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出版的跨文化交际教材的分析性评估_索格飞

国内出版的跨文化交际教材的分析性评估_索格飞

国内出版的跨文化交际教材的分析性评估_索格飞
国内出版的跨文化交际教材的分析性评估_索格飞

国内出版的跨文化交际教材的分析性评估

索格飞

摘要: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跨文化交际学在新世纪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越来越多的大学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课程。林林总总的跨文化交际教材应运而生,种类繁多。不过,虽然越来越多的大学开设跨文化课程,但国内对于跨文化教材的评估研究却远远落后于教材的研发,而教师在选择跨文化教材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为此,本研究以国内最常见的105本跨文化交际教材为分析对象,采取内容分析的方法,对这些教材进行初步分类,并对其主题内容、性质定位、学科视角等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评析国内跨文化交际教材以及国内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教材、内容分析、分类、主题内容、性质和定位、学科视角、现状及问题。

作者信息:索格飞 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 电邮:ke_suo@https://www.doczj.com/doc/ff2880378.html,

研究背景

Communication 在国内常见的翻译有五六种:交际、交流、传通、传播、交往、沟通、通讯,IC这门学科的译名也有三种: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流、跨文化传通播(何道宽,1998)。作为外语背景的研究者,本文将选择跨文化交际学这一说法。跨文化交际学,以研究不同文化中人们的交际行为为焦点,以研究文化与人际交流行为之间以及文化与社会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为基本目的(彭世勇,2005),是新世纪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具有很强实践价值的学科。

伴随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对外经济文化以及人际交往日益频繁,范围逐渐扩大,程度不断加深。社会对于跨文化交际型人才的需求迅猛增长。国家教育部更是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列入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与上个世纪末相比,跨文化交际学在新世纪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例如,“研究人员增多、研究机构的设立、与国外学术交流的增多、招收跨文化传播(交际)硕士生的增多、在大学开始招收跨文化传播学的博士生1”(关世杰,2007)。作为跨文化交际研究最直观的体现,林林总总的跨文化教材应运而生,种类繁多。其中,既有原版的英语教材,也有国内几家大型出版社重新出版发行的英文经典专著和教材。同时,国内跨文化学者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专著或教材的形式出版。

尽管有越来越多的大学开设跨文化课程,但是国内对于跨文化教材的评估研究却远远落后于教材的研发,教师在选择跨文化教材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笔者以“教材评估”为关键词,通过查阅2000年至2013年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在文史哲和社科领域中,共找到125篇相关论文。其中,介绍并评析国外的英语教材评估体系或提出经验性建议占多数(例如:赵勇、郑树棠,2006;庄智象,2006),也有个别研究者尝试建立具有自身学科特色的教材评估模式(例如:贾巍巍,周龙;2010;王艳,2011),但真正以某种教材评估理论为指导进行评估研究的只是凤毛麟角。

1 例如,2007年北京大学开始招收跨文化传播学博士生;2010年上海外国语大学开始招收跨文化交际学博士生。

笔者又以“跨文化交际”并含“专著”或“著作”或“读本”或“教材”为篇名,不设定年份限制,在CNKI中进行模糊检索,查到的论文不到10篇。其中,胡文仲(1998)和何道宽(1998)对上世纪末国内出版的几本跨文化教材进行了颇有见地的评介;胡文仲(2007)对英国出版的跨文化交际专著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 Advanced Resource Book进行了详细的评述;迟若冰(2010)以国内近年出版的8本跨文化交际学基础教材(英文版)为研究对象,从教材的参考文献入手,统计了文献的数量、类型、引用频率、涉及的学科领域和主题内容等因素,在此基础上阐述和分析了外语教学界的跨文化交际学学科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尹国梁(2011)通过对中国国内出版的跨文化论文集进行引文分析,了解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独特的跨学科性和学科发展的面貌;李华和李斌(2012)对国内跨文化交际教材进行了笼统的分类并提出跨文化交际教材编著和选用的对策。纵观这些研究,国内学者对于跨文化交际教材的评估多数以主观评介为主,缺乏系统科学而严谨的方法;同时,对于跨文化交际教材的评估仅限于很少一部分比较有影响力的教材,覆盖的范围非常有限。赵勇、郑树棠(2006)认为我国英语教材评估远远滞后于教学活动的两个原因:1)国内外教材评估理论及文献的缺乏;2)进行教材评估本身的困难性。笔者相信,这两个原因也切合跨文化交际教材评估存在不足的现状。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孟燕妮(2012)研究中发现的国内高校最常使用的跨文化交际教材,以及笔者通过当当网、亚马逊等知名图书网站以“文化”和“跨文化交际”为关键词搜到的市面上最常见的105本跨文化交际教材(详细书目参见附录I)为分析对象,对跨文化交际教材种类、性质与价值定位、主题内容、学科视角进行初步的评介,目的是指出国内跨文化交际教材以及跨文化交际学科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为研究跨文化交际的学者以及那些即将开设IC课程的院校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于研究对象的基本构成(参见表I),笔者之所以将国外作者的著作也包含其中,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第一,笔者力图使读者对国内市场上能找到的跨文化交际教材有一个完整的认识;第二,许多国外作者编写的跨文化交际教材都是经典之作,笔者将这些教材涵盖在研究范围内,以便于和国内教材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国内教材存在的差距。

教材作者 所占比例

国内作者 81

国外作者 22

合作编写 2

表I:跨文化教材基本构成

研究思路

在谈到如何批判性地开展评估研究时, Tomlinson和Masuhara(2004)提出,我们首先应该弄清楚四个问题:1)评估者是谁?2)评估的目的是什么? 3)评估的受益人是谁?4)如何进行评估?这四个问题的提出为本评估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本部分重点介绍回答后两个问题。

1.受益人

本研究的受益人主要分为两种人群。第一种人群是跨文化交际的研究者以及已经或

者即将教授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师,本研究有助于他们把握跨文化教材发展现状以及学科发展的方向。第二种人群是那些对跨文化交际感兴趣但是因为教材数量太多而无所适从的朋友们,希望本研究会给他们提供指导。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取内容分析的方法。内容分析主要涉及两个关键词:分析和评估。前者是对内容的描述,在本质上更倾向于量化研究;后者是对效果的评测,在本质上更倾向于质性研究(Trabelsi, 2010)。Tomlinson(2003)将教材分析和教材评估区分开来:教材分析是对教材所包含的内容以及其用途进行描述;教材评估是对教材对使用者产生的效果进行测评。笔者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教材分析,即涵盖范围广但是分析层面较浅的初步评估。

所谓的教材分析,也被称为外部评估(程晓棠、孙晓慧,2011),初步评估(Grant, 1987),印象性概述(Sheldon, 1988; Cunningsworth,2002),第一层面分析(Littlejoin, 1998)以及第一眼评估(McGrath, 2002)。教材分析的目的就是研究者在诸多教材中初步比较筛选出符合教师和学习者需求的教材,剔除完全不符合条件的教材,为之后的深度评估节省时间。Littlejoin认为,此阶段以研究解析教材为目的,让教材“speak for themselves”(Littlejohn, 1998)。

本研究将沿用McGrath(2002)的“第一眼评估”的说法,创造出新的对照项目和子项目。研究范围涵盖国内出版的市面上最常出现的105本跨文化交际教材。研究者将集中考察三个层面的内容:

第一层面:封面上有什么?此层面研究者重点关注的是教材的名称以及定位性描述。

第二层面:前言和后记中能发现什么?此层面研究者重点关注的是教材的目标受众以及性质定位。

第三层面:在目录中能发现什么?此层面研究者重点关注目录包含的内容以及各部分内容的详实程度。

通过第一层面的分析,笔者将对所有的跨文化教材进行初步的分类;在第二层面,笔者将重点分析跨文化交际教材的性质和价值定位;在第三个层面,笔者通过分析英语专业跨文化教材的目录,比较分析教材的主题内容以及学科视角。通过这三个层面的分析,笔者将综合这些初步结论并分析跨文化交际学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跨文化教材的分类

80年代中期,中文“通识教育”一词由台湾学者根据general education,liberal education 的思想翻译转换而来,此翻译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通”和“识”的解释2。对于这种教育的目标,哈佛大学第25届校长Derek Bok指出“大学生在知识学习上,应该深度及广度兼备。一方面应该通过专业课程,对某一知识体系作深入的研究,一方面应该对其他领域作广泛的涉猎”3。国内很多综合类高校开设了通识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借鉴此种课程的分类及其不同的目标,笔者将跨文化交际(IC)教材分为:跨文化通识类教材(General knowledge textbooks)和跨文化专业类教材(IC‐oriented textbooks)(参见图I)。

1.跨文化通识类教材:很多教材在封面上或者前言中明确提出“通识”“选修”

2https://www.doczj.com/doc/ff2880378.html,/link?url=Pf4oQRx5z6gLK3sJeo2VWnAxLb1PNXvTabfmED‐ozGCr7Am5L1‐4JHAWfGu8U4c ,2013‐09‐20.

3 https://www.doczj.com/doc/ff2880378.html,/framenews/talk2.htm,2013‐09‐21.

“技能培养”“能力培养”等目标,这些目标同时也符合国家提出的以培养综合素质为主的通识教育的目标,因而笔者将这些教材统称为跨文化通识类教材。这类教材又可以细分为:基础教程、技巧培养性教材、特定文化教材以及文化对比教材。这些教材的共同点是以技巧能力培养为主,理论介绍为辅,注重实用性。基础教程和技能培养型教材通常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讨论、阅读、翻译、课后练习等各种学习任务使学习者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技巧和能力;特定文化教材以介绍英美文化或欧洲文化为主,而文化对比的教材多强调中西方的文化对比,这两类教材有助于读者提高社会人文知识涵养。

2.跨文化专业类教材:与跨文化通识类教材相比,跨文化专业类教材更加注重IC 专业知识和理论的传授。根据教材关注点的不同,这类教材又可以细分为以下三类: 1)学科概述型教材(panoramic textbooks): 此类教材通常围绕跨文化交际学重要主题,同时包括了与该主题相关的基础知识与研究方法,可以被定位为跨文化交际专业的入门类教材。

2)专业理论型教材(theoretic textbooks):此类教材以理论介绍、方法论探讨以及跨文化研究模式的探索为主,可以被定位为跨文化交际专业的拔高类教材。

3)专题型教材(thematic textbooks):此类教材以某个主题为切入点,探讨如何将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具体的交际情境相结合,比如:商务、心理学、言语行为、非言语行为、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跨文化能力、对外传播、语言学、翻译等。

也有一些专题型教材以论文集的形式出现。

3. 跨文化教材的构成分析

从国内跨文化交际学教材的构成来看(参见图II以及附录II),专题类教材(31%)、基础教程类教材(21%)以及学科概述型的教材(18%)所占的比例最大,专业理论型的教材其次(12%),文化差异类教材位列第五(10%),最后是特定文化教材(4%)和技巧型教材(4%)。跨文化交际教材种类百花齐放,教材市场生气勃勃,反映出国内跨文化交际学充满生机与活力。接下来笔者来探讨一下这些数据背后的含义。

1)跨文化专题性教材占得比例最大(31%),其中,有84%由国内学者编写,这说明我国跨文化专业研究硕果累累,这是值得肯定的。进入21世纪,以跨文化商务、外语教学、心理学、非言语交际、语言学为主题的跨文化交际研究越来越多,修辞学的加入更是为跨文化交际研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视野不断拓宽,其多学科性得到更加充分地体现。但是,国内学者对于言语交际、大众传播等主题的参与仍然较少。

2)基础教程类教材(21%)、文化差异类教材(10%)以及技巧型教材(4%)等基础性教材仍占很大比例。这些教材中有90%是由国内学者编写的。学科概述型教材(18%)以及专业理论型教材(12%)虽然占很大比例,但其中有二分之一都是由国外引进国内出版社再版的外文图书。这些数据反映了我国跨文化交际专家学者们在跨文化方面的研究仍然以表面的分析和介绍为主,层次仍然较浅,理论化专业化水平仍然有待提高。

跨文化专业教材的主题内容

对于上个世纪末出版的几本学术专著,如关世杰著《跨文化交流学: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林大津著《跨文化交际研究:与英美人交往指南》,贾玉新著《跨文化交际学》,王宏印著《跨文化传通―――如何与外国人交往》,胡文仲(1998)和何道宽(1998)已经做出了详尽的评价分析并对这些专著的价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些专著虽然是以中文编

写,但是在90年代末却意义重大,标志着我国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从“引介阶段”走向“创

作阶段”(何道宽,1998)。

进入21世纪,国内学者多数开始用英语编写跨文化教材,这意味着我国跨文化教材的

图I 跨文化交际教材分类示意图

图II 跨文化交际教材的构成比例示意图

编写开始与国际接轨。胡文仲(2006)对20世纪末以及21世纪初出版的适合本科使用的6

种跨文化交际教材的主题内容做了梳理,并列出这些教材共有的10项主题内容:(1)

Introduction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2) Culture (3) Communication (4) Verbal process

(5) Nonverbal process (6) Social organization (7) Management (8) Intercultural perception

(9) Values and beliefs (10) Improving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本部分将以此10项内容

为参考,集中探索2005年至今国内学者出版的学科概述型教材以及部分专业理论型教材所

涵盖的主题内容。通过对这些教材的目录进行分析(参见表II),笔者发现了以下问题:

1.最近几年出版的跨文化交际类教材有10余本,但是无论是教材所包含的跨文化基础知识的完整性,还是对某一个特定主题探讨的深度都比较欠缺,专业的读者很难获得整个领域的概貌性画面。一些教材虽然称为“跨文化交际”,但是整本教材却没有遵循任何跨文化交际的理论,而是随意拼凑出一些主题内容,整体布局非常凌乱。如,有的教材将跨文化交际中的规范、礼仪、习俗、原则分别放在不同的章节来阐述,有拼凑内容的嫌疑。还有一些教材主题内容过于简化,有的教材的目录看似很详细,但是细看却只涉及跨文化差异这一个主题。陈国明(2009)编著的《跨文化交际学》无论是在研究的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是值得国内学者借鉴的。这本教材不仅主题内容全面,而且对于每一个主题内容的探讨都非常详细深入。2.很多新近出版的跨文化教材涵盖了新的主题内容:如 “跨文化交际研究历史与现状”“亚文化间的跨文化交际”“人际交际” “交际理论”“外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文化身份/认同”“多元文化”“跨性别交际”等等。这说明我国学者对于学科发展最新动态、前沿理论以及整体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自身责任感不断增强,这是十分值得鼓励的。 3.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往已经变得常态化,研究民族关系的学术论文并不缺乏,但是跨文化交际教材中很少有涉及国内各民族间跨文化传播的主题。在主题选择方面缺乏特色,国内特有的一些跨文化现象,如出国留学申请中的跨文化因素、中外留学生交流、涉外婚姻现象和互联网跨文化交际等,没有专门章节进行探讨(迟若冰 2008)。一味地模仿国外教材的编写模式而忽略国内特有的跨文化主题是跨文化交际教材的

亚文化间的交流 √

跨性别交际 √

多元文化 √

表II: 部分跨文化交际教材的主题内容

跨文化交际教材的性质和价值定位

纵观所有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价值定位的基础教程型教材,其目标受众有三类: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的学生、英语专业本科生和从事外事活动的人员。跨文化概述型教材以及理论型教材通常以英语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为目标受众。本部分笔者将重点分析以下面三类人员为目标读者的跨文化教材:

1. 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和高职高专应用英语专业

大学英语专用的教材一般属于能力普及型,如严明(2009)所著《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程》以及杨晓萍和陶岳炼(2012)所著《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程》。此类教材通常从文化差异现象入手,融入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元素,培养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兴趣和理解力,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社会应用型人才。鉴于其目标读者的英语水平,此类教材所使用的语言较为简单,理论介绍也少有涉及。

2. 英语专业本科生

以英语专业本科生为目标读者的跨文化教材通常兼顾能力培养和学科入门两种性质。如许力生(2004)所著《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作为全国21所高校使用频率最高的教材(孟燕妮,2012),围绕跨文化交际的10个主要内容,使用阅读、讨论、翻译、案例分析、深度阅读等多样化的形式对每个章节的内容展开介绍。此类教材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以及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大体内容有所了解,并且可以激发那些对跨文化交际学科有兴趣的同学进行更深的研究。

3. 专业研究生

学科概述型教材、专业理论型教材以及专题型教材的目标受众通常是跨文化交际的专业研究生群体。此类教材通常涵盖跨文化交际学科的主要内容、理论以及研究方法。专题型教材提供给专业研究生不同的学科视角。

1)学科概述型教材通常包括跨文化交际学科最主要的基础性概念和基本理论,其目标定位是普及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基础知识,从性质上讲仍然属于入门类的教材。如,关世杰(1995)著《跨文化交流学: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林大津(1996)著《跨文化交际研究:与英美人交往指南,贾玉新(1997)著《跨文化交际学》,胡文仲(1999)著《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以及陈国明(2009)著《跨文化交际学》等等都是硕士阶段研究生把握学科整体轮廓的基本教材。

2)理论研究是评判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专业领域发展的重要标准(Gudykunst, 2007:viii)。专业理论型教材不断增加则体现了我国学者跨文化理论研究的水平不断提高。国内学者如林大津、谢朝群(2005)所著《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与实践》以及戴晓东(2011)所著《跨文化交际理论》是我国跨文化理论研究的代表之作。 胡超(2005)编著的《跨文化交际:E‐时代的范式与能力构建》从跨文化交际的多学科性交叉学科性出发,对跨文化交际的具体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与回顾。本教材的创新之处表现在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典籍为模式内核,结合当前所处的时代,提出了E‐时代的一般交际模式。

3)专题型教材是学者们从各自感兴趣的学科视角出发对跨文化交际进行的研究。这些专题包括:商务、心理学、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言语交际、非言语交际、语言学、

翻译、修辞学、对外传播等。专题型教材视角的多样性也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跨学科性交叉学科性的直接体现。专题型教材所提供的独特视角有助于专业研究生对于某个专题进行深入探讨,是专业研究生理解跨文化交际的多学科性质并把握自身兴趣点的必要参考。

总体而言,国内学者所编著的适合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专业学生以及研究生的教材,在很多方面都不及国外学者所编写的教材。就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材而言,国外学者编写并由国内出版社再版的教材如Samovar 和Porter(2000)所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再版的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是一本难得的跨文化交际学的入门好书。该书几经再版,每次作者除保留跨文化领域的核心内容外,都将反映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最新成果收入其中。该书无论在广度和深度,还是在创新和更新方面,都是国内很多跨文化交际教材难以企及的。在理论研究和探索方面,William B. Gudykunst(2007,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在其著作 Cross‐cultur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从与陌生人交际的角度出发,介绍了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探索了影响与陌生人交际的文化、社会文化、心理文化、环境等因素,讨论了信息形成、传递和解释的过程。作者在此框架中融入跨文化交际的15个重要理论,使得理论探讨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国内学者在理论探讨方面过于呆板,纯粹的评介国外学者的理论使得其研究成果晦涩难懂,并且缺乏创新。

跨文化交际教材的研究视角

从国内出版的跨文化交际教材的学科视角来看,国内参与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主要包括外语界、传播学界、对外汉语界、语言学界和心理学界的学者和教授,他们的研究角度虽然不同,但是他们都对跨文化交际学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从跨文化交际教材的名称和目录的分析中,笔者发现以下四个视角的教材占最大比例:

1. 外语教学

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跨文化交际学被引入我国高校课堂以来,外语界的学者和教师一直是这一学科的研究主力。胡文仲(1988)编写的《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是国内最早从外语学习角度介绍跨文化交际的论文集。胡文仲和高一虹(1997)所著《外语教学与文化》集中反映了国内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与研究的最新动态。在理论研究方面,陈俊森、樊葳葳、钟华(2006)所著《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对跨文化交际的实践和教育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希望借此引起相关的讨论并推动语言教育中的跨文化交际教学。张红玲(2007)所著《跨文化外语教学》是国内首部系统研究在外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学术专著。

2. 传播学

传播学的学者们加入跨文化研究的行列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的。关世杰(1995)所著《跨文化交流学: 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是第一本从国际政治和传媒的角度论述跨文化交际学的专著,是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发展中的里程碑(胡文仲,2010)。之后,关于非言语交际的教材(如毕继万(1999)所著《跨文化非语言交际》 、云贵彬(2007)所著《非语言交际与文化》)以及商务沟通的教材(如窦卫霖(2005)所著《跨文化商务交际》、王维波和车丽娟(2008)所著《跨文化商务交际》)的数量不断增加。最近几年,国内学者编著的有关大众传播方面的教材有数10本,如李彬(2009年)所著《大众传播学(修订版) 》、陈龙(2013)所著《大众传播学导论(第4版)》,但是从大众传播学视角方面阐述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却很少(所以笔者未将大众传播教材列入104本重点研究的跨文化交际学教材之列)。

3.语言学

语言学界的学者们一直积极参与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因而对国内跨文化交际学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贾玉新(1997)所著《跨文化交际学》是国内最早从语言学的视角构建跨文化交际研究理论框架的教材。本教材作者用了四个部分(第四、第五、第六、第七)从语言学视角探讨跨文化交际学。高一虹(2000)所著《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堪称跨文化交际学领域里又一部力作(王扬、周健,2001),编者从语义、语法、语篇、语用、语言态度等等视角比较了中西方文化。许力生(2006)所著《跨语言研究的跨文化视野》着眼于现代语言学的学术研究取向与研究实践,对语言学一系列颇有影响的理论与方法进行阐释,并提出了关于语言研究的独到见解。

3.心理学

如果说在上个世纪末在国内跨文化研究领域很少有心理学方面研究成果的话(胡文仲,1999),那么在21世纪严文华(2007)所著《跨文化沟通心理学》以及彭凯平和王伊兰(2009)所著《跨文化沟通心理学 》可谓是国内跨文化研究领域的巨大突破。前者包含了重要的文化理论、在跨文化情境中的语言和非言语沟通、跨文化沟通能力、跨文化适应和跨文化培训等内容;而后者更加突出心理学的视角,从文化与心理的角度,诠释文化作为人类心理活动的载体和环境,对跨文化沟通的情境、过程、风格及结果的影响。心理学参与跨文化交际研究无疑会对国内跨文化交际学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跨文化教材的构成来看,跨文化教材的作者有超过3/4都是从事外语教学、传播、对外汉语、语言学和心理学方面的学者。这种组成状况与美国形成鲜明的对比。在美国,研究跨文化交际的学者虽也具有不同的学术背景,但心理学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影响最大, 之后是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等,而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在研究者中则处于少数(胡文仲,2010)。作为一种多学科性跨学科性科目,国内参与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学者们逐渐开始呈现出多样化,但是缺少人类学、社会学以及文化学等的共同参与,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必将受到限制。

结论

通过采取内容分析的方法,本研究探索了国内出版的105本使用频率最高的跨文化交际教材,并对这些教材的种类、主题内容、性质和定位以及学科角度进行了初步评估。总的来讲,最近几年国内跨文化交际教材的增长速度很快。笔者通过搜索一些专业的图书网站,发现自2010年以来,市场上能找到的跨文化教材就多达10余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内跨文化交际学的发展势头良好。大多数跨文化交际教材编写严谨,在前言,序言或后记部分清楚指出了该教材的性质、价值、意图、目标受众,编写目标等,让人一目了然,尽快进入角色。但是,有些教材在这些方面严重不足,给读者和研究者带来诸多不便。通过对这些教材的初步评估,笔者将主要的研究发现总结如下:

1. 国内的跨文化交际教材大体上可以分为跨文化通识类教材和跨文化专业类教材。前者以培养技巧能力以及增强读者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后者更加注重IC专业知识、研究方法以及理论框架。跨文化通识类教材又可以细分为:基础教程、技巧培养型教材、特定文化教材以及文化对比教材。跨文化专业类教材又可以细分为:学科概述型教材、理论型教材以及专题型教材。其中,跨文化专题型教材占最大比例,并且种类逐渐多样化,视野不断拓宽,跨文化研究硕果累累。同时应该看到,基础教程、技巧培养型、文化对比型等浅层次教材仍然占很大比例,而由国内学者编写的学科概述型教材和理论型教材占的比例仍然很小,跨文化研究的理论化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2. 跨文化交际教材的理论体系有待完善,创新能力有待提高。跨文化交际教材所包含的

主题内容有很多共识,但是不少教材在主要内容和核心理论的选择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有的教材虽然目标定位是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但是所包含的主题内容过于简化。比起90年代末出现的跨文化教材,新世纪出版的很多教材开始关注最新学科动向,增加了新的主题内容,但是在教材编写方面仍然千篇一律地按照国外教材的套路,缺乏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主题内容。我们现在的教材主要还是引介和概述式的,是以“拿来主义”为主的,这对于跨文化交际学科在国内的自主发展是不利的(迟若冰,2010)。

3. 跨文化交际学方面专业性理论性强而适合研究生以上层次的教材仍然比较缺乏,这与国内跨文化交际学的整体现状是比较吻合的: 实证研究以及理论研究太缺乏(彭世勇, 2005)。近年来也有一些跨文化交际学理论研究的著作(如:林大津、谢朝群,2005;胡超,2005;戴晓冬,2011),以及从外语教学(如:张红玲,2007)和语言学(如:许力生,2006)视角探讨跨文化交际学的专著面世,作为国内学者批判性和探索性研究的代表之作,这些教材对于国内跨文化交际领域的发展意义重大。但总的来说,这些教材占所有教材的比例仍然很小。仔细研究这些教材,作者多以介绍并评价国外有影响力的理论或范式为主,根据自己的实证研究获得的原创性理论很少。在理论研究方面,我们只有学习和借鉴,还没有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理论(胡文仲, 贾玉新, 2007)。笔者希望国内跨文化学者们在理论探索方面做出更多的尝试。由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SII)编辑的跨文化研究系列丛书,集结了国内外跨文化研究领域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为国内学者们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论研究提供了颇有价值的参考。

4. 跨文化交际教材的多样性直接体现了跨文化交际学的多学科参与性。国内跨文化交际教材种类逐渐打破90年代末以外语教学、语言学以及对外汉语为主的局面,传播学、心理学以及文化学方面的教材数量逐年增加,然而从人类学、社会学方面研究跨文化交际学的教材仍然很稀少。这种趋势对于跨文化交际学科的深度发展而言是不利的。

Sheldon (1988)提出教材评估本质上来说是一项主观的,单凭经验的活动。为克服这一不足,本研究力求从教材本身的描述出发,减少研究者本身的主观判断。由于覆盖范围广,时间有限,本研究只对国内跨文化交际教材进行了粗浅的分析,研究发现也比较有限。笔者希望本研究的结论可以对那些即将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但是在教材选择方面却束手无策的教师们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对那些对跨文化交际学感兴趣却因为教材太多而无从取舍的朋友们提供指导。接下来,笔者将以本研究为基础,进一步对跨文化交际专业教材进行深度分析与评估,尝试研究开发适合中国特色的跨文化交际教材评估体系,以期对未来跨文化专业教材的研发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Cunningsworth, A. Choosing Your Coursebook.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2.

Grant, N. Making the Most of Your Textbook. London: Longman. 1987.

Gudykunst,W. B. (ed.). Cross-cultur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7.

Littlejohn, A. The analysis of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s: inside the Trojan Horse. In Tomlinson, B. (ed.) Materials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McGrath, I. Materials Evaluation and Design for Language Teaching. Edinburgh: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Press. 2002.

Sheldon, L. E. Evaluating ELT textbooks and materials. ELT Journal. 1988(42).

Tomlinson, B., and Masuhara, H. Developing Language Course Materials. Singapore: RELC Portfolio Series. 2004.

Tomlinson, B.(ed.). Developing Materials for Language Teaching. London: Continuum Press. . 2003.

Trabelsi, S. Developing and Trialling Authentic Materials for Business English Students at a Tunisian University. In Tomlinson, B., and Masuhara, H. (eds.) Research for Materials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Learning. New York: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2010.

迟若冰. 关于跨文化交际学课程设计及教学的几点建议,《高校教育研究》. 2008年第12期.

迟若冰. 国内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教材参考文献的内容分析,《中国外语教育(季刊)》. 2010年第2期.

程晓棠、孙晓慧. 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年.

陈龙.《大众传播学导论(第4版)》,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2013年.

关世杰. 序. 摘自Steve J. Kulich和Michael H. Prosser主编 Inter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Chinese Communication.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7.pp i-viii.

胡文仲. 迎接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新局面———评介最近出版的三本跨文化交际学著作,《外国语》1998年第4期.

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课教学内容与方法之探讨,《中国外语》,2006年第6期.

胡文仲. 评介英国出版的一部跨文化交际著作,《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期.

胡文仲,贾玉新. 序言, 摘自William B. Gudykunst, Young Yun Kim 编著 Communicating with Strangers: An Approach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Fourth Edi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7.

胡文仲. 从学科建设角度看我国跨文化交际学的现状和未来,《外国语》,2010年第6期.

何道宽. 比较文化研究的新局面——评国内首批跨文化交际学专著,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胡壮麟等. 提高教材评估工作的科学性, 外语界, 1995年第1期.

贾巍巍, 周龙. 论外语教材开发的传承和革新——在“体验”思想指导下的外语教材开发研究, 《中国外语》,2010年第5期.

李华,李斌. 关于跨文化交际教材的述评,《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2年第12期.

李彬.《大众传播学(修订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年.

孟燕妮, Employing 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ies to Assess Intercultural Teaching Development in China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毕业论文(未出版), 2012.

彭世勇. 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 问题与建议,《湖南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 0 0 5年第4期.

沈本秋. 国内“跨商务文化交际”课程教材:特点、差异与反思,《牡丹江大学学报年》,2012年第3期.

王艳. 对我国ESP教材编写原则的探讨,《中国外语》,2011年第2期.

王扬,周健.《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评介,《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尹国梁. 管窥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的跨学科性:跨文化读本引文分析,《科技信息》,2011年第36期.

赵 勇, 郑树棠. 几个国外英语教材评估体系的理论分析——兼谈对中国大学英语教材评估的启示,《外语教学》,2006年第3期.

庄智象.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材编写和评价体系,《外语界》,2006年第6期.

附录I :105本教材列表(不分先后顺序)

1.跨文化交际 王催春

2.跨文化交际学教程 王玉环

3.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 胡超

4.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程 严明

5.跨文化交际视听说 樊葳葳

6. Communicating Interculturally ling Mengyu

7.跨文化交际 顾曰国

8.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 Marilia Resende 纪玉华

9.跨文化商务交际 王维波 车丽娟

10.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程 杨晓萍 陶岳炼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11.跨文化交际教程 刘凤霞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

12. 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 廖华英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

13.跨文化商务沟通案例教程 庄恩平

14. 跨文化商务交际 董晓波 2013年 清华大学出版社

15. 跨文化交际 常俊跃 吕春媚 赵永春 2011年9月1日 北京大学出版社

16. 跨文化交际研究:与英美人交往指南 林大津 1996 福建人民出版社

17.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 杜学增 胡文仲 1999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8.中西文化比较 许行言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19.跨文化交际丛书: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 平洪 张国扬 2000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邓炎昌 刘润清

21.中国与英美国家习俗文化比较 汪德华 2011年 浙江大学出版社

22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 陈俊森,樊葳葳 钟华

23.跨文化外语教学 张红玲

24跨文化交际技巧:如何跟西方人打交道 Don Snow

25.《超越文化的屏障》胡文仲 外语教学与文化出版社 2004年

26.跨文化交流:中西方交往的习俗和语言 李学爱 2007年 天津大学出版社

27中西文化比较导论 辜正坤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

28.无声的语言 爱德华?霍尔(Edward T.Hall) (作者), 何道宽 (译者)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年

29.语言与文化(英文) Claire Kramsch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年

30. 西方文化与礼仪 唐德根 2007年 湖南人民出版社

31跨文化商务交际(第2版) 窦卫霖

32. 跨文化商务交际实训 张彦 2011年 航空工业出版社

33. 商务跨文化交际 马莉 潘立春 2011年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34. 跨文化沟通心理学 严文华

35. 跨文化沟通心理学 彭凯平 王伊兰 2009年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6跨文化互动:跨文化交际的多学科研究 奥梯(Helen Spencer‐Oatey), 富兰克林(Peter Franklin) 2010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7. 社会、历史背景下的跨文化交际(第4版) 马丁(Judith N.Martin) , 中山(Thomas K.Nakayama)

38. 跨文化交际 李建军 李贵苍 2011年 武汉大学出版社

39. 跨文化交际学教程 黄永红

40.跨文化交际教程新编 曹湘洪 2010年 科学出版社

41. 跨文化交际教程 蔡荣寿, 佟倩 2011年 苏州大学出版社

42. 跨文化交际叙事研究 陈文娟, 鄢小凤,2012年 国防工业出版社

43. Cross‐cultur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William B. Gudykunst(ed.), 2007年,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4.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 毕继万 胡文仲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45. Dynamic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Dodd,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6.

46. 超越文化差异:跨文化交流的案例与探讨 潘一禾 (作者)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年

47. 跨文化交际导论 宋莉 2009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48. 跨文化交际:E‐时代的范式与能力构建 胡超 2005年

49. 跨文化交际学 唐德根 2008年 中南大学出版社

50. 跨文化交际基础 窦卫霖

51. 跨文化交际 张爱琳,石坚 2011年

52. 跨文化交际与地球村民 高永晨

53. 跨文化交际 郑晓泉

54. 英语实训教程―――文化与交际 方瑞 张晓青 盛湘君

55. 西方思想经典 朱刚, 戴炜栋

56. 跨文化交际:认知差异与文化语言习得 赵军2013 北京大学出版社

57. 非语言交际与文化 云贵彬 2007年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58. 跨文化交际学 陈国明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59. 文化与交际:新编实用英语教程 胡穗鄂

60. 文化透视英语教程 何其莘 童明 2005年

61. 对外传播学初探 段连城 1988 中国建设出版社

62. 现代跨文化传通:如何与外国人交往 王宏印 2012年 南开大学出版社(中文)

63.语言与文化 顾嘉祖 2002

64. 文化像座冰山‐‐‐语言与文化的探索 张朝宜 1999军事谊文出版社

65. 欧洲文化入门 王佐良 1992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66 文化与交际 胡文仲 1994年

67. 跨文化交际面面观 胡文仲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年

68. 跨文化的语言传通 彭增安 2007年 学林出版社

69. 走出误区——中美交际文化差异实例分析 庄恩平 1993年 世界图书出版社

70.外语教学与文化 胡文仲 高一虹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年

71.跨文化交际学 贾玉新 1997年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72.美国英语与美国文化 郑立信 顾嘉祖 1998年 湖南教育出版社

73 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 胡文仲 1988年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74. 英语交际常识: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的误会实例分析_夏纪梅_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5

75. 语言与文化比较学习 杨舒 2007年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76. 跨语言研究的跨文化视野 许力生 2006年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77.语言、文化与交际 杨舒 2006年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78.与英美人交往的习俗和语言 Oatey Helen 1987年

79. Culture’s Consequences: Comparing Values, behaviors,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across Cultures, Geert H.Hofstede, 2008,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80. 跨文化交流学―――提高涉外交际能力的学问 关世杰 1995年

81.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胡文仲 1999年

82. Doing Culture Linell Davis 1999年

83. 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 许力生 2003年 (基础教程)

84. Intercultural Communcation ‐‐‐ A reader, Larry A. Samovar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

85. Communcation Between Cultures Larry A . Samovar,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86. 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与实践 林大津,谢朝群 2005年 (理论型)

87. 美国社会与文化 邓炎昌 1988年 高等教育出版社 (特定文化视角)

88. 跨文化交际学选读 胡文仲 1990年 湖南教育出版社

89. 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和超越 高一虹 2000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外语教学)

90. 跨文化交际理论 戴晓东 2011年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理论型)

91.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 Global Workplace, Iris Varner & Linda Beamer, 2006,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92. 跨文化交流入门 许力生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年

93. Culturally Speaking: Managing Rapport through Talk across Cultures, Helen Spencer‐Oatey,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7.

94. 伶俐、创意与谦虚:华人的语言行为, 张惠晶,2010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95.Theorizing abou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William B. Gudykunst, 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即将面世) .

96. Communicating Across Cultures, Stella Ting‐Toomey,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97. Foundation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Guo‐Ming Chen & William Starosta,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5

98. Communicating With Strangers, William B. Gudykunst & Young Yun Ki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7

99.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5th edition), Myron Lustig & Jolene Koester,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7

100. Communication Theories: Perspectives, Processes, and Contexts, Katherine Miller,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8

101. 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的修辞学 吴克炎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年

102. 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陈治安 李力 刘承宇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5年 103. 跨文化交际学 熊丽君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年

104 跨文化交际学选读 杜瑞清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

105. 翻译与跨文化交际 陈建平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年

附录II:105本教材分类

基础教程:

1.跨文化交际学教程 王玉环

2.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 胡超 2006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程 严明

4. 跨文化交际视听说 樊葳葳

5. 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 Marilia Resende 纪玉华

6.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程 杨晓萍 陶岳炼

7. 跨文化交际教程 刘凤霞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

8. 跨文化交际学教程 黄永红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年

9. 跨文化交际教程新编 曹湘洪 2010年 科学出版社 (英语 )

10 跨文化交际教程 蔡荣寿, 佟倩 2011年 苏州大学出版社

11. 文化透视英语教程 何其莘 童明 2005年

12. 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 许力生 2003年

13. 英语实训教程―――文化与交际 方瑞 张晓青 盛湘君

14.文化与交际:新编实用英语教程 胡穗鄂

15. 跨文化交际与地球村民 高永晨

16. 跨文化交际 郑晓泉

17. 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 廖华英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

18. Communicating Interculturally ling Mengyu & Michael Prosser

19. 跨文化交际 顾曰国

20. 跨文化交际 常俊跃 吕春媚 赵永春 2011年9月1日 北京大学出版社 (较新)

21. 跨文化交际 王催春

22.跨文化交际 张爱琳,石坚 2011年

文化差异

1.跨文化交际研究:与英美人交往指南 林大津 1996 福建人民出版社

2.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 杜学增 胡文仲 1999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中西文化比较 许行言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4.跨文化交际丛书: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 平洪 张国扬 2000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5.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邓炎昌 刘润清

6.中国与英美国家习俗文化比较 汪德华 2011年 浙江大学出版社

7.中西文化比较导论 辜正坤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 (文化差异)

8.走出误区——中美交际文化差异实例分析 庄恩平 1993年 世界图书出版社 (文化差

异)

9.英语交际常识: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的误会实例分析_夏纪梅_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5 (文

化比较)

10.语言与文化比较学习 杨舒 2007年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技巧型

1.跨文化交际技巧:如何跟西方人打交道 Don Snow

2.跨文化交流:中西方交往的习俗和语言 李学爱 2007年 天津大学出版社

3.西方文化与礼仪 唐德根 2007年 湖南人民出版社

4.与英美人交往的习俗和语言 Oatey Helen 1987年

特定文化介绍

1.西方思想经典 朱刚, 戴炜栋

2.欧洲文化入门 王佐良 1992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美国英语与美国文化 郑立信 顾嘉祖 1998年 湖南教育出版社

4.美国社会与文化 邓炎昌 1988年 高等教育出版社

学科概述型教材

1.跨文化交际叙事研究 陈文娟 鄢小凤 2012年

2.跨文化交际导论 宋莉 2009年

3.跨文化交际学 陈国明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4.跨文化交际学 贾玉新 1997年

5.跨文化交流学―――提高涉外交际能力的学问 关世杰 1995年

6.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胡文仲 1999年

7.Doing Culture Linell Davis 1999年

8.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 A reader Larry A. Samovar 2003年

https://www.doczj.com/doc/ff2880378.html,muncation Between Cultures Larry A . Samovar 2004年

10.Foundation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Guo-Ming Chen & William Starosta,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5

11.跨文化交际 李建军 李贵苍 2011年

12.跨文化交际基础 窦卫霖

13.跨文化交流入门 许力生 2004年

14. Communicating Across Cultures Stella Ting-Toomey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5. 语言、文化与交际杨舒 2006年

16.超越文化差异:跨文化交流的案例与探讨 潘一禾 2011年

17. 现代跨文化传通:如何与外国人交往 王宏印 2012年

18. 跨文化交际学 熊丽君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年

19.跨文化交际学选读 杜瑞清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

专业理论型:

1. 跨文化互动:跨文化交际的多学科研究 奥梯(Helen Spencer‐Oatey), 富兰克林(Peter Franklin) 2010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 社会、历史背景下的跨文化交际(第4版) 马丁(Judith N.Martin) , 中山(Thomas K.Nakayama) 2009年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3. 跨文化交际:E‐时代的范式与能力构建 胡超 2005年

4. 跨文化交际学 唐德根 2010年 中南大学出版社

5. 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与实践 林大津 2005年

6. 跨文化交际理论 戴晓东 2011年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7. Communication Theories: Perspectives, Processes, and Contexts, Katherine Miller,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8

8. Theorizing abou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William B. Gudykunst,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9.Cross-cultur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William B. Gudykunst,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0.无声的语言 爱德华?霍尔(Edward T.Hall) (作者), 何道宽 (译者)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年

https://www.doczj.com/doc/ff2880378.html,municating With Strangers, William B. Gudykunst & Young Yun Ki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7

12. Dynamic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Dodd,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6.

13. Culture’s Consequences: Comparing Values, behaviors,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across Cultures, Geert H.Hofstede, 2008,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专题探索型教材

外语教学:

1.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 陈俊森,樊葳葳 钟华 2006年

2. 跨文化外语教学 张红玲

3.《超越文化的屏障》胡文仲 外语教学与文化出版社 2004年 (外语教学)

4. 外语教学与文化 胡文仲 高一虹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年 (外语教学)

5. 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陈治安 李力 刘承宇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5年

非言语交际:

1.跨文化非语言交际 毕继万 胡文仲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年

2.非语言交际与文化 云贵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年

3.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5th edition), Myron

Lustig & Jolene Koester,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7

言语交际:

1 伶俐、创意与谦虚:华人的语言行为, 张惠晶,2010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Culturally Speaking: Managing Rapport through Talk across Cultures, Helen Spencer-Oatey,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7.

语言与文化:

1.语言与文化(英文) Claire Kramsch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年

2.文化像座冰山‐‐‐语言与文化的探索 张朝宜 1999军事谊文出版社

对外传播:

对外传播学初探 段连城 1988 中国建设出版社

语言学

1. 跨语言研究的跨文化视野 许力生 2006年 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和超越 高一虹 2000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跨文化交际:认知差异与文化语言习得 赵军2013 北京大学出版社

心理学

1. 跨文化沟通心理学 严文华 2007

2. 跨文化沟通心理学 彭凯平 王伊兰 2009年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务沟通

1.跨文化商务交际 王维波 车丽娟

2.跨文化商务交际 董晓波 2013年 清华大学出版社

3.跨文化商务沟通案例教程 庄恩平

4.跨文化商务交际(第2版) 窦卫霖

5.跨文化商务交际实训 张彦 2011年 航空工业出版社

6.商务跨文化交际 马莉 潘立春 2011年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7.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 Global Workplace, Iris Varner & Linda Beamer, 2006,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修辞学

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的修辞学 吴克炎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年

翻译

翻译与跨文化交际陈建平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年

论文集

1. 文化与交际 胡文仲 1994年

2.跨文化交际面面观 胡文仲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年

3.跨文化的语言传通 彭增安 2007年 学林出版社

4.跨文化交际学选读 胡文仲 1990年 湖南教育出版社

5.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 胡文仲 1988年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6. 语言与文化 顾嘉祖 2002

思与行的互动_思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_沈鞠明

思与行的互动:思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沈鞠明高永晨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苏州 215006) 摘要:构建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体系,需坚持历史与现实以及全球与本土相结合的原则,以中国语境为基础,以“知行合一”为理念,从理论与实践融合的纬度厘定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和研究框架。基于此,本文重点研究思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系,主要对思辨与交际的关系、思辨与跨文化交际过程的关系以及思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系进行考察与分析,提出思辨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可或缺的核心因素之一,提高思辨能力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前提条件,思辨能力的测评也是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 关键词:中国大学生;思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 作者简介:沈鞠明(1984—),男,江苏苏州人,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跨文化交际学、符号学研究;高永晨(1955—),女,江苏张家港人,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跨文化交际学、应用语言学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2BYY056)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03(2015)03-0149-06 收稿日期:2014-12-03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学界对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热情亦不断高涨。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对“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相关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不胜枚举。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体系研究”旨在构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体系,用以评估中国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前期研究过程中,我们构建了测评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理论框架[1],即“知行合一模式”。其中“知”指知识系统,包括知识、意识和思辨三个一级指标;“行”则指行为系统,包括态度、技能和策略三个一级指标。知识系统和行为系统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共同构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基于此框架,本文重点研究思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系。通过对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过程、思辨能力等概念的探讨与分析,提出思辨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可或缺的核心因素之一,提高思辨能力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前提条件,思辨能力的测评也是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 二、思辨与交际 思辨(critical thinking),亦译作“批判性思 ●语言文化学研究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章节答案

第一章 1 【单选题】(10分) 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历史上有一条连接东西方文明古国的通道被称之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得名是由()提出的。 A. 张骞 B. 汉和帝 C. 汉武帝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2 【多选题】(10分) 广义上的“丝绸之路”除了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外,还包括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由()组成。 D. 北洋航线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3 【多选题】(10分) “丝绸之路”曾作为连接中西方的重要通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发挥的作用主要是指()。 B. 军事作用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4 【单选题】(10分) 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于()年粟特人将制造葡萄酒的技术传入中国。 B. 康熙九年 C. 崇祯十六年 D. 元和七年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5 【单选题】(10分) 汉武帝时期,()为开拓“丝绸之路”立下了汗马功劳,被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A. 卫青 B. 霍去病 D. 司马迁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6 【多选题】(10分) 鸠摩罗什把佛教从西方引入中国,将大量经书翻译成汉语,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与()和玄奘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 B. 鉴真 C. 法显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7 【单选题】(10分) ()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历时四年来到中国,与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了友谊。后由鲁斯蒂谦将其在中国见闻轶事整理并编着成游记,在欧洲广为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A. 查理·马特 C. 利玛窦 D. 阿基米德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8 【多选题】(10分) 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中国历史上就曾修建过许多反映佛教文化的石窟,其中敦煌莫高窟与()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A. 固原须弥山石窟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9 【多选题】(10分) 利玛窦不仅将中国文化介绍到了西方,而且帮助中国人打开了视野,使中国人了解到了西方。正是由于他的到来,使中国人第一次接触到了()。 D. 西方哲学 正确答案是:A,B,C 查看答案解析 10 【多选题】(10分) “丝绸之路”加强了东西方的贸易往来。通过“丝绸之路”中国将()运输到东南亚、南亚、东非以及欧洲各国。

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的跨文化交际案例研究

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的跨文化交际案例研究由于全球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往来日益增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经济合作及国际商务活动也日趋频繁,增强文化理解、克服文化冲突、增强文化沟通与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近些年来,中国经济与科技的蓬勃发展,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求学。据我国教育部统计,2008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总数首次突破了20万。越来越多的各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汉语,以便尽快的实现与中国人的交际进而实现与中国人在各个领域实现交流、沟通、合作、共赢。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交流之后,即使学生有了一定的词汇基础,掌握了基本的语法知识,但仍然常常在交际中遇到难题,有时候甚至搞出很多笑话和严重的文化上的不妥行为,究其根源,是因为留学生们或多或少地存在跨文化交际障碍。其实,对于学习汉语的外留学生来讲,学习汉语不光是只要明白发音,认识汉字,语法等。如果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能对于中国的历史,价值观,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因素有适当的了解,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其学习好汉语并应用于交际。因此,必须加强对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交流研究。 关键词:外国留学生跨文化交际 一、文化和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流,来自不同文化的交流才可以是跨文化交流。不同的文化显然是有差异的,即文化差异的存在。于是,我们应当首先理解“文化”和“文化差异”的意义何在。“文化”一词源远流长,古往

今来,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对文化进行定义和阐述,反映了文化涵盖内容的广泛和深入,以及人类对于文化研究的重视。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在其著作《原始文化》一书给文化这样定义: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种种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整体。这主要是从思想和行为层面对文化进行定义,而不少学者认为,文化除了精神文化、方式文化外,还包括物质文化。文化的冰山比喻有助于对文化的全面理解。文化是由显性部分和隐性部分组成的,显性部分即冰山浮出水面的可视部分,是外在直观的事物,隐性部分即冰山水下的不可视部分,例如社会规范、价值观、信念等。本人认为,文化是由人类创造的,特定群体所表现的具有显隐双重性的物质与精神成果及行为方式的总和。显性文化反映和体现了隐性文化,隐性文化驱动和支配着显性文化,两者相互联系和影响,构成有机的统一体。 所谓文化差异,简要地说,即不同国家、民族在文化上的差别。文化差异是复杂多样的,我认为应当从文化显隐性的特点出发,将文化差异分为显性差异与隐性差异。显性差异通过人类改造自然与社会的物质成果表现出来。需要说明的是,语言的不同亦属于显性差异。语言不可视、不可触,却可以听到,它是一个客观存在。隐性差异通过人类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行为方式、创造的精神成果表现出来。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避免不了文化差异的问题,而文化差异的更深层次会导致文化冲突。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发展跨文化交际 能力 解读《英语课堂标准(2011年版)》之“文化意识”部分 【论文摘要】201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性质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可见,《新课标》已明确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直接指导着我们的教学。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跨文化意识 201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性质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可见,《新课标》已明确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直接指导着我们的教学。 一、文化差异的尴尬 《新课标》中提出,“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曾经一位男外教戴了一顶绿帽子,甚是欢喜地向大家展示,引得大家哄堂大笑起来,待我们向他解释了“戴绿帽子”在中国的含义后,他也有点不好意思了,看来还得“入乡随俗”呀!

(完整word版)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语教学论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考核类别:考试 适用对象:本科 适用专业:英语 总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 一、课程教学目的 该课程旨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西方文化的不同层面有所了解,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在传统的外语教学中, 人们往往忽视文化的重要作用, 只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而未能顾及交际能力的提高。近年来国内学者认识到外语教学必须引进文化知识的对比,训练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知识, 更好地与外国人沟通, 减少和避免误解。 1

二、课程教学要求 该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更有效地与外国人进行交际,为英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翻译实践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三、先修课程 跨文化交际是英语专业的必修课, 是在完成了精读、泛读、综合英语、写作等基本技能训练后开设的,旨在增强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有助于英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翻译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学生先期完成英语听说读写等技能训练基本课程,如《基础英语》、《英国文学选读》等课程。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该课程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 2

了解及跨文化交际意识, 提高驾驭英语语言的能力, 从而使其能得体地运用语言与操英语的外国人士进行交流。教师的讲授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中西文化的异同,分析文化差异的根源, 帮助学生深化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表层上很容易识别,但对造成差异的原因却需追根溯源。东西方在历史,思维方式以及哲学等方面的差异则是造成中国学生对西方文化不解的主要原因,也是该课程的难点。 五、课程教学方法(或手段)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外资源进行探索性、研究性学习。 六、课程教学内容 Unit 1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4学时) 3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第一章单元测试 1、李希霍芬 2、东洋航线西洋航线南洋航线 3、贸易作用外交作用文化交流作用 4、贞观十四年 5、张骞 6、不空真谛 7、马可?波罗 8、天水麦积山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冈石窟 9、西洋音乐西方油画机械钟表 10、瓷器茶叶丝绸 第二章单元测试 1、美国 2、牛仔鸡尾酒快餐 3、熊猫京剧长城 4、丝绸之路四大发明 5、语言饮食宗教 6、江南民居川西民居北京四合院书院建筑 7、巴洛克式建筑罗马式建筑哥特式建筑洛可可建筑 8、雕梁画柱飞檐斗拱亭台楼阁 9、伦敦圣保罗大教堂梵蒂冈圣保罗大教堂 10、洛可可式建筑 11、粤菜湘菜川菜鲁菜 12、勺子筷子盆子碗 13、红茶白茶黑茶绿茶 14、二锅头黄酒 15、豫剧黄梅戏京剧评剧 16、扬琴古琴 17、茶花女卡门图兰朵 18、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19、澳大利亚 20、BDCEA 第三章单元测试 1、全选 2、傅聪傅敏 3、Skype Twitter 4、文化背景年龄年龄 5、受众面广不受时空限制

7、叔侄关系 8、自然形成无需刻意建立恒久不变 9、宰相肚里能撑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退一步海阔天空 10、全选 11、面试出席婚礼谈判 12、全选 13、合理的 14、包容的精神 15、机智幽默 16、清晨晚10点半以后 17、于约定时间前去朋友家做客 临时起意邀请朋友过来用餐 朋友婚礼赠送礼金 18、主人为客人夹菜相互劝酒客套表示谦虚 19、注重个人隐私把家视为私人的空间 20、于约定时间后五到十分钟到达准时到达 第四章单元测试 1、情景语境文化语境 2、是否已婚收入财产 3、百年好合 4、外语能力语用能力文化背景知识 5、口语交际书面语交际 6、含蓄隐晦间接 7、表情空间沉默 8、低语境国家 9、日本墨西哥 10、老乡观念强邻里关系紧密战友关系紧密对家族观念强 11、参与模式 12、全选 13、互动频繁可以当面争执 14、. 健康婚姻年薪 15、全选 第五章单元测试 1、非语言交际 2、音量的大小语速的快慢语速的轻重 3、品牌标识交通标识 4、口头形式文字形式 5、言谈 6、商务政务

如何培养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如何培养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宁五中张永宏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英语教学现状,探索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具体分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三大组成,思考培养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语义文化语用文化 多年来,我国的英语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传统的听说法“with its end less and mind-numbing repetitive drills”和古老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语法—翻译法。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语言形式的正确与否或使用是否流畅,而较少注重结合语言使用的场合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经过十几年的英语学习,即使是有些成绩很好的学生也不能用所学的英语同外国人进行有效地交流。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人们必然对英语教学提出新的要求。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教学的这种缺陷。 首先,何为跨文化交际呢?“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既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社会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的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和语言习惯等诸语境因素,造成人们不同的说话方式或习惯话语。这就可能使交际双方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地推论,从而产生冲突、误会或交际的故障。 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针对文化冲突提出来的,它是一种在理解、掌握外国文化知识与交际技能的基础上,灵活处理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1、近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 对外交往日益频繁, 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 广泛, 特别是社会信息化提高, 国际互联网的开通使更多的人足不出户便涉及到跨 文化交际。中国成功地加入WTO后,国际市场对能用英语熟练有效地交际的复合型人才的大量需求给外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其现实意义。 2、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助于我们要打破以往“就语言教语言”的模式,把交际因素引 进到英语教学中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揭示那些隐伏在语言背后的,易引起误会和冲突的文化因素。掌握语言不只是掌握语法、音位和语义规则,还必须考虑到外国社会文化背景造成的语言之外的规则。 3、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利于处理好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二 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

修订版《跨文化交际》 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503G0303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 课程名称:跨文化交际英文名称: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学分:2 适用专业:各学院拓展课程学生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跨文化交际》是徐州工程学院为非英语专业学生第三学期开设的一门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功能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旨在满足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的需要,包括从如何与西方人打交道入手,以东西方文化差异产生碰撞的案例为轴线,简略地介绍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知识和西方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征。 本课程的教学目是以东西方文化差异产生碰撞的案例为轴线,通过阅读与课堂讨论,使学生较为系统、全面地了解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内容,并对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有相对深入的掌握和探讨,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帮助学生培养跨文化意识,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增强他们运用英语获取知识信息、表达意见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最终对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有所贡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语言、文化和交际三者之间的关系;学会如何更细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如何在讨论中有效地传达自己的思想;了解西方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征及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同时对西方文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增加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 二、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体现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三方面的目标。 1.专业知识目标 1.1掌握文化,跨文化,交际以及跨文化交际等领域的核心术语以及一般学术词汇。 1.2理解有关文化的相关定义、功能;西方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征;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等; 1.3了解语言、文化和交际三者之间的关系。 2.专业技能目标 2.1运用国内外一些著名的跨文化交际理论,能够有效分析跨文化交际案例; 2.2运用所学的阅读技巧,能够看懂相关学术文章; 2.3运用所学的核心术语及学术词汇,能够有效参与相关研讨; 2.4运用所学的跨文化交际的技巧,能够更加准确细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2019

本文内容详情如下: 1.1丝绸之路 1 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历史上有一条连接东西方文明古国的通道被称之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得名是由(D)提出的。 A、张骞 B、汉和帝 C、汉武帝 D、李希霍芬 2 “丝绸之路”曾作为连接中西方的重要通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发挥的作用主要是指(B)。 A、贸易作用 B、军事作用 C、外交作用 D、文化交流作用 3

“丝绸之路”加强了东西方的贸易往来。通过“丝绸之路”中国没将(B)运输到东南亚、南亚、东非以及欧洲各国。 A、瓷器 B、茶叶 C、香料 D、丝绸 4 古代丝绸之路不仅指陆上丝绸之路,还包括海上丝绸之路。对 5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人将四大发明传到欧洲;西方人将印度哲学、阿拉伯的历法和医术传入中国,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对 1.2东西方文化传播 1 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中国历史上就曾修建过许多反映佛教文化的石窟,其中下面那个不是敦煌莫高窟与(A)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A、固原须弥山石窟 B、天水麦积山石窟 C、洛阳龙门石窟

D、大同云冈石窟 2 希腊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的《方法论》手稿重写本经美国科学家研究终于在X射线下回复了原有内容。A A、对 B、错 3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大获成功,受到了汉武帝的称赞,被封为太中大夫。A A、对 B、错 4 马可?波罗著的《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所见所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后来这本书在欧洲非常畅销。错 5 公元3到13世纪,欧洲各国普遍使用羊皮纸书写文件,从14世纪起羊皮纸逐渐被中国的纸所取代,羊皮纸从此退出历史舞台。错

(完整版)新编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翻译1-10单元

1 Translation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们由于彼此所处地域、意识形态、容貌服饰和行为举止上存在的差异,而长久无法互相理解、无法和睦相处。在这种情况下,跨文化交际作为一个特定的研究领域得以形成和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人类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所遭受的许多挫折,既是个人的,又是全球性的;人类历史进程总是充满了个人间的直接冲突和民族间的误解——从骂骂咧咧到孤立主义直至到武装冲突,大大小小争端不绝。 很显然,文化间以及亚文化间的交往比以前多了,这迫切要求我们共同努力,去理解有着不同信仰和文化背景的人们,并与之和睦相处。通过加深认识和理解,我们能够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不同的人们和平共处;这不但有益于我们周遭环境的安定,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定性因素。 2 Translation 文化有时候被称为我们的心智程序,我们“头脑的软件”。但是,我们可以进一步引申这个用电脑所做的类比,把文化看作是支持运行的操作环境。文化就像电脑使用的DOS或者Unix或者“视窗”(Windows)等操作系统一样,使我们能在各种各样的实际应用中处理信息。用“视窗”这个比喻来描述文化似乎也很有吸引力。文化就是我们心灵的视窗,透过它我们审视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社会中不同个体的视窗是不大一样的,但都有着一些重要的共同特征。 文化就好像是鱼畅游于其中的水一般,人们想当然地把文化看成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而很少去研究它。文化存在于我们所呼吸的空气之中,文化对于我们了解我们自身之为何物是必不可少的,就正如生命离不开空气一样。文化是特定群体的共有财产,而不单是个体的特征。社会按照文化设定的程序运作,这种程序来自于相似的生活体验以及对这种生活体验之含义的相似阐释。 如果文化是一种心智程序,那么它也是现实的心灵地图。从我们很小的时候开始,文化就告诉我们应该看重什么、偏好什么、规避什么和做些什么,文化还告诉我们事物应该是什么样。文化为我们提供超越个体经验可能的理想典范,帮助我们决定应该优先考虑的人或事。文化为我们建立起行为准则,并视遵守这些准则的行为为正当、合法。 3 Translation 43

国内外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发展研究

国内外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发展研究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跨文化交际逐渐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地球 村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的人们开始频繁交流。跨国公司的增多、外国留学生的涌现、外国移民的加入、国际会议与大型国际活动的开展、国际都市的出现等等都 使得跨文化交际学科越来越重要。而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应得到提高以适应 新的发展。本文就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理论和实践做了综述,梳理国内外跨文化交 际能力的各类研究,以带动跨文化交际学科的发展。 1. 国外研究 1956年,Chomsky在其文章《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中,首次提出 了“语言能力”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an ideal user’s knowledge of his language”, 强调了语言使用规则。然而,语言的使用离不开社会文化。1967年,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首先采用了“交际能力”,对Chomsky进行了批判,他认为Chomsky 关于“能力”的定义存在局限性。Hymes(1972)提出交际能力的四个组成部分: 可能性、可行性、得体性和表现性。其中,得体性强调了语言使用应符合特定的 社会文化语境。1959年,Hall首先运用跨文化交际概念,并对言语交际行为作了 深入分析,此书因此成为了跨文化交际的开山之作(戴晓东, 2011)。随后众多 学者在该领域继续探索,跨文化交际历经半个世纪的旅程,理论框架也越来越清 晰丰满,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Ruben(1989)提出了Behavior-skill Approach模型,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看作 是一系列的交际行为。Gudykunst等人(1977)从心理角度来解释交际行为,提 出了焦虑性和不确定性管理理论。他指出,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者,不是用其文化 准则而是以第三者的视角来解释其行为模式。Ting-Toomey(1988)提出了身份协商理论,该理论围绕跨文化交际中的身份冲突问题,分析了面子的行为与策略。Bennett(1986, 1993)创建了跨文化交际敏感度发展模型,来解释人们对文化差 异的反应。根据观察和别人对跨文化经历的叙述,该模型主要关注民族优越感(Bennett, 1993)(自身文化的世界观占据主要地位)和民族相对主义(坦然接 受众多标准和习俗,并在跨文化场景中自觉调整行为和判断标准)的构建(Bennett & Bennett, 2004)。然而,该理论的前提是:民族相对主义世界观更能 有效培养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以及适应陌生环境所需要的态度、知识和行为(Kim, 2005)。 Deardorff (2006)创建了金字塔模型。该模型主要用来评估学习结果,并进 一步发展可测量的学习结果,根据跨文化交际能力所包含的具体态度、知识和技能,来关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在和外在结果。Spitzberg (2010)认为“能力”应 该被认为是对各种行为的社会评价,并强调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社会评价的两个主 要标准:有效性和得体性。Spitzberg & Cupach(1984)认为大多现存的跨文化交 际理论模型(ICC)都不全面,主要包括了一些文献综述,并就此陈列出了相关的技能、能力和态度等。因此,他们建议发展出一套综合性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型,该模型不仅包含理论和实践综述,还应该能预测具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行为。Spitzberg & Cupach的Cross-Cultural Attitude Approach包含一系列成分,可划分三 个层次进行分析:个体系统、片段系统和关系系统。 2. 国内研究 我国的跨文化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跨文化交 际渐渐成为显要的话题 (戴晓东, 2011)。何道宽(1983)正式把跨文化交际学引入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ENGL2046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程 授课对象:英语专业、俄英双语、法英双语学生 开课学期:英语第6学期、双语第8学期 学分:2 学分 主讲教师: 指定教材:《跨文化交流入门》,浙江大学出版社,许力生主编,2004年。《文化与交际》,暨南大学出版社,胡穗鄂编。 教学目的: 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文化交流、旅游业蓬勃发展。江、浙、沪地区外国独资、合资企业数量增多,与国际人员的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增多。跨文化交际现象已经成为苏州本地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在众多的跨文化交际中,一些人员出现文化误解,或者表现出不自信,降低了交际的效益,直接的后果往往导致经济效益的降低。苏州大学作为本地的人才高地,有责任、有条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我们的毕业生主要从事文化、教育、经济活动,我们的课程也应适应这社会需要,帮助学生通过知识的获取、情感的开放和技能的培养形成以自我文化又和他国文化保持一定距离的跨文化意识,也就是说一种能以局外者的眼光看待自己文化的能力;局内者的眼光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文化意识;培养学生在交际中对他国文化和本土文化怀有好奇、开放和宽容的态度。从而在国际交往中提高交际的效益,提升个人的自信心。 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学期作业和网络平台相结合的教学形式。课堂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法综合进行教学。课堂语言为英语。采用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与学生互动探讨理论。参插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全班讨论的活动方式,进行情景模拟实验、引导学生发表观点。另外有录音、录像供学生观摩讨论。学期作业的形式是一篇千字以上的论文,内容是运用学到的某些跨文化交际的理论概念对现实生活案例、本土文化和外国文化进行阐释、分析、比较和反思。学生必须自己选题、规划。文章材料包括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教师的工作是建议、修改、监督和评估,创造机会,帮助学生完成学期论文。 该课程有两个网站:一个是在外国语学院服务器上的课程资源网站,网站上有该课程的教学大纲、进度表、备课教案,另设有通知板、网上跨文化交际咖啡俱乐部、学习工具等帮助学生完成科目的服务性网站。另一个网站是新浪博客上的学期作业网站。所有学生的学期作业从开题、大纲创建开始,就直接与课程教师、同班同学见面。所以,学生论文的完成过程,也是教师不断地修改、同学建议、学生本人反馈、修正的过程,直至最后作业完成。 此外,该课程联系了国外大学跨文化交际专业的师生,进行网络实时联合授课,每学期四次,让师生们有真实的跨文化交际体验。 此教学设计的目的是提高发挥教师的主动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具有开阔视野的具有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外语专业人才。 考试方式: 学期论文(70%)(课本内容)+平时成绩(30%)(上课讨论发言、出勤率、网上参与率) 第一课Communication in Global Village 课时:第一周,共2课时 教学内容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2019尔雅答案100分

。。。。。。。。。。。。。。。。。。。。。。。。。。。。。。。。。。。。。。。。。。。。。。。。。。。。。。。。。。。。。。。。。。。。。。。。。。。。。。。。。。。。。。。。。。。。。。。。。。。。。。。。。。。。。。。。。。。。。。。。。。。。。。。。。。。。。。。。。。。。。。。。。。。。。。。。。。 丝绸之路 1 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历史上有一条连接东西方文明古国的通道被称之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得名是由(D)提出的。 A、张骞 B、汉和帝 C、汉武帝 D、李希霍芬 2 “丝绸之路”曾作为连接中西方的重要通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发挥的作用主要是指(B)。 A、贸易作用 B、军事作用 C、外交作用 D、文化交流作用 3

“丝绸之路”加强了东西方的贸易往来。通过“丝绸之路”中国没将(B)运输到东南亚、南亚、东非以及欧洲各国。 A、瓷器 B、茶叶 C、香料 D、丝绸 4 古代丝绸之路不仅指陆上丝绸之路,还包括海上丝绸之路。对 5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人将四大发明传到欧洲;西方人将印度哲学、阿拉伯的历法和医术传入中国,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对 东西方文化传播 1 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中国历史上就曾修建过许多反映佛教文化的石窟,其中下面那个不是敦煌莫高窟与(A)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A、固原须弥山石窟 B、天水麦积山石窟 C、洛阳龙门石窟

D、大同云冈石窟 2 希腊着名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的《方法论》手稿重写本经美国科学家研究终于在X射线下回复了原有内容。A A、对 B、错 3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大获成功,受到了汉武帝的称赞,被封为太中大夫。A A、对 B、错 4 马可波罗着的《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所见所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后来这本书在欧洲非常畅销。错 5 公元3到13世纪,欧洲各国普遍使用羊皮纸书写文件,从14世纪起羊皮纸逐渐被中国的纸所取代,羊皮纸从此退出历史舞台。错

跨文化交际课程标准 新

专业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跨文化交际 专业名称:国际经济与贸易 专业代码: 修订时间:2017年11月 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

《跨文化交际》课程标准 【注:以下内容可按照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模板填写: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填写A模板;项目化课程填写B模板;整周实训课程填写C模板;其它课程填写D模板】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定位 《跨文化交际》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岗位导向课程。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帮助学生解决在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种种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语言、文化和交际三者之间的关系;适应各类交际形式;对各国文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从而更有效地进行交流;预料和避免由于不同的文化期望而产生的误解;解释手势和其他形式的体态语;讨论有关文化适应和相容的问题,最终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先修后续课程 该课程前导课程有商务礼仪、商务英语函电、国际贸易实务、跨境综合业务

操作等。后续课程有顶岗实习。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理念是融语言知识、文化差异及交际能力与一体,引导学生将理论运用到跨文化交际实践中。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岗位是外贸业务员,主要工作职业是处理进出口业务。在处理进出口业务的过程中,势必会与不同国家的客户进行沟通交流。而客户的特点因国家不同而不同,与他们的谈判也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因此,研究不同国家的文化,有针对性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显得尤为重要。本课程根据职业导向的要求,相应设计学习项目,选择教材和编排教学内容。根据本课理论性较强的特点,灵活运用多媒体、启发引导、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据此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先从总体上向学生传授跨文化交际的综合理论知识体系,让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视野、思维、知识架构、实际运用能力等;其次,一次分析外贸进出口业务中经常打交道的亚、欧、美等国家文化,如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以帮助学生将来有效从事对外交流、对外贸易等方面工作。其次,探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并阐述语言交际的内容特点及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等,真正将跨文化交际所具备的思维、素养与能力落到实处。 三、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和习俗,避免文化冲突,克服文化障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和矛盾,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能力目标 1.帮助将来要参与跨文化交际的学生了解异国文化; 2.运用跨文化交际相关知识明析文化冲击的原因,克服文化障碍。 3.能运用跨文化交际理念提高异文化适应和跨文化合作的能力。 (二)知识目标 1.了解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和习俗。 2.掌握不同文化的特点和交际类型,分析文化冲突的原因。 3.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文化欣赏能力。

浅析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浅析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跨文化交际是指人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之间的交流。由于生态,物质社会,不同的民族地区和语言习惯上的差异,各地也有不同的社会文化和习俗世界,为了适应跨文化交际的趋势,发展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我们必须提高我们的 跨文化交际能力。接下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网络通信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影响 网络的高度的技术技能培养文化传播的不同模式,从本土到全球跨文化交际范围,导致新的矛盾和文明的冲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跨文化交际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得到了很多西方国家的信息,他们特别是通过了解一些外国的电视节目,音乐作品,畅销书,以及互联网软件。通过网络,西方的文化撞击着中国本土文化,由于长期的刻板文化印象。人们总是习惯用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差异方面衡量别人,导致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障碍。 网络通信可以促进跨文化交际,通过的时间和空间,链接来自不同地区的限制跨文化,扩大交际跨文化交际领域。就像每一个硬币都有两面,网络通信具有开放性和匿名性的特征,因此,网络通信也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挑战。许多网络语言是以英文的形式,并且大部分的网络信息,都以英文出版。面对这种情况,不同地区的人在一起交流。最后,网络加强了人们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地位的认识和相识,提高了我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宏观和微观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包括宏观的跨文化传播和微观跨文化交际。我们现在谈论的跨文化沟通往往是指知识,信念,态度,阶级,地域和空间的概念相结合。每个国家的文化有其自身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它的政体,习俗,服饰,隆重庆祝节日和禁忌。宏观的跨文化沟通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它包括国家之间的国际交流和国家的人民,地区和地区的人。比如国际间的交流,我们对国际传播研究的重点是东部和西部的国家之间的国际交流。我们已经说过关于东西方文化不仅具有宗教的概念,但也有政体和认知的概念。当我们提到西方国家,不仅是地域在西半球,还有国家在政治制度或认知方面我们之间有很大的差异的国家。因此,除了欧洲国家,北美和加拿大,澳大利亚都属于西方国家。宏观的跨文化沟通包括几个不同的文化圈遍布世界,

培养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适时适量渗透文化知识教育,尤其是跨文化交际中需要注意的知识,恰是调动气氛的良好工具,有助于实施情感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英语知识的学习。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营造英语氛围,培养英语思维能力 非英语语言国家的儿童学习英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英语语言环境,学生难以形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阻碍了英语学习。因此,营造一个浓郁的英语氛围,对于学习英语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上,教师教学用语尽可能说英语,模拟仿真英语环境;创造模拟英语情景的练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交际训练的机会;善用现代音像手段和网络资源,给学生呈现一个多姿多彩的英语世界;在墙上张贴一些配以中英文介绍的著名世界风光图,适时介绍给学生,或是贴上生活中常用的英语问候语,提醒学生注意使用;利用校园广播指导学生进行英语晨读有了这些浓厚的英语环境,学生一走进校园就能感受英语的无处不在,学生在这种英语环境中听英语、说英语、看英语或亲身体验英语,直接、自然地学习英语,有利于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使他们逐步获得用英语进行思维和日常交流的能力。 (二)激活教材内容,比较文化差异 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可以帮助学生避免语用失误。中西文化差异在语言交流中涉及面非常广,如日常见面时的问候、告别、称赞、致谢、道歉以及体态语等,现行的教材中有许多地方都出现了能够体现这种文化差异的话题,教师应该努力激活教材内容,进行文化比较,帮助学生领会文化异同现象。比如,教学Weather 这个单元时,教师可以借这个话题告诉学生:西方人认为,在日常交往中,直接打听别人的经济收入、年龄、宗教和政治信仰、婚姻状况等是一种侵犯,因为那是属于与提问者无关的内容。而用谈论天气的办法来打开与西方人谈话的话题是非常明智的。例如,中国人和西方人面对“赞赏”表达的方式不同,中国人受到别人的赞赏时习惯“谦虚”地说“没什么”以示礼貌,而西方人则比较直率,常常会高兴地道上一句“Thank you very much.”所以,在教学这一句型时,教师应该告诉学生,西方人认为对方的赞美是诚心诚意的,所赞扬的事是值得的,

跨文化交际(学习心得)教学教材

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即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本学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让我学会了一下三点:一、如何正确的审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二、如何提高跨文化适应能力,三、如何提高跨文化的交流技能。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接触和交流的机会,这对于我们加深对的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这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陌生的国家和文化,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这时在跨文化交际课堂中学到的东西便起了大用! 我总结了一下中西方的差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一、在客观主体方面,西方人向外探索客观世界,强调真善美、爱智,注重理性科学,注重求异,科学和逻辑发现。中国人向内探索个人世界,强调真善美、崇善,注重情感、伦理,注重求同,经验、感情。 二、在处理问题方面,西方人采取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态度,中国人采取不可中直取,只可曲终求的态度。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常常会产生误解、

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比如说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会对此非常愤怒。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就必须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尤其是什么行为是被禁止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 三、在发表个人看法时,西方人直言、直去,中国人谨言、拐弯。 四、在民族性格方面,西方人偏重功利,好走极端,与其他民族存在斗争,强调以力争天下。中国人偏重道义,以“中庸和谐”为贵,强调协和万邦。 五、在建筑物方面,西方建筑物主要为高大、雄伟、外展的建筑风格,而中国建筑物主要是小巧、玲珑、精致。 六、在个人观点问题上,西方人以个人为单位,注重人个,以个体为本体,性格外向,亲情观淡漠,对待友情重视实际情况,强调人人平等,积极面对现实。中国人以集体、组织为重,性格内向,对待亲情非常重视,对朋友两肋插刀,强调孩子所属是于家长,处理事物通常全盘考虑。 人们的交际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与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这套体系能够帮助人们区分美与丑、善良与邪恶,这就是人们的处世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但是它不能脱离具体的文化而存在,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就像是这种文化认为是好的,另一种文化可能认为不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摘要: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我国频繁的对外交流,需要高素质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才。文章根据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和概念,从理论的层次探讨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方式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 Abstract:Current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mportant goal is to develop student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our frequent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high-quality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alent.According to the content and concept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from the theoretical level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Key word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English teaching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对外交流活动也已经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旅游等各个领域。然而由于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交流不可避免会产生误会,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相关涵义 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相关的涵义涉及到文化,交际还有能力等层面,交际和交际能力是其基础。英语中的“交际”,也就是“communication”,来源于拉丁语“commonis”一词,意思是“共同”“共享”,信息的交换和传达等。Lusting &Koester( 1996) 认为交际是人们通过符号来创造共享意义的过程。关世杰( 1995) 将交际定义为“信息发送者与信息接受者共享信息的过程”。根据现代交际学范畴,交际是人们相互沟通信息的过程,也就是人们运用语言或者非语言信息传达思想和表达感情的交流过程。交际能力(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由Hymes 提出,指的是有着具体文化身份的说话者和某一客观存在的言语群体进行恰当交流所必须要掌握的一切知识和技能。文化和交际有所不同,其概念难以界定,早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