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考试模拟卷(附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考试模拟卷(附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考试模拟卷(附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考试模拟卷(附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考试模拟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

要求(30题,每题2分,共60分)。

下面是我国人口增长走势及预测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a、b、c三条曲线依次表示()

A.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B.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死亡率

C.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

D.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

2.根据图中曲线判断,下列说确的是

()

A.中国人口最多的年份出现在2015-2020

年间

B.b曲线自2015年后逐渐上升可能是医

疗水平不断提高造成的

C.2015年开始,我国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D.我国人口数量逐步减少要到2025年以后

3.从年龄结构图推断,Y国人口情况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4. 造成X、Y两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根本差异是

()

A.经济水平

B.教育水平

C.历史条件

D.自然条件

5.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主要原因是()

A.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

C.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

6.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唯一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下列叙述中错误

..的是()

A.我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过多的双重压力

B.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使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压力增大

C.放松计划生育的限制是解决我国老龄化问题的主要途径

D. “未富先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

7.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

A.资源

B.科技水平

C.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D.生活消费水平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回答1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

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回答8题。

8.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10 000、6 000、4 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A.8 000

B.10 000

C.6 000

D.4 500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回答9~10题。

9.图中等值线a、b、c的付租能力关系是()

A. a>b>c

B.a

C.a=b>c

D.a>b=c

10.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条件

B.交通条件

C.人口分布状况

D.早期商业活动

11.主要呈点状或条状分布于城市街道两侧的城市功能区是()

A.商业区

B.住宅区

C.行政区

D.工业区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城区地租分布等值线图,读图判断12~13题。

12.该市重工业不断向东北部迁移,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城区地价上涨②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③东北部人口众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④东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3.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甲地()

A.位于城区外缘,环境质量好

B.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

C.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

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目前田园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人为中心,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据此回答14~15题。

14.目前城市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与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不合理有关

B.与城市人口过多、工厂过分集中以及城市规划不尽合理有关

C.与城市所在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适宜有关

D.与城市功能区复杂多样有关

15.田园城市中心区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A.休憩地

B.工业区

C.交通区

D.住宅区

纽约曼哈顿有两个中心商务区,一个是华尔街地区,白天人来人往,晚上人去楼空,成为“空心城”;另一个是以洛克菲勒大厦为中心的商业区,白天游人如织,夜晚歌舞升平,成为“不夜城”。据此回答16题。

16.“空心城”反映中心商务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A.经济活动最为繁忙

B.建筑物高大稠密

C.人口数量昼夜差异大

D.部分区明显

17. 我国某省区分布的城市有三类:①省会,②地级市,③县和县级市,其数目多少关系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

18.下列关于城市规模的大小与服务功能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服务功能就越强

B.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服务辐射的围就越大

C.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部功能分化越明显

D.城市等级大小与服务种类和服务围大小不相对应

下图是“建国以来我国城乡人口变化情况”,读图回答19~20题。

19.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

A.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

B.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C.城乡人口比值的大小

D.城市用地规模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

20.近年我国城市和乡村人口增长速度存在着明显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城乡人口出生率不同

B.城乡人口死亡率不同

C.城乡之间的人口迁移

D.城乡人口的从业性质不同

下图表示不同类型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21~22题。

21.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A代表发展中国家情况

B.2000年时,A类型已进入城市化后期阶段

C.B代表发达国家情况

D.B类型城市化起步较早

22.2000 年前后,A与B相比()

A.城市化水平一定较低

B.城市人口数一定较多

C.城市规模增大

D.城市化速度较慢

23.大城市周围形成了“菜篮子工程”和“乳畜场”,影响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气候条件好

B.政策措施

C.市场需要

D.土壤肥力高

24.下列农业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的是( )

①水稻种植业②园艺业③乳畜业④游牧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5.下列人类活动中,容易引起生态破坏的是:

A.洞庭湖周围围湖造田

B.黄土高原上植树种草

C.帕斯草原发展畜牧业

D.塔里木河沿岸种植胡树

26.下列做法符合农业区位选择的是:

①黄土高原修筑梯田,大力发展种植业②草原退耕还牧,大力发展畜牧业③江南丘陵大力发展林业④长江三角洲禁止占用农田,扩大种粮面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7.亚洲水稻种植的耕作制度有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一年三熟,形成此差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水分 B.热量 C.地形 D.政策

右图是某地农业土地利用示意图(纵坐标表示某种农业类型支付地租的能力)。分析并回答28~29题。

28.Y农业生产分布的边界围与城市距离分别是 ( )

A.20 km 60 km B.40 km 60 km

C.60 km 80 km D.80 km 100 km

29.X、Y、Z可能代表的农业类型分别为

( )

A.小麦、乳牛、水果 B.花卉、小麦、乳牛

C.蔬菜、乳牛、水稻 D.养鱼、花卉、水果

30.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

人口,面对日益增长的人口,今后进一步提高粮食

总产量。目前,我国切实可行的措施是

A.大力开垦草原,扩大耕地面积

B.缩小经济作物面积,改种粮食

C.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粮食产量 D.增加机械设备的投入

二、综合题(40分)。

31.读亚洲部分地区示意图(图6-20),回答:(10分)

(1)图示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2分)

(2)图示地区有利于该粮食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

是。(2分)

(3)图示地区主要的农业属于()(2分)

A.粗放农业

B.商品农业

C.混合农业

D.自给农业

(4)夏季,影响图中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

灾害有和。(4分)

32.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下图回答。(10分)

(1)1950年至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表现

一般来说,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是。(3分)(2)与F城相比,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答运输方式)(2分)

(3)图2的①②两线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线。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的人口变化特点是,其原因是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的现象。(3分)(4)城市的迅速发展对地理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不利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2分)33.为研究区域农业发展状况,我国东南沿海某农村中学地理探究性学习小组对某村进行了社会调查,获得如下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5分)

项目类别

家庭

(户)

人口(人)

耕地面积

(亩)

水田面积

(亩)

水稻单产

(千克/亩)

出售稻米

(千克)

机械

(台)

数据46 193 82 56 1160 6496 2

(1)据资料判断:该村农业地域类型为。(1分)

(2)该村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2分)

(3)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请你结合该村实际提出合理化建议。 (2分) 34.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从经济学发展水平看,A国属于________国家,B国属于________国家。A国家人口增长属于________模式,B国家人口增长属于________模式。(2分)

(2)从人口的年龄构成看,A国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国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4分)

人口问题的影响A国B国

人口增长

社会发展

35.图15是“某城市规划简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该城市各功能区布局合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将图15中的三个符号与其相对应的工业污染类型用线段连接起来。(3分)

(2)在图16的曲线中,能与图15中“A→B”沿线地租变化情况相吻合的是图。(2分)

(3)图15中图例①②表示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①、②。(2分)

(4)该城市的a、b、c、d四个地块中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的是。(1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D

3.D

4.A

5.B

6.C

7.A

8.D

9.A 10.B 11.A 12.A 13.A 14.B 15.A 16.C 17.B 18.D 19.B 20.C 21.B 22.D 23.C 24.B 25.A 26.C 27.B 28.A 29.C 30.C 二.综合题

1.

(1)水稻(2分)

(2)水热充足;地形平坦(2分)

(3)D(2分)

(4)洪涝台风(4分)

2.

(1)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数量增加(或出现城市群)(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2分)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1分)

(2)公路(2分)

(3)①人口数量不断下降逆城市化(3分)

(4)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加剧、交通拥堵、住房紧、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任答4个方面)

3.

(1)稻作农业(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1分)

(2)人多地少;生产规模小;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2分,答出其中2条即可得2分)

(3)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化;发展观光农业;适度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商品率;提高机械化水平;加大科技投入。(2分,答出其中2条即可得2分) 4.

(1)发达发展中三低(现代型)过渡(传统型)(2分)

(2)人口老龄化青少年比重过大(1分)

(3)慢快人口老龄化,社会福利开支大劳动力数量过多,就业压力大(4分)

5.

(1)实心三角形—重度污染空心三角形—中度污染正方形—轻度污染 (3分)

(2)B(2分)

(3)商业区住宅区(2分)

(4)d(1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