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傅献彩物理化学选择题———第十三章 胶体与大分子溶液 物化试卷(一)

傅献彩物理化学选择题———第十三章 胶体与大分子溶液 物化试卷(一)

傅献彩物理化学选择题———第十三章 胶体与大分子溶液   物化试卷(一)
傅献彩物理化学选择题———第十三章 胶体与大分子溶液   物化试卷(一)

目录(试卷均已上传至“百度文库”,请自己搜索)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物化试卷(一)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物化试卷(二)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物化试卷(一)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物化试卷(二)

第三章统计热力学基础

第四章溶液物化试卷(一)

第四章溶液物化试卷(二)

第五章相平衡物化试卷(一)

第五章相平衡物化试卷(二)

第六章化学平衡物化试卷(一)

第六章化学平衡物化试卷(二)

第七章电解质溶液物化试卷(一)

第七章电解质溶液物化试卷(二)

第八章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物化试卷(一)第八章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物化试卷(二)第九章电解与极化作用

第十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一)物化试卷(一)

第十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一)物化试卷(二)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二) 物化试卷(一)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二) 物化试卷(二)

第十二章界面现象物化试卷(一)

第十二章界面现象物化试卷(二)

第十三章胶体与大分子溶液物化试卷(一)

第十三章胶体与大分子溶液物化试卷(二)

参考答案

1. 对于AgI 的水溶胶,当以KI 为稳定剂时,其结构式可以写成:[(AgI)m·nI-,(n-x)K+]x-·xK+,则被称为胶粒的是指:( )

(A) (AgI)m·nI-(C) [(AgI)m·nI-,(n-x)K+]x-·xK+

(B) (AgI)m(D) [(AgI)m·nI-,(n-x)K+]x-

2. 溶胶(憎液溶胶)在热力学上是: ( )

(A) 不稳定、可逆的体系(B) 不稳定、不可逆体系

(C) 稳定、可逆体系(D) 稳定、不可逆体系

3. 下列物系中为非胶体的是: ( )

(A) 灭火泡沫(B) 珍珠(C) 雾(D) 空气

4. 溶胶有三个最基本的特性, 下列不属其中的是:( )

(A) 特有的分散程度(B) 不均匀(多相)性

(C) 动力稳定性(D) 聚结不稳定性

5. 在新生成的Fe(OH)3沉淀中,加入少量的稀 FeCl3溶液,可使沉淀溶解,这种现象是: ( )

(A) 敏化作用(B) 乳化作用

(C) 加溶作用(D) 胶溶作用

6. 溶胶的动力性质是由于粒子的不规则运动而产生的, 在下列各种现象中, 不属于溶胶动力性质的是:( )

(A) 渗透法(B) 扩散(C) 沉降平衡(D) 电泳

7. 下列诸分散体系中, Tyndall 效应最强的是: ( )

(A) 纯净空气(B) 蔗糖溶液

(C) 大分子溶液(D) 金溶胶

8. Tyndall 现象是发生了光的什么的结果: ( )

(A) 散射(B) 反射(C) 折射(D) 透射

9. 用半透膜分离胶体溶液与晶体溶液的方法叫做: ( )

(A) 电泳(B) 过滤(C) 电渗(D) 渗析

10. 外加直流电场于胶体溶液,向某一电极作定向运动的是:( )

(A) 胶核(B) 胶粒(C) 胶团(D) 紧密层

11. 对于电动电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电动电位表示了胶粒溶剂化界面到溶液本体内的电位差

(B) 电动电位的绝对值总是大于热力学电位

(C) 电动电位值极易为少量外加电解质而变化

(D) 当双电层被压缩到与溶剂化层(或紧密层)相合时,电动电位变

为零

12. 对于有过量的 KI 存在的AgI 溶胶,下列电解质中聚沉能力最强者是:( )

(A) NaCl (B) K3[Fe(CN)6] (C) MgSO4(D) FeCl3

13. 一个气泡分散成直径为原来 1/10 的小气泡,则其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表面积为原来的:( )

(A) 1 倍(B) 10 倍(C) 100 倍(D) 1000 倍

14. 乳状液、泡沫、悬浮液等作为胶体化学研究的对象, 一般地说是因为它们:( )

(A) 具有胶体所特有的分散性、不均匀性和聚结不稳定性

(B) 具有胶体的分散性和不均匀性

(C) 具有胶体的分散性和聚结不稳定性

(D) 具有胶体的不均匀(多相)性和聚结不稳定性

15. 下列各电解质对某溶胶的聚沉值分别为:[KNO3]=50,[KAc]=110,[MgSO4]=0.81,[Al(NO3)3]= 0.095mol·dm-3,该胶粒的带电情况是:( )

(A)带负电(B)带正电(C)不带电(D)不能确定

16. 对电动电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电动电位表示了胶粒溶剂化层界面到均匀相内的电位

(B)电动电位的值易随少量外加电解质而变化

(C)电动电位的绝对值总是大于热力学电位

(D)电动电位一般不等于扩散电位

17. 有人在不同pH 的条件下,测定出牛的血清蛋白在水溶液中的电泳速度,结果如下:

由此实验数据可知: ( )

(A) 该蛋白的等电点 pH > 7.00

(B) 该蛋白的等电点 pH < 4.20

(C) 该蛋白的等电点 pH < 7.00

(D) 从上述实验数据不能确定等电点范围

18. 用三氯化铝AlCl3水解制备的氢氧化铝溶胶,哪种物质聚沉能力最强? ( )

(A)Na2SO4(B)MgCl2(C)La(NO3)3(D)K4[Fe(CN)6]

19. 对于带正电的Fe(OH)3和带负电的Sb2S3溶胶体系的相互作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混合后一定发生聚沉

(B) 混合后不可能聚沉

(C) 聚沉与否取决于Fe和Sb结构是否相似

(D) 聚沉与否取决于正、负电量是否接近或相等

20. 起始浓度分别为c1和c2的大分子电解质刚果红NaR与KCl 溶液分布在半透膜两边,其膜平衡条件是:

(A) [Na+]内[Cl-]内=[Na+]外[Cl-]外

(B) [K+]内[Cl-]内=[K+]外[Cl-]外

(C) [Na+]内[K+]内=[Na+]外[K+]外

(D) [K+]内/[K+]外=[Na+]内[Na+]外=[Cl-]内/[Cl-]外

参考答案

DBDCD DDADB BDBDA CCDDD

物理化学习题第三章化学势

第三章化学势 一.基本要求 1?了解混合物的特点,熟悉多组分系统各种组成的表示法。 2. 掌握偏摩尔量的定义和偏摩尔量的加和公式及其应用。 3. 掌握化学势的狭义定义,知道化学势在相变和化学变化中的应用。 4. 掌握理想气体化学势的表示式,了解气体标准态的含义。 5. 掌握RoUIt定律和Henry定律的含义及用处,了解它们的适用条件和不同之处。 6. 了解理想液态混合物的通性及化学势的表示方法,了解理想稀溶液中各组分化学势的表示法。 7. 了解相对活度的概念,知道如何描述溶剂的非理想程度,和如何描述溶质在用不同浓度表示时的非理想程度。 8. 掌握稀溶液的依数性,会利用依数性来计算未知物的摩尔质量。 二.把握学习要点的建议 混合物是多组分系统的一种特殊形式,各组分平等共存,服从同一个经验规律(即Rault定律),所以处理起来比较简单。一般是先掌握对混合物的处理方法,然后再扩展到对溶剂和溶质的处理方法。先是对理想状态,然后扩展到对非理想的状态。 偏摩尔量的定义和化学势的定义有相似之处,都是热力学的容量性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任一物质B的物质的量的偏微分。但两者有本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一定的条件下”,即偏微分的下标上,这一点初学者很容易混淆,所以在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它们的区别。偏摩尔量的下标是等温、等压和保持除B以 外的其他组成不变(CHB )。化学势的下标是保持热力学函数的两个特征变量和保持除B 以外的其他组成不变。唯独偏摩尔GibbS自由能与狭义化学势是一回事,因为GibbS自由能的特征变量是T,p ,偏摩尔量的下标与化学势定义式的下标刚好相同。 多组分系统的热力学基本公式,比以前恒定组成封闭系统的基本公式,在最后多了一项,这项表示某个组成B的物质的量发生改变dn B时所引起的相应热力学函数值的改变。最后一项中化学势J B是常数,说明dn B的改变并不是随意的,在数量一定的系统中只发生了dn B的变化,或在数量很大的系统中改变了1 mol, 这样才能维持JB不变。 单组分理想气体的化学势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即

物理化学经典习题(配南大傅献彩)

物理化学经典习题 一、填空题 1.硫酸与水可形成三种水合盐:H 2SO 4·H 2O 、H 2SO 4·2H 2O 、H 2SO 4 ·4H 2O 。常压下将一定量的H 2SO 4溶于水中,当达三相平衡时,能与冰、 H 2SO 4水溶液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盐的分子中含水分子的数目是 。 2.Na +、H +的还原电极电势分别为 –2.71V 和 –0.83V ,但用Hg 作阴极电解 NaCl 溶液时,阴极产物是Na –Hg 齐,而不是H 2,这个现象的解释是 。 3.在稀亚砷酸溶液中通入过量的硫化氢制备硫化砷溶液。其胶团结构式为 。注明紧密层、扩散层、胶核、胶粒、胶团。 4.在两个具有0.001mAgNO 3溶液的容器之间是一个AgCl 多孔塞,在多孔塞两端放两个电极,接通直流电源后,溶液将向 极方向流动。 5. 反应 A ?→?1k B (Ⅰ) ; A ?→?2 k D (Ⅱ)。已知反应(Ⅰ)的活化能大于反应(Ⅱ)的活化能,加入适当催化剂 改变获得B 和D 的比例。 6.等温等压(298K 及p ?)条件下,某一化学反应在不做非体积功条件下进行,放热40.0 kJ·mol -1,若该反应通过可逆电池来完成,吸热 4.00 kJ·mol -1,则该化学反应的熵变为 。

7.若稀溶液表面张力γ与溶质浓度c的关系为γ0–γ =A + B ln c(γ0为纯溶剂表面张力,A、B为常数),则溶质在溶液表面的吸附量Γ与浓度c的关系为。 1O2(g) ═ H2O(l) 的8.298.2K、101.325kPa下,反应H2(g) + 2 (?r G m–?r F m)/ J·mol-1为。 二、问答题 1.为什么热和功的转化是不可逆的? 1O2(g) ═ H2O(g),2.在绝热钢筒中进行一化学反应:H2(g) + 2 在反应自发进行。问此变化中下述各量哪些为零,哪些大于零,哪些小于零?Q,W,?U,?H,?S和?F。 3.对单组分体系相变,将克拉贝龙方程演化为克-克方程的条件是什么? 4.为什么有的化学反应速率具有负温度系数,即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反而下降? 5.为什么说,热化学实验数据是计算化学平衡常数的主要基础? 三、计算题 1.苯在正常沸点353K下的?vap H m?= 30.77 kJ·mol-1,今将353K及p?下的1molC6H6(l)向真空等温蒸发为同温同压下的苯蒸气(设为理想气体)。

物理化学习题 第三章 化学势 (2)

第三章 化学势 一、基本要求 1、了解混合物的特点,熟悉多组分系统各种组成的表示法。 2、掌握偏摩尔量的定义与偏摩尔量的加与公式及其应用。 3.掌握化学势的狭义定义,知道化学势在相变与化学变化中的应用。 4.掌握理想气体化学势的表示式,了解气体标准态的含义。 5.掌握Roult 定律与He nry 定律的含义及用处,了解它们的适用条件与不同之处。 6.了解理想液态混合物的通性及化学势的表示方法,了解理想稀溶液中各组分化学势的表示法。 7、了解相对活度的概念,知道如何描述溶剂的非理想程度,与如何描述溶质在用不同浓度表示时的非理想程度。 8、掌握稀溶液的依数性,会利用依数性来计算未知物的摩尔质量。 二、把握学习要点的建议 混合物就是多组分系统的一种特殊形式,各组分平等共存,服从同一个经验规律(即Raul t定律),所以处理起来比较简单。一般就是先掌握对混合物的处理方法,然后再扩展到对溶剂与溶质的处理方法。先就是对理想状态,然后扩展到对非理想的状态。 偏摩尔量的定义与化学势的定义有相似之处,都就是热力学的容量性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任一物质B的物质的量的偏微分。但两者有本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一定的条件下”,即偏微分的下标上,这一点初学者很容易混淆,所以在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它们的区别。偏摩尔量的下标就是等温、等压与保持除B 以外的其她组成不变(C B ≠)。化学势的下标就是保持热力学函数的两个特征变量与保持除B 以外的其她组成不变。唯独偏摩尔Gib bs 自由能与狭义化学势就是一回事,因为Gibbs 自由能的特征变量就是,T p ,偏摩尔量的下标与化学势定义式的下标刚好相同。 多组分系统的热力学基本公式,比以前恒定组成封闭系统的基本公式,在最后多了一项,这项表示某个组成B 的物质的量发生改变B d n 时所引起的相应热力学函数值的改变。最后一项中化学势B μ就是常数,说明B d n 的改变并不就是随意

第九章 大分子溶液思考题(答案)

第九章 大分子溶液 思考题 1. 大分子溶液和溶胶有什么异同? 【答】溶胶与大分子溶液的基本区别如下表: 特 性 溶 胶 大分子溶液 分散相大小 107 ~ 109 m 107 ~ 109 m 溶液体系 微多相体系 单相体系 与溶剂的亲和力 小 大 扩散速度 慢 慢 半透膜 不能通过 不能通过 热力学性质 不平衡体系、不符合相律 平衡体系、符合相律 稳定性 热力学不稳定 热力学稳定 渗透压 小 大 粘度 小 大 对电解质 很敏感 不敏感 2. 大分子的近程结构和远程结构分别研究什么?影响大分子柔顺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大分子的近程结构是构成大分子最基本的微观结构,主要研究大分子的组成与构型。组成包括大分子链结构单元的化学组成、链接顺序、链的交联和支化等;构型主要研究取代基围绕特定原子在空间的排列规律,构型只有在发生键的断裂并进行重排时才发生变化。 远程结构亦称二级结构,是指大分子链在整体范围内的结构状态,包括分子的大小与形态、链的柔顺性及分子在各种环境中所采取的构象。 影响大分子柔顺性的主要因素有:主链就够、取代基、交联、温度和溶剂等。 3. 大分子的平均摩尔质量有哪些表示方法?各采用何种实验方法测定? 【答】数均分子量 渗透压法 质均分子量 光散射法 Z 均分子量 超离心沉降法 粘均分子量 粘度法 4. 大分子溶解的特征是什么?大分子的溶剂选择有哪些原则? 【答】大分子溶解一般经过溶胀和溶解过程。溶剂选择的原则有:极性相近原则、溶度参数近似原则和溶剂化原则。 5. 什么是大分子溶液的流变性?几种常见的流变曲线各有什么特点? 【答】流行性是指在外力作用下粘性流动和形变的性质。常见的流变曲线有 Newton 型、塑流型、假塑流型、胀流型和触变流型。 Newton 型 粘度是常数 塑流型 有屈伏值 假塑流型 没有屈伏值,切稀 胀流型 切稠 触变流型 时间依赖性 6. 粘度有几种表示方法?如何用粘度法测定大分子的平均摩尔质量? 【答】粘度表示方法有牛顿粘度η、相对粘度r η、增比粘度sp η、比浓浓度c η、特性粘度[η]等。

物理化学-傅献彩-上册习题答案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思考题.:1. 一封闭系统,当始终态确定后:(a)当经历一个绝热过程,则功为定值;(b)若经历一个等容过程,则Q有定值:(c)若经历一个等温过程,则热力学能有定值:(d)若经历一个多方过程,则热和功的和有定值。 解释:始终态确定时,则状态函数的变化值可以确定,非状态函数则不是确定的。但是热力学能U和焓没有绝对值,只有相对值,比较的主要是变化量。 2. 从同一始态A出发,经历三种不同途径到达不同的终态: (1)经等温可逆过程从A→B;(2)经绝热可逆过程从A→C;(3)经绝热不可逆过程从A→D。试问: (a)若使终态的体积相同,D点应位于BC虚线的什么位置,为什么? (b)若使终态的压力相同,D点应位于BC虚线的什么位置,为什么,参见图 解释:从同一始态出发经一绝热可逆膨胀过程和一经绝热不可逆膨胀过程,当到达相同的终态体积V2或相同的终态压力p2时,绝热可逆过程比绝热不可逆过程作功大,又因为W(绝热)=C V(T2-T1),所以T2(绝热不可逆)大于T2(绝热可逆),在V2相同时,p=nRT/V,则p2(绝热不可逆)大于p2(绝热可逆)。在终态p2相同时,V =nRT/p ,V2(绝热不可逆)大于V2(绝热可逆)。 不可逆过程与等温可逆过程相比较:由于等温可逆过程温度不变,绝热膨胀温度下降,所以T2(等温可逆)大于T2(绝热不可逆);在V2相同时,p2(等温可逆)大于p2(绝热不可逆)。在p2相同时,V2(等温可逆)大于V2(绝热不可逆)。 综上所述,从同一始态出发经三种不同过程, 当V2相同时,D点在B、C之间,p2(等温可逆)>p2(绝热不可逆)>p2(绝热可逆)当p2相同时,D点在B、C之间,V2(等温可逆)>V2(绝热不可逆)>V2(绝热可逆)。 总结可知:主要切入点在温度T上,绝热不可逆做功最小。 补充思考题C p,m是否恒大于C v,m?有一个化学反应,所有的气体都可以作为理想气体处理,若反应的△C p,m>0,则反应的△C v,m也一定大于零吗? 解释:(1)C p,m不一定恒大于C v,m。气体的C p,m和C v,m的关系为: 上式的物理意义如下: 恒容时体系的体积不变,而恒压时体系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要发生变化。

《物理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第五版)第十三章胶体与大分子溶液练习题11页word文档

第十三章胶体与大分子溶液练习题 一、判断题: 1.溶胶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都是稳定系统。 2.溶胶与真溶液一样是均相系统。 3.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统是溶胶。 4.通过超显微镜可以看到胶体粒子的形状和大小。 5.ξ 电位的绝对值总是大于热力学电位φ的绝对值.。 6.加入电解质可以使胶体稳定,加入电解质也可以使胶体聚沉;二者是矛盾的。7.晴朗的天空是蓝色,是白色太阳光被大气散射的结果。 8.旋光仪除了用黄光外,也可以用蓝光。 9.大分子溶液与溶胶一样是多相不稳定体系。 10.将大分子电解质NaR的水溶液与纯水用半透膜隔开,达到Donnan平衡后,膜外水的pH值将大于7。 二、单选题: 1.雾属于分散体系,其分散介质是: (A) 液体;(B) 气体;(C) 固体;(D) 气体或固体。2.将高分子溶液作为胶体体系来研究,因为它: (A) 是多相体系;(B) 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C) 对电解质很敏感;(D) 粒子大小在胶体范围内。 3.溶胶的基本特性之一是: (A) 热力学上和动力学上皆属于稳定体系; (B) 热力学上和动力学上皆属不稳定体系; (C) 热力学上不稳定而动力学上稳定体系; (D) 热力学上稳定而动力学上不稳定体系。 4.溶胶与大分子溶液的区别主要在于: (A) 粒子大小不同;(B) 渗透压不同; (C) 带电多少不同;(D) 相状态和热力学稳定性不同。 5.大分子溶液和普通小分子非电解质溶液的主要区分是大分子溶液的: (A) 渗透压大;(B) 丁铎尔效应显著; (C) 不能透过半透膜;(D) 对电解质敏感。 6.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溶胶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都是稳定系统; (B) 溶胶与真溶液一样是均相系统; (C) 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统是溶胶; (D) 通过超显微镜能看到胶体粒子的形状和大小。 7.对由各种方法制备的溶胶进行半透膜渗析或电渗析的目的是: (A) 除去杂质,提高纯度; (B) 除去小胶粒,提高均匀性; (C) 除去过多的电解质离子,提高稳定性; (D) 除去过多的溶剂,提高浓度。 8.在AgNO3溶液中加入稍过量KI溶液,得到溶胶的胶团结构可表示为: (A) [(AgI)m·n I-·(n-x) ·K+]x-·x K+; (B) [(AgI)m·n NO3-·(n-x)K+]x-·x K+;

第九章 高分子溶液

第三章(P287) 1.试述聚合物的溶解特点 答:聚合物的溶解过程一般比较缓慢,需经历溶胀和溶解两个阶段,先是溶剂分子渗入高聚物内部,使高聚物体积膨胀,称为“溶胀”。然后才是高分子均匀分散在溶剂中,形成完全溶解的分子分散的均相体系。但交联聚合物只能溶胀,不能溶解。 分子量大的聚合物溶解度小,分子量小的溶解度大。 非晶态聚合物容易溶解,晶态聚合物的溶解则要困难得多。 2.何谓溶度参数?简述一种测定聚合物溶度参数的方法 答:溶度参数定义为内聚能密度的平方根。 溶度参数可用平衡溶胀法(溶胀度法)测定,即将交联高聚物置于一系列溶度参数不同的溶剂中,在一定温度下测其平衡溶胀比Q ,然后用对溶剂的溶度参数作图,其中Q 的极大值所对应的溶剂的溶度参数作为聚合物的溶度参数。 Q 3.Huggins 参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它与高分子溶液的溶剂性质和温度有什么关系? 答:Huggins 参数反映高分子与溶剂混合时作用能的变化。KT 1χ表示将一个溶剂分子放到高聚物中去时所引起的能量变化。 Huggins 参数与溶剂性质和温度的关系是: 当:T>θ时,21 1< χ,溶剂为聚合物的良溶剂; T=θ时,21 1=χ,溶剂为聚合物的θ溶剂; T<θ时,2 1 1>χ,溶剂为聚合物的劣溶剂。 4.何谓θ条件?简述一种测定θ温度的方法。 答: 聚合物溶液的过量化学位时的条件称为θ条件。01=ΔE μθ条件下,高分子链段之间以及高分子链段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能相等,高分子处于无扰状态。 θ温度可用膜渗透压法测定:即用膜渗透压法测定一系列不同温度下高分子溶液的第二

维利系数,用对T 作图,得一曲线,此曲线与2A 2A 02=A 的直线的交点所对应的温度即是θ温度。 5.在25 °C 时将摩尔的聚甲级丙烯酸甲酯(510?510=n M ,)溶于氯仿()中,试计算混合熵3/20.1cm g =ρg 1503/49.1cm g =ρm S Δ,混合热m H Δ和混合自由能m G Δ。已知:1χ=0.377。 8333.02 .110105 52=×=?V 解:PMMA :,mol n 5 2?10=氯仿: mol n 255.15.1191501== ,6711.10049 .1150 1==V 0082.06711.100833.0833.02=+=V ,9918.06711 .100833.06711 .1001=+=V () () K J V n V n R S m /1042.8008.0ln 10992.0ln 255.1314.8ln ln 252211??×=+×?=+?=Δ J V n RT H m 383.9008.0255.1377.015.298314.82 11=××××==Δχ J S T H G m m m 7.151042.815.298383.92?=××?=Δ?Δ=Δ? 6.测定数均分子量和重均分子量分别有哪些主要方法?它们测量的分子量范围通常是多少? 答: 测定数均分子量的方法有: 端基分析法:上限为() 4103×4102×沸点升高和冰点下降法:上限可达 4103×蒸汽压(气相)渗透法:上限为,下限可到40;4103×膜渗透压法:测定范围为 64105.1~10×测定重均分子量的主要方法有: 光散射法:测定范围为7 410~10GPC 可同时测得数均和重均分子量。

傅献彩物理化学选择题———第八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 物化试卷(二)

目录(试卷均已上传至“百度文库”,请自己搜索)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物化试卷(一)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物化试卷(二)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物化试卷(一)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物化试卷(二) 第三章统计热力学基础 第四章溶液物化试卷(一) 第四章溶液物化试卷(二) 第五章相平衡物化试卷(一) 第五章相平衡物化试卷(二) 第六章化学平衡物化试卷(一) 第六章化学平衡物化试卷(二) 第七章电解质溶液物化试卷(一) 第七章电解质溶液物化试卷(二) 第八章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物化试卷(一)第八章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物化试卷(二)第九章电解与极化作用 第十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一)物化试卷(一) 第十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一)物化试卷(二)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二) 物化试卷(一)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二) 物化试卷(二) 第十二章界面现象物化试卷(一) 第十二章界面现象物化试卷(二) 第十三章胶体与大分子溶液物化试卷(一) 第十三章胶体与大分子溶液物化试卷(二) 参考答案

1. 某一反应,当反应物和产物的活度都等于1 时,要使该反应能在电池内自发进行,则: ( ) (A) E 为负(B) Eθ为负(C) E 为零(D) 上述都不是 2. 298 K 时,φθ(Au+/Au) = 1.68 V,φθ(Au3+/Au) = 1.50 V,φθ(Fe3+/Fe2+) = 0.77 V 则反应2Fe2++Au3+=2Fe3++Au+的平衡常数Kθ值为:( ) (A) 4.33×1021(B) 2.29×10-22 (C) 6.61×1010(D) 7.65×10-23 3. 25℃时,电池反应 Ag +1/2Hg2Cl2= AgCl + Hg 的电池电动势为0.0193V,反应时所对应的Δr S m为32.9 J/(K·mol),则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αE/αT) 为:( ) (A) 1.70×10-4 V/K (B) 1.10×10-6 V/K (C) 0.101 V/K (D) 3.40×10-4 V/K 4. 已知298.15 K 及101325 Pa 压力下,反应 A(s) + 2BD(aq) = AD2(aq) + B2(g) 在电池中可逆地进行,完成一个单位的反应时,系统做电功150 kJ ,放热80 kJ,该反应的摩尔等压反应热为: ( ) (A) -80 kJ/mol (B) -230 kJ/mol (C) -232.5 kJ/mol (D) -277.5 kJ/mol 5. 某电池在298 K、pθ下可逆放电时,放出 100 J 的热量,则该电池反应的焓变值Δ H m为:( ) r (A) 100J (B) >100J (C) <-100J (D) -100J 6. 298 K时,反应为Zn(s)+Fe2+(aq)=Zn2+(aq)+Fe(s) 的电池的Eθ为0.323 V,则其平衡常数 Kθ为:( )

练习思考-大分子溶液

首 页 难题解析 学生自测题 学生自测答案 难题解析 [TOP] 例9-1 将某聚合物5.0×10-3 kg 分各种级别,用渗透压法测出各级分的数均摩尔质量M n ,所得结果见下表: 级分 1 2 3 4 5 6 样品质量/10-3kg 0.25 0.65 2.20 1.2 0.55 0.15 M n / (kg·mol -1) 2×103 5×104 1×105 2×105 5×105 1×106 假定每个级分的分子量是均匀的,试计算原聚合物的m M 和n M 。 解:因为B B B n M m =,所以 ()2 B B B B m B B B n M m M n! M n M m r!n r ! = -邋邋 = 3334353 025102100651051022010110510...----创?创?创 =′ 3535363 121021005510510015101105010 ....----创?创?创 +′ 51183610kg mol .-=醋 B B B n B B B n M m M n M n 邋邋= = 3 333333 34555 6 501002510055102201012100551001510210510110210510110.......-------′创创创+++++创创创= 4-129910mol kg .=醋

例9-2 在298 K 时,测量出某聚合物溶液的相对粘度如下: 浓度c /(kg·m -3) 1.52 2.71 4.58 5.41 6.23 ηr 1.226 1.425 1.797 1.982 2.177 求此聚合物的特性粘度[η]。 解:对于聚合物的稀溶液,增比粘度ηsp 、相对粘度ηr 与浓度c 的关系为 [][]2 sp 1k c c h h h =+ (1) [][]2 r 2ln k c c h h h =- (2) 以题给数据计算得ηsp /c 和ln ηr /c 的值,列于下表: 浓度c /(kg·m -3) 1.52 2.71 4.58 5.41 6.23 ηsp 0.226 0.425 0.797 0.982 1.177 (ηsp /c )/(m 3·kg -1) 0.148 0.157 0.174 0.182 0.189 (ln ηr /c )/(m 3·kg -1) 0.134 0.131 0.128 0.127 0.125 上述数据按(1)、(2)两式进行拟合,所得截距分别为0.134、0.137 m 3·kg -1,故所求的特性粘度为 [η]=(1.34+1.37)/2 ≈1.36 m 3·kg -1 例9-3 在一渗析膜左侧将1.3×10-3 kg 盐基胶体(RH )溶于0.100 dm 3的极稀盐酸中,胶体酸完全解离。渗析膜右侧置1.0×10-4 m 3纯水。25℃下达平衡后测得左侧、右侧的pH 值分别为2.67和3.26,求胶体酸的摩尔质量。 解:设RH 的初始浓度为x ,盐酸的初始浓度为y ,平衡后膜右侧盐酸的浓度为z ,在达到渗透后渗析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如下图: 左 右 [R -]左=x 渗 [H +]左=x +y -z 析 [H +]右=z [Cl -]左=y -z 膜 [Cl -]右=z 由题意知 { } 3l g H 10326.+ -轾- 臌 右 =,解得[H +]右=z =0.55 mol·m -3 根据Donnan 平衡 [H +]左[Cl -]左=[H +]右[Cl -]右,即

傅献彩五版物理化学思考题

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1. 什么是自发过程?实际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 答:体系不需要外界对其作非体积功就可能发生的过程叫自发性过程,或者体系在理论 上或实际上能向外界做非体积功的过程叫自发过程。实际过程不一定是自发性过程, 如电解水就是不具有自发性的过程。 2. 为什么热力学第二定律也可表达为:“一切实际过程都是热力学不可逆的”? 答: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经典表述法,实际上涉及的是热与功转化的实际过程的不可逆性。 导使过程的不可逆性都相互关联,如果功与热的转化过程是可逆的,那么所有的实 际过程发生后都不会留下痕迹,那也成为可逆的了,这样便推翻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也否定了热功转化的不可逆性,则“实际过程都是不可逆的”也不成立。因而可用“ 一切实际过程都是不可逆的”来表述热力学第二定律。 3. 可逆过程的热温商与熵变是否相等,为什么? 不可过程的热温商与熵变是否相等? 答:可逆过程的热温商即等于熵变。即ΔS =Q R /T (或ΔS =∫δQ R /T )。不可逆过程热温 商与熵变不等,其原因在于可逆过程的 Q R 大于 Q Ir ,问题实质是不可逆过程熵变 由两部分来源,一个是热温商,另一个是内摩擦等不可逆因素造成的。因此,不可逆 过程熵变大于热温商。由于熵是状态函数,熵变不论过程可逆与否,一旦始终态确定, 则ΔS 值是一定的。 4. 为什么说(2-11)式是过程方向的共同判据? 为什么说它也是过程不可逆程度的判据? 答:(2-11)式为:ΔS A →B -∑A δQ /T ≥0,由于实际过程是不可逆的,该式指出了实 际过程只能沿 ΔS A →B -∑A δQ /T 大于零的方向进行;而 ΔS A →B -∑A B δQ /T 小于零 的过程是不可能发生的。因而(2-11)式可作为过程方向的共同判据。但不是自发过程方 向的判据.(ΔS-∑δQ /T ) 的差值越大则实际过程的不可逆程度越大,因此又是不可逆 程度的判据。 5. 以下这些说法的错误在哪里?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错误?写出正确的说法。 B (1)因为ΔS =| δQ R /T ,所以只有可逆过程才有熵变;而ΔS >∑δQ Ir /T ,所以不可 A 逆过程只有热温商,但是没有熵变。 (2) 因为ΔS >∑δQ Ir /T ,所以体系由初态 A 经不同的不可逆过程到达终态 B ,其熵 的变值各不相同。 B (3) 因为ΔS =|δQ R /T ,所以只要初、终态一定,过程的热温商的值就是一定的, A 因而 ΔS 是一定的。 答:(1) 熵是状态函数,ΔS =S B -S A 即体系由 A 态到 B 态其变化值 ΔS 是一定的,与 过程的可逆与否无关;而热温商是过程量,由A 态到B 态过程的不可逆程度不同,则 其热温商值也不相同。产生上述错误的原因在于对熵的状态函数性质不理解,把熵变与 B 热温商这两个本质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ΔS =| δQ R /T ,只说明两个物理量值上相 A 等,并不是概念上等同。 (2) 因为熵是状态函数不论过程可逆与否,其ΔS =S B -S A ,只要始终态一定,其值一定, 其改变值与过程无关。错误原因在于没掌握好状态函数的概念。 (3) 错误在于将过程量热温商与状态函数改变量混为一谈,始终态一定,热温商可以是 许多数值。正确的说法是:只要始、终态一定,其ΔS 改变值就一定,热温商的却随 过程的不可逆程度不同而不同,而其中可逆过程的热温商数量等于熵变ΔS 。 6.“对于绝热过程有ΔS ≥0,那末由A 态出发经过可逆与不可逆过程都到达B 态,这样同 一状态B 就有两个不同的熵值,熵就不是状态函数了”。显然,这一结论是错误的, 错在何处?请用理想气体绝热膨胀过程阐述之。 答:绝热可逆过程中ΔS值一定等于零,因此该过程中Q R =0,体系与环境无热交换; 而绝热不可逆过程中,Q Ir =0,而ΔS一定大于零.另外,从同一始态出发经绝热 可逆过程与绝热不可逆过程达到的终态是不同。现以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出发,分别 经过绝热可逆膨胀和绝热不可逆膨胀达到相同的压力,绝热可逆膨胀过程向外做的功 的绝对值比绝热不可逆过程膨胀向外做的功的绝对值要大些,内能降低得也多些,故 绝热可逆过程终态温度低于绝热不可逆过程终态温度,相同的终态压力时,终态体积

第十章:大分子溶液(6个)

第十章 大分子溶液 一、本章基本要求 1.掌握大分子平均摩尔质量的表示方法及常用的测定方法;大分子电解质溶液的特性;Donnan 平衡以及测定大分子电解质溶液渗透压的方法。 2.熟悉大分子的溶解特征及其在溶液中的形态;大分子溶液的渗透压及其测量方法;大分子溶液黏度的几种表示方法和用黏度法测定大分子的平均摩尔质量的原理;大分子溶液的流变性和几种典型的流变曲线。 3.了解大分子溶液与溶胶性质的异同;大分子溶液的光散射现象;沉降速率法和沉降平衡法在生物大分子研究中的应用;区带电泳和稳态电泳在生物学和医学方面的应用;凝胶的分类、形成、结构及性质。 二、基本公式和内容提要 (一)基本公式 数均摩尔质量公式 1122B B n 12B B B B N M N M N M M N N N N M N +++= +++= ∑∑ 可用依数性测定法和端基分析法测定。 质均摩尔质量公式 1122B B m 12B 2 B B B B B B B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N M m N M +++= +++= = ∑∑∑∑ 可用光散射法测定。 z 均摩尔质量公式 2 3 B B B B 2 B B B B B B B z m M N M M m M N M z M z = = = ∑∑∑∑∑∑ 可用超离心沉降法测定。

黏均摩尔质量公式 1/1/(+1) B B B B ηB B B N M m M M N M m α α αα ?? ??== ? ? ? ?? ?? ? ∑∑∑∑ 可用黏度法测定。 大分子溶液渗透压公式 2n RT RTA c c M P =+ 适用于大分子稀溶液。 大分子溶液散射光强公式 ()() 2 2 22 0,042 1cos 2πr cRT n n I I L r c /c θθλ+??? = ???∏??? 适用于入射光的波长大于大分子的情况。 光散射法测定大分子分子质量的基本公式 o 2901 2Kc A c R M =+ Newton 黏度公式 d d F v D A x t h h = == 式中η称为黏度系数,简称黏度。其物理意义是使单位面积的液层,保持速度梯度为1时所施加的切力。 沉降系数公式 2 1 2 21ln ()x x S t t ω =- 沉降速率法求大分子平均摩尔质量公式 2120B 210B ln (1)()(1) x RT x RTS M D V t t D V ρωρ== --- 沉降平衡法求大分子平均摩尔质量公式

物理化学胶体与大分子溶液练习题

物理化学胶体与大分子溶液练习题 一、判断题: 1.溶胶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都是稳定系统。 2.溶胶与真溶液一样是均相系统。 3.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统是溶胶。 4.通过超显微镜可以看到胶体粒子的形状和大小。 5.ξ 电位的绝对值总是大于热力学电位φ的绝对值.。 6.加入电解质可以使胶体稳定,加入电解质也可以使胶体聚沉;二者是矛盾的。7.晴朗的天空是蓝色,是白色太阳光被大气散射的结果。 8.旋光仪除了用黄光外,也可以用蓝光。 9.大分子溶液与溶胶一样是多相不稳定体系。 10.将大分子电解质NaR的水溶液与纯水用半透膜隔开,达到Donnan平衡后,膜外水的pH值将大于7。 二、单选题: 1.雾属于分散体系,其分散介质是: (A) 液体;(B) 气体;(C) 固体;(D) 气体或固体。 2.将高分子溶液作为胶体体系来研究,因为它: (A) 是多相体系;(B) 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C) 对电解质很敏感;(D) 粒子大小在胶体范围内。 3.溶胶的基本特性之一是: (A) 热力学上和动力学上皆属于稳定体系; (B) 热力学上和动力学上皆属不稳定体系; (C) 热力学上不稳定而动力学上稳定体系; (D) 热力学上稳定而动力学上不稳定体系。 4.溶胶与大分子溶液的区别主要在于: (A) 粒子大小不同;(B) 渗透压不同; (C) 带电多少不同;(D) 相状态和热力学稳定性不同。 5.大分子溶液和普通小分子非电解质溶液的主要区分是大分子溶液的: (A) 渗透压大;(B) 丁铎尔效应显著; (C) 不能透过半透膜;(D) 对电解质敏感。 6.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溶胶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都是稳定系统; (B) 溶胶与真溶液一样是均相系统; (C) 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统是溶胶; (D) 通过超显微镜能看到胶体粒子的形状和大小。

物理化学第三章 习题解答

第三章 习题解答 1. 在298 K 和标准压力下,含甲醇(B)的摩尔分数x B 为0.458的水溶液的密度为 0.89463kg dm -?,甲醇的偏摩尔体积3 1 3(C H O H )39.80 cm m ol V -=?,试求该水溶液中水的偏摩尔体积2(H O )V 。 解:3322(CH OH)(CH OH )(H O )(H O)V n V n V =+ 33 3 0.45832(10.458)18 ( )dm 0.02729 dm 0.894610 m V ρ ?+-?= ==? 3 31 31 20.027290.45839.8010 (H O )( ) cm m ol 16.72 cm m ol 10.458 V ----??=?=?- 2. 298 K 和标准压力下,有一甲醇物质的量分数为0.4的甲醇-水混合物。如果往大量的此混合物中加入1 mol 水,混合物的体积增加17.35 cm 3;如果往大量的此混合物中加1 mol 甲醇,混合物的体积增加39.01 cm 3。试计算将0.4 mol 的甲醇和0.6 mol 的水混合时,此混合物的体积为若干?此混合过程中体积的变化为若干?已知298 K 和标准压力下甲醇的密度为0.79113g cm -?,水的密度为0.99713g cm -?。 解:3 1 2(H O )17.35cm m ol V -=? 3 1 3(C H O H )39.01 cm m ol V -=? 3 3322(C H O H )(C H O H )(H O )(H O )26.01 cm V n V n V =+= 混合前的体积为: 33 [(18/0.9971)0.6(32/0.7911)0.4] cm 27.01 cm ?+?= 3 1.00 cm V ?= 3. 298 K 时,K 2SO 4在水溶液中的偏摩尔体积V B 与其质量摩尔浓度的关系式为: 1/2 B 32.28018.220.222V m m =++,巳知纯水的摩尔体积V A , m = 17.96 cm 3·mol -1,试求在该 溶液中水的偏摩体积与K 2SO 4浓度m 的关系式。 解: m m m V V n P T 022.022.18280.322 1 ,,21++=? ?? ????= 12 d (32.28018.220.0222)d V m m m =++ 进行不定积分: C m m m V +++=2 2 3 0111.014.1228.32

物理化学答案――第三章_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及其在溶液中的应用习.

第三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及其在溶液中的应用 一、基本公式和内容提要 1. 偏摩尔量 定义: 其中X为多组分系统的任一种容量性质,如V﹑U﹑S...... 全微分式: 总和: 偏摩尔量的集合公式: 2. 化学势 定义 物质的化学势是决定物质传递方向和限度的强度因素,是决定物质变化方向和限度的函数的总称,偏摩尔吉布斯函数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 3. 单相多组分系统的热力学公式

4. 化学势判据 等温等压、只做体积功的条件下 将化学势判据用于多相平衡和化学平衡中,得多组分系统多相平衡的条件为: 化学平衡的条件为: 5.化学势与温度、压力的关系 (1)化学势与压力的关系 (2)化学势与温度的关系 6.气体的化学势

(1)纯组分理想气体的化学势 理想气体压力为(标准压力)时的状态称为标准态,称为标准态化学势,它仅是温度的函数。 (2)混合理想气体的化学势 式中:为物质B的分压;为物质B的标准态化学势;是理想气体混合物 中B组分的摩尔分数;是B纯气体在指定T,p时的化学势,p是总压。 (3)实际气体的化学势 式中:为实际气体或其混合物中物质B的化学势;为B的标准态 化学势,其对应状态是B在温度T、压力、且假想具有理想气体行为时的状 态,这个状态称为实际气体B的标准态;分别为物质B的逸度系数和逸度。 7. 稀溶液中的两个经验定律 (1)拉乌尔定律 一定温度时,溶液中溶剂的蒸气压与溶剂在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 成正比,其比例系数是纯溶剂在该温度时的蒸气压。用公式表示为。

对二组分溶液来说,,故拉乌尔定律又可表示为 即溶剂蒸气压的降低值与纯溶剂蒸气压之比等于溶质的摩尔分数。 (2)亨利定律 一定温度时,稀溶液中挥发性溶质的平衡分压与溶质在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成正比。 用公式表示。式中:为溶质的浓度分别为摩尔分数、质量摩尔浓度和物质的量浓度表示时的亨利系数,单位分别为Pa、 和。 使用亨利定律时应注意:①是溶质在液面上的分压; ②溶质在气体和在溶液中的状态必须是相同的。 8.溶液的化学势 (1)理想液态混合物中物质的化学势 ①定义: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液态混合物中任意一种物质在任意浓度均遵守拉乌尔定律的液态混合物称为理想液态混合物。 ②理想液态混合物中物质B化学势的表达式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练习第十三章胶体分散体系和大分子溶液.

第十三章胶体分散体系和大分子溶液 返回上一页 1. 在碱性溶液中用HCHO还原HAuCl4以制备金溶胶,反应可表示为 HAuCl4 +5NaOH ---> NaAuO2+4NaCl+3H2O 2NaAuO2 +3HCHO +NaOH ---> 2Au+3HCOONa+2H2O 此处NaAuO2是稳定剂,试写出胶团结构式. 2. 在三个烧瓶中分别盛0.02 dm3的Fe(OH3溶胶分别加入NaCl,Na2SO4和 Na3PO4溶液使其聚沉,至少需加电解质的数量为 (11 mol·dm-3的NaCl 0.021 dm3, (2 0.005 mol·dm-3的Na2SO4 0.125 dm3, (3 0.0033 mol·dm-3的Na3PO4 0.0074 dm3, 试计算各电解质的聚沉值和它们的聚沉能力之比,从而可判断胶粒带什么电荷. 3. 设有一聚合物样品,其中摩尔质量为10.0 kg/mol的分子有10 mol,摩尔质量为100 kg/mol的分子有5 mol,试分别计算各种平均相对分子量Mn,Mw,Mz 和Mv (设a=0.6各为多少? 4. 蛋白质的数均摩尔质量约为40 kg/mol,试求在298K时,含量为0.01 kg·dm-3的蛋白质水溶液的冰点降低,蒸汽压降低和渗透压各为多少? 已知298 K时水的饱和蒸汽压为3167.7 Pa,Kf=1.86 K·kg/mol,ρ(H2O=1.0 kg·dm-3.

5. 在298K时,半透膜两边,一边放浓度为0.1 mol·dm-3的大分子有机物RCl, RCl能全部电离,但R+不能透过半透膜;另一边放浓度为0.5 mol·dm-3的NaCl,计算膜两边平衡后,各种离子的浓度和渗透压. 6. 有某一元大分子有机酸HR在水中能完全电离,现将1.3×kg该酸溶在0.1 dm3很稀的HCl水溶液中,并装入火棉胶口袋,将口袋浸入0.1 dm3的纯水中,在298 K时达成平衡,测得膜外水的pH为3.26,膜电势为34.9 mV,假定溶液为理想溶液,试求: (1 膜内溶液的pH值. (2 该有机酸的相对分子量.

物理化学 3第三章 多组分体系热力学

第三章 多组分体系热力学 内容提要 只要指定两个强度性质便可以确定单组分体系的状态。在多组分体系中,决定体系状态的变量还需包括组成体系的各物质的量。在多组分体系热力学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偏摩尔量和化学势。 1、偏摩尔量 (1)定义:设X 代表多组分体系中任一容量性质,在等温、等压、组成不变的条件下,体系中B 物质的容量性质Z 对B 物质的量n B 的偏微分称偏摩尔量,表示为Z 。 =(?Z ?n B )T,p,n B(B ≠B ) 偏摩尔量是强度性质,和体系的总量无关,和组成体系各物质的浓度有关。 (2)偏摩尔量的集合公式 ∑==1 B B B Z n Z 多组分体系的广度性质等于体系中各组分物质的量与该物质偏摩尔性质的乘积之和。 (3)吉布斯-杜亥姆公式 01=∑=B B B dZ n 该式表述了当发生一个无限小过程时,体系中各组分偏摩尔量变化值之间的关系。它表明在均相体系中各组分的偏摩尔量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 2、化学势 (1)定义:偏摩尔吉布斯能G B,称为化学势,用μB 表示,单位为J·mol -1。 μB =(?G ?n B )T,P,nB≠B 广义的化学势:

μB =(?U ?n B )s,v,nB(B≠B ) =(?H ?n B )s,p,nB(B≠B ) =(?F ?n B )T,V ,nB(B≠B ) =(?G ?n B )T,P,nB(B≠B ) (2)多组分组成可变体系的四个热力学基本公式: dU=TdS-pdV+ B B B dn ∑μ dH=TdS-pdV+ B B B dn ∑μ dF=sdT-Vpd+B B B dn ∑μ dG=sdT-Vpd+ B B B dn ∑μ (3)化学势的一些关系式 化学势集合公式 ∑=B B B n G μ 等温、等压条件下化学势的吉布斯-杜亥姆公式 ∑B B B d n μ 化学势与温度的关系 (?μB ?T )p,nB =-V m ,B ) 化学势与压力的关系 (?μB ?p )T,nB =v m ,B 3、化学势判据 等温、等压、W'=0条件下 0≤∑B B B dn μ (1)相平衡:在等温、等压、W'=0的条件下,组分B 在α、β、…等各相达到平衡的条件是 μB (α)=μB (β)=… 在上述条件下,如果μB (α)>μB (β),则组分B 自发地从α相向β相转移。

物理化学习题 第三章 化学势

第三章化学势 一.基本要求 1.了解混合物的特点,熟悉多组分系统各种组成的表示法。 2.掌握偏摩尔量的定义和偏摩尔量的加和公式及其应用。 3.掌握化学势的狭义定义,知道化学势在相变和化学变化中的应用。 4.掌握理想气体化学势的表示式,了解气体标准态的含义。 5.掌握Roult定律和Henry定律的含义及用处,了解它们的适用条件和不同之处。 6.了解理想液态混合物的通性及化学势的表示方法,了解理想稀溶液中各组分化学势的表示法。 7.了解相对活度的概念,知道如何描述溶剂的非理想程度,和如何描述溶质在用不同浓度表示时的非理想程度。 8.掌握稀溶液的依数性,会利用依数性来计算未知物的摩尔质量。二.把握学习要点的建议 混合物是多组分系统的一种特殊形式,各组分平等共存,服从同一个经验规律(即Rault定律),所以处理起来比较简单。一般是先掌握对混合物的处理方法,然后再扩展到对溶剂和溶质的处理方法。先是对理想状态,然后扩展到对非理想的状态。 偏摩尔量的定义和化学势的定义有相似之处,都是热力学的容量性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任一物质B的物质的量的偏微分。但两者有本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一定的条件下”,即偏微分的下标上,这一点初学者很容易混淆,所以在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它们的区别。偏摩尔量的下标是等温、等压和保持除B以

外的其他组成不变(C B ≠)。化学势的下标是保持热力学函数的两个特征变量 和保持除B 以外的其他组成不变。唯独偏摩尔Gibbs 自由能与狭义化学势是一 回事,因为Gibbs 自由能的特征变量是,T p ,偏摩尔量的下标与化学势定义式 的下标刚好相同。 多组分系统的热力学基本公式,比以前恒定组成封闭系统的基本公式,在 最后多了一项,这项表示某个组成B 的物质的量发生改变B d n 时所引起的相应热 力学函数值的改变。最后一项中化学势B μ是常数,说明B d n 的改变并不是随意的, 在数量一定的系统中只发生了B d n 的变化,或在数量很大的系统中改变了1 mol , 这样才能维持B μ不变。 单组分理想气体的化学势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即 (,)()ln p T p T RT p μμ=+。等式右边的第一项()T μ,是当p p =时的化学势,它仅是温度的函数,这个状态就是气体的标准态,即气体的压力等于标准压力时而还能作为理想气体处理的那个状态。第二项是ln p RT p ,p 是理想气体的实际压力。记住了这个化学势的表示式,其余气体的化学势表示式只要在这基础上 略作修改即可。例如,混合理想气体中B 组分的化学势,只要将压力p 改为B 物质的分压B p 即可;如果是非理想气体,则将压力p 改为逸度° p 也就行了。掌握化学势的表示式,是因为今后在导出化学反应等温式、标准平衡常数的定义式 等都要用到化学势的表示式,这样才能完成热力学的判断化学变化的方向和限度 的任务。 稀溶液与混合物不同,有溶剂和溶质之分。溶剂服从Rault 定律,由此 可以计算溶剂的分压和由于非挥发性溶质的加入使溶剂蒸气压降低的分数,溶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