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研政治经济学一般理论

考研政治经济学一般理论

考研政治经济学一般理论
考研政治经济学一般理论

第一篇政治经济学一般理论

第1章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1.1 复习笔记

一、生产关系

政治经济学中所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一个由多重关系组成的系统,既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相互关系,又包括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中的关系。

1.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的相互关系

(1)生产与交换的关系

①生产决定交换。表现在:交换是由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决定的;交换的对象是生产出来的产品;生产的性质决定交换的性质;生产发展的程度决定交换的发展程度。

②交换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交换越发展,生产也会随之发展;如果交换受阻,就会延缓和阻碍生产的发展。

(2)生产和分配的关系

①分配分为两种:一种是产品的分配,另一种是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分配(即资源分配),这两种分配和生产的关系是不一样的。在产品分配上,生产决定分配,表现在分配的对象是生产的产品,没有产品也就不可能有分配。在资源分配上,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的分配决定着生产,这种分配包含在生产过程本身中并且决定生产的结构。

②分配对生产有决定作用:分配对效率具有激励作用,收入分配的方式不仅会直接影响劳动的效率,也会直接影响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3)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①生产决定消费。表现在: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的性质决定消费的性质;生产引起消费的需要。

②消费也决定着生产。表现在:只有通过消费,才能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2.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关系

(1)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一方面由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决定,另一方面与生产的基本方式有关。

(2)人们在交换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包括三个方面:

①直接生产过程内部活动的交换。

②再生产过程中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地区、企业、个体劳动者之间的产品交换。

③在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的交换。

(3)人们在分配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既包括生产资料分配中的关系(体现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也包括产品分配过程中的关系。

二、所有制与产权

1.生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经济范畴,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体系,其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组成。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体系。其中,所有是所有制关系的主要内容。

2.产权和产权制度

产权主要是指财产权利,是以财产所有权为主体的一系列财产权利的总和,包括所有权及其衍生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权利,包括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及其他无形财产产权等。

产权具有两个最基本的权能:(1)收益分享权能;(2)收益支配权能。产权的基本特征是:(1)产权主体具有经济实体性;(2)产权运动具有独立性;(3)产权体系具有可分性。

(2)产权制度

产权制度是指关于产权界定、运营、保护等体制安排和法律规定的总和,反映的是在财产使用过程中,财产所有者、经营者和使用者之间的财产利益和责任的法律及其经济的约束关系。出资者权利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制度的典型特征。

三、生产力及其发展

1.生产力

(1)生产力的含义

生产力是指劳动者利用生产资料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它体现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包含三个要素,即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2)生产力的性质

生产力本身并不包含任何社会制度的属性,但它又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相联系。如果抽去各种社会生产的特殊性,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法只是它们的自然的或技术的结合方式。没有不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生产力,也没有不与生产力相联系的生产关系。

(3)科学与生产力的关系

科学技术不仅提高了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并使劳动者创造出新的劳动资料和工艺方法,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生产的组织或制度安排也会形成生产力,例如分工、协作等生产组织形式和对产权制度、管理制度、经济运行的监督与调节制度进行创新等。2.分工、协作与机器大生产

(1)分工

①形式:各种社会劳动的分工;劳动职能的分工;机器体系中的分工。②作用:分工使工人的劳动专门化;分工使生产工具专门化。

③社会分工与个别分工的区别:生产的直接结果不同;劳动联系的方式不同;存在的经济基础不同;决定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分配的比例的途径不同;社会分工只承认竞争的权威,而个别分工以所有者或管理者对劳动者或被管理者的权威为前提。

(2)协作

①含义:协作是指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相互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

②协作的优越性:协作能抵消单个劳动者的差别;协作能节省生产资料;协作能创造出一种集体力;协作能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协作使许多人的同种作业具有连续性和多面性;协作可以集中力量在短时间内完成紧急任务,在很大空间上同时进行劳动。

③协作的负效应:集体成员偷懒。因此协作所产生的新的生产力要成为现实的生产力,需要统一的指挥和管理。

(3)机器大生产

18世纪的产业革命的结果是进入机器大生产时代,即用机器生产机器,人力被自然力所代替,这标志着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机器大生产对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发展产生了以下影响:

①机器大生产促进了自然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推进了技术革命和技术进步。

②机器大生产创造了大工业的物质技术基础,促使生产的社会化。

③机器大生产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跳跃式的扩展能力。

3.新科技革命

新科技革命其核心是以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为领头的高科技及其产业的

迅速发展。新科技革命的前景和可能带给社会、政治与经济方面的影响至今还很难全面准确地估计,但其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肯定将超过前几次科技革命。

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1)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社会为了存在和发展获得物质资料的方式。生产方式包括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生产的社会形式。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对立统一

①生产力起决定性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生产力在社会生产中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处在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之中,它的这种发展变化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而与生产力相比较,生产关系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表现为相当稳定,不像生产力那样积极、活跃;另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如何,决定或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生产关系的变革要以生产力的发展为物质基础。当一种生产关系所能容纳的生产力的作用全部发挥出来之前,它就不会灭亡;当一种新的生产关系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没有成熟时,它也不会出现。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时,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状况不相适应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新的生产关系代替旧的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2.制度创新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的影响

(1)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①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反映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制度和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当今各国的社会经济制度,主要分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两类。

②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是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从本质上说,经济体制是在本质经济关系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对经济运行关系所进

行的调整。

③两者的关系

两者都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经济制度与一定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直接联系;经济体制是一种表层次的生产关系,属于经济运行中的制度安排。

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经济体制以各种具体形式外化经济制度,但经济体制的变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像经济制度那样稳定。经济体制改革从本质上说,是在本质经济关系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对经济运行关系所进行的调整。

(2)制度创新

在经济学中,制度创新主要是就经济体制而言的,是指制度上的一种新发明。随着生产技术、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变化,任何社会的制度发展过程都将是一个从制度创新,到制度均衡,再到制度创新的连续不断的过程。

(3)制度均衡

制度均衡是指一种制度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即此时无论怎么样改变现存制度,都不会给从事改革的人带来追加利益,于是没有了制度创新的可能性。而一旦外界条件发生了变化,如采用了新的生产技术,或有了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形式的新发明,或社会政治环境有了变化,这时又出现了获得潜在利益的机会,制度创新又可能重新出现。

2.1 复习笔记

一、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1.商品经济

(1)含义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

(2)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

①社会分工,即各种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的部门或行业,各个生产者依照社会需要生产不同的产品。

②剩余产品的出现并分属于不同的生产者所有。

(3)商品经济的特征

①商品经济具有自主性。商品生产者具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动力。

②商品经济具有平等性。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是以等价交换原则为基础的商品交换。

③商品经济具有竞争性。不同商品生产者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展开竞争,由此推动生产者提高效率并关心社会需要。

④商品经济具有开放性。商品经济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强调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协作,商品生产者之问的经济联系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日益紧密,其范围也不断扩大。

(4)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

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又称小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

①简单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初始形式,它是农业经济时代的商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以手工业劳动为技术特征的。

②市场经济经济是商品经济的高级形式,它是工业经济时代的商品经济,价值规律成为支配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市场机制成为调节全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机制。

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要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1)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和服务的有用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就使用价值本身来说,它的用途、性质等并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点:

①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

②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针对生产者自己有用,而是针对他人、针对社会有用的。

③商品作为使用价值,必须通过交换让渡给他人才能进入消费,因此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交换价值和价值

①商品的交换价值是商品能够通过买卖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

②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3)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关系

①交换价值与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②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一方面,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统一的,互相依存,缺一不可,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另一方面,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又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对于商品生产者而言,商品生产者只有将商品的使用价值让渡给商品购买者,才能取得价值。在交换过程中,使用价值和价值进行着相反的运动。任何人不可能同时既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又占有商品的价值。只有通过交换,商品的内在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即从劳动的具体形态考察的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在劳动目的、劳动对象、劳动工具、操作方法、劳动成果上都各不相同。这种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称为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2)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即从劳动的抽象形态考察的劳动。抽象劳动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3)两者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是一个永恒性范畴。而抽象劳动则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生产所特有的范畴,商品生产的历史性,决定了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历史性。

(4)劳动二重性学说的意义

马克思“第一次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价值”,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都同劳动二重性学说相关。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4.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

(1)个别劳动

个别劳动是指由于商品经济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完全是他们的个别行为或私人行为。

(2)社会劳动

社会劳动是指在商品经济中,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商品生产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3)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个别劳动(私人劳动)所具有的社会劳动的性质,不能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得到表现和承认。生产者各自独立经营的条件下的个别劳动阻碍了社会劳动这一要求的实现,这就形成了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根源。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对立在商品生产中表现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进而产生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

二、价值量

1.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个别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是指各个商品生产者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由个别劳动时间形成的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包含了下面几点内容:

①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一定时期某一生产部门大多数生产者普遍使用的生产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劳动工具。

②正常的生产条件不是过去的,也不是将来的,而是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

③在社会标准生产条件下,由于商品生产者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不同,他们生产同种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是不同的。而决定价值的只能是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还有另一种含义,即在生产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涉及的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种商品上的分配,其作用的是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量被社会接受的程度。

2.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

(1)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劳动生产率可以由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也可以由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用公式表示为:

劳动时间

产品量

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综合反映企业或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效率和劳动投入的效益的重要指标,是企业或部门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劳动者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

(2)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是指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即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量。

(3)二者关系

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越多,则生产每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便越少,从而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价值量便越小。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越少,则生产每一单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越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便越大。因此,劳动生产率同商品的使用价值成正比,同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3.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简单劳动是指不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就能胜任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劳动。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的不同比例,是在生产者背后由社会过程决定的,是在反复的交换实践中自发形成的。

4.技术、管理与价值创造

(1)技术与价值创造

科学技术在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时,分别作用于生产力中的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物的因素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人的因素包括工人、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

需要注意的是,科技人员的劳动创造价值不等于科技本身创造价值。商品的新价值只能由活劳动所创造,而物化劳动形式的科技本身不创造新价值。

(2)管理与价值创造

管理是整个生产劳动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管理劳动首先是一种具体劳动,因为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必须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指挥、监督等一系列管理活动,可见,管理劳动是一种与生产使用价值有直接关系的有用劳动。管理劳动又是一种抽象劳动,管理人员的劳动与其他生产劳动者一道作为生产过程的人力要素,利用物化劳动因素,生产出物质产品,并使自己的劳动凝结于新商品之中。

三、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1.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

(1)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种现实的资源(如资本、劳动力、技术、自然资源等)在社会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和不同方向上的使用。在现代经济中,资源配置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计划配制方式和市场配置方式。

①计划配置方式是指以计划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方式,它是通过计划机制发挥作用来实现资源配置的。

②市场配置方式是指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它是通过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实现资源配置的。

(2)几种主要的市场机制

①价格机制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中最基础的机制。价格水平的变化,引导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的变动。价格水平上升,既会增加供给,又会抑制需求;价格水平下降,则会增加需求,同时减少供给。

②供求机制

供求机制是与价格机制紧密联系、共同发挥作用的机制。供过于求的商品,价格会低于价值;供小于求的商品价格会高于价值。由此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引导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向,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③竞争机制

竞争机制是市场机制中的又一个重要机制。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商品生产者之间必然在适应市场和提高效率上展开竞争,努力提高技术,改善管理,提高效率,由此便推动整个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的不断提高。

2.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1)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以此为基础进行商品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的作用

①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这种调节作用是通过价格围绕价值的上下波动和市场竞争实现的。

②刺激生产者的积极性。

③优胜劣汰,导致生产者两极分化。

(3)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形式

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价格背离价值的运动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这种现象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因为:

①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始终是以价值为基础的。

②从商品交换的总体来看,价格的涨落会相互抵消,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相等的。

③价格的变动也会影响供求关系,在价格的不断波动中,使供求趋于平衡,从而使价格接近价值。

第3章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3.1 复习笔记

一、货币

1. 货币的含义

货币是一种被人们所接受的,用做交换媒介、计价单位和具有价值储藏作用的商品或者法定的凭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 货币的产生过程

(1)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简单的价值形式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的价值

形式。其中,被表现的商品处在相对价值形式的位置,主动地要表现价值;表现的商品处于等价形式的位置,起被动的作用。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是对立统一关系。二者的统一表现在:两者互相依存,少了一方就不能成为价值形式。二者的对立表现在:在同一价值关系表现中,处于等式两边的商品不能同时既处于相对价值形式,又处于等价形式。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上,一种商品的价值已不是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而是经常地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这样,商品的价值本身才真正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

与简单价值形式相比较,扩大的价值形式价值表现的范围扩大,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就商品全体来说,其价值仍然没有一个共同的统一的表现。

(3)一般价值形式

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逐渐从许多商品中分离出公认的一般等价物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交换中所有商品的价值都由这一商品来表现,从而使扩大的价值形式发展为一般价值形式。

从扩大价值形式过渡到一般价值形式是一次质变。在一般价值形式上,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一种分离出来的商品来表现,因此,它们的价值作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的这种性质便充分地表现出来。

(4)货币形式

货币形式是指用某种商品(主要是金)固定地担当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的价值形式。

货币形式和一般价值形式所不同的只是黄金处于固定地充当其他一切商品的等价物的地位,它排除了一切其他商品而取得了单独表现价值和抽象劳动以及直接代表社会劳动的独占权。

3. 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本质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是商品,它和一般商品一样是实在的商品体,具有一般商品的特性;货币又是一种特殊商品,它是一切商品共同的价值表现材料,执行着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4.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是货币本质的表现。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1)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是货币表现、衡量、计算商品价值的尺度。货币能够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货币在执行此职能时,只是观念的货币。

(2)流通手段

货币的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

(3)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贮藏起

来的职能。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既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也不能是价值符号,而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4)支付手段

货币的支付手段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利息、工资等的职能。支付手段是随着商品交换过程中赊账买卖的出现而产生的。货币用作偿还赊购欠款时,就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5)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是在前几个职能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当商品流通越出国界产生国际贸易关系后,货币便在世界经济关系中发挥作用。

二、货币的形式

1.货币由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的演化

在简单物物交换时期,贝壳、食盐等实物都曾充当过货币的角色,之后随着扩大的物物交换和一般商品交换形式的逐步出现,出现了金属货币(主要是金银),并且固定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

2.货币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化

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化是由货币形式的内在矛盾决定的,与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也是分不开的。从货币的价值尺度的职能来看,商品价值观念地表现在一个金量上,这个金量则由纸象征地可感觉地体现出来。纸币只有代表金量,才成为价值符号;从货币的流通手段的职能来看,在货币不断转手的过程中,单有货币的象征存在就够了。

3.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指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信用证券,包括:(1)由银行信用产生的各种信用凭证,如支票、汇票、期票、存款货币等。

(2)银行券。银行券是信用货币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发行银行发行的用以代替商业票据的银行票据。现代国家的主要货币形式是由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垄断发行的不能兑现的信用货币。

(3)存款货币。

(4)电子货币。电子货币是指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和支付。

(5)其他信用货币。

4.外汇

(1)外汇的含义

外汇是国际汇兑的简称,包括动态和静态两种含义:

①外汇的动态含义是指将一个国家的货币兑换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以便

清偿国际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活动。

②外汇的静态含义是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静态含义的外汇具有两个本质特征:第一,是以外币表示的资产;第二,所表示的资产必须具有可兑换性。

(2)汇率

汇率是指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时的比率。

(3)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①国际收支状况。

②一国物价水平。

③国际间利率的差距。

④一国的货币政策特别是利率政策。

⑤外汇储备。

⑥财政状况。

(4)汇率的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①当一国的汇率上浮时,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国民收入将会随之减少。

②如果一国的汇率上浮,进口增加,出口减少。这样,国内生产特别是工业生产的发展必然受阻,从而国内就业量就会减少。

③一般而言,汇率上浮的国家其利率水平偏高;汇率下浮的国家,其利率水平偏低。

④若一国汇率上浮,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便会下降,进而带动国内

用进口原料生产的本国商品的价格下跌;而且,以外币表示的本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将上升,致使部分出口商品转而内销,进一步促使国内的物价下降。

⑤本币的升值或贬值最终会减少或增加本国的外汇储备。

⑥汇率变化对国际资本尤其是短期资本流动有很大影响。本币汇率下跌导致资本外流。反之,如果本币汇率上升导致资本流入。

三、货币流通量

1.货币层次

(1)货币层次划分

随着信用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货币范围不断扩展,出现了M0、M1、M2、M3、M4……边界不同的货币层次。

M0=现金(纸币和硬币)

M1=M0+所有金融机构的活期款

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3=M2+其他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4=M3+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商业票据、短期公司债券、人寿保单等)

(2)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和依据

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和依据是货币的流动性。在上述的货币层次划分中,随着货币层次的提高,其流动性呈递减态势。

(3)狭义货币

通常把M0和M1称为狭义货币,即主要是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货币。狭义货币作为现实经济活动中购买能力或支付能力的载体,体现着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作用,直接影响着社会的货币供给量,对整个宏观经济运行具有很大的影响。

(4)广义货币

通常把M2、M3、M4……称为广义货币,是对货币外延的扩大。广义货币与狭义货币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流动性的程度上,随着货币层次的提高,其流动性呈递减态势。在一定条件下,广义货币可以转化为狭义货币。(5)划分货币层次的目的

货币层次划分的目的是为了把握流通中的不同口径货币的特点、性质、运动规律以及它们在整个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货币层次的划分对于考察市场均衡,进行宏观调节具有重要意义。

2.货币乘数

(1)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是指中央银行创造或消灭一单位的基础货币能使货币供应量增加或减少的数量。

(2)货币乘数的公式

货币乘数是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用公式表示为:

m=△Ms/△B

式中,m为货币乘数,△B表示基础货币的改变量,△Ms代表货币供给量的改变量。货币乘数的大小取决于存款机构必须保留的存款准备比率和储备资产的变动规模。一般而言,比较普遍采用的货币乘数为“乔顿乘数”:m=(1+k)/(r d+r t+e+k)

其中,k为现金-活期存款比,r d和r t分别为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的决定准备金比率,e为超额准备-活期存款比,t为定期存款-活期存款比。此外比较著名的货币乘数还有“卡甘乘数”、“弗里德曼乘数”等。

(3)决定货币乘数的因素

①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是指流通中现金与活期存款(即支票存款)之间的比率。该比率上升,使存款多倍扩张的总体水平下降,货币乘数就下降,货币供应量随之下降。

②法定准备金率

若中央银行提高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将减少贷款,使存款多倍扩张的倍数下降,从而使货币乘数和货币供应量下降。反之则上升。

③超额准备金率

若商业银行提高超额准备金率,其贷款减少,亦使存款多倍扩张的倍数下降,使货币乘数和货币供应量下降。

④定期存款-活期存款比率

若公众增加定期存款-活期存款比率,使得商业银行可贷放款量减小,存款多倍扩张的总体水平下降,货币乘数就下降,货币供应量随之下降。3. 货币流通规律

(1)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

①货币流通

货币流通是指货币表现为一个不断重复的、不断地作为购买手段在买者和卖者之间交换位置的运动。

②商品流通

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同时也是货币流通。

③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联系: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货币流通是商品流通的表现;货币流通规律即货币流通同商品流通相适应的规律。

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区别见表3-1。

表3-1 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区别

货币在流通中的作用流通目的流通内容运动限度

商品

流通

货币在整个过

程中起媒介作

追求使用

价值,即消

两极是具有

不同使用价

值的商品

为买而卖,目的

是为了占有某种

使用价值,其运

动以满足某种需

要为限度

货币

流通

货币是运动的

起点和终点,

而商品则是买

卖行为的中介

追求交换

价值本身

两极是同质

不同量的货

为卖而买,目的

是获取交换价值

(2)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内容是:流通中的货币量必须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其数量是由全部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两个因

素决定的。用公式表示为:

如果考虑支付手段职能,一方面,货币的使用不仅有商品买卖,而且还有

清偿债务、支付工资以及交纳税款等;另一方面,在商品买卖过程中,不

必都通过动用货币,由于随着商业信用的发展,在不少情况下,商品买卖

采取赊购和各当事人债权、债务相抵消的办法。这样,货币流通量公式应

修正为:

(3)纸币下的货币流通规律

当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时,货币流通规律仍然存在并发挥作用,但其实现形

式有了变化。货币流通规律对纸币流通的制约作用在于:纸币的发行只限

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单位纸币所能代表的货币

金属量是:

单位纸币所代表的货币金属量= 流通中所必要的货币金属量

流通中的纸币总额

(4)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①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符号发行失去控制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的货币现象。

②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社会需求不足、物

价水平疲软或下跌。

③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与纸币流通有密切联系的经济现象,只有在纸币

流通的条件下才可能出现。因为:一方面,由于纸币流通在技术上具有货

币供给的无限可能性,而且通过国家权力强制货币流通,从而弱化甚至破

坏货币流通的自发调节机制。另一方面,纸币作为一种价值符号,本身没

有内在价值,进入流通的纸币不能够通过贮藏方式退出流通,这就导致货

币供给量的无限性和货币容纳量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第4章资本及其循环和周转

4.1 复习笔记

一、资本

1.资本的含义

资本是指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体现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

削与被剥削的生产关系。

2.资本的一般特点

(1)增殖性。这是资本区别于一般商品和货币的根本特征。资本总是不

断地和无限地追求自身的价值增殖,一旦资本停止了增殖,资本也就丧失

了它的基本职能。

(2)运动性。资本只有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相统一的运动过程中

才可能增殖。

(3)返还性。在做出投资决策的时候,资本所有者往往要把预期的

资本增殖率的高低和投资回收期的长短结合起来考虑。

(4)风险性。资本具有收益和风险并存的特点。

3.资本的形态

(1)货币资本形态

货币资本形态是资本最一般的和初始的形态。在资本的运动过程中,

货币资本主要存在于资本的购买阶段,用于购买其他生产要素。

(2)实物资本形态

实物资本是以物质形态表现的资本,包括投入商品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

一切物的要素和待售的产出品。实物资本有两大类:

①生产资本,即以生产资料形态表现的厂房、机器、原材料等物质生产要

素。

②商品资本,即以商品形态表现的包含资本增殖额在内的待实现的产出

品。

(3)无形资产形态

无形资产是指市场主体所占有和使用的以知识形态存在的特有经济

资源,通常包括专利权、商标权、版权、著作权、特许经营权、商誉、技术秘密等。

(4)虚拟资本形态

虚拟资本是指能够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出的资本。虚拟资本主要有两种形式:

①信用形式上的虚拟资本,主要有期票、汇票、银行券、纸币、国家债券、各种证券抵押贷款等。

②收入资本化形式上的虚拟资本,主要有股票、债券、资本所有权证书等。4.资本价值流通与一般货币流通的区别

一般货币的流通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W-G-W),资本流通的公式是“货币-商品-更多的货币”(G-W-G’,其中G’=G+△G,△G表示资本的增殖额)。货币流通和资本流通的区别见表4-1。

表4-1 货币流通和资本流通的区别

流通形式流通目的流通限度

资本价值流通起点和终点都采取货币的形式追求资本价值在量上的增殖以价值增殖为目的,资本对这一目的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它的运动必须是连续的、周而复始的

一般货币流通起点和终点都是商品,货币只是商品交换过程的媒介为买而卖,货币媒介的是异质的使用价值之间的交换以使用价值为目的,其运动的终点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进入消费,因而运动停止

5.资本价值增殖和利润

(1)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①必要劳动。必要劳动是指劳动者用以实现劳动力再生产而付出的劳动。受历史和道德因素的影响而变化。

②剩余劳动。剩余劳动是指一定时期内劳动者的劳动中超出必要劳动的部分,受工作日的长短和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影响。

在资本所有权和劳动力所有权相分离并且劳动力进入市场的情况下,剩余劳动采取了剩余价值的形式。

(2)价值增殖

价值增殖是资本运动的原动力和目标。价值增殖额如果从它活的源泉考察即定义为活劳动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是剩余价值;如果把它与全部预付资本比较即看作大于预付资本的增殖额,则是利润。相应的价值增殖程度有两种评价公式:

①利润率,又称为资本利润率:

②剩余价值率:

(3)利润

利润是商品价值扣除生产成本后的余额。决定和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

①劳动的因素。剩余劳动占全部活劳动的比例越大,利润率就越高。

②资本的因素。在利润量不变的情况下,资本的节省和加快资本运动速度可以使利润率相应提高。

③市场的因素。市场形势和资本经营者自身的市场经营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会改变产品的市场实现状况,从而使利润率发生变化。

二、资本经营

1.资本集中和资本积聚

(1)资本集中

①概念。资本集中是指把若干个规模相对较小的资本合并重组为规模较大的资本。

②资本集中的主要途径:并购、联合、发行股票等。

③竞争和信用是资本集中的强有力的杠杆。具体表现在:

a.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拥有较强信用地位的资本更容易击败竞争对手,收购或吞并对手资产,促进资本集中。

b.信用关系的发展使企业有了更多的融资渠道,企业对这些融资渠道的利用,实际上也就是对社会各类闲散资金的集中。融资方式可按不同角度划分为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权益融资和负债融资。

(2)资本积聚

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依靠自身的积累来使实际资本在价值形态和生产要素形态上实现量的扩大。

(3)资本集中与资本积聚的关系

①两者联系

两者都能使单个资本的规模增大,并且有相互促进的作用:资本积聚使单个资本增大,增强了资本的竞争力,有利于它在竞争中加快资本集中;资本集中又使单个资本具有更大的增殖能力,促进资本积累并推动资本积聚。

②两者区别

a.资本积聚以剩余价值的积累为前提,资本集中不以积累为必要前提。b.资本积聚的实现会受到社会所能提供的实际生产要素增长的制约,资本集中若采取原有资本之间的兼并和联合的途径,则较少受社会实际生产要素增长的限制。

c.资本积聚在增大单个资本的同时,也增大了社会总资本;资本集中若采取原有资本之间的兼并或联合的途径,则一般不能直接增大社会总资本,但可以改变资本的结构和质量。

d.通过资本积聚方式扩大单个资本规模,一般速度较慢,资本集中则可以用很快的速度实现资本规模的扩大。

2.资本经营

(1)含义

资本经营是资本产权的主体以价值形态的资本为经营对象,通过调整、交易、优化重组等方式,以实现资本价值量的保值增殖的一系列市场行为。(2)资本经营方式

①利用证券市场或其他形式的产权交易市场进行资产的收购、出售、购并、托管、租赁等,包括投资性买进卖出股权等形式。

②利用金融市场进行投机性交易。

③对资产存量或所积累的资产增量进行调整,用以改变资本的使用价值的物质形态,以改变投资规模、方向与结构。

④无形资产经营。

(3)资本经营与一般生产经营领域中资本运动的区别

①资本经营的内容和对象的差异。一般企业经营所关注的是产品和服务;资本经营则更着眼于价值化、证券化的资本。

②资本经营的方式的差异。一般企业经营主要使用的手段是技术进步、产品创新、提高效率和市场推广等;资本经营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资本的结构调整、资本置换、资本交易、资本扩张与收缩等方式来优化资本。

③资本经营的市场的差异。一般企业经营依托商品或劳务市场;资本经营主要依托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等。

④资本经营的收益和风险较大。一般企业的经营波动幅度一般较和缓;资本经营在短期内有可能使收益发生大幅度的迅速升跌。

3.风险资本运营

(1)含义

风险资本运营即风险投资,是资本经营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指将资本投向蕴含高风险、高收益和高成长可能的中小型高技术企业或项目,并以一定方式介入该企业或项目的管理、运行,在取得成功后既获得资本的高额增殖又实现资本回收的投资行为。

(2)风险投资的特点

①投资对象是高技术、新兴产业的企业或项目。

②追求未来高额资本收益并主动承担高风险。

③在投资的同时也往往参与管理或提供辅导、咨询等服务。

④具有资本主动推出的要求和机制,一般是在投资成功并获高利后回收资本,再转向其他风险投资项目。

(3)风险投资的重要作用

①风险投资支持了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成为高科技企业成长的支撑点与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催化剂。

②风险投资优化了资本的配置,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③风险投资完善了市场机制,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④风险投资使新的就业机会得到增加,推动了经济增长。

三、资本的循环和周转(以产业资本为例)

1.资本循环

(1)资本循环的含义

产业资本的循环是指产业资本从其最初的形态即货币资本的职能形态出发,依次经过购买、生产、售卖等阶段,并相应变换资本的职能形态,然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的资本运动过程。

(2)资本循环的各个阶段

产业资本循环是由一个生产阶段和两个流通阶段所构成,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G代表资本的货币形态,A代表劳动力要素,P m代表生产资料,W代表商品形态。

①购买阶段:,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

②生产阶段:,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在内的商品。

③销售阶段:W'—G',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

(3)三种职能(货币资本职能、商品资本职能和生产资本职能)各自的

循环

(4)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

①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同时并存。

②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的循环在时间上相互继起。

产业资本的三种资本职能形式在循环中的并存及其相互继起,是互为条件、互相制约的。并存是继起得以形成的前提,继起是并存得以维持的保证。所以,产业资本的连续进行的现实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

程的统一,而且是它的所有三个循环的统一。

2.资本周转

资本周转是指资本连续不断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研究资本周转问题的重点在于资本的周转速度。

(1)资本周转时间

①概念

资本周转时间是指预付资本以一定的形式为起点,到它带着利润以同样的形式返回出发点所耗费的时间。周转时间由资本的生产时间与流通时间所构成:

a.生产时间。生产时间指资本处于生产领域中的时间,包括劳动时间、劳动过程的正常中断时间和生产要素的储备时间。

b.流通时间。流通时间是指资本处于流通领域中的时间,包括购买时间和售卖时间。

②资本周转时间对周转速度的影响

设n代表资本的周转次数,u表示“年”,u表示一定量资本周转一次的时

间,则:

可见,资本的周转速度和周转次数成正比,和周转时间成反比。

(2)生产资本的构成对资本周转的影响

①生产资本

生产资本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者的比较见表4-2。

表4-2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比较

存在形式价值转移方式资本周转方式物质形态更新方式周转速度

固定资本以厂房、机器设备、生产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根据其使用价值的逐渐损耗而一部分一部分地逐次转移到所生产的产品中去直至使用价值使用寿命的结束在多个生产过程中分批转移,并逐渐地分批加以回收在其跨越多个生产周期的较长的有效使用期内可不必更新周转周期长,周转速度慢

流动资本以原料、燃料及动力、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以及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购买劳动对象的资本的周转和购买劳动力的资本的价值周转形式上都是价值的一次性回收和补偿在一个生产过程中一次全部转移,并通过产品出售而全部回收

在每一生产周期开始前都得到及时更新周转周期短,周转速度快

②固定资本的损耗

a.有形损耗,是指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本在物质形态上的损耗。b.无形损耗,是指机器设备等在其有效使用期内,由于技术的进步引起的资本价值的贬值。

③生产资本的构成对资本周转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固定资本的比重越大,全部资本的周转越慢;反之,流动资本所占比重越大,全部资本的周转就越快。

3.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1)预付资本总周转

预付资本总周转是指包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在内的预付资本的不同组成

部分的平均周转速度。其计算公式是:

(2)加快预付资本总周转的意义

①加快资本的周转速度,对于资本的利用和资本增殖、扩大生产和降低成本、增强经营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②加快资本周转,可以提高资本使用效率,节省资本的投入量。

③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在一定时期内产生更多的资本增殖额,提高资本运营的效益。

④加快资本周转,可以节省所用资本,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第5章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市场实现

5.1 复习笔记

一、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1.社会总资本

社会总资本就是以社会分工和市场交换为条件,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全社会各单个资本的总和。社会资本的构成具有广泛性和系统性。

2.社会总资本运动

①含义

社会资本运动就是互为条件、相互交替的单个资本运动的总和。而所谓单个资本的运动是指各单个资本经过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依次变换不同的资本形态,独立进行循环和周转,实现着单个资本的再生产。

②社会资本运动与单个资本运动之间的关系

社会资本运动是单个资本运动的有机组合,单个资本运动是社会资本运动的组成因子。相同点:二者都是生产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并且要在运动中变换资本的职能形式。

不同点:

a.社会资本运动不仅包括生产消费,而且包括生活消费;

b.社会资本运动不仅包括媒介生产消费的资本流通,而且包括媒介个人消费的一般商品流通;

c.社会资本运动不仅包括预付资本的运动,而且包括剩余价值的运动。

3.社会总产品和社会生产部门的分类

(1)含义

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又称社会总产值,分为包含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v),以及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m)。

(2)两大部类的划分

①社会总产品根据其最终用途在物质形态上可以区分为两类:用于生产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生活消费的消费资料。

②社会生产从产品最终用途出发可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I)是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二部类(II)是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

③按社会总产品的物质形态把社会生产分成两大部类和把社会总产品从

价值上分成三个部分(c + v + m),是研究社会再生产的两个基本前提,也是研究社会资本运动的关键。

(3)三次产业划分

按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历史发展序列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过程划分三次产

业反映了社会生产的历史阶段和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第一次产业主要指农业,包括直接以自然物为劳动对象的农、林、牧、渔等行业;

第二次产业主要指工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等在内的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的行业;

第三次产业即服务业,如运输、通信、商贸、旅游、金融保险、医疗卫生、公用事业、文化娱乐、科技教育、新闻出版等行业。

(4)两大部类和三次产业划分法的区别与联系

①区别

a. 从方法论上看,两大部类较三次产业更为抽象;

b. 从分类的依据看,两在部类的划分依据产品的最终用途,三次产业的划分依据生产部门产生和发展的序列;

c. 从涵盖面看,两大部类以社会总产品概念涵盖一切物质生产部门,三次产业以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包容社会所有生产部门,特别是包括服务业;

d. 从计算口径看,两大部类包括了原材料等中间产品在内的所有物质产品,三次产业则只统计各部门的增加值(即不包括构成当年新产品实体的原材料价值)。

②联系

a. 物质产品的价值和非物质的产品即服务的价值都可以区分为c、v、m。

b. 三次产业划分融合到两大部类中扩大了两大部类的内涵。所有的物质生产和服务生产构成社会总生产,社会全部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构成社会总产出:根据服务产品的最终用途,为生产提供的服务可以纳入第一部类,为生活提供的服务可以纳入第二部类。

4.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出的实现

(1)含义

社会总产出的实现是指社会总产品和服务的各个组成部分经过流通进入

消费,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使用价值上得到替换。

研究社会再生产,一方面是社会总产出(包括社会总产品和服务)的各个部分如何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即实现价值补偿的问题;另一方面就是社会总产出的各个部分在转化为货币形式之后,又如何再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产品和服务,即实现物质补偿的问题。

(2)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市场实现

①社会资本再生产反映了资本的现实运动,而资本从商品形态向货币形态的转化,是资本运动之“惊险的跳跃”,它表明既有生产过程能否顺利完成,同时也表明下一个生产过程能否正常开始。

②社会再生产的进行,不仅要求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而且要求资本价值所反映的实际生产过程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得到实物的替换。使用价值形态的补偿和替换不仅包括所消耗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以及有关服务产品的总量补偿和替换问题,而且还有这些需要补偿和替换的使用价值的内部结构问题。

二、社会简单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

1. 社会简单再生产

①含义:社会简单再生产是指社会剩余产品是用于消费而不是用于积累的,生产在维持原来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②假定:生产周期为一年,全部生产资料价值在一个生产周期内一次性消耗掉;消费资料也在一年内被消费,没有外贸和储蓄。

2.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各自的实现条件

社会再生产问题,本质上就是社会经济运行的比例关系。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全部产出都必须通过交换而得到实现,达到供求平衡。

(1)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

I (c + v + m) = I c + II c

即:社会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服务的总供给等于总需求,第一部类产出完全实现。

(2)第二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

II(c + v + m) = I (v + m) +II (v + m)

即:社会的消费资料和生活服务的总供给等于总需求,第二部类产出完全实现。

3.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基本实现条件

(1)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I (v + m) =II c

(2)全部社会总产出的实现过程:

①第一部类产出中的I c部分,供求都发生在第一部类内部,因此是通过第一部类内部的相互交换而实现。

②第二部类产出中的II( v + m )部分,供求都发生在第二部类内部,因此是通过第二部类内部的相互交换而实现。

③I (v + m) 价值上表示第一部类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所需要的消费资料和生活服务,而其使用价值形态却仍然是生产资料;II c则在价值上表示第二部类生产中所消耗的需要补偿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性服务,但其产品的使用价值形态是消费资料和生活服务。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相互交换,第一部类的消费需求得到补偿,第二部类的生产耗费得到替换。

三、社会扩大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

1. 社会扩大再生产

(1)社会扩大再生产是指社会生产在社会总资本循环运动中不断扩大规模,可以通过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或生产要素产出效率的提高或二者同时发生而得到实现。

(2)内涵扩大再生产所要求的是改善要素质量和结构,以利于提高要素产出率;外延扩大再生产则突出资本等要素规模在量上的相应扩大。两者都需要追加一定的资本投入。在外延扩大再生产的情况下,追加资本应该转化为实际的生产要素:一部分追加到不变资本中,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服务;另一部分则追加到可变资本中,转化为工资形态,购买追加的劳动力,劳动力所有者将把其所得的工资用于购买消费资料和生活服务。

2.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1)扩大再生产第一个前提条件:I(v + m)>II c。

第一部类的产出在补偿了当年两大部类的生产资料和服务耗费以后,必须有一个余额,用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生产资料和生产服务的需要。

(2)扩大再生产第二个前提条件:II [c+(m-m/x)]>I( v + m/x)。式中,m/x(其中x>0) 为剩余价值中资本所有者消费量。

第二部类的产出在补偿了当年两大部类的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已消费的

生活资料和生活服务后,也要有一个余额,用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劳动力所引起的追加生活资料和生活服务的需要。

3.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第一部类全部产出(供给)必须在总量和结构上都符合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生产服务的补偿需要和扩大再生产的追加需要;第二部类全部产出(供给)必须在总量和结构上都符合两大部类对生活资料、生活服务的补偿需要和扩大再生产的追加需要。

(2)假定不存在技术进步,因而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与原资本的有机构成相同;剩余价值中用于积累的部分按一定的比例分为追加的不变资本和追加的可变资本。即:m-m/x=△c +△v。

①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I(c + v + m)=I (c+△

c)+II (c+△c)。

②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第二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II (c + v + m)= I (v+△v + m/x)+II (v +△v +m/x)

③社会扩大再生产基本的实现条件:I ( v + △v + m/x)= II (c+△c)。

其中,I(v+△v + m/x)部分在供给的实物形态上是生产资料、生产服务,所需要的则是生活资料和生活服务;而II (c+△c)的供给和需求恰好相反,它供给的是消费品,需求的是生产资料和生产服务。因此,I(v+△v + m /x)需要和II (c+△c)进行交换,并且彼此的价值量相等,两大部类的产出才能都得到实现。

4. 技术进步中的扩大再生产与生产资料生产较快增长的趋势

①技术进步提高了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率,追加资本中用于生产资料的部分所占比重也就会更大一些,社会对生产资料需求的增长就会快于对消费资料需求的增长。

②生产资料生产较快增长的趋势是指在技术进步并应用于生产过程的条

件下,由于社会对生产资料需求的增长快于对消费资料需求的增长,生产资料的生产也就应快于消费资料的生产;相应地,制造生产资料的那部分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又应快于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即生产增长的快慢顺序为:

为第一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I(c+△c)增长最快;为第二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I(v+△v + m/x)次之,最后是II(c + v + m),即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

③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归根到底要受消费资料生产的制约。因为:

a. 在第一部类生产的发展中,追加劳动力所需要的消费资料,必然要依赖第二部类生产的发展来提供;

b. 制造生产资料只是提供生产的手段和条件,它本身并不是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第一部类生产的发展,必然还要依赖第二部类的发展所提供的市场。

四、供求平衡与市场实现

1.供求平衡与不平衡

(1)社会总产出实现的理想状态是供求的平衡,包括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求不平衡是绝对的;供求平衡是相对的。(2)市场以价格和供求数量的信号,对生产者和需求者的行为进而对资源的分配起引导作用。在市场导向下的社会再生产过程,由于市场的强制作用,不致使供求发生无限背离的趋势。

(3)市场的局限或缺陷:直接作用于微观、作用于当前,不能指示国民经济长期发展的要求;有可能产生异化的力量,如垄断等会反过来抑制或破坏市场机制的正常作用等。市场的缺陷会以失业、商品积压等经济现象表现出来。

2.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

(1)供小于求——卖方市场

①定义:卖方市场指因产品短缺而求大于供的市场形势,此时卖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买者之间的竞争。

②影响:卖方市场条件下,消费者主权的行使是比较困难的,企业也往往缺乏研究市场需求、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的动力,社会缺乏活跃的微观经济基础。在卖方市场形势下,或者是市场价格自由上涨,或者是政府对价格进行管制,乃至对要素和产品实行配给制,以使供求矛盾得到协调。(2)供大于求——买方市场

①定义:买方市场指供大于求的市场形势,此时买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卖方之间的竞争。

②影响: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消费者的地位上升,市场对企业的约束力加强,市场需求对生产的导向作用明显,企业的竞争意识强烈,创新频繁,资源配置趋于优化,微观经济的活跃带来宏观经济的繁荣。此时,价格通常下降。卖方不仅可采用价格手段进行竞争,而且可以通过改善其服务、加快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市场开拓来参与竞争。一定的买方市场形势优于卖方市场形势。

第6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6.1 复习笔记

一、信用

1.信用的含义

经济学中信用是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范畴,指的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付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2.信用的产生

信用产生的基础是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及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出现了商品或货币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布的不一致。(1)空间上的不一致表现为商品或货币在不同国家、地区、企业及个人之间此余彼缺;

(2)时间分布的不一致表现为商品或货币在同一国家、地区、企业及个人的时多时少。

克服这种商品或货币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布不一致的途径就是商品进行赊销,货币通过借贷调剂余缺。也就是债权人赊销商品或贷出货币,债务人则按规定时间支付贷款或偿还借款,并支付一定的利息。这样,便产生了信用。

3.信用的形式

(1)商业信用

①含义

商业信用是指以赊账方式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买卖双方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

②商业信用的特点

a.商业信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贷出的资本就是待实现的商品资本。

b.商业信用主要是职能资本在商品买卖中相瓦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职能资本。

c.商业信用的发展程度直接依存于商品生产和流通的状况。

③商业信用的工具

商业票据是商业信用的工具,商业票据分为期票和汇票两种。

(2)银行信用

①含义

银行信用是指银行以存款、放款等形式提供的以货币形式为主的信用。

②银行信用的特点

a.银行信用的实质是银行作为中介使货币资本所有者通过银行和职能资本之间发生的信用关系。

b.银行信用的对象是货币资本。银行信用对企业来说,属于间接融资。c.银行信用可能突破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扩大了信用的规模和范围。银行信用不受个别资本数量和周转及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

(3)国家信用和企业信用

①国家信用。国家信用是指国家借助于举债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

②企业信用。企业信用是指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形成的一种信用形式。

(4)消费信用

①含义。消费信用是指工商企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提供的信用。

②方式。消费信用的方式主要有赊账、分期付款和发放消费信贷等等。

在信用体系中,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是基本的信用形式。银行信用在信用体系中居主导地位,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乃至整个信用体系的基础。4.信用的作用

(1)信用的积极作用

①信用增加投资机会、促进资本的自由转移,推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②信用加速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促进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大企业得以迅速建立和发展。

③信用加快商品流转的速度、节省流通费用,并使非现金结算得到发展。

④信用给居民提供新的投资渠道和金融资产的持有方式,形成合理的消费结构。

⑤信用有效地调节着国民经济运行,通过信用工具及其衍生工具对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进行适时、适度的干预,促使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2)信用的消极作用

①信用可能造成虚假繁荣,加深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触发生产过剩的危机。

②信用会引发货币信用危机。当信用造成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尖锐化并发生生产过剩危机时,会造成货币流通和信用的严重混乱,发生信用危机。

③信用刺激投机。投机者往往利用信用融通资本的机会,从事投机操作,引起流通秩序混乱,加剧经济危机。

二、信用制度

1.银行及银行资本

(1)银行的产生

①商业信用的发展是银行产生的基础

一方面,商业信用工具需要银行信用工具来替代。另一方面,银行的产生是克服商业信用局限性的需要。

②货币经营业的发展对银行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

当货币经营业以货币资本的实际贷出者和借入者之间的中介人的身份出

现时,货币经营业便发展成银行业。

(2)银行的分类(按照经济功能划分)

①商业银行

a.商业银行是以办理工商企业存款、贷款为主要业务的银行。

b.商业银行的特点:直接与工商业务者发生联系,吸收客户存款,办理贴现和汇兑业务,发行信用流通工具。

c.现代商业银行按组成形式划分,可分为单元制、分支制、集团制和连锁银行制四类。

d.商业银行的业务归纳起来分为三类: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

②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是银行体系中的中心环节,享有发行货币的垄断权,代表国家管理全国银行,制定执行国家金融政策,管理全国金融市场。

③政策性银行

政策性银行是由政府投资设立的、根据政府的决策和意向专门从事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银行。我国现有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

④非银行金融机构

非银行金融机构是指不经营银行的信用中介、支付中介和发行信用货币等业务,而吸收社会资金,并以某种方式运用资金获取利润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保险公司、信用合作社、消费信用机构、信托投资公司和证券公司等。

(3)银行资本

①银行资本及其构成

银行资本是银行资本所有者为经营银行获取利润所投入的自有资本和通

过各种途径集中到银行的货币资本。银行资本由银行自有资本和银行借入资本构成。

②银行资本的特点

a.银行资本是在货币经营业的基础上产生的。

b.银行资本的存在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现金,二是有价证券。与借贷资本不同,银行资本中以有价证券存在的资本是虚拟资本。

c.银行资本的运动除了以银行信用的形式存在外,还会以买卖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

d.银行资本是一种职能资本,与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并存。

③银行的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

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指银行通过发放贷款贷出资金。主要有票据贴现、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投资业务。

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是以吸收存款的方式借人资金。银行存款的主要来源是职能资本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借贷资本或食利者阶层为获取利息而存入银行的货币资本和其他不同阶层居民的储蓄存款等。

④银行的利润

银行利润由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的差额构成。贷款利息高于存款利息,扣除银行的业务费用以后,便形成银行利润。银行资本作为职能资本的一种,也有等量资本得到等量利润的要求,即银行利润在量上也要求相当于平均利润。

2.股份公司和股票价格

(1)股份公司①含义。股份公司是以入股方式筹集社会资本而形成的一种企业资本或财产组织形式。

②股份公司产生的基础:信用制度。这是因为:

a.信用制度促进了资本积累。

b.以银行信用为代表的社会信用关系的普遍建立与发展,是股份公司直接融资得以确立的基础。

c.信用制度强化了生息资本的效应,使一切资本的增殖都表现为能够获得一定的利息,同时使一切货币收入都可被视为资本的增殖。

③分类。按照股东所负责任的不同,可分为无限公司、有限公司、两合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2)股票

①含义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借以证明其股份数额并用以取得股息的凭证。它是股份资本所有权的书面凭证,是股份资本分配收益的权利证书。

②股票的特点

不返还性、风险性和流通性。

③股息

股息是股票持有人(股东)定期从股份公司分取的利润,股息的分配以股东的股票面额为依据。

④股票价格

股票价格形成的基本因素有两个:预期股息和银行利息率。股票价格与预期股息的大小成正比,而与利息率的高低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

三、虚拟资本和虚拟经济

1.虚拟资本与信用

(1)虚拟资本

虚拟资本是指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虚拟资本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信用形式上的虚拟资本,主要有期票、汇票、银行券、纸币、国家债券、各种证券抵押贷款等;另一种是收入资本化形式上产生的虚拟资本,主要由股票、债券构成。

(2)虚拟资本与信用的关系

①信用对虚拟资本产生的作用: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发展的结果,借贷资本信用关系是虚拟资本产生的根据,社会信用制度的逐步完善是虚拟资本产生的基础。

②虚拟资本对信用的影响:银行资本本身的虚拟化、虚拟资本导致大量金融衍生品的产生和发展。

2.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

(1)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统一性

①实体资本的基础作用

a.实体资本的运动状况决定虚拟资本的运行状况,证券发行者的生产经营状况决定着证券投资者的收益。

b.实体资本运用的规模影响着虚拟资本的发行规模,社会再生产规模决定着证券投资规模。

c.实体资本的循环周期影响着虚拟资本的周期波动。

②虚拟资本对实体资本的制约作用和影响

a.虚拟资本与现实货币资本都是实体资本循环运动的起点,从而影响实体资本运用的过程和规模。

b.虚拟资本的流向影响着实体资本的分配比例和结构。

c.虚拟资本扩大了实体资本的活动范围。

(2)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矛盾性

虚拟资本虽然是实体资本的价值表现和纸制副本,但其价格却不是实体资本价值决定的,而是由预期收入和平均利息率决定的。于是,虚拟资本的价格变动可能与实体资本价值变动相背离,其价格不随实体资本价值变动而变动,呈现出相对独立的运动。

(3)虚拟资本对经济的影响

①虚拟资本的存在和发展使经济发展中的资本约束被缓解。虚拟资本的存在拓宽了公众的投资渠道,也支持了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发展。

②虚拟资本导致财富虚拟化,加快了整个经济的虚拟化进程。

3.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

(1)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即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商贸物流、建筑业、服务业等提供实实在在的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

(2)虚拟经济

①含义

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中信用制度与资本证券化的产物,是源于实体经济又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的虚拟资本的活动。

②虚拟经济与虚拟资本的区别

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和资本证券化的产物,但各种信用工具和证券化的资本形式并不必然是虚拟经济。

(3)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对立统一的关系

①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

②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具有越来越明显的反作用。

(4)虚拟经济的正效应

①虚拟经济的发展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融资工具。

②虚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实体经济存量的重组和结构调整。

③虚拟经济的发展可以降低实体经济中的投资风险。

④由于虚拟经济的金融资产在企业和居民的资产组合中会占越来越大的比重,虚拟经济的市场状况会产生明显的财富效应。

(5)虚拟经济的负效应

虚拟经济的负效应集中表现在投机过度引发泡沫经济。

(6)泡沫经济

①含义:泡沫经济是指由于一种或若干种资产的价格大幅上涨,带动社会货币需求迅速上升和整个资本市场价格迅速攀升,使社会的虚拟货币资产大大超过实体资产的现象。泡沫经济属于金融投机,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最后必定泡沫破灭,导致社会震荡,甚至经济崩溃。

②应对措施:第一,建立完善的市场制度和信用关系;第二,培育理性的市场主体;第三,建立严格的虚拟经济发展法规和政策。

第7章竞争与垄断

7.1 复习笔记

一、竞争与垄断

1. 竞争的含义

竞争是指商品生产者或其他经济利益主体为了争取有利的生产、销售等条件,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进行的角逐。竞争的结果关系商品生产和经营者的生死存亡。

2. 竞争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完善

①竞争就为经济利益主体实现经济利益提供了一种公平的机制。

②竞争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形成了优胜劣汰的机制,有利于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竞争压力迫使各经济行为主体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管理,提商产品质量,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 竞争的分类

对竞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科学的分类:

(1)根据市场结构特征,可以把竞争区分为完全竞争与不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包括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

(2)根据竞争主体所在的领域,可以把竞争区分为同一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竞争和不同产业企业之间的竞争。

(3)根据竞争主体之间的关系,可以把竞争区分为卖方之间的竞争、买方之间的竞争和买卖双方之间的竞争;

(4)根据竞争的手段,可以把竞争区分为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

4. 竞争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1)竞争有利于提高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

①竞争能保证最有效率的企业具有使用有限资源的优先权。能出高价购买经济资源的企业有较高的效率,紧俏的能源和稀缺的原材料都期望让渡给出价较高的企业。

②竞争能保证由最有效率企业供给社会所需要的产品。

(2)过度竞争对资源配置产生消极影响

①过度竞争的含义及判断标准

过度竞争是企业数量多、非集中的竞争性产业中常见的现象。判断一个产业是否呈现过度竞争状态的标准主要是两条:一是企业过度进入该产业;二是该产业中过度进入的企业长期不能从该产业中退出,造成该产业生产能力的较多闭置或造成产品的大量积压。

②过度竞争的消极影响

a. 过度竞争使生产者进入过密,高估或低估市场需求,难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b. 过度竞争阻碍了价格机制的正常作用。

c. 过度竞争会加大竞争成本,从而导致产业利润率过低,并损害了,企业或产业的创新能力。

过度竞争在资源配置中的缺陷表明竞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积极作用是有条件的。

5. 竞争引起资本集中和垄断

竞争引起资本集中,资本集中引起垄断。

(1)竞争引起资本集中

①同一部门中的不同企业的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集中。在价值规律作用下,同一部门中的企业必然产生分化,造成了生产和资本向优势企业的集中。

②不同部门企业间的竞争引起和扩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不同产业企业间争夺有利的投资领域及企业生产经营多元化引起的产业融合及产品替代程度的提高,导致巨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的出现,直接推动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③竞争引起的资本集中具有了越来越充分的技术基础。机器大工业体系确立后,生产率大幅提高,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为生产、资本向技术先进企业的集中创造了基本条件。

④信用和股份公司是竞争引起的生产资本集中得以加速的杠杆。信用制度、股份公司则为生产、资本集中提供了最有效的手段。

(2)生产集中引起垄断

①生产集中引起垄断的可能性随着以股份公司为代表的企业组织创新以及生产、资本集中的发展,社会生产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手中,形成垄断。

②生产集中引起垄断的必要性

a. 生产集中使企业规模扩大,大企业的生产能力迅速膨胀。

b.生产集中使大企业规模巨大,资本雄厚,这对中小企业构成较高的进入壁垒,逐步形成少数大企业寡头垄断的格局。

c. 少数大企业之间势均力敌,为了避免过度竞争造成两败俱伤的灾难性后果,必然寻求某种妥协,达成垄断协定。

二、不完全竞争市场

1. 垄断的分类

按照垄断主体存在的不同领域,可以把垄断区分为经济垄断与行政垄断。(1)经济垄断

经济垄断是经济行为主体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形成的较强控制力或可以采取的排他性的行为。经济垄断可分为:

①自然垄断。自然垄断一般是指城市供水、煤气、电力等产业部门中,由一家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比由两家以上企业共同提供产品、服务成本更低的情形。它决定着某些行业由一家企业垄断经营的合理性,并由政府的市场准入管制加以保障。

②技术垄断。经济垄断是指经济主体对技术专利的排他性占有和使用的权利。

③市场垄断。市场垄断是少数企业或经济组织排他性的控制要素和产品市场。

④由产品差别引起的垄断。由产品差别引起的垄断是指由于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的差别化而在事实上形成排他性的生产和经营。

(2)行政垄断

行政垄断是与行政控制相联系的排他性行为。

2. 垄断行为

(1)价格垄断行为。价格垄断行为是指具有市场势力的垄断企业高于边际成本定价,企业间通过公开或暗地里的协调获取高额利润的行为。(2)非价格垄断行为。非价格垄断行为是指具有某种市场势力的企业通过广告、研究与开发、构筑营销及售后服务体系等旨在提高产品差别化水平、谋求垄断优势的行为。

(3)组织垄断行为。组织垄断行为是指企业通过购并等手段消灭竞争对手、扩大自身优势,提高生产和资本集中水平的行为。

3.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类型

按照垄断程度差别,不完全竞争市场可以分为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

(1)完全垄断

①概念:完全垄断市场是指某个产业(市场)上,卖方只有一家企业,其产品没有替代品,新企业进入不可能的市场结构。

②形成原因:

a. 关键性资源为一家企业所拥有,或者一个企业控制了某种产品生产基本要素的全部供给。

b.政府给予一个人或一个企业排他性生产某种产品的权利。

c.自然垄断。在某些公共事业中,如果一家企业的生产成本比二家以上的大量生产者的生产成本更低廉,就形成了自然垄断。

(2)寡头垄断

①概念:寡头垄断是由提供相似或相同产品的少数几家企业组成的市场结构。

②形成原因:

a.长期竞争导致某些产业部门只有少数企业存续而绝大多数企业退出的结果,必然形成寡头垄断的格局。

b. 产业技术特点决定了某些产业部门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具有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果,导致该产业部门由少数大企业进行大规模生产经营的合理性。

c.寡头垄断也是产业内的企业在需求约束下自觉地调节供给与需求矛盾的结果。

(3)垄断竞争

①概念:垄断竞争是一种介于垄断与竞争之间,既具有某些竞争的特点,又具有某些垄断特征的市场结构。

②特征:产业内的企业数量多;存在产品差别;企业可以不受任何限制进入或退出一个产业。

③形成原因:

产品差别是垄断竞争形成的主要原因。产品之间存在差别的原因有:产品的物理差异、买方的知识的差异、买方主观差异、服务方面的差异、特殊销售活动、销售地理位置的差异等等。

4. 垄断利润

(1)垄断利润

垄断利润是垄断企业凭借对生产要素、技术专利、品牌等排他性的独占权和市场势力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以垄断价格为前提。

(2)垄断价格

①含义

垄断价格是指垄断组织依靠自己在经济上的垄断地位所制定的能够带来垄断利润的价格,包括两部分: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

a. 垄断高价:垄断组织在出售商品时制定的高于商品价值的垄断价格。

b. 垄断低价:垄断组织在购买和倾销商品时所制定的低于商品价值的垄断价格。

②垄断价格的制约因素

垄断价格的制定受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商品需求、商品供给和产品成本。

③垄断价格的负面影响

垄断价格会阻断价格在合理配置资源过程中的作用,造成资源配置损失,主要表现有:

a. 垄断价格会造成过剩生产能力的存在,即存在着供过于求的状况。

b. 垄断价格会导致产业部门的生产能力不足,即存在着供不应求的状况。

c. 一旦垄断价格形成,企业间的价格竞争就不存在,寡头企业在产业中的地位就会相对稳定下来,竞争的压力也会大大减小,改善经营管理和推动技术革新的动力也相应减弱。

三、有效竞争与反垄断

1. 垄断没有消除竞争

(1)垄断没有完全消除竞争,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具有特殊性:

①垄断组织不是以一般的平均利润为目标,而是以以垄断高额利润等特殊利益为目标。

②垄断条件下的竞争更侧重的是利用经济以外的手段实现特殊的垄断利益。

③在竞争的主体上,分散的中小企业之间的自由竞争已经让位于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④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内容主要是垄断组织内部的争夺、垄断组织之间的角逐以及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之间的斗争。

⑤由于垄断组织力量强大,使竞争的强度更大、更为激烈并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2.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形式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有两种基本形式:垄断资本与非垄断资本的竞争以及垄断资本之间的竞争。

(1)垄断资本与非垄断资本的竞争

①含义:垄断资本与非垄断资本的竞争是指垄断性企业与部门内部及外部非垄断的中小企业之间发生的竞争关系。

②实现手段:a. 依靠进入壁垒排挤中小企业。

b. 通过转包等形式控制中小企业。

c. 通过买方垄断掠夺中小企业。

(2)垄断资本之间的竞争

①同一部门内部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表现形式之一是在垄断企业进行价格协调的同时,可能继续进行公开的或隐蔽的价格竞争。表现形式之二是垄断企业之间进行着广泛的非价格竞争和市场外竞争。

②不同部门之间垄断企业的竞争。主要是指不同部门的垄断企业由于商业关系和投资关系而在相关和非相关部门发生竞争。

3. 有效竞争与反垄断政策

(1)有效竞争

有效竞争就是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有效竞争的具体含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①从短期来看,如果现实的市场背离了完全竞争的某个条件,那么最好在其他条件下也有所背离。这样的竞争才是有效的。

②从长期来看,存在着潜在竞争和替代品竞争的产业或市场,就是有效竞争的产业或市场。

③工业生产经营的多样化也具有竞争的性质。当新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规模才能进入一个产业,并且使自由进入发生困难时,现有的实力强大企业却可以通过产品多样化的方式进入这个产业。这样,既有大规模生产的效率,又存在应用科学技术而带来的进步,也不会阻碍竞争机制的作用。(2)反垄断政策

①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实现有效竞争,政府可通过公共政策来规范竞争秩序,制约垄断的结构和行为,政府的公共政策主要有:

a. 直接规制政策。政府针对公共生产部门和某些具体产业部门实施带有分类指导性质的具体规范与制约措施。

b. 反垄断政策。反垄断政策通常通过立法(反垄断法)对垄断行为进行规范与制约,具有较强的约束力。

②反垄断政策及反垄断法的运用,对于限制垄断行为,克服垄断弊害,维护有效竞争发挥了重要作用。表现在:

a. 反垄断法对生产的过度集中发展起到一定的限制性作用。

b. 反垄断对以垄断市场,操纵价格,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为目的的企业间勾结行为的限制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使公开的垄断组织已不能合法存在。

第二篇资本主义经济

第8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

8.1 复习笔记

一、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及其本质特征

1.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

(1)资本主义制度萌芽

在日益发达的商品经济中,由于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小手工业生产者发生分化,一小部分上升成为最早的工业资本家,而大部分成为雇佣劳动者。(2)资本原始积累

①含义: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

②过程:a.建立起资本主义私有制以及雇佣劳动关系。对直接生产者特别是农民进行剥夺,用剥夺的方法和残暴的手段建立了土地私有制,奠定了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的基础。

b.货币财富在少数人手中积累并转变为资本。这一过程是通过殖民制度、国债、重税、保护关税制度、商业战争等暴力和非暴力方式完成的。(3)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彻底变革。一方面,工厂制度使原来的手工劳动者成为听由机器支配的资本关系的附属品;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胜利排挤了封建地主和大部分中间阶级,社会阶级结构分化为两极,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最终使得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

2.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

(1)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

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②国有经济的出现并不改变这一特征,因为:

a.国有经济的发展是有限的,并没有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

b.国有经济除在公共部门外,主要集中在某些特殊部门,这些部门都是私人资本不愿经营或不能经营。

(2)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是以具有人身自由的劳动者向资本家出卖劳动力的方式实现的。资本主义是以雇佣劳动制度为特征的剥削制度。

二、货币转化为资本

1.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1)资本总公式

资本总公式为:G—W—G’;其中G’=G+△G,△G表示更多的货币,即资本的增殖额。

(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与价值规律相矛盾。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按照等价原则进行,因而交换的结果只会使价值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而价值量不会发生变化。但资本总公式表明,货币资本在流通过程中发生了增殖,即生产了剩余价值。

(3)资本总公式矛盾的解决

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在于阐明货币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是怎样转化

为特殊资本的。

①剩余价值是不可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流通过程中发生的都是等价交换,因此剩余价值不能产生于流通过程,但又离不开流通过程,它必须以流通过程为媒介。这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②价值增殖不会发生在G—w阶段的货币上,因为此时货币作为购买手段或支付手段只是实现商品的价格,其价值量没有增殖;

③价值增殖也不可能发生在W—G阶段上,此时商品的价值是既定的,不会因商品的出卖而发生增殖;

④价值增殖必然发生在G—W阶段的商品上。货币所有者必须购买到某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对它的使用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比这种商品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并为资本家所雇佣,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2.劳动力商品

(1)定义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a.劳动力所有者必须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b.劳动力所有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3)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①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

定的。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以还原为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包括:

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这用于再生产劳动力;b.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价值,这用于延续劳动力的供给;

c.劳动力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这用于提供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具有特殊性,即它包含着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②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即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

(4)劳动力商品的买卖是表面上的等价交换,事实上的资本占有

在劳动力的买卖过程中,货币所有者和劳动力所有者是作为具有平等权利的商品生产者发生关系的。他们都支配属于自己的东西,都是用等价物去换取等价物,等量劳动相交换这一价值规律的要求并没有被违反。但是只要交易完成,离开流通领域,进入生产领域,原来的货币所有者变成资本家,劳动力的所有者变成了雇佣工人。

三、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1.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资本主义生产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生产,其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

(2)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

①工人的劳动属于资本家,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

②劳动产品全部归属于资本家。

(3)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支出的剩余劳动的凝结。

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或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可以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不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它在生产新产品过程中被消耗的那部分资本。生产资料的价值是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其转移的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量。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所以叫做不变资本(c)。

(2)可变资本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又重新创造出来。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结果,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而且生产出剩余价值。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价值增殖,所以叫做可变资本(v)。

(3)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意义

①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即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

②它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正确反映剥削程度的概念是剩余价值率,又称剥削率。

3.剩余价值率

(1)剩余价值率

为表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应用剩余价值(m)和可变资本(v)相比,这一比率即为剩余价值率(m’)。

(2)表示方法

表示在雇佣工人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中,资本家和工人各占多少份额。

表明,在工人的一个工作日的全部劳动时间中,有多大部分用于补偿劳动力的价值,多大部分用来无偿地给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3)影响剩余价值量的因素

决定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量的因素是剩余价值率的高低(m)和雇佣工人数量或可变资本总量的多少(V),有:

M=m/v×V=m'×V

四、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两个部分: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内工人生产的价值用于补偿不变资本的价值;而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则以剩余价值的形式被资本家占有。因此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必须使工人的劳动时间大于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越多,生产的剩余价值就越多。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1)定义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途径

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资本家总是力图通过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此外,资本家还用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方法来榨取剩余价值。提高劳动强度是一种延长工作日时间的隐蔽的形式。

(3)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局限

①最低界限:工作日不得小于或等于必要劳动时间。

②最高界限:一是劳动时间的生理界限,工人必须每天有一部分时间用于休息、吃饭等,以便恢复劳动力;二是道德的界限,工人在一天内总需要一定的时间用于家务活动、社会活动及文化生活(这种需要的范围和数量取决于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

③在以上界限之内,工作日的现实长度取决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力量对比。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1)定义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资本家通过缩短必要

劳动时间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途径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劳动力的价

值,从而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即有:

↑?↓?↓?↑社会劳动生产率劳动力价值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剩余价值生产(3)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过程

①单个企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现实的经济运行过程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总是从单个企业开始的。单

个企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其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因而就会产生出超额剩余价值。

②资本家之间为追求超额剩余价值进行激烈的竞争

a.资本家之间进行激烈的竞争,竞相采用先进技术,从而提高部门的平

均劳动生产率,此时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商品价值相应下

降。个别资本家的超额剩余价值消失,整个资本家阶级却普遍获得了相对

剩余价值。

b.生活资料以及有关的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引起了劳动力

价值下降。于是,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便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则相应地延

长。

③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

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各单个资本主义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的直接动机,而各个资本主义企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却是相对剩

余价值的形成。

(3)超额剩余价值

所谓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个别价值低于

社会价值的差额。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也是工人的剩余劳动。

3.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

(1)剩余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

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

削。

(2)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

①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增

殖资本的价值或者说生产剩余价值。

②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资

本主义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都是以获取剩

余价值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

③剩余价值规律还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及其历史趋势。正是由

于资产阶级为追求剩余价值而不断激化和深化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

生产关系的矛盾,从而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必然为更适应生产力

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方式所代替。

第9章资本主义的分配

9.1 复习笔记

一、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1. 劳动和劳动力

(1)劳动力

劳动力是潜藏在人身上的劳动能力。在资本家同工人的买卖关系中,工人

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能成为商品的只是劳动力,劳动根本不能

成为商品。

(2)劳动

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劳动力在生产中发挥作用时才是劳动。

劳动不可能成为商品,原因有:

①按照劳动价值论,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如果劳动是

商品,具有价值,那就等于说劳动的价值是由劳动决定的,这种同义反复

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②如果说劳动是商品,那么它就应该在出卖之前就独立存在。但雇佣工人

的劳动不能独立存在,只有和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实现。

③如果说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会导致违反价值规律,或否定资本主

义生产关系存在的基础。

④如果劳动是商品,就等于说雇佣工人出卖了不属于自己的商品。

(3)工资的本质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但工资在现象上却

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所以,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

化形式。劳动力价值与工人的必要劳动相对应,由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付出

的必要劳动凝结而成,其最低限,即最低工资,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

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

(4)工资在现象上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原因

①从资本和劳动的交换关系看,人们所注意到的只是商品交换应遵循的对

等原则,至于买卖的这个商品是劳动还是劳动力,一般人不会深究。

②从工资的支付形式来看,资本家通常是在工人劳动以后才支付工资的,

这也使得工资被看作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③从工人的立场看,劳动是工人谋取生活资料的手段,所以工人很容易把

他出卖劳动力所得的工资看成是劳动所得。

④从资本家的立场看,他总希望以尽量少的货币换取尽量多的劳动,以便

取得利润。资本家把低价购买和高价出卖看作是利润的源泉,把工资说成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⑤从工资的实际运动来看,一是工人劳动时间越长,所得工资也就越多;二是劳动熟练程度不同的工人得到的工资不同,这也容易使人们误认为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2. 工资

(1)工资的基本形式

①计时工资。计时工资是按一定的劳动时间来支付的工资,其实质是劳动力的月价值、周价值、日价值的转化形式。

②计件工资。计件工资是按工人完成的产品数量或完成的工作量来支付的工资,它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2)工资的数量变动趋势

①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a. 区别:名义工资即货币工资,是指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到的货币数量。实际工资是指工人用货币工资实际买到的各类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

b. 联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两者的变动是一致的,即名义工资越高,实际工资也就越高,反之亦然。但两者也常常不一致,即名义工资虽然不变甚至提高,实际工资却可能降低。

②资本主义工资的变动趋势特征

名义工资一般呈增加趋势。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实际工资则有时降低有时提高。

二、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1.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1)成本价格

①概念:c+v构成商品的生产成本或成本价格,用K表示。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商品的价值(w)包括三个部分:不变资本的价值(c)、可变资本的价值(v)和剩余价值(m)。用公式表示就是:

w=c+v+m

对资本家来说,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只是他的资本价值(c+v),剩余价值(m)是资本家无偿获得的。因此,商品价值等于成本价格与剩余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为:

W=K+m

②内涵:成本价格抹杀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区别,掩盖了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2)利润

①概念: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当不把剩余价值看作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时,剩余价值便转化为利润。这样,商品价值就等于成本价格加利润。如果用p表示利润,则商品价值的公式是:

W=K+p

②内涵:利润本质上就是剩余价值,但在现象上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因此,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3)利润率

①概念: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用p'代表利润率,c 代表全部预付资本,利润率是:

p'=m/c

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剩余价值率揭示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利润率是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②影响因素:

a. 剩余价值率。在预付资本量和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的条件下,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成正比例变化。

b. 资本的有机构成,即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c:v)。在剩余价值率和劳动力价值不变的条件下,利润率与资本有机构成反比例变化。

c. 资本周转速度。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在一年中资本周转的次数越多,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和年利润率就越高。

d. 不变资本的节省状况。在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率的高低和不变资本的节省成正比例变化。

2.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1)平均利润形成的过程

平均利润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投资于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率,相互之间必然展开以资本转移为手段的激烈竞争。原先利润率高的部门由于大量资本的涌入利润率下降;原先利润率低的部门由于大量资本撤出利润率上升。这种利润率的变动要一直到两个部门的利润率大体平均的时候才暂时地停止下来。这样,便形成了平均利润。(2)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是把社会总资本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时所得到的利润率,可用公式表示为:

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社会总资本

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

①各部门的利润率水平。各个部门的利润率水平与平均利润率呈正比例变化。

②社会总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如果投人利润率高的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大,平均利润率水平就较高;反之则较低。

(3)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已经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但利润量与剩余价值量还是一致的。而在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后,许多部门的利润量与剩余价值量就不一致了。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似乎利润的多少只和资本量有关,这就完全掩盖了利润的本质和来源。

3.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1)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由商品的成本价格(K)和平均利润(p)构成的价格用公式表示为:

生产价格=K+p

(2)价值与生产价格存在一定差额

①在质的方面,生产价格只是同资本相联系,同活劳动没有联系。

②在量的方面,生产价格和价值经常不一致。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其产品的生产价格高于价值。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其产品的生产价格低于价值。只有资本有机构成相当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其产品的生产价格正好同价值相等。

(3)商品按照生产价格出售不是对价值规律的违背,而只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①虽然从个别部门来看,平均利润总额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不一致,但从全社会来看,整个资本家阶级获得的利润总额与工人阶级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额还是相等的。

②从个别部门来看,商品的生产价格同价值不一致,但从全社会来看,商品的生产价格总额也必然和价值总额相等。

③生产价格随着商品价值的变动而变动,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生产价格就会降低;反之,生产价格就会提高。

(4)生产价格形成后的价值规律作用形式

生产价格形成以前,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是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生产价格形成以后,生产价格成为商品交换的基础,市场价格这时已不再以价值为中心,而是以生产价格为中心上下波动。

三、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和地租

1.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1)商业资本

①含义。商业资本是指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资本。它是处于流通领域的商品资本的转化形式。

②商业资本的职能。商业资本的职能是在流通领域中专门从事买卖商品的活动,完成商品资本到货币资本的转化职能,也就是专门从事商品销售、实现剩余价值的职能。

③商业资本的作用。商业资本的产生有利于缩短流通时间,节约流通费用,减少流通中资本的数量,扩大直接用于生产的那部分资本,从而有助于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提高利润率。

(2)商业利润

①商业利润的来源

商业利润是生产领域中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由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

②商业利润和平均利润率的确立

商业利润的确立受平均利润率的支配。商业部门与产业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转移,使商业利润率和产业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社会资本统一的平均利润率。商业资本参加了剩余价值的分配以后,平均利润率的公式变

为:

③流通费用

商业资本家从事商品经营,除了垫支一定数量的资本购买商品外,还要支付一定的流通费用,即商品流通过程中所支出的各种费用。它可以分为两类:

a. 生产性流通费用。这类费用从商品价值中得到补偿,并可获得平均利润。

b. 纯粹流通费用。这类费用花费的劳动是非生产性劳动,不产生价值和剩余价值。对它的补偿,从现象上看,是通过商品售卖价格的加价来补偿的;从源泉上看,是通过对价值或剩余价值的扣除而得到补偿。

2. 借贷资本和利息

(1)借贷资本

①含义。借贷资本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借给另一个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②借贷资本的产生。借贷资本的形成和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有着直接的联系。在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中,必然形成大量的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同时,社会上也有一部分资本家因手中的货币资本不足而急需补充。持有闲置货币资本的资本家贷款给急需货币资本的资本家使用,于是就在资本家之间形成借贷关系。这样,闲置的货币资本便转化为借贷资本。

③借贷资本的借贷对象。借贷资本的借贷对象主要是职能资本家,即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

④借贷资本的性质。借贷资本从属于职能资本,是从职能资本循环中独立出来的一种特殊资本形式。

(2)利息

①利息

利息实质上是产业工人创造的、由职能资本家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体现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

的关系。

②利息率

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和借贷资本量之间的比率。在一般情况下,0<利息率<平均利润率。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资本市场上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当借贷资本的供求平衡时,利息率就只能由社会习惯和法律等因素决定。

(3)银行资本

①银行。银行是经营货币资本、充当债权人与债务人借贷关系中介的资本主义企业。

②银行资本。银行资本由两部分构成: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

③银行利润。银行利润是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之间的差额减去经营银行业务的费用。银行获得的利润相当于平均利润,其来源是产业工人在生产领域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2)信用

①含义

资本主义信用是借贷资本的运动形式。主要包括两种: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

②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二重性

a. 信用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表现在:信用促进了利润率的平均化;信用能够节省流通费用,缩短流通时间;信用可以促进资本的集中,加速资本的积聚。

b. 资本主义信用的发展又促进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和经济危机的爆发。

3. 资本主义地租

(1)地租的含义

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获得的一种非劳动收入。

(2)地租的形式

资本主义地租有两种基本形式,即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①级差地租是指与土地等级不同相联系的地租形式。级差地租又可分为两种形式。

a. 级差地租I,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距离市场远近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

b. 级差地租Ⅱ,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

②绝对地租是指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租用任何土地(包括劣等地在内)都必须缴纳的地租。

③两者的比较见表9-1。

表9-1 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的比较

产生条件形成

原因实质分

来源及反

映的关系

级差地租土地的优劣

不同

土地

的有

限性

所引

起的

土地

经营

的资

本主

义垄

优等地和中等地生产的农产

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劣等

地生产条件所决定的农产品

的社会生产价格而形成的超

额利润

I

两者皆来

源于农业

工人创造

的剩余价

值,反映了

农业资本

家和土地

所有者共

同剥削农

业雇佣工

人的关系

绝对地租农业资本有

机构成低于

社会平均资

本有机构成

土地

私有

权的

垄断

农产品价值超过社会生产价

格以上的那部分超额利润

(3)地租与土地价格

土地的买卖实质上是地租的资本化,即一定面积和丰度的土地的价格相当于这样一笔货币资本:把这笔货币存人银行所获得的利息,等于这块土地出租所获得的地租。因此决定土地价格的因素,一是地租额的多少,二是利息率的高低。土地的价格与地租额成正比,与利息率成反比。

第10章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10.1 复习笔记

一、企业和资本主义企业制度

1.企业

(1)企业的含义

企业是与分工相联系的一种劳动组织形式,是指按照一定的组织规律有机构成的,从事商品生产、流通和服务性活动的经济组织。企业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

(2)工场内部分工和社会分工

企业的含义中所说的分工是指社会的分工而不是工场内部的分工。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a.在工场内部分工的场合,局部工人生产的是一种中间产品,变成商品的是局部工人的共同产品;在社会分工场合,每个独立生产者的生产结果都是完成形态的产品。

b.社会内部的分工是以不同劳动部门的产品买卖为媒介,而工场内部各局部劳动者之间的联系以不同劳动力受统一指挥为前提。

c.工场内部分工是以生产资料所有权的集中为前提;社会分工是以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管理权分散在许多不同的商品生产者中间为前提。社会分工是市场组织存在的基础,工场内部分工则是企业组织存在的基础。

(3)企业既是生产的一种技术组织形式,又是一种社会组织形式

①从技术关系看,企业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以生产过程内部各工序和操作的专业化为基础的劳动的技术组织。

②从经济关系看,企业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的一种社会组织,反映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

2.资本主义企业制度

(1)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是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企业组织形式和制度。它包括企业产权制度、分配制度和管理制度等内容。

①产权制度是企业制度的基础,它反映了企业的所有制性质。

②分配制度是支配企业收入分配的具体规则,它是企业产权制度的表现。

③管理制度也是产权制度的实现形式,它表明了企业内部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权力安排。

(2)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①资本主义企业是以资本与雇佣劳动的交换或劳动力的自由买卖为前提的。

②资本主义企业的治理结构是以资本所有权为中心的。

③资本主义企业的分配制度是以剩余价值规律为基础的。

(3)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具体形式

从生产力的组织形式看,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经历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三个生产力的发展阶段,与此相适应,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具体形式也逐步形成了从个人业主制向公司制和其他社会化程度较高的

企业制度的过渡。

二、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历史演进

1.个人业主制企业

(1)个人业主制企业的含义

个人业主制企业是指由单个资本家出资,完全归个人所有和控制,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2)个人业主制企业的特点

①生产规模都较小,生产经营结构单一,在其发展初期生产经营活动一般都以小工场、小作坊、小商店形式进行。

②资本家作为企业权威与所有者身份是合一的。

③企业内部管理结构比较简单,资本家亲自指挥生产,组织销售,并对工人和生产过程实行监督。

④企业承担无限的清偿责任。

(3)个人业主制企业的局限

①企业的信用和资金来源有限,主要依靠企业自身资本的积累进行再投资来实现企业的扩张,因而发展速度和规模十分有限。

②企业承担无限的清偿责任,经营这种企业有较大风险。

③企业的寿命有限,这种自然人企业随着业主退出经营或死亡或家族无人继承而中止,缺乏连续性和永久存在的基础。

2.合伙制企业

(1)合伙制企业的含义

合伙制企业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出资者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2)合伙制企业的特点

①合伙人要承担无限的连带法律责任,即每一个合伙人对整个企业债务均具有无限责任,限制了资本集中于企业的规模。

②合伙制企业中个人的所有权(股份)是无法自由转让和出售的,因为他们全体共同承担着一切经营责任。因此企业缺乏连续性和长久的生命力。3.股份公司制企业

(1)股份公司制企业的含义

股份公司是一种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把分散的和独立的单个私人资本组

织起来统一经营的企业制度。

(2)公司制企业的特点

①出资者的有限责任。在公司制企业中,所有的出资者都是以自己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负有限的清偿责任。

②资本的股份化和自由转让。股份公司把资本划分为一个个等额的股份并向公众出售,公司股份还可以自由转让,这样就使私人拥有财产权利更具有流动性。

③企业具有独立寿命,可以永久存在。不论企业的出资人如何变动,转让股份,都不会影响公司的经营和存在,公司的生命可以永远延续。

(3)股份公司产权关系的特征

现代股份公司产权关系的特征就是资本所有权与控制权(经营权)的分离。股份公司发生了两种不同的“两权分离”过程:

①真实资本与所有权资本的分离。

②管理职能与所有权职能的分离。

(4)股份公司出现后资本主义企业财产关系的特点

①资本雇佣劳动仍然是企业所有制关系的本质,但是在现代股份公司高度分散化的产权结构中,工人、管理人员通过持有一定份额的股份也兼有资本私有者的身份。

②企业所有权的分散化以及所有权证券化、市场化使得所有者通过委托代理关系将自己的财产交给最会经营管理企业的人来管理,以实现财产价值的增值。

③在现代股份公司,资本所有权内部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对许多企业出资者或资本所有者来说,不能直接支配、任意使用企业的财产,他的所有权主要体现在分享收益和最终处置财产的权利上。

④股份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并不意味着所有权控制力已经不存在。在公司的治理结构中,所有权形成了对经营权的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三、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组织与治理结构

1.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基本趋势

(1)企业组织变革的内外部环境变化

①网络技术和互联网的应用使资金、技术和商品的流通趋于全球化。

②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仅发展了全球性的要素市场,还实现了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个人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瞬时沟通。

③高新技术发展和知识创新的时代,对知识劳动的激励和提高知识的生产率成为企业管理的重心。

(2)企业组织创新的表现

①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企业从自上而下实现纵向命令和控制的多层级的管理转向减少中间层次的扁平式的结构。

②企业组织的小型化。许多大公司正在通过分离、剥离、授权、压缩组织层次、砍掉非核心业务的方式将资源集中到创造较高价值、拥有独特优势的核心业务上。

③虚拟企业的出现。虚拟企业是指某一企业或若干企业以一种或多种的优势资源为核心,为实现特定的企业目标,仅保留企业中最关键的功能和职能部门,而将其他的功能和职能虚设,实现资源的最佳组合而建立起来的企业组织。

虚拟企业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a.网络虚拟企业,主要是指利用因特网和信息技术、电子货币等先进技术手段提供商品和服务。

b.品牌型虚拟企业,主要是指以商品和服务品牌资源为核心,而虚拟掉生产等部分职能的企业。

c.联盟型虚拟企业,主要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资源优势互补的企业,为实现共同的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结成的利益风险共享的松散型联合体。

(3)企业组织变革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影响

①资本和劳动力是工业资本主义时代企业的主要生产要素,而创新和知识、创造性劳动正在成为网络经济企业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②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的企业是规模经济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网络经济企业将主要利用技术优势,通过创新快速生产出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来加强自己的地位,创新利润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

③网络经济企业改变了过去的官僚化的等级分明的组织结构和“企业家权威”,企业的网络化管理形成了一种新的协调方式。

④网络经济企业改变了雇佣工人的劳动性质和工作环境,在新的企业组织中,将人的创造潜力充分发挥出来是企业的管理重点,在这些企业,创造性的自由劳动和合作劳动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2.企业目标的多元化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1)企业目标多元化

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利润只是实现公司利益的一种手段。企业的命运不再取决于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商业行为的廉正性与可信度,以及对整个社会的责任感。

(2)利益相关者

①含义

利益相关者是指在某一企业里享有一种或多种利益关系,并与企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个体或群体。包括内部相关者(包括股东和雇员)和外部相关者(包括消费者、供应商、社区成员和政府等)。

②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意义

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意义在于管理层在做出经营决策时,除了保证投资者即股东的利益和投资回报外,还要充分考虑其他相关者的利益或权利要求,以实现各方利益的均衡。

③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要求

a.企业决策要考虑相关者的行为。b.公司董事会要由一部分外部相关者进入。

c.各种代表相关者利益的机构在起作用。

d.促使企业建立一种新的商业道德。

(3)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是指一种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现代企业内部组织管理制度。公司治理的核心是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不一致而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公司治理的目标是降低代理成本,使所有者不干预公司的日常经营,同时又保证经理层能以股东的利益和公司的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3.“雇员持股计划”和利润分享制

(1)利润分享制

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企业中开始实行利润分享制。企业利润的分享把企业职工的利益与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的长期发展联系在一起。分享制在现代公司中的实践主要有职工持股制度和利润分享制,前者是职工凭借拥有部分股权而参与企业剩余利润分配,而后者职工无股权,实际上是年终根据企业利润实现情况而发放奖金。

(2)职工持股制度

职工持股制度是指职工凭借拥有部分股权而参与企业剩余利润分配。职工持股制度在各国公司制企业中有不同模式。在美国,主要是以职工持股基金会方式推行;在日本,主要是推行内部职工持股会。

(3)股票期权制度

股票期权是指公司董事会与职业经理签订合同,授予经理在未来基本时间段内以约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的选择权,经理人员获得的收益为股票市价与行权价的差额。

(4)实行职工持股、利润分享和股票期权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企业中劳资双方的利益矛盾

①如何保证企业员工的稳定,激发其持久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已成为企业的头等大事,雇员持股计划和股票期权为此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达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的企业职工更为关注的是社会的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满足这些需求能够带给他们较大的激励。

(5)雇员持股、利润分享和股票期权并没有改变私有财产制度以及资本与劳动之间的根本关系

企业的这种分配制度的调整是扎根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和文化结构之中的,是社会各派力量相互斗争和妥协的产物,它不可能突破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社会财富归少数资产者垄断的制度框架,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压抑与束缚劳动者积极性的“资本桎梏”。

第11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对经济的干预

11.1 复习笔记

一、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到19世纪70年代是资本主义发展的自由竞争阶段。

1.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

(1)生产资料为资本家私人所占有,资本家既是生产资料的直接所有者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组织者。

(2)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各个生产部门,都存在着实力不相上下的各种不同的企业,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在该生产部门居于垄断地位。

(3)资本和劳动力的流动非常频繁,可以不受人为遏制地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

(4)市场已经形成一个广泛的、有机的体系,其中商品市场是基础,其他市场都围绕着商品市场而运行,发挥着它们各自的功能。

(5)统一的国内市场和世界市场都已经形成,充分体现出市场的开放性、竞争性、平等性。

(6)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程度较低,资本家生产经营的规模不大,占有资本较少,企业的组织形式比较简单,以单个资本构成的单人业主制为主。

(7)社会经济运行中,主要靠市场价格调节,资产阶级国家只保护私有制和国家安全,不对微观和宏观经济活动进行干预。

(8)市场机制发挥着对经济的全面调节的作用。

2.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危机的过程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建立在私人资本所有制和雇佣劳动的基础上,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随着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发展,劳资矛盾不断激化,经济危机也频繁爆发。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危机的过程。

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1.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集中,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引起垄断。

(1)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集中

①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②资本集中是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家所支配。在资本主义条件下,

资本集中是经由两条途径实现的:

a. 通过竞争中的弱肉强食,即大资本吞并小资本。

b. 通过和平方式,即把原来分散的小资本联合起来,以股份公司等形式组成新的更大规模的资本。

(2)生产和资本集中引起垄断

把持了某个部门或几个部门的大部分生产和销售的少数垄断企业之间容易达成协议,对产量和价格进行控制,以获取高于自由竞争条件下的平均水平的高额利润;同时,正是企业的规模巨大,限制了资本在部门间和部门内的自由转移,压制了竞争,从而产生垄断的趋势。

垄断联合的形式主要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

2. 垄断与竞争

(1)垄断使竞争更加激烈

垄断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这是因为:

①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②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③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2)垄断条件下竞争的新特点

①在竞争目的上,自由竞争主要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或超额利润;而垄断竞争则是为了获取垄断高额利润,并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垄断地位和统治权力。

②在竞争手段上,自由竞争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战胜对手;而垄断组织的竞争,除了采取各种形式的经济手段外,还采取非经济的手段,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更加激烈。

③在竞争范围上,自由竞争主要是在经济领域和国内市场;在垄断时期,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且还扩大到经济领域以外进行竞争。3. 垄断资本主义

金融资本的形成及其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的重要标志,垄断资本主义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占统治地位的不是工业资本而是金融资本。

(1)银行垄断资本的新特征

①银行对工业企业加强了监督和控制。

②大银行促进了生产集中和工业垄断组织的形成和发展。

③大银行加强了对社会经济的支配和调节。

(2)金融资本

金融资本是指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通过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密切地融合在一起产生的一种新型垄断资本。

(3)金融寡头

在金融资本形成的基础上,产生了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金融寡头在经济上和政治上有着很大的控制权:

①在经济上,金融寡头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所谓参与制,即金融寡头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

②在政治上,金融寡头进一步控制上层建筑,利用政权的力量来加强其统治地位。金融寡头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来实现的。

4. 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1)垄断利润

①含义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②垄断利润来源

垄断资本所获得的高额利润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具体来说,垄断利润的来源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a. 来自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

b. 由于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c. 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海外利润。

d. 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2)垄断价格

①含义。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垄断价格的公式为:

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垄断利润

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a. 垄断高价是指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规定的高于生产价格的价格

b. 垄断低价是指垄断组织在购买非垄断企业所生产的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

②垄断价格的本质。垄断价格从本质上说是垄断资本攫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间接手段。

③垄断价格的产生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它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用的具体体现。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的过程(1)19世纪7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时期。这一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主要表现为国家通过直接投资和将私人企业国有化建立国有经济以及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集中统制。

(2)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主要表现为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新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在和平时期、在各国经济相对稳定发展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已经成为涉及资本主义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环节的生产关系体系。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占有形式发生变化,这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物质基础。

(2)战后经济恢复,要求建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为克服经济危机,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需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4)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要求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

(1)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国有企业

①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

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是一种最典型的、最深层次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是生产资料资本家占有社会化的最高形式。它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建立起来的:一是国家财政拨款直接投资开办企业;二是对私人垄断企业实行国有化。

②国有企业私有化

国有企业私有化的形式:将股份全部出卖给私人,成为私营企业;将一部分股份卖给私人,成为国私共有合营企业;以租赁或承包方式让给私人经营。

(2)国私共有合营企业

国私共有合营企业是战后一个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3)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国家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①国家作为商品和劳务的采购者,向私人垄断企业大量订货,为私人垄断企业提供了有保证的国家市场,加速了私人垄断资本在循环中由商品资本到货币资本的转化,促进了其生产的发展。

②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的津贴和补助,直接间接地资助私人垄断企业。

③国家通过社会福利开支,提高社会购买力,扩大消费需求,为私人垄断企业创造市场条件。

(4)二战后以宏观调控和微观管制为表现形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①宏观调控

国家的宏观调节是通过各种宏观经济政策来进行的,其中主要有财政政策、货币信用政策等。

②微观经济管制

主要有三种类型:反托拉斯;公共事业管制;社会经济管制。

4.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无论形式如何,其实质都是属于私人资本主义或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原因在于:

(1)国有企业从表面上看是“国有”的,但其实质仍然是垄断资本主义所有制,是为私人垄断资本服务的,只不过这种资本不是一般的私人垄断资本,而是一种位于一般私人垄断资本之上的、资本社会化最高形式的“总资本家”所有制,它为垄断资本家总体服务。

(2)国私共有合营企业,其实质是通过这种形式,使私人垄断资本直接利用国家资本来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以利于它们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3)国家通过多种方式参与私人资本的再生产过程这种形式,其有利于增加社会总需求,为私人企业提供有保证的国家市场,保证其垄断利润的实现,同时有利于逃避或缓和经济危机,这对整个垄断资本家也都是有利的。

四、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1. 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1)外部性问题难以得到解决。外部性问题是指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外部不经济是指经济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对其他经济主体的利益构成损害。这是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难以解决的。

(2)市场运行主体行为目标具有短视性。在市场调节下,会导致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不一致,微观经济活动与宏观经济总体运行的要求相背离,个别企业的组织性和计划性与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

(3)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4)市场调节会造成人们收入分配上的不公平。收入分配不公会引发社会矛盾,也会

引起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影响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

(5)市场调节不能解决社会再生产中的矛盾。社会再生产中的主要矛盾包括: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矛盾、产业结构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矛盾、资本周转与社会再生产的矛盾。

2.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

(1)谋求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2)实现充分就业。

(3)谋求稳定的国民经济增长率。

(4)平抑经济波动,防止经济萧条或衰退。

(5)稳定物价,防止和抑制通货膨胀。

(6)谋求公平与效率,改善国民福利。

3. 国家干预调节经济的手段

(1)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主要是政府对公共工程、对商品和劳务的采购以及对社会成员的转移支付等支出)政策,来影响社会消费总量和投资总量,以求得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

在不同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采用不同的财政政策,在多数情况下,采取“逆经济风向行事”的调节方式。

(2)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由国家银行即中央银行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扩大或紧缩信贷,以影响利息率,进而通过利息率的升降来增加或减少投资,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

实施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有: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等。

(3)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是指国家通过确定支持、鼓励哪些产业,限制哪些产业,以促进经济结构合理化和组织合理化的政策。

产业政策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①政策目标,即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趋势及某些特定的目的而确定的发展目标。

②政策手段,即为了实现政策目标,从实际出发所采取的各种措施。

这两方面的内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4)收入政策

收人政策是指通过确定工资水平来控制通货膨胀,进而抑制失业上升和经济衰退。收入政策的形式主要有:

①工资—物价“指导线”,即由政府根据长期劳动生产率增长趋势来确定工资和物价的增长标准,要求把工资—物价增长率限制在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幅度以内。

②实现工资—物价管制,即由政府颁布法令对工资和物价实行管制,甚至暂时加以冻结。

③以税收为基础的政策,即政府以税收作为惩罚或奖励手段来限制工资增长。

4. 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后果

(1)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弥补了单纯市场调节的不足和弱点,促使微观效益和宏观效益得到一定程度的结合。

(2)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发生了变化,经济危机时间缩短,危机破坏力减弱。

(3)国家通过税收等途径在全国范围内集中了大量的资金投入科技研究,使战后新技术、新产业迅速发展起来。

(4)国家用其巨额投资,促使垄断资本加强科技的研究和在生产中的应用以便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加快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5)国家用其掌握的财力资源,建立和发展数额巨大的国有经济,可以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发挥巨大的作用。

(6)国家用其强大的经济力量参与社会资本再生产,从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出发,为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7)国家利用经济计划对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8)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资矛盾。

但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调节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成效是有限的,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矛盾,不可能根本消除经济危机。

5. 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1)美国市场经济模式

美国市场经济模式是一种有调节的市场模式。与其他模式相比,美国模式的国家干预色彩并不十分浓厚,经济运行主要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来实现。

(2)德国市场经济模式

德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独特的,它被称为“社会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经济是指有社会指导的市场经济。这里的社会指导主要体现为国家在市场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上。国家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是建立和维护正常秩序,以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在社会市场经济中,国家是一个立场坚定的裁判。

(3)日本市场经济模式

日本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该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干预,政府与企业之间保持非常紧密的联系。

第12章经济全球化和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

12.1 复习笔记

一、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是以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具体表现为:贸易自由化程度提高、金融国际化趋势增强、全球生产经营网络形成、区域经济集团化向纵深发展、世界各国在有关全人类共同关心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等方面的合作与联系日益加强等。

2.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原因

(1)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2)跨国公司的发展。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

(3)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各国的选择。经济全球化赖以存在的资源配置机制是市场经济。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生产全球化

分工深化的程度反映着生产社会化的程度。

①垂直型分工,即国家之间的劳动分工按照不同的产业进行。在垂直分工下,经济一体化程度处于较低层次,不可能构成经济全球化的基础。

②水平型国际分工,是分工在同一产业的同一部门之内,按照生产环节,或零部件,或产品型号进行的分工。国际水平分工有利于世界各国充分发挥优势,使生产要素达到合理配置,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2)贸易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主要表现为国际贸易迅速扩大,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

(3)金融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的表现是:国际债券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国际股票市场和基金市场迅速发展、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

(4)企业经营全球化

企业经营全球化的重要标志是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使生产、资本和商品的国际化进一步深化,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4.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制定规则获得好处

国际上通行的制度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当这些国家在市场上开展活动时,就不会面临规则的冲突及由此产生的不确定性。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贸易获得好处

发达国家利用由其主导的世贸规则,打开别国的金融市场、服务市场等,将竞争引向其优势领域,从而获取更大收益。

(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国际资本流动中获得好处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制度强加给发展中国家,将其规则扩展到全部国际经济交往领域。5.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既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1)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

①改善资金和先进技术不足的局面。发展中国家吸引资本、技术,接手外来的产业,可以加快国内工业化的完成。外来的资本、技术有助于改善国内的资源供给结构,使得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②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全球性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实现工业化,是个极为有利的条件,为发展中国家实现较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③推动对外贸易的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促进产业升级,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已经在一些工业制成品贸易和产业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促进了本国经济发展。

④在参与国际合作中维护自己的权益。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为自身在国际经济中争得一席之地,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自身的权利和利益。

⑤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助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挑战

①资本流动的冲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旦因某种因素出现外资大规模撤出,就会对国内经济带来灾难性影响。

②冲击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使他们的民族经济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

③降低国内政策的有效性。在加入经济全球化这一进程中,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力不强,干预经济的能力有限,其主权很容易受到冲击和削弱。6.经济全球化的矛盾

(1)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促进生产社会化进一步发展,带给当代世界积极变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全球市场加速形成,商品、服务、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在全球范围内迅猛扩大。

②跨国公司高度发展,国际生产和经营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组合。

③科技进步使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世界范围的生产和流通已被联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④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系空前强化。

(2)经济全球化的消极效果

经济全球化也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后果,其表现是:

①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②各国尤其是相对落后国家的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③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④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断加剧,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现象继续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

1.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关系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矛盾不断加剧,这些经济矛盾主要表现为贸易冲突、投资冲突和金融冲突。

①贸易冲突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关系的矛盾主要表现在贸易领域。美、日、欧盟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多。

②投资冲突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输出和输入往往采取既鼓励又限制,既利用又排斥的态度。这样,就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投资领域的矛盾和摩擦更加复杂。

③金融冲突

进入浮动汇率制度时代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由汇率变动而引发的矛盾和摩擦不断。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实质,是剥削与反剥削、控制与反控制之间的经济关系。

①二战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表现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民政策和殖民地剥削和统治发展中国家。

②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改用思想渗透、经济控制和军事威胁为特征的新殖民主义继续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剥削和控制。

2.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协调

(1)含义。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协调是指各资本主义国家代表本国垄断资本的利益,对资本主义国际化再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矛盾、摩擦进行共同协商和调节。

(2)形式。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协调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国际经济组织的协调;区域经济联盟的协调;政府首脑会晤的协调。

①国际经济组织的协调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政府间国际金融组织,其基本宗旨和首要任务是,保持汇率的稳定和维持国际收支的平衡。

b.世界银行。其主要宗旨和基本职能是:对用于生产目的的投资提供便利,支持成员国的经济发展计划和开发。

c.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使命,是其制定的多边贸易规则已成为各缔约国普遍接受的共同规则;主持多轮多边贸易谈判,使各国关税大幅度下降;为各国在经济贸易方面提供了谈判和合作的场所,为调解各国的贸易纠纷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②区域经济联盟的协调

a.欧洲联盟。欧盟是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集团,大大刺激了其他地区一体化的发展。

b.北美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集团,具有重大意义。

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多形式、多结构地推进了本地区的经济合作。

③政府首脑会晤的协调

政府首脑会晤的协调其主要形式是西方八国首脑会议。它对全球的影响已经从经济层面扩展到政治层面直至全球问题,成了与联合同、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并行的国际协调机制。3.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协调不能消除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关系中的矛盾(1)全球经济的游戏规则仍然以发达国家的利益为核心,许多制度安排未将发展中国家考虑进去。

(2)国际组织在促进各国经济联系加强的同时,并没有找到一条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模式。

(3)全球一体化程度低于区域一体化程度。

(4)全球经济一体化规则最终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分配。

4.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1)时代的主题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维护世界和平、谋求共同发展的途径主要有:

①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实现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②改革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正确引导经济全球化发展,使经济全球化造福于所有国家和全人类。

④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使不同种类的文明和平共处、相互交流。

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实现各国的共同安全。(2)发展中国家为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而努力

①国际秩序

国际秩序是指以一定世界格局为基础所形成的国际行为规范和相应的保障机制,通常包括国际规则、国际协议、国际惯例和国际组织等。国际秩序包括国际经济秩序和国际政治秩序。其中,国际经济秩序是基础,决定国际政治秩序;国际政治秩序对经济秩序又有巨大的反作用,二者相辅相成。

②南北问题

南北问题是指南方国家即发展中国家与北方国家即发达国家的关系问题。解决南北问题的重中之重是促进南方国家的经济发展。

③发展中国家为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而努力

具有标志性的事件有:20世纪50年代万隆亚非会议提出“建立和平合作的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1973年第四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第一次提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概念、80年代初南北之间的第一次高级别对话、1994年1月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了第一个南北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印度洋经济区等南北经济合作组织等等。

(3)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①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目标

a.变革现有的国际生产体系、国际贸易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让发展中国家以平等的地位参加国际分工;要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降低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关税或非关税壁垒,提高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价格和竞争能力;要求为发展中国家解决货币与发展资金问题,增加技术的转让,使发展中国家的产品顺利进入世界市场。

b.确保发展中国家能够有效地控制本国的资源,并享有限制和监督跨国公司行为的权利,取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不利的限制性商业活动。

c.使发展中国家能够充分地、平等地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的决策;改组现有的国际机构;加强联合国在国际经济合作方面的作用。

②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原则

a.各国在政治上互相尊重、共同协商,经济上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安全上相互信任。

b.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反对各种霸权形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实现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合作竞争、取长补短、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d.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拥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任何国家都不应该谋求霸权,推行强权政治。

e.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之间的一切分歧或争端,通过多边、双边协调合作逐步解决彼此间的矛盾和问题。

f.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加强和扩大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

第13章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13.1 复习笔记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基本矛盾

1.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一种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以资本家占有工人剩余劳动为本质的剥削制度,这种剥削制度与奴隶制和封建制有着不同的性质:

①资本主义生产的产品是商品,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一切经济规律得以展开和发生作用的基础;而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生产只是一种局部现象,对剩余劳动的占有是以超经济强制为基础的。

②资本主义生产以雇佣劳动为基础,劳动力转化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前提条件,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它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这与以占有使用价值为目的的小商品生产有着很大的不同。

(2)资本主义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①资本主义造成了商品关系的普遍化,推动了生产资料和劳动过程的社会化,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具有世界性。

②对剩余价值的追求使资本主义社会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创新的动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

③商品关系的普遍化特别是劳动力的商品化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推动了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2.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产生的过程:

①商品经济建立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

②社会分工导致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a. 一方面,社会分工的存在,使得生产者的劳动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他们的生产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各自的劳动都是社会劳动的一部分。

b. 另一方面,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了生产者的劳动具有私人劳动的性质,生产者独立进行生产决策,产品归生产者私人占有。

③随着简单商品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就进一步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3.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各个阶段的体现

(1)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体现为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在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体现为生产进一步社会化与私人垄断组

织之间的矛盾。

(3)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体现为高度生产社会化与国家垄断资本形式之间的矛盾。

二、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

1. 资本积累

(1)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①简单再生产

资本的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在运动中所带来的剩余价值或利润如果被资

本所有者全部用于个人消费等非生产性支出,资本的规模不能扩大,资本的运动只能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生产。

②扩大再生产

资本的扩大再生产是指如果资本在运动中所带来的剩余价值或利润中有

一部分用于追加资本,使资本在规模扩大的基础上循环运动的生产。扩大再生产的类型有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

(2)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是指在扩大再生产需要增加投资的情况下,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资本积累本质上是把资本的增殖转化为实现资本进一步增殖的手段。(3)资本积累量

利润量的大小和积累率的高低影响资本积累的数量。其中基本的影响因素有:

①利润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率与利润量呈正比例变化。

②预付资本的多少。在利润率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预付资本与利润量正比例变化。

③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其中最重要的是科技在生产中的运用。

④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

⑤在利润量一定的情况下,积累率即利润中用于积累的部分所占比重的高低影响着资本积累的绝对量的大小。

(4)资本构成

资本的构成包括两个方面: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

①技术构成。技术构成反映生产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②价值构成。价值构成反映购买生产资料的价值和支付劳动力的工资之间的比例。

资本的价值构成以资本的技术构成为基础,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价值构成称做资本有机构成。

(5)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趋势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但是,从总体和长期的趋势看,资本的有机构成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具有不断下降的趋势。

2. 资本积累的后果

伴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资本积累导致了以下两个重要的社会经济后果:

(1)相对人口过剩

相对人口过剩既不是绝对的,也不是自然的,而是由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相对于资本增殖需要而言的人口过剩。

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构成了劳动力市场和剩余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

机制和条件。这是因

为:

①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可随时调节和满足不同时期资本对劳动力的需要,从而起到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

②过剩人口形成一支可供支配的产业后备军,它绝对地隶属于资本,不仅可以随时为资本增殖的需要提供劳动力资源,而且通过劳动市场的竞争对工人的就业和工资水平的形成施加压力,从而把劳动力市场的作用范围限制在符合资本增殖需要的界限之内。

(2)平均利润下降趋势

①平均利润率的下降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基本表现形式。

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有机构成的变化不仅发生在个别生产部门,而且是在一切生产部门或有决定意义的生产部门发生,因而,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导致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②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趋势并不排斥利润总量的绝对增加。这是因为:

a. 在有机构成提高的同时存在着其他一些起反作用的因素阻碍着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b. 在利润率的下降和利润总量的增加之间存在着一种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它们实际上是同一规律的不同表现形式。

③平均利润率下降与利润总量增加的相互作用机制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

制度的内在矛盾,原因有以下几点:

a. 利润率下降的规律表现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剩余价值的实现之间的矛盾。

b. 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还表现为生产的扩大和价值增殖之间的矛盾。

c. 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过程中还引起人口过剩时的资本过剩。

3. 产品创新与资本主义的“创造性毁灭”

(1)“创造性毁灭”创造性毁灭是指由于创新而带来的不断地从经济体系内部革新经济结构的过程,即不断地破坏旧结构、不断地创造新结构的过程。

(2)产品创新

①一方面,产品的创新阻止了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②另一方面,产品创新又在更大的程度上促使了平均利润率的下降,由此导致了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大规模波动。

三、经济危机与经济周期

1. 经济危机

(1)含义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直接有关,由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因素引起的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其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2)资本主义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

①简单商品生产中包含了经济危机的萌芽。由于信用的出现,债务人有可能不能顺利地把商品转化为货币,债权人不能按期收回债款,于是,引起支付的危机,破坏正常的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

②资本家追求价值增值的唯一目的导致了生产和消费的严重冲突。

③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跟不上生产能力的增长这一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导致生产普遍过剩的经济危机。

2. 经济周期

(1)经济周期的阶段

一个经济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其中危机是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它既是上一周期的结束点,又是新周期的起点。

①危机阶段。作为生产周期的开始阶段,生产力的破坏以暴风骤雨般的形式表现出来。

②萧条阶段。生产和商品价格的下降、企业的倒闭、失业的增加等都已停止,但是,社会购买力仍然很低,商品销售仍然困难。

③复苏阶段。这一阶段实现了经济的全面恢复。

④高涨阶段。消费日渐旺盛,市场容量增加迅猛,推动着生产迅速膨胀,这一切为下一次生产过剩危机的到来提供了条件。

(2)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的物质基础:固定资本更新

固定资本更新之所以能够成为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的物质基础,原因主要有:

①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为暂时摆脱危机,促进复苏和高涨阶段的到来准备了物质条件。

②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在推动了生产增长的同时,又为下一次危机的到来准备了物质条件。

(3)经济周期理论

①朱格拉周期,又称主周期(7~11年)。

②基钦周期,又称次周期(3~5年)。

③库兹涅茨周期,又称建筑周期(15~25年)。

④康德拉捷夫周期,又称长波周期(45~60年)。

四、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向前发展的。

(1)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对市场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机器大工业的产生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自由市场经济的问题就逐步暴露出来。

(2)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成垄断资本主义

19世纪70年代的工业革命为生产和资本的迅速集中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迅速发展。垄断的存在导致了金融寡头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统治地位,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929年至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迫使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介入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二战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被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代替。(4)资本主义信息时代的到来

20世纪70年代后,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向信息社会的转变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一个阶段性变化,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基本制度,资本主义各种固有矛盾仍将存在。

2.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必将导致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导致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②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是矛盾的,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基本途径。

③生产的社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资本的社会化。资本的社会化进一步证明了资本主义占有方式的历史局限性。

④资本社会化使得由社会占有代替私人占有社会化资本的可能性大大增强。

(2)实现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一个漫长的、曲折的、充满复杂斗争的过程。原因是:

①在生产的集中化趋势发展的同时,生产的分散化和小型化趋势也在发展,为资本主义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新的空间。

②市场机制并没有因为垄断的发展而失去活力,仍然是现代生产力条

件下资源配置的基础。

③股份公司的出现使资本具有了社会化的性质,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产集中与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④资本主义经济中国家干预的广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私人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

第三篇社会主义经济

第14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4.1 复习笔记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在科学地总结和揭示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批判地继承人类已有的思想成果基础上产生的。

①从莫尔1516发表的《乌托邦》一书到19世纪中叶,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阶段。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②到了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一个历史转折时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发生了产业革命,从工场手工业阶段过渡到机器大工业阶段。资本主义制度比较充分的发展,使这种制度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比较充分地表现出来。

③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a.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因此历史地产生的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要历史地走向灭亡,为消除了阶级对抗的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

b.剩余价值学说。剩余价值规律揭示,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工人与资本家的关系是一种雇佣劳动关系。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规律。正是在这一规律的支配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产业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的矛盾才不可避免地走向激烈的对抗。

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1)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现实的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开展起来。

①1871年巴黎公社的成立,第一次塑造了社会主义国家的雏形,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开创了建立工人阶级政权的先例。

②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领导并取得了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把社会主义理论变成了现实。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之后,从1944年到1949年,欧洲、亚洲一系列国家发生了革命并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制度,并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率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立不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背离和对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违反。这是因为:

①从苏联、中国等国家当时的国内情况看:

a.一方面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社会生产力从手工作坊向大工业发展,由此造就了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无产阶级;

b.另一方面,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遇到了最反动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严重阻碍。

②从国际条件看:

a.一方面,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内部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逐渐激化,帝国主义列强之间为争夺势力范围而发动两次世界大战,极大地削弱了国际资本主义的力量;

b.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对本国人民和殖民地国家的残酷压迫和疯狂掠夺,加剧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③从历史上看,经济落后国家越过特定的发展阶段,跳跃式地进入更高的历史阶段并不少见。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率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立,是国际资本主义内部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逐渐激化的必然结果,是这种基本矛盾转嫁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使其具备了发生革命的全部客观依据的必然结果,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验证和在实践中的丰富和发展。

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1.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的决定因素(1)生产力落后因素的制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前,生产力水平极不发达,在这样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不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是不可能接近或赶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制约。在世界历史上,每一次社会制度的变革都要经过曲折、反复的斗争,每一个新生的社会制度都有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

(3)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作为一种与资本主义对立的崭新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一诞生就处于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中,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遏制和扼杀,面临异常严峻的国际环境。

2.社会主义发展的探索过程

(1)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曾尝试利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社会主义过渡,结果挫伤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加重了连年战争所造成的困难。面对这种情况,列宁从实际出发,及时地修正错误,决定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向新经济政策。列宁逝世后,在已有的基础上,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继续进行了社会主义探索。苏联从1928年开始实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

(2)社会主义新中国诞生以后,从没收官僚资本,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从对非公有制经济排斥、打压到确认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追求单一的国有经济到强调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并相应建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三、从实际出发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1.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般特征

(1)社会主义的本质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展望和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社会主义的本质可以概括为:

①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③社会和谐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2)认识社会主义一般特征的方法论

①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和观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主义应该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和谐地统一。

②坚持辩证的发展的方法和观点。社会主义制度诞生后,要有一个很长的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③坚持事物发展分阶段的方法和观点。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不会毕其功于一役,而会呈现若干个发展阶段。

(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般特征

①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条件,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②建立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公有制形式和所有制结构。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也不应该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更不应该实行单一的国有制。究竟应该建立怎样的所有制结构,应该视生产力发展的状况而决定。

③实行与生产力发展要求和所有制关系相适应的分配形式。社会主义究竟实行何种分配形式,要根据生产力发展和所有制关系的要求而决定。

④建立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社会主义上层建筑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化而不断改革、不断完善,使之成为保护经济基础,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完善的重要力量。

2.从实际出发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在进行社会主义探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在遵循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的同时,必须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建设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邓小平,都为我们做出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光辉典范。现在,要把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推向胜利,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第15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经济制度

15.1 复习笔记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规定性及其主要矛盾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规定性

(1)从社会性质来说,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

(2)从发育程度和发展水平来看,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还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部分,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阶段。

2.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依据

(1)这是由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

我国是从一个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因此形成了生产力水平低、社会化大生产不发达、商品经济落后的客观现实。

(2)这是由我国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性质决定的

①从生产关系看,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已经确立,但我国对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公有制的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按劳分配的具体实现形式等问题的认识还有待加深。

②从上层建筑看,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已经确立,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已占社会统治地位,劳动人民成为国家主人,由此也确立了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但我们的政治体制还有待改革,民主和法制两个方面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

(1)理论意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结晶。正确认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

党制定基本路线、经济纲领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理论依据和根本出发点。

(2)实践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指导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从我国的客观实际出发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需要的科学论断,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社会的主要矛盾产生于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集中表现。任何社会都存在多种矛盾,其中主要矛盾决定并制约其他矛盾的发展。

(1)内容: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主要方面: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落后的社会生产,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

(3)意义: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将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

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

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2)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①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制度。

②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

③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④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

(3)加快生产力发展的途径

①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要加快生产力发展,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

③改革开放是发展生产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强大动力,要加快生产力发展,必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和依据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区别不同经济制度的重要标志。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依据

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多种经济成分,但为了促进社会化大生产、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②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与此相适应,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一定要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相适应,才能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反之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③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已是我国现实经济中客观存在的事实。

(3)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①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②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③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

2. 公有制经济的本质、实现形式及主体地位

(1)公有制经济的本质

①所谓公有制,是指一个社会群体(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社会主义国家的全体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和支配的一种新型的所有制。其本质是由劳动者在全社会或社会的部分范围内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获得经济利益。

(2)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一个社会如何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社会主义公有制有多种实现形式,不仅包括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经济成分和集体经济成分。

①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归社会全体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的一种

公有制形式。

②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是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

形式。

③股份制是一种现代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适应于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有利于把分散的资本集中起来,迅速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关键是要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整体质量,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

①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认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也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②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除了要继续深化国有经济内部的改革,还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民经济的布局:

a.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b.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

3.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在我国现阶段,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个体经济。即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支配劳动产品的一种经济形式。

(2)私营经济。即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存在着雇佣关系的经济成分。(3)外资经济。即在我国开办的中外合资、合作经营所形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和外商独资的企业,简称“三资企业”。

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创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有重要作用。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基础。

(1)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生产部门中进行的,参与收入分配的主体主要有三个:政府、企业和个人。

①政府收入。主要表现为财政收入,其来源有:各种形式的税收以及政府凭国有产权获取的收入(如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费等)。

②企业收入。初次分配中企业的收入是指企业销售收入减去各种成本(含付给职工的报酬),再减去企业应向政府缴纳的各种税收和利润后的剩余部分。

③个人收入。即个人劳动收入或由于提供各种要素所得减去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后的收入。

(2)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必要性

①是实现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职能的需要。

②是政府宏观调控国民经济的需要。

③是发展基础产业部门、薄弱环节和落后地区的需要。

④是维护社会公平的需要。

⑤是建立社会保障基金、社会后备基金以及保证国家物资储备等的需要。(3)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方式是政府财政支出

①经济建设支出。经济建设支出主要表现为政府直接投资,包括基本建设的投资、新建国有企业、增拨国有企业的资金,以及地质勘探、城市维护建设、支援农业的支出等等。

②科教文卫与行政、国防支出。

③转移支付的支出。

2.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1)按劳分配的基本要求

①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都必须参加社会劳动,在全社会范围内,社会在对社会总产品做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唯一的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按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②按劳分配所依据的劳动排除任何客观因素如土地、机器等生产资料的影响,只包括劳动者自身脑力与体力的支出。

③作为分配尺度的劳动,不是劳动者实际支出的个别劳动,而是劳动者在平均熟练程度和平均劳动强度下生产单位使用价值所耗费的社会平均劳动。

(2)实现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①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经济社会条件要能够保证劳动者各尽所能。

③商品经济已经消亡。在没有商品货币关系的条件下,每个人的劳动从一开始就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劳动者付出的劳动可以简单地用时间衡量,一般都可以得到社会的承认。

④社会可以统一对社会总产品做各项扣除。

(3)按劳分配的意义

①实行按劳分配,可以排除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而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可能,从而对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②实行按劳分配,能够把每个劳动者的劳动和报酬直接联系起来,从而使每个劳动者从物质利益上关心自己的劳动成果,这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实行按劳分配,实现了劳动平等和报酬平等,有利于实现社会分配的公平与公正,从而可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政治经济学计算题附答案

⒈某制些厂拥有平均生产条件,资本家雇佣工人50人,工作日为8小时,工人人 均4小时生产1双鞋,消耗生产资料价值为22元,每个工人1小时创造新价值2元,劳动力价值8元。计算:(1)该厂工作日中的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2)该资本家一天消耗的资本价值,其中c和v各为多少?(3)资本家一天共获得的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4)每双鞋的价值量。 ⒉某制鞋厂拥有一般生产条件,工作日为8小时,每个工人生产2双鞋,每双鞋社 会价值量为30元,其中生产资料转移价值为22元,新创造价值为8元,工人日工资8元。如果该厂首先采用先进技术,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倍,工人日工资仍为8元。计算:该厂资本家一天从一个工人身上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 ⒈解:(1)必要劳动时间=8/2=4(小时) ⒉剩余劳动时间=8-4=4(小时) ⒊(2)c=22×(8/4)×50=2200(元) ⒋v=8×50=400(元) ⒌共计耗费资本价值= c+v=2600(元) ⒍(3)m=2×4×50=400(元) ⒎m’=400/400=100% ⒏(4)总价值=c+v+m=2200+400+400=3000(元)

⒐总双数=8/4×50=100(双) ⒑每双价值量=3000/100=30(元) ⒒答:(1)工人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为4小时。 ⒓(2)资本家共耗费资本价值量为2600元,其中c为2200元,v为400元 ⒔(3)资本家一天共获取剩余价值400元,剩余价值率为100% ⒕(4)每双鞋价值量为30元。 ⒖解:一个工人一天生产鞋=2×4=8(双) ⒗社会价值总量=30×8=240(双) ⒘个别价值总量=22×8+8+8=192(元) ⒙超额剩余价值量=总社会价值量-总个别价值量=240-192=48(元) ⒚答:该厂资本家一天从一个工人身上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量为48元。 六、计算题 ⒈甲乙两个资本主义企业,甲企业资本周转时间为3个月,乙企业资本一年周转 0.5次。问:(1)甲企业资本周转次数?(2)乙企业资本周转的时间? ⒉甲乙两个资本主义企业,预付总资本均为100万元,甲企业固定资本为总资本的

政治经济学考研复习知识点

政治经济学考研复习知识点 很多高校经济学专业考试包含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今天凯程考研晶晶老师就为大家整理了政治经济学的部分知识点,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帮助。 1.经济制度:在一个社会中经法律确认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构成该社会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又被称为这个社会的基本制度或基本经济制度,它规定着这个社会经济活动的总体方向和基本性质。 2.经济体制:社会经济制度或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经济运行组织形式和经济管理体制。它决定着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基础上应该怎样从事经济活动和在怎样的相互关系下从事经济活动。 3.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特点。 4.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它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 5.商品经济: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社会生产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商品经济是一个历史范畴,到共产主义阶段,其会消亡。 6.劳动价值论: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创造价值的唯一要素是劳动,其他任何生产要素都不是价值的源泉;形成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具体劳动不是价值的源泉;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活劳动,即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物化劳动即死劳动,只是作为过去劳动的凝结物,在新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只转移自身的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 7.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指人们谋取物质资料的方式。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 8.生产力: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反映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9.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特点。生产关系包括三方面的内容:①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②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他们的相互关系;③产品分配形式。 10.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的生产效率,常用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来表示。

政治经济学计算题47598

计算题(考试以选择题形式出题) 1、假定某一资本的剩余价值率为100%,该资本4年周转一次,试问该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为多少? 2、一张面额为100元的股票,预计股息为8%,银行此时的存款利率为5%,求股票的理论价格应是多少? 3、某一年度社会商品价格总额为42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10次,求货币需要量?若货币流通量为5250亿元时,求货币的流通速度? 4、某一时期,流通中货币需要量为30000亿元,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需要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纸币量达到了50000亿元,求此时货币的贬值程度? 5、某企业持有一张面值为10000元的票据到银行贴现,该票据尚须73天才能到期,在年贴现率为10%的情况下,试问企业能得到的贴现值为多少? 6、某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为1000万元,其中不变资本800万元,可变资本200万元,获得剩余价值200万元,其利润率是多少? 7、某企业原预付资本为10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9:1,工人平均每月工资为500元,本月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采用了新的机器设备,使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到19:1。试问,在不追加资本的情况下,由于有机构成的提高,被排挤出工厂的人数是多少? 8、已知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是1500元,加上到期的支付总额200元,减去彼此抵消的支付600元,假定同一货币的流通次数为5次。求流通货币的总额X的数值? 9、某企业年产10000件商品。固定资本额为1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投入流动资本额为5万元,周转时间为3个月。雇佣工人200人,月平均工资30元,每件商品的社会价值为30元。请计算: (1)m'是多少? (2)年预付资本的周转速度是多少次? (3)M'是多少? 10、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为; 第一部类:4000c+1000v+1000m=6000 第二部类:1600c+800v+800m=3200 两大部类的积累率均为25%。试计算,为实现扩大再生产,如果第I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为9:1,那么第II部类追加资本的资本有机构成是多少? 补充: 11、某制鞋厂拥有平均生产条件,资本家雇佣工人50人,工作日为8小时,工人人均4小时生产1双鞋,消耗生产资料价值为22元,每个工人1小时创造新价值2元,劳动力价值8元。计算: (1)该厂工作日中的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2)该资本家一天消耗的资本价值,其中c和v各为多少? (3)资本家一天共获得的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 (4)每双鞋的价值量。 12、某制鞋厂拥有一般生产条件,工作日为8小时,每个工人生产2双鞋,每双鞋社会价值量为30元,其中生产资料转移价值为22元,新创造价值为8元,工人日工资8元。如果该厂首先采用先进技术,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倍,工人日工资仍为8元。计算:该厂资本家一天从一个工人身上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 13、甲乙两个资本主义企业,甲企业资本周转时间为3个月,乙企业资本一年周转0.5次。问: (1)甲企业资本周转次数?

政治经济学考研试题.doc

人大 2001 政治经济学考研试题:政治经济学(含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考试时间: 1 月 14 下午 考题编号: 409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20 分) 1.商品拜物教 2.无形磨损 3.金融资本 4.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5.国内生产总值 二、简答题(每题8 分,共 32 分) 1.简述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2.简述马克思的竞争理论。 3.简述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4.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质和特点。 三、论述题(每题24 分,共 48 分) 1.目前学术界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哪几种主要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 2.有一种观点认为,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否定劳动价值论,你怎样看这个问题? 答案部分 人大 2001 政治经济学考研试题 招生专业:政治经常学 考试科目:政治经济学(含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考试时间: 1 月 14 下午 考题编号: 409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1.商品拜物教:指人的社会关系被物的关系所掩盖,人的关系被颠覆地表现为物的关系并 反过来支配人们的命运的现象。商品的神秘性质是由商品形式本身所引起的。因为随着劳动产品取得了商品形式,人类劳动的同一性质便表现为商品的价值;用时间计量的人类劳动力的耗费,便表现为商品的价值量;而人们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则表现为商品与商品之间的物的关系。这样一来,商品形式就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为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反映成为存在于他们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东西,本来是人们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却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 形成了物对人的统治关系。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世界的这种拜物教性质,是来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即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及其矛盾。 2.无形磨损:指固定资本在其有效使用期内,由于技术进步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失,包括 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发明高性能新设备而使原固定资本贬值。固定资本的精神磨损与价值规律有关。与之对应的概念为有形磨损,有形磨损也称物质磨损,是指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由于使用及自然力作用而形成的磨损。有形磨损与价值规律无关,而与自然规律有关。有形磨损与无形磨损是固定资产磨损的两种方式。

考研政治马原政治经济学部分选择题解析

考研政治马原政治经济学部分选择题解 析 政治经济学的知识点,历来强调整体体系理解和细节知识点和概念的准确把握,凯程考研下面为大家解析哲学部分的多项选择题。 政治经济学的知识点,历来强调整体体系理解和细节知识点和概念的准确把握,在2015考研政治试卷中,政治经济学共考查三道选择题,总共5分,题号为3、20、21,但可惜的是,任性的命题人让全拿5分变得异常艰辛,下面为大家解析哲学部分的多项选择题。 单选题第3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智能化工厂创造出了较高的生产率,显露出巨大的竞争力,企业在“机器换人”中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意味着率先使用机器人的个别企业()A.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B.剩余价值来源的改变C.所生产商品价值的提高D.获得更多的社会平均利润 题目关键词是“机器换人”,我们要明白的是机器是生产资料,人是劳动力,生产资料与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就是资本技术构成,那么如此一来A项就可以直接选出;剩余价值的知2015年多选题第20题考的就是剩余价值的发展,而在剩余价值来源的知识点上,问题很简单,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剩余劳动,并不会发生改变,B项错误;商品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受个别劳动生产率影响,C项错误。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也就是超额利润,而不是社会平均利润,D项错误。 多选题第20题,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化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过剩的工人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财富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这种过剩人口反过来又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上述论断表明()A.资本主义生产周期性特征需要有相对过剩的人口规律与之相适应B.资本主义社会过剩人口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它不为资本价值增殖所需要 C.资本主义积累必然导致工人人口的供给相对于资本的需要而过剩 D.资本主义积累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口失业规模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 题干有可能没有读懂,但那不是关键,关键是同学们抓到题目的关键词——资本积累。资本积累会导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产生相对过剩人口,只要资本主义所有制没有变,资本积累带来的一系列后果就不可避免,相适应的相对过剩人口规律也就客观存在;相对过剩人口即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形成的过剩人口。ABCD皆为正确选项。 多选题第21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充分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对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的干预也更加深入。其中,微观规制的类型主要有()A.社会经济规制B.公共亊业规制 C.公众生活规制D.反托拉斯法。

经济学考研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考研真题

经济学考研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考研真题 一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价值[武汉大学2014、2011年研] 答: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可以在量上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都具有价值。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不同商品所包含的价值,只有量上的差别,因而它们就可以从量的方面相互比较。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则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商品区别于其他劳动产品的决定性因素,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是商品经济最基本的范畴。商品价值是在物的掩盖下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一种社会经济关系。 2相对剩余价值[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年研;中央民族大学2018年研;武汉大学2014年研;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研] 答: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由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引起的,必须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为条件。超额剩余价值是生产条件优越的资本主义企业由于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由于采用先进技术的个别企业的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和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创造的。所以,超额剩余价值是一种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

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首先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而相对剩余价值则是全社会资本主义企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3资本有机构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年研;山西财经大学2015、2013年研;武汉大学2011年研] 答: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用公式表示为c:v。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是由生产技术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的,称为资本的技术构成。从价值形态看,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称为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从根本上决定着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反映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资本有机构成是把资本技术构成和资本价值构成结合在一起的概念。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表现为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所占的比重增大,可变资本的比重减少。 4要素市场[中央财经大学2019年研] 答:要素市场是指生产要素在交换或流通过程中形成的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生产要素市场主要包括: ①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指资金融通的市场,主要包括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金融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处于核心的地位。 ②技术和信息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是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核心考点复习笔记(经典)

2019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核心考点复习 笔记(经典) 1,导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基础是劳动价值论)(一) ②物质资料生产包括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马政经研究出发点。④ 系,体现了社会经济运动的必然趋势。(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具体形式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根本任务是揭示经济规律)2,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马克思政经的枢纽)(二)★★: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是通过交换满足他人需要,体现商品的自然属性;具体劳动创造 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体现商品的社会属性。抽象劳动创造 ④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使用价值在交换时进行量比较的基础。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生产者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 ⑤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决定的。 ⑥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形成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3,商品的价值与价值量(二) ①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量。

是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数量。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④商品的价值量只能决定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竞争中实现的。 ⑤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量等于倍加的或自乘的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量 4,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二)★ ①商品的价值量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率是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数量。 ②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③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取决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 5,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二)★★货币之所以能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是因为金银的天然特性适合充当货币 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它由货币本质决定,又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 1、2是基本职能。 6,货币流通规律(二)★★

2018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经验-新祥旭考研

2018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经验-新祥旭考研 暑期备考战役不容小觑,对2017考研的众多学子来说具有非同一般的重要意义,掌握暑期提分的关键时期,犹如一匹黑马在千军万马的考研独木桥上闪现,相信会走出惊人的矫健步伐。暑期备考,做到每天进步一点点,你就是强者。 ●暑期备考打起消夏战役 Tip1用午睡躲过最热时间 炎炎夏日,骄阳炙烤着大地,午间更是夏天中最难熬的时间。许多研苞认为,暑期备考黄金期,时间紧任务重正值提分的好时节,午睡环节可以省去。但都教授提醒各位考生,想要打赢消夏战役,午睡必不可少。据权威调查显示,午睡可以储备精力,让全天精神满满,同时午睡有利于心脏和大脑的健康,如果考生觉得回宿舍睡午觉实在有些折腾,考生不妨直接在自习室趴上一会儿,也能够解决燃眉之急。 Tip2暑期备考科学进食 暑期备考科学进食,需本着“少食多餐,补充水分”的原则进行,少食多餐,一方面解决“苦夏”没有食欲的烦恼,另一方面能够及时补充所需营养,注意少进食油腻食物,新鲜的瓜果蔬菜必不可少,要注意营养均衡。 补充水分,是保持夏季健康的重要一环,夏季汗液分泌旺盛,对水分的需求格外多,因此补充水分十分重要,绿豆汤、酸梅汁清凉解暑良方哦。 ●熟知定律必不可少 手表定律被称为世界上最神奇的30个定律之一,该定律是说,拥有两块以上的手表并不能够帮助人们更准确的判断时间,反而会制造混乱,让看表的人失去对时间判断的准则,这就是著名的手表定律。

都教授认为,些手表就好似2017考研人的目标院校,在几个目标院校之间徘徊的考生就如同获得了几块时间不一的手表,向考生的备考指出了不同的方向,难免让考生无所适从。都教授提醒研苞们,虽然选择可以多元化,但最终结果只能被一所院校录取,终究要为一个目标而努力,否则将无法顺利抵达成功的终点。 ●好自己的照顾睡眠 俗话说“得暑期者,得天下”,备考黄金期处在各位研苞的期末考试节点之后,都教授认为,在经历期末备考大战与考研战役同时打响的“双备考”过后,考生们一定都有些疲倦了,在此提分关键期,虽然备考刻不容缓,但是也要懂得照顾好自己的睡眠,列宁曾说:“谁不会休息,谁就不会工作。”规律的睡眠,能让学习效率翻倍。 Life is a promise. Fulfill it.(生命是一个承诺,实现它。)心怀梦想,就要努力去实现它,预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取得理想佳绩!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术语、符号代表、计算公式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术语、符号代表、计算公式。 1、c——不变资本 2、v——可变资本 3、m——剩余价值 4、w——商品 5、G——货币 6、Pm——生产资料 7、A——劳动力 8、C / V——资本有机构成 9、G`=G+△G(增殖额即剩余价值) 10、P——利润 11、P ̄——平均利润 12、P ̄’——平均利润率 13、p`——利润率 14、w`——含有剩余价值的商品 15、K——成本=C+V 16、生产价格=K+ P ̄ 17、商品价值=C+V+M 其中C是旧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V+M是新创造的价值。 平均利润=企业利润+利息 利息率=利息量/借贷资本总额;0<利息率>平均利润率 股票价格=股息/利息率 剩余价值率=m/v 利润率=m/c+v 第2章 D Demand 需求 S Supply 供给 P Price 价格

Q Quantity 数量 Ed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价格弹性 EM 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收入弹性 M money 收入 EAB Cross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Es Price elasticity of supply 供给价格弹性 第3章TU Total utility 总效用TU=f(Q) MU Marginal utility 边际效用 MRSXY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商品边际替代率 第4章L Labour 劳动 K Capital 资本 TC total cost 总成本TC=f(Q) 4.1 AC average cost 平均成本 MC marginal cost 边际成本 FC Fixed cost 不变成本FC=常量4.4 VC Variable cost 可变成本VC=f(Q) 4.5 TR Total revenue 总收益TR=f(Q)=P×Q AR Average revenue 平均收益 MR Marginal revenue 边际收益 π利润π=TR-TC 4.6 TP Total product 总产量TP=f(L) 4.7 AP Average product 平均产量 MP Marginal product 边际产量 MRTSLK 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 边际技术替代率 STC Short-run total cost 短期总成本STC=f(Q)=FC+VC STFC(FC)Short-run total fixed cost 短期总不变成本(固定成本)STFC=常量STVC

考研政治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十七

考研政治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十七 产业资本循环经历的三个阶段和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 1资本循环的含义 资本循环指产业资本从一定的职能形式出发,顺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了价值的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过程。 2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从上述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要顺次经过三个阶段:购买(G-W)、生产(...P...)、销售(W′-G′)。其中,第一、三两个阶段属于流通过程,第二阶段属于生产过程。 3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及其各自的职能 在产业资本循环的全过程中,产业资本在三个不同的阶段需要采取三种不同的职能形式,并执行相应的职能。具体来看: (1)货币资本(G),其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必要的条件。 (2)生产资本(W),其职能是生产剩余价值。 (3)商品资本(W′),其职能是实现剩余价值。 4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产业资本循环要保持连续性,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空间上的并存性,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同时并存。全部资本必须按一定比例分成三个部分,分别同时存在于三种职能形式上。第二时间上的继起性,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相互继起。即分别处在每种职能形式上的资本,都必须相继进行转化,依次从一个阶段转向下一个阶段,从一种职能形式转向下一种职能形式,经过循环回到它原来的出发点,连续不断地运动。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生产资本的各个部分按照它们的价值转移和周转方式的不同,可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1资本周转 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从资本运动速度方面,揭示资本周转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2固定资本 固定资本是指以厂房建筑、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 点评: 注意区分,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 背诵技巧: 损耗有形损耗生产过程使用造成 自然力作用 (物质磨损) 无形损耗劳动生产率提高,固定资本价值下降 应用技术进步,性能更好的替升品 (精神磨损) 3流动资本 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燃料和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以及劳动力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 理解提示: 劳动力从其价值周转方式而言,是流动资本。

考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核心考点

20XX年考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核心考点 1、导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基础是劳动价值论)生产关系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 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主要理论来源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生产力最活跃 ②物质资料生产包括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马政经研究出发点。 ④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体现了社会经济运动的必然趋势。(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具体形式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根本任务是揭示经济规律) ⑤经济规律有三种类型: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某一个社会形态特有的。 1.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质资料生产。 2.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 3.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状况。 4.制度和体制区别:1)前者利益关系,后者组织关系;2)前者所有制关系,后者资源配制方式;3)前者稳定,后者及时调整。 5.经济制度是指一定社会居于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关系、产品分配。 2、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马克思政经的枢纽)(二)★★ ①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经济社会经济两种基本形态:自然、商品。 ②使用价值:是通过交换满足他人需要,体现商品的自然属性;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体现为有用性 ③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体现商品的社会属性。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商品本质属性

2013中央党校考研状元笔记-政治经济学 课后题答案解析

官方网址 https://www.doczj.com/doc/f43491367.html,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2013中央党校考研状元笔记-政治经济学 课后题答案解析 1.资本国际化的程度是怎样发展和提高的? 答:资本国际化的程度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在资本主义发展不同的历史阶段,资本各种形态的国际水平和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1)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的产业资本运动的过程中,资本的形态是从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再到商品资本依次变化的。在剩余价值得到实现后,它又重新回复到已发生价值增殖的货币资本形态。但在资本国际化的过程中,各种资本形态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却并不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最早表现出资本国际化趋向的是商品资本。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出来的大量商品需要不断扩大市场,这就促使资本家奔波于世界各国,以大力在国外市场上推销自己的商品,实现资本的增值。世界市场因之逐步形成。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因之以大量的商品输出为其国际经济关系的主要特征。 (2)随着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阶段,帝国主义国家所出现的大量过剩资本开始涌向国外,到世界各地寻找有利的投资场所。这时,货币资本的国际化已不再仅仅是为了与商品资本的国际化相适应,而是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而且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商品资本的国际化。资本输出成了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经济特征。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科学技术进步和国际分工发展的推动下经济生活国际化要求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合理的配置。再加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推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对国际市场和资源的争夺,已不能再简单地依靠国际贸易来进行。垄断资本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来安排资本循环的整个过程,不仅把生产配置到国外,而且往往还把分工引进自己设置在世界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企业之中,形成了国际生产的流水线。生产资本的国际化突出起来,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所以,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相联系的资本国际化的特点已是生产资本的国际化。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为什么成为国际垄断的主要组织形式? 答:跨国公司的含义参见本章概念题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则为跨国公司的巨大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跨国公司作为国际垄断的一种主要组织形式和实现形式,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国际化阶段的结果: (1)跨国公司的发展适应了生产国际化和国际分工深化的需要 随着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生产的社会化已进入到国际化的阶段。国际分工不断地扩大和深化,使以垂直分工为主要特征的国际分工逐渐向水平分工演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仅国际水平分工有了巨大的发展,而且这种水平分工还深入到了产业部门的内部和产品生产的不同工序之间。国际分工的这种发展与实现,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形式,跨国公司,就是一种最适合的组织形式。 (2)跨国公司是垄断资本进行国际剥削的主要手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进行国际扩张和国际剥削的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很难像以前那样通过军事占领和政治统治来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国际剥削,它们被迫从殖民占领转向经济剥削。垄断资本进行国际扩张和剥削的条件发生了这样的变化,从而要求垄断资本用新的方式和手段来达到自己在世界范围内追逐最大限度利润的目的。跨国公司就是在这样的条件和背景下广泛地发展起来。

各大高校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目汇总

各大高校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目汇总 本内容凯程崔老师有重要贡献 各大高校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目汇总,鉴于出现很多考经济学的同学们,苦于找不到参考的书籍这一情况,凯程教育第一时间整理了如下书籍,希望对考研的同学们提供点帮助。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869经济学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格致出版社 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曼昆《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格致出版社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932经济学理论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格致出版社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北京大学出版社 曼昆《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格致出版社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919经济学(宏观和微观)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格致出版社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萨克斯《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格致出版社 清华大学845经济学 黎诣远《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北京大学出版社 曼昆《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834经济学(宏观、微观)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历年考研试题汇编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历年考研试题汇编 简要索引 一、简答题 1、试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与根源。 2、简要说明“劳动的二重性是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二、论述题 1、在应对本轮国际经济危机的过程中,中国经济率先走出低谷,2009年出现超预期反弹,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采取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谈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优势。 一、简答题 1、简述影响利润率和平均率润率的因素。 2、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二、论述题 1、论述资本有机构成变化对资本主义生产和再生产的影响。

一、简答题 1、简述虚拟资本积累的特点和经济影响。 2、简述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二、论述题 1、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一、简答题 1、试论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简述资本主义部门之间的竞争及其影响。 二、《中共中央关于建设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重要决定》中提到:经济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1)为什么要更加注重公平? (2)从收入分配的角度论述,要更加注重公平应从哪方面入手? (3)注重公平和提高效率的关系是什么? 一、简述题 1、什么是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变动对资本主义经济有何影响? 2、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二、论述题 1、什么是价格?生产价格是如何调节资本主义资源配置的? 2、试论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现实意义。 一、论述题 1、货币与资本有什么区别?货币是如何转化为资本的? 2、说明部门内竞争和部门间竞争的区别与联系。 3、有一种观点认为、商品是在劳动、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共同作用下生产出来的,因此,价值是由这些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请谈谈你对这种观点的看法。 4、试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说明坚持以人为本发展观的意义。 5、试论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本经济制度的方向与内容。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改革与发展院政治经济学考研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复试分数线、录取名单、专业指导

020101- 政治经济学02-中 国经 济改 革与 发展 研究 院 101- 思想 政治 理论 201英 语一 或202 俄语 或203 日语 303- 数学 三 802- 经济 学综 合 政治经济 学原理和 经济学说 史,外 语 经济学综 合含政治 经济学、 微观经济 学、宏观 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教程》宋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政治经济学》逢锦聚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尼克尔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曼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辅助书目: 《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平新乔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 《宏观经济学》巴罗 学术型硕士各专业复试分数线:政治55分、外语55分、专业一90分、专业二90分、总分366分。

姓名考生编号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加权总成绩王超10002611100148039230180.68 刘伟10002611100149038630680.26 李晶晶10002611101201040327279.73 赵奕菡10002611101153739827279.03 林家琪10002611100688138229678.85 曹中一10002611101486938428578.18 张宏10002611100152639426778.04 柏明远10002611101473238028977.97 卓子珺10002611101338837129677.31 邓杨勇10002611101481836829576.80 邱雨桐10002611101707237527576.07 周卫东10002611100149438928078.46 孙冠球10002611100152037928877.74 胡文涛10002611101129338627677.69 郑若愚10002611100154638028577.62 余超10002611100902536929677.03 李军10002611100988338027776.94 宣璐10002611100154738526876.87 贾璐10002611100155036629676.61 复习各阶段指导: 新祥旭教研室对专业课解析:正是由于专业课比较复杂,只要考生认真研究专业课,把握专业课考试的本质和规律,那么,专业 课的复习就能够事半功倍。 第一阶段:确定专业 在这一阶段,同学必须要根据三个最重要的因素来正确选择报考专业。这三个重要因素是: 1.本科专业与研究生专业的匹配程度 2.对研究生专业真实的喜好程度 3.对研究生专业天然的擅长程度 第二阶段:进行通用知识点学习

政治经济学计算公式

政治经济学计算公式 剩余价值(M)是商品价值(C+V+M)超过它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价值总和而形成的余额。 其中(C+V)是资本家购买各种生产要素所预付的资本价值,(V+M)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 剩余价值率(m’)就是剩余价值( M)与可变资本(V )的比率,剩余价值率反映了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程度。 资本的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资本价值周转的次数。 如果以U表示资本周转的计量单位“年”,以u表示资本周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间,以n表示资本周转次数,那末,一年里资本周转次数的计算公式是: n=U/u 一定量资本周转次数越多,表明其周转速度越快;周转次数越少,表明其周转速度越慢。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是指包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在内的预付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速度。 按照固定资本的磨损程度每年从出售商品中提取的用于更新的货币准备金就是折旧费或折旧基金。折旧费与固定资本的原始价值的比例就是折旧率。

6.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社会总资本 平均利润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产业资本总额 + 商业资本总额) 7.平均利润: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 8.生产价格由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构成,它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公式表示为:生产价格=K+ 平均p

9.土地价格是资本化的地租,即土地价格相当于能够取得这笔地租收入的货币资本。 土地价格=地租/利息率 10.利息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借贷资本量的比率 利息率=利息量/借贷资本总量 11.银行利润在量上相当于利用自有资本获取的平均利润。 银行利润率=银行利润/银行自有资本 12.股票价格=预期股息÷利息率 =股票面额×预期股息率÷利息率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政治经济学考研笔记重点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导论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主要任务。 ⑴研究对象:物质资料的生产。 物质资料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各种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 ⑵研究方法:抽象法、矛盾分析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⑶主要任务:通过对生产关系的研究,揭示各种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经济规律。 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实意义。 ⑴认识和掌握经济规律,按经济规律办事。 ⑵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 ⑶正确认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⑷能用经济观点和经济分析方法来观察和处理问题。 ⑸对学好其他经济学科也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商品与货币 1.商品的二因素 二因素: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由商品的物理化学等自然属性决定。特征有a 必须对别人有用,是社会的使用价值b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 c 必须通过交换让渡给别人,才能进入消费的使用价值,从而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关系或比例。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或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相互依存:a 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 b 未经人类劳动创造的物品,有使用价值,没价值,不是商品 c 不是为了交换的劳动产品有使用价值没价值,不是商品。 相互对立,相互排斥:a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b 使用价值和价值只能实现一种属性,不能两者兼得 c 两者的矛盾通过交换才能解决。 2.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不是两次劳动支出。 二因素由二重性决定:具体劳动同物质要素相结合创造使用价值,但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创造价值,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3.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起源;;货币流通规律。 ⑴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的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 1只绵羊=2把斧子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亲自整理政治经济学计算题

一.去年,一斤大米的单位价值为1元。今年,生产大米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1、试计算:今年一斤大米的单位价值应为多少?2、这道题证明了马克思的哪一个原理? 题解:根据劳动生产力与价值量成反比的原理:劳动生产力=1/单位商品价值量 ∵去年劳动生产力=1/1=1 ∴今年劳动生产力=1·(1+25%)=125% ∴今年大米的单位商品价值量=1/125%=0·80元 二.去年,在供求一致的条件下,某种商品的单位价值为 1元。今年,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货 币币值仍然没变,但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社会生产这种商品 为5,000件,而社会需要为1,0000件。 试计算:(1)该商品单位价格应为多少? (2)单位商品价值与价格背离是多少? 根据劳动生产力与价值量成反比的原理:劳动生产力=1/单位商品价值量 ∵去年劳动生产力=1/1=1 ∴今年劳动生产力=1·(1+25%)=125% ∴今年的单位商品价值量=1/125%=100/125=0·80元 根据供求对价格的影响作用原理: ∵社会生产的使用价值量为5000件,社会需求商品使用价值量为10000件 ∴社会必需的价值量为10000×0·80元=8000元 ∴单位商品价格=0.80 ×5000/10000=1.60元 单位商品价格高于价值: 1.60元-0.80元=0.80元 答:1、该商品的单位价格为 1.60元;2、价格高于价值0.80元

三.年内商品价格总额为1400亿元,赊销商品的价格总额为350亿元,到期支付商品价格总额为400亿元,互相抵消支付商品价格总额为250亿元。根据经验测定单位货币每元年平均流通次数为8次,当年发行纸币200亿元。试计算:1、年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多少?2、纸币贬值后每元值多少?提示:1、按货币流通公式计算所需要的货币量 2、按流通需要货币量与纸币发行量之比求纸币每元值多少。 根据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 ∴当年所需要的货币流通量= (1400+400-350-250)/8 =150亿元 货币贬值后每元值=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发行货币量=150/200 =0.75元 答:1、年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为150亿元 2、货币贬值后每元值为0.75元 四.吉林省辽源煤矿在日伪时期“万人坑”里,发现死难矿 工牛世清尸骨上有一张欠债工票,上面记载1842年11月牛世 清挖煤30天,月工资32.34元。据资料记载,当时工人每日 产煤1.88吨,每吨煤市价22.65元,每吨煤生产费用(包括 支付工资在内)14.90元。 试计算: (1)资本家一个月在牛世清身上榨取多少剩余价值? (2)剩余价值率为百分之多少? 1、先求工人生产一吨煤可以为资本家带来的剩余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费用和剩余价值两个部分构成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