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3-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估-暴露评估

13-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估-暴露评估

第五章暴露评估

杨文建lingwentt@https://www.doczj.com/doc/f215736809.html, 南京财经大学食品学院

风险分析风险交流

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

风险描述暴露评估危害特性

危害识别

暴露评估是指对通过食物或其他渠道来源的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因子的摄入量定性和定量的评估。

膳食暴露是指通过食物被摄取化学物质的量。

膳食暴露评估是关联食物消费量数据与食品中化学物浓度数据的桥梁,通过比较膳食暴露评估结果与相应的食品化学物健康指导值,确定化学物的危害程度。

?急性暴露评估:针对24h内食物中有害物暴露情况进行评估。

?慢性暴露评估:对整个生命周期内平均每日暴露情况进行评估。

定义

暴露exposure

潜在用量potential dose

适用用量applied dose

体内用量Internal dose

生物学有效用量biological effective dose

潜在用量potential dose

考虑暴露个人及人群的生理学特性(体重、呼吸量等),行动特性(暴露域的滞留时间、频率等)食品摄取量等暴露系数,伴随空气、土壤、食品的摄取,通过外部界面的用量,叫做摄取量或潜在用量。具有吸收到体内的可能性。

体内用量Internal dose

可能通过肺泡、消化道及皮肤的吸收界面的化学物质的比例,即化学物质体吸收率已知时,由潜在用量和体吸收率可以求的实际被体内吸收的化学物质的量(体内用量)。

生物学有效用量biological effective dose

能够输送到特定器官、组织的化学物质的量。

潜在用量-非致癌风险呼吸途径暴露强度ED t C dt t C E T T ?==?)()(2

1C(t)-浓度,ED -暴露时间

?呼吸途径平均暴露浓度

AT ED C AC ?=AT -平均化时间

潜在用量-非致癌风险?经口暴露单位体重平均一日潜在用量

AT BW ED IR C ADDpot ???=?经口暴露潜在用量

ED IR t C dt t IR t C Dpot T T ??=?=?)()()(2

1IR(t)-食物摄取速度

AT -平均化时间BW -体重

?呼吸途径一生平均暴露浓度

?经口暴露单位体重一生平均一日潜在用量LT ED C LAC ?=LT BW ED IR C LADDpot ???=潜在用量-致癌风险

LT -寿命

BW -体重

膳食暴露评估原则:

①清晰确定进行膳食暴露评估的目的。食品消费量和浓度数据要根据评估目的来选择。

②评估程序旨在为消费者提供相同水平的保护,因此,膳食暴露评估应该不受毒理学终点的严重性、食物中化学物的种类、及关注人群的影响。

③国际膳食暴露评估应该提供相当火优于现有国家层面的评估结果。

④膳食暴露评估应覆盖普通人群和重点人群(婴儿、老人、孕妇等)。

⑤进行本国膳食暴露评估时,国家主管部门采用本国的食品消费量和浓度数据,但可以以国际营养和毒理学数据为参考⑥如果各国对某一化学物的国际膳食暴露评估结果并未超过其相应健康指导值,则认为该化学物在该国家是安全的。

膳食暴露评估一般方法:

①逐步测试、筛选法,排除大量可能存在化学物质中没有安全隐患的物质。

②为了有效筛选化学物质并建立风险评估优先机制,筛选过程中不应使用非持续的单点膳食模式来评估消费量,同时还应考虑到消费量的生理极限。

③膳食暴露评估必须考虑特殊人群(如大量消费特定食品的人群)。

膳食暴露评估结果形成完整的报告;报告应遵循的基本要求:①应对所采取的方法进行清晰的表述(模型、数据源、假设、不确定性)。

②清楚明确的描述在膳食暴露评估中所用的有关食品化学物浓度来源和消费模式的假设方式。

③描述高度暴露人群评估值的置信区间,同时对其出处来源进行描述。

5.1 数据来源

某种化学物质被批准使用前进行(事前管制)

由生产商/食品加工者处获取或进行估计

已存在于食品供应中(事后监管)或自然存在于食品中的化学物质进行评估

通过对市场销售的食品进行调查获取

食品中化学物浓度数据食品消费

量数据

暴露评估数据食品化学物质数据食品农兽药残留数据加工过程中化学物质数据

5.1.1 食品化学物质浓度数据类型

加工因子是膳食暴露评估中比较重要的因子,它是指食品污染物从农田到餐桌这一食物链中经过浸泡、清洗、烹饪等一系列环节其浓度下降的比例。用加工因子可以反映污染物在加工过程中的降解或浓缩。由于各种食品的饮食方式差异大,其加工因子也各不相同,如欧美等发达国家部分食品以生食为主,而我国喜食烹饪,加工因子也就各有不同。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研究技术报告】 一、引言 人类生存在这个地球上,安全是第一的需要,安全即指防范潜在的危险。但在社会活动中发生一些危险是难免的,所谓的危险就是可能造成伤害或破坏的根源,或者是可能导致伤害或破坏的某种状态。一般来说,如果遭遇某种危险的概率低于十万分之一,属于低风险,稍加提防就能坦然处之;但如果概率较高,就必须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 食品中含有来自植物和动物自身的天然化学物,在生产、加工和制备过程中也会接触多种天然和人工合成物质。食物中所有可能危害健康的物质叫做危险物。如微生物、天然生成的化学物质、烹饪产生的化学物质、环境带来的污染物,还有添加物和杀虫剂等。我们把食品中的危险物对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可能性称为风险。食物之中任何一种危险物都可能对健康产生不良作用,其风险有高低之分。在确定食品是否安全时,必须衡量食品给我们健康带来的益处与受到食品危害的风险大小。 运用风险分析原理,根据风险程度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可以控制或者降低风险。风险分析可以运用在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比如金融业,商业银行非系统性风险有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资本风险、竞争风险等7个方面的风险;在新药研制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主要有项目来源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

政策风险等4个方面。对食品安全性进行风险分析是风险分析领域的一个具体应用。 风险分析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风险信息交流三部分,其中风险评估是整个风险分析体系的核心和基础,也是工作的重点。进行食品安全风险分析过程中要进行风险评价,由于食品情况多样,各自的生产、加工过程不同,要分别评价能够引起风险存在的不同风险因素,并确定这些因素属于哪一类的危害物。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在各种情况下是确定食品中化学物安全与否的必不可少的办法。如果没有风险评估,将有更多的食品危险物不能被发现[1]。 长期以来,我国的食品科技体系主要是围绕解决食物供给数量建立起来的,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相对较少,目前还没有广泛地应用与国际接轨的危险性评估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食源性危害关键检测技术和食品安全控制技术还比较落后。 为提升我国食品安全整体水平,我国在“十一五”初期开始重点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研究等五个方面的科技攻关,旨在为保护我国食品行业核心竞争力和国民健康的膳食水平提供核心技术支撑,保障我国食品进出口贸易利益,基本形成食品危害物检测技术体系、溯源和预警体系,提高食品安全应急处理能力,最终全面实现食品安全保障从被动应付型向主动保障型的战略转变。二、食品安全问题 近年来,世界上食品安全恶性事件不断发生,如英国的“疯牛病”、“口蹄疫”,日本的大肠杆菌O157:H7食物中毒爆发流行等等,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危害人类健康,还引发国际贸易纠纷,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 1、食源性危害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 网络安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网络物理是否安全;二是网络平台是否安全;三是系统是否安全;四是信息数据是否安全;五是管理是否安全。 一、安全简介: (一)网络物理安全是指计算机网络设备设施免遭水灾、火 灾等以及电源故障、人为操作失误或错误等导致的损坏,是整个网络系统安全的前提。 (二)网络平台安全包括网络结构和网络系统的安全,是整 个网络安全的基础和。安全的网络结构采用分层的体系结构,便于维护管理和安全控制及功能拓展,并应设置冗余链路及防火墙、等设备;网络系统安全主要涉及及内外网的有效隔离、内网不同区域的隔离及、网络安全检测、审计与监控(记录用户使用的活动过程)、网络防病毒和等方面内容。 二、安全风险分析与措施: 1、物理安全:公司机房设在4楼,可以免受水灾的隐患;机 房安装有烟感报警平台,发生火灾时可以自动灭火;机房 安装有UPS不间断电源、发电机,当市电出现故障后, 可以自动切换至UPS供电;机房进出实行严格的出入登 记流程,机房大门安装有门禁装置,只有授权了的管理员 才有出入机房的权限,机房安装了视频监控,可以对计算 机管理员的日常维护操作进行记录。

2、网络平台安全:公司网络采用分层架构(核心层、接入层), 出口配备有电信、联通双运营商冗余链路,主干链路上安 装有H3C防火墙、H3C入侵防御设备,防火墙实现内外 网边界,互联网区、DMZ区、内网区的访问控制及逻辑 隔离,入侵防御设备可以有效抵御外来的非法攻击;在内 网办公区与服务器区之间,部署防火墙,实现办公区与服 务器区的访问控制及隔离,内网部署了堡垒机、数据库审 计与日志审计系统,可以有效记录用户使用计算机网络系 统的活动过程。 3、系统安全:公司各系统及时安装并升级补丁,可以及时的 修复系统漏洞,同时在关键应用系统前部署WAF,防护 来自对网站源站的动态数据攻击,电脑终端与服务器系统 安装杀毒软件,可以对病毒进行查杀。 4、信息数据安全:公司通过防火墙实现了内外网的逻辑隔离, 内网无法访问外网;同时部署了IP-guard加解密系统,借 助IP-guard,能够有效地防范信息外泄,保护信息资产安 全;对重要数据提供数据的本地备份机制,每天备份至本 地。 5、管理安全:公司严格按照等级保护之三级等保技术要求和 管理要求制定了一套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对安全管 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管理、 系统运维管理各个方面都做出了要求。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食品贸易的国际化,食品安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断扩大,食品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当前,如何保证食品的安全,维护消费者权利,促进食品贸易健康发展,是各国必须思考解决的问题。所以,对食品安全进 估、风险特征描述等。 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是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选择和实施适当的管理措施,尽可能有效地控制食品风险,从而保障公众健康。可以分为四个部分:风险评价、风险管理选择评价、执行风险管理决定、监控和回顾。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必要性 伦特罗)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发展趋势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目前国际通行的食品安全防范方式,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

估刚刚起步。风险评估是风险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现状 2003;2006 2009年 物理性危害进行风险评估。 如何进行风险评估

4步骤: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风险特征描述 (1)危害识别指食品中或食品本身对健康有不良作用的生物性、化学性或物理性因素。 (2 (3 (4 100倍的安全系数来调整种间和种内可能存在的易感性差异,在特定的情况下允许偏差的存在;(ⅴ)对发现属于遗传毒性致癌物的食品添加剂、兽药和农药,不制定ADI 值。对这些物质,不进行定量的风险评估。实际上,对具有遗传毒性的食品添加剂、兽药和农药残留还没有认可的可接受的风险水平;(ⅵ)允许污染物达到“尽可能低的”水平;(ⅶ)在等待提交要求的资料期间,对食品添加剂和兽药残留可制定暂定的ADI值。但需要指出的是,JMPR并没有将这一政策用于农药残留ADI值的制定。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规定(正式版)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规定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规定 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第一条(目的)为规范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 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主要内容)本规定适用于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及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原则、范围、程序和结果处理等工作。 第三条(职责职能)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组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 下达风险评估任务, 并根据食品安全 风险评估结果, 及时依法采取相应的监测、检测、通报和监督措施。 国务院有关部门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建议, 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定的要求提供有关信息和资料。 第四条(原则)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以监测信息和科学数据以及其他有关信息为基础, 遵循科学、透明和个案处理的原则。 第五条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依据本规定和章程进行风险评估, 可以委托有关技术机构具体承担相关科学数据、技术信息、检验结果的收集、处理、分析等任务。 风险评估经费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

网络系统安全风险分析

大型企业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第一章引言 (1) 第二章网络系统概况 (2) 2」网络概况 (2) 2.2网络结构的特点 (3) 第三章网络系统安全风险分析 (3) 3」网络平台的安全风险分析 (4) 3.2系统的安全风险分析 (5) 3.3应用的安全风险分析 (5) 第四章安全需求与安全目标 (6) 4」安全需求分析 (6) 4.2系统安全目标 (7) 第五章网络安全方案总体设计 (7) 5」安全方案设计原则 (8) 5.2安全服务、机制与技术 (9) 第六章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9) 6」网络结构 (10) 6.2网络系统安全 (10) 6.2.1网络安全检测 (10) 6.2.2网络防病毒 (11) 6.2.3网络备份系统 (11) 6.3系统安全 (12) 6.4应用安全 (12) 第一章引言

本方案为某大型局域网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包括原有网络系统分析、 安全需求分析、安全LI标的确立、安全体系结构的设计等。本安全解 决方案的LI标是在不影响某大型企业局域网当前业务的前提下,实现 对他们局域网全面的安全管理。 1 ?将安全策略、硬件及软件等方法结合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防御系统,有效阻止非法用户进入网络,减少网络的安全风险。 2.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通过入侵检测等方式实现实时安全监控,提供快速响应故障的手段,同时具备很好的安全取证措施。 4.使网络管理者能够很快重新组织被破坏了的文件或应用。使系统重新恢复到破坏前的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5.在工作站、服务器上安装相应的防病毒软件,由中央控制台统一控制和管理,实现全网统一防病毒。 第二章网络系统概况 2.1网络概况 这个企业的局域网是一个信息点较为密集的千兆局域网络系统,它所联接的现有上千个信息点为在整个企业内办公的各部门提供了一个快速、方便的信息交流平台。不仅如此,通过专线与Internet的连接,打通了一扇通向外部世界的窗户,各个部门可以直接与互联网用户进行交流、查询资料等。通过公开服务器,企业可以直接对外发布信息或者发送电子邮件。高速交换技术的采用、灵活的网络互连方案设汁为用户提供快速、方便、灵活通信平台的同时,也为网络的安全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因此,在原有网络上实施一套完整、可操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

编号:SM-ZD-31856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风险分析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风险分析包括三个部分:风险评估、风险管理与风险情况交流。 1.定义 根据CAC工作程序手册(1997年,第10版),与食品安全有关的风险分析术语的定义如下,需要说明的是,风险分析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理论体系,因此有关术语及其定义也在不断地修改和完善。 危害(hazard):食品中可能导致一种健康不良效果的生物、化学、或者物理因素或状态。 风险(risk):一种健康不良效果的可能性以及这种效果严重程度的函数,这种效果是由食品中的一种危害所引起的。 风险分析(risk analysis):包含三个部分的一个过程,即: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情况交流。

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一个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包含下列步骤的过程:(ⅰ)危害识别,(ⅱ)危害描述,(ⅲ)暴露评估,以及(ⅳ)风险描述。 危害识别(hazard identification):识别可能产生健康不良效果并且可能存在于某种或某类特别食品中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 危害描述(hazard characterization):对与食品中可能存在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有关的健康不良效果的性质的定性和/或定量评价。对化学因素应进行剂量-反应评估。对生物或物理因素,如数据可得到时,应进行剂量-反应评估。 剂量-反应评估(dose-response assessment):确定某种化学、生物或物理因素的暴露水平(剂量)与相应的健康不良效果的严重程度和/或发生频度(反应)之间的关系。 暴露评估(exposure assessment):对于通过食品的可能摄入和其他有关途径暴露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的定性和/或定量评价。 风险描述(risk characterization):根据危害识别、危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工作制度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工作制度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为做好中心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工作,确保监测与评估工作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通过系统和持续地收集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的监测数据及相关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和及时通报的活动。 第三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应本着代表性、客观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的原则进行。 第四条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范围包括对本市区域性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进行的评估。 第五条卫生监测科负责本中心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日常管理工作。按照上级部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方案组织实施,负责采集样品及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及时向上级报告监测情况。 第六条检验科按照上级部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方案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协助采样并及时完成监测方案规定的监测任务,按时向有关部门报送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保证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客观 , 确保政府下达的任务能及时认真完成。年底做好年度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总结上报卫生检测科和办公室(质量管理科)。 第七条办公室(质量管理科)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质量控制工作。 第八条食品风险监测和评估所获得的数据、结果、结论等相关信息实行保密制度,在批准公布前,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擅自引用或对外公布。 第九条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指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所进行的科学评估,包括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风险特征描述等。它是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管理信息、科学数据及其他有关信息为基础,遵循科学、透明和个案处理的原则进行。 第十条当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或者接到举报发现食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在组织进行检验后认为属于区域性污染,需要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或接受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上级部门要求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由中心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第十一条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对风险评估的结果和报告负责,并及时将结果、

12-2-27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定义(CFSA)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欢迎您!加入收藏 | 邮箱登录 | English 网站首页中心概况资讯动态食品安全标准风险监测风险交流风险评估523项目重点实验室出版物信息化建设当前位置首页 > 风险评估 > 风险评估介绍 > 正文站内搜索搜 索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定义 日期:2012年02月27日 人气指数:10921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指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所进行的科学评估,包括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风险特征描述等。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规定(试行) 第一条 为规范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依照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组织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第三条 卫生部负责组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成立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并及时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通报国务院有关部门。 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定的要求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建议,并提供有关信息和资料。 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风险所在的环节协助国务院有关部门收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有关的信息和资料。 第四条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依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章程组建。 卫生部确定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机构负责承担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相关科学数据、技术信息、检验结果的收集、处理、分析等任务。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机构开展与风险评估相关工作接受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的委托和指导。 第五条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管理信息、科学数据以及其他有关信息为基础,遵循科学、透明和个案处理的原则进行。 第六条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依据本规定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章程独立进行风险评估,保证风险评估结果的科学、客观和公正。 任何部门不得干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机构承担的风险评估相关工作。 第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卫生部审核同意后向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下达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任务: (一)为制订或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提供科学依据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 (二)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或者接到举报发现食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在组织进行检验后认为需要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 (三)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十二条要求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建议,并按规定提出《风险评估项目建议书》(见附表1); (四)卫生部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认为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其他情形。 第八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提交《风险评估项目建议书》时,应当向卫生部提供下列信息和资料: (一)风险的来源和性质;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案例分析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案例分析 某公司信息系统风险评估项目案例介绍 介绍内容:项目相关信息、项目实施、项目结论及安全建议。 一、项目相关信息 项目背景:随着某公司信息化建设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面向全国、面向社会公众服务的业务系统陆续投入使用,对该公司的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防护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满足上述安全需求,需对该公司的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进行一次系统全面的评估,以便更加有效保护该公司各项目业务应用的安全。 项目目标:第一通过对该公司的网络和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找出系统目前存在的安全风险,提供风险评估报告。并依据该报告,实现对信息系统进行新的安全建设规划。构建安全的信息化应用平台,提高企业的信息安全技术保障能力。第二通过本次风险评估,找出公司内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缺陷,并需协助该公司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安全事件处置流程、应急服务机制等。提高核心系统的信息安全管理保障能力。 项目评估范围:总部数据中心、分公司、灾备中心。项目业务系统:核心业务系统、财务系统、销售管理统计系统、内部信息门户、外部信息门户、邮件系统、辅助办公系统等。灾备中心,应急响应体系,应急演练核查。

评估对象:网络系统:17个设备,抽样率40%。主机系统:9台,抽样率50%。数据库系统:4个业务数据库,抽样率100%。 应用系统:3个(核心业务、财务、内部信息门户)安全管理:11个安全管理目标。 二、评估项目实施 评估实施流程图:

项目实施团队:(分工) 现场工作内容: 项目启动会、系统与业务介绍、系统与业务现场调查、信息资产调查统计、威胁调查统计、安全管理问卷的发放回收、网络与信息系统评估信息获取、机房物理环境现场勘察、系统漏洞扫描、系统运行状况核查。 评估工作内容: 资产统计赋值、威胁统计分析并赋值、各系统脆弱性分析、系统漏洞扫描结果分析、已有安全措施分析、业务资产安全风险的计算与分析、编写评估报告。 资产统计样例(图表)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75921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风险分析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风险分析包括三个部分:风险评估、风险管理与风险情况交流。 1.定义 根据CAC工作程序手册(1997年,第10版),与食品安全有关的风险分析术语的定义如下,需要说明的是,风险分析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理论体系,因此有关术语及其定义也在不断地修改和完善。 危害(hazard):食品中可能导致一种健康不良效果的生物、化学、或者物理因素或状态。 风险(risk):一种健康不良效果的可能性以及

最新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重要知识点

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 1、食品安全概念: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食品安全包括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品营养等相关方面的内容。 食品卫生:为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危害人体健康而采取的综合措施。(范围不同、结果安全、卫生指标限值) 食品质量:颜色、香气、滋味、质构、功能、营养。 食品营养:人体从食品中所能获得的热能和营养素的总称,包括水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矿物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2、食品安全危害因子:生物危害因子是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因素,包括致病微生物、寄生虫、病毒等;化学危害因子包括天然存在的化学物(植物毒素、动物毒素、真菌毒素)、有意加入的化学物质(食品添加剂、农药、兽药等)、外部或偶然引入的化学物;物理危害因子包括玻璃、金属等。 3、食源性疾病:概念、范畴、流行情况 指由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三要素包括:传播疾病的媒介——食物;致病因子——食物中的病原体;临床特征——急性中毒性或感染性表现。 范畴:食物中毒、食源性传染病、食源性寄生虫病、人畜共患病、食源性变态反应、营养不均衡慢性病、有毒有害物质。 流行因素:国际贸易和旅游增加,食品供应全球化;环境变化;人群变化;生活方式变化;微生物变化;社会因素 第二章 1、风险、危害、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风险交流等基本概念 危害---食品中的一种生物学、化学或物理制剂,还可能是食品中的生物学、化学或物理条件,有导致对健康不利作用的潜在可能 风险--- 风险是指某种特定危险事件(事故或意外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也就是说,风险是由两个因素共同组合而成的,有害作用的发生概率以及有害作用的严重性 风险分析----就是对风险进行评估,进而根据风险程度来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去控制或降低风险,并在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全过程中保证风险相关各方保持良好的风险交流状态。

暴露评估在食品安全状态评价中的应用

暴露评估在食品安全状态评价中的应用 李 聪Ξ(浙江检验检疫局)  张艺兵 (青岛检验检疫局)   李朝伟 田 壮 (国家质检总局) 摘 要 目前的风险评估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还局限在单个食品中个别污染物的研究。由于食品污染实际上包括生物、物理和化学的多种因素的内容,从保护消费者健康的目的出发,有必要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状态作出全面的评价。尤其是对食品中的化学污染,由于其对消费者健康影响的长期性、广泛性、无法避免性,甚至对整个消费者群体的遗传特性也有潜在的影响,有必要给予特别的关注。 关键词 暴露评估 食品安全 状态评价 本文提出一种结合残留监控和膳食暴露评估,计算食品中各种化学污染物对消费者健康的危害程度,并以食品安全指数IFS的形式表示的方法。从理论上分析,IFS C可以指出食品中的化学污染物C对消费者健康是否存在危害以及危害 的程度;而公式IFS= ∑ n c=c1…cn IFS C n 则可以估计食品中的各种化 学污染物对消费者健康的总体危害程度。 1 前言 食品安全状态,尤其是食品中各种化学物质包括农药、兽药、添加剂、重金属和其他元素、工业污染物等的残留对消费者健康长期、潜在的影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与消费者健康密切有关的基础数据,是有关政府和组织为保护消费者健康所关注的主要对象。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未见到有关于食品安全状态评价的概念,更未见到有关于食品安全状态评价的模式。比较接近的情况是一些国家通过实施残留监控得到的监测数据评价本国的食品中化学物质的残留水平,评价的依据是化学物质的MR L值[1,2]。 按照WH O GE MSΠF ood的观点,用MR L值来评价残留水平是一种超(严)估计(overestimate)[3]。事实上不可能消费者所食用的所有食品都受到所有化学物质的污染,而且在人的一生中也不可能永远食用受到同样污染的同一种食品。因此一种或几种甚至多种食品中的化学物质含量超过MR L值并不一定说明食品安全方面有大问题,而考虑到不同食物中同种污染物的加和作用,未超过限量的情况并不能保证绝对安全。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食品安全评价指标。 2 定义介绍 先介绍几个定义: 残留,指食品中非食品本身固有的各种化学物质的微量存在; 残留监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其消费者所食用的各种食品中残留情况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措施对残留进行控制的行动; 食品安全状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食品中各种危害物对消费者健康的影响及程度,在本文中特指化学污染物的影响; 风险评估,指对危害存在的可能性及其程度的估算; 暴露评估,暴露指通过食品及其他有关途径对危害物的摄入,暴露评估是对食品危害物摄入量的定性或定量的估算; 长期暴露,指对食品危害物长期的、甚至是整个生命周期的摄入; 安全摄入量,在食品和Π或饮用水中含有的,对人类健康没有任何影响的(化学)物质的每日或者每周摄入量; 估计日摄入量EDI,建立在食品消费和残留水平基础上的对残留物长期日摄入量的预测; 可接受日摄入量ADI,食品和Π或饮用水中含有的,长期摄入对人类健康没有任何影响的(化学)物质的每日摄入量,通常以每公斤体重毫克表示; 急性参考剂量RfD,食品和Π或饮用水中含有的,短期吸收、通常是一餐或一天内的摄入对人类健康没有任何影响的(化学)物质的每日摄入量,通常以每公斤体重毫克示; 暂定日摄入限量PTDI,J ECF A建立的,对于不会在人体中蓄积的污染物如砷的每日允许摄入限量; 暂定周摄入限量PTWI,J ECF A建立的,对于可能会在人体中蓄积的污染物如铅、镉、汞等的每周允许摄入限量。 3 食品安全指数的导出 由于化学污染物的毒害作用与其进入人体的绝对量有关,因此评价食品安全以人体对污染物的实际摄入量与其安全摄入量比较更为科学合理,在这样一种理论背景下,导出可以用来评价食品中某种化学物质残留对消费者健康影响的食品安全指数: IFS C= EDI C?f SI C?bw (1) ………………………………………… 其中,C为所研究的化学物质; EDI C为化学物质C的实际日摄入量估算值 =ρ(R i?F i?E i?P i)(2) ………………………………… i为不同的食品种类; R i为食品i中化学物质C的残留水平(mgΠkg); F i为食品i的估计日消费量(gΠ人?天); E i为食品i的可食用部分因子; P i为食品i的加工处理因子; ? 1 1 ? Ξ李聪:男,1956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药学系药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需求方案完整版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需求 方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需求方案 一、项目背景 多年来,天津市财政局(地方税务局)在加快信息化建设和信息系统开发应用的同时,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工作,采取了很多防范措施,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效果,但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还存在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2009年,国家税务总局和市政府分别对我局信息系统安全情况进行了抽查,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我局在信息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抽查所暴露的这些问题,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对我局信息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因此,天津市财政局(地方税务局)在对现有信息安全资源进行整合、整改的同时,按照国家税务总局信息安全管理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确定实施信息安全评估、安全加固、应急响应、安全咨询、安全事件通告、安全巡检、安全值守、安全培训、应急演练服务等工作内容(以下简称“安全风险评估”),形成安全规划、实施、检查、处置四位一体的长效机制。 二、项目目标 通过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完善安全管理机制;通过安全服务的引入,进一步建立健全财税系统安全管理策略,实现安全风险的可知、可控和可管理;通过建立财税系统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实现财税系统信息安全风险的动态跟踪分析,为财税系统信息安全整体规划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进一步加强财税内部网络的

整体安全防护能力,全面提升我局信息系统整体安全防范能力,极大提高财税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水平;通过深入挖掘网络与信息系统存在的脆弱点,并以业务系统为关键要素,对现有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不断增强系统的网络和信息系统抵御风险安全风险能力,促进我局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增强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意识,培养信息安全专业人才,为财税系统各项业务提供安全可靠的支撑平台。 三、项目需求 (一)服务要求 1基本要求 “安全风险评估服务”全过程要求有据可依,并在产品使用有据可查,并保持项目之后的持续改进。针对用户单位网络中的IT 设备及应用软件,需要有软件产品识别所有设备及其安全配置,或以其他方式收集、保存设备明细及安全配置,进行资产收集作为建立信息安全体系的基础。安全评估的过程及结果要求通过软件或其他形式进行展示。对于风险的处理包括:协助用户制定安全加固方案、在工程建设及日常运维中提供安全值守、咨询及支持服务,通过安全产品解决已知的安全风险。在日常安全管理方面提供安全支持服务,并根据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针对安全管理员提供安全培训,遇有可能的安全事件发生时,提供应急的安全分析、紧急响应服务。

食品安全监管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安全 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近年来,在市局党组正确领导下,全市质监系统牢牢抓住落实食品企业主体责任这条主线,着力强化生产监管,不断加大食品安全整顿,严厉查处生产加工环节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有效地处置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保证了全市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形势的基本稳定。为进一步做好全市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食品科认真研究分析,全面深入排查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和当前食品生产监管工作的风险,提出了下步工作重点,现汇报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风险和隐患 主要从我市的食品生产加工和我们的监管工作、外部环境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生产加工环节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 1、获证企业数较多的产品 截至2012年5月,我市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470家,有效证书数559张。其中肉制品、小麦粉、饮料、糕点四类产品的发证数量较多,共计263张,占获证总数的47 %。这些都是获证企业多,消费量大,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掌握好此类产品的问题,控制住产品的风险,就可以较大程度地监管好全市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安全。根据我们以往开展的专项整治、监督检验工作,以及外地发现的情况,这些产品存在以下安全问题和

隐患:

对乳制品企业的要求也高于其它食品企业,所以乳制品作为高风险产品,是监管重点。 4、区域性重点食品 肉制品:主要集中在辛县,辛县共有肉制品获证企业43家(全市共96家),风险主要在于,一是企业对原材料把关不严,致使

原料中带入不应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二是标识标注不正确;三是企业生产条件、卫生条件比较差。 阿胶系列产品:主要集中在同仁县,共有阿胶系列产品26家(全市28家),风险主要在于一是企业获得的食品的生产许可证,却以保健品销售;二是超范围使用“QS”标志。如在一些不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阿胶颗粒等产品上加贴“QS”标志;三是所用阿胶原料是否证件齐全,质量合格。 小麦粉:主要集中在凤凰区,凤凰区小麦粉获证企业共15家(全市共70家),明显的成效是自国家禁止使用增白剂以来,今年抽查均未检出增白剂,但要注意下一步是否有替代品。现在存在的风险是水分容易超标,原因是企业认为水分不是影响安全的指标,控制不严,有的企业则是故意增加水分以提高利润。 蔬菜制品:主要集中在乐平,乐平共有蔬菜制品获证企业11家,主要产品为金针菇罐头。风险主要是生产条件差和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超标原因是原料中带入或对添加量控制不准确导致超量。 5、食品相关产品 我市食品相关产品获证企业有:食品塑料包装获证企业21家,食品添加剂获证企业9家。塑料包装生产风险关键在于对原材料的把关,食品塑料包装主要原材料是必须用食品级的复合膜和聚乙烯颗粒,如企业为节约成本使用非食品级的,则最终产品质量就没有保障。 6、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程序及评估记录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程序 1、目的 为科学合理的规避企业食品安全风险,根据企业工厂经验、社会疾病数据、科学报告和其他信息, 对生产、加工、包装或设备设施中可能存在的已知或合理可预见的危害进行识别和评估,以确定是否存在需要预防性控制的风险。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企业食品生产链所有区域、人员和步骤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3、危害分析前的准备 3.1、进行预备步骤 A、组建食品安全小组,并每年定期进行一次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食品安全知识(包括但不限于HACCP、过敏原、异物控制、GMP和召回计划等)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程序。 B、描述产品,其分布,预期用途以及产品的消费者或最终用户 C、制定流程图并在现场进行验证 D、描述过程 3.2、设置风险分析评估表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评估表

风险分析矩阵 可能性及严重性评估标准 ?第1栏:将列出以下内容: (1)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成分作为识别与成分相关的危害的方法(可以对某些成分进行分组,例如“香料”、“塑料内包材”); (2)处理步骤; (3)场所情景。 建议作为预备步骤的工艺流程图可以帮助确定危害分析中包含的处理步骤。 ?第2栏:将列出您的风险识别结果 - 即在此步骤中可能引入,控制或增强的食品安全风险(已知或可合理预见的危害)。包括所有与成分相关的危害,与过程相关的危害以及可能从环境中引入的风险危害。同时根据风险矩阵中可能性和危害性进行风险等级的评价。?第3栏:将记录危害评估的结论 -对每种列出的食品安全危害是否需要预防性控制(是或否)的确定。 ?第4栏:将记录导致危害评估结论的原因(即第3栏中列出的是/否结论)。 ?第5栏:将确定预防性控制措施,以显着减少或防止确定需要预防性控制的危害(例如,过程,过敏原,卫生设施,供应链或其他)的食品安全危害(即,第3栏中的“是”。?第6列:由于工作表将生产过程分为多个步骤,并且预防性控制可能应用于除列出危险的步骤之外的过程中的一个步骤,可以指定是否在此特定步骤中应用预防性控制步骤(是/否)。重要的是要注意,在加工步骤中将危险识别为需要预防性控制的危险并不意味着必须在该加工步骤中控制危害。 4、危害分析 4.1、根据确定可能与食品或工艺 ("已知或合理可预见的危险") 相关的风险危害, 食 品安全小组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会议, 根据风险分析评估表对相关风险危害进行生物、化学和物理危害分析,并形成列表。在处理此过程时, 需考虑以下内容: ?有关产品说明,预期用途和分发的信息。 ?关于成品相关的可能性危害风险。这可能包括产品测试结果(包括微生物),消费者投诉或关于工厂设备设施的状况,功能和设计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与污染有关。 ?产品中使用的原材料和成分。在产品配制过程中可能会引入食品过敏原危害或已知与特定食品类型相关的病原体等危害。例如,蛋黄酱是用鸡蛋配制的,鸡蛋是一种食物过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2665-57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风险分析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风险分析包括三个部分:风险评估、风险管理与风险情况交流。 1.定义 根据CAC工作程序手册(1997年,第10版),与食品安全有关的风险分析术语的定义如下,需要说明的是,风险分析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理论体系,因此有关术语及其定义也在不断地修改和完善。 危害(hazard):食品中可能导致一种健康不良效果的生物、化学、或者物理因素或状态。 风险(risk):一种健康不良效果的可能性以及这种效果严重程度的函数,这种效果是由食品中的一种危害所引起的。 风险分析(risk analysis):包含三个部分的一

个过程,即: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情况交流。 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一个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包含下列步骤的过程:(ⅰ)危害识别,(ⅱ)危害描述,(ⅲ)暴露评估,以及(ⅳ)风险描述。 危害识别(hazard identification):识别可能产生健康不良效果并且可能存在于某种或某类特别食品中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 危害描述(hazard characterization):对与食品中可能存在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有关的健康不良效果的性质的定性和/或定量评价。对化学因素应进行剂量-反应评估。对生物或物理因素,如数据可得到时,应进行剂量-反应评估。 剂量-反应评估(dose-response assessment):确定某种化学、生物或物理因素的暴露水平(剂量)与相应的健康不良效果的严重程度和/或发生频度(反应)之间的关系。 暴露评估(exposure assessment):对于通过食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规定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规定(试行) 第一条为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依照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组织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第三条卫生部负责组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成立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并及时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通报国务院有关部门。 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定的要求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建议,并提供有关信息和资料。 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风险所在的环节协助国务院有关部门收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有关的信息和资料。 第四条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依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章程组建。 卫生部确定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机构负责承担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相关科学数据、技术信息、检验结果的收集、处理、分析等任务。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机构开展与风险评估相关工作接受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的委托和指导。 第五条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

管理信息、科学数据以及其他有关信息为基础,遵循科学、透明和个案处理的原则进行。 第六条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依据本规定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章程独立进行风险评估,保证风险评估结果的科学、客观和公正。 任何部门不得干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机构承担的风险评估相关工作。 第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卫生部审核同意后向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下达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任务: (一)为制订或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提供科学依据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 (二)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或者接到举报发现食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在组织进行检验后认为需要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 (三)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十二条要求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建议,并按规定提出《风险评估项目建议书》(见附表1); (四)卫生部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认为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其他情形。 第八条国务院有关部门提交《风险评估项目建议书》时,应当向卫生部提供下列信息和资料: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规定

编号:SY-AQ-03648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规定 Food safety risk assessment management regulations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规定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第一条(目的)为规范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主要内容)本规定适用于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及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原则、范围、程序和结果处理等工作。 第三条(职责职能)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组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下达风险评估任务,并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及时依法采取相应的监测、检测、通报和监督措施。 国务院有关部门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建议,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定的要求提供有关信息和资料。

第四条(原则)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以监测信息和科学数据以及其他有关信息为基础,遵循科学、透明和个案处理的原则。 第五条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依据本规定和章程进行风险评估,可以委托有关技术机构具体承担相关科学数据、技术信息、检验结果的收集、处理、分析等任务。 风险评估经费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 第六条(独立性)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以及承担风险评估任务的机构应独立开展风险评估,保证风险评估结果的科学、客观和公正。 第七条(评估范围)以下情形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下达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任务。 (一)为制定或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提供科学依据的; (二)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或者接到举报发现食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在组织进行检验后认为需要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 (三)国务院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建议并提供有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