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作业本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作业本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作业本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作业本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作业本

我的态度最认真

我的卷面最整洁

我的书写最工整

班别:

姓名:

1、把这些数填入相应的括号里。 -4.5 +3 -79.6 302 52-

+2.25 0 7

15+ -3.03 18 正数有( ) 负数有( )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有( ) 2、读写下面各数。

-38读作( ) 73

+

读作( ) -5.6读作( ) 9

8

+读作( )

正八点四写作( ) 负九分之五写作( ) 3、海平面的高度为0m;用正数或负数表示下面的海拔。 华山约比海平面高2000m;记作( )m 。 死海比海平面低392m;记作( )m 。

4、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在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在零下25℃以下;记作( );绝对最低气温达零下94.5℃;记作( )。

世界上最热的地方是非洲的撒哈拉沙漠;白天气温达55℃;记作( );晚上一般也在40℃以上;记作( )。

5、爸爸在银行2月9日又存入3000元;在存折上应记作( )元;2月25日爸爸取出800元;在存折上应记作( )元。

6、学校举行爱祖国知识竞赛;抢答题评分规则是答对一题加20分;答错一题倒扣5分。如果加20分记作+20分;那么倒扣5分记作( ),现在王君答对了4题;打错了1题;他的得分是( )。

7、写出下面信息中的正、负数。

(1)汽油蒸发的温度四十摄氏度。( )℃

(2)汽油凝固的温度是零下十八摄氏度。()℃

(3)金星表面的最高温度是四百六十五摄氏度。()℃

(4)火星表面的最低温度是零下四百八十七摄氏度。()℃

(5)如果电梯上升15层记做+15层;那么它下降6层应记做()层。

8、判断。

(1)0℃表示没有温度。()

(2)0.005不是正数。()

(3)零下15℃可以用-15℃来表示。()

(4)不带“+”号的数都是负数。()

(5)“-”号可以省略不写。()

9、解决问题。

(1)6名同学参加数学竞赛。老师将80分作为标准将他们的成绩简记为:+3;+10;0;+7;-4;-5;这6名同学的实际成绩分别是多少?平均成绩是多少?

(2)一种精密仪器的长度标明为:10±0.05(单位:毫米)。你知道这种零件的标准长度是多少毫米吗?它的最大和最小长度分别是多少?

(3)一辆公共汽车从起点站出发;途径6个车站;最后到达终点站。下面是这辆公共汽车全程载客情况统计表。

一、填空

(1)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 )边;也就是负数都比0( );而所有的正数都在0的( )边;正数都比0( );负数都比正数( )。 (2)在23.6

1511 +77 -55 29

27

108 -10.5 0 这些数中;自然数有( );分数有( );正数有( );负数有( );其中;最大的一个数是( );最小的一个数是( )。

(3)在足球比赛中;踢进一个球记作+1;那么-3表示( )。

(4)在智力竞赛中;答对1道题得10分;记作( );答错1道扣10分;记作( )。 (5)华夏商场本月盈利10万元;如果表示为+10万元;那么商场上个月亏损3万元;应记作( )万元。

(6)如果节约用水30吨记作+30吨;那么浪费水20吨表示( )吨。 (7)如果体重增加4千克记作+4千克;那么-4千克表示( )千克。

(8)如果下降5米;记作-5米;那么上升4米记作( )米;如果+2千克表示增加2千克;那么-3千克表示( )。

(9)海平面的海拔高度记作0m;海拔高度为+450米;表示( );海拔高度为-102米;表示( )。

(10)在数轴上;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A 点;A 点表示的数是( );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到B 点;B 点表示的数是( )。 二、判断对错。

( )1、零上12℃(+12℃)和零下12℃(-12℃)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 )2、0是正数。

( )3、数轴上左边的数比右边的数小。

( )4、死海低于海平面400米;记作+400米。 ( )5、在8.2、-4、0、6、-27中;负数有3个。 ( )6、最大的负数是-1。 ( )7、因为5>4;所以-5>-4。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低于正常水位0.16米记为-0.16;高于正常水位0.02米记作( )。 A 、+0.02 B 、-0.02 C 、+0.18 D 、-0.14

2、以明明家为起点;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如果明明从家走了+30米;又走了-30米;这时明明离家的距离是( )米。

A 、30

B 、-30

C 、60

D 、0 3、数轴上;-12 在-1

8

的( )边。

A 、左

B 、右

C 、北

D 、无法确定 4、规定10吨记为0吨;11吨记为+1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8吨记为-8吨 B 、15吨记为+5吨 C 、6吨记为-4吨 D 、+3吨表示重量为13吨

5、一种饼干包装袋上标着:净重(150±5克);表示这种饼干标准的质量是150克;实际每袋最少不少于( )克。

A 、155

B 、150

C 、145

D 、160 四、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写出A 、B 、C 、D 、E 、F 点表示的数。

2、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

1.5 -12 -3 4

3

5 -5

3、比较大小。

-7○-5 1.5○5

2

0○-2.4 -3.1○3.1 21-○3

2-

一、填空。(每空2分;共78分)

(1)在-2.2、34、+19、 0、-32 、5.79、+14、-302.1、329

-、4

3

这些数中;正数有( );负数有( );自然数有( );小数有( );分数有( )。

(2)+68读作( ) -25读作( ) 18

5

-

读作( ) 负八点九写作( ) (3)笑笑的父亲收入2318.34元记作+2318.34元;那么支出1200.30元就记作( )元。

(4)如果向南走60m;记做+60m;那么向北走20m;记做( );0m 表示( )。 (5)冬天室内温度是16℃;室外温度是-20℃;那么室内温度比室外温度高( )℃。 (6)甲地的海拔高度+300米;1月的平均气温是-8℃;乙地海拔高度-10米;1月的平均

气温是3℃。那么;甲、乙两地1月平均气温( )地高;甲、乙两地海拔( )地高;

(7)下图每格表示1米;小华刚开始的位置在0处。

A 、小华从0点向东行5米;表示为+5米;那么从0点向西行3米;表示为____米。

B 、如果小华现在+7米处;说明他是向_______行_____米。

C 、如果小华现在-8米处;说明他是向_______行_____米。

D 、如果小华从0点先向东行5米;又向西行8米;这时小华的位置在____米处。

(8)写出点A 、B 、C 、D 、E 、F 所表示的数。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

A :( )

B :( )

C :( )

D :( )

E :( )

F :( )

(9)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

-4 +3.5

25 - 1 5 2

3

+

(10)在○里填上“>” “<” 或“=”。

-60○0.05 -19○-11 0○

3

2

32-

○52- -0.8○54 04.0-○25

1-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最小的正数是0。( ) (2)所有的负数都比0小。( )

(3)温度升高30℃;记作+30℃;温度下降30℃;记作-30℃。( )

(4)水面下降5米记作-5米;那么0米表示水面不变。( ) (5)因为200>199,所以-200>-199。( )

三、看图回答问题。(1、2、3小题各2分;第4小题4分;共10分)

四、读文字;用正数、负数填表;并说明是亏损还是盈利;以及亏损或者盈利多少钱。(7分)

(1)上海与天津;哪个城市温度高? (2)天津与青岛;哪个城市温度高?

(3)长春与天津;哪个城市温度低? 低多少度? (4)把4个城市的温度从高到低排列出来。

小小百货店每个月的营业成本是12万元。今年上半年月收入分别是:1月份14万元;2月份15万元;3月份11万元;4月份10万元;5月份16万元;6月份11万元。

(1)按照例子填空

小小百货店今年上半年营业盈亏情况表

营业额1月14万2月15万3月11万4月10万5月16万6月11万计数+2

(2)小小百货店今年上半年是(填盈利或亏损)(填数字)万元。

圆柱的认识

一、填空。

1、圆柱体上、下两个面叫做();它们是()的两个圆;它们之间的距离叫做()。

2、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宽等于圆柱的()。

二、选择。

1、下面物体的形状是圆柱体的是()。

A、舒肤佳香皂

B、桌面

C、排水管道

D、佳洁士牙膏

2、圆柱的侧面沿高剪开后可能是()。

A、长方形

B、圆形

C、平行四边形

D、梯形

三、判断。

1、圆柱的侧面展形图一定是一个长方形。()

2、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与高相等;它的侧面展开正好是一个正方形。()

3、圆柱有无数条高。()

4、因为电线杆上、下两个底都是圆形;所以电线杆是圆柱。()

5、圆柱有三个面。()

四、看图填空。

长方形旋转一周在空间会得到一个圆柱体;4厘米是圆柱体的();3厘米是圆柱的();这个圆柱体的底面直径是()厘米;一个底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圆柱的表面积1

一、填空。

1、把圆柱的侧面沿着()展开;得到一个();它的长等于圆柱的();宽等于圆柱的()。

2、圆柱的侧面积=()×()

3、圆柱的表面积=()+()×2

4、用一张长12cm;宽6cm的长方形纸围成一个圆柱;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

5、圆柱的侧面积是37.68平方米;圆柱的高是3米;它的底面周长是()米;直径是()米。

6、一个高是9.42分米的圆柱体;它的侧面展开正好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厘米;底面积是()平方厘米。

二、计算下面圆柱的侧面积。

(1)底面周长是3.14cm;高是8cm。(2)底面半径是3cm;高是8cm。

三、计算下面图形的表面积。(单位:厘米)

圆柱的表面积2

1、按要求完成。

(1)圆柱的占地面积:

(2)圆柱的侧面积:

(3)圆柱的表面积:

2、制作一个底面直径是2分米;长50厘米的圆柱形通风管;至少要多少铁皮?

3、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是24厘米;底面直径是20厘米;做这个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得数保留整百平方厘米)

4、一台压路机的滚筒宽5m;直径为2m。如果它滚动20周;压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一个圆柱形水池;水池内壁和底面都要镶上瓷砖;水池底面直径6米;池深1.2米;镶瓷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6、油桶的外表面要涂上防锈油漆;每平方米需要防锈油漆0.2千克;涂一个油桶大约需要多少防锈油漆?(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圆柱的表面积3

一、填空。

(1)做一个圆柱形水桶;至少要多少铁皮;是求水桶的( )。 (2)做一节烟充至少要多少铁皮;是求烟充的( )。

(3)做一个圆柱形汽油桶;至少要多少铁皮;是求汽油桶的( )。 (4)把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都扩大2倍;侧面积扩大( )倍。 (5)把一根圆柱形木头锯成三段;增加的底面有( )个。 二、应用题。

1、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188.4平方分米;底面半径是2分米。它的高是多少分米?

2、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是12分米;底面直径是高的4

3

。做这个水桶大约用铁皮多少平方分米?(用进一法把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分米)

3、一个圆柱底面半径8cm;高是6cm;沿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将圆柱平均分成两份;这时表面积

比原来增加多少平方厘米?

4、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边长是15.7cm的正方形;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圆柱的表面积4

一、填空:

(1)2.6米=()厘米48分米=()米

7.5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9300平方厘米=()平方米

(2)圆柱的侧面积等于()乘以高。

(3)圆柱的()面积加上()的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

(4)计算做一个圆柱形的茶叶筒要用多少铁皮;要计算圆柱的()。

(5)计算做一个圆柱形的烟囱要用多少铁皮;要计算圆柱的()。

(6)计算做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水桶要用多少铁皮;要计算圆柱的()。

(7)一个圆柱;它的高是8厘米;侧面积是200.96平方厘米;它的底面积是()。

(8)把一个底面积是15.7平方厘米的圆柱;切成两个同样大小的圆柱;表面积增加了()平方厘米。

(9)把一个直径为4厘米;高为5厘米的圆柱;沿底面直径切割成两个半圆柱;表面积增加了()平方厘米。

(10) 把一根直径是20厘米;长是2米的圆柱形木材锯成同样的3段;表面积增加了()立方厘米。

二、应用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作业本

(2)一个圆柱形无盖的水桶;底面的直径是60厘米;高是40厘米;做这样一个水桶;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得数保留整数)(3)一个圆柱形水池;底面内半径是2米;高是1.5米;在池内周围和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

(4)一个压路机的滚筒横截面的直径是1米;长是1.8米;转一周能压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分钟转8周;半小时能压路多少平方米?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作业本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作业本

2、一根长2米;底面积半径是4厘米的圆柱形木段;把它据成同样长的4根圆柱形的木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

3、学校走廊上有10根圆柱形柱子;每根柱子底面半径是4分米;高是2.5分米;要油漆这些柱子;每平方米用油漆0.3千克;共需要油漆多少千克?

4、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 高50厘米, 底面直径30厘米, 做一对水桶大约需用多少铁皮? (得数保留整数)

5、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底面直径是0.4米;高是0.8米;要在水桶里、外两面都漆防锈漆;油漆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6、一个圆柱体表面积是50平方厘米;底面积是15平方厘米;把2个这样的圆柱体拼成一

个大圆柱体;这个大圆柱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7、一个圆柱形状的木棒;底面直径4厘米;高10厘米;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如果沿底面直径锯成相等的两块;其中一块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8、一个高是20cm的圆柱体被截去5cm后;圆柱的表面积减少了31.4平方厘米;原来圆柱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作业本

一、填空。

1、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然后把圆柱切开;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它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它的高是圆柱的()。

2、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用字母表示是()。

3、一个圆柱底面积是25cm2,高是12cm;体积是()cm3。

4、一个圆柱底面半径是4cm;高是9cm;体积是()cm3。

5、7.8dm3=( )cm3 3020ml=( )L

0.08m3=( )dm3 0.4L=( )ml

5.04m3=( )m3( )dm3 6m330dm3=( )m3=( )dm3

二、计算下面各圆柱的体积。

三、应用题。

1、一个底面直径是18cm;高是8cm的圆柱形茶叶罐;能盛放多少立方厘米的茶叶?

2、一个底半径是7厘米;高是20厘米的圆柱形水杯;这个水杯能否装下3000毫升的牛奶?

圆柱的体积2

一、计算下面各圆柱的体积。

(1)底面积为30m2;高为4m (2)底面半径为6 cm;高为5cm。

(3)底面直径为8dm;高为12dm。(4)底面周长为18.84cm;高为4cm.

二、判断。

1、两个圆柱体等底等高;它们的体积一定相等。()

2、如果一个长方体和一个圆柱体等底等高;那么它们的体积一定相等。()

3、圆柱体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不变;那么体积就扩大2倍。()

4、如果一个圆柱体容器的容积是120升;则它的体积必定大于120立方分米。()

三、应用题。

1、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周长是12.56分米;高是40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学校有个圆柱形喷水池;池内底面直径8m;最多能装25.12m3水。水池深多少米?

3、有一个圆柱形粮囤;从里面量;它的底面半径是3米;高是2.5米。稻谷按每立方米550kg计算;这个装满粮食的粮囤约装有多少吨稻谷?

4、有一个无盖圆柱形的牛奶桶;底面直径是40厘米;高是50厘米。

(1)这个牛奶桶的容积是多少升?(2)如果桶中的现有牛奶是满桶的容积的95%;

这时牛奶桶装有多少升牛奶?

圆柱的体积3

一、选择题。

1、将一个棱长为2分米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圆柱体的体积是()。

A、6.28立方分米

B、3.14立方分米

C、25.12立方分米

2、一个圆柱的体积是251.2立方分米;底面半径是4分米;高是()分米。

A、2.5

B、5

C、10

3、一个圆柱的底直径和高都扩大2倍;体积扩大()倍。

A、2

B、4

C、8

4、一个圆柱体体积不变;如果底面积扩大2倍;高就()。

A、扩大2倍

B、扩大4倍

C、缩小2倍

D、缩小4倍

5、两个体积相等的圆柱体;它们可以是()。

A、底面积和高都相等

B、底面积相等;高不相等

C、高相等;底面积不相等

D、底面积和高都不相等

二、应用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作业本

2、一个圆柱形铁皮油桶;底面半径是3分米;高与底面半径的比4∶1;这个油桶的容积是多少升?

3、做一个圆柱形鱼缸;底面直径是6分米;高5分米。

(1)求做这个鱼缸至少需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得数保留整数)(2)用这个鱼缸装满水;能装水多少千克?(1升水重1千克;得数保留整数)

4、将50.24升的水倒在一个底面直径是2分米的圆柱形容器里;水面有多少厘米?

5、一个圆柱;侧面展开后是一个边长是9.42m 的正方形;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作业本

1、一个圆柱形的蓄水池;底面内直径是2米;深2米;在池的内壁与底面抹水泥;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立米?蓄水池最多能蓄水多少立方米?

2、一种圆柱水管;它的内直径是25厘米;如果水通过水管时的速度是每秒钟6米;1分钟流过多少立方米的水?

3、一根长2米的圆柱形钢筋;把它截成3段;表面积增加了25.12平方厘米;原来这要根钢筋的体积是多少?

4、一根长2米的圆柱形木头;截下长2分米的小段;剩下部分的表面积比原来减少了25.12平方分米;原来这根木头的体积是多少?

5、一个底面半径为4厘米的圆柱形容器;里面装了些水;把一个鸡蛋放进容器里(完全浸没);此时容器的水面高度为7厘米。当把鸡蛋从容器中拿出后;此时容器水面高度为6厘米;这个鸡蛋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6、一个圆柱形水槽里面盛有10cm深的水;水槽的底面积是300cm2。将一个棱长6cm的正方体铁块放入水中;水面将上升多少厘米?

圆锥的认识

1、圆锥有一个( )面和一个( )面。

2、圆锥的底面是一个( );把圆锥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 )形。

3、从圆锥的( )到( )是圆锥的高。圆锥有( )条高。

4、将图中直角三角形以6cm 的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到一个( );这个图形的高是( )cm;底面直径是( )cm;底面积是( ) cm 2。

圆锥的体积1

一、填空。

1、一个圆锥与一个圆柱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 );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 )。

2、一个圆柱的体积是18m 3;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 )m 3。

3、一个圆锥的体积是7.2 m 3;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 )m 3。

4、一个圆锥;底面积是12cm 2;高是5cm;体积是( )cm 3。

5、圆锥的底面半径是6cm;高是20cm;它的体积是( )cm 3. 二、判断。

1、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

3

1

。( ) 2、圆柱的体积比圆锥的体积大。( )

3、圆锥的体积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小。( )

4、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3

1。( ) 三、计算下面各圆锥的体积。

沪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梳理

六年级第二学期课本熟悉程度 总括:本册书包括四个章节,其中第五、第六章节为本册书的重难点,而第 七、八章节是了解、理解性的知识,是学习后面知识的一个认知基础。 第五章为有理数,因此作为本书的重点。首先要知道那些是有理数,有理数包 括哪些部分并且掌握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加、减、乘、除),最后要明白何为科学 记数法,怎样将一个数表示成科学记数法。 第六章为一次方程(组)和一次不等式(组),是本书的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 点。因此我们要了解何为一次方程(组),怎么样解一次方程(组),而更重要的 是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将实际的问题转化为一次方程(组)进而求解,这对于 学生来说是难点。作为平行的学习,可将一次不等式(组)与一次方程(组)类似 的学习,明白一次不等式(组)是将一次方程(组)中的等号改成不等号,并且解 一次不等式(组)常与数轴联系起来,这样更直观。一次不等式(组)是我们中考 中必考的考点因此要适当的强化学习。 第七、八章是线段与角的画法及长方体的再认识,此部分知识点是认识、了 解、理解性知识,了解角,线段,余角,补角及其画法并且知道长方体及长方体上 的棱与棱、棱与平面及平面与平面之间的关系以及长方体的画法。 第五章 有理数 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而整数又包括正整数和负整数,分数又包括正分数 和负分数。 数轴: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 数,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注意: 0的相反数是0. 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如4-的绝 对值为4(距离,0≥x )。数轴上的点从左到右依次增大,正数大于零,零大于 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率:a b b a +=+(交换律),)()(c b a c b a ++=++(结合 律)。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b a b a -+=-), 两数相乘的符号法则:正正得正,负正(正负)得负,负负得正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 与零相乘,都得零。 乘法的交换律(ba ab =),乘法的结合律()()(bc a c ab =),乘法对加法的 分配律(bc ab c b a +=+)()。 有理数的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零除以任何一个不为零的数,都得 零。 有理数的乘方: n a (为幂为指数,为底数,n a a n )。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 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特别:00,11==n n 。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上)

六年级数学(上)目录 第一章数的整除 第一周 1.1 整数与整除的意义-1.3 能被2,5整除的数 (1) 第二周 1.4 素数、合数与分解素因数 (5) 第三周 1.5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1)-1.6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9) 一月一考第一章数的整除 (13) 第二章分数 第四周 2.1 分数与除法(1)-2.2 分数的基本性质(2) (17) 第五周 2.2 分数的基本性质(3)-2.3 分数的大小比较 (21) 第六周 2.4 分数的加减法(1)-(3) (25) 第七周 2.4 分数的加减法(4)-(5) (29) 一月一考第二章分数(2.1 分数与除法-2.4 分数的加减法) (33) 第八周 2.5 分数的乘法-2.6 分数的除法 (37) 第九周 2.7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8 分数、小数的四则运算(2) (41) 第十周 2.8 分数、小数的四则运算(3)-2.9 分数运算的应用 (45) 一月一考第二章分数(2.5分数的乘法-2.9分数运算的应用) (49) 第三章比和比例 第十一周 3.1 比的意义-3.2 比的基本性质 (53) 第十二周 3.3 比例-3.4 百分比的意义 (57) 第十三周 3.5 百分比的应用(1)-3.5 百分比的应用(3) (61) 第十四周 3.5 百分比的应用(4)-3.6 等可能事件 (65) 一月一考第三章比和比例 (69) 第四章圆和扇形 第十五周 4.1 圆的周长-4.3 圆的面积(1) (73) 第十六周 4.3 圆的面积(2)-4.4 扇形的面积 (77) 一月一考第四章圆和扇形 (81) 期中测试 (85) 期末测试 (89) 参考答案 (93)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第一章负数(一)1、题目略正数:1/2 +3 506 + 负数:-5 - 3/4 -12 2、+10 -10 0 3、填空。(1)-1000 (2)+3000 支出3000元(2)-6 +9 胜5场(3)-11034 (4)-2 88 ( 二) 1、填表。①-1 ②-60 ③向北走52米④-10 ⑤10 +10级 2、-8 -6 -3 -2 4 5 3、 -1 -1/4 3/2 +3 4、填空。(1)左右(2)相等相反(3)大小(4)505 495 (5)140 练习一1、(1)√ (2)ⅹ(3)ⅹ 2、略 3、 -7 0 1 +8 4、(1)D B (2)27 19 5、-2 -11 150 +8 第二章折扣1、(1)八 80(2)60 40(3)180 2、①480×90%=432 480-432=48(元)②480×(1-90%) =48(元) 3、(1)350××80%=280(2)280×(1-80%)=56(元)(3)2100×80%×90%=1512 4、480÷600= 八折 720÷80%=900 成数1、题目略第一行:九四五第二行:7 6 第三 行:70 60 90 2、120 90 3、(1)300×30%=90 (2)300×(100%+30%)=390 4、800×(100%-12%)=704 5、(480-400)÷400==20% 增产二成 480÷(100%+60%)=300(台) 1 税率1、(1)120×%=(万元)(2)100×3%=3(万元) 2、 500×(100%-20%)=400(万元) 3、300×5%=15(万元)15×7%=(万元)=10005(元) 4、800+(2520-800)÷(1-14%)=2800 (元)利率1、6000×1×%=90 2、10×3×%=(万元)3、10000×5×%+10000=12660(元) 4、30×5×4%=6(万元) 30+6=36(万元) 36÷(5×12)=(万元)=6000(元) 5、 5000×%= 5000×(%÷4)=20 5000××%=45 5000×1×2%=100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习题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习题 1 / 4 预初数学第二学期周练八 班级 姓名 学号______成绩 __ 一、填空题(23*2’=46’) 1、 在,312x -,2xy ,2y x +,34x y |,5.0|-,34622y x -,1x x -中, 单项式有 ______个, 多项式有________个 2、多项式22635 a a -+-是_____次____项式,其中一次项系数是 ___________ 3、用代数式表示5除m 的商与4的和 4、当3=m ,2n =-时,代数式222n m -的值是 _ ___ 5.若134-m y x 与34---n x y 是同类项,则mn=____________ 6.多项式2322739t t t +-+按字母t 的升幂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化简:①()y y x x ---557=____________ ②()()x x x x 42322-++--=____________ ③mn mn 5 15--=_____________ 8、食堂有煤a 千克,原计划每天用煤b 千克。如果每天节约用煤c 千克,则a 千克的煤可以用 天,节约后可以多用 天 9.已知12=+a a ,则35 1512+--a a =_____________ 10.互为补角的两角之差为22o,则这两个角分别为____________度 11.如图, OC ⊥OA ,OD ⊥OB ,则∠AOB=∠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_______ 12.如图,A 、O 、D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OE ⊥AD,∠AOB =∠COD ,则图中与∠AOB 互余的角:_______________,互补的角有:_________________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13.如图,∠AOB=72o,OC 平分∠AOB ,OD ⊥OC ,则∠AOD=______度. 14. 如图:在任意△ABC 中有这样一条性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即AB+BC>AC ,你能否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说明上述性质的正确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B A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时作业(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时作业(附答案)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负数的认识 1.读出下面各数,再把这些数填入相应的圈内。 -8 读作: ;+12读作: ; 5.37读作: 。-7读作: ; 正数 负数 2.一座高山比海平面高234米,记作( );一个盆地比海平面低64米,记作( );海平面记作( )。 3.下面各组数中不是互为相反意义的量的是( ) A 、向东走5米和向西走2米 B 、收入100元和支出20元 C 、上升7米和下降5米 D 、长大1岁和减少2千克 4.请你比一比。 0( )6 0( )-3 -7( )5.5 8 3 ( )-710 -8( )8

答案: 1.负八;正二;五点三七,负十分之七; 正数 负数 2.+234 -64 0 3.D 4.< > < > < 第2课时 负数的意义

1.按要求填空。 (1).写出A 、B 、C 、D 、E 表示的数。 (2)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 -4 2.5 -3 -5 2 +2 +3.5 2.升降机上升5米,记作+5米,那么它下降3米,记作( )。 3.在下面的 上填上“>”或“<”。 -7 0.5 -9 -1 0 2.5 0 - 5 2 4.名同学的身高如下: 小兰 135cm 、小东138cm 、小丽142 cm 、小华145 cm 、小昊150 cm 。以平均身高为标准,小兰矮7cm 记作:-7cm ;请你表示出其他4个同学的身高。 答案: 1.略 2.-3米 3.< < < > 4.(135+138+142+145+150)÷5=142 cm 小东:-4cm 小丽:0 小华:+3cm 小昊:+8cm 第3课时 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广州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 第一章负数(一) 1、题目略正数:1/2 +3 4.55 506 +2.7 负数:-5 -0.4 -3/4 -12 2、+10 -10 0 3、填空。 (1)-1000 (2)+3000 支出3000元(2)-6 +9 胜5场 (3)-11034 (4)-2 88 ( 二) 1、填表。①-1 ②-60 ③向北走52米④-10 ⑤10 +10级 2、-8 -6 -3 -2 4 5 3、-2.5 -1 -1/4 3/2 +3 4、填空。 (1)左右(2)相等相反(3)大小(4)505 495 (5)140 练习一 1、(1)√ (2)ⅹ(3)ⅹ 2、略 3、-10.5 -7 0 1 +8 4、(1)D B (2)27 19 5、-2 -11 150 +8 第二章折扣 1、(1)八 80(2)60 40(3)180 2、①480×90%=432 480-432=48(元)②480×(1-90%)=48(元) 3、(1)350××80%=280(2)280×(1-80%)=56(元)(3)2100×80%×90%=1512 4、480÷600=0.8 八折720÷80%=900 成数 1、题目略第一行:九四五第二行:7 6 第三行:70 60 90 2、120 90 3、(1)300×30%=90 (2)300×(100%+30%)=390 4、800×(100%-12%)=704 5、(480-400)÷400=0.2=20% 增产二成 480÷(100%+60%)=300(台)

税率 1、(1)120×1.5%=1.875(万元)(2)100×3%=3(万元) 2、500×(100%-20%)=400(万元) 3、300×5%=15(万元)15×7%=1.05(万元)=10005(元) 4、800+(2520-800)÷(1-14%)=2800(元) 利率 1、6000×1×1.50%=90 2、10×3×4.75%=1.425(万元) 3、10000×5×5.32%+10000=12660(元) 4、30×5×4%=6(万元) 30+6=36(万元)36÷(5×12)=0.6(万元)=6000(元) 5、5000×0.35%=17.5 5000×(1.6%÷4)=20 5000×0.5×1.8%=45 5000×1×2%=100 5000×2×2.5%=250 5000×3×3%=450 存三年,到期可取5450元 解决问题 1、甲3000×5%=2250 乙3000-200=2800 相比较而言,甲省钱 2、甲12×4÷5=9.6 乙12×0.85=10.2 甲超市划算 3、10 12 0.2 2000 10 13.5 3.5 1750 4、32.5÷2=16.25(吨)16.25+10=26.25(吨) 练习二 2、(1)75% 七五折(2)八折(3)七折 3、(4600-3500)×3%=33

沪教版 数学 六年级 上册复习 (绝对经典)

未来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姓名 年 级 科 目 授课时间段 学科教师 课时数 2H 课 题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内容 专题一:整除(数的整除、分解质因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 (1)分解质因数:(分解彻底) (2)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以及如何求约数,约数和 A 、求法:(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法) B 、A ×B=(A 、B )×[A 、B] C 、求约数个数:指数加1在相乘 求约数和:从每个因数的零次方开始加,一直加到这个因数本身,然后再把所有的这些和相乘。 例如:18=2×23 约数个数为:(1+1)×(2+1)=6个 约数和为:(1022+)×(210333++)=39 【备注】有时,整除出的题咋一看貌似有些小难,但是只要稍微经过分析,就会发现所谓的难题都是”纸老虎”。 专题二:分数(分数、繁分数计算化简;裂项,分数与小数互化) (1) 分数计算技巧: 加减法:能凑整则先凑整、分母相同的放在一起先算(死算时通分) 乘除法: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小数化为分数、能约分则尽量约分 (2) 繁分数化简计算 【备注】繁分数更多的是一个工具,通常它会出现在分数的混合计算当中来考查学生的化简能力、细心程度。 解题技巧:在计算中碰到小数,尽快转化成分数、做到步步为营,细心决定成败。 (3)分数的裂项:(分母为乘积、分子为和差) )1(1+n n =n 1-)1(1+n ) 1(+n n a )k (1+n n =k 1 [n 1-)(1k n +] ) k (+n n a )2)(1(1++n n n = 21 [)1(1+n n -)2)(1(1++n n ] ) 2)(1(++n n n a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时作业题全套

第1单元 负 数 第1课时 认识负数 课时作业 一、用正、负数表示下面各题中的数量。 1. 某水果店本月盈利5000元,上月亏损2000元 2. 王阿姨收人300元,支出200元 二、读出下列各数,并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23 -34 4.12 -1 136 0 -248 第2课时 在直线上表示数 课时作业 一、填一填。 1. 用( )和( )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 直线上表示一7的点在0的( )边,在一12的( )边,在3的( )边。 3. 在直线上,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A 点,A 点表示的数是( );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到B 点,B 点表示的数是( )。 4. 以明明家为起点,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如果明明从家出发走了+30 m ,又走了-20 m ,这时明明离家的距离是( )m 。 二、写出A ,B ,C 所表示的数,并将2 5,-2,4表示在直线上。

第3课时练习课 课时作业 一、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 如果-50元表示支出50元,那么+200元表示收入200元。() 2. 如果+10分表示提前10分钟到校,那么-5分表示晚5分钟到校。() 3. 在8.2,-4,0,6,-27中,负数有3个。() 二、选择。 1. 低于正常水位0.16 m记为一0.16 m,高于正常水位0.02 m记为(A )ma A. +0.02 B. -0.02 C. +0.18 D. -0.14 2. 以明明家为起点,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如果明明从家走了+3m,又走了-3m,这时明明在直线上的()处。 A. 点A B. 点B C. 点C D. 点D 3. 在同一条直线上,-12在-18的()边。 A. 左 B. 右 C. 北 D.无法确定 三、在直线上表示下列各数。

沪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数学各章知识点整理

沪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梳理 第五章有理数 5.1有理数的意义 1.相反意义的量 收入及支出;增加及减少;上升及下降; 零上及零下;高于海平面及低于海平面;前进及后退;盈利及亏损;……任意规定一方为正,则另一方为负。 2.正数及负数 5.2数轴 1.数轴的概念及画法 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数轴画法:一直线 + 三要素 2.数轴的性质 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1 / 16

3.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零的相反数是它本身。 4.相反数的几何意义 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它们分别位于原点的两侧,而且及原点的距离相等。 5.3绝对值 3.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对于任意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应采用: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还可以用“作差法”,即: 2 / 16

5.4.有理数加法 1.有理数加法及加法法则 把两个有理数合成一个有理数的运算,叫做有理数的加法。分五种情况:①两个正数相加;②两个负数相加;③两个异号数相加;④有理数和零相加; ⑤零和零相加。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③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④一个数及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注意:利用加法法则计算的步骤:先确定和的符号,再进行绝对值相加或相减。 2.有理数加法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运算律有下列规律:①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可以先相加;②符号相同的数可以相加;③分母相同的数可以先相加;④几个数相加能得到整数的可以先相加。 5.5.有理数的减法 1.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及运算 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注意:两个“变”字,①改变运算符号;②改变减数的性质符号(变为相反数), 牢记一个“不变”,被减数及减数的位置不变,即没有交换律。 3 / 16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案习题

六年级下册第五章有理数知识点 1、正数: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2、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零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4、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有理数:正数:正整数、零、负整数 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5、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上的点从左到右依次增大,正数大于零,零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6、相反数:绝对值相等,只有负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7、绝对值: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做|a|。 由绝对值的定义可得:|a-b|表示数轴上a点到b点的距离。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8、有理数加法法则 加法交换律: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表达式:a+b=b+a。 加法结合律: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表达式:(a+b)+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表达式:a-b=a+(-b) 10、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法交换律:一般地,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表达式:ab=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表达式:(ab)c=a(bc) 乘法分配律: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表达式:a(b+c)=ab+ac 注意: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几个数相乘,有因数为零,

沪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各章知识点梳理

沪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梳理 1.相反意义的量 收入与支出;增加与减少;上升与下降; 零上与零下;高于海平面与低于海平面;前进与后退;盈利与亏损;……任意规定一方为正,则另一方为负。 2.正数与负数 4.数轴的概念与画法 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数轴画法:一直线 + 三要素 5.数轴的性质 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6.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零的相反数是它本身。 7.相反数的几何意义 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它们分别位于原点的两侧,而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

10.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对于任意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应采用: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还可以用“作差法”,即: 11.有理数加法及加法法则 把两个有理数合成一个有理数的运算,叫做有理数的加法。分五种情况:①两个正数相加;②两个负数相加;③两个异号数相加;④有理数和零相加;⑤零和零相加。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②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③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④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注意:利用加法法则计算的步骤:先确定和的符号,再进行绝对值相加或相减。 12.有理数加法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运算律有下列规律:①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可以先相加;②符号相同的数可以相加;③分母相同的数可以先相加;④几个数相加能得到整数的可以先相加。 13.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及运算 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注意:两个“变”字,①改变运算符号;②改变减数的性质符号(变为相反数), 牢记一个“不变”,被减数与减数的位置不变,即没有交换律。 14.有理数乘法的意义 乘法是加法的特殊运算形式,它可以看作是多个相同的数相加运算的一种简便运算。如:n个a相加等于n*a 15.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 注意:①运算步骤:符号→绝对值相乘;②带分数要化成假分数 16.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推广 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

最新沪教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

2015年暑期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整数 1.1 整数和整除的意义 1.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1,2,3,4,5,……,叫做整数 2.在正整数1,2,3,4,5,……,的前面添上“—”号,得到的数—1,—2,—3,—4,—5,……,叫做负整数3. 零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4.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整数 5.整数a除以整数b,如果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1.2 因数和倍数 1.如果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a就叫做b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 2.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4.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1.3能被2,5整除的数 1.个位数字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 2.整数可以分成奇数和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3.在正整数中(除1外),与奇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偶数 4.在正整数中,与偶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奇数 5.个位数字是0,5的数都能被5整除 6. 0是偶数 1.4 素数、合数与分解素因数 1.只含有因数1及本身的整数叫做素数或质数 2.除了1及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3. 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 4.奇数和偶数统称为正整数,素数、合数和1统称为正整数 5.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素数相乘的形式,这几个素数都叫做这个合数的素因数 6.把一个合数用素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素因数。 7.通常用什么方法分解素因数: 树枝分解法,短除法 1.5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1.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如果两个整数只有公因数1,那么称这两个数互素数 3.把两个数公有的素因数连乘,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4.如果两个数中,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较小的数 5.如果两个数是互素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 1.6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1.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 2.几个数中最小的公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只要把它们所有的公有的素因数和他们各自独有的素因数连乘,所得的积就是他们的最小公倍数 4.如果两个数中,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那个数

上海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

上海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有理数 5.1有理数的意义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有理数整数:正整数、零、负整数 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5.2正数和负数 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数轴的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 所有的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也可以用数轴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正方向的数大于负方向的数 零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为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 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注意: 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2、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3、零的绝对值是零。 4、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那个数反而小。 5.3有理数的加减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原来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零,绝对值不相等时,其和的绝对值为较大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所得的差,其和的符号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 3、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交换律:a+b=b+a 2、结合律:(a+b)+ c=a+(b+c)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1、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a-b=a+(-b)

5.4有理数的乘除 两数相乘的符号法则 正正得正,正负得负,负正得负,负负得正。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 注意连成的符号: 1、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2、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 3、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 4、几个数相乘,有因数为零,积就为零 有理数除法法则 1、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2、零除以任何一个不为零的数,都得零。 5.5有理数的乘方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法的结果叫做幂。在a n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读作a的n次方,a n看做是a的n次方结果时,读作a的n次幂。 注意: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 2、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先乘方,后乘除,再加减;统计运算从左到右;如果有括号,先算小括号,后算中括号,再算大括号。 3、把一个数写成a*10n(其中1≤a<10,n是正整数,这种形式的计数方法叫做科学计数法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 第一章负数(一) 1、题目略正数:1/2 +3 506 + 负数: -5 -3/4 -12 2、+10 -10 0 3、填空。 (1)-1000 (2)+3000 支出3000元(2)-6 +9 胜5场 (3)-11034 (4)-2 88 ( 二) 1、填表。①-1 ②-60 ③向北走52米④ -10 ⑤10 +10级 2、-8 -6 -3 -2 4 5 3、-1 -1/4 3/2 +3 4、填空。 (1)左右(2)相等相反(3)大小(4)505 495 (5)140 ~ 练习一 1、(1)√ (2)ⅹ(3)ⅹ 2、略 3、-7 0 1 +8 4、(1)D B (2)27 19 5、-2 -11 150 +8 第二章折扣 1、(1)八80(2)60 40(3)180 2、①480×90%=432 480-432=48(元)②480×(1-90%)=48(元) 3、(1)350××80%=280(2)280×(1-80%)=56(元)(3)2100×80%×90%=1512 4、480÷600= 八折720÷80%=900 成数

1、题目略第一行:九四五第二行:7 6 第三行:70 60 90 2、120 90 3、(1)300×30%=90(2)300×(100%+30%)=390 4、800×(100%-12%)=704 5、(480-400)÷400==20% 增产二成 480÷(100%+60%)=300(台) ¥ 税率 1、(1)120×%=(万元)(2)100×3%=3(万元) 2、500×(100%-20%)=400(万元) 3、300×5%=15(万元)15×7%=(万元)=10005(元) 4、800+(2520-800)÷(1-14%)=2800(元) 利率 1、6000×1×%=90 2、10×3×%=(万元) 3、10000×5×%+10000=12660(元) 4、30×5×4%=6(万元) 30+6=36(万元)36÷(5×12)=(万元)=6000(元) 5、5000×%=5000×(%÷4)=20 5000××%=45 5000×1×2%=1005000×2×%=2505000×3×3%=450 … 存三年,到期可取5450元 解决问题 1、甲3000×5%=2250乙 3000-200=2800 相比较而言,甲省钱 2、甲12×4÷5=乙12×=甲超市划算 3、10 12 2000 10 1750 4、÷2=(吨) +10=(吨) 练习二 1、

沪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全册

2.1 分数的除法 一、知识点梳理: 1、把一个总体平均分为n 份后,其中的1份可用______表示,m 份可用_____表示.(其中m 、n 都是正整数,且m n ≥). 2、两个正整数p 、q _____,可以用分数表示.即_____p q ÷=,其中p 为______,q 为______. 3、 q p 读作_________,当___q =时,p q p =. 4、分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方法是:将数轴上的单位长度_______等分,从0开始自左向右的第________点分点即表示分数q p 二、基础型作业: 填空题 1、 35是_____个15; 8个1 11 是_______. 2、整数a 除以整数b ,如果能够整除,那么结果是____数;如果不能够整除,那么结果可以用小数表示,还可以用___数表示. 3、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5÷13=________; 13÷5=____________. 4、把分数写成两个数相除的式子: 3 10 =_______. 5、把1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3段,每段长是_____米.(用分数表示) 6、把三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______块.(用分数表示) 7、在数轴上,把单位长度5等分,从0开始自左向右的第4个分点表示的分数是______,第8个分点表示的分数是_______. 8 看成整体1, 表示分数______. 9、 3天占一星期的___________,3天=__________星期. 10、某人用8天完成了一件工作,他平均每天完成这件工作的___________. 11、在数轴上方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整数或分数. 04 321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习题

预初数学第二学期周练八 班级 姓名 学号______成绩 __ 一、填空题(23*2’=46’) 1、 在,312x - ,2xy ,2y x +,34x y |,5.0|-,34622y x -,1x x -中, 单项式有 ______个, 多项式有________个 2、多项式2 2635 a a -+- 是_____次____项式,其中一次项系数是 ___________ 3、用代数式表示5除m 的商与4的和 4、当3=m ,2n =-时,代数式222n m -的值是 _ ___ 5.若1 3 4-m y x 与34---n x y 是同类项,则mn=____________ 6.多项式2322739t t t +-+按字母t 的升幂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化简:①()y y x x ---557=____________ ②()()x x x x 42322-++--=____________ ③mn mn 5 1 5--=_____________ 8、食堂有煤a 千克,原计划每天用煤b 千克。如果每天节约用煤c 千克,则a 千克的煤可 以用 天,节约后可以多用 天 9.已知12=+a a ,则35 1 512+--a a =_____________ 10.互为补角的两角之差为22o,则这两个角分别为____________度 11.如图, OC ⊥OA ,OD ⊥OB ,则∠AOB=∠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_______ 12.如图,A 、O 、D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OE ⊥AD,∠AOB =∠COD ,则图中与∠AOB 互余的角:_______________,互补的角有:_________________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13.如图,∠AOB=72o,OC 平分∠AOB ,OD ⊥OC ,则∠AOD=______度. 14. 如图:在任意△ABC 中有这样一条性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AB+BC>AC ,你能否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说明上述性质的正确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B A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

六年级上学期 第一章数的整除 1.1 整数和整除的意义 1.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1,2,3,4,5,……,叫做整数 2.在正整数1,2,3,4,5,……,的前面添上“—”号,得到的数—1,—2,—3,—4,—5,……,叫做负整数 3. 零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4.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整数 5.整数a除以整数b,如果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1.2 因数和倍数 1.如果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a就叫做b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 2.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4.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1.3能被2,5整除的数 1.个位数字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 2.整数可以分成奇数和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3.在正整数中(除1外),与奇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偶数 4.在正整数中,与偶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奇数 5.个位数字是0,5的数都能被5整除 6. 0是偶数 1.4 素数、合数与分解素因数 1.只含有因数1及本身的整数叫做素数或质数 2.除了1及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3. 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 4.奇数和偶数统称为正整数,素数、合数和1统称为正整数 5.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素数相乘的形式,这几个素数都叫做这个合数的素因数 6.把一个合数用素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素因数。 7.通常用什么方法分解素因数: 树枝分解法,短除法 1.5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1.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2.如果两个整数只有公因数1,那么称这两个数互素数 3.把两个数公有的素因数连乘,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4.如果两个数中,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较小的数 5.如果两个数是互素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

2020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堂作业设计全套共54份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全套课堂作业设计及答案(共54份) 第1单元-负数 第1课时负数的认识 第2课时在直线上表示数 第3课时练习课 第2单元百分数 第1课时折扣 第2课时成数 第3课时税率 第4课时利率 第5课时解决问题 第6课时生活与百分数 第3单元圆柱与圆锥 1.圆柱 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 第2课时圆柱的表面积 第3课时练习课 第4课时圆柱的体积 第5课时解决问题 2.圆锥 第1课时圆锥的认识 第2课时圆锥的体积 第3课时整理和复习 第4单元比例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第1课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2课时解比例 2.正比例和反比例 第1课时正比例 第2课时反比例 第3课时练习课 3.比例的应用 第1课时比例尺(1) 第2课时比例尺(2) 第3课时练习课 第4课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第5课时用比例解决问题 第6课时练习课 第7课时自行车里的数学 第5单元数学广角 第1课时鸽巢问题(1) 第2课时鸽巢问题(2)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 1.数与代数 第1课时数的认识(1) 第2课时数的认识(2) 第3课时数的运算(1) 第4课时数的运算(2) 第5课时解决问题 第6课时式与方程 第7课时比和比例(1) 第8课时比和比例(2) 2.图形与几何 第1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 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第3课时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第4课时练习课 第5课时图形的运动 第6课时图形与位置 3.统计与概率 第1课时统计 第2课时可能性 4.数学思考 第1课时数学思考(1) 第2课时数学思考(2) 第3课时数学思考(3) 5.综合与实践 第1课时绿色出行 第2课时北京五日游 第3课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第4课时有趣的平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含答

第 5 课时解决问题 一、“国美”电器商店举行店庆活动,张叔叔花了3400 元钱,买了一台原价4000 元的洗衣机。请你算一算,这台洗衣机是打几折出售的? 二、方圆小学十一月份用水72 吨,比十月份节约了一成,十月份用水多少吨? 三、方阿姨用8000 元钱购进一批货物,售出后获得营业额10200元。 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后,这批货物可获利多少元? 四、王奶奶把10000 元存入银行两年,可以有两种储蓄方法;一种是存两年期的,年利率是 4.68%;另一种是先存一年期的,年利率 4.14%,到期时再把本金和利息取出来合在一起,再存一年。选择哪种方法所存的利息多一些呢?快帮王奶奶算一算吧! 五、一套《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共20 本,每本单价 6.5元。“六一”期间,甲、乙两书店出售这套书采用不同的促销方法:哪个书店便宜?甲乙 购一套八五折出售买xx 赠一本 参考答案 一、“国美”电器商店举行店庆活动,张叔叔花了3400 元钱,买了一台原价4000 元的洗衣机。请你算一算,这台洗衣机是打几折出售的? 3400 - 4000 X 100%=85% 八五折 二、方圆小学十一月份用水72 吨,比十月份节约了一成,十月份用水多少吨? 72-(1-10%) =80 (吨) 三、方阿姨用8000元钱购进一批货物,售出后获得营业额10200元。

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后,这批货物可获利多少元?10200-8000-10200 X 5%=1690元) 四、王奶奶把10000元存入银行两年,可以有两种储蓄方法;一种是存两年期的,年利率是 4.68%;另一种是先存一年期的,年利率 4.14%,到期时再把本金和利息取出来合在一起,再存一年。选择哪种方法所存的利息多一些呢?快帮王奶奶算一算吧! 2X 4.68%=9.36% 4.14%+ (1+4.14%) X 4.14% ?8.45% 所以第一种利息多 五、一套《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共20本,每本单价 6.5元。“六一”期间,甲、乙两书店出售这套书采用不同的促销方法:哪个书店便宜?甲乙 购一套八五折出售买xx 赠一本 甲:20X 6.5 X 85%=110(元) 乙:20X4-5X6.5=10元) 104V 110.5 乙书店便宜

六年级数学教材目录(沪教版)

六年级数学教材目录(沪教版)第一章数的整除 第1节整数和整除 1.1整数和整除的意义 1.2因数和倍数 1.3能被2,5整除的数 第2节分解素因数 1.4素数,合数与分解素因数 1.5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1.6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拓展求三个整数的最小公倍数 第二章分数 第1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1 分数与除法 2.2 分数的基本性质 2.3 分数的大小比较 第2节分数的运算 2.4 分数的加减法 2.5 分数的乘法 2.6 分数的除法

2.7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拓展无限循环小数与分数的互化 2.8 分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2.9 分数运算的应用 第三章比和比例 第1节比和比例 3.1 比的意义 3.2 比的基本性质 3.3 比例 第2节百分比 3.4 百分比的意义 3.5 百分比的应用 3.6 等可能事件 第四章圆和扇形 第1节圆的周长和弧长 4.1 圆的周长 4.2 弧长 第2节圆和扇形的面积 4.3 圆的面积 4.4 扇形的面积

第五章有理数 第1节有理数 5.1 有理数的意义 5.2 数轴 5.3 绝对值 第2节有理数的运算 5.4 有理数的加法 5.5 有理数的减法 5.6 有理数的乘法 5.7 有理数的除法 5.8 有理数的乘方 5.9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5.10 科学计数法 第六章一次方程(组)和一次不等式(组) 第1节方程与方程的解 6.1 列方程 6.2 方程的解 第2节一元一次方程 6.3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6.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第3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6.5 不等式及其性质 6.6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6.7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4节一次方程组 6.8 二元一次方程 6.9 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 6.10 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 6.11 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第七章线段与角的画法 第1节线段的相等与和,差,倍 7.1 线段的大小的比较 7.2 画线段的和,差,倍 第2节角 7.3 角的概念和表示 7.4 角的大小比较,画相等的角 7.5 画角的和,差,倍 7.6 余角,补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