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热与意识障碍

发热与意识障碍

疾病的诊断思路

病人→症状→医生→诊断→治疗

疾病的诊断过程

1、收集完整和确实的诊断资料:问诊、体格检查。

2、综合和分析资料,建立初步诊断:医学知识、临床经验。

3、验证和修正诊断:相关检查、动态临床观察。

问诊、体格检查

综合、分析、推理:临床经验、医学知识、常规化验

初步诊断

治疗、观察:特殊检查——生化学、影像学、病理学、生物学

最后诊断

发热

发热是指人的体温因各种原因超过正常范围,见于各种全身性和局部性感染以及许多非感染性疾病,是内科急诊最常见的症状。

腋下温度>37℃,口腔温度>37.3℃,直肠温度>37.6℃,并且24小时内温度差波动在1℃以上。

低热:37-38℃;中热:38-39℃;高热:39-40℃;超高热>40℃。

临床:腋下温度>37℃

外感高热>38.5℃

一、病因

(一)感染性发热: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等。占大多数。

包括由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和急、慢性全身与局灶性感染引起的发热。(二)非感染性发热

1、血液病:白血病、恶网

2、变态反应:风湿热、药热、血清病

3、结缔组织病:SLE、皮肌炎

4、恶性肿瘤

5、物理及化学性损害:热射病、大手术后、骨折、烧伤

6、神经源性:脑出血、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7、其他:甲亢、严重失水或出血、无菌性脓肿、内脏血管梗塞、组织坏死。

二、诊断思路:

(一)病程:

1、急性发热:1周以内,绝大数为感染性

2、长期发热:2周以上。

感染性发热:结核、伤寒、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

非感染性发热:血液病、变态反应、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

长期发热的体温可高可低,多以发热为主证之一或伴随症状;由于病程长,应以“发热待诊”收入院,全面收集资料,明确诊断。

(二)体温:

1、T﹤38.5℃(低、中热):非感染性发热

2、T>38.5℃(高热):感染性发热

3、T>40℃(超高热):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1)中暑或日射病

(2)脑部疾病:脑外伤、脑出血、脑炎、脑肿瘤、癫痫持续状态

(3)输液、输血引起的热原反应

(4)败血症

(5)麻醉药引起的恶性高热

(6)临终前超高热

注:热型问题:6种。发热性疾病中一部分疾病具有特殊的热型。临床上由于抗生素、解热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热型的诊断意义已不大,甚至干扰诊断。

温度问题:与机体反应性有关,年老体弱者反应性差,存在体温的偏差。(三)伴随症状:诊断的关键,多起决定作用。

感染性发热:呼吸系统:鼻、咽、喉、支气管、肺

消化系统:胃、肠、腹部(腹痛)

泌尿系统:腰痛

循环系统:心脏

神经系统:脑

其他系统:败血症

传染病:流行病学史

非感染性发热:变态反应性及过敏:风湿热、药热、血清病

结缔组织病:SLE、皮肌炎

血液病、恶性肿瘤:白血病、癌

组织坏死与血液吸收:急性胰腺炎、急性溶血、急性心梗、烧伤

代谢紊乱:痛风、甲亢危象、重度脱水

其他:热射病、脑出血、白塞病

皮疹:常见于急性传染病、结缔组织病、变态反应性、血液病。包括:斑疹、丘疹、水疱、脓疱、荨麻疹(临床常见的“高热+皮疹”急性传染病)

疾病出疹

时间

皮疹形态皮疹分布与发展过程

风疹1-2

淡红色斑疹、丘疹

或斑丘疹

面颈部→躯干、四肢,1天内满布全

身,3天即退

水痘1天斑疹→丘疹→疱疹→结

痂,皮疹分批出现

躯干→头部→四肢,向心性分布,发

展迅速,出疹至结痂快者仅6-8小时

天花3天斑疹→丘疹→疱疹→脓

疱→结痂

全身性,颜面、四肢较多,离心性分

布,皮疹演变一致

猩红热2天全身皮肤充血基础上针

尖样猩红色密集斑疹

耳后颈部及上胸开始,1天内遍及全

身,疹退有脱屑

麻疹4天散在或融合成片的斑丘

疹,淡红→深红

耳后→头面、颈、躯干、四肢、手足

心、鼻尖,按出疹顺序消退,有麦麸

样,色素沉着

伤寒7天淡红色斑丘疹,按之退

色,数量不多

分布于上腹、胸、背,分批出现,2-3

天后消失

斑疹伤寒4-6

初为鲜红充血性斑丘

疹,按之退色,后为暗

先见于胸背、腋窝、上臂,数小时至

此天内波及全身,甚至手足心

红色或出血性

幼儿急疹3-4

分散的细小淡红色斑丘

热退出疹,1天出齐,1-2天退疹,

不脱屑

肠道病毒感染1-2

多形皮疹、斑丘疹、疱

疹、瘀点、荨麻疹

头颈→躯干、四肢,持续4-5天

三、诊断中应注意的问题:

1、紧急降温:(1)T>40℃;(2)伴惊厥、谵妄;(3)伴休克或心功不全;

(4)高温中暑

2、理化资料的全面收集:排除性诊断。寒战+高热:血培养。

3、疑似传染病,注意隔离。

昏迷与意识障碍

昏迷:觉醒障碍——嗜睡、昏睡、浅昏迷、深昏迷

意识内容障碍——意识混沌、精神错乱、谵妄状态

意识丧失:晕厥——反射性、心源性、神经源性、代谢与血液性

休克

癫痫

植物状态

脑死亡:过深昏迷、不可逆昏迷

意识障碍:癔病

一、昏迷

(一)病因

1、颅内疾病:感染性疾病、脑血管疾病、脑占位性疾病、闭合性颅脑损伤。

2、全身性疾病:可影响脑代谢而引起弥散性脑损害,又称代谢性脑病。

(1)缺乏正常代谢物质:

缺氧——肺部疾病、窒息、CO中毒、严重贫血等

缺血——心律失常、心梗、心衰、休克、高血压脑病、红细胞增多症、DIC、SLE等

低血糖、缺乏辅酶

(2)内脏和内分泌病(内源性中毒):肝性脑病、肺性脑病、肾性脑病(尿毒症)、甲亢、垂体功能不足或危象、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及亢进等。

(3)外源性中毒:药物中毒。

(4)水、电解质代谢障碍:水中毒、酸中毒、碱中毒、高Na、低Na、低K。(5)感染:败血症、菌痢等引起的中毒性脑病。

(6)癌肿:

(7)温度:中暑(>42℃)、低温(﹤32℃)

(二)诊断思路:

1、确定颅内疾病或全身性疾病

颅内疾病:根据神经系统体征可分为两类

(1)主要表现局限性神经体征,如脑神经损害、肢体瘫痪、局限性抽搐、偏侧椎体束征等,常见于脑出血、梗死、脑炎、外伤、占位性病变等。

(2)主要表现为脑膜刺激征而无局限性神经体征,最多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全身性疾病:颅外原发病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阳性发现→脑部受损征象无持久性和明显的局限性神经体征和脑膜刺激征

2、根据患者是否伴有脑膜刺激征和脑局灶性体征来判断昏迷的病因

脑膜刺激征(+)、脑局灶性体征(-):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炎、乙脑

脑膜刺激征(-)、脑局灶性体征(+):脑出血、梗死、脑外伤、脑脓肿、脑瘤脑膜刺激征(-)、脑局灶性体征(-):全身性疾病

3、根据辅助检查推测病因:

CP

常规检查:三大常规、血糖、电解质、BUN、CO

2

必要检查:脑电图、CT、MRI、脑脊液

(三)诊断中应注意的问题:

1、准确鉴别各类意识障碍:应排除的两种情况

(1)几种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去大脑皮质状态、无动性缄默、持续性植物状态。

(2)神经精神疾病所致的几种貌似昏迷状态:精神抑制状态、木僵、闭锁综合征、发作性睡病、失语。

2、全面了解昏迷发生的全过程,直接、间接、现场调查收集病史;

3、详细的查体:神经系统体征、瞳孔、呼吸、T、P、BP。

瞳孔的改变是昏迷病人一项重要的体征。判断昏迷的程度,协助诊断病因。

瞳孔缩小——阿片类中毒、有机磷中毒、毒蕈中毒、尿毒症

瞳孔扩大——氰化物、乌头碱中毒、癫痫、低血糖

瞳孔不等大——脑疝瞳孔同向偏视——脑出血

呼吸:节律、气味

氨味:尿毒症烂苹果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大蒜味:有机磷中毒苦杏仁味:氰化物肝臭:肝昏迷

鼾声:脑出血深而快:代酸深而慢:颅内压增高

二、晕厥

突然发生的、短暂的意识丧失状态,是由于大脑一时性广泛性供血不足所致。

临床表现:血压下降、心动过缓、黑蒙、汗出、面色苍白、乏力,直至意识完全丧失。

预后:良好,常能自然缓解。

1、血管舒缩障碍(代谢性):血管迷走性、直立性低血压、颈动脉窦综合征、咳嗽性、排尿性、舌咽神经痛、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2、心源性晕厥:心律失常、阿斯综合征

3、神经源性晕厥:TIA

4、血液成分异常:低血糖、贫血、换气过度、高原晕厥

三、休克

神志清、烦躁不安→表情淡漠→神志欠清、意识模糊、反应迟钝→神志不清、昏迷

休克的诊断标准:

1、病因

2、意识异常

3、脉细速,﹥100次/分或不能触及。

4、SBP﹤80mmHg,脉压﹤20mmHg,或原有高血压,较原水平下降30%

四肢湿冷,皮肤花纹、粘膜苍白或紫绀,尿量﹤30ml/h。

四、癫痫:

由脑部神经元的病态过度放电引起的阵发性大脑功能紊乱,以反复性发作为特征的慢性病态。

临床特点:间歇性、短暂性、刻板性、迅速缓解如常人。

以意识丧失和全身抽搐为特点,发作约5—30秒或更长,面色紫绀、血压正常或升高。

五、癔病:

一种神经官能症,多以意识障碍与情感失调为常见,意识障碍以朦胧状态为多见。其意识障碍仅为意识范围的缩窄而非意识丧失,病人在发作时仍有情感反应,以及主动抵抗。

临床特点:青年女性、癔病性格、暗示性、反复发作、排除器质性病变。六、植物状态:

诊断标准:认知功能丧失、无意识活动、不能执行指令;能自动睁眼或刺激下睁眼;有睡眠-醒觉周期;可有无目的性眼球跟踪运动;不能理解和表达语言;保持自主呼吸和血压;丘脑下部和脑干功能基本保存。

七、脑死亡:

“整体大脑功能的完全停止”作为死亡标准。又称过深昏迷、不可逆昏迷。

1、排除可能由麻醉剂或肌肉麻痹剂引起的类似状态,即过深昏迷,自主呼吸

停止,必须用呼吸机维持。

2、必须确定体温﹤30℃。

3、脑干反射消失至少12h以上,瞳孔散大7-8mm,固定,停止呼吸机供氧10

分钟无任何自发性呼吸。

4、脑电图无电流活动,至少维持30分钟。

晕厥:短暂丧失、面白、乏力、汗出、BP↓、HR↓。自然缓解。

休克:丧失、符合诊断标准。昏迷的病因之一。

癫痫:短暂丧失、刻板性、迅速缓解如常人、抽搐、面红、紫绀、BP↑。

癔病:短暂性意识障碍、暗示性、反复发作、排除器质性病变。

咯血:支气管、肺内:感染性、血管性、肿瘤

肺外:心血管疾病、全身性疾病

呕血:胃、十二指肠疾病

食管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肿瘤

其他:胆、胰、食道、全身性

呕吐:反射性、中枢性、前庭神经性、精神性

腹泻:感染性、非感染性、内分泌失调性、功能性

呼吸困难:肺源性、心源性、中毒性、血源性、神经精神性与肌病性

意识障碍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意识障碍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意识是大脑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不仅反映觉醒状态,还可反映机体的思维、情感、记忆、定向力以及行为等多项神经、精神功能。意识障碍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感知环境能力出现障碍。临床工作中意识障碍比较常见,多涉及各个学科及机体的各个系统。由于起病急、病情严重、病死率高,已受到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意识障碍的病因很多,短时间内迅速明确意识障碍的诊断及其产生的病因,对于开始有效的治疗与改善预后十分重要。 1意识障碍的分类 (1)急性意识障碍是由急性全身性疾病所致;(2)间歇性发作性意识障碍是一种短暂而频繁发作的意识障碍,常见的原因是晕厥、癫癎与惊厥;(3)慢性意识障碍是由于广泛的脑血管疾病、感染、CO中毒、外伤、缺氧等所致的意识障碍。 2意识障碍的发病机制 (1)幕上局灶性病变:导致意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大脑皮质、皮质边缘网状激活系、丘脑非特异性投射系、间脑中央部、中脑的上行网状激活系等结构的病变;(2)幕下局灶性病变:当病变累及脑桥-中脑之间的上行网状激活系就可导致不能觉醒而出现意识障碍、延髓受压、水肿或出血时,可出现中枢性呼吸、循环障碍而继发脑缺氧、缺血而出现意识障碍,病变进一步加重时可波及脑桥、中脑的上行网状激活系;(3)代谢-中毒性病变:脑的必需物质供应不足、内源性代谢紊乱或外源性有毒物质抑制或破坏大脑皮质和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引起上行网状激活系与抑制系统平衡失调而致意识障碍;(4)弥漫性病变:通过上述多种发病机制引起意识障碍。 3意识障碍的定位诊断 根据患儿的意识障碍情况、呼吸类型、瞳孔大小、对光反射、睫-脊髓反射、眼球活动(如眼脑反射)、眼前庭反射、压迫眶上切迹引起肢体运动状态以及其他相关试验以确定意识障碍的部位(大脑半球、间脑、中脑-上桥脑阶段、下桥脑-上延脑阶段、延脑阶段),以便观察病情变化、开始有效的治疗、更准确的判断预后(见表1)。 4昏迷严重程度的判定 昏迷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是指意识持续中断或完全丧失,是临床上常见的危急症状之一。为了对昏迷程度进行准确评价,一般临床上常用改良的Glasgow昏迷评分量表(1995年5月于太原,见表2)、修改的婴儿意识水平评分法或美国耶鲁大学儿科制定的昏迷分期量表等。准确的昏迷程度判定有助于昏迷的治疗及分析预后。 5意识障碍的症状诊断 对于意识障碍的患儿,医生主要应当明确的问题是患儿是否存在意识障碍,其程度如何,病因是什么。意识障碍的主要诊断依据如下:

意识障碍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意识障碍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意识障碍指的是人体大脑功能紊乱导致的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自我感知和环境感知能力减退或丧失。如果不及时诊治,意识障碍将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威胁。因此,本文将从临床诊断和治疗两个方向,对意识障碍作出深入阐述。 临床诊断 症状表现 患者的意识障碍表现有很多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意识消失:患者完全失去意识,没有任何反应和意识。 2.意识模糊:患者减少对外界的感知,思维不清晰。 3.意识错乱:患者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认知出现错误。 4.昏迷状态:患者对外界没有任何反应,无法唤醒。 病因分类 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因病因而异,应根据不同的病因作出分类。 1.颅脑损伤:由于头部受到力量的撞击,导致脑组织损害,引起意识障 碍。 2.脑血管疾病:缺血性脑卒中和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病变引起脑部缺血 或出血性损伤,导致神经元死亡和功能障碍。 3.中毒或药物反应:长期滥用酒精、药物等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不同程度 的损害,引起意识障碍。 4.代谢性异常:如肝性脑病、尿毒症等,都可以导致意识障碍的发生。 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的目的在于明确疾病的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 1.脑电图检查:可以帮助确定脑部电生理功能的异常。 2.血液检查:检查血糖、电解质等指标,以判断代谢异常是否存在。 3.放射学检查:通过脑CT、脑MRI等检查,帮助诊断颅脑损伤等。

治疗方案 对症治疗 根据不同病因分别进行针对性治疗,比如应用镇静剂、解热镇痛剂等控制病情,同时应针对患者的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比如,对于颅内出血等原因引起的意识障碍,可以进行手术切除等治疗方法。 对症支持治疗 对症支持治疗是意识障碍患者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氧气吸入、加热或冷却、呼吸机辅助呼吸等,帮助患者维持血供、呼吸和其他生命体征的正常状况。 并发症防治 意识障碍患者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比如良性位置性眩晕、压疮、肺炎等,需 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和加重。 结语 意识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上需要注意对其进行及时的诊断和 治疗。本文从临床诊断和治疗两方面进行了深入介绍,希望对医疗工作者和患者家属有所帮助。

健康评估考试重点

一、名解: 1.发热(fever):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使机体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成为发热。 2.疼痛(pain):是机体由于受到伤害性刺激而产生的痛觉反应。常伴有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强烈、持久的疼痛可致生理功能紊乱,甚至导致休克。 3.水肿(edema):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称为水肿。 4.咳嗽(cough):是呼吸道受到刺激后引发的紧跟在短暂吸气后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 5.意识障碍(conscious disturbance):是指人体对周围环境与自身状态的识别和察觉能力障碍的一种精神状态,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昏迷。 6.恶心(nausea):为一种特殊的上腹部不适、紧迫欲吐的感觉。 7.呼吸困难(dyspnea):是指病人主观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为呼吸运动用力,可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 8.咯血(hemoptysis):是指喉与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出血经口排出者,包括大量咯血、血痰或痰中带血。 9.黑便(melena):指上消化道出血时部分血液经肠道排出,因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色黑而称之。 10.腹泻(diarrhea):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带有粘液、脓血和未消化的食物。 11.健康评估(health assessment):是诊断健康问题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 二、简答题: 1.人体功能性健康形态有哪些内容? (1)健康观念与健康管理;(2)营养与代谢;(3)排泄;(4)活动与运动; (5)睡眠与休息;(6)认知与感知;(7)自我概念;(8)角色与关系;(9)性与生殖;(10)压力与应对;(11)价值与信念。 2.问诊中现病史包括哪些内容? (1)起病情况与患病时间:包括起病缓急、疾病的起因以与自起病到就诊或入院的时间。(2)主要症状的特点:重点为主要症状出现的部位、性质、发作频度和持续时间、程度,以与加重或缓解的因素。 (3)病情的发展与演变:包括患病过程中主要症状的变化与有无新的症状出现。 (4)伴随症状:伴随症状(simultaneous phenomenon)指与主要症状同时或随后出现得其他症状。 (5)诊断、治疗和护理经过:包括曾接受过的诊断措施与结果,已接受治疗者则应问明治疗的方法,所用药物的名称、剂量、时间和疗效,已采取的护理措施与其效果等。 3.儿童与老年人问诊注意事项? 对儿童而言,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为其父母或监护人,病史资料的可靠程度取决于他们与小儿的密切程度和观察能力,对此应予以注意并在病史记录中说明。护士应让5-6岁以上的儿童本人参与问诊,问诊时可通过自我介绍、询问某些问题或让小儿触摸仪器等让其感到自己也是问诊的一员,但应注意其记忆与表达的准确性。 老年人可能因为听力、视力、记忆力等功能的减退,对问诊有一定的影响。问诊时应注意减慢语速、提高音量,以与采取面对面交流的方式使其能看清问诊者的表情与口型,问话清楚、简单,问题应限于确实需要询问的方面。 4.发热、呼吸困难、意识障碍、咳嗽、水肿、腹泻、呕血与黑便护理诊断以P-E方式。 发热:1.体温过高与病原体感染有关;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有关。 2.体液不足与体温下降期出汗过多和(或)液体量摄入不足有关。

发热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发热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发热相关知识的系统性回顾: 高级中枢: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TH) (一)体温调节中枢次级中枢:延髓,脊髓 大脑皮层也参与体温的行为性调节 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 0C,达数天或数周之久,24小时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 0C。可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羌虫病 持张热:体温在24小时内波动达20C或更多。可见于结核病、败血症、局灶性化 脓性感染、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热、恶性 网状细胞病等,也见于伤寒和副伤寒。 间歇热:体温突然上升达到39 0C以上,往往伴有恶寒或寒战,历数小时后又下降 至正常,大汗淋漓,经一至数天后又再突然升高,如此反复发作。是间日 疟、三日疟的特点,也可见于化脓性局灶性感染。 (二)常见热型波状热:体温在数天内逐渐上升至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至常温或微热状态,不久 又再发热,呈波浪状起伏。可见于布鲁菌病、恶性淋巴瘤、脂膜炎、周期 热等。 再发热:又称回归热,热型特点是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周期地互相交 替。可见于回归热、鼠咬热等。 不规则热:发热持续时间不定,变动无规律。可见于流感、支气管性肺炎、渗出 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恶性疟、风湿热等。 双峰热:体温曲线在24小时内有两次高热波峰,形成双峰。可见于黑热病。恶性 疟、大肠埃希菌败血症、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等。 双相热:第一次热程持续数天,然后经一至数天的解热,又突然发生第二次热程, 持续数天而完全解热。此型可见于某些病毒感染,如脊髓灰质炎、淋巴细 胞脉络从脑膜炎、登革热、麻疹以及病毒性肝炎等。 注意:1.临床上热型由于受很多因素(抗生素、激素、体质等)的影响而不具有典型性。 2.分析热型时还应注意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热型同时存在或先后出现的现象。如肺炎链球菌性肺炎合并脓胸或败血症时,热型可由稽留热转为驰张热,故临床上对此种现象应加以注意。 3.也有学者将波状热与再发热归为反复发热。 4.后发热:此型与双相热较难区分一般是指某些感染性疾病在退热后一至数天后再次出现发热。

诊断学基础第一章 发热

第一章发热 一、概念: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正常情况下体温一般为36――37度左右。一昼夜上下波动不超过1度。 二、发热的三个基本机制是: (一)体温调定点上升: 1、细菌感染。 2、感染。 原因:外生致热原(细菌、病毒等)激活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内生致热原,内生致热原通过血-脑屏障后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的释放,发热中枢调节介质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发热中枢调节介质包括正调节介质(前列腺素E等)和负调节介质(精氨加压素等)。(二)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 1、颅脑外伤。 2、颅内出血。 3、炎症。 4、中暑、中毒等。 体温调节中枢;高级中枢位于视前区下丘脑前部。次级中枢是延髓、脊髓等(对体温信息有一定的整合功能)。 (三)产热过多或散热减少: 1、癫痫持续状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产热过多)。 2、广泛性皮肤病(散热减少)。

三、原因:能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临床上大致可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其中以前者多见。(重点掌握哦!) (一)感染性发热: 1、概念:是指各种病原体感染所致的发热,不论是局部性还是全身性均可引起发热。 2、常见的病原体包括: ⑴病毒:SARS病毒、H5N1-2禽流感病毒、HIV等。 ⑵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 (二)非感染性发热: 1、概念:是指各种非感染性疾病所致的发热。 2、常见的有: ⑴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吸收热) ①机械性、物理性或化学性损害 a、大手术:手术分择期手术和急诊手术。 b、内出血:可能与血液蛋白质分解产物吸收等因素,影响T调节中枢有关。 c、大面积烧伤: ②因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而引起心肌、肺、脾等脏器的梗死或肢体坏死等。 ③组织细胞坏死与细胞破坏:如肿瘤坏死、白血病、溶血反应等。 ⑵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药物热、结缔组织

意识障碍考点总结

意识障碍考点总结 病因 1.颅脑疾病 1感染性:各种脑炎、脑寄生虫感染等。 2非感染性:脑血管疾病、颅脑外伤等。 2.全身性疾病 1感染性: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伤寒等。 2非感染性:心血管疾病、内分泌与代谢性障碍、中毒等。 意识障碍程度 01昏睡 02意识模糊 03嗜睡 04昏迷 1.嗜睡嗜睡是最轻的意识障碍,患者处于病理的睡眠状态,表现为持续性的睡眠。轻刺激如推动或呼唤患者,可被唤醒,醒后能回答简单的问题或做一些简单的活动,但反应迟钝,刺激停止后,又迅速入睡。 2.昏睡指患者近乎不省人事,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虽在强刺激下(如压迫眶上神经)可被唤醒,但不能回答问题或答非所问,而且很快又再入睡。 3.昏迷指意识丧失,任何强大的刺激都不能唤醒,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按程度不同可分为: (1)浅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强刺激也不能唤醒,但对疼痛刺激有痛苦表情及躲避反应。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吞咽反射、眼球运动等都存在。 (2)中度昏迷意识全部丧失,对强刺激的反应减弱,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眼球活动消失。 (3)深昏迷对疼痛等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眼球活动均消失,可出现病理反射。 4.意识模糊意识模糊是一种常见的轻度意识障碍,意识障碍程度较嗜睡重。具有简单的精神活动,但定向力有障碍,表现为对时间、空间、人物失去了正确的判断力。 5.谵妄谵妄是一种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急性高级神经中枢活动失调状态。表现为意识模糊,定向力障碍,伴错觉、幻觉、躁动不安、谵语。谵妄常见于急性感染的高热期,也可见于某些中毒(急性酒精中毒)、代谢障碍(肝性脑病)等。 意识障碍的伴随症状 下列哪项不属于意识障碍 A.嗜睡 B.抽搐 C.意识模糊

神经科临床病例讨论:发热,意识不清,四肢抽搐,无力

神经科临床病例讨论:发热,意识不清,四肢抽搐,无力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21岁。主因间断发热7月余,伴言语障碍、意识障碍、肢体不自主抽动及大小便失禁6月余,于2007年11月9日入院。患者于8个月前(2007年3月20日)因“受凉”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40℃,自服“感冒药”和阿莫西林后体温下降;但随之双手出现白色小水泡,米粒大小、呈透明状,伴疼痛、瘙痒,当地医院诊断为“过敏性皮炎”,予“外用药”涂于患处皮肤治愈。之后出现口腔溃疡,发热,体温38 ℃,自服“感冒冲剂”后体温下降。4月24日因被摩托车撞倒而鼻出血,左侧前额血肿,右侧上肢擦伤,臀部淤青,无意识障碍及喷射性呕吐,当地医院CT检查右侧下肢无明显异常,未行特殊处理。之后即出现情绪烦躁,言语逐渐减少,伤后3d逐渐出现言语不清、行走不稳、行为异常(如用筷子捞汤、两腿伸进同一裤管)等症状,当地医院脑电图检查呈现高度异常脑电活动,考虑脑炎并施以治疗(具体不详)。但病情无明显改善且呈渐进性加重,小便失禁、不能独立行走,遂于4月29日至当地医院就诊,头部CT和腰椎穿刺检查均无明显异常,而患者烦躁、喊叫、左侧肢体无自主活动等症状进一步加重。5月3日因发热(体温38℃)而入住当地专科医院,以明确诊断。入院时体格检查:嗜睡,双侧瞳孔直径3.00mm,对光反射存在,四肢肌张力正常,余项检查不配合。经静脉给予阿昔洛韦0.50g,治疗4h后体温下降,其余症状与体征无改善。逐渐出现四肢不自主抽动,左上肢屈曲、其余肢体呈伸直状。5月5日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白细胞计数20×10^6/L[(0-4)×10^6/L],潘氏试验阳性,氯化物117.3mmol/L(119 -129 mmol/L),细菌培养未见隐球菌生长,结核杆菌抗体呈弱阳性(1:1);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显示细胞总数轻度增加(具体数值不详),以小淋巴细胞增加为主,可见单核细胞。考虑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结核性脑膜脑炎待查。头部MRI 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图1)。再次行脑电图扫描,呈广泛重度异常脑电活动,双侧弥漫性慢波。继续经静脉给予阿昔洛韦(具体剂量不详)

发热与意识障碍

疾病的诊断思路 病人→症状→医生→诊断→治疗 疾病的诊断过程 1、收集完整和确实的诊断资料:问诊、体格检查。 2、综合和分析资料,建立初步诊断:医学知识、临床经验。 3、验证和修正诊断:相关检查、动态临床观察。 问诊、体格检查 综合、分析、推理:临床经验、医学知识、常规化验 初步诊断 治疗、观察:特殊检查——生化学、影像学、病理学、生物学 最后诊断 发热 发热是指人的体温因各种原因超过正常范围,见于各种全身性和局部性感染以及许多非感染性疾病,是内科急诊最常见的症状。 腋下温度>37℃,口腔温度>37.3℃,直肠温度>37.6℃,并且24小时内温度差波动在1℃以上。 低热:37-38℃;中热:38-39℃;高热:39-40℃;超高热>40℃。 临床:腋下温度>37℃ 外感高热>38.5℃ 一、病因 (一)感染性发热: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等。占大多数。 包括由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和急、慢性全身与局灶性感染引起的发热。(二)非感染性发热 1、血液病:白血病、恶网 2、变态反应:风湿热、药热、血清病 3、结缔组织病:SLE、皮肌炎 4、恶性肿瘤 5、物理及化学性损害:热射病、大手术后、骨折、烧伤 6、神经源性:脑出血、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7、其他:甲亢、严重失水或出血、无菌性脓肿、内脏血管梗塞、组织坏死。 二、诊断思路: (一)病程: 1、急性发热:1周以内,绝大数为感染性 2、长期发热:2周以上。 感染性发热:结核、伤寒、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 非感染性发热:血液病、变态反应、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 长期发热的体温可高可低,多以发热为主证之一或伴随症状;由于病程长,应以“发热待诊”收入院,全面收集资料,明确诊断。 (二)体温: 1、T﹤38.5℃(低、中热):非感染性发热 2、T>38.5℃(高热):感染性发热 3、T>40℃(超高热):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意识障碍的分类及其在儿童中的症状

意识障碍的分类及其在儿童中的症状意识障碍是指个体在感知、思维、记忆和意识等方面出现异常的症状。这种状况可能是由于脑部疾病、外部刺激或药物滥用等原因引起的。儿童在发展过程中也可能面临意识障碍的问题。本文将对意识障碍在儿童中的分类和症状进行探讨。 一、意识障碍的分类 意识障碍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亚麻睡眠状态:这种状态下,个体处于类似昏迷的状态,无法被外界刺激唤醒。在儿童中,这种状态可能由于颅脑损伤、中毒或代谢紊乱等引起。 2. 昏睡状态:昏睡状态是指个体处于模糊的清醒状态,对刺激的反应明显减弱。儿童中昏睡状态可能由于发热、脑部感染或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等原因导致。 3. 混合意识障碍:混合意识障碍是指认知、注意力和觉醒水平的多个方面同时受到损害。儿童中的混合意识障碍可能与癫痫、脑卒中或脑外伤等因素有关。 二、儿童中意识障碍的症状 在儿童中,意识障碍可能表现出以下症状。 1. 昏睡和清醒状态的改变:儿童可能会出现昏睡状态,无法被外界唤醒。另外,他们的清醒状态可能不稳定,时而清醒,时而模糊。

2. 重复性动作和言语:意识障碍的儿童可能会出现重复性动作和言语,例如不断打哈欠,说重复的词语。 3. 记忆和注意力问题:意识障碍的儿童可能出现记忆力下降和注意 力不集中的问题。他们很难保持对话的连贯性,也可能忘记刚刚发生 的事情。 4. 异常行为和情绪:儿童中的意识障碍可能导致异常的行为和情绪,例如易激动、焦躁不安或抑郁等。 5. 迷茫和困惑:意识障碍的儿童可能感到迷茫和困惑,无法理解自 己周围的环境和当前的情况。 三、结论 意识障碍在儿童中是一种不容忽视的问题。了解意识障碍的分类及 其在儿童中的症状对医护人员和家长来说十分重要。通过及早的发现 和干预,可以帮助儿童克服这种困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字数:393)

突发性意识障碍相关护理知识

突发意识障碍相关护理知识 第一节意识障碍的评估 (3) 一、产生原因评估 (3) (一)常见原因 (3) (二)评估内容 (4) 二、症状与体征评估 (6) (一)伴随症状 (6) (二)体征 (7) 三、严重程度评估 (9) (一)临床评估法 (9) (二) Glasgow昏迷量表评估法 (10) 第二节意识障碍的急救护理 (11) 一、院前急救护理 (11) (一)现场评估 (11) (二)现场救护 (11) 二、院内急救护理 (12) (一)救治措施 (12) (二)护理措施 (13)

意识是大脑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即对环境的知觉状态。正常人意识清晰,定向力正常,反应敏锐、精确,思维和情感活动正常,语言流畅、准确,表达能力良好。意识障碍(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是指人对外界环境刺激缺乏反应的一种精神状态。任何病因引起上行网状激活系统、丘脑、丘脑下部激活系统或大脑皮质发生器质性或可逆性病变时,均可引起意识回路损害,导致意识障碍。意识障碍可分为觉醒障碍和意识内容障碍两大类,前者表现为嗜睡、昏睡和昏迷,后者表现为意识模糊、精神错乱和谵妄。

第一节意识障碍的评估 一、产生原因评估 (一)常见原因 1.颅内疾病 (1)局限性病变:①脑血管病,如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②颅内占位性病变,如原发性或转移性颅内肿瘤、脑脓肿、脑寄生虫囊肿等:③颅脑外伤,如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等。 (2)脑弥漫性病变:①颅内感染性疾病,如各种脑炎、脑膜炎、蛛网膜炎、颅内静脉窦感染等;②弥漫性颅脑损伤;③蛛网膜下腔出血; ④脑水肿;⑤脑变性及脱髓鞘性病变。 (3)癫痫发作。 2.颅外全身性疾病 (1)急性感染性疾病:如各种败血症、感染中毒性脑病等。 (2)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如肝性脑病、肾性脑病、肺性脑病、糖尿病性昏迷、黏液性水肿昏迷、垂体危象、甲状腺危象、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性昏迷、乳酸酸中毒等。此外,还有胰岛素瘤、严重肝病、胃切除术后、胰岛素注射过量及饥饿等引发的低血糖。 (3)外源性中毒:包括工业毒物、药物、农药、植物或动物类毒物中毒等。 (4)缺氧:见于两种情况,一是血氧分压正常而含氧量降低,如一氧化碳中毒、严重贫血及变性血红蛋白血症等;二是血氧分压及含氧量均降低,如肺部疾病、窒息及高山病等。

名词解释发热

名词解释发热 发热(Fever)是一种人体的正常反应,一般是指体温超过正 常范围的症状。正常体温的范围在36.5°C-37.5°C之间,当体 温超过37.5°C时就属于发热。 发热是人体免疫系统对抗感染或其他异常情况的一种生理反应。当细菌、病毒或其他病原体侵入人体时,人体的免疫系统会释放一系列化学物质,共同作用于垂体和下丘脑,进而引起体温的升高。另外,发热也可以是机体对于化学物质、物理刺激、过敏反应或药物过敏等异常情况的一种防御机制。 发热可分为急性发热和长期或慢性发热两种类型。急性发热往往是突然出现的,持续时间较短,多数为感染引起,如流感、麻疹、肺炎等。而长期或慢性发热持续时间较长,一般超过两周,常见的原因有结核病、病毒感染、风湿病等。 发热的表现除了体温升高外,还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头痛、肌肉疼痛、乏力、食欲下降等。对于发热的处理,一般需要找出发热的原因。常见的方法有体温监测、血常规、尿液检查、头颅CT等,根据检查结果确定病因后,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发热的危害及其处理措施: 1.高热可引起神经系统症状,如意识障碍、癫痫发作等,应及 时就医进行处理。 2.高热可导致脱水,应多饮水、适当补充电解质,保持良好的 体液平衡。

3.产生过多的热量消耗,可导致营养不良,应注意增加热量的摄入,保证营养需求。 4.长时间发热可能是某些慢性疾病的表现,如风湿病、结核病等,应及早进行诊断和治疗。 5.发热性惊厥是婴幼儿时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家长应及时就医,避免重复发作。 总而言之,发热是机体的一种生理反应,常伴有其他症状。及时发现发热的原因并进行合理的治疗是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治原则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治原则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是指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脑脊髓和脑脊液的炎症性疾病。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有脑膜炎、脑炎和脑脊髓膜炎等。这些疾病的临床表现有头痛、发热、意识障碍等,严重者还有抽搐、昏迷等症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属于急性、严重的疾病,正确的诊治原则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将述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原则。 首先,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需要充分重视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发病经过、症状变化、生活环境等,对于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可做出警惕。临床表现多样,早期可表现为头痛、发热等非特异症状,随后可能出现意识障碍、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医生还需进行详细的神经系统体检,包括神经系统功能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以明确诊断。 其次,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需要进行早期和综合的治疗。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首先,对于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者需要住院治疗,进行静脉输入抗生素治疗。治疗初期可采用广谱抗生素,根据病原体感染情况调整给药方案。另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还需要对症治疗,如控制发热和抽搐。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进行颅内压监测和降压治疗。 同时,及时的进行病原体的病原学检测和药敏试验,对于明确病原体的类型和抗生素敏感性有助于指导治疗。脑脊液检查是确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重要手段,包括细胞计数、蛋白质含量、糖含量、细菌培养等,可帮助确定感染的病原体和严重程度。

此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还需要合理的支持治疗。患者可能伴有脑水肿、电解质紊乱、代谢紊乱等,需要及时纠正。患者的营养状态也需要关注,尤其是重症患者需要合理补充营养支持。 最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治需要注意预防和控制。对于一些可预防的感染性疾病,如乙脑和脊髓灰质炎等,可采取疫苗接种措施。此外,对于有传染性的病原体感染,需要进行相应的隔离措施,以防止其传播。 总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治需要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起到重要作用。此外,预防和控制也是关键措施之一、对于这类疾病,需提醒患者和公众加强相关疫苗接种和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发热健康教育

发热健康教育 发热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是身体抵抗病原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在我们 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发热的情况,特别是在感冒、流感等疾病中。为了更好地了解发热的原因、如何正确处理发热的情况,以及何时需要寻求医疗帮助,本文将为您提供详细的发热健康教育。 一、发热的原因 发热的原因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感染引起的发热。感染可以是由细菌、病毒 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此外,发热还可能是由于药物反应、免疫系统问题、过度劳累或其他疾病的症状。了解发热的原因对于正确处理发热情况非常重要。 二、如何正确处理发热 1. 休息:当您出现发热症状时,首先要保证充足的休息。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提高免疫力,对抗病原体。 2. 补充水分:发热时,身体会排汗增多,容易导致脱水。因此,要确保充足的 水分摄入,以保持身体的水平衡。 3. 保持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降低室内温度,缓解发热症状。 4. 适当降温:可以使用湿毛巾敷在额头上,或者用温水擦拭身体,以帮助降低 体温。但是,不建议使用冷水或冰块直接敷在皮肤上,以免引起其他问题。 5. 注意饮食:发热时,食欲可能会减退,但仍需保证营养摄入。可以选择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蔬菜汤等。 6. 注意个人卫生:发热期间,要注意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以防止病原体传播。

7. 避免过度用药:发热时,不建议过度使用退烧药物。如果体温超过39℃或持续高热超过三天,应及时就医。 三、何时需要寻求医疗帮助 大多数发热情况是可以在家里自行处理的。然而,以下情况下应及时就医: 1. 高热不退:如果体温超过39℃或持续高热超过三天,应及时就医。 2. 出现呼吸困难:如果发热伴有呼吸急促、气喘等症状,可能是严重感染的表现,应立即就医。 3. 出现意识障碍:如果发热伴有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状,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其他严重疾病的表现,应紧急就医。 4. 出现其他严重症状:如果发热伴有剧烈头痛、持续呕吐、严重腹痛等症状,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应及时就医。 四、预防发热的措施 除了正确处理发热情况外,预防发热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预防发热的措施: 1. 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避免交叉感染。 2. 加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3. 避免接触病原体: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传染源,如病人、动物或污染的食物和水。 4. 接种疫苗:根据医生建议,及时接种相应的疫苗,以预防某些疾病引起的发热。

意识状态的观察

意识状态的观察 意识状态:是大脑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是对环境的知觉状态。正常人应表现为意识清晰,反应敏捷、准确,语言流畅、准确,思维合理,情感活动正常,对时间、地点、人物判断力和定向力正常。 意识障碍:是指个体对外界环境刺激缺乏正常反应的一种精神状态。任何原因引起大脑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损害时,都可出现意识障碍。表现为对自身及外界环境的认识及记忆、思维、定向力、知觉、情感等精神活动的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意识障碍一般可分为: 1、嗜睡:是最轻的意识障碍。患者处于持续睡眠状态,但能被言 语或轻度刺激唤醒,醒后能正确、简单而缓慢地回答问题,但反应迟钝,刺激去除后又很快入睡。 2、意识模糊:其程度较嗜睡深,表现为思维和语言不连贯,对时 间、地点、人物的定向力完全或部分发生障碍,可有错觉、幻觉、躁动不安、谵语或精神错乱。 3、昏睡: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压迫眶上神经、摇动身 体等强烈刺激可被唤醒,醒后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停止刺激后即又进入熟睡状态。 4、昏迷:最严重的意识障碍,按其程度可分为: (1)浅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对声、光刺激无反应,对疼痛刺激(如压迫眶上缘)可有痛苦表情及躲避反应。瞳孔 对光反射、角膜反射、眼球运动、吞咽反射、咳嗽反射等可存 在。呼吸、心跳、血压无明显改变,可有大小便失禁或潴留。

(2)深昏迷: 意识完全丧失,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肢体呈弛缓状态,深浅反射亢进及病理反射出现。机体仅能维 持循环与呼吸的最基本功能,呼吸不规则,血压可下降,大小 便失禁或潴留。 此外,还有一种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高级神经中枢急性活动失调状态,称为谵妄。临床表现为意识模糊、定向力丧失、感觉错乱(如幻觉、错觉)、躁动不安、言语杂乱。谵妄可发生于急性感染的发热期,也可见于某些药物中毒(如:颠茄类药物中毒、急性酒精中毒)、代谢障碍(如:肝性脑病)、循环障碍或中枢神经系统疾患等。由于病因不同,有些患者可以康复,也有一些可发展为昏迷状态。

第二章 病史采集——意识障碍

第二章病史采集——意识障碍 临床表现 1.嗜睡:患者陷入持续的睡眠状态,可被唤醒,并能正确回答和做出各种反应,但刺激去除后很快又再入睡。 2.意识模糊:患者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但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能力发生障碍。 3.昏睡: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在强烈刺激下可被唤醒,但很快又再入睡。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 4.昏迷 5.谵妄意识模糊,定向力丧失,感觉错乱,躁动不安,言语杂乱。 伴随症状 1.发热:先发热,后有意识障碍——重症感染;先有意识障碍,后发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2.呼吸缓慢:见于呼吸中枢受抑制。 3.瞳孔散大:脑疝,氰化物中毒等; 4.瞳孔缩小:吗啡类,巴比妥类,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等; 5.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吗啡类中毒;颅高压,毒蕈中毒; 6.高血压:高血压脑病,脑出血; 7.低血压:休克; 8.皮肤黏膜改变 9.脑膜刺激征: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10.瘫痪 问诊要点 (一)现病史 1.起病急缓。 2.是否有明确的病因可寻,注意环境及现场特点,意识障碍的类型,程度,进展过程。 3.伴随症状:如有无发热,头痛,呕吐,呕血,咯血,黄疸,抽搐,心悸,气促,紫绀,

血压变化,瞳孔改变等。 4.诊疗经过。 5.一般情况。 (二)其他病史 1.既往史:有无心、肝、肾、肺等内脏慢性疾病及糖尿病、颅脑外伤、酒精中毒,精神病史及服药史等。有无头颅外伤史。有无药物过敏史。 2.个人史:注意有无毒物接触史。 3.月经婚育史。 4.家族史。 例题 男性,28岁,突然昏迷半小时送来急诊。 (一)现病史 1.注意患者昏迷的地点,时间及周围环境,注意有无取暖的煤气炉,有无通风不畅的情况,注意周围的药瓶,未服完的药片。 2.注意患者对刺激的反应情况,各深、浅反射特点,肌张力,生命体征特点,直肠、膀胱功能。 3.注意患者伴随症状:有无发热,呕吐,抽搐,气促,心悸,发绀,瞳孔特点,有无脑膜刺激征,血压情况等。 4.诊疗经过,是否行头颅CT。 5.一般情况。 (二)其他病史 1.既往史:既往有无心、肝、肾、肺等内脏慢性疾病,有无脑血管意外,有无精神病史和服药史等。有无颅脑外伤史。有无药物过敏史。 2.个人史:有无毒物接触史,有无烟酒嗜好。 3.婚育史。 4.家族史。

发热病人的观察和护理【范本模板】

发热病人的观察和护理 一、发热的定义 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使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导致体温超过正常范围。 二、发热的分类 感染热 吸收热 反应热 药物热 脱水热 感染热 感染热在早期可与吸收热交叉而不易发现,但多数的感染热在吸收热期过后呈持续热,或体温降至正常后又出现发热。其感染的部位多在切口,但也有在呼吸道及泌尿系等.一般是术后3~5天体温恢复正常后,再度发热,或者体温升高后持续不退,伴切口皮肤红、肿、压痛,疼痛加重。 反应热 即输血、输液反应所致的发热。反应热多为有致热原进入机体所致,但有时也与药物热夹杂在一起,这种热多在输液后数分

钟发生,或在病人由手术室回到病房的过程中即发热寒战。可能与麻醉时的麻醉使致热原的反应被抑制有关,一旦这种“麻药劲”过后,其反应热的“本来面目”就表现出来. 手术反应热最为常见,多在手术当天或第2天出现,2—4天后恢复正常,体温通常不超过38.5℃。一般认为手术反应热的程度和持续时问与手术大小及损伤的程度有关,其机理是人体遭受严重创伤或手术后诱发一系列复杂的神经一内分泌系统反应和代谢改变,出现皮肤的血管收缩和代谢亢进,过度产热和氧消耗增加. 吸收热 手术区域血液成分及其他组织的分解产物吸收也是引起发热的一个重要原因,即我们说所的“吸收热”.一般无颅内病变及感染症状,常在术后3—5天出现,体温在38。0℃—38.5℃之间,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常规给予支持疗法,例如物理降温,多饮水即可. 药物热 药物热较常见,以抗生素类最多,其次是结核药,出现在用药5-l0天以后,多达39℃以上,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中毒症状,无感染灶及其他可解释原因,实验室检查WBC正常或偏低(头孢类抗生素多有粒细胞减少的副作用),停用抗生素后体温在48小时内迅速恢复正常,再次应用又出现高热。药物热的机制是药物引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