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屏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石屏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石屏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贵州省黔东南周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河口乡民俗风情艺术考察报告 (2)

贵州省黔东南周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河口乡民俗风情艺术考察报告 考察时间:2010年2月10—18日 考察地点:贵州省锦屏县河口乡,唐东村、瑶光村(仰阿沙湖上游周围自然村)。指导人: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李炅老师。 考察者:姜崇桂 报告人:姜崇桂 报告撰写:姜崇桂 一、考察内容与预期目标 此次考察是回到自己的家乡,那是我生养我的地方。从小学到中学,都没有离开那里半步。以前放假在家都没有像这一次放假在家收获那么大!这次寒假放假回家,我带着李炅老师安排的课题,再加上对民间美术为期一个学期的学习,故对家乡的民间美术做一次理性的认识。那里是我我成长的摇篮,对那里的一草一木,人文风情感触都很深。在老师的指导下,确立了一下五项考察内容。希望此次的考察对家乡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一)、考察地的地理与人文环境 由于我出生在大山里,大山阻挡了我的视野,我只好用心去才外面的世界。于是我努力读书,走出大山。这是我的梦想,今天我的梦想基本实现了。我的家乡是我梦看开始的地方,于是此次考查的地方,我选择了我的家乡:贵州省黔东南周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河口乡。锦屏县河口乡概况 河口乡位于锦屏县西南部,清水江畔,东邻平略镇,南抵启蒙镇、

固本乡,西与剑河县南加镇毗邻,北与彦洞乡接壤。距黎平机场70多公里,距隆里古城50多公里,距国家十五计划重点工程三板溪水电站大坝坝址40公里。三板溪电站蓄水后,河口乡是仰阿莎湖库区第一个民族生态旅游乡镇。水陆交通发达,是锦、剑、黎三县的交通枢纽。全乡辖19个行政村,53个自然寨,1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618人,主要由苗、侗、汉三个民族构成。全乡总面积126.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725亩,森林覆盖率达65%。 河口乡抢抓西部大开发、新一轮扶贫开发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本板溪水电站建设机遇,“三个文明”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全乡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632万元,较上年增长11.32%;全乡农业总产值由2002年的1062.43万元上升到2003年的1105.05万元,增长4.2%;财政总收入完成63.82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12.95%。 河口乡是一个以绿色为特征、良好多样生态环境系统为优势的民族风情、好山好水、历史文化三位一体组成的绿色生态旅游乡。民族环保第一村——文斗、人间仙境——青山界的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是河口乡旅游休闲的一个亮点。置身于河口乡生态旅游园,旖旎的水色山光、浓郁古朴的苗族风情、源远流长的民族传统文化有机的结合,和谐而统一,妙不可言,使人留连忘返。 河口乡境内有国家一、二级珍稀保护动物和闻名全国的十八杉等,有风味独特的土特产——裕和腌鱼。“青山界”山泉水己打入省内外市场,深受消费者的青睐。金、银、铜、砷等地下矿产储量丰富。(二)、民俗活动(过年的一些活动) 此次考察正逢春节前后,民俗活动丰富多彩。赶年厂,杀年猪,打

苗侗文化

寻访靖州当地文化 探寻·苗族文化 地笋苗寨: 一、简介 地笋苗寨位于靖州县三锹乡境内。该苗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歌鼟(tēng)发源地之一,以苗族歌鼟为代表的民族文化积淀深厚。团寨中苗族风情吊脚楼民居建筑特色鲜明,古迹文化保存完整,民俗文化传承较好,除有被誉为“原生态多声部民族音乐活化石”的苗族歌鼟外,还有极具民族风情的玩山会友,茶棚相亲,抢亲等习俗。 二、地理环境 位置: 地笋苗寨位于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西部的三锹乡,属云贵高原支脉的九龙山麓,地理海拔为431米,气候清凉,植被覆盖率为98%,距县城38公里,西进13公里抵达黔东南境,有等级公路通达。自然环境: 地笋苗寨是一个天然“氧吧”。她坐落在靖州第二高峰的九龙山麓,被誉为靖州十景之一的“九龙叠翠”,说明了这里的良好生态。地笋苗寨林木茂盛,溪流综合经横,堪称野生动植物生长的“王国”,是我们探寻原始次森林的好去处。 三、人口分布

地笋苗寨全寨居民120户、670人,苗族占总人口的95%(2010 年数据) 四、民间文化 歌鼟(tēng): 地笋苗寨是靖州三锹苗族歌鼟文化的重要展示基地。被誉为“原生态多声部民族音乐活化石”的苗族歌鼟享有“中国原生态多声部民歌活化石”和“深山瑰宝”、“天籁之音”之誉。2009年地笋苗寨被评为湖南省首批少数民族十大特色村寨,2010年地笋苗寨被湖南省旅游局评定为湖南省三星级乡村旅游景点. 三锹苗族,历史悠久,渊源流长,与五千多年前的“九黎”、尧、舜、禹时期的“三苗”以及周时期的“荆楚”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的压迫和歧视,苗民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被赶进深山老林。长期居住在大山深处的苗民在狩猎、伐木等生产、生活及抵御外来进攻中创造和积累了独具特色的艺术和文化。“歌鼟”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三锹苗族歌鼟是一种多声部合唱形式,是由大自然的声音演变而成。在古老的苗族村寨,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单纯欢快的生活,促使苗族先民们对鸟鸣、蝉唱、流水、林涛等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的“和声”产生浓厚的兴趣和联想。于是他们模拟大自然的“和声”编成高低重叠的悦耳歌声,后来,经过长期的选择、加工和提炼,形成优美的旋律与协和的和声。从此,苗族歌鼟便以极具民族特色的音乐形式流传于世。

贵州黔东南少数民族风情--西江千户苗寨、

直航贵州黄果树瀑布、荔波大小七孔、西江千户苗寨少数民族风情五天游 第一天:揭阳—贵阳–荔波中晚餐自理宿:荔波集中后乘Cz3857(07:45/09:40)揭阳飞贵阳,抵达后乘车前往乘车前往游览以险、奇、壮著称的【大七孔景区】(游约2H)。它是以原始森林、峡谷、伏流、地下湖为主的景区,景观峻险神奇、气势雄劲磅礴,景区地下有湖,洞中有瀑、湖上有天窗,尤以地俄宫,恐怖峡、风神洞为代表,极富惊险性、神秘性、奇特性。晚赴荔波县城入住酒店休息 第二天:小七孔—西江早中晚宿:西江早餐后早餐后前往贵州第一个世界级自然遗产保护区、中国最美丽的地方、喀斯特奇观的精华、地球腰带上的一颗绿色宝石——荔波游览喀斯特精华幽、静、奇、古特色的【小七孔景区】(游3H)——涵碧潭小七孔古桥、秀美的拉雅瀑布、人间美景68级响水河瀑布群、奇特的龟背山原始森林、极具吸引力的水上森林(拖鞋、短裤自备),浪漫神奇的鸳鸯湖、有着小九寨沟之称的卧龙潭。中餐后乘车前往世界最大最美的苗族村寨【西江千户苗寨】(车程3.5H左右),苗寨四面环山,重峦叠嶂,梯田依山顺势直连云天,白水河穿寨而过,将西江苗寨一分为二。寨内吊脚楼层层叠叠,顺山势而建,又连绵成片,房前屋后有翠竹点缀。晚餐品尝苗家长桌宴风味餐(听苗家敬酒歌,品苗家自酿米酒)。 第三天:西江—贵阳早中晚宿:贵阳早上睡到自然醒,或者清晨前往观景台欣赏炊烟袅袅的西江晨景,薄雾笼罩着苗寨,第一缕阳光将木头房子渡成金色,炊烟袅袅升起,俯视苗寨群山、欣赏苗寨旖旎风光,新的一天又开始了!也可跟随导游步入西江博物馆了解苗族的迁徙、发展历史和节庆习俗等。11:30欣赏原生态的苗族歌舞表演(表演费用包含在门票中,如因恶劣天气或政府行为取消表演,不退补任何费用),中餐后乘车赴贵阳 (晚可前往贵阳陕西路、二七路、青云路夜市小吃街,品尝贵阳特色夜市小吃,贵阳的士起步价8元,晚22时以后起步价10元。住宿酒店前往夜市的士车价一般在10到15元。) 第四天:贵阳——黄果树——贵阳早中晚宿:贵阳早餐后前往【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游览亚州第一大瀑布“黄果树大瀑布”,它是世界上唯一的可从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位观看的瀑布,也是世界上唯一有水帘洞自然贯通且能从洞内外听、观、摸的瀑布。之后游览瀑顶最宽的【陡坡塘瀑布】(游0.5H),它也是《西游记》片尾曲瀑布的拍摄点。中餐后游览【天星桥景区】(游2H),天星桥以瘦骨嶙峋奇形怪状的水上石林为主要看点。加上石头上盘根错节的古藤老树,俨然一个巨大的天然盘景园。后乘车前往贵阳,晚餐后入住酒店。 第五天:贵阳—揭阳早中 早餐后游览【甲秀楼】矗立在贵阳南明河中的万鳌矾石上(这块石头酷似传说中的巨鳌),有浮玉桥衔接两岸。历经四百年的风吹雨打而仍旧矗立不倒,是贵阳历史的见证,是贵阳文化发展史上的标志。乘车贵阳机场乘CZ3857(14: 10/16:00)返揭阳机场,结束贵州愉快之旅! 服务标准: 行:揭阳/贵阳/揭阳、含机票及机建税、空调旅游车 住:三星酒店或同级(补350、退230) 食:4早8正,餐标25/餐 游:行程所列门票(费用不含:黄果树野外观光大扶梯单程30元/人,往返50元/人) 购:全程无购物 贵州旅游注意事项: 1.请保管好随身携带的物品,证件。 2.贵州属云贵高原地区,海拔1100米左右,紫外线幅射较强,请自备防晒霜,以免长时间户外活动晒黑晒伤皮肤。 3.贵阳春季,早晚温差较大,请注意增加保暖衣物。 4.贵阳小吃众多,黔菜口味以辣为主,如:丝娃娃,花江狗肉,乌江鱼,酸汤鱼,肠旺面,恋爱豆腐果、黔式烘烤等 等,小吃一条街位于陕西路,合群路,青云路、以夜市大排档为主,通宵营业。

异彩纷呈民族文化绪论

【单选题】(6分) 孔颖达《周易正义》中说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内含了文化一次,这里的文化其含义是: A. 知识 B. 教育 C. 武力征服 D. 人文治理 正确 2 【单选题】(6分) 以下不属于《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一词的解释有: A. 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特指精神财富 B. 人们创造所有产品时的心智活动过程 C. 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D. 考古学用语,具有相同考古特征的遗存的类型 正确 3 【单选题】(6分) 有个游牧民族的孩子问妈妈:“为什么我们总是走?不能停在一个地方不走么”?妈妈回答说:“不能,我们停在一个地方不走,这块土地会疼的。”由此可见,游牧民族对待土地的态度是: A. 浪费 B.

C. 实用 D. 疼惜 正确 4 【单选题】(6分) 了解文化的方法,是要:停下来,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不但要下马观花,还要观叶、观茎、观根,还要看看土壤、气候、环境、动物、人群。有一句成语表示是: A. 走马观花 B. 刨树搜根 C. 蜻蜓点水 D. 一目十行 正确 5 【单选题】(6分) 瑞典人说,“太有钱就是不道德”,这是他们对财富的标准。因为太有钱了,就意味着: A. 对自己的贪婪 B. 对自己的吝啬 C. 对物质的贪婪 D. 对他人的赞美

6 【单选题】(6分) 汉族是由华夏民族为核心发展而来,华夏的夏指的是: A. 夏朝 B. 夏天 C. 立夏 D. 夏季 正确 7 【单选题】(6分) “一个民族失去自己的文化,就等于失去了一切,失去了一切就等于面临消亡。”这是谁说的? A. 环保主义者 B. 鄂伦春女酋长 C. 鄂伦春学者 D. 鄂伦春诗人维佳 正确 8 【单选题】(6分) 鄂伦春人的生活方式是: A. 草原牧业 B.

贵州黔东南苗侗建筑

贵州黔东南苗侗建筑

————————————————————————————————作者:————————————————————————————————日期: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实践教学 调查报告 少数民族特色建筑保护和发展—---以贵州省黔东南苗,侗村寨建筑为例 姓名 学号 院系 专业 任课教师 完成日期年月日

黔东南苗侗特色建筑保护和发展 摘要: 黔东南的古建筑古朴典雅,富于地方民族特色。苗族吊脚楼和侗族鼓楼、花桥蜚声海内外。从江增冲的侗族鼓楼、黎平地坪侗族花桥为代表的名胜古迹,记载了黔东南文化空间环境发展的历史,底蕴丰厚,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苗族侗族在与汉文化的不断交汇融合中,吸收了大量汉族的建筑艺术精华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璀璨夺目的苗侗建筑艺术和建筑风格并屹立于中国民族建筑艺术之林。侗族传统建筑承载着侗族人民的思想观念、审美情趣、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然而,在当前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趋同与民族特色消失,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被压抑,文化的多样性被破坏,在建筑方面表现出建筑风格与形式单一、雷同,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消失,因此,有选择、有意识地传承与保护民族建筑文化与建筑风格尤为重要。 关键词:黔东南苗族侗族建筑 一、黔东南概况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东邻湖南,南接广西,与本省黔南、铜仁毗邻,境内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全州辖16个县市和1个省级凯里经济开发区、1个黔东循环经济工业区,有90个镇,116个乡(17个民族乡),5 个街道办事处,89个居民委员会,68个社区居委会,3226个村民委员会。州府凯里市,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黔桂铁路,湘黔铁路、公路320、321国道从境内经过,凯里与贵阳市高速路连接,至贵阳龙洞堡机场不到2小时行程。全州总人口441.72万人,现在有苗族,侗族,彝族、白族、傣族、壮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3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人口总数的81.87%,其中苗族人口占42.09%,侗族人口占31.86%。 二、苗侗族村寨传统建筑风格 苗,侗村寨多坐落在群山环保之中,依山傍水与地形相结合,村落连地成片,村寨毗邻相依,

浅谈黔东南州少数民族文化与保护传承

浅谈黔东南州少数民族文化与保护传承——以台江苗族文化为例 施洞镇中心小学潘年贵 摘要:黔东南州是一个民族文化之州,生态之州,歌舞之州,其热情好客的人民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而台江苗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了悠久岁月传承至今,在与其他民族频繁交流中,不断吸收,不断兼容,不断发展和完善,其传统文化尤如一幅渔网,每一方格都具有苗族自身的民族特点。我们相信台江这些保存完好的,淳朴自然的地区文化毫无疑问地成为培育旅游过程中最为基础、最富有影响力的因素之一,让当地人民在对自身文化资源的利用中获得利益。 一、台江苗族的语言文字 1、 语言 贵州的苗族,大约90%的人都以自己的母语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用语。苗族的分布,在村寨或乡的范围内,大多为小聚居区,在各县、市范围内,大多为苗汉或苗族与其他少数民族杂居。又因不断迁徙,现在的苗语方言土语的分布情况也比较复杂。 台江的苗语属于东部方言中的北部土语,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大方言,黔东方言北部土语主要通行在贵州省内的凯里、黄平、台江、雷山和施秉等县市。 2、 文字 党和ZF于1956年给苗族创制的湘西、黔东、川黔滇和滇东北四种苗文,都是拉丁字母的拼音文字,它们都是经过原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批准试验推行的。这四种苗文的文字方案曾于1959年进行过修订,并报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备案。黔东苗文以凯里市养蒿的语音为标准音。 由于在汉族文化及其他文化“入侵”等原因,台江苗族的语言、文字已有些被汉化了,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一件难以容忍的事,但面对这样的事实,又有什么办法呢?好在现在台江县中、小学都已把“苗族文化进课堂”当作是必修课程,还专门配有苗语教师,使得其语言文字又得以继承。 二、台江苗族的文学艺术 苗族古歌是反映苗族远古社会先民披荆斩棘、创功立业的传奇神话,并带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押调口头传承文学,艺人、歌手多在苗年节、祭祖节或其他重大节日在酒席场合中演唱和咏诵。 《苗族古歌》流传于台江、剑河、凯利、丹寨、麻江和雷山一带,这古歌记载着苗族的历程。这些大多为口头文学,没有实际的书面文学,很容易丢失,此外还有祭祀词、叙事诗等,如《张秀眉之歌》反映咸同年间,张秀眉、杨大六等率苗众起义斗争的悲壮事迹:……有个张秀眉/天下好儿郎/手持百斤刀/吼声如雷响/杀我张秀眉杀不完/苗家繁殖如鱼崽/以后我还要回转/苗家又要站起来…… 台江,这里有丰富而独特的口头文化遗产,尤以苗族古歌著称。古歌是一种古老的叙事诗,它叙述了苗族祖先对世界起源的认识和苗族祖先繁衍生存、生产生活的发展史,篇幅宏大,内容丰富,是苗族的一部“历史教科书”,是人类罕见的珍贵遗产。 三、台江苗族的风俗习惯 1、

异彩纷呈民族文化期末考答案

你本次获得的成绩是 86分 留在本页返回作业考试 1 【单选题】(3分) 凤冠是凤凰装中最具特色和贵重的饰品,又称“公主顶”,凤冠用银打制,有月牙型银盖、银簪、银片、银花组成,畲族女性一生配戴凤冠()次。 A. 一 B. 二 C. 四 D. 三 2 【单选题】(3分) 锡伯族民族英雄图伯特率领民众疏通的大渠是: A. 绰合尔渠 B. 通惠渠 C. 察布查尔大渠 D. 皇渠 3 【单选题】(3分) 黎族隆闺里不能进行的活动

做饭 B. 玩游戏 C. 玩乐器 D. 睡觉 4 【单选题】(3分) 瑶族族源来自 A. 巴人 B. 百越 C. 西原蛮 D. 武陵蛮 5 【单选题】(3分)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在_____哪个省或自治区? A. 西藏 B. 甘肃 C. 青海 D. 新疆 6 【单选题】(3分) 传统柯尔克孜习惯法里,放牧时一般不让 _________ 上山,如果上山,它会吃得很多,会破坏那里的生态,还有牛、驴子之类的也不带到山上去。 A. 山羊 B.

骆驼 D. 马 7 【单选题】(3分) 乌云其木格、格日勒巴图、巴图斯琴、斯琴格日乐这一组兄妹连名体现的规则是 A. 前缀法 B. 连缀法 C. 合名法 D. 后缀法 8 【单选题】(3分) 黎族的“隆闺”或“布隆闺”,汉语对译为: A. 放寮 B. 寮房 C. 闺房 D. 山寮 9 【单选题】(3分) 柯尔克孜人都知道,如果过度猎杀______,会遭到诅咒和惩罚。 A. 动物 B. 鱼类 C. 鼠类 D. 植物

【单选题】(3分) 盘瓠神话源于: A. 藏族 B. 蒙古族 C. 南方民族 D. 汉族 11 【单选题】(3分) 哈妹们的唱哈词的歌本用()文字写成 A. 象形文字 B. 汉字 C. 字母文字 D. 字喃 12 【单选题】(3分) 生活在帕米尔高原上的塔吉克向来被人们称为是 _________。 A. “狼之民族” B. “帕米尔高原上的天鹅” C. “鹰之民族” D. “牦牛之民族” 13 【单选题】(3分) 回族的祖国是: A. 中亚古国 B.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 第一条为加强民族文化村寨的规划、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行政区域内民族文化村寨的规划、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行政区域内,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村寨,可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命名为民族文化村寨: (一)历史悠久,布局协调,建筑典型,具有显著民族特色或者地方特点的; (二)传统习俗保存完整、民族风情浓郁、具有民族特色或者地方特点的; (三)与历史名人或者重大历史事件相关联的; (四)具有历史文化传统和生态自然景观的; (五)民间传统艺术或者工艺独具特色的; (六)有纪念意义或者独特文化内涵的。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民族文化村寨的规划、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民族文化村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财政预算应当安排民族文化村寨的规划、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专项资金。 鼓励单位和个人赞助、捐赠、投资民族文化村寨保护、建设和利用。 第六条自治州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民族文化村寨的普查,制定民族文化村寨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的总体规划。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民族事务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负责对民族文化村寨的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进行收集整理、研究和管理,建立民族文化村寨相关资料、数据、影像档案。 第七条自治州人民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 县级人民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民族文化村寨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

关于民族文化艺术的论文.doc2

关于民族文化艺术的论文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中华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和风俗习惯的差别,各少数民族形成了自己众多的具有特色的民族传统节日和文化艺术。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和文化艺术,是指少数民族的历代先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适应生产生活的各种需要与欲望而创造出来的,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修增、传承下来,所以内容便更加丰富多彩。民族传统节日和文化艺术不仅是民族文化异彩纷呈的表现,同时还是广大少数民族人民进行物质和精神交流的场所,所以民族节日和文化艺术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并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 一、民族节日 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孕育了斑斓各异、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节日。我国到底有多少民族传统节日,这个问题很难准确地回答,只能是一个大约的估计。我国56个民族,从古到今的节日大约有1700多个,其中汉族的传统节日有500个左右,而少数民族的民族传统节日则共计有1200多个。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情况复杂,其来源有多种说法。史书又无统一记载。因而提及传统节日的来源,很难一一论及,只能大概归类。 1.以欢庆丰收、祝贺胜利为主题的庆祝节日。 历史上,少数民族基本上从事农牧业生产,并兼营狩猎、采集。在秋收来临或粮食归仓之时,人们都要汇聚一起,开展各种各样欢庆丰收的集会。如侗族的吃新节(又称尝新节),流行于贵州、湖南、广西三省的侗族山乡,大都在稻谷即将成熟的农历六、七月间择日举行,侗家纷纷杀鸡宰鸭,打酒买肉,并到田间采摘新禾,拿回家中烘干,舂成新米,煮成新饭,连同鸡鸭鱼肉一起供奉祖先,然后全家聚餐,以此预祝即将到来的丰收。 2.以祭祀神灵、纪念祖先为主题的祭祀节日。

黔东南民族文化中考考点

黔东南民族文化中考考点专题 龙安先 总面积3.03万平方公里,地跨东经107度17分20秒至109度35分24秒,北纬25度19分20秒至27度31分40秒。东与湖南省怀化地区毗邻,南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河池地区接壤,西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抵遵义市、铜仁地区。东西相距220公里,南北跨度240公里。地势西高东低,自西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海拔最高2178米,最低137米,历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全州辖凯里1市和麻江、丹寨、黄平、施秉、镇远、岑巩、三穗、天柱、锦屏、黎平、从江、榕江、雷山、台江、剑河15县,凯里1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炉碧、金钟、洛贯、黔东、台江、三穗、岑巩、锦屏、黎平9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有7个街道办事处,94个镇,110个乡(其中17个民族乡)。总人口 81.6% 30 十分丰富,被誉为“歌舞之州、森林之州、神奇之州、百节之乡”。黔东南属于山地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天然大氧吧,被联合国世界乡土文化基金会确定的全球“反朴归真,回归自然”十大旅游胜地之一、被世界保护乡土文化基金会列为全球十个少数民族文化保扩圈之一的旅游胜境。有保存完整的雷公山(黔东南海拔最高的山、是苗岭山脉主峰,海拔2178 .8米)、月亮山、云台山、佛顶山等原始森林,是全国28个重点林区之一,其中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为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62.78%。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在14-19摄氏度之间。全州空气质量整体处于优良水平,空气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 1200-2000个,雷公山监测点监测数据为每立方厘米5600个,是贵州省七个监测点中最高的一个。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有大小河流2900多条,以清水

智慧树知到2019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单元测试答案

孔颖达《周易正义》中说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内含了文化一次,这里的文化其含义是: 以下不属于《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一词的解释有: 有个游牧民族的孩子问妈妈:“为什么我们总是走?不能停在一个地方不走么”?妈妈回答说:“不能,我们停在一个地方不走,这块土地会疼的。”由此可见,游牧民族对待土地的态度是: 了解文化的方法,是要:停下来,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不但要下马观花,还要观叶、观茎、观根,还要看看土壤、气候、环境、动物、人群。有一句成语表示是: 瑞典人说,“太有钱就是不道德”,这是他们对财富的标准。因为太有钱了,就意味着: 汉族是由华夏民族为核心发展而来,华夏的夏指的是: “一个民族失去自己的文化,就等于失去了一切,失去了一切就等于面临消亡。”这是谁说的? 鄂伦春人的生活方式是: 韩国和加纳在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基本相同。但现在韩国依靠文化产业,成为世界第大文化产业大国。 以下对文化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答案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答案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答案 西方“文化”概念,源出于拉丁文culture,其含义有: 文化就是我们在言谈、举止中表现出来的待人接物的原则。待人接物包含以下哪些方面: 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大融合时期包含以下几个阶段: 尊重文化,是对待他者文化的最高原则。以下哪几个不符合这一原则: 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这句话是谁说的? 盘古神话比盘瓠神话: 盘瓠神话源于: 盘古神话属于 盘古神话的最大困惑是: 盘瓠神话反映了南方民族的: 《回回原来》讲述的是回族: 回族的祖国是: 陈克礼的身份是: 回族的宗教信仰是: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大致时间是: 中国神话中的创世神有: 盘瓠的神性主要有: 回族的主要族源有: 回族主要分布在: 蒙古族常见男名“帖木儿”的意思是 下列蒙古族男名中有“幸福”含义的一个是 “格日乐”蒙古族女名中的常用词,意思是: 乌云其木格、格日勒巴图、巴图斯琴、斯琴格日乐这一组兄妹连名体现的规则是 “罗布桑”是蒙古族人名中一个常见的藏语词,含义是 我国土族最大的聚居区在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答案 土族头饰土族语叫 土族头饰中体积最大的一种是 不属于民和三川那顿节的主要内容是 那顿节期间巡游各村的“神”是 土族自称 属于纳顿节面具舞必演的节目是: 蒙古族的三大不朽史学名著是 作为蒙古族传统游牧文化的代表性符号有:

高铁时代背景下民族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

高铁时代背景下民族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旅游管理 高铁时代背景下民族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 作者简介:万兆彬,出生年月:1965年7月12日,性别:男,籍贯:贵州省凯里市,学历:硕士,职称: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民族文化旅游。 万兆彬 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基本形成了东部沿海经济实力最强,中部经济实力偏弱,西部经济实力严重落后的阶梯形结构。中西部经济发展明显受限的主要原因是地理因素导致交通问题突出,大量资本无法进入,无法实现自身的发展。为解决该问题,我国开始大力建设覆盖全国的快速交通网络,从村村通到青藏铁路,从高速公路网到高铁网。快速交通网的构建将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带入了“高铁时代”,中西部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由于没有得到过度开发而保留了比较原始的自然环境与淳朴的民风民俗。因此,在高铁时代到来的情况下,如何抓住这一机遇,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了中西部省市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前言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里程已经位居世界前列,并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的增长,在技术的支持下,高速铁路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广州到北京的高速动车组实现了“朝发夕至”的设想。旅游地点多元化选择,旅游管理部门对旅游市场的严格规范管理为全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以旅游业为经济支柱产业发展的地区在不断的增长。如何促进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丰富旅游的内容,

形成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将成为本文研究的内容。本文将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介绍该地区在贵广高铁及沪昆高铁开通后旅游业与文化产业如何融合发展。 二、高铁时代对民族旅游业的影响 高铁时代的到来为实现“快行漫游”提供了条件,越来越多的地区享受到了开通高铁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同样,高铁的开通使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旅游业进入了春天。 (一)高铁在速度上的优势。在吸收了国外高速铁路技术的基础上,我国研发出更加快速的高速铁路技术,实现了时速300km/h以上的运行速度。贵广高铁及沪昆高铁的开通使得原来偏僻落后黔东南地区变成了贵州通往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东大门,使该地区的旅游业获得了发展的良好机遇,以往因路途遥远而放弃黔东南地区的游客现在可以乘坐高铁前往旅游,使得旅行变得更加快捷。(二)高铁实现地区资源集聚优势。对于黔东南地区,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未遭破坏的自然环境,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都是吸引游客前来参观的主要原因。因早期交通发展滞后,想要完成黔东南的地区的游览非常困难。然而,高速铁路实现了将整个黔东南地区路程时间大大缩短,形成了所谓的“资源聚集”性,能够为发展地区旅游业提供保障。 (三)高铁为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的结合创造了契机,形成新的产业模式。在以往交通困难时期,尤其是处于山区地形的黔东南地区,旅游业难以开展,形成不了规模,外界新鲜文化无法进入,本地特色民族文化无法输出,即使能够得到输出,由于交通不便,也无法实现与外地的交流。这就从根本上限制了黔东南地区的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在高铁网络形成后,以苗族侗族为代表的

浅谈苗侗文化

浅谈苗侗文化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 ——黔东南州振华民族中学何成峰 摘要: 我教学的地方是一个苗侗聚居的地方,这里有着丰富的苗侗优秀文化,我把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运用到教学中与课本知识实现有效的结合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直观性。 关键词:苗侗文化政治教学有机结合 在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花了许多的时间到网络上去下载,整理了许多的现成的教学课件,但是在教学后的学生反馈中,有不少学生提出:老师,你给我们展示的图片很丰富,但是我们打心里却感受不深,同时你展示的那些问题在我们家乡也有与其相似的东西对啊!我身处的地方本身就是一个苗侗聚居的地方,这里有着丰富的苗侗优秀文化,何不把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运用到教学中与课本知识实现有效的结合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直观性。 一、展示民族经济发展成就,感悟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黔东南的苗族侗族大部分都居住在山区,是地道的山地民族,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原始公社公有制,自然经济私有制和社会主义公有制三种经济形态,而民族经济主要表现为山区型农业经济,以种植水稻为主。除了主营农业外,还兼营林业、畜牧业、手工业、旅游业和商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因此,黔东南州苗侗地区特别是远离城镇的农村地区,经济还十分落后,因此在学习高一经济生活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时,我以往仅仅只是展示了东部地区

的发展成就图片,而这样带来的效果是:绝大多数同学产生的只是对东部的羡慕,而对本地的发展却都嗤之以鼻,没有从客观的角度充分认识到今天自身所处地区的经济状况发生了变化。 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引用本地近几年(黔东南州)的部分经济数据,或者本地区的某个具体村寨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村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让学习感受到党的政策就在身边,党的关怀就在自己的身上,从而能真正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原则,从心里真正做到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去。 二、利用本民族的社会组织知识,充分认识基层民主自治的优越性 在苗族内部组织与管理方面,农村公社的社会形态长期存在,并逐步发展形成一套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社会组织、宗族、鼓社、寨老与理老、榔款与合榔是苗族传统社会实现自我管理、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形式,这些社会组织制定“榔规款约”、“村规民约”等是调节苗族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社会管理及资源管护的行为准则,具有“内部宪法”的功效。 而侗族人又有洞组织、款组织等同样也在历史上曾起到规范人们行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地方发展的作用。 因此在这些社会组织的影响下苗侗人民长期以来都具有很好的自律性、自治性。 但是由于这些社组织毕竟是在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中形成和建

黔东南民族文化旅游景点

银潭侗寨:从江县谷坪乡银潭村 谷歌地图:25.8341190844,108.8547706604 百度地图:25.8403623190,108.8612319410 谷歌地球:25.8373252273,108.8507258892 北纬N25°50′14.37″ 东经E108°51′2.61″ 海拔:673.56米 靠近: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321国道 参考: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谷坪乡银潭村 巫沙苗寨:剑河县南哨乡巫沙村 谷歌地图:26.5000105053,108.6081200838 百度地图:26.5062503430,108.6145509153 谷歌地球:26.5036495709,108.6041986942 北纬N26°30′13.14″ 东经E108°36′15.12″ 海拔:682.76米 靠近: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 S31152 参考: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南哨乡东南方向 占里侗寨:从江县高增乡占里村 谷歌地图:25.7989150000,108.9418040000 百度地图:25.8051421862,108.9482609569 谷歌地球:25.8021316147,108.9377431356 北纬N25°48′7.67″ 东经E108°56′15.88″ 海拔:370.28米 靠近:Unnamed Road, 从江县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贵州省中国参考: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高增乡 红阳苗寨:台江县台拱镇红阳村 谷歌地图:26.6683590000,108.3216250000 百度地图:26.6742735973,108.3281761050 谷歌地球:26.6717673567,108.3174246607 北纬N26°40′18.36″ 东经E108°19′2.73″ 海拔:676.87米 靠近: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文昌西路 参考: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 邓蒙苗寨:黎平县大稼乡邓蒙村 谷歌地图:26.3384991782,108.8636970520 百度地图:26.3445960312,108.8701772910 谷歌地球:26.3420423360,108.8596361876 北纬N26°20′31.35″ 东经E108°51′34.69″ 海拔:773.21米 靠近: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 S308 参考: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大稼乡邓蒙村东南方向

苗侗乡土历史文化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苗侗乡土历史文化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将黔东南苗族侗族乡土历史文化融入到中学历史教学中去,以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适应中学历史教学新课程的要求,充分发挥黔东南苗族侗族乡土历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乡土历史,开辟历史学习的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及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标签:黔东南苗族侗族乡土历史乡土历史历史教学口述历史 随着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逐步推进,实施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水平,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成为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往往要借助于具体生动的史料。而乡土历史的教育,是—般国情教育的一个缩影。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历史教学要“充分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历史學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 乡土历史是学生生存环境的历史,是他们最熟悉的地方历史,学生的祖辈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人,可能事件就发生在学生居住的地区,就是学生从小耳熟能详的故事,好像手捧一杯茶,拉过一把椅子可以促膝长谈的对象。这样,学习的内容就具有贴近学生生活的特点,具有亲和力,既可改变空间上的遥远,也可缩短时间上的距离,是生活环境中可以直接感知的,直观性强,容易引起学生兴趣。 此外,乡土历史的学习还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增长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思维,更能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心理和价值观。我们黔东南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村寨,飞檐翘角、古朴坚固的鼓樓,精描细绣、风情万种的民族服饰,嘹亮悦耳、情深意长的歌,饱经沧桑却依然静默屹立的古城,还有清秀的山,灵动的水,坚毅的苗侗民族……在教学中把乡土历史融于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中,是时代所求,素质教育所需,且能使之转化为社会主义新型的民风民俗和道德习尚,为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乡土历史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乡土历史具有生动、具体、真实的特点,便于学生感知、接受,从而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情感态度的好素材。如学习《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这一课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文革”中“左”倾错误做法和“文革”危害的理解。我先在课前布置学生向附近的长辈了解1966-1976年间发生在本地的重大事件,并记录长辈们对这些事件的看法或认识,以口述历史的方式记录、录音、录像,然后在课堂上分享这些收获。这样不仅诠释课文,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左”倾错误,维护社会安定的意识,结果可谓是水到渠成,重点迎刃而解,难点不攻自破。 二、乡土历史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

民族村落生态文化利用的探讨以黔东南为例

民族村落生态文化利用的探讨 ——以黔东南州为例 摘要:本文通过对贵州省黔东南州少数民族村落生态文化的利用进行探讨,浅析当前黔东南村落生态文化利用的主要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为黔东南州村落生态文化建设的发展提供理论性的建议。 关键词:黔东南州,民族村落,生态文化利用,建议 生态文化是一个民族对生活其中的自然环境的适应性体系[1]。反应人和自然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一个社会文化。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有苗、侗、汉、布依、水、瑶、壮、土家等3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人口总数的81.87%,其中苗族人口占42.09%,侗族人口占31.86%。有90个镇,116个乡(17个民族乡)。黔东南少数民族创造了极为丰富的生态文化,为人们孕育了一方生态净土。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上乡村价值被重新发现,黔东南州成为研究乡村生态文化的重点区域之一,被誉为“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进入21世纪,生态旅游成为生态文化利用的主要手段,对黔东南生态文化的研究成为热点,。从中国知网上生态旅游或者生态文化旅游的文献有865篇,集中讨论村落生态文化、乡村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等主题。大多数趋向于黔东南的少数民族村落文化、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等相关的旅游产业开发。 1村落生态文化的特征与利用 1.1村落生态文化的特征 村落是以农村人群聚居的大聚落,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从生态学角度来看,村落是以农村人群为核心,伴生生物为主要生物群落,建筑设施为重要栖息环境的人工生态系统。它是农业生态系统与人类生态系统相结合的复合系统[2]。 村落生态系统包括:土地、房屋、到了、公共场所、居住环境、小气候、植物、家禽家畜、伴生生物等自然要素;人、经济、风俗、风水、伦理、制度、秩序、禁忌、家庭等社会要素。村落生态系统体现的文化即为村落生态文化。村落生态文化具有范围上的局限性、文化上的独特性、及生态上的原真性等特点。 少数民族村落生态文化具有更为鲜明的特征。从村落物质生态文化上来举例如: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依山伴水而建的吊脚楼建筑、村落农业景观、珍稀药材、植被及动植物等;从村落非物质生态文化上举例如:少数民族利用蓝靛染布、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等体现于风俗、宗教及节庆等生态文化极为丰富。 1.2村落生态文化利用模式 1.2.1建立生态博物馆 位于贵州省黔东南黎平县距肇兴乡的堂安村,1999年成为中国与挪威合作建设与保护的中国唯一一座侗族生态博物馆。堂安村有5个村民小组,全村207户,890人。堂安坐落在半山腰上,四面环山,峰峦叠嶂,梯田层叠,依山就势建寨,吊脚楼鳞次栉比,鼓楼、戏台、瓢井、古墓群等古建筑保存完好,村民还延续着侗族的传统习俗和饮食习惯。保持着原始的风味,成为”浓缩的侗乡“,被世界著名的挪威生态博物馆学家约翰.杰斯特龙称为”人类反璞归真“的范例。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属于稻鱼耕作系统。目前也正在尝试旅游开发的路径,节假日每天有100游客左右慕名来到堂安村,具有接待能力和条件的农户都开始接待游客。政府也在大力推动堂安旅游的开发,正在建设新的堂安生态展览馆。 1.2.2乡村旅游开发

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第二章

【单选题】(6分) 蒙古族常见男名“帖木儿”的意思是 A. 英雄 B. 结实 C. 钢铁 D. 和平 正确 2 【单选题】(6分) 下列蒙古族男名中有“幸福”含义的一个是 A. 巴特尔 B. 巴雅尔 C. 朝鲁 D. 吉日嘎拉 正确 3 【单选题】(6分) “格日乐”蒙古族女名中的常用词,意思是: A. 月亮 B. 花朵 C.

D. 太阳 正确 4 【单选题】(6分) 乌云其木格、格日勒巴图、巴图斯琴、斯琴格日乐这一组兄妹连名体现的规则是 A. 前缀法 B. 后缀法 C. 连缀法 D. 合名法 正确 5 【单选题】(6分) “罗布桑”是蒙古族人名中一个常见的藏语词,含义是 A. 长寿 B. 金刚 C. 保佑 D. 心地善良 6 【单选题】(6分) 我国土族最大的聚居区在 A.

B. 青海省 C. 湖南省 D. 湖北省 正确 7 【单选题】(6分) 土族头饰土族语叫 A. 土浑 B. 向斗 C. 扭达 D. 藏日 正确 8 【单选题】(6分) 土族头饰中体积最大的一种是 A. 干粮头 B. 簸箕头 C. 蜂儿头 D. 丹凤头 正确

9 【单选题】(6分) 不属于民和三川那顿节的主要内容是 A. 会手舞 B. 面具舞 C. 神舞 D. 唱花儿 正确 10 【单选题】(6分) 那顿节期间巡游各村的“神”是 A. 水草大王 B. 四郎爷 C. 二郎神 D. 九天圣母娘娘 正确 11 【多选题】(10分) 土族自称 A. 土人 B. 霍尔 C.

蒙古尔 D. 察罕蒙古 正确 12 【多选题】(10分) 属于纳顿节面具舞必演的节目是: A. 《庄稼其》 B. 《三将舞》 C. 《杀虎将》 D. 《五将舞》 正确 13 【多选题】(10分) 蒙古族的三大不朽史学名著是 A. 《蒙古秘史》 B. 《蒙古源流》 C. 《蒙古黄金史纲》 D. 《江格尔》 正确 14 【多选题】(10分) 作为蒙古族传统游牧文化的代表性符号有: A. 马

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习题答案

第五章章单元测试1 【单选题】(5分) 白族语属于哪一个语族 A. 藏缅语族 B. 苗瑶语族 C. 瑶族语族 D. 汉语族 正确答案是:A 查看答案解析 2 【单选题】(5分) 白族语属于哪一个语支 A. 藏语支 B. 缅语支 C. 彝语支 D. 语支未定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5分 3 【单选题】(5分) 大理白族话属于什么方言区 A. 北部方言

B. 中部方言 C. 南部方言 D. 西部方言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5分 4 【单选题】(5分) 剑川白族话大概有多少人使用 A. 20万 B. 30万 C. 40万 D. 50万 正确答案是:D 查看答案解析 5 【单选题】(5分) 白族历史上的称谓“民家”大概在什么时候开始使用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5分 6 【单选题】(5分) 白族的支系那马人主要分布在哪里 A. 怒江 B. 碧江 C. 洱源 D. 剑川 正确答案是:A 查看答案解析 7 【单选题】(5分) 白族人口大概有多少 A. 100多万 B. 200多万 C. 300多万 D. 300多万 正确答案是:A 查看答案解析 8 【单选题】(5分) 白族认为什么颜色的衣服是尊贵的 A.

B. 蓝色 C. 白色 D. 黑色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5分 9 【单选题】(5分) 白族的饮食喜欢什么口味 A. 清淡 B. 酸辣 C. 甘甜 D. 咸鲜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5分 10 【单选题】(5分) 下面哪一种建筑不是白族的 A. 一颗印 B. 三坊一照壁 C.

四合五天井 D. 六合同春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5分 11 【单选题】(5分) 大理白族喜欢用什么砌墙 A. 青砖 B. 土坯 C. 鹅卵石 D. 水泥 正确答案是:C 查看答案解析 12 【单选题】(5分) 白族的“火把节”在农历的哪一天 A. 六月二十四 B. 六月二十五 C. 六月二十六 D. 六月二十七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5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