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教案设计

最新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教案设计

最新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教案设计
最新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教案设计

民族团结一家亲”暨“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设计

一、指导思想 通过本次活动,加强民汉同学们之间了解,增进他们的友谊, 促进班风建设。 二、 活动目的 为了增进我班各民族同学情感,加强班级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 全体学生的爱国热情,弘扬民族间团结友爱精神,以班级团结促进校 园团结,以民族团结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大团结。共创和谐未来! 三、 活动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八七班演唱我的中国心,八14班演唱爱我中华 2、 师导入:大家都喜欢这首歌吗?歌中的“兄弟姐妹”指的是 什么?(生答:56个民族)那么56个兄弟姐妹生活在祖国大地上,怎 样才能使祖国繁荣富强呢? 3、 生答后,板书课题:民族团结。 二、 学文明理,激情导行。 (一) 学习认识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 1、 师:今天老师邀请了 6位结对子班级的同学来我们班作客。(出 示课件)请根据他们的服饰打扮判断他们是哪个民族的? 2、 生答:维吾尔族。 3、 师:你们回答得不错。那么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 生:高山族、土家族。 生:朝鲜族、苗族。 生:白族 .... 4、 师出示课件(中国地图),简要介绍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汉 族、少数民族所占的比例及少数民族存在的优势。 (二) 国家的民族政策; 思考:你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民族政策?看谁说的最多。 一、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 二、 民族区域自治 三、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四、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五、 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 六、 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七、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八、 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时间 2016.11.15 第四 节课 负责人 班主任 活动主题

民族团结一家亲手拉手结对交友 活

(三)手拉手活动

师:同学们,团结是我们的生命线,团结是我们进步的动力,团结是我们发展的基石。

下面是开展我们八(3)中队和八(14)中队的手拉手活动,请代表们有序走上台。结对子的同学们互相赠送礼物,愿我们的友谊长存!

师:让我们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增强民族团结意识齐说三个离不开的内容。(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

也相互离不开)

(四)讨论:在民族团结方面我们怎样做?

师:作为一名学生,我们时刻要做到民族团结,让民族团结在我们的心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们要时时刻刻讲团结,谁来说一说在学习和生活中

我们应该怎样做?

学生讨论发言

师:大家说得很好,希望我们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做得更好。我们都应说有利于民族团结的话,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开展有利于民族团结的

活动。我们伟大的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少一寸也不行;56个民

族,缺一不可。

祖国历史的每一页,都记载着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和灿烂文化。我们每一个

人都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大家庭,我们都是一家人。

师:最后让我们高歌一曲:《爱我中华》,在歌声中结束这次愉快的队会

精品文档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 会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祖国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 2.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3、愿意和其他民族的人们友好交往,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和行为感到气愤。 活动重点:能做到和不同民族的人们友好相处,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活动难点:在与其他民族相处时能自觉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活动过程: 一、听民族音乐,观察各民族照片。 1.播放民族歌曲联唱:《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朝鲜族)《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汉族)《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蒙古族)《新疆好》(维吾尔族) 2、请学生猜猜:这些都是哪个民族的歌曲谁能说说在我国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除汉族外,还有哪些民族(出示政区版图)边交流边指出这些少数民族的区域,并出示部分民族娃娃照片。

3、出示各民族照片:这是一张怎样的合影(各民族在一起的合影)师:对——民族团结一家亲。不同的民族虽然在服饰、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是一家人。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共同建设着祖国,共同创造了祖国的灿烂文化,才使我们的祖国母亲变得如此强壮,如此美丽。 二、领悟道理 民族的团结和睦是祖国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中国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历史。 1、讲故事:文成公主进藏。 (1)唐朝皇帝为什么把文成公主嫁到西藏? (2)为了促进藏族与中原的交流和发展,文成公主做了些什么藏族青年怎么做的 (3)西藏人民为什么要供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师:汉藏是一家。民族之间只有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才能促进祖国的兴旺发达和进步。 2、在中国的革命战争年代,民族团结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小组讨论:为什么刘伯承将军要和小叶丹结拜为兄弟?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教案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铸中国梦主题班会教案 九年级(1)班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民族团结的故事。 2、懂得各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处。 3、敬仰维护民族团结的人,培养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学生通过查阅图书、上网等手段,搜集和整理反映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服饰特点、文化艺术的资料。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大中国》。 2、师导入:大家都喜欢这首歌吗?歌中的“兄弟姐妹”指的是什么?(生答:56个民族)那么56个兄弟姐妹生活在祖国大地上,怎样才能使祖国繁荣富强呢? 3、生答后,板书课题: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 (二)、学文明理,激情导行。 【一】学习认识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 1、师:今天老师邀请了6位同学在我们课堂作客。(出示课件)请根据他们的服饰打扮判断他们是哪个民族的? 2、生答:汉族、蒙古、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傣族。 3、师:你们回答得不错。那么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

生:高山族、土家族。 生:朝鲜族、苗族。 生:白族…… 4、师出示课件(中国地图),简要介绍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汉族、少数民族所占的比例及少数民族存在的优势。 【二】国家的民族政策; 思考:你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民族政策?看谁说的最多。 一、坚持民族平等团结 二、民族区域自治 三、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五、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 六、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七、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八、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三】畅谈民族团结的故事: 以小组为单位,看哪一小组收集的最多。 (三)民语亲密大接触 让我们一起先来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子叫——双语词汇大竞猜。 女:下面我来说一下游戏规划: 1、请各小组派一名民族同学站到台前来,面向大屏。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教案) 班级:五(一)班班主任:白娜 主题班会目标 1.知道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祖国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 2.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3、愿意和其他民族的人们友好交往,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和行为感到气愤。 4.能做到和不同民族的人们友好相处,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5.在与其他民族相处时能自觉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活动过程 一、听民族音乐,观察各民族照片。 1.齐唱歌曲:《大中国》 2、师:(出示图片)观察这幅图片,你发现了什么? 谁能说说在我国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除汉族外,还有哪些民族?老师宣布《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3、出示各民族照片:这是一张怎样的合影?(各民族在一起的合影)师:对——民族团结一家亲。 师:不同的民族虽然在服饰、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是一家人。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共同建设着祖国,共同创造了祖国的灿烂文化,才使我们的祖国母亲变得如此强壮,如此美丽。 二、了解民族知识 师:民族的团结和睦是祖国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中国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历史。 1、说一说、议一议:

师:各族人民不仅在生活上要互相照顾,建设中互相支援,还应互相尊重风俗习惯,这是搞好民族团结的基础。少数民族也像汉族一样,有许多风俗习惯,你们了解哪些?是怎样对待的? 请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民族知识。 2、民族故事我知道: 师补充民族故事 (1)唐朝皇帝为什么把文成公主嫁到西藏? (2)为了促进藏族与中原的交流和发展,文成公主做了些什么?藏族青年怎么做的? (3)西藏人民为什么要供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师:汉藏是一家。民族之间只有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才能促进祖国的兴旺发达和进步。 3、民族英雄我了解: 大屏出示民族英雄马本斋、孔繁森、吴登云、阿尼帕阿里马洪等图像资料。 师: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族人民只有加强团结,互相帮助,共同促进,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4、我的承诺: 四、归纳总结 同学们,今天的主题班会开得非常成功,我们伟大的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少一寸也不行;56个民族,缺一不可。祖国历史的每一页,都记载着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保卫中华的事迹。我们每一个人都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大家庭。 师:同学们,最后让我们高歌一曲:《爱我中华》,在歌声中结束这次愉快的班会课。

小学民族团结教案精编版

1、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2、知道一些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故事。 3、愿意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难点: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和邻居的风俗习惯。教学重点:要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 教学过程] 一、激发感情,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大中国》 请同学们跟着唱,想想这首歌唱的是什么? 2、谁来说一说你是哪个民族的?我们班的同学大部分是汉族,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 3、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的风俗习惯,谁能举例说一说? 二、学习课文,进行明理。

1(出示傣族小朋友图片,贴在黑板上。)傣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的西双版纳,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傣族人民过泼水节时有什么讲究? 2、周总理是怎样尊重傣族人民风俗习惯的?(出示课文插图投影片。) 3、警卫员为什么要用伞为周总理挡水? 4、总理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三、补充事例,提高认识。 1、你们还知道哪些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2、我们来听听发生在38号楼里的故事。 3、从《周总理参加泼水节》和《在38号楼里》的故事中,我们认识到尊重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有什么好处? 四、结合练习,指导行动。 1、说一说: ①同学们,你们生活的周围有其他民族的小朋友吗? ②现在,老师请几位同学把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介绍给大家。 ③听了他们的风俗习惯,你觉得该怎样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呢?

2、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你们怎样做才是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呢?请看小品表演。 3、配乐诗朗诵《祖国是我们共同的家》。 2、可爱的少数民族 教学目标:1.在交流分享中了解蒙古族、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2.感受少数民族的风情,激发幼儿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回忆已有的经验,引出内容,说说讲讲知道自己的少数民族。 1.师:谁知道什么叫少数民族?你知道哪些民族?请你们用好听的、有节奏的声音说说你知道的少数民族的名字。 2.出示地图:刚才同学说了好多少数民族,看,它们就分布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四面八方,除了小朋友说道到,你们看,还有其他的哪些少数民族? 3.这么多的少数民族,你们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吗? 4、总结:哇!祖国真大啊,原来我们一共有56个民族了,每个民族都有它们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特色,藏 着好多好多有意思的秘密。

关于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实施方案

关于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实施方案按照区委决策部署和“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动员大会要求,xx片区管委会决定,在辖区范围内广泛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现制定以下实施方案。管委会干部职工坚持每月至少开展1次与结对认亲户见面交流活动,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途径,经常通话、聊天谈心、加强沟通,切实了解和掌握结对认亲户家庭成员的思想动态、生产生活状况。、通过走亲戚、串门子、拜访看望等形式,“我到你家吃馓子,你到我家吃月饼”,各族干部群众间亲上加亲、互助互爱,形成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各族人民一家亲的融情氛围,让民族团结像阳光一样照耀在各族群众的心中。 一、成立xx片区管委会“民族团结一家亲”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xx xx片区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 副组长: xx xx片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xx xx片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 xx xx片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xx xx片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xx xx片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成员: xx xx片区管委会xx社区工作委员会书记 xx xx片区管委会xx社区工作委员会书记 xx xx片区管委会xx社区工作委员会副书记 二、围绕总目标,认识重要意义 xx片区是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的中心城区,民族工作和民族团结进步的任务重。在辖区广泛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有力抓手和载体,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渠道,是保障改善民生、凝聚争取人心的迫切需要,对于我…… 二、创建目标 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一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营造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大团结良好氛围,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通过认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创建工作,不断探索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方法和措施,使全村各族人民群众在思想认识和行动上都认真做到各民族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在全村范围内努力形成和谐、和睦、融洽的民族关系,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全面建设

最新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教案1

《民族团结一家亲》微班会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民族团结的知识及民族服饰等。 2、懂得各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处。 3、敬仰维护民族团结的人,培养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学生通过查阅图书、上网等手段,搜集和整理反映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服饰特点、文化艺术的资料。 2、认真准备编排诗歌朗诵、舞蹈、知识问答等。 三、活动过程: 1、整队、报告人数。 2、宣布主题中队会开始。 3、出旗、敬礼。 4、唱队歌。 5、中队长讲话。 6、宣布活动开始,进行活动。有请主持人上场。 7、活动主持词: 开场白: 甲:五十六朵鲜花共栽一个盆,五十六棵翠竹共连一条根。 乙: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条心,就能把祖国建设得繁花似锦。 甲:五十六窑砖瓦筑成一栋房,五十六车矿石炼成一炉钢。 乙: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条心,就能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 合:四年级主题班会《民族团结一家亲》现在开始。 (1)、舞蹈《欢喜》 甲:我们伟大的祖国,96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56 个民族,各族人民情同手足,和睦相处,组成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 乙:我知道我们班的同学为了这次班会收集了许多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还编排了几个精彩的节目,正准备用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 甲:首先请欣赏四(4)班依来等同学给大家带来的舞蹈《欢喜》 (2)、诗歌朗诵《友谊之歌》 甲:奇台四小是一个有着多民族的学校; 乙:在这个大家庭里,各族同学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合:他们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是一家。 乙:请欣赏诗歌朗诵《友谊之歌》 (3)、双语歌曲表演《女驸马》 甲: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乙:谁说女子不如男,古时便有女驸马。

民族团结主题队会教案

《民族团结教育》主题队会教案 集泉小学 活动目标: 1、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2、愿意和其他民族的人们友好交往,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和行为感到气愤。 3、能做到和不同民族的人们友好相处,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4、在与其他民族相处时能自觉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活动过程: 一、观察各民族照片。 出示各民族照片:这是一张怎样的合影?(各民族在一起的合影)主持人:对——民族团结一家亲。 主持人:不同的民族虽然在服饰、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是一家人。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共同建设着祖国,共同创造了祖国的灿烂文化,才使我们的祖国母亲变得如此强壮,如此美丽。 二、领悟道理 主持人:民族的团结和睦是祖国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中国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历史。 1、听配乐录音故事:文成公主进藏。 (1)、唐朝皇帝为什么把文成公主嫁到西藏? (2)、为了促进藏族与中原的交流和发展,文成公主做了些什么?藏族青年怎么做的? (3)、西藏人民为什么要供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主持人:汉藏是一家。民族之间只有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才能促进祖国的兴旺发达和进步。 2、主持人:在中国的革命战争年代,民族团结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小组讨论:为什么刘伯承将军要和小叶丹结拜为兄弟?

(2)、如果不这样做,可能会有什么后果? 主持人:红军的诚意和尊重,赢得了彝族人民的信任,也使革命得以顺利进行下去。 3、主持人:在战争年代,民族团结是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那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还需要民族团结吗?(生交流。) 小结: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族人民只有加强团结,互相帮助,共同促进,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加深认识 1、主持人:长期以来,在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动人的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事迹。 下面我们就来听听电影《孔繁森》片段。 (风餐露宿了解民情,实地考察;卖血抚养孤儿;关心藏族老人;因公牺牲。) 主持人:刚才我们看了电影《孔繁森》的片段,大家的眼中噙满了泪水,同学们深深地被孔繁森为了祖国建设、民族团结而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孔繁森牺牲了,当地人民又是怎样评价他的呢?(播放“灵堂拜祭”片段) 出示挽联: 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 二离桑样,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 2、主持人: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民族团结、互相尊重的故事?说说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学生回答) 小结:孔繁森、打井团长等英雄模范,舍小家为大家,几十年如一日,为了祖国建设,促进边疆发展,帮助边疆人民,贡献出了毕生精力。 3、生活在祖国大家庭中的各族人民,不仅在建设和保卫边疆中并肩作战,而且在生活上也同样亲如手足。 四、归纳总结,提出要求 1、你从“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队会中,你懂得了什么?(生交流) 2、教师小结:我们伟大的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少一寸也不行;56个民族,缺一不可。祖国历史的每一页,都记载着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保卫中华的事迹。我们每一个人都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大家庭。

民族团结的教学设计

《民族大团结共创中国梦》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让学生了解我国现行民族政策,理解“民族团结一家亲,共创中国梦”这一主题。 【教材分析】 1990年,江泽民在新疆视察时指出:“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的新型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三个离不开”思想,精辟概括了我国56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结成的休戚与共、互助合作的紧密联系,集中体现了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愿望。“三个离不开”思想,成为新时期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各民族大团结的重要指导原则。 【学情分析】 本课的难点是我国民族政策以及青海省的民族区域特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多为民族生,对于我国现行的民族政策知道但是了解不全面,这一知识点涵盖的知识面较广,理论性较强,因而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进行本科教学时,教师提供大量丰富的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风情等,突破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概念;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

各民族分布特点;青海省的民族自治区域;青海省的民族宗教特点;利用身边的民族团结的先进人物事迹向学生阐述民族团结一家亲;用学校的优秀民族学生做榜样鼓励学生在大好民族政策的背景下,学好技能,投身于民族地区的建设中。 过程与方法: 通过“我国现行民族政策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解国家民族政策,自觉维护民族团结,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让学生欣赏民族服饰,让学生建立“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观点,使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各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认同感,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 本课重点是我国现行的民族政策,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让学生体会民族团结一家亲。 【教学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我国现行民族政策的理解。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复习有关内容: 1、谁还能说出我省的日月山矗立的一尊雕像,为促进唐朝与吐蕃友好相处做出卓越贡献的哪位公主吗?(文成公主) 通过让学生欣赏各民族的服饰,给学生造成视觉冲击,让学生理解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教师讲授:我国秦汉以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并经过了2000多年不间断的发展。各民族之间虽然有矛盾和战争,但是各民族在社会

教师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活动计划

教师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活动计划 教师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活动计划活动目标: 1.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2、愿意和其他民族的人们友好交往,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和行为感到气愤。 3、能做到和不同民族的人们友好相处,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4、在与其他民族相处时能自觉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活动班级:三(5)班 活动过程: 一、观察各民族照片。 出示各民族照片:这是一张怎样的合影?(各民族在一起的合影)主持人:对——民族团结一家亲。 主持人:不同的民族虽然在服饰、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是一家人。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共同建设着祖国,共同创造了祖国的灿烂文化,才使我们的祖国母亲变得如此强壮,如此美丽。 二、领悟道理 主持人:民族的团结和睦是祖国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中国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历史。

1、听配乐录音故事:文成公主进藏。 (1)唐朝皇帝为什么把文成公主嫁到西藏? (2)为了促进藏族与中原的交流和发展,文成公主做了些什么?藏族青年怎么做的? (3)西藏人民为什么要供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主持人:汉藏是一家。民族之间只有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才能促进祖国的兴旺发达和进步。 2、主持人:在中国的革命战争年代,民族团结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小组讨论:为什么刘伯承将军要和小叶丹结拜为兄弟? (2)如果不这样做,可能会有什么后果? 主持人:红军的诚意和尊重,赢得了彝族人民的信任,也使革命得以顺利进行下去。 3、主持人:在战争年代,民族团结是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那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还需要民族团结吗?(生交流。) 小结: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族人民只有加强团结,互相帮助,共同促进,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加深认识 1.主持人:长期以来,在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动人的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事迹。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教案设计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主题班会目标 1.知道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祖国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 2.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3、愿意和其他民族的人们友好交往,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和行为感到气愤。 4.能做到和不同民族的人们友好相处,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5.在与其他民族相处时能自觉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班会 1、欣赏歌曲《大中国》(出示课件) 2、大家都喜欢这首歌吧!歌中的兄弟姐妹指的是什么?56个兄弟姐 妹生活在祖国的大家庭,怎样才能使祖国繁荣富强? 3、生回答后,板书班会主题。 二、学文明理 主持人甲:在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各族人民和睦相处,情同手足。正是因为有了各族人们融合和团结,才铸就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辉煌繁荣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 主持人乙:是啊,今天,就让我们在回校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里,携手并进,走进我们今天的主题班会《民族团结一家亲》 (一)学习认识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 1、主持人甲:看中国地图了解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地。(出示课件)

看地图说出五个自治区。 2、主持人乙:你们回答得不错。那么你们知道中国境内居住着多少民族吗?你能说出哪些少数民族的名称? 生:高山族、土家族。 生:朝鲜族、苗族。 生:白族…… 3、主持人甲:那你们认识下面这些民族吗?(课件) 4、主持人乙:不同的民族虽然在服饰、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是一家人。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共同建设着祖国,共同创造了祖国的灿烂文化,才使我们的祖国母亲变得如此强壮,如此美丽。 (二)、了解民族知识 主持人甲:民族的团结和睦是祖国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中国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历史。 1、让我来考考大家。(出示课件) 进行民族知识抢答。 2、说说民族团结的故事:文成公主进藏等民族故事。 3、民族英雄我了解: 大屏出示民族英雄马本斋、孔繁森、吴登云、阿尼帕阿里马洪等图像资料。 (三)走进回校民族大家庭 1、了解回校概况。(影像资料) 2、城关回校民族团结活动掠影。(课件) 3、身边的民族团结事例。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到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明确我国制定民族政策的背景和目的,并从总体上认识我国的民族政策,认识到维护民族政策的重要性,坚定维护民族团结的决心和信心。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民族团结的故事。 2、懂得各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处。过程与方法: 让同学们了解事件的性质,熟悉民族团结的内涵,要求学生明辩是非,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参与类似的活动,加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增进民族团结而努力,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敬仰维护民族团结的人,培养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情感。 2、收集我们周围有关民族和睦团结的资料。(特别是本班民族学生的事迹) 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各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处。 教学策略:

1、运用多媒体课件渲染气氛,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2、运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3、榜样感染法,正反事例对比法。 4、自己动手收集资料法。 教学准备: 1、学生通过查阅图书、上网等手段,搜集和整理反映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服饰特点、文化艺术的资料。 2、认真准备编排小品、故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VCD,欣赏歌曲《大中国》。 2、师导入:大家都喜欢这首歌吗?歌中的“兄弟姐妹”指的是什么?(生答:56个民族)那么56个兄弟姐妹生活在祖国大地上,怎样才能使祖国繁荣富强呢? 3、生答后,板书课题:民族团结。 二、学文明理,激情导行。 (一)学习认识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 1、师:今天老师邀请了6位同学在我们课堂作客。(出示课件)请根据他们的服饰打扮判断他们是哪个民族的? 2、生答:汉族、蒙古、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傣族。 3、师:你们回答得不错。那么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生:高山族、土家族。生:朝鲜族、苗族。生:白族…… 4、师出示课件(中国地图),简要介绍少数民族的主要分

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

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族人民共同繁荣。民族工作的成就。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通过对有关民族工作知识内容的学习,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3.过程与方法:归纳各族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史实,培养学生通过具体事件发现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倡导积极思考、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并鼓励学生用此方法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注重历史学习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及突破: 本课重点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可以通过设疑法引导学生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补充大量的生动的图文信息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如何实行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三、教学方法: 1.提问探究法。 2.材料归纳法。 3.小组活动法。 4.讲述法、讲解法。 5.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爱我中华》。这首《爱我中华》是我国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每当听到这首优美的旋律,我们都能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民族团结》一课。 讲授新课: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1.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 提问:(1)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占主体,少数民族有55个。在全国总人口中汉族占92%,少数民族占8%。 (2)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看图说分布特点)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杂居。汉族集中的地区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居住。这是大杂居。小聚居表现的很明显。(举班级的例子。班级绝大多数同学是汉族,请问班级里哪位是少数民族同学?你知道你们民族主要聚居在什么地方吗?) 这种分布特点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相互交往、流动形成的。这种分布特点有利于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密切往来,相互吸引,互相依存,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新中国建立后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为什么实行这一制度呢?首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在历史上各民族进行了哪些友好的交往?

中学民族团结教案

民族团结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祖国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 2.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情感: 愿意和其他民族的人们友好交往,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和行为感到气愤。 行为: 1.能做到和不同民族的人们友好相处,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2.在与其他民族相处时能自觉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教学过程 一、听民族音乐,穿民族服装,观察各民族照片,导入新课 1.播放民族歌曲联唱: 《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朝鲜族)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汉族)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蒙古族)

《新疆好》(维吾尔族) 请学生猜猜:这些都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2.谁能说说在我国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除汉族外,还有哪些民族?(出示政区版图)边交流边指出这些少数民族的区域,并出示部分民族娃娃。 3.出示各民族照片:这是一张怎样的合影?(各民族在一起的合影) 4.对,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民族团结一家亲。(出示课题) 5.师:不同的民族虽然在服饰、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是一家人。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共同建设着祖国,共同创造了祖国的灿烂文化,才使我们的祖国母亲变得如此强壮,如此美丽。 二、学习课文.领悟道理 1.师:民族的团结和睦是祖国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中国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历史。 听配乐录音故事:文成公主进藏。 生看书讨论(第3节): (1)唐朝皇帝为什么把文成公主嫁到西藏? (2)为了促进藏族与中原的交流和发展,文成公主做了些什么?藏族青年怎么做的? (3)西藏人民为什么要供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师:汉藏是一家。民族之间只有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才能

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开展情况汇报

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开展情况汇报 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开展情况汇报近日,十师一八五团中学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开展“同在蓝天下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要求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通过“课上当老师课下做父母”的方式对少数民族学生单独进行辅导、谈心、家 访,以此来兑现在“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认亲活动仪式上 的承诺。 “月儿弯弯挂蓝天、小溪弯弯出青山……”。从一八五团中学小学语文组的办公室里传来了学生朗朗的读书声, 该校小学一年级语文老师李美娟正在为哈萨克族学生姜叶 尔克辅导课文。 李美娟对笔者说:“姜叶尔克是一个非常听话、非常爱 学习的哈萨克族学生,由于她长期生活在牧区,很少有机会 学习汉语。我在课余时间通过让她朗读课文的方法给她纠正 读音,这几天姜叶尔克的读音有了很大的进步”。 “学校开展的这次活动,让我又有了一位汉族妈妈, 很感谢她对我的帮助,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她对我的 期望。”姜叶尔克欣喜地说。 据了解,近年来,一八五团中学在抓教育教学质量的 同时,注重吸纳周边少数民族学生入学,目前在校的哈萨克 族、回族、蒙古族学生共有37人。通过这次活动,这37名学生与该校40位老师成功结对认亲。

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开展情况汇报连日来,十二师各单位按照自治区党委和兵团党委的统一部署,积极落实十 二师党委“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具体要求,推动“民族 团结一家亲”活动深入开展,各族干部群众结亲戚、互走访,形成了各民族干部群众交往交融一家人、和睦和顺一家亲的 良好局面。 11月11日,十二师党委统战部、妇联联合开展主题为“你是我的好姐妹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认亲活动。启动 仪式上,十二师各团场妇联主席与7户维吾尔族家庭结对认亲,并与各自的“亲戚”相互交换了印有“心连心”图案的 结对认亲卡。卡片上填写着双方的姓名、家庭住址、联系方 式等,大家还拿出手机互加微信,以方便沟通和联系。妇联 干部还为“亲戚”们送上了自己精心准备的小礼物。 据了解,此次十二师妇联系统共有193户干部家庭与师内外各族群众家庭结对认亲,其中在师内部结对认亲100户,师外与一师、十三师93户家庭结对认亲。 11月11日,头屯河农场召开“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 动员大会,对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进行安排部署。 会议要求,全场上下要统一思想、着眼大局,充分认识开展 “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开展“民族 团结一家亲”活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把活动作为一项战 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做,坚持重在平时、重在经常,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教案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民族团结的故事,从而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热爱祖国. 活动准备:演奏少数民族歌曲、舞蹈、讲故事、合唱等. 活动时间:一课时 活动过程: 甲:尊敬的各位领导 乙:尊敬的各位来宾 合:大家好!梅河口市外国语学校五年一班《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甲:蔚蓝的天空,因为有了白云的点缀,才不会寂寞. 乙:宽广的大地,因为有了万物的装点,才显得生机盎然. 甲:一个家庭,一个单位,及至整个民族. 乙:只要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才能构建永久的和谐. 甲:从一望无垠的草原到美丽富饶的边疆. 乙:从碧波滚滚的南海到白雪飘飘的北国. 甲:五十六个民族同呼吸. 乙:共命运. 合:心连心. 甲:五十六个民族. 合:永远是一家. 甲:我知道我们班的同学为了这次班会收集了许多有关少数民的资料,还编排了几个精彩的节目,正准备用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 乙:我发现好多同学手里有图片,他们想做什么呢?那就让我们去看一看吧! 乙:各小组手中都有一些拼图,现在每个小组派代表来完成黑板上的这幅拼图. 甲:(指黑板)同学们,这是什么?(这是伟大祖国的版图) 甲:是的,这是好大的中国,每当我们轻轻打开中国地图, 乙:第一眼看到了彩色的中国. 甲:碧绿的是草原、 乙:金色的是沙漠、 甲:蓝蓝的是大海、 乙:弯弯的是江河. 甲:我们伟大的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其他55个民族人数相对较少,称为少数民族.

乙:我们骄傲的是我们56个民族情同兄弟姐妹,亲如一家. 甲:今天,我们班56名同学正好代表了56个民族,我们一同来参加《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主题班会. 甲:同学们,说说你代表的是哪个民族的好吗?(我代表的是…)甲:既然咱家里的人都齐了,我们一同来背《中华民族歌》. 乙:少数民族一向勤劳勇敢,多才多艺,他们用音乐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现在有请几位小乐手表演,请大家猜猜他们表演的是哪个民族的曲目? ①萨克斯敖包相会-----蒙古族(有伴奏) ②二胡《赛马》-------蒙古族 ③萨克斯《桔梗谣》---朝鲜族 ④电子琴《洗衣歌》---藏族 ⑤古筝《彝族舞典》 ⑥二胡《掀起你的盖头来》维吾尔族 乙:少数民族的舞蹈在祖国艺术的百花园中是一簇光彩夺目的奇葩,少数民族的舞蹈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可谓婀娜多姿,精彩纷呈. 乙:请欣赏 傣族舞----《碧波孔雀》 美丽的草原,透彻的琴声,欢乐的歌谣,交织在一起,浑然一色,令人心旷神怡. 请欣赏 歌伴舞---《高原蓝》 甲: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别具风味的饮食,别具特色的风俗习惯,你了解哪些,请谈一谈. 乙:同学们,让我们通过视频,亲眼目睹一下彝族人过火把节和佤族人过木鼓节的盛况吧! 甲:中国少数民族的节日真是丰富多彩,你还知道哪些节日? 生:我还知道黎族人喜欢跳竹竿舞,我们小组成员接下来给大家表演《竹竿舞》,谁想尝试,就来跳吧! 甲:同学们表演得很精彩,中国民族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为生活在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而骄傲. 乙:因为这片土地汇聚了56份热情. 甲:这片土地汇聚了 56份希望. 乙:这片土地汇聚了56颗炽热的爱国心. 甲:这片土地涌现了无数的民族英雄人物,马本斋就是其中的一位. 乙:马本斋是回族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的创建人,是抗日民族英雄.请听《英雄母子》的故事.

民族团结一家亲 教案

主题十六民族团结一家亲 教学目标: 1、感受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各民族长期和睦相处。 2、了解民族团结的碑、鼎、塔,知道其建造、铸造的原因。 3、通过了解青藏铁路,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民族团结的碑、鼎、塔,知道其建造、铸造的原因。 2、通过了解青藏铁路,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寻找民族团结的印迹 教学目标: 认识了解见证民族团结的碑、鼎、塔,并知道其建造、铸造的原因。教学重难点: 了解民族团结的碑、鼎、塔,并知道其建造、铸造的原因。 教学准备: 有关唐蕃会盟碑和石城盟誓碑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云南边陲到青藏高原,从大学校园到城市广场,众多的碑、鼎、塔是上千年来中国各民族团结友好关系的见证。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吧! 二、民族团结三丰碑 1、仔细阅读课本41页的内容,阅读后交流:三丰碑指什么? 2、“滇南第一碑”是哪一座碑?为什么建造?它的誓词是什么? 3、唐蕃会盟碑和石城盟誓碑在什么地方? 唐蕃会盟碑:公元821年(唐穆宗长庆元年;吐蕃彝泰七年)唐朝和吐蕃双方派使节,先在唐京师长安盟誓。次年又在吐蕃逻些

(拉萨)重盟。公元823年,将盟文刻石立碑,用汉藏两种文字对照,树于拉萨大昭寺门前。即历史上有名的甥舅和盟碑,又称唐蕃会盟碑或长庆会盟碑。它是汉藏两大民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 石城盟誓碑:该碑中从左至右直书的正文是彝族的文化特征,从右至左直书的职官题名是汉文化的特点,其中的“明政三年”是白族建立的大理国的年号,从而揭示了北宋时聚集于今云南曲靖盟誓的主体民族、及该碑的命名、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等。可碑文却是用汉文字书碑刻石记录少数民族的历史事件和少数民族的语言,且使用异体字。并阐述了历史上各民族的团结友好及和睦相处,为今天的民族大团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碑是见证之一。 三、民族团结宝鼎 1、阅读课本42页的内容,了解民族团结宝鼎。 2、民族团结宝鼎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铸造的? 四、苏公塔 1、苏公塔什么时候建成的? 2、为什么建造的? 五、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见证民族团结的碑、鼎、塔,谁来说说具体有哪些?你知道它们建造、铸造的原因吗?

三年级民族团结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民族团结一家亲 教学目标 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谁能说说在我国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除汉族外,还有那些民族?(课件出示各民族的照片) 二、学习新课 不同的民族虽然在服饰、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是一家人,从古至今,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共同建设着祖国。如,清朝的文成公主入西藏,汉朝的昭君出塞,共同创造了祖国的灿烂的文化,才使我们的祖国母亲变得如此繁荣富强,日益强大。 三、总结 希望孩子们在学习完民族团结的课文后,能团结身边的每一位同学,不管他们是维吾尔族、是回族、还是汉族,真正做到各民族一家亲。

第二课时中国母亲的代表 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母爱是没有民族和国界的,各民族都是一家人。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孩子们你们知道哪些有关民族团结的事迹? 二、学习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有关维吾尔族母亲的感人故事。 中国母亲的代表—阿里帕.阿力马洪。半个世纪来养育了汉、回、维吾尔、哈萨克四民族孤儿,超越民族和血缘的母爱感动着世界。 来自新疆阿勒泰地区清河县的维吾尔族老人阿里帕,她自六十年代起,含辛茹苦抚养着收养的维吾尔、汉、回、哈萨克四个民族的10名孤儿,在她家里,至今保留着一口直径约一米的大锅,在过去的岁月里,阿里帕妈妈和已经过世的阿比包爸爸,每天就是用这口锅,做出饭菜,养育这些孤儿和他们的9个亲生孩子。如今,这个大家庭里已是几代同堂,全家聚齐了共有180多口人。 在这次美国热播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中,阿里帕成为所有中国母亲的代表,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善良与慈爱。 孩子们学习完了阿里帕妈妈的故事,我们是不是应该学习她那没有民族界限的爱啊!

民族团结一家亲趣味活动方案

吐古买提乡举办“民族团结一家亲”集体活 动方案 为认真落实好民族团结一家亲工作,根据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单位拟举办一次“民族团结一家亲”集体活动。 一、活动目的 通过举办集体趣味活动的方式,让干部和结对群众坐在一起聊家长,加强沟通,增进了解。 二、活动主题 “民族团结一家亲各族人民心连心”。 三、活动对象 乡政府干部职工与结对认亲户30对。 四、活动时间和地点 2016年12月2日,昆山新村村民文化活动室。 五、活动内容 1.领导致辞 2.活动项目:干部和结对户互相取名;送“结对认亲连心卡”;民族团结知识问答;踩气球游戏;踢毽子游戏;击鼓传花;一起跳集体舞;大合影。 3.为调动参与活动积极性,对赢得活动项目的人赠送小奖品。奖品为牙膏、香皂、洗衣粉、毛巾。在活动最后,根据表现,设臵最佳合作奖三个,奖品为**** 4.道具准备:连心卡、气球、毽子、横幅、音响、板凳。 另外,要准备好背景音乐,知识问答卡。

六、工作人员安排 文化站负责场地布臵(含音响、话筒调试)和人员组织。() 工会负责维持活动秩序,积极配合主持人进行活动项目。() 领导讲话稿,连心卡,知识问答题。() 主持人:两名()

集体游戏娱乐活动项目: 1. 4.抢板凳。男女配对抢,这样比较能活跃气氛,增进感情。十张凳子,选11个人,伴随音乐,主持人叫停,开始抢座凳子,没有抢座的退出,以此类推,直至2人。 5. 6.踩汽球:活跃气氛,增进协调性和协作能力。要求:人数为十名,男女各半,一男一女组成一组,共五组。步骤:当场选出十名参与者,男女各半,一男一女搭配,左右脚捆绑三至四个汽球,在活动开始后,互相踩对方的汽球,并保持自已的汽球不破,或破得最少,则胜出。 后勤由吐逊娜依〃阿不都沙拉木班负责。统战民宗部门和工会积极配合,组织好干部。

《民族团结一家亲》教案

《民族团结一家亲》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祖国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 2.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情感: 愿意和其他民族的人们友好交往,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和行为感到气愤。行为: 1.能做到和不同民族的人们友好相处,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2.在与其他民族相处时能自觉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教学过程 一、听民族音乐,春民族娃娃,观察各民族照片,导入新课 1.播放民族歌曲联唱: 《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朝鲜族)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汉族)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蒙古族) 《新疆好》(维吾尔族) 请学生猜猜:这些都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2.谁能说说在我国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除汉族外,还有哪些民族?(出示政区版图) 边交流边指出这些少数民族的区域,并出示部分民族娃娃。 3.出示各民族照片:这是一张怎样的合影?(各民族在一起的合影) 4.对,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2课——民族团结一家亲。(出示课题) 请同学们打开书,齐读课文第1、2节。 5.师:不同的民族虽然在服饰、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是一家人。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共同建设着祖国,共同创造了祖国的灿烂文化,才使我们的祖国母亲变得如此强壮,如此美丽。 二、学习课文.领悟道理 1.师:民族的团结和睦是祖国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中国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历史。 听配乐录音故事:文成公主进藏。 生看书讨论(第3节): (1)唐朝皇帝为什么把文成公主嫁到西藏? (2)为了促进藏族与中原的交流和发展,文成公主做了些什么?藏族青年怎么做的? (3)西藏人民为什么要供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师:汉藏是一家。民族之间只有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才能促进祖国的兴旺

民族团结教学设计教案

民族团结教案 一年级(4)班张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 (2)中国也是一个多语言,多文字的国家。 (3)了解中国的五个自治区。 2、过程与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倡导积极思考、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 并鼓励学生用此方法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愿意为各族人民团结和睦尽 自己的责任。 教学准备:师:各民族的资料,挂图,课件。 生:收集有关少数民族资料,初步了解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一 元纸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2、这首《爱我中华》是我国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每当听到首优美的旋律,我们都能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伟大的中华民族》一课。 3、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领悟道理 1、认识民族的结构。 师:我们中国全称是什么? 生:中华人民共和国 师:从这首歌曲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回答了解到的信息。 师小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 2、认识少数民族的含义,出示少数民族的名称。 师:56个民族中你知道哪些民族?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指名回答问题 师: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你知道为什么把他们称作少数民族吗? 生:小组合作探究,派代表全班交流。 师生共同总结:汉族:11.6亿人口多 少数民族:1亿人口少 3、民族分布。 师:投影出示民族分布图,引导观察。了解我国的五个自治区。 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了解民族分部。

小结: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虽小,但他们分布的地方却很辽阔。而且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生:出示自己准备好的一元纸币。了解上面的少数民族语言。 师:引导学生阅读书上第2、3页。 师生共同总结:我国的位置、陆地面积、海洋面积。 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这一课,对中华民族的构成、分布等有了初步的了解,灿烂的民族文化绽放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我们为有这样优秀的团结的民族而自豪,为身为华夏子孙而自豪。 三、课外延伸。 全班同学合作办一期以《爱我中华》为主题的小报,表达爱国之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