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长小组计划书

成长小组计划书

成长小组计划书
成长小组计划书

成长小组计划书

一、小组名称:职来职往

二、导师:高梅书

三、口号:职来职往前途宽广

四、组员:

五、理念(背景)

随着我国高校连续几年的扩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我国已步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进入到“大众化”阶段,一方面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为国家建设储备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但是,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也会显著增加,接踵而来的就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成了高校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介于这种就业现状我们“职来职往”成长小组意识到了就业的危机感,我们本着社工的专业价值和工作理念,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和收集的资料,通过组织一系列的活动,与组员进行由浅入深的交流,并向他们灌输一些面试技巧、礼仪等方面的内容,让他们从中掌握一些技巧从而在求职过程中更好的展现自我。

六、理论框架

我们小组的对象是大一的学生,我们认为他们尚未意识到外面社会上的就业形势,没有正确的自我定位,对自己以后的发展缺乏理性的思考,所以我们对他们的择业观、求职技巧等方面进行互相交流和指导。在交流过程中我们按照社工的原则和方法。

在小组的沟通技巧训练中,采用行为治疗法。通过细致的观察他们对于环境和外界刺激的反应,了解他们的心理并予以适当的帮助。行为治疗法认为,如果一种行为出现后能导致一种满足的后果,那种行为在日后继续出现的可能

性便会很高。因此,工作员会较多用正增强,给予正面影响,倡导积极心理,若组员能在活动中有较为积极的反应,会给予口头上的称赞,来增强这种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

社会学习理论提出一种新的学习形式,即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强调人的大部分行为是提供示范、观察和模仿获得的。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包括四个阶段:注意阶段、保持阶段、再现阶段和动机确定阶段。我们通过播放《职来职往》的视频以及进行模拟面试让他们从中注意和领会学习理论的四个阶段,为他们在以后的求职做好铺垫。

团体生活发展理论认为团体生活可以使个人相互认知,透过交流取长补短;可以使个人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互相关心帮助,有利于免除恐惧、焦虑心理,建立安全感,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七、目标及目的

目标:在交流中共同学习求职技巧,助人自助,共同发展

目的:1、组员互相熟悉和有效沟通,增加组员的互相了解。

2、为组员树立求职的信心,学习求职的礼仪

3、组员真正掌握基本求职技巧并观察他人的求职从中学到技巧

4、让组员在模拟面试中有效运用前几次活动中学习的技巧并从中发现优点和不足。

5、为组员理性确定以后的目标,并鼓励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向其努力,实现自我。

八、服务对象

1.对象:

2.特点:共同学习求职求职技巧,在求职中更好的展现自我。

九、小组的特征

1.性质:成长小组

2.规模:

3.聚会频率:每周一次

4.聚会时间:待定

5.聚会地点:待定

十、招募方法

1、通过联系人,宣传成长小组;

2、自制手绘邀请函;

3、亲自走访新生宿舍,宣传成长小组,为新生解答疑难,招募小组成员。十一、每节活动计划

第一节活动内容

Nice to meet you

日期及整节活动时间:待定

第二节活动内容Are You Ready?

日期及整节活动时间:待定

第三次活动内容职来职往

日期及整节活动时间:待定

第四次活动内容职场“冲冲冲”!!!

日期及整节活动时间:待定

第五节活动内容

Gathering

日期及整节活动时间:待定

十二、需要的资源

1.器材:根据每次活动具体准备

2.地点和设备:活动教室或者是户外,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安排。

3.财政预算:

十三、预料中的问题和应变计划

十四、评估方法与标准

1.活动参与者出席情况;

2.活动参与着热情程度;

3.活动成员满意度评估;

4.活动参与者表现情况;

5.活动目标达成情况;

6.下次活动的准备筹划;

7.小组活动结束后成员的收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