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数学基础知识与能力评价试题答案

九年级数学基础知识与能力评价试题答案

九年级数学基础知识与能力评价试题答案
九年级数学基础知识与能力评价试题答案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2017届九年级数学基础知识与能力评价试题

答案

说明:

1.在阅卷过程中,如考生还有其它正确解法,可参照评分标准按步骤酌情给分. 2.坚持每题评阅到底的原则,当考生的解答在某一步出现错误,影响了后继部分时,如果该步以后的解答未改变这一题的内容和难度,可视影响的程度决定后面部分的给分,但不得超过后继部分应给分数的一半;如果这一步后面的解答有较严重的错误,就不给分.

3.解答右端所注分数,表示正确做到这一步应得的累加分数,只给整数分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1~10每小题3分,11~16每小题2分,共42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7. 3 18. 2021 19.

2

15- 20. (21008,21009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66分) 21.(本小题满分10分)

解:(1)第一步 …………………2分

2

21b

a b b a a -÷??? ??-- =

b

b a b a b a b a a )

)((-+?

-+- = a +b …………………6分

(2)解不等式①得0>x , 解不等式②得3

当a =1, b =2时,原式=1+2=3 …………………10分

22.(本小题满分10分)

证明:(1)①CD =BE ……………………………2分 ②AD =BE +DE ……………………………3分 ∵AD ⊥CM ,BE ⊥CM ,∴∠CDA =∠CEB =90°, 又∵ AC ⊥BC ,∴∠ACB =90°, ∴∠ACD +∠BCE =90° ∵ ∠ACD +∠CAD =90°, ∴∠BCE =∠CAD ∵ AC =BC

∴△ACD ≌△CBE (AAS ) ……………………………5分 ∴ CD =BE ,AD =CE ∵ CE =CD + DE

∴AD =BE + DE ……………………………7分 (2)结论②不成立 ……………………………8分

DE =BE +AD ……………………………10分

23.(本小题满分10分)

解: (1)是; ……………………………2分

(2)P 点坐标的所有可能结果;

……………………………6分 (3) P 点落在圆O 面上(含内部与边界)的有(1,1), (1,2),(2,1),(2,2),

P 点落在圆O 面上(含内部与边界)的概率P =

4

1

164 ………………10分 24.(本小题满分11分)

解:(1)600,2 …………………………2分

(2)设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为x 千米/小时、y 千米/小时,则2x +2y =600, 又可知甲车的速度1205

600

==

x (千米/小时),所以180=y (千米/小时), 答:甲车的速度是120千米/小时,乙车的速度是180千米/小时. ………………5分 (3) t s 1201=;t s 1806002-=. ……………………7分 (4)方法1:10012=-s s 或10021=-s s ,解得35=

t 或3

7

=t . 方法2:由题意得E (0,600)、F (2,0),点C 表示乙车到达A 城,

∴3

10

180600==

t (小时),此时两车相距400120310=?=d (千米),

∴ C (3

10

,400)

易求线段EF 的解析式为600300+-=t d (0≤t ≤2); 线段FC 的解析式为600300-=t d (2<t ≤3

10

), 当d =100时, 35=

t 或3

7=t . 答:当两车相距100千米时,t 的值为35或3

7

. ……………………11分

25.(本小题满分11分)

解: (1)6=x …………………………2分 (2))189(+π=S cm

2

…………………………4分

(3)当圆O 与直线AC 相切时, 0=x 或6=x …………………………6分

当圆O 与直线AB 相切时,有两种情况:

① 圆O 在直线AB 左侧且与直线AB 相切,过点O 作OH ⊥AB 于点H , 由题意得OH =6;∵∠ABC=45°,∠OHB=90°,∴OB=26 ∴2392

2

6126-=-+=

x (秒) …………………………8分

②圆O 在直线AB 右侧且与直线AB 相切,过点O 作OE ⊥AB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E ,由题意得OE=6;∵∠OBE=45°,∠OEB=90°,∴OB=26

∴2392

2

6126+=++=

x (秒) …………………………10分

综上,当0=x 或6=x 或239+=x 或239-=x 时,△ABC 的边所在的直线与半圆O

所在的圆相切. …………………………11分

26.(本小题满分14分)

解:(1)∵抛物线82-+=bx ax y 经过点A (-2,0),D (6,-8)

∴???-=-+=--886360824b a b a ,解得?????-==3

21b a , ∴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832

1

2--=x x y …………………………3分

(2)设直线l 的函数表达式为y =kx

∵点D (6,-8)在直线l 上,∴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4

3

y x =-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3=x

∴点E 的横坐标为3,∴点E 的纵坐标为 43

-×3=-4

即点E 的坐标为(3,-4). ………………………………………6分 (3)抛物线上存在点F ,使△FOB 和△EOB 的面积相等; ∵E 的坐标为(3,-4),∴点F 的纵坐标为-4, 把4-=y 代入,得21

4382

x x -=--,

解得:173±=x

∴点F 的坐标为(3-17,-4)或(3+17,-4). ………………………… 10分 (4)m 的值为3

8-或332-时,△OPQ 是等腰三角形. ………………………… 14分

参考过程: ①OP =OQ

∵点E 的坐标为(3,-4),∴OE =5

如图1,过点E 作直线ME ∥PB ,交y 轴于点M , 交x 轴于点H ,则OP

OM =OQ

OE

∴ OM =OE =5,∴点M 的坐标为(0,-5).

设直线ME 的函数表达式为y =kx -5,解得k =

3

1, ∴直线ME 的函数表达式为y =

3

1

x -5 令y =0,解得x =15,∴点H 的坐标为(15,0). ∵MH ∥PB ,∴OP

OM =OB

OH ,

∴m =-3

8

………………………………………… 11分

②QO =QP

易知点C 的坐标为(0,-8),∴CE =5, ∴OE =CE ,∴∠COE =∠OCE , ∵∠COE =∠OPQ ,∴∠OCE =∠OPQ ,∴CE ∥PB 如图2,设直线CE 交x 轴于点N , 设其表达式为y =mx -8,解得m =

3

4, ∴直线CE 的函数表达式为y =4

3

x -8

令y =0,解得x =6,∴点N 的坐标为(6,0). ∵CN ∥PB ,∴OP OC =OB ON ,

∴m =-

332

………………… 13分 ∴当m 的值为38-或3

32

-时,△OPQ 是等腰三角形. ………………………… 14分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21.1 一元二次方程 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注意一下几点: ①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③是整式方程。 知识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般形式:ax2 + bx + c = 0(a ≠ 0).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知识点三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方程的解的定义是解方程过程中验根的依据。 21.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21.2.1 配方法 知识点一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如果方程的一边可以化成含未知数的代数式的平方,另一边是非负数,可以直接开平方。一般地,对于形如x2=a(a≥0)的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解得x1=a,x2=a . (2)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x2=p或(mx+a)2=p(m≠0)形式的方程,如果p≥0,就可以利用直接开平方法。 (3)用直接开平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要正确运用平方根的性质,即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4)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①移项;②使二次项系数或含有未知数的式子的平方项的系数为1;③两边直接开平方,使原方程变为两个一元二次方程; ④解一元一次方程,求出原方程的根。 知识点二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形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配方的目的是降次,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 配方法的一般步骤可以总结为:一移、二除、三配、四开。 (1)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⑵方程两边都除以二次项系数; ⑶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把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⑷若等号 右边为非负数,直接开平方求出方程的解。 21.2.2 公式法 知识点一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一般地,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如果b2-4ac≥0,那么方程的两个 根为x= a ac b b 2 4 2 - ± - ,这个公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利用求根公式,我们可以由一元二方程的系数a,b,c的值直接求得方程的解,这种解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 (2)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就是用配方法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过程。 (3)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具体步骤: ①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2+bx+c=0(a≠0),一般a化为正值②确定公式中a,b,c 的值,注意符号; ③求出b2-4ac的值;④若b2-4ac≥0,则把a,b,c和b-4ac的值代入公式即可求解,若b2-4ac<0,则方程无实数根。

经济数学基础试题及答案.docx

经 济 数 学 基 础 ( 0 5 ) 春 模 拟 试 题 及 参 考 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下列各函数对中, ( )中的两个函数是相等的. A . C . f ( x) x 2 1 , g(x) x 1 B . f (x) x 2 , g ( x) x x 1 f ( x) ln x 2 , g( x) 2 ln x D . f (x) sin 2 x cos 2 x , g ( x) 1 2.设函数 f ( x) x sin 2 k, x x 1, x 0 在 x = 0 处连续,则 k = ( ) . A .-2 B .-1 C . 1 D .2 3. 函数 f ( x) ln x 在 x 1处的切线方程是( ). A. x y 1 B. x y 1 C. x y 1 D. x y 1 4 .下列函数在区间 ( , ) 上单调减少的是( ). A . sin x B .2 x C .x 2 D .3 - x 5. 若 f x x F x ) c ,则 2 ( ) . ( )d ( xf (1 x )dx = A. 1 F (1 x 2 ) c B. 2 C. 2F (1 x 2 ) c D. 1 F (1 x 2 ) c 2 2F (1 x 2 ) c 6 .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 ). A . sin xdx d(cos x) B. ln xdx d( 1 ) x

C. a x dx 1 d( a x ) D. 1 dx d( x ) ln a x 7.设 23,25,22,35,20,24 是一组数据,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23.5 B. C.22.5 D.23 22 8.设随机变量 X 的期望E( X ) 1 ,方差D(X) = 3,则 E[3( X 22)]= (). A. 36 B. 30 C. 6 D. 9 9.设 A, B 为同阶可逆矩阵,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 ( A B)1 A 1 B 1 B. C. ( AB T)1 A 1 (B T ) 1 D.( AB) 1 B 1 A 1 ( kA) 1kA 1(其中k为 非零常数) 10 .线性方程组1 1x13 23x29 A.无解C.只有0解满足结论(). B.有无穷多解D.有唯一解 二、填空题(每小题2 分,共 10 分) 11.若函数f ( x 2)x2 4 x 5 ,则 f ( x). 12.设需求量q对价格p的函数为q( p) 100e p 2 ,则需求弹性为 E p . 13.d cosxdx.

三年级数学:综合计算能力测试卷

三年级数学计算能力测试卷 一、口算题:每题2分,共60分 765-104=356+144=835-134=1000-524=5×800= 20-2×7=4×6-20=46+4×7=50-5×8=600×9= 9+18÷6=3×9+15=45+15÷3=35÷5-1=210÷3= 48÷(8-2)=100-(72+28)=(99-78)÷3=87÷(21-20) = 687×(1-1) =(54-53) ×234=70×8=6×30=200÷5= 240÷8=□÷2=60 □×2=24 □÷3=12 900÷3=□×3=60 二、竖式计算:每题2分,共22分 962-804=532+168=256×3=243×6=407-138=205×4= 250×6=568+739=251+369+142=400-245+517=738-560-120= 三、脱式计算:每题3分,共18分 32+17×3 850-(256+280)78+600÷3 420÷(25-19)(48+52)÷5 84÷4-20 三年级数学计算能力测试卷 一、口算题:每题2分,共60分 765-104=356+144=835-134=1000-524=5×800= 20-2×7=4×6-20=46+4×7=50-5×8=600×9= 9+18÷6=3×9+15=45+15÷3=35÷5-1=210÷3= 48÷(8-2)=100-(72+28)=(99-78)÷3=87÷(21-20) = 687×(1-1) =(54-53) ×234=70×8=6×30=200÷5= 240÷8=□÷2=60 □×2=24 □÷3=12 900÷3=□×3=60 二、竖式计算:每题2分,共22分 962-804=532+168=256×3=243×6=407-138=205×4= 250×6=568+739=251+369+142=400-245+517=738-560-120= 三、脱式计算:每题3分,共18分 32+17×3 850-(256+280)78+600÷3 420÷(25-19)(48+52)÷5 84÷4-20

九年级数学基础知识竞赛试卷及答案

( C )

试卷 20.已知二直线y x =-+3 5 6和y x =-2,则它们与y 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C ) A .6 B .10 C .20 D .12 二、填空题(4’×17=68’) 1.如图,图中是y=a 1x+b 1 和y=a 2x+b 2的图像,根据图像填空。 的解集是 -36x+3的解集是 x=-3 7. 函数y=x 3、 y=-x 2、 y=x 1 (x 〈0)、 y=2x 2-8x+7 (x<2)、 y=-x-1 (x 〉0)中,y 随x 的增大 而减小的有 3 个 8. 如果某个数的平方根是2a+3和a-18,那么这个数是 169 9.已知,一次函数y=kx+b,当x 增加3时,y 减少2,则k 的值是 -3 2 10.已知二次函数324 12 --- =x x y ,则它的顶点坐标为 (-4,1) 11.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2,3),且与x 轴交于()()x x 1200,,,,且x x 126-=,则此二次函数 的解析式为 y=-3 1 (x+2)2 +3 12. 已知函数x k y 1 = 与y k =2x 的图象交点是(-2,5)是,则它们的另一个交点是( 2,-5) 13. 若函数()y m x m m =+++12 31 是反比例函数,则m 值为 -2 14.口袋内装有一些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红球、白球和黑球,从中摸出一球,摸出红球的概率是0.2,摸出白球的概率是0.5,那么摸出黑球的概率是 0.3 . 15.已知⊙O1和⊙O2的半径分别为3cm 和5cm ,且它们内切,则圆心距12O O 等于. 2 c m . 三、解答题 1. (12’)如图13,已知等边三角形ABC,以边BC 为直径的半圆与边AB 、AC 分别交于点D 、点E , 过点E 作EF ⊥AB ,垂足为点F 。 (1)判断EF 与⊙O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过点F 作FH ⊥BC ,垂足为点H ,若等边△ABC 的边长为8,求FH 的长。(结果保留根号) 3.(12’)如图,设⊙O 的半径为8,过圆外一点P 引切线P A ,切点为A ,P A =6,C 为圆周 上一动点,PC 交圆于另一点B ,设PC =x ,PB =y ,且x >y 。 (1)试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 ,并求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2)若cos ∠=opc 45 时,求x 的值 {0a 01122>+>+b x b x a {0a 01122<+>+b x b x a { a 0 1122<+<+b x b x a 图4

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数学) 2017年12月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22.1 一元二次方程 知识点一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注意一下几点: ①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③是整式方程。 知识点二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般形式:)0(02≠=++a c bx ax 其中,2ax 是二次项,a 是二次项系数; bx 是一次项,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 知识点三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方程的解的定义是解方程过程中验根的依据。 22.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22.2.1 配方法 知识点一 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 如果方程的一边可以化成含未知数的代数式的平方,另一边是非负数,可以直接开平方。一般地,对于形如)0(2≥=a a x 的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解得a x a x -=+=21 (2) 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p x =2或 )0(2≠=+m p a mx )(形式的方程, 如果 p≥0,就可以利用直接开平方法。 (3) 用直接开平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要正确运用平方根的性质,即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4) 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①移项;②使二次项系数或含有未知数的式子的平方项的系数为 1;③两边直接开平方,使原方程变为两个一元二次方程;④解一元一次方程,求出原方程的根。 知识点二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形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配方的目的是降次,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 配方法的一般步骤可以总结为:一移、二除、三配、四开。 (1) 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 (2) 方程两边都除以二次项系数;

三年级数学【下册】能力检测试题 人教版(含答案)

乡镇(街道)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 三年级数学【下册】能力检测试题 人教版(含答案) 题 号 填空题 选择题 判断题 计算题 综合题 应用题 总分 得 分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为100分(含卷面分2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3、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卷面不整洁扣2分。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空(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进位加法中,不管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 ),都要向( )进( )。 2、时针在7和8之间,分针指向7,这时是( )时( )分。 3、换算。 7000千克=( )吨 8千克=( )克 23吨=( )千克 5200千克-200千克=( )吨 4、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 ),是( )秒。分针走1大格是( ),时针走1大格是( )。 5、劳动课上做纸花,红红做了2朵纸花,4朵蓝花,红花占纸花总数的( ),蓝花占纸花总数的( )。 6、小红家在学校( )方( )米处;小明家在学校( )方( )米处。 7、46÷9=5……1中,被除数是( ),除数是( ),商是( ),余数是( )。 8、看图写分数,并比较大小。 9、量出钉子的长度。 10、填一填。 二、反复比较,慎重选择(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1、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A.一定 B.可能 C.不可能 2、学校开设两个兴趣小组,三(1)27人参加书画小组,24人参加棋艺小组,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3人,那么三(1)一共有( )人参加了书画和棋艺小组。 A 、51 B 、54 C 、48 D 、30 3、明天( )会下雨,今天下午我( )游遍全世界。 A 、一定 ,可能 B 、可能,不可能 C 、不可能,不可能 D 、可能,可能 4、按农历计算,有的年份( )有13个月。 A.一定 B.可能 C.不可能 5、最小三位数和最大三位数的和是( )。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重教材基础训练题(含答案)

第21章 一元二次方程(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02=++c bx ax B. 24)32)(12(2+=+-x x x C. 128)4(+=+x x x D. 04232=-+y x 2、一元二次方程012222=+-x x 的根的情况是( ) A. 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没有实数根 D. 无法确定 3、用配方法将方程0142=--x x 变形为m x =-2)2(的过程中,其中m 的值正确的是( ) A. 4B. 5 C. 6 D. 7 4、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两根之和等于6的是( ) A.01562=-+x x B.01562=++x x C.01562=+-x x D.01562=--x x 5、参加一次聚会的每两人都握了一次手,所有人共握手10次,设有x 人参加聚会,则根据题意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10)1(21=-x x B.10)1(21 =+x x C.10)1(=-x x D.10)1(=+x x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6、将方程38)1)(23(-=+-x x x 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后,其二次项系数是______________,一次项系数是____________,常数项是______________。 7、如果2是方程02=-c x 的一个根,那么常数c 的值是_______,该方程的另一个根是_________。 8、一元二次方程01322=--x x 的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一个矩形的长和宽相差3cm ,面积是4cm 2,则这个矩形的长是________,宽为_______。 三、简答题 10、选择合适的方法解下列方程:(每题5分,共30分) (1)0182=+-x x (2)0742=--x x (3)02632=--x x (4)016102=++x x (5)010522=++x x (6)x x x 8216812-=+-

电大经济数学基础12全套试题及答案汇总演示教学

电大经济数学基础12全套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6 .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 (,2](2,)-∞-+∞U . 7.函数1 ()1x f x e =-的间断点是 0x = . 8.若 ()()f x dx F x C =+?,则()x x e f e dx --=? ()x F e c --+ . 9.设10203231A a ????=????-?? ,当a = 0 时,A 是对称矩阵。 10.若线性方程组1212 0x x x x λ-=??+=?有非零解,则λ= -1 。 6.函数()2 x x e e f x --=的图形关于 原点 对称. 7.已知sin ()1x f x x =-,当x → 0 时,()f x 为无穷小量。 8.若 ()()f x dx F x C =+?,则(23)f x dx -=? 1 (23)2 F x c -+ . 9.设矩阵A 可逆,B 是A 的逆矩阵,则当1 ()T A -= T B 。 10.若n 元线性方程组0AX =满足()r A n <,则该线性方程组 有非零解 。 6.函数1 ()ln(5)2f x x x =++-的定义域是 (5,2)(2,)-+∞U . 7.函数1 ()1x f x e =-的间断点是 0x = 。 8.若 2()22x f x dx x c =++? ,则()f x = 2ln 24x x + . 9.设1 112 2233 3A ?? ??=---?????? ,则()r A = 1 。 10.设齐次线性方程组35A X O ?=满,且()2r A =,则方程组一般解中自由未知量的个数为 3 。 6.设2 (1)25f x x x -=-+,则()f x = x2+4 . 7.若函数1sin 2,0(),0 x x f x x k x ?+≠? =??=?在0x =处连续,则k= 2 。

(完整版)北师大九年级数学知识点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定理知识点汇总[九年级(上册) 第一章 证明(二) ※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作一条等边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线,将等边三角形分成两个全等的 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锐角等于30o,这它所对的直角边必然等于斜边的一半。 ※有一个角等于60o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如果知道一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首先要想的定理有: ①勾股定理:2 22c b a =+(注意区分斜边与直角边) ②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有一个内角等于30o,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③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此定理将在第三章出现) ※垂直平分线.....是垂直于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注意着重号的意义) <直线与射线有垂线,但无垂直平分线>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 ※线段垂直平分线逆定理:到一条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三角形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这个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如图1所示, AO=BO=CO )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角平分线逆定理:在角内部的,如果一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则它在该角的平分线上。 角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交点到三边距离相等,交点即为三角形的内心。 (如图2所示,OD=OE=OF)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整式方程,且都可以化为02 =++c bx ax (a 、b 、c 为 常数,a ≠0)的形式,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 。 ※把02 =++c bx ax (a 、b 、c 为常数,a ≠0)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 为二次项系数;b 为一次项系数;c 为常数项。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①配方法 <即将其变为0)(2 =+m x 的形式> ②公式法 a ac b b x 242-±-= (注意在找ab c 时须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③分解因式法 把方程的一边变成0,另一边变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来求解。 (主要包括“提公因式”和“十字相乘”) A C B O 图1 图2 O A C B D E F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公式汇总完整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 公式汇总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第二十一章 二次根式 1、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在实数范围内,负数没有平方根。 2、一般地,我们把形如 (a ≥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称为二次根号。 3、a (a ≥0)是一个非负数.当a 为带分数是,要把a 改写成假分数,即53 22要写成53 8 4、二次根式的性质:(a )2=a (a ≥0), 2a =a (a ≥0) 5、用基本运算符号(基本运算符号包括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起来的式子,我们称这样的式子为代数式。 6、二次根式的乘法规定:a ×b =ab (a ≥0,b ≥0) 7、二次根式的除法规定:b a =b a (a ≥0, b >0) 8、最简二次根式条件:①被开方数不含字母;②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9、二次根式加减法法则: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10、同类二次根式即指被开方数相同的最简二次根式 11、平方差公式:a 2-b 2=(a+b)(a-b) 完全平方公式:(a ±b )2=a 2±2ab+b 2 12、二次根式除法没有分配率,任何非零数的零次幂都是1,(ab )m =a m b m 第二十三章 旋转 1、 旋转性质:(1)只改变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及形状;(2)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都相等;(3)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4)图形上的每一个点都沿相同的方向旋转相同都角度。 2、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度,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 3、 全等的图形不一定是中心对称,而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一定全等。中心对称有一个对称中心,绕中心旋转180度,旋转后与另一个图形重合;轴对称有一条对称轴,图形对称折叠,折叠后与另一个图形重合。 4、 中心对称性质:(1)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2)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5、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度,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线段、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1)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长方形、正方形、圆、菱形等 (2)只是轴对称的有:角、五角星、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边形、等腰梯形等 (3)只是中心对称的有:平行四边形等 (4)既不是轴对称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不等边三角形、非等腰梯形等。 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相反,即P (x,y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 '(-x,-y)

经济数学基础试题B及答案

[试卷信息]: 试卷名称:经济数学基础 [试题分类]:经济数学基础 [试卷大题信息]: 试卷大题名称:单选题 [题型]:单选题 [分数]:5 1、{ ()()f x g x 与不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 2 2 ()()0()()0 011()()1(1)()arcsin ()arccos 2A f x x g x x x B f x x g x x x C f x g x x x D f x x g x x π==≠?==??+-==--==-、与、与、与、与 } A.考生请选择正确选项 B.考生请选择正确选项 C.考生请选择正确选项 D.考生请选择正确选项 答案:B 2.{ []2(),()2,()x f x x x f x ??=== 设函数则[ ]22x A 、2x x B 、 2 x x C 、22x D 、 } A.考生请选择正确选项 B.考生请选择正确选项 C.考生请选择正确选项 D.考生请选择正确选项 答案:D 3.{ 下列函数既是奇函数又是减函数的是[ ](),(11)A f x x x =--≤≤、2 3 ()f x x =-B 、()sin ,(,)22C f x x ππ=- 、3()D f x x =、 } A.考生请选择正确选项 B.考生请选择正确选项 C.考生请选择正确选项 D.考生请选择正确选项

答案:A 4.{ y x 函数=cos2的最小正周期是[ ]πA 、22π B 、 C π、4 D π、 } A.考生请选择正确选项 B.考生请选择正确选项 C.考生请选择正确选项 D.考生请选择正确选项 答案:C 5.{ 下列极限存在的有[ ]1 0lim x x →A 、e 01 lim 21x x →-B 、 01limsin x x →C 、2(1) lim x x x D x →∞+、 } A.考生请选择正确选项 B.考生请选择正确选项 C.考生请选择正确选项 D.考生请选择正确选项 答案:D 6.{ 0tan 2lim x x x →=[ ]0A 、1B 、 1 2C 、 2D 、 } A.考生请选择正确选项 B.考生请选择正确选项 C.考生请选择正确选项 D.考生请选择正确选项 答案:D 7.{ 232lim 4,3x x x k k x →-+== -若则[ ]3-A 、3B 、 1C 、1D -、 } A.考生请选择正确选项 B.考生请选择正确选项 C.考生请选择正确选项 D.考生请选择正确选项 答案:A 8.{ ()()y f x x a f x x a ===函数在点连续是在点有极限的[ ]A 、必要条件B 、充要条件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创新能力测试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创新能力测试题 一、填空: 1、250×40的积末尾有()个0,积是()位数。 2、小华和他的5个同学在假期中每两人之间要通一次电话,一共需要通()次电话。 3、42.05元读作(),七十元八分写成小数是()。 4、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72厘米,宽是6厘米,周长是()厘米。 5、盒子里有1个白球,3个红球,2个黑球,任意摸出三个球,共有()结果。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南京长江大桥长约6300();(2)、一超市占地约1250(); (3)、课桌高约8();(4)、天安门广场的面积约是44()。 7、把一根木料锯成6段,每锯一次需要3分钟,锯完这根木料一共需要()分钟。 8、三人同时吃完3个苹果要3分钟,6人同时吃6个苹果要()分钟。 9、在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60.减数是差的2倍,减数是()。 10、从一张长45厘米、宽32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面积是9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最多可 以剪()个。 二、选择题:(10分) 1、同学们按“三男两女”的顺序排列,第54名学生是() A.男生 B.女生 C.不能确定 2、从镜子里看到的钟表所显示的时间是8:45,这时的实际时间是() A. 3:45 B. 8:15 C. 3:15 D. 4:15 3、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比() A. 面积大 B. 周长大 C. 一样大 D. 无法比较

4、从镜子中看到的左边图形的样子是() A. B. C. D. 5、 2□×2□的积是()位数。 A.三位数 B.四位数 C.三位数或四位数 D.无法确定 三、判断题: 1、把一个蛋糕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它的四分之一。() 2、三(1)班有70人,减少6人可以排成方队。() 3、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一定大。() 4、第一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2千克,不可能有体重低于32千克的同学。() 5、在一个装有100个白球和1个黑球的盒子中不可能摸出黑球。() 四、计算: 1、直接写得数 15×8 = 16×40 = 38×50 = 96×20 = 600×5 = 525÷5 = 6 + 1.4 = 7.6 – 6 = 125×8×6 = 46 + 320÷4 = 2、列竖式计算: 50×46 = 95×38 = 17.1 – 5.64 = 4、脱式计算:

人教版 数学 九年级上册 全册 基础练习

基础知识反馈卡·21.1 时间:10分钟满分:2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若(a-1)x2+bx+c=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 A.a≠0 B.a≠1 C.a=1 D.a≠-1 2.一元二次方程2x2-(m+1)x+1=x(x-1)化成一般形式后二次项的系数为1,一次项的系数为-1,则m的值为() A.-1 B.1 C.-2 D.2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3.方程(m+2)x|m|+3mx+1=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 =_______________. 4.若关于x的方程mx2+(m-1)x+5=0有一个解为2,则m的值是______. 5.把一元二次方程(x-3)2=5化为一般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二次项为________,一次项系数为__________,常数项为________. 三、解答题(共7分) 6.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m-1)x2+3mx+5=0有一根是x=-1,求m的值. 基础知识反馈卡·21.2.1

时间:10分钟 满分:2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用配方法解方程x 2 -23x -1=0,正确的配方为( ) A.? ????x -132=89 B.? ????x -232=59 C.? ????x -132+109=0 D.? ? ???x -132 =109 2.一元二次方程x 2+x +1 4=0的根的情况是( ) A .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无实数根 D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3.方程x 2-4x -12=0的解x 1=________,x 2=________. 4.x 2+2x -5=0配方后的方程为____________. 5.用公式法解方程4x 2-12x =3,得到x =________. 三、解答题(共7分) 6.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mx -2=0. (1)对于任意实数m ,判断此方程根的情况,并说明理由; (2)当m =2时,求方程的根. 基础知识反馈卡·21.2.2

经济数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经济数学基础(05)春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函数对中,( )中的两个函数是相等的. A .1 1)(2--=x x x f ,1)(+=x x g B .2)(x x f =,x x g =)( C .2ln )(x x f =,x x g ln 2)(= D .x x x f 22cos sin )(+=,1)(=x g 2.设函数?????=≠+=0, 10,2sin )(x x k x x x f 在x = 0处连续,则k = ( ). A .-2 B .-1 C .1 D .2 3. 函数x x f ln )(=在1=x 处的切线方程是( ). A .1=-y x B . 1-=-y x C . 1=+y x D . 1-=+y x 4.下列函数在区间(,)-∞+∞上单调减少的是( ). A .x sin B .2 x C .x 2 D .3 - x 5.若 c x F x x f +=?)( d )(,则x x xf d )1(2?-=( ). A. c x F +-)1(212 B. c x F +--)1(2 12 C. c x F +-)1(22 D. c x F +--)1(22 6.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 ). A . )cos d(d sin x x x = B. )1d(d ln x x x = C. )d(ln 1d x x a a x a = D. )d(d 1x x x =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7.若函数54)2(2++=+x x x f ,则=)(x f . 8.设需求量q 对价格p 的函数为2e 100)(p p q -=,则需求弹性为E p = . 9.=?x x c d os d .

新整理-浙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识归纳

2017新整理-浙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 识归纳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识集锦 第一章 二次函数 1.定义:一般地,如果c b a c bx ax y ,,(2++=是常数,)0≠a ,那么y 叫做x 的二次函数. 2.抛物线的三要素: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 ①a 的符号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 当0>a 时,开口向上; 当0

(3)运用抛物线的对称性:由于抛物线是以对称轴为轴的轴对称 图形,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是顶点。 例:若已知抛物线上两点12(,)(,)、x y x y (及y 值相同),则对称 轴方程可以表示为:12 2 x x x += 4.抛物线c bx ax y ++=2中,c b a ,,的作用 (1)a 决定开口方向及开口大小,与2ax y =中的a 完全一样. (2)b 和a 共同决定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 由于抛物线c bx ax y ++=2的对称轴是直线: 故: ①0=b 时,对称轴为y 轴; ②0000<<>>b a b a ,或者,(即a 、b 同号)时,对称轴在y 轴左侧; ③0000><<>b a b a ,或者,(即a 、b 异号)时,对称轴在y 轴右侧. (3)c 的大小决定抛物线c bx ax y ++=2与y 轴交点的位置. 当0=x 时,c y =,∴抛物线c bx ax y ++=2与y 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0,c ): ①0=c ,抛物线经过原点; ②0>c ,与y 轴交于正半轴; ③0

经济数学基础试卷及答案

电大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经济数学基础期末试卷 2013.1 导数基本公式 积分基本公式: 0)('=C ?=c dx 1 ' )(-=αααx x c x dx x ++= +?1 1 ααα )1且,0(ln )(' ≠>=a a a a a x x c a a dx a x x += ?ln x x e e =')( c e dx e x x +=? )1,0(ln 1 )(log '≠>= a a a x x a x x 1 )(ln '= c x dx x +=?ln 1 x x cos )(sin '= ?+=c x xdx sin cos x x sin )(cos '-= ?+-=c x xdx cos sin x x 2 'cos 1 )(tan = ?+=c x dx x tan cos 1 2 x x 2 'sin 1 )(cot - = c x dx x +-=? cot sin 1 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函数对中,( )中的两个函数相等. x x g x x f A ==)(,)()(.2 1)(,1 1)(.2+=--=x x g x x x f B x x g x x f C ln 2)(,ln )(.2== 1)(,cos sin )(.22=+=x g x x x f D 2.?? ? ??=≠=0,0,sin )(函数x k x x x x f 在x=0处连续,则k=( ) A. -2 B. -1 C. 1 D. 2 3.下列定积分中积分值为0的是( )

dx e e A x x ? ---1 1 2 . ? --+1 1 2 .dx e e B x x dx x x C )cos (.3+?-ππ dx x x D )sin (.2 +?-π π 4.,3-1-4231-003-021设??? ? ? ?????=A 则r(A)=( ) A. 1 B. 2 C. 3 D. 4 5.若线性方程组的增广矩阵为=??? ???--=λλλ则当,421021A ( )时,该 线性方程组无解. 21 .A B. 0 C. 1 D. 2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的定义域是2 4 函数.62--= x x y 7.设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2 10)(p e p q - =,则需求弹性E p = 8.=+=??--dx e f e C x F dx x f x x )(则,)()(若 9.当a 时,矩阵A=?? ????-a 131可逆. 10.已知齐次线性方程组AX=O 中A 为3x5矩阵,则r(A)≤ 三、微积分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dy x x y 求,ln cos 设.112+= dx e e x x 23ln 0 )1(计算定积分.12+? 四、线性代数计算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计算21-1-001,211010设矩阵.13-??? ? ? ?????=??????????=B A B A T .的一般解5 532322求线性方程组.144321 4321421??? ??=++-=++-=+-x x x x x x x x x x x 五、应用题(本题20分) 15.设生产某种产品q 个单位时的成本函数为:C(q)=100+0.25q 2+6q (万元),求: (1)当q=10时的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

三年级数学综合能力测试卷

测试卷 得分: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2、小明和他的3个好朋友去儿童乐园玩,每张门票22元,他们一共要用()元买 门票。 3、排序: 1米20分米3米300毫米240毫米240 厘米 ( )> ()> ()> ()> () > () 7厘米77 毫米77分米7米 ( )> ()> ()> () 5千米500 毫米5000分米50 米 ( )> ()> ()> () 4、一个长方形的长8米,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米 5、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4厘米,宽不变,那么周长就会增加()厘 米。 6 —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8分米,它的边长是()。 二、选择(2分X 3=6分) 1、435 X()时,积一定是四位数 A 3 B 、2 C 、1 2、一个正方形周长是36米,边长是()米。 A、12 B 、9 C 、6 3、一辆卡车一次运走62袋大米,运走300袋大米,()次就够了。 A 5次 B 、6次 C 、7次 三、计算(3分X 4=12分) 1、用竖式计算 375 X 2= 8 X 507= 4 X 350= 7 X 245= 四、量一量画一画(12分) 1、在下面的方格纸上先画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再画一个和它周

1、 一根绳子对折4次后量得是10厘米,这根绳子原来有多少长? ( 8分) 2、 一根木头长4米,小明锯了 7次将它锯成了同样长的小段,每段木头长多少 分米? ( 10分) 3、 在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内剪去一个宽2厘米的小长方形,求剩下的 图形的周长。(8分) 4、 粮店运来4车面粉,每车75袋。卖出150袋,还剩多少袋?( 6分) 5、 一瓶果汁,连瓶子重正好1千克,已知瓶子的重量是150克,这瓶果汁的净 含量是多少克? ( 5分) &一个长方形的宽是14厘米,长是宽的3倍,长是多少厘米?周长是多少厘米? (5分) 7、右面是如家宾馆客房的价格: ① 已知三人间的价格是单人间的2倍, 三人间价格多少元? ( 4分) ② 住2个三人间和1个双人间一共要花多少钱? ( 4 客房价格 单人间:9 8元 双人间:138元 三人间:?元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 一、二次根式 1. 二次根式:把形如 a (a 0) 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表示二次根号。 2. 最简二次根式:若二次根式满足:①被开方数不含分母;②被开方数中 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这样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3. 化简:化二次根式为最简二次根式(1)如果被开方数是分数(包括小数)或分式,先利用商的算数平方根的性质把它写成分式的形式,然后利用分 母有理化进行化简。(2)如果被开方数是整数或整式,先将他分解因数或因式,然后把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开出来。 4. 同类二次根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以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5. 代数式:运用基本运算符号,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起来的式子,叫代 数式。 6. 二次根式的性质 (1)((2) a )2 a 2 a(a a 0) a(a a(a 0) 0) (3)ab a ? a a ( a b( a 0, b 0,b 0) ( 乘法) 0) (4) b b( 除法) 二、二次根式混合运算 1. 二次根式加减时,可以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把被开方数相同的最简二次根式进行合并。

2 2.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与实数中的运算顺序一样,先乘方,再乘除,最后 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或先去括号) 。 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一、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 含有一个未知数 ( 一元) ,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2( 二次) 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ax 2 bx c 0(a 0) ,其中 ax 2 叫做二次项, a 叫做二次项系数; bx 叫做一次项, b 叫做一次项系数; c 叫做常数项。 二、降次 ---- 解一元二次方程 1. 降次: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 ( 不管用什么方法 解一元二次方程,都是要一元二次方程降次 ) 2、直接开平方法 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 法。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 x =b 或 ( x a) 2 b 的一元二次方程。根据平方 根的定义可知, x a 是 b 的平方根,当 b 0 时, x a b , x a b , 当 b<0 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3、配方法:配方法的理论根据是完全平方公式 a 2 2ab b 2 (a b)2 ,把 公式中的 a 看做未知数 x ,并用 x 代替,则有 x 2bx b 2 (x b) 2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①移项、②配方 ( 写成平方形式 ) 、③用 直接开方法降次、④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⑤判断 2 个根是不是实数根。 4、公式法:公式法是用 求根公式,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 一元二次方程 ax 2 bx c 0(a 0) 的求根公式: x b b 4 ac ( b 2 4 ac 0 ) 当b 2 2 a 4ac >0 时,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 2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