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紫杉醇治疗乳腺癌的相关研究的综述1

紫杉醇治疗乳腺癌的相关研究的综述1

紫杉醇治疗乳腺癌的相关研究的综述1
紫杉醇治疗乳腺癌的相关研究的综述1

紫杉醇治疗乳腺癌的相关研究的综述

【摘要】:本文阐述了紫杉醇的独特的作用机理及现今乳腺癌的现状,主要是从给药途径和时间,用药方案,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方面对近几年紫杉醇在治疗乳腺癌方面的相关研究及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紫杉醇;乳腺癌;肿瘤;联合方案

紫杉醇是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其化学结构新颖 ,作用机理独特。实验研究证明,它对癌细胞的有丝分裂纺睡体有明显的毒性作用,是一种新发现的有丝分裂抑制剂。它与目前常用抗癌化疗药物作用机理的不同点,主要在于泰素是通过诱导和促进癌细胞中微管的生成,阻止微管正常生理聚集,抑制癌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纺锤体的形成,进而阻碍癌细胞的增殖,致使快速分裂的癌细胞被限制在有丝分裂阶段,从而使癌细胞的复制受到阻断而凋亡【1】。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变,乳腺癌已经成为摧残部分女性身体的恶魔,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资料统计,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它的发病常与遗传有关,以及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仅约1-2%的乳腺患者是男性。通常发生在乳房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男性乳腺癌罕见。这不得不让我们对着一疾病的重视。这使得把紫杉醇应用于治疗乳腺癌方面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并且根据大部分的研究这发现紫杉醇治疗乳腺癌有着非常好的疗效。下面就是紫杉醇在治疗乳腺癌方面的相关研究情况。

1给药途径及时间

紫杉醇在临床应用中单独使用的一般推荐剂量为150~175mg/m22静脉滴注3h,每3~4周1次,2~3个周期为 1 个疗程。美国 MD.Anderson 癌症中心率先将该药用于晚期乳腺癌Ⅱ期临床的治疗,使用剂量为200~250mg/ m2。联合用药时紫杉醇的推荐剂量为135mg/ m2,其他化疗药物的推荐剂量为顺铂80mg/ m2,卡铂350mg/ m2,阿霉素40mg/ m2,平阳霉素8mg/ m2【2】。

紫杉醇对肿瘤的治疗作用具有明显的细胞周期特异性, 若增加给药频率即可增加药物与肿瘤细胞接触时间, 提高药效。紫杉醇不仅能抑制微血管生成, 而且还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连续每周给药可防止肉眼可见肿瘤的生成。1992年Holmes 【3】报道了紫杉醇和阿霉素(ADM)联合化疗对于复发转移乳癌的初治效果,在第一天的 24小时内滴注紫杉醇125mg/ m2,第2天开始持续48小时滴注ADM 60mg/ m2,第 5~19天皮下注射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 - CSF)50um·kg-1·d-1。10例病人共接受96个周期的治疗,总有效率达80%(8/10),平均缓解期 5个月。

2用药方案

目前紫杉醇治疗乳腺癌的用药方案有单药治疗及联合用药治疗,因为联合用药比单独用药有更好的效果,因此联合方案治疗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1在单药治疗方面

1995年3月至7月,江泽飞等【4】单用国产紫杉醇(特素)治疗恶性肿瘤临

床Ⅱ期研究效果较好,他们对22位乳腺癌患者进行了此方法的治疗,结果是:22例用特素53次, 每例用药1~4次(中位数3次) ,累积剂量240~1 140 mg (中位数817. 5 mg )。全组均可评价疗效。近期客观疗效: 完全缓解3例, 部分缓解11例,稳定3例, 进展 5例, 总有效率63. 6%( 14/ 22)。14例有效患者均已再度进展,缓解期为2~7个月(中位缓解期3. 5个月)。

另外江丰收等【5】用紫衫醇结合化疗治疗30列晚期乳腺癌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应用含泰素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后,3例获得完全缓解(3/30),16例获得部分缓解(16/30),总有效率为63.3%。因此含紫杉醇的结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肯定 ,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值得推广为第二线方案。

2.2在联合用药方面

紫杉醇联合用药方案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改善了单药溶解吸收困难的问题,以其减少了部分副作用,其治疗效果是非常可观的,安全性也更高。

王深明等【6】的研究发现大多数研究对象可以耐受曲妥珠单抗和紫杉醇这两种药物的联合使用, 没有发现特殊的毒性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肌肉酸痛、皮肤感觉异常、脱发、关节疼痛和虚弱, 绝大多数的不良反应为轻度至中度。在疗效方面:19 例( 59%) 患者获得客观疗效( 4 例完全缓解, 15 例部分缓解) ; 7 例( 22%)疾病稳定。多数患者疗效出现在治疗开始后两个月内, 疗效维持时间平均为 10.5 个月; 疾病进展平均时间为12.2个月( 0.8~ 22.3 个月)。这种给药方式比较方便患者,也大大节省了费用, 使得辅助化疗药物和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的时间能更好地配合, 使患者易于接受, 并能取得满意的疗效其安全性也不错。与此同时刘欣等【7】用紫杉醇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 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也证明其疗效及安全性。

紫杉醇与其他化疗药联合治疗研究还有有以下几组报告。1994 年Gelmom 【8】报道紫杉醇与顺铂(PDD)联合应用治疗乳癌的结果,16例复发转移初治病人接受紫杉醇90mg/ m2,3小时滴注,PDD60mg/ m22每2周为一个周期,总有效率94%(15/16),其中CR25%(4/16),病变部位有皮肤、肝、软组织和肺:PR69%(11/16)。作者认为此联合方案对复发转移乳癌有较高的疗效。

Tolcher【9】报道紫杉醇和环磷酸胺(CTX)联合应用治疗乳癌的结果,20例复治病人接受以下方案:紫杉醇135mg/ m2,72小时滴注CTX600mg/ m2,每日一次连用 3 天,第 4~ 19 天皮下注射rhG-CSF 50ug·kg-1·d-1。总有效率 62 % (2 1/ 34),CR1例,PR20例。其中耐ADM 的13例中CR1例,PR6例,有效率 53.8%,这 13例病人用免疫组化法测定 P-170蛋白有表达。

目前研究过的联合治疗法还有王彬等【10】的卡培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研究,库建伟【11】的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研究,王晓凯【12】的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研究,湛永滋等【13】多西紫杉醇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研究等。其中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方面,多西紫杉醇是疗效优于阿霉素的最有效单药。根据研究【13】表明采用多西紫杉醇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对于初治或既往未用过蒽环类治疗的复治患者,联合阿霉素治疗, 而对既往采用蒽环类治疗失败者,则联合顺铂或希罗达治疗,总有效率为69.3 %,中位 TTP 8.5个月, MST 18.3个月。无论初治或复治病例, 转移脏器的部位及数目、 HER-2阳性或阴性以及不同的病理类型, 多西紫杉醇为主的联合方案均显示出了较好的效果, 而对既往蒽环类治疗失败者,多西紫杉醇联合其他药物治疗仍可能有效。

吴梅红等【14】报道了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方案用于治疗蒽环类和紫杉类

药物耐药的晚期乳腺癌也有一定疗效, 耐受性也好。他们回顾性分析 16例晚期乳腺癌患者,辅助、一线或二线治疗中曾应用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 出现进展后选用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化疗。具体用药方案为:吉西他滨1000 mg /m2静脉滴注第 1-8天; 卡培他滨 1000 mg /m2口服,2次 /d,第1-14天; 21d为1个周期。每周期评价毒副反应,化疗 3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有效率37.5%,其中完全缓解 1例( 6 .3% ),部分缓解5例( 31 .3% ),稳定6例 (37.5% ),进展 4例 (25.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 6到 7个月。

3临床应用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紫杉醇不管是单药还是联合用药在治疗乳腺癌方面都取的了可喜的成效。紫杉醇不溶于水,其注射剂需加助溶剂,毒副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增大。这些特点限制了紫杉醇的临床应用,也刺激了新制剂的开发研究。近几年来出现了紫杉醇的新型,如乳剂、胶囊、包合物、脂质体、纳米粒、凝胶、植入剂和药物释放支架等,其中应用较多的是乳剂和脂质体,两者均可减少紫杉醇的不良反应,而空间稳定型微型乳剂、空间稳定脂质体、隐形脂质体、前体药物脂质体则能有效避免网状内皮系统的捕获,提高紫杉醇血浆药物浓度,延长药物滞留时间,从而提高其抗肿瘤作用【15】。同时紫杉醇的不同联合方案应用与治疗不同时期,不同程度的乳腺癌,如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10】,治疗晚期乳腺癌【5】【11】【14】,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等【6】等,随着科学技的发展紫杉醇在治疗乳腺癌将会更加广泛而有效。下面为要介绍的是乳腺癌根治术后应用紫杉醇脂质体行辅助化疗的临床应用的28 例实例:

3.1 临床资料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对 28 例患者进行研究, 患者全部为女性患者, 年龄在 22~68 岁之间,中位年龄 42 岁, 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 29例, 全部患者均有明确病理诊断。

3.2 病例选择

术前经针吸穿刺病理诊断证实乳腺癌, 且有淋巴结转移, 符合以下标准: ①全部为Ⅲa 期的患者(T>5cm, N1); ②经检查无肝、肺、脑、纵隔淋巴结及骨转移的患者; ③有可评价疗效的客观指标; ④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 ⑤心电图无异常

3.3实验结果

试验组病人只有 2 例发生皮疹, 而对照组有 8 例发生皮疹等变态反应, 且试验组化疗前只需进行简单的抗过敏处理, 简化了治疗过程, 却有更好的效果。证实了脂质体包裹紫杉醇后避免发生类似聚氧乙基代蓖麻油与无水乙醇的混合溶媒所产生的变态反应。在末梢神经毒性及肌肉痛副反应方面,两组亦有显著性差异, 表明脂质体可明显减少紫杉醇注射液的毒性。动物实验证明紫杉醇脂质体静脉给药最大耐受量可达 200mg/kg, 而紫杉醇注射液最大耐受量仅 30mg/kg 【16】。骨髓抑制较为常见, 多在用药 7~10d 左右下降到最低, 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患者经格拉司琼止吐后基本能缓解。本组无化疗相关死亡病例。脱发的发生主要与蒽环类药物有关, 发生率较高, 但一般化疗结束后均可恢复生长, 无需特殊处理。我们认为紫杉醇脂质体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紫杉醇注射液具有相似的疗效, 但在变态反应及药物毒性反应方面优于后者。

4不良反应

紫杉醇虽然具有很强的抗癌活性, 但是它的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神经毒性、心脏毒性、过敏反应、心脏毒性、关节痛、肌肉痛、胃肠道反应、脱发、白细胞减少等【17】【13】,严重影响了紫杉醇的临床使用。学者们推测紫杉醇的不良反应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紫杉醇作用于细胞内微管系统, 而该系统遍布于体内所有的细胞,故紫杉醇的作用未能特异地靶向癌细胞,而是普遍作用于体内各种细胞。

目前紫杉醇是晚期乳腺癌解救治疗最有效的药物之一,单药和联合均显示很好的疗效。在腋淋巴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在葱环类化疗的基础上加用紫杉醇能进一步提高疗效,腋淋巴结阴性患者中紫杉类辅助治疗的地位尚不肯定;在紫杉醇辅助治疗中,缩短化疗间隙的密集化疗能进一步提高疗效。虽然在治疗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副作用,还有治疗技术不够成熟的我问题,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治疗方法的的改进;这些副作用也许将会减轻甚至消失。

【1】谢宝芬; 潘柏良; 紫杉醇的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 中国药业, China Pharmaceuticals, 2008年 15期

【2】孙燕,张湘茹,张和平紫杉醇治疗恶性肿瘤Ⅲ期临床研究报告[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999.15(4);241—245.

【3】Holmes FA et al .J Natl Cancer Inst , 1990;82:1247

【4】江泽飞; 宋三泰; 刘晓晴; 徐建明; 李彦博; 李家益; 单用国产紫杉醇治疗乳腺癌中华肿瘤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NCOLOGY, 1997年 06期

【5】江丰收; 孙玉蓓; 胡冰; 庄建生; 含紫杉醇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中国癌症杂志, China Oncology, 2002年 06期

【6】王深明; 殷恒讳; 李学瑞; 曲妥珠单抗每三周方案联合紫杉醇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药代动力学、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循证医学, The 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2006年 02期

【7】刘欣; 周芙蓉; 毕经旺; 紫杉醇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效果观察山东医药, 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2011年 03期

【8 】 woodcock MD et al. Cancer Res, 1990;50:4199

【9】 Tocher A et al. Proc ASCO, 1994;5:93

【10】王彬; 高会霞; 周希山; 卡培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医学信息(上旬刊), Medical Information, 2011年 09期

【11】库建伟; 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晚期乳腺癌山东医药, 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2006年 26期

【12】王晓凯; 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观察.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Drug Application, 2010年 16期

【13】湛永滋, 黄昌杰, 黄剑峰, 王湘萍, 李冬云 ;多西紫杉醇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 .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6年 2月第 11卷第 2期

【14】吴梅红; 王雅杰;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耐药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ians(Electronic Edition), 2011年 02期

【15】谢宝芬; 潘柏良; 紫杉醇的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 .中国药业, China

Pharmaceuticals, 2008年 15期

【16】李文军紫杉醇不良反应文献综述【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2, ( 4) : 【17】林聪丽, 李文峰, 潘晓锋紫杉醇所致 9例不良反应分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 ( 5)

紫杉醇在乳腺癌治疗的应用

紫杉醇在乳腺癌治疗的应用 目的:探究紫杉醇在乳腺癌治疗的应用。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诊断为乳腺癌的92例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取CAF方案即环磷酰胺、柔比沙星、氟尿嘧啶进行联合化疗;治疗组给予紫杉醇、阿霉素进行化疗。两组患者治疗一段时间后(一疗程,即3周),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肿瘤转移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1.74%,在治疗中出现腰椎转移1例,胸椎转移4例,这5例患者均及早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组总有效率41.30%,在治疗中发现腰椎转移2例,均及早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化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发热、恶心、呕吐等)。结论:紫杉醇在乳腺癌治疗中,其临床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荐,但真正的意义在于怎样预防乳腺癌的发生。 标签:紫杉醇;乳腺癌;治疗;应用 乳腺癌是女性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严重威胁女性的身体健康。其发病与诸多因素有关,如月经初潮时间早于12岁、生育第1胎年龄较晚(≥35岁)、孕妇生育后未哺乳等。轉移途径有局部扩散、淋巴转移、血运转移,其中较为常见的转移方式是淋巴转移。男性乳腺癌占男性全部癌肿的0.2%~1.5%,发病率约1%。乳腺癌关键是预防,成年女性要知道一些关于预防该病的一些常识。社会在进步,医学也在发展,治疗乳腺癌的方法也越来越多,紫杉醇作为新一代的化疗药物,紫衫烯环的二砧类化合物是其主要的活性成分,柔比沙星为恩环类抗生素,可抑制RNA的合成,也可阻止DNA的复制,采用紫杉醇、阿霉素联合进行化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1-3]。现将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诊断为乳腺癌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诊断为乳腺癌的92例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6例,所有患者均无其他转移,一般情况尚可。对照组年龄32~69岁,平均(45.0±2.2)岁,病程1.1~5.2年,平均(2.4±1.1)年,其中绝经前26例,占56.52%,绝经后20例,占43.48%;治疗组年龄33~71岁,平均(48.0±2.1)岁,病程1.0~5.8年,平均(3.4±1.0)年,其中绝经前28例,占60.87%,绝经后18例,占39.13%。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柔比沙星、环磷酰胺、氟尿嘧啶联合用药,其剂量分别为60 mg/m2、500 mg/m2、500 mg/m2,1次/d。治疗组:紫杉醇、阿霉素联合用药。阿霉素剂

人乳腺癌多西紫杉醇耐药细胞株的建立及其耐药机制的探讨

人乳腺癌多西紫杉醇耐药细胞株的建立及特性 李文静1,张磊2,赖娅娜2,唐金海3,钟山亮1,恽文3,赵建华1(210009 江苏南京,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省肿瘤医院临床检验中心1、科研科第三实验室2和普外科3) [摘要] 目的建立人乳腺癌多西紫杉醇(Docetaxel,Doc)耐药细胞模型MCF-7/Doc,初步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Doc低浓度逐步加量诱导法建立MCF-7/Doc耐药株;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生长曲线和群体倍增时间测定、MTT 法药物敏感试验及流式细胞术评价其生物学特性;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多药耐药基因MDR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经10个月的诱导成功建立MCF-7/Doc细胞株,可在100 ng/ml Doc培养液中稳定生长,耐药指数为亲代敏感细胞MCF-7/S的33.3倍,对其他多种化疗药物呈交叉耐药状态。光镜下,药物处理后细胞变圆变小、核分裂像减少;MCF-7/Doc倍增时间较MCF-7/S延长(41.6h vs 30.6h;P<0.01)。与亲代相比,耐药细胞处于G1期和G2期的细胞增加、S期减少;MDR1基因表达水平增高90.7倍,蛋白表达转为阳性,而雌激素受体阳性表达丢失。结论MCF-7/Doc细胞具有典型的多药耐药性,MDR1基因和蛋白过表达是其获得性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 [关键词] 乳腺癌细胞;多西紫杉醇;多药耐药;P糖蛋白 [中图分类号] R737.9 乳腺癌属全身性疾病,综合治疗非常关键,其中化疗是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 MDR)常导致治疗失败以及后期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严重威胁患者生存。多西紫杉醇(Doc)是在天然抗肿瘤药物紫杉醇的基础上,经结构修饰后获得的一种新型抗肿瘤药物,溶解性好,药效更优。临床实践表明,以Doc为主的联合化疗是乳腺癌、尤其是淋巴结阳性患者最有希望的治疗方案[1],但耐药问题也不容忽视,据报道其对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反应率为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BS),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第一作者:李文静,女,硕士研究生,主要方向:临床检验诊断学,电话:,E-mail: 通讯作者:赵建华,女,硕士生导师,研究员,主要从事临床检验诊断学及肿瘤学研究:电话:, E-mail:

紫杉醇

抗癌药物 ——紫杉醇 一、前沿 1963年美国化学家瓦尼(M.C. Wani)和沃尔(Monre E. Wall)首次从一种生长在美国西部大森林中称谓太平洋杉(Pacific Yew)树皮和木材中分离到了紫杉醇的粗提物。在筛选实验中,Wani和 Wall发现紫杉醇粗提物对离体培养的鼠肿瘤细胞有很高活性,并开始分离这种活性成份。由于该活性成份在植物中含量极低,直到1971年,他们才同杜克(Duke)大学的化学教授姆克法尔(Andre T. McPhail)合作,通过x-射线分析确定了该活性成份的化学结构——一种四环二萜化合物,并把它命名为紫杉醇(taxol)。 紫杉醇具有显著的抗癌活性和独特的作用机理,现主要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和卵巢癌等癌症。紫杉醇分子结构复杂,具有特殊的三环[6+8+6]碳架和桥头双键以及众多的含氧取代基。其全合成引起国内外许多有机化学家的兴趣。先后共有30多个研究组参与研究,实属罕见。经20多年的努力,于1994年才由美国的R.A.Holton与K.C.Nicolaou两个研究组同时完成紫杉醇的全合成。随后,S.T.Danishefsky(1996年)、P.A.Wender(1997年)、T.Mukaiyama(1998年)和I.Kuwajima(1998年)4个研究组也完成这一工作。6条合成路线虽然各异,但都具有优异的合成战略,把天然有机合成化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紫杉醇是目前已发现的最优秀的天然抗癌药物,在临床上已经广泛用于乳腺癌、卵巢癌和部分头颈癌和肺癌的治疗.紫杉醇作为一个具有抗癌活性的二萜生物碱类化合物,其新颖复杂的化学结构、广泛而显著的生物活性、全新独特的作用机制、奇缺的自然资源使其受到了植物学家、化学家、药理学家、分子生物学家的极大青睐,使其成为20世纪下半叶举世瞩目的抗癌明星和研究重点,包括寻找新的生物资源、化学全合成、半合成、衍生物制备、生物转化、生物合成、生物工程、构-效关系研究、作用机制研究、药理学和药效学等研究.2011年是发现紫杉醇结构40周年,对紫杉醇发现的曲折历史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以纪念这一伟大发现并纪念为紫杉醇的研究与第二代紫杉醇的开发作出贡献的科学家。 二、紫杉醇的制备 1.1 天然红豆杉植物提取 紫杉醇的最直接来源是对天然植物红豆杉属种的提取红豆杉属植物共11种,我国有4种及1种变种,它们分别是云南红豆杉、西藏红豆杉(又名喜马拉雅红豆杉)、中国红豆杉、东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又名美丽红豆杉)。由于这些植物数量极少,自身繁殖率低,生长缓慢,且紫杉醇的含量又极低(每千克干树皮最多只能得到50~150mg 的纯紫杉醇),生产1g紫杉醇需砍伐3~4棵60年树龄的大树。在这种情况下,要获得足够的紫杉醇用于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单纯靠从天然植物树皮中提取必将给红豆杉属植物的在自然界中的生存带来极大的威胁。但由于从树皮中提取紫杉醇的工艺已经成熟且工业化,因此,人们可利用人工栽培的方法来解决天然资源不足的问题. 1.2人工栽培

研究多西他赛解救治疗紫杉醇耐药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研究多西他赛解救治疗紫杉醇耐药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6-10-26T16:43:07.82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9期作者:宋振玉 [导读]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在阑尾切除术中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能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 266300 摘要: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解救治疗紫杉醇耐药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紫杉醇耐药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收治时段在2014年1月-2016年5月间;所有患者均实施多西他赛治疗,分析患者的耐药性、临床疗效、毒副反应以及生存情况等。结果:①耐药性:80例患者中,原发耐药率为40%,继发耐药率为80%;②治疗效果:客观缓解率达到65.0%,临床获益率为87.5%;原发耐药和继发耐药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③毒副反应:主要以IV级中性粒细胞减少以及III级白细胞计数为主;④生存情况:原发耐药患者的PFS为(2.74±0.45)月,继发耐药患者显示为(5.72±1.32)月,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紫杉醇耐药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经多西他赛解救治疗后,可获得较好的临床获益以及客观缓解效果,而原发耐药性患者对多西他赛治疗的反应差。 关键词:多西他赛;紫杉醇耐药;转移性乳腺癌;临床效果 紫杉醇和多西他赛是转移性乳腺癌主要的主要药物,但较多的临床研究表明紫杉醇与多西紫杉醇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交叉耐药性,但也有报道证实[1]使用多西他赛可以治疗紫杉醇耐药转移性乳腺癌。鉴于此,本次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时间段的紫杉醇耐药转移性乳腺癌患者80例实施多西他赛治疗,分析该药的安全性,现将全部内容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收治的80例紫杉醇耐药转移性乳腺癌患者(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间)为研究对象。其中,临床资料不全者、脏器功能障碍者、精神性疾病患者以及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皆不在入选之列;全部的患者经病理检查均为紫杉醇耐药转移性乳腺癌病症;年龄在32-73岁间,年龄均值(51.52±7.41)岁,雌/孕激素受体阳性比例显示为61.2%。 1.2 纳入标准 原发耐药:①所有患者均为紫杉醇治疗无效的乳腺癌病患;②曾给予紫杉醇进行放射性治疗者;③所有患者的无病生存期要低于12个月。 继发耐药:①所有患者经紫杉醇解救治疗已经达到PR或CR阶段,且于治疗中发生疾病变化的乳腺癌者;②曾有紫杉醇辅助化疗的历史;③患者的无病生存期超过12个月者。 1.3 治疗方法 紫衫治疗:该方法主要根据综合癌症网络(NCCN)规定的使用标准,三周疗剂量:剂量设定为:对患者实施紫杉醇175mg/m2的剂量采取静脉滴注治疗,1天1次,将21天为一周期;周疗剂量:使用紫杉醇80mg/m2以静脉滴注方式治疗,每周治疗1次。 多西他赛治疗:采取静脉滴注60-100mg/m2的多西他赛治疗,1天1次,1个周期是21d,有效者应连续该药治疗到病症有转化或不良反应超出患者忍受范围内可停止。 1.3 观察内容 ①对患者的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评价,参考实体瘤治疗的诊断标准,分为全部改善(CR)、部分改善(PR)、情况稳定(SD)以及好转(PD);客观缓解率=(CR例数+PR例数)/总数×100%,临床获益率=(CR例数+PR例数+SD例数)/总例数×100%,临床疗效均持续超过24周,并详细统计患者的耐药情况以及无进展生存期情况(PFS)。②毒副作用:参考世界卫生组织的(WHO)化疗药物毒性反应诊断的规定,观察患者出现的血液毒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资料,计数、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2表、t表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者耐药分析 本次研究发现,80例患者中,原发耐药率达到40%(32/80);继发耐药率为80%(48/60)。 2.2 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经分析,患者的客观缓解率达到65.0%(52/80),临床获益比例为87.5%(70/80);原发耐药、继发耐药缓解的例数为54例、56例,对应的比例为67.5%、70.0%;临床获益比率达到82.5%(66/80)、80.0%(64/80);不同的耐药间并未有明显的差异性, (P>0.05),不具有可比性。 2.3 患者血液毒副反应分析 80例患者中的血液学毒副反应主要以IV级中性粒细胞减少以及III级白细胞计数减少最为突出,分别总数的77.5%、47.5%,详见表1 表1 患者紫杉醇耐药的血液学毒副作用情况 2.4 患者的生存情况 经分析患者的PFS达到(4.32±1.06)月、原发耐药患者的PFS为(2.74±0.45)月,继发耐药患者为(5.72±1.32)月,原发耐药患者

紫杉醇综述

紫杉醇综述 摘要:紫杉醇具有显著的抗癌活性和独特的作用机制,它的问世被誉为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的抗癌药三大成就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红豆杉的资源概括、抗癌机制、化学成分、制备方法、不良反应等方面的新研究进展,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紫杉醇、红豆杉、抗癌、植物组培、不良反应 前言 全世界60亿人口中,每年约新增800万癌症患者,600多万人死于癌症,几乎每6秒钟就有一名癌症患者死亡。癌症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因此寻找有效的抗癌药物成为研究的热点。早在1958年美国癌症协会就发起一项历时20余年、筛选35000多种植物物种提取物的计划。在计划实施过程中,1963年美国化学家瓦尼和沃尔首次从生长在美国西部大森林中称太平洋杉中分离到了紫杉醇的粗提物。并发现紫杉醇粗提物对离体培养的鼠肿瘤细胞有很高活性。由于该活性成份含量极低,直到1971年,他们才同杜克(Duke)大学的化学教授姆克法尔合作,通过x-射线分析确定了该活性成份的化学结构——一种四环二萜化合物,并把它命名为紫杉醇。1992年12月紫杉醇被FDA批准上市,目前紫杉醇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强活性广谱抗癌药物。然而由于这种天然化合物资源极其有限,严重的限制了其研究和应用的进度。同时尖锐的供需矛盾也在医学、化学和植物组织培养领域中引起了一场非同寻常的广泛研究,以增加这种化合物的来源和寻找高效、低毒、来源丰富的紫杉醇类似物[1]。 一红豆杉资源 紫杉又名红豆杉、赤柏松,为紫杉科紫杉属长绿针叶乔木,是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因其药用价值巨大,世界各国将其列为“国宝”,素有“植物黄金”之称。目前在我国共有4个种和1个变种,即云南红豆杉、西藏红豆杉、东北红豆杉、中国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变种)。但在我国资源并不丰富。 [2]野生红豆杉一般散生在海拔2500-3000米的深山密林中,成材需50-250年,

目前一般的乳腺癌常用化疗方案

CMF方案(转移):CTX 600mg/M2 d1; MTX 40mg/M2 day 1and 8;5FU 600mg/M2day 1and 8;每21天重复×6常用可切除乳癌的辅助化疗。 CAF方案:CTX 500mg/M2 day 1;ADM 50mg/M2 day 1; 5FU 500mg/M2 day 1;+PR 40-65%。此方案是目前乳腺癌术后推崇的化疗方案。有人认为CAF方案4个疗程的结果与CMF方案6个疗程相同。 FAC方案:5FU 500mg/M2,d1 and d8其余同CAF方案。CMF方案(术后标准辅助化疗):CTX 100mg/M2 po, day1-14天;MTX 40mg/M2 iv day 1-8天;5FU 600mg/M2 iv day 1 and 8天;每4周重复×6周期。 AC方案:CTX 600mg/M2 day 1 ADM 60mg/M2 iv day 1;每3周重复一次。2004CSCO年会中报告,阿霉素的剂量超过60mg/M2后并不能提高化疗的疗效。在传统的AC 化疗方案基础上加用泰素175mg/M2在乳腺癌的辅助治疗中的疗效已得到肯定。 CAP方案:CTX 500mg/M2 day 1 and 8; ADM 40mg/M2 iv day 1; DDP 50mg/M2 iv d3 and d8; MCF方案:MMC 20mg iv d1; CTX 1000mg iv d1; 5FU iv gtt qd×5天。(本人用于晚期乳腺癌,效果很好)。 MVD方案:MMC 8mg/M2 d1 + VDS 3mg d1 and d8;DDP 30mg/M2 iv gtt qd×3天。针对ADM产生耐药后的乳腺癌病人,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多西紫杉醇+Xe和紫杉醇+吉西他滨(GEM)方案。 治疗失败后或高危组病人可选方案: MV方案:MMC 20mg/M2 iv day 1; VLB M2 iv day 1 and 21;每6-8周重复。 DV方案:DDP 20mg/M2 iv day 1→5;VP16 60mg/M2 iv day 1→5天。 NA方案:NVB 25mg/M2 iv day1 and 8;ADM 50mg/M2 iv day 1;q3w 重复。CR+PR 74%(有的医院肿瘤化疗专家对乳腺癌术后有腋淋巴结转移的病人,直接用此化疗方案化疗6个疗程。)。 PA方案:PXL 175-225mg/M2 iv gtt d1; ADM 50mg/M2 iv day 重复,CR+PR 69-93% PFL方案:PXL 175mg/M2 iv gtt day 1; LV 300mg/M2 iv gt day 1→3; 5FU 350mg/M2 iv gtt day 1→+PR 52%. PP方案:PXL 75-85mg/M2 iv gtt day 1; DDP 40mg/M2 iv gt day 1,q1w重复×6周期。CR+PR 81% IAF方案:IFO M2 iv gtt day1→5;ADM 30mg iv day 1;5FU 500mg/M2 iv gtt day 1 and 8;q4w重复。 当ADM治疗失败后,可用PXL and /or NV治疗。目前研究认为,对部分绝经前、淋巴结阳性乳癌术后用Zoladeex〔诺雷德〕可以获得与CMF方案同样疗效.。注射埋植剂支,每4周注射1次。中国生物治疗网杨教授特别指出,目前认为ADM的标准用量是60mg/M2,表阿霉素在剂量<90mg/M2时呈剂量依赖关系,但剂量>90mg/M2时则量效关系不明显。对晚期乳腺癌辅助化疗,特别是有高危因素的病人,还是推荐使用蒽环类联合化疗,如AC、CAF、CEF等联合化疗方案。高剂量的HDCT化疗方案不能作为早期或晚期乳癌的标准化疗方案。

乳腺癌常用化疗方案及相关文献详解

乳腺癌常用化疗方案及 相关文献检索 1 激素治疗 以下为供参考的综述文章: HOWELL and DORSETT, Br. Med. J. 315 (1997):863-866 THURLIMANN, Oncology 55(1998):501-507 2 抗雌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修饰剂(SERMS) 三苯氧胺2mg/d 针对雌激素受体阳性可手术的肿瘤病人的辅助治疗,与年龄及肿瘤情况无关。治疗 持续时间:大约五年。同时也是对绝经后的雌激素受体阳性的肿瘤进展或转移患者 的姑息治疗。 参考文献:EARLY BREAST CANCER TRIALISTS’ COLLABORATIVE GROUP, Lancet 351(1998):1451-1467 FISHER et al, J. Natl. Cancer Inst. 88(1996):1529-1542 GOLDHIRSCH et al, J. Natl. Cancer Inst. 90(1998):1601-1608 SWEDISH BREAST CANCER COOPERATIVE GROUP, J. Natl. Cancer Inst. 88(1996);1543-1549 三苯氧胺60mg/d Droloxifene 20mg/d Raloxifene 60mg/d 二年(尤其中以预防骨质疏松症) 参考文献:DELMAS et al, N. Engl. J. Mde. 337(1997):1641-1647 3 芳香酶抑制剂: 尤其是对绝位后的患者在抗雌激素治疗后的二线激素治疗。 参考文献 Miller, Cancer Treat. Rev. 23(1997):1641-1647 安鲁米特250mg .+氢化可的松 Anastrozole 1mg/d . Fadrazole 1mg . 来曲唑 d . Vorozole d . 4 孕激素 甲地孕酮(梅格施)160mg/d . 醋酸甲羟孕酮400-1200mg/d . 5 化疗 以下为供参考的综述文章: CLEMONS et al, Eur. J. Cancer 33(1997):2171-2182, and Eur. J. Cancer 33 (1997):2183-2193(advanced disease) CROWN, Eur. J. Cancer 33:S15-S19(metastatic disease)

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综述

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及发展历程 摘要:乳腺癌动物模型根据建立方法可分为自发性、诱发性和移植性,以及转基因乳腺癌动物模型、乳腺癌远处转移动物模型。并列举现已发现的通过实验动物模型确定的有效治疗方法。 关键词: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治疗作用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新发乳腺癌约150万例,死亡57万例,而且发病率目前有增高趋势。乳腺癌动物模型的制作进一步研究乳腺癌的病因、发病机理,这对于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和预防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一个理想、完整的的动物模型,首先应与人体内肿瘤病理生理过程相似,还要便于生产、观察及对各种处理方法进行监测和优选。 1.目前关于乳腺癌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自发性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 实验动物种群中自然发生或通过遗传育种培养而保留下来的一 类肿瘤称为自发性肿瘤。这种模型的特点为实验动物未经过人为处理,到一定时间发生乳腺肿瘤,多采用近交系小鼠。自发性肿瘤从其发生来看,与人类肿瘤更相似,因此,在自发性肿瘤中,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因素更有可能被发现,但缺点在于应用时,肿瘤的发生情况可能参差不齐,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肿瘤学资料,观察时间长,实验耗费较大。 1.2 诱发性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

所谓诱发性模型即使用化学物质、物理、生物因素等可在实验动物中诱发乳腺癌的发生,多数利用强化学致癌物,通过经口、涂抹、注射、埋藏等方法应用于实验动物使之发生乳腺癌。化学诱导乳腺癌发生的动物模型可用于乳腺癌的病因学研究及预防性研究。但由于化学诱导乳腺癌发生的动物模型建立的过程长,个体差异很大;而且肿瘤细胞的形态特征差别也很大,所以较少作为肿瘤药物治疗的动物模型。 1.3 移植性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 移植性乳腺癌模型的移植物来源于自发性或诱发性乳腺肿瘤细胞株或人类乳腺癌细胞株。根据肿瘤来源不同可分为同种移植和异种移植。通过瘤细胞悬液注射、瘤组织小块接种等方法将肿瘤原位或异位植入动物体内。通过研究认为在对癌细胞的研究中,仅在乳腺癌细胞生长需依靠局部微环境情况下才需要同时移植间质细胞。 1.4 基因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 是指染色体基因组中整合有人工导入的外源基因或特定DNA片段并能将其遗传给后代的一类动物。转基因和基因敲除鼠模型中肿瘤生长和进展快速,可以比较方便地获得肿瘤发展的整个过程,但不适于早期肿瘤预防的研究。 1.5腺癌远处转移动物模型 乳腺癌远处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首先有利于药物开发,其次可辨别肿瘤转移抑制或促进基因,使其作为一个新的靶点,用于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并使人们更能理解肿瘤转移的复杂性。

紫杉醇治疗乳腺癌分子机制的

中国网络大学CHINESE NETWORK UNIVERSITY 毕业设计(论文) 紫杉醇治疗乳腺癌分子机制的 生物信息学分析 学院中药学院 专业中药学 班级201X级X班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学号12345678 指导教师X教授 202X年3月

诚信声明 我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我承诺,论文(设计)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年月日

目录 1前言 (1) 2实验方法 (3) 2.1数据集 (3) 2.1.1紫杉醇靶蛋白的收集 (3) 2.1.2乳腺癌相关基因的收集 (3) 2.2分析方法 (3) 2.2.1紫杉醇靶蛋白生物分子网络的构建 (3) 2.2.2乳腺癌相关基因生物分子网络的构建 (3) 2.2.3二者共同作用的生物学通路及作用位点分析 (4) 3结果与讨论 (5) 3.1 紫杉醇靶蛋白生物分子网络 (5) 3.2 乳腺癌相关基因生物分子网络 (6) 3.3 紫杉醇靶蛋白和乳腺癌相关基因生物学通路的比较 (7) 3.4 生物通路共同作用位点分析 (8) 3.5讨论 (11) 4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6)

紫杉醇治疗乳腺癌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紫杉醇治疗乳腺癌分子机制,为紫杉醇治疗乳腺癌提供思路。方法:在PubChem数据库中查找紫杉醇的活性靶蛋白;在NCBI数据库的Genebank中查找乳腺癌相关基因;采用IPA软件构建二者的分子网络和生物学通路,找出二者的共同作用通路及其通路中的共同作用位点。结果:找到紫杉醇对应的靶蛋白共55个,与乳腺癌相关基因共348个,二者共有78个生物学通路,其中包括两类与癌症相关的通路。共同作用位点分析发现紫杉醇主要通过共同通路中的微管蛋白(Tubulin)和β整合素(β-Integrin)来阻滞细胞的增殖和分裂,抑制抗凋亡作用。结论:紫杉醇可通过干预乳腺癌相关的凋亡通路和癌症信号通路上的微管蛋白(Tubulin)和β整合素(β-Integrin)等位点,达到治疗乳腺癌的作用。 【关键词】乳腺癌;紫杉醇;靶蛋白

紫杉醇说明书

紫杉醇说明书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说明书 说明书简要信息: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适应症】 适用于治疗联合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或辅助化疗后6个月内复发的乳腺癌。除非有临床禁忌症,既往化疗中应包括一种蒽环类抗癌药。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用法用量】 分散溶解后每毫升悬浮液含5美国紫杉醇。对联合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或辅助化疗后复发的乳腺癌患者,建议使用剂量260mg/m2,静脉滴注30分钟,每3周给药一次。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给药前不需给予患者抗过敏药预处理。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注意事项】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应该在有化疗经验的医生指导下使用。只有在诊断及治疗设施完善的条件下,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才能得到及时和准确的处理。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药效特性与其它配方紫杉醇制剂不同,请勿将本药与其它配方紫杉醇制剂互相替换或混合使用。

治疗前如患者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低于1500/mm3,不应给药。为监测患者在给药期间可能出现的骨髓毒性,建议对使用本药的所有患者定期进行外周血细胞计数检查。如在给药前中性粒细胞数低于1500/mm3或血小板数低于100000/mm3,不应继续给药。治疗期间如患者出现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500/mm3持续1周或1周以上)或出现严重感觉神经毒性则应将后续疗程的治疗剂量见到220mg/m2.如再次出现上述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或感觉神经毒性则应再将随后的治疗剂量减到180mg/m3。对于出现3度感觉神经毒性的患者应暂停给药,待神经毒性恢复至≤2度后方可继续治疗,并在后续治疗时需降低剂量。 男性病人如接受本药治疗,建议在治疗期间采取避孕措施。育龄妇女和接受本药治疗,应建议患者避免怀孕。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禁忌】 治疗前如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低于1500/mm3,不应给予本药治疗。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性状】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为无色或淡黄色澄明粘稠液体。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批准文号】 注册证号H 0338

目前一般的乳腺癌常用化疗方案

目前一般的乳腺癌常用化疗方案 CMF方案 (转移):CTX 600mg/M2 d1; MTX 40mg/M2 day 1and 8;5FU 600mg/M2day 1and 8;每21天重复×6常用可切除乳癌的辅助化疗。 CAF方案:CTX 500mg/M2 day 1;ADM 50mg/M2 day 1; 5FU 500mg/M2 day 1;q4w.CR+PR 40-65%。此方案是目前乳腺癌术后推崇的化疗方案。有人认为CAF方案4个疗程的结果与CMF方案6个疗程相同。 FAC方案:5FU 500mg/M2,d1 and d8其余同CAF方案。 CMF方案(术后标准辅助化疗): CTX 100mg/M2 po, day1-14天; MTX 40mg/M2 iv day 1-8天;5FU 600mg/M2 iv day 1 and 8天;每4周重复×6周期。 AC方案:CTX 600mg/M2 day 1 ADM 60mg/M2 iv day 1;每3周重复一次。2004CSCO年会中报告,阿霉素的剂量超过60mg/M2后并不能提高化疗的疗效。在传统的AC化疗方案基础上加用泰素175mg/M2在乳腺癌的辅助治疗中的疗效已得到肯定。 CAP方案:CTX 500mg/M2 day 1 and 8; ADM 40mg/M2 iv day 1; DDP 50mg/M2 iv d3 and d8;MCF方案: MMC 20mg iv d1; CTX 1000mg iv d1; 5FU 0.5-0.75g iv gtt qd×5天。(本人用于晚期乳腺癌,效果很好)。 MVD方案:MMC 8mg/M2 d1 + VDS 3mg d1 and d8; DDP 30mg/M2 iv gtt qd×3天。针对ADM产生耐药后的乳腺癌病人,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多西紫杉醇+Xe和紫杉醇+吉西他滨(GEM)方案。 治疗失败后或高危组病人可选方案: MV方案:MMC 20mg/M2 iv day 1; VLB 4.5mg/M2 iv day 1 and 21;每6-8周重复。 DV方案: DDP 20mg/M2 iv day 1→5;VP16 60mg/M2 iv day 1→5天。 NA方案:NVB 25mg/M2 iv day1 and 8;ADM 50mg/M2 iv day 1;q3w 重复。CR+PR 74%(有的医院肿瘤化疗专家对乳腺癌术后有腋淋巴结转移的病人,直接用此化疗方案化疗6个疗程。)。 PA方案:PXL 175-225mg/M2 iv gtt d1; ADM 50mg/M2 iv day 1.q4w重复,CR+PR 69-93% PFL方案:PXL 175mg/M2 iv gtt day 1; LV 300mg/M2 iv gt day 1→3; 5FU 350mg/M2 iv gtt day 1→3.CR+PR 52%. PP方案:PXL 75-85mg/M2 iv gtt day 1; DDP 40mg/M2 iv gt day 1,q1w重复×6周期。CR+PR 81% IAF方案:IFO 1.0/M2 iv gtt day1→5;ADM 30mg iv day 1;5FU 500mg/M2 iv gtt day 1 and 8;q4w重复。 当ADM治疗失败后,可用PXL and /or NV治疗。目前研究认为,对部分绝经前、淋巴结阳性乳癌术后用Zoladeex〔诺雷德〕可以获得与CMF方案同样疗效.。注射埋植剂3.7mg/支,每4周注射1次。中国生物治疗网https://www.doczj.com/doc/f27413102.html,杨教授特别指出,目前认为ADM的标准用量是60mg/M2,表阿霉素在剂量<90mg/M2时呈剂量依赖关系,但剂量>90mg/M2时则量效关系不明显。对晚期乳腺癌辅助化疗,特别是有高危因素的病人,还是推荐使用蒽环类联合化疗,如AC、CAF、CEF等联合化疗方案。高剂量的HDCT化疗方案不能作为早期或晚期乳癌的标准化疗方案。 HT(赫赛汀+多西紫杉醇)方案1:多西紫杉醇35mg/M2/W × 3W 曲妥珠单抗首剂4mg/kg,后续2mg/kg,连续应用3周,休息1周。

中国乳腺癌现状(综述)

中国乳腺癌现状(综述) 本篇文章综述了目前中国乳腺癌的现状,于 2014 年 6 月 15 日由 Fan Lei 等发表在 Lancet Oncol 上。 在中国,癌症的健康负担逐年增长,每年超过 160 万人诊断为癌症,120 万因癌症而死亡。与其他大多数国家一样,乳腺癌也成为了中国女性最常见的癌症;每年中国乳腺癌新发数量和死亡数量分别占全世界的 12.2% 和9.6%。中国对全球的“贡献率”逐步增加,主要归因于中国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和特殊的生育模式。这篇综述,我们将概述中国目前控制乳腺癌的措施,着重从流行病学和社会经济学方面强调差异,并发现不同人群治疗机会的差距。我们将描述中国与高收入国家的人口学差异,以及人口学在国内各个地理行政区域和经济区域中的差异。中国与高收入国家的差异包括:乳腺癌发病年龄更早;独特的独生子女政策;乳腺癌筛查普及率和接受程度较低;由于延误诊断,致使晚期乳腺癌患者增多;资源不足;民众缺乏乳腺癌的知识。最后,我们将推荐一些有利于提高中国乳腺癌患者健康结局的关键措施。 1. 前言 中国人口数位居世界第一,占全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中国还是全世界最大的中低收入国家(来自世界银行数据)。由于近些年城镇化每年以 2.3% 的速率快速推进,中国已有 47% 人口住在城市,随之而来的疾病负担重心已从传染性疾病转为非传染性疾病(包括癌症,特别是乳腺癌)。除了众所周知的社会经济差异,中国还存在大量的区域差异,这些差异造成欠发达地区财政吃紧,基础设施薄弱,医疗服务人员短缺。

图1. 每 1000 人占有的医疗技术人员(数据来自 2011 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虽然目前中国乳腺癌发病率低,但是从 90 年代以来,中国的乳腺癌发病率增长速度是全球的两倍多,城市地区尤为显著。目前,乳腺癌是中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癌症死亡原因位居第六。截至 2008 年,中国总计169452 例新发侵润性乳腺癌,44908 例死于乳腺癌,分别占到全世界的 12.2% 和 9.6%。中国乳腺癌全年检出人数是欧洲(2008 年共 计 332000 例,总人口四亿九千八百万)的一半,与美国(2008 年共计 182000例,总人口三亿零四百万)基本相当。如果这一趋势保持不变,到 2021 年,中国乳腺癌患者将高达 250 万,发病率将从不到 60 例 /10 万女性(年龄在 55 岁到 69 岁之间)增加到超 过 100 例 /10 万女性。 在中国,平均每例新发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总费用为 1216 美元,在 172 个国家中排名 第 103 位。

紫杉醇治疗乳腺癌的相关研究的综述1

紫杉醇治疗乳腺癌的相关研究的综述 【摘要】:本文阐述了紫杉醇的独特的作用机理及现今乳腺癌的现状,主要是从给药途径和时间,用药方案,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方面对近几年紫杉醇在治疗乳腺癌方面的相关研究及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紫杉醇;乳腺癌;肿瘤;联合方案 紫杉醇是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其化学结构新颖 ,作用机理独特。实验研究证明,它对癌细胞的有丝分裂纺睡体有明显的毒性作用,是一种新发现的有丝分裂抑制剂。它与目前常用抗癌化疗药物作用机理的不同点,主要在于泰素是通过诱导和促进癌细胞中微管的生成,阻止微管正常生理聚集,抑制癌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纺锤体的形成,进而阻碍癌细胞的增殖,致使快速分裂的癌细胞被限制在有丝分裂阶段,从而使癌细胞的复制受到阻断而凋亡【1】。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变,乳腺癌已经成为摧残部分女性身体的恶魔,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资料统计,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它的发病常与遗传有关,以及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仅约1-2%的乳腺患者是男性。通常发生在乳房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男性乳腺癌罕见。这不得不让我们对着一疾病的重视。这使得把紫杉醇应用于治疗乳腺癌方面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并且根据大部分的研究这发现紫杉醇治疗乳腺癌有着非常好的疗效。下面就是紫杉醇在治疗乳腺癌方面的相关研究情况。 1给药途径及时间 紫杉醇在临床应用中单独使用的一般推荐剂量为150~175mg/m22静脉滴注3h,每3~4周1次,2~3个周期为 1 个疗程。美国 MD.Anderson 癌症中心率先将该药用于晚期乳腺癌Ⅱ期临床的治疗,使用剂量为200~250mg/ m2。联合用药时紫杉醇的推荐剂量为135mg/ m2,其他化疗药物的推荐剂量为顺铂80mg/ m2,卡铂350mg/ m2,阿霉素40mg/ m2,平阳霉素8mg/ m2【2】。 紫杉醇对肿瘤的治疗作用具有明显的细胞周期特异性, 若增加给药频率即可增加药物与肿瘤细胞接触时间, 提高药效。紫杉醇不仅能抑制微血管生成, 而且还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连续每周给药可防止肉眼可见肿瘤的生成。1992年Holmes 【3】报道了紫杉醇和阿霉素(ADM)联合化疗对于复发转移乳癌的初治效果,在第一天的 24小时内滴注紫杉醇125mg/ m2,第2天开始持续48小时滴注ADM 60mg/ m2,第 5~19天皮下注射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 - CSF)50um·kg-1·d-1。10例病人共接受96个周期的治疗,总有效率达80%(8/10),平均缓解期 5个月。 2用药方案 目前紫杉醇治疗乳腺癌的用药方案有单药治疗及联合用药治疗,因为联合用药比单独用药有更好的效果,因此联合方案治疗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1在单药治疗方面 1995年3月至7月,江泽飞等【4】单用国产紫杉醇(特素)治疗恶性肿瘤临

抗癌药王——紫杉醇

抗癌药王紫杉醇 背景材料 1963年,美国化学家瓦尼和沃尔首次从一种生长在美国西部大森林中被称为太平洋杉树皮和木材中分离到了一种粗提物,并发现该粗提物对离体培养的小鼠肿瘤细胞有很高的抑制活性。1971年,他们同杜克大学的化学教授姆克法尔合作,通过x射线分析确定了该活性成分的化学结构一种四环二萜化合物,并把它命名为紫杉醇。 细胞接触紫杉醇后会在细胞内积累大量的微管,这些微管的积累使细胞停留在g2期和m 期直至死亡。由于紫杉醇能够抑制细胞分裂,阻止癌细胞的增殖,所以可以抗肿瘤。 1992年12月29日,美国fda批准紫杉醇上市,商品名taxol,用于治疗卵巢癌,后连续被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乳腺癌、转移性肺癌、白血病等。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早老性痴呆、先天性多囊肾病方面也存在潜力。 由于红豆杉分布地域较窄,而野生红豆杉的很多生物学特性,又限制了自然群落的发展,加之人为盗伐,如今全世界野生红豆杉已近濒危边缘。只有大力发展红豆杉产业,才能有效保护野生资源,解决紫杉醇原料短缺问题。 目前有关红豆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红豆杉植物的人工种植、化学提取、组织和细胞培养、紫杉醇的合成和化学修饰、生物转化、微生物和基因工程等方面。其中,组织培养技术在红豆杉产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红豆杉组织培养技术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利用微繁技术生产大量的组培苗以满足人工栽培需求;二是通过愈伤组织或细胞悬浮大量培养,直接提取紫杉醇成分并用于药物生产。 相对于种子繁殖、人工扦插两种常规繁殖技术,微繁技术具有繁殖速度快、可控性强、植物材料利用少等突出优点,还可用于脱毒苗及新品种选育。利用细胞悬浮培养方法提取紫杉醇是近年来红豆杉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自1989年首次报道细胞培养法生产紫杉醇以来,各国学者开展了广泛研究,特别是在紫杉醇生物合成途径及代谢调控、细胞培养动力学、利用生物反应器扩大培养和紫杉醇类物质的分离纯化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虽然紫杉醇是毒性较小的药物,但使用后仍存在一些不良反应,例如:(1)中性粒细胞减少:紫杉醇的主要毒性包括骨髓抑制(以粒细胞减少症为主)、神经毒性和肌肉毒性。紫杉醇的毒性呈剂量依赖性,常见的是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粒细胞减少。(2)心血管不良反应:在紫杉醇治疗的少量患者中出现明显的心血管不良反应,包括心肌梗死、房颤、轻度充血性心力衰竭、室性和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律不齐等,还有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及黏膜炎等)。(3)过敏反应:早期临床所报道的较严重的过敏反应在患者中的发生率高达18%。临床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潮红、呼吸困难、血压降低、血管水肿、另外还有荨麻疹、皮疹、瘙痒等。 典型例题 例1.红豆杉是我国珍贵濒危树种。南京中山植物园于20世纪50年代从江西引进一些幼苗种植于园内。经过几十年的生长繁殖,现在已形成了一个种群。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植物园引种栽培红豆杉的措施属于。 (2)如果对红豆杉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常用的方法是。将统计到的植株按高度(h)分为5级,每一级的植株数量见下表。 等级a级b级d级d级e级高度(cm)h≤1010<h≤3030<h≤l00100<h≤300h >300数量(株)1206232166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图中画出该种群各级别的植株数量柱状图。 (3)由表可以看出,此红豆杉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 (4)研究表明,红豆杉的种子成熟后被某种鸟类吞食,果肉状的假种皮被消化而种子随粪便散播到山坡上再萌发生长。从种间关系看,鸟类与红豆杉之间存在关系。

中国乳腺癌筛查现状分析及对策

中国乳腺癌筛查现状分析及对策 本文原载于《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2015年第5期 乳腺癌是公认的女性健康杀手之一,全球每年新增100多万女性乳腺癌患者,其中至少有40万人死于乳腺癌。中国与其他大多数国家一样,乳腺癌也成为了中国女性最常见的癌症,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1]。乳腺癌成为由WHO认定的可通过普查来降低死亡率的另一个恶性肿瘤,基于其明确的普查效果,WHO向全世界发出号召,要求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工作,以期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 1乳腺癌的筛查现状 1.1国外乳腺癌筛查现状早在1963年多个西方国家已开始乳腺癌普查研究,他们在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中开展了相当规模的乳腺癌普查,经过50多年的努力,国际上多个癌症研究机构和组织分别提出了各自的乳腺癌筛查推荐方案,形成了各自的乳腺癌筛查指南,其评价结果都认为乳腺癌筛查能降低乳腺癌死亡率和提高生存率,普查计划是有效的并值得各国推行[2]。虽目前国际上对于乳腺癌筛查的利弊还有争议,但乳腺癌的筛查在总体上来看还是有利的[3]目前全球常用的乳腺癌筛查手段主要包括临床乳腺检查(clinical breast examination,CBE)、乳房钼靶X线摄影术(mammography,

MAM)、超声成像(ultrasound,US)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等。其中钼靶X线摄影是许多欧美国家首选的乳腺癌筛查手段[4];MRI主要用于高风险女性患者的检查[5]。此外,对于有家族史的女性,应建议进行乳腺易感基因1/2(BRCA1/2)的筛查,以便提供针对性的治疗依据[6,7]。由于各种筛查方法在单独使用时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提高筛查效能,通常联合采用2种或多种方法进行筛查。关于乳腺癌筛查方案,各个指南不尽相同,但多与美国癌症学会(ACS)推荐的乳腺癌筛查指南类似。ACS指南(2015年版)建议MAM筛查起始年龄为40岁,建议20~39岁女性每3年接受1次CBE筛查;40岁以后每年先后各参加1次CBE 和MAM筛查;已知BRCA突变、未检出BRCA突变但有BRCA突变直系亲属或乳腺癌终生风险在20%~25%以上的女性应参加MRI筛查。而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近年在综合考虑乳腺癌筛查的利弊后,不再推荐40~49岁妇女进行每1~2年一次的乳腺X线检查常规筛查,而改为推荐50~74岁妇女每2年一次乳腺癌钼靶X线常规筛查,40~49岁则选择机会筛查[2]。然而,瑞典癌症研究所并不赞同这样的修改,其指定的推荐方案仍参照ACS指南。可见乳腺癌的筛查技术及模式在国际上仍有争议。 1.2中国乳腺癌筛查现状我国乳腺癌筛查起步较晚,2005 年国家卫生部开始'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地方癌症筛查'专项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