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科学与文化(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2.02 MB
- 文档页数:53
第25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以中国古代四火发明为代表的科技构成了中国传统科技的主体,中国古代文学体裁多样,呈现逐渐平民化、通俗化的特征;中国文字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类型多样,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历史见证。
从全国卷对本讲内容的考查来看,古代中国的科技侧重于以非选择题的形式综合考查,注重对中外科学家取得科技成就的社会环境及科学精神的理解运用。
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则侧重于考查文学艺术所反映的时代特征以及文学艺术成就。
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看,融会贯通知识,打通中外关联是备考的关键所在。
一、四大发明成就发明过程外传对世界的影响二、书法艺术1.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2.书法的字体特点三、绘画艺术1.类型:按题材分:错误!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按表现技法分:2.代表四、文学成就1.《诗经》(1)内容: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分《错误!风》(2,语言丰富多彩,音节和谐。
(3)影响: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文学错误!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
2.楚辞(1)特点句式较为灵活,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2)影响:楚辞体被称为“错误!骚体”,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3.汉赋(1)特点:散文和韵文并用,气势恢弘、辞藻华美,反映了文人气度和时代精神。
(2)代表:张衡.4.唐诗(1)李白: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错误!诗仙”,诗风体现了盛唐的气象.(2)杜甫:诗风充满了忧患意识和人道主义色彩,后人称其诗作为“诗史”,称其人为“错误!诗圣”.5.宋词(1)概念:词是由民间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
(2)代表:宋代豪放派代表错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代表柳永、错误!李清照.6.元曲(1)散曲:金元时期在北方民间流行起来并兴盛于元明时代的一种诗歌体裁,包括错误!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
(2)元杂剧①艺术特点: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
高考历史基础知识复习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概述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发明发明概况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造纸术①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②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有利于信息的记录、储存、传播和继承,促进世界文明和文化的发展。
印刷术①隋唐:发明雕版印刷术;(《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②北宋:平民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火药①唐朝中期:已有火药配方的记录;②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两宋进一步发展。
改变人类作战方式;成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重要武器指南针①战国:司南(四大发明中历史最为久远)②北宋:指南针发明,并用于航海。
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二)概述汉字和绘画的起源,知道东晋、唐、宋时期的著名书法名家,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
1、汉字与书法(1)汉字形体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演变趋势:由繁到简)(秦通行)(秦末)(汉)(汉末)(晋)(2)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朝代著名书法家代表作及擅长东晋王羲之尤擅行书;代表作《兰亭序》《丧乱贴》等,号称“书圣”唐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分别创立了楷书中的欧体、颜体、柳体怀素、张旭擅长草书北宋苏黄米蔡(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都以行书名世2、绘画:(1)山水画的艺术特点(出现于山水诗兴起的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中国画的精粹。
)①以自然风景为主要的描绘内容;②在题材上,特别讲究布局构图,突破时空限制;③在艺术风格上,追求意境,不拘泥于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2)文人画的艺术特点(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
)①追求抒情写意风格;②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③注重诗意。
(三)知道诗经、楚辞和汉赋的文学成就,概述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人的文学艺术成就,知道明清四大长篇小说;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专题十九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专题点睛】本专题讲授的主要是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古代科技、汉字演变与书画艺术、古代文学及古代戏剧艺术。
通过本专题学习让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科技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卓越贡献,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以及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艺术成就,了解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博大精深及文化艺术成就的辉煌,增强学生对祖国丰富的文化遗产的认识,培养基本文化素养,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使学生正确地认识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形成正确的民族文化观和世界文化观。
第1课“发明和发现的国度”【课标考点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主要包括天文学、数学、医学、农学及四大发明等,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解析考点1】1.列举我国古代在天文、数学、农学、医学等方面的主要成就及意义。
(1)天文学成就:①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书中的《石氏星表》测定了120多个恒星的位置,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②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水运浑象仪,他的地圆见解比西欧人早1000多年。
张衡还发明了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
③唐代僧一行主持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并制成了以水流为动力的水运浑象仪。
④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制成了一种新型浑仪——“简仪”,比欧洲发明同类仪器早300 多年。
编制了《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
它以365.2425天为一年,同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时间只差26 秒。
(2)数学成就:①春秋时期已出现九九乘法表。
②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它的出现标志着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③南朝宋、齐之际的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这一成果领先世界达1000年之久。
(3)四大农书:①《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作者是北朝时的贾思勰,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还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科技文化)科学技术:一.中国古代科技(一)古代四大发明1、造纸术:①西汉前期: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②l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
造价低廉,便于书写,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③魏晋时期,造纸技术水平进步明显,纸张白度增加,表面光滑而质地细薄,并且逐渐取代简牍,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北方的长安、洛阳、南方的建业、扬州是有名的造纸中心④造纸术的外传:朝鲜(4th)→日本(7th)→阿拉伯国家(8th)→欧洲、非洲(12th)→美洲(16th)→大洋洲(19th)2、印刷术:①隋唐时期已有佛经、日历、诗集等雕版印刷②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西夏在此基础上使用木活字印刷术。
比欧洲早四个多世纪,后先后传到朝鲜、日本、埃及和欧洲3、指南针:①战国时,制造了用以指示方向的司南②北宋时指南针已普遍应用于航海事业。
13世纪时(南宋时),指南针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各国,为欧洲航海家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4、火药:①唐朝中期的书籍已有了制成火药的配方,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②北宋在东京设专门机构,制造火药和火器。
南宋时出现了管形火器“突火枪”③13世纪(元朝)火药和火器由阿拉伯入传入欧洲(二)、古代天文历法1.夏商周时:①夏朝历法《夏小正》;②商朝的干支纪日法;③夏和商的日食、月食的记录。
2、春秋战国时期:①《春秋》中有世界上最早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比欧洲早600多年②春秋时形成固定历法体系,十九年七闰,比西方早160年③战国时出现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3、秦汉时期①西汉时制订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②西汉时有世界上最早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③东汉张衡对月食最早的科学解释;发明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4、隋唐时期天文学家僧一行制定出《大衍历》,表明我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僧一行还首次用科学方法测量出地球子午线的长度5、宋元时期①沈括创制“十二气历”,有利于安排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