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慢性心力衰竭(CHF)通常指临床所称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CHF)通常指临床所称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CHF)通常指临床所称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CHF)通常指临床所称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一、研究项目目的及意义

目的:比较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意义:慢性心力衰竭(CHF)通常指临床所称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心室泵血能力下降,心排血量降低,不能满足肌体代谢需要的疾病。其发病率、死亡率、病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和生活质量。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因而对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及治疗的科学研究是非常有临床价值的课题。

二、市场需求分析及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

市场需求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是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疾病之一,特别是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存质量,是导致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目前明确心衰发生、发展的分子基础是心肌重构,而神经内分泌抑制剂治疗可延缓或逆转心肌重构。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心力衰竭治疗指南一致认为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应以神经内分泌抑制剂为主的三大类药物联合应用,即利尿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或再加用地高辛。通过上述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生存率已得到了明显提高,但是后续的临床研究诸如加压素受体拮抗剂、他汀类治疗心衰和ARB治疗舒张性心衰的试验均为阴性,提示西医药物治疗心力衰竭没有新的进展。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对心力衰竭有很深的认识,认为阴阳两虚、心脉瘀滞是其基本病机。因此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治疗心力衰竭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技术发展趋势:根据国际多中心、大规模临床研究提供的证据,心力衰

竭干预模式已转向神经体液或神经内分泌模式。但不可否认其治疗方案有局限性,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引起“干咳”;β-受体阻滞剂不适用于重度心力衰竭,且易加重传导阻滞,并引起低血压反应;洋地黄制剂过量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长期应用利尿剂过量导致电解质紊乱等等。以上种种因素限制了对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尤其是重度心力衰竭治疗。中西医并用,优势互补,西医辨病

与中医辩证的有机结合,在心力衰竭治疗方面,体现了增效减毒、截断病势、改善预后的作用。在心力衰竭的长期治疗中,根据水肿程度、体重的监测、颈静脉充盈、肺部啰音等体征的变化,适当调整中西药的用法、用量则有利于心力衰竭的康复。

三、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关键技术、技术线路方案

项目主要研究内容: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80例,并和同期单纯西医治疗40例病例进行临床对比观察。所有病例来源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医院。

关键技术:

技术线路方案:对照组予西医常规强心扩管利尿治疗,口服地高辛、卡托普利片、双氢克尿噻片、螺内酯片、美托洛尔片配合静滴硝酸甘油、速尿、西地兰等。治疗组:除上述治疗外,给以补中益气汤加减,15为1个疗程,观察2~4个疗程。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

四、项目技术指标与经济指标

能降低心衰患者住院率及改善患者预后

五、进度计划、阶段目标与完成时间

本项研究已于2012年3月正式启动,至2013年3月已完成所有2013年3月计划立项并继续深入研究和资料统计;2013年9月结束研究和相关资料的统计,并完成对该项研究的技术查新及专家评定工作,最终形成正式成果。

六、经费预算和用途

本项研究初步预计所需经费约10万元。所有经费均来自凉州医院拨付。所需经费主要用于患者心脏彩超检查及中药药费。

七、预期主要成果形式及技术水平

本项研究以科研形式主要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以能降低心衰患者住院率及改善患者预后。预期达到省内内领先水平。八、主要研究人员

九、项目负责人的技术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介绍

项目负责人:刘锦涛,男,32岁,中级职称,硕士学历,擅长心血管常见病的诊断及治疗,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方面有一定经验,多次协助及参与我科相关科研立项的资料实施及收集,在国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篇。

十、承担单位的技术优势(包括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实力,研究、开发试验所需设施、前期科研情况)

承担单位武威市凉州医院是我区医疗、科研、教学、急救中心,担负全区一百多万人口的医疗保健任务.先后被评为”爱婴医院”、“二级甲等医院”、“三级乙等医院”、“十佳卫生集体”、“兰州医学院教学先进单位”、“全国看病放心医院”。医院人才结构合理,业务水平高,技术精湛,并拥有先进医疗设备. 我院心内科拥有多名主任医师及副主任医师,目前常规开展高血压病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及器械治疗、冠心病药物及介入治疗,在技术方面始终处于全市领先水平。优势和业务技术实力完全能够满足本课题研究的需要.

十一、项目经济、社会效益分析及推广应用前景

根据国际多中心、大规模临床研究提供的证据,目前心力衰竭干预模式已转向神经体液或神经内分泌模式。但不可否认其治疗方案有局限性,以上种种因素限制了对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尤其是重度心力衰竭治疗。中西医并用,优势互补,西医辨病与中医辩证的有机结合,在心力衰竭治疗方面,体现了增效减毒、截断病势、改善预后的作用。在心力衰竭的长期治疗中,适当调整中西药的用法、用量则有利于心力衰竭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十二、承担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十四、市科技局审查意见

慢性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又称泵衰竭,通常是指心肌收缩功能明显减退,使心排血量降低,伴有左心室舒张末压增高,临床上引起肺淤血和周围循环灌注不足的表现,以及两者不同程度的合并存在。 泵衰竭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特别是患急性广泛性前、侧壁心肌梗死时,更易发生泵衰竭。在泵衰竭早期常伴血压升高,而血压升高、外周阻力增加会加重泵衰竭。因此,泵衰竭的病人若发现血压升高,特别是肺部出现湿啰音-急性肺水肿,应马上采取积极措施,尽快使血压降下来,即所谓打开后负荷,维持血液正常循环,保障组织器官灌注。 慢性心衰的原因 (1)心肌舒缩功能障碍: 这是引起心衰最常见原因,包括各种原因所致心肌炎、心肌病、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心肌代谢障碍(如缺氧、缺血,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等)。 (2)心室前负荷过重: 包括各种原因所致的瓣膜关闭不全,心内或大血管内分流性疾病如房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窦瘤破裂、动静脉瘘等。 (3)心室后负荷过重: 包括各种原因所致肺动脉高压,体循环高压(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左、右心室流出道狭窄以及主肺动脉口狭窄等 (4)心室前负荷不足: 导致左和(或)右心房、体循环和(或)肺循环淤血,这类疾病包括二、三尖瓣狭窄、心房黏液瘤、心包炎、心脏压塞和限制型心肌病等 (5)高动力循环状态: 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维生素B1缺乏、体循环动静脉瘘等

慢性心衰诱因 (1)感染: 尤其呼吸道感染是心衰最常见的诱因,其次是风湿活动、泌尿系统感染及消化系统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导致心脏病病情迅速恶化的重要原因。 (2)过度体力活动疲劳、情绪激动和紧张。 (3)妊娠和分娩。 (4)心律失常: 特别是快速心律失常,如: 阵发性房颤、阵发性室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严重心动过缓,如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 (5)输血或输液(尤其含钠液体)过多、过快。 (6)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7)药物作用: 如使用负性肌力药或抑制心肌收缩力药、潴留水钠制剂以及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用量不足或应用不当等。 临床表现 根据心衰发生的基本机制可分为收缩功能障碍性心衰和舒张功能障碍性心衰。临床上根据病变的心脏和淤血部位,可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心衰,其中以左心衰开始较多见,以后继发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衰,单纯的右心衰较少见。 左心衰竭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肺循环淤血。 (1)疲劳、乏力: 平时四肢无力一般体力活动即感疲劳乏力,是左心衰竭的早期症状。

心力衰竭临床路径(心内科)

心力衰竭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心力衰竭(ICD10:) 二、诊断依据: 根据2006年《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等国内、外治疗指南 1、收缩期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为: ①左心室增大、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增加及LVEF≤40%; ②有基础心脏病的病史、症状及体征; ③有或无呼吸困难、乏力和液体潴留 (水肿)等症状; 2、NYHA心功能分级: ①Ⅰ级:日常活动无心力衰竭症状; ②Ⅱ级:日常活动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呼吸困难、乏力); ③Ⅲ级:低于日常活动出现心力衰竭症状; ④Ⅳ级:在休息时出现心力衰竭症状; 心力衰竭患者的LVEF与心功能分级症状并非完全一致。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2006年《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等国内、外治疗指南,心力衰竭一般治疗: (一)去除或缓解基本病因:所有心力衰竭患者都应对导致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进行评价。凡有原发性瓣膜病并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Ⅱ级及以上 ,主动脉瓣疾患有晕厥、心绞痛的患者均应予手术修补或置换瓣膜。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伴心绞痛, 左室功能低下但证实有存活心肌的患者 ,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术可望改善心功能。其他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室壁瘤的手术矫正等均应注意。 (二)去除诱发因素:控制感染,治疗心律失常特别是心房颤动并快速心室律;纠正贫血、电解质紊乱; 注意是否并发肺梗死等。 (三)改善生活方式,降低新的心脏损害的危险性:如戒烟、戒酒 ,肥胖患者应减轻体重。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饮食宜低脂、低盐 ,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应限制入水量 ,应每日称体重以早期发现液体潴留。鼓励心力衰竭患者作动态运动。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或冬春季节 ,可给予流感、肺炎球菌疫苗等以预防感染。 (四)密切观察病情演变及定期随访 (五)关于心肌能量药物的应用问题:心肌能量药物如辅酶Q10、肌苷、1,6二磷酸果糖或某些激素如生长激素等不推荐应用。 (六)注意避免应用的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吲哚美辛 (消炎痛 )、Ⅰ类抗心律失常药以及大多数的钙拮抗剂均应避免应用。 四、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在瓣膜性心脏病患者 ,主要问题是瓣膜本身有机械性损害 ,而任何内科治疗或药物均不能使其消除或缓解。实验研究表明 ,单纯的心肌细胞牵拉刺激就可促发心肌重塑 ,因而治疗瓣膜性心脏病的关键就是修复瓣膜损害。 国际上较一致的意见是:所有有症状的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NYHA心功能Ⅱ级及以上) ,以及重度主动脉瓣病变伴有晕厥、心绞痛者 ,均必须进行介入治疗或手术置换瓣膜 ,因为有充分证据表明介入或手术治疗

心血管系统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血管系统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 【概述】 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各种原因引起心排量减少和心室充盈压升高,临床上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及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征。心衰是小儿时期尤其是婴幼儿期较常见危重症之一。如不及时诊断,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可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 【病因和发病机制】 心衰的病因很多,小儿时期以1岁以内发病率最高,其中以先心病引起者最多见,其次有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扩张型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等;幼儿期以感染、贫血、心脏手术后引起的多见;4岁后因先心病引起的少见,多数为后天性心脏病引起。诱因常为支气管肺炎、重度贫血、电解质紊乱和缺氧等。心衰的发病机制复杂,基本机制为心肌收缩和心肌舒张功能障碍至心脏工作能力下降,即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全身组织代谢需要的病理状态。 【临床表现】 心力衰竭患儿的典型临床表现可分3方面: (一)交感神经兴奋和心脏功能减退的表现:①心动过速:婴儿心率>160次/min,学龄儿童>100次/min,心动过速在一定范围内可提高心输出量,改善组织缺氧状况。②

烦躁不安;③食欲下降;④多汗;⑤活动减少;⑥尿少; ⑦心脏扩大与肥厚;⑧奔马律;⑨末梢循环障碍;⑩发育营养不良 (二)肺循环淤血的表现:①呼吸急促;②喘鸣音; ③湿性啰音;④发绀;⑤呼吸困难;⑥咳嗽 (三)体循环静脉淤血的表现:①肝脏肿大;②颈静脉怒张;③水肿;④腹痛 【辅助检查】 1. 心电图:ST-T改变、左室肥厚、束支传导阻滞、心律失常和病理性Q波。 2. X线表现:心影增大,肺静脉淤血,肺水肿,胸腔积液,瓣膜钙化,心包钙化。 3. 超声心动图: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下降。 4. 血常规:可出现贫血。 5. 血生化:可以出现电解质紊乱。 6. 心肌酶:CK,CK-MB升高;BNP、Pro-NT-BNP 增高。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心力衰竭的分类 1. 根据心力衰竭发生的部位分类: ①左心衰竭;②右心衰竭;③全心衰竭 2. 根据发病的速度分类

心衰的临床表现及急救路径

心衰的临场表现及急救路径 心力衰竭也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心脏因疾病、过劳、排血功能减弱,以至排血量不能满足器官及组织代谢的需要。 心力衰竭是指原发性心肌肌原纤维收缩功能障碍所致的心力衰竭,此时泵功能障碍是原发的。心肌因种种原因收缩无力,不能喷射足够的血液到外周的血管中去以全身组织代谢的需要时,就发生心力衰竭。 其他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如心脏瓣膜病时,由于心肌负荷过重而发生心肌肥大和心脏扩大,继则心肌收缩性相对不足而导致心力衰竭,此时泵功能障碍是继发的,在除去瓣膜障碍时较易逆转。 由心肌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在晚期往往也伴有心肌损害。除了心脏本身的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内膜炎等,心脏以外的疾病,如急性肾炎、中毒性肺炎、重度贫血、溶血、大量静脉补液以及外科手术后的并发症等等,也可以引起心力衰竭。 左心衰 左心衰主要表现有呼吸困难、气促,早期患者活动后出现症状,休息时没有,症状是逐渐进展的,表现为劳力逐渐耐受、逐渐减弱。平卧时感呼吸困难,一般会采取高枕位。较重患者取半坐位,被迫坐起借以减轻呼吸困难,称为端坐呼吸。左心衰患者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早期的典型表现。严重者会有紫绀、咯粉红色泡沫痰等现象,这是心源性的哮喘,一旦出现心源性的哮喘是需要急诊救治的。另外左心衰还会出现疲劳、无力、头晕和心悸的现象。 .右心衰 右心衰多继左心衰而发生。因为右心室排血量减少,肺充血减少,呼吸困难减轻。但是右心衰会引起肺淤血、肺气肿等。做胸片检查时会发现上肺纹理增多,因为炎症引起的肺纹理增粗一般是在下肺,而如果影像学检查是在上肺一般是肺淤血的表现。右心衰主要的病理变化是体循环、门脉循环有淤血现象。正因为有这样的病理变化,所以患者有时会出现消化道的一系列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颈静脉怒张也是右心衰的典型症状之一。 全心衰 全心衰同时有左及右心力衰的表现。①呼吸困难,主要包括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②咳嗽、咳痰、咯血。③颈静脉怒张。④全心衰性水肿多先见于下肢,呈凹陷性水肿,重症者可波及全身。 急救路径 急性心衰患者往往表现为剧烈气喘、大汗淋漓、唇指发绀、烦躁不安,患者有恐惧和濒死感,大量白色或红色泡沫样血痰从口、鼻涌出,甚至咯血,一旦抢救不及时,将会造成猝死。那么急性心衰如何进行急救呢? 1、调整患者体位 急性心衰患者往往心肌缺氧严重、呼吸困难,应该调整患者保持坐位或倚靠坐位,双腿下垂,急性心肌梗死、休克患者不能双腿下垂。这种体位有助于减少回心血量,增加肺活量,使痰较易咯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脑钠肽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脑钠肽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5-06-29T09:46:43.14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5期供稿作者:孙才高贵红[导读] 慢性心力衰竭属于临床较为普遍的一种危重症,疾病特征主要表现为体循环淤血或者肺循环淤血。 孙才高贵红 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人民医院贵州贵阳 550300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观察对其实施血清脑钠肽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06月—2015年04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50例,将其设为C1组(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人员50例作为C2组(对照组)。于清晨空腹状态下,对两组研究对象的静脉血进行抽取,对研究对象实施抗凝离心,对血清进行收集,放置于冰箱(-20℃)中进行冷冻保存,选择荧光免疫法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脑钠肽实施检测。结果:在脑钠肽水平方面,C1组明显高于C2组研究对象(P<0.05);当脑钠肽水平增高后,C1组患者 的死亡例数、患者的住院次数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高于脑钠肽正常患者极为明显(P<0.05)。结论: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对其血清脑钠肽进行检查,针对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可以准确进行评估,针对临床预后质量可以进行有效判断,最终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血清脑钠肽;临床意义【中图分类号】R18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5-378-01 慢性心力衰竭属于临床较为普遍的一种危重症,疾病特征主要表现为体循环淤血或者肺循环淤血。但是因为基本临床特征以及临床体征未表现出显著的特异性,临床针对部分患者仍然会表现出误诊的现象,对此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研究有效方法进行准确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1】。脑钠肽在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疾病诊断的过程中,能够发挥显著的诊断效果,为了进一步分析血清脑钠肽的临床诊断价值,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对其血清脑钠肽水平实施检测,最终获得确切的诊断效果,现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06月—2015年04月1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设为C1组(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人员50例作为C2组(对照组)。所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全部满足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在C1组150例研究对象中,男75例,女75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49岁-89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4.10±13.09)岁;患者NYHA分级的情况为:属于Ⅱ级的患者55例,属于Ⅲ级的患者65例,属于Ⅳ级的患者30例。在C2组50名健康体检人员中,男25名,女25名;体检人员的年龄范围为46岁-85岁,体检人员的平均年龄为(64.19±12.96)岁;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比例以及年龄等方面,表现出均衡性(P>0.05)。 1.2 方法 选择UPT-3A型上转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北京热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对两组研究对象实施血清脑钠肽检测。要求两组研究对象于清晨,在空腹状态下,对静脉血(2毫升)进行抽取,对研究对象实施抗凝离心,对血清进行收集,放置于冰箱(-20℃)中进行冷冻保存,选择荧光免疫法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脑钠肽实施检测【2】。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6.0完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分别选择t检验以及X2检验以形式以及%形式表示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以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 脑钠肽水平 在脑钠肽水平方面,C1组明显高于C2组研究对象(P<0.05),具体情况可见下表。 2.2 脑钠肽针对临床预后质量产生的影响 当脑钠肽水平增高后,C1组患者的死亡例数、患者的住院次数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高于脑钠肽正常患者极为明显(P<0.05),具体情况见下表。 3、讨论 心血管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主要体现为慢性心力衰竭疾病。当患者的血液动力学以及患者的炎性免疫系统等发生改变后,患者会表现出诸多的体征变化以及临床症状变化。脑钠肽作为一种多肽,能够对人体的血管进行扩张,将外周阻力有效降低,将心率有效减慢以及将心输出量有效降低等。此外,其针对人体的水盐平衡可以发挥显著的调节作用,将血容量进行有效改善,将人体心脏前后负荷进行有效降低,从而将患者的血压进行有效降低【3】。

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II级)中医临床路径(版)

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II级)中医临床路径 (2017年版)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II级的慢性稳定期的住院患者。 一、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II级)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心衰病(TCD编码:BNX03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ICD-10编码:I50.905)。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内科学》(张伯礼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14年发布的《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2.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分级标准 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方案。 3.分期诊断 (1)慢性稳定期 (2)急性加重期 4.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II级)临床常见证候: 气虚血瘀证 气阴两虚血瘀证 阳气亏虚血瘀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 2.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II级的患者。 3.继发于肺部严重感染、恶性心律失常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心电图、心脏彩超、胸片、心电监测、B型利钠肽(BNP)或氨基末端前体BNP (NT-proBNP)、肌钙蛋白T(TNT)或肌钙蛋白I(TNI)、心肌酶、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凝血功能、D-二聚体、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及潜血试验、传染性疾病筛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6分钟步行试验、24小时动态心电图、B超(肝、胆、脾、胰、肾等)、血气分析、甲状腺功能、地高辛血药浓度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气虚血瘀证:补益心肺、活血化瘀。 (2)气阴两虚血瘀证:益气养阴,活血化瘀。 (3)阳气亏虚血瘀证:温阳益气,活血化瘀。 2.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3.其它中医特色治疗 (1)中药泡洗技术 (2)灸法治疗 (3)穴位贴敷治疗 4.饮食疗法 5.运动康复 6.西药治疗 7.护理调摄要点 (九)出院标准 1.胸闷、气喘、心悸、水肿等症状有所改善。 2.生命体征稳定。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情况下,由各种心脏病引起的心排血量减少,因而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综合征。心力衰竭时通常伴有肺循环和(或)体循环的被动充血,故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按其临床表现可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 【诊断要点】 1.国内诊断标准 (1)隐性或无症状性心力衰竭 a.有器质性心脏病史。 b.有原发病症状,但无心力衰竭的症状。 c.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或X线胸片心房、心室扩大或心室肥厚,舒张或(和)收缩功能不全,左心室射血分数<50%,但无肺淤血表现。 (2)症状性心力衰竭 a.有基础心脏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 b.左心衰竭 症状:容易疲乏,运动耐力降低;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和咯血。 体征:心率增快,心尖部出现舒张期奔马律,两肺底或全肺出现干罗音和(或)湿罗音。 辅助检查: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及肺淤血表现。 c.右心衰竭 症状:上腹部饱胀、肝区胀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黄疸,少尿、夜尿增多。 体征:发绀,颈静脉充盈或怒张,肝脏大和压痛,肝-颈静脉逆流征阳性,全身出现水肿,胸、腹腔积液和心包积液。 辅助检查:右心或全心扩大,心功能不全。 全心衰竭:左、右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同时存在。 2.国外诊断标准: 部分心功能不全病人特别是老年人可无典型心力衰竭的症状,而仅表现为疲倦、神志改变、恶心、食欲不振。此外呼吸困难、疲倦、

水肿等表现又并非心力衰竭的特征性表现,故心力衰竭的诊断应结合具体病情全面分析,对不典型病例可参照Framingham诊断标准(表*)。确诊心力衰竭应同时具备两项主要标准或1项主要标准和2项次要标准。 表*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Framingham诊断标准 1.主要标准 2.次要标准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端坐呼吸踝部水肿 颈静脉怒张夜间咳嗽 肺部罗音肝大 心脏增大胸腔积液 急性肺水肿肺活量比最大值降低1/3 舒张期奔马律心动过速(心率>120次/分) 静脉压升高(>16 cm H2O) 劳力性呼吸困难 肝-颈静脉逆流征阳性 3.主要或次要标准 治疗5 d内体重下降>4.5 kg 3.心功能分级:根据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标准,目前国内外均采用。 心功能I级体力活动不受限制,日常活动无乏力、心悸、呼吸困难症状。 心功能Ⅱ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一般活动即有乏力、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心功能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轻度活动即有上述症状。 心功能Ⅳ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亦有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治疗程序】 1.病因治疗:针对引起心功能不全的基础心脏病的病因给予适当的处理,如冠心病使用抗心肌缺血药物、进行血管重建术(介入或外科手术),瓣膜性心脏病外科手术治疗,介入或手术纠正先天性心脏病的异常,控制高血压等。病因治疗最大的障碍是发现和治疗过晚,很多病人常满足于短期治疗缓解症状,拖延时日至发展为严重的心力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UN、UA、Cr水平改变意义分析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UN、UA、Cr水平改变意义分析 目的: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血清尿素氮(BUN)、尿酸(UA)及肌酐(Cr)水平的变化进行分析讨论。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20例CHF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同期收治的2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群BUN、Cr及UA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研究组患者BUN、Cr及U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舒张性CHF患者BUN、Cr及UA水平均显著低于收缩性CHF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随心功能等级增加,CHF患者BUN、Cr及UA水平亦随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经过治疗,CHF患者BUN、Cr及UA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出现CHF后,其血清BUN、Cr及UA水平会出现显著升高,准确掌握这三项指标对评估患者心脏病损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hanges of serum urea nitrogen(BUN),uric acid(UA)and creatinine(Cr)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Method:220 patients with CHF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7 were treated as the study group,and 220 healthy persons in the same period were treated as the control group.The indexes of BUN,Cr and UA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1)The levels of BUN,Cr and UA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2)The levels of BUN,Cr and UA in diastolic CHF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systolic CHF,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3)The level of cardiac function increased,the levels of BUN,Cr and UA in patients with CHF were also increased,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4)After treatment,the levels of BUN,Cr and UA in patients with CHF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serum levels of BUN,Cr and UA in patients with CHF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and the accurate mastery of these three indicator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assessing the severity of the patients’heart disease. [Key words] Chronic heart failure;Uric acid;Urea nitrogen;Creatinine 心力衰竭是指由于機体心脏出现了炎症、肌病或者血流动力学负担过重所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导致患者心脏出现结构及功能的变化,是心脏病终末期的临床表现。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指患者的心力衰竭状况持续发生和发展[1-3]。近年来有临床研究表明,CHF患者常合并出现肾功能异常,其病损程度也同CHF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密切关联,肾脏损伤已经成为影响CHF 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4]。本研究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入住笔者所在医院的220例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及尿酸(UA)的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拟为临床诊疗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路径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路径 一、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ACC/AHA美国成人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修订版) 1.临床表现:①呼吸困难②疲劳虚弱③咳嗽④夜尿和少尿⑤胃肠道症状 2.体征:①心脏增大②静脉压增高③肝肿大④浮肿。 3.辅助检查:胸片,超声心动图和多普勒超声,心电图,肝肾功能电解质,BNP或NT-proBNP。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ACC/AHA美国成人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修订版) 1.一般治疗:①消除心衰的诱因②积极治疗和控制基础心血管病变③调整生活方式限盐、限制液体入量、低脂、戒烟等④加强心理疏导和减少各种精神刺激 2.药物治疗

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②β受体阻滞剂 ③利尿剂 ④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⑤地高辛 ⑥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⑦稳定血流动力学的措施:若血压降低(收缩压≤90mmHg),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⑧原发病的治疗 ⑨其他心肌营养及心肌功能药物 3.非药物治疗措施:必要时可给予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呼吸、血液超滤等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2.如患有其他非心血管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进入路径。 (六)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及潜血试验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心力衰竭的生化标志物(如BNP或NT-Pro BNP)、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如TNT或TNI、CK-MB)、凝血功能、D-二聚体、超

25第二十五章 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药

第二十五章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药 【内容提示及教材重点】 慢性或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指在适当的静脉回流下,心脏排出量绝对或相对减少,临床上以组织血液灌流不足及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征。在心肌功能改变的同时,伴有心肌结构和多种内分泌功能异常。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药不仅要有效地改善心功能,还强调逆转心肌重构,纠正内分泌功能异常。 治疗CHF药物一线用药有: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抑制药(包括ACEI、AT1拮抗药和抗醛固酮药)、利尿药、β受体阻断药、强心苷。其它治疗CHF的药物还有:非强心苷类正性肌力药(儿茶酚胺类和磷酸二酯酶抑制药)和钙拮抗药。 (一)RAAS抑制药 ACEI通过抑制RAS,使AngII减少,缓激肽水平增多而调节CHF时神经内分泌功能; 降低血管阻力、室壁肌张力和舒张末压,增加心输出量而改善血流动力学;抑制心肌细胞增生和纤维化,提高心肌和血管的顺应性而抑制心肌肥厚及血管重构;是治疗CHF的首选药,能明显降低CHF死亡率。 AT1拮抗药抑制RAAS传统途径和旁路途径,更彻底阻断了AngII。但长期治疗CHF不如ACEI,多用于不耐受ACEI的心衰患者。 抗醛固酮药(常用药:螺内酯)比ACEI更能有效地抑制醛固酮产生,常与ACEI合用,避免负反馈激活RAAS;是继ACEI和β-R拮抗剂后第三个能降低CHF死亡率的药物。 (二)利尿药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消除或缓解静脉充血及其所引发的水肿。 (三)β受体阻断药:常用美托洛尔卡维洛尔(不能无限推广)。阻断了β-R持续激动时导致的信号转导通路的减敏;改善β受体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阻断肾上腺素能受体过度激活,抑制RAAS而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逆转心肌重构。 (四)强心苷:常用药有洋地黄毒苷、地高辛、去乙酰毛花苷(西地兰)、毒毛花苷K。体内过程与药物脂溶性和极性大小相关。 药理作用: 1、正性肌力作用;2、对神经-激素的作用: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增强迷走神经的活性;3、对心肌电理特性的影响:降低窦房结自律性、提高浦肯野纤维的自律性及缩短其有效不应期(ERP)、抑制房室结、减慢传导;4、对肾脏的作用:利尿作用。

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心力衰竭这个疾病目前正在扩展,对于一些心理压力过大的人来说很容易出现类似的疾病,特别是一写白领人员,当平时的工作压力太大了,心情长期总是不开心,这样郁闷的心理下来就会容易引发这个心力衰竭,当心力衰竭不好好治疗的时候很容易变成急性的,急性再变成慢性的疾病,我们想要真正的了解一个疾病就必须要先从诊断中来判断,那么这急性的心力衰竭临床表现症状到底有哪些呢? 1.病史和表现 大多数患者有心脏病病史,冠心病、高血压和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为老年人的主要病因;风湿性心瓣膜病、扩张型心肌病、急性重症心肌炎等常为年轻人的主要病因。 2.诱发因素 常见的诱因有慢性心衰治疗缺乏依从性、心脏容量超负荷、严重感染、严重颅脑损害或剧烈的精神心理紧张与波动、大手术后、肾功能减退,急性心律失常、支气管哮喘发作、肺栓塞、高

心排血量综合征、应用负性肌力药物、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心肌缺血、老年急性舒张功能减退、吸毒、酗酒、嗜铬细胞瘤等。 3.早期表现 左心功能降低的早期征兆为心功能正常者出现疲乏、运动耐力明显减低、心率增加15~20次/分,继而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高枕睡眠等;检查可见左心室增大、舒张早期或中期奔马律、两肺底部有湿罗音、干啰音和哮鸣音,提示已有左心功能障碍。 4.急性肺水肿 起病急,病情可迅速发展至危重状态。突发的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喘息不止、烦躁不安并有恐惧感,呼吸频率可达30~50次/分;频繁咳嗽并咯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心率快,心尖部常可闻及奔马律;两肺满布湿罗音和哮鸣音。 5.心原性休克 (1)低血压持续30分钟以上,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或原有高血压的患者收缩压降低≥60mmHg。

血清NT-proBNP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血清NT-proBNP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7-07-27T14:58:41.073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第10期作者:李艳玲[导读] NT-proBNP在诊断心衰和评估方面有临床意义。 绥化市第一医院综合内科黑龙江绥化 152000 摘要:目的:探讨检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诊断、预后意义。方法:81例临床诊断为CHF 的患者,根据NYHA心功能级别分为Ⅱ级组(27例),Ⅲ级组(27例),Ⅳ级组(27例),另取同期体检人员27例为对照组,观察NT-proBNP的水平。结果:CHF患者组入院时NT-pro 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 NT-pro BNP 水平与HF患者心功能分级相关。结论:NT-proBNP在诊断心衰和评估方面有临床意义。关键词:NT-proBNP;慢性心力衰竭;预后前言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临床常见疾病,其症状和体征因出现较晚而难以反映心衰的病理生理过程。有报道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检测与CHF患者有关,本研究通过观察CHF患者NT-proBNP水平与患者病情轻重的关系,探讨此生物标记物在诊断及预测心力衰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50例,病例纳入标准:①诊断符合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制定的诊断标准;②患者自愿参加,并签署用药知情同意书;③能够遵守协议完成治疗疗程。病例排除标准:①心肌炎、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脏病; ②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③合并有肝、肾等功能衰竭;④合并肿瘤;⑤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⑥精神类疾病无法正常交流。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男12 例,女13例;年龄42~77岁,平均(53.1±5.1)岁;不稳定型心绞痛12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5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8例。观察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45~78岁,平均(54.9±4.9)岁;不稳定型心绞痛13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6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次研究报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阿斯匹林、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拮抗剂和低分子肝素),对照组40例,入院后30min内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观察组40例,入院后30min内口服阿托伐他汀40mg,日1次口服,1个月后改为20mg,日1次口服。 1.3 评价指标 血脂水平:治疗前后空腹采集前壁静脉血4ml,采用BECKMAN 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水平,包括TC、TG、LDL-C、HDL-C的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录入SPPS17.0,一般资料中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血脂水平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设定的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表1可见,治疗前两组患者血中TC、TG、HDL-C、LDL-C浓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LDL-C浓度均下降,HDL-C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ACS是一组由于急性心肌缺血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病理基础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溃疡或出现裂纹,并发不完全或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进而导致冠状动脉不完全或完全性阻塞。他汀类药物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使胆固醇合成减少,血清中LDL清除增加,提高HDL-C以及降低TC的作用,其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有益作用很大程度上与其能显著降低血浆LDL-C有关[2]。另外,研究发现,其改善ACS患者的预后并不完全依赖于降低血浆LDL-C,其作用与抑制炎性因子也相关。他汀类药物已被证实能减少冠心病或冠心病高危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等高危患者,提倡早期而足量的他汀类药物干预。他汀类药物在临床的应用尤其是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开辟了冠心病治疗的新时代,被称为“他汀革命”。他汀类药物的有益作用主要在于通过以下可能机制对粥样斑块内结构产生影响:缩小脂质核心、抗炎作用、加强纤维帽、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血管内皮功能[3]。本次研究,我们采用强化降脂治疗方法,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LDL-C 浓度均下降,HDL-C均升高,但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提示强化降脂治疗方法对ACS患者的血脂降低水平以及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均优于常规剂量的使用方法,更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郝冬琴,孙智慧,韩文杰,等. 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86-88

缺血性心肌病临床路径

缺血性心肌病临床路径 一、缺血性心肌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缺血性心肌病患者(ICD-10:I25.501),由冠心病引起的严重心肌功能失常的心肌病(由缺血性功能障碍及冬眠心肌所致的心力衰竭,广泛心肌纤维化,多次心肌梗死单独或联合产生的症状),不包括孤立的室壁瘤和与冠状动脉病变有关的其它结构异常或并发症如乳头肌功能失 常(二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穿孔和心律失常等。 (二)诊断依据。 根据《冠心病》(陈在嘉高润霖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Bround心脏病学》(陈灏珠译第十版)相关章节。 1临床症状:心绞痛,劳累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可有端坐呼吸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急性左心衰竭的症状。晚期可有外周水肿和腹胀等症状。 2体征:查体可见颈静脉充盈,肺部啰音,心界扩大,外周水肿,多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奔马律。 3辅助检查: ECG:可见窦性心动过速,室早、房颤,同时常有ST-T 异常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异常Q波,。 X线:左室或全心扩大,肺淤血,间质水肿,肺泡性肺

水肿或胸膜渗出。 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见心脏扩大,左室舒张末径增大,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还可见右室增大和心包积液。 放射性核素检查:可见心脏扩大,室壁运动障碍及射血分数的下降。可检测到存活的冬眠心肌。 心导管检查:冠脉造影可见冠脉多支血管弥漫性病变(几乎100%累及前降支),左心室造影可见左心室增大,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增加,射血分数下降及二尖瓣反流等。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为由冠心病引起的严重心肌功能失常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ICD-10:I25.501)。 2.除外孤立的室壁瘤和与冠状动脉病变有关的其它结构异常或并发症如乳头肌功能失常(二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穿孔和心律失常等。 3.如患有其他非心血管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四)标准住院日。 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 1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隐血; (2)血气分析、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

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路径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路径临床路径 一、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ACC/AHA美国成人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修订版) 1.临床表现:①呼吸困难②疲劳虚弱③咳嗽④夜尿和少尿⑤胃肠道症状 2.体征:①心脏增大②静脉压增高③肝肿大④浮肿。 3.辅助检查:胸片,超声心动图和多普勒超声,心电图,肝肾功能电解质,BNP或NT-proBNP。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ACC/AHA美国成人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修订版) 1.一般治疗:①消除心衰的诱因②积极治疗和控制基础心血管病变③调整生活方式限盐、限制液体入量、低脂、戒烟等④加强心理疏导和减少各种精神刺激 2.药物治疗: 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②β受体阻滞剂③利尿剂④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⑤地高辛⑥醛固酮受体拮抗剂⑦稳定血流动力学的措施:若血压降低(收缩压≤90mmHg),使用血管活性药物⑧原发病的治疗⑨其他心肌营养及心肌功能药物 3.非药物治疗措施:必要时可给予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助呼吸、血液

超滤等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2.如患有其他非心血管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进入路径。 (六)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及潜血试验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心力衰竭的生化标志物(如BNP或NT-Pro BNP)、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如TNT或TNI、CK-MB)、凝血功能、D-二聚体、超敏CRP、传染性疾病筛查 3.心电图、心电监测、胸片及心脏彩超。 (七)出院标准: 1.症状缓解 2.生命体征稳定 3.胸片显示肺水肿、肺淤血征象明显改善或正常 4.原发病得到有效控制 (八)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危重,需气管插管及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 2.合并肾功能不全需血液超滤或血液透析。 3.合并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需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 4.合并严重感染不易控制者。 5.等待外科手术。

心力衰竭试题

第1题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中最为常见的是 ( ) A.环境、气候的急剧变化 B.妊娠与分娩 C.过劳与情绪激动 E.输液过多,过快 第2题下列哪项引起右室压力负荷过重 A.三尖瓣关闭不全 B.脉动脉瓣关闭不全 C.静脉回流量增高 D.肺动脉高压 E.严重贫血 第3题贫血和甲亢对心脏产生的影响使 A.左室压力负荷加重 B.左室容量负荷加重 C.右室压力负荷加重 D.右室容量负荷加重 E.左、右室容量负荷加重 第4题左心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A.劳力性呼吸困难 B.心源性哮喘 C.端坐呼吸 D.咯粉红色泡沫痰 E.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第5题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由于 A.肺淤血、肺水肿所致 B.左心室扩大所致 C.体循环静脉压增高所致 D.肺动脉压增高所致 E.心室重构所致 第6题右心衰竭时较早出现的临床表现是 A.上腹胀满 B.颈静脉充盈和怒张 C.肝大 D.对称性下肢凹陷性水肿 E.腹水 第7题下列哪种情况所致的急性左心衰竭禁用洋地黄类药物 A.急性广泛心肌梗死48小时后 B.急性心肌炎 C.急进型高血压 D.重度二尖瓣狭窄窦性心律 E.重度二尖瓣狭窄伴快速心率的心房颤动 第8题长时间较大剂量静脉滴注硝普钠可产生的副作用主要是 A.血压下降 B.左室充盈压下降 C.氰化物中毒 D.狼疮综合征 E.心动过速 第9题诊断急性肺水肿最具有特征意义的依据是 A.严重的呼吸困难,发绀 B.心尖部舒张早期奔马律 C.交替脉 D.两肺干湿性哕音 E.严重呼吸困难伴咯粉红色泡沫样痰 第10题心力衰竭时下述减轻心脏负荷的治疗措施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根据病情适当安排生活,劳动和休息 B.凡是心力衰竭的病人均应卧床休息 C.控制钠盐摄入 D.合理应用利尿剂 E.合理应用血管扩张剂 第11题老年人伴有心力衰竭的治疗 A.不宜选用洋地黄类药物 B.洋地黄类药物无效 C.需要用较大剂量洋地黄类药物 D.洋地黄类药物的剂量应减少 E.洋地黄类药物可使病情恶化 第12题治疗洋地黄中毒所致的室性心动过速,宜首选 A.钾盐 B.利多卡因 C.乙胺碘呋酮 D.普鲁卡因酰胺 E.心律平 第13题治疗洋地黄中毒所致的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最有效的是 A.异搏定和钾盐 B.乙胺碘呋酮和钾盐 C.苯妥英钠和钾盐 D.慢心律和钾盐 E.奎尼丁和钾盐 第14题心力衰竭并发心房扑动时首选 A.心得安 B.心律平 C.奎尼丁 D.快速洋地黄制剂 E.胺碘酮 第15题诊断右心衰竭时,最可靠的体征是 A.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B.肝肿大 C.下肢水肿 D.腹水 E.胸水 第16题下列哪一项与洋地黄中毒无关 A.恶心,呕吐 B.右束支传导阻滞 C.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D.Ⅲ房室传导阻滞 E.黄视,绿视 第17题 60岁男性冠心病患者,稍事活动后即可有心悸、气短,根据其临床表现可诊断为A.心功能Ⅰ级 B.心功能Ⅱ级 C.心功能Ⅲ级 D.心功能Ⅳ级 E.心功能O级伴老年性肺气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