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沥青质的控制

沥青质的控制

沥青质的控制
沥青质的控制

沥青质的控制

4.1简介

沥青质的沉积在石油工业的上游和下游产业是一个主要问题。沥青质被称为原油的胆固醇。沥青质可以堵塞近井区域的储层孔隙,也可以沉积在生产管道和下游管线和设施中。在许多含沥青质的原油油藏生产中直到油的稳定性被破坏或变为不稳定后才出现沥青质沉积的证据。沥青质因气体的组分(压降),凝析处理,气体或气液两相的注入(CO2和液化天然气流体),酸刺激(见第5章),低ph值的阻垢挤压处理,原油混相,和高剪切或流体的潜能而不稳定。如果这种不稳定出现在带电荷矿物的地层中,沥青质便会吸附并且改变润湿性和渗透率。原油中高浓度的沥青质不一定会导致沥青质的沉积问题。事实上,浓度高达20%沥青质的原油可能无会出现沉积问题,而沥青质含量低至0.2%(重量)的原油却证明引起沥青质沉积物。

重质原油含有高比例的沥青质,并在其抽提过程中带来特殊问题,管道中的运输问题和处理问题。通过管道运输稠油和超原油的审查最近已经公布了。高粘度,石蜡和沥青质沉积的挑战增加了地层水,盐含量以及对腐蚀问题进行了讨论的内容。

沥青质没有明确定义的亲水基和疏水基,因此,不具有两亲特性和经典的表面活性剂类似的行为。然而,沥青质通过分层聚集形成的网状结构薄油膜有利于油包水乳液稳定性,从而靠近的水滴分开。水最近也被证明能形成π-氢键的芳香环。

沥青质一般被定义为不溶于如戊烷、庚烷轻质烃类而溶于芳香烃溶剂的石油馏分。然而,有可能在实验室中原油甚至在加入过量庚烷后不会产生沥青质沉淀而在现场却遇到沥青质的问题。沥青质被认为是原油中最重的部分。相关沥青质指的是低分子量的软沥青或简单的“树脂”,它也有着多环的极性基团却有多脂侧链性质,并且它是可溶于庚烷的。虽然软沥青和树脂不形成有损伤的沉淀,但是人们普遍认为,他们使得溶液中的沥青质稳定。易于溶解的沥青质(含有软沥青的“过渡材料”)已被证明对难以溶解的沥青质有着塑解作用。

沥青质是由带有脂族链的各种聚芳族结构以及含有杂原子如硫、氮、氧和金属,如镍、钒和铁的有机固体。金属形成络合物,并传递电荷,而这又可能影响到沥青质的沉积。然而,沥青质从油向油的各元素的百分比平均值分布分别为76-86%(重量)的C,7.3-8.5%(重量)的H,5.0-9.0%(重量)的S,0.7-1.2%(重量)的O,1.3-1.4重量%的N,和0.1-0.2%(重量)的金属(主要是镍,钒,和Fe)。各种官能团可以在沥青中找到,硫当前大多存在于噻吩基硫化物和较小程度上存在与亚砜硫化物。沥青质氮几乎全部存在于芳族基团,例如吡咯,并在较小程度上存在于吡啶型组,只有极少数情况下存在于叔胺中。而氧主要存在于羰基和羟基/酚基上,这包括酮类和羧酸。

要了解沥青质分散剂(ADS)和抑制剂(AIS)的作用,先确定沥青质聚集的结构,分子量,和机制是必要的。沥青质单体结构和原油沥青质的芳香环系统尺寸一直是很多讨论的主题。两个模型已在文献中提出。第一个是“大陆”或“孤岛”模式,它这在提出了一种单体分子的沥青质结构,其分子量的范围是500-1000Da,包括最大为750Da,平均约六到七环芳香环一个核心由多个脂族基团与一些杂原子包围(图4.1)。第二种模式是“群岛”或“念珠式”的模式,其中提出,单个沥青质单体组成团聚合基团再组成的五到七芳环各自由短脂肪族侧链连接,可能含有极性杂原子的桥梁(图4.2)。沥青质是本身为一个大范围的结构,所以对于这两种模式仅有的代表结构已被绘制在图4.1和4.2,用以说明基本的差异。

发表于2008年的一篇文章中从荧光衰减和去极化动力学时间测量得出先前的结论即沥青具有大陆结构是错误的,因此沥青质没有单一的稠环内核架构。从另一个权利要求书中说道沥青质的分子量都是双峰的,一峰大约在兆道尔顿单位左右,另一峰的范围大约在5000Da。但是,以后的文章纠纷这些结果,并得出结论认为,沥青质分子量是单峰,分子量低至750-1000Da,正好符合大陆模式。本文收集的证据是非常全面的,正在得到来自世

图4-1 代表“大陆”说法沥青质分子结构的一般分子量

图4-2 代表“群岛”沥青质分子的结构

界各地的许多团体的四个分子扩散技术和七个质谱技术支持。举一个例子:沥青质质谱记录有两步激光质谱(L2MS),其中解吸电离并没有等离子产生已去藕,因此,群岛结构的沥青质现在看来不太可能存在。另一激光解吸电离质谱分析研究表明,可溶性较低的沥青质样品与更可溶组分和整个沥青质相比具有较高平均分子量。纳滤研究表明沥青质纳米聚集体和nanoaggregate基团比膜的30纳米公称孔径还小。

在油藏的高压条件下,沥青质在原油中作为单独分子或至多作为纳米聚集体存在。极性树脂用作表面活性剂,稳定溶液中的沥青质已被人们认可了70年左右。然而,通过测定沥青质重力梯度和由高Q超声波和核磁共振扩散测量的证据表明,树脂与油藏中的沥青质毫

无联系。然而,已表明控制原油中沥青质聚集体(胶束)的稳定性两个关键的参数是芳烃达到饱和的比例,以及树脂(软沥青)与沥青质的比例。当这些比例降低,沥青质的单体或聚集体将絮凝并形成可以沉积在系统中的较大聚集体。已知的是,一些单体表面统计(将在后面讨论)设计出的人造树脂或树脂增强剂能够保持沥青质分散。因此,这可能是因为沥青质或聚集体小的缘故,它不会在溶液中沉淀,它仅在更高的聚集数的时候与树脂相互作用,而不会在油藏中相互作用。通过改变简单阴离子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从0.01到1毫摩尔,有可能扭转和控制沥青质的ζ电位的符号,这表明在沥青质表面上的静电和疏水性相互作用的存在。当压力在油生产期间下降,但仍高于泡点时,随着油密度的减小,体积被轻质组分(C6-)占据比重质组分(低压缩组分C7+和含芳烃)占据得快。因此,随油极性的降低,沥青质可能开始相关联,并最终絮凝。这往往发生在整个射孔井下且可以在系统中包括处理设施的任何地方发生。因此,生产过程中最小化压降是控制沥青质沉积的一种方式。最近一篇关于石油沥青质溶解,涉及到生产和炼油的温度变化,压力条件和组成的评论已经出版。

沥青的自我连接是许多讨论的话题。最初石油沥青质聚集体(或胶束)的大小显示为沥青质的约20埃或8-10分子。其他描述最初沥青聚集体为多分散扁圆柱体或松散、非球形、那样的分散颗粒。聚集体的大小是依赖于溶剂极性。然而,在与树脂或合成的分散剂和抑制剂的混合物中,这些聚集体不一定进一步聚集沉积在管壁。事实上,宏观沥青质颗粒可以以肉眼可见的形式存在,但可能会不会出现沉积。虽然沥青质沉积通常被认为是不可逆的,但是有相反的证据表明沥青质絮凝已被证明是可逆的,这说明增加一些树脂或分散剂对絮凝沥青质可以防止其沉积。在另一项研究中,沉淀的沥青质可以通过化学品的处理被再次有效地稳定。这可能在减少沥青质的挑战中,特别是在原油上部生产设施有着潜在的实用性。一直以来有着从原油中分离活性树脂和用其来帮助分散沥青质的方法的声称。

有人表明该沥青质分子的聚集体主要由稠合芳环系统能力之间的平衡所支配。通过π键堆叠来减少溶解度,和通过烷基堆叠的空间破坏来增加溶解度。另一个沥青质分子极性部分之间的重要相互作用就是发生在酸- 碱(电子给体- 受体)和氢键的相互作用。一项研究并获得了存在被甲基包围的点的沥青质固体的沉积对于沥青质单体来说更符合“大陆”模式这样的结论。胶束模型沥青提出,解释了许多实验的测定。该模型考虑烷基部分环绕存在与芳香族为内芯中。在另一项研究中,沥青质的至少存在可溶部分,以形成附聚不溶微粒具有高度多孔性聚集体。分子动力学模拟已被用于探测侧链长度在沥青质聚集模型上的影响。我们发现聚集随着烷基侧链长度的增加而削弱。

沥青质控制方法审查已经出版。推荐已用于沥青质控制的非化学技术包括如下:

●避免混合某种原油流体,原油原料的混合是一种常见沥青质沉淀的原因。

●在AFE(沥青质形成薄膜)之外操作,通过操纵温度,压力,或流量,能最小化出现促进沥青质沉积的条件,从而延长井的生产和设备的投产效率。

●井和地面机械设备的清洗,这包括使用电缆方法和开口向上的容器,或者例如,分离器,和逐步挖掘出沉积的物质。

●使用高流速消弱沉积。

超声辐射也被报道是有助于井筒沥青质的清洗,通过陶瓷膜的方法从原油分离沥青质已被证明是可行的。

生产操作中控制沥青质有两种化学方法,这将在本章中进行讨论:

●用分散剂和抑制剂来预防(连续或分皮注入,挤压处理,在压裂过程中填放支撑剂)

●用沥青质溶解器等补救措施(或溶剂脱沥青油)

一个最近宣布的化学的方法是一个使用相对渗透率调节剂(RPM),以防后续的沥青质沉积(见第2章RPM上的更多信息)。对纳米颗粒在一个典型油藏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进行了研究。其结果是,使用纳米颗粒能够使系统流动成功,这表明了其对

沉积和沉淀的抑制和沥青质伤害增强的抑制。

4.2沥青质分散剂和抑制剂

显然有两个类型的添加剂,可以防止沥青质沉积。它们就是沥青质分散剂和沥青质抑制剂。沥青质抑制剂提供真正的抑制,因为它们防止沥青质分子的聚集。因此,沥青质抑制剂可以转移沥青质絮凝压力来临。因此,它可以运移沥青质沉淀和后续沉积出井筒到生产系统的一个点,在这个点处理起来更容易。沥青质抑制剂可以通过研究确定的沥青质絮凝点进行排名,比如,通过光纤传感器的光传输。沥青质分散剂不会影响沥青质絮凝点但能减少絮凝的沥青质颗粒的尺寸,使它们在石油中呈悬浮状态。这也可以降低石油的粘度。最近在有限的且已知分子结构和专有化学混合物中选择沥青质化学添加剂的研究表明,这些添加剂并不能抑制相分离,也就是说,不存在添加剂有真正抑制的特性。然而,一些沥青质分散剂能够减慢或停止凝絮和生长。沥青质分散剂可以驱散已经形成的沥青质凝絮。许多沥青质抑制剂也可以作为沥青质分散剂使用。然而沥青质分散剂不能作为沥青质抑制剂使用。

许多不同类型的沥青质分散剂和沥青质抑制剂都在这一章的讨论中报道出来。然而,只有少数已经在在该领域实际使用并且其中的一些结构是专有的。例如烷基芳基磺酸,丙烯酸酯或马来酸酯的聚合物,苯酚- 甲醛树脂,聚异丁烯丁二酸酐衍生物,脂肪酸缩合物或脂肪酸环氧化物聚合物与(聚)胺或多元醇,以及脂肪醇或脂肪胺的缩合物与羧酸。

众所周知,沥青质分散剂和抑制剂因油而异。如,有着质子性极性头和脂族尾聚合的抑制剂能在油A而不是在油B中防止沥青质沉积。与此相反,非聚合胺在油B而非油A中表现不错。这些结果的原因在酸- 碱化学角度进行了说明。因此,非聚合碱性胺在油A中优先和有机酸而不是与沥青质分子相互作用,而质子聚合抑制剂在油A中不与酸性物质反,而且它会与沥青质自由相互作用。油B也被发现在其沥青质中含有丰度较高的碱性氮物种,这将有利于与质子聚合抑制剂的相互作用。

在一般情况下,虽然在许多情况下高分子沥青质抑制剂可以当成沥青质分散剂用,但沥青质抑制剂是聚合物(或树脂),而沥青质分散剂一般是非聚物表面活性剂。为了防止沥青质分子的聚集,沥青质抑制剂需要几个相互作用的分子点来达到很好地抑制作用,因此需要聚合物。如果,此外,沥青质抑制剂含有烷基的长链,这些都可以帮助分散任何可形成的沥青质聚集。这也被认为在非聚合物沥青质分散剂作用时存在。在沥青质分散剂中极性和/或芳香族首基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的沥青质相互作用,沥青质聚集体的周围的长链烷基有助于改变聚集体的外面的极性,使之更容易可分散于原油中。一些研究已经表明,增加的沥青质分散剂的剂量实际上可以对沥青质聚集产生不利的影响,可能是因为沥青质分散剂表面活性剂分子的自身缔合。

对于沥青质抑制剂,对沥青质沉淀与庚烷的一项研究表明,在直到达到一个临界沥青质抑制剂浓度之前,你看不到任何效果;然而在临界浓度及以上,你会看到一个显着的效果,因为它实际上是通过絮凝使沥青质停止沉积。但在沥青质分散剂的同一研究中,没有表现出临界浓度的影响,并且作用效果几乎与浓度成比例。对于一些商业沥青质抑制剂的一项研究显示,有些产品并没有减少沥青质絮凝的起始压力或平均粒径。然而,沥青质抑制剂确实降低相对于未处理样品累积的颗粒数。一个热力学模型已经提出了把沥青质作为微胶粒的沥青质沉淀抑制方法。沥青质和两亲物分子(天然树脂或合成添加剂)之间相互的吸附作用被认为是原油中沥青质微胶粒稳定的最重要参数。作者进一步提议,吸附焓可作为最重要的标准来搜寻高效的两亲物。

至少两个研究小组已经表明,一些聚合物沥青质抑制剂实际上可以增加未处理的系统中沥青质相对絮凝的量。在另一项研究中,聚合物沥青质抑制剂实际上在低浓度(100ppm)

是用于墨西哥湾的一个有中等百分比重量沥青质的原油的沥青质分散剂测试中有不利影响,而在较高浓度(>500ppm)下,该产物是非常有效的。

已经表明这种效果是由于沥青质抑制剂分子的自我连接,诱发与溶液的相对亲液疏液或相互作用。沥青质沉积模型已经被构造出,也说明了这种作用。

加入沥青质抑制剂可以防止沥青质絮凝,最好在井下泡点压力以上加入。沥青质分散剂一般用于下游,例如,其中可能没有足够的沥青质抑制剂或絮凝的沥青质需要分散,以防沥青质的沉淀。一般的现场实际中必须使用一沥青质抑制剂或者一沥青质分散剂,但不是两者都使用,作为一沥青质抑制剂往往有分散剂性能。沥青质抑制剂通常被连续或分批处理无论是通过毛细管线或气举系统注入井下或注入如井口的下游。具有良好的商业沥青质抑制剂作用水平通常在20?100 ppm的范围。建模工作表明一个最佳抑制剂浓度存在在每个系统中。挤压处理沥青质抑制剂进入近井的一些报道已经出版:这种部置技术正变得越来越普遍。在这种情况下,关键是得到油溶性沥青质抑制剂具有良好的吸附到地层岩石并不会随生产返回回太快的性质。否则,处理的周期变得不经济且短。一个实验室的研究强调,如果没有好的岩石吸附性,选择表现最好的沥青质抑制剂不一定最佳选择是挤压。今天,也许2-6个月挤压处理的寿命可能取决于沥青质问题的严重性。为了有助于沥青质抑制剂吸附在岩石上,非常规极性基团如羧酸可以被引入到聚合物中。膦酸基团也可以被引入到聚合物沥青质抑制剂中,因为它们是已知的比羧酸基有更强烈吸附性。

生产化学品的实验室测试只是一个粗略的真正现场条件。这似乎对沥青质在沥青质抑制剂和沥青质分散剂上的研究尤其如此。在长不锈钢毛细管新的毛细管沉积测试已经发展到研究各种油以创建沉积物的倾向。能够模拟出的油流生产条件的油实时测试得到的沥青质沉积物更有极性,以及与庚烷沉淀相比沥青质组成上不同。作者推断,现场沥青质沉积趋势的相关性在实验室中的筛选测试对沥青质研究进步至关重要。沥青质絮凝的发生已经被使用石英晶体谐振器测量出。

这也意味着,在测试沥青质抑制剂和沥青质分散剂中使用活油或死油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死油测试对沥青质分散剂和沥青质抑制剂的粗筛选有用,然而,推荐的高压带电油沉积试验,无论是在压力单元格或压降管环路中。

在沥青质馏分一些相关的溶解特性的基础上,建议用筛选沥青质不稳定性一种新的、简单的方法。使用活油的PVT特性和一个简单沥青质特征过程,该方法限制了先进的研究只有存在沉淀的实际风险的流体。沥青质特性可以在死油样中表现出。

一些实验室研究使用了已被重新溶解在芳族溶剂的沥青质沉淀。这些解决方案将缺乏天然树脂,也就是说依赖于天然树脂的存在以获得最佳的性能的沥青质抑制剂和沥青质分散剂将不会有作用。一项研究表明,用尚未减压的活油测试比在死油中使用标准实验室沉淀的方法需要更低浓度的沥青质抑制剂用以稳定沥青质。

最近在测试沥青质分散剂和沥青质抑制剂的一项新发展便是使用CO2而不是烷基来沉淀沥青质作为一个更真实的测试。该添加剂的测试效果平稳在约500ppm,这是据报道接近在该领域的剂量率的经验。

在对沥青质控制添加剂这次审查中,通常使用的单体表面活性剂作为沥青质分散剂将被首先讨论。聚合物是沥青质抑制剂,但其中有许多也是沥青质分散剂被随后讨论。聚合物是最常用于作为商业认可的沥青质分散剂和沥青质抑制剂,虽然一些单体表面活性剂也已被用于在该领域并取得了一些成功。一类商业沥青质抑制剂聚合物使用在该领域都井下和上部。它们可以通过油- 水界面上除去沥青质作为油- 水分离的增效剂与破乳剂。它们将在本节此处省略,因为除了将聚合物包含有碳,氢,和氧没有聚合物的结构细节可用。该聚合物也已经制定了可生物降解的溶剂用以给他们一个更好的环境状况。

4.3低分子量非聚合沥青质分散剂

各类别低分子量,单体沥青质分散剂可以概括如下:

?极低的极性烷基芳烃

?烷基磺酸

?磷酸酯和膦酸

?肌氨酸

?两性表面活性剂

?醚羧酸

?氨基亚烷基羧酸

?烷基酚及其乙氧基化物

?咪唑啉和烷基酰胺咪唑啉

?烷基琥珀酰亚胺

?烷基吡咯烷酮

?脂肪酸酰胺和它们的乙氧基化物

?多元醇的脂肪酸酯

?亚胺和有机酸的离子对盐

?离子液体

烷芳基磺酸以及它们的碱盐,如十二烷基苯磺酸(DDBSA)及其镁盐,已经在沥青质分散剂领域包括上游和在炼油厂使用了许多年。其他表面活性剂如烷基酚(它们是内分泌干扰物)和一些酰胺/酰亚胺产品也被用于在这个领域。优选是碱性还是酸性的沥青质分散剂取决于原油及其极性和芳烃含量的类型。

4.3.1低极性非聚合芳香两亲物

所有控制沥青质的添加剂将要讨论,我们以最少的极性开始。仲十六烷基代萘和仲十六羟基代萘都自称为沥青质抑制剂,而不是的沥青质分散剂(图4.3)。据称,这些化学品把防止沥青质沉淀摆在首位,而不涉及到分散体的沉积物。

这些低极性分子将通过萘的芳香族环和沥青质单体之间的π-π键相互作用以及将通过极性基团与沥青质相互作用。这防止沥青质单体的堆积和聚集,而添加剂的脂族尾将与烃溶剂相互作用,与它们相容。两环的萘基出现,得到比单苯基更好的π-π键相互作用。然而,更极性的头基团比萘甚至可能会与沥青质单体有更好的相互作用。例如,一组测量在几种溶剂中从沥青质聚集体而来的中子和X射线散射强度。他们发现,聚集体尺寸在高极性溶剂如吡啶和四氢呋喃比苯小二至四倍。另一组发现的烃芳族溶剂(例如,甲苯,二甲苯)和喹啉的混合物或甲基喹啉比单独的烃芳族溶剂有较好沥青质溶解度。二甲基甲酰胺和N-甲基吡咯烷酮(NMP)也是比芳族溶剂有着更好的沥青质溶解度。这意味着,有着更极性头部基团的控制沥青质添加剂,例如吡啶基,喹啉基,四氢呋喃基,和二乙基胺应与沥青质比小极性头部基团与沥青质有更好的相互作用,例如苯基或萘。这得到了分子模拟研究的进一步支持。模拟结果显示,对于沥青骨料喹啉,一些叠加的相互作用可以被打乱,而在1-甲基萘中,这没有观察到。因此,仲十六烷基代萘和仲十六羟基代萘可能不具有足够的极性头基团,以获得最佳的沥青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图4.3 萘系沥青质抑制剂,R =长链烷基; X =任选的间隔基团如醚,酯,或酰胺基4.3.2磺酸基非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沥青质分散剂

第4.3.1节中使芳香族头组中的沥青质分散剂(或抑制剂)更极性的一种方式是增加一个磺酸基。在这个类中最常见的沥青质分散剂是DDBSA,这是价格便宜,已投入商业取得了一些成功的(图4.4)。长链烷基芳基磺酸也已获得专利,DDBSA的所谓高碱性盐也可用于在该领域。

几个研究小组已经研究DDBSA的沥青质分散能力以及其沥青质增溶能力。例如,人们发现,DDBSA在低浓度是絮凝剂,除了分散剂在较高浓度。另一组研究的若干单体添加剂的特性。他们发现,增加在首基的极性通过更强的酸- 碱相互作用,得到更好的沥青质稳定性。因此,DDBSA的性能作为沥青质分散剂比壬基酚(NP)更好,而壬基酚反过来又较壬苯更好。DDBSA也显示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通过氢键与沥青质相互作用。除了酸碱相互作用之外,该小组还建议,磺酸基在沥青质会捐赠C = C键中质子,然而他们指出,使用过多的极性基团,或一组是太极性,可以降低溶解度在油中的表面活性剂,使其不能有效地作为一个沥青质分散剂。为了支持这种说法,另一组发现DDBSA,其中有一个非常极性的离子头基,钠盐是一个相当弱沥青质分散剂,另外工人已经发现了类似的结果。例如,为了降低性能的任务,发现该十二烷基间苯二酚>十二烷基苯磺酸> NP>甲苯。工人提出,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是由于这些分子和沥青质的酸性头之间的相互作用。抑制机制在胶束模型方面进行了说明。

另一项研究中,得到的结果显示,连接到芳头一个更极性的组进行更好的性能降低作为分散剂的分散能力顺序,人们发现,十二烷基苯磺酸> NP>十二烷基酚双- 乙氧基>壬基苯。在该命令的唯一异常现象是十二烷基酚双- 乙氧基化的NP比进行更坏,即使它有一个更极性头基团(较高的亲水亲油平衡[HLB]值)。这可能表明,简单的醇或醇聚乙氧基都不好头组为分散剂,其得到具有沥青质极性基团差的相互作用。专利文献似乎证实了这一点,因为有任何类别的乙氧基化表面活性剂声称是分散剂没有很好的例子。其原因是,在一个磺酸基的强酸性质子能氢键更好为胺残基在沥青质比在孤羟基的质子。相同的基团还确定的是,上述两亲物吸附由一个两步吸附机构(LS或S型)放到沥青质颗粒。第一步是吸附两亲到沥青质;第二步骤是吸附两亲物上吸附形成双层的两亲物。

在DDBSA相关磺酸基的改进作为沥青质分散剂似乎已经在两个方向。在一个专利中,芳头组已被除去,留下直接键合到磺酸唯一脂肪烷基链。然而,本发明人要求保护的只使用具有8-22个碳,优选11月18日的碳链长度仲烷烃磺酸,作为沥青质分散剂的(图4.5).The 链烷磺酸是优选配制成的溶液或微乳液和能进一步含有任选烷基- 甲醛树脂,烷氧基化的胺,或蜡分散剂。的链烷酸提供降低的沉淀物的量,减慢沉淀的形成速率,形成更微细的沉淀物,并减少将要沉积在表面上的沉淀物的趋势。仲链烷磺酸测试的唯一的例子中不与任何

其它的分散剂比较。究其原因,而不是主要的烷基磺酸,为什么会有二次可能是因为两个烷基尾巴给与烃类溶剂更好的相互作用。

图4.4 4-异构体DDBSA的结构

图4.5,优选的仲烷基磺酸的结构。

图4.6,优选的支链烷基(N-C15和ISO-C15)萘磺酸沥青质分散剂这也可见于改进上的第二专利DDBSA,这是使用支链烷基多芳香磺酸。优选的结构是磺化萘与在尾中的至少一个分支,优选碳原子30 +在这个类与C15和异C15尾一个良好分散剂的一个示例是在图4.6。一个磺酸基被确定为最有效的头附连到芳族结构,比羧酸,羟基和胺基团更好。直链烷烃尾被认为是无效的上述16个碳原子。这是因为与其它的沥青质分散剂尾部,并与在石油蜡引起的结晶的油溶解度下降的。此外,如果在沥青质分散剂的芳族部分是一个环或两个连接的环(联苯基),表现得不如两个稠合环系统(例如,萘)。此外,研究人员发现,正烷基磺酸,如DDBSA,失去了驱散沥青质与时间的能力。这两个问题通过使用不同长度的两个分支尾巴解决。其结果,分散剂的效力随总尾长,远高于30个碳原子,并且它保持有效以时间。这些磺化萘似乎是最好的磺酸基单体表面的沥青质分散剂的影响。

沥青过程质量控制办法

沥青过程质量控制办法 沥青的质量直接影响路面的后期使用性能和寿命,为此特技术咨询组根据工程建设特点及成功实践经验,制定以下沥青质量控制办法。 1、基质沥青质量控制 (1)基质沥青入库质量控制(当沥青供应商采用先期储存分期供货的形式时) ①沥青入库前,业主、监理单位、检测单位、沥青供应商应共同确定贮存本合同沥青的沥青贮存罐,贮存罐内应无残留沥青及其贮存总量应满足合同贮量要求;贮存罐确定后四方共同签字进行封存,在本合同沥青供应完备之前,已封存的沥青贮存罐不能贮存本合同之外的其它沥青产品;否则应取消该沥青罐的供应资格。 ②只有在沥青检测结果全部项目均满足合同文件的技术指标要求下,方允许该沥青泵入沥青库指定罐。当确认无误后方能允许供应商将运输工具中的沥青泵入沥青厂的沥青贮存罐中,泵送之前同时还应确认拟贮存罐无沥青或贮存的是同型号且经检验合格的沥青产品;不符合条件,则应严格制止将该沥青泵入指定的沥青贮存罐。 ③对于因全部项目或部分项目检测结果不满足合同文件的技术指标要求而导致不能泵入沥青库的,基质沥青供应单位应在检测结果出来后2天内及时提请复检,并由业主单位、监理单位、检测单位、基质沥青供货单位四方见证取样,重新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全面检测(试验费用由基质沥青供货单位承担),检测合格后方可泵入沥青库指定罐,如检测结果仍然不合格,业主将与基质沥青供货

单位进入合同索赔程序。此期间一切损失由基质沥青供货单位承担。 ④定期记录由运输工具泵入沥青库的沥青存储罐的罐名、体积和泵入的沥青数量。每批沥青的泵送工作完成后,应对沥青存储罐进行封罐。 ⑤每批沥青的入库工作完成后,基质沥青供货单位应将所有单据及业主质量检测记录汇总,各方共同签署基质沥青到货验收单,办理支付相关手续。 (2)基质沥青出库质量控制 ①路面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组织作出总体沥青使用计划,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后交基质沥青供货单位和改性沥青加工单位并报业主备案,同时,改性沥青加工单位应根据施工单位的使用计划作出改性沥青加工计划,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交基质沥青供货单位并报业主备案,如根据实际情况需对计划进行修改,需提前十日向相关单位提交修改计划。各单位应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加工和运输,施工单位应作好接收准备。 ②基质沥青供货单位根据沥青使用计划需启罐进行运输时,严禁启用未经检验合格或进出口封条已破损的沥青罐,每车沥青必须记录并提供给施工单位来源的存储罐号的说明和该批次沥青检测报告的复印件。 ③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对沥青由罐泵入沥青运输车的过程进行随机的不定期的监督和抽查。基质沥青供货单位应积极配合业主和监理单位的监督。 ④沥青到场时,施工单位及时与供货单位核实好沥青数量和检测报告,做好交接手续。未提供检测报告复印件和存储罐来源说明的,施工单位有权拒绝接收该车沥青。 ⑤对于沥青接收工作,施工单位务必做好记录台账。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在每车沥青取样试验的同时,还需进行留样,留样容器上需贴有效封条并有三方(供货方司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签字,留样由施工单位妥善保管,直至工程结

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混合料拌→混合料运输→摊铺→碾压→接缝处理→开放交通→检验 1.2操作要点 1.2.1 施工准备 1) 根据批准的目标配合比对拌和机进行调试,确定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 2) 经检验,下承层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即可进行普通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摊铺。 3) 沥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剂沥青路面的施工,严禁在10℃以下以及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下施工。 4) 透层油宜采用高渗透性透层油,用量为1.0~1.2kg/m2(沥青含量50%)。 5) 粘层油宜采用SBS改性乳化沥青,应保证路面均匀满布粘层油,用量0.5~0.7 kg/m2(沥青含量50%)。 1.2.2实验室操作规定 所有操作规程完全按《JTG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进行,有部分注意事项如下1)、混合料拌和注意事项: (1)按常规方法准备相应的各种集料、矿料、沥青;各种集料、矿料加热温度:180-195℃,基质沥青加 热温度155-165℃; (2)将加热后的集料倒入拌和锅中,加入按比例设计好的沥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剂样品,干拌90s;再加入 (按级配设计最佳沥青用量的)设计好的沥青用量,一起湿拌90s;最后加入矿粉拌和90s; (3)用小铲将拌合好的混合料铲入容器内,进行简单的手工拌合,使混合料中各种粗细集料能均匀分布。 2)、马歇尔击实成型、车辙件成型及养护要求: (1)马歇尔击实成型温度170±5℃,车辙成型温度170±5℃; (2)在成型倒料时,请注意集料的均匀性,禁止直接倒入,应用小铲将混合料均匀沿试模由边至中铲入试 模内,然后按试验规程④进行夯实; (3)成型试件密度应符合马歇尔标准击实试样密度100±1%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是先试压4次(8个来回),然后调转方向再压24次(48个来回); (4)成型后,连同试模一起在常温条件下放置时间48h为宜; 备注: ①手工搅拌时请注意保持温度应不低于车辙或马歇尔试件成型温度; ②拌合时由于集料大小差别较大,机器拌完后大粒径的在拌合锅上面,为确保集料能均匀分布,请进行简 单拌合; ③指《JTG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沥青路面质量控制

摘要:沥青混凝土路面依其优良的平顺性、维修方便等特点在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各有千秋。本文就沥青路面施工中常用的方法加以陈述。 关键词: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质量控制 0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路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近年来,高等级公路的发展逐渐占领了主导地位。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沥青混凝土路面依其优良的平顺性,维护方便快捷,行车振动小,噪音低的特点,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为了满足振动小,噪音低,行驶高速安全,旅客感觉舒适,道路使用长久等要求,要求在实际工程施工中要严把施工工艺,确保工程质量。 1对路面基层的要求 基层的质量优劣影响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因此,在基层施工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底基层和基层的施工。基层施工完成后,采取保湿再生棉进行一定时间的养生,养生期不应少于7天。在面层铺筑前对基层的平整度进行检查,检查方法采用3m直尺进行连续检查。对于沥青路面的基层和面层宜在同一年内施工,以便减少路面开裂。 2对沥青混和料原材料及拌和的要求 2.1对沥青的要求 沥青路面沥青标号的采用,应按照路面等级、气候条件、交通条件、路面类型及在结构层的层位及受力特点、施工方法等确定。对于高速公路,夏季温度高,高温时间长,重载交通大,山区及丘陵区上坡路段,车速较慢的路段,采用稠度大、粘度大的沥青,反之采用稠度小,低温延度大的沥青。当高温要求与低温要求相矛盾时,应优先考虑满足高温性能要求。 沥青在储运、使用及存放过程中应有良好的防水措施,避免雨水或加热管道蒸气进入沥青中。沥青必须按照品种、标号分开存放。除长期不使用的沥青可在自然温度下存储外,沥青在存储罐中的储存温度控制在130℃~170℃之间。 2.2对粗、细集料的要求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粗集料可选用碎石、破碎砾石等,但不得采用筛选砾石和矿渣。粗集料洁净、干燥、表面粗造。粗集料由具有生产许可证的采石场生产或施工单位自行加工。采石场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彻底清理覆盖层及泥土夹层,生产碎石的原石不能含有土块,杂物等,成品不能直接堆放在泥土地上,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应符合规范要求。当使用粘附性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的粗集料时,必须参加消石灰、水泥或抗剥落剂等措施。 沥青路面的细集料一般采用石屑。细集料也必须由具备生产许可证的采石场、采砂场生产,同时应保持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一定的粒料级配。机制砂要采用专用的制砂机制造,并选用优质石料生产,其级配应满足规范要求。石屑可采用石场破碎石料时通过4.75mm筛或2.36mm筛的部分。 2.3对沥青混合料拌和的要求 沥青混和料的配合比设计应在调查以往同类材料配合比设计经验和使用效果的基础上,按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和确定施工阶段级配允许波动范围四个步骤进行。经设计确定的标准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要严格控制到场材料的质量,当材料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调整配合比,使沥青混和料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并相对稳定。 沥青混和料的拌和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拌制,拌和设备的各种传感器必须定期检定,每年至少验定一次。冷料仓的数量要满足配合比设计要求,通常为5-6个,供料装置需经过标定得出集料供料曲线。拌和机必须配备计算机设备,拌和过程中能逐盘采集并打印各种材料

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控制

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控制 摘要:根据热拌沥青混合料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分析了原材料和拌和设备参数青混凝土质量的影响,阐述了在混合料生产过程中的措施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原材料拌和设备质量控制 The quality control in hot mix asphalt manufacturing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applying of hot mix asphalt in highway engining,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the quality of hot mix asphalt caused by the materials and the parameters , exposed the measures in hot mix asphalt manufacturing and referred some improved suggestion. Keyword: hot mix asphalt material mixer quality control 1、引言 对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及其质量控制是整个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重要方面,这不仅表现在路面施工过程中对工作进度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开放交通后,承受大交通量和外界环境的作用,对路面的使用性能的影响,如:路面寿命、抗车辙能力以及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等。因此,对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进行质量控制,生产出高质量的沥青混合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原材料的管理 2.1原材料质量的控制 (1)粗集料的力学性质应满足沥青混凝土技术要求。力学性质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 摘要:沥青路面在当前公路建设中应用最广,主要由沥青结合料和矿物质材料组成,可提高路面的平整度、耐水性和耐久性,减少行车对路面的损害。沥青路面施工要经历多个环节,存在诸多变动因素,尤其是一些细节,若有忽视极易影响最终工程质量,所以应加强此方面的注意。 1 实际案例分析 某段高速公路总长度为15km,路基宽28m,路面宽度为26m,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厚度为8cm。采用集中拌料、分层施工的方式,摊铺机摊铺,碾路机负责压实。路面为双向四车道全封闭式高速公路,车速为90km/h。该工程的底基层为二灰土,基层使用稳定碎石,面层下部为粗粒沥青混凝土,面层上部为细粒沥青混凝土。工程施工时间为2012年2月至2012年8月,全线标段为K90+620—K105+620。施工质量控制是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材料选择、混合料配置、碾压施工是施工的关键和要点,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整个工程的质量都要大打折扣。 2 原材料的选择及质量控制 2.1 概述 与普通路面相比,沥青路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良好的水稳定性、耐疲劳性以及低温抗裂性和高温稳定性。原材料的质量对路面影响甚大,如果沥青材料不具备极佳的高温性能或矿物质材料中含泥量较多,会对混合料的综合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国内很多沥青公路耐久性

较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原材料质量无疑是第一要素。随着建设项目数量的增多,原材料供应日益紧张,偷工减料等行为时有发生,所以必须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 2.2 沥青材料 该工程的上面层采用的是SBS现场改性沥青,存在极大的变异性;下面层则使用韩国SK-70石油沥青,质量较为稳定。为保证工程质量,对其延度、软化度和针入度三项指标做了认真测试,并根据要求加以适当调整。 影响沥青材料指标的因素有很多,如生产原材料的品质,所以在采购时务必要重视原油资源;常用的生产工艺有氧化法、调配法、蒸馏法、溶剂脱沥青法等,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沥青最终性能有着不同影响;运输和储存条件同样会影响到沥青性能,工程使用的是改性沥青,存储时间过长极易引起检测指标变异;另外,试验过程中的设备精度、环境条件、试验人员自身素质等因素都可能会出现偏差,从而导致沥青指标的变异。 为避免出现以上问题,需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如建立健全合理的原材料采购制度;原油品种来源地尽量固定,稠油资源质量要高;不断更新生产工艺;改善运输条件,确保运输途中不会引起沥青的质变;储存时放置在专业存储罐内,为避免出现分层、离析等,应配置有相应的搅拌设备;完善检验制度,加大监督力度,尽量达到全面的质量控制,展开多指标、多层次的检验。 2.3 集料选择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新)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的准备阶段,原材料的质量检查应当是质量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因为原材料的质量是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的根本因素。在这阶段应当对选定的石料、矿粉、沥青按照规范进行质量检查,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坚决不允许使用。同时,对石料、矿粉的选定还须考虑到采石场的产量,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具有大规模、机械化施工的特点,日生产量大,如果因为原材料的供应不足而影响施工日进度,这实际也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造成影响。在此基础上方可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工作。而对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必须进行同步验证,需要强调的是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一经确认便不得随意更改,应严格按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确定的石料、油石比、级配生产施工。 2 基层表面的清理与检查 2.1 清洁 施工前用扫帚等工具清扫路面基层表面,要达到干燥、清洁、无松散石料。对局部被水泥等杂物污染并冲刷不掉的路面污染物应用人工将其凿除。 2.2 检查路面基层的高程和平整度 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071-98),路面基层的纵断高程和平整度若不符合要求应制订处理方案,报审批。 (1)若二灰碎石局部松散,凹凸不平可凿除后用素混凝土填平; (2)若路面基层纵断面高程超过设计标准,应进行纵断高程调整; (3)若横坡超过设计要求,应按0.1%渐变设过渡段调整。 2.3 沥青下承层的质量检验 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071-98)对下承层的外观与内在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对局部缺陷(如严重离析、开裂等),应按规定修复补救,并将缺陷及修复情况整理存档备案。 3 施工人员 成立项目经理部,严密组织,加强管理,保证质量,每道工序、每个施工环节都应当配备专门人员负责,在这里尤其应当强调在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施工经验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是很关键的,因此我们一贯强调施工和管理人员技能及经验的积累,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决不随意调换施工骨干人员,以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连续性与质量的可靠性。 4 试铺段施工 在进行大规模施工之前,应当用正常施工所需采用的全部设备,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在严密的监督和质量控制下进行试铺,试铺段长度200~500m,并通过试铺解决以下问题:(1)进行生产配合比验证,确定标准生产配合比; (2)确定摊铺机的操作方式,包括摊铺温度、速度、振动振捣强度、自动找平方式; (3)选择压实机具,确定碾压组合、压实顺序、碾压温度、速度及遍数;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的准备阶段,原材料的质量检查应当是质量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因为原材料的质量是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的根本因素。在这阶段应当对选定的石料、矿粉、沥青按照规范进行质量检查,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坚决不允许使用。同时,对石料、矿粉的选定还须考虑到采石场的产量,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具有大规模、机械化施工的特点,日生产量大,如果因为原材料的供应不足而影响施工日进度,这实际也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造成影响。在此基础上方可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工作。而对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必须进行同步验证,需要强调的是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一经确认便不得随意更改,应严格按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确定的石料、油石比、级配生产施工。 2基层表面的清理与检查 2.1 清洁 施工前用扫帚等工具清扫路面基层表面,要达到干燥、清洁、无松散石料。对局部被水泥等杂物污染并冲刷不掉的路面污染物应用人工将其凿除。 2.2检查路面基层的高程和平整度 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 ),路面基层的纵断高程和平整度若不符合要求应制订处理方案,报审批。 (1)若二灰碎石局部松散,凹凸不平可凿除后用素混凝土填平; 2)若路面基层纵断面高程超过设计标准,应进行纵断高程调整;

3)若横坡超过设计要求,应按0.1%渐变设过渡段调整。 2.3沥青下承层的质量检验 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 )对下承层的外观与内在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对局部缺陷(如严重离析、开裂等),应按规定修复补救,并将缺陷及修复情况整理存档备案。 3施工人员 成立项目经理部,严密组织,加强管理,保证质量,每道工序、每个施工环节都 应当配备专门人员负责,在这里尤其应当强调在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中,施工经验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是很关键的,因此我们一贯强调施工和管理人 员技能及经验的积累,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决不随意调换施工骨干人员,以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连续性与质量的可靠性。 4试铺段施工 在进行大规模施工之前,应当用正常施工所需采用的全部设备,按照技术规范要 求,在严密的监督和质量控制下进行试铺,试铺段长度200?500m并通过试铺解 决以下问题: (1)进行生产配合比验证,确定标准生产配合比; (2)确定摊铺机的操作方式,包括摊铺温度、速度、振动振捣强度、自动找平方式; (3)选择压实机具,确定碾压组合、压实顺序、碾压温度、速度及遍数; (4)确定松铺系数; (5)确定施工产量及每天作业段长度; 6)横向工作缝的处理方法; 7)做出试铺段试铺总结,报监理审批后作为正式开工的依据 5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5.1 沥青混合料拌制

GTM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GTM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作者:瑞梅 摘要:GTM沥青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路面结构,文章以唐高速公路的路面工程为例,重点总 结了GTM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 关键词:GTM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Abstract:GTM is a new type of asphalt concrete road structure, the article by Cao Tang Hebei Expressway road project as an example, summed up the focus of GTM asphalt pavement construction in the process of quality control methods. Key words:GTM asphalt concrete;construction process;quality control 沥青路面的车辙、水损害等早期病害是公路建设中困扰多年的问题,而应用GTM设计的沥青混凝土是解决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有效方法。GTM设计的沥青混凝土密度较高,用油量较马歇尔设计方法要低。GTM法采用旋转揉搓压力成型,克服了马歇尔制件、垂直、击实的不足,较好地应用了仿真学,较真实地模拟路面材料实际受力状况和预测材料到服务期限末的应力应变力学性质,从而减少或避免路面材料的早期破坏。GTM成型时试件被压实到了最终使用状态,与马歇尔成型的试件相比,GTM试件密度大,空隙率和矿料间隙率低,设计沥青 用量少,能最大限度地防止沥青路面产生车辙。 下面以唐高速公路路面工程为例予以说明。 1 材料要求 1.1 粗集料 (1)粗集料应该选用坚硬、无风化、表面粗糙洁净的石料。其技术指标应满足规要求。 (2)粗集料的粒径规格宜符合沥青面层用粗集料规格的要求。 1.2 细集料 (1)细集料包括天然砂、机制砂、石屑。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组成,其质量应符合规要求。细集料的洁净程度:天然砂、机制砂以砂当量表示。 (2)改性沥青面层所有细集料全部采用石灰岩机制砂,机制砂制备必须采用石灰岩碎石磨制,不得使用石料破碎过程中表面剥落的石屑代替或磨制机制砂。石屑、天然砂、机制砂级配围宜符合要求。 1.3 填料 (1)填料必须采用碱性石料磨细的矿粉,为了增加沥青与矿料之间的黏附性,用硬质岩做改性沥青面层时掺加2%的消石灰代替部分填料。 (2)矿粉应干燥、清净、无结块,其质量应符合要求。 (3)回收粉尘必须全部废弃,不得使用回收粉尘代替矿粉。 1.4 沥青 (1)改性沥青面层采用SBS改性沥青,沥青碎石层与普通沥青面层采用重交道路AH-70 石油沥青。 (2)AH-70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规定。 2 配合比组成设计 2.1 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十二五”期间,我市公路建设进入又一个高峰期,如果采用相应的施工技术,加强施工质量控制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工作。本文结合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情况,针对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标签: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在当前公路工程路面的类型中,沥青路面较传统混凝土路面有耐磨性提升、振动小,噪音低,行车舒适度高,施工及其养护维修简易、快速等特点,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虽然公路沥青路面有很多优势特征,但是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所要求的技术不达标、各项质量控制指标不到位,很容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进程,加大维护难度,进而使公路沥青的质量和性能优势大打折扣。因此,有必要对公路沥青施工质量控制进行问题和策略的研讨和研究。 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分析 (1)保障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效果 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是整个公路施工管理工作的基础,没有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就会使公路路面施工缺乏安全保障。符合生产要求的施工技术以及合理有效的施工质量控制流程能够在施工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找出问题的所在并加以弥补,保障沥青公路路面的施工效果。 (2)提高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保证依赖于专业的施工技术运用以及科学合理的施工质量控制管理,一方面专业的施工技术是公路沥青路面工程质量的技术保障,在正确施工技术的使用前提下,通过施工管理的科学安排以及路面施工资源的优化配置,使每项施工的步骤都能够按照计划顺利完成,从而确保施工队伍的整体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另一方面,在公路沥青路面质量控制管理中,只有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严格按照指标和业务流程进行施工作业,避免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严重失误,就能够为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提供制度管理保障。 (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延伸意义 高质量的路面施工不仅对沥青公路路面的寿命和性能有严格的要求,还需要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过程中确保各项资源得到更加充分地利用和发挥,以此来为高质量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工作提供保障,确保沥青路面性能的正常发挥,最终实现该路段交通运输安全系数的提升,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保证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保证措施 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准备阶段,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应当是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对选定的石粉、矿粉、沥青按照规范进行质量检查,对于不符合的原材料坚决不允许使用,同时,对石料、矿粉的选定还经考虑到菜石场的生产量。在此基础上方可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的设计工作,而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必须进行同步验证,需要强调的是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应严格按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的确定的石料、油石比、级配生产施工。 2基层表面清理与检验 (1)清洁 施工前用扫帚等工具清扫路面基层表面,要达到干燥、清洁、无松散石料、灰尘与杂物,清理宽度应至摊铺沥青混凝土面层边缘以外至少30cm,对局部被水泥等杂物污染并冲刷不 掉的路面污染物应用人工将其凿除。 (2)检查里面基层的高程和平整度 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071-98)路面基层的纵断高程和平整度若不符合要求应制订处理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①若二灰石局部松散,凹凸不平可凿除后用素混凝土填平; ②若路面基层纵断面高程超过设计标准,应进行纵断面高程调整; ③横坡超过设计要求,应按0.1%渐变过度段调整。 (3)沥青下承层的质量检验 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071-98)对下承层的外观与内在质量进行全面检验,对局部缺陷(如严重离析、开裂等),应按规定修复补救,并将缺陷及修复的情况整理存档备案。 3、施工人员 成立项目经理部,严密组织,加强管理,保证质量,每道工序,每个施工环节都应当配备专门人员负责,施工过程中决不随意调换施工骨干,以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连续性与质量的可靠性。 4、试铺段施工 (1)在进行大规模施工前,应当用正常施工所需采用的全部设备,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在

浅谈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浅谈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18-10-29T11:45:00.61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作者:黄勇[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出行的安全性、舒适性、快速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广东筑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摘要:在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中,最主要的两种运输方式就是公路运输以及铁路运输,保证其工程质量也就成为必要任务。在公路工程结构中,沥青路面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其对整个工程质量都有重要影响,决定了公路工程质量的优劣。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对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从而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使公路工程能够真正发挥出其有效作用。文章结合多年的施工经验,就沥青混 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谈谈几点体会,以供交流。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出行的安全性、舒适性、快速性有了更高的要求。沥青混凝土路面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具有更安全、更舒适、噪音低、维护方便等诸多优势,而广泛应用。随着沥青材料的不断更新、施工机械的不断改进、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优势更为显著。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发展至今已经相当成熟,但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问题也屡见不鲜,对工程进度、经济效益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若处理不当甚至会影响到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及行车安全。以下笔者从材料质量控制、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控制这几个方面就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进行阐述。 1、材料质量控制所有原材料进场后都必须按照要求进行检验,质量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用,不得以材料供应方提供的质量检测报告为准。沥青混凝土所用的材料主要有沥青、粗细集料、矿粉等。沥青应该具备良好的粘结性、感温性、耐久性、塑性、安全性。沥青进场入罐前必须对其进行检验,确保其各项质量技术指标符合要求。沥青拌合料的集料最好是就地取材,从当地开采优质的矿料。碎石必须干燥、洁净、表面粗糙,且其级配必须符合规范要求。碎石的表观相对密度、压碎值、洛杉矶磨耗损失、吸水率、针片状颗粒含量等指标都必须符合规范要求。细集料通常采用洁净、无风化、无杂质的河沙,其质量也应该符合规范要求。沥青拌合料所用石粉必须由憎水性石材磨制而成,矿粉必须洁净不得含有泥土,其塑性指数、加热安定性、亲水系数、表观密度等指标也必须符合规范要求。所有原材料进场后,必须按要求进行存放。沥青必须按照不同的品种、不同的标号分别储存,且储存温度应该控制在130℃~170℃,并且做好防水措施。粗细骨料、矿粉应该分类、分档存放于料场内,存料区必须搭设防雨棚,确保其干燥。存料场地面必须硬化,材料应该覆盖,以免污染。 2、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设计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对沥青立面的质量有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要想控制好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必须做好配合比设计。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通常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即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设计文件、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在实验室采用实际使用的各种原材料,通过试验确定一个最佳油石比及各种集料的使用比例、密度等,并以之作为目标配合比,以供试拌用。施工配合比设计关系到目标配合比能否在实际施工中得以实现,该阶段通过实验室试验及试拌取样试验来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与目标配合比设计的结果的差值应该控制在±0.2%以内。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也就是根据生产配合比设计结果进行试验路段的铺筑,并取样进行一系列的试验,获取松铺系数、最佳摊铺温度、碾压机械组合、碾压遍数等施工参数,并进行总结、分析、调整、改进,为正式摊铺提供依据。沥青混凝土配合比一旦确定便不得随意改动。若原材料发生变化,应该及时进行调整,确保沥青混合料的质量。 3、施工工艺控制3.1 施工准备 充足的准备工作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保障。沥青路面施工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技术准备、人员组织准备、机械设备准备、测量准备、下卧层准备等工作。具体主要做好如下工作:①沥青路面施工前基层必须验收合格;并且将基层顶面打扫干净,然后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撒铺透层与封层。②施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应该组织召开技术交底会,将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技术指标、施工安全注意事项、环保措施等内容交代清楚。③施工前测量人员应该恢复中线,并设置好水平测量点,以便控制路面的标高、线性。④施工前应该准备足够的施工机械,并对其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工作性能良好,特别是不得出现漏油现象,以免腐蚀沥青路面。 3.2 沥青混合料的拌合质量控制按照事先确定的配合比进行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各中材料的计量必须准确,沥青与集料必须拌合均匀,充分包裹。另外,必须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一般普通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在160℃左右,改性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宜控制在170℃左右。当混合料的温度超出规范允许值时必须报废处理。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时间也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主要是以沥青均匀包裹集料为准。新拌合的沥青混合料应该无花白料、色泽乌亮均匀、其各项技术指标都满足规范要求。 3.3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质量控制摊铺是沥青混泥土路面施工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道工序,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首先应该根据试验路段的施工总结选用合适的摊铺机械及摊铺工艺。通常采用两台摊铺机配合进行摊铺,两台摊铺机应该前后错开10~20m,两幅间应该保证有3~6cm的重合搭接,搭接线应该要与车轮迹错开。开始摊铺之前的半小时到一小时就应该将熨平板预热,其温度应该大于100℃。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应该缓慢匀速、连续不断进行,严禁突然变速或者停顿,摊铺速度应该控制在2~6m/min。在摊铺过程中若发现离析、波浪、拖痕时应该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及时消除。 3.4 碾压质量控制

沥青路面施工控制点

沥青面层施工质量控制点 1、沥青面层施工前,应对下承层进行清理,清除浮土和杂物,用钢刷清除泥块,保持工作面整洁。下面层施工前应检测下承层标高,计算挂线数据,以确保摊铺高程。挂线数据必须提前一天计算出,避免因无挂线数据影响摊铺连续性。 3、拌和开始后,立即对混合料进行筛分试验,调整级配,做抽提试验,保证油石比符合设计要求,以确保混合料质量。 5、料车运输过程中应采用两层篷布、一层棉被覆盖,并且覆盖严实,保证混合料质量。 6、在装料时,汽车要前后移动,避免形成锥体引起集料离析。料车行驶过程中应保持平稳,避免颠簸造成混合料离析。 7、运输车运送至现场后应由专人指挥倒车,在距摊铺机约30—40cm时停车,挂空挡,由摊铺机推动前行,严禁运输车撞摊铺机。 8、运输车卸料起斗不能一次到位,应分两次起斗,以避免离析。 摊铺机调整 1)熨平板宽度调整,应结合摊铺的宽度进行调整,必须相应调整分料螺旋器和振捣梁,并检查熨平板平直度和整体刚度。注意调整时对摊铺机体身左右对称,保持行走平衡,还应考虑上下层纵向接缝应错开30cm以上;为便于摊铺时机械转向,熨平板应与路缘石或边沟之间预留10cm以上间距。 2)熨平拱度调整,是在宽度调整之后进行,使用拱度调整机构调整。调好拱度应进行摊铺校验,拱度调整时考虑熨平板两端的挠度变形。 3)摊铺厚度和熨平板初始工作迎角调整 将摊铺机停置摊铺起点平整处,抬起熨平板把与摊铺厚度等厚的垫木,(与熨平板沿道路纵向尺寸相同)分别置于熨平板两端的下面,操纵升降油缸,放下熨平板并使升降油缸处于浮动状态,然后将左右两只厚度调节螺旋杆调制使熨平板完全以自重落到板垫块上,并使厚度调节器处于微量间隙的中间位置。 在熨平板厚度位置调妥后,再次调整初始工作迎角,即旋动调节螺杆,使熨平板前缘抬高,形成初始工作角。 当摊铺厚度一定时,应准确记录当天完工时的倾角标尺位置,以便次日按同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doc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摘要:公路建设直接关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随着公路建设水平的提高,沥青路面的应用越来越多,其质量问题更受重视。影响沥青路面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文章结合实例,从原材料选择、混合料配置及碾压施工几个关键点对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碾压;混合比;公路建设文献标识码:A “要想富,先修路”,公路建设直接关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沥青路面在当前公路建设中应用最广,主要由沥青结合料和矿物质材料组成,可提高路面的平整度、耐水性和耐久性,减少行车对路面的损害。沥青路面施工要经历多个环节,存在诸多变动因素,尤其是一些细节,若有忽视极易影响最终工程质量,所以应加强此方面的注意。 1 实际案例分析 2 原材料的选择及质量控制 2.1 概述 与普通路面相比,沥青路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良好的水稳定性、耐疲劳性以及低温抗裂性和高温稳定性。原材料的质量对路面影响甚大,如果沥青材料不具备极佳的高温性能或矿物质材料中含泥量较多,会对混合料的综合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国内很多沥青公路耐久性较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原材料质量无疑是第一要素。随着建设项目数量的增多,原材料供应日益紧张,偷工减料等行为时有发生,所以必须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 2.2 沥青材料

该工程的上面层采用的是SBS现场改性沥青,存在极大的变异性;下面层则使用韩国SK-70石油沥青,质量较为稳定。为保证工程质量,对其延度、软化度和针入度三项指标做了认真测试,并根据要求加以适当调整。 影响沥青材料指标的因素有很多,如生产原材料的品质,所以在采购时务必要重视原油资源;常用的生产工艺有氧化法、调配法、蒸馏法、溶剂脱沥青法等,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沥青最终性能有着不同影响;运输和储存条件同样会影响到沥青性能,工程使用的是改性沥青,存储时间过长极易引起检测指标变异;另外,试验过程中的设备精度、环境条件、试验人员自身素质等因素都可能会出现偏差,从而导致沥青指标的变异。 为避免出现以上问题,需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如建立健全合理的原材料采购制度;原油品种来源地尽量固定,稠油资源质量要高;不断更新生产工艺;改善运输条件,确保运输途中不会引起沥青的质变;储存时放置在专业存储罐内,为避免出现分层、离析等,应配置有相应的搅拌设备;完善检验制度,加大监督力度,尽量达到全面的质量控制,展开多指标、多层次的检验。 2.3 集料选择 集料的合成级配及含泥量是沥青混合物的主要影响因素。在级配方面,加工破碎机为所用机械,其振动筛筛孔的间距不能过大或过小,否则会影响集料的通过率,进而影响到级配,而生产过程中,如果筛网材质较差,很容易被磨损,所以应提高筛网强度;破碎机产量有限,在长期高产量的运行下,承受的负荷越来越大,以至于集料形状发生变化,破坏级配的稳定性另外,料源和取样方式也是主要影响因素。 因此,要保证级配的稳定,首先要使用适宜的破碎设备;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74812

德商路聊城至范县段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一、原材料质量控制 1、本项目下面层使用的沥青为A70号道路石油沥青,其技术指标均需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相关技术指标要求。在使用期间,储存温度控制在130℃-170℃。 2、沥青大碎石柔性基层采用MAC70号改性沥青,中、上面层采用SBS改性沥青,储存过程中改性沥青罐中加设搅拌设备并进行搅拌,使用前改性沥青须搅拌均匀。施工过程中定期取样检验产品质量,发现变异等质量不符要求的改性沥青不得使用。 3、本项目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为机扎碎石,细集料采用机制砂,填料采用石灰岩经磨细得到的矿粉,为了提高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矿粉中加入25%左右的生石灰粉;沥青大碎石用填料全部采用生石灰粉。材料须确保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耗性,其质量均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要求。 4、所有原材料均在施工前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掌握材料生产厂家的质量、产量、价格和运输条件,提出采购方案。由材料、试验与监理人员共同到现场做全面了解,同时取样检验,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5、材料进场前按规范要求的频率进行自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合格材料严禁进场,已进场的不合格材料清除出场。自检合格的材料及时报监理工程师抽检,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

6、做好进场材料的管理,按品种和规格分别存放,严禁混料和混堆,材料分层水平堆放,控制堆放时的离析。 7、严格控制材料采购数量,按照材料使用计划平衡进料,随时掌握材料采购和消耗动态,做到筹措、供应及时。 二、混合料拌和 1、拌和机开盘前操作人员首先检查油路管线及仪表是否正常,试验室向拌和楼提供配合比通知单,每天开始时,先干拌2-3锅集料来提高混合料的温度。混合料拌和时间以使所有颗粒全部覆裹沥青结合料,沥青混合料拌和均匀为度,每盘拌和时间为45s,其中干拌时间为5s,拌和过程中严格控制拌和时间,防止沥青老化。 2、拌和的混合料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粗集料分离现象,不符合要求时予以废弃。 3、沥青混合料在拌和厂运料车上取样,进行矿料级配、沥青用量和沥青混合料性能的检测,矿料级配波动不能超出设计及规范要求的相关级配范围。 4、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合料级配以试验段得到的标准级配进行控制,即在试验段经过多次抽提筛分得到的级配平均值。并以每天抽提筛分结果为准,每天取样至少两次,取平均值作为评定值。 5、经批复确定的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并按照确定的配合比控制所用材料的使用数量,上料时要垂直取料,以利于材料的混合,减少离析现象。每天施工结束后,用拌和站打印的各料数量,以总量控制,以各仓用量及各仓级配计算平均施工级配、油石比和抽提结果相比较,及时掌握级配动态,确保施工质量。

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原材料控制方法

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原材料控制方法 王永康、吴晓东、翟光宾 摘要:沥青砼原材料的质量及级配组成对沥青砼路面的正常使用和寿命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为了保证沥青砼路面在设计标准内的正常使用# 就必须在原材 料的选择与检验# 沥青砼配合比的设计及沥青路面施工三方面积极探讨和 研究,以寻求最佳的方案。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 公路和城市道路的交通量及车辆荷载都明显增大! 极易导致沥青路面形成渠化现象! 这就对道路的使用性能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 沥青砼路面材料中的沥青对温度和应力比较敏感! 在风吹、日晒、雨淋和冰冻的自然气候下,当受到干与湿、冷与热周而复始的作用时,就会逐渐老化、变脆;在汽车轮胎的冲击、摩擦和扭摆的作用下,也会逐渐产生不可恢复的变形。逐渐形成深深的车辙。因此,为了保证沥青砼路面在设计标准内的正常使用! 就必须在原材料的选择与检验,沥青砼配合比的设计及沥青路面施工三方面积极探讨和研究! 以寻求最佳的方案。 沥青混合料用原材料按现行标准及施工实际情况主要分为沥青、碎石(粗集料)、(细集料)、填料等四种成分,下面就如何提高沥青砼路面的使用寿命对这四种成分分别进行叙述和分析。 一、沥青 一种有机胶凝材料,它是由一些极其复杂的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及其与非金属的衍生物所组成的混合物。沥青品质对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成品质量极为重要,特别是高等级公路,必须采用符合本地区气候特点要求的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同时选用沥青标号应符合GB50092-9《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规定和设计要求。当有二种以上沥青材料时,应选用含蜡量低、低温延度高的沥青材料,含蜡量高,会降低沥青延度降低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和高温稳定性。 目前,一般采用改性沥青来应对交通量日益增长、汽车轴载不断增加的状 况。改性沥青具有高温稳定性好、耐低温、抗疲劳能力强的特点,可以使铺筑的沥青砼获得更好的路用性能。 改性沥青为基质沥青与一种或数种改性剂通过适当的加工形成的沥青混合物。 改性沥青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必须符合JTJ036- 98 《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的技术要求,其应具有如下特点: 1.提高沥青的高温劲度及其高温稳定性,提高路面抗车辙能力,减少拥包的

沥青路面施工控制

沥青路面施工控制 发表时间:2010-11-17T11:14:55.880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年6月下旬刊供稿作者:喻涛 [导读] 先将贯入层覆盖细砂及杂质清除干净,保证拌合层与底层粘结效果。如出现局部油层脱落的地方,应先处理完善。 喻涛(贵州省遵义公路管理局) 摘要:沥青路面上拌下贯在县乡公路改造中广泛运用,要严格控制各施工环节,确保质量。 关键词:沥青路面上拌下贯质量控制 引言 随着我省公路建设的发展,沥青路面已被广泛地应用到县乡公路中。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行车舒适、耐磨抗滑性能好、噪音小、施工周期短及维修简便等优点。常见沥青面层有:沥青表面处治路面、沥青贯入式路面、沥青上拌下贯式路面、沥青混合料路面、抗滑表面层等几种。 沥青上拌下贯式路面在县乡油路改建工程中被运用得最为广泛,它的特点是耐用、工程造价较低;施工及维修方便、噪音小、行车舒适,高级、次高级、中级路面都适用等优点。经过多年来的实践、结合贵州的气候、地形及交通量的有关数据,沥青上拌下贯式路面比较适合我省县乡道路的发展。本文通过对铜修线油路改建工程,阐述沥青上拌下贯式路面施工控制技术。 1 工程概况 某油路改建工程K278+000~K283+000段路基设计宽度为7.5m,为三级公路技术标准,沥青路面设计厚度为35mm,其中贯入式层沥青路面厚度为20mm,上拌层厚度为15mm。 沥青上拌下贯式路面施工工序:备料一抹路缘带一整修和清扫基层一洒粘层沥青一铺撒主层集料一洒主层沥青一铺撒封面集料一碾压一初期养护一清扫贯入式面层和放样一摊铺沥青混合料一碾压一接缝处理。 2 沥青路面施工 2.1 2cm下贯式沥青路面施工 在进行铺油前,首先要对级配碎石路面基层进行压实度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其次将级配碎石基层表面的杂质清除干净,并使主骨料露出2~4mm,(铺洒粘层油,沥青用量控制在0.8kg/m2左右最佳,油温控制在160~180℃较好,不允许在雨天和低于5℃气温下进行作业)。粘层油必须喷洒均匀,在喷洒粘层油后立即组织人员铺洒碎石,人工找平,铺洒碎石厚度必须均匀,每铺完一段路面用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时重叠1/3轮宽,碾压速度均匀,且直至粗集料嵌挤稳定,无明显轮迹为止。随时检测铺筑厚度、平整度、路拱横坡度。接着按排油车洒下贯式层沥青油,沥青用量采用《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规定,在2.0~3.2kg/m2之间,严格控制油石比,如油石比过大,高温稳定性差,易产生车撤、波浪、拥抱、翻油。如油石比过小,则混合料孔隙大,起不到密封作用,低温抗裂性差,结构层松散,易出现网状病害、易脱落,严重的会形成坑槽。所以在进行喷洒下贯层时,必须均匀渗透到位,直到碎石被沥青包裹粘结为止。下贯层完成后,铺洒嵌缝料,再用压路机碾压2~4遍,方可放车通行,车速控制在10km/h,防止过往车辆紧急刹车以免把面层损坏,待油温降到常温时且混合料稳定后,再取消限速标志。 2.2 1.5cm沥青拌合层施工 2.2.1 施工前准备 先将贯入层覆盖细砂及杂质清除干净,保证拌合层与底层粘结效果。如出现局部油层脱落的地方,应先处理完善。 2.2.2 混合料拌合 采用SLHB-20移动间歇式沥青混凝士拌合机进行混合烂拌合,并严格控制拌合时间、沥青用量(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一般控制在4.5~5.0%)和温度,定期对拌合机的计量和拌合温度进行校核使混合料符合规范。 2.2.3 混合料的运输 根据拦合机的生产能力和运至工作现场的距离,来确定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应加盖油布,以防混合料表面降温过快结成硬块,运抵工地后,应严格检查混合料的温度,合格后方可下料摊铺。 2.2.4 混合料的摊铺及压实 摊铺前烫平板必须预热,检查振动板的拱度,并预热接缝的原铺层后方可起步行驶,必须保证摊铺机匀速、连续、不间段地摊铺,确保其厚度、平整度和密实度等要求,每铺好一段应及时碾压,碾压时应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由外侧向路中方向”的原则,待温度降至50℃方可放行通车。 2.2.5 接缝 纵向接缝必须在先铺的沥青混合料一边铺筑整齐时待后半幅摊铺前先涂抹粘层油后用细集料接缝进行压实。如发现局部衔接有崩壳等现象,应立即切割,清洗接缝后涂抹粘层油,在新补混合料进行碾压、横向接缝施工完毕,混合料未冷却前,完成切割工作。切割范围应用3m直尺检测,保证平整度及厚度,新混合料摊铺前清洗接缝,涂抹粘层油,接缝处应及时碾压处理。 3 施工中应注意事项 3.1 材料的控制 材料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优劣,因此控制好工程质量,首先应从材料方面着手。由于我省属温和地区,一般采用普通道路石油沥青A-100,对沥青应做三大指标试验,即沥青的针入度(25℃,100kg,5s)(0.1mm)为125,延度(5cm/min,15℃)为103cm,软化点为40℃。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场。碎石粗集料性能对混合料的性能起着决定作用,压碎值应控制在20%以内,针片状碎石应控制在15%以内,且具有较好的韧性的优质石料;细集料通常采用高强材料制作的机制砂,要求其具有良好的棱角性和坚韧性,严格控制其含泥量;无风化、无杂质、有适当的级配,与沥青的包裹粘附性好;在选材时试验要达到4级以上,防止在行车荷载作用下变形。 3.2 平整度的控制 路面平整度是评定路面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它关系到行车舒适、安全和路面美观,以及路面所受冲击力的大小等。影响路面平整度的主要有施工工艺、材料配合比、自然条件等因素;所以在施工时除严格控制好材料的配合比外,同时对每个桩号的同一横断面进行控制,测出标高并标注,直到路面平整度达到设计要求为止;然后再进行拌合层机械的摊铺,同时注意随时检查摊铺碾压后的平整度直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