦特以下的小型民用磁铁马达’”。其产品应用范围从玩具到家用电器、音响器材、汽车,极其广泛,但决不增加商品种类,不搞多元化。世界首屈一指的电动剃须刀厂家——德国博朗公司曾许以优厚条件让马渊公司开发无铁芯的马达,却被断然回绝。马渊公司提出,“你们应该看看我们的有铁芯马达的实力再做判断”,并将新开发的有铁芯马达以博朗当时所使用产品的1/10的价格提供给该公司。现在博朗所用马达全部是马渊公司的产品。 特征二:有推理性的最高层经营者 日本优秀企业所共有的第二个特点是,“企业的最高层经营者具有推理性”,换言之,“通过反复思考得出结论”。日本的经营者们在长期经济不景

GembaKaizen日本企业界的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

Gemba Kaizen 摘要 Gemba Kaizen 是由日本企业界近几十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它内容广泛,包含了全面质量管理、全员生产维护、准时生产体制、质量圈、合理化建议、小组活动等组件。它对日本企业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取得成功具有巨大的意义。本文简单阐述了它的发展史、概念、原则、实施方法等等 主题词:工作位置过程标准不断改进与完善 QCD(质量、成本、交货期)目标 一、Gemba Kaizen的发展史 Gemba 在日语中是“现场—事情真正发生的地方”的意思,它也是日本人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广义上讲,它就是“事件发生的地方”;狭义上讲,Gemba就是指企业的“工作领域”或“工作位置”。Kaizen的意思是“连续不断的改进、完善”。所以,综合来讲,Gemba Kaizen狭义就是指“对企业不同领域或工作位置上所做的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日本的Gemba Kaizen起源于二战后被美国军火工业广泛采用的“工业内部培训”TWI(TrainingWithin Industries)。TWI是40年代在美国发展起来的,当时的目标是将工业生产提高到以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所需的水平上。尽管当时TWI运用得非常成功,但战后却被渐渐淡忘,90年代几乎已很少有人知道了。在日本却是另外一回事。战后,日本工业生产能力只有1935-1937年高峰时的10%弱。当时的情景客观上要求政府引进TWI来大幅度提高产量和质量。当TWI在许多国家被引进时,在日本产生的影响最大,即使在90年代TWI也一直被日本企业界所推崇。至少有一千万的日本企业界的领导,专业人员及员工都受到了TWI的培训,或其系统培训中之一。TWI对日本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有深远的影响。 TWI包含三部分标准的培训内容:首先,JIT(Job Instructional Training)让领导者认识到使员工得到足够职业培训的重要性以及怎样进行这些培训;其次,JMT(Job Methods Training)是关于如何获得改进和完善工作方法的思路并将其实践;第三,JRT (Job Relations Training)是关于上下级关系和领导方法的。在日本,这些培训工作是由不同的专业组织如日本工业培训协会来完成的。同时,许多领先的日本大公司将TWI根据需要作适当变动后用来培训自己的潜在领导者。 MT(Management Training)是由美国空军(US Air Force)发明的,二战后也被日本引进。在日本工业和国际贸易部近50年不懈的努力下,截止1994年底已有300多万日本企业界的领导人接受过MT的培训。在日本,现在为了进入中、上领导层,获得MT的培训结业证书几乎是一种必须手段。 MT培训使日本企业界的领导获得以下三个方面的知识: ●认识员工相互之间关系和个人关系的重要性 ●不断对工艺和产品进行完善和改进的方法及价值 ●把人和工作方法相结合,科学合理地使用“计划——执行——检查”的益处 总之,日本企业界通过对TWI和MT的引进、消化、吸收,并结合日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先后创造、发展了一些管理理论如全面质量控制/管理(TQC/TQM)、准时生产体制(JIT)等,逐渐形成了完整的Kaizen体系。 二、Gemba Kaizen的基础概念 为了正确理解Gemba Kaizen,需要阐明几个Kaizen的基础概念:

日本企业的有效管理(精髓)

在制造类公司,制造现场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公司整体的利益,一个制造公司的管理水平主要体现在生产现场的管理水平。 制造现场生产的产品能不能保证达到设计质量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造部门技术能力以及生产和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水平。生产和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重点要抓好工艺准备、基本制造过程、辅助服务过程的质量控制等工作。 一、生产和制造过程质量管理的含义和内容 (一)、生产和制造过程质量管理的含义 1.质、量、期三位一体(顾客期望的QGD) 2.按质量职能办事(公司的管理体系) 3.点、线、面相结合(管理手册、管理程序、作业指导书) 4.预防和把关相结合,以预防为主(持续的改善) (二)、生产和制造过程的质量职能和活动 1.严格贯彻执行制造质量控制计划,对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5M1E)进行有效控制。 2.保证工序质量处于控制状态(实施SPC统计控制管理) 3.有效地控制生产节拍,及时处理质量问题,确保均衡生产 二 生产和制造过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一)工艺准备的质量控制 1.制定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计划 2.工序能力的分析和验证 3.工艺文件的质量控制 (二)基本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 1.工序质量控制点 2.防误措施和质量可追查性 (三)辅助服务过程的质量控制 1.物料供应的质量管理 2.工具供应的质量管理 3.设备维修的质量管理 作为现场的责任者,要掌握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严格遵守作业指导书的规定,坚持预防、改善的思维方式,指挥生产的实施。 生产管理部门为了能够在规定的交期内达到所要求的品质/成本/数量等客户要求,要综合地管理生产资源,经济地实施管理活动。以此为中心就产生了中心计划即「生产计划」。因为生产计划是关系到生产运营的大事,所以一定要制定出精度很高的计划。 作为基础数据需要「在库,设备能力,个别机种的标准作业时间,工数,不良率,(又叫成品率)、纳期拖延率等」各种各样的数据。并且,为了要制定生产计划需要「操作计划,在库计划等」的前提计划。 制定生产计划,必须有的几个前提条件。 第一条,为了要检验生产能力就必须正确地把握设备能力及作业标准时间。如果这点上精度低的话,当然生产能力计划(工数和设备单位时间内每台的生产数量)的精度也要降低,生产计划就会混乱,会给操作率带来影响。一旦操作度恶化,就会出现每台产品的固定费负担增大,利益减少。 第二条,就是生产负荷计划(生产量和生产能力)。这是检验现有的生产能力是否能够达成预定的生产计划量(这种情况,下包括预测)。对于生产能力,如果预定生产量大的话,会造成「负荷过大」,相反如果对于生产能力如果预定生产量少的话,会造成「负荷过小」。对于这

企业质量管理制度

企业质量管理制度 目录 一、质量管理职责 1、组织领导。 2、总经理质量责任制。 3、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 4、质量管理制度。 5、质量奖惩考核办法。 6、质量管理网络图。 二、生产设备、测量器具的管理 1、设备管理制度 2、设备日常管理制度 3、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4、设备检修制度 5、检测仪器、计量器具的管理制度 三、技术文件管理 1、原料质量要求 2、包装材料质量要求 3、工艺文件明细表 4、技术管理制度 四、采购质量控制 1、采购原辅材料、通用包装的质量控制制度 2、委托加工品质量控制 五、工艺管理制度 六、产品质量检查 1、质量检验机构 2、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3、检验结果的处理 七、安全生产制度

一、质量管理职责 1、组织领导(总经理)负责全公司的质量工作 2、总经理质量责任制 (1)实行工厂方针目标中规定的质量要求和技术要求,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2)掌握生产动态的同事,要掌握质量动态,在检查生产任务的同时,要检查质量指标完成情况,以保证企业全面完成生产任务。(3)组织召开质量工作会议解决生产中遇到质量问题。 (4)审核公司检验报告,批准工艺文件,不合格原材料及包装材料的退货。 3、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 (1)质量方针:质量第一,用户第一。 (2)质量目标:出厂成品合格率达到100%,努力实现产品的零投诉,无重大质量事故发生。 4、质量管理制度 (1)质量方针贯穿于全厂的生产和管理工作,从原材料进厂、加工到售后服务,自始至终要体现质量第一的思想,做到不合格产品不得出厂。 (2)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可靠的质量保证体系,以良好的工作质量,通过不断提高工序质量稳定提高产品质量,生产出更多满足客户要求的成品。 (3)总经理应重视质量,组织召开质量工作会议;分析质量工作情况:处理重大质量问题;表扬和奖励为产品质量做出显著成绩的员工。(4)生产部主任负责组织生产人员实施总经理下达的生产任务,及

日本企业管理精髓

日本企业管理精髓 日本制造——品质优良的代名词,工艺精致、价格适中、外观精美、品质上乘、环保节能等是日本产品的特色,2010年世界五百强中日本企业就有68名,仅次于美国排名第二,在国内我们熟悉的知名品牌公司就有松下、东芝、丰田、索尼、本田、日立、日产、佳能等等。另外日本企业寿命也名利前茅,存活超过百年的企业数不胜数。那么日本企业为何能保持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及竞争能力呢? 一、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日本企业的管理非常严谨规范,有非常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流程体系,日本企业的执行力度非常强,他们有非常强的执行意识,尊重规则、遵守规则,从会长到基层员工都会严格执行公司制度,按照流程做事。并且日本企业的工作计划性非常强,每一项工作的前期准备、计划方案、贯彻执行、数据统计、分析总结都有条不紊的按照计划有序进行。我一个朋友在日资企业任职PMC经理时企业有近60条生产线,但他们的生产计划都能精确到后续6周的每一天,回复给客户并对交期负责,这在绝大多数企业看来都是不可想象的。另外在细节管理方面,我们与日本企业的差距非常明显,企业的之中的废品垃圾严格按照分类摆放,甚至连文件夹的摆放顺序都用胶纸贴上明确标识,日本人的专着执着精神被我们很多人用“愚蠢”这个词来形容,比如再热的天,日本人都会西装革履的会见客户,一张桌子让他擦十遍绝对不会少,正是这一丝不苟的专着执着成就了今天高品质、精工艺的日本产品。

日本人的敬业精神举世闻名,工作绝对排在第一位,甚至有时还需要有献身精神,他们认为工作才是人生的本质和真正含义,他们崇尚忠诚与奉献。所以他们把公司当成家,勤勤恳恳、不知疲倦地工作一生,被人称作“工蜂”。在日资企业经常看到日本人加班到很晚,但第二天照样精神抖擞的上班工作。与我们绝大多数国人不同,我们只把工作当成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他们把工作当成是神圣的使命,真正当成自己的事业在做,企业员工与老板一条心。这是中国企业与日本企业的真正差距所在。 二、高度敬业的职业态度。 三、系统完善的福利保障。日本人讲究忠诚与奉献,视公司为家等等,其实是因为企业有系统、完善的福利保障,能保证他们的职业生涯无忧,所以他们才会愿意把一生都奉献给企业。日本企业的福利措施不但完善而且富有人性,比如员工入职时有迎新会,员工离职时有欢送会,让人来的时候有家的温暖、亲切感,离开的时候对公司留有怀念之情,我离开以前服务的日资企业多年,至今都很怀念那段美好时光;员工生日、结婚、生育、重大事故等,公司管理人员、高层都会送上礼金予以慰问、安抚;为员工发放年终奖金、购买各类保险、住房基金、住房补贴、伙食补贴、交通费、健身卡、优惠券等;为员工身心健康建设运动场、图书馆、医疗室、图书室,举办各种文化活动等等,正是这套系统、完善的福利保障体系带来的一点一滴的关爱,使日本企业员工真正的以企业为家,产生极强的归属感与主人翁意识。

企业质量管理制度

精心整理 企业质量管理制度(1)总则 ???为保证本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推行,并能提前发现异常、迅速处理改善,借以确保及提高产品质量符合管理及 市场需要,特制定本制度。 企业质量管理制度(2)年度质量目标的制定 企业质量管理制度(3)质量策划控制 第三章质量策划控制 ???第五条 ???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产品转型、新技术应用等时机,有系统、有计划地进行质量策划,以确保产品满足顾客的 需求。质量策划根据企业质量体系文件进行,适用于企业内所有产品的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过程。 ???第六条

???质量计划是在质量体系框架内,针对特定的产品、服务、合同或项目,规定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的文件。企业分管品质工作的领导主导产品的质量策划,组织编制质量计划。研发产品部负责新产品的立项、设计文件的输出、部品承认书的编制。技术工程部负责制订及完善产品的检验规范、工艺文件,并参与产品的质量验证。相关部门配合执行质量计划。 ???第七条 ???质量计划制定具体为: ???1.研发产品部在新产品开发、产品转型、新技术应用时机,应由专人立项并编制“项目企划书”,企划书应对 ???2. 准要求。 ???3 修改。 ???4 ???5 ???6. ???7.研发产品部项目组跟踪试生产的进度,协同技术工程部解决试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并完成部品承认书的发布。 ???8.试生产后,技术工程部在研发产品部项目组配合下做好试生产总结,提交企业分管领导召集计划部、采购部、制造部、研发产品部、技术工程部及营销、销售等相关人员进行试生产结果的评审,评审内容包括直通率的指标、故障现象的分布或严重程度、标准工时以及工艺文件、检验规范的可行性、完整性等。评审合格后,可以交付量产;评审不合格,不能投产,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 ???9.新品试生产通过后,研发产品部应发布完善齐套的产品设计文件和标准,技术工程部应整理发布正规的工艺

河南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先进企业评选办法

附件3-1 河南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先进企业评选办法 第一条评选范围: 凡在河南省境内注册登记、持有法人营业执照、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各类建筑业企业,并为河南省建筑业协会会员单位的企业,符合本评选办法均可申报参评。非协会会员单位的企业,可先办理申请入会,再申报(见附件6)。 第二条基本条件: 1、认真贯彻《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河南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有专职质量管理部门和人员,重视工程质量方面的投入,工程质量稳中有升。 2、有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并有效运行,积极推广应用建筑业新技术,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 3、施工现场认真落实执行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及强制性条文,特种作业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工程合格率100%。 4、本年度所建工程荣获有河南省建设工程“中州杯”奖或“中州杯”银奖一项,“结构中州杯”两项或市级优质工程奖三项。

5、专业施工企业参建工程本年度荣获有省级以上优质工程一项,“结构中州杯”两项或市级优质工程奖三项(需提交参建相关合同)。 6、本年度未发生工程质量和生产安全死亡事故,未受到过有关行政部门关于质量问题的通报批评,无不良行为记录、行政处罚。 第三条申报与推荐: 1、企业根据自愿原则进行申报,申报推荐工作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实事求是。 2、由各市建筑业企业填写申报表,向所在市建筑业协会申报,市建筑业协会对受理的申报资料逐项审核,并征求当地建委(局)和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意见后,签署推荐意见并出具推荐函、电子版汇总表(见附件5-3)统一报河南省建筑业协会。 3、省属和中央驻豫建筑业企业,由企业填写申报表,经企业主管部门审核后签署意见并出具推荐函及电子版汇总表(见附件5-3),直接报送河南省建筑业协会。 第四条申报资料(一式一份装订成册,不要使用塑料拉杆封皮): 1、申报企业填写《河南省建筑业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申报表》(内容填写完整),并结合评选条件,附主要事迹材料一份(字数不少于2000字)。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含年检合格页)复印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