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堂有趣的数学课

一堂有趣的数学课

一堂有趣的数学课

一堂有趣的数学课

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小学二年级4班张宇帆星期三下午,数学韩老师布置作业时让我们第二天带1千克水果和一枚2分硬币。同学们都很纳闷:数学课带水果做什么呢?

第二天上数学课的时候,同学们课桌上摆满了花花绿绿的水果。有红通通的苹果、黄橙橙的梨、金灿灿的桔子、弯弯的香蕉、小小的枇杷、大大的波萝,还有带西瓜的呢。我带的是枇杷、梨和苹果。同学们互相看着桌子上的水果,高兴地等着韩老师来上这堂特别的数学课。

韩老师像往常一样面带微笑走进了教室。她先让我们提了提自己带来的1千克水果,又让我们掂了掂2分硬币。然后问道:“同学们,1千克水果和一枚2分硬币之间有什么关系?”同学们齐声说:“1千克水果比一枚2分硬币重。”韩老师高兴地说:“同学们都很聪明。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表示重量的‘千克’和‘克’这两个单位。1千克=1000克,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两斤。那么,1斤等于多少克呢?”

“500克”

接下来韩老师用天平秤给我们称了2分硬币的重量,刚好是1克,又称了我们带的水果。我带的水果还差一点儿才1千克呢。

最有趣的是韩老师让我们估计一些物品的重量,她说哪位同学估计得最准确就给谁发奖品。我们每位同学都把小手举得高高的。韩老师点了几位同学,有的估计多了,有的估计少了。张小寒把一个250克的梨子估计成了500克,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韩老师也叫到了我,我估计的是一只苹果,差了10克。

韩老师还告诉了我们千克和克的英文表示方法分别是kg和g。

这堂数学课真有趣!韩老师通过丰富多彩的水果,让我们愉快轻松地掌握了千克和克这两个重量单位。

[指导老师:刘建军]

联系方式:

400065 重庆市南岸区广益中学张富

一堂新颖有趣的小学数学活动课精讲

一堂新颖有趣的小学数学活动课;——神奇的莫比乌斯圈;执教华应龙;(华应龙老师执教“神奇的莫比乌斯圈”;一、做纸圈(片段一);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探究;生:有两个面、四条边;师:现在,我们能把它变成两个面、两条边吗?请在小;生:我们只要把这张纸条对接起来,用胶水粘好,就变;说边比画,做成了如图1所示的样子);师:请同学们摸一摸两条边和两个面??;这里的两条 堂新颖有趣的小学数学活动课 ——神奇的莫比乌斯圈 执教华应龙 (华应龙老师执教“神奇的莫比乌斯圈”。这是一节什么课?“莫比乌斯圈”是什么?它又神奇在哪儿呢?请欣赏这节课以下几个实录片段。) 一、做纸圈(片段一)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探究。请同学们拿出桌上的一张纸条,说说这张纸条有几个面、几条边。 生:有两个面、四条边。 师:现在,我们能把它变成两个面、两条边吗?请在小组中讨论,并尝试操作一下。(小组活动后交流) 生:我们只要把这张纸条对接起来,用胶水粘好,就变成两个面、两条边了。(边 说边比画,做成了如图1所示的样子) 师:请同学们摸一摸两条边和两个面??

这里的两条边有什么特点?两个面是平面还是曲面呢? 生:两条边都变成曲线了。 生:两个面都是曲面,一个在里面,一个在外面。 师:(又拿出一张同样的纸条)现在我这里有一张同样的纸条,我先扭一扭,旋转180°,再对接粘贴起来(图2)请同学们想一想,这里的纸圈会是几条边、几个面呢? (学生思考片刻) 生:还是两条边、两个面。 生:我想,可能是两条边、一个面。 生:既然老师要我们猜想,说明可能和原来完全不一样。我想可能是一条边、一个面。 (这时下面听课的教师也禁不住撕下记录本上的一页纸,做成纸圈,比画着,议论着,场上场下议论纷纷。)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跟我做一个这样的纸圈,然后沿着它的曲面的中线位置用笔画一条线,请大家试试,你发现什么啦? (学生做成莫比乌斯圈,并沿着中线位置画线) 生:我发现这条线一直画下去,与起点汇合了,说明它只有一个面。 生:我还发现我把这个纸圈的边上做了一个记号,并从这个记号开始一直用手摸下去,绕了一圈又到了做记号的地方,说明这个纸圈只有一条边。 师:为什么这个纸圈会变成一条边、一个面呢?

二年级数学拓展课教案

二年级数学拓展课教案 魔尺二年级数学拓展课教案二年级二年级数学拓展课教案:【活动意图】 低段孩子好奇心、动手能力较强;喜欢富有挑战性的事情;性格开朗;思维活跃;所以以“魔尺”作为本年段特色. 【活动目标】 1、培养孩子的娱乐兴趣. 2、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 3、发挥其想象力. 4、锻炼孩子们耐心. 5、会变换简单的形状. 【活动准备】 首先;抓住新鲜感;激发兴趣. 孩子对于新鲜的事物都存在一定的新鲜感;刚买的新玩具孩子肯定能够非常的喜爱;很想去摆弄一下;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来提高孩子们的兴趣;可以让孩子自由把玩;肯定会有许多孩子能够把玩出很多的形状. 其次;抓住好奇心;玩在其中. 魔尺是一种可以随意扭动的直尺;它可以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比如:十字架、魔法棒、爱心. 孩子们经过对魔尺的接触对其有了一定的了解;抓住这一特点;我们加一点图片;让孩子根据图片自己玩耍;每次发放一张图片;争取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够玩出这个图形.

最后;孩子们对玩魔尺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我们就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玩;发现他们的想像力;玩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具体安排如下: “百变魔尺”是一种高智力的新型玩具;是由多个三角形积木串连起来的一把尺子;它可以激发人们对立体造型的创造力、观察力;能拼出几百种不同的形状;它不仅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而且在玩的过程中还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相信;魔尺会成为孩子们的好朋友!

实验小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拓展课教案 课程类型:百变魔尺—第_1_课时授课教师:

实验小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拓展课教案 课程类型:一百变一魔尺—第_2_课时授课教师:

一堂有趣的数学课作文

一堂有趣的数学课作文 本文是关于作文大全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一堂有趣的数学课作文(一) 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我上过无数堂各种各样的教课,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这个学期的第一节数学课。 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严老师面带笑容地走进教室,神情愉快地对大家说:“今天我们上一堂活动课,内容是:对称图形。请看图。然后想想,图中发生了什么事。”接着,老师向我们大家展示了电脑动画图片。看完后,我即高举右手,老师叫到了我。面对教室后面的许多听课老师,我仍然平静地说:“是蝴蝶和树叶的对话。蝴蝶说,它与树叶是一家人。”“同意!”同学们喊道。老师接下来说:“是的。蝴蝶和树业都是对称图形中的成员。同学们还可以折折自己手中的‘蝴蝶’、‘树叶’,看看有没有什么发现。” 班里顿时鸦雀无声。过了好一会儿,贾巍巍打破了这沉寂的气氛:“被折过的‘蝴蝶’、‘树叶’中间有一条痕迹。”老师说:“对!在我们数学上把它称为对称轴。”说罢,又让我们看了四幅建筑物图片。同学们发现都是对称图形,而且很美丽。 接下来,老师还让我们自己动手剪对称图形。我原先想剪的是大树,可因为种种原因只能改成箭头了。轮到我展示“杰作”时,已是第三位了。有的是剪刀,有的是两颗爱心,有的是红双喜……

老师还在花瓶上贴了一朵花,而且也是对称图形。老师还让我们学做一样“对称图形组合”。我做了一张桌子,把箭头贴在桌子上,作为“对称图形的组合”拿到上面去展示。 这节趣味横溢的数学课是多么有趣啊!使大家在实践中学习到数学,同时也让我认识到数学的奇妙、有趣,并从中爱上了数学。 一堂有趣的数学课作文(二) 很久以前的那一天,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有趣的数学课,那是我上过最有趣的课。 上课铃响了,我们急匆匆的跑回教室。老师已经站在了讲台上,在黑板上写着什么……我心在焉得拿出书。数学可一向是我不喜欢的课,枯燥而乏味……我趴在桌子上机械地记笔记,等待着下课。 a、b、c、平方、小数、分数、百分数……这节课学的是数轴,本以为是很无聊的一节课,可是我却能清楚地感受到直升生的欢快情绪,那是任何一节课都没有过的,我不由自主的笑、举手…… 老师把数比喻成一个大家族,在这家族里又有数多小家族 正数、负数……以及更多小小家族,整数、分数……老师认真地讲它们之间的联系,像在述说一个家族的历史,时不时插进几句幽默的话引起一阵哄堂大笑……45分钟,就在欢乐中过去了,下课铃缓缓响起,大家意犹未尽地走出教室。 从那堂课后。我喜欢上了数学,喜欢上了那些小巧的数字,深奥的公式,简朴的等式……是那堂有趣的数学课,使我爱上了数学。 一堂有趣的数学课作文(三)

二年级《趣味数学》活动课计划

二年级《趣味数学》活动课计划 指导教师:张燕 活动目的: 1、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学数学,动手中学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爱数学的情趣。 2、让学生会学身边的数学,会用数学解决身边的问题。 3、发展学生思维的多向性、灵活性。 活动原则: 1、不脱离教材,不搞突击训练,不加重负担。 2、活动内容力求趣味性强并富有时代气息,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当前的最新信息,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学习娱乐之中。具体措施: 1、运用数学游戏、趣味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用生活中的数学、智能趣题等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3、通过加强辅导、组织学科竞赛,促使学生学习数学后劲的初步 形成。 4、采用观察、实验、调查、讨论、操作、竞赛等灵活多样的活动 方式。 活动课进程安排: 第一、二周:组织活动小组 第三周:巧安排

第四周:推理游戏 第五周:位置与方向 第六周:时间安排 第七周;猜测与可能性 第八周;我是小小科学家 第九周:数学迷题 第十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一)第十一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二)第十二周:数学竞赛

课程内容 第一、二周:组织活动小组 第三周:巧安排 巧安排,顾名思义就是要安排的科学合理,并具有一定的技巧。如同样一块肉,有的人可能只会做一道菜,有的人可能会做好几道菜。在数学问题上,同样有6棵树苗,每行种3棵,有的同学只会种两行:聪明的你可能会种三行,像这类问题,需要我们用合理的科学方法来解决——“巧安排”。 例:有28个同学去郊游,根据车辆限坐情况,可以怎样租车?请你写出租车方案。 小客车限坐8人面包车限坐4人 探究: 方案一:只租面包车7辆。即4×7=27 方案二:租面包车5辆,小客车1辆。即4×5+8=28 方案三:租面包车3辆,小客车2辆。即4×3+8×2=28 方案四:租面包车1辆,小客车3辆。即4+8×3=28 创新训练 1.巧安排。 (1).有6朵红花,每行摆3朵,有几种摆法?

如何把数学课上得生动有趣

如何把数学课上得生动有趣 几次学校组织的赛课和教研课都把语文和数学放在一起进行。课后听很多数学老师都发出这样的感叹:语文和数学放在一起赛课简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语文课上老师娓娓道来,绘声绘色,让人回味无穷。而数学课上老师费力的讲解却平淡无奇,毫无生气,味同嚼蜡。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也有同感。但一直以来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数学课难道就真的不能像语文课那样上得生动有趣些吗?”因为我们面对的毕竟是童真未泯的小学生,如果把数学课上得死水一潭,没有生气和活力,那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怎么可能让他们喜欢上数学呢?我承认由于学科特点的不同,数学课要像语文课那样生动有趣确实比较困难,但可以向着这个目标去努力。“我喜欢数学,我要让我的学生也喜欢数学”围绕这个宗旨,我作了不懈的尝试和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和看法: 一、创设有新意的“开场白” 一节课的开场白好比是一首乐曲的前奏,前奏旋律优美,给听者的感觉是享受和欣赏。 一段巧妙的开场白往往能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自然想听、想学。而一段老调、惯用的开场白没有任何新意和创意,就像一首催眠曲,即便是想听、想学的学生也是处于惯性的麻木状态,其余的学生更是不言而喻,一开始就提不起精神,一节课更是难熬啊! 看来那些老套的开场白尽可能不使用或少使用,而设计一些独具匠心、形式多样的开场白,比如:一个故事,一个谜语,一种游戏,一种活动,一幅图画,一段音乐等等都可作为一节课的开场白。一段有新意的开场白就等于给了学生一份充满诱惑的见面礼,小学生对外面的世界都充满好奇,而好奇的东西必然是丰富多彩的,而绝不是一成不变的。 二、巧妙安排课堂内容,增加数学课的趣味性 为了把数学课上得让学生感兴趣,符合学生的口味,我经常利用课间休息与学生拉家常,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喜好,看看他们到底喜欢什么样的话题,什么样的剧情,什么样的风格,什么样的老师等等。然后投其所好,把课堂尽可能融入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数学的感染和熏陶,自然而然地获得数学知识。比如:在讲解列方程解应用题这节课时,我就编造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破案能手叫爱克斯探长,他其貌不扬却智勇双全。为什么我要设计这样一个人物呢?因为解方程与破案很像,你不知道作案的人是谁,但你可以假设这个人存在,然后根据掌握的线索一步步推理,直到破解案情,所以给这个侦探起名叫“X”。学生跟着爱克斯探长一起破案,潜移默化中掌握了数学方法,培养了他们的数学思维。学生每当求出了未知数X,就好比成功破获了

二年级数学拓展题

一等量代换 【例题】 (1)▲+●=12 (2)★×■=16 ▲=●+●+●★÷■=4 ▲=()●=()★=()■=() 【解题思路】 (1)把3个●代入第一道算式:●+●+●+●=12,4个3是12,所以●=3,▲=9。 (2)想口诀()十六,同时两数相除得4,得出★=8 ■=2。 【练一练】 1.○、△、☆分别代表什么数? ○+○+○=18△+○=14☆+☆+☆+☆=20 ○=( ) △=( ) ☆=( ) 2.△+○=9 △+△+○+○+○=25 △=( ) ○=( ) 3. (1)□×□=□+□□=() (2)△×○×□=△+○+□ ○=()△=()□=() (3)△×○=24 △×△=16 △+○=()

二填最大数 【例题】有46块糖,最少拿出几块后正好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人最多分几块? 【解题思路】 46块糖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人最多分得:46÷6=7(块)……4(块),余数4就是最少拿出的块数,每人最多分7块。 【练一练】 1. 有38块巧克力,至少拿出()后,正好可以平均分给6个同学,每人最多分()块。 2. 有50个气球,最少拿出几个后正好平均分给8个人,每人最多分几个? 3.下面的□中被除数和余数最大填几? ÷6=4…… 4.下面的□中被除数和除数最小填几? (3) 5.填空。 (1)★÷7= □……△,△最大是()。 (2)★÷△= □……8,△最小是()。 (3)□÷4=6……★,□最大是()。 三坐船车问题

【例题】:19名战士要过一条河,河边只有一条船,船工划船每次只能运4名战士,那么至少需要多少次,才能使全体战士过河? 【解题思路】:要把19名战士全部运过河,每次只能运4名战士,现在我们把19名战士按每4名分成一组过河,共分4组,结果还余下3名战士,不管余下几名战士,都要再运一次,不然剩下的战士就过不了河。 算式:19÷4=4(次)…3(人),4+1+5(次),所以至少需运5次,才能使全体战士过河。 【练习】: 1.刘老师带着二(1)班45名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只能坐7人,最少需要多少条? 2.二(3)班和二(4)班两个班同学坐两辆汽车到人民公园秋游,每辆车上坐了68人。已知两班男生共有60人,那么两班女生共有多少人? 4.3个老师带着48个学生坐车去农场参观,每辆车能坐8人,需要几辆车?

课前三分钟演讲故事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自己》。 著名的文学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观望者,一种是行动者。 大多数人想改变这个世界,但没人想改变自己。”想要改变现状,就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 就得改变自己的观念。 一个黑人小孩在他父亲的葡萄酒厂看守橡木桶。每天早上,他用抹布将一个个木桶擦干 净,然后一排排地整齐地放好。令他生气的是,往往一夜之间,风就把他排列整齐的木桶吹 得东倒西歪。 小男孩很委屈地哭了。父亲摸着小男孩的头说:“孩子,不要哭,我们可以想办法去征服 风。” 于是小男孩擦干了眼泪坐在木桶边想啊想,想了半天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从井边挑 来一桶又一桶的清水,然后把它们倒进那些空空的橡木桶里,然后他就忐忑不安地回家睡觉 了。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小男孩就匆匆地爬了起来,他跑到放桶的地方一看,那些橡木桶 一个一个排列得整整齐齐,没有一个被风吹倒的,也没有一个被风吹歪的。小男孩开心地笑 了,他对父亲说:“要想木桶不被风吹倒,就要加重木桶的重量。”男孩的父亲赞许地微笑了。 是的,我们不能改变风,改变不了这个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东西,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 给自己加重,这样我们就可以适应变化,不被打败! 人生如水,人只能去适应环境。如果不能改变环境,就改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克服 更多的困难,战胜更多的挫折,实现自我。如果不能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只是一味地埋 怨环境不利,从而把改变境遇的希望寄托在改变环境上,这实在是徒劳无益。 虽然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让我们用爱心和智慧来面对一切环境。 篇二:课前三分钟励志演讲稿 课前三分钟励志演讲稿一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按照惯例,这次轮到我来做“课前三分钟励志演讲”,下面我要演讲的题目是乐观的生活 态度。 曾看过这样一段话:小鸟说:我从天空中飞过,但天空中没有留下我的痕迹。泰戈尔说, 天空中没有留下我的痕迹,但我已飞过。同样的状况,却有两种不同的态度,相信后者的态 度更能赢得大家的认可。其实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他笑,他就会向你露出笑脸,你对它哭, 那么你最终只会收获沮丧的心情。 或许有人会抱怨说,上天是如此的不公平,努力奋斗多年的我到现在为止还是一个经理 助手。寒窗苦读十二年书的我,最终还是没能考上理想的大学。然而,这些抱怨无法改变现 实,只能加重自己的烦恼,何不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呢? 相反的,正如我们熟知的林肯先生,在遭受24岁经商失败,26岁爱人死去,27岁精神 崩溃,中年时代多次竞选参议员和副总统,却均以失败告终,可面对如此多的打击与磨难, 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而是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应对这些不如意,最终他成为美国第十 六任总统,正是这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让林肯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相信,假若没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摔残肢体的桑兰,高位截肢的张海迪,生命中没 有光明与黑暗的海伦—凯勒,他们同样不会有灿烂的人生,也就不会赢得世人的尊重与赞美。 亲爱的朋友们,虽然我们无法预知下一秒会发生怎样的事情,但相信只要我们持一种积 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我们生活一直是快乐的。所以,即使有一千个理由哭泣,也要为自己找 出一万个理由微笑,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更多的阳光和快乐。 课前三分钟励志演讲稿二

如何设计一堂有趣的数学课

我最得意的一堂数学课 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活动,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作为教师,能否组织好教学,能否设计好板书,能否运用好语言表达都决定一堂课的好坏,因而,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决定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作为教师,如何让自己的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如何让自己的教学充满趣味性,如何让自己的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如何优化自己的教学内容,这些都决定了一节数学课的教学效果。 一、设计巧妙的新课导入 有趣的开头能使学生产生愉悦情感,丰富想象,积极思维,导入是否新颖有趣,能否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直接关系到这节课教学的成功与否。 1.是以提出新奇有趣的问题导入 提问是老师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它除了有巩固知识,信息反馈的作用,还有启发、引趣的作用。比如,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个同学在他放学时,爸爸带他去吃拉面,拉面师傅一次拉一碗面条,师傅把一根又粗又长的面对折了一下拉长,又对折了一下拉长,反复这么拉了9次,他和爸爸看得津津有味,后来一碗面条端上来,爸爸问他:“你知道这样一碗面条有多

少根吗?”他拿出笔在纸上写写画画,一会儿后,他就说有512根,爸爸笑着点点头。同学们,你们能得到他说的512 根吗?如果拉10次够几碗呢?这个故事既常见,又精短,原本有些喧闹的课堂一下子寂静下来,学生都陷入深深地思考中,接下来的教学中,课堂气氛又开始活跃起来,学生们纷纷地开始议论开来,这个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诱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营造了良好的课堂基调,取得了惊人的效果。 2.是以生动形象的叙述导入 教师可讲与数学知识有关的小故事,从而适当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成分。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我是先讲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有一百个幼儿园的师生分配一百个大小相同的饼子,老师每人分三个饼子,学生每三个人分一个饼子,问:同学们,这个幼儿园有多少个老师,多少个小学生?这时学生们开始思考,这样点燃了学生的好奇之火,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让他们形成一种学习的动力,带着疑团来学习新课,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第二个故事是:有一群孩子在树林里分桃子,他们说:“若每人分6个,就会剩5个,若每人分7个,就差8个,请问这里有几个孩子?共有多少个桃子?”谁先算对,谁就是我们的优秀孩子。其中一个孩子很快算出了答案,孩子有13人,桃子有83个。于是他当上了优秀孩子,其他孩子心

有趣的数学课

有趣的数学课 老师:杨阿九 学生:田秋兰(捣蛋),田永珍(随便),杨菲菲(无聊) 无聊无聊地走上来 无聊:大家好,我叫无聊,无聊的聊,无聊的无 捣蛋上来一拍无聊的肩膀 捣蛋:说返啦 无聊:哦 然后无聊坐到座位上 捣蛋:哎......哎...... 捣蛋:大家好,我叫捣蛋 说完了,捣蛋做了个鬼脸,名字牌一掉 捣蛋:哎呀妈呀! 立刻坐到座位上,随便上来 随便:大家好,我叫随便 同学们刚坐下老师就来了 老师:同学们好 同学们齐说:老师好 老师:同学们,你们的数学老师请假,我来代课 同学们若无其事:哦 老师: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好吗? 随便:我叫随便 老师:这个名字很奇妙,不随便啊! 捣蛋:我叫捣蛋 老师:是够捣蛋的 无聊:我叫无聊 老师:呃 捣蛋说:老师那你叫什么 老师:对了,我忘介绍了,我叫天使,可以叫我天老师 捣蛋:老师,您是天上的一坨屎吗? 老师:捣蛋别捣蛋 捣蛋委屈的坐下 无聊站起来靠在牌子上。 老师看到了问:无聊,你在干吗? 无聊:我无聊啊 捣蛋悄悄的把无聊的椅子往后拿 老师:坐下 无聊一座,做到了地上,屁股痛得不行 老师:捣蛋你又捣蛋了 老师:你们老师让你们前几天背的乘法口诀,背好了吗? 同学们说:好了 老师:那好,我发纸给你们,我们来听写 老师发下去 老师:开始喽!1X1,3X8,3X12,5X1,6X1好就这几个,大家先检查一下 无聊检都不检查就开始睡了 几分钟后 老师:好了,交吧 同学们一个一个交上来,老师发现无聊没有交 老师:无聊,无聊,你怎么睡觉了 无聊揉了揉眼:我没有 无聊:我在默读新课 老师:那你为什么点点头 无聊:我觉得课文写得好 老师:那你为什么流口水 无聊:因为我觉得课文写得津津有味 老师:好吧,说不过你,交作业 老师检查了一下,很生气,一拍桌子 老师:你们在干什么?1X1=元旦节,3X8=妇女节,3X12=植树节,......你们在上节课啊!随便站起来说:不是吗?1月1日元旦节,3月12日植树节,3.8妇女节呗! 捣蛋:连这么简单的道理,老师您不知道吗? 老师:什么,我真是被你们的天真给打败了捣蛋:老师打败你的不是天真 同学们:是节日 一起笑:致谢!

数学课前三分钟演讲

数学课前三分钟演讲 2009-11-02 16:49:45 作者:来源:互联网浏览次数:3092 文字大小:【大】【中】【小】 ? 明集中学陈涛自新课改实施以来,我效仿语文学科的“课前五分钟演讲”,在数学课前实行三分钟演讲,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起始阶段,我给学生限定范围,让学生把数学名人故事、趣味数学题、数学家轶 ... 明集中学陈涛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我效仿语文学科的“课前五分钟演讲”,在数学课前实行三分钟演讲,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起始阶段,我给学生限定范围,让学生把数学名人故事、趣味数学题、数学家轶事等作为讲话的内容,可从网上下载,也可以从报纸杂志上裁剪,且在讲完故事后谈点自己的感想。经过一段时间的演讲,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浓,在此基础上,我又趁热打铁让学生从身边的数学现象说起,让学生明确了生活中处处是数学,处处需要数学的理念。 后来在栏目的选择上我充分听取了学生的意见,把范围扩展到可以讲解“上节课知识总结”“自编同步练习题”“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小难题”等可以让学生动手动脑,发展创造思维,增强数学应用的小栏目。与过去的教师布置作业不同,学生在准备这“课前三分钟”的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浓厚的兴趣。不仅数学学习氛围空前高涨,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也大大增强了。 为了进一步调动全班同学都积极参与进来,上课时我采用抽签的方式来确定哪一位同学演讲,每隔一段时间还要进行评比。这样一来,每个同学课前都能积极准备。一段时间下来,每个学生都拥有了一本“数学知识趣味本”,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数学”在他们的眼中也不再是枯燥乏味且繁琐的代名词,而成了他们探索知识,展示才华的一个广阔的舞台。篇二:课前三分钟演讲计划 数学课前三分钟演讲计划 我根据本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了一份“课前三分钟”训练方案。具体如下: 一、训练的理论基础 (1)提倡共同参与性。“课前三分钟”训练,要求人人参与,给每位同学都提供了充分展现自我的平等机会,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场所。学生从参与当中体味到语文的乐趣,就会逐渐变被动为主动,从“要我做”到“我想做”、“我要做”,最后达到“我能做”。 (2)宣扬竞争性。良性竞争能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与动机。学生在听别人演讲时,从中可以学到知识、受到启发,会在心中激发出要提高自己综合能力、与他人一较高低的愿望。学生把这一愿望付诸实践,就会受到锻炼,增长才干。从这个意义上说,“竞争是无声的良师益友”。 (3)张扬创新独特性。在“课前三分钟”的训练中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奇”的原则,激发学生尽情张扬个性。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这种创新求异的思想,能促使学生主动去获取更多更丰富的知识,提高综合能力,增长自己的才干。有了创新,人才会不断地向前发展,才能不断有进步。 (4)遵行循序渐进性。“课前三分钟”训练,分几轮进行,从易到难,逐步向“难”的层次努力,这符合人们认知事物循序渐进的原则。如果不分难易层次随意开展训练,或是一下子提高难度,都不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也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训练方案 “课前三分钟”训练,形式要多样,演讲的体裁不限,内容主题自定,充分给予学生发挥的自由,所受限制小,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符合他们渴求个性与自由的心理愿望,往往能使训练事半功倍。学生可讲自己、身边人以及名人的真实数学故事,还可出练习题等等。 三、训练益处 (1)活动时间短、受益面广。“课前三分钟”训练所用的时间不长,一般不会影响本节

一堂有趣的数学课作文500字

一堂有趣的数学课作文500字 今天下午,我上了一堂特别有趣的数学课。第二节英语课下课没多久,我们的“Mr唐”就容光焕发的走进教室。他先走到教室的后面,待上课铃一打响,唐老师就说:“莫捷,你告诉我,今天上午都学了些什么?”莫捷冥思苦想了许久,对唐老师说:“学了容积。”“那你说,什么是“容积”?”你还别说,上课不听讲就是说不出。所以,莫捷支支吾吾地只说出了四个字:“嗯……容积就是……一个物体……嗯??一个物体……”还没说完,唐老师接着他的话说:“一个物体的体积叫做他的容积,对不对?”莫捷没听清,忙说:“对…对…对。”“嗯,高手!”唐老师一边“夸”他,一边翘起大拇指。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事后我采访了他,他说他那时恨不得挖个洞,钻到美国去。“我们一起告诉他。”唐老师望着他,对我们说。“一个物体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就叫做这个物体的容积。”大家不谋而合地说。我一听说错了,马上纠正过来:“是“一个器皿”,而不是“一个物体”。”唐老师让我

们重新说了一遍后,说:“翻开书53页。(哗哗的翻书声)今天我要了却我的一个心愿:找一些人给我从这一端排到另一端,错得多的排左边,错的较少的排右边。”一句话说完,同学们有的捧腹大笑;有的笑得把桌子砸得“当当”响;还有的笑得前俯后仰。“舒杨笑得最灿烂,一会儿你就站最左边,嗯?”说完,教室里又笑得人仰马翻。“不干!”舒杨“斩钉截铁”的回答。“干不干要做了才知道”唐老师说。教室里暂时安静了下来,只听见“吱吱”的写字声。如果让我给唐老师起个绰号,那我应该叫他“唐半仙”,为什么,你马上就知道了。大约过了二分钟,唐老师宣布了答案后,说:“有错的站起来。”舒杨缓缓地站了起来,嘴边带着一点笑――苦笑。这时,同学们“呵呵”地捂着嘴笑了起来。唐老师又说:“只错了一个的坐下。”其他同学都坐下了,而舒杨却纹丝不动。全班同学忍不住“哈哈”地又笑了起来。现在,你应该知道我为什么叫唐老师“唐半仙”了吧。唉,可惜一节课只有45分钟。你看,这篇文章里我用了8个“笑”字,所以说,这真是一堂有趣的数学课!

小学二年级数学拓展题(二套)

小学二年级数学拓展题(二套) 目录: 小学二年级数学拓展题一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二

小学二年级数学拓展题一 判断题 (2、小学二年级数学拓展题() (3、一个苹果重120千克. () (4、千位右面一定是万位. () (5、1×1的积是2. ()(6、5个6相加是多少,列式是:5+6 = 11. ()二.选择题 1、4×6表示(). A、4个6相乘 B、4和6相加 C、4个6相加 2、6+6+6-6 改写成乘法算式是(). A、4×6-6 B、2×6 C、3×6 三.在○里填上“>”“<”或“=”. 9米 4× 100厘米1米 2厘米 四.解答题 1. 4+4+4+4改写成乘法算式是() 用口诀()计算. 2、如果,那么() . 3、用0、1、2、3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4.一根铁丝用去一半后,再用去剩下的一半,这时铁丝剩下6米.原来这根铁丝有多长? 5.把1,2,3,4,5,6,7,8,9分别填入下面的等式里,不能重复,一个数只能用一次: ()-()=()()+()=()()+()=()6、○、△、☆分别代表什么数? (1)、○+○+○=18 (2)、△+○=14 (3)、☆+☆+☆+☆=20 ○=( ) △=( ) ☆=( ) 7、△+○=9 △+△+○+○+○=25 △=( ) ○=( ) 8、有35颗糖,按淘气—笑笑—丁丁—冬冬的顺序,每人每次发一颗,想一想,谁分到最后一颗? 9、上体育课时,站在小红前面的有8人,站在小红后面的有16人,小红站的这队一共有多少人?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思维题 1、男生有22人,女生有21人.有16人参加接力赛.有多少人没参加接力赛? 2、3个组共收集了94个汽水瓶,一组收集了34人,二组收集了29人,三组收集了多少个? 3、我今年8岁,爸爸今年35岁,爸爸50岁时你多大? 4. 周日,小明和4个同学去动物园玩,动物园的儿童票是每张5元,他们带30元去,买票的钱够吗? 5. 小红折纸鹤(hè),前3天每天折4只,后来又折了5只,她一共折了多少只纸鹤? 6、小红今年9岁,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4倍,奶奶比小红大56岁.妈妈和奶奶各是多少岁? 7、小明、小华、小丽三人互相赠送了1张卡片.他们一共赠送了多少张卡片? 8、小毛今年7岁,爸爸的年龄是他的5倍.爸爸明年多少岁? 9、一根绳子长97米,先用去了28米,又用去了45米. (1)这根绳子比原来短了多少米? (2)还剩多少米? 10、一个玩具熊50元,一辆玩具汽车20元.小明拿100元钱,买了1个玩具熊和1辆玩具汽车用去多少元? 11、屋里有10支点燃的蜡烛,被风吹灭了4支.此时屋里还有多少支蜡烛?

关于数学演讲稿三分钟演讲范文

关于数学演讲稿三分钟演讲范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数学演讲稿三分钟演讲篇一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记得小时候,从幼儿园放学回来,妈妈总是叫我数家里今天几个人吃饭,多少只手,多少条腿。后来才知道妈妈是在教我数学。 进了学校以后,我发现数学是一门很有趣的课程,它不用死记硬背,只要你认真听讲,掌握它的规律,灵活运用和细心计算,一定能考出好的分数。 记得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我考了100分,全班第一名,就很开心,也骄傲起来。到了下学期,我以为自己有好的基础,学习就不怎么用心,期末考试,只考了八十几分。妈妈知道了,没有骂我,而是坐下来很耐心地对我说:“你知道数学为什么没有考好吗?不是你不会,是你轻敌了!数学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需要你的灵活,认真的细心。”听了妈妈的话,我低下了头。 转眼,到了四年级,数学越来越难,从简单的一位数加减乘除,到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混合运算等。我才知道,学什么都不容易,可我偏偏是一个马虎大王,每天作业总是有那么一点点计算上的失误,更别说考试了。就拿这次期中考试说,我完全有能力考满分。因为一道计算出错了,唉!

几天前,开了家长会,妈妈不像上次那么说好话了,回到家板着脸说:“一个人如果老是犯同样的错误,不是他粗心,而是没用心。不管数学、语文还是英语,都要用心去学,要有好的学习态度,方才有好的表现!”我听了,便很惭愧。 我保证:“妈妈你放心吧,从现在起,我一定牢记你得话,把每门功课都提高,相信我,期末考试一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数学,是我热爱的一门功课,它一定要成为我的强项! 数学演讲稿三分钟演讲篇二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数学之于我便如苦茶之于我,苦涩地品尝,长久地回味。 回想一加一等于几的时光,数学是一个新名词,我与他素不相识。我追着老师一个劲的问为什么时,“哪有那么多为什么,是这样就是这样。”仿佛被架上了一把枷锁,我的好奇与想象顿时破灭。我对数学也只能是”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我与数学初次见面,他便给我当头一棒。 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偏偏是这样?我再也问不出口。 数学,他难道真是我所认识的,只是一门索然无味的学科?所以导致初中数学一落千丈也是必然。面对几何证明,或是代数计算,常常是摸不着头。记得初中数学老师说:“耐心点,答案很快会出来。”我总在心里反驳,明明毫无头绪,还有什么好想的。现在看来,那时我抓着数学盘曲交错的树根中的一端,“数学是最无聊的一门科目。”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前三分钟口算训练(1)

四年级口算训练(1) 1.直接写出得数 16×5= 13×6= 16×10= 24÷3= 12×5= 45×2= 14×7= 80×8= 2.直接写出得数 75×2= 25×4= 33×3= 13×8= 70×4= 24×4= 11×7= 90×9= 3.直接写出得数 20×9= 13×7= 115×4= 125×8= 22×7= 500×6= 28×5= 125×4= 4.直接写出得数 11×8= 25×6= 45÷5= 18÷3= 200×9= 22×5= 27×3= 75×2= 5.直接写出得数 33×5= 19×3= 33×5= 14×8= 48×2= 32×8= 24×4= 60×7= 6.直接写出得数 24÷3= 13×7=24×10= 12×5= 13×7= 54÷6=13×3= 300×7= 7.直接写出得数 32×4= 71×6= 42×4=63×7= 500×5= 16×3= 34×3= 47×5= 8.直接写出得数 79×3= 22×3= 25×6= 40×4= 40×4= 16×8= 130×2= 270×3= 9.直接写出得数 28×3= 35×7= 15×6= 24÷8= 72×9= 26×4= 16×9= 80×8= 10.直接写出得数 28×3= 38×2= 24×4= 16×4= 22×3= 81÷9= 40×4= 48×2=

11.直接写出得数 81÷9= 800×7= 18÷3= 13×3= 79+24= 15×5= 90×5= 16×7= 12.直接写出得数 13×6= 13×7= 21×6= 26×3= 28×3= 72+8= 36÷9= 15×4= 13.直接写出得数 79+24= 14×3= 70×5= 34×3= 80×3= 200×30=230×20=560÷8=14.直接写出得数 130×3=60×50=36×20=490÷7=150÷3=260×2=75×6= 5.75-2.42= 15.直接写出得数 35×20=15×80=300×6=15×8+67=23×30=51÷3=250÷50= 210÷3-69=16.直接写出得数 60÷60=80÷5=240÷80=10÷5+46=1200÷2=270÷90=50÷10=360÷4+8=17.直接写出得数 500÷10=280÷7=34×2=5×50+52=21×30= 15×63=120÷60=25×4-34=18.直接写出得数 14×50=480÷8=30×60=180÷10-6=25×40=1800÷9=5×17=48÷3+72=19.直接写出得数 90×6=1400×5=12×8=92÷2-26=72÷24=3200×2=24×20=70÷14×5=20.直接写出得数 28×3= 56×13=650÷5= 90÷6+123=10×47=91÷13=450÷50=12×20÷10=

一堂有趣的数学课作文5篇_0

一堂有趣的数学课作文5篇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一堂有趣的数学课作文一:一堂有趣的数学课(394字)很久以前的那一天,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有趣的数学课,那是我上过最有趣的课。上课铃响了,我们急匆匆的跑回教室。老师已经站在了讲台上,在黑板上写着什么……我心在焉得拿出书。数学可一向是我不喜欢的课,枯燥而乏味……我趴在桌子上机械地记笔记,等待着下课。a、b、c、平方、小数、分数、百分数……这节课学的是数轴,本以为是很无聊的一节课,可是我却能清楚地感受到直升生的欢快情绪,那是任何一节课都没有过的,我不由自主的笑、举手……老师把数比喻成一个大家族,在这家族里又有数多小家族正数、负数……以及更多小小家族,整数、

分数……老师认真地讲它们之间的联系,像在述说一个家族的历史,时不时插进几句幽默的话引起一阵哄堂大笑……45分钟,就在欢乐中过去了,下课铃缓缓响起,大家意犹未尽地走出教室。从那堂课后。我喜欢上了数学,喜欢上了那些小巧的数字,深奥的公式,简朴的等式……是那堂有趣的数学课,使我爱上了数学。一堂有趣的数学课作文二:一堂有趣的数学课(612字)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我上过无数堂各种各样的教课,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这个学期的第一节数学课。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严老师面带笑容地走进教室,神情愉快地对大家说:“今天我们上一堂活动课,内容是:对称图形。请看图。然后想想,图中发生了什么事。”接着,老师向我们大家展示了电脑动画图片。看完后,我即高举右手,老师叫到了我。面对教室后面的许多听课老师,我仍然平静地说:“是蝴蝶和树叶的对话。蝴蝶说,它与树叶是一家人。”“同

二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思维拓展:第三讲移少补多(解析版)全国通用

第三讲:移多补少 课前复习 画一画 1.要使两盘的苹果一样多,应从第二盘移几个到第一盘? 【答案】应从第二盘移2个到第一盘. 2. 要使上下两排的小猫一样多,应该怎样移? 【答案】应从上排移3只小猫到下排. 3.第一行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行摆:□□□□□□□ 从第一行移3个□到第二行,两行的□就同样多,第一行应摆几个□? 【答案】第一行应摆:7+3+3=13(张) 4.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第二行移2片叶子到第一行,两行叶子的片数相等,第二行应摆几片叶子? 【答案】第二行应摆3+4=7(片)叶子. 有这样一个问题:哥哥比弟弟多6块糖,哥哥给弟弟几块后,两人的糖同样多?显然,哥哥只能给出比弟弟多的一半,也就是6÷2=3(块).像这样的问题我们简称为“移多补少”.“移多补少”看起来容易,可在解决具体问题时也容易出错误,小朋友在做题时可要细心呀! 实践应用 【例1】有两堆棋子,第一堆10个,第二堆6个,从第一堆中拿几个放在第二堆后,两堆棋子数同样多?

【分析】如图,第一堆有10个棋子,第二堆有6个棋子,第一堆比第二堆多4个.只有把多出的出4个棋子平均分成两份,把其中的一份放入第二堆后,两堆棋子就一样多. 列式: 10-6=4(个) 4÷2=2(个) 答:从第一堆中拿2个放人第二堆后,两堆棋子同样多. 同学们,你还有别的解法吗? 【分析】还可以先计算出一共有多少个棋子,然后把这些棋子平均分成2份,再看第二堆差多少个棋子. 列式:10+6)÷2=8(个) 10-8=2(个) 拓展训练 1、小明有18个贝壳,小红有10个贝壳.小明再给小红几个贝壳,两人的贝壳个数就会同样多? 【分析】(18-10)=8(个) 8÷2=4(个) 2、姐姐比妹妹多12支铅笔,姐姐给妹妹几支铅笔就和妹妹的铅笔数相同? 【分析】12÷2=6(支) 【例2】二(1)班同学排成两队做操,第一队有31人,如果从第一队中调2人到第二队,两队的人数就同样多.第二队原有学生多少人? 【分析】题目中告诉我们,如果从第一队调2人到第二队,两队的人数就同样多,说明原来第一队比第二队多2×2=4(人).再用第一队的人数减去4就能得出第二队的人数了. 列式: 2×2=4(人) 31-4=27(人) 答:第二队原来有27人. 同学们,你还有别的解法吗? 【分析】第一队有31人,如果从第一队中调2人到第二队,两队的人数就同样多.就是31-2=29(人),在第二队中,这29人有2人是第一队的,应该减去才是原来第二队的人数. 列式:31-2=29(人) 29-2=27(人) 拓展训练 1、王晶有24朵花,王宁给王晶8朵后,两人的花朵数就相等.王宁原来有几朵花? 【分析】方法一:24+8=32(朵) 32+8=40(朵) 方法二:8×2=16(朵) 24+16=40(朵)

一节有趣的数学故事课

一节有趣的数学故事课 神奇的蜂房。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这样既坚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误差极小。 神秘的巧合。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而且排成“人”字形。“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更精确地计算还表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度44分8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还是某种大自然的“默契”? 奇异美的多边形。蜘蛛结的“八卦”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即使用直尺的圆规也很难画出像蜘蛛网那样匀称的图案。 猫也懂得数学。冬天,猫睡觉时总是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形,这其间也有数学,因为球形使身体的表面积最小,从而散发的热量也最少。 动物的日历。真正的数学“天才”是珊瑚虫。珊瑚虫在自己的身上记下“日历”,它们每年在自己的体壁上“刻画”出365条斑纹,显然是一天“画”一条。奇怪的是,古生物学家发现3亿5千万年前的珊瑚虫每年“画”出400幅“水彩画”。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当时地球一天仅21.9小时,一年不是365天,而是400天。 勤思考的欧拉 欧拉是数学史上著名的数学家,他在数论、几何学、天文数学、微积分等好几个数学的分支领域中都取得了出色的成就。不过,这个大数学家在孩提时代却一点也不讨老师的喜欢,他是一个被学校除了名的小学生。但他非常聪明。 回家后无事,他就帮助爸爸放羊,成了一个牧童。他一面放羊,一面读书。他读的书中,有不少数学书,十岁他就自学《代数学》。爸爸的羊群渐渐增多了,达到了100只。原来的羊圈有点小了,爸爸决定建造一个新的羊圈。他用尺量出了一块长方形的土地,长40米,宽15米,他一算,面积正好是600平方米,平均每一头羊占地6平方米。正打算动工的时候,他发现他的材料只够围100米的篱笆,不够用。若要围成长40米,宽15米的羊圈,其周长将是110米(15+15+40+40=110)父亲感到很为难,若要按原计划建造,就要再添10米长的材料;要是缩小面积,每头羊的面积就会小于6平方

2019年二年级数学上拓展题答案

2019年二年级数学上拓展题答案 1.奶奶今年64岁,爸爸比奶奶小25岁,3年后爸爸多少岁? 解:今年爸爸年龄:64-25=39(岁) 3年后爸爸年龄:39+3=42(岁) 2.爷爷今年67岁,去年爷爷比我大55岁,亮亮今年几岁? 解:(67-1)-55+1=12(岁) 3.一辆公共汽车上原有乘客35人,到广场下车的乘客比上车的乘客多7人,这辆公共汽车上现在有乘客多少人? 解:35-7=28(人) 4.小明在计算一道减法算式时,把被减数64看成了46,这样算得的结果是28,这道算式的正确结果是多少? 解:先算出被减数46,减数:46-28=18; 再算被减数64的正确结果:64-18=46 5.同学们排队打预防针,从前面数,乐乐排在第17个,从后面数,乐乐排在第25个,打预防针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个? 解:两种算法:1.17+25-1==41(个) 2.16+24+1=41(个) 6.同学们排成方队做操,乐乐从前,后,左,右数都排在第2位,你知道做操的同学有多少人? 解:3×3=9(人) 7.王师傅锯木头,锯成两段要用5分钟,锯成4段要用几分钟?解:锯两段是一下,需要5分钟,四段是三下T=5×3=15(分钟)8.我今年6岁,当我长到12岁时,妈妈正好34岁,妈妈今年多少岁?

解:6+(34-12)=28(岁) 9.把一根绳子对折后,再对折,每段长6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解:4×6=24(米) 10.同学们排成方队跑步,我的前,后,左,右都有3人,一共有多少人? 解:7×7=49(人) 11.小猴今年6岁,乌龟的年龄是小猴的7倍,再过5年乌龟多少岁?解:6×7+5=47(岁) 12.跳绳的有27人,踢毽子的人比跳绳的多9人,踢毽子的有多少人?解:27+9=36(人) 13.柜台上有36双皮鞋,小花说凉鞋比皮鞋多7双,小丽说旅游鞋比皮鞋少9双。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列式算一算。 问题: 解:1.凉鞋有多少双? 2.皮鞋和凉鞋一共多少双? 36+7=43(双)36+43=79(双) 3.旅游鞋有多少双? 4.皮鞋和旅游鞋一共多少双? 36-9=27(双)36+27=63(双) 14.停车场上停了4排汽车,每排5辆,一共停了多少辆?后来开走了8辆,停车场里现在还有多少辆汽车? 解:一共停了:4×5=20(辆) 现在还有:20-8=12(辆) 15.小明和爸爸从游泳池的两端相对而游,小明游了25米,爸爸游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