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才能做一名好老师

如何才能做一名好老师

如何才能做一名好老师
如何才能做一名好老师

如何才能做一名好老师

南教场小学张萍

教育教学,教师是关键。所以,对如何做一名好老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感悟。

一、从育分到育人,要做时代需要的老师

做老师是需要心明眼亮的,闭着眼睛闷头干教师是肯定干不好的, 在应试教育没有很大改观的大前提下,出现的问题自然是很多很多, 教育对孩子们是很不公平的,说得过激一点,确实有着太多的“摧残” 成分在其中,我们没有让孩子们在学校过上幸福的、有尊严的生活,

我们把他们当成什么了呢?通过我们的“圈养”式教育, 教

“鱼缸”式育,“填鸭”式教育,把刚入学时那些好眼睛的孩子变成了近视眼孩子,把身体健康的孩子变成了身体虚弱的孩子,把心理健康的孩子变成了心理畸形的孩子,把带问号的孩子变成了带句号的孩子,导致他们“对人不感恩、对己不严格、做事不认真、对物不爱惜”……我们的教育的确没有做到“以人为本”,这是我们的教育现状。反思自

己呢?出现上述这些问题,自己何尝不是罪魁之一啊!如何改变现

状?我们每个教师能做的只有改变自己,改变自己教书育人的理念,

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从育分到育人,教师有责,学科有责”教师首先是一个教育者,其次才是学科教师,我们应该现有这种认识,才能谈得上改变。我们要找到孩子的‘紫色奶牛’,而不要总是寻找孩子的缺点;我们要学会理解学生,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而不要老师高高在上;我们要学会尊重学生,学会赏识学生,学会辅助学生, 学会成就学生,还要敢于向学生学习。我们的课堂也不能像从前一样如一潭死水,它应该是生命的、生活的、游戏的、对话的、快乐的、思想的、学习的、主动地、体验的、平等的、真诚的……真正的“以人为本”的。我们不能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我们必须是研究型的教师, 自己会研究才能教出会研究的孩子。

二、要不断提升自我,做“专业化”的老师

“专业”这个词,对我的触动特别大。主要原因是,这个词极

大地唤起了我的羞愧之心一一自己做了二十多年的老师,竟然是如此

的不“专业”!自己竟然从来就没有定好位,也没有一个明晰的职业生涯规划,这实在是很不“专业”了。仅仅把教学当作了一种任务, 而没有提升到一定的境界,今天再来总结回顾,心中就有了些眉目。

1、首先要有专业化的“心态”

“不管你多大岁数,千万不要认为自己老了,不管你阅历多厚重,

千万要纯粹”。反思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若要说内心的滋味的话,感受最深的恐怕就是消极了,真的,幸福、满足的时候实在少之又少。究其原因,若在从前,我会不假思索的归咎于体制、归咎于领导,甚至归咎于学生,现在则不会了,我知道,这“不幸福” “缺阳光”的根源就在自己,在自己那颗不够阳光的心。

身为教师,自己要心理要健康起来,阳光起来,这样才会自

己幸福,学生幸福。这就是专业化的心态。新学期当如此去做:一是

不埋怨孩子们不爱学习、不知道学习的重要,因为他们并非不知,只是因为他们很少或根本体验不到学习的快乐。二是致力于做好一件大事一一让孩子们体验学习的快乐。人人都想获得别人的赏识,新学期, 每个孩子的点滴进步都要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挂在嘴上,让每个孩子得到应得的鼓励与表扬。对基础差的孩子绝不提出无礼的要求,学会欣赏他们为学习付出的努力,而不只盯着他们的成绩,还要帮他们分析影响进步的原因,帮他们获得学习的快乐。三是努力营造和谐的班级环境,让大家学会宽容待人,学会与性格气质不同的人相处,学会合作,让班级成为一个精神相对自由的充满阳光的可爱集体。

2、要有专业化的育人水平

关于自己的职业角色,自己的真实角色就是一个服务者

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当然应该是提供“专业化”的服务。要提高, 关键在于“会思考”,学生中发生纠纷了,不能粗暴简单处理,要思考“为什么”,找出原因,才能解决;学生成绩下滑了,要思考“为什么”,课堂教学学生不爱听了,要思考“为什么”……做优秀的专业的服务者,只有多思考才有可能啊。

新学期来临了,自己必须行动起来,思考起来了,设想可以

做好这样几件事:一是坚持每天的反思,把反思当成一种习惯。把每天在教

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事”想一想,想明白,并记录在案。二是要质疑自己以往的若干看法,也就是与过去的自己“算算旧账” 特别是以前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一些想法,必须重新思考了,所以必须质疑,必须重新想个明白。三是以“探究”的方式有步骤有计划的去探究班级里孩子身上的“问题”,以“专业”的方式寻找病因,开出

“药方”。还有一点,自己要学会“说”,也就是通过语言方式教育学

生,要“说”的专业很不容易,同样需要思考,需要“备课”,在突发状态下的“说”更是需要锻炼,一定不“乱说”。一句话,要提高服务质量,让自己“专业”起来。

3、要有专业的知识

专业的知识包括要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我们为什么会喜欢

听教育名家的课,甚至一堂课后还念念不忘他们。这是因为他们文化底蕴深厚,课堂上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一个语文老师思想深邃,学富五车,出口成章,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学生怎能不为你倾倒为你狂呢?

因此,教师应当广闻博识,厚积薄发,游刃有余地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文化修养的广博,能极大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使我们在教学中能举出生动活泼的事例,进行触类旁通的类比和画龙点睛的启发。而我缺乏的正是这种必须靠长久读书积淀而成的文化底蕴。

专业的知识还包括精深的学科知识,教学能力。我们看到

了自己课堂教学上的优点和不足:教学内容的把握上问题不大,但在教学方式上需要改善的地方还很多。包括备课时,在认真研读目标, 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还要尽量完善每一个教学环节,让每一个环节都

经得起推敲。这就需要老师在分析问题时要从多个角度去看待,既要关注教学内容的准确,又要关注方式方法的合理。让这些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还要最大可能的来提高课堂效率。

再就是课堂上老师一定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新

知让他们探索、重难点让他们讨论、问题让他们思考,结论让他们概括、规律让他们寻找,知识结构让他们构建,教师的任务只是点拨、启发和引导。相信,只要我们给了他们这个空间,他们思维的火花一定会在课堂上尽情的绽放。还要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宽广和纵深,这就需要老师能够

在关键处学会追问,追问的过程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参与,还要尽量使学生给出回答的理由,那么教师的深度追问不仅减少了学生简单回答问题的消极状态,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最后要重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但评价的方式不要单一,内容不要空泛。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评价时态度要真诚,评价内容要客观具体,只有这样,才会让评价既激励了孩子,又能突显出他的导向作用。例如把简单的“你真棒!”改成“看, 你刚才的回答又准确,表述的又完整,你真棒!”这样,孩子就知道了他棒的原因,那么接下来,不仅是他,还有他的同学们,都会冲着这棒的方向去努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