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全科治疗的效果研究

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全科治疗的效果研究

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全科治疗的效果研究
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全科治疗的效果研究

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全科治疗的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16-07-19T10:39:42.290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8期作者:邹林艳

[导读] 分析研究全科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优势。

鹤北林业局医院黑龙江鹤岗市 154212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全科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优势。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间收治的10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50例病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全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50例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有效患者4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50例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有效患者4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4%,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科治疗在心力衰竭治疗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优于普通的治疗方法,可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关键词】心力衰竭,全科治疗,研究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112-01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为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在发达国家,心力衰竭的患病率为1%-2%,70岁以上者可达10%。我国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国人心力衰竭的患病率为0.9%,55岁以上人群可达1.3%。虽然目前心力衰竭,尤其是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的治疗已取得长足进展,但其远期预后仍然堪忧,10年病死率可高达83%~87%。近年来,全科治疗的方法在心力衰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全科治疗心衰取得了较好疗效,本院选取我院在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间收治的10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全科治疗心衰的优势、劣势及趋势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 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各有50例患者。观察组50例患者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 46~ 71 岁,平均(61.9±3.1)岁,体重51~76kg,平均(61.1±5.3)kg,心脏病病程2~15年,平均(5.2±3.1)年。50例患者中,20例患者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15例患者为肺源性心脏病,9例患者为高血压性心脏病,3例患者为扩张型心肌病,3 例患者为风湿性心脏病。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51 ~ 76岁,体重57~69kg,平均(62.1±7.6)kg,心脏病病程2~15年,平均(6.3±3.9)年。50例患者中,23例患者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10例患者为肺源性心脏病,6例患者为高血压性心脏病,7例患者为扩张型心肌病,4例患者为风湿性心脏病。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方法

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给予夕阳,氧气流量控制在4-8L/min间,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并给予患者利尿、强心、扩张血管等药物进行治疗。

1.2.2实验组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卧床静躺休息,给予氧气吸入,给氧频率根据患者血氧饱和度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氧气流量保持在4~8L/min范围内,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根据患者年龄、有无肺部感染、心衰程度等情况给予洋地黄类药物进行治疗,若患者伴有急性心肌梗死则暂不使用。观察患者肺部啰音情况,根据患者年龄大小、啰音严重程度、血压变化等基本情况给予患者呋塞米静脉注射进行治疗。同时选用硝普钠(三门峡赛诺维制药有限公司,H20113357)、硝酸甘油(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H20113534)给予患者血管扩张治疗。若患者伴有呼吸道感染则给予抗感染治疗;若患者伴有糖尿病则给予降糖药物,同时加强患者合并症的治疗,在饮食方面要注意饮食合理,对钠盐的摄入量要严格控制,并注意患者钾的补充。在给予患者西药治疗外,再给予患者中药辨证治疗,给予患者强心复脉类中药进行治疗,药方:黄芪30g、当归15g、百合15g、红参15g、桂枝10g、川穹10g、灸甘草6g、薤白6g、附子6g。根据患者体质可对药方进行加减,若患者属于气虚血瘀型则应增加黄芪、党参、丹参等。

1.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使用( ±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百分率(%)表示,使用 x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50例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有效患者4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50例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有效患者4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 84%,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心力衰竭患者相应检查

胸部X线摄片和血浆B型利钠肽(BNP)和(或)氮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测定。如果胸部X线摄片上有确定的肺淤血征象即可确立左心衰竭的诊断,但胸片上如果无肺淤血征象则不能除外心力衰竭。与胸部X线摄片不同,血浆BNP/NT-proNP水平则主要用于除外心力衰竭。还有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胸部X线摄片。超声心动图可以提供心脏腔室的大小、室壁运动情况、室壁的厚度、瓣膜情况、某些血液动力学参数、LVEF及左心室舒张功能参数,尤其是LVEF和左心室舒张功能参数是划分心力衰竭类型的关键指标。还包括与其治疗和预后判断有关的检查项目,其中包括血常规及生化全项。心力衰竭患者检查血常规主要关注的是有无贫血。研究表明,贫血的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较差;但目前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采用现有措施纠正贫血能够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而血生化检查中的肝肾功能指标对心力衰竭患者用药选择及剂量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电解质水平也是判断患者预后及利尿剂应用的重要参考指标。用于其病因确定所需要的检查也不可缺少,如确诊冠心病所需要进行的冠状动脉造影、心肌灌注显像及心电图运动试验等;肾动脉狭窄需要进行的超声、CT或磁共振检查等;致心律失常右心室心肌病所需要的磁共振检查等。

3.2心力衰竭患者的利尿剂抵抗

当发生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时,每日静脉应用呋塞米的剂量应该是患者平日口服呋塞米(或相当)剂量的1~2.5倍;这一日剂量的呋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于任何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和乏力(活动耐量受限),以及液体潴留(肺淤血和外周水肿)。心衰为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发病率高,是当今最重要的心血管病之一。 据我国部分地区42家医院,对10 714例心衰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发现,其病因以冠心病居首,其次为高血压,而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比例则下降;各年龄段心衰病死率均高于同期其他心血管病,其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左心功能衰竭(59%)、心律失常(13%)和猝死(13%)。 依据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心衰可分为LVEF降低的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fraction,HF-REF)和LVEF保留的心衰(heart failure withpreserve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HF-PEF)。一般来说,HF-REF指传统概念上的收缩性心衰,而HF-PEF指舒张性心衰。LVEF保留或正常的情况下收缩功能仍可能足异常的,部分心衰患者收缩功能异常和舒张功能异常可以共存。LVEF是心衰患者分类的重要指标,也与预后及治疗反应相关。根据心衰发生的时间、速度、严重程度可分为慢性心衰和急性心衰。在原有慢性心脏疾病基础上逐渐出现心衰症状、体征的为慢性心衰。慢性心衰症状、体征稳定1个月以上称为稳定性心衰。慢性稳定性心衰恶化称为失代偿性心衰,如失代偿突然发生则称为急性心衰。急性心衰的另一种形式为心脏急性病变导致的新发心衰。 心衰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为心肌病理性重构,导致心衰进展的两个关键过程,一是心肌死亡(坏死、凋亡、白噬等)的发生,如急性心肌梗死( AMI)、重症心肌炎等,二是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所致的系统反应,其中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 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起着主要作用。切断这两个关键过程是心衰有效预防和治疗的基础。 根据心衰发生发展的过程,从心衰的危险因素进展成结构性心脏病,出现心衰症状,直至难治性终末期心衰,可分成前心衰(A)、前临床心衰(B)、临床心衰(C)和难治性终末期心衰(D)4个阶段(表1)。这4个阶段不同于纽约心脏协会( NYHA)的心功能分级。心衰是一种慢性、自发进展牲疾病,很难根治,但可预防。心衰的阶段划分正是体现了重在预防的概念,其中预防患者从阶段A进展至阶段B,即防止发生结构性心脏病,以及预防从阶段B进展至阶段C,即防止出现心衰的症状和体征,尤为重要。 表1心衰发生发展的各阶段 阶段定义患病人群 A(前心衰阶段)患者为心衰的高发危险人群,尚无心脏结构或功能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肥胖、代谢综合征患者;有常,也无心衰的症状和(或)体征应用心脏毒性药物史、酗酒史、风湿热史,或心肌病家 族史者等 B(前临床心袁阶段)患者从无心衰的症状和(或)体征,但已发展成结构性心左心室肥厚、无症状性心脏瓣膜病、以往有心肌梗死史脏病的患者等 C(临床心衰阶段)患者已有基础的结构性心脏病,以往或目前有心衰的症有结构性心脏病伴气短、乏力、运动耐量下降者等 状和(或)体征 D(难治性终末期心患者有进行性结构性心脏病,虽经积极的内科治疗,休因心衰需反复住院,且不能安全汁j院者;需长期静脉用衰阶段)息时仍有症状,且需特殊干预药者;等待心脏移植者;应用心脏机械辅助装置者 慢性心衰的治疗白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有重大的转变:从旨在改善短期血液动力学状态转变为长期的修复性策略,以改变衰竭心脏的生物学性质;从采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转变为神经内分泌抑制剂,并积极应用非药物的器械治疗。心衰的治疗目标不仅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针对心肌重构的机制,防止和延缓心肌重构的发展,从而降低心衰的病死率和住院率。 本指南包括成人慢性心衰和急性心衰的诊断和治疗,涵盖心衰的药物及非药物治疗。 本指南在2007年“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和2010年“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阳1的基础上,参考近年来发布的新药物和新技术应用的临床证据,进行了内容更新,为心衰的诊治提供依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全文)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全文)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于任何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和乏力(活动耐量受限),以及液体潴留(肺淤血和外周水肿)。心衰为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发病率高,是当今最重要的心血管病之一。 据我国部分地区42家医院,对10 714例心衰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发现,其病因以冠心病居首,其次为高血压,而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比例则下降;各年龄段心衰病死率均高于同期其他心血管病,其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左心功能衰竭(59%)、心律失常(13%)和猝死(13%)[1] 。 依据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心衰可分为LVEF降低的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HF-REF)和LVEF保留的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HF-PEF)。一般来说,HF-REF指传统概念上的收缩性心衰,而HF-PEF指舒张性心衰。LVEF保留或正常的情况下收缩功能仍可能是异常的,部分心衰患者收缩功能异常和舒张功能异常可以共存。LVEF是心衰患者分类的重要指标,也与预后及治疗反应相关。根据心衰发生的时间、速度、严重程度可分为慢性心衰和急性心衰。在原有慢性心脏疾病基础上逐渐出现心衰症状、体征的为慢性心衰。慢性心衰症状、体征稳定1个月以上称为稳定性心衰。慢性稳定性心衰恶化称为失代偿性心衰,如失代偿突然发生则称为急性心衰。急性心衰的另一种形式为心脏急性病变导致的

心衰护理查房

心衰病人护理查房 护士长: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讨论的是心衰病人护理该注意的相关问题,借此机会大家学习一下心力衰竭的概念、临床表现等相关知识,从而对该疾病进行有效地护理。下面先请责任护士xx汇报简要病史。 xx:病人的简要病史如下: 患者,xxx,女,74岁,住院号:201202918,以“劳力性胸闷气短两年,加重1月”之主诉于4月19日入院,精神差,脉律不齐,可扪及早搏,双下肢重度水肿,会阴明显肿胀,口唇中度发绀,口腔黏膜无出血、溃疡。双肺呼吸动度一致,语颤正常,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粗。四肢活动自如无畸形,肌张力正常,肌力v级。神经系统: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心电图:频发室性早搏。心电图:ST-T异常。 心脏彩超:符合缺血性心肌病超声改变。肝、肾功检查正常 入院诊断: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 心律失常偶发室性早搏心功能Ⅳj级客观评定D 治疗:抗血小板凝集、调脂、扩冠、营养心肌、抑制心室重构、预防感染对症治疗。病危,Ⅰ级护理。给予留置导尿。 治疗后情况现患者神志清,精神差,双下肢水肿已明显消退,主诉活动后略感胸闷气短,食纳好,尿管已拔出,排尿正常,大便通畅 xx:根据病人情况给予的护理措施:1、保持病室环境安静舒适,保持空气新鲜及适宜的温度、湿度,以利病人休息。 2、绝对卧床休息,衣裤鞋袜松软舒适,经常变换体位,保护好水肿部位皮肤。 3、保持床单位整洁、无碎屑、皮肤清洁、干燥,防止褥疮发生。 4、输液速度不可过快(20—40滴∕分),不可过多,防止发生急性肺水肿。 5、硝普钠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监测血压。速度开始控制在每分钟5-6滴,5分钟后无不适可增加到每分钟8滴。药物加入后液体有效时间为8小时。 6、呼吸困难时,给半卧位、低流量吸氧(2-3L∕min)。 7、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作好记录。 8、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9、定时夹闭尿管,每两小时开放一次尿管、注意观察尿量。 护士长:责任护士病例汇报的很详细、很全面,也制定出了主要的护理措施。下面请护士xxx 讲解心衰的基本概念、发病因素。 xxx:1、概念: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损害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症。

右心衰竭的诊断及治疗

右心衰竭的诊断及治疗 右心衰竭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右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不足以提供机体所需要的心输出量时所出现的临床综合征.第二十八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刘乃丰教授结合2017年ACC/AHA/HFSA心力衰竭指南,就右心衰竭的诊断及治疗这一话题进行了学术报告。 右心衰竭的诊断至少具备2个特征:与右心衰竭一致的症状与体征;右侧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或有右侧心内压增加的客观依据。.......Y路顺风 一、右心衰竭的诊断标准 右心衰竭的诊断标准如下: (1)存在可能导致右心衰竭的病因 其中最重要的是存在左心衰竭、肺动脉高压、右室心肌病变(包括右心室梗死、限制性病变和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等)、右侧瓣膜病变,以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Y路顺风

(2)存在右心衰竭的症状和体征 主要由于体循环静脉淤血和右心排血量减少.症状主要包括活动耐量下降、乏力以及呼吸困难。体征主要包括颈静脉压增高的征象、肝脏增大、中心性水肿(如胸腔积液、腹水、心包积液)和外周水肿,以及这些体征的组合。.......Y路顺风 (3)存在右心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和心腔内压力增高的客观证据 主要来自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心动图、核素、磁共振等。右心导管可提供心腔内压力增高和功能异常的证据。 二、右心衰竭的药物治疗 首先应考虑积极治疗导致右心衰竭的原发疾病,减轻右心的前、后负荷及增强心肌收缩力,维持窦性节律、房室正常顺序和间期,以及左、右心室收缩同步........Y路顺风 1.左心衰竭合并右心衰竭

大多为慢性病程,即先有左心衰竭,随后出现右心衰竭,但也有部分情况是左、右心同时受损。右心衰竭加重时呼吸困难会减轻,血压易偏低。.......Y路顺风 基本治疗原则可以遵循左心衰竭治疗的相关指南,但需要更加重视容量的平衡管理,保持恰当的前负荷是必要的。 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可能有益,但缺少充分的临床证据,仅适用于平均动脉压(MAP)〉25mmHg、肺动脉舒张压-肺毛细血管嵌楔压(PCWP)〉5mmHg的反应性肺动脉高压患者。....... Y路顺风 避免应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和类前列环素.一旦发生右心衰竭,单独的左心辅助装置可能加重右心的负荷,此时建议使用双心室辅助装置挽救患者生命。.......Y路顺风 2。肺动脉高压伴右心衰竭

心功能不全护理查房

心功能不全的护理查房 主办单位:xxx内科日期:2016.05.29 19:00 主持人:xxx护士长报告人:xxx护师 参加人员:全科护士(除值班外) 护士长:今天我们内科进行一次全院性护理查房,查房的内容是心功能不全,31床,xxx,女,75岁,住院号 5586,介绍病例前,让我简单介绍一下心功能不全的相关知识。 心功能不全是指由心脏病变而导致心排血量不能满足全身机体组织代谢需要时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也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 病因:心肌受损,心脏负荷过度。 诱因:感染,心律失常,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过度劳累与情绪激动,妊娠和分娩,失血与贫血,输血输液过多过快等。 临床表现:一、左心功能不全1、呼吸困难是左心功能不全最突出的症状。 2、咳嗽、咳痰多于劳动或夜间平卧时为重,主要为肺淤血及支气管粘膜淤血性水肿所致,若有继发感染,则咳嗽加重。 3、咯血一般为痰中带血。 4、其他症状由于心排血量减少,可有疲倦、乏力、嗜睡、尿少等症。二、右心功能不全主要为体循环(包括门静脉系统)静脉压增高及淤血而产生的临床表现。症状主要为各器官慢性淤血而发生的功能改变。除原有心脏病体征外,可出现:心浊音界向左、右两侧增大,颈静脉充盈,肝肿大,水肿,紫绀,晚期病例可有显著营养不良、消瘦甚至恶液质。 下面请责任护士介绍本次护理查房的病历及相应的护理问题与护理措施 xxx:患者,xxx,女,75岁,住院号 5586,于08-05-19 15:20急诊平车送入院。主诉:反复活动后气促、心悸20余天,加重3天。T36.1℃,R22次/分,BP122/78mmHg。神清,颈软,颈静脉未见曲张,颈动脉搏动显见,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和干罗音,右下肺明显。心前区无震颤,心浊音界左下扩大,HR 平均80次/分,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心尖区可及4/6级收缩期海鸥样音。P70次/分,可及脉搏短绌。入院后查血常规示正常,凝血:APTT52.3秒。生化:ALB33.1g/L,余未见明显异常。AFP、CEA正常。心电图:心房颤动(平均75次/分)。肺部CT平扫:左上肺陈旧性病变,双上肺炎症性病变,双侧少量胸腔积液。心影增大。心彩超:左心增大,左室松弛减退,收缩正常下限,右房增大,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轻度肺动脉高压。入院处理:一级护理,监测生命征,记24小时尿量。予完善各项检查,治疗上先予强心、抗感染、平喘、化痰、营养心肌、改善循环等治疗。 入院后予强心、利尿、抑制心肌重构、平喘、营养心肌和华法林抗凝等处理,气促、心悸明显好转,偶尔有咳嗽、咳少许白色痰。查体双肺未及干湿性啰音。腹平软,无压痛。复查凝血INR1.93,APTT53.3S,PT22.1S。血常规正常。予办理出院。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于任何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和乏力(活动耐量受限),以及液体潴留(肺淤血和外周水肿)。心衰为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发病率高,是当今最重要的心血管病之一。 据我国部分地区42家医院,对10 714例心衰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发现,其病因以冠心病居首,其次为高血压,而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比例则下降;各年龄段心衰病死率均高于同期其他心血管病,其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左心功能衰竭(59%)、心律失常(13%)和猝死(13%)。 依据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心衰可分为LVEF降低的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fraction,HF-REF)和LVEF保留的心衰(heart failure withpreserve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HF-PEF)。一般来说,HF-REF指传统概念上的收缩性心衰,而HF-PEF指舒张性心衰。LVEF保留或正常的情况下收缩功能仍可能足异常的,部分心衰患者收缩功能异常和舒张功能异常可以共存。LVEF是心衰患者分类的重要指标,也与预后及治疗反应相关。根据心衰发生的时间、速度、严重程度可分为慢性心衰和急性心衰。在原有慢性心脏疾病基础上逐渐出现心衰症状、体征的为慢性心衰。慢性心衰症状、体征稳定1个月以上称为稳定性心衰。慢性稳定性心衰恶化称为失代偿性心衰,如失代偿突然发生则称为急性心衰。急性心衰的另一种形式为心脏急性病变导致的新发心衰。 心衰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为心肌病理性重构,导致心衰进展的两个关键过程,一是心肌死亡(坏死、凋亡、白噬等)的发生,如急性心肌梗死( AMI)、重症心肌炎等,二是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所致的系统反应,其中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 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起着主要作用。切断这两个关键过程是心衰有效预防和治疗的基础。 根据心衰发生发展的过程,从心衰的危险因素进展成结构性心脏病,出现心衰症状,直至难治性终末期心衰,可分成前心衰(A)、前临床心衰(B)、临床心衰(C)和难治性终末期心衰(D)4个阶段(表1)。这4个阶段不同于纽约心脏协会( NYHA)的心功能分级。心衰是一种慢性、自发进展牲疾病,很难根治,但可预防。心衰的阶段划分正是体现了重在预防的概念,其中预防患者从阶段A进展至阶段B,即防止发生结构性心脏病,以及预防从阶段B进展至阶段C,即防止出现心衰的症状和体征,尤为重要。 表1心衰发生发展的各阶段 阶段定义患病人群 A(前心衰阶段)患者为心衰的高发危险人群,尚无心脏结构或功能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肥胖、代谢综合征患者;有常,也无心衰的症状和(或)体征应用心脏毒性药物史、酗酒史、风湿热史,或心肌病家 族史者等 B(前临床心袁阶段)患者从无心衰的症状和(或)体征,但已发展成结构性心左心室肥厚、无症状性心脏瓣膜病、以往有心肌梗死史脏病的患者等 C(临床心衰阶段)患者已有基础的结构性心脏病,以往或目前有心衰的症有结构性心脏病伴气短、乏力、运动耐量下降者等 状和(或)体征 D(难治性终末期心患者有进行性结构性心脏病,虽经积极的内科治疗,休因心衰需反复住院,且不能安全汁j院者;需长期静脉用衰阶段)息时仍有症状,且需特殊干预药者;等待心脏移植者;应用心脏机械辅助装置者 慢性心衰的治疗白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有重大的转变:从旨在改善短期血液动力学状态转变为长期的修复性策略,以改变衰竭心脏的生物学性质;从采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转变为神经内分泌抑制剂,并积极应用非药物的器械治疗。心衰的治疗目标不仅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针对心肌重构的机制,防止和延缓心肌重构的发展,从而降低心衰的病死率和住院率。 本指南包括成人慢性心衰和急性心衰的诊断和治疗,涵盖心衰的药物及非药物治疗。 本指南在2007年“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和2010年“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阳1的基础上,参考近年来发布的新药物和新技术应用的临床证据,进行了内容更新,为心衰的诊治提供依

(完整版)慢性心衰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慢性心衰的诊断与治疗 心衰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衰的发病率显著上升。Framingham研究显示,在45~94岁年龄段,年龄每增加10岁,心衰的发病率约翻一番。根据我国心衰病因谱显示,高血压病、冠心病与风心病是心衰的主要发病原因。而目前二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这一点与我国目前步入老龄化社会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膳食结构改变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可以预计,我国的心衰发病率会呈明显上升趋势,人群中心衰患者的人数会不断扩大,从而对我国心血管和老年病防治领域构成了新的更加严峻的挑战。如何进一步降低心衰的发病率,如何改善心衰患者的生存质量,如何进一步降低心衰的死亡率,已经摆在我国医务工作者的面前,成为我们工作的目标。 1 慢性心衰的诊断 1.1临床表现:慢性收缩性心衰的临床表现:①左心室增大,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增加及LVEF ≤40%;②有基础性心脏病病史,症状及体征;③有或无呼吸困难,乏力和液体潴留(水肿)等症状。慢性舒张性心衰的临床表现:①左心室正常,LVEF≥50%;②左室舒张末压和容量均升高;③常见于冠心病,高血压和肥厚性心肌病。 1.2 X线胸片,可显示心脏增大,肺淤血的情况有助于判断左心衰竭的严重程度。 1.3 超声心动图,可用M型,二维或多普勒超声技术测定左室的收缩和舒张功能:①定量房室内径,室壁厚度,瓣膜狭窄,关闭不全程度等,定性心脏几何形状,室壁运动,瓣膜及血管结构,同时可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和收缩末期容量(LVESV)计算LVEF;②区别舒张功能不全和收缩功能不全,LVEF≤50%为左室收缩功能不全;③LVEF及LVESV是判断收缩功能和预后最有价值的指标。 1.4心电图,可提供既往心肌梗死,左室肥厚,广泛心肌损害及心律失常信息。其主要检测心脏电生理活动和心肌缺血表现,对心脏的机械活动收缩,舒张功能相对性差。 1.5心功能不全判定标准:目前,临床上评估心功能的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种:①1928年,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将心功能分为四级(主观分级):Ⅰ级,有心脏病,日常活动无心衰症状;Ⅱ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重体力活动出现心衰症状(呼吸困难,乏力);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低于日常活动出现心衰症状;Ⅳ级,体力活动完全受限,休息时出现心衰症状。②1994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HA)采用心电图,负荷试验,X线,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病严重程度,并分为四级(客观分级):A级,无心血管疾病的客观依据;B级,有轻度心血管疾病的依据;C级,具有中度心血管疾病的依据;D级,具有重度心血管疾病的依据。③ 6分钟步行试验:在特定的情况下,测量在规定时间内步行的距离。6分钟步行试验不但能评定患者的运动耐力,而且可预测其预后。具体操作:要求患者在平直走廊里尽可

accaha成人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

ACC/AHA2009成人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 更新指南(节选) 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美国心脏协会实践指南工作组报告 国际心肺移植协会联合制订 序言(更新内容) 制订诊疗实践指南的目的是,通过对特定疾病或临床状况的诊断、治疗或预防方面一系列常用措施的描述来协助医务人员作出临床决策。这些指南尽可能满足绝大多数临床情况下大部分患者的需要。指南建议反映了专家组对现有科学证据进行详尽分析后的一致观点,旨在改善患者的治疗状况。若医疗监管者/费用支付者将指南作为决策依据,则其最终目标将是医疗质量及患者的最佳利益。某位患者的治疗状况必须由医务人员和患者本人根据所有的临床状况共同进行最终评判。 2005年心衰诊疗指南由ACCF与AHA的主管团体批准公布,并获得了美国胸科医师学会、国际心肺移植协会及美国心律协会的许可。指南摘要(包括诊疗建议)发表于2005年9月20日的Journalofthe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和Circulation杂志。全文发布于ACC(https://www.doczj.com/doc/f26904193.html,)和AHA(https://www.doczj.com/doc/f26904193.html,)网站。全文和摘要均可下载。 本文是ACC/AHA2005成人慢性心力衰竭诊疗指南更新的再次发表,并对其进行了修订,加入了2008年期间更新的诊疗建议和重点内容同时也纳入了临床试验或其他ACCF/AHA指南或共识中出现的最新信息。此外,指南写作委员会认为,新加入的“住院患者”章节对于阐述急性失代偿性心衰与慢性心衰完全不同这一日益被认识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目前,心衰是65岁以上患者最常见的住院原因;更新指南回顾了该人群的主要治疗原则。网上版本对更新章节进行了标识以方便查阅。 Elliott M.Antman,MD,FACC,FAHA2003–2005ACCF/AHA实践指南工作组主席 Sidney C.Smith,Jr,MD,FACC,FAHA2006–2008ACCF/AHA实践指南工作组主席 1.引言(更新内容) 1.1证据回顾(更新内容)为了进行2009心衰指南更新,指南写作委员会与上届工作组一起回顾了ACCF、AHA与欧洲心脏病学会2005、2006和2007年年会中发布的最新临床试验及 2005年–2007年11月间发表的部分研究资料,以期发现那些可能影响指南建议的试验和关键数据。根据此前提及的标准/考虑因素,专家们认为,最近的试验数据及其他临床信息足以推动对ACCF/AHA2005成人慢性心衰诊疗指南的更新。此外,指南写作委员会认为,更新指南中应纳入有关心衰住院患者治疗的新章节。事实上,更新指南时回顾的大量新近心衰试验均是在住院患者中进行的,针对该人群的许多新的治疗方法正处于开发中。并且,政府及其他第三方医疗费用支付者对预防心衰患者住院和再住院的关注正日益增加。业已制订了心衰患者出院过程中的质量指标,医院有关心衰再住院的资料也已公布。因此,委员会认为更新指南中应增加关于心衰住院治疗的新章节。 1.4心衰的分期(更新内容) 心衰指南写作委员会此前制订了一种新的心衰分类方法,该方法同时强调了心衰的发生与进展。委员会确定了心衰综合征发展过程中的四个阶段(4期)。前2期(A期和B期)显然尚未发生心衰,但这有助于医务

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Framingham标准)

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Framingham标准) 心力衰竭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此种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心力衰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其中绝大多数的心力衰竭都是以左心衰竭开始的,即首先表现为肺循环淤血。中文名:心力衰竭外文名:heart failure别名: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原因冠心病已成为欧洲75岁以下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病因,和中国的情况相似。据中国42家医院在1980、1990、2000年3个全年段对部分地区心力衰竭住院病例所做的回顾性调查,冠心病由1980年的36.8%上升至2000年的45.6%,居各种病因之首。在高龄老人中高血压也是心力衰竭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根据病理生理异常,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可分为:(1)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肌炎、心肌病和冠心病等。(2)后负荷增加: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和肺动脉瓣狭窄等。(3)前负荷增加:二尖瓣反流、主动脉瓣反流、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代谢需求增加的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动静脉瘘等)。[1] 诱因(1)治疗不当:主要为洋地黄用量不当(过量或不足)。

以及合并使用了抑制心肌收缩力(异搏定、β阻滞剂)或导致水钠潴留(大剂量非甾体抗炎药)的药物。(2)感染:呼吸道感染和感染性心内膜炎是较重要的诱因。(3)心律失常:特别是心室率快的心房颤动和其他快速心律失常。(4)肺动脉栓塞。(5)体力或精神负担过大。[1]临床分型心脏结构(一)按心力衰竭发展的速度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以慢性居多。急性者以左心衰竭较常见,主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二)根 据心力衰竭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左心衰竭的特征是肺循环淤血;右心衰竭以体循环淤血为主要表现。(三)收缩性或舒张性心力衰竭因心脏收缩功能障碍致收缩期排空能力减弱而引起的心力衰竭为收缩性心力衰竭。临床特点是心腔扩大、收缩末期容积增大和射血分数降低。绝大多数心力衰竭有收缩功能障碍。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舒张功能异常的重要性,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它可与收缩功能障碍同时出现,亦可单独存在。舒张性心力衰竭是由于舒张期心室主动松弛的能力受损和心室的顺应性降低以致心室在 舒张期的充盈受损,心室压力—容量曲线向左上方移位,因而心搏量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压增高而发生心力衰竭,而代表收缩功能的射血分数正常。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有:①左室松弛受损。特别如在心肌缺血时,心肌肌浆网摄取钙离子的能力减弱,心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的水平降低缓慢,致主动松弛受损;②心肌肥厚和心肌僵硬度增加(伴有心肌纤

心衰病人护理查房

心衰病人护理查房 护士长刘双双: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讨论的是心衰病人护理该注意的相关问题,借此机会大家学习一下心力衰竭的概念、临床表现等相关知识,从而对该疾病进行有效地护理。下面先请责任护士张云侠汇报简要病史。 责任护士张云侠:病人的简要病史如下: 患者,周兰,女,74岁,以“劳力性胸闷气短两年,加重1月”之主诉于2018年4月19日入院,精神差,脉律不齐,可扪及早搏,双下肢重度水肿,会阴明显肿胀,口唇中度发绀,口腔黏膜无出血、溃疡。双肺呼吸动度一致,语颤正常,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粗。四肢活动自如无畸形,肌张力正常,肌力v 级。神经系统: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既往史:否认急、慢性肝炎,结核病及其他传染病。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 辅助检查: 心电图:频发室性早搏。ST-T异常。(2018.4.19) 心电图:ST-T异常。(2018.4.21) 心脏彩超:符合缺血性心肌病超声改变。 肝、肾功检查正常 入院诊断: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缺血性心肌病

心律失常 偶发室性早搏 心功能Ⅳj级 客观评定D 治疗:抗血小板凝集、调脂、扩冠、营养心肌、抑制心室重构、预防感染对症治疗。病危,Ⅰ级护理。给予留置导尿。 治疗后情况(2018.4.24 ) 现患者神志清,精神差,双下肢水肿已明显消退,主诉活动后略感胸闷气短,食纳好,尿管已拔出,排尿正常,大便通畅责任护士张云侠:根据病人情况给予的护理措施: 1、保持病室环境安静舒适,保持空气新鲜及适宜的温度、湿度,以利病人休息。 2、绝对卧床休息,衣裤鞋袜松软舒适,经常变换体位,保护好水肿部位皮肤。 3、保持床单位整洁、无碎屑、皮肤清洁、干燥,防止褥疮发生。 4、输液速度不可过快(20—40滴∕分),不可过多,防止发生急性肺水肿。 5、硝普钠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监测血压。速度开始控制在每分钟5-6滴,5分钟后无不适可增加到每分钟8滴。药物加入后液体有效时间为8小时。 6、呼吸困难时,给半卧位、低流量吸氧(2-3L∕min)。 7、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作好记录。

心力衰竭护理查房

急性心力衰竭的护理查房 病例简介 患者:李王氏,83岁,神情,精神差,急性面容,因“反复胸闷、气喘3天,加重2小时余”。 于2011年9月1日10:23入住急诊科,T36.0℃,P:112次/分,R:20次/分,BP:140/90mmHg。代诉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闷、气喘,活动后明显,不能平卧,伴咳嗽,咳少许白粘痰。查:气喘貌,口唇无发绀,颈部软,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两肺呼吸音粗,两肺底闻及湿罗音。 入院后遵医嘱给予呋塞M20mg静推st、吗啡5mg肌注st、吗啡3mg 静推st、5%GS50ml+硝酸甘油5mg 5ml/h泵入,内科常规一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半卧位,持续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持续吸氧2L/min吸入,长期治疗头孢西丁、阿奇霉素、舒血宁、果糖、阿司匹林,以抗炎、扩血管、营养心肌、利尿及对症支持治疗。 急查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 24.37x10^9/l 中性粒细胞计数 22.37x10^9/l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1.74﹪ 血小板计数 964x10^9/l 生化结果 谷草转氨酶 72 u 谷丙转氨酶 97.5 u 尿素氮 15.5 mmol/l 乳酸脱氢酶 1123 u/l D-D二聚体 14 ug/ml K离子 3.17 定义 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是指由于器质性心脏病发展到心肌收缩力减退使心脏不能将回心血量全部排出,心搏出量减少,引起肺静脉瘀血

动脉系统严重供血不足,常见于急性心肌炎、心肌梗塞严重心瓣膜狭窄,急性的心脏容量负荷过重,快速异位心律临床上以极度烦躁、极度气促,咯白色泡沫或粉红色泡沫痰双肺干湿性罗音为特点。 病因 1.感染:可直接损害心肌或间接影响心脏功能,如呼吸道感染,风湿活动等。 2.严重心律失常:特别是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阵发性心动过速等。 3.贫血、妊娠、分勉、过多过快的输液、过多摄入钠盐等可增加心脏负荷。 4.过度的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可增加心脏负荷。 5.洋地黄中毒或不恰当的停用洋地黄。 6.其他疾病,如肺栓塞等。 发病机制 心肌收缩性减弱 心室舒张功能异常 心脏各部分舒缩活动的不协调性 疾病分级 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严重程度常用Killip分级: I级:无急性心力衰竭;体力活动不受限制,日常活动无症状。 Ⅱ级:急性心力衰竭,肺部中下肺野湿性啰音,心脏奔马律,胸片见肺淤血;体力活动不受限制,休息时无症状,日常活动即可引起上述症状。 Ⅲ级:严重急性心力衰竭,严重肺水肿,满肺湿啰音;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体力活动不受限制,轻度日常活动即可引起上述症状。 Ⅳ级:心源性休克。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也有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临床表现 病人常突然感到极度呼吸困难,迫坐呼吸,恐惧表情,烦燥不安,频频咳嗽,咯大量白色或血性泡沫状痰液,严重时可有大量泡沫样液体由鼻涌出,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大汗淋漓,四肢湿冷,两肺满布湿罗音,心脏听

心力衰竭的护理查房

病例简介 患者:李王氏,83岁,神情,精神差,急性面容,因“反复胸闷、气喘3天,加重2小时余”。 于2011年9月1日10:23入住急诊科,℃,P:112次/分,R:20次/分,BP:140/90mmHg。代诉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闷、气喘,活动后明显,不能平卧,伴咳嗽,咳少许白粘痰。查:气喘貌,口唇无发绀,颈部软,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两肺呼吸音粗,两肺底闻及湿罗音。 入院后遵医嘱给予呋塞米20mg静推st、吗啡5mg肌注st、吗啡3mg静推st、5%GS50ml+硝酸甘油5mg 5ml/h泵入,内科常规一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半卧位,持续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持续吸氧2L/min吸入,长期治疗头孢西丁、阿奇霉素、舒血宁、果糖、阿司匹林,以抗炎、扩血管、营养心肌、利尿及对症支持治疗。 急查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 ^9/l 中性粒细胞计数 ^9/l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血小板计数 964x10^9/l 生化结果 谷草转氨酶 72 u 谷丙转氨酶 u 尿素氮 mmol/l 乳酸脱氢酶 1123 u/l

D-D二聚体 14 ug/ml K离子 定义 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是指由于器质性心脏病发展到心肌收缩力减退使心脏不能将回心血量全部排出,心搏出量减少,引起肺静脉瘀血动脉系统严重供血不足,常见于急性心肌炎、心肌梗塞严重心瓣膜狭窄,急性的心脏容量负荷过重,快速异位心律临床上以极度烦躁、极度气促,咯白色泡沫或粉红色泡沫痰双肺干湿性罗音为特点。 病因 1.感染:可直接损害心肌或间接影响心脏功能,如呼吸道感染,风湿活动等。 2.严重心律失常:特别是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阵发性心动过速等。 3.贫血、妊娠、分勉、过多过快的输液、过多摄入钠盐等可增加心脏负荷。 4.过度的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可增加心脏负荷。 5.洋地黄中毒或不恰当的停用洋地黄。 6.其他疾病,如肺栓塞等。 发病机制 心肌收缩性减弱 心室舒张功能异常 心脏各部分舒缩活动的不协调性 疾病分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