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年报系统简易操作流程操作流程

2017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年报系统简易操作流程操作流程

2017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年报系统简易操作流程操作流程

1、安装安装2017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年报系统3.0.2.11完整版

2、打开软件,年份选择2016,导入上年代码,新建账套,数据接收导入上年数据。

3、重新打开软件,年份选择2017,导入本年代码,新建账套。

4、打开基表录入与查询,基表情况,对比设置,设置上年账套,预置上年数。

5、结算数据导入

6、根据相关指标调整决算数据,填报本年相关数据。

7、校验并保存数据,根据校验提示修改相关错误。

8、校验全部通过后,打开数据传输,数据上报。

附:决算数据导出excel操作说明:

1、打开2017年度部门决算报表软件。

2、选择传送→导出Excel文档→勾选学校名称→选择保存目录→确定。

2017年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计划

20仃年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计划 ##市中医医院 二0一七年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开展好继续医学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业务水平和 整体素质,按照上级部门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特制定2017 年度继续医学教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教兴院”的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从单纯技术型向提高人文素质型转变,培养融创新能力、医学技术、人文素质为一体,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医务人员。 二、具体措施 1、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省市举办的继续医学教育。 根据科室特点,积极鼓励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省、市级举办的中医类、中西医结合类和西医类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2、加强对新进人员和专业卫生技术人员的院内业务培训。 (1)对新进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主要内容以《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市中医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办法》、病历书写与规范等为重点。经培训考核合格者方可进入临床工作 (2)对全院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院内业务培训。今年计划开展实用性 强的专业技术培训不少于14次,内容主要以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临床用 血安全、医疗纠纷防范、急诊急救等。切实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业务 素质 3、加强科室科研工作。 每科在完成日常工作之余,要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组织1-2项科研 课题,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撰写发表科研论文不得少于1篇,科教科在督科研工作的同时,尽最大努力为科室创造有利条件。 4、继续加强业务学习管理。 各科室每月组织科内业务学习一次,科教科不定期抽查各科室实际学习情况并结合学习记录进行现场提问。 5、外出进修学习。 将采取短、中、长期相结合的方式,对年青医护人员及业务骨干进行 相关专业进修学习,以增强我院专科队伍建设及整体技术实力。年内计选派20---30人次到省、市级以上医院进行专科进修学习。 6、鼓励并支持医务人员进行在职学历教育。 鼓励并支持医务人员进行在职学历教育,并积极参加省市卫局举办的各项学术活动,以提升医疗队伍整体素质。 三、做好继教学分的录入工作。

公司培训体系

武汉公司培训体系 目录 一、总则 二、培训机构管理 三、培训课程规划 四、培训的资源管理 五、培训考评管理 六、培训制度 一、培训总则 (一)、公司培训的目的 (二)、公司培训体系的原则 (三)、公司培训的人事安排 二、培训机构管理: (一)内部培训管理 1、人力资源部培训部的培训管理 2、其他部门的培训说明 3、内部培训管理制度 (二)、外部培训管理 1、外部培训管理说明 2、外部培训制度 (三)、培训部讲师管理 1、培训讲师 2、培训师管理条例 三、培训课程规划: (一)、培训流程 1、公司培训计划图 2、员工申请培训流程图 3、培训实施流程图 (二)、培训需求分析: 1、培训需求的渠道 2、多种方法进行培训需求分析 3、培训需求分析 4、培训需求管理制度 (三)、培训实施: 1、培训方法 2、培训课程

(四)、培训规划: 1、按公司部门划分 2、按工作发展规划 四、培训的资源管理:(一)培训地点 (二)培训物品 1、培训物品的种类 2、培训物品管理制度(三)培训资料管理 1、培训资料的分类 2、培训资料的管理方法(四)培训档案的管理 1、员工培训档案管理 2、培训档案 五、培训考评管理:(一)、培训考核 1、考核方式 2、考核成绩简述 3、培训考核管理制度(二)、培训评估 1、培训评估的方法 2、培训评估的种类 3、培训改进 4、培训评估制度 六、培训制度 (一)培训机构管理制度: 1、内部培训管理制度 2、外部培训管理制度(二)培训师管理制度 培训师管理条例 (三)培训流程管理制度 1、公司培训计划管理制度 2、员工申请培训管理制度 3、培训实施管理制度: 4、培训奖惩制度: 5、培训出差管理条例(四)、培训资源管理制度: 1、培训资源管理制度 2、培训档案的管理制度 3、培训档案的管理制度(五)培训考评管理制度 1、培训考试管理制度 2、培训评估制度 一、培训总则 (一)、公司培训的目的:

课程体系开发方案

课程体系开发方案 按着学生职业生涯的实际需求确定培养目标,以工作任务和工作项目为线索确定课程结构,以职业能力的形成为依据制订课程标准,将国家职业标准与行业企业标准引入课程内容,并与企业的技术专家、生产一线技术工人合作研讨,通过机电产品的生产、装配、维修任务来剖析重组教学内容,根据机电产品生产、安装、维修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转换成本专业的学习领域,据此构建以典型机电产品生产、安装、调试、维修等过程为载体的基于岗位职业能力“项目+任务”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对教学内容、方法不断探索,充分体现教学做合一的原则,确保课程体系建设的科学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A、建设目标 通过两年的建设,开发出以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工作任务为导向,以职业岗位技能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案;本着理论够用、突出实践、注重素质的思想,构建“项目+任务”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与企业深度合作,将现有教科书内容重构和整合,以“做”为基本出发点,动态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共同开发实用性核心课程与校本教材,创建共享型教学资源库。校企共建《电工技能与训练》、《机修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切削加工工艺与技能训练》3门优质核心课程,其中将《机修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按着省级精品课

程标准建设,《电工技能与训练》、《切削加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建成校级精品课程。 B、建设成果 一是建成了由专业带头人、现场专家、课程专家,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组成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建设团队。 二是以现有专业培养计划为基础,通过对机电企业调研、与企业工程人员座谈、毕业生跟踪调查等形式,建成了机电技术人才的岗位群与岗位技能要求,对学生就可按着此要求培养。 三是按岗位群的要求将所涉及的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工作项目。专业建设团队和课程建设团队对工作项目进行了任务分析,组合出了应掌握的职业能力模块,依据职业能力模块,最终构建了模块化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见下表)。 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课程重构及学习领域归纳

2017国家开放大学成本管理形成考试四答案

A. B. C. D.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机物料消耗题目2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把质量成本的核算和正常的会计核算截然分开的方法称为()。 A. 集中制 B. 单轨制 C. 非集中制 D. 双轨制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双轨制 题目3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作业成本计算法计算间接费用分配率应考虑()。 A. 成本动因 B. 作业目的 C. 生产工时 D. 总量标准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成本动因 题目4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在JIT制度下,制造费用的分配,通常是在()。 A. 会计期末时 B. 材料领用时 C. 材料购进时 D. 产品生产完成时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产品生产完成时 题目5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下列对作业成本计算法不正确的表述是()。 A. 作业成本计算法并没有解决与作业活动无关的间接费用分配问题 B. 作业的计量和分配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C.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应用受到适用条件的限制

D. 成本动因有着严谨的判断方法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成本动因有着严谨的判断方法 题目6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作业成本计算法下间接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为()。 A. 订购量越大,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的单位成本越低 B. 订购量越小,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的单位成本越低 C. 订购量越大,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的单位成本越高 D. 无论订购量多少,计算出的单位成本都是相同的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订购量越大,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的单位成本越低 题目7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质量成本趋势分析的指标有()。 A. 质量成本利润率

2017远程医学继续教育答案

出凝血异常与血凝学实验诊断思路 一血凝学基本原理 1血小板与VWF A 2血小板聚集 A 3抗凝系统 C 4低分子量 B 5华法林 A 6血管性 A 7一期止血 A 8血小板与血小板C 9()是揭示A 10血管内皮B 二血凝学实验项目介绍 1VWF功能 C 2关于VWD C 3关于LA D 4血凝学筛选内源 A 5以下患者 D 6血凝学筛选外源 B 7()是D-二聚体 A 8关于D-二聚体 C 9血凝学筛选香豆素 B 10血凝学筛选 FIB B 三出血性疾病实验诊断 1 1、PT延长APTT正常的临床情况多见于 A 2、2、点状,浅表出血多考虑 A 3、()是重要的鉴别凝血因子缺乏以及凝血抑制物存在的方法 A 4、片状,腔隙出血多考虑 B 5、APTT延长的临床情况见于 B 6、关于DIC的临床表现叙述错误的是 D 7、asprin,波利维的实验室监测需采取()测定 D 8、影响出、凝血的因素不包括 C 9、肝素的实验室监测需采取()测定 B 10、APTT,PT都正常的出血患者,应考虑凝血因子()缺陷的可能 D 四血栓性疾病实验诊断 1、关于易栓症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D 2、关于易于引起HIT发生的临床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C 3、关于静脉血栓性疾病的患病率叙述错误的是 A 4、对于怀疑HIT患者的处理错误的是 D 5、女性,60岁,OA,行双TKR手术,术后7日晨入厕后突发背部剧烈疼痛,然后胸闷,呼吸困难,10分钟后呼吸、心跳停止,请内科会诊抢救,呼吸机维持生命体征36h后死亡,临床诊断为 A 6、DVT的临床概率(Wells评分)分级中,≥()属于高概率 C

7、深静脉血栓以()为界分为近端和远端 A 8、抗磷脂综合征诊断的实验室依据不包括 D 9、VTE诊断的三基石不包括 D 10、浅静脉栓塞无症状:有症状 A 五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监测 1、属于新型口服抗凝剂的是 A 2、关于Ddimer结果的临床判读叙述错误的是 D 3、华法林的治疗剂量为INR B 4、关于肝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D 5、欧美批准用于预防髋关节术后血栓栓塞的是 B 6、关于低分子量肝素叙述错误的是 A 7、不同实验室测定PT值是不一样的,但()相同 A 8、磺达肝癸钠抗凝效果监测方法是 A 9、欧美批准用于不稳定心绞痛和心梗患者的血栓预防的是 C 10、下列口服抗凝药物属于Anti-IIa因子的是 D 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应用与实验室标准化 一三甲医院评审对检验科的要求 1、国家计生委在2016年三甲医院评审中,按照部颁标准对检验科的要求有()大项 C 2、部颁标准对检验科的要求第4条是 A 3、()是国际上指导医学实验室建立、完善和先进质量管理体系的当前最适用的标准 A 4、部颁标准对检验科的要求第1条是 A 5、开展检验项目符合卫生行政部门公布的目录,不开展淘汰和未经批准的项目。特殊实验室要取得审批许可。特殊实验室包括 D 6、国家计生委在2016年三甲医院评审中,按照部颁标准对检验科的要求有()扣分项目 A 7、部颁标准对检验科的要求第2条是 B 8、临床实验室的标准化建设其核心是 D 9、部颁标准对检验科的要求第6条是 C 10、部颁标准对检验科的要求第5条是 B 二实验室标准化相关法规解读 1、检验报告单的内容、发放及记录保存属于()质量保证措施 C 2、国务院于()年通过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A 3、《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从事高致病性病原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档案保存期不得少于()年 B 4、标本的采集、储存、运送属于()质量保证措施 A 5、《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年颁布 B 6、制定《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的目的不包括() D 7、分析中的质量保证措施不包括() A 8、分析前的质量保证措施包括() A 9、医疗机构在设置临床实验室时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B 10、室内质控、室间质评属于()质量保证措施 B 三肿瘤标志物检验结果分析一

2017年云南省继续医学教育全员培训答案(医博士)

2017年云南省继续医学教育(H7N9和AIDS)全员培训(1)人感染H7N9禽流感检测及预防控制 1.临床使用下列哪种方法做禽流感病毒的定量检测(20分)答案不确定D A、RT-PCR B、微凝试验 C、中和抗体滴度测定 D、荧光定量PCR E、微量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 2.下列哪种不属于禽流感病毒的病原学检测(20分)答案不确定C A、分泌物病毒培养 B、急性期、恢复期血清学抗体检测 C、血培养 D、呼吸道分泌物核酸检测 E、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 3.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是根据下列哪种抗原决定的(20分)答案不确定C A、H抗原 B、N抗原 C、NP抗原 D、M抗原 E、HA抗原 4.禽流感病毒是下列哪种病毒(20分)答案不确定B A、单股负链RNA病毒 B、分节段的RNA病毒 C、单股正链RNA病毒 D、双链RNA病毒 E、DNA病毒 5.H7N9的基因成分来自下列哪种动物携带的病毒(20分)答案不确定A A、家鸭的H7N3 B、野鸟的H9N2 C、家禽的H7N9 D、猪的H7N7 E、马的H3N7 (2)人感染H7N9禽流感最新版诊疗方案(2017) 1.对感染H7N9禽流感的传播途径中,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20分)答案不确定E A、呼吸道 B、直接接触

D、粪-口传播 E、以上都不是 2.H7N9禽流感病毒和下述哪种受体的亲和力最强(20分)答案不确定B A、唾液酸α-2,6型受体 B、唾液酸α-2,3型受体 C、唾液酸α-3,6型受体 D、唾液酸α-3型受体 E、唾液酸α-3,5型受体 3.最新版的诊疗指南中关于H7N9的潜伏期规定是几天(20分)答案不确定C A、7天 B、9天 C、10天 D、14天 E、15天 4.下列关于H7N9禽流感哪种说法是错误的(20分)答案不确定A A、H7N9禽流感病毒病死率不超过20% B、H7N9禽流感病毒对常见的消毒剂都是敏感的 C、H7N9是由多种禽流感病毒基因组重配而成的 D、病毒神经氨酸酶氨基酸的变化是产生耐药性的根源 E、下呼吸道标本检测阳性率高于上呼吸道标本 5.下列哪项不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特点(20分)答案不确定D A、白细胞正常或偏低 B、CRP、LDH、CK、ALT、AST多有升高 C、出现肺炎表现者胸腔积液很常见 D、疑似患者不用接受抗病毒治疗 E、以持续高热最常见 (3)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治案例分析 1.下列关于H7N9哪项是错误的(20分)答案不确定D A、目前H7N9禽流感感染患者大多数有禽类接触史 B、H7N9禽流感目前的潜伏期是10天 C、早期抗病毒治疗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D、我国目前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已经呈现暴发趋势 E、流行病学的主要特征没有变化 2.下列哪种抗病毒药物能够用于治疗禽流感(20分)答案不确定A A、奥司他韦 B、金刚烷胺

2017年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要求

2017年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要求 一、2016年北京燕化医院学分审验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序号我院2016年学分审验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1 手工录入虚假半脱产学历教育学 分证明 由于我院科教部无权限查询在职学历教育 学员学籍,因此请各位学员自觉递交真实 的、由科室主管领导亲笔签名的学分证明。 2 存在举办单位手工补录现象,实名 查不到 刷卡学分不可做过期补录,讲座当天未带 学分卡者,宁舍勿补;务必要实名注册, 本人参会,学分卡不代刷。 3 全员刷卡:科室全员参加本院举办 的继教项目并全部刷卡 一次继教讲座刷卡人数不得超过本科室人 员的2/3 4 录入与专业偏差较大的学分证书不接收药商提供的学分证书,不参加跨专业的研讨班、培训班。 5 院内继教讲座项目刷卡总人数超 限 各科室根据科教部要求的人数,通知本科 室人员参加讲座。 6 一天到两个培训地点获取两个不 同继教项目学分,总分﹥2分/天 请勿将本人学分卡随意托付他人代刷,同 一天不能去不同培训地点刷学分。 7 跨专业获取学分情况严重每人每年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记录中,至少含有3条本专业学习记录(讲座、培训班、进修、论文、自学、网上学习等) 二、学分获取途径 Ⅰ类学分参加国家级项目(1分/3h)、讲授国家级项目(2分/h)参加市级项目(1分/3h)、讲授市级项目(1分/h) 国家级成果奖、市级成果奖(按奖项等级授分) 网上学习(10分CME卡) Ⅱ类学分参加区县级项目(1分/3h),讲授区县级项目(1分/2h) 自学笔记(1分/2000字,≯5分/年),自学资料内容不包括查房、听课等活动记录,2014年起,根据北京市继教委要求,我院新制定《自学认定与管理办法》,已放我院内网 发表论文或综述(国外、国内、内部刊物)、科研立项(院内立项除外)、获区级成果奖 出版医学著作、译文(1分/1000字) II类学分证书只承认全继委指定杂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教材》、《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5分/年)(5分CME证书) 国内进修、对口支援、出国培训(4分/月,≥6月按25学分计算,先满足Ⅱ类超出部分视为Ⅰ类) 学历教育:全脱产学历教育(25分/年),半脱产学历教育(2分/科,≯15

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级部门预算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度市级部门预算目录 第一部分部门概况 一、主要职能。 二、2017年度部门主要工作任务及目标。 三、部门机构设置和所属单位情况。 四、部门收支预算编制的相关依据及测算分析情况。第二部分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度部门预算表 一、收支预算总表 二、收入预算总表 三、支出预算总表 四、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总表 五、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 六、财政拨款基本支出预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

八、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表 九、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预算表 十、一般公共预算机关运行经费支出预算表 十一、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支出预算表 十二、政府采购支出预算表 第三部分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度部门预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部门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医疗与护理、医学研究、卫生及医疗人员培训、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保健与健康教育、肿瘤医学研究及肿瘤防治。 二、2017年度部门主要工作任务及目标。 2017年医院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

为指导,更加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贯彻省、市卫生计生部门年度工作新要求,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深化城市公立医院改革为主线,以巩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创建成果为抓手,加强专(学)科建设,进一步落实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着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增进患者就医感受,努力在落实公立医院改革措施,完善医院运行机制、强化内涵建设,提升信息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和党风行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取得新成效。 2017年医院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一是巩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创建成果,加强医院的规范化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承担好维系患者健康,建设健康港城的新责任;二是进一步落实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绩效目标任务,提高内涵质量,适应医改形势新要求;三是全面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措施,更加注重人文关怀,调动职工积极性,增进患者就医感受,适应职工、患者新期盼。主要量化指标是:1.住院病历甲级率、门诊病历合格率、处方合格率、百张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等医疗、护理和院感质量控制指标达到三甲综合医院标准,其中:病床使用率≥93%、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35%、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88%、基础护理合格率≥95%、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97%、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8%、手术前后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98%、出院

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和建设方案详细

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及其建设方案 一、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分层分级分类训练的原则,为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设计、建立了与本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循序渐进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图1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图 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要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把实践教学环节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结合起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一要强调教学内容和素材尽可能来自生产第一线,创造工程实际环境,让学生直接参与工程实践项目;二要强调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与工程实际能力的培养。使实践教学体系更完备、更科学、更有利于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和适用性、竞争力的提高。 二、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一)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阶段性目标 初步实现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实训设置; 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组织实训内容; 以典型产品(服务)为载体——设计实训活动; 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 构建符合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措施 派专人深入相关企业,广泛调研,认真分析,确定制造类各专业职业能力要求; 咨询企业专家、职教专家,确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步骤; 按职业能力要求修改各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修(制)订实践教学课程教学大纲; 组织专家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进行评审,根据专家意见作必要的修改。(三)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方法 在强化对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国际上普遍推行双证书并举的制度,即作为一名合格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不仅需要有高等学校的毕业证书,而且还需有相应的职业资格鉴定证书。推行职业资格鉴定证书的目的是为建立一个对学生的技术和技能水平进行客观认定的质量评价体系。从高职院校的定位、本质与特征来看,高等职业教育实行双证书制度是确保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有效途经。与“双证”相吻合的教学计划是保证双证书实施的前提与基础。在教学计划中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理论与务实的关系;专业的岗位群与某一职业资格证的关系;教育知识结构与就业知识结构关系;全人导向与务实导向的关系。 我们将课程进行了有机整合,形成了上下贯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两个教学体系相互平行,融合交叉,把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交叉点和教学重点。

公司培训体系建设【附4大流程图+8个常用表格】

培训管理制度 培训体系建设 目录 前言 (4) 第一章培训的目的 (5) 第一条培训的目的 (5) 第二条培训的定位 (5) 第二章培训的基本原则 (7) 第一条培训方向 (7) 第二条培训计划的制定 (7) 第三条培训实施 (8) 第四条培训考核 (8) 第三章培训的架构 (10) 第一条培训组织与职责分工 (10) 第二条培训资源 (10) 第三条培训管理制度及流程 (13) 第四章培训需求与计划 (15) 第一条培训需求与培训计划 (15) 第二条培训需求分析 (15) 第三条培训内容确定 (18) 第四条培训方式确定 (19)

第六条培训预算 (22) 第七条培训支持 (23) 第五章培训的实施 (24) 第一条培训前期准备 (24) 第二条培训实施 (24) 第三条培训体系建立达到的效果 (26) 第六章培训的评估 (27) 第一条评估的目的 (27) 第二条评估的原则 (27) 第三条评估的内容及方法 (28) 第四条培训效果评估 (29) 第七章培训的激励 (32) 第一条受训员工激励 (32) 第二条培训师激励 (32) 第三条培训组织者激励 (32) 第八章培训档案管理 (33) 第一条培训档案 (33) 第二条员工培训档案 (33) 第三条讲师培训档案 (33) 第四条组织培训档案 (33) 第九章课程开发 (35)

第二条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 (35) 第三条新进人员培训课程 (35) 第四条在职员工 (37) 第五条课程开发立项 (37) 第六条课程开发成果 (37) 第七条课程开发激励 (38) 第八条附则 (38) 第十章讲师管理 (39) 第一条讲师工作职责 (39) 第二条讲师角色要求 (39) 第三条讲师资格评审 (41) 第四条讲师考核 (42) 第五条讲师的培训 (43) 第六条讲师的激励 (43) 第七条外聘培训师途经及评估 (44) 第十一章培训结果使用 (45) 第十二章附件 (46)

课程体系设计方案

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方案 济南职业学院电子工程系 二○一四年四月五日

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方案 一、课程体系建构 (一)课程体系开发流程 通过对行业和本区域典型电子企业的调研,确定专业对应的岗位群、岗位任职要求和主要工作任务,分析归纳职业能力,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按照“工作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典型工作任务→课程体系”一一对应、层层递进的方式,构建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调研典型企业,确定工作岗位群:通过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济南高新区等区域内企业的调查分析,电子类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电子产品装配、电子工艺操作、电子生产管理等为主的电子产品制造岗位群,以生产质检、产品维修为主的产品检测维护岗位群和以小型电子产品设计、开发与售后服务为主的产品开发与客户服务岗位群。 课程体系的建构:结合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分析提炼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工学交替、产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将典型工作任务转换为具体、可操作的项目化课程,构建工学结合的项目化课程体系。 二、专业核心课程设计 (一)微控制器应用系统开发 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的设计理念是能力为本,工学结合,为区域经济服务、为学生就业服务。本课程的设计打破了原来各学科体系的框架,将内容按项目进行整合,各项目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兼顾企业和个人两者的需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以培养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课程中的每个项目均由若干个典型工作任务组成,每个任务均将相关知识和实践过程有机结合,力求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项目内容的选择以实际应用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紧密结合应用电子专业的发展需要,参照电子产品装接工、维修电工、微控制器设计工程师的职业资格标准,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设计成七个项目,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并以典型设备为载体,通过具体案例,让学员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二)小型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 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参照电子产品装接工、PCB设计与制作员、电子产品在线生产工艺员和电子设计工程师等的职业资格标准,我们以真实的电子产品为载体,设计整个课程。 “理实结合”贯穿专业专项能力形成全过程。通过真实的项目来进行实践教学,完成职业能力的培养,课程设计思路如下:围绕专业培养目标,通过调研PCB设计/制作、电子产品系统助理设计等职业岗位(群)所需的职业能力。遵循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标准与岗位要求相结合”的原则,结合电子产品设计工程师等工种的中/高级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融合《电子CAD实训》、《PCB设计与制作》、《电

某公司内部培训师管理体系和实施表格模板

科学发展、精细管理、执行能力! 内 部 培 训 师 管 理 体 系 深圳欧顾得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2010年6月10日

部培训师职务说明书 职位基本信息 职位名称部培训师职位编号所属职级 所属部门直接主管管理幅度 职责概述 协助制定培训计划,开发培训课程,按计划实施培训,达到所拟订的培训目标。 主要工作容 岗位职责1.培训需求调查,发掘移动公司在的培训需求; 2.协助人力资源部门编制培训规划; 3.制定与实施专项培训计划; 4.在公司原有培训教材的基础上,开发培训课题,编制培训教材及培训课件; 5.跟踪外部培训市场变化,发掘并利用外部培训资源; 6.不断创新培训课程,开发新课程,讲授培训课程; 7.设计学员乐于接受的培训形式和方法; 8.设计培训评估体系并组织或协助评估培训效果。 职位要求 教育水平及 工作经历 人力资源、管理或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专业功底扎实。身体素质个人形象较好,具讲师特质。 培训经历接受过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技术、雇员培训与开发、职业教育与课程开发等方面的培训。 素质及技能沟通能力具备较强的与公司各级人员沟通的能力,发现公司部深层次培训需求。 业务技能 掌握中国移动的基本运营模式,熟悉移动业务;熟练制定移动公司培训课程 规划及培训课件;较强的移动公司业务及服务分析能力及对应的课程研发能 力;熟练使用各种办公软件。 专业知识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知识;能够熟练使用现代培训工具。 其它要求具备敬业精神、团队精神;优秀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中国移动内部培训师岗位职务说明书中国移动内部培训师的定义: 指能够结合移动通信服务业的发展要求,研究开发针对中国移动实际 需要的培训项目,以及根据中国移动经营、管理的需要,掌握并运用现代

公司培训管理体系讲解学习

公司培训管理体系

公司培训管理体系 目录 第一章培训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 第二章培训需求调研 第三章培训形式 第四章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 第五章培训计划 第六章培训实施和管理 第七章培训效果评估 第一章培训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 一、体系设计的原则 1、体系设计的总体原则:有利于公司总体目标的实现,有利于竞争能力、获利能力及获利水平的提高。 2、体系设计的具体原则:有利于传递信息、改变态度、更新知识和发展能力。 3、体系设计的针对性原则: ■培训内容的针对性 ■培训形式的针对性 ■培训对象的针对性 二、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 培训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员工”为中心,以“分析培训需求、确定培训目标”和“培训效果的评估和落实”为基本点。 1、“以员工为中心”

培训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提高和改善员工的态度、知识、技能和行为模式。因此,培训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着“员工”这一中心进行,将培训工作视为员工和公司的双赢投资,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的教育培训体系。 “以员工为中心”要求公司最高管理层、各级部门主管、人力资源部、员工个人都积极的参与到培训中来,参与培训项目的设计和对培训结果进行评估。 2、“分析培训需求、确定培训目标” 通过对培训需求的分析,设置培训课程及培训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 3、“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效果评估是为了检验培训方案实施的有效性,分析开展培训活动所取得的成绩,找出培训过程中的差距,发现新的培训需求,加以改进和完善,制定新的培训计划。 第二章培训需求调研 一、培训需求调研流程图,见下图: 1 内部现有的人才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提高、开发和使用。 2、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分析 培训体系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见下图:

2017年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总结

2017年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总结 2017年度我院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继续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卫省卫计委、人社厅、县卫计局有关继续医学教育文件精神,紧紧围绕我院卫生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确保了继续医学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现将2015年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1)继续健全继续医学教育组织管理体系,切实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2)研究和学习继续医学教育开展方法; (3)继续加强继续医学教育规范管理; (4)做好继续医学教育档案资料的归档工作。 二、做好学分管理工作,为晋升职称和年度考核挂钩把好关口 按照《广安市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规范》文件精神要求卫生技术人员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以提高卫生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和医德医风;不断增强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自觉性,扩大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覆盖面。我院有临床、中医、护理、医技(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技术等)、药剂五大类专技岗位,其专业技术人员数25名,除去转岗(专技转后勤)、新同志(入职不满3月)及年满50岁的老同志免继教外(不计入

统计),应参加继教17名,实参加17名。我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教覆盖率达100%。提高继续医学教育人员的学分达标率达到85%以上。 三、积极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今年我院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坚持“按需施教,讲究实效“的原则,注重质量和实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有计划组织开展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以下简称继教项目)公需科目: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的培训;医院全年分期举办了10次专题知识讲座。 2、注重专科人才的培养。院领导高度重视专科人才的培养,按照《乡镇(中心)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暂行规定》积极选送一名内科医生到上级医疗单位进修学习--全科医师转岗培训。 3、农村卫生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我镇乡村医生的培训方式采取镇村两级培训管理,不定期召开村卫生站卫生人员培训会,做了业务、技能方面的培训(本年度主要是慢性病方面)。派出31名村卫生人员参加“慢性病知识培训”。 4、本年度我院开展全镇乡村医生培训6次(公共卫生方面),20余学时,共约培训210余人次。 5、参加县医学会举办的学术活动8期,涉及临床、医技、院感、护理、医疗管理等多学科,累计参加20人次。 四、本年度继教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存在多方面问题

培训课程体系设计模型

培训课程体系设计模型 一、 ISD模型 1.ISD模型介绍 ISD(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即教学系统设计,它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理论的观点和知识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并从中找出最佳答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ISD模型的操作步骤及内容。 (1)分析,对教学内容、学习内容、学习者的特征进行分析。 (2)设计,对学习资源、学习情景、认知工具、自主学习策略、管理与服务进行设计。 (3)开发,根据设计内容进行课程开发。 (4)实施,根据课程开发的成果实施培训。 (5)评估,对开发的课程进行评估并形成评估报告。 2.ISD模型设计 本书中的培训课程开发是在ISD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具体的模型如下图所示。

ISD模型示意图 二、HPT模型 HPT(Human Performance Technology)即绩效干预模式,是一种操作方式,通过确定绩效差距设计有效益和效率的干预措施,获得所希望的人员绩效。它涉及行为心理学、教学系统设计、组织开发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多学科理论,是绩效改进的一种策略。 HPT模型的操作步骤包括以下5个方面。 1.绩效分析,包括组织分析,岗位分析、环境分析等内容。 2.产生绩效差距的原因分析。 3.设计/开发,包括绩效支持、员工发展、组织交流、人力资源、财政系统等方面的开发。 4.执行,包括管理改革、过程咨询、员工发展、通信、网络、联盟等方面的内容。 5.评估,包括形成性、总结性等方面的评估。

三、CBET模型 能力本位教育培训模式(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 and Training Model)简称CBET。能力可以是动机、特性、技能、人的自我形象、社会角色的一个方面或所使用的知识整体。所以,能力是履行职务所需的素质准备,通过培训可以使人的潜能转化为能力。 能力本位指的是从事某项工作所必需具备的各种能力系统,一般由1~12项综合能力构成,而每一项综合能力由若干专项能力构成,一个专项能力又由知识、态度、经验和反馈构成。 CBET是以某一工作岗位所需的能力作为开发课程的标准,并将学习者获得相关能力作为培训的宗旨。 四、ADDIE模型 ADDIE模型包含3个方面的内容,即要学什么(学习目标的制定)、如何去学(学习策略的应用)、如何去判断学习者已达到的学习效果(学习考评实施)。 ADDIE模型的流程与内容。 1.分析(Analysis),内容包括学习者分析、课程内容分析、培训工具分析、培训环境分析等方面。 2.设计(Design),内容包括课程大纲拟定、课程体系规划、培训目标撰写等方面。 3.发展(Develop),内容包括课程表现形式、教学活动设计、接口设计、回馈设计等方面。 4.执行(Implement),内容包括程序设计、脚本撰写、美术设计等方面。 5.评估(Evaluate),内容包括课程内容评估、接口评估、效果评估等方面。 五、DACUM模型 DACUM(Develop A Curriculum)是通过职务分析或任务分析从而确定某一职业所要求具备的各种综合能力及相应专项技能的系统方法。 DACUM表是由某一职务所要求的各种综合能力(任务领域)以及相应的专业技能(单项任务)所组成的二维图表,描述了专业课程开发的目标和从事该项职务必须满足的各种要求,其中“行”代表专项技能,“列”代表综合能力,详见下表。

某公司员工培训体系方案

某公司员工培训体系方案 目录 第一部分职员培训设计方案 0 第一章总则 0 第二章培训种类和形式 (2) 第三章培训组织与治理 (5) 第四章受训者的权益与义务 (6) 第五章培训打算与实施 (7) 第六章培训成果呈报 (10) 第七章培训评估 (11) 第八章培训经费、设施、设备的治理 (12) 第九章职员培训出勤治理 (13) 第十章培训资源的治理(内外部培训师治理制度) (14) 第二部分新职员培训治理方法 (17) 第一章总则 (17) 第二章培训治理 (18) 第三章通识训练 (19) 第四章部门内工作引导 (20) 第五章部门间交叉引导 (21) 第六章新职员培训评估 (22) 第三部分岗位技能培训治理方法 (23) 第一章总则 (23) 第二章高层治理人员的培训 (24) 第三章中层治理人员和职能业务骨干的培训 (26) 第四章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 (27)

第五章技术工人的培训 (28) 第六章专门工种职员的培训 (30) 第四部分专题专项培训治理方法 (31) 第一章总则 (31) 第二章专题专项培训的组织与治理 (32) 第五部分职员外派培训治理方法 (33) 第一章总则 (33) 第二章外派培训人员资格 (34) 第三章外派培训处理程序 (35) 第四章外派培训人职员资 (36) 第五六部分培训流程图及其说明 (37) 培训流程图 (37) 培训打算及执行流程说明 (38) 第七部分附件 (39) 附件1 培训需求调查表 (39) 附件2 打算外部门培训申请表 (40) 附件3 职员外派培训申请表 (41) 附件4 职员培训考核记录 (42) 附件5 在职培训总结表 (44) 附件6 培训工作评判表 (45) 附件7 在岗培训费用申请单 (46) 附件8 职员培训签到表 (47)

基础教育事业统计学校级报表填报工作流程(216816审定稿)

基础教育事业统计学校级报表数据采集工作流程 一、前期准备工作 (一)在每学年开学初(9月初),各县(市)区教育局召开学年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布置会,辖区内各级各类独立法人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负责统计工作的老师参会。县级教育事业统计布置会后,各级各类学校参会人员要及时向校长汇报会议精神。各乡(镇)、街道中心学校要及时召开所属中小学、幼儿园统计报表布置工作培训会。 (二)县、乡(镇)、街道教育主管部门召开学年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布置会后,要求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教务主任、总务主任、政教主任为副组长,各班班主任、负责财务、后勤、办学条件的老师为成员的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为统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进行审核把关。 (三)成立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工作方案,然后由校长组织召开学校级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安排布置会,参会人员为教育统计工作领导小组所有人员,学校统计员传达上级教育部门统计工作会议要求、内容等并安排工作。各成员要分工合作,各班主任主要负责本班学生信息的采集统计和数据核实确认工作;担任教务和人事工作的相关教师主要负责教职工信息的采集统计和数据核实确认工作;担任财务工作的相关教师主要负责学校资产以及设施设备、图书数据的采集统计和数据核实确认工作;担任校舍工作的相关教师主要负责学校办学条件以及校舍方面的数据采集统计和数据核实确认工作。 (四)印发“学生信息台账采集表”、“教职工信息台账采集表”、在校生死亡信息台账采集表”、“办学条件信息台账采集表”、“资产信息台账采集表”等台账下发相关教师填报。明确统计工作任务、方法步骤、相关表册的上报时间,并对统计工作的法律法规、相关指标进行解释。要求组内成员会后各司其职,积极行动,认真按会议要求开展本年度统计工作。 二、数据采集 (一)学生信息采集 统计报表中学生相关数据采集主要依据是《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为第一手基础数据,做到统计报表数据与学籍信息完全吻合,若两套数据在统计时点出现数据不一致,应计实统计,并书面情况说明数据存在差异的原因,并逐级上

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 1、建设内容 人才培养的关键就是以就业导向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按照“产业+企业+专业”的校企共建专业模式,实施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对接的情境教学、理实一体项目工作室教学,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科目课程,科学构建以“双证融通情境教学工学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应以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为框架,以技能训练为主线,按照基本职业素质、双证融通情境教学、职业定位顶岗实习三个模块七类课程若干个项目单元进行模块化建构,设计模块化课程体系。 针对学院服务湖南及周边省份计算机网络工程、网络基础、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岗位要求,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四步法系统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工学结合模块式项目课程。

图16 课程体系设置步骤图 (1)确定培养职业岗位工作能力的模块化科目课程 以双证融通模式设计课程,在教学单元基本内容的设计上将. 岗位群内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关键知识和能力分解为模块化教学单元,并按实际培养的需要划分成一组核心课程和实训项目,形成按岗位职业资格标准要求对应的课程和技能综合实训项目。同时,要克服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叠,减少课时数量和课程门数,使课程的功能取向和整个系统的取向一致,通过各门科目的相互配合和协调发展达

到课程体系的最佳状态。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双证融通情境教学工学结合模块化课程体系科目课程构成如表所示:

专家座谈会于基型典计作工算合作分析岗位过程机网络技位作设计岗合术图17 模块化科目课程开发共建流程图 2()建立以就业导向和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群)所需职业能力为框架、以技能训练为主本专业以就业岗位 线、以工作实践为起点,把本专业所涉及到的职业活动分解成为若干相对独立的工作项目,形成突出能力培养、与上岗对接的双证融通情境教学工学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全新的模式组织教学。本专业从07年开始,全面打破学科体系结构,以国家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

培训管理体系构建方案

培训管理体系构建方案 目的使公司培训管理体系趋于制度化、规范化、体系化的同时,合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使员工通过系统培训加深对企业与自身的了解,建立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休戚与共的关系;通过建立培训管理体系,提高管理层的管理意识,建立学习型组织,不断完善公司内部管理机制;通过实施培训管理体系,提高员工基础能力、技术能力、管理能力,以达到工作效率、经济效益的提升。 培训管理体系包含内容 1、企业内训实施三级培训管理机制 (1)三级培训管理机制含义一级: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整体战略规划与部门年度培训需求,编制实施年度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包括:新员工培训、管理人员培训、通用技能培训(如电脑使用培训等),专项培训(如晋升培训、转岗培训等); 二级:各部门在人力资源部配合下,对本部门员工实施岗位业务能力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公司管理规定、部门规章制度、专业技能培训及根据部门实际需要而实施的培训;三级:由生产部车间各工区、工组对生产一线工人实施,第三级培训以车间为单位,分工区负责,每一区由一名兼职培训

员负责本工区专业操作技能及常规能力培训; (2)公司所有内部培训工作均适用三级培训管理机制; (3)公司培训管理体系所覆盖的培训网络包括:企业内训、委外培训、自我培训、其他培训等;培训网络下一切培训均应在培训管理体系下实施; 2、委外培训:由公司委派员工或由员工申请经公司同意参加学历类、学位类、资格类、职业证类的在职培训,或脱产进修、出国深造、出国交流等; 3、自我培训:公司鼓励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自学考试或其他函授学习的自我培训。 培训体系建立成效预估 整合公司目前培训状况; 规范公司培训实施流程; 形成公司培训网络化; 培训系统资源共享; 培训效果、效益保障; 培训资源、资金合理配置。 培训体系组织结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