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习题(含答案)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习题(含答案)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习题(含答案)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习题(含答案)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2小题,共34.0分)

读图“西气东输线路图”,完成题目。

1. 西气东输线路不经过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2. 西气东输工程

A. 缓解了新疆能源紧张问题

B. 带动了新疆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C. 可把上海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D. 加剧了上海的大气污染

新疆喀什地区的疏勒县是东营的对口援建城市,暑假期间东营的小琦到新疆看望援疆的爸爸。结合图,回答22~23题。

3. 小琦到喀什后,发现这里的瓜果特别甜,你认为其原因是

A. 降水丰富,水分充足

B. 气温低,生长缓慢

C. 夏季日照充足,昼夜温差

D. 人

口稀

少,

环境

污染

4. 下列情景有可能是小琦在塔里木盆地游览时遇到:①一路上阴雨连绵②城市和人口

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上③盆地绿洲的用水主要来自天山和阿尔泰山的冰川融水

④在盆地内部看到许多大型油田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5. 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会严重破坏工程沿线的生态环境

B. 会缓解东部地区如皖.沪等地的能源短缺问题

C. 该工程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

D. 能增加当地的收入和就业机会

6. 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会严重破坏沿线的生态环境

B. 会缓解东部地区如安徽、上海等地的能源短缺问题

C. 该工程西起新疆,东到上海

D. 能增加当地的收入和就业机会

7. 塔里木盆地近些年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乱砍滥伐造成洪涝灾害频发。

A. 正确

B. 错误

8. 塔里木盆地农业生产最大的制约因素是

A. 热量

B. 光照

C. 水源

D. 技术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7~18题。

9. 对图中河流①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是我国最长的河流

B. 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C. 地处我国的外流区

D. 河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10. 对图示区域的地理环境描述错误的是

A. ②地位于我国最大的盆地内

B. ③是我国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气源地

C. ④城镇的大小与绿洲面积大小无

D. 本区地处我国内陆地区,远离海洋

11.

读图完成30、31题。

12.

关于左上图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 甲盆地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B. 乙盆地水分条件相对差

C. 邻国众多,便于开展边境贸易

D. 该区域广泛种植长绒棉

13.

右上图所示工程的修建方式,反应了当地

A. 渗漏严重

B. 结冰期长

C. 蒸发旺盛

D. 地势崎岖

新疆喀什地区的疏勒县是东营的对口援建城市,暑假期间东营的小琦到新疆看望援疆的爸爸。结合下图,回答21—22题

14. 小琦到喀什后,发现这里的瓜果特别甜,你认为其原因是

A. 降水丰富,水分充足

B. 气温低,生长缓慢

C. 夏季日照充足,昼夜温差

D. 人

口稀

少,

环境

污染

15. 下列情景有可能是小琦在塔里木盆地游览时遇到的,

①一路上阴雨连绵②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上③盆地绿洲的用水主要来自天山和阿尔泰山的冰川融水④在盆地内部看到许多大型油田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6. 在西气东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严格规定了28米宽的施工区域,尽量避免破坏地表植被,其主要目的是()

A. 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

B. 促进新疆经济发展

C. 降低施工成本

D. 增加当地财政收入

17. 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

A. 准噶尔盆地

B. 塔里木盆地

C. 柴达木盆地

D. 四川盆地

18. 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轮南东到上海,下列与该工程表述不符的是()

A. 增加了西部地区的财政收入

B. 加重了东部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

C. 增加了西部地区的就业机会

D. 改善了东部地区大气的环境质量

19. “西气东输”西气主要来源于是()

A. 西南云贵高原

B. 青海柴达木盆地

C. 西藏雅鲁藏布江谷地

D. 新疆塔里木盆地

20. 各区域之间要通过区域优势互补,达到共同可持续发展,下列工程最能充分体现是()

A. 西气东输

B. 青藏铁路

C. 长江三峡

D. “三北”防护林

21. 下列工程中,最直接有利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是

A. 南水北调

B. 北煤南运

C. 西气东输

D. 京沪高速铁路

22. 下列工程中,最直接有利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是

A. 南水北调

B. 北煤南运

C. 西气东输

D. 京沪高速铁路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23. 读图回答有关新疆的问题:

(1)新疆的地形被形象地称为“三山夹两盆”,其中的“三山”指的是A 山脉、C 山脉和E 山脉;“两盆”是指B 盆地和D 盆地。(2)D盆地的储量占全国陆上总储量的1/4左右,通过工程将这种资源运送到我国东部地区。(3)D盆地人口、城镇、交通线分布的特征是 A.盆地内部 B.山区 C.塔里木河沿岸 D.盆地边缘24. 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甲、乙)坎儿井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甲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河流:A是________河。山脉:B是________山脉。

(2)读图甲分析,新疆的地形分布特征是________。

(3)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该地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

(4)由图甲可知,我国西气东输工程是把________盆地的________天然气通过管道输往东

部,终点是________市,解决东部地区能源不足问题。

(5)读图乙,新疆塔里木盆地的人口、交通线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A.塔里木盆地的中部B.塔里木盆地的边缘山麓地带和绿洲

C.塔里木河两岸 D.塔里木盆地东部

(6)新疆的农产品品质优良特别甜的原因:________.

(7)读丁图,坎儿井的开凿为什么修暗渠而不修建明渠?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________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1)A阿尔泰山 C天山山脉【答案】

1. D

2. B

3. C

4.

D 5. A

6. A

7. B

8. C

9.

B 10. C

11. 12. B 13. C

14. C 15. D

16. A 17. B 18. B

19. D 20. A

21. C 22. C

23.

E昆仑山B准噶尔盆地D塔里木盆地

(2)天然气西气东输

(3)D

24.

(1)塔里木昆仑山

(2)三山夹两盆地

(3)干旱

(4)塔里木盆地轮南上海

(5)B

(6)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日照充足,利于棉花生长和采摘。

(7)坎儿井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灌溉。

25.

塔克拉玛干沙漠

【解析】

1 — 2.

本题主要考查西气东输工程所经过的地区。“西气东输”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全线采用自动化控制,供气范围覆盖中原、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西起新疆塔里木轮南油气田,东西横贯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等9个省区,全长4200千米。西气东输线路经过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根据题意,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西气东输对西部开发的好处是:开发能源,增加就业,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发展经济,带动了新疆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B正确,C错误;西气东输工程的建成给我国东部地区带来的主要好处是:能够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对于东部地区的环境改善十分有益,A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B。

3 — 4.

本题考查我国喀什的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我国西北地区的瓜果较甜,因为夏季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水果糖分的积累。故选C。

本题考查塔里木盆地相关知识点。小琦在塔里木盆地游览时遇到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上,此地水源湘桂较为丰富,盆地绿洲的用水主要来自昆仑山的冰川融水。在盆地内油气资源丰富,可以看到许多大型油田。西北内陆不可能阴雨连绵。故选D。

5.

本题考查“西气东输”工程的相关知识。西气东输工程不会严重破坏沿岸的生态环境,叙述错误,A符合题意;西气东输工程会缓解东部地区如安徽、上海等地的能源短缺,叙述正确,B不符合题意;西气东输工程会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叙述正确,C不符合题意;西气东输工程能增加当地的收入和就业机会,叙述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A。

6.

本题考查西气东输工程的概况。西气东输工程属于管道运输,在设施过程中,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不会严重破坏沿岸的生态环境;西气东输工程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东至上海,该工程实施的意义是调整了我国的能源结构,增加了当地的收入和就业机会,也大大会缓解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短缺状况。故选A。

7.

本题主要考查近些年来塔里木盆地日益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沙漠化问题是塔里木盆地区面临的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是长期制约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不断增加,人为不合理的经营活动不断增多,大面积的森林被砍伐,天然植被遭到破坏,大大降低其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人为地毁草毁林,过度开垦,不合理的耕地利用方式,破坏了脆弱的生态平衡,诱发了沙化的潜在因素,使沙化耕地大量出现。因此,此题说法错误。故选B。

8.

本题考查塔里木盆地的相关知识,掌握我国降水的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塔里木盆地地处内陆,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本区河流稀少,且大多数是内流河。总的来说,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水源条件成为制约塔里木盆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故ABD不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9 — 10.

本题考查塔里木河的水文特征,难度较小。读图可知,该区域主要是塔里木盆地,那里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图中河流①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地处内流区,水源主要来自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属于季节性河流。而我国最长的河流是长江。所以,ACD错误,B正确。故选B。

本题考查塔里木盆地的地理环境,难度较小。

A.图中②是塔里木盆地,在新疆南部,面积约53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西气东输工程将铺设两条直径1.5米的主干输气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的

③塔北轮南气田,往东直通南京、上海,成为横贯中国的能源大动脉,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新疆气候干旱,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地带,依靠高山冰雪融水的灌溉,分布着较多的绿洲农业区,新疆的城市、人口和交通主要分布在这里,所以绿洲面积大小决定着城镇的大小,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塔里木盆地地处我国内陆地区,远离海洋,降水稀少,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

12 — 13.

本题考查新疆的概况。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为新疆,甲盆地为塔里木盆地,乙盆地为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A正确;准

噶尔盆地水分条件相对较好,盆地西部有缺口,利于较湿润的气流侵入,B 错误;新疆邻国众多,便于开展边境贸易,C正确;新疆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种植长绒棉,D正确。故选B。

本题考查“坎儿井”工程。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普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坎儿井不因炎热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故选C。

14 — 15.

本题主要考查新疆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新疆的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强烈;气温昼夜温差大,作物消耗养料少,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的糖分积累,所以瓜果特别甜。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相关知识。①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故错误;②新疆气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发展农业,在天山山麓、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分布着较多的绿洲农业区,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这里,故正确;③塔里木盆地绿洲的用水主要来自天山和昆仑山的冰川融水,故错误;④塔里木盆地之中有一个一望无际的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沙漠地下蕴藏着相当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如今,有许多条公路深入大漠腹地,在沙漠中建成了我国新兴的石油工业基地,故正确。根据题意,故选D。

16.

本题考查的是西气东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措施。西气东输工程施工沿线(尤其是西北地区)降水稀少,生态环境脆弱,因此,严格规定了施工范围,并保护植被,回收处理废弃物等,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在西气东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严格规定了28米宽的施工区域,尽量避免破坏地表植被,与促进新疆经济发展、增加当地财政收入无关,增加了施工成本,故排除BCD。故选A。

17.

此题考查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位置。塔里木盆地地处亚欧大陆内部,距海遥远,降水稀少,沙漠广布。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就位于塔里木盆地内。故选B。

18.

本题考查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理解解答即可。

A.西气东输工程增加了西部地区的财政收入,故A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对于东部地区的环境改善十分有益,故B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C.西气东输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故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西气东输工程改善了东部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故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9.

本题考查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新疆的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是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使得上海市也用上来自新疆的天然气,大大缓解了上海市的能源紧缺。故选D。

20.

本题主要考查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理解解答较有效。西气东输工程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东至上海,西气东输对于调整我国能源结构、促进环境状况改善具有重大意义。西气东输工程最能体现各区域之间要通过区域优势互补,达到共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故选A。

21.

本题考查西部地区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天然气资源开发、输气管道铺设、城市管道和工业利用等相关工程,西部地区蕴藏着22.4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资源,每年可向东部地区输气120亿立方米,最直接开发西部地区的资源,促进西部经济发展,C正确;南水北调、北煤南运、京沪高速铁路与西部关系不大,ABD错误。故选C。

22.

本题主要考查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天然气资源开发、输气管道铺设、城市管道和工业利用等相关工程。西部地区蕴藏着约22.4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资源,每年可向东部地区输气120亿立方米,西气东输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的轮南气田,往东直通南京、上海,成为横贯中国的能源大动脉。开发西部地区天然气资源,可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部经济发展,C正确。南水北调、北煤南运、京沪高速公路主要位于我国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影响不大,ABD错。故选C。

23.

本题考查新疆的相关知识点,熟记课本知识点读图后解答即可。新疆的地形被形象地称为“三山夹两盆”,其中的“三山”指的是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两盆指的是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盆地。本区河流稀少,且大多数是内流河。总的来说,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为西部大开发、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创造了条件,对推动和加快新疆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对东部地区的好处是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对东部地区环境改善十分有益。

(1)新疆的地形被形象地称为“三山夹两盆”,其中的“三山”指的是A 阿尔泰山、C天山和E昆仑山;两盆指的是B准噶尔盆地和D塔里木盆地盆地。

(2)新疆地处内陆,气候十分干旱,但油气资源十分丰富,D盆地的天然气储量占全国陆上总储量的1/4左右,通过西气东输工程将这种资源运送到我国东部地区。

(3)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发展农业,在天山山麓、河西走廊、宁夏平原以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依靠冰雪融水质

灌溉,分布着较多的绿洲农业区,人口、城镇和交通主要分布在这里。D盆地为塔里木盆地,其人口、城镇、交通线分布的特征是分布在盆地的边缘。故选D。

24.

本题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概况。

(1)根据AB所代表的地理事物,读图可知:河流A为塔里木河,山脉B为昆仑山。故填“塔里木、昆仑山”。

(2)新疆地形特点是: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盆地被高山环抱,俗喻“三山夹两盆”。北为阿尔泰山,南为昆仑山,天山横亘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尔盆地。故填“三山夹两盆地”。

(3)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少,该地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点是干旱。故填“干旱”。

(4)由图甲可知,我国西气东输工程是把塔里木盆地的轮南天然气通过管道输往东部,终点是上海市,解决东部地区能源不足问题。故填“塔里木盆地、轮南、上海”。

(5)读图乙,新疆塔里木盆地的人口、交通线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的边缘山麓地带和绿洲。这里水资源相对充足。故选B。

(6)新疆气候特征为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日照充足,利于棉花生长和采摘,这样的气候特征,光合作用强,有利于糖分的积累,瓜果甜。故新疆的农产品品质优良特别甜。故填“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日照充足,利于棉花生长和采摘”。

(7)坎儿井的开凿修暗渠使得坎儿井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灌溉。故填“坎儿井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灌溉”。

25.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熟练掌握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位置和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同时亦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故填“塔克拉玛干沙漠”。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第四单元第五课《干旱的宝地》第二节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第四单元第五课《干旱的宝地》第二节 《石油宝库》教学设计 雷鸿秋指导老师:刘志高一、课前系统 ㈠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 2-7 通过典型实例,比较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2、本课的教学地位和作用: 《石油宝库》是历史与社会七年级第四单元第五课《干旱的宝地》的第二个框题。本框教学介绍了波斯湾沿岸国家的石油开采、运输,了解了石油宝藏带来的现代化和隐忧,在前一框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体验了人们在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过程中,因地制宜的思想和创造精神。 ㈡学生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形象、直观思维能力优于抽象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图片、文字资料、视频资料等形式,让学生带着自身的感受去讨论、体验和参与教学过程。 学生对波斯湾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很感兴趣的。尤其对于波斯湾地区的石油开采,美伊战争等也有一定接触。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学生对波斯湾地区自然环境以及当地人民的生活情况了解甚少。 ㈢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案例学习,学会分析波斯湾沿岸干旱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石油资源带给该地区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能够学会利用各种图表信息来更理解海湾地区的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设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干旱地区的人们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来适应环境、改造环境,与干旱环境和谐共处的。感受到石油给因缺水而长期贫困落后的西亚各国带来的巨大改变,能结合时事表述石油的出现给西亚各国人民带来的困扰和隐忧,能认识到因地制宜的思想。 ㈣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西亚石油的输出路线以及它给西亚国家带来的巨大变化。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优质课教案 思源实验学校余春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塔里木盆地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2.能说明塔里木盆地自然环境对农业、城市、交通、资源开发带来的影响。 3.会分析西气东输对东、西部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相关资料分析塔里木盆地典型的自然环境。 2.运用相关资料分析塔里木盆地河流、绿洲、城市、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能说出主要的影响因素。 3.运用相关图文资料,学会描述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的学习,初步让学生体会到人与自然需要和谐共处,从而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2.通过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学习,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经济发展的大局观。 二、教学重难点 1.分析塔里木盆地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2.理解塔里木盆地资源开发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教学策略 本节课采用“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旨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体验自主学习和探究的乐趣,力求课堂的过程性与实效性并重。整堂课都是在设疑探疑中进行,且问题的设置是一环扣一环、层层递进地展开的,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清晰地感受到获得新知识成功感,同时也让他们获得了突破下一个问题的内在动力。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师在研读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的基础上,搜集相关的材料,制作出适合于初中学生学情的课件,以便教学活动的展开。 学生准备:提前查阅塔里木盆地的相关资料,准备好教材、地理图册等相关的学习工具。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从课题上能猜出今天要学习的重要内容是什么吗?有疑惑吗,为什么干旱的塔里木会是一块宝地呢?塔里木盆地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神奇的塔里木:树倒千年不腐(引出干旱);干旱盼望晴天(水源);死亡之海修路(油气);楼兰古国的消失(环保);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学习我们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二)新课探究 1.设疑自探:造成塔里木盆地极端干旱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个神奇现象: 师:在塔里木盆地,有这样一种树,它“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腐”,这是真的。它“生而一千年不死”,是由于它有顽强的生命;它“死而千年不倒”,是由于它有发达的根系;而它“倒而一千年不腐”是因为……(引而不发) 生:找出树木多年不腐烂的原因。(因为本节是在刚完成西北地区的学习之后进行的,学生可以很容易找出答案是因为干旱。)(课堂预设)师:造成塔里木盆地极端干旱的原因是什么?(分组探究) 学生借助资料分析探究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的原因,小组展示点评,教师归纳(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解疑),并引导学生阅读塔克拉玛干沙漠资料。 引导学生质疑:这样的环境下人们怎么样生活?进行下一环节探究。 【设计意图】由其他地方少见的胡杨树来引入,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胡杨树的三个“一千年”原因的探究,引出塔里木盆地干旱的气候进而探究其干旱的原因,最后介绍塔克拉玛干沙漠。 2.质疑再探:塔里木盆地的主要水源是什么? 展示塔里木盆地水果,引导学生质疑:气候如此干旱,要种出这么多可口的水果,水从哪儿来?

八年级地理第二节_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_(1)

第八章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1) 学习目标 1.了解塔里木盆地的位置、范围及自然环境特征。 2.了解塔里木盆地人口、城镇的分布特点。 学习重点 1.塔里木盆地的位置、范围及气候特点。 2.塔里木盆地人口、城镇的分布特点。 学习难点 塔里木盆地人口、城镇的分布特点。 自主学习 1.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南部,山脉和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的盆地。 2.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是沙漠。 3.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分布着星星点点的绿洲,它们的水源主要来自和。 合作探究 1.看教材图8.18,找出塔里木盆地的主要城镇,说出它们的分布特点。 2.讨论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交通线分布与水源,绿洲分布的关系。 3.看教材图8.18中有两条纵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猜测修建这两条公路的原因。 课堂检测 1.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 ( ) A.四川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吐鲁番盆地 D.准噶尔盆地 2.塔里木盆地主要位于 ( ) A.内蒙古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西藏自治区 D.青海省 3.塔里木盆地中绿洲的水源主要来自于 ( ) A.湖泊水 B.河流水 C.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 D.地下水 4.决定塔里木盆地绿洲分布的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水源 5.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A.塔里木河 B.伊犁河 C.长江 D.额尔齐斯河 6.我国最大的沙漠位于() A.准噶尔盆地 B.内蒙古高原 C.塔里木盆地 D.柴达木盆地 7.下列不能反映塔里木盆地干旱这一自然特征的是() A.多沙漠、戈壁 B.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C.农村、城镇、城市的分布多呈带状或点状 D.矿产资源很丰富 8.读新疆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

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 成都市第四十中学杜影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对西北地区有了一番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学习西 北地区的省内区域。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加深了学生对塔里木盆地的认识和 理解,是学生掌握了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了学生读图用图的 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析和认识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提高了学 生比较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源使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分析其干旱的 原因; 2、能够描述塔里木盆地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其 分布的因素,了解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 3、了解塔里木盆地丰富的油气资源及实施资源区域调配的原因,说出西气 东输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 1、塔里木盆地主要的自然特征及形成的原因; 2、塔里木盆地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四、教学难点: 1、塔里木盆地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西气东输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主要教法:谈话法、讨论法、讲述和讲解法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新课导入】欣赏图片《塔克拉玛干沙漠》 学生回忆四大盆地师:同学们,你知道刚刚的图片是哪个地方吗?(我国最大的沙 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它位于哪个盆地?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 干旱的宝地,认识塔里木盆地吧!P78

【新课讲解】 一、认识塔里木盆地 1、位置和范围: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新疆南部,天山山脉与昆仑 山脉之间。 塔里木盆地到底在哪儿?我们一起来了解它的位置和范围。(a. 展示中国政区图——西北地区、新疆南部;) (b. 展示塔里木地形图——天山山脉与昆仑山脉之间)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读图,提取相应的地理信息。 <承转>你认为塔里木盆地的自然景观有什么特点?(展示塔里木盆地景观图片) 2、自然环境: a.沙漠广布,多内流河; (展示塔里木盆地地形图——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原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周 围有高大山脉环抱。(展示我国年降水量图及图8.17)学生看图、填图、完成学案相关内容。 <承转>大家想一想,气候如此干旱的沙漠会有人居住吗?他们会选择在什么样的地方呢? 3.城镇、绿洲、交通线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展示图片—图8.18“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城镇和交通线的分布”、 提问: a.你能找出塔里木盆地的主要城镇和绿洲吗? b.城镇和绿洲主要分布在哪里? c.城镇和交通线为什么主要分布在水源充足的绿洲上?(小讨论) d. 为什么我们要在沙漠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修筑公路呢? (学生阅读P81阅读材料)——展示图片8.20沙漠图片学生根据图片自主探究城镇、交通线的分布与水源、绿洲的关系。 <承转>从刚才的材料我们了解到,沙漠公路的修建正是为了开发塔 里木盆地丰富的油气资源。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开发塔里木盆地吧! 二、开发塔里木盆地 展示图片——图8.19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分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原因。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五课《干旱的宝地》同步练习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19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五课《干 旱的宝地》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波斯湾地区被称为“世界石油宝库”,下列国家不属于波斯湾沿岸产油国的是() A. 科威特 B. 伊拉克 C. 委内瑞拉 D. 沙特阿拉伯 2.下图是某地区矿产与输出路线分布图。四条输出路线中,大致沿着东南→东→东北方向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中东地区水资源缺乏,有的国家甚至是无流国,关于水资源缺乏及其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区绝大部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B. 该区沙漠广布,植被稀少,篜发旺盛,气候干旱 C. 以色列先进的灌溉技术,使该国农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D. 沙特阿拉伯通过海水淡化来解决缺水问题 4.读中东图,中东地处“三洲五海”之地,其中地跨两个大洲的国家是() A. 土耳其、阿富汗 B. 土耳其、埃及 C. 埃及、阿富汗 D. 以色列、巴勒斯坦 5.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在帐篷里,穿着宽大的袍子,过着游牧生活,主要原因是()

A. 地处热带,是干旱地带 B. 气候湿热,帐篷利于防震 C. 雨水多,河流多 D. 多地震,帐篷利于防震 6.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卡塔尔2019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达111963美元,居世界首位.图4 为卡塔尔区域位置图,卡塔尔成为世界最富裕国家之一的主要优势资源是() A. 淡水 B. 石油 C. 森林 D. 铁矿 7.假如你来到以色列,不能感受到的情景是( ) A. 绿洲农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B. 收获的季节到了,田里翻滚着金黄色的稻浪 C. 成片的枣椰树 D. 大地遍布管道,公路旁蓝白色的输水管连接着无数滴灌系统 8.称为“工业的血液”的是( ) A. 煤 B. 天然气 C. 汽油 D. 石油 9.下列叙述,与西亚相符的是() A. 全年高温,降水丰沛 B. 地势低平,种植业发达 C. 能源矿产丰富 D. 交通便利,人口稠密 10.被称为欧洲人的“大花园”“大菜篮”的国家是( ) A. 荷兰 B. 法国 C. 新加坡 D. 以色列 二、综合题 11.读“中东石油外运航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中东地区的石油主要集中在________及其沿岸地区。 (2)A输往________;B输往________;C输往________。 (3)该地区的石油输往日本,其航线A经过的主要海峡有________、________。 (4)有一艘装有5万吨原油的油轮驶往欧洲西部。请你为其设计出一条最近便的运输航线。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

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学习目标 1.能够根据地图归纳塔里木盆地中人口、城镇的分布特点。 2.能够说出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3.能够以塔里木盆地为例,说明我国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有利条件及在开放过程中保护 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塔里木盆地中人口、城镇的分布特点;油气资源的开发 教学难点 塔里木盆地中人口、城镇的分布特点 教学用具PPT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用GE卫星地图展示塔里木盆地,导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 【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 自学课文,搜集信息,解决下列问题。(将重点内容在书上画记号) 一、认识塔里木盆地 1.位置范围:位于新疆南部,天山以南, 昆仑山以北, 2.地形:是我国最大的盆地 3.地貌:本区沙漠和戈壁广布,有我国 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在盆地 边缘和河流沿岸,分布着绿洲,它们 的水源来自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 4.气候特征:降水量在50㎜以下,是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 5.主要河流:塔里木河 二、开发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天然气储量占全国陆上天然气总储量的1/4。 为开发本区天然气资源,国家开展了西气东输工程。 塔里木盆地环境脆弱,在开发油气资源时,需要采取多种措施避免破坏环境,并加强绿洲的环境保护。 【预习反馈】(略) 【合作探究】 P80活动:认识塔里木盆地城镇、交通线的分布与自 然环境的关系。 1.主要城镇及分布特点 分布在绿洲上,沿塔里木盆地边缘呈环状分 布。 2.讨论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交通线分布与水 源、绿洲分布的关系。

城镇主要分布在有水的绿洲上,交通线串联起各座城镇,沿塔里木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 3.修建纵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的原因。 是为了开发利用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 P81活动:认识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发展的意义。 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为东西部地区带来的益处。 西部:(资源优势)油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增加西财政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东部:(市场优势)缓解能源短缺;改善环境质量。 西部地区的开发利用中,“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是如何体现的? 活动拓展: 涪陵页岩气田(焦石)、武陵山旅游开发中如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归纳小结】 【当堂检测】 地理填充图册P38~39 【课后反思】

第八章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

第八章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指出塔里木盆地的范围以及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征; 2. 能够根据地图归纳塔里木盆地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3. 了解西气东输,并能够说出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4. 了解我国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有利条件及在开发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的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通过课堂活动、练习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锻炼学生学习区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拓宽视野,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开放性的课堂设计,目的引导学生认识开发利用资源和能源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人地协调发展,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1. 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特征以及与人口、城镇、交通线分布的关系; 2. 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分析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图片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请一位同学阅读教材78页第一段。 提问:说起塔里木盆地,你们会想到什么? 学生:根据课前的预习,以及文字了解说出自己对塔里木盆地的印象。 教师:展示一些关于塔里木盆地沙漠、绿洲、城镇、油田、瓜果和民族风情的照片;这里既是一片荒凉也有着无限生机;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如今还是西部大开发的热土。目的增强学生对塔里木盆地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板书: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一、沙漠和戈壁广布 [讲授新课] 教师讲述:利用多媒体展示图8.16塔里木盆地的地形图,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在塔里木盆地里面有这一片茫茫沙海——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塔里木盆地是极端干旱的地区。 提问:下面请同学们小组间分析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特征,为什么如此干旱。 学生:根据地形图以及过去学习过的知识,思考、讨论并归纳,并让代表发表小组成果。教师指导并总结:结合图8.17了解塔里木盆地距离海洋远;地形方面,塔里木盆地周围有高大山脉环抱,因此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沙漠广布(板书)。 一、自然环境 1、海陆位置:距离海洋远 2、地形:盆地,周围山脉环保 过渡:由于干旱,塔里木盆地环境恶劣,那么这里是否有人类活动呢?好,其实这里是有人类活动的,那些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塔里木盆地城镇、交通线的分布于环境的关系。 提问:大家知道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分布在哪里吗?以及绿洲水源的来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人文地理第三单元第五课干旱的宝地练习题

1.亚洲西部的()地区,位于欧亚非三大洲连接地带,濒临阿拉伯海、红海和黑海。 2.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两条河路分别是()和()。 3.波斯湾地区生活着大大小小的()部落,20世纪人们在波斯湾发 现了储量丰富的()。 4.1960年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 拉决定成立()简称(OPEC)。 5.波斯湾的石油主要输往()、()、()和()地区。 6.石油为波斯湾地区带来了大量(),他们用来建设学校、完善医疗和住宅、发展现代农业,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7.但是波斯湾地区的石油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需要寻找新的经 济发展方式。 8.以色列位于亚洲西部,()的东南角。北部为()气候,南 部为()气候。以色列全国有近三分之二的土地是(),耕地 面积有限,水资源也十分匮乏。 9。以色列的主要河流是()河,以色列使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农业节水技术,扩大灌溉土地面积。 10.以色列保护水资源的开源措施: 11.以色列保护水资源的节流措施:。 12.枣椰树比其他植物更能忍受含盐分较高的水,树干可建房,树叶可以做燃料,果实()可以食用。 13.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色列进口低价值的()和(),集中力量 种植水果、蔬菜、棉花和花卉等附加值高的作物,并进行反季节生产。 14.以色列被称为欧洲人的“()”和“()”。 15.以色列人克服了降水少、土地贫瘠的不利条件,在沙漠中建起片片绿洲,是它跻身于()的行列。

1.亚洲西部的波斯湾地区,位于欧亚非三大洲连接地带,濒临阿拉伯海、红海 和黑海。 2.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两条河路分别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3.波斯湾地区生活着大大小小的阿拉伯部落,20世纪人们在波斯湾发现了储量 丰富的油田。 4.1960年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 拉决定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OPEC)。 5.波斯湾的石油主要输往西欧、北美、东亚和澳大利亚地区。 6.石油为波斯湾地区带来了大量财富,他们用来建设学校、完善医疗和住宅、 发展现代农业,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7.但是波斯湾地区的石油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需要寻找新的经 济发展方式。 8.以色列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的东南角。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南部为热带沙 漠气候。以色列全国有近三分之二的土地是沙漠,耕地面积有限,水资源也十 分匮乏。 9。以色列的主要河流是约旦河,以色列使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农业节水技术,扩大灌溉土地面积。 10.以色列保护水资源的开源措施:保护有限的水资源免受污染、污水处理后用于农业灌溉、海水淡化、水利建设。 11.以色列保护水资源的节流措施:采用喷灌滴灌技术、用水许可证和计划用水分配制度、避免种植高耗水作物、开发节水作物(枣椰树)。 12.枣椰树比其他植物更能忍受含盐分较高的水,树干可建房,树叶可以做燃料,果实椰枣可以食用。 13.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色列进口低价值的粮食和饲料,集中力量种植水果、蔬菜、棉花和花卉等附加值高的作物,并进行反季节生产。 14.以色列被称为欧洲人的“大菜篮”和“大花园”。 15.以色列人克服了降水少、土地贫瘠的不利条件,在沙漠中建起片片绿洲,是它跻身于农业发达国家的行列。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5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利用地图掌握塔里木盆地的地理,分析造成干旱的原因。 2、能看图说明本区城镇和交通的分布特点,并能分析与水源、绿洲的关系。 3、读图文资料,了解西气东输工程及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确定位置、分析干旱的原因、城镇交通的分布等,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2、通过学习西气东输工程带来的好处以及注重学生态保护等内容,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分析和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绿洲城镇的分布、开发资源中的环境保护等知识,使学生初步树立人地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通过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合作的意识。 3、通过学习西气东输工程,了解党中央西部大开发的情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交通的分布与水源绿洲的关系。 2.西气东输工程以及对东西部的影响。 教学难点: 西部资源的开发是如何注重“经济效益与学生态效益双赢”的。 【学法指导】 1.重要知识点在图上做好标记,认真完成课堂练习。 2.认真阅读图文资料,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同学间互助合作。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农产品和图片,西气东输三线工程等课外资料。 学生:1.复习西北地区灌溉农业的分布 2.查找西气东输的资料。 【课时划分】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一、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西北地区,本区西部有我国面积最大的省,是哪个省? 学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教师:谁能描述一下它的地形特点? 学生:“三山夹两盆”从北往南依次是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和昆仑山。 教师: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有“干旱的宝地”之称,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学生1:干旱是因为地处内陆,远离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宝地是因为…… 学生2:塔里木盆地下面埋藏着丰富的石油。 教师:不错!塔里木盆地由于干旱,地表黄沙漫漫,寸草不学生,可历史上这里却是是“丝绸之路”的走廊,如今是西部大开发的热土。这片看似荒凉的土地正焕发出勃勃学生机。今天我们就走进这片干旱的宝地去探“宝”。 【设计意图】 从复习上节的旧知识入手,随之提出问题“塔里木盆地为什么被称为是“干旱的宝地”,一下子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带着这样的疑惑学生很快进入到学习新知识的状态中。思路清晰简洁,开门见山。 导入二、 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下列信息):新疆塔里木盆地正在变成投资热土。2013年,全球知名化工公司世界500强巴斯夫公司、中国化工500强河北诚信公司先后入驻库尔勒市。截至7月底,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驻中外企业达637家。塔里木盆地吸引这些世界著名公司落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塔里木盆地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塔里木盆地有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就走进塔里木盆地,感受其大漠风光和丰富的油气资源。 【设计意图】 运用时事材料导入新课,能够使学生认识到现实学生活和地理知识密切相关,提高其学习地理的兴趣,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 二、推进新课 教师(出示塔里木盆地地形图和位置示意图):请大家读图和P79第1、2段课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1、指地形图描述塔里木盆地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把重要地理事物名称标在图上) 2、读位置图,找出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简述干旱的的原因。

干旱的宝地

干旱的宝地 一、教学要求 1.初步学会分析以西亚波斯湾沿岸地区为代表的干旱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2.通过波斯湾沿岸国家的案例,理解干旱地区的自然条件如何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体会人类是利用自己的智慧来适应环境、改造自然,与干旱环境和谐共存的。 3.学会利用地图等资料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能够运用景观图等资料描述干旱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其具有特色的生活方式。 三、教材分析 陆地上干旱地区的面积十分广大。大部分干旱地区降水极为稀少,沙漠连绵,曾被视为“最不适合人类生存的”的地方。自然环境比较严酷,但有的地区地下蕴含着丰富的宝藏。自古以来,炎热和干旱非但没有熄灭人们生活下去的勇气,反而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 石油宝库──介绍了波斯湾沿岸国家的石油开采。随着那里的地下宝藏──石油的开采,从此结束了人们的贫困生活。他们用石油输出带来的财富,发展工业、农业,改善人民的生活,并在茫茫沙海中建造了美丽的都市,使这一地区步入了现代化。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必须有一个在路上。我想要站在异国的地方,感受文化的冲击,去发现我们的世界之外,真的有另一个世界,或者澎湃平淡,或者安乐繁荣。只是现在,我们都只能坐在教室里,工作或者学习。但这不妨碍我们放飞心灵去旅行。 地球上,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气候,有不同的景观。(出示世界气候类型图)有一个地方,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我们来找一找。 阿拉伯半岛是什么气候?(热带沙漠气候)这样的气候造就了什么样的景观?(沙漠连绵,河流稀少。阿拉伯半岛中部夏季最热月均温在白昼时达70~80℃,夜晚则降至30℃;冬季最冷月气温也达40℃以上;年均降水量不足50毫米,许多地区两次降水间的间隔需要数年。地表没有一条常年河。)在这样的地方,人们是如何生活的?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一起去揭开波斯湾地区人们生活的神秘面纱吧。(二)新课 出行服装很重要。老师找好了一个向导,现在啊,向导爷爷先带大家去服装市场置办一下行头。你是要风度还是要温度?出示T恤和长袍,选哪种? 盛夏的沙漠地带温度能达到40、50摄氏度以上,阿拉伯长袍的特点是宽大,能遮住全身,外界的风吹入袍内,能迅速窜遍上下,起着一种“烟囱效应”,将身体上散发的湿气一扫而去。与此同时,由于人体皮肤都被宽大的长袍遮住,阻挡了日光对体表的直接照射,而灌满长袍内的空气又起到良好的隔热作用,因而使人感到凉爽、舒适。在沙漠地区,穿长袍是最明智的选择。 爷爷一路上给我们介绍他以前的生活,可惜他语速太快,我英语水平有限,听到的最多的就是水、战争、贫穷这三个词,大家能根据这些图片资料帮助我分析一下爷爷讲什么吗? 可见热带沙漠气候区最缺少的东西是什么呢?水。中东一些国家经常为水而战,其中,大家熟知

人教新课标社会地理七年级上册《干旱的宝地》说课教案

尊敬敀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五课干旱的宝地 一、说教材分析 丝路明珠——着重介绍吐鲁番等地的绿洲农业。古代人民发挥聪明才智,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发明独特的灌溉系统——坎儿井,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绿洲农业,使得绿洲地区丰衣足食,并为“丝绸之路”上往来的商旅提供宝贵的水源和食物。可以说,没有绿洲就没有“丝绸之路”。b5E2RGbCAP 石油宝库——介绍了波斯湾沿岸国家的石油开采。随着那里的地下宝藏一一石油的开采,从此结束了人们的贫困生活。他们用石油输岀带来的财富,发展工业、农业,改善人民的生活,并在茫茫沙海中建造了美丽的都市,使这一地区步入了现 代化。plEanqFDPw 教材以两个不同地区为例,各有侧重。第一部分重点讲古老而传统的绿洲农业,这是干旱地区人们生活的基本保障;第二部分重点讲石油宝藏带来的现代化,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从而揭示了从古到今,干旱地区人们生活变化的历程,说 明了无论是在怎样的区域环境下,人们都能找到与之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DXDiTa9E3d 二、说教学目标RTCrpUDGiT 1、以新疆和西亚为例,了解干旱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但也有宝贵的自然资源一一地下水和石油 2、学会运用图表比较、分析、概括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及对人类的影响 3、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4、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人类如何利用环境和资源,改造环境,创造生活,表现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激发学生学好知识去开发资源,改造社会。5PCzVD7HxA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新疆的绿洲农业;西亚的石油资源 难点:坎儿井的构造、石油运输路线 四、说教学准备jLBHrnAlLg 教师准备:收集各类图片、音像资料,自制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了解吐鲁番的自然景观及农作物,有关西亚的图片资料 五、说教学思路 播放音像资料一一鸣沙山,创设情景,了解干旱地区的自然景观,然后岀示世界沙漠分布图,找找陆地上干旱地区,请学生说说干旱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教师补充干旱地区虽然自然环境恶劣但不少地区地下却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来导入新课, 以新疆为例,人们在干旱的自然环境,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形成具有特色的绿洲农业,西亚人们则利用 丰富的石油资源换取外汇,结累财富改造环境,建设美好家园,表达展现了人们适应干旱环境,并利用、改造自然,创造灿 烂的文化这一主题。XHAQX74J0X

人教初中地理八下《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_5

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学习目标 1.能够根据地图归纳塔里木盆地中人口、城镇的分布特点。 2.能够说出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3.能够以塔里木盆地为例,说明我国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有利条件及在开放过程中保护 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塔里木盆地中人口、城镇的分布特点;油气资源的开发 教学难点 塔里木盆地中人口、城镇的分布特点 教学用具 安排1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用GE卫星地图展示塔里木盆地,导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 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 自学课文,搜集信息,解决下列问题。(将重点内容在书上画记号) 一、认识塔里木盆地 1.位置范围:位于新疆南部,天山以 南,昆仑山以北, 2.地形:是我国最大的盆地 3.地貌:本区沙漠和戈壁广布,有我国 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在盆 地边缘和河流沿岸,分布着绿洲, 它们的水源来自山地降水和冰雪融 水。 4.气候特征:降水量在50㎜以下,是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 5.主要河流:塔里木河 二、开发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天然气储量占全国陆上天然气总储量的1/4。 为开发本区天然气资源,国家开展了西气东输工程。 塔里木盆地环境脆弱,在开发油气资源时,需要采取多种措施避免破坏环境,并加强绿洲的环境保护。 预习反馈(略) 合作探究 P80活动:认识塔里木盆地城镇、交通线的分布与自 然环境的关系。 1.主要城镇及分布特点 分布在绿洲上,沿塔里木盆地边缘呈环状 分布。 2.讨论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交通线分布与水 源、绿洲分布的关系。

城镇主要分布在有水的绿洲上,交通线串联起各座城镇,沿塔里木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 3.修建纵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的原因。 是为了开发利用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 P81活动:认识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发展的意义。 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为东西部地区带来的益处。 西部:(资源优势)油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增加西财政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东部:(市场优势)缓解能源短缺;改善环境质量。 西部地区的开发利用中,“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是如何体现的? 活动拓展: 涪陵页岩气田(焦石)、武陵山旅游开发中如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归纳小结 课后反思

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第八章西北地区 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1.塔里木盆地地处() A.天山山脉与祁连山脉之间 B.天山山脉与阿尔金山脉之间 C.天山山脉与昆仑山脉之间 D.阿尔泰山脉与天山山脉之间 2.读“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示意图”,说明塔里木盆地() 图T8-2-1 A.油气资源丰富 B.是“丝路”走廊 C.降水稀少D.地势平坦 3.[宜宾中考] 分布于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A.黄河水 B.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 C.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 D.地下水和河流水 读“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回答4~5题。

图T8-2-2 4.关于该盆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盆地内河流众多,水量丰富 ②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③聚落多分布在山麓绿洲之上 ④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5.该盆地内河流多为时令河。但天越旱,这里的人们就越盼望见到太阳,主要是因为() A.天越旱,地下水越丰富 B.气温越高,瓜果越香甜 C.天越旱,盆地光照越强 D.气温越高,冰雪融水越多 读我国西北某区域图,完成6~7题。

图T8-2-3 6.下列诗句,反映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是() A.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D.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7.通过该区域能源通道向江西省提供的能源是() A.煤炭B.火电 C.水电D.天然气 8.[济宁中考] 读我国西北地区某区域组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T8-2-4

(1)图a所示A区域是________盆地。 (2)该区域沙漠广布,降水稀少,请从海陆因素方面简要分析造成这里降水稀少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a可知,该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图a说明绿洲和城市的分布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b所示为主要分布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的古老引水工程——坎儿井,该工程解决了当地农业和生活用水问题。利用坎儿井引水的好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

第八章第2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指出塔里木盆地的范围以及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征; 2. 能够根据地图归纳塔里木盆地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3. 了解西气东输,并能够说出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4. 了解我国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有利条件及在开发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的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通过课堂活动、练习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锻炼学生学习区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拓宽视野,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开放性的课堂设计,目的引导学生认识开发利用资源和能源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人地协调发展,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1. 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特征以及与人口、城镇、交通线分布的关系; 2. 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分析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图片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一些关于塔里木盆地沙漠、绿洲、城镇、油田、瓜果和民族风情的照片:上面这些图片中的很多事物都为我们所熟知,很多也为我们所常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我们熟知我们常见的这一片土地--塔里木盆地,翻到课本78页,板书: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讲授新课] 教师讲述:请同学们看一下本节课的课题“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这里用了这样的词语来形容塔里木盆地,一个是“干旱”,另一个是“宝地”,那么这里我们就分开讲一下塔里木盆地的这两个特点。 过渡:利用多媒体展示图8.16塔里木盆地的地形图,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在塔里木盆地里面有这一片茫茫沙海—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

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西气东输工程。 教学难点: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对河流、绿洲分布的作用和影响。 2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出示图片)一起来看,图片所示的是人体的哪个器官? 生:眼睛。 师:我国四大盆地中有一个盆地的轮廓形似眼睛,你知道是哪一个盆地吗?生:塔里木盆地。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地理区域就是塔里木盆地。 【设计意图】将塔里木盆地的轮廓与眼睛的轮廓进行比拟,通过差距甚大的两种事物的视觉冲击,引出课堂主题,在新奇和趣味中吸引学生注意力,快速进入课堂教学。 【讲授新课】 一、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 (一)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的分布特点 教师展示一系列新疆城镇的景观图片,学生在地图资料当中一一找到它们,并标注出来。

图一 喀什地区是中国最西部的行政区,古称疏勒,地处欧亚大陆中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东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全区总面积16.2万平方千米,东西宽约750千米,南北长535千米。喀什市是喀什地区行署所在地,是喀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新疆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2010年,喀什辟为国家第六个经济特区,成为中国内陆第一个经济特区。

图二 叶城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喀什地区南部,喀喇昆仑山北麓,塔里木盆地西南缘。总面积28928.64平方千米,总人口373492人(2003年)。有维吾尔、汉、塔吉克、回、乌孜别克、柯尔克孜等民族。 图三 和田地区,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隅。南抵昆仑山与西藏自治区交界,北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阿克苏相连,辖1个县级市、7个县,2012年末,总人口212.34万人。2012年,和田地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4亿元,比上年增长12.4%。 图四 民丰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东临且末县,西连于田县,全县总面积56759.86平方千米,总人口34284人(2003年)。有维吾尔、汉、回、柯尔克孜、蒙古、朝鲜族、塔塔尔、哈萨克等民族。

干旱的宝地说课稿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一节是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内容。学完第一节西北地区概况后,塔里木盆地因地形、资源、人口分布、城镇分布的特殊状况,同时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矛盾突出,使其成为典型区和代表区。 教材在内容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为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在教学时,通过多媒体展示塔里木盆地自然景观图片和相关文字材料教学帮助学生建立对塔里木盆地的认识,引导学生分析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征、人口、城市和交通设施分布特点。引导学生概括归纳进一步分析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意义。第二部分突出了塔里木盆地的能源和资源的开发。这一部分主要通过讲述西部大开发,通过多媒体整合的文字材料和图片,逐步认识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发展的意义,从而对学生进行国情国策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念。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塔里木盆地的一些自然环境特征; 2了解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城市和交通设施分布特点; 3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文字、图片等相关资料分析塔里木盆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口、城市和交通设施分布特点,培养学生举例说明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多媒体教学和相关文字材料传授塔里木盆地的自然地理知识和讲述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对学生进行国情国策教育,说明西部大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塔里木盆地绿洲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西气东输 难点 1自然环境对塔里木盆地的城市、人口和交通设施分布的影响; 2能源开发中如何避免破坏环境; 二、说学情 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思维,但是对于怎样以某区域为例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的大纲要求和学生心理特点,在教学情境导入中,运用歌曲来构建学生对塔里木盆地学习的背景,以学生为主体,逐步在该背景下完成教学目标。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述法情境创设法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指出塔里木盆地的范围以及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征; 2. 能够根据地图归纳塔里木盆地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3. 了解西气东输,并能够说出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4. 了解我国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有利条件及在开发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的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通过课堂活动、练习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锻炼学生学习区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拓宽视野,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开放性的课堂设计,目的引导学生认识开发利用资源和能源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人地协调发展,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1. 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特征以及与人口、城镇、交通线分布的关系; 2. 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分析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图片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请一位同学阅读教材78页第一段。 提问:说起塔里木盆地,你们会想到什么 学生:根据课前的预习,以及文字了解说出自己对塔里木盆地的印象。 教师:展示一些关于塔里木盆地沙漠、绿洲、城镇、油田、瓜果和民族风情的照片;这里既是一片荒凉也有着无限生机;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如今还是西部大开发的热土。目的增强学生对塔里木盆地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板书: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一、沙漠和戈壁广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