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意蕴之美——“书卷气”在中国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意蕴之美——“书卷气”在中国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意蕴之美——“书卷气”在中国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意蕴之美——“书卷气”在中国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山东轻工业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

意蕴之美--“书卷气”在中国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姓名:徐凯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设计艺术学

指导教师:李慧媛

2011-06-01

摘要

“书卷气”是中国传统美学概念,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我们国家的各个领域都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设计界也不例外。中国的现代设计思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国外先进文化思想的冲击,一时间无论设计师还是大众都受到好奇心的驱使把目光放在了外来文化上来,在不经意之间忽略了本民族文化的特点。现如今市场上追逐的广告效益和商业利益大环境下,让书籍的文化属性逐渐被割舍,但是书籍作为一种精神商品,就决定它应该不同于市场上其它商品存在的意义,这就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背景下还有无生存的价值。

本文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气”论学说作为起点,尝试解答什么是“书卷气”,并系统地阐述饱含“书卷气”精神的书籍装帧艺术才是代表本民族文化特征之一的艺术形态。继承并发扬“书卷气”精神,才是中国书籍装帧设计的前途所在。本文通过分析近代国内外书籍发展的情况,找出其中的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之上解读中国书籍装帧艺术形态在时代的发展规律下应该如何发展,如何创造符合时代发展步伐且具有意蕴之美的书籍作品。

关键词: 气;书卷气;书籍装帧;意蕴;审美观

ABSTRACT

“Bookish”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aesthetic concepts, nearly three decade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ll areas of our country by a foreign culture, the design community is no exception. China's modern design has undergone enormous changes.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been the impact of advanced cultural thought, for a time regardless of the designer or the public are driven by curiosity to look up on a foreign culture, inadvertently overlooked features of the national culture. Now chasing the advertising market and business interests benefit the larger environment, so that books have been gradually let go of cultural property, but the book as a spiritual commodity, the market decided that it should be different from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existence of other commodities, which we to rethink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book design there is no context of survival value.

In this paper,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gas" of doctrine as a starting point, try to answer what is “Bookish”, and systematically elaborated full of “Bookish” the spirit of the art of book binding and represent the national culture is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rt forms.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he “Bookish” spirit, is the future of China, where the book desig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domestic and foreign books, and find out where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is art form in China, Book Binding era under the law of development should be how to develop, how to create the pace of the times and have found the beauty of meaning book works.

Keywords: Gas, Bookish, Book design,Meaning, Aesthetics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系在导师指导下本人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文中引用他人的成果,均已做出明确标注或得到许可。论文内容未包含法律意义上已属于他人的任何形式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已用于其他学位申请的论文或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山东轻工业学院。山东轻工业学院享有以任何方式发表、复制、公开阅览、借阅以及申请专利等权利,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人离校后发表或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署名单位仍然为山东轻工业学院。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第1章 绪论

第1章 绪论

中国传统书籍装帧艺术形式在现代书籍艺术中能否占有一席位置,这就要求我们要决定是否对传统“书卷气”精神的继承,因为只有“书卷气”才能代表中国书籍装帧的文化特征。

1.1 研究背景

在这个书籍商品属性讲求

“商业气”、“广告气”的价值观

年代谈及“书卷气”是不是在与

时代的要求背道而驰呢?其实不

尽然。现在很多书籍和杂志往往

灌输的就是商业和广告效应,传

统审美观念的书籍装帧艺术受到

了挑战。对传统究竟是“舍弃”

还是“继承”?我想答案是肯定

的。

国内已经有着百余年的现代出版历史,特别是在“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这三个时期,一批又一批的书籍装帧设计师和艺术家不断地努力汲取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理念,书籍和杂志装帧的包装形式、色彩运用、版式设计和字体设计等诸多方面都己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创新。带有“书卷气”精神的书籍装帧艺术形态更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们从2004年的“第六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中就可以很轻易的看到这些变化,就在同年,中国当代装帧艺术大家吕敬人先生设计的《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见图1.1)获得2004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金页奖,这是中国第一次在国际性设计大赛中获得如此称号。但是,中国的书籍装帧设计水平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不得不承认仍然有不小的差距,甚至可以说还没有完全形成能代表中华民族本土文化特色的现代书籍设计风格。究其根本原因,不在于我们对国外尤其是欧美的书籍装帧设计吸收研究的够不够,而在于我们对中国传统艺术思想有没有更好的继承和发扬。

对于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这方面,我们的邻国日本要比我们做的好很多。日本的书籍装帧设计是以民族的整体审美为落脚点,以日本本土的文化作为书籍装帧艺术的精神来源,这样的设计观念不仅符合了本民族的审美倾向,其设计理念更是得到了业内的普遍认同,不得不承认日本的书籍设计思想给世界书籍装帧界带来了新的生命力,而我们中国的设计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

图1.1《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其实业内关于“书卷气”的争论由来已久。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迫使封闭的国门打开,发达国家精美绝伦的书籍装帧艺术形式呈现在国内读者和设计师面前,在我国装帧设计工作者中引起了极大震动和感慨。国外书籍艺术中鲜明的色彩搭配与设计样式,使中国尤其是青年书籍装帧设计师们都惊诧不已。设计师们在学习外国书籍装帧艺术的同时也开始反思中国传统装帧形式,其中最重要就是中国传统书籍的“书卷气”。如何让“书卷气”在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更好的发挥提升书籍艺术美的升华作用是我想探讨尝试的课题研究。

本论文尝试以中国传统书籍装帧艺术与当今科技的日新月异和信息传播媒介的发展介入下的书籍艺术形式进行分析评价,分析当代书籍装帧设计艺术发展的情况,以及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中国传统书籍装帧设计的分析与探讨,为现代书籍装帧设计可以开拓视野,深入进行不同文化交互影响下的书籍装帧设计艺术研究,另一方面可以弥补业内对这一方面理论研究相对薄弱的缺憾。

1.3 研究范围

书籍装帧艺术在中国有着及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中国是文明古国之一,悠久文化和历史的沉淀为书籍装帧设计提供了充足的素材和灵感来源。分析传统美学中“气”的思想观念对于现代书籍装帧艺术的特色和风格的影响的同时,结合欧洲、日本书籍装帧形式的发展情况,并且考察和分析部分经典案例,讨论如何通过继承传统而塑造出具有现代特色风格的中国设计,阐明“书卷气”对构建中国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重要意义。当前研究这一课题不仅能够为中国书籍装帧设计界提供理论的依据,还可以为现代书籍装帧设计形式与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2章探究“书卷气”概念由来

2.1 “书卷气”的概念认同

2.1.1 “书卷气”的美学含义

翻开厚重的辞海,我们可以找到对“书卷气”概念的释义:“它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和别人交谈、读书、绘画,书写文章等方面表现出文人墨客的气质和做事风格。”其含义为:“所谓书卷气,是一种形容内涵高雅的气质和风度,是表现优秀的个人文化素养的外在表现。”只从字面含义上理解其由来是源于书卷的本身。人们通常说:你真有书卷气,来赞扬一些文质彬彬的人。中国从古代开始人们就把一个人崇高的文化修养最高评价来比喻成具有“书卷气”,由此可以看出,凡是读书或是不读书的人都同样看重这种精神素养在自身上的体现。

虽然说“书卷气”只是个在人文学科中抽象的美学概念,但用具体的外观形象是可以轻易展现出来的;也就是说“书卷气”是可以在一个人的表面直接体现出来。观察者可以在他的外在表情、举手投足和为人处世的方式等方面观察得到,当然观察者自己也必须是一个具备一定文化素养品质的人,不然是很难体会到的。而书籍所饱含的“书卷气”精神与用来形容人的“书卷气”精神其实道理上是一样的,它可以在书籍装帧作品的封面、书脊、扉页、版式设计等方面体现出来,读者在欣赏书籍装帧作品的同时也需有一定的审美情操,否则也是感受不到的。

对于书籍装帧艺术所讲求的“书卷气”精神,我们可以将它归为艺术的意蕴美概念范畴中。

那么什么是意蕴呢?在宗白华先生所撰写的书中曾讲到我们东方思想把人与世界之间的各种联系,因为所处的不同阶层大致分为五种不同境界:“(1)名誉和利益的境界——是为了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和物质需求而有的境界;(2)伦理道德境界——因人与人之间爱恨情感关系而有的境界;(3)政治境界——因社会与人之间存在相互约束的关系而有的境界;(4)学术境界——因追求真理智慧而有的境界;(5)宗教境界——因相信世界存在这超自然神秘力量而使人对其产生崇拜敬畏心理而有的境界。”[1]名誉和利益的境界注重的是对名利的收获;伦理道德境界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得失;政治境界注重的是地位权利的掌握;学术境界注重的是获得真理的智慧;宗教境界注重的是超自然现实的精神寄托。但介乎学术和宗教境界之间,以追求宇宙万物大美之所在,将实物变化为虚幻抽象的形象,把人们的心灵感触具体化、形象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注重的

第2章探究“书卷气”概念由来

是美感。艺术家们用自身的感知去表现宇宙万物,所表现出来的是自然界中万物的情感与景象的交融与渗透,也就构成了所谓艺术的“意蕴美”。意蕴就是“情”与“景”(意象)相互交融,和谐统一的结合体,“它是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以高度凝练的艺术语言,含蓄丰富的情思所构成的艺术形象,它能引发欣赏者的无限遐想和审美情思,具有言外之味、画外之画、弦外之音的艺术境界。”[1]宗白华曾说:“意境(意蕴)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艺术作品中的意境,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气质的真情流露,多数情况下是很难用简练的语言所叙述描绘出来的,给人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遐想意味。在绘画界来说,意蕴是中国美学中区别于西方美学思想的一个大的概念,而“气”的概念用作对美术作品的评论则更是充满特色,对于一幅画作来说,“气韵生动”对其是一种无上的赞誉。

在中国美术史上,意蕴是标示艺术本体最为普遍认同的概念,对意境(意蕴)的含义曾有这样的解释:“创造意境美就是运用艺术的表现手法,在事物主体与客体之间寻求切合点、把欣赏者带入一个具有浓郁美感意味的交融与和谐之中。”而它的出现也标志着中国艺术家审美意识的觉醒,但“气”与“气韵”的概念则可认为是中国传统抒情或写意艺术的主要特征。而“书卷气”所拥有的意蕴同样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就如同像中国诗词和绘画理论中的“气韵”、“美感”等概念一样,对它们的理解似乎只能依靠思想感悟去理解,很难像数学、物理、化

图2.1艺术创作中的“气”

学等学科一样得出明确且具体的概念。但是我们可以试着从美学概念里对“气”含义的多种解释,作为一个参考来理解“书卷气”的含义。(见图2.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气”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早在中国古代哲学思

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想和美学思想中就是一个根本的实体范畴。著名画家范曾先生曾讲到:“中国的哲学本身有着启发人们智慧的性质。为什么说中国人聪明,那是因为在中国古典哲学中,这种启智性在起作用。为什么这种启智性的人群非常容易把逻辑性人群的成果进行再创造?因为启智的智慧足以使他们按部就班研究出的东西,很快吸收、很快了解,而且在新的基础上创造;这就是中国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而能够走过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数以百年道路的原因,我们不能不感谢中国文化的启智性。”

对艺术来说,这种启智性就更加重要了,因为中国的艺术不需要西方那样的逻辑和推演,中国的艺术重要的是感悟。《庄子?知北游》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而“气”就是一种意蕴的感悟。它与艺术的关系被一直视为构成艺术作品的源泉,确定艺术家赋予作品气质和情趣的灵魂。魏晋时期,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气为主”,艺术作品反映的是艺术家本身所饱含的艺术才华、性格品质,强调“气”在艺术创作中的核心地位。“气在口为言,在心为知,在笔为文,在纸为图,一切艺术表现都依赖于气之运化。”

[1]气与气韵在艺术创作中运用最广的当属绘画界。南朝的绘画理论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绘画六法”,“气韵生动”在六法中为第一要则,从那时起人们把“气韵”作为品评中国绘画好坏的一个重要衡量准则。宋代郭若虚讲:“凡画,气韵本乎游心。”到了元代画家们论画的时候开始讲“士气”和“逸气”,而明、清的文人和画家谈“气”的说法那就更多了,诗文讲“生气”、“一气流贯”,绘画讲“气韵”、“神韵”、“风韵”等等,数不胜数。由此可见,“气”的讲法在中国早期的文论和画论中可谓比比皆是。

长久以来,“气”学说就一直与神、理、道等中国古典哲学中一系列精神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中国道家学说、宋代程朱理学等学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也是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所独有的古典哲学体系,向世界展现出中国文化独特的情感思维方式。由于“气”的概念所具有的哲学思想涵义使得中国的古典文艺美学理想具有特殊的品格,而不象西方那样在重逻辑的思想基础上统一出的理论系统。“气”在文学中的体现其实质上说,它与绘画和建筑中的气韵实际上都是一种整体的、综合的审美认识,即艺术形象往往是形象背后的含义,它不是通过类似数据分析来帮助理解的,而是通过人本能直觉式的感受来品味的,使人们可以对艺术对象更深层意义的心灵体会。

以中国为代表的这些东方文化概念与西方国家的文化概念有明显的不同。西方文化思想中所讲人与自然的联系是一个相互分割的关系,讲求“天人二分”;而中国文化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则是一个“气”的境界,讲求“天人合一”。在中国文化中,天上地下,世间万物,皆由气生。在中国文化“气”的世界里,虚

第2章探究“书卷气”概念由来

体与实体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两者相映生辉共同存在与事物体内,它们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整体。“气”又是难以言表的,不是靠实验得来而是靠思想感悟的。中国文化中的“气”充斥在虚空之中,循环往复在自然之内,也显现在文艺作品的形与神之间。因此北宋哲学家张载曾得出这样的结论:“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其客形尔。”在此基础上后人确立了中国传统文化“以气为本”的思维模式,这同时也决定了中国的艺术开始以注重“气韵”作为基本的审美方式。

中国艺术的发展历程中关于“气”的概念可以总结为四种艺术特征:

首先,“气”所强调的是“有和无”区别,通俗一点说就是气是贯穿于事物当中以有形与无形的形态加以表现;第二,气包含事物静止与运动的活动状态,是动与静的气韵审美;第三,气可以协调统一主观与客观之间的联系,是艺术所表现的情感与体魄的审美。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以气为本”的艺术理论演变过程中,“气”和“气韵”学说逐渐演化出“书卷气”这个既形象又生动的艺术概念。据史料所记载,“书卷气”概念的提出,最早与元代绘画界所出现的“士气”一说同根同源。“士气”当时所指的就是要求画家绘画要有文人的雅气,在清代书画开始要求要有卷轴装书籍的“卷轴气”,其中这一时期著名书画家笪重光在其所著《画筌》中把绘画的要求提高到“抒高隐之幽情,发书卷之雅韵”的境界。从中可以得出结论,“书卷气”这一概念虽然源自于书卷,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并没有完全用来形容书卷本身,而是要求绘画、诗书要像“书卷”一样具有一定的文化品位。“书卷气”是一个极富饱含文化感的精神概念,用它来形容其它艺术形式应具有像书卷一样的品质特性是再恰当不过了。

2.1.2 “书卷气”概念在书籍装帧艺术中的定义

我们这里所讲的“书卷气”正是一种对书籍装帧中“气”的心灵体验,因为“书卷气”本身与书籍装帧的功能性是对应一致的。创造饱含“书卷气”的书籍装帧设计并不是通过公式化、机械化的装订后得来的书籍产品,更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书籍外在包装,而是要营造出能准确表现出这本书籍自身所要传达给读者的信息,达到美学与传达功能相互结合的效果,这才是书籍所应具备的精神之所在。

“书卷气”在书籍装帧艺术中具有含义模糊和多含义的概念特征,其本身具有相当宽泛的理解范围。所以,从多层次、多角度来分析阐述“书卷气”的涵义是十分必要的。

(1)我们所讲“书卷气”首先指的是它在书籍装帧中所展现出的文化特性。因为,书籍与其它商品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书籍本身是文化传播最直接的载体,是这一种特殊的商品形式,所以说饱含文化气质的书卷特征是书籍本身应该具备的特质。我认为这对于我们中国的书籍设计而言,这种特质是设计书籍之初必要

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的前提条件,“书卷气”对承载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邃的文化精神意义。

(2)“书卷气”所表现的是书籍装帧本身流露出来的内在气质美感。它所体现的涵义与西方设计艺术追求强烈视觉冲击力的观念不同,中国传统书籍装帧的“书卷”气韵的形成则完全是靠设计者对艺术美学的理解和感悟,将传统“气”的精神注入书籍的整体形态之中;因此,我们把“书卷气”称作中国书籍装帧艺术所独创的精神特质,它可以最大限度的将书籍装帧所具备的品位和格调展现出来。宋代大学者刘道醇、黄休复曾把绘画作品的等级分为“三品”、“四格”1,这说明中国人欣赏艺术从古代开始就对作品的品位和格调十分看重,由此可以看出这种审美方式已经根深柢固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中,同时也影响着中国人对书籍装帧内在精神气质的理解。

(3)“书卷气”创造的是表现虚实相生的艺术意境。这种意境在我国有着历史悠久的思想渊源和十分广泛的艺术体现。文学中讲求含蓄而又余味,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也常借助虚拟的艺术手段,创造出仿佛实景的艺术境界。其中绘画中讲求对空白的处理,虚实相生。“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是中国绘画艺术对简约美的最好总结,中国画最高深的境界就是以最少的表现元素展现最多情景。而在书籍装帧艺术中也常用“书卷气”来表现有虚实意境的书籍精神。

(4)“书卷气”更加侧重于含蓄美。艺术贵与隽永含蓄,切忌直白肤浅的表现。南宋诗人严羽曾说:“艺术创作‘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含蓄美的意义在于它不是将主体的意念和情思直接表露出来,而是以委婉和协调的方式创造出情深意长的艺术境界,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无穷的回味。也只有含蓄的意境,才能使欣赏者悟出其中的妙趣。

(5)“书卷气”的涵义也会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发生演变。从语言学中对语言发展规律我们可以知道,无论哪种语言词汇所表达的概念,其内涵都在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另外,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使社会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外优秀的文化也让我们的所逐渐接受。所以,“书卷气”的内涵也必然会在时代的变迁中不断地抛弃一些陈旧的方面,同时也会增添更加符合时代特征的元素。

现如今,整个设计行业在商业化的市场环境下人们过分强调设计的商业属性,而丧失了民族性和传统性的文化属性。现在的书籍商品特性已经使书籍变得越来越商品化,“商品性”的特征尤为突出,这种特性的出现不能不说是对中国装帧艺术中的传统审美观念一次思想的强烈冲击。当面对现代商业社会所讲求的“商业气”和“广告气”的时候,中国传统“书卷气”的文化精神是我们有必要反思的,现代书籍设计是否还仍然需要“书卷气”。好消息是现代中国艺术界开始提倡“回

第2章 探究“书卷气”概念由来

归古典,回归传统”,这不得不说我们对传统和古典的书籍设计又看到了希望。其实,它们对这个商业化图书市场仍然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2 传统的书籍“书卷气”体现元素

2.2.1 “形”

书籍装帧中“书卷气”的体现,书籍内在与外在所展现的“形”是最直接的体现元素,它主要包括书籍的包装造型、图形以及版式等方面。装帧是书籍的外衣,书面是书的衣冠,力求简练、质朴有艺术特征。要在众多本书中吸引住读者的眼球,并能让读者情不自禁的去翻阅它,并久久不愿放下,这样的书籍设计才算是成功的。当然,靠哗众取宠的外表是绝不可取的。人们在翻阅浏览书籍的时候其实是一个人与书籍之间相互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这个交流过程中书籍所承载的信息才能传递给读者。书籍装帧是一个审美创造的设计过程,设计形式美的书籍给读者创造了吸引眼球的视觉印象,继而吸引读者更深的探究书籍所承载的信息内容,从而形成富有感性意味的情感印象。

中国传统书籍装帧形式历史由来已久,中国的古人对万事万物都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目的是在实践中探索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形式美和功能美的统一,赋予书籍永恒的精神内涵。从具备了汉字“六书”的六大构成类别的甲骨文开始被称之为现代汉字的鼻祖。到了殷商,青铜器上的铭文,帛书的文字崇尚以右为上、以左为下,从上到下,先右而左的书写方式。而这种文字书写的顺序和翻阅书籍的形式,一直延续了很长历史时期,直到现代书籍出现才发生改变。

在中国古代能最早的将文字载体称为书籍是已被学者认同的简策书,因为它已具备了书籍装帧程序中的一些最基本形态。但简策书仍然沿袭了甲骨文、金文

的竖写直行、由右而左的书写形式。帛书继承简策书的版式特点,出现了朱砂或图2.2 中国古代传统书籍装订形态

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墨画的行格,实际上包含着美学和实用的因素,它虽然受到简策书影响,却包含有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主观思想意向。

帛书出现后,人们为了更好的方便携带和阅读,又陆续发明了卷轴装书、旋风装书、梵夹装书、蝴蝶装书、经折装书、包背装书、线装书等种类繁多的装订形态(见图 2.2)。如此的书籍造型形态多样化,不禁让其他国家都为之惊叹。这几种书籍的书写形式大体上都是相似的,其中旋风装书中的内文页是正反两面书写,其它形态的都是单面书写,但是它们在版面结构上并没有很大的不同。

书籍装帧形态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改进、再创造的过程。直到到今天,以上中国历史上所出现过书籍装帧形式仍然在保持着它的生命力,在当今书籍装帧形态中仍然被设计师所采用,现在我们仍能在一些强调文艺性、纪念意义的画册或者是名人字画类装帧作品的包装装裱上看到比如线装、卷轴装、经折装等工艺造型的装帧形式,这些装帧形态仍然延续着他们的市场生命力。

另外我们还不能忽略的就是图案纹样的作用。中国传统书籍装帧对图案纹样的选择十分的谨慎和考究,书籍外包装上的图案纹样都是书籍“书卷气”气质的外在表现元素,它和不同书籍的文化层次和受众人群的等级有很大关系,如皇家所要用的书籍,在外在装潢上图案要以龙凤为主,以华丽和典雅为追求。中国是有着丰富艺术资源的国家,各种图形素材数不胜数,它们所表达的信息也各不相同,中国国代图形样式中有的表现的是阶级属性,比如古代官员的官服上动物图案,不同动物代表不同品阶的官职;有的表现出人们生活状态,比如剪纸艺术的图形样式。这些丰富且富有内涵的图形元素都可以成为表现书籍内涵提供充足的素材来源。古代的书籍中先人也常用图案来装饰,常见的有荷叶纹、莲花纹、云龙纹、忍冬纹等纹饰,它们都体现了中国古人的精神观念和审美追求。

总之,中国传统图形是讲求“言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它的涵义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它是人们表现自然和宇宙万物的形式,也表达人们的心灵活动,也是古人对“气”追求的表现方式。中国古代书籍装帧以造型与图形表现“书卷气”,所以“形”是书卷气的基础,将“形”作为为书籍设计的起点,用“形”去体现书籍装帧饱含的生命活力,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第2章探究“书卷气”概念由来

图2.3 色彩各异的书籍

2.2.2 “色”

色彩表现是传达设计师心态情感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不同的色彩传达给人一不同的心情感受,就像是一面镜子映射出书籍所承载的各种信息内容(如图2.3)。色彩在绘画中被艺术家称为第一视觉语言。同样,书籍装帧中的色彩表现包含于图形、文字、纸张渲染等各构成要素中,同时在书籍的“书卷气”意蕴含意中,色彩亦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对塑造书籍的个性和表达情感上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如红色的跳跃、温暖;蓝色的消沉、抑郁;黄色的安静、祥和;绿色的宁静、稳定等等。它们有的表现出温柔和谐,有的表现出热情奔放,有的又表现出含蓄。

传递事物的表情与心绪是色彩的一个重要特性,设计师要把色彩作为一种表达的语言形式;色彩的运用不能只根据设计师本人对色彩的偏好来决定,而是紧密贴近书籍所承载的内容情感来决定究竟该用哪种色彩搭配来烘托出内容所要传达给读者的心理感受。对色彩的认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理解也是大不相同的,地域的差异导致人们的审美习惯也不同,比如:在中国,人们的传统对“丧”事的视觉表现通常是用白色,而日本则完全是用黑色表达。所以设计师在对待每一种色彩与配色的表现,都要在设计之前充分去理解和研究设计对象的民族性和国情,必须谨慎对待。因为不同色彩表现传递给读者的情绪是各不相同的,运用恰当得体的色彩是对读者审美情感的负责。

总之,当书籍设计之初的时候,设计师在充分理解书籍内容所饱含的情感主题基础上准确的选择各色彩之间的搭配,可以说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当然,除了书籍的内容主题决定色彩运用之外,书籍的题材命题、构图结构、读者人群定位等形式因素也制约着色彩的运用。因此,书籍装帧设计的色彩运用不是仅凭设计者的个人喜好来定,它受到一系列具体因素的制约。在进行色彩的选择运用时,设计师一定要做好市场调研,对书籍内容进行准确的定位,做

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到“为特定的内容主题找到最恰当的色彩与组合方式”。这就要求掌握色彩运用不仅需要设计师对色彩感受拥有敏锐的知觉,还需要设计师根据书籍的内容进行理性的判断。除此之外,由于印刷方法的差异和不同品牌油墨的特性使得相同颜色在相同的材料上所表现出的色相出现不可避免的细微差异。因此,我认为书籍设计师对印刷色彩专业方面知识的了解也是非常必要的。

东方人对灰色调情有独钟,所以我们现在经常看到许多当代亚洲书籍装帧设计的优秀作品,设计师在选择色彩一般都采用了黑白灰三种颜色来表现作品的层次感,这种色调相比其他色彩组合相比体现出调和、稳重、统一和谐的艺术效果,更加容易与其它色彩协调整体画面色彩平稳的关系。

色彩作为书籍装帧设计中重要的设计要素,只有在具体运用中尽可能准确地体现书籍所要传达的内涵和充分理解色彩的语言基础之上,才能创作出极富美的视觉感染力,完成美化读者的心灵的作用。

2.2.3 “材”

图2.4 《书籍设计四人说》此书用2025种纸张印制,是强调书籍形态和功

能相结合的一本书。

书籍的材料是最直接与读者接触的部分,所以它也是书籍设计师表现设计形态的最直接载体。设计师的书籍创作过程必须依靠各种设计材料要素之间的合理配置才能得以实现,比如书籍设计所选用的纸张和印刷工艺等,只有它们搭配得当,才能最好的在作品中实现设计师想要表达的设计创作意图(如图 2.4)。换言之就是说设计师在设计书籍的开始,就要根据书的体裁内容、风格样式、采用图片等因素,选用那些符合其特点的纸张,这样不但能有效的提高书籍文化品位和

第2章探究“书卷气”概念由来

艺术个性,而且能使书籍设计更加贴近作者的写作理念。

在历史的变迁过程中,书籍所采用的材料也随着人们的认识和科技的进步不断更新换代,从最原始的绳编,到后来出现帛绸织品、羊皮纸到纸张的发明与运用,这些知识传播媒介所用材料的更新换代也产生出迎合不同时代特征的审美意识。书籍材料发展到今天,在运用途径上已十分广阔,在市场上可以轻易寻得各种质地和肌理效果的特种印刷纸张,如果再巧妙地把绳、线、布、皮、木、铜、金等各种天然材料和工业材料运用到现代的书籍装帧设计中去,必将丰富其设计的表现语言。

书籍的材料质感可以引起读者的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和嗅觉的感受,这就是书籍的“五感”;这些感受对于书籍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灵感来源,因为阅读书籍的过程不仅是为了满足读者的精神需求,还要通过切实的身体感受来获得更多的体验。日本著名书籍装帧艺术大师杉浦康平先生曾把书籍五感提高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他曾经说:“书籍五感是设计思考的启始”,意思就是说如果一个书籍设计师对五感没有明确的意识,那么他只能算是个简单的书籍平面装潢师。书籍给读者传递各种各样的感官感受;首先是视觉感官,书籍本身是一个依靠视觉传递信息的商品;其次是听觉感官,比如书籍在翻阅过程中所发出的声音,然而真正的聆听是心灵能读出书中的声音——作者的心声;第三是嗅觉感官,书香除了纸张本身,印料本身的味道,更重要的是与书相关的各种气息;第四是触觉感官,读者触碰书籍的同事对自身心灵有震撼作用,柔滑的、粗糙的、富有机理感的等,可以说触感是书籍与读者之间最直接的感受;最后就是味觉感官,这里说的味觉是抽象的品味体验,它绝不是口舌带来味道,而是一种审美的品位,一本好书一定是在书籍四感的基础上升华到让心灵得到陶冶的“品味”的雅境。这五种感觉的综合作用,使读者完成了阅读的心灵体验,形成对整本书的内在和外在的感官印象。

书籍装帧是设计的艺术也是造型的艺术,各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性质,比如不同材料的所表现的机理效果可以赋予书籍独特的机理美感,读者在翻阅的过程中能直观的感受到不同机理所带来的心理感受。这就要求设计师在选择材料时做到合理、适当,尽可能使材料的独特个性与书籍所表达的内涵有机结合,达到和谐巧妙的统一,可以使书的功能性和艺术性展示出非同凡响的效果,引起读者的各种心身感受,产生出全方位独特的审美体验。

2.2.4 “文”

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图2.5 《朱熹千字文》

在当今的电子时代,我们的书写越来越少,都是靠敲键盘来进行录入,靠ABCD 来传达文字,导致我们对文字的理解越来越薄弱。这可以说是中国汉字美的一种缺失,说得严重点,是种伤害。甚至很多作家也已经不用笔书写了,基本上改用电脑了。对文字的理解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书法、文本形成中国书籍的最基本元素,所以文字是我们所说的书籍美当中,一个基本的,最应该懂得的,也是最重要的元素。

与现代的一些图片杂志、摄影画册不同,传统书籍中“文字”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他是书籍功能性中最重要的信息传达功能的依托体。世界上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文字样式,比如汉字的表意,阿拉伯文字的表音等,这些不同国家和民族宗教所使用的文字都是几千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们都为各自服务的民族历史和文明的前进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都知道,汉字中国文化的“代言人”,同时他也是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经历了从岩石、陶器刻绘、甲骨、金、篆、隶、楷、印刷字体等历史的演变。真正的书籍装帧艺术在雕版印刷术以前,文字的形式都是以书法的艺术形式存在的;中国的书法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艺术表现形式,其周边国家,如韩国、日本等国家的文字系统都深受中国书法文字的影响。书法文字是中国艺术当中最能代表中国民族文化的精神符号。

中国书法对中国书籍装帧艺术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其主要表现在书籍所饱含的文化内涵、设计理念、风格样式以及书籍所需的字体设计等方面。宗白华先生曾写道:“西洋人写艺术风格史,常以建筑风格的变迁作为基础,以建筑样式划分时代。中国人写艺术史,没有建筑的凭借,大可以拿书法风格的变迁来作主体形象。”“书法成了表现中国各个时代精神的中心艺术。”[1]所以,可以说文字书法对中国文化承载的文字书籍和书籍装帧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书法和书籍装

第2章探究“书卷气”概念由来

帧都要讲求“书卷气”,对审美层次、文化修养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书法在历史上曾经给予了书籍装帧强大的艺术表现力,自古以来,很多书法名家在创作书法作品的同时也参与过书籍的装帧创作工作,而很多书籍装帧艺术家也有很多去学习书法,例如:唐朝的张彦远既是一位书画家也是一位书籍的装帧家;唐朝大书法家褚遂良在书籍装帧艺术上也有一定的造诣;现代著名装帧艺术的开拓者、书画家钱君陶先生曾说过:“学书法,对装帧更有直接的关系。”从这些人身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书法艺术的修养是装帧设计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因为书法是设计者灵感的重要来源。

本章小结

“书卷气”一直是书籍装帧艺术中重要的的一个概念,其含义也一直是模糊抽象的,要想解读它在书籍中的真正涵义,就必须从中国古代哲学中对“气”的理解开始,只有弄懂了什么是“气”才能理解什么是“书卷气”。本章从中国古代哲学中对“气”的解释开始,逐渐让我们了解“书卷气”的概念;从“形”、“色”、“材”、“文”四个书籍体现元素基础上解析“书卷气”在中国传统书籍中是如何体现的。

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3章分析近代国内外书籍装帧设计的艺术形态

对于近代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书籍装帧设计,从艺术的形式上做比较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由于我国对外来书籍装帧的文化精神缺乏深入的研究,盲目的“拿来主义”导致大量的抄袭国外书籍装帧艺术的表面形式,有人甚至提出“打倒‘书卷气’,中国装帧艺术才能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阻碍我国书籍装帧艺术发展的绊脚石”等反传统的观点。因此用当代人的审美眼光,将西方文化作为参照物对其文化精神作分析,运用“比较学”的研究方法对外来文化和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两者进行对比。中国书籍装帧艺术如何利用当代世界优秀国家的文化精神来激发本民族的艺术创造潜力,是我国装帧艺术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3.1 国内书籍装帧设计的艺术形态

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是我国出版事业发展的60年,也是我国书籍装帧艺术不断发展的60年。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出版行业的蓬勃发展使我国的装帧艺术家门的艺术才华不断的体现,他们在对书籍装帧本身的设计创作,也同时影响到读者的审美观和审美需求。如今,当我们在书店中拿起一本装帧精美的图书的时候,不禁感叹我国的艺术文化发展所带来的成果是多么的巨大。

3.1.1 建国初期的书籍装帧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始,中国的出版事业就开始展现出新鲜的面貌,开拓了我国书籍装帧艺术的广阔前景。

50年代的装帧艺术大多采用庄重的设计形式,许多杂志封面都是充满了建设新中国火热的的革命热情;其中1951年出版的一件极富有代表性的作品《毛泽东选集》,它的封面设计,简洁、庄重、大方,得到了书籍装帧界和读者的广泛好评。这个时期的许多书籍作品都是封面大量采用五星和国徽中的图形,如:镰刀、铁锤、红星、橄榄枝等公认的一些革命象征图形符号,这些符号的运用显得书籍的封面过于单调并缺乏艺术性。书的内容字体采用的也是庄重严整的字体,色彩的运用也是稳重的色调,因为是铅印的缘故,所以一般不会超过三个颜色,更加充分表现出此类书籍的严肃性和革命性。

此外,受到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宣传画的影响,使得这个年代的书籍设计风格主要采用了突出装饰感与形象塑造写实的手法;装饰上多选用了象征革命的符号和民族图案;插画风格是采用写实的绘画。这正是因为我们当时刚刚成立新中国

第3章分析近代国内外书籍装帧设计的艺术形态

的缘故,书籍装帧艺术受到了当时政治,和当时落后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其所用的材料和印刷水平都相对低下,再加上当时我国书籍装帧设计者对艺术理解层次不够深,设计的作品受到了思想的局限,虽然我们也能找出一些较为优秀的作品,但是不得不承认,有相当数量的书籍封面因为缺乏艺术美感而显得设计形式的简单化。

转折点出现在1958年,文化部出版局下发了《关于举办全国书籍装帧插图展览会的通知》,通知指出:“书籍的装帧插图,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出版社除了必须首先注意书籍的内容质量之外,还应重视装帧插图工作,使书籍的内容思想和艺术形式构成完美的统一。”通知还指出,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书籍的装帧插图水平,在出版社和美术工作者的相互共同努力下,有了一定的提高。部分书籍的艺术设计,已注意到形式必须与内容一致的原则和民族传统的继承问题,出现了一批比较好的封面和文学著作的插图”。同时还提到“有相当多的封面,或者没有经过设计的,或者千篇一律的单调乏味的图案和色彩”。这些话基本上概括了50年代中国装帧艺术界的面貌,并为其今后的发展制定了规范的框架。

中国的书籍装帧艺术在“百花齐鸣、百家

争鸣”双百文艺方针的指引下,1959年至1965

年中国装帧艺术呈现出了第一次欣欣向上的繁

荣时期,为后人留下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好作

品;如《青春之歌》(见图 3.1)、《王贵与李香

香》、《红岩》、《安徒生童话》等等,这些优秀

的作品对今后中国装帧艺术风格的发展和设计

思想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这个时期的书籍的艺术特征已经摆脱了新

中国初期书籍封面设计的单一化、模式化的套

路,开始注重设计的艺术性;革命政治性的书

图3.1 《青春之歌》

籍设计也逐渐舍弃了镰刀、锄头等图形,取而

代之的是运用革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为元素的图形表现手法。文化类内容的图书,由于印刷技术采用了铜锌版铅印的形式,也开始将民族图形装饰纹样和体现本民族的色彩运用到书籍设计中去,充分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特色和审美情趣。

新中国装帧艺术在这个时期开始不断的探索中逐渐走向了艺术的成熟期,其

表现在对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精神的传承,装帧设计者们摆脱了建国初期的政治题

材形式的束缚,将本民族的艺术精神作为创作的营养成功的运用的作品中。同时,对书籍设计的整体性开始在设计工作者们中引起的注意,一些装帧艺术工作者提

中国现代小说发展的脉络 (精选范文)

中国现代小说发展的脉络 中国的小说经历了一种从个人到大众,从庙堂到社会的锐变,小说不再成为人们消闲的工具,而是越来越成为反映社会现实,有益于民生的文学样式。这与五四以来的白话新文学的发展不无关系,正是白话文学的提倡,才使得人们从华丽辞藻,追求韵律的古典文学写作中解放出来,关注文学本身,关注“为人生”的文学,因此,现当代小说的发展时间并不长,确在这很短的时间中,诞生了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一方面源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向前发展,为广大作家提供了广泛的创作平台,也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另外一方面新时期以来,对“人”自身的发觉,也为作家表现人生,挖掘人性,提供了很好的意识导向。 总之,以五四为开端,中国的现当代小说历时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从最初的思想启蒙,到后来的战火硝烟,再到意识形态的强加,最后到了新时期这种百花齐放。中国现代小说积累了丰富了的作品与理论形态。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浪漫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现代浪漫主义思潮是自由精神普遍深入到情感领域的产物.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萌芽于20世纪初,到五四达到高潮。

五四运动时期:五四时期浪漫主义思潮发生分化.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并没有消失,而是在低谷中探索,它大致沿着两条途径发展:①是由五四浪漫主义蜕化出30年代的田园牧歌型的浪漫主义,;再到40年代浪漫主义,一度回归文坛中心,新时期则再次复兴,不久它就整体性地消失在80年代中期涌起的现代主义潮流中了;②是与政治结缘,由革命浪漫主义蜕变为文革时期的伪浪漫主义。 30年代后半期:在国内政治生活中提出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任务,在文学方面则要求左翼文艺界以民族统一战线的立场调整文艺路线,其中包括重新评价“五四”文学,评估浪漫主义的地位和作用,以拓展文艺的社会基础。这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家是郭沫若 40年代:这个时期的浪漫主义思潮回归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它作为一种因素融入现实主义,对现实主义思潮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代表是:胡风。还有一个以徐讠于、无名氏等为代表的“新浪漫派”,新浪漫派赞同创造社的文学观,坚持“情感表达的自由”,代表作有:徐讠于的《阿拉伯海的女神》。 30年代末到整个40年代:浪漫主义思潮从地域条件方面获得了回旋的空间。代表作家是:解放区的丁玲和孙犁,国统区的路翎。把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和“精神奴役的创伤”落实到创作中,转化成“人民底原始的强力”和流浪意

中国现代化论文

对中国现代化的一点思考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什么是现代化、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及意义、中国现代化的阶段划分进行了描述及理论介绍,同时就笔者自己掌握的文献资料从探讨我国现代化存在的问题的角度,对我国现代化存在的不足与现状提出了一些观点与看法,同时结合实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与构想。党的十七大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主题,这一主题的核心就是发展,现代化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必经阶段。党的十六大也提出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因而加大对我国现代化的研究力度是当前的趋势与重点。 关键词:中国现代化,内涵,体制,理性,小政府、大社会,公民素养 一、定义 当前我国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时期。那么到底什么是现代化?现代化的涵义又是什么呢?笔者通过翻阅相关书籍及文献,找到了如下几种定义。第一种认为所谓中国现代化是指近代中国社会资本主义化的历史进程,亦称中国早期现代化或近代化;也有的学者认为现代化是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引发的社会生产方式与人类生活方式大变革,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动力,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过程。还有的观点认为现代化(近代化),是相对于传统农业社会而言,其过程就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工业社会或知识社会)的变迁过程,主要包括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及思想科学化、理性化。吴增基等人认为社会现代化是指一种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特殊社会变迁过程,是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先导,以工业化、城市化为主要内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变迁过程。上述的定义有的是国内通行历史教科书的观点及一些主流公认的定义,比较具有权威性。 笔者在网上找到了一些笔者认为比较完整的关于现代化的解释。 “首先社会现代化是一个高度综合的概念,它有四层含义。第一、社会现代化是社会领域的一种革命性的社会变迁,它包括: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两次转型,社会生产力和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的根本转变,国民文化和健康素质的大幅度提高,社会福利和社会公平的根本改善以及国际地位的变化。第二、社会现代化也是一个长期的有阶段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18到21世纪的400年里面,世界社会现代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第二个阶段是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在22世纪还有新的发展。第三、社会现代化是一场持续不断的国际竞赛,它包括:不同国家、不同民族追赶达到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赛,以及国内社会生活、社会结构、社会观念、社会制度的深刻变革。第四、社会现代化有国际、国内,相对和绝对两层概念。社会与经济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为什么?因为社会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人认为所谓的社会就是人类社会,人类社会是一个大概念,无所不包,而我们研究的社会特指社会领域,是小社会,它包括人口与健康、学习与工作、休闲与福利等12个分领域。在国家现代化里面,社会现代化、经济现代化都是国家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没有经济现代化,没有社会现代化,也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同时经济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基础,而社会现代化是我们的目标,社会现代化、人的全面现代化是我们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我们的目标是要提高全民族、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 笔者认为这一阐释更加具体与全面,笔者比较认同这一解释。 二、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当代大学生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当代大学生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机电工程学院丁勇近年来,海内外对中国文化走向的讨论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各种观点十分活跃。"新儒学 "、"新道学"、"文化中国"说、"新汉文化"圈、"儒家文化"圈、"太平洋时代"说等等。有人甚至认为21世纪将是儒学的世纪,是中国文化、东方文化的世纪。众所周知,进入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的中国开始面对一个日趋发展变化的国际环境,整个世界文化的格局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青年一代是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实践者,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价值与走向,这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与建设,对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了解和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它的基本特征、精神实质、优良传统和它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优良传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得到体现: (一)道德至上的人本主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内容。尤其以儒家为代表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后来的封建社会中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创造性的发展。必须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与西欧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人文主义在文化精神上存在着本质区别。中国人本主义以家庭为本位,以伦理为中心;西文人文主义则以个人为本位,以法治为中心。

中国文化重人,并非尊重个人价值和个体的自由发展,而是将个体融入群体,强调五伦,强调人对于宗族和国家的义务,即侧重人与社会(讲天人合一,治国齐家平天下)、人与人(讲和为贵,上下尊卑、长幼有序)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修养(内圣外敛,以德治国)问题,是一种宗法集体主义人学,是一种以道德修养为旨趣的道德人本主义。荀子有一段话讲得很清楚:"有社稷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已,不可得也。民不亲不爱,而求其为己用、为己死,不可得也。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得也"(《君道》)。西方文化中的人文主义重个体的价值,强调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契约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个性主义,它是西方民主制度和法律体系的重要思想基础。中国文化中的人本主义传统,对维系社会正常运转、人际和谐和人生修养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应当积极地挖掘中国历史上"重民"的思想精华,在建立和健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使其经过转化成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借鉴。而它存在着的消极因素的克服与改善成为我们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文化的必要。 (二)儒、道、法、佛互补。总体上看,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道互补为主体构架。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道两家思想为主体,并形成互补之势。从儒道两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来看,大体来说,儒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生活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伦理道德、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国民精神等方面的影响至为深远。道家、道教对中国传统哲学、文学、科技、宗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化有何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精)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化有何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默认分类2007-01-03 18:16:01 阅读973 评论2 字号:大中小订阅 促进: 一、传统文化是塑造当今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基础。虽然传统文化的内在理念是向内的,注重心性修养,但这种观念是解释社会与人的关系的一个归依。可以在具体的观念上,吸收西方的向外的思想,加强精神的释放性,但就文化体系的构成而言,传统文化仍应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基础。如何使传统文化现代化, 这是我们应该加强的一个基础。 二、传统文化以内治外,通过人的心性来规范外部社会,这是一个大的原则,与此相应,它的特殊功用体现在,传统文化具有一整套特殊的思维方法和理论。这些非常全面,思想文化资源异常丰富,它们与现代的科学文化观念结合,是提高科技创新力的一个重要源泉。 三、传统文化还有一个现实的功用,是对当代生活礼仪、社会秩序和人伦关系的规范和调节。西方的东西在中国根本不适用,中国重视现世/现世的人情,因此用传统文化来规范和打造新型的社会规范、礼仪, 是很现成也能够产生好的成效的事情。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强调“天人合一”,这是近代以来西方在引导世界潮流的时 候所想不到的。 近代化让人类对自然充满激情和干劲;现代化则让人类对自然极尽疯狂;中国传统文化却会让人类重新恢 复理智,融入、回归自然。

现代化,只有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建设我们的和谐社会。 阻碍: 旧的社会制度可以被消灭,但旧时代的许多东西会以文化形式沿袭下来,中国传统文化有五大主流落后习惯,目前仍在我们的社会和政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是政治上的专制习惯,二是经济上的轻利习惯,三是权力上的官本位习惯,四是用人上的宗法主义习惯,五是做人上的谦忍习惯。中国目前仍然受着这五大传统习惯的拖累,这五大传统文化习惯与中国的现代化及所要建设的现代制度是格格不入的,他们是中国现代化的绊脚石,中国要成为现代化的强大国家,就必须搬掉这五块绊脚石! 专制习惯有多种表现,现代中国深受这一习惯的损害和耽搁!最严重的就是那场文化大革命... 专制传统是阻碍中国现代化的第一大障碍,第二大障碍是轻利的文化传统,孔子那句经典教导已经成为了国人内心的价值观,“君子取义,小人取利”这使国人总不耻和羞于谈利,一谈利就联想到惟利是图的卑鄙小人,所以时刻不忘君子地说,“先小人,后君子”由于轻利我们过去经历了长期的艰苦朴素的煎熬,由于轻利,我们的国有企业的利益激励机制一直不到位,这严重地阻碍了国企的发展... 阻碍中国现代化的第三大障碍是从封建时代沿袭下来的权力上的官本位习惯,目前中国的官本位问题很严 重... 阻碍中国现代化的第四大障碍是用人上的宗法主义习惯,这也是中国的一大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任人唯亲,造成了我国的人力资源不能按才能优化配置,结果严重损害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第五项中国现代化的障碍是国民做人上的谦忍习惯,谦忍是国人的性格习惯,是传统文化塑造的。由于谦忍,当大使馆被炸,飞机遭撞时,我们以谦谦君子的风度忍让了...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谦忍的结果不是吃亏,就是被竞争所淘汰。中华民族需要

浅谈儿童书籍装帧设计(吕雯书籍设计论文)

浅谈儿童书籍装帧设计 姓名:吕雯 学号:20114654 书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人类的精神粮食,一本好的书籍可能会就此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所以书籍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不同年龄段的人也就需要不同的书籍,对于儿童来说,孩子们需要充满童趣和引人入胜的少儿读物。 18世纪德国诗人席勒把童心奉为艺术创作追寻的审美理想,他在《美育书简》中说:“在趣味的邻域内,即使是最伟大的天才也必须放弃他那至高无上的威严,亲切的俯就儿童的童心。”在他看来,只有自然率真的童心去“替代”至高无上的理性,才能给艺术注入生命。儿童喜欢怎么样的形象时设计者设计儿童书籍的重要依据。我认为这点我们可以从儿童画里寻找答案,他们创造的形象一般来说是他们心中的美好形象,儿童画表现的通常是一个现实和理想结合的世界。比如有时他们会去画自己,但画出来的自己一般都和外星人、机器人、或者动画片中的小动物相结合,儿童思维简单,他们并不喜欢像照片那样对世界进行详细描绘,而是习惯于跟随自己的主观感受去描绘现实生活,用丰富想象力对现实世界进行再加工。这就要求儿童书籍装帧设计必须在审美趣味上尽可能的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和口味。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之中最重要的“塑性”阶段,想要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无疑应该要从儿童教育入手。然而形象鲜明,色彩生动,充满童趣,积极向上的儿童书籍,对儿童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从儿童的审美心理出发,设计出丰富多彩,富有特色新意的儿童读物,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的课题。在儿童书籍装帧设计的艺术中,应该根据儿童太真活泼,感情真挚,富于幻想的特点进行设计,逐步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能力与感悟能力。使得他们在阅读书籍的时候,不断的获得美的教育,得到一个健康的成长。 儿童是一个很弱小的群体,他们的对外界的世界一无所知,所以一本好的书籍对于他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可以吸引他们的眼球,这就要我们设计得很标新立异,吸引眼球,合理的运用一下当下最热门的卡通人物和角色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这样的东西会让孩子很容易的去接受,不会觉得很突兀,故事情节也应该很简单明了,更利于儿童去接受,多在故事中表现出真善美的概念,让儿童从小的时候就能有一个正常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清楚的明白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同时也应该让他们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所以儿童书籍的装帧设计就变的尤为重要,优秀的装帧设计,在给予孩子们美的体验和感悟的同时,也极大的愉悦和满足了他们的精神世界,这对儿童书籍的装帧设计来说是很重要的意义。 儿童书籍装帧设计要求材料安全舒适,色彩鲜艳明快,形式丰富,具有浓厚的趣味性,这些艺术特征都离不开对儿童心理和顾客购买心理的把握和研究。丰富多彩、富有创意的书籍装帧设计不仅有利于吸引小读者去阅读书籍,陶冶他们的情操,逐步提高他们的动手制作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而且可以使他们在阅读时不断获得美的教育。因此,准确把握孩子的心理特征、阅读能力、思维模式特点等,是做好儿童书籍装帧设计的精髓,是设计师的重要责任。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心理特点是:探索,求知和好奇,因此对他们而言,书是了解和探索大千世界并将客观的外部世界转化为主观的精神世界最有效的桥梁,它将幼儿从感性思维逐渐引入理性思维,通过眼和脑的协调运用,从而进一步的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然而伴随他们心智成长的启蒙书籍直接会对培养兴趣爱好以及人格和价值取向等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的装帧设计必须有意识的去引导儿童去感知身边的世界,去懂得欣赏美,这是培养儿童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的关键所在。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心中都是充满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这个世界里面有各种

智慧树知到中国现代小说选读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现代小说选读》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 1、1917年,胡适在《青年杂志》(后更名为《新青年》)上发表()一文,标志着新文学革命的开始。 《文学革命论》 《文学改良刍议》 《人的文学》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答案: 《文学改良刍议》 2、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里提出了新文学建设的三大目标,不包括:() 平民文学 写实文学 社会文学 讽刺文学 答案: 讽刺文学 3、“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晚清知识分子()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中明确提倡新小说。 梁启超 鲁迅 郁达夫 郭沫若 答案: 梁启超 4、根据福斯特的定义,以下哪句话包含情节?()

国王死了。王后也死了。 国王死了,后来王后死于心碎。 答案: 国王死了,后来王后死于心碎。 5、我们通常把鲁迅先生创作的《狂人日记》视为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这篇小说发表于()年。 1914 1915 1917 1918 答案: 1918 第一章 1、1923年鲁迅发表了一则名为()的演讲,表达他对女性解放运动的看法。 《我的贞洁观》 《我的金钱观》 《傀儡之家》 《娜拉走后怎样》 答案: 《娜拉走后怎样》 2、以下关于小说《伤逝》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从子君婚后的作为来看,她认可“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模式。 恋爱时的涓生和子君的相处模式像布道者和学生。 婚后涓生对子君的主要不满,包括她不读书,不上进,和子君没有精神交流。 涓生很爱子君,所以不想让她出去工作。

恋爱时的涓生,从子君婚后的作为来看,她认可“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模式。: 答案.和子君的相处模式像布道者和学生。,婚后涓生对子君的主要不满,包括她不读书,不上进,和子君没有精神交流。 3、小说《伤逝》采用的是()的限制叙事进行忏悔。 第一人称 第二人称 第三人称 变化人称 答案: 第一人称 4、请选出以下关于小说《伤逝》的正确的说法:()。 《伤逝》的鲁迅先生写作的作品。 鲁迅先生写作《伤逝》小说是因为反对“恋爱神圣,婚姻自由”的思想。 《伤逝》讲述了一对青年男女从相爱到分开的爱情悲剧。 《伤逝》的女主人公名叫子君,男主人公名叫涓生。 答案: 《伤逝》的鲁迅先生写作的作品。,《伤逝》讲述了一对青年男女从相爱到分开的爱情悲剧。,《伤逝》的女主人公名叫子君,男主人公名叫涓生。 5、请选出不属于鲁迅先生创作的作品:()。 《伤逝》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朝花夕拾》 《故乡》 答案: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第二章 1、以下关于小说《沉沦》的解读,正确的说法有:()

中国法律现代化及其意义

中国法律现代化及其意义 内容提要:法律现代化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树立文明和良好形象的标志。中国法律现代现代化的标准是“中外通行”。当今中国法律现代化的关键不再是观念现代化而是制度现代化。法律现代化的切入点是实现宪政。当今中国法律现代化的经济基础已经具备,中国实现法律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是走“拿来主义”和“自上而下”之路。一百年前中国法律近代化中的主要教训是领导主体的腐败和理论指导的错误。 一、法律理念的内涵与功能 从词源上考察,“理念”(英语:idea,德语:Idee)一词源自古希腊文(ειδs)/(eidos),原意是指见到的东西,即形象。柏拉图在其创立的理念论中剔除了“理念”一词的感性色彩,用来指理智的对象,即理解到的东西。他认为,善的理念是理念世界的顶峰、最高的本体,认识只不过是对理念的回忆。这实质上是关于理念的客观唯心主义本体论的解释。 亚里斯多德继承并发展了柏拉图的理念学说,他认为客观的理念并不与事物分离,它存在于事物之中。圣·托马斯·阿奎那认为理念有三种存在:第一,存在于事物之前,作为神心中创造世界的蓝图;第二,存在于事物之中,作为事物的本质(大体相当于亚里斯多德所说的“理念”);第三,作为人心中的概念,即主观方面的思想。作为思想的理念与作为客观存在的理念,意义有所不同,一般把思想的理念称为“观念”。 十八—十九世纪的德国古典哲学重新规定了“理念”的含义。在康德哲学中,理念指理性所产生的概念,是理性应当追求的东西,但却是永远不能实现的理想,是不能达到的彼岸世界的自在之物。所以,黑格尔说:“康德诚然使人知道重新尊重理念”,“但关于理念,他同样只是停留在否定的和单纯的应当阶段。”黑格尔自己则将理念看作是世界的本质,是理性构成世界的元素。在自然哲学中,理念为自然界的本质,自然界发展到人出现,而人是具有精神活动的,理念再复归为精神,上升为自在自为的理念。黑格尔认为人类的法律、政治、宗教、艺术、哲学均为理念的表现。黑格尔虽然是从唯心主义角度来论述“理念”,但他那种融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于一体的“理念”,包含着合理的成分最多。 尽管“理念”的含义如此广泛,关于这一概念,至今尚无统一、确定的定义,但并不妨碍将它引入法律领域。康德早就作过这种尝试,他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的“泛论理念”一节中对柏拉图的“理念”进行了详细的评析以后,专门论述了“理念”对“制定宪法及法律”的作用。不过,康德并未提出“法律理念”这一专门概念。这一缺憾实际上可以说是由黑格尔补救的。黑格尔将法与理念结合起来,提出了“法的理念”这一专门术语,并给它下了一个简短的定义:“法的理念,即法的概念及其现实化”,“法的理念是自由”。德国的新康德主义法学家鲁道夫·施塔姆勒则在对法律理念进行专门研究后“将法律概念同法律理念作了区分。法律理念乃是正义的实现。”随后,英国的法学家罗伊德作了更深入的研究,他在1964年出版了一本《法律的理念》(The Ideao fLaw)的专著,“告诉人们如何来运用缜密的思想,分析法律的理念,达到至美至善之境。”虽然罗伊德未对“法律理念”下过定义,但他明确指出:“法律理念过去曾对人类文明有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我国,也有为数不多的几位学者对“法律理念”及其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台湾法学家史尚宽先生认为,“法律制定及运用之最高原理,谓之法律之理念。”以此为基点,史尚宽先生着重对法律理念与法律概念、法律目的、法律观念及法律理想之间的区别作了深入的分析。“法律之概念,谓…法律为何者?;法律之理念,谓…法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 ?《人的文学》的作者是五四时期因倡导“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而名声大振的(B)。 A.鲁迅 B ?周作人 C ?胡适 D.沈雁冰2?以一人之力,持续40载,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晚年又用7年时间完成了百万言学术著作《英国文学史》的著名作家是(D)。 A.穆旦 B ?林语堂 C ?冯至 D ?梁实秋 3?小说《湖畔儿语》以儿童的视线和体验,讲述一个苦难家庭的故事。其作者是(D)。 A.冰心 B ?冯文炳 C ?鲁迅 D ?王统照 4 ?发表于1917年1月《新青年》的《文学改良刍议》,其作者是(C)。 A.鲁迅 B .陈独秀 C .胡适 D .李大钊 5?曹禺在大学期间创作的《雷雨》1934年7月在《文学季刊》一卷三期发表,是由一位著名作家和编辑推荐的。这位作家和编辑是(D)。 A.鲁迅 B .茅盾C .老舍D .巴金 6. 1921年诗集《女神》出版,宣告了新诗的最终形成。《女神》的作者是(A)。 A.郭沫若 B .胡适 C .刘半农 D .鲁迅 7. 七月诗派重要的诗论家是著有《诗与现实》、《人与诗》、《诗是什么》的(D)。 A.田间B .胡风C .艾青D .阿垅 8.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散文诗集,并开“独语体”散文之先河的是(C)。 A.《呐喊》 B .《朝花夕拾》 C .《野草》 D .《坟》 9. 在众多小诗的作者中,最重要的诗人是深受泰戈尔《飞鸟集》影响的(D)。 A.汪静之 B .胡适 C .朱自清 D .冰心 10. 《教我如何不想她》流传甚广,并首次使用“她”字,经赵元任谱曲后,成为传唱至今的流行歌曲,这首诗的作者是(C)。 A.郭沫若 B .胡适 C .刘半农 D .鲁迅

书籍装帧:书籍装帧设计系列理论

书籍装帧:书籍装帧设计系列理论 假如书籍装帧犹如一组建筑,那么书籍封面无疑是这些建筑的外观。不管是西方哥特式的教堂,还是中国古典式的皇宫寺院,建筑外观都能体现出建筑的精神。而封面也是如此.将集中地体现书籍的主题精神.它是书籍装帧设计的一个重点。 书籍装帧设计需要象其它装潢设计一样.经过调查研究到检查校对的设计程序。首先向知识的企业主——作者,或者文字编辑.了解原著的内容实质。并且通过自己的阅读、理解、加深对自己所要装帧对象的内容、性质、特点和读者对象等等作出正确的判断。作为一名编辑需要对书籍的形态拟出方案。解决开本的大、小、精装、平装、用纸和印刷等问题。对于一个设计者而言。所关心的更应是如何在既定的开本、材料和印刷工艺条件下。通过想象.调动自己的设计才能.并使其艺术上的美学追求与书籍“文化形态”的内蕴相呼应。不只是停留在政治书籍要庄重大方.文艺书籍强调形式多样.儿童图书追求天真活泼。更要求进一步深入.达到对书稿理解尺度与艺术表现尺度在创作中的充分的和谐性表现。以丰富的表现手法、丰富的表现内容.使视觉思维的直观认识(视觉生理)与视觉思维的推理认识(视觉心理)获得高度统一.以满足人们知识的、想象的、审美的多方面要求。 封面的形式要素同样包括了文字和图形两大类.封面设计也同样需要突出主体形象。但从构思到表现都讲究一种写意美。表现在以文字为主和以图形为主的设计上.都是如此。 1.文字 封面上简练的文字.主要是书名(包括丛书名、副书名)、作者名和出版社名.这些留在封面上的文字信息.在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设计过程中.为了丰富画面.可重复书名、加上拼音或外文书名.或目录和适量的广告语。有时为了画面的需要.在封面上也可以不安排作者名有出版社名.让它们出现在书脊和扉页上.封面只留下不可缺少的书名。说明文(出版意图、丛书的目录、作者简介)责任编辑、装帧设计者名、书号定价等.则根据设计需要安排在勒口、封底和内页上。充满活力的字体何尝不是根据书籍的体裁、风格、特点而定.字体的排列同样象广告设计构图中所讲述的.把它们视为点、线、面来进行设计.有机地融入画面结构中.参与各种排列组合和分割.产生趣味新颖的形式.让人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 2.图形 封面上的图形.包括了了摄影、插图和图案.有写实的、有抽象的、还有写意的。具体的写实手法应用在少儿的知识读物、通俗读物和某些文艺、科技读物的封面设计中较多。因为少年儿童和文化程度低的读者对于具体的形象更容易理解。而科技读物和一些建筑、生活用品之类一画册封面运用具象图片,就具备了科学性、准确性和感人的说明力。 有些科技、政治、教育等方面的书籍封面设计.有时很难用具体的形象去提炼表现.可以运用抽象的形式表现.使读者能够意会到其中的含义.得到精神感受。 在文学的封面上大量使用“写意”的手法.不只是象具象和抽象形式那样提炼原著内容的“写意”。而是似象非象的形式去表现。中国画中有写意的手法,着重于抓住形和神的表现.以简练的手法获得具有气韵的情调和感人的联想。有人把自然图案的变化方法也称为“写意变化”,在简练的自然形式基础上.发挥想象力,追求形式美的表现。进行夸张、变化和组合。而运用写意手法作为封面的形象,会使封面的表现更具象征意义和艺术的趣味性。如《少年文艺》封面“少”字的大特写,好似飘扬的红领巾,给人一种联想.从构思到形式上都体现了《少年文艺》的个性。而变形的儿童读物封面,更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尔雅答案

鲁迅的《呐喊》《彷徨》(一):《呐喊》《彷徨》的底色和基调 1.《狂人日记》的作者是()。 A、胡适 B、鲁迅 C、巴金 D、老舍 正确答案:B 2.《祝福》收录在()。 A、《呐喊》 B、《彷徨》 C、《而已集》 D、《坟》 正确答案:B 3.《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向是()。 A、对封建制度和伦理道德的批判与揭露 B、对辛亥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及提出改造国民性的问题 C、对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索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4.《彷徨》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共.篇。() 正确答案:√ 鲁迅的《呐喊》《彷徨》(二):《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象 1.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祝福》 D、《故乡》 我的答案:A 2.鲁迅写作的爱情题材的小说是()。

B、《在酒楼上》 C、《伤逝》 D、《祝福》 正确答案:C 3.华老栓是下列那篇小说的主人公()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祝福》 D、《药》 我的答案:D 4.《药》采用了双线交错的结构,直指国民劣根性。√ 5.《狂人日记》表现了对封建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和揭露。√ 鲁迅的《呐喊》《彷徨》(三):鲁迅小说的艺术格局和语言创新 1.从结构上看,《呐喊》《彷徨》有三分之二均采用了()结构。 A、草蛇灰线 B、双线交错 C、横截面 D、意识流 我的答案:C 2.下列选项中采取独幕剧方式的是()。 A、《祝福》 B、《狂人日记》 C、《伤逝》 D、《风波》 正确答案:D 3.下列选项中采取仿传记体形式的是()。 A、《故乡》 B、《阿Q正传》 C、《祝福》

中国经济论文关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问题研究

中国经济论文-关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问题研究 论文关键词:农业特色农业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论文摘要: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有其自身基本特征,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也有其独特内涵。目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因此,必须采取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等措施加以解决。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强调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是党中央准确分析世界农业发展趋势与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全面把握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农业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科学选择。 1.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1.1 市场化程度日趋成熟。市场经济体制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制度基础。在这一时期,产品生产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自给,而在于为市场提供商品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着主导作用,市场体系日益完善,农业从生产成果到手段普遍商品化,除了农业最终产品即各种农产品外,各种中间产品、劳务和消费品以及其它农业生产要素,包括各种农业机械、化学肥料、农用化学品、良种及兽医服务等,都进入农业交换领域,甚至农民的生活消费也普遍成为商品性消费,农产品商品率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农业打破了内部物质循环的局限性进而实现物质的开放式循环,从自给农业发展为市场化农业。 1.2 工业装备普遍采用。工业装备是现代农业的硬件支撑。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和整个过程,逐步由播种机、脱粒机、饲草收割机、水利灌溉设备等现代机械取代人力畜力及手工工具。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拖拉机和配套农具广泛使用,欧美的发达国家先后实现农业机械化、电气化、联合化。目前,农业机械与计算机、卫星遥感等技术结合,新型材料、节水设备和自动化设备应用于农业生产,农田水利化、农地园艺化、农业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摘要:人类已进入21世纪,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使我们的现代化和民族精神获得新的生命形 式,是中国文化面临的新的历史选择。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 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青年一代是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实践者,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价值 与走向是我们当今学子需要学习和急待解决的问题。这对中国走向世界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现代化 近年来,海内外对中国文化走向的讨论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各种观点十分活跃。"新儒学"、"新道学"、"文化中国"说、"新汉文化"圈、"儒家文化圈”、"太平洋时代"说等等。有人甚至认为21世纪将是儒学的世纪,是中国文化、东方文化的世纪。众所周知,进入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的中国开始面对一个日趋发展变化的国际环境,整个世界文化的格局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 青年一代是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实践者,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价值与走向,这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与建设,对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优良传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得到体现: (一)重视伦理道德 伦理至上的观念文化与价值取向。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体现着一种泛道德主义的人文特点。这种传统伦理讲求的是在个人修养基础上处理人际关系或社会关系的准则与行为规范,这种准则在理论规范上可用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字来概括;行为规范则主要通过礼法或礼制来约束。这种伦理至上的文化特征的派生特点是:①它与宗法制度、专制政治相结合,形成了一整套尊卑分明、等级有序的身份取向制。②道德的法律化,即通过礼制来规范社会行为,形成重礼制、重人治、轻法治的社会格局。③群体本位主义,强调群体的认同。④重名分,重面子的社会习俗与社会心态。⑤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但这种道德的养成是为了群体的和谐与有序,即“修己以安人”。⑥重义轻利与重道轻器的价值取向。⑦儒学(经学)独尊并成为官学。这是伦理至上的一种外化。 ⑧以人为本和人道主义倾向(孔子的仁学、孟子的仁政、墨子的兼爱、佛家的慈悲之心)。 ⑨追求“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 (二)倡导和谐统一——以和为贵与中庸保守 中国文化重和谐统一,与西方文化形成强烈反差。中西文化这一重大差异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农耕文明和商业文明的不同特性。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农耕文明,表现出一种"静态" 的特征,重视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身心和谐等。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贵的和合精神最为典型地体现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中。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因而达到和

中国传统节日的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节日的现代意义 ——中秋节 人文学院11小学教育080311130、汪怡婕 当代社会处在全面变革的过程之中,中西古今各种文化因素错综复杂,在节俗文化上,同样有着多样化的表现。传统节日、新型政治节日、外来节日在当代节日习俗中都有一定的影响。比较而言,在广大农村,传统节俗的风气较浓厚,人们一般仍然过农历的各种节日。 在现代城市生活中,主要传统节日还有相当的影响,但主要为商家利用,作为经济活动开展的时机。毋庸讳言,无论城乡,传统节日的影响在消退。消退的原因如上论述,一方面是社会进程的客观原因,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实用性的季节时间提示意义与祭祀性的神性意义已经明显失效。传统节日在传统社会是重要的时间标志,它与生产生活都有密切关系。人们依照传统的农时在其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岁时节日,安排一年四季的物质与精神生活。进入现代社会之后,特别是引进西方历法体系之后,我们的主要生活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文化转型,由传统的农业社会时间体系进入现代工业文明的时间体系。我们的生活节奏不再是依靠观测太阳方位来确定,我们的时间计量依靠物理结构的钟表。因此,传统节日在现代生活中实在的辅助意义已明显消退,传统节日地位的下降,可以理解。但是,如果遵循社会演化规律,传统节日的变化只能是程度上的,或者是形式的变化,人们追求生活和谐、闲适,以及满足精神需要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因此我们可以从社会变化的角度来看待节日地位变化,但不能用来说明我们必须抛弃传统的理由。 另一方面,传统节日地位的明显下降是人为干预的结果。一段时间内,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有意漠视,甚至觉得是旧的风俗习惯,应该进行禁止、改造、抛弃。因此,传统节日所负载的精神层面有益因素,也被丢弃。因而导致传统节日的空洞化、表层化,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感觉大多只剩下回忆,传统节日的社会地位的急剧衰落,造成传统节日文化传统的中断。这种人为的阻断是当前社会出现节日文化断裂的重要因素。这种断裂的后果是严重的。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在“进步的代价”的借口下,聊以自慰?是否可以用旧习俗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为托辞,来表明我们“与时俱进”的姿态?我觉得对于文化传统的问题,应该特别慎重,尤其在我们这样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我们应该特别具有一种文化自觉意识。要珍重与呵护我们祖先传承下来的精神财富,为我们的后人留下一些念想。 一种事物是否为人们接受、认同,就看它是否具有认知的价值与生活的意义。传统节日是在数千年的文明传承中形成的时间生活传统。它不仅是一个时间段落标志,在节日之上,人们赋予了丰富的文化意义,节日表达着中国人的情感与信仰。它与中国人的精神联系紧密

近三十年来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两个话题

近三十年来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两个话题 从上个世纪80年代算起,近三十年来关于现代中国文学研究,在中国大陆和西方,都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 在中国大陆,十年文革期间,现代中国文学学科曾遭受严重冲击。随着“文革”的结束,尤其是改革开放的逐次展开,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文学研究“大致经历了‘重评’与学科复苏、思潮流派研究的流行、理论方法热、文学史整体观提出以及学科格局的调整等几个阶段。”[1]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大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进入相对繁荣的时期。其间阶段性的进展或热点包括“重写文学史”、“文学经典的颠覆与重构”、“现代性讨论与反思”、“女性主义和其他各种‘后思想’的引进”、“文学史观、编撰与史料”、“现代文学学科观念、方法讨论”、“期刊媒介研究”、“学科边界打破”以及“跨学科和交叉研究的兴起”等等。 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上个世纪80年代主要延续了60年代以来侧重于作家作品研究、文体文类研究的传统,同时开始关注不同时期、不同形态文学的整体状态,如清末民初通俗文学研究、新诗诗学、左翼文学乃至沦陷区文学研究等。进入90年代后,“西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显现巨大变化”。王德威将这种变化概括为三大方面:“‘理论热’成为治学的

一大标记”;“离开传统文本定义,成为多元、跨科际的操作”;“对有关历史论述的重新审视”,尤其是“对‘现代性’的探讨”。[2] 从上面简要的勾勒中可以看到:近三十年来,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现代中国文学的研究呈升温、扩张之势,也出现了一些双方都广泛关注的话题。下面,我主要谈谈在我自己看来仍具有较大学术研究空间的两大话题:清末民初通俗文学研究和现代中国文化文学期刊研究问题。 一.清末民初通俗文学研究 由于各种原因,清末民初文学尤其是通俗文学曾长期面临尴尬局面。首先是其学科和文学史归属问题一直纠缠不清。在古代中国文学研究中,鸦片战争以后的清末文学要么被省略,要么被当作一个尾巴一笔带过。在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中,受新文学传统影响,现代文学的起点被确立在五四前后,而此前的清末民初文学亦往往被当作铺垫甚至是对立面,很少得到正面意义上的关注。作为一种妥协方案,遂产生所谓“近代中国文学”概念乃至“近代中国文学史”学科分支。此外,在文学性质、价值的认定乃至审美评价等方面,除《海上花列传》等“狭邪小说”、《官场现形记》等“四大谴责小说”外,中国国内学者对清末民初文学、尤其是以“鸳鸯蝴蝶派”为代表的通俗小说,基本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国内现代文学界“重

书籍装帧设计的基础理念

1删繁就简这四个字对封面设计的构图来说,尤为重要。封面设计最忌画蛇添足。封面构图的艺术语言越简炼越好,一句话能说明白的就不要说两句,两句话能说明白的就没有必要说上三句,“妙语者不必多言”。如果一幅封面的构图能做到一笔不多,一笔不少,准确地表达精湛的艺术语言,是装帧家们的不懈追求。比如,有些封面应是成功之作,但失于繁琐,结果平平。就像有些电影镜头,本来在情节中通过人物的动势、景物的衬托、音响的效果已使观众明情达意,但偏偏要加上许多对白、旁白。有的封而构图为表现主题,用笔面面俱到,老怕画不明白.就越想多画,结果画得越多,越画不明白,成了恶性循环,弄得人们眼花缭乱而看不出优劣,最后必然适得其反。封而构图的艺术语言应当言简意赅:“以少少许胜多多许”,“一滴水见大干世界”。有的演员演戏,在一个感伤的情节中虽无一言,但掉下一滴眼泪就能传情给观众使之感受到她要述说的苦衷,“此时一泪胜千古”。一幅封而构图的艺术浯言,也要像一滴眼泪那样,“言有尽而意无穷”。封面设计的构图要“先做加法,后做减法”。最后落笔应当简约、鲜明、准确、生动。删繁就简是就艺术规律而言,决不是乱砍乱伐,否则会使构图空之无物.单调无趣。 2计白当黑中国画的构图很讲究“计白当黑”“宁空勿实”、“疏能走马,密不透风”。古人的这些论述,对我们今天研究封面的构图来说,非常有益。封面设计的构图基本上由两大部分组成,即实体形象和空白部分。空白是封面构图中不可缺少的,就像繁杂的建筑群中间要有一块广场、草坪一样。凡是成功的封面构图,除了其它因素之外,无不在疏密、虚实上下功夫,“知白守黑,得其玄妙”也。在封面构图中要善于利224 以调解统一,这种矛盾运动的形式所产生的节奏和韵律,能使封面的构图充满着音乐性和抒情性,令人遐想飘然,正如德国大文学家歌德所说:“韵律好像魔术,有点迷人.甚至能使我们坚信不疑,美丽属于韵律。 3象外之象封面构图的表现力的重要标志,就是看它能否超越自身,能否创造广阔、深邃的艺术境界,意在画外,撩动读者的想象之弦,使之余音袅袅。封面艺术的魅力和感染力,有时恰恰要到形式语言的外面去寻找,这种笔不到意到的艺术效果所体现出来的特有意境,能打破封而构图的有限空间.使人感到咫尺千里、意象无穷的艺术境界;无形中似有形,无色中似有色,无声中似有声。美国作家海明威把文学创作比作飘浮在海洋上的冰山,认为用文字直接写出的部分仅仅是露在水面上的1/8,而将隐藏在水下冰山的7/8留给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想象力去探测、去挖掘、去理解、去回味、去补充。“冰山之喻”能启迪作者如何去冲破图解的模式、因袭的成规、偏狭的思路,去开拓与深化封面构图的艺术容量。采用象征、寓意、比喻、隐喻等艺术手法都能使封面设计的构图超越自身,象外之象,画外之意,尽而有之。 4字体布局封面构图与其它造型艺术形式的一个特殊区别,就是必须包含文字,其书名、作者名、社名都要有合理的布局。我国古代绘画,注重诗、书、画三位一体,“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中国画构图的题诗、落款的章法和布局,对我们今天研究封面设计的构图,是尤为难得的典范。书籍封面的构图,同中国画的构图形式, 在图与字的关系上颇有相似之处,都是由于图与字的完美组合相得益彰。一幅封面的构图,离开了文字,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为任何封面都是靠文字和图象的有机结合来表现主题的,而书名又是对内容的高度概括。有的封面构图虽然没有图象,但借助书名等字体选择安排巧妙,同样能体现书籍的性质与特性.并富有美感。一幅完美的封面构图,文字与图象总是互为作用、和谐一致、情真意切、准确无误,使文字在构图中的位置达到只有此地绝无二处的境地,令人移动不得。同时要根据书籍的内容与构图的需要来选择字体,无论是美术字或书

我的中国现代小说观

---------------------------------------------------------------最新资料推荐------------------------------------------------------ 我的中国现代小说观 我的中国现代小说观科目现代小说审美研究班级 2010 级汉教一班姓名刘聪学号 20100511341 论中国现代小说中的人学内涵我的中国现代小说观欧金尼奥加 林在其《意大利人文主义》中提到过: 文学是人文学,文学是人性之学,文学是一门研究人的诚实 的学科。 从 19 世纪人类文化发展进入现代阶段,民族文学向着世界 文学进行形态转换的前提下,小说形态时代性总体衍变,由此形成 了现代小说。 现代小说在美学上可以说是现代名族的心灵史诗,在文化学上 则是世界公民的艺术表征。 当现代小说在 20 世纪中国由传统向着现代开始文化转型的过 程中生成之时,其根本性的关键就在于确立了现代小说的人学性质 成为重建国民精神的民族史诗。 文学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对人的描写、对人性的揭示、对人的思 想情感以及整个精神世界的表现。 那么,其人学的内涵具体是指什么呢?在对现代作家作品人学 思想的理解、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人学内涵可分成四大部分:人性、人生、人与社会、人与自然。 一、人性 1918 年底,周作人发表了一篇名为《人的文学》 1 / 8

的文章。 在文章中,他要求新文学必须以人道主义为本,观察、研究、分析社会人生诸问题,尤其是底层人们的非人的生活;作家必须以认真严肃的,而并非游戏的态度,去描写非人的生活,对改造社会持积极的态度,而且还要展示理想的生活。 将新文学的本质界定为重新发现人的一种手段,根本目标在促成人性健全发展。 人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人,文学是具有自我意识的文学。 相对于人的存在,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显示了它的规定性;而相对于文学的规定性,人作为文学的创造主体在一个非人化的世界面前得以确立了自身。 文学与人之间这种相应的创造性构成了彼此的同构性,即人通过对语言艺术的创造而创造自身,语言艺术通过人的自我创造而体现自身的文学性。 人们在紧张的生活节奏或疲惫不堪的焦灼期待之余,自然渴望得到一种心理情感的松弛,得到一种本能欲望的宣泄。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现代文化层次上的文学创作都具有鲜明的宣泄意味。 只是通俗文学是一种低层次的宣泄,侧重于放松自己,而现代派文学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宣泄,侧重于超度自己,或者说使人向类的自由升华。 在此,人的自然本性得到了两个向度的伸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