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复合材料的分类

复合材料的分类

复合材料的分类
复合材料的分类

复合材料的分类

(advanced composite material— ACM)复合材料是用两种或多种组分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的材料,它的许多性能都优于单组分材料。先进复合材料是指用纤维、织物、晶须及颗粒等增强基体材料所制成的高级材料。

按基体材料的不同,先进复合材料可分为树脂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碳基复合材料、陶恣基复合材料;

按增强剂不同,可分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晶须增强复合材料等。

按功能又可分为导电复合材料、导磁复合材料、阻尼复合材料、屏蔽复合材料等。

军事上应用较广的先进复合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 1.树脂基纤维复合材料是以纤维为增强剂、以树脂为基体的复合材料,所用的纤维有碳纤维、芳纶纤维、超高模量聚乙烯纤维等,基体主要是环氧树脂等有机材料。这类材料既可制作结构件,又可制作功能件及结构功能件。如芳纶纤维增强塑料可作为复合甲材料,有较强的防护力;碳纤维增强塑料可用于制造雷达天线,具有重量轻、刚度高、耐腐蚀等优点。2.陶瓷基复合材料和碳/碳复合材料属于耐热结构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密度低、抗氧化、耐热、比强度和比模量高,工作温度在1250~1650℃。碳/碳复合材料的耐热也很好,能在1650℃以上的高温使用。这两种材料都可用作高温发动机的部件。3.功能复合材料是指将具有电、声、光、热、磁特性的材料,按不同的应用进行组合匹配,得到不仅保持原有特性,还产生一些新特性或具有比

原来更优越特性的材料。例如,通过向高孔率压电陶瓷中灌注有机聚合物制作的压电材料,可有效地提高探测器的灵敏度,增大探测距离。正在研究的新型功能复合材料还有:柔性薄膜红外热释电复合材料、折射率和反射率可变的复合材料、热-湿敏复合材料、磁性复合材料、屏蔽复合材料和导电复合材料。

新型复合材料的种类有哪些

新型复合材料的种类有哪些 最佳答案 复合材料,是以一种材料为基体,另一种材料为增强体组合而成的材料. 复合材料的分类有很多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按基体材料类型分类: 1.1)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以有机聚合物(主要为热固性树脂、热塑性树脂及橡胶)为基体制成的复合材料。 1.2)金属的复合材料以金属为基体制成的复合材料,如铝墓复合材料、铁基复合材料等。 1.3)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以陶瓷材料(也包括玻璃和水泥)为基体制成的复合材料。 2)按增强材料种类分类: 2.1)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2.2)碳纤维复合材料。 2.3)有机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芳香族聚酯纤维、高强度聚烯烃纤维等)复合材料。 2.4)金属纤维(如钨丝、不锈钢丝等)复合材料。 2.5)陶瓷纤维(如氧化铝纤维、碳化硅纤维、翩纤维等)复合材料。 3)按增强材料形态分类: 3.1)连续纤维复合材料作为分散相的纤维,每根纤维的两个端点都位于复合材料的边界处。 3.2)短纤维复合材料短纤维无规则地分散在基体材料中制成的复合材料。

3.3)粒状填料复合材料微小颗粒状增强材料分散在基体中制成的复合材料。 3.4)编织复合材料以平面二维或立体三维纤维编织物为增强材料与基体复合而成的复合材料。 4)按用途分类: 4.1)结构复合材料 结构复合材料主要用做承力和次承力结构,要求它质量轻、强度和刚度高.且能耐受一定溢度,在某种情况下还要求有膨胀系数小、绝热性能好或耐介质腐蚀等其他性能。 4.2)功能复合材料 功能复合材料指具有除力学性能以外其他物理性能的复合材料,即具有各种电学性能、磁学性能、光学性能、声学性能、摩擦性能、阻尼性能以及化学分离性能等的复合材料。

陶瓷的分类及性能

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 陶瓷材料 陶瓷、金属、高分子材料并列为当代三大固体材料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化学键不同。 金属:金属键高分子:共价键(主价键)范德瓦尔键(次价键) 陶瓷:离子键和共价键。普通陶瓷,天然粘土为原料,混料成形,烧结而成。 工程陶瓷:高纯、超细的人工合成材料,精确控制化学组成。 工程陶瓷的性能:耐热、耐磨、耐腐蚀、绝缘、抗蠕变性能好。 硬度高,弹性模量高,塑性韧性差,强度可靠性差。 常用的工程陶瓷材料有氮化硅、碳化硅、氧化铝、氧化锆、氮化硼等。 一、陶瓷材料的结构和显微组织 1、结构特点 陶瓷材料通常是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以离子键和共价键为主要结合键。 可以通过改变晶体结构的晶型变化改变其性能。 如“六方氮化硼为松散的绝缘材料;立方结构是超硬材料” 2、显微组织 晶体相,玻璃相,气相 晶界、夹杂 (种类、数量、尺寸、形态、分布、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 (可通过热处理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 陶瓷的分类 玻璃 — 工业玻璃 (光学,电工,仪表,实验室用);建筑玻璃;日用玻璃 陶瓷 —普通陶瓷日用,建筑卫生,电器(绝缘) ,化工,多孔 ……特种陶瓷 -电容器,压电,磁性,电光,高温 …… 金属陶瓷 -- 结构陶瓷,工具(硬质合金) ,耐热,电工 …… 玻璃陶瓷 — 耐热耐蚀微晶玻璃,光子玻璃陶瓷,无线电透明微晶玻璃,熔渣玻璃陶瓷 … 2. 陶瓷的生产 (1)原料制备(拣选,破碎,磨细,混合)普通陶瓷(粘土,石英,长石等天然材料)特种

陶瓷(人工的化学或化工原料 --- 各种化合物如氧、碳、氮、硼化合物) (2) 坯料的成形 (可塑成形,注浆成形,压制成形) (3)烧成或烧结 3. 陶瓷的性能 (1)硬度 是各类材料中最高的。 (高聚物<20HV,淬火钢500-800HV,陶瓷1000-5000HV) (2)刚度是各类材料中最高的(塑料1380MN/m2,钢MN/m2) (3)强度理论强度很高(E/10--E/5);由于晶界的存在,实际强度比理论值低的多。 2 (E/1000--E/100)。耐压(抗压强度高),抗弯(抗弯强度高),不耐拉(抗拉强度很低比抗压强度低一个数量级)较高的高温强度。 (4)塑性:在室温几乎没有塑性。 (5) 韧性差,脆性大。是陶瓷的最大缺点。 (6) 热膨胀性低。导热性差,多为较好的绝热材料(λ=10-2~10-5w/m﹒K) (7)热稳定性 — 抗热振性(在不同温度范围波动时的寿命)急冷到水中不破裂所能承受的最高温度。陶瓷的抗热振性很低(比金属低的多,日用陶瓷 220 ℃) (8)化学稳定性 :耐高温,耐火,不可燃烧,抗蚀(抗液体金属、酸、碱、盐) (9) 导电性 — 大多数是良好的绝缘体,同时也有不少半导体( NiO , Fe3O4 等) (10) 其它: 不可燃烧,高耐热,不老化,温度急变抗力低。 普通陶瓷

复合材料期末考试复习题(汇编)

1.复合材料的分类方法? 复合材料的分类方法也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按基体材料类型分类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以有机聚合物(主要为热固性树脂、热塑性树脂及橡胶)为基体制成的复合材料。 金属复合材料以金属为基体制成的复合材料,如铝墓复合材料、铁基复合材料等。 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以陶瓷材料(也包括玻璃和水泥)为基体制成的复合材料。 按增强材料种类分类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碳纤维复合材料。 有机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芳香族聚酯纤维、高强度聚烯烃纤维等)复合材料。 金属纤维(如钨丝、不锈钢丝等)复合材料。 陶瓷纤维(如氧化铝纤维、碳化硅纤维、翩纤维等)复合材料。 此外,如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增强同一基体制成的复合材料称为“混杂复合材料”。混杂复合材料可以看对免戈趁两种或多种单一纤维复合材料的相互复合,即复合材料的“复合材料”。 按增强材料形态分类 连续纤维复合材料作为分散相的纤维,每根纤维的两个端点都位于复合材料的边界处。 短纤维复合材料短纤维无规则地分散在基体材料中制成的复合材料。 粒状填料复合材料微小颗粒状增强材料分散在基体中制成的复合材料。 编织复合材料以平面二维或立体三维纤维编织物为增强材料与基体复合而成的复合材料。 按用途分类 复合材料按用途可分为结构复合材料和功能复合材料。 2.举例说明复合材料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 <1>建筑工业中,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轻型结构房屋,建筑装饰、卫生洁具、冷却塔、储水箱、门窗及其门窗构件、落水系统和地面等。 <2>化学工业中,复合材料主要应用于防腐蚀管、罐、泵、阀等。 <3>交通运输方面,如汽车制造业中,复合材料主要应用于各种车身结构件、引擎罩、仪表盘、车门、底板、座椅等;在铁路运输中用于客车车厢、车门窗、水箱、卫生间、冷藏车、储藏车、集装箱、逃生平台等。

复合材料特性

(1)力学性能 石墨烯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强度最高的物质,添加石墨烯可以增加聚合物的力学性能。拓展石墨烯的改性范围,开发出多种的增强复合材料变得尤为重要。改性的程度有许多影响因素,例如强相的浓度和在基质中的分布状态,界面粘合性和增强相的长径比等。石墨稀纳米片和聚合物基体之间的界面粘合性强,是进行有效加固的关键。局部两相间不相容性可能由于石墨稀对基体的附着力差而降低应力转移几率,导致了一个较低的机械性能复合材料。可使用氢键和范德华力非共价键改善界面相互作用,提高聚合物基体机械性能[1]。 尽管些物理相互作用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在外部受力下填料与基体之间相对移动是不可避免的。这限制了材料的最大使用强度。为了缓解该问题,关键是选择有效的手段,提高界面与基体间的抗剪切强度。改善填料与基体之间靠共价键形成的应力传递。例如,利用GO表面的羟基(-OH)与聚氨酯链上的端部的-NCO基团反应,形成聚氨甲酸酯键(-NH-CO)而共价键合到聚氨酯上。(2)导电导热性能 石墨烯的导电性能是目前已知导电材料中最好的,其载流子迁移率达15000 cm2·V- 1·s- 1[ 2]。这个数值是目前已知具有最高迁移率的锑化铟材料的两倍,是商用硅片迁移率的10倍以上。石墨烯具有高导电性,当加入到聚合物基体中,可导电的石墨烯分散在基体中形成导电网络,可以大大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复合材料表现出导电性随石墨烯含量的增加呈现一种非线性增长。 石墨烯的导热性能很高,在室温下为3000W·M-1·K-1,已被用来作为基体填充物,以改善聚合物的热导率和热稳定性。片状石墨稀的二维片层结构在聚合物较低的界面热电阻,从而产生更好的导电性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其他因素,例如石墨稀片的长径比,取向和分散,基体的种类等也将影响复合材料的热性能。(3)热稳定性 热稳定性是复合材料的另一个重要性能,可以通过在聚合物基体中嵌入石墨烯来实现。高的热稳定性和层状结构的石墨烯的加入,会使复合材料热性能显著提高。Ramanathan等[3]系统研究发现石墨烯的加入可以使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模量、强度、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分解温度大幅度提高。并且石墨烯的作用效果远远好于单壁碳纳米管和膨胀石墨。 (4)气体阻隔性能 石墨烯的加入相对于原始的聚合物可以显着减少气体对聚合物复合材料的透过率。各种研究表明,气体渗透性降低可能由于石墨稀长径比和高表面积,以及在聚合物基体中形成的“弯曲通道”效应 (tortuous path effect),从而有效的阻隔了气体分子的扩散和穿透。Pinto等[4]研究了聚乳酸/石墨稀复合材料对氧气和氮气的阻隔性。结果表明,与未加入石墨稀前相比在复合物中使用0.4%(重量)添加量可以使复合材料对氧气的透过量下降三倍,对氮气的透过量下降四倍。(5)吸附性能 众所周知,吸附强烈依赖于孔隙结构和表面面积,以及吸附剂的官能团。石

复合材料的种类定义

复合材料的种类、定义 复合材料的定义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组合而成的一种多相固体材料。复合材料的组分材料虽然保待其相对独立性。但复合材料的性能却不是组分材料性能的简单加和,而是有着重要的改进.在复合材料中,通常有一相为连续相。称为基体;另一相为分散相,称为增强相(增强体)。分散相是以独立的形态分布在整个连续相中的。两相之间存在着相界面。分欣相可以是增强纤维,也可以是顺村状成弥散的坡料。 从上述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复合材料可以是一个连续物理相与一个连续分散相的复合。也可以是两个或者多个连续相与一个或多个分散相在连续相中的复合,复合后的产物为固体时才称为复合材料。若复合产物为液体或气体时,就不能称为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既可以保持原材料的某些特点,又能发挥组合后的新特征.它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什。从而最合理地达到使用所要求的性能。 复合材料的分类 随着材料品种不断增加,人们为了更好地研究和使用材料,需要对材料进行分类.材料的分类方法较多。如按材料的化学性质分类,有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之分;如按物理性质分类,有绝缘材料、磁性材料、透光材料、半导体材料、导电材料等。按用途分类,有航空材料、电工材料、建筑材料、包装材料等。 复合材料的分类方法也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按基体材料类型分类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以有机聚合物(主要为热固性树脂、热塑性树脂及橡胶)为基体制 成的复合材料。 金属从复合材料以金属为基体制成的复合材料,如铝墓复合材料、铁基复合材料等。 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以陶瓷材料(也包括玻璃和水泥)为基体制成的复合材料。 按增强材料种类分类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碳纤维复合材料。 有机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芳香族聚酯纤维、高强度聚烯烃纤维等)复合材料。 金属纤维(如钨丝、不锈钢丝等)复合材料。 陶瓷纤维(如氧化铝纤维、碳化硅纤维、翩纤维等)复合材料。 此外,如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增强同一基体制成的复合材料称为“混杂复合材料”。混杂复合材料可以看对免戈趁两种或多种单一纤维复合材料的相互复合,即复合材料的“复合材料”。 按增强材料形态分类 连续纤维复合材料作为分散相的纤维,每根纤维的两个端点都位于复合材料的边

地砖种类及优缺点

地砖一般可分为:抛光砖、玻化砖、釉面砖、马赛克等 一、釉面砖 1、顾名思义,釉面砖就是砖的表面经过烧釉处理的砖。它基于原材料的分别,可分为两种:1) 陶制釉面砖,即由陶土烧制而成,吸水率较高,强度相对较低。其主要特征是背面颜色为红色。 2) 瓷制釉面砖,即由瓷土烧制而成,吸水率较低,强度相对较高。其主要特征是背面颜色是灰白色。 要注意的是,上面所说的吸水率和强度的比较都是相对的,目前也有一些陶制釉面砖的吸水率和强度比瓷制釉面砖好的。 2、釉面砖的釉面根据光泽的不同,还可以分为下面两种: 1) 亮光釉面砖。适合于制造"干净"的效果。 2) 哑光釉面砖。适合于制造"时尚"的效果。 3、常见问题 釉面砖是装修中最常见的砖种,由于色彩图案丰富,而且防污能力强,被广泛使用于墙面和地面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有两方面: 1) 龟裂 龟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坯与釉层间的应力超出了坯釉间的热膨胀系数之差。当釉面比坯的热膨胀系数大,冷却时釉的收缩大于坯体,釉会受拉伸应力,当拉伸应力大于釉层所能承受的极限强度时,就会产生龟裂现象。 2) 背渗 不管那一种砖,吸水都是自然的,但当坯体密度过于疏松时,就不仅是吸水的问题了,而是渗水泥的问题。即水泥的污水会渗透到表面。 4、常用规格 正方形釉面砖有152×152mm、200×200mm、长方形釉面砖有152× 200mm、200×300mm等,常用的釉面砖厚度5mm及6mm。 二、通体砖 通体砖的表面不上釉,而且正面和反面的材质和色泽一致,因此得 名。 通体砖是一种耐磨砖,虽然现在还有渗花通体砖等品种,但相对来说, 其花色比不上釉面砖。由于目前的室内设计越来越倾向于素色设计,所以 通体砖也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被广泛使用于厅堂、过道和室外走道等装 修项目的地面,一般较少会使用于墙面,而多数的防滑砖都属于通体砖。 通体砖常有的规格有300x300mm、400x400mm、500x500mm、600x600mm、 800x800mm等等。 三、抛光砖 抛光砖就是通体坯体的表面经过打磨而成的一种光亮的砖种。抛光砖属于通体砖的一种。相对于通体砖的平面粗糙而言,抛光砖就要光洁多了。抛光砖性质坚硬耐磨,适合在除洗手间、厨房和室内环境以外的多数室内空间中使用。在运用渗花技术的基础上,抛光砖可以做出各种仿石、仿木效果。 也许是业内的大意,也许是业内的故意,抛光砖却留下了一个致命的缺点:易脏。这是抛光砖在抛光时留下的凹凸气孔造成的,这些气孔会藏污纳垢,以致抛光砖谈污色变,甚至一些茶水倒在抛光砖上都回天无力。

登士柏公司介绍.pdf

登士柏公司介绍 登士柏-发展历史 十九世纪末期,四位来自美国纽约的青年才俊将其所有的资金、知识和技术投入到了牙科器材零售行业。1899 年 6 月 23 日,在获得纽约政府许可后,正式成立了纽约牙科器材供应公司。在短短一个月内,便开始服务于牙科器材零售专营店并制造了其第一款产品——人造假牙。 登士柏之后的发展更是欣欣向荣: 1907:义齿制造工厂在500 West College Avenue建立。 1914:Trubyte System问世。 1920:在巴黎成立制造工厂。 1925:并购了第一家德国工厂Zahnfabrik Weinand Sohne G.m.b.H。 1942:在南美成立第一家制造工厂-登士柏阿根廷。 1947:约克工厂生产了1200万颗义齿。 1955:Borden博士发明了Airotor,登士柏公司与之签订特约合作协议制造分销Airotor。 1959:美国第一家为员工提供口腔健康保险的公司& SCADA项目启动。 1961:与Cavitron Ultrasonics公司签订独家协议销售Cavitron。 1963-64:并购了Caulk公司及Ransom & Randolph公司。 1972:业务延伸至84个国家,销售额达1000万美元,员工人数达4100人。 1976:并购了Amalco,将DeTrey、DeDent及Ash Divisions纳入了登士柏产品线。 1982:Cooper实验室有意接管登士柏,于是公司走向私有化,ESOP成立。 1988:从强生收购了Ceramco。 1993:登士柏与Gendex合并,成为了上市公司,股票代码为XRAY。 1995-98:并购了Maillefer、Tulsa、CeraMed和GAC。 1999:公司成立100周年。 2001-02:并购Degussa Dental、Friadent 和Austenal,并向AstraZeneca购买制造和分销注射型麻醉剂的许可。 2007:销售额突破20亿美元,并购了Sultan Healthcare。 2008:并购了ES Healthcare、Lomberg、AFI、Zhermack,净销售额达22亿,净利润达2830万,市值达43 亿美元,员工总数超9000人。 2011:并购了阿斯利康旗下的Astra Tech牙齿植入和外科设备生产部门。 综上,纽约牙科器材供应公司在仅半个世纪的时间内就发展为登士柏国际,二十世纪及今后仍将继续服务 于全球牙科器材的供应。

复合材料

1、复合材料的定义、分类、命名 定义:用经过选择的、含一定数量比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分(或称组元),通过人工复合、组成多相、且各相之间有明显界面的、具有特殊性能的固体材料。 命名:(1)基体材料名称与增强体材料并用 (2)强调增强体时以增强体材料的名称为主 (3)强调基体时以基体材料的名称为主 分类:按基体材料分: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水泥基复合材料,碳基复合材料; 按增强材料形态分为以下三类 (1)、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a.连续纤维复合材料 b.非连续纤维复合材料 (2)、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包括微米颗粒和纳米颗粒; (3)、板状增强体、编织复合材料:以平面二维或立体三维物为增强材料与基体复合而成。 (4)、层叠复合材料 按材料作用分两类 ①功能复合材料:使用的是材料的光、电、磁、热、声等非力学性能 ②结构复合材料:应用的材料的力学性能 2、复合材料都有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复合材料的结构通常是一个相为连续相,称为基体;基体的作用是将增强体粘合成整体并使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的形状,传递外界作用力、保护增强体免受外界的各种侵蚀破坏作用。当然也决定复合材料的某些性能和加工工艺 另一相是以独立的形态分布在整个连续相中的分散相,与连续相相比,这种分散相的性能优越,会使材料的性能显著增强,故常称为增强体(也称为增强材料、增强相等,功能复合材料中也称功能体)。 相界面是一个具有一定厚度的,结构随组分而异、与基体和增强体明显不同的新相。界面区的范围是从增强体内部性质不同的一点开始,到基体内整体性质相一致的点之间的区域。 界面是基体和增强体之间连接的纽带,是应力及其他信息传递的桥梁。它的结构、性能以及结合强度等因素,直接关系到复合材料的性能。 3、复合材料都有哪些性能特点? (1)比强度、比模量高(2)良好的抗疲劳性能(3)优良的高温性能(4)减震性好(5)破断安全性好。 4、复合材料的界面定义是什么,包括哪些部分? 复合材料的界面是指基体与增强物之间化学成分有显著变化的、构成彼此结合的、能起载荷传递作用的微小区域。 包括:基体表面区,相互渗透区,增强剂表面区 5、复合材料界面具有哪些效应,都有哪些界面理论? 界面的效应: (1)传递效应界面能传递力,即将外力传递给增强物,起到基体和增强物之间的桥梁作用。 (2)阻断效应结合适当的界面有阻止裂纹扩展、中断材料破坏、减缓应力集中的作用。 (3)不连续效应在界面上产生物理性能的不连续性和界面摩擦出现的现象,如抗电性、电感应性、磁性、耐热性、尺寸稳定性等。

根管治疗器械的选择

好久以来都徘徊在各种根管治疗系统里面,真不知道哪种好一些。其实国外也一直有学者认为,没有哪种系统可以很好的独立完成治疗,就国内的情况更要结合一些标准的手用器械。因为技术我比较认可的是crown-down和step-back的根尖三分之一部分。 对于器械因为有多个因素需要考虑,我认为对于国内大部分口腔医生来说,比较合理的配置是: 1、裂钻 2、金刚砂钻针 3、慢球 钻 4、GG钻 5、手用的protaper 6、VDW的C锉 7、mani的H-FILE 8、登士柏的15# 012D K-FILE 、 9、登士柏的20#-30# 012C 的K-FLEXOFILE 、 10、DG16的根管探针 11、04锥度的牙胶尖 12、Cortisomol或者AP-PLUS 13、自配的EDTA和氯亚明 下面解释我的观点: 1、关于高速裂钻和金刚砂钻针: 一直有人在我的耳边说为什么开髓不用高速的球钻,其实也用,当遇到孩子或者脸部比较丰满的患者时,我还是会选择一下球钻的,包括那种金刚砂的球钻,主要出于安全的考虑,确实当一切因素遇到安全时都会让步于安全。一般情况下我是会选择金刚砂钻针的,只是最近发现mani的金刚砂全部变成假货了,根本不耐用,其他品牌领导又嫌贵,就又选了裂钻,这两种钻针的好处:冠部预备比较整齐;尤其是金刚砂在修整薄壁时比较安全。有人会提到一些特制的开髓车针,确实都很好,但价钱也好,能配备是最好的。 有人已经开始笑了,觉得讲根管器械,唠叨开髓的钻针干什么,其实前面我已经提到了crown-down技术,那开髓和髓腔的修整我认为是这个技术最伟大的地方,以致于最早读到crown-down时自己完全晕掉了--不是觉得好,是根本没看懂。这个时候你如果用球钻开髓,那开髓洞壁往往是和狗啃的一样,如果你要是提到用球钻可以开一个小眼,那你一定值大钱了,因为你是古董级的人物,你属于干尸的年代。 crown-down技术要求冠部髓腔预备完成后器械可以直线进入根管,高速球钻这时简直是捣乱。尤其我一直采用的是“平面开髓”见下图:

陶瓷基复合材料综述

浅论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董超2009107219金属材料工程 摘要 本文主要对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进行了研究,并对当今陶瓷复合材料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概括,希望对陶瓷复合材料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本文首先对Al2O3陶瓷复合材料和玻璃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然后对整个陶瓷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在新的时期陶瓷复合材料主要向功能、多功能、机敏、智能复合材料、纳米复合材料、仿生复合材料方向发展;目前复合材料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基础理论研究问题和新的设计和制备方法问题。 关键词:Al2O3陶瓷复合材料玻璃陶瓷复合材料研究现状应用前景 1. 前言 以粉体为原料,通过成型和烧结等所制得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品统称为陶瓷。陶瓷的种类繁多,根据陶瓷的化学组成、性能特点、用途等不同,可将陶瓷分为普通陶瓷和特殊陶瓷两大类。而在许多重要的应用及研究领域,特殊陶瓷是主要研究对象。 陶瓷复合材料是特殊陶瓷的一种。在高技术领域内,对结构材料要求具有轻质高强、耐高温、抗氧化、耐腐蚀和高韧性的特点。陶瓷具有优良的综合机械性能,耐磨性好、硬度高、以及耐热性和耐腐蚀性好等特点。但是它的最大缺点是脆性大。近年来,通过往陶瓷中加入或生成颗粒、晶须、纤维等增强材料,使陶瓷的韧性大大地改善,而且强度及模量也有一定提高。因此引起各国科学家的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各种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并对陶瓷复合材料近年来的发展进行综述。 2.研究现状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新型陶瓷材料的开发与生产发展异常迅速,新理论、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装备不断出现,形成了新兴的先进无机材料领域和新兴产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材料的要求日益苛刻,先进复合材料已成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它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其研究和发展。 复合材料的可设计性大,能满足某些对材料的特殊要求,特别是在航空航天技术领域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陶瓷材料的韧性,提高其可靠性,发挥陶瓷材料的优势,扩大应用领域。本文就几类典型的陶瓷复合材料介绍其研究现状。 2.1Al2O3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 Al2O3陶瓷作为常见陶瓷材料,既具有普通陶瓷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

新材料定义和分类

新材料定义:新材料是指那些新出现或已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新材料与传统材料之间并没有截然的分界,新材料在传统材料基础上发展而成,传统材料经过组成、结构、设计和工艺上的改进从而提高材料性能或出现新的性能都可发展成为新材料。 新材料按结构组成分,有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四大类。按材料性能分,有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按照新材料的用途和性质,《中国新材料产品与技术指导目录》将新材料产品分为新型金属材料、新型建筑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新型能源材料、纳米及粉体材料、新型复合材料、新型稀土材料、高性能陶瓷材料、新型碳材料、新材料制备技术与设备等十多类具体技术领域。 1、电子信息材料 (1)微电子材料:晶圆、封装料、光刻胶、金丝、浆料、电子化学品、IGBT、功率MOS (2)光电子材料:光棒光纤、光器件、光盘、磁记录材料 (3)平板显示材料:偏光片、滤光片、玻璃、液晶、PDP稀土荧光粉、OLED发光料 (4)固态激光材料:人工晶体、非线性光学材料、特种玻璃、镀膜材料 2、节能新材料 (1)半导体照明材料:衬底、外延片、MO源、高纯气体、封装料

(2)光伏电池材料:多晶硅、单晶硅、薄膜、玻璃 (3)新能源材料:燃料电池电极、固体氧化物、二次电池电极、膜、锂离子聚合物、储氢合金粉及其他储氢材料 3、纳米材料 4、先进复合材料 玻璃纤维、芳纶、碳化硅、石墨、硼纤维、钢纤维、晶须、人工合成耐磨材料、树脂基、金属基、陶瓷基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硬质合金刀片、摩擦材料、复合材质材料 5、先进金属材料 (1)超级钢:新普碳、超合金、复相、专用钢、耐高温耐磨耐腐蚀材料、特种材、非晶合金(金属玻璃) (2)贵金属与有色:高纯贵金属、铝镁钛轻合金及材、特种铜材 6、化工新材料 有机硅、有机氟、工程塑料及塑料合金、特种橡胶、特种纤维、特种涂料、制冷剂、精细化工产品 7、先进陶瓷材料 功能陶瓷(微波、瓷介电子元件、压电、敏感、透明)结构陶瓷(蜂窝、耐磨、高温、高韧、涂层、陶瓷基复合) 8、稀土材料 高纯稀土、助剂、催化剂、永磁、发光、储氢 9、磁性材料 软磁、永磁、磁记录材料、磁器件

复合材料的特点及应用

复合材料的特点及应用 定义: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类型、不同性能、不同形态、不同成分和不同相型的组分材料,通过适当的复合方法,将其组合成一种具有整体结构特性的,使用性能优异的材料体系。 复合材料品种较多,按基本分类通常为: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和纳米复合材料。 在这里,且介绍我们从事的树脂基复合材料。 树脂基复合材料主要由树脂基体、增强材料、填料与助剂组成。 一、常用的热固性树脂基本有:不饱和聚酯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乙烯基酯树脂、有机硅树脂等。见表1 表1几种热固性树脂及复合材料的主要特性和用途 二、树脂基复合材料常用的增强材料有玻璃纤维及其织物、芳纶纤维及其织物、碳纤维及其织物、高拉伸聚乙烯纤维及其织物以及其他高性能纤维及其织物等。 三、树脂基复合材料的主要特点 1.材料的形成与制品的成型同时完成。 利用复合材料形成和制品成型同时完成的特点,可以实现大型制品一次性成型,从而简化了制品结构并且减少了组成零件和联接零件的数量,这对减轻制品质量,降低工艺消耗和提高结构使用性能十分有利。 2.制品轻质高强、具有突出的比强度、比模量 纤维增强制品相对密度仅有1.4~2.0,只有普通钢的1/4~1/6,比铝合金还轻1/3。而机械强度却达到或超过普通钢的水平。玻璃纤维增强的环氧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均在400Mpa以上。碳纤维增强的环氧树脂比强度、比模量见表2

表2 1.03×)× 0.13×0.27× 可见复合材料的比强度比钢高3~8倍,比模量高3~6倍。 3.尺寸稳定性好 4.优越的耐热、耐高温特性。一般其热变形温度在150℃~260℃之内。 5.电性能优良 由于复合材料具备的优良的电性能,其制品不存在电化学腐蚀和杂散电流腐蚀,可广泛地用于制造仪表、电机及电器中的绝缘零部件,以提高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并延长其使用寿命。此外,制品在高频作用下良好的介电性和微波透过性,已用于制造多种雷达罩等高频绝缘产品。 6.卓越的耐腐蚀性 对大气、水和一般浓度的酸、碱、盐等介质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特别是在强的非氧化性酸和相当广泛的PH值范围内的介质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7.可设计性、可配制性显著 鉴于复合材料的上述优越特性,多用于制造机械结构件、绝缘件、高频受力件和其他功能性结构部件。

瓷砖的分类及各种种类的优缺点

瓷砖的分类 瓷砖按工艺分为:抛光砖、玻化砖、釉面砖、仿古砖、陶瓷锦砖、通体砖 一、抛光砖:抛光砖就是通体砖坯体的表面经过打磨/抛光处理而成的一种光亮的砖,属于通体砖的一种。相对通体砖而言,抛光砖的表面要光洁得多。抛光砖坚硬耐磨,适合在除洗手间、厨房以外的多数室内空间中使用。在运用渗花技术的基础上,抛光砖可以做出各种仿石、仿木效果。抛光砖易脏,防滑性能不很好。 ⑴、抛光砖的优点: 第一、无放射元素:天然石材属矿物质,未经高温烧结,故含有个别微量放射性元素,长期接触会对人体有害;抛光砖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第二、基本可控制无色差:天然石材由于成岩时间、岩层深浅不同色差较大,抛光砖经精心调配,同批产品花色一致,基本无色差; 第三、抗弯曲强度大:天然石材由于自然形成,成材时间、风化等不尽相同,导致致密程度、强度不一;抛光砖由数千吨液压机压制,再经1200℃以上高温烧结,强度高; 第四、砖体薄、重量轻:天然石材因强度低,故加工厚度较大,笨重,增加了楼层建筑物的荷重,形成潜在威胁,成本上升,并且增加了运输、铺贴等困难。 ⑵、抛光砖的缺点: 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易脏,这是抛光砖在抛光时留下的凹凸气孔造成的。这些气孔会藏污纳垢,甚至一些茶水倒在抛光砖上都回天无力。也许业界意识到了这点,后来一些质量好的抛光砖在出厂时都加了一层防污层。

⑶、如何保养抛光砖: 1、定期中性清洁剂清洁表面、清除一般污渍,不可用任何强酸性的清洁剂,如洁厕净清洁洁厕净当时的清洁效果的确很好,但同时也烧坏了抛光砖的晶体层表面、使毛孔加大,从第二天开始,就变得越来越黑了,因为表层已经“烧坏”了,不抗污了。 2、中性晶面剂晶面护理。 3、特殊污渍如茶渍、果渍、咖啡渍、墨渍等.可采用高纯度的含量为27.5%以上的H2O2配合纸巾敷盖、浸泡2-3小时就能清除。 二、玻化砖:⑴、玻化砖其实就是全瓷砖。因为制造工艺的区别,其致密程度要比一般地砖更高,其表面光洁但又不需要抛光,所以不存在抛光气孔的问题。玻化砖是一种强化的抛光砖,它采用高温烧制而成。质地比抛光砖更硬更耐磨。区分玻化砖与抛光砖的主要区别就是吸水率。(吸水率越低,玻化程度越好,产品理化性能越好。)⑵、玻化砖是通体砖坯体的表面经过打磨而成的一种光亮的砖,属通体砖的一种。吸水率低于0.5%的陶瓷都称为玻化砖,抛光砖吸水率低于0.5%也属玻化砖(高于0.5%就只能是抛光砖不是玻化砖),然后将玻化砖进行镜面抛光即得玻化抛光砖,因为吸水率低的缘故其硬度也相对比较高,不容易有划痕。⑶、玻化砖是由石英砂、泥按照一定比例烧制而成,然后经打磨光亮但不需要抛光,表面如玻璃镜面一样光滑透亮,是所有瓷砖中最硬的一种,其在吸水率、边直度、弯曲强度、耐酸碱性等方面都优于普通釉面砖、抛光砖及一般的大理石。

登士柏泽康-百度文库

泽康氧化锆-- 世界第1大齿科公司的王牌产品 说到全瓷牙,我们不得不说一下泽康品牌。泽康是世界第1大齿科公司的王牌产品。它是第1个将CAD/CAM技术运用到齿科的产品,也是世界上第1大安全产品。 1.泽康全瓷牙临床使用安全 A)泽康全瓷牙初始强度高达1320MPa,长期使用衰减率低。(患者需要的是合理的强度。强度过高,会磨损对合牙,强度过低,容易破损) B)泽康全瓷牙有配套的同一公司提供的饰面瓷。泽康氧化锆和瓷粉结合率好,不崩瓷 C)泽康全瓷牙十多年的循证医学验证该产品无论短期、长期使用都安全

D)后牙泽康全锆全瓷牙修复,磨损极低,对对合牙磨损极低,能够保护颞下颌关节 2.用泽康氧化锆制作的泽康全瓷牙修复体精密度高,边缘密贴 A)配套的泽康切削设备为无接触磁悬浮驱动,自动控制切削策略。其切削车针最小直 径为0.5mm,能够精确的切削出修复体的形状(泽康全瓷牙的内冠) B)泽康材料加工工艺为等静压压制,其结果是瓷盘360o全方位密度均匀 C)每个泽康加工瓷盘配一个带有该瓷盘收缩率数据的U盘,以便切削时对泽康内冠做 个性化的调整 D)选用优质的氧化锆原料制作泽康氧化锆

E)切削端为封闭系统泽康设备只能切削泽康耗材 3.泽康氧化锆结合配套的登士柏饰面瓷,最终的泽康全瓷牙美学效果好 4.泽康全瓷牙生物安全性好 泽康氧化锆材料放射量远低于国家规定,对人体非常安全 5.泽康氧化锆100%德国生产,品质有保证 6.泽康后牙全锆修复, 备牙量少,对患者微创修复,安全

泽康全瓷牙照片1 泽康全瓷牙照片2 泽康全瓷牙照片3 泽康全瓷牙照片4

泽康全瓷牙照片5 全瓷牙照片6 泽康全瓷牙照片7 泽康全瓷牙照片8 泽康全瓷牙照片9

材料的分类

材料的分类 材料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需求产生了月种不同角度的分类方法。在展示设计范围内,材料是指用于展示设计且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所有物质。因此,设计材料所涉及范围十分广泛,从气态、液态到固态,从单质到化合物,无论是传统材料还是现代材料,无论是天然材料还是人工材料,无论是单一材料还是复合材料,均是设计的物质婆药出。为了更好的了解材料的全貌,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浏材料进行分类。 (一)按材料的来源分类第一代的天然材料,是指不改变在自然界中所保持的状态或只施加佃度加工的材料,如,木材、竹、棉、毛、皮革、石材等。 第二代的加工材料,利用天然材料经不同程度的加工而得到的材料,依据加工程度从低到高有:人造板、纸、水泥、金属、陶瓷、玻璃等。 第三代的合成材料r利用化学合成方法将石油、天然庄潮煤等原料加工制造而得的高分子材料,如橡胶、塑料、纤维等。 第四代的复合材料,用有机、无机以及非金属乃至金属等各种原材料复合而成的材料。 第五代的智能材料或应变材料,随环境条件的变化具应变能力,拥有潜在功能的高级形式的复合材料。 (二)按材料的物质结构分类可以把展示设计材料分为四大类:一是金属材料: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等;二是无机材料:石材、陶瓷、玻璃、石膏等;三是有机材料:木材、皮革、塑料、橡胶等二四是复合材料:玻璃钢、碳纤维复合材料等。 (三)按材料的形态分类设计所用的材料为了加工与使用的方便,往往事先制成一定的形态,按照形态通常将材料抽象的分为三大类:线状材料,设计中所用的线状材料主要有:钢管、钢丝、铝管、金属棒、塑料管、塑料棒、木条、竹条、藤条等。 板状材料,设计中所用的板材有金属板、木板、塑料板、合成板、金属网板、皮革、纺织布、玻璃板、纸板等。 块状材料,设计中常用的块状材料有木材、石材、泡沫塑料、渴疑土、铸钢、铸铁、铸铝、油泥、石膏等。

瓷砖种类及其优缺点知识简述精编版

瓷砖种类及其优缺点知 识简述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按国标-吸水率分类 共分为五类: 1、瓷质砖:吸水率小于等于0.5%; 2、2、炻瓷质:吸水率大于0.5%小于等于3%; 3、3、细炻质:吸水率大于3%小于等于6%; 4、 5、4、炻质砖:吸水率大于6%小于等于10%; 6、陶质砖:吸水率大于10%。 排序: 陶质砖>10%≥炻质砖大于6%≥细炻质大于3%≥炻瓷质大于0.5≥瓷质砖 应用:客厅地面一般宜选择瓷质砖或炻瓷砖,这种砖强度和耐磨性都较高,不易吸水变形或出现裂纹; 应用:厨房和卫生间地面,选择细炻砖或炻质砖较好,这两种砖有一定的吸水率,有利于地面干燥,同时也具有较好的强度。 按铺贴位置分类 内墙砖 外墙砖 地砖 按工艺分类 陶质釉面砖 ①釉面砖 瓷质釉面砖 简析: 釉面砖 优点:色彩和图案要更丰富,防污能力也更强。 缺点:不过耐磨性却不比抛光砖,因为表面上是釉料。 应用:釉面砖一般用于厨房和卫生间 陶质釉面砖: 由陶土烧制而成, 特性:吸水率较高,一般强度相对较低,主要特征是背面为红色; 瓷质釉面砖: 由瓷土烧制而成

特性:吸水率较低,一般强度相对较高,主要特征是背面为灰白色。 区分: 光泽上又分为亚光和亮光,厨房多选择亮光 玻化砖和釉面砖的区别: 在硬度上,吸水率高于0.5%的就是釉面砖,低于0.5%的就是玻化砖。) 抛光砖 ②通体砖 (表里如一) 玻化砖 简析: 通体砖: 是不上釉的,因材质正反面都一样而得名。 通常来说,通体砖比较耐磨的,但是没有釉面砖的花色丰富。 种类上也有防滑、抛光和渗花之分。 优点: 第一.通体砖的表面不上釉,正面和反面的材质和色泽一致,因而很出名。 第二.第二.通体砖经济又实用,所以在厨房里用得比较多。 第三.通体砖是一种耐磨砖,虽然现在还有渗花通体砖等品种,因此通体砖也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被广泛使用于厅堂、过道和室外走道等装修。第四.通体砖很能防潮。 第五.在厨房装修地面使用通体砖时,当其沾有油渍,可以用一般的清洁剂和金属丝擦洗,不会在地面上产生任何细小划痕或者污渍。 缺点: 第一.通体砖是经打磨后,毛气孔暴露在外,油污、灰尘等容易渗入。 第二.通体砖的吸水率偏高,污物尘土渗入砖体所致,一旦渗入是擦不掉的。第三.由于砖体表面存在开放性孔隙,容易吸纳污物和划痕,使得表面发黑、发黄、失去光泽,于是“瓷砖翻新”成为清洁市场的一大难题。 第四.通体砖由于表面不上釉,因此其装饰效果较差。 应用:厅堂和过道等地面,很少有人会用在墙面上。 抛光砖: 优点:表面光洁,坚硬耐磨,在运用渗花技术的基础上,可以做出各种仿石、仿木效果,无色差,弯曲强度大,砖体薄、重量轻。 缺点:易脏,防滑性能不很好,在抛光时留下的凹凸气孔造成的。这些气孔会藏污纳垢,所以在出厂时都加了一层防污层。 应用:适合在除洗手间、厨房以外的多数室内空间中使用。

复合材料的性能和应用

摘要:近年来,各种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日益更新,从陶瓷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到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各种制备技术都得到了很大改善,使得复合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得到了显著提高。本文综述陶瓷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等几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以及应用。 关键词:先进,复合材料,制造技术。 正文:一·陶瓷基复合材料 工程陶瓷的开发是目前国内外甚为重视的新型材料研究领域。纯陶瓷材料因其脆性,不能满足苛刻条件下的使用要求。因此,目前广泛采取增韧技术来提高陶瓷的使用性能。纤维和晶须增韧陶瓷是一类有效的方法。用纤维来增韧陶瓷的技术是十年代以后开始的,最初是用碳纤维增强陶瓷,八十年代以来又开发了用陶瓷纤维和晶须增韧陶瓷,增韧效果不断取得进展,增韧技术也不断有所创新。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是最有前途的高温结构材料之一,以其优异的高韧性、高强度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连续纤维补强陶瓷基复合料(Continuous Fiber Reinforced Ceramic Matrix Composites,简称CFCC)是将耐高温的纤维植入陶瓷基体中形成的一种高性能复合材料。由于其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特别是具有与普通陶瓷不同的非失效性断裂方式,使其受到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已经开始在航天航空、国防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20世纪70年代初,科学家在连续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和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基础上,首次提出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概念,为高性能陶瓷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开辟了一个方向。随着纤维制备技术和其它相关技术的进步,人们逐步开发出制备这类材料的有效方法,使得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日渐成熟。 由于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有着优异的高温性能、高韧性、高比强、高比模以及热稳定性好等优点,能有效地克服对裂纹和热震的敏感性[5-6],因此,在重复使用的热防护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和广泛的市场。连续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类似金属的断裂行为,对裂纹不敏感,不会发生灾难性破坏。其耐高温和低密度特性,使其成为发展先进航空发动机、火箭发动机和空天飞行器防热结构的关键材料。 二·金属基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高,比刚度高,耐热,耐磨,导热,导电,尺寸稳定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制造航空抗天零部件,也用于制造各种民用产品。 按基体分,金属基复合材料分为:铝基、镁基、钛基、锌基、铁基、铜基等金属基复合材料;按增强材料分,可分为: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其纤维有C、SiC、Si3N4、B4C、Al2O3等纤维;粒子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增强粒子有:Al2O3、TiC、SiC、Si3N4、BN、SiC、MgO等。 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 (1)叠层加压法:工艺过程是:将金属(合金)箔片或纤维增强金属片按要求剪裁,并一层一层的进行叠层,然后加热加压进行成型和连接,一般是在真空或气体中进行。适于这种方法的材料有铝、钛、铜、高温合金,其增强纤维随需要而定。为了改善连接性能,有事在两片之间加入中间金属或在待连接表面涂覆或沉积一层中间金属。 (2)辊轧成型连接法:其主要的基材是铝、钛箔片,增强纤维主要是B、C、SiC、Si3N4等,有时在基材表面要涂覆一层低熔点的中间金属,增强纤维表面要预先浸沾铝或经物理气相沉积(PVI)、化学气相沉积(CVI)处理。 (3)钎焊法:在增强纤维与基材之间加入箔状、粉末状或膏状的钎料,经真空钎焊或保护钎焊而成。钎焊法可以制造管材、型材、叶片等。 (4)热等静压法:如图2所示,其工艺过程是:将纤维与基材进行叠层并装入一模具中,

根管治疗器械的选择

根管治疗器械的选择 好久以来都徘徊在各种根管治疗系统里面,真不知道哪种好一些。其实国外也一直有学者认为,没有哪种系统可以很好的独立完成治疗,就国内的情况更要结合一些标准的手用器械。因为技术我比较认可的是crown-down和step-back的根尖三分之一部分。 对于器械因为有多个因素需要考虑,我认为对于国内大部分口腔医生来说,比较合理的配置是: 1、裂钻 2、金刚砂钻针 3、慢球转 4、GG钻 5、手用的protaper 6、VDW的C锉 7、mani的H-FILE 8、登士柏的15# 012D K-FILE 、 9、登士柏的20#-30# 012C 的K-FLEXOFILE 、 10、DG16的根管探针 11、04锥度的牙胶尖 12、Cortisomol或者AP-PLUS 13、自配的EDTA和氯亚明 下面解释我的观点: 1、关于高速裂钻和金刚砂钻针: 一直有人在我的耳边说为什么开髓不用高速的球钻,其实也用,当遇到孩子或者脸部比较丰满的患者时,我还是会选择一下球钻的,包括那种金刚砂的球钻,主要出于安全的考虑,确实当一切因素遇到安全时都会让步于安全。一般情况下我是会选择金刚砂钻针的,只是最近发现mani的金刚砂全部变成假货了,根本不耐用,其他品牌领导又嫌贵,就又选了裂钻,这两种钻针的好处:冠部预备比较整齐;尤其是金刚砂在修整薄壁时比较安全。有人会提到一些特制的开髓车针,确实都很好,但价钱也好,能配备是最好的。

有人已经开始笑了,觉得讲根管器械,唠叨开髓的钻针干什么,其实前面我已经提到了crown-down技术,那开髓和髓腔的修整我认为是这个技术最伟大的地方,以致于最早读到crown-down时自己完全晕掉了--不是觉得好,是根本没看懂。这个时候你如果用球钻开髓,那开髓洞壁往往是和狗啃的一样,如果你要是提到用球钻可以开一个小眼,那你一定值大钱了,因为你是古董级的人物,你属于干尸的年代。 crown-down技术要求冠部髓腔预备完成后器械可以直线进入根管,高速球钻这时简直是捣乱。尤其我一直采用的是“平面开髓”见下图: 图平面开髓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