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名师教案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名师教案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名师教案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名师教案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名师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50页-51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小数的基础上,知道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初步认识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

3、通过教具演示和联系实际,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计数单位。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

每小组一把米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唤醒记忆

1、1米=()分米 1米=()厘米 1米=()毫米

2、0.1是()分之一,0.7里有()个0.1。

3、10个0.1是(),10个0.01是()。

(二)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商店商品价格让学生说。

2、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实际生活中除了商品价格外还有见过哪些小数。

3、谈话导入: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对小数就有了初步的认识,可谁知道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呢?(让学生发表意见,教师见机行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板书课题)。

(三)学习新知,自主探索

1、教学小数的产生。(动手操作,激发兴趣)

(1)学生以四人小组实际操作,并汇报测量的结果。

①各小组测量课桌。

②让两名学生上讲台测量黑板并汇报。

③问:在刚才测量时,你们发现了什么?(往往不能得到整数)如果要求还是用米来作单位,怎么办呢?

(2)总结: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从而小数就产生了。(课件出示,学生齐读)

2、教学小数的意义。(迁移学习,讨论交流)

(1)一位小数的学习

课件演示:每份是多少?以米作单位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2)两、三位小数的学习

①(课件出示)讨论:1米还可以平均分成多少份?每份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又

怎样表示?(观察米尺,以四人小组为单位)

②小组汇报,板书:

米分米厘米毫米

米米米

0.1米 0.01米 0.001米

③引导

引导学生观察板书:根据每组分数和小数的关系,你发现小数的位数是怎样确定的呢?(引导出平均分成10份,用小数表示是1位小数,100份是两位小数……)如果继续分下去如平均分成10000份,就可以得到几位小数呢?如此类推,小数会出现五、六位甚至更多位。

(3)概括出小数的意义(课件出示)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课件出示,学生齐读)

3、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及进率。(提出问题,自主学习)

①让学生看书P51

②学生汇报

③思考:0.3是计数单位吗?为什么?

④练一练。

0.03的计数单位是(),有()个计数单位。

0.006的计数单位是(),有()个计数单位。

⑤思考题:谁能说出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为什么?

⑥汇报

这些计数单位用小数表示分别是多少?从而引出小数的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板书)。

(四)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教材第51页“做一做”,指名汇报,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想想填填,我最行。

0.8里面有()个0.1。

0.32里面有()个0.01。

3、我当小法官。

(1)0.05里面有5个0.01 。()

(2)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3)9.04是三位小数。()

(4)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五)归纳小结,梳理质疑

通过以上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延伸课堂

先估计自己的身高和体重,然后进行测量,再把相关数据填在表中。这样的作业既让学生乐于做,又可以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再一次的巩固,使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生活。

高中语文获奖教学案例--归去来兮辞1

4归去来兮辞(并序)第一课时 东晋·陶渊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把握辞中淡远潇洒的风格,在朗读中,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学生头脑中能浮现诗人的形象。 ②朗读并背诵全文,在朗读与背诵中体悟作者情感,了解辞赋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①理解并运用辞的特点,进一步领会诗人的感情及志向。 ②提高把握词类活用现象的能力。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的一词多义,了解“以、而、之、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弄懂并积累“来、胡、奚、而、以、谏、樽、觞、眄、审、容膝、策、矫、岫、盘桓、棹、窈窕、遑遑、皋、委、怀、聊、乘化”等字词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感受作者“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的情怀。 ②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体会感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能对作者的思想进行简单辨析。 【重点难点】 1、重点:①了解作者辞官归田的原因,深刻体味诗人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的无限欣喜之情。 ②背诵全文,理解当时归隐风气与陶诗的特点。 2、难点:①理解记述中渗透出的或喜或哀,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感情。 ②归纳实词、虚词的用法,掌握省略句、倒装句两种句式。 【学生活动】 1、课前预习(诵读全文,可进行配乐朗读准备;标出课文不理解的地方;初步鉴赏。) 2、课内以诵读带动分析理解。教师讲析与讨论结合。 【教学用具】PPT课件,课文音频文件, 【课时安排】2课时 【过程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导入课文 1、诵读比赛,在诵读中掌握辞的结构及作者要表达的感情。(播放音频文件,学生认真听,并体悟感情。) 2、了解背景,作者及辞。(课件出示) 二、整体感知 1、本篇选自《陶渊明集》。归去来,回去。兮,助词。辞,一种文体,一般要押韵。序,这篇韵文的序言,对韵文作了说明。

威尼斯的小艇 优质课教案

乐陵铁营小学裴伟伟

《威尼斯的小艇》文本解读 《威尼斯的小艇》作为经典作品,多少年来,这篇课文始终没有淡出编者的视线,它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一篇状物记叙文。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是什么样儿的,船夫如何驾驶小艇在水中行驶以及小艇在威尼斯的重要作用,展示了这座世界著名的水上城市所特有的风光。作者观察精细独道,文章内容充实,语言准确生动,词汇丰富,堪称美文佳作,为小学生提供了绝好的读写范例。 本文是比较简短的,仅537个字而已,“小艇”一词在文本中出现了9次,频率是最高的。作者马克吐温写的是小艇,实际上传递出的却是威尼斯的风情。第一段明确交代了威尼斯这座城市的特点,也指出了小艇的重要性。读了这一段,我们可以比较明白作者言说的意图——我是通过写小艇反映威尼斯的风情。小艇是这座城市的“代言人”。有别于一般的写景。在马克吐温的笔下,威尼斯的河道分明成了公路,小艇成了汽车。 第2自然段运用了三个比喻句来写小艇的样子。第一句写制作比较讲究,长、窄、深,联想到“有点像独木舟”;第二句写小艇的形状,“像挂在天边的新月”;第三句写小艇的行动,“仿佛田沟里的水蛇”,轻快灵活。对小艇由静到动地描写生动、形象,给人以深刻地印象。 第4自然段讲船夫驾驶小艇的熟练技术。“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是中心句,总领全段。下面几句话围绕中心句具体叙述:行船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船夫能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在很挤很窄的地方总能平稳地穿过,还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退”,则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来反衬小艇速度之快,船夫驾驶技术高超。 第5自然段从白天人们的活动同小艇的联系来反映小艇的作用。作者抓住匆忙去做生意的商人,高声谈笑的青年妇女,到郊外去的小孩,上教堂的老人等四种有代表性的人物的活动显示了小艇同威尼斯人息息相关。 第6自然段从人们在夜晚的活动同小艇的联系来写小艇的作用。 全文脉络非常清晰。作家马克吐温就是紧紧扣住“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街头的汽车”来进行材料的安排,从小艇的形状、船夫的技术、人们的出行直接写小艇的重要,从夜晚戏院散场,小艇停泊,威尼斯就安静侧面写小艇的作用。可谓正反结合、动静相映、张弛有度。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这样的写作方法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清平乐 村居教案

《清平乐·村居》教案设计 一、教学过程; 音乐导入(ppt1) ---好听吗?同学们知道这首歌词出自哪里吗? ---清平乐.村居(板书),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第二首词,你还记得词和诗有什么不同吗?(长短句,题目,上下阕)(乐,在这里读”yue”,这首诗最开始是配乐歌唱的歌曲。既然是歌曲,那就读做“yue”。) 我们一起读课题。 二、了解词的特点: ----虽然都是词,这首词和第一首词有什么不一样?谁能迅速的发现?(题目\上下阕)(ppt2) ----空行分成了两部分:这就相当于歌词的两段,在这首词里我们称它们为上阕和下阕.朗读时,上下阕之间要停顿,我们来喘一口气作为停顿。 ----题目:这是一首配乐歌唱得诗,用什么样的曲调来歌唱呢?清平乐的曲调.所以说清平乐其实是一种曲调,一种歌曲节奏,村居才是题目. 三、引入古诗 ----通过题目村居,你能猜到描绘的是一种什么画面吗? ----为了更好的理解词的内容,体会意境,请同学们试读这首词,要求读得正确、读通句子。 2.指名读词,解决字词读音、辨析。 (1)剥:两个音意思完全一样,但bao一般用作口语、土语,比如剥皮剥花生,所以不能用在这里,。bo属于书面语,所以这里读bo) (2)莲蓬:这是诗词里合仄押韵的需要,看“小、草、好、媪;东、笼、蓬” (3)翁媪:强调读音。翁指的是——媪指的是——(引导从偏旁理解翁媪) 3同学们再读词,结合注释看你理解这首词的意思吗? 自由读,同桌讨论,同学汇报,其他人认真听。 (1)茅檐:指代茅草屋。 (2)相媚好:彼此亲热地在一起。 (3)无赖:不是耍赖皮,而是顽皮、可爱。 (4)翁媪:老年夫妇。 (5)吴音:吴地方言,文中指的是江西上饶一带的方言。因为吴地方言很柔软、富有音律感,像唱歌一样,所以人们又叫吴侬软语。 4.当我们知道了这些词的意思时,对整个作品的理解就更深入了,让我们同桌之间互相读读,指明展示读。 四、读出画面: (一)、环境图: ----.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清平乐村居也是如此,每一句诗都是一个生动的画面。 ——这些画面有些是写景的——请你读(指名读诗句),有些是写人的——齐读诗句。 ——让我们先把目光聚焦到第一个画面。 (ppt3) 2.出示: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请自由地摇头晃脑地反复读读,读着读着: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甚至闻到了什么?试着连成一段话说说。 ——交流:低矮的草房边上,一条清澈的小溪潺潺流动,岸边草儿青青。(指名2生) ——简简单单9个字,却让你有这么丰富的联想,真了不起,请你读一读。 ——这是这句诗带给你的丰富想象,请你读。 ——这样的农村风光你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清新秀美、朴素雅静) ——把你的感受送进去,读一读——指名读(这样的风景真令人向往)(指名读)——齐读 ——这句诗中,诗人只描述了三样事物,分别是“茅檐、小溪、青草”,正如同学们所想像的那样,诗人看到的景象也不仅仅只有这些,他为什么只写这三样?有什么特点吗? (“茅檐、小溪、青草”这些农村中司空见惯,极具农村特色的景物,淡淡两笔,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组成的清新秀丽的农村风光展现出来。辛弃疾真不愧是大诗人!) ——好,让我们再一起走进这乡村美景——齐读。 (二)其他图 1.这就是高度凝炼诗的语言,简约却有着极为宽广的想象空间。词中的人物画面我们也可以用想象的方式去读懂,请同学们再读人物画面,想想这首词,一共描写了几个人?他们都在干什么呢?

《归去来兮辞》优秀教案

公开课教案归去来兮辞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感受陶潜的归隐情结,体悟作者情感。 2.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辩能力和批判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和良好氛围,进行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2.对照序言、文本和注释资料,对本文的写作时间进行浅层次的探究式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用现代观念审视本文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感受陶潜的人文精神。 2.从作品中接受古典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诵读诗歌的要领、方法引导及其能力培养。 2.解读陶潜这一隐逸诗人的形象及其意义探讨。 难点:“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正确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是否听过这样一首歌(《归去来》片段)。这首歌是电视剧《神雕侠侣》的片尾主题曲《归去来》(学生答),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杨过和小龙女厌倦了江湖的恩怨情仇腥风血雨,甘愿淡漠人世繁华,抛开人世的纷纷扰扰,退隐山林,寻一个自由自在的世外桃源。小说如此,生活也如此,1600年前,我国最伟大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看透黑暗官场,不满于污浊的世俗社会,毅然拂袖归隐,躬耕田园。今天,我们学习的《归去来兮辞》正是陶渊明诀别官场归隐田园的宣言书。 二、了解作者、背景: 1.作者介绍 陶渊明(约365427),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称“王柳先生”,又称“靖节先生”,曾任职祭酒、参军、彭泽县令,故又称“陶彭泽”其曾祖陶侃,位至大司马陶潜是第一位田园诗人,创建了“山水田园诗派”东晋大诗人,生活在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的时期作者的代表作:诗《归园田居》,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

归去来兮辞_优秀教案

归去来兮辞(并序) 【教学目标】 1. 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2. 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 等四个词的一词多义,了解“以、而、之、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 3. 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 了解作者辞官归田的原因,深刻体味诗人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的无限欣喜之情。 2. 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 理解记述中渗透出的或喜或哀,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感情。 2. 归纳实词、虚词的用法,掌握省略句、倒装句两种句式。【教具准备】投影仪投 影胶片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教学要点] 了解渊明及其作品。读课文,利用注释、工具书,初步把握文章,朗读课文,找出押韵的字,由押韵归纳各层大意,帮助学生理清背诵思路,背诵全文。 [ 教学步骤] 一、导语《桃花源记》是我们在初中接触过的渊明的作品。师生一同背诵。《桃花源记》中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正是作者精神追求的形象反映。今天我们学习的《归去来兮辞》正是作者决别官场,同上层社会分道扬镳的宣言书。 二、作者简介选一学生读注解① 教师稍作补充:渊明因不能适应官场的世俗约束,决心去职归隐。他长于诗文辞赋。他的作品有两类题材,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寄寓对官场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的高洁志趣;另一类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诗, 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辞赋以《归去来兮辞》著称文史。 三、放录音或教师读,读出情感、气势朗读常规指导:本文朗读时,应注意语调,语 气和语顿。本文有不少感叹 句、疑问句,应读出语气,同时注意语调(感叹句读“\”调,疑问句读“/” 调)。本文以四字句、六字句为主,四字句以2、2顿读,如“乃瞻/ 横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六字句以1、2、1、2顿读,如“舟/遥遥/ 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在第2 段的换韵处,停顿的时间应稍长一些。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熟悉文意,并要求找出所有押韵的字,在换韵的地方做出标记,反复朗读由换韵开的段落和层次,并写出这些段落层次的大意。 学生朗读。 明确:第一段用一韵,押ui 韵,韵脚有“归”“悲”“追”“非”。主要写作者弃官归家的原因。“田园将芜”是原因之一;“心为形役”是原因之二。弃官归隐是迷途知返、痛改前非。 第二段用三韵,全段可分三层:第一层开头到“熹微”,押i/ui 韵,韵脚有 “衣”“微”,写作者昼夜兼程,归心似箭,心情的愉快尽显其中;第二层“乃瞻横宇……有酒盈樽”押un韵,韵脚有“奔”“门”“存”“樽”,写刚入家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26、威尼斯的小艇(教案设计) 一、教案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受到热爱大自然与热爱生活的教育。 2.领会抓住事物特点写的表达方法。 二、教案重点: 了解小艇的特点以及它在威尼斯的作用。 三、教案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方法。 四、教案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案过程: (一)、导入新课: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笔下的《威尼斯的小艇》,谁来读课题?(让同学们用最响亮的声音齐读课题) 1、从课题上看,文章主要写什么?写哪里的小艇?作者围绕小艇写了些什么? 2、那我们现在就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来描写的? (二)、学习1-3自然段 1、齐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理解这里的大街指什

么?汽车指什么? 2、过渡:小艇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抽读第二自然段。 3、看看课件上的句子比较它和书上的哪个写的好?好在哪里?(运用了比喻)把小艇比作了什么?(独木舟、新月、水蛇) 4、这样比喻都突出了小艇的什么特点?请你找出描写小艇特点的词打上点。 比作独木舟写出了小艇的长、窄、深的特点。 比作新月写出了小艇两头向上翘起的特点。 比作水蛇写出了小艇的行动轻快灵活特点。(让学生回答一个给词语打点并出示相应的图画,图文对比) 5、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了小艇不同的特点描写得很精彩,那就让我们通过朗读体会一下吧!(让学生齐读) 6、我们看小艇的样子这样独特,如果坐在里面,又会怎样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用一两个词来概括作者的感受——舒适、充满情趣。充满情趣是什么意思?(有意思,很有趣)坐在小艇上能看到威尼斯形式不同的石桥,古老的建筑,还能跟来往船只打招呼,多么的有意思啊,那你们想不想去威尼斯游览一番? 7、课件:欣赏威尼斯 8、过渡:小艇是死的,要使我们看到这么美的异国风情,那还得需要驾驶小艇的人——也就是船夫,课文哪个自然段写到了船夫(4自然段) (三)、学习第4自然段

小学语文第九册《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第九册《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清平乐·村居》是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走进名着”中的一篇课文。作者辛弃疾是南宋最杰出的爱国词人。他的词以气魄宏伟、慷慨悲壮、意境雄奇见长,是豪放派的代表词人,与苏轼并称为“苏辛”。这首词就是他归隐江西上饶闲居农村所写,全词46个字,描绘了一幅声色俱佳,生活气息浓厚的农村风俗画:小溪边,茅檐下,白发的老公公和老婆婆醉后亲切打趣,传来吴音软语,大儿锄豆,中儿织鸡笼,都在劳动,只有小儿顽皮贪耍,卧于溪头,手剥莲蓬。一家老小五口的生活情态得以鲜明、生动地展现。此词迥然不同于那些“金戈铁马”之作,显得淡雅清新,简洁自然,但是,通过对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农村景色与乡村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向往和平,向往统一的愿望,与词人一贯的爱国基调是一脉相承的。其写作特色有三:一、白描手法直陈其事,画龙点睛,甚得其要。二、人物性格鲜明,各具特色,翁媪之“醉”与“媚好”,小儿的“无赖”而“卧”,均可见农民的淳朴。三、语言朴素,笔调轻快,境界疏朗,充分显示辛词中别具一格的风格。 【目标预设】: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相媚好、无赖、卧剥”,朗读和背诵课文。 2.在感知、体验、表达的阅读对话中,体会词的意境,感受乡村生活的宁静美好。 【重点、难点】: 多层次阅读中体会词境,感受乡村生活的宁静美好。 【设计理念】: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秉着这样的指导思想教师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追求教法、学法的多样化与有效性,打破传统教学方法,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辅以设疑引导,教师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走“进”文本、走 “出”文本。 【设计思路】: 采用“体悟”和“诵读”的方法,立足于文本整体,抓住关键词句,并由词句引发、形成灵动的教学板块,让学生沉入语言,一遍一遍地与语言“亲密接触”,激活学生语言活动的主体性,使得整个学习过程有情有趣,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活动始终在文本语言的内部快乐行进,同时根据三个维度的要求,适度拓展词人不同风格的诗词,从而使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词人的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感知词韵 1.板书课题。 2.指名读课题。哪位同学把课题读一遍?这个“乐”还有什么读法?清平乐,是词牌名。什么是词牌名呢? 出示小资料:清平乐,词牌名。中国古代,诗人写成了一首词,按一定的旋律来吟唱,这旋律的名称,就是词牌名,它表示的是一种曲调,一种节奏。 清平乐,是词牌名,那么“村居”呢?——是这首词的真正的题目。所以在书

《归去来兮辞》详细教案_(1)讲课讲稿

《归去来兮辞》详细 教案_(1)

《归去来兮辞》名师优秀详细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鄙弃官场生活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态度,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2.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实词的一词多义。 3.朗读理解课文,结合有关背景知识探究理解作者辞官归隐的原因与率性而为的个性。 【教学设想】 \因课文内容比较艰深,故引导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 【教学方法】 讨论、比较、探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预习】 1.读课文,利用注释、工具书,初步把握文章;朗读课文,找出押韵的字,由押韵归纳各层大意,理清背诵思路,背诵全文。 2.分类归纳古汉语常识。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例: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2)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词。例:①景翳翳以将入。(景,太阳。今常用义“景

色”、“光景”等)。②悦亲戚之情话。(亲戚,亲属戚属。今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 (3)一词多义。(归纳“奚、胡、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行、引、乘、策”等四个实词的一词多义。)疑问代词例: 奚①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②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 胡①田园将芜胡不归(为什么)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什么) 曷①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 焉①复驾言兮焉求(什么) 何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什么) 实词见教材练习二 (4)词类活用 例:眄庭柯以怡颜(怡,使动用法,使颜怡。) 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作名词,傲世。)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作名词,空膝的小屋。)策扶老以流憩(流,动词作状语,没有定规地随时随地。)或棹孤舟(棹,名词作动词,用桨划。) 感吾生之行休(行,动词作状语,将要。)【教学过程】

《威尼斯的小艇》教案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小艇在威尼斯水城的作用,了解威尼斯美丽独特的风情。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2、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领会抓住事物特点写的表达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认识生词。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前四个自然段。 重点难点: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实物展示台。 一、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1、录像导入 同学们,大家能不能用最响亮的声音把课题读一遍?(威尼斯的小艇) 这“威尼斯”,你去过吗?好,我们现在就到威尼斯,去领略—下那儿独特的异国风光,好吗?[放录像] 游览了威尼斯,你都见到了些什么? 这些啊,美国著名的大作家马克?吐温,也就是本文的作者,他在游览威尼斯时,也都见过,而且是进行了多次的观察。可他为什么在众多的事物当中,选择了“小艇”来写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轻声、自由地读一读他的文章,边读边思考。 2、初读课文 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小艇来写呢? 3、整体感知 (1)作者为什么选择小艇来写呢? (因为小艇是威尼斯交通工具) 板书:[交通工具]说到这一点呀,我记得文中有句话叫“小艇等于大街上的汽车”,你说这“大街”指的是什么?(威尼斯的河道) “汽车”呢?(小艇) (2)这一课我们预习过,刚才又读了一遍,你记不记得文中有个自然段告诉我们“男女老少各类人”都离不开小艇?(有)都写了谁? (写了商人、妇女、老人、小孩都离不开小艇) (3)是啊!可见它确实是那儿[主要的工具],从这里、我们得出了小艇的—个特点,你说是什么?(小艇作用大,所以作者选择小艇写。)他认为还有其它原因吗? (结合板书样子奇特;驾驶技术特别好;作用大) (4)同学们读得很认真,从整体上认识到了小艇这些特点。我们今天这堂课,就是要来学习作者是怎样细致地观察,并抓住小艇的特点来进行精彩描绘

清平乐村居教案

清平乐村居 执教:东海县实验小学姚彩霞 范围:省中青年教师阅读大赛 地点:东海县海陵影剧院 承办:东海县教育局 教材分析: 这首词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传世佳作。他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明快、风景秀丽的乡村生活画卷,展现了一户农家五口人温馨、和谐、宁静、美好的生活情趣。内容浅显,语言清新,耐人回味。 但是,这首词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第一、学生与作者的距离远。如何让学生能体会到7百多年前这位爱国词人写这首词时的情感,这是教学应该关注的一点。第二,学生的生活与词中所描绘的一家五口的生活也相距遥远。如何让生活在城市的现代儿童去感受到古时候人们在乡村田园生活中生活清贫却自得其乐的情感,这也是我的教学关注的一点。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而是心与心的距离。如果教学中,能寻找到也根亘古不变的情感线,将学生与作者辛弃疾、学生与农家的心连在一起,教学就能贴近儿童,走进儿童的内心,给儿童的人生带来深远的启迪。 这根亘古不变的情感线,就是——不论现代人还是古人,也不论是大人还是儿童,每个人都渴望家园美好、生活幸福。 抓住这一根情感线去设计教学,让课堂逐渐走向深入,是我本节课的框架构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词。 2.初步感受诗与词的不同特点,并体悟这首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3.感受爱国词人辛弃疾对乡村田园风光的热爱和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 4.通过对文本的感悟,引领学生追求幸福生活、诗意人生。 教学过程: 一、读通读顺,了解词的特点 1.导入:(课前播放唐诗联唱)刚才我们听到的是唐诗改编成的歌曲。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古老而灿烂的文化,唐诗、宋词、元曲,都是璀璨的明珠。 2.揭题。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宋词。请拿出右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师板书:清平乐村居)指导读好课题中的“乐”,并注音。 3.比读。 看到村居,我们就想起曾经背过的一首诗也叫《村居》。 出示高鼎的诗《村居》,读一读,比较一下,诗和词有哪些不同? 清平乐,是词牌名。每一首词都是配着一定曲调唱的,人们给这些曲调取个名字,就是词牌名。村居,才是词的题目。 诗每句字数一样,词有长有短。 诗只有一段,而词有两段,叫上片和下片。 4.读准。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导读:教学目的 一、诵读 二、感受陶潜的隐士情怀 教学重点 一、课文的思想内容 二、解读陶潜的隐逸诗人的形象 教学难点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正确理解 教学设想 一、诵读的准备指导 二、诵读和领悟互相推进 三、总结陶潜的隐士情怀教学 设计说明 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显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重视诵读”。依据以上两点,特确定两个教学目标——诵读和领悟。 为了便于研习课文,课前必须作好充分的预习,所以布置了明确的预习目标,其中包括诵读指导、疏通课文。 在研习课文的过程中,主要是诵读和领悟互为推进,同时在感悟

课文某一点内容的时候,适当地引用陶潜的其他诗句,以达到以此篇带动对陶潜整个诗文的感知,反过来,对陶潜整个诗文的感知又能加深对课文内涵的领悟。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主要采用问答法、讨论法和讲解法。让学生在一问一答的形式中,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法中,群策群力,归纳提炼;通过老师的必要讲解,巩固和加深对较难问题的理解。 辅助手段 幻灯片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预习准备 1、明确诵读要求——读出语调;读出语气;读出语速;读出语顿;读出语意 2、了解背景材料(含作者生平),以课下题注为准 3、参照课下注释,疏通课文,了解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是谁在《桃花源记》中为我们勾勒了一个理想社会? (齐答:陶潜)那么,关于陶潜你们了解多少呢?(东晋大诗人,一名渊明,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等)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7)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操纵自如、交叉、耸立、桥梁、小艇、威尼斯、静寂”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前四个自然段。 3.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受到热爱大自然与热爱生活的教育。 4.领会抓住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小艇的特点和它在威尼斯水城中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篇课文,题目叫做《威尼斯的小艇》。 2.简介威尼斯。(出示部分彩色幻灯片)。威尼斯在意大利的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这座城市由118个小岛组成,连接这118个小岛的是117条水道。有401座姿态各异的桥梁,横跨在117条水道上。威尼斯的市内没有马路,没有汽车和自行车,船是市内惟一的交通工具。 3.针对课题,提出问题。 从题目看,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小艇)。 作者抓住了小艇的哪些特点呢?小艇在威尼斯水城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布置预习 1.自学生字新词。 2.想想威尼斯小艇的样子,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艇和威尼斯人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读字词。出示写有6个生字新词的幻灯片。让学生自己说说哪些生字容易写错。 2.指名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要求:边听边想,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3.指名回答: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 使学生知道,“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水上交通工具”,“小艇是什么样儿的”,“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小艇和威尼斯城市的关系密切。” 4.根据以上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讲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 第二段(第二、三自然段),讲小艇是什么样儿的。 第三段(第四自然段),讲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第四段(第五、六自然段),讲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四、学习理解第二段 1.图文对照,认真默读第二、三自然段。(出示的幻灯图片) 要求:边读边想,小艇是什么样儿的? 2.指名回答:“小艇是什么样儿的?” 3.通过作者对小艇的样子生动地描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练习朗读第二、三自然段。进一步体会小艇的美及乘船游览时的快乐感受。 5.教师小结。 作者通过仔细观察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并用比喻句进行描写,这样就把小艇的样子写得更加具体、形象、生动。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课文前三个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检查生字词语。 2.是什么样儿的?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 3.背诵课文前三个自然段。 二、学习理解第三段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思考:“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作者抓住了哪些方面来突出“特别好”的?边读边在书上勾画。 2.指名回答: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课文是怎样具体说明的? 3.指名读第四自然段,体会朗读语气。 三、学习理解第四段 1.默读第五、六自然段,出示思考题。

清平乐村居教案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相媚好、无赖、卧剥”,借助画面与注释,了解词的大意。 2、了解词的一般特征。 3、在多层次的朗读、想象、拓展中,感受乡村生活的和谐美好,体悟词人对这种安宁生活的向往。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词,感知古词。 1、课前背诵宋词。 2、同学们背诵了很多词,对词也应该不陌生吧!说说吧,你都了解哪些词的知识? 二、自主朗读,感受词韵 1、聊了那么长的时间的词,咱们今天也来学习一首诗,它的词牌名叫清平乐出示课件清平乐指名读。 2、除了有词牌名之外,这首词还有一个题目,叫村居。出示课件:清平乐·村居 3、谁来念一念。如果词牌与词的题目之间,稍稍停顿了一下,念起来会更好听,再次读课题。 4、那么,词人辛弃疾笔下的“村居”是怎样的画面?下面,让我们跟随着辛弃疾的脚步走进这“村居”。

出示整首诗。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词,注意把词里的每个字音读正确。 5、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他有没有把字音读正确了。 6、重点解决词里的两个字的读音。 亡剥 7、再指名读整首词,要求读准词里的每一个字音。 8、同学们,读词光读正确,这还远远不够,还得读出词的味道和节奏来,师范读,生总结读词的经验。 9、再指名读,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味来。 三、品读赏析,感悟词境。 (一)想象画面,感悟词境 1、同学们,通过刚才我们有滋有味地读,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请对照插图,选择其中的一幅来说一说, 2、从哪儿看出这是两个老人?(白发) 这两个老人一个是老奶奶,一个是老爷爷。 词中哪个字是老奶奶(媪)、老爷爷(翁)你怎么知道? (二)品读词句,进入词境 1、同学们多么了不起,透过这些简洁的文字,发现了这么多画面,那么,将我们刚才所描绘的这一幅幅小画面组合在一起,就组成了村居生活的大画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幅画面,走进画中的人,好吗? 2、来,咱们先来看看画中的小儿子,词中怎么说的, 指名读“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归去来兮辞》教案设计

《归去来兮辞》教案 教学目的:1、体会感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能对作者的思想进行简单辨析; 2、朗读并背诵全文,在朗读与背诵中体悟作者情感,了解辞赋的特点。 教学重点:1、解读陶潜的隐逸诗人的形象。2、弄懂并积累“来、、奚、而、以、谏、樽、觞、眄、审、容膝、策、矫、岫、盘桓、棹、窈窕、遑遑、皋、委、怀、聊、乘化”等字词的意义。 教学难点:“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正确理解。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在1600多年前一位中国的诗人给我们描述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的社会,那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社会——桃花源。他就是陶渊明。陶渊明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可现实的黑暗把他那“大济苍生”的壮志击得粉碎。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陶渊明选择了归隐的道路。今天我们学习的《归去来兮辞》正是作者诀别官场,同上层社会分道扬镳的宣言书,是他隐士情怀的最好表白。(板书文题) 二、了解作都及解题 1、学生读注解①,明确虽要识记的容。学生读印发资料,详细了解陶渊 明的追求及情感。 陶渊明的家乡是靠近庐山的江南农村,他29 岁才出仕。江南农村特有的秀丽风光陶冶了他率真洁净、无拘无吏的品格。他虽然“性本爱丘山”,但并不甘心终老田园。青年时代的他也渴望有所作为,但生逢乱世,又没有高贵的门阀可资凭借,再加上“性刚才拙,与物多忤”,所以几仕几隐,在41 岁那年,他毅然拂袖归田,矢志躬耕,直至终老。确实做到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陶渊明是我国著名的田园诗人,他在归隐以后,对农村生活有所体验,写出了不少描述美好的田园风光和抒发自己恬静闲适心情的作品,反映了他厌弃官场生活的思想感情。另外,也写了一些抒发政治理想和关心政局的作品,说明他对政治始终没有忘怀。他的作品容真切,感情真挚,语言质朴自然而形象鲜明,对后代诗人创作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有《陶渊明集》。 他长于诗文辞赋。他的作品有两类题材: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寄托他洁身自好的高洁志趣;另一类如《咏荆柯》《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诗,寄寓

威尼斯的小艇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教学教材

威尼斯的小艇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李培蓉 一、教材分析: 《威尼斯的小艇》是人教实验版小语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八组中的一篇讲读课文。它是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散文,以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文句,展示了瑰丽的异国风情与小艇的独特作用。课文从“我”的所见所感入手,首先交代了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接着详细介绍了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然后讲了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最后说了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是课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二、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并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所以引导学生把握住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比较容易的。不过,学生对于水上城市威尼斯比较陌生。对此,我主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和分析描写小艇的句子,并结合图片,让学生了解威尼斯小艇的样子和特点,为后面学习威尼斯小艇与人们的关系做好铺垫。 三、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正确读写“威尼斯、小艇、船艄、船舱”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构造特点及它同威尼斯的关系。 3、领悟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小艇的特点和船夫的驾驶技术,以及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把人物的活动同景物、风景结合起来描写的。 五、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勾画圈点法 3.合作探究法 4.小组讨论法 六、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同学们,大家一定喜欢旅游吧!说说看,你都曾去过哪些地方?这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一、情景导入,走进威尼斯: 导入语:可以四处旅游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不仅可以开阔眼界,更能换一种心情。今天,我们将跟随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去意大利的古城威尼斯,看看那里的独特风光。 (齐读课题)《威尼斯的小艇》。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去来兮辞》又是魏晋文学的重要篇章,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坚决归隐田园的思想引起很多文人学士的共鸣,具有超时代意义。其为守卫自己的精神家园所做的种种努力,在现今仍有不可磨灭的借鉴意义。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2、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的一词多义,了解“以、而、之、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弄懂并积累“来、谏、樽、觞、审、容膝、策、矫、盘桓、棹、窈窕、遑遑、皋、委、怀、聊、乘化”等字词的意义,积累下面的词语和名句--口腹自役、心为形役、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3、背诵全文。 二、教学重点 1、课文的思想内容 2、解读陶潜的隐逸诗人的形象 三、教学难点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准确理解 四、教学课时 二课时 五、教学设想 (一)、诵读的准备指导 (二)、诵读和领悟互相推动 (三)、总结陶潜的隐士情怀教学幻灯片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作者及其作品,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一、以《花源记》导人课文,分绍陶渊明 在1600多年前,二位中国的诗人给我们描述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的社会,那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社会——桃花源。他就是陶渊明。陶渊明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又是一个清醒的理想主义者。贵族家庭的影响,儒家学说的熏陶,使他少年时就有一种“大济苍生”的壮志,不过黑暗的现实把他的理想击得粉碎。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陶渊明选择了归隐的道路。为明心志,他写下了千古名篇——《归去来兮辞》。 资料链接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渊明,一字元亮,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后人称“靖节先生”。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的陶侃,据说就是他的曾祖,祖父陶茂做过武昌太守,父亲陶逸做过安城太守。渊明八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家境逐渐衰落,但还是给他留下了很多田园产业。陶渊明出身于贵族世家,受儒、道思想影响很深。年轻时曾怀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又因家境贫寒,二十九岁时走上仕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下级官职,每次时间都很短。几度出仕,使他逐渐认清了当时官场的污浊与黑暗,四十一岁还家归隐,过起了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此后二

威尼斯的小艇一等奖教学设计[1]

26、威尼斯的小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操纵自如、交叉、耸立、桥梁、小艇、威尼斯、静寂”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前四个自然段。 3.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受到热爱大自然与热爱生活的教育。 4.领会抓住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小艇的特点和它在威尼斯水城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出示PPT:威尼斯的风光) 1、导入:同学们,意大利的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它由118个岛屿组成,全城有100多条纵横交叉的河道,它又被称为“水城”或“百岛城”。小艇是威尼斯一张亮丽的名片。今天我们继续跟随作者马克、吐温乘上威尼斯的小艇,感受它独特的异域风情! (板书:26、威尼斯的小艇) 2、上节课我们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解,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生:小艇的样子、船夫的驾驶技术、小艇与人们的关系(板书) 二:自读自悟 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主要引导学生答出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 1、你怎么理解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的? 对于威尼斯而言,“大街”指的是什么?(生:河道)汽车指的是?(生:小艇) 2、小艇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它能成为人们主要的交通工具?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在文中找找答案。 三、研读课文,畅谈感受 (一)小艇的样子 1、威尼斯的小艇是什么样子的? 2、作者在描写小艇特点的时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了什么?有什么好

处? 3、为什么小艇要设计成这样? 小艇的这些特点与威尼斯的河道有密切的关系。 4、假如你坐在小艇上游览威尼斯,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5、作者坐在小艇上的感受又如何呢?谁来读读。(找一位学生朗读第三段) (二)船夫的驾驶技术 1、威尼斯的小艇样子独特,坐在里面充满了情趣,但是要使小艇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还得需要谁?(生:船夫) 2、船夫的驾驶技术怎么样?(生:特别好) 3、从哪可以看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4、这么好的驾驶技术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A行船速度快 B在非常狭窄,非常拥挤的地方,小艇也能平稳穿过,还能急转弯。 5、文中有一个词把他的驾驶技术体现的特别好,是哪一个词? (让学生体会操纵自如在文中的意思) 操纵自如:船夫驾驶小艇熟练灵活,得心应手。 6、在这一段中,作者使用了一些关联词语,你能快速的勾画出来吗? 生:不管。。。总总。。。而且。。。还 这些关联词语有什么作用? 生:把内容写得调理清晰,而且更能突出船夫的驾驶技术高超。 7、你能把船夫高超的驾驶本领读出来吗?(重读关联词语) 8、如果你坐在小艇上,面对着技术高超的船夫你最想对他说什么? (三)小艇与人们的关系 1、人们把小艇设计得又窄又深、轻快灵活,是为了适应纵横交叉的河道,那么船夫在驾驶小艇时,面对那么错综复杂的环境,为什么还能熟练灵活,操纵自如,? 2、人们乘坐小艇去干什么呢?快速浏览最后两段,根据表格提示,筛选主要信息。 (想一想青年妇女乘小艇去干什么了?)

四年级语文:《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教案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____(省、市、区、县)西平小学黄国新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借助朗读、想象、表演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重点难点: 1、给画配文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 2、给词配乐吟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一教时。 教学步骤: 一、原型启发, 感知词文。 1.同学们,画是一种含蓄深刻的语言,它能把人引入心驰神往的境界。 2.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上画的内容,如果请你给这幅起个名字,你打算起什么?

3.这幅画是根据宋代诗人辛弃疾的词《清平乐·村居》画的。辛弃疾是我国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一生主张北伐抗金,可惜受到反对派的排斥,得不到朝庭重用,晚年隐居在江西信州(今天的江西上饶地区),在这期间他写了许多恬静安逸的田园的诗词,我们今天学的这首词就是哪时候写的。“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这首词的真正题目,通过刚才的看图,你知道“村居”是什么意思吗?(那么,这首词又是讲述的什么呢?) 4.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练读课文,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要求是读准字音,通顺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个小记号。 5.学生练读。 6.检查学生自读情况,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老师要郑重纠正刚才的错误:我们班中男同学和女同学一样棒。) 二、分组互动,自悟词意。 1.刚才读诗的过程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自己不懂的地方? 2.我们先在小组中交流一下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每小组派一名代表说说小组中大家都不懂的地方。(老师把学生说的打在大屏幕上。) 3.出现了这么多疑难之处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学生回答,)这么多解决问题的途径,同学们真是会学习。

26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公开课)

26 威尼斯的小艇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静寂、雇定、哗笑、停泊、纵横交叉、操纵自如”。重点指导“哗笑、停泊”的读音,指导“艇”的书写,理解“操纵自如”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艇的的特点,感受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 3、引导学生领会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运用准确的词语,恰当的比喻描写小艇的表达方法。 4、引导学生感悟小艇与人们的密切关系,进而体会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小艇的特点和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是怎样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收集有关威尼斯小艇的图片、资料。 2、教师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情导入 1、上一课,我们从季羡林先生的笔下,看到了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德国风光,感受到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高尚境界。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另一个城市——威尼斯。 2、出示威尼斯风光图片(PPT),学生朗读小资料(PPT)。 3、那么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继续学习第26课威尼斯的小艇(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指导“艇”的书写。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谁来读读这些词语。(PPT) 纵横交叉静寂雇定祷告操纵自如哗笑停泊 师:哗笑停泊这两个词的读音要特别注意,我们一起来读。 2、请4位同学接读课文,生1:第一自然段生2:2-3自然段生3 :4自然段生4:5-6自然段。其他同学想一想,课文围绕小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师随机板书:样子,驾驶技术,与生活的联系。

三、初读课文,自读自悟, 1、我们刚刚从图片中看到了威尼斯的景色非常美,可作者为何要单单写小艇呢?(PPT) (因为小艇对于威尼斯来说非常重要) 2、你是从那句话知道的呢?(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 3、作者又是怎样描写小艇的重要性的呢?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对于威尼斯而言,“大街”指的是什么?(生:河道) 汽车指的是?(生:小艇) 是啊,多么巧妙的比喻啊,作者用短短的一个句子生动的向我们展示小艇的重要作用。 四、研读课文,畅谈感受 (一)小艇的样子(2自然段) 1、同学们,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想看看吗小艇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吗?(PPT ) 2、那作者是怎样描写小艇的样子的呢?请大家自由读一读,找一找,看看谁能发现。(PPT) 3、你发现作者在描写上有何特点吗?(用了三个比喻句) 4、这三个比喻都是写小艇样子的,去掉一个不也一样吗? (生:不行,三个比喻是从三个角度来写的,写出小艇的三个特点:比作独木舟,写出了长、窄、深的特点;比作新月,写出了小艇两头翘起的特点;比作水蛇,写出了小艇轻快灵活的特点。去掉一个就少了一个特点。) (PPT) 5、小结。作者用三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把小艇三个主要的特点融合在了一起,展现了小艇独特的样子。可见作者是通过细致观察,抓住了小艇的特点,所以才描写得很精彩。 6、指导分角色朗读。哪三位同学能够把小艇独特的样子通过朗读展示出来?(ppt) 建议:突出重点词语。像新月读的美一些。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读的轻巧一些,语速稍快。 (二)坐在小艇中的感受(3) 1、坐上这样的小艇感觉一定非同一般,请同学们静静地和老师来一次奇妙的旅行吧! (师深情朗读: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缓缓前进,忽而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忽而挤进“小巷”。那些哥特式的尖顶教堂,文艺复兴时期的宫殿,竞相涌入眼帘。来来往往的小艇穿梭在河道中,大家都在跟对面的朋友热情地打招呼。微风习习,水波荡漾,令人惬意,徜徉其中,真是有说不完的情趣!) 2、同学们,这次旅行,有什么感受啊?你想说些什么呀! 生:非常惬意、舒服。富有情趣。具有威尼斯的特色,体验威尼斯特有的风情。 3、请同你们也带着这美好的感觉,齐读第三自然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