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知识要点 上册

-2017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知识要点 上册

-2017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知识要点 上册
-2017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知识要点 上册

一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准备课

1.1数一数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1.2比多少

1、使学生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精神以及用数学的意识。

第二单元位置

2.1认识上下和前后

1、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理解上下、前后的方位,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

2、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感。

2.2认识左右

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初步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

2、联系生活实际,能解决生活中有关简单的问题。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3.1 1-5的认识

1、认识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会正确读写1~5各

数。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3.2 比多少

1、使学生认识符号“>”、“<”和“=”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2、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3、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3.3 几和第几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

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的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3.4 分与合

1、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2、培养学生有序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3.5 加法

1、使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和等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

2、学会加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口算得数是5以内的加法

3、养成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3.6 1~5的加法

1、进一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3.7 减法

初步了解减法的意义,认识减号,会读减法算式,并能用数的组成正确口算5 以内的减法。

3.8 5以内的减法

1、进一步了解减法的意义,熟练口算5 以内的减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减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3、结合课堂教学渗透遵守公共秩序的思想教育。

3.9 加减法的练习

1、能正确、较迅速地计算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培养学生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渗透辨证统一的思想,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3.10 0的认识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0的两种含义,能较工整的书写0。

2、培养学生想象力,合作、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3.11 有关0的加减法

1、知识目标

初步理解并掌握有关0的加减法的计算。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学会0的加减法计算。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会函数思想。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

4.1认识立体图形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4.2我会拼图

1、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征辨认和区别这几种图形。

2、通过拼摆,使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5.1 6和7的认识

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7两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3、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5.2 6、7的组成

1、使学生掌握6、7的组成。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5.3 6和7的加减法

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

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5.4 6和7加减法的练习

1、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计算有关6、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算式的写法。

5.5 用数学

1、使学生认识大括号和?号,会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答。

2、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5.6 用数学练习课

1、进一步掌握6、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水平。

3、学生发现生活中充满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7 8、9的认识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O一9各数的大小,知道8、9的序数含义。能规范正确的书写8和9。

3、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5.8 8、9的组成

1、让学生在拼摆的过程中去理解掌握8和9的组成。

2、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看到一组组成,会想到另一组组成。

3、让学生在参与学习中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

5.9 8、9的加减法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会计算8、9的加减法。

2、通过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评价意识和创新精神。

5.10 8、9加减法的练习

1、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计算有关8、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算式的写法。

5.11 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加减法的联系和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算理,能根据已知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

计算方法列式并计算。

4、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5、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方面的教育。

6、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集体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

5.12 10的认识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读、写数、大小比较和l0的组成,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4、引导学生感受数l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5.13 10的加减法

1、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熟悉l0的组成。

2、通过精心设计活动,组织教学,让学生独立与合作相结合,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掌握l0的加减法。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使命交流意识和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5.14 填未知加数

1、理解加法算式中未知数的意义。

2、会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学生初步的逆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5.15 10加减法的练习

1、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计算有关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算式的写法。

5.16 连加

1、引导学生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连加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理解连加

计算的意义。

2、掌握连加计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计算10以内的连加计算。

3、初步学习用连加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5.17 连减

1、使学生初步理解连减的含义,正确地掌握10以内的连减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想象力。

3、初步感知连加、连减算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5.18 加减混合

1、认识加、减混合运算式题,掌握加、减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

2、能看图列出加、减混合算式。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做题,计算正确、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5、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19 加减混合计算的综合练习

1、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有

关式题。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指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20 整理和复习

5.20.1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法的整理和复习

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l0以内数的认识,能正确熟练地书写0—10各数。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熟记加法表,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法。

3、通过复习,使学生更进一步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5.20.2 10以内减法和综合练习的整理复习

1、通过减法表的复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10以内减法,提高计算熟练程度。

2、使学生能正确解答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

3、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一步巩固和加深理解。

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6.1 11~20各数的认识

1、会准确地读出和数出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及大小。

2、初步认识计算单位“-”和“+”,直观地了解1120各数都是由一个和几个一组成。

6.2 11~20各数的写法

1、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

2、认识计数器,并能正确地书写11~20各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3、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6.3 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1、通过实际操作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并为下一步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

2、运用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正确地计算。

6.4 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混合练习

通过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以及从前所学内容的混合练习,为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准备。

6.5排队中的学问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2、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

第七单元认识钟表

7.1 认识整时

1、使学生学会看钟表上的整时。

2、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学习习惯。

7.2 认识整时练习课

1、使学生结合操作进一步学会看整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

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8.1 九加几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

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4、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8.2 九加几的巩固练习

1、巩固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较熟练计算9加几的口算题。

2、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初步渗透函数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8.3 8、7、6加几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8.4 8、7、6加几的巩固练习

1、巩固8、7、6加几的计算,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速度。

2、培养学生细心计算和认真仔细审题的学习习惯。

8.5 5、4、3、2加几

1、使学生掌握5、4、3、2加几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用9、8、7、6加几技能学习5、4、

3、2加几的计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8.6 5、4、3、2加几的练习课

1、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数感。

8.7 用数学(一)

1、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的实际问题,体验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

3、感受数学在日常工作中作用。

8.8 用数学(二)

1、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学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8.9 整理和复习

1、通过复习20以内进位加法表,引导学生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表中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2、通过20以内进位加法和10以内加减法的复习,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仔细看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8.10 整理和复习练习课

1、通过复习20以内进位加法表,引导学生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表中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2、通过20以内进位加法和10以内加减法的复习,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仔细看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2017年小学六年级数学小升初毕业试卷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水平能力测试卷 一、填空。(25分) 1、哈利法塔,原名迪拜塔,总高828米,是世界第一高楼与人工建筑物,总投资1495000000元,这个数读作( )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 )亿元。 2、明年第二十届世界杯将在巴西举行,明年是( )年,全年有( )天。 3、5.05L=( )L ( )mL 2小时15分=( )分 4、( 9 )÷36=20:( )= 14 =( )(小数) =( )% 5、把3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根铁丝的( ),每份长( )米。 6、3 8与0.8的最简整数比是( ),它们的比值是()。 7、甲数的34等于乙数的3 5,乙数与甲数的比是( ),甲数比乙数少( )%。 8、小明在测试中,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的平均分是a 分,语文和数学共得b 分,英语得( )分。 9、5克糖放入20克水中,糖占糖水的( 25 )%。 10、一个3mm 长的零件画在图上是15cm ,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11、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48厘米,并且它的长、宽、高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12、以一个直角边分别是5厘米和3厘米的直角三角形其中一条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会得到一个圆锥 体,这个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13、 把一个棱长是8厘米的正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削去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二、判断。(5分) 1、全校102名教师,到会100名,因此出勤率为100%。 ( ) 2、0是正数。 ( ) 3、甲比乙多25%,则乙比甲少20%。 ( )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数学知识点整理(全)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1、开口向左读大于,尖角向左读小于,一双筷子是等于。 比较两数大和小,前面数大用大于,前面数小用小于,两边相等用等于。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2、把几部分的数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要用加法计算。如: 从总数里拿走(或去掉、吃了、飞了)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多少用减法计算。如: 3、一个数加0或减0,还得这个数。 4、6个面都相同的是正方体;长长方方的是长方体;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形的是圆柱;圆圆的,可以向任意方向滚动的是球。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 5、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都是平面图形,都是立体图形上的一个平平的面。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是看边的长短,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是看面的形状,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 6、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7、大问号,弯弯绕,问个问题不知道,一滴眼泪往下掉。 大括号,像花边,两条花边分两方,两边合起就用它。 问号挂在括号下,加法来算共多少。 问号掉在括号上,减法来算一部分。 正确使用加减法,解决问题我最棒。 8、计算连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加。 9、计算连减,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用得数减去第三个数。 10、加数+加数=和 被减数-减数=差 11、凑十法:九凑一,一凑九。八凑二,二凑八。 七凑三,三凑七。六凑四,四凑六。 双五相见就满十。 12、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有1个十在十位写1,有2个十在十位写2,有几个一在个位写几。个位上的数是几就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数是几就表示几个十。 读数写书都从高位起。 13、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两位数是10。 14、确定位置时,一般横为行,竖为列。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如:8+7﹦7+8﹦15 15、破十法就是先把十几分成十和几,先用十减去减数,减得的结果再和几合起来。 16、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1元=10角 1角=10分 17、时针最粗、最短,分针较细、较长。 认识钟面上的刻度: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面有5个小格。 时针转动1大格是1小时,分针转动1小格是1分钟。 1时=60分 认识整时与半时,先看分针指哪里。 整时分针指12,时针指几是几时。 半时分针指向6,时针就在两数间, 半时时针过了几,我们就读几十半。 18、9加几、8加几、7加几、6加几的计算技巧: 大数是9,用小数减1,剩几就是十几。如:9+6=?,大数是9,小数是6,用小数6-1=5,所以9+6=15。 大数是8,用小数减2,剩几就是十几。 大数是7,用小数减3,剩几就是十几。 大数是6,用小数减4,剩几就是十几。

2017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

2017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 在期末来临之前,为大家提供了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的练习题,希望能提供同学们的数学成绩! 一、想想算算( 40分) 1、直接写出得数(20分,每题1分) 13+6 = 12+8 = 7+( )= 11 14+5-8 = 7+8 = 20-7 = ( )+3 = 20 7-5+9 = 15-6 = 8+9 = 16-( )= 10 19-6-9 = 18-3 = 16-8 = 8 =( )-8 15-7+5 = 5+9 = 14-7 = ( )-6 = 13 17-3-6 = 2、在○里填“>”“<”或“=” ,在□里填最大的数。 12% 11角 110分 50角 9元 3、填数图:8% 二、想想填填:(38分) 1、填空:22%(1、3、4、7每题2分) (1)7个一和3个十合起来是( ),与它相差2的数是( )。 (2)十位上是2,个位上的数是十位上数的加倍,这个数是( )。1% (3)小学2014年一年级数学下学期试题:个位上是8的最大的两位数是( ),它由( )个一和( )个十组成。 (4)按规律填数:33、( )、27、24、( )、( )、( )。 (5)在67、37、70、47、7、74、77中,4% 大于70的数有 ;个位上是7的数是 ; 最大的数是 ;小于50的数是。 (6)按要求填空:3%

有算式:15+3,8+9,20-4,11+9,16-10,0+19,19-5,17-9 把这些算式按计算结果从小到大排列: (7)7+4>15-( ) ( )里可以填( )。 (8)1张10元的人民币可以换( )张5元的人民币;也可以换( )张1元的人民币。 1张50元的人民币可以换( )张10元的人民币;( )张20元的人民币可以换一张100元的人民币。4% (9)时针在哪里?在钟面上画出时针。2% 2、看数射线填空:(12%) (1) a =( ) b =( ) c =( ) d =( ) e =( ) f =( ) (2) 与f相邻的整十数是( )和( ); 与b相邻的数是( )和( ); 与d最相邻的整十数是( ); 与e最相邻的整十数是( )。 3、选一选:(4%) (1)妈妈给小胖买了一套运动服,价格是98( )。 A.分 B.角 C.元 D.时 (2) 小胖家吃晚饭的时间是( ) A、12时25分 B. 5时 C.5时半 D.17时 三、应用:18分(3%+3%+6%+6%) 1、同学们要做13个灯笼,已经做好10个,还要做多少个? 2、盒子里的小皮球取出9个,还剩下7个,盒子里原来有几个小皮球? 3、6% (1)兔和羊一共有多少只?

2017年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2017年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模仿和()转变为()、()与实践创新; 2、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 3、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 4、内容标准应指关于()的指标 5、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理——()——习题”的形式不同,《标准》提倡以“()——()——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6、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 7、改变课程内容难、()、()的现状,建设浅、()、()的内容体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 8、“数据统计活动初步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9、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包括()、()、()() 10、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 11、“实践与综合应用” 在第一学段以()为主题,在第二学段以()为主题。 12、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和客观世界中的()。 13、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部分,学生将认识简单的()和(),感受()、()、(),建立初步的()。 14、与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相比,课程标准在内容的知识体系方面有(),在内容的学习要求方面有(),在内容的结构组合方面有(),在内容的表现形式方面有()。 15、“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 ()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16、数学是人们对()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17、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 )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 ( )、( )和一般能力的发展。 18、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

(完整word版)2016-2017小学一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2016~2017小学一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桂林市大埠中心校秦忠祥 班级姓名 一、填空。(40分) 1、中有()个三角形。中有()个长方形。 2、一个数加上5后是8,这个数是()。 3、有两个相等的数,它们的和是6,这两个数是()和()。 4、(1) 一共有 ( )种 水果。 (2)从左数,排在第 ( );从右数,排在第 ( )。 (3) 前面有( )种水果,后面有( )种水果。 5、1的前面是(),19的后面是(),10的前面是()。 6、 1个十和5个一组成()。 2个十里有()个一。 十位是1,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5的数是()。 7、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 8、右边起,第一位是4,第二位是1,这个数是()。 9、在2、5、6、0、3、8、10、这些数中,一共有()个数,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比5大的数有()。 10、和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从8数起,第4个数是()。 11、26中的“2”在()位上,表示()个()。 6在位上表示()个()。 12、写出下面各数:十六()、一十()、二十九() 13、读出下面的数:18(), 20(),0(), 10() 二、计算:(15分)

10+2= 6+9= 9+7= 8+5= 0+4= 12-9=15-8= 16-6= 14-7= 13-8= 7+3-6= 9-6+5= 6+8-7= 8+6-9= 10-0+5= 6+9-5= 15-8+5= 16-6-3= 14-7+5= 15-8+9= 三、圈一圈,算一算:(6分) 8 +6 =7 +9 = 四、算一算,画一画:(6分) ○○ =5-4+3 = 五、解决问题:(第4题,共33分) 1、同学们要做15个灯笼,已做好8个,还要做多少个?(4分) 2、飞机场上有12架飞机,飞走了3架,又飞来了5架。 现在机场上有多少架飞机?(4分) 3、妈妈买回13个苹果,我第一天吃了4个,第二天又吃了同样多个,还剩下 多少个?(4分)

2016-2017年小学数学毕业考试卷及答案

2016-2017年小学数学毕业考试卷及答案 在小学阶段是一次重要的考试,需要家长和小朋友们格外重视。整理了2016-2017年小学数学毕业考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书写(2分) 要求:①卷面整洁②字迹工整③行款整齐 二、填空(1-6小题每题1分,7-13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据科学家测算,冥王星与太阳的距离大约是五十九亿八千零五十万千米,这个数写作( )千米,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千米。 2、15:( )=( )÷20 = 35 =( )% =( )折 3、7.5L=( )dm3 =( )cm3 1.2时=( )时( )分 4、有4个小朋友A、B、C、D,如果A比C轻,但比D重,而D比B重,那么4人中最重的是( )。 5、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t小时行驶( )千米。 6、圆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叫做( )。 7、在313 、-3.3、33%、3.3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相等的两个数是( )和( )。 8、看图在( )内填上适当的字母。 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如果用s表示它的侧面积,则字母公式为s =( ) 9、要使8x 是真分数,9x 是假分数,那么,x =( ) 10、如果a + 1 = b(a、b都是自然数,且不等于0),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11、把0.15:1.2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12、学校为艺术节选送节目,要从3个合唱节目中选出2个,2个舞蹈节目中选出1个,一共有( )种选送方案。 13、在下面的三个袋里任摸一个球 ① ② ③

(1)第( )袋里摸到黑球的可能性是25%。 (2)在第①个袋里增加( )个黑球,摸到黑球的可能性是80%。 (3)在第②个袋里增加( )个黑球,摸到白球的可能性为 13 。 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在括号里画“×”。)(5分) 1、如果我发现一个长方体有四个面是正方形,那这个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2、假分数的倒数都比1小。 ( ) 3、把一根3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8段,每段长 18 米。 ( ) 4、m =n×78 ,那么m和n成正比例。 ( ) 5、当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为2cm时,它画成的圆的半径为1cm。 ( ) 四、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1、把一根绳子截成二段,第一段占全长的 12 ,第二段长 45 米,两段绳子相比较( )。 ①第一段长②第二段长③两段一样长④无法确定 2、和奇数K相邻的两个奇数是( )。 ①K-1和K+1 ②K-1和K+3 ③K-2和K+2 ④K-3和K+3 3、小红做了一个圆柱和几个圆锥(如图,单位:cm),在圆柱①中装有13 的水,将 圆柱①中的水倒入第( )号圆锥中,正好倒满。 ① ② ③ ④ 4、在一个有40个学生的班级里选出一名同学任班长。选举结果如下表,下面( )图 表示了这一选举结果。 ① ② ③ ④ 5、美丰化工厂去年下半年用水量比上半年节约10%,__________,下半年用水多少吨?列式是:8000×(1-10%),题中应补充的数学信息是( )。 ①上半年用水8000吨②下半年用水8000吨③全年用水8000吨 6、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正确答案是( )。

2017-2018年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2017-2018年小学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考试时间40分钟) 一、认真口算 7-5= 6+2= 3+8= 7+5= 10-6= 9+5= 12+0= 8+9= 8+2= 7+8= 9-4= 10-3= 6-0= 3+9= 9+4= 9-9= 5+6= 18-8= 3+5= 9-2= 8+5= 6+9= 16-10= 8+6= 15-5= 6+10= 7+6= 0+0= 8+1-4= 13-3-2= 6+4-9= 7+2+3= ( )+4=10 ( )-5=5 2+3=( )-2 8+( )=6+6 1.先写数,再按要求在计数器上画一画。 2.看图写数。 ( ) ( ) 2017.1

3. ○+○=8 △-○=2 4.小明有20根小棒,10根一捆,捆成了( )捆;他又写了一 个数,是由5个一和1个十组成的,他写的数是( )。 5.在○里填“>”“<”或“=”。 8 18 20 19 7+7 13 10 12-2 16-10 16-6 6.看图写算式。 7. (1) 一共有( )个物体,其中圆柱有( )个; (2)从左边数起,第( ) 个和第( )个是; (3)圈出一个物体,使它左右两边物体的个数一样。 8.如果要在△下面画○, ○比△多, ○最少画( )个。 △ △ △ 9.小朋友们排成一队做操,小红的前面有5人,后面有4人,从前往后数,小红排在第( )个,这一队共有( )人。 ○=( ) △= ( )

10.先找出规律,再填一填。 6+3 7+3+3 三、正确选择(在正确答案的□里打√) 1.哪支铅笔最长? 2.哪个水果最重? 3.如果5+()<13,那么()里最大可以填几? 78 4.下面的哪一堆积木可以和? 四、解决问题 ?个 1. 2. ?个 10个 (个)(个)

小学数学知识点大全

小学数学知识点大全 (一)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二)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三条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 (三)混合运算计算法则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四)四位数的读法 1、从高位起按顺序读,千位上是几读几千,百位上是几读几百,依次类推; 2、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 3、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五)四位数写法 1、从高位起,按照顺序写; 2、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依次类推,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六)四位数减法也要注意三条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哪一位数不够减,从前位退1,在本位加10再减。 (七)一位数乘多位数乘法法则 1、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中的每一位数; 2、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八)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九)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 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个位对齐; 2、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十)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2017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2017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准备课 第一课时:数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帮助学生初步认识1-10各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等。 3.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和环保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点: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按要求观察。(课本2.3两页的主题图) 1.看第2页的图,这是一个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谁能告诉大家,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 2.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图上到底有哪些东西。汇报的时候要说清楚,个数是1的是什么,个数是2的是什么,个数是10的是什么? 3学生独立观察。 二. 汇报。 1. 生按1、2、3……的顺序汇报,师板书1、2、3…… 个数是1的有…… 红旗、教学大楼、老师、操场、风向标、气温箱、足球 个数是2的有…… 双杠、跳绳、门柱 个数是3的有…… 石凳、帽子 个数是4的有…… 垃圾箱、国旗护栏问:你是怎么知道有4个垃圾箱的?个数是5的有…… 高楼、 个数是6的有…… 花、大树、 个数是7的有…… 小鸟、 个数是8的有…… 小树 个数是9的有…… 女同学 个数是10的有…… 男同学 (允许学生说10以上的。) 2.指板书,这些数你能数一数吗? 3.能完整的说有1个什么,2个……同桌互相说一说。 4.谁上来说给大家听。(要求其余学生认真听,说对了要拍手。) 三.讨论。刚才小朋友们都很能干,现在你能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些什么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等一下来汇报。 四.汇报。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五.小结:这节课小朋友的表现都很棒,现在你能说一说,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吗?今天我们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等东西,放学后,你们还可以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

小学数学知识点大全

小学数学知识点大全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S=ab 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V=abh 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s=ah 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圆形(S:面积C:周长л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л=2×л×半径C=лd=2лr (2)面积=半径×半径×л 9、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2017年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测试题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练习题 姓名:成绩: 一、口算。 7+13=12-6=19-8=13-7=12+5=14-6=11+0=16-5=11-3=10+5=15-9=11-5=14-7=16-6=7+8=12+4-9=10-5+8=9+7-2=11-5+3= 二、 “<”或“=”。 13-18-13 12-6 6 10 12-7 三、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2-()=6 4+()=13 15-()=8 10+()=10 ()-5=12 11-()=7 12+()=15 14-()=8 5+2=()- 6 四、夺红旗。 加油

五、你知道里面藏着的是“+”还是“-”吗? 153=12 75=12 137=6 116=5 145=9 127=19 六、看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1 、()+()=() ()+()=() ()-()=() ()-()=() 2、 3 、7个 12个?个 = (个)(个)七、填表。 八、解决问题。 1、阿姨拿了16个,分给小朋友8个,阿姨还剩多少个? = (个) 19个14副()副 9

口答:阿姨 还剩( ) 个。 2、停车场原来有17辆汽车,现在只有9辆,开走了几辆? = (辆) 口答:开走了( )辆。 3、15本作业本分给小东和小华,小东分得8本,小华分得多少本? = (本) 口答:小华分得( )本。 4、一共有12个 。 (1)左边有5个,右边有几个? = (个) (2)花皮球有6个,白皮球有几个? = (个)

一年级数学质量过程监测题 一、口算。(52%) 8+6= 5+8= 12-9= 15-9= 5+7= 11-6= 10-5= 11-3= 14-7= 11-2= 12-8= 5+5= 3+9= 8-8= 16-7= 17-8= 17-6= 6+9= 12-6= 10-9= 9-8= 13-7= 13-3= 16-8= 7+7= 11-5= 6+6= 12-5= 6+4= 10+7= 17-10= 16-5= 17-9= 13-7= 14-8= 15-9= 10-10= 11-8= 10-0= 10+0= 9+5-7= 18-8-8= 15-6+3= 5+5+4= 15-5+8= 10-2+9= 7+8+4= 15-7-8= 18-9+7= 11-3+8= 6+4+5= 17-8-4= 小数一年级(二)第1页(共4页) 二、填空。(19%) 1、9与8的和是()。9与8的差是()。 2、5比12少(),12比7多()。

2017年小学六年级数学试题

2017年双基竞赛数学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在1.66,1.6,1.7%和 4 3 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2.甲乙两数的和是28,甲与乙的比是3:4,乙数是 ,甲乙两数的差是 。 3. 小红把2000元存入银行,存期一年,年利率为2.68%,利息税是5%,那么到期时可得利息 元。 4. 甲比乙多20%,甲与乙的比是________. 5. 甲2小时做14个零件,乙做一个零件需 6 1 小时,丙每小时做8个零件,这三个人中工作效率最高的是______. 6. 有4枚1元的硬币和8枚5角的硬币,现在要取4元钱去买一本杂志,共有______种取法。 7. 109+10099+1000999+……+100000000 99999999,这个算式结果的整数部分是______. 8. 如果ab=21,a ﹣b=4,(a ﹣b )2 =a 2 ﹣2ab+b 2 ,那么a 2 +b 2 +2= _________ 。 9. 已知图中△ABC 的每边长都是96cm ,用折线把这个三角形分割成面积相等的四个三角形,则线段CE 和CF 的长度之和为 _________ cm 。 (第9题图) (第10题图) 10. 图中空白部分占正方形面积的______. 11. 小芳家住在一条胡同里,这条胡同的门牌号从1开始,依次排下去,如果除她家外,其余各家的门牌号数加起来,减去她家的门牌号数恰好等于60,那么,小芳家的门牌号是____。 12. 足球比赛10∶00开始,9∶30允许观众入场,但早有人来排队等候入场.从第一个观众来到时起,每分钟来的观众人数一样多,如果开4个入场口,9∶45时就不再有人排队;如果开6个入场口,9∶37就没有人排队,那么第一个观众到达的时间是9点_____分____秒.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2分) 1.孙爷爷今年a 岁,张伯伯今年(a -20)岁,过X 年后,他们相差( )岁。 A.20 B.X+20 C.X -20 D.23 2. 在一条线段中间另有6个点,则这8个点可以构成( )条线段。 A.21 B.28 C.36 D.33 3. 用绳子测井的深度,四折而入,则余9米;把绳子剪去18米后,三折而入,则余12米,井深( )米。 A .18 B .21 C .27 D .30 4. 一根彩绳和A 、B 、C 三个钉子围成如图的三角形,如果 将三角形一角顶点处的钉子去掉,并将这条彩绳钉成一个长 方形,则所钉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是( )。 A .7或15 B .16或15 C .7或15或16 D .无数个答案 (第4题图) 5. 随着通讯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某通讯公司的手机市话收费按原标准每分钟降低了a 元后,再次下调了25%,现在的收费标准是每分钟b 元,则原收费标准每分钟为( )元. A . b ﹣a B . b+a C . b+a D . b+a 6. 四个同样大小的圆柱拼成一个高为40厘米的大圆柱时,表面积减少了72平方厘米,原来小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A . 120 B . 360 C . 480 D . 720 三、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6分) 1小数都比整数小。 ( ) 2. 甲数的 41等于乙数的6 1 ,则甲乙两数之比为2:3。 ( ) 3, 任何一个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都不变。 ( ) 4. 小红把1千克铁和1千克棉花放在天平上,发现铁比棉花重。 ( ) 5. 2007年2月29日,小明在家开生日宴会。 ( ) 6. 开学前打扫教室,小明30分钟能打扫完毕;小芬却要50分钟才能打扫完毕。现在小明先打扫6分钟,然后小芬也来参加一起打扫,那么,还要15分钟就可以打扫完毕。 ( ) 四、想一想,算一算(共20分) 1、直接写出得数(每小题1分,共4分) (1)、3.2×1.25×0.25= (2)、42÷(12 +2 3 )= (3)、 43×52÷43×5 2 = (4)、91+198= 2、计算下列各式(能简算的请写出简算过程,每小题3分,共12分) (1)、911÷[5 2 32-(32.4-31×0.25)]×12 (2)、 +++…+ (3)、 第2页,试卷共4页 第1页,试卷共4页

小学数学知识点汇总集

1.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小的自然数是0 2.小数的意义: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分别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3.小数点左边依次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是小数部分,依次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 4.小数的分类: 无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有限小数 5.整数和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 6.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7.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二位、三位……原来的数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二位、三位……原来的数分别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二.数的整除 1.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且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2.约数、倍数: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 3.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4.按能否被2整除,非0的自然数分成偶数和奇数两类,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5.按一个数约数的个数,非0自然数可分为1、质数、合数三类。 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质数都有2个约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合数至少有3个约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1~2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 1~20以内的合数有“4、6、8、9、10、12、14、15、16、18 6.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 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能被5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各位上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7.质因数:如果一个自然数的因数是质数,这个因数就叫做这个自然数的质因数。 8.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9.公约数、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0.一般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用短除法来求;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约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两数之积;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小数,最小公倍数是大数。 11.互质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12.两数之积等于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的积。 三.四则运算 1.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

[教育文化]2017年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培训心得体会

2017年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培训心得体会 2017年1月4日,我们顶着风雪来到一小,参加为期一天的小学数学新课教材的网络培训活动。聆听了专家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专家的讲座,让我们很系统很全面的学习了新课程教学,并给我们提出不少切合实际的要求和建议,为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给出有力的指导。 一、感触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别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新教材的编写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图文并茂、板式多样、色彩明丽,更能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刘丽老师细致直观地为我们解读了新课标的要求,面对耳目一新的教材,我们教师需要准确把握教材编排特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 如在认识图形中,新教材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分开认识,先认识立体图形,再认识平面图形,是利用了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对于看得见的、立体的形状更容易了解和掌握,进而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学习平面图形就简单一些,容易把握。新教材在细节上也进行了完善如将各单元的主题图与例题进行整合,计算方法呈现上的变化,穿插编排,互相结合,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和接受水平。如在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中,就先是十几减9,然后是十几减8、7、6,再是十几减5、4、3、2,减缓坡度,一步一步带动学生自己进行问题的解决,这样的编排更加适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同时新教材注意前后知识的连接,在练习时既有对前面知识的巩固,又为后面知识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形成知识间的互相渗透。比如分类与统计这一单元,把分类与统计结合编排,教师需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分类的含义,进而能够知道分类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学会分类结果的呈现方式。这样的安排加强了学生的学习准备性,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接收新知识。同时教辅材料后面提供的教学光盘,将课本内容以PPT的形式呈现,为我们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参考和建议,方便了课堂教学。 二、体会最深的是课堂教学要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除了理解了编 第1 页共3 页

2017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2017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 一单元) 2017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一单元准备课 第一课时:数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帮助学生初步认识1-10 各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积极举手发言,认 真倾听同学发言等。 3.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和环保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点: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按要求观察。(课本2.3两页的主题图) 1.看第2页的图,这是一个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 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 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谁能告诉大家,从这幅图 上你知道了些什么? 2.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图上到底有哪些东西。汇 报的时候要说清楚,个数是1的是什么,个数是2的是什

么,个数是10的是什么? 3学生独立观察。 二. 汇报。生按1、2、3……的顺序汇报,师板书1、 2、3…… 个数是1的有…… 红旗、教学大楼、老师、操场、风向标、气温箱、足球 个数是2的有…… 双杠、跳绳、门柱 个数是3的有…… 石凳、帽子 个数是4的有…… 垃圾箱、国旗护栏问:你是怎 么知道有4个垃圾箱的? 个数是5的有…… 高楼、 个数是6的有…… 花、大树、 个数是7的有…… 小鸟、 个数是8的有…… 小树 个数是9的有…… 女同学 个数是10的有…… 男同学 (允许学生说10以上的。) 2.指板书,这些数你能数一数吗? 3.能完整的说有1个什么,2个…… 同桌互相说一说。 4.谁上来说给大家听。(要求其余学生认真听,说对了要拍手。)

2017年秋季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练习题

一年级数学单元练习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1、想一想,连一连: 2、找规律,接着画,画满10个。 △○△○ □△○□△○ 3、(1)最短的画“√”,最长的画“○”。 (2)最轻的画“√”,最重的画“○”。 4、 ○○○○○○ △△△△△△△△△ 5、填一填: (1)在8、4、7、1、2、3、10中,把大于3的数写在下面。 (2)在5、9、4、2、1、6、8、中,把小于6的数写在下面。

6、在4、6、2、0、1、5、8中,一共有( )个数,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左边起第3个数是( ),右边起第2个数是( )。 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一排: 7、请你填上合适的数。 5>( ) ( )<8 ( )>7 2<( ) 9<( ) 1>( ) ( )<( ) ( )=( ) 8、用上、下、左、右填空。 9、看图填空: (1)第1盆开4朵,第4盆开( )朵花, (2)开3朵花的是第( )盆,它左面一盆开了( )朵,它右面一盆开了( )朵。 10、数一数,涂一涂: 一共有( )只苹果。从左起涂第3个,从右起涂3个。 11、 在第( )层第( )间 在第( )层第( )间 在第( )层第( )间 在第( )层第( )间 1 2 3

一年级数学单元练习 姓名 班级 成绩 一、 看图写数 二、看数画出缺少的珠子 三、按要求排顺序 1. 把6、5、7、9、10、8 从大到小排列。 2. 把0、4、6、8、5、10、7从小到大排列。

四、在○里填上“>”、“<”或“=”。 3○5 7○9 10○8 6○5 2○8 4○3 6○6 10○1 0○1 6○4五、请你接着画△ 六、填一填 1 .在8、4、7、1、2、3、10中,把大于3的数写在下面。2.在5 、 9 、4 、 2 、 1、 6 、8、中,把小于6的数写在下面。3. 有()只有()只有()只比比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非常全面

小学数学知识点大全 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 一、概念 (一)整数 1、整数的意义 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自然数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其中“一”是计数的基本单位。10个1是10,10个10是100……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6、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7、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写成近似数。 ⑴ ⑵⑶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几,比5小就舍去,是5或大于5舍去尾数向前一位进1。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就叫做四舍五入法。 8、整数大小的比较: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以此类推。 (二)小数 1、小数的意义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如1/10记作0.1,7/100记作0.07。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部分组成。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做小数部分。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叫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第二位叫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小数部分有几个数位,就叫做几位小数。如0.36是两位小数,3.066是三位小数 在小数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小数部分的最高分数单位“十分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10。 2、小数的读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从左向右顺次读出每一位数位上的数字。 3、小数的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4、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2017年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1]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单元教学内容:认识图形(二) 单元教学目标: 1、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行和圆这些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 这些图形。 2、通过七巧板拼组图形,能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初步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内容: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解决问题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建立平面图形的观念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 复习立体图形。 2. 启发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摞出“体”。 二、以旧引新、导入新课 1. 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观察书上第三、四幅例图,并仿照图用正方体、三棱柱体学

具在纸上描出正方形、三角形。 问:(1)你刚才从书上第三、四幅图中学到了什么?你是怎么做的? (2)摸一摸描在纸上的正方形、三角形,感觉怎样? 小组讨论:体与面的区别。 2.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个新朋友?(根据学生回答,在图形下板书名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图形(板书课题),这四个图形都是平面图形。 三、多层练习、巩固提高 1. 想象印证 电脑演示:由体引出四个图形,让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 2. 说一说生活中在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这几种图形?请你们去找一找,摸一摸。(让学生分小组离开位置进行活动,再选代表汇报) 3. 小组学习、引导探索 四人小组共同合作、讨论,用小棒摆出几个图形。讲一讲自己的发现、疑惑,再进行全班交流。 4. 分类:新老朋友欢聚一堂,你们能根据它们的特点,为它们分一分小组吗?(小组交流讨论,找出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 指明回答分类方法及理由。 5. 发明设计 (1)请小小设计师们利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组合,设计出一幅美丽的作品(电脑演示:情景激发)。 (2)评选比赛(四人小组互评,选出小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四、全课总结,回归生活 今天我们学的这些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请小朋友课后留心观察一下,把它记下来,然后与家人一起交流一下。 第二课时平面图形的拼组 教学内容:前后 (第2页)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