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完整版)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完整版)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完整版)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对全面提高毕业生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规范本科生毕业设计工作和论文书写格式,机械学院以《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为基础,结合我院各专业的特点,特制定《机械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请各位指导教师和学生参照执行。

一、本科生毕业设计工作流程及各环节时间安排

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分为选题、开题报告、设计或科学研究(撰写论文)和答辩四个阶段,其工作流程及各环节时间安排如下:

1、(第七学期末)指导教师在学院组织下开始毕业设计选题工作,提出的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或选用校外合作单位提出的课题,填写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报审表、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经系、中心主任审查及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批准后向学生公布,并将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于第七学期结束前两周下达给学生。要求学生于第八学期第5周前完成开题报告工作,包括查阅资料、外文文献翻译、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等。

2、(第八学期第4周至第八学期结束前四周)完成毕业设计的各项具体工作并撰写毕业设计论文。

1)(第八学期第1-4周)完成开题报告(二学位可不作要求)。

2)(第八学期第5-7周)安排开题报告集中汇报工作,检查第一阶段工作进度情况,填写“毕业设计情况统计表”。

每个单位尽可能安排相对集中的一周进行汇报工作,并将开题报告集中汇报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提前三天报学院教务科,学院组织人员参

加,并将检查安排上报学校教务处,教务处将对第一阶段情况进行抽查。

3)(第八学期第10-12周)由学院组织安排毕业设计中期检查(抽查)工作,检查第二阶段工作进度情况,填写“毕业设计情况统计表”。

4)(第八学期结束前4-5周)学院各系(所、中心)及指导教师须根据本规范化要求负责组织本单位毕业设计(论文)的形式审查工作,凡形式审查不合格者,不准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形式审查通过的论文由指导教师写出评语和评分后,交答辩小组。

对于在校内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其形式审查在毕业答辩前完成;对于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其论文的形式审查回校后进行。

5)(第八学期结束前4-5周)学院各系(所、中心)组织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和成绩评定工作。学院还将对申报校级、省级毕业论文优秀奖的论文及部分其他论文进行二次答辩。

3、(第八学期结束前2-3周)做好“华中科技大学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奖”及“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申报工作。

4、(第八学期结束前1周)有关毕业设计(论文)全部材料装袋,交学院归档保存。

毕业设计(论文)一般在校内进行,但鼓励学生在指导教师安排下到企业进行。对于在校外(企业)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应有相当于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作指导教师。前往校外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必须根据学院的相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审批通过后,校外(企业)毕业设计计划方可实施。相关规定要求详见机械学院关于本科生在校外(企业)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办法。

二、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文本结构及写作规范

1、论文结构概述

毕业设计论文文字数不少于1.5万字,须包含以下内容,并依序装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含关键词3~5个)

英文摘要Abstract (含Keywords)

论文目录

论文正文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非必须)

2、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填写“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中的指定项目,如课题名称、课题内容、课题任务要求、同组设计者、主要参考文献等。内容由指导教师把关。

3、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是对论文正文内容的高度概括。须用精练的语言概述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目的意义、设计过程、实验手段及取得的成果等,具有很强的自含性和独立性,能独立使用和被引用。

注意事项:

1)摘要应包含学位论文的主要信息,内容应包含以下基本要素:

①目的:论文开展研究、研制、调查等的目的、任务以及所涉及的主题范围。(为什么做?)

②方法:所用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材料、工艺、手段、装备、程序等。(怎么做?)

③结果:实验、研究、调查或观察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得到的效果、性能等。(做的结果如何?)

④结论: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存在的问题、建议、预测等。

2)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计算机程序,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术语和非法定的计量单位。注意摘要中不得出现“本文共有X 章,第一章…,第二章…”之类的表述。

3)中文摘要须另起一页,一般为300汉字左右。

4)中文摘要后面应有关键词。关键词与摘要在同一页,置于摘要下方,且两者中间空一行。关键词数量3~5个,以“关键词”另起一行顶左开始。中文关键词须用汉字,不得使用英文单词或其缩写。关键词之间用“,”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用加任何标点符号。

5)字体字号要求:大标题“摘要”居中,三号黑体;摘要正文内容小四号宋体,行间距为1.35倍。“关键词:”这几字四号黑体,紧居其后的各个关键词小四号宋体。

4、英文摘要Abstract

论文的英文摘要Abstract是对照中文摘要翻译而来,须另起一页。英语摘要用词应准确,使用本学科通用的词汇;摘要中主语常常省略,一般使用被动语态;应使用正确的时态,并要注意主、谓语的一致,必要的冠词不能省略。

英文摘要关键词Keywords对照中文关键词翻译,与英文摘要正文在同一页,且空一行后另起一行顶左开始。各英文关键词之间用英文输入状

态下的逗号加一个空格隔开,最后一个Keyword后不用加任何标点符号。

英文摘要全采用新罗马体Times New Roman。大标题“Abstract”用三号字并加粗,正文小四号,行间距为1.35倍。“Keywords”四号字并加粗,首字母大写,紧随其后的各关键词用小四号字,且各关键词首字母不用大写。

5、目录

目录是全论文的纲要。中文摘要、Abstract、论文正文的各级标题(目录部分只取到二级标题,即只写一级标题章标题,二级标题节标题)、致谢、参考文献、附录(非必需)等都应编入目录,标注其页码对照关系。摘要、Abstract、目录部分使用希腊数字“I、II、…”编连续页码;论文正文、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使用“1,2,3,…”编连续页码。页码应标在论文文本的右下角。

目录要求另起一页,目录页装订在英文摘要(Abstract)之后,论文正文之前。目录页中,大标题“目录”二字采用三号黑体,空一行后其它内容全部采用四号字。“摘要”、论文一级标题(章标题)、“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用黑体。二级标题(节标题)向右缩进0.37cm,用宋体。英文、数字用新罗马体Times New Roman。建议采用格式刷“”对标题进行格式统一和“自动生成目录”的方法生成各级目录。

6、论文正文部分

论文正文需说明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详细提纲由指导教师把关。

1)选题背景:说明本设计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本设计的指导思想。

2)方案论证:说明设计原理并进行方案选择,阐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

设计方案(包括各种方案的分析、比较)以及所采用方案的特点。

3)过程(设计或实验)论述:指作者对自己的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要求论理正确、论据确凿、逻辑性强、层次分明、表达确切。

4)结果分析: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主要数据、现象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得出结论和推论。

5)结论或总结: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阐述本课题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及对进一步研究的见解和建议。

正文编排格式要求:

1)论文标题及段落内容

论文的章标题称为一级标题,章内小节标题依次分为二级标题、三级标题等。一级标题的编号用数字1,2,…编制;二级标题的编号用1.1,1.2,…编制;三级标题的编号用1.1.1,1.2.1,… 编制;四级及以后各级标题可依此类推。标题一般不超过3级(如1.1.1),超出部分可根据需要使用(1),①,A,a),…等形式描述。

一级标题用3号黑体字,二级标题用4号黑体字,三级标题用4号宋体字并加粗;论文段落内容用小四号宋体字,1.35倍行间距。

标题编号与标题文字之间均用空格隔开,如:“1 引言”、“1. 2 国内外现状”。论文正文的一级标题(章)须另起一页居中排版,二级及以下标题左顶格。

2)正文中的图

正文中所有插图要求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圆弧连接光滑,尺寸标注规范。所有结构图、曲线、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准徒手画,必须按国家规定标准或工程要求采用计算机或手工绘制。

如果是坐标图,各坐标轴应包含完整的坐标文字说明及单位等。坐标轴文字采用“中文(单位)”的形式;中文采用宋体、五号字,英文和数字

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五号字。

如果插图是在别的工具软件里画好再插入到论文中,一定要调整好插图中的文字字体、大小、颜色及图片本身大小等,以保证图片的规范性、美观性和与周围文字的协调性。

所有插图均应有图号和图名。图号按章编,如第2章的图为图2.1、图2.2、…,第3章的图为图3.1、图3.2、…等。图名是插图的名称,扼要概括图的内容,字数不宜太多。图号和图名写在图下方,并相对于图居中排版,用五号宋体字。少数图有图注,图注写在图下面且字号应比图号、图名的字小一号,图名和图注后面均不加标点符号。

所有插图均应在正文中予以引用。引用某插图时,一般写为“…见图x.y” 或“图x.y是…”。正文中的插图均须安排在文中第一次引用到该图的正文下面,要求先见文,后见插图,且图一般不跨页绘制。

示例:

图2.2 室外空气综合温度及室内空气温度变化曲线

示例:

图3.5 力封式滚珠导轨

1—隔离架2—销

3) 正文中的表

表格由表号、表名、表头、表身等组成。表号按章编,如第2章的表

为表2.1、表2.2、…,第3章的表为表3.1、表3.2、…等。表名扼要概括表的内容,字数不宜太多。表号、表名放在表的正上方,相对于表体居中排版。表号及表名后不加标点。表头为首行或首列,表头应有合理的说明文字,必要时加英文及单位。表内的数据对应位要对齐。少数表有表注,表注写在表下面且字号应比表号、表名的字小一号。

与插图一样,所有表格均也应在正文中予以引用,引用方式与插图相同。表格应尽量靠近正文的叙述,一般应先见文,后见表,表不跨节,但允许转页。表格转页部分可以不写表号和表名,但要重复书写表头,并在表头右上角写“(续)”字标注。

表号、表名及表中内容均采用五号字,表注用小五号。表中中文字用宋体,英文、数字和符号用新罗马体Times New Roman。

示例:

支撑导引机构的选型决策矩阵如表2.1所示。

表2.1 支撑导引机构选型决策矩阵

4) 正文中的公式

公式一般另起一行居中写,公式末不加标点。若公式前有文字,如例、

解、证、假定等,文字左顶格写,公式仍居中写。一行写不下时,公式允许转行。公式转行需处理得当,做到既意义正确,又使版面美观匀称。建议用word自带的公式编辑器进行公式的输入和编辑。

公式要有编号,公式编号按章编,如第2章的公式为(2.1)、(2.2)、…,第3章的公式为(3.1)、(3.2)、…等。公式编号写在公式右侧行末顶边线,并加圆括号。

公式一般应在正文中予以引用,引用时以公式编号指示公式。正文中一般应有公式中各符号的说明,采用“式中”二字作为标志。一般可写成接排形式,如“式中,A指……;B指……”。

7、致谢

致谢属于论文的辅文部分。使用第一人称,采用散文体,对指导教师以及协助完成设计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并可简述自己通过本次毕业设计的体会。标题三号黑体,文字小四号宋体,行间距为1.35倍。

8、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属于论文的辅文部分。为了反映文稿的科学依据和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以及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论文中应列出参考文献。所列参考文献一般只限于作者亲自阅读过且发表在公开出版物上的文献,非此类文献一般不能作为参考文献,慎用互联网上的文献。参考文献阅读量不少于15篇,其中外文文献至少应占五分之一。

列示参考文献时,要求著录项目齐全,格式规范,其要点如下:

1) 允许列入公开出版的图书、期刊的文章、会议论文、专利、硕士和博士论文、科技报告、标准等。未公开发表的文章和非正式出版物等请勿列入。

2) 在列参考文献时,须根据文献类别分别按以下格式列入:

A 图书:[序号] 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

示例:[1] 戴德沛.阻尼技术的过程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

B 期刊:[序号] 作者.文章名称[J].期刊名称,年号,卷号(期号):起页-止页.

(年和卷均应给出,除了确实没有的)

示例:[2] 胡溧,黄其柏,许智生.颗粒阻尼的回归分析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8,19(23):2834-2837.

C 会议论文集:[序号] 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D科技报告:[序号] 作(著)者.题名[R],报告编号(如果有).保存地(城市名):保存者(可以是学术团体),年份:起页-止页.

E 专利:[序号] 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 出版日期.

F 学位论文:[序号] 作者.题名[D]:[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如华中科技大学),年份:起页-止页.

示例:[3] 马天翼.LED行业的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0.

G 标准:[序号] 标准提出者(一般为标准化组织).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

H 网页: [序号] URL: 网络地址

示例:[16] URL: process is very complex because of coupling of large numbers of system parameters. However, the modeling process of traditional modeling methods and software is cockamamie and the reuse capability of model is not friendly, thus cannot meet the needs of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n Motorized Shaft system.

…………………

Keywords:motorized shaft,AC Motor,multi-domain modeling,simulation

目录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1 选题背景 (1)

1.1研究意义和目的 (1)

1.2多领域仿真技术 (1)

1.3电主轴建模研究现状 (3)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5)

2 电主轴系统建模方法的论证 (7)

2.1建模方法比较 (7)

2.2模块化建模方法 (9)

2.3 电主轴系统模块划分 (12)

2.4 电主轴系统多领域建模仿真流程 (15)

3 电主轴详细建模 (16)

3.1 接口模型(Interfaces) (16)

3.2 机械系统模型(Mechanics) (18)

3.3 电气系统(Electrical) (20)

3.4 控制系统(Control) (22)

3.5 传热系统(ThermalIntegrated) (23)

3.6 演示模型(Demos) (24)

4 结果分析 (27)

5 总结与展望 (30)

5.1 小结 (31)

5.2 展望 (32)

6 致谢 (33)

参考文献 (34)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和目的

高速数控机床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基础和发展方向之一,是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性产业。高速数控机床的工作性能,首先取决于高速主轴的性能。数控机床高速主轴单元影响加工系统的精度、稳定性及应用范围,其动力学性能与稳定性对高速加工起着关键的作用。高速电主轴由于不平衡和振动、热变形和离心力变形等问题未得到解决一度被认为其性能相当不可靠。相对于其他低速旋转机械,高速运转电主轴的设计和构造都很复杂,这就对高速电主轴的设计策略提出了新的要求。

…………………

1.2多领域仿真技术

复杂系统的多领域仿真需要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的仿真工具。目

前通常使用的仿真软件大多是在特定领域内比较使用,对于多领域的

系统仿真经常不能满足要求。比如ADAMS主要用于多体动力学仿真,Pspice专注于电子仿真领域,Ansys主要用于有限元分析。即使是Matlab这样功能很强大的仿真软件,对于包含电气系统、机械传动系统、冷却系统,涉及到电子、机械、控制、传热等多学科知识的电主

轴系统仿真也是难以运用的。

…………………

1.2.1 ……(如果有三级标题)

……(请注意论文中最好不要出现四级标题,只能用标号表示分类)

2 电主轴系统建模方法的论证

2.1 建模方法比较

电主轴的设计过程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并经历多次的设计反复和硬件测试周期。通过精确的系统部件的计算机建模而消除多次的设计反复能节约开发成本。目前对复杂机电系统建模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3 电主轴建模

3.1 接口模型(Interfaces)

该子库是在编制部件模型时用到接口类型的模型。为便于和Modelica基本库中的其它模块直接连接,电主轴模型中的接口借用了Modelica提供的通用接口。Interfaces库中的接口模型是在通用接口的基础上扩展的,主要用于同时表达电主轴部件的机械特性和热态特性。

…………………

4 结果分析

根据利用Dymola 建立的电主轴仿真模型,给定合适的参数就可以进行相关的仿真试验.给定电机的参数:定子绕组电阻R =3.25W, 定子绕组自感L =11mH, 互感M =4.5mH, 转动惯量J =200kgcm2,额定电流I =5A,额定转矩T =10N×m极对数P =4 电源电压U =380V.

同时需要在Dymola中设定好仿真参数,在Dymola主窗口中可以设定仿真时间,运算法则,输出的间隔等.在这里我们主要使用Euler法来运算,仿真时间和仿真的间隔等根据需要做不同的设定。

4.1 电主轴调速仿真

利用建立的电主轴系统模型,可以进行控制策略方面的一些仿真试验。该仿真模型采用双闭环控制,电流环和转速环都采用PI 调节器。通过改变电流环和转速环调节器的比例系数和时间常数,可以得到不同的仿真结果。从中可以找出合适的参数,以得到较小的超调量和快速的调节速度。

…………………

5 总结与展望

5.1 小结

数控机床电主轴系统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系统涉及到动力学、电子、控制、传热等许多学科,计算机仿真在这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仿真是一种基于模型的活动,因此建模是仿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先进的建模方法已成为先进技术的重要支持,模块化建模作为一种先进的建模方法已逐渐应用于各个仿真领域。电主轴系统作为一种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其动态性能不仅与各部件的特性有关,而且还与工况(切削力等)和轴承的排列有很大的关系。依据模块化分解的原理和方法,可以建立以物理设备为基础、具有独立性的部件模块,依据各部件的工作原理,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

6 致谢

值此论文完成之际,我向给予我帮助和支持的老师、同学及家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 陶海川. 基于Dymola的航空动力系统建模及无刷直流电机仿真[D].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4

[2] 贠延风. 基于Dymola软件的电气元件及同步电机系统仿真[D].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4

[3] 吕浪熊,万里,李芳芳等. 滚动轴承电主轴系统动力学研究综述[J].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10(3): 25-31

[4] Spur G,李辉. 主轴-轴承系统的计算:利用结构修正法确定静态和动态性能[J]. 国外轴承,1991(4): 6-11

[5] Bert R Jorgensen, Shin. Dynamics of Spindle-Bearing Systems at High Speeds Including Cutting Load Effects[J]. Transactions of ASME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1998(3):.

…………………

【毕业设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学院软件学院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班级计信1232班 学生姓名唐xx学号122508xxxx指导教师王xx 毕业设计题目中小型制造企业erp系统建设与管理方案设计毕业设计 类型方案设计 1.课题研究 erp代表了当代的先进企业管理模式与技术,并能够解决企业提高整体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问题,近年来erp系统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erp 是由美国gartner group inc. 公司于20世纪20xx年代初提出的,是信息时代的现代企业向国际化发展的更高层管理模式。 2、课题研究意义 erp系统实际应用中更重要的是应该体现其“管理工具”的本质。erp系统主要宗旨是对企业所拥有的人、财、物、信息、时间和空间等综合资源进行综合平衡和优化管理,erp软件协调企业各管理部门,erp系统围绕市场导向开展业务活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erp软件从而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所以,erp系统首先是一个软件,同时是一个管理工具。erp软件是it技术与管理思想的融合体,erp系统也就是先进的管理思想借助电脑,来达成企业的管理目标。 2.课题研究目标: 制造业的进销存一直是其应用erp系统的核心目的,不过随着制造业信息化的进展,传统的erp系统已不能满足其需求,新型的可定制的、支持二次开发的,并可对接企业内部其它信息系统的erp解决方案才是现代制造业所需要

的。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于选择navision作为其erp解决方案,尤其是跨国的全球型企业,navision的本地财务化功能极大的方便了全球数据的整合。通过将产品研发与制造、核算、采购和供应商集成在一起,缩短了开发周期,极大地降低了制造业的营运成本,通过从“按单设计”向“按单配置”的转型,能够快速响应不断变化的客户设计要求,同时将服务、质保、维护和备件控制等交付后,能够与您的财务和制造系统集成在一起。 3.课题研究方法: 调查法: (1)通过网络进行调查,收集出中小型制造企业对erp系统的使用程度 (2)通过对相关知识的学习,研究出一套管理方案 (3)收集相关的信息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并完善该构思 4.课题研究的难题及如何实现: 本课题的难题主要在于如何收集国内中小型企业对于erp系统的使用程度以及企业对于erp系统的偏好程度,只有收集了足够的信息资料,我们才能对此分析、总结并完善出一套erp系统的管理方案。为此我将主要通过采取网络调查和实地访问的方式来收集信息。

哈尔滨工业大学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若干规定

哈尔滨工业大学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若干规定发布时间:2013-07-02浏览次数:8817 来源: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大学阶段的综合训练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理论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为适应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做出如下规定。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管理 1.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管理工作包括确定指导教师、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答辩及归档等各个环节。各项工作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由教务处、院(系)和教研室分级完成。对不设教研室的院(系),教研室的职责由院(系)或相应的基层教学组织承担。 2.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应对整个毕业设计(论文)阶段的教学活动全面负责。 3.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应由讲师及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由助教任导师时,应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共同指导。需要在工厂或校外其它单位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时,可聘请该单位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协助我校指导 教师进行指导。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数量不宜超过6人。 4.教务处的职责

(1)统一管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通过制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有关政策、制度及规定,对其进行宏观指导。 (2)协调校内有关部门,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场地、设备、经费等方面的保证。 (3)组织校级毕业设计(论文)检查组,负责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开题、中期、答辩等教学环节进行质量监督和检查。 (4)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考核、总结,组织经验交流和质量评估等工作。 5.院、系的职责 (1)贯彻执行学校关于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结合本院(系)的专业特点,制定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的实施细则;文科类专业的院(系)还要制定适合文科的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2)成立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定期检查、指导各教研室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包括要做好开题、中期检查和答辩等环节的检查。 (3)为指导教师和学生提供适当的资料、实验条件、调研途径等。 (4)审批答辩委员会和答辩小组。 (5)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及时将总结报告上报教务处。 6.教研室的职责 (1)确定指导教师。

机械工程学院xxxx年毕业设计工作计划.doc

机械工程学院2011 年毕业设计工作计划 2011 年机械工程学院将有 3 个本科及相应的专升本专业、 2 个专科专业共774名毕业生参加毕业设计工作。人员分布情况见下表: 班级人数学历辅导员 09 材料成型(专升本)15本科 09 汽车服务工程(专升本)96本科李航 合计111 09 机制(专升本)214本科 吴长谦合计214 07 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16本科 07 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81本科 张静 07 级汽车服务工程63本科 合计260 06 机械制造(五年制)383+2 08 级机电一体化技术151专科冯利民 合计189 总人数774 为搞好此次毕业设计工作,根据安阳工学院教务处下发的《安阳工学院毕业 设计(论文)工作规程》精神,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一、目的和要求 1.目的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 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要求 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撰写符合要求的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具体地说,在知识要求方面,应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使得理论认识深化、知识领

域扩展、专业技能延伸;在能力培养方面,学生应学会依据课题的任务,进行资 料的调研、收集、加工与整理,正确使用工具书,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和撰写技术文件的能力,掌握实验及测试的基本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 问题的能力;在综合素质要求方面,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 工作作风,树立正确的工程观点、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和全局观点。 二、组织机构 成立“机械工程学院2011 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 ,成员如下: 1、毕业设计工作小组 组长:张勇教授负责全面工作 副组长:苗晓鹏副教授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成员:朱艳芳教授负责 07 机制本科 116 名学生、 08 机电一体化专科 50 名学生的管理工作;(合计: 166 人) 鲍雅萍教授负责 07 材料 81 名学生、09 材料专升本 15 名学生、 负责 09 机制专升本 36 名学生、 08 机电一体化专 科 50 名学生的管理工作(合计: 132 人); 王俊昌副教授负责 07 汽车 63 名学生、 09 汽车专升本 96 名学生 的管理工作(合计: 159 人); 赵成钢副教授负责 09 机制专升本 105 名学生、 08 机电一体化专 科 51 名学生的管理工作(合计: 156 人); 王曙光教授负责 09 机制专升本 73 名学生、 06 机制(五年制) 38 名学生的管理工作(合计: 111 人); 2、资格审查工作小组 组长:康国强副教授负责资格审查的全面工作; 副组长:张新红负责学生成绩的审查和毕业设计资料的归档工作; 牛东亚负责日常工作; 成员:张静负责 07机制本科的管理工作; 吴长谦负责 09机制专升本的管理工作; 李航负责 09材料、 09 汽车专升本的管理工作; 冯利民负责 08 级机电一体化、 06 机制(五年制)的管理 工作;

信息管理系统毕业设计

1 概述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工具,是学校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在校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教务系统的数量也不断的上涨,。学校工作繁杂、资料众多,人工管理信息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显然是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效率也是很低的。并且这种传统的式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如:保密性差、查询不便、效率低,很难维护和更新等。然而,本系统针对以上缺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信息管理的效率,也是科学化、正规化的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所以如自动高效地管理信息是这些年来多人所研究的。 随着这些年电脑计算机的速度质的提高,成本的下降,IT互联网大众趋势的发展。我们使用电脑的高效率才处理数据信息成为可能。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的出现,正是管理人员与信息数据,计算机的进入互动时代的体现。友好的人机交互模式,清晰简明的图形界面,高效安全的操作使得我们对成千上万的信息的管理得心应手。通过这个系统,可以做到信息的规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的查询,从而减少管理面的工作量?毋庸置疑,切实有效地把计算机管理引入学校教务管理中,对于促进学校管理制度,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有着显著意义? 2 需求与功能分析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可用于学校等机构的学生信息管理,查询,更新与维护,使用便,易用性强。该系统实现的大致功能:用户登陆。提供了学生学籍信息的查询,相关科目的成绩查询和排名,修改登录密码等功能。教师管理。提供了对学生学籍信息的查询,添加,修改,删除;学生成绩的录入,修改,删除,查询班级排名。修改密码等功能。管理员管理。

拥有最高的权限。允添加教师信息和课程信息等。其提供了简单、便的操作。 3 概要设计 3.1功能模块图 功能模块图,如下图3.1所示 图3.1 功能模块图 3.2数据流图 数据流图,如图3.2所示 教师信息 课程信息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设计》期末考试试题(A)答案

北京电影学院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课程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一般圆柱齿轮传动的接触强度是按啮合时的情况进行计算的。 A. 单对齿啮合的最高点 B. 齿顶 C. 节点 D. 啮合的极限点 2、渐开线花键通常采用的定心方式是。 A.齿侧定心 B. 外径定心 C. 内径定心 D.齿形定心 3、将齿轮的轮齿做成鼓形齿是为了减小。 A. 载荷沿接触线分布不均匀 B. 动载荷 C. 冲击 D. 齿间载荷分配不均 4、普通螺纹中同一公称直径按分为粗牙螺纹和细牙螺纹。 A. 升角的大小 B. 旋向 C. 牙型角的大小 D. 螺距的大小 5、当键联接强度不足时可采用双键。使用两个平键时要求键布置。 A.在同—直线上 B.相隔900 C.相隔1200 D相隔1800 6、在普通圆柱蜗杆中只有的轴向压力角为标准值(20 )。 A. 阿基米德蜗杆 B. 法向直廓蜗杆 C. 渐开线蜗杆 D. 锥面包络蜗杆

7、45号钢经调质处理,在常温下工作的轴,当计算表明其刚度不够时,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 改用合金钢 B. 改变表面粗糙度 C. 增大轴的直径 D. 提高轴的表面硬度 8、下面的联轴器中在工作时具有缓冲减振作用的联轴器是。 A. 刚性联轴器 B. 十字滑块联轴器 C. 齿式联轴器 D. 弹性柱销联轴器 9、在各种基本类型的向心滚动轴承中_____ 不能承受轴向载荷。 A. 调心球轴承 B. 圆柱滚子轴承 C. 调心滚子轴承 D. 深沟球轴承 10、一般转速、一般载荷工作的正常润滑的滚动轴承其主要失效形式是_ __。 A. 滚动体碎裂 B. 滚动体与滚道产生疲劳点蚀 C. 滚道磨损 D. 滚道压坏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型号为7210的滚动轴承,表示其类型为角接触球轴承。 ()2、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是指可靠度为90%的轴承寿命。 ()3、公称接触角的深沟球轴承,只能承受纯径向载荷。 ()4、角接触球轴承的派生轴向力是由其支承的轴上的轴向载荷引起的。 ()5、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载荷是指在载荷作用下轴承工作转时,90%轴承的不发生疲劳点蚀 ()6、滚动轴承内座圈与轴颈的配合,通常采用基轴制。 ()7、当载荷较大时,可选用滚子轴承,对轻、中载荷应选用球轴承。 ()8、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有下列三种:磨粒磨损,过度塑性变形、疲劳点蚀,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是磨粒磨

华中科技大学(毕业论文格式)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站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

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本人郑重承诺网络教育专升本(2.5年制)层次行政管理专升本专业的毕业论文《振华重工行政管理的现状分析与改革》的主要观点和思想系本人独立思考完成,并在此申明我愿承担与上述承诺相违背的事实所引起的一切消极后果。 签名: 年月日

我国上市公司 投资者关系管理研究 Investor Relations Management within Chinese Listed Company

摘要 投资者关系管理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它的作用已为发达资本市场的实践所验证。 本文从描述投资者关系管理在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入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现状很不理想,只有12.5%的上市公司在公司网页上设立了投资者关系专栏,42.0%的上市公司在公司网页上公布了财务资料;并且公司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与公司已上市年限、注册地址、规模和盈利能力等因素相关性很小;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实施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对其在减少再融资时间、降低再融资成本和稳定股价方面的作用也不明显。进而本文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促进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投资者关系管理(IRM) 上市公司资本市场 三号黑体

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管理规范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毕业前的最后学习阶段,是学习的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对学生创新思维、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论证的重要依据;是衡量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 为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加强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经学院教学管理委员会讨论,制定该管理规范。 1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要求与成果形式 1.1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基本要求 1.1.1主要任务 1)工程设计类学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设计任务,编写符合要求的设计说明书,并正确地绘制机械与电气工程图纸或独立地撰写一份毕业设计(论文)论文。侧重于计算机测控系统的设计、试验以及嵌入式计算机、工控计算机在机电系统中应用的论文,还应绘制有关图表。 2)工业设计类学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设计任务,编写符合要求的设计任务书,并正确地绘制产品设计创意草图、产品电脑效果图、产品工程图及制作产品模型,以上都通过展板体现出来;并要求做出幻灯片以便于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的演示。 3)工业工程类学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设计任务,编写符合要求的设计说明书,并正确地绘制机械图纸或独立地撰写一份毕业设计(论文)。 1.1.2知识要求 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应综合运用多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分析与解决工程问题。通过学习、研究与实践,使得理论知识深化、知识领域扩展、专业技能延伸。1.1.3能力培养要求 1)工程设计类学生应会依据课题任务,进行资料的调研、收集、加工与整理,学会正确使用工具书;熟悉有关的工程设计的程序、方法与技术规范;锻炼工程设计计算、图纸绘制及编写技术文件的能力;掌握实验、测试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工业设计类学生应会依据课题任务,进行市场调研,资料的收集、加工与整理;培养学生掌握有关的设计创意方法,产品设计的程序、方法,提高产品设计创意、表现、效果

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资 料 汇 编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编制 二○○五年十一月

目录 1、前言 2、信管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指南 3、关于2006届信息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有关事项的说明 4、关于2006届信息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时间安排 5、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管理专业本科英文期刊阅读指南 6、附件1:开题报告写作规范 7、附件2:毕业设计指导记录表 8、附件3:应该如何撰写文献综述 9、附件4:文献综述中的问题 10、附件5:文献综述范文 11、附件6:信息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评分标准

前言 通过毕业设计与论文阶段的系统实践,使学生巩固和充实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企业信息管理中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掌握信息管理工作所应具备的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查阅文献、外文翻译、文献综述、系统开发、分析论证、写作表达等最基本的技能。 这本编辑的关于信息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相关资料集和有关的要求,希望有助于同学们能够认真完成毕业设计和论文阶段的各项任务。 1、2006届信管专业学生毕业阶段的总的进度安排,在第3、4项资料栏目中列出,希望大家严格按照这个进度安排开展各项工作。 2、信息管理专业本科学生英文期刊阅读指南,主要列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的外文期刊数据库的专业刊物。希望大家在选择和翻译外文资料时,一定要选择外文专业期刊杂志,不要选择外文书刊翻译,翻译的内容与你所做的毕业论文内容有一定关系,并在你的论文撰写内容和参考文献中,应有所体现。 3、关于文献综述的撰写要求、撰写技巧和方法已在附件3、附件4中列出,并在附件5列出一篇文献综述范例。希望大家在撰写文献综述时,一定要参考五篇以上的文献,不然就不能称为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涉及的文献内容应在你撰写的论文内容和参考文献中有所体现。 4、关于外文翻译,请大家关注翻译的技巧,主要在关键词、关键段落的专业术语上要翻译准确,在一般的句子上能够正确地表述其含义,语句通顺,符合中国人理解和阅读的习惯。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2005年11月

机械工程专业英语(李光布_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课后答案

《机械工程专业英语》翻译李光布饶锡新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Lesson11 numerical control Introduction One of the most fundamental concepts in the area …………………… 数控就是用一个穿孔的纸带或存储的程序来控制机床,美国电子工业协会对数字控制所下的定义为:“一个各项工作都有在各点上直接插入的数字来控制的系统,该系统必须至少能够自动解释这些数字中的部分。”生产某个零件所需要的数据被称作这个零件程序数控比先前的手工操作生产更多的机械设备,数控机床能够自动的生产不同种类的零件,并且这些零件都有各种各样复杂的加工工艺过程,数字控制使得制造者们可以承担产品的加工,其产品的加工从经济的观点上看使用人工控制机床和加工过程是不太可行的的当一个孔被钻或冲出后,刀具向上撤回快速移动到下一个位置,重复这个步骤,路线沿着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在某一方面是很重要的,他必须挑选一个是经过的时间减少、更有效(的路线)。点对点的系统主要用于钻床、冲床和连续的铣工序中 最近对DNC(现在表示分布式数字控制)的定义涵盖了“使用主计算机作为控制系统,来管理大量的带有机载微型计算机的独立的计算机数控机床”的含义。这种系统提供了更大的存储和计算机能力来灵活的克服直接数控的缺陷。 计算机数字控制是由控制微型计算机作为机器集成的部分或某种设备一部分的系统(如机载计算机)。零件程序由编程者事先准备好,该程序应结合由绘图软件包和加工仿真中获得的信息,从而确保零件没有程序缺陷。机器操控者可以很容易的通过手工对机载计算机进行控制,操作者能够直接对程序进行修改,并为不同的零件制定和存储程序 Lesson14 CAM TEXT 1.introduction 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 involves the use of …………………… 计算机辅佐制造的含义是:使用计算机和计算机技术来协助产品制造的所有环节,其中包括加工工艺和生产的辅助设计、加工、生产计划制定、管理和质量控制等! 由CAD开发的数据库首先被存储,然后由CAM做进一步的处理,转化为对生产设备和材料处理设备进行操作和控制所必须的数据和命令,对产品的质量进行自动的检测和测试! CAD\CAM的出现对制造业有很大的影响,标准化生产的发展和设计努力、试验和原型工作的减少。它已经较大的减少了消耗和提高生产效率成为可能。例如,波音777客机完全被用计算机(无纸的设计),在两千个工作站连接着8台计算机,这个飞机由CAD\CAM软件建造,没有原形或像以前的模型所要求的建立,这个开发的花费大约在60亿。 通过工业社会的历史,许多发明取得专利,并且整个新技术在发展,华特的零件互换性概念、瓦特的蒸汽机和福特的装配线是一部分发展却是最显著的在我们的工业时期,像我们知道的那样,这些发展的每一个都影响了制造业,并且赢得了他们个人应受认可在我们的历史课本中。或许数字计算机技术是唯一比以前技术更快、更大影响制造业的发展。 在计算机辅助设计或计算机辅助制造中交互式计算机制图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使用交互式计算机制图,设计人员可开发被设计产品的图形图像,同时储存这些生成图形图像的电子数据,图像可以以二维三维的实体的形式表现出来,交互式计算机制图图像是由点、线、圆和曲线这些基本的几何元素构成的这些图像一旦创建他们可以通过放大缩小旋转和移动在内的各种各样的方式轻松的来编辑和操 交互式计算机制图系统的典型硬件结构包括计算机、显示器、软盘启动器、、硬盘或两者兼备以及输入设备、如键盘、绘图仪和打印机。这些设备伴随这些软件是现代设计人员用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模板(含教程2017)

分类号学号Mxxxxxxxx 学校代码10487 密级 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 学位申请人:XX 学科专业:XXXX 指导教师:XXXX 答辩日期:2017年6月1日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for the Master of Engineering An Analysis Tool on xxxx: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Candidate: XX Major : XXXX Supervisor : XXXX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P.R.China May, 2016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论文属于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设计参考题目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设计参考题目 1.学生学籍档案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2.学生管理网络信息系统开发与设计;3.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 4.考试题库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 5.教材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 6.教学文件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 7.排课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 8.辅修课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 9.图书馆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 10.图书供阅系统开发与设计; 11.期刊供阅系统开发与设计; 12.个人书籍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 13.校房产管理系统系统开发与设计;14.高校校志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 15.科技论文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 16.科技讲座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 17.会议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 18.招聘考试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 19.职工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20. 21.职工工资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 22.职工工资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 23.库存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 24.销售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 25.生产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 26.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 27.设备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 28.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 29.合同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 30.企业记帐系统开发与设计; 31.销售数据住处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32.企业预算系统开发与设计; 33.企业预算系统开发与设计; 34.企业创新问卷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35.办公室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 36.物质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 37.器材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 38.建身器械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 39.建筑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 40.超级市场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 41.汽车租赁系统开发与设计; 42.公交系统车辆调度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43.医疗保险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 44.医院病历及处方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45.药厂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 46.证卷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 47.电话收费系统开发与设计;

哈尔滨工业大学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若干规定

哈尔滨工业大学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若干规定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大学阶段的综合训练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理论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为适应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做出如下规定。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管理 (一)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一般由第八学期开始,提倡和鼓励第七学期开始。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管理工作包括确定指导教师、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答辩及归档等各个环节。第八学期开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单位,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应于第八学期第三周前下达于学生;开题工作应于任务书下达后的第六周进行。学校组织中期检查一般在第十一周左右进行,各院系应组织不少于两次检查。第七学期开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单位,应在开题前一周上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具体时间安排,以便于督导办安排各阶段的检查工作。答辩工作应于第八学期的第十八周进行,结题验收工作应于答辩前一周完成,归档工作应于答辩后二周内完成。上述各项工作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由教务处、院(系)和教研室分级完成。对不设教研室的院(系),教研室的职责由院(系)或相应的基层教学组织承担(下同)。 (二)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应对整个毕业设计(论文)阶段的教学活动全面负责。 (三)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应由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由助教任导师时,应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共同指导。需要在工厂或校外其它单位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时,可聘请该单位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协助指导。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数量不宜超过6人。 (四)教务处的职责 1.统一管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通过制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有关政策、制度及规定,对其进行宏观指导; 2.协调校内有关部门,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场地、设备、经费等方面的保证; (五)院(系)的职责 1.贯彻执行学校关于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结合本院(系)的专业特点,制定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的实施细则; 2.成立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定期检查、指导各教研室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包括要做好开题、中期检查和答辩等环节的检查; 3.为指导教师和学生提供适当的资料、实验条件、调研途径等;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设计A试题

华中科技大学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机械设计》试卷(A ) 闭卷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总分 1.是非判断题(你认为命题正确的,请在题号后面括号中打√,否则画×;每题2分,共10分) (1)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中,节圆与分度圆永远相等。( W ) (2)对于受轴向变载荷的紧螺栓联接, 在限定螺栓总拉力的条件下,提高螺栓疲劳强度的有效措施为同时增加螺栓和被联接件的刚度。( ) (3)旧自行车的后链轮(小链轮)比前链轮(大链轮)容易脱链。( R ) (4)蜗杆传动的中间平面是指过蜗杆轴线且与蜗轮轴线垂直的平面。(R ) (5)同时承受弯矩和转矩的轴称为传动轴。( W ) 2.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多选不得分) (1)一对标准圆柱齿轮传动,若大、小齿轮的材料和(或)热 处理方法不同,则工作时两齿轮间的应力关系属于下列第 种。 A 、σ 1 H ≠σ 2 H , σ 1 F ≠ σ 2 F , σ 1 HP = σ 2 HP , σ 1 FP = σ 2 FP ; B 、 σ1 H =σ2 H , σ1 F ≠ σ 2 F , σ 1 HP ≠ σ 2 HP , σ 1 FP ≠ σ 2 FP ; C 、 σ1 H ≠ σ 2 H , σ 1 F = σ 2 F , σ 1 HP ≠ σ 2 HP , σ 1 FP ≠ σ 2 FP ; D 、σ 1 H = σ 2 H , σ 1 F = σ 2 F , σ 1 HP ≠ σ 2 HP , σ 1 FP ≠ σ 2 FP ; ( σ H 、 σ F 、 σ HP 、 σ FP 分别表示为齿轮的接触应力、弯曲应力、许用接触 疲劳应力、许用弯曲疲劳应力) (2) 在蜗杆传动强度计算中,若蜗轮材料是铸铁或铝铁青铜,则其许用接触 应力与 有关。 A 、蜗轮铸造方法; B 、蜗轮是单向受载还是双向受载; C 、应力循环次数N ; D 、齿面间相对滑动速度。 装 订 线

华中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20150316)

成绩评定

毕业答辩及成绩评定说明 一、毕业答辩 1.答辩前,答辩小组应详细审阅每个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为 答辩做好准备。 2.严肃认真组织答辩,开好答辩会。 3.指导教师应参加所指导学生的答辩会,但评定其成绩时宜回避。 4.答辩中要做好记录以供成绩评定时参考。 二、成绩评定 1.答辩前每个学生都要将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在指定时间内交 给指导教师,由指导教师审阅,写出评语并预评分。 2.答辩工作结束后,答辩小组应举行专门会议进行讨论,在参考指 导教师预评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和学生答辩情况,综合评定每个学生的成绩。 3.院(系)对专业答辩小组提出的优秀和不及格的毕业设计(论文), 要组织院(系)级答辩,最终确定成绩,并向学生公布。 4.各专业学生的最后成绩应符合正态分布规律。 5.请用蓝、黑钢笔手写或五号宋体字编辑,签名须手写,A4纸双面 打印。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 班号:学生姓名: 综合成绩:______________分(折合等级_____________) 评分小组长(签名):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指导教师评定意见 一、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学术评语(应具体、确切、实事求是) 二、对毕业设计(论文)评分 (1)理工医科评分表 评分项目 (分值) 调研论证 (10分) 外文翻译 (5分) 设计(论文)撰写质量 (10分) 学习态度 (10分) 基本理论和 基本技能 (50分) 创 新 (15分) 合 计 (100分) 得分 (2)文科评分表 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 月 日 评分项目 (分值) 文献阅读与 文献综述 (10分) 外文翻译 (10分) 论文撰写质量 (10分) 学习态度 (10分) 学术水平、论证 能力和创新 (60分) 合 计 (100分) 得分

2016届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理工类)格式规范

(201 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资料(机械工程学院理工类) 题目名 称: 学院 (部): 专 业: 学生姓 名: 班 级: 学号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助教职称的填写在第二 行;如只有一位指导教师理工类专业格式参 考规范,打印时请 题目名称如果只有一行文字则去掉第二行,如有三

职称 最终评定成绩: 湖南工业大学教务处 201 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资料 第一部分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201 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名 称: 学 院(部): 专 业: 学 生 姓 名: 班 级: 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 职称 理工类专业格式参 考规范,打印时请 去掉此框!! 助教职称的填写在第二 行;如只有一位指导教师 则去掉第二行,如有三位教师,则再添加一行。

(注: )

湖南工业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章以明确方式注明。除此之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应承担的责任。 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日

摘 要 (空一行) ××××××××××××××××(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首行缩进2字符)×××××××××××××××××××××××××××××××××××××××××××××××××××××××××××××××××××××××××××××××××××××××××××××××××××××××××××××××××××××××××××××××××××××××××××××××××××××××××××××××××××××××××××××××××××××××××××××××××××。(要求400字左右) (1)用精炼、概括的语言来表达,每项内容不宜展开论证或说明,要客观陈述,不宜加主观评价; (2)结果和结论性字句是摘要的重点,在文字论述上要多些,以加深读者的印象; (3)要独立成文,选词用语要避免与全文尤其是前言和结论部分雷同; (4)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空1行) 关键词:×××,×××,×××(小四号宋体,单倍行距,最后一个关键词后面无 标点符号) (小四号黑体)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关键词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在前面)。 (三号黑体居中,段前0.5行,段后0.5行,单倍行距)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规范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规范 一、基本规范 (一)毕业论文(设计)文本结构规范及装订顺序: 1.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2.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摘要、关键词(中英文) 3.毕业论文(设计)目录 4.毕业论文(设计)正文(理工类): (1)选题背景; (2)方案论证; (3)过程(设计或实验)论述; (4)结果分析; (5)结论或总结。 注:文科及其他学科,可根据学科特点,参照上述结构制定统一的正文结构规范。 5.致谢 6.附录 7.参考文献 (二)内容要求 1.任务书、题目、摘要、关键词、目录等项内容由指导教师把关。 2.论文文本每页右下角必须有页码,目录中必须标明页码。 3.毕业论文(设计)正文: 正文内容层次结构序数为:一、二、三、……;(一)(二)(三)……;1.2.3.……;(1)(2)(3)……。 (1)选题背景:说明本设计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本设计的指导思想。 (2)方案论证:说明设计原理并进行方案选择,阐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设计方案(包括各种方案的分析、比较)以及所采用方案的特点。 (3)过程(设计或实验)论述:指作者对自己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要求

论理正确、论据确凿、逻辑性强、层次分明、表达确切。 (4)结果分析: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主要数据、现象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得出结论和推论。 (5)结论或总结: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阐述本课题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和建议。 4.致谢:简述自己完成论文(设计)的体会,并对指导教师以及协助完成论文(设计)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5.附录:包括与论文有关的图表、计算机程序、运行结果,主要设备、仪器仪表的性能指标和测试精度等。 6.参考文献:为了反映论文的科学依据和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以及向读者提出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中应按顺序在引用参考文献处的文字右上角用[]标明,[]中序号应与“参考文献”中序号一致,正文之后则应刊出参考文献,并列出只限于作者亲自阅读过的发表在公开出版物上的最主要文献。 参考文献的著录,按著录/题名/出版事项顺序排列: 期刊——著者,题名,期刊名称,出版年,卷号(期号),起始页码。 书籍——著者,书名、版次(第一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 7.文字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采用计算机打印成文。 8.图纸要求: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圆弧连接光滑,尺寸标注规范,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提倡学生使用计算机绘图。 9.曲线图表要求:所有曲线、图表、线路图、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准徒手画,必须按国家规定标准或工程要求采用计算机或手工绘制。 10.译文要求:内容必须与课题(或专业内容)有联系,并说明出处。 11.论文字数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字数文科0.8—1.2万(其中外语专业不少于3000个单词),理工科不少于1.5万字(含图表);外文翻译不少于1.5万印刷符号、外文参考资料阅读量不少于10万印刷符号。文科各专业的文献综述必须单独写,其字数应在2千汉字以上,要求与译文相同。 12.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用A4开纸打印,并使用学校统一制作的封面

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关于毕业设计写作要求

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关于毕业设计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 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搜集文献资料的能力,熟悉专业文献资料查找和资料积累方法,提高对文献资料的归纳、分析、综合运用能力,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并为科研活动奠定扎实的基础。根据学校要求,毕业设计必须查阅一定的文献资料实施文献综述写作制度。为了进一步规范文献综述的写作,现将文献综述写作要求明确如下: 一、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 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的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 二、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注意事项 1.文献综述是一篇相对独立的综述性学术报告,包括题目、前言、正文、总结等儿个部分。 题H:—般应直接采用《文献综述》作为标题,经指导教师批准也可以所研究题目或主要论题加“文献综述”的方式作为标题。 前言:点明毕业论文(设计)的论题、学术意义以及其与所阅读文献的关系, 简要说明文献收集的11的、重点、时空范围、文献种类、核心刊物等方面的内容。 正文:无固定格式,文献综述在逻辑上要合理,可以按文献与毕业论文(设计)主题的关系山远而近进行综述,也可以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总之要根据毕业论文(设计)的具体情况撰写,对毕业论文(设计)所采用的全部参考文献分类、归纳、分析、比较、评述,应特别注意对主流、权威文献学术成果的引用和评述,注意发现已有成果的不足。 结论:对全文的评述做出简明扼要的总结,重点说明对毕业论文(设讣)具有启示、借鉴或作为毕业论文(设讣)重要论述依据的相关文献已有成果的学术意义、应用价值和不足,提岀自己的研究目标。 2.要圉绕毕业论文主题对文献的各种观点作比较分析,不要教科书式地将与研究课题有关的理论和学派观点简要地汇总陈述一遍。 3.评述(特别是批评前人不足)时,要引用原作者的原文(防止对原作者论点的误解),不要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不能从二手材料来判定原作者的“错误J 4.文献综述结果要说清前人工作的不足,衬托出作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理论价值= 5.釆用了文献中的观点和内容应注明来源,模型、图表、数据应注明出处, 不要含糊不清。 6.文献综述最后要有简要总结,并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表明前人为该领域研究打下的工作基础。 7.所有提到的参考文献都应和所毕业论文(设计)研究问题直接相关。 8.文献综述所用的文献,与毕业设计(论文)的论题直接相关,与毕业论文(设计)的参考文献数量完全一致;重要论点、论据不得以教材、非学术性文献、未发表文献作为参考文献,应主要选自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的文章,其次是教科书或其他书籍。至于大众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专业毕业论文设计

电大专科毕业论文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 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整合论文 学生: 学号: 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 年级: 学校:

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整合论文 【摘要】 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整合是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的,实现二者的有效整合是形势所趋。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信息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信息管理工作效率。在信息管理逐步实现计算化的过程中,极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参与,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进而提升信息管理工作质量。 引言 近年来,计算机应用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迅速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的信息管理工作中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实现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有效整合,提高了信息管理的机械化程度,简化了工作人员工作,提高了工作人员效率,在减少人为操作的前提下,提高了工作的准确度,有利于确保信息管理工作质量。在信息时代,信息的种类和容日益丰富,信息来源越来越广泛,这就对信息管理人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掌握更广泛的信息获取渠道,并充分利用所获得的信息服务于日常工作,成为信息管理工作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实现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有效整合,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信息管理中应用的作用 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面对冗杂的信息,如何利用更便捷的方法快速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是信息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攻克的难题。目前,越来越多行业的信息管理工作人员将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到自己日常的信息管理工作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毋庸置疑,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在信息管理工作中应用,为信息管理工作实现计算化提供了技术支持,为信息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信息管理技术在医疗、路面工程、建筑管理等各类企业中的应用,都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计算机技术应用以其便利性、快捷性等优良特性迅速被广大信息管理工作人员采纳。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整合,能够使信息管理工作和效率实现质的飞越,促进信息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整合的分析研究表明,计算机技术在各行业的信息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得到了广大信息管理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一方面,应用计算机科学技术,有助于简化信息管理工作人员繁重的工作,为企业节省人力资源,降低信息管理成本,最终实现利润最大化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